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时间:2019-05-14 12:1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第一篇: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本学期我们永安小学积极响应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号召,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备课组,发挥集体优势

为了能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取长补短,我们成立了由分管校长主抓的集体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制定计划

开学初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各学科备课组确定了每周的主备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三、确定任务

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我们采取主讲人轮值制。首先由主备人选定课题,写好教案初稿,并充分作好发言准备。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

四、强化参与

我们备课活动的模式是“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形成个案”。个人备课需要个人钻研,独立思考。集体备课强调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集体备课后,个人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补充,并进行修改,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适合本班的教案。因此,集体备课不是个人备课的简单重复,而是个人备课的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个人备课的深化和延伸。所以,我校强化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把集体备课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让每一个教师都能真正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五、共同探讨,各抒己见

活动时,首先由主备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然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当讨论完毕后,主备人负责整理和总结,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他人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此教案再进行修改,融入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形成个案,让教案真正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六、强化管理,做好:“五、四、五”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时,我们力求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程序;“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题;“五研究”:研究重点、难点、教法、学法、作业设计。为确保此项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安排专人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年级的考核。

七、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校教师都身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大,因此有的学科备课组准备的不充分,显得有些仓促。

2.有的学科备课组成了主备人一言堂,其他教师或者当听众一言不发,或者是赞不绝口,没有达到资源共享的教研效果。

八、改进办法

1.提高认识,促进行为的自觉化。组织教师学习讨论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交流使用集体备课后的收获,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集体备课应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

2.改革评价制度,激发教师备课热情。

九、建议

我们知道当前教师们备课就是抄教案,应付检查,这就占去了教师们的大部分精力,另外还得批改作业、参加各项学校活动、教育管理学生等,可想而知老师们用在教学上的时间有多少。而且手写教案速度慢,难以提高效率,大大制约了老师对教材的挖掘和对教学内容的延伸。因此我们建议电子备课,它不但能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而且通过对电脑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网络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总之,经过这一学期的集体备课,大家都受益匪浅。我们不仅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而且提高了我校整体授课水平,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年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本学期我们二年语文组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备课组将以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观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引导语文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我们将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高效务实地开展工作。

二、总的做法

1、搜集材料

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主备课人选定课题,主备课人的任务是首先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书写教案初稿,并作好充分准备发表全面观点。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每个参加者本着积极参与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

2、明确任务

备课活动的模式是“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备课必须以个人备课为前提,为基础。个人备课需要个人钻研,独立思考。集体备课强调集思广义,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在个人备课时,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补充,修改个人教案。因此集体备课不是个人备课的简单重复,而是个人备课的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个人备课的深化和延伸的阶段。要抓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就要强化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把集体备课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集体备课“中心发言”和“集体讨论”体现互补性和协调性,他既能发挥个人的专长,又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是教师彼此之间个体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价值,让集体备课更有吸引力、凝聚力。

3、各抒己见

利用教研组备课时间,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然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承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课标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

4、效果明显

长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我们备课组坚持不懈,开展集体备课十五节,语文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已形成固定的模式。年轻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的骨干。总之,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授课前的有力武器。只有注重在备课的深度、广度方面进行深入钻研、领悟,才能自觉地实现教材知识的再创造再加工过程,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避免单一化,达到一个新层次、新境界。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他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自己获益匪浅。备课时,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可以在课程、教法、学法等方面吸取营养,充实自己。从这个意义上看,集体备课是十分必要和有用的。醉 雪 网 班 会队 会

第二篇:最有效的教师培训形式

最有效的教师培训形式

第一组(北京的老师)

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1、用做中学的方法来学“做中学”;

首先谈一下什么样的培训是最有效的,以前主要是教研室培训,这种培训中理论比较多,而实践的东西比较少。首先要,参与到做中学的体验是最重要的

2、把教师作为研究者,进行参与式的培训,并充分参与 研究中和培训接受者界限明显,3、分散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4、教师心态要调整,不是被告知者,而是参与者。与培训者一样,是平等的参与和研究;

5、将理论的传授转变为实践的体验,边学习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是研究型的实践。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1、教师的观念要转变:由被动到主动;

