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基本特点是简洁、客观、及时。
2.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事实;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情况。3.学习新闻报道简洁有力的语言特点和运用现场景物寓意抒情的写法。
4.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教学重点】
1.按照新闻的结构形式梳理新闻的基本事件,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
2.体会本文取材角度和选材特点。
3.揣摩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融入于叙事中的写法。
4.分析文章中新闻性和文学性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中对照、反衬手法和描写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闻知识:
1.新闻结构:①标题(主题、副题)。
②导语:在新闻开头,紧接新闻后的一句话和一段话。③主体:导语后,新闻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背景:是新闻事实相关的背景信息。
⑤结语:做后一句话,阐述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2.新闻的要素:五个“W”和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3.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
二、自主阅读 1.画出本文结构。
2.《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了哪些新闻事件?
明确:按照时间顺序,三次降旗,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3.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梳理参观过程:
参观顺序:概述——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灰砖建筑——长廊照片——地下绞刑室
三、师生探究
1.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 ①第二段景物、人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蒙蒙细雨”烘托气氛,衬托出殖民者内心的伤感和愁绪,表现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面色凝重”“注视”,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末任港督黯然神伤的样子和失落感,从侧面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主权后的自豪感。
②历任港督的离任和彭定康的离任有何不同?
明确: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意义不同,是具有标志性的最后一次。交代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收回香港后中国人的无比兴奋。
③为何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香港回归祖国,表明在中国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山了。
2.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①开头“阳光明媚的景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反语,美好的景象与不热金卡的历史形成反差,告诉人们在和平祥和的时代不应忘记历史。
②四个“不该”、两个“永远”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突出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痛恨之情,表明了忘记纳粹历史罪行是可怕的。
③作者写历史时写了那些场景?为何要写的这么详细?明确:地点和位置、牢房、毒气室、焚尸炉、不育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地下室。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和叙议结合的方法,给人以逼真的现场感和内心的情感,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参和在场景中,将愤怒的情感压缩在冷静的叙述中,使文章更真实,更有感染力。
④结尾部分有何作用?
明确:再次描绘了不热金卡的美好景象,照应了开头,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和平的向往,深化了主题。
第二篇: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案
----------徐志摩
海南三亚第六中学
语文组 李 望 教学目标
1、欣赏诗歌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2、鉴赏诗歌的构思新颖,不落俗套——选择意象独特。重点难点
