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劳动合同

时间:2019-05-14 13:0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平等劳动合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平等劳动合同》。

第一篇:不平等劳动合同

篇一:面对不公平的劳动合同,你敢说“不”吗? 面对不公平的劳动合同,你敢说“不”吗? 作者:李迎春 来源:《职业》2008年第03期 广东瀚宇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 中国劳动学会会员 劳动法专家

q:我是深圳一家公司的员工,在这家公司里已经工作了十多年了,厂方跟我们签订劳动合同时,没有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但这还不要紧,最令人气愤的是公司在劳动合同上签的是深圳的最低工资750 元。而我们本来的工资是2500 元的底薪,其他的钱包括津贴和奖金。不知解除合同时经济补偿是按750 元算还是按实际工资计算呢?我们上社保的时候,据说也是按750 元的标准计算的,请问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老 王

a:您在公司已经工作了十多年,已经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0 条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4条做出了更有利于劳动者的规定,明确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公司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报酬为深圳最低工资750 元,但您实际上的月工资为2500 元以上,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应当以您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计算。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工资是您的月工资总额而不是劳动合同上所约定的750 元。在你参加社会保险时,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也应当按照您的实际工资计算。公司如果仅仅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750 元缴纳社会保险费,您可以向当地社会保险征缴机构投诉。

q:我是刚离校的学生,2007 年12 月18 日通过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到了现在的企业。企业的地址在青岛流亭工业园,是一家韩资企业。2008 年1 月3 号,企业让我们全体职工去签劳动合同,说可以签可以不签,我仔细看了看,合同是几张复印纸粘在一起的,上面落款的日期是2007 年12 月31 日,而且没有盖章。合同一式三份,说是青岛城阳劳动局来函,过两天盖了章再把另一份给我们。上面有一些条款,我感觉很不公平:1.周一到周五加班4 元/ 小时,周末是特勤5 元/ 小时。实际情况是我们平时一般每天都加班1 ~ 5 小时不等。2.值日生要7:30 到车间打扫卫生,如果检查不合格,每人罚款5 元。3.企业每月30 号发工资,但是新员工要扣押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押金(企业说春节之前会借给我们每人500 元回家过年)。4.如果辞职要提前15 天,如果在线专家:

不这么做就不发工资,按规定提出辞职后工资会过了3个月再发。我想问:公司的这些规定合法吗? 还是公司想怎么规定就怎么规定? 小 何

a:就您提到的几个问题解答如下:

1.关于“周一到周五加班4 元/ 小时,周末为特勤5 元/ 小时,平时一般每天都加班1 ~ 5 小时不等”是否合法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4 条之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 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 的工资报酬。您可以将您的时薪乘以1.5 倍或2 倍,判断公司支付的加班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第41 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 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 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公司平时安排加班1 ~ 5 小时,不符合法律规定,您可以拒绝。

2.关于“值日生要7:30 到车间打扫卫生,如果检查不合格,每人罚款5 元”是否合法的问题。目前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法院支持用人单位对违纪行为进行经济处罚,且有部分地区的地方性法规也规定了违纪经济处罚的合法性。但是,必须有规章制度进行明确,且规章制度需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方可生效。打扫卫生被检查不合格,并不一定是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关于“企业每月30 号发工资,但是新员工要扣押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押金”是否合法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9 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84 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 元以上2000 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你们完全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4.关于“辞职要提前15 天,如果不提前15 天提出,工资不发,提出辞职后工资会过了3 个月再发”是否合法的问题。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对价,用人单位无权克扣。但劳动者如果未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而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 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您所在的公司规定员工提出辞职后工资会过3 个月再发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篇二:不平等劳动合同范本 合同书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

法》和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甲乙双方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调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本合同。一合同期限:

乙方在顺德奥太乐厨卫电器有限公司工作,工作期限暂 定为叁年,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日止。二岗位与职责:

1、岗位、职务

2、职责:具体见《岗位责任制》

3、在合同期内,乙方全面负责公司交代的各项任务。三 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为乙方提供工作所必须的各种用具、工作台及 运输工具等。

