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02:0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第一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任务分析

1.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要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记叙散文,有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有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学习本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古文的基本技巧及叙事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思考、领悟,以便为后续学习应用性文章打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整本教材来看,教材的编排侧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本单元学习的这些文言基础知识与能力都是阅读鉴赏古文必不可少的装备,是学生学习整套高中语文教材中古文知识的基础部分,更是学生全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点学习任务。所以以本单元为突破口,锻炼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以后学习各类文章奠定文学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3.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初中到高中的过度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怎样引起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这需要老师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起点。想办法把抽象繁琐的知识具体简单化,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多总结。

二、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总体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左转》《战国策》《史记》等的文学常识;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知识,比如:课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2)能力目标:掌握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领会古代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3)情感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客观评价人物性格特点。2.具体实施(分目标):

《烛之武退秦师》:了解《左转》有关的文学常识;侧重学习本篇文章中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让学生能够理清思路,简单概括故事情节。

《荆轲刺秦王》:了解《战国策》有关的文学常识;侧重分析荆轲这一英雄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鸿门宴》:了解《史记》有关的文学常识;要求学生在对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人物性格特点把握的基础上,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及准确概括故事情节。

三、重难点

重点:教会学生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即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叙事脉络,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与公正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四、教学方法

《烛之武退秦师》:以讲解法为主,辅以诵读法(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精彩的人物语言。

《荆轲刺秦王》:以讲解法为主,辅以诵读法(分角色朗读),让学生领会荆轲的英雄精神。

《鸿门宴》:以讲解法为主,辅以讨论法,朗读法,让学生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五、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

六、课时安排

《烛之武退秦师》:2课时。《荆轲刺秦王》:2课时。《鸿门宴》:2课时。

第二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实验高中 郭彦丽

一、本单元地位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为议论文,体现了以文体为线索编排教材的特点。了解和把握议论文文体的特点,训练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应该是这一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首要任务。

二、本单元教学构想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单元教学安排从有关议论文体的介绍为起点,以教材课文剖析作为阅读探究的主体,以训练学生议论文写作作为能力目标。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安排

1.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①议论文的内涵和特征

②议论文的要素

③议论文的结构

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议论文阅读指要

①分析议论文的标题类型:(论题型 论点型 阐释型 比喻型 关系型 选择型)②把握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观点和主张,是统率全文的纲。只有抓住这个纲,才能确切理解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和各种表达方法的运用,才能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第三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设计”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单元教学要求:

本单元由古今中外的戏剧和当代的电影所构成。阅读本单元剧本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戏剧文化,熟悉戏剧和电影剧本的文体特点,提高欣赏戏剧、电影艺术的水平。? 了解戏剧的有关知识、了解剧本的矛盾冲突,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命运、学习戏剧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培养自己运用简练准确语言的能力。、了解剧本的文体特点,学习戏剧写作和表演的一些技巧。教学重点 :、了解剧本的矛盾冲突,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命运、学习戏剧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培养自己运用简练准确语言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习戏剧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培养自己运用简练准确语言的能力。课时安排:

《雷雨》 2 课时,《哈姆莱特》 2 课时,《城南旧事》 2 课时 雷 雨 曹 禺

教学目标 : 1 .认识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本质。2 .了解戏剧结构的基本特点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初步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 :掌握纷繁复杂的戏剧冲突,欣赏异彩纷呈的戏剧语言。

教学难点 :认识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设想 :作为戏剧欣赏单元的第一课,可先给学生介绍〈〈雷雨〉〉的梗概,通过反复阅读或分角色朗读,弄清节选部分的主要剧情,进而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理解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用二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看过根据曹禺原作改编的电影《雷雨》。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原作,看看在 30 年代作家为我们勾勒的酝酿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的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画卷。

二、简介曹禺及〈〈雷雨〉〉、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1933 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1940 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话剧,从而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1961)和《王昭君》(1978)。2、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简单介绍戏剧的有关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

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四、本文的情节结构

本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这一部分又以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揭露周朴园的冷酷;第二层写他们现在的矛盾,通过周朴园认出待萍后态度的变化和侍萍的表现,暴露周朴园的伪善面目。

第二部分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会面,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提露周朴园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斗争。