对已有的观念,站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

2、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转化过程是对一线教师比较困难的3、相应媒体、网络资源的配备和应用;

老师可用的资源比较少,有的教师素质比较低,还不知道如何上网。

4、建议小班上课,课时连续性;

法国可以延长一节课的课时,老师有安排课时的自主性。课时安排应该有弹性。

5、开发有价值的案例;

6、资源中心的建立和使用。

北京还没有专门的资源中心,供以后教师和学生的参考。

刘占兰:开发案例一定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主题进行修改和完。第二组(南京的教师)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1、教师的培训是一个“理念——实践——理论”的过程,并不断概括提升;

2、结合案例等进行理念的学习;

3、要有充足数量的案例;

4、培训方式应是典型的活动加研讨,并逐步深化;

5、培训由市级骨干培训到校本培训。如何设计案例:

1、从模仿入手;

2、教师分析学生的活动,找出主题,专家参与,完善案例;

3、市成立案例分析研究小组,在实践中形成典型案例。最大的困难:

1、目前,缺乏单元、系统主题资料;

2、主题从头是如何设计和操作的程序;

我们看到的都是法国的某一片段,对于一周的一系列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如设计、修改和反思等。

3、师培训资料库还不够丰富。

尤其是教师物理等科学知识缺乏,还需补充。第三组综(包括汕头、上海、天津等地的教师)教师培训的有效手段:

1、案例教学;

2、参与式教学;

3、原汁远味(形式——强化理念;方法——全脱产);

4、专家对法方案例进行剖析通过网络传递和共享,各地从此对标准文本进行培训。主要困难:

1、怕走样;

2、科学性的把握;

3、资料不够。

将资源综合起来作为一个蓝本,通过网上公布,时间快,避免走样。经过半年或一年的模仿逐渐开展自己的案例。(15:50汇报结束)

案例开发:

1、法国的现成案例;

2、根据样本

第三篇:集体备课从形式超越到实质的有效策略

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集体备课从形式超越到实质的有效策略

【摘要】“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的思想。”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日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仅需要教师个体的探究摸索,更需要教师群体的智慧风暴,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能为个体的探究提供广阔的智慧源泉和创新空间,是进一步放大骨干教师的传带辐射功能,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优势和分工协作的整体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 集体备课 集体智慧 资源共享 运作流程 超越 策略

一、集体备课的现状扫描

回顾我们开展集体备课所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在教师中对集体备课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从而使集体备课丧失了本来价值,流于形式。一是集体备课内容窄化。一些教研组把精力集中用于设计教案,局限于某一个教学内容如何教。不可否认,准备教案是集体备课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集体备课不能仅限于此。除了进行教案设计以外,集体备课既可以反思教学,也可以总结经验;既可以剖析案例,也可以探讨方法。这些都需要教师资源共享。如果将集体备课等同于设计教案,就会导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难以进入集体备课的视野。二是集体备课形式泛化。有些教师认为如今是信息时代,网络上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教育教学成果。教师只要通过相关链接访问专业网站,就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课例。大多数教师认为,这些教案都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为何不直接采用,何苦再去自己设计呢?显然,教师们觉得集体备课没有必要。三是集体备课主体错位。形式上同学科教师在一起备课,实质上是单兵作战,最多不过就是同行间有一些疑问,拿出来讨论而已,没有思想碰撞,不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四是教研组长的作用缺位。集体备课中教研组长不能起到组织、引领作用,有时候不敢大胆开展活动、有时候遇到困难无计可施、有时候为了省事让老师们自行备课。五是集体备课中的“一言堂”。集体讨论时,大多数是老教师(骨干教师、名师、教研组长)发言,年轻教师很少参与其中。于是,集体备课是有经验的教师的权威,是一种教师间的不对等。有时候主备教师读完自己的教案后,就算完成了一次集体备课。如此一来,教师们自然会感觉到集体备课无实际意义了。凡此种种,直接导致集体备课有名无实,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极为不利。

针对这些形式化集体备课的种种弊端,我们必须设法走出集体备课的误区,实现

集体备课从形式到实质的超越。

二、集体备课的“四度调整”

