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单元质量评估(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A

时间:2019-05-14 13:2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单元质量评估(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A》,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单元质量评估(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A》。

第一篇: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单元质量评估(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A

第 1 页

共 7 页

单元质量评估(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A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亚里士多德意在说明()①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④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C.②④

B.③④ D.①③

解析:C 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说明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2013年,中央政治局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作为第十一次集体学习的内容。2015年,中央政治局又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作为第一次集体学习的内容。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A.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是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C.能解决当前面临的一切现实问题 D.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解析:D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项与题意不符。B项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与题干内容不符。党中央之所以集体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选D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解决一切现实问题,但能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舍去C项。

3.历史学讲的是“历史如此然”,也就是说历史是如此的;历史哲学探究的则是“历史之所以然”,也就是说历史为什么是如此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①历史学以历史哲学为指导 ②历史学以历史哲学为基础 ③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④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A “历史哲学探究的则是‘历史之所以然’”,说明哲学是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从而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因此,历史哲学与历史学是一般与

第 2 页

共 7 页

个别的关系,历史学以历史哲学为指导。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4.“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切,仰观宇宙之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说明()A.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 B.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C.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解析:A “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切”,说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说明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

5.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解析:D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思维属于主观问题,存在即客观存在,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6.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是指()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解析:B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这就是说,只有在研究世界的本原问题时,区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才有绝对的意义,故答案选B项。A、C、D三项对引文理解错误,应舍去。

7.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B.都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第 3 页

共 7 页

解析:D 孟子和老子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观点,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8.绣品枕头

下列选项与漫画《绣品枕头》哲学立场相同的是()A.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B.水是万物的始基 C.知识是存在的映象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A 工作汇报是“绣品枕头”,说明有些人不实事求是,只注重做表面文章,从哲学上看属于唯心主义,A项哲学立场与之相同。B、C、D三项都是唯物主义观点,与漫画哲学立场相悖。

9.微积分是一种用运动的观念看待问题的数学思想。从微积分的诞生到今天的发展,都充分印证了唯物主义方法论和极限层次的思想,且微积分反映出的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等思想也正是哲学中三大辩证法的体现。由此可见()A.其他学科思想方法充实和发展了哲学思想 B.其他学科的思想方法蕴含在哲学思想之中 C.哲学思想是其他学科知识发展的最高归宿 D.科学的哲学能够被其他学科知识证明

解析:D 其他学科思想方法不是简单地充实到哲学思想中,而是被哲学进行了概括和升华,且材料并没有涉及哲学对其他学科思想的归纳、概括和升华,A项可排除。哲学并不包含所有其他学科的思想方法,B项可排除。哲学和其他学科都有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发展任务,C项错误。材料是数学微积分思想印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科学的哲学能够被其他学科知识证明,故本题答案为D项。

10.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春秋时代的《管子》一书也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观点。上述两种观点()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解析:C 题中两种观点都把物质具体形态“水”当作世界的本原,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1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观点属于()

第 4 页

共 7 页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D 题中观点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这坚持了唯物主义;同时,它认为观念的东西是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就承认了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积极能动的反映。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2.“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下面对于“四个全面”认识不科学的是()A.“四个全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四个全面”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四个全面”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D.“四个全面”符合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 解析:B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逆向选择题。“四个全面”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布局,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新飞跃,“四个全面”对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故B项符合题意。

13.2016年11月24日,《自然》杂志发表了由中国疾控中心主导的学术论文《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的重新界定》,宣告病毒圈新增1 445种RNA病毒。材料表明()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具有一致性 ③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 ④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D 病毒圈新增1 445种RNA病毒,这是医学工作者的新发现,表明人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世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故③④符合题意。

14.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三者的共同点在于()①都认为物质依赖于意识 ②都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③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④都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C 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故不选①。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排除④。

第 5 页

共 7 页

15.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③前者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C 东汉哲学家桓谭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故选①。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故选④。