2、乙方收入分配为:①、弧型欧机每台陆元(¥:6元 ∕台)。其它欧式烟机、消毒柜按每台拾元(¥:10元∕台)计。

3、乙方用工人数在甲方同意许可下为3-5人,工资按甲方所定标准统一发放。

4、甲方对乙方以及员工严格实行统一行政管理,具体 办法参照《公司行政管理制度》

5、若乙方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目标及任务,甲方有权 单方终止合同,并没收乙方所提供的机器设备。四乙方权利和义务

1、乙方将其原厂冲压设备机器等经甲乙双方核定价格、数量和使用状况他噢噢那个是带来甲方工作地,保证正常运转。

2、在合同期内,乙方不得跳槽,不得在其它公司兼职,并有为公司保守商业机密的义务。

3、乙方所带进来员工,必须具有一定素质和工作能力。五附则:

未经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出现争议不能协商一致时,申 请劳动仲裁。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签字盖章生效。

甲方:乙方:

签约代表: 身份证号码

月篇三:职工拒签劳动合同的应对措施 职工拒签劳动合同的应对措施

时间:2010-11-22 18:57:36 文章分类:劳资管理 职工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几种原因

但是,不是所有的劳动者都愿意与企业签订合同,劳动者拒绝与企业签订合同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1)、员工担心流动性受到约束拒绝签订劳动合同

比如餐饮行业,签劳动合同的比例就非常低,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年中或春秋忙活的时候不签订合同可以随时回家,签订了劳动合同还要终止劳动关系还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企业,否则,还要承担赔偿责任,基于以上原因,职工是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2)、员工为了逃避应当交纳的个人社保而拒绝签订劳动合同

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另外一种情况是,作为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企业应当为员工交纳个人保险,包括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该保险除了企业交纳一部分费用外,职工个人也需要交纳一部分费用,许多职工认为交纳保险没有实际意义,不愿意交纳自己应当支付的费用,所以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防止企业办理保险,在工资中扣除保险费。许多职工认为,保险退休以后才能享受到退休金,很多职工并不看好将来的退休保险金,反而是在现有的情况下,特别是刚刚入职的大学生,根本不在乎保险,更多的是在乎现有的工资,所以,出现许多员工为了逃避交纳保险而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

(3)、保险不好转移也是职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一个原因

鉴于我们国家现有的保险政策,保险不好转,流动差的情况,职工交纳保险后,如果到另外一个地方,能否将保险续接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职工认为交了白交,所以才会导致职工不愿意交纳保险。从而拒签劳动合同。(4)、员工担心自己与老板口头约定的工龄工资得不到保护

员工与企业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许多企业的员工担心自己与老板口头约定的工龄工资得不到保护。这种现象,在广东的东莞是比较普遍的,由于企业与员工多数都是每年签订一次合同,特别是签订合同后,原来的劳动合同都基本被企业收回,如果签订劳动合同,一般的企业老板可能会矢口否认原有的工龄,职工也就不能享受到企业支付的工龄工资,所以。很多企业员工吧不愿意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5)、担心劳动合同中存在陷阱而拒绝签订劳动合同

有许多员工是没有法律意识的,或者有法律意识但没有法律常识,担心企业在劳动合同中设定陷阱,所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6)很少一部分职工想恶意造成企业不能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为将来索要双倍工资做准备。

职工拒签劳动合同的应对措施

但是,对于一些存心不良的职工,我们暂且叫做恶意职工,你让他签订合同他就是不签订,你通知他签订合同,他在通知上就是不签字,有意造成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状况,为将来向企业索赔双倍工资创造条件,你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构建防御措施:

1、对该员工采取劝说的方式,说明合同是为保障他的合法权益。否则,当他受到不平等待遇时,将不能得到任何保 障。

2、说明公司的立场,即假如不签定合同的话,公司将没有权利任用任何一名员工。假如他还不肯签定合同的话,公 司将立即解除劳动关系。(事实也是如此,劳动法也规定员工任用必须签定权责分明的合同)pb`9x4)`$bbs.chinahrd.netkr^,qpr+/

3、假如该员工仍不签定合同,说明该员工已经存在随时走的想法,那么,晚走不如早走,因为没有合同的劳动关系

一旦持续了一段时间,一旦员工再发生任何离职纠纷或劳动仲裁,将往往出现:公司处于仲裁的不利一方(原因:劳动法现在是偏向劳动者的,模糊处理大多数对劳动者有利)。同时,给劳动部门的印象是企业操作不规范,这对企业的社会形象有不利的影响。pb`9x4)`$bbs.chinahrd.netkr^,qpr+/ pb`9x4)`$bbs.chinahrd.netkr^,qpr+/pb`9x4)`$bbs.chinahrd.netkr^,qpr+/pb`9x4)`$bbs.chinahrd.netkr^,qpr+/