相同的教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不适合就要调整。反思调整是促进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只有经常反思、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才能不断提高。备课组每位辅备教师在教学上各有所长,个人研究各有特色。因此,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全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一个优化群体,以弥补主备教师的不足。基于此,尝试集体备课教案的“四度调整”。

一度调整:主备人围绕思考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意见。辅备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前,抽时间浏览主备教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作一些调整,注上个人见解,对主备教案作教前个人设想调整。

二度调整:即在集体备课集中活动时,在主备人主讲后,辅备教师根据主讲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讨论交流,对主备教案进行调整,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在空白处做好调整、修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我们取消了交流时记录的做法。因为过去要求各组记好交流记录,结果往往出现一种令人尴尬的局面。一个人说,一个人记,甚至说的人还不时停下来等等记录的人,这种交流实质上缺乏“火花”的相互碰撞,是一种单向的、被动的,甚至是敷衍式的交流。但也不是交流时什么都不记呢?各人记自己认为值得记的东西,可以是别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是听了别人发言触发的瞬间的思考。集体讨论交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个人思维火花的瞬间迸发

三度调整:就是平时说的教后反思。首先是反思成功之处。其次是反思败笔。任何一堂成功的好课,都不可能排除有败笔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些失败的细节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往往是教师成就专业成长的节点。想通了,理顺了,后面的工作如鱼得水,卡壳了却又忽悠过去,则会一蹶不振,步履维艰。

再次是反思课堂上的不可预测因素及其应对策路。课堂教学中,随着师生情感交流的融洽,特别是兴奋点的出现,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因素而产生灵感,其存在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由自主地出现、不知不觉地退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及时捕捉,而且课后要及时反思。积累起来,坚持下去,何愁没有“智慧的火花”。

最后是反思系统漏洞。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对原设计进行补充和完善。

四度调整: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前半小时,针对上两周的教学内容,教师交流各自的教后反思,这是教后反思的展示性汇报,包括教学的重难点、训练题的设计、学生方面等。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们就会有不同的教后反思,但这其中肯定有对主备教案共同的反思,因为这是把教案运用于课堂教学后所产生的感触,一定会更深刻。交流时选取一些共性的反思,广纳众长,作补充调整。

“四度调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过程。从元认知角度看,这既便于学校管理,又便于教师分层次反思修改,同时能够清楚地区分教前与教后的调整、个体调整与集体智慧结晶的调整。这样,教师不仅有教案的存档,还有四度调整过程的存档,为教师下一轮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资料。特别是四度调整的轨迹,可使教师在这过程中欣喜地看到自己的成长。

三、规范管理,确保集体备课具有操作性及实效性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其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1、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导处实施管理。一般由教研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公共科和规模较大、门类较多的教研组可分成若干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并做好考勤登记,必要时与奖励性绩效工资中的教勤奖实行挂钩。

2、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二研”、“三定”

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课程标准,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但也要力争做到“神聚形散”,即平时不受空间、时间、地域、人数及形式的限制,做到每时每刻都有讨论及思想的碰撞,这样潜移默化,所获定然不少)

(2)集中研讨——“四备”

集中研讨即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提出备课要求,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讨论备课提纲。讨论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提纲时,应包括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作业(还应包含单元检测)。讨论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

(3)修改提纲——“五统一”

根据集体讨论的内容,中心发言人修改备课提纲,要充分体现“五统一”:统一教学思想,统一“双基”、“双力”(智力、能力)和“双育”的内容与要求,统一课时安排,统一达标题目,统一考核要求。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3(4)撰写教案

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撰写教案。此时,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

(5)信息反馈

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学校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每学期规定几次,或每周一次。视各校各组教师组成情况而定。如果将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排进课表,那就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了。

四、集体备课必须坚持“三性”原则

1、统一性原则。

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2、超前性原则

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则

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五、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二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讨论是不能成功的。要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所以,个人钻研是前提。这大概就是“功夫在诗外”。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讲课以备课提纲为指导。集体备课之后,由一人或几人进行试教,每次教后及时组织评课。执教者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风格。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概括地说,备课要统一,上课在不离开备课提纲的情况下,可以百花齐放。千万不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