16.2016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在参观“旗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主题展览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这要求我们()①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支配社会的发展 ②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做事情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出发 ④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作为行动指南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C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支配社会发展,故不选①。做事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出发,故排除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6分)17.陈云同志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延安期间,陈云就提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的口号。他认为,在干部中特别是在领导干部中提倡学哲学有根本的意义,他多次强调:“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学习理论,“首先要学习哲学,学习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如果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窍不通,就总是要犯错误”。他的切身体验是:“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云又多次指出:“人们常常容易在胜利时因疏忽、骄傲而犯错误。”“一个人在人家鼓掌时,他可以有两种态度,一是小心谨慎,一是昏头昏脑。昏头昏脑就很可能是跌筋斗的候补者。”“一个人的成就,要靠群众的判断和历史的考验,不是靠自称。”陈云同志的这些论述,丰富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居安思危、拒腐防变、艰苦奋斗、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1)结合材料一,请你从哲学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谈对陈云切身体验的认识。(6分)(2)人们为什么常常容易在胜利时因疏忽、骄傲而犯错误?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知

第 6 页

共 7 页

识分析其中原因。(6分)答案:(1)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与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2)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人们在胜利时,如果小心谨慎、头脑冷静,继续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具体工作,就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如果昏头昏脑、骄傲自满,从而脱离实际飘飘然,就会“跌筋斗”、犯错误。

18.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必须做到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1)运用哲学的功能的相关知识,分析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必要性。(6分)(2)结合材料,运用第一单元的知识,说明应怎样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6分)答案:(1)①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②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③哲学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每个共产党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才能自觉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2)①真正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必须自觉学习真正的哲学,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必须使科学研究自觉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进行。③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必须使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时代合拍。④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投身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实践。

1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协调推进“四

第 7 页

共 7 页

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把握发展机遇、赢得发展新优势、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运用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个全面”的正确性。(12分)答案: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四个全面”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是指导我国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个全面”。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四个全面”是党中央执政兴国、治国理政的纲领和方略,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推动社会变革,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明确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其次,紧扣情境材料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地位和作用的阐述,论证和阐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用。

第二篇: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卷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回答1-2题

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

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

A.哲学是启智之学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

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3.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这些故事说明()

A.哲学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从哲学开始

C.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需要和好奇

4.2013“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于2014年2月10日晚在中央一套揭晓。“感动中国”人物普遍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忘我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人间大爱。这表明()

A.道德信念对每一个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思想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纽约市立大学的校长马修·戈德斯坦因在大学本科时读的是数学与统计学。但他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如果我重新读本科的话,我会选哲学专业。因为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核心。”对“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核心”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知识的总和

B.哲学是其他一切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源泉

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取代具体科学知识

6.我国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上述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7.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到:“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8.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可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预言都能最终实现

9.列宁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有()

①唯心主义是人类智慧树上一朵不结果的花②旧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③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④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论,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0.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都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甲是唯物主义观点,乙是唯心主义观点

B.甲是唯心主义观点,乙是唯物主义观点

C.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D.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

11.“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D.是否承认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12.孔子提出“获罪于天,无可祷也”,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两种观点分别是()

A.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B.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C.主观唯心主义辩证法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13.“没有物就没有影,思想和事实的关系就是影与物的关系”。这种观点

A、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观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

C、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是正确概括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14.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C、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D、存在即是被感知

15.从“神马、浮云、给力”到“土豪、高大上、人艰不拆、累觉不爱„„”,每年都会有一些新词流行。专家认为,每当社会处于发展的活跃期,作为一种社会情绪的表达,新词就会大量出现。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16.国家天文台预测,2013年6月6日上午,天空将上演一出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这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17.钱学森带研究生,一开始不上专业课,而是让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经考核合格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这样安排学习顺序的原因是()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④不善于处理主客观世界的关系,就无法在科学上取得成就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18.《非诚勿扰2》捧红了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B.我在故我思

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D.心外无物

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据此回答3~4题。

19.哲学要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为此,它必须()

①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把握时代的脉搏 ③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③

B.②④D.①②③④ C.①②③

20.时代呼唤“高鸣报晓的雄鸡”,社会更需要“高鸣报晓的雄鸡”,这是因为它可以()

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全盘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A.②

B.②④ D.②③④ C.①②③

2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是恩格斯所说的“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从根本上讲是因为

()

A.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

B.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D.实现了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统一

22.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性的是()

A.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B.形成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