4、在新职工入职的时候,如果是考察的比较满意的职工,建议在入职时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好试用期等,对于

不办理入职手续,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建议不用聘用。

5、对于部分在入职时就明确表明不想签订合同的职工,建议不要录用,如果因为工作需要,必须录用的,建议直接

要该职工在入职时明确表明不愿意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直接在入职时向该职工送达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书,规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通知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如果职工拒绝签订,责任就不再企业了,当然,签订合同通知书的样式要进行设计,防止职工扯皮,主张他们根据通知书要求签订合同,企业拒绝签订的相关说法,关于通知书的设定,本书稿会专门讲解,再次不再多说。

6、对于招用的职工,没有立即签订劳动合同,马上就到一个月的,应该怎么办呢?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职

工在入职后一个月内企业必须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否则,职工有权要求企业自入职第二个月的第一天开始支付职工双倍工资。国家之所以制定该惩罚措施,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与职工积极签订劳动合同,防止一些企业为了规避法律,用工后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与企业发生争议后,没有任何依据,只能承担不利后果,为此,国家在此次劳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企业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严重后果,就是支付双倍工资的赔偿。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应当即时向职工书面下达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书,要求职工书面签收,企业保留好证据。如果更稳妥一些,建议在下达书面签订劳动合同签署通知书的同时,最好要职工写一份声明,声明内容大体为,“职工由于个人原因,拒绝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一切后果由职工自己承担,与企业无关,职工不得以未签劳动合同为有主张2倍工资。”

7、建议在规章制度里面明确约定,职工要限期签订劳动合同,如果职工不签订劳动合同,视为公司企业通知职工签 订劳动合同,职工拒绝签订。

8、建议在职工入职通知书中先列名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具体时间,并明确表明职工不签订劳动合同视为书面通知职

工签订劳动合同,职工拒绝签订的字样,防止职工将来有意拖延签订合同,企业承担不利后果。

9、企业一定要将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相关证据资料予以保留,并且保留期限不得少于职工离职后的一年,防止职工

离职后的一年内随时主张双倍工资。

10、企业可以召开全体职工会议,以会议的形式通知全体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将会议记录由每位参会职工进行签

字确认,特别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公司做好备案。

11、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企业通知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职工不明确表示拒绝签署,但是,职工手中还有许多企业非常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或者是公司的一些老员工,不好意思辞退,经企业多次通知签订合同拒绝签订,对于企业书面通知拒绝签字,企业最终也没有办法,往往得过且过,结果,等项目结束,职工离职了,反过来告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索要双倍工资,我们建议的办法就将是,如果对于拒绝接收通知的职工,可以采取邮寄送达的方式进行通知。在邮寄送达的备注栏目及中,明确写明书面送达签订合同通知书的字样,以备将来进行诉讼时可以有回旋余地。

12、除此之外,建议企业对于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最好是解除劳动关系。只有这样,企业的风险才可以将到最

低。当然,因为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企业仍旧需要支付劳动报酬但是企业可以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13、针对职工因为逃避保险而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建议企业最好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如果不能与职工解除

劳动关系的,一定要职工自己写明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企业做好备案,以防备将来职工向企业索要双倍工资。

14、针对一些企业职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目的是为了担心需要个人交纳社保的问题,可以与职工约定提高职工的

部分工资待遇,职工个人应当交纳的社保由企业承担,包含在社保以内。

15、关于一些职工担心签订合同会影响职工的跳槽问题,如果企业真的想保留该职工,需要该职工提供工作,企业

可以在劳动合同中作出让步,比如,可以约定职工需要离职时,可以随时离职,企业不追究职工的责任。

16、当然,需要明确说明的事情是,现在,对于职工明确表示不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到底应当怎么做,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并不特别明确,通州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杜仲裁官认为,企业通知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就要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如果企业不与劳动者终止该劳动关系,继续聘用该员工,如果该员工以未签署劳动合同为由主张双倍工资企业还是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的。