如果教学是一台晚会,那么备课就是精彩晚会的前期策划。我们一定要把个性的思考、设计与集体的交流相长,使课前准备成为真正的多元化、开放性、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动过程,我们的备课才能精彩纷呈,我们的课堂才能绽放创新之花。

第四篇: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共同研究,真正做到切实有效。全校教师“以思想碰撞思想”、“以智慧点燃智慧”、“以情感沟通情感”,交流教学设计,切磋教学方法,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素质共同提高,培养了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备课是常规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集体备课既是一种教师合作又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它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集体备课,同伴互助,合作共赢!充分的体现了“以研讨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集体活动理念。

数学科组集体备课要求

2010-09-27 10:27:39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335次

数学科组集体备课要求

一、组织形式:

(1)每个年级数学老师组成一个备课组,各备课组选举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老师担任备课组长。备课组长是备课组的组织者和监督者,本组教师都是集体备课组的成员和责任人,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和执行备课任务;(2)采用“以集体备课为主,个性补充为辅”的思路,推行集体备课与个性备课相结合的备课制度。

二、备课要求:

(1)集体备课必须坚持“四定”、“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达到“五统一”。

①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②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③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④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⑤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⑥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训练和活动,统一单元测试。

(2)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要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给组员作好分工,确定各单元的中心发言人。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要认真听中心发言人的发言,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情,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

(3)集体备课要体现课程理念,突出科学性、创造性:

①学期备课,每位教师在学期开始前,先通览教材,领会教材意图,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弄清本年级、本学期的各单元分别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以及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划分课时,确定教学进度。在此基础上备课组讨论确定本学期授课计划。

②单元备课,是在每个单元教学进行之前的备课,拟出一个单元的授课计划,目的在于从整体出发,明确每一节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突出重点,明确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安排授课时数。

(4)集体备课必须有记录(记录包括说课、评课、课后反思、课件及流程图等),作为对备课组集体备课考评的重要依据,教师参加集体备课情况作为对教师个人考评的依据。

(5)教师必须把集体备课中研究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6)使用该集体教案的教师,必须补充个性化的设计,不能机械的使用集体教案。

三、教学反思:

每一位教师,在使用了集体教案后,都要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记录在教案中。

四、基本流程:

集体备课按“个人构思→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几个环节进行。(1)主讲人写出主教案

集体备课前主讲人须进行教材内容分析,要从教者、读者、编者的角度作深入的分析;讨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形成供集体备课的教案。(最好能提供电子版,供教师预先研究)(2)讨论补充

全组教师认真领会主备教师的教案设计意图,毫无保留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在集体教案的基础上补充适合本班学情的个性化设计。(3)实施教学

各成员利用集体智慧和个性特征相结合教案实施教学,关注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4)课后反思

每位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对该教案的亮点和不足进行认真反思,并在下一次集体讨论时,将反思作为一个专门的内容进行交流。

五、管理措施:

(1)备课组长要加强备课活动的管理,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将记录表交学校教导处,教导处要加强集体备课活动检查,并定期总结、评比。

(2)集体备课中,态度不积极主动的教师,考核中不能评为优秀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有效集体备课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有效集体备课的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李庆云 承德市避暑山庄小学

《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有效集体备课的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小学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李庆云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数学组申请的《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有效集体备课的研究》课题,被立为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007043)。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教育观念的变化,也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授课内容的呈现方式、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师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对于教授这些科目的教师来说,知识的局限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最快途径就是集体备课。

(2)、新课程的另一重大改变就是教师授课方式的变化,如果教师还照本宣科,根本就无法上课。在教师备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个难度非常大、非常耗时的环节。如何让教学设计既在规定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集体备课无疑是一个能让教师在合作探讨中找寻最佳教学设计方案的科学、高效的途径。我们在新课改面前不仅应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的合作也同样重要。新课改对集体备课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集体备课已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传统的集体备课只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激发感情等等,传统备课方式的封闭性和武断性影响了课堂的生成性,让课堂也带上了教师预设的枷锁。如何有效进行集体备课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2、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它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