五、本文的矛盾冲突

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1)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2)周朴园同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3)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4)鲁大海与周萍--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5)鲁侍萍与周萍--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6)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心理与个性 教学方法 :发现探究、讨论点拨、朗读品味

一、导入:

《雷雨》的成功,可以说首先就是语言上的成功。(投影:”钱谷融语”。全体齐读:)

“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 曹禺 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练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钱谷融

曹禺 先生的剧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语言,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创造了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经由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来把握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

二、品读

本环节主要由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发现、讨论、分析、概括周朴园的性格,教师点拨归纳。重点研读段落举例:(分角色朗读)周朴园不觉地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小结:刚才的讨论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周朴园的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在他身上,这种多情与绝情、温情与冷酷、人情味与铜臭味,时时交织在一起。难怪 曹禺 先生会这样说:”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多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所以人艺著名演员郑榕也很有感慨地说:” 要完全认清周朴园这个人物复杂的、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把握周朴园的复杂性格,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但不论如何,要把握人物内心,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应从语言入手,且要重视对关键台词和关键舞台说明的分析。

三、练习

四、作业:品味戏剧语言,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随笔。【教学后记】

解决两个问题: 1、戏剧冲突在文中的表现; 2、题目的双重含义。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了解本文具有的浓郁的时代气息; 2.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3.分析本文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如何看待他的”忧郁”和”犹豫”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shakespeare), 被马克思誉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出生于 1564 年 4 月 23 日,巧合的是,又卒于 1616 年 4 月 23 日。于是,英国人便把每年的 4 月 23 日 定为”莎士比亚戏剧节”。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哈姆莱特》是其四大悲剧之一。戏剧的主题是,揭示人文主义美好理想与丑恶现实的矛盾,号召人们为”重整乾坤”而斗争。哈姆莱特的悲剧不在于他的优柔寡断,而在于肩负的历史使命与他的胆识、能力不相适应,在于他在孤立无援的态势下抗争,这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剧中的”戏中剧”是戏剧冲突的转折点。剧中描写人物心理的语言十分丰富,这在莎士比亚所有悲剧中也是十分突出的。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一部悲剧,它突出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哈姆莱特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他本应成为一位贤 明 君主,但现实社会却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他是英国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哈姆莱特复仇的悲剧有其主观性格上的原因,更有其客观历史的必然性。哈姆莱特的复仇不单是单纯的个人复仇,而是时代赋予人文主义者的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所以他的复仇更艰巨、复杂。作为光明与时代进步代表的哈姆莱特,他有着先进的思想与远大的抱负,但他缺乏生活知识和斗争经验,他的复仇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尽管哈姆莱特有令人钦佩的才能,竭力想除旧布新,但他总是郁郁不乐、迟疑不决,从而注定了他与丑恶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第四篇: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案

----------徐志摩

海南三亚第六中学

语文组 李 望 教学目标

1、欣赏诗歌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2、鉴赏诗歌的构思新颖,不落俗套——选择意象独特。重点难点

绘画美——选择独特意象营造独特意境。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教学时数 1 教学准备 配乐朗读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作者与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其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结婚。1931年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时飞机失事,遇难时35岁。

《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朗读,欣赏音乐美 1.一男女生读。①一女生读后:

2.边小结如何读出韵味的要领边讨论: ①以第一节为例,师生共同划分节奏 学生演示其它几段。②七节共用了哪些韵脚? ③文中哪些字眼应当重读或轻读?(1)欣赏音乐美

本首诗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叠音词和叠韵词的使用。诗中使用的叠音词有“轻轻”“悄悄”“油油”,叠韵词有“荡漾”“招摇”“斑斓”。这些词的反复使用,使得诗歌语言语调轻盈,音韵和谐,节奏舒缓,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是韵律的变化。本首诗每节押一韵,逐节换韵,如第一节押“ai”韵,第二节押“ang”韵,第三节押“ao”韵,从而赋予诗歌语言一种跳跃感和旋律美。

三是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近,句式相似,节奏相同,遥相呼应,这又使本诗具有了一种回环之美。

3.再指导朗读后,抽一朗读好的学生配乐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音乐美)