绘画美——选择独特意象营造独特意境。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教学时数 1 教学准备 配乐朗读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作者与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其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结婚。1931年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时飞机失事,遇难时35岁。
《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朗读,欣赏音乐美 1.一男女生读。①一女生读后:
2.边小结如何读出韵味的要领边讨论: ①以第一节为例,师生共同划分节奏 学生演示其它几段。②七节共用了哪些韵脚? ③文中哪些字眼应当重读或轻读?(1)欣赏音乐美
本首诗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叠音词和叠韵词的使用。诗中使用的叠音词有“轻轻”“悄悄”“油油”,叠韵词有“荡漾”“招摇”“斑斓”。这些词的反复使用,使得诗歌语言语调轻盈,音韵和谐,节奏舒缓,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是韵律的变化。本首诗每节押一韵,逐节换韵,如第一节押“ai”韵,第二节押“ang”韵,第三节押“ao”韵,从而赋予诗歌语言一种跳跃感和旋律美。
三是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近,句式相似,节奏相同,遥相呼应,这又使本诗具有了一种回环之美。
3.再指导朗读后,抽一朗读好的学生配乐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音乐美)
【温馨提示】朗读要把握情感、节奏和轻重缓急。(2)诗歌的建筑美
本首诗十分注意结构的美。全诗七节,均为四行一节,每一节内的诗行两两错落,句多为六七字,间有八字句,整齐中有变化,从而构成一种参差错落之美。
四、评析,欣赏绘画美——选择独特意象营造独特意境。(3)绘画美
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光艳的色泽,美丽的构图,让人赏心悦目,陶醉流连.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意境美在哪里? ① 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 ② 就你最喜欢的诗句,或重点字词或表现手法略作赏析。③ 就你最喜欢的那一幅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也可以.。
(一):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 ①金柳:柳,是古今诗文中常见的吟咏对象,丝丝柳条在千载而下的岁月中飘荡.而今在徐志摩笔下又呈现一种特别的绘画美.绿的柳,碧的水与西天的夕阳交融一体.柳树化为金色,色彩对比是那么鲜明和生动,并且柳树又化为“新娘”,她那婷婷的艳影在夕阳与河水的映衬下闪射着迷人的色彩!②本诗的意象,从金柳,青荇到潭水星辉,色调搭配是明快的,并且远近交错,俯仰结合,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再看这些事物本身也不是凝滞不动的,都具有跃动的生命感.诗人用了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如“荡漾”,“招摇”,“揉碎”等等,使整个画面变成动态的图景,一种活力的气韵流动在其间,给人以立体的审美感受.③ 这个立体的如画般的诗境中,诗人的动作,如“招手”,“撑”,“挥一挥”等词表明,诗人在这“画”中也不能自禁地沉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景在动,诗人在动,主客互动,物我相融,到了“相看两不厌”的程度.甚至,他要化作一条水草,永远生长在康河里,生长为康河的一部分,永远招摇着生命的美丽!
(二)重点字词句及表现手法等赏析
他爱这里的柳,在写柳的时候,是金柳。是金光闪闪,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柳。金光闪闪的“金”字还不足以表现诗人对柳的爱意,深情之中诗人竟发奇想,他说这不是柳,这是“夕阳中的新娘”。新娘漂亮、迷人、美艳。面对如此艳丽的新娘,诗人怎能不流露出浓浓的爱意呢?这婀娜的柳树,这艳丽的新娘,倒影在水中也是美艳无比,作者用“艳影”这个词形容,显示了作者的一往情深。这“艳影”自然在水中荡漾,可是诗人怎么说呢?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此时此刻沉醉了,美景在心中荡漾啊。我读的时候,感到一缕清风拂过我的发丝,感到缕缕花香沁人肺腑,请同学们找寻这样的感觉,带着这种沉醉读一读第二段。“油油”一词,因为它写出了青荇的动感。
“招摇”一词,它把油油的水草拟人化了,好象和作者交流一般。“柔波”的“柔”用的好,波水柔和了,才会使水草摆动招摇。第四段中作者把“清泉”比作“天上的虹”,比喻用的好
“彩虹似的梦”写得好,增加了清泉的美,梦在这里,怎能不爱它呢!既注意炼字,又分析修辞。“招摇”一词用得好,作者这里是贬义褒用,而在康河波水的柔情款款之中,怎能不让青荇招摇呢?贬义褒用,很自然的,因为招摇得殷切,所以诗人心甘情愿地做柔波中的一条水草。
(三)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⑴哪些美丽图画让诗人心醉神迷?