各位,公司有一个员工,去年进来的,那个时候还是在校生,在公司做了一年了,今年七月份才拿毕业证书,一直没有与其签定劳动合同(在校生可以签合同吗?),后来我来了,要求他签,一直拒签,工作状态也不好,就是不太想在公司做的那种,但又暂时还没提出辞职申请。请问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1.过去的一段时间,他是在校学生不可以签劳动合同。你要求签也是没有用的。

2.现在他毕业了,公司应该积极要求其签订劳动合同,否则企业承担更大的损失,这个你肯定知道的。他工作经常不在状态,由于你们没有合同,所以不存在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如果你们要这个人的话,就迅速签订合同;如果不要,则给予必要的赔偿,双方就两清了!引用、不知不觉 2011-8-17 11:45 在校生只可以签订实习协议吧,拿到毕业证之后,再改签劳动合同。你可以给他讲明劳动合同的实质作用,让他消除那种“卖身契”的感觉,尝试和他沟通,,引用 芋儿 2011-8-17 11:45 楼上说的挺清楚了,基本上从这个员工毕业之日起,如果他仍在你公司就职,就应该签定劳动合同了。如果感觉他状态不太好,尽早沟通,有利于公司,也有利于他本人。引用 lilac0094 2011-8-17 11:57 lz說的情況應該屬于學生畢業實習了﹐這種情況下我公司是一定會與學生簽訂勞動合同﹐畢竟學生的畢業實習也是與其它正式職員享有等同的工資福利待遇﹐所以沒有lz的煩惱。公司可以出通告要求員工于**時間內與公司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同時將通告以郵局速遞方式寄至員工身份証地址﹐速遞單上必須明確寫明簽訂勞動合同通告字眼﹐并保留好相關証據)﹐通告內容中可聲明如員工仍不按通告內容簽訂勞動合同﹐將視為員工自行終止與公司的勞動關系等字眼。

做完上述操作后﹐公司的風險會小很多。

发出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书,要求在指定日期内签订(毕业证书发出一个月内),否则视作申请离职;如果员工还在公司上班,那可以让他马上签收知悉;如果他不上班就按5楼的所说发快递了!尽量规避劳动用工风险

其实员工应该在实习期内表现还是不错的,不想失去一个有能力的员工,那关键还是沟通,和他的经理沟通相关工作情况,然后和员工沟通,消除顾虑或者看看员工是否有什么想法。引用 taopeach 2011-8-17 14:56 有那麻烦吗?对他发个通知要求签字确认,内容就是公司提出签合同,自己本人不签,后果自附上日期。如果连通知也不签,直接叫她走人,反正没有签合同,也不存在什么赔偿的问题。

引用 不会飞的猫 2011-8-18 13:59 时间掌握好,一个月内必须要签订劳动合同,否则超出一个月了发什么通知都没用,如果被告了一样要给赔偿的,管他还做不作,一定要签。引用 最爱天齐 2011-8-18 16:32 这种明显的就是骑驴找马型的,可能目前的他不满意,但是在没有找到更合适的之前又不会走,我觉得尽早沟通,尽早摊牌,如果实在拒签,就请他走人。引用 shiyiyue 2011-8-18 21:28 同意wingwingsugar 的说法,对于这个问题我咨询过相关律师,一个月内不与公司签订合同的,直接通知其走人就行。当然公司层面的告知证据必须得有。引用 点点甜心 2011-8-26 13:33 看来现在这种心态的人还不少,我们也遇到了,跟他口头沟通了几次还不签,所以给他一个邮件提醒签订合同的截止日期,并且其直线主管也会帮助沟通这个问题,仍不接受,只能走人。

引用 sghlp 2011-9-2 13:27 一个月之内公司动议签合同,关键是要留下公司想与之签订合同的证据。引用 karin208 2011-9-7 14:42 我觉得尽早沟通,尽早摊牌引用 xiaoqi0424 2011-10-18 09:55 一个月内不与公司签订合同的,直接通知他走人。赞同留下他不愿意签订合同的证据。引用 liuxingyie 2011-10-20 08:14 这样的人留在公司也是祸害,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干掉。引用 yingkuaizi 2011-11-9 10:40 如果劳动合同的无法订立,是由劳动者的借故不签导致的,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保留好证据),同时,根据下述具体情况确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