【温馨提示】朗读要把握情感、节奏和轻重缓急。(2)诗歌的建筑美

本首诗十分注意结构的美。全诗七节,均为四行一节,每一节内的诗行两两错落,句多为六七字,间有八字句,整齐中有变化,从而构成一种参差错落之美。

四、评析,欣赏绘画美——选择独特意象营造独特意境。(3)绘画美

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光艳的色泽,美丽的构图,让人赏心悦目,陶醉流连.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意境美在哪里? ① 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 ② 就你最喜欢的诗句,或重点字词或表现手法略作赏析。③ 就你最喜欢的那一幅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也可以.。

(一):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 ①金柳:柳,是古今诗文中常见的吟咏对象,丝丝柳条在千载而下的岁月中飘荡.而今在徐志摩笔下又呈现一种特别的绘画美.绿的柳,碧的水与西天的夕阳交融一体.柳树化为金色,色彩对比是那么鲜明和生动,并且柳树又化为“新娘”,她那婷婷的艳影在夕阳与河水的映衬下闪射着迷人的色彩!②本诗的意象,从金柳,青荇到潭水星辉,色调搭配是明快的,并且远近交错,俯仰结合,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再看这些事物本身也不是凝滞不动的,都具有跃动的生命感.诗人用了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如“荡漾”,“招摇”,“揉碎”等等,使整个画面变成动态的图景,一种活力的气韵流动在其间,给人以立体的审美感受.③ 这个立体的如画般的诗境中,诗人的动作,如“招手”,“撑”,“挥一挥”等词表明,诗人在这“画”中也不能自禁地沉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景在动,诗人在动,主客互动,物我相融,到了“相看两不厌”的程度.甚至,他要化作一条水草,永远生长在康河里,生长为康河的一部分,永远招摇着生命的美丽!

(二)重点字词句及表现手法等赏析

他爱这里的柳,在写柳的时候,是金柳。是金光闪闪,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柳。金光闪闪的“金”字还不足以表现诗人对柳的爱意,深情之中诗人竟发奇想,他说这不是柳,这是“夕阳中的新娘”。新娘漂亮、迷人、美艳。面对如此艳丽的新娘,诗人怎能不流露出浓浓的爱意呢?这婀娜的柳树,这艳丽的新娘,倒影在水中也是美艳无比,作者用“艳影”这个词形容,显示了作者的一往情深。这“艳影”自然在水中荡漾,可是诗人怎么说呢?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此时此刻沉醉了,美景在心中荡漾啊。我读的时候,感到一缕清风拂过我的发丝,感到缕缕花香沁人肺腑,请同学们找寻这样的感觉,带着这种沉醉读一读第二段。“油油”一词,因为它写出了青荇的动感。

“招摇”一词,它把油油的水草拟人化了,好象和作者交流一般。“柔波”的“柔”用的好,波水柔和了,才会使水草摆动招摇。第四段中作者把“清泉”比作“天上的虹”,比喻用的好

“彩虹似的梦”写得好,增加了清泉的美,梦在这里,怎能不爱它呢!既注意炼字,又分析修辞。“招摇”一词用得好,作者这里是贬义褒用,而在康河波水的柔情款款之中,怎能不让青荇招摇呢?贬义褒用,很自然的,因为招摇得殷切,所以诗人心甘情愿地做柔波中的一条水草。

(三)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⑴哪些美丽图画让诗人心醉神迷?

——挥手作别图、金柳夕照图、青荇招摇图、星辉寻梦图。⑵这些图画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描绘出一幅幅动态的、立体的风景画。

⑶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补充。

金柳夕照图:以人喻物,诗人一任夕阳脉脉的余辉把他心目中的新娘映照的彩妆辉煌,似乎连发丝也透明,给人恍如仙子的感觉,即写出柳树的温婉柔情又包含“至美如金”的情感。

水草招摇图:以物喻人,写出青荇的快活自由;诗人情不自禁,唯愿能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多么彻底地对所爱的投诚!小结:在这样一个物我相融、自然与人和谐的优美境界里,抒发了诗人对康河深深的眷恋,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性灵美的向往。

星辉寻梦图:诗人写潭底彩虹似的梦、夜空斑斓的星辉和自己放歌的狂态,营造了一幅镜花水月、朦胧迷离、似梦非梦的图画,营造了让诗人魂牵梦萦、心迷神醉的意境。

诗的意境

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柳条被镀上了一层富丽而妩媚的金色,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仿佛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嫁娘,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中荡漾。在诗人眼里,那柳阴下波光潋艳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一样絢丽迷人的梦。仿佛伸手就可以揽到似的。于是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梦能寻到吗?几声浸透着淡淡哀愁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有一种梦幻般的惆怅,诗人只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采,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