——挥手作别图、金柳夕照图、青荇招摇图、星辉寻梦图。⑵这些图画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描绘出一幅幅动态的、立体的风景画。
⑶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补充。
金柳夕照图:以人喻物,诗人一任夕阳脉脉的余辉把他心目中的新娘映照的彩妆辉煌,似乎连发丝也透明,给人恍如仙子的感觉,即写出柳树的温婉柔情又包含“至美如金”的情感。
水草招摇图:以物喻人,写出青荇的快活自由;诗人情不自禁,唯愿能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多么彻底地对所爱的投诚!小结:在这样一个物我相融、自然与人和谐的优美境界里,抒发了诗人对康河深深的眷恋,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性灵美的向往。
星辉寻梦图:诗人写潭底彩虹似的梦、夜空斑斓的星辉和自己放歌的狂态,营造了一幅镜花水月、朦胧迷离、似梦非梦的图画,营造了让诗人魂牵梦萦、心迷神醉的意境。
诗的意境
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柳条被镀上了一层富丽而妩媚的金色,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仿佛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嫁娘,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中荡漾。在诗人眼里,那柳阴下波光潋艳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一样絢丽迷人的梦。仿佛伸手就可以揽到似的。于是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梦能寻到吗?几声浸透着淡淡哀愁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有一种梦幻般的惆怅,诗人只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采,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
一尘不染的康河,自由欢快的水草,让诗人心甘情愿和康河融为一体。只做一条水草,就心満意足,其乐无穷。实际上自然的纯美,让诗人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尘世的苦病、烦闷、束缚、压抑、枯燥,全都远去了,剩下的只有这纯净、安宁和自由。所以诗人沉浸在灵魂的安宁和自由中,要放声歌唱,追寻梦想了。
教师小结:动态立体,意境鲜明,体现了绘画美 七:结尾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八、板书设计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离别诗
音乐美 ——音韵和谐、旋律完整 绘画美 ——动态立体、意境鲜明
建筑美 ——错落有致、曲折回旋
意境—— 描幽静宁谧之美,,状依恋不舍之情.
第三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系列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教学难点: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3、写作背景: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并思考,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哪里? 预设:
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参观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2、请找出本文中的导语、主体、结语,并以此为依据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导语(1--3段)主体(4--15段)结语(第16段)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带 着这个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
明确:⑴“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
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⑵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三、细部揣摩:
1、文章开头写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这样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的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内容上,以集中营周围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遇难者的怀念:假如他们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现在的一切。现在却物是人亡,悲上加悲; 在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乃是愤激之言。首尾写平静的景物,暗示着作者内心汹涌澎湃。
2、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呼吁我们要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3、在参观过程中,记者的眼光是落在什么上面的?试从文章中找出参观的主体是谁?记者在参观时,他的注意力是放在什么上面的?
明确: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
4、共同揣摩:细节描写
⑴“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⑵14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微笑着在想着什么,作者为什么写这个姑娘?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⑶怎么理解14段“在奥斯威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细节有两个作用:一是“推微知著”,从小处看到大的意义……一是“搜间传神”,披求一般人不注意处,即找到好的细节把它写出来起到传神写照的作用。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 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范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五、课堂小结: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六、作业(二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真相: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
对法西斯的愤懑,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
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教学反思
第四篇:2014年高中语文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一、整体把握
1.分别划分两篇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各部分内容。《别了,“不列颠尼亚”》
点读 全文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叙述了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多年的英国统治彻底结束。
第二部分(2~11自然段):是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和离开香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点读 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描绘布热金卡美好的和平景象。第二部分(3~15自然段):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与标题和首段呼应,突出主题,使结构完整严谨。
二、细部探微
2.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点拨 标题有两层意思。一方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历史终被洗刷。
3.短新闻力求简短,但《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有些地方却用了“闲笔”,如第4自然段,作者竟在百忙之中用了较多笔墨介绍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这有何作用呢?