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建立了百科全书式的完备的知识体系

23.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者分别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是人生的根本指南 ③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

A.②③

B.③④D.①②③④ C.①②③

24.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 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 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③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

④ 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据此回答

25.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③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④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第三篇:【优化方案】2015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优化方案】2015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综

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解析:选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故A说法错误,C正确。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D说法错误。

2.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蜞弄下来,非常生气。于是他问姑姑:“海蜞会思考吗?”姑姑回答:“我不知道。”“那你就应该学习。”罗素说。这说明()A.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B.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 C.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D.只要幼年对世界好奇,日后就能成就为大哲学家

解析:选C。材料表现了罗素对世界的惊讶与思考,正由于早年对世界的好奇和惊讶,才使罗素成为著名哲学家,这说明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故答案选C。3.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③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 ④哲学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是由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选D。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表明了“头等智慧”的重要性,即真正的哲学的作用,②当选;“驾驭一切的思想”表明人能够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③当选,答案为D;材料未涉及哲学的产生,①④不当选。

4.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离不开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则离不开学习哲学。这是因为()A.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

B.哲学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哲学以具体科学的知识为基础

解析:选A。恩格斯在这里强调的是学习哲学的重要性,A项从本质上回答了这一问题,符合题意。不同哲学作用不同,B项错误。C、D两项不合题意。

5.漫画《续写雷锋日记》表明的哲学道理是()①真正的哲学为人们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两个问题的同一方面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④哲学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雷锋日记全面反映了雷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雷锋正确的人生哲学。“续写雷锋日记”,反映了雷锋正确的人生哲学对人们的引领和榜样作用,①③④正确。②观点错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6.“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也正因为此,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片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大量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A.哲学必然推动科学向前发展 B.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 C.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D.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

解析:选C。A、D两项说法过于绝对,不选;B项不符合题意;“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强调哲学的重要性,哈佛大学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培养出大量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所以选C项。7.“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②第一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A。“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观点。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8.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纳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这种观点()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解析:选A。题干中的“五行学说”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故A符合题意。B说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说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均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

9.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下列哪一句话最有可能是他说的()A.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

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解析:选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B。“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C。“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排除D。只有A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故选A。10.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在世界观上,这一观点()①归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②归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③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④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即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当属唯物主义观点,①正确,②错误。认为“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就把原子的属性当作物质的属性,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③正确,④错误。11.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体现了()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选A。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两个成语都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所以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2.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A.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和社会变革的先导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D.真正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解析:选C。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A不选。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B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是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故选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D说法不科学。1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这段话鲜明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改变世界”为主旨,即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为使命,②④正确。①③观点错误,应排除。

14.2013年7月8日,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被没收全部财产。刘志军是一个很迷信的人,为求“平安”,他长期在家烧香拜佛,还在办公室里布置了“靠山石”。从本质上看,他的做法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解析:选C。烧香拜佛,是因为相信世界上有神灵的存在,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因此选C。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这就是说()A.马克思主义哲学放之四海而皆准,能解决一切问题 B.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 D.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了人类的全部智慧

解析:选B。A、C、D三项说法绝对、片面,夸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B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2013年11月22日,湖北省社会科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武昌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指出,生动的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源头活水。只有正确回答时代考题,科学解析实践问卷,理性回应社会关切,才能充分展现自身价值和理论力量。全省各级社科组织和广大社科工作者要加强对事关全省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不断推出对指导和推动实践具有重要作用的研究成果,当好党委、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加快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共同谱写中国梦·湖北篇领航导向、凝心聚力。(1)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要“正确回答时代考题,科学解析实践问卷,理性回应社会关切”?(10分)(2)结合材料,说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10分)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的社会作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从一般的哲学和真正的哲学两个方面,分析哲学“正确回答时代考题,科学解析实践问卷,理性回应社会关切”的原因。第(2)问,需要整合本单元有关哲学社会作用的知识,从对社会和对个人两个方面,说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答案:(1)①哲学来源于时代。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5分)②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5分)(2)①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分)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能够通过对旧思想、旧体制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能够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物质力量。(3分)③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分)17.近些年来,新闻报道失实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新闻宣传中随意夸大所宣传的事实,甚至无中生有编造“新闻”。剔除新闻宣传中“失实”的成分,已成为改进和加强我国新闻宣传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闻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就是在新闻宣传领域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新闻报道反映对象的事实,属于物质、存在的范畴,而新闻属于认识、思维、精神的范畴。新闻的本原是客观事实,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新闻报道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存在。因此,反对新闻报道中的“失实”,就是反对新闻领域内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1)结合材料,说明新闻报道“实”与“失实”所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8分)(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新闻报道怎样才能做到客观真实?(12分)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新闻报道属于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因此,无论真实报道还是凭空捏造,都要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2)问,做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就要解决主观与客观谁先谁后的问题,主观如何反映客观的问题。回扣教材,过滤所学知识,可以对接“哲学的基本问题”“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等知识。