一尘不染的康河,自由欢快的水草,让诗人心甘情愿和康河融为一体。只做一条水草,就心満意足,其乐无穷。实际上自然的纯美,让诗人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尘世的苦病、烦闷、束缚、压抑、枯燥,全都远去了,剩下的只有这纯净、安宁和自由。所以诗人沉浸在灵魂的安宁和自由中,要放声歌唱,追寻梦想了。

教师小结:动态立体,意境鲜明,体现了绘画美 七:结尾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八、板书设计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离别诗

音乐美 ——音韵和谐、旋律完整 绘画美 ——动态立体、意境鲜明

建筑美 ——错落有致、曲折回旋

意境—— 描幽静宁谧之美,,状依恋不舍之情.

第五篇: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基本特点是简洁、客观、及时。

2.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事实;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情况。3.学习新闻报道简洁有力的语言特点和运用现场景物寓意抒情的写法。

4.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教学重点】

1.按照新闻的结构形式梳理新闻的基本事件,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

2.体会本文取材角度和选材特点。

3.揣摩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融入于叙事中的写法。

4.分析文章中新闻性和文学性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中对照、反衬手法和描写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闻知识:

1.新闻结构:①标题(主题、副题)。

②导语:在新闻开头,紧接新闻后的一句话和一段话。③主体:导语后,新闻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背景:是新闻事实相关的背景信息。

⑤结语:做后一句话,阐述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2.新闻的要素:五个“W”和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3.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

二、自主阅读 1.画出本文结构。

2.《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了哪些新闻事件?

明确:按照时间顺序,三次降旗,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3.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梳理参观过程:

参观顺序:概述——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灰砖建筑——长廊照片——地下绞刑室

三、师生探究

1.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 ①第二段景物、人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蒙蒙细雨”烘托气氛,衬托出殖民者内心的伤感和愁绪,表现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面色凝重”“注视”,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末任港督黯然神伤的样子和失落感,从侧面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主权后的自豪感。

②历任港督的离任和彭定康的离任有何不同?

明确: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意义不同,是具有标志性的最后一次。交代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收回香港后中国人的无比兴奋。

③为何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被称为“日不落帝国”,香港回归祖国,表明在中国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山了。

2.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①开头“阳光明媚的景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反语,美好的景象与不热金卡的历史形成反差,告诉人们在和平祥和的时代不应忘记历史。

②四个“不该”、两个“永远”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突出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痛恨之情,表明了忘记纳粹历史罪行是可怕的。

③作者写历史时写了那些场景?为何要写的这么详细?明确:地点和位置、牢房、毒气室、焚尸炉、不育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地下室。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和叙议结合的方法,给人以逼真的现场感和内心的情感,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参和在场景中,将愤怒的情感压缩在冷静的叙述中,使文章更真实,更有感染力。

④结尾部分有何作用?

明确:再次描绘了不热金卡的美好景象,照应了开头,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和平的向往,深化了主题。

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3,背诵并积累名句。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写写帮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启东中学黄菊飞 一、本单元地位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为议论文,体现了以文体为线索编排教材的特点。了解和把握议论文文体的特......

    XX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新课标)(合集)

    XX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新课标) www.xiexiebang.com 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 摘要: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主要是学习古代记叙散文,本单元所选的或记政治、外交的......

    高中语文 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

    弋阳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命制 弋阳一中2016届高一语文必修一 第一单元检测 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 罗强 一、基础知识(18分) 1. 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3分) A.......

    高一必修一第二单元

    Module 2 My New Teachers 要点一 单词 1. patient adj. 耐心的,能忍受的,坚韧的n.病人 归纳拓展 (1)be patient with sb.对某人有耐心 be patient of sth.忍耐某事 (2)patienc......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学工作计划

    2010年下高一语文教学 工作计划 新邵五中肖时忠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高中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一阶段的教学要求,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教学要求,树立新的......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学工作计划

    2010年下高一语文教学 工作计划 新邵五中 肖时忠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高中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一阶段的教学要求,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教学要求,树立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之《我很重要》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之《我很重要》教学设计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之《我很重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