点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实则不“闲”。其作用大致为:第一,在结构上,给读者一个缓冲的时间,因为彭定康告别并离开总督府是4时40分,此时距告别仪式6时15分尚有1时35分,这样可以较自然地由一个场景过渡到另一个场景。第二,在思想内容上,以总督府的沧桑变迁来暗示香港的百年变迁,是中国日益强大的另一体现。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的自豪与喜悦。
4.《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点拨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点拨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 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完全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在文章中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是一种以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它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一、中心主旨
《别了,“不列颠尼亚”》
本文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显得别出心裁,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本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揭露了德国纳粹分子戕害波兰人民的滔天罪行,表现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主题。
二、写作特色
《别了,“不列颠尼亚”》
1.将历史事件和现实场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作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主要用耳闻目睹、观察分析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在浓郁的现场气氛中真实地向读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发生及其变化的状况,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资料,如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情,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内涵。
2.结构层层递进。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英方的活动为线索,以港督告别仪式开头,在子夜易帜时高扬,又以“不列颠尼亚”号离去作结,起伏跌宕,制造出层层递进的结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双线展开,情、景、事融为一体。
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如报道的第4、5自然段直接写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罪恶的历史记录,紧接着后面的内容是以参观者的视觉来突出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感受:气氛恐怖、沉重、压抑。在此两条线索紧密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安排,更真实深刻地揭示主题。
2.对照手法的运用。例如:“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与“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形成对照。
另外本文还首尾照应,结尾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与开篇相照应。
三、结构图解 别了 “不 列颠
尼亚”-下午4时30分 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晚6时15分 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子夜时分 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零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45分钟,9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漂扬
濛濛细雨
撤离
降旗仪式 B.掩映
世人瞩目
汽艇
阳光明媚 C.刍菊
草地碧绿
详细
不由自主 D.追逐
表情茫然
窒息
绿树成茵 答案 B 解析 A项“漂扬”应为“飘扬”;C项“刍菊”应为“雏菊”;D项“绿树成茵”应为“绿树成阴”。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_______在南海的夜幕中。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________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3)还有一些参观者________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A.消失
竟然
注视 B.消逝 竟然 凝视 C.消逝 居然 凝视 D.消失 居然 注视 答案 D 解析 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消逝:同“消失”,侧重时间上慢慢成为过去。居然:表示出于意料。竟然:同“竟”,表示出乎意料。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注意地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1月8日表示,境外很多媒体有关中国禁止外国运动员携带《圣经》到奥运村的报道纯属谣言。
B.2008年伊始,国家再次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 政保障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日前,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出台四条措施,要求各地按照有保有压,统筹规划,确保城市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住房用地。
D.气象专家根据目前的气候资料预测,今年12月至明年2月这个冬季,本市平均气温将比往年同期偏暖至少1°C以上。
答案 A 解析 B项语序不当,“一系列”应放在“促进”前面,数量短语置前;C项成分残缺,在“有保有压”后加上“的制度”;D项意思重复,可删掉“以上”。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B.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D.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
答案 C 解析 A项冒号改为破折号;B项“义勇军进行曲”的引号改为书名号;D项中间的句号改为破折号。
二、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8题。
①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②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③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④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
⑤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⑥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5.选文第①段中“改建、扩建、装修”几个词语的顺序可否进行调换?为什么?(3分)答案 不能,因为调换后的词语顺序不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
6.选文第②段中“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这个精彩的镜头借景寓意,请分析:这个镜头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答案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是殖民统治的象征,“巨幅紫荆花图案”是特区政府的象征,“背景”一语双关,明指背后的景物,暗指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这样写,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7.选文第④段中“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一句交代了有关的背景材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5分)答案 第④段交代了历史背景。文章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8.“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从语言方面看,这句话有什么特点?(5分)答案 含意是:英国曾经强占中国领土,开始殖民统治,港督府是英国殖民统治的象征,现在港督乘船离开香港,人去楼空,意味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这句话借“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一语双关,点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没有讽刺挖苦,没有痛骂,但在平实的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