答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4分)新闻报道属于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无论真实报道还是凭空捏造,说到底都要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分)(2)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新闻报道属于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做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必须首先解决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分)②唯物主义正确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唯心主义歪曲了世界的本质。做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3分)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做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④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做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必须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3分)

第四篇: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单元质量评估(三)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A

第 1 页

共 7 页

单元质量评估(三)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A

(时间: 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布朗立即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千米。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布朗目瞪口呆的原因,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广告商()A.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B.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肯定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了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解析:A “地球是在旋转着的”“每昼夜要跑数万千米”说明广告商承认物质是运动的,并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忽视了相对静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项错误;C、D两项与题意无关。

2.生物进化论指出:现代生存着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马克思主义又进一步揭示,劳动在从古猿向人的进化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说明()①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唯一条件 ④上帝造人的神话是荒诞可笑的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B 材料解释的是人类社会的成因,从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上帝造人的神话是荒诞可笑的,①④正确。②不符合题意。③错误。

3.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C ①错误,无论什么认识都不能直接创造世界,科学认识能预测未来,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正确,材料中这一原理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错误,认识的深化不

第 2 页

共 7 页

能决定事物的发展;④正确,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深化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真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与发展。

4.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

解析:D “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充分反映了物质在运动中存在,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D项蕴含哲理与之相同。A、C两项虽强调了运动,但认为是意识的运动,而非物质的运动,应排除。B项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与题意不符。

5.漫画《考察回来》的做法没有()

考察回来

A.按照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去探索事物的本质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体现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 D.认识到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重要途径

解析:A 某领导考察归来,没有按照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探究事物的本质,而是将他国的经验照抄照搬,故选A项。漫画中某领导的做法体现B、C、D三项。

6.研究发现,情绪变化会引起强烈的身体感受,不同情绪在身体上形成的感受图形各不相同。然而,不管是西欧人还是东亚人,人们的身体情绪图却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这一发现佐证了()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调节人的生理活动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客观的生理基础 ③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④意识和物质现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A 物质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故排除④。人的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但不是基础,舍去③。不同情绪在身体上形成的感受图形各不相同,佐证了①②。

第 3 页

共 7 页

7.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证实“菲莱”号登陆器在降落的“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检测到了含碳有机分子。科学家还表示,“菲莱”的传感器在穿过了10至20厘米厚的灰尘之后,触碰到了一层像冰一样坚硬的物质,这显示了登陆的彗星表面并不像人们先前认为的那样柔软。这一成果再次印证()①世界统一于物质 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认识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A.①③

C.②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D 彗星表面检测到含碳有机分子说明彗星也是物质的,彗星表面有坚硬的物质是对彗星认识的深化,①④符合题意。

8.英国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网站上称,通过向一些视力受损的实验鼠注射感光细胞,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它们恢复视力,将来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治疗人类失明的方法。这表明()①人们能把握客观规律造福人类 ②人们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规律 ③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能够改造自然界的客观性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解析:B “将来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治疗人类失明的方法”,体现了人们能把握客观规律造福人类,①正确。“通过向一些视力受损的实验鼠注射感光细胞,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它们恢复视力”,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正确。②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④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均应舍去。

9.科学家经过实验证明,人在生气发怒时,体内会产生大量毒素,其毒性与蛇毒相当。从现代科学角度观察,70%~90%的人得病都是因为精神过度紧张。这说明()A.意识有时能决定物质