(1)、集体备课是在教研组的组织指导下实施的“研读课标、教材,分析课堂学习情况,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所谓的集体备课,强调的是教师要有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共同提高。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2)、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集体备课这种原已有的教研方式也随着网络的发展形成了另一种模式。网络上不断涌现新的教育教学成果,有的甚至是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的教案精选。而有的老师就从别的网站复制一下教案,然后通过粘贴变成自己的教案;有的老师草草了事,两言三语完成任务;有的老师下载别人的教案应付检查,却仍然我行我素,自上自的课。如此种种,我们认为老师们原有的思维模式和备课模式并没有得到改变,那只是穿新鞋走老路,从一种复制改成另一种复制。而且从人力还是物力上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我们以“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有效集体备课的研究”作为研究内容,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及所达的目标

1、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1)、总目标:构建集体备课的管理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探索出集体备课的有效方法和模式,从而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2)、具体目标:

①、探索集体备课要求和制度,构建有效集体备课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学校数学教学管理。

②、通过网上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好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③、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使全体教师整体业务素质大幅度提高,争取在教学能手、评优课、教学成果等方面获得较好的成绩。

④、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设计,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经整理发至校园网。切实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广大师生的素质。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通过集体备课研究,总结集体备课与传统备课的共性与个性,探索出有效集体备课模式。

(2)、构建集体备课制度等,探索校本教研中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在规律,总结出校本教研管理的有效策略和可行办法。

(3)、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使其能更好的和学校教研组的教学资源有机的结合,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研能力的发展。

3、课题研究的步骤和阶段

本课题研究时间计划为两年(2010年4月——2011年12月)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7月)

1、调查了解学校数学备课的现状,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案,积极申报课题。

2、学习相关的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同类课题的动态与信息,吸纳成功的相关经验。

3、成立以学科校长为组长的研究小组,并开展课题培训会,让参与研究的教师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从而积极参与研究实验。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0年8月——2011年8月)

1、准备阶段:把任务布置给课题组的成员,对教师进行细化分工。

2、教研阶段:根据个人分工,按计划方案进行研究。

3、实施阶段:(1)、成员主动参与教学研究,及时分析反思,写出优质教案、反思及案例,不断把实验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2)、定期进行观摩课,及时发现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于解决。

(3)、阶段性总结会,进行经验的交流和观摩,不断完善研究方法和过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1)整理各阶段的有关资料,完善课题研究的档案。(2)、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形成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丰富有关的教育理论,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3)、总结撰写研究结题报告,迎接专家结题评估。

4、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国内外有关同类课题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新的研究点。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让课题研究有相关的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和访谈,征集各方面的意见,了结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

3、经验总结法:对集体备课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掌握其发展的可能性,总结筛选具有创新的经验、方法,为开展研究提供经验和基础。

4、行动研究法: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跟踪研究,及时发现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适合课题研究的新途径。

(三)、研究的基础

1、理论基础:新课程理念下,教与学都逐步在由过去的单兵作战转向协同作战,集体备课是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而采取的一种并肩作战方式,是备课组成员在备课组长组织下共同就课时(或单元)教学内容所采取的备课形式,集体备课能有效的解决教师在教学理念的更新、教材的把握、教法与学法的选用等方面的力不从心。

2、成员基础:本课题由校长亲自主持,两位主任参与研究,课题成员都是市级、区级、校级骨干教师,并且本课题组成员都参加过“以避暑山庄文化为背景开展多彩课外活动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活动,对课题的研究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以学科主任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并由学科校长负责课题研究的监督、指导和检查工作。

2、师资保障:本课题组的成员平均年龄35岁,都是学校数学学科的支柱,大部分人都站在教学的第一线,有很多的教学经验,经常撰写论文,参加各级组织的各项评优活动,都有较好的成绩。

3、资金、时间等保障:

(1)、为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了各项管理和奖励制度,也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课题组成员自筹经费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统一时间地点,每星期安排两节课集体备课时间,课题组成员全员参加。

(3)、学校为课题组准备一台电脑,方便课题组上网查阅资料。

下载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