1、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为由终止劳动关系,最迟必须在用工之日起1年内作出。如超过1年,无论是双方谁的原因导致的劳动合同未订立,都视为双方已经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无权再以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为由终止劳动关系,同时,还面临被追索11个月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2011-7-21 15:45:00 相关评论()现在在餐饮业、建筑业这类人员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却出现了另一种怪现象:用人单位求着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还不愿意签。在现在就业压力很大的环境下,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近日,山东德州晚报新闻热线接连接连接到关于劳动合同纠纷的电话。据了解,原来的用工状况是员工求着企业签合同,好让自己的未来有保障。而现在在餐饮业、建筑业这类人员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却出现了另一种怪现象:用人单位求着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还不愿意签。在现在就业压力很大的环境下,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分别调查采访了员工、企业、律师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相关人员。员工:把钱攥到自己手里才踏实

19岁的小娟来自陵县农村,今年春节过后经老乡介绍,来到了位于德城区大学路的一家酒店上班。过了两个月的试用期,当酒店人事部门负责人找她签订劳动合同时,她却犹豫了。几天后,小娟告诉经理她决定不签合同了。

其实像小娟这样不签劳动合同的员工并非少数,尤其是像餐饮业、建筑业这种外来人员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大的行业。一家海鲜酒店的餐饮部李经理说:“大多数员工在试用期后应该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都显得格外大方,说只要酒店讲信誉,按时发工资,不签劳动合同也无所谓。后来跟几个员工深入交谈才明白,其实是他们打心眼里就不想签这个合同。”虽然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员文化程度相对不高,但是他们也都清楚不签订劳动合同对自己也没有保障。选择不签劳动合同是因为他们觉得签了合同就限制了自己的自由,没有劳动合同限制,如果不想在这里工作就能随时离开,不用考虑合同的法律效力。

另外,不签劳动合同就不用从工资里扣钱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这样每个月拿到自己手里的钱会多一些。来自武城的小夏说:“现在的餐饮业大多长期招人,不受合同限制,看到哪家待遇好,就可以随时跳槽。要是签了合同,每月扣除保险,到自己手里的钱就变少了,把钱攥到自己手里才踏实。”

企业:让员工声明“自愿放弃”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餐饮业的服务员大多是18岁至25岁之间的青年男女,人员流动性很大。一家酒店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表示:“现在餐饮行业招服务员太难了,我们几乎是常年在劳动力市场挂着招聘启事。我们的要求现在也放宽了,只要你愿意干就行。我们也想利用劳动合同留住员工,要不等到年底忙起来,人手根本不够用。” 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多数企业会要求员工写一份自愿放弃缴纳保险的承诺书,并声明“本人不愿与酒店签订劳动合同”。但记者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获悉,这样的承诺和声明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将面临处罚。即使劳动者本人书面提出不愿意签劳动合同,也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其实不办保险对我们这种小餐馆来说也省去了很多麻烦。”一名私营业主说出了务工者稳定性差的情况和用工市场出现的“潜规则”——企业和员工不签订任何用工合同,也不替员工缴纳养老、失业等保险,而作为补偿,企业除付给员工约定工资外,会再多支付一定数额的现金。

主管部门:保险关系转移仍需完善

目前这种人员流动性较大的企业员工不愿签合同、缴保险的现状,除了员工本身不愿意签订的因素外,保险关系的转移不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记者在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根据规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需要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几项险种。养老保险虽然可以转移到新单位继续参保,但由于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并不完善,养老保险从城市转移到农村的具体操作办法还未形成,过程也比较繁琐。所以为了避免麻烦,也为了多拿到点钱,很多务工者选择不签合同、不缴保险。