三、课堂延伸(20分)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9~12题。
冰雪中的“温暖行动” 杨明方 张春雷
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面对冰雪灾害的袭击,团中央两次发出紧急通知,组织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投身于抗灾救灾之中。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新浪网、搜狐网向全国2 511万注册志愿者和社会各界发出了“爱心融冰雪,互助战严寒——志愿者抗雪救灾大行动”的倡议。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于抗雪救灾第一线,开展了一场有声有色的“温暖行动”。
2月2日,广州火车站广场、候车大厅人头攒动。茫茫人海中,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在人群中穿行,提供咨询帮助。有的帮旅客搬运行李,有的为大家端送热水,有的帮旅客指道引路。
在贵州省,志愿者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及时为受困旅客、司乘人员提供便利服务,为他们送医送药、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在高速路上,志愿者配合交警部门清扫冰雪,进行车辆、人员疏导;在闹市区凝冻路段,志愿者帮助专业队伍对凝冻路面进行集中清扫,做防滑处理;在火车站,志愿者对旅客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引导旅客、送水、安抚乘客、票源调查等志愿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站的工作压力。
在湖南省,志愿者组成“青年抗冰救灾突击队”“青年志愿者爱心服务车队”等,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做好抗冰救灾工作。志愿者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升汽油,共同努力渡过难关。他们还通过缴纳特殊团费的形式,为一些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户和零收入家庭送去了油、米、煤。
面对严重的冰雪灾害,各地志愿者活跃在车站、机场、码头、港口、高速公路、街道社区等第一线,成为一支抗击冰雪灾害重要的生力军。一句句耐心的劝导、一声声温情的话语,让一位位急切的人心情平静下来。
在贵阳,由贵阳人民广播电台发起的“绿丝带市民互助活动”,成为寒流中的一道暖流。很多私家车都挂上了绿丝带免费载人送人,很多居民也绑上绿丝带上街助人,更有一位市民动用自己公司的两辆奔驰、一辆现代商务车及一辆越野车24小时免费接送市民,每天免费接送百人,每天都用掉1 000多元油费。
在湖南湘潭,“青春绿丝带”行动号召发出后,短短两个小时就发放绿丝带400余条,招募志愿车300余辆、志愿者100多名。招募的人、车以绿丝带为统一标识,深入全市的大街小巷、街道社区开展免费搭载老弱病残、慰问贫困家庭、参加义务除冰扫雪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浙江杭州,破冰扫雪志愿者铁铲上都系着绿丝带,在冰雪中格外鲜亮。“当看到别人在自己清扫过的街道上平稳地行走时,我感觉格外开心。”志愿者小张言语中透着满足。
今年,罗莎送给男友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陪男友一道参与车站广场的义务扫雪服务,并坚持为车站旅客服务了近8个小时。
和罗莎一样,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在今年抗击冰雪的各个角落奔波着。他们中,有普通市民,也有春节不回乡的外乡人;有机关工作人员,也有企业员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他们积极参与着志愿服务:配合交通、供电、通讯等部门,协助其做好道路疏通以及电力抢修工作;向坚守一线岗位的交警、环卫工人以及在抗灾救灾一线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和志愿者们,送去各种保暖用品、鲜花和食品。在品味奉献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志愿者也能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广东团省委在了解到多数坚持在服务岗位上的志愿者衣服单薄,有不少人感冒的情况后,马上动员省青联委员和青年企业家为志愿者准备各种急需的物资,在24小时内筹集到热心企业捐赠的3 000件羽绒衣、1 500顶帽子、2 000条围巾、1 000副手套、3万元药品、50箱矿泉水、40箱饼干等总价值近200万元的物资,及时送到在风雨雪中坚守的志愿者手中。除此之外,广东团省委积极联系保险公司,为每位志愿者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让志愿者在奉献的同时深感温暖。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已经成为青年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节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2月14日)9.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的哪两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5分)答案 属于背景和导语。主要作用:介绍背景是为写主要新闻事实作铺垫;导语部分概括本篇新闻要点,感染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0.请你从本则新闻的主体部分概括出主要的新闻事实,不少于4项。(4分)答案 ①抗击冰雪,志愿者奔走在第一线。
②“绿丝带市民互助活动”成为寒流中的一道暖流。③特殊的“生日礼物”——参与和奉献。④对志愿者的关爱。(基本意思对即可)11.本篇新闻为什么以“冰雪中的‘温暖行动’”为题?(5分)答案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团中央的号召和倡议下,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抗雪救灾第一线,他们在车站、机场、码头、港口、公路街道社区破冰扫雪,给受灾群众和需要帮助的人送衣、送物、送温暖。他们的行动温暖着受灾群众的心,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人们也没有忘记志愿者的奉献,想志愿者之所想,急志愿者之所急,给他们捐赠物资,提供保险,让志愿者在奉献的同时深感温暖。
12.文中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文章结尾处又说:“‘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已经成为青年志愿者共同的心声。”请结合志愿者的行动和精神谈谈你的认识。(6分)答案 志愿者是奉献者,他们的思想是高尚的,行动是感人的。志愿者勇于参与公益事业,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志愿者以奉献为快乐。
应积极倡导和发扬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我们应当学习志愿者,并以此为榜样,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
四、语言运用(10分)13.阅读下面一段话,以一名驻外记者的身份向国内大众媒体发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5分)11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网络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关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院士研究组经多年研究后发现,β2肾上腺素受体被激活后,会增强γ分泌酶的活性,进而能够增加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即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的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
答案 我国科学家发现老年痴呆症致病新机制。
解析 摘取信息的关键语句:“中国科学家关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而能够增加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即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的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
14.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所体现的中心。(20个字以内)(5分)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他表示,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答案 胡锦涛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解析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是新闻的导语,而导语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浓缩这个导语即是答案。
五、随堂练笔(30分)15.按小组,从下面提供的内容中任选一项,在课外进行采访练习,并任选一项内容,写一篇新闻报道。
①采访校长,了解学校发展规划。
②采访本校一位学有所长的同学,了解他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答案 略。
第五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
池州八中