B.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 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解析:D “从现代科学角度观察,70%~90%的人得病都是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项符合题意。A项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B项观点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

10.漫画《鸭子?兔子?》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第 4 页

共 7 页

鸭子?兔子?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认识主体反映具有差异性 ④认识客体具有复杂多变性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C 对漫画的不同反映,说明了①③。②④表述正确,在漫画中未体现。11.“世界无车日”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解析:B “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说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这种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说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世界无车日”活动强调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说明实践具有社会性。故①③正确,符合题意,答案选B项。②抹杀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④抹杀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12.(2017河南八市重点中学联考)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对荷花的描写揭示的哲学道理有()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应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C ①错误,把意识的作用夸大为“决定”,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应该是客观存在的多样性规定了意识形式的差异性,意识能否正确的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实践的水平。③夸大了想象力这个主观因素的作用。朱自清对荷花的描述与朱自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有关,体现了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主体的特质,故④正确。意识从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②正确。

13.总书记在第十次文联和第九次作协代表大会上指出,历史给了文学家、艺

第 5 页

共 7 页

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也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这要求文学家、艺术家()①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结合历史事实创作文艺作品 ②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根据自身优势进行文艺创作 ③尊重历史事实,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的历史 ④展开合理想象,以此作为根本出发点进行文艺创作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A 文艺创作要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要尊重客观实际,故排除④。②在题中未涉及。

14.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解析:B “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说明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否定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观点错误。

15.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和真理的无限性、上升性,解题关键是全面理解上述知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具有无限性,人们获得真理后,并不会停止,而是继续发展,新的认识不是对原来认识的否定,而是对它的发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新的认识不是对原有真理的推翻,而是发展;认识不可能超越历史条件,而是受到它的限制,④错误。应选C项。

16.为了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作出了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的部署。这说明()①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真理 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推翻真理 ④真理是实践与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第 6 页

共 7 页

解析:A 将“八年抗战” 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是对历史事实的认识深化,A项符合题意。真理不能被推翻,只能超越自身,故排除③。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的哲学范畴,故不选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6分)17.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产业业态以及增长动力都已发生深刻变化,过往“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轻视质量和效益、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的传统经济发展理念,弊端逐渐呈现。面对新形势,中央提出要适应“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实现“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从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片面强调速度向重视结构优化升级转变”。新思路不仅是发展理念上的重大解放,更是对经济发展阶段变化规律的进一步把握,这必将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1)结合材料,分析中央关于经济发展新思路的认识论依据。(6分)材料二:新常态下,加工制造业面临严重过剩、市场萎缩等困难。某机械制造公司认真分析形势,积极研究对策,立足自身优势,把握当代加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确立了以技术和管理创新、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为根本的经营战略,逆风飞扬,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双丰收。

(2)结合材料分析,该企业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6分)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深化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此为指导必将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经济发展新思路的提出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经济发展新思路是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2)①该企业立足自身优势,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制定经营战略,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该企业面对困难,认真分析形势,积极研究对策,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③该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④该企业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实现了速度和效益双丰收,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18.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雾霾天气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空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的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第 7 页

共 7 页

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为降低雾霾天气带来的危害提两条合理建议。(12分)答案:①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因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②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治理效果充满信心。因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也可得分)解析:第一,明确知识范围——意识的能动作用,既可以从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角度,也可以从意识的反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对人体生理活动)角度思考。第二,明确答题方向——两条合理建议。从数量看要提两条,并且是合理性的建议。

19.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也是“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隆重开幕。

本届敦煌文博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会“丝路”沿线国家围绕“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的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了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保护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等重要共识,共同发表了《敦煌宣言》。