第二篇:中国教育不平等论文

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中国教育不平等的现状、问题

与研究

学生姓名 沈超琪 学 号 ***78 指导教师 专 业 行政管理(专科)年 级 15秋 学 校 德清学院

1

目录 中国教育的现状 ························· 1 1.1 义务教育的普及率现状 ··················· 1 1.2 教育质量的现状 ······················ 1 1.3 教育经费的现状 ······················ 2 1.4 师资力量的现状 ······················ 2 1.5 硬件设施的现状(以校舍为例)··············· 2 2中国教育不平等的表现 ······················ 3 2.1不同社会阶层教育机会不平等················· 3 2.1.1 工作性质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 3 2.1.2 家庭收入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 3 2.2 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 4 2.3 不同性别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 5 2.4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 5 2.5 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 6 2.6 教育乱收费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 7 3 中国教育不平等的特点 ······················ 8 3.1 层次性 ·························· 8 3.2 综合性 ·························· 8 3.3 延续性或累积性 ······················ 8 4影响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原因 ···················· 9 4.1 外部因素 ························· 9 4.2 内部因素 ························· 9 5中国教育的改革途径 ······················· 10 5.1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 10 5.2 对我国落后地区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 ············· 10 5.3 发展高级人才市场 ····················· 11 结论 ······························· 12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天,没有哪个国家会怀疑教育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也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教育。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是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民生事业。随着现代化速度的加快,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们的教育需求高涨。但是在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人们的公平感和满意度反而降低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不平等现象的存在。因此,教育不平等就成为了我国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教育的现状结合教育不平等现象在我国的具体表现,然后分析了教育不平等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建议。

3 中国教育的现状

我国一直都很重视教育问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各级、各类教育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各地区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尽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接受基础教育是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然而,时至今日, 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远远没有达到平等的地步。

1.1 义务教育的普及率现状

单就普及率而言, 到2015年,全国只有92.6%的地区普及了义务教育, 7.4%的地区尚未普及。同时, 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的微薄和学杂费的不断提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儿童中途辍学, 一些地方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甚至不到80%, 小学升学率在一些地方不到50%。

1.2 教育质量的现状

而在教育质量的差别上,城乡之间用“两极分化”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城市的基础教育发达,教育水平高,但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在所谓的老少边穷地区,教育设施落后,办学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严重,教育现状堪称“凋敝”。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义务教育所需经费严重不足。据教育部统计,全国农村义务教育举债高达500亿元,甚至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负债也很普遍,个别县甚至达到3亿元,是其财政收入的2倍多。而其根源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不合理的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体制。从1986年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 将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重心下移到乡镇, 乡镇承担了大部分的义务教育经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 全国义务教育投入中, 乡镇负担78%左右, 县财政负担约9%, 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负担很少, 不足2%。然而, 乡镇财政普遍收入不景气。2014年, 全国乡镇本级预算收入1051亿元,平均每个乡外镇收入是231万元;同年, 全国乡镇负债总

额达到1081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238万元.1.3 教育经费的现状

我国省、市间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以普通中学生均教育经费为例,2014年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贵州省的6.81倍,到2015年,这一比例扩大到了8.95倍,绝对差距从4 42.7元扩大到10 256.83元。

1.4 师资力量的现状

在师资方面,东部地区普通小学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教师比例比中部地区高出近10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高出1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普通中学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比例比中西部地区超出更多。

1.5 硬件设施的现状(以校舍为例)

校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需条件,学校生均校舍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区域办学条件的优劣。就全国而言,2014 年普通中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10.52平方米,小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8.15平方米。其中,东部11个省、市、自治区普通中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9.27平方米,小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6105平方米;中部8 个省、市、自治区普通中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6192平方米,小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5136平方米;西部12个省、自治区普通中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6.99平方米,小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4177平方米(《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年)》)。可见,东部地区的办学条件优于中西部地区。

5

2中国教育不平等的表现

在世界各国都在追求教育平等、大力削减教育不平等的今天,还是存在如此众多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如种族间教育不平等,性别教育不平等, 区域教育的不平等等。

2.1不同社会阶层教育机会不平等

2.1.1 工作性质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

由于社会结构的分化, 社会的阶层划分正在出现一系列不同以往的新情况, 其中社会的两极分化导致不同社会阶层在社会资源分配上的差距开始突出, 如何平等分配教育机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成绩, 与其父亲职业、受教育程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在精英教育制度下, 农民、工人子女获得优质基础教育和升入大学的机会显然处于不利的境地,近年来, 这种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以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为例, 2014年清华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1.7% , 2015年为17.6% , 减少了4.1个百分点;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8%,2014 年为22.3%, 减少了5.7个百分点。另据对2015年全国城镇住户调查的统计分析, 服务性工作人员和商业工作人员阶层子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15.3% 和13% , 而机关、企事业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子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则接近一半。