贾再兴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明确新闻与新闻特写的异同。2.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3.品味文章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4.回顾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
1.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了解新闻和新闻特写的区别。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 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中含义深刻的细节之处。
2.学习本文把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融合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香港)(观看图片,由此导入新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背景介绍
1、香港坎坷的历史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9月15日: 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2、邓小平与香港回归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三、知识回顾
1、新闻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2、哪几部分是缺一不可的 标题、导语、主体
3、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
是五个“ W ”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4、关于新闻特写。
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形象性、文学性、感染力比新闻强,常带有作者的议论和抒情,篇幅较长,描写细腻。
四、文本探究
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一)本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2、导语(第1段)
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本导语的新颖之处:散文式的开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开篇点题,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同时也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3、主体(2—10段)
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4、结语(最后1段)
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二)四个场景,三次降旗
1.本文的主体部分是以什么为顺序来概述英方撤离香港的过程的?
(明确:时间顺序。)
2.那么在不同的时间都发生了怎样的场景? 明确:展示了六个不同的场景: 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英国添马舰营区的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方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香港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以时间为顺序进行写作是本文主体部分的一大特色。)
特写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19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四个重要场景。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四个场景:
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
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三自然段)
第一次降旗: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第二场景: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五自然段)
第二次降旗: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标志: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八自然段)
第三次降旗: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标志:
1、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
2、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十自然段)
(三)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如:第4、7、11自然段。
文章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巧妙的穿插了许多历史资料,那么如果把这些历史资料删去,对文章有何影响?(明确:没有历史资料做支撑,文章将缺少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历史背景起到烘托现实场景的作用。)把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融合是本文主体部分的另一写作特色。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四)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这样宏大的场景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意味深长的细节之处?
明确:本文的细节之处非常多,课下自己多找些,重点讲解以下三处。
1、“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分析: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2、“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3、“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分析: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还可能有以下回答:
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明确: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这是作者在继续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时,举行降旗仪式之后发表的评论,它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无比兴奋。
2、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明确:“消失”是“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的意思,它很形象地描写出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驶入大海的情形,并暗示着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再这片土地上。
(五)我们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
①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
②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
短短的13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无穷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而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七)小结课文
五、拓展延伸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中国收回香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香港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收回香港完全符合国际法,是正义之举,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承认。
二、70年代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突破性进展,与英国关系的改善,为中英和平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条件。
三、“一国两制”伟大战略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为和平方式收回香港提供了制度、法律和政策保证。
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是我们能够以和平方式收回香港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标题
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相融合 导语
散文式的开头
开篇点题
主体
以时间为顺序
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结合 结语
现实场景与历史意义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