《敦煌宣言》发表后,一直“禁止拍照”的敦煌莫高窟主动邀请百名中外摄影师进洞窟拍摄,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不允许游客进洞窟拍照,是因为之前认为闪光灯会对壁画颜料等产生伤害,但多年监测研究发现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以前没有条件为摄影师提供走进洞窟的机会,如今包括安全、管理等措施日趋完善,希望通过尝试和探索在“开放”中保护,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敦煌文化保护与弘扬事业中来。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敦煌在莫高窟保护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8分)(2)请你就如何弘扬和传播敦煌文化提出两条具体措施。(4分)答案:(1)①=1〔GB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多年监测研究发现,闪光灯对壁画颜料的影响微乎其微,故敦煌莫高窟主动邀请摄影师进窟拍摄。(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角度回答也可以得分)②=2〔GB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敦煌莫高窟以前没有条件为摄影师提供走进洞窟的机会,如今包括安全、管理等措施日趋完善,于是主动邀请中外摄影师进洞拍摄。③=3〔GB3实践具有能动性。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敦煌文化保护与弘扬事业的实践中来,敦煌莫高窟尝试和探索在“开放”中保护。

(2)示例:向周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敦煌莫高窟景区;拍摄并向国内外发行敦煌历史文化纪录片。

第五篇: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第 1 页

6、哲学派别一览

7、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8、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9、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①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③总之,任何反映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3、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

第 2 页 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4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5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6、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主义哲学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5、运动和静止(1)运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第 3 页(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是什么?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5)、人与规律的关系是什么?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人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b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起源和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b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

(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2)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3)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

第 4 页 是错误和有害的。(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区别: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

什么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P51)?

联系:(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方法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5、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要求。

6、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7、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8、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

9、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运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5、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6、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客观性是其最基本的属性。

7、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第 5 页

8、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9、方法论(怎样认识和发现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什么是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普遍性: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b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2)联系的客观性:

a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c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a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b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什么是整体和部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1)含义: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2)关系:a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b又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4、方法论(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

(1)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 6 页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

3、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

A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违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B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C意义: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既要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

D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前途充满信心;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6、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新事物本身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4)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5)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7、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8、事物发展的状态是什么?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9、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c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3)要求:a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b当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的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0、把握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意义: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 7 页 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紧跟政治课改 崇尚互联共享,中学政治教学网与你同历新课程改革

1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矛盾。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什么是矛盾?它有哪两个基本属性?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原理):(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2)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②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特殊性的表现(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要求)。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如何?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2)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3)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一事物总是和同类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4)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⑴辩证关系(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⑵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3)方法论意义:a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b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指导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就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8、什么是主次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主要矛盾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第 8 页(2)次要矛盾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3)关系(联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9、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10.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论 ⑴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⑵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⑶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1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1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

矛盾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3、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4、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辨证否定的含义及本质(方法论意义)?

(1)含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事

第 9 页 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它总是汲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辨证否定的实质:“扬弃”(辨证的否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2、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的灭亡的根本根本途径是什么?根本途径是辨证的否定。

3、辨证否定观的要求(方法论)

(1)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2)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4、辩证法按其本质说是什么?为什么?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因为(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5、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注重发展,注重变化,敢于创新。

6、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相连的。

(1)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2)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7、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8、唯物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

(1)分歧: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行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9.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⑴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0.创新的作用

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1、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技术创新。)(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例如: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a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原因: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使得人类的认识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 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发展。b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

(4)结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

第 10 页 生机的源泉。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①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

(2)途径:①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改革完成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7、比较并理解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不同表现及解决方式 阶级社会:主要通过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只能通过改革解决。

8、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强大动力、直接动力各是什么?

(1)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革;(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9、什么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民群众具有历史性,但其主体是劳动群众。

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 11 页 ⑴原理:(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精神财富形成的源泉,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精神财富;(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⑵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及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

1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及其要求

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群众路线及其地位:

(1)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群众路线的地位: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13、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什么?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

1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1)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1.价值与人生价值

⑴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⑵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看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2、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什么是价值观?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实质上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如下: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5、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关系?

(1)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2)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3)利益没有冲突时,怎么办?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第 12 页

6、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和主体性特征。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⑵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的选择标准。

7.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⑴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⑵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⑶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⑷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 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9、理解自我砥砺是一种人生的修炼,是抗挫折,抵诱惑的能力: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

10、懂得劳动及奉献对人生的意义:创造价值,体验幸福:在劳动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

11、为什么说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价值?

(1)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则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就越大,自身的价值就越大(2)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3)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12、怎样才能(或为什么强调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个性表现在对他人和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第 13 页

下载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单元质量评估(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A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单元质量评估(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A.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