2.1.2 家庭收入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

许多研究表明: 受教育的程度与经济收入之间在许多时候构成了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收入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的受教育程度造成的, 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具有较高的边际生产力, 因此会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带来更多的边际收益。同时, 收入较高者子女所获得的受教育程度一般会高于低收入者子女所获得的受教育程度, 并使由受教育程度决定的收入分配产生代际效应, 使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因此, 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和经济收入的两极分化

之间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使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另外, 由于近年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 出现了进城务工者与城市居民之间国民待遇的不平等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 中国一直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 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成为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现行的户籍制度对进城务工者涉及多方面的歧视, 其子女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尽管政策的制定者已经意识到, 不应以本地与外地的户籍为标准分配教育机会, 而应以居住地为标准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条件, 即 同城同待遇, 并且通过制定政策规定由流入地政府承担进城务工者子女就学的责任, 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比如大多数流入地政府向外地户籍学生所拨生均教育经费要少于本地户籍学生, 对进城务工者子女仍存在实际上的歧视。此外, 进城务工者子女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仍在受户籍问题的困扰。

2.2 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中国目前的发展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显著,社会发展中的这一特点也在制约教育机会的分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 全国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区北京、上海和天津, 其文盲比例为5.2%, 初中以上的人口比例达78.2%,大专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14.3%;东、中部省份(安徽除外)以及西部的新疆和陕西,其文盲比例在3.7%到13.4%之间,初中以上人口比例在51.3%到70.1%之间,大专以上的人口比例在4.4%到9.9%之间;西部的四川、重庆、宁夏和华东的安徽,其文盲比例在10.2%到13.3%之间,初中以上人口比例在44.8%到53.9%之间,大专以上的人口比例在3.6%到7.2%之间;西部的云南、贵州、甘肃和青海,其文盲比例在14.5%到19.8%之间,初中以上人口比例在39.8%到48.4%之间,大专以上的人口比例在3.8%到5.6%之间;西藏地区的文盲比例为37.2%初中以上人口比例为15.9%,大专以上的人口比例为0.94%。从地区间人均受教育年限看,也显示出地区间所存在的差异。2014年,文盲、半文盲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全国为10.32%,吉林省最低为3.85%;西藏最高为44.03%。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8.3年以上,但西藏15周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年,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以上数据表明, 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不仅存在, 而且已经对该地区的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实

质性的影响。

2.3 不同性别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妇女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全国城镇地区15岁及以上女性文盲率为8.2%;农村地区15岁及以上女性文盲率为16.9%;全国青壮年妇女文盲率为4.2%;2014年女性平均上学年数为6.1年,比男性少1.5年。2014年, 普通初中和高中在校女生的比例分别达到47.4% 和45.8%;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女生的比例达到51.5%。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为60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5.7%,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

尽管女性的教育机会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性别差异在城市和农村中的表现很不相同。以高等教育的机会分配为例,城市女性的高等教育机会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农村女性的高等教育机会则有下降的趋势。这一发展趋势正导致这样一种结果:当城市居民群体中的高等教育机会性别差距日益缩小、并且女性还显示出某种竞争优势时,农村人群的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差距则在拉大。此外,在女性受教育方面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存在歧视女性的现象。有些学校或明或暗地设立了不同的分数标准,造成对女性的事实上的歧视。例如一些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对男女考生设置了不同的分数线,文、理两科的分数线女性考生分别比男性考生高出8分和17分。还有些院校为缓解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问题而规定按男女考生分别排队录取

2.4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上。2014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初中和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与全国(包括城市学生在内)的生均教育经费相比,只有平均水平的72.6%和82.7%。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仅存在于不同地区之间,同时也存在于不同的教育类别之间。在基础教育经费总量中,财政性投入所占比例不仅低于许多西方国家,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在高等教育经费中国家财政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在国家的公共教育投入中, 8 8

非基础教育比例过高显然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因为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针对的人群范围最广,数量最大,是公共性最强的公共产品,但在国家的教育投入方面却未能得到相应的份额,这种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均衡现象大大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还表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上。据教育部发布的2014 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校的比例为53.88%、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校的比例为49.43%、音乐器械配备达标校的比例为45.45%、美术器械配备达标校的比例为44.29%、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校的比例为53.29%。普通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校的比例为68%、体育器械配备达标校的比例为66.02%,音乐器械配备达标校的比例为59.87%、美术器械配备达标校的比例为58.84%、理科实验仪器达标校的比例为73.14%。以上数据表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能够达到法定的办学标准, 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平等。学校师资的配备方面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数量相对不足。2014年, 我国城市中小学生师比为: 小学19.31 :1, 普通中学16.90:1, 农村分别为20.09 :1,和19.92 :1。从师资质量看,农村师资学历层次较低,2013年,辽宁、云南、陕西农村具有本科学历初中教师的比例与城市初中的差距分别为40个百分点、41个百分点和40个百分点。2014 年,该差距进一步拉大至43个百分点、44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

2.5 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从1997年起,由于允许高等学校向学生收取费用,因而大大刺激了高等学校扩招的积极性,中国的高等学校出现了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许多人以为教育规模的扩张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因此能使教育机会分配变得更加平等,其实这一直是一个存疑的问题。据相关的研究表明,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大学的扩招没有减少阶层、民族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差距,反而导致了教育不平等现象的扩大。许多研究者指出,只要这种教育的规模扩张未能使处于优势地位的阶层和群体达到教育饱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就不会下降,高等学校的扩招不仅未能减少较高等级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机会的不平等, 而且也没有减少较低等级高等教育(大学专科)机会的不平等。

2.6 教育乱收费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都实行免费教育。近年来由于教育机会与个人回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日益明显,因此大大刺激了社会的教育需求,教育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持续的失衡现象。教育收费的政策选择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其中义务教育学校的收费政策始于1986年, 高等学校则是从1997年高等学校实行招生并轨后开始实施收费政策。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监管失控,出现了严重的乱收费现象,比如基层政府或有关部门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取各种名目费用,向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摊派,学校也以各种名目向学生收取费用,或变相提高学费标准。学校收费已成为学校教育机构获取教育资源的新途径,借这种机会而滋生出来的混乱的收费现象扩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并使一部分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有可能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向学生收取费用,因而逐渐脱离平等的目标,蜕化成为少数人服务的贵族化学校。许多人认为,教育收费能扩大资金积累,提高办学效率,使居民个人分担教育成本成为可能, 因此合理的收费可以为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扩大教育机会公平创造物质条件,从而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但由于在实施收费制度的同时未能有效地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教育补偿力度, 建立与收费制度相配套的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以及教育费减免制度,同时未能有效监控学校的招生行为,保证贫困家庭的子女获得同等的入学机会,因此学校的乱收费现象正成为影响教育机会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

10 中国教育不平等的特点

3.1 层次性

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对象是有层次的,可以分为个人、群体、阶层和地域等等。对于个体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绝大多数原因是由个人的个人素质、态度、能力和行为造成的。但对于群体、阶层和地域来说,则往往是一种结构或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如女性群体的受教育机会明显低于男性,美国黑人的受教育权也低于白人。现实生活中各个层次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当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偏向某个群体、阶层和地域时:对于群体、阶层和地域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必然包含了对个人的不平等:而对个人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不一定包括对其他层次的不平等。

3.2 综合性

教育机会不平等不仅仅是一个因素造成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是多个因素综合的结果。从资本方面的影响来说,目前的社会是个总体性资本很强的社会,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结果不仅受单个资本的影响,通常是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综合影响的结果。从主、客观方面来说,除去个体自身素质的因素外,还受社会风俗习惯、教育制度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3.3 延续性或累积性

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过程来看,教育机会不平等纵贯教育的整个过程,它表现在教育机会起点不平等、过程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这种延续性不只是表现在代内之间,也表现在代际之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结果不利于社会阶层之间流动,使社会成为一个封闭型的社会,上一代因教育机会不平等而处于社会低层的人同样也不能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较好的受教育条件,同样也会使孩子因得不到好的教育机会而使自己处于社会的低层。

11

4影响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原因

在世界各国都在追求教育平等、大力削减教育不平等的今天,还是存在如此众多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如种族间教育不平等,性别教育不平等, 区域教育的不平等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其成因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把影响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因素归纳如下两个方面。

4.1 外部因素

经济发展不均衡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影响很大,这主要表现在区域的发展中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并存,发达地区适龄人口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已初步实现了机会平等,而贫困则成了落后地区儿童享受教育机会平等的障碍;农村与城市教育机会不平等,广大农村地区在教育上处于不利境地,在入学率和在校率上,农村普遍低于城市,在辍学率上,农村远远高于城市。社会各阶层间收入的差异。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对教育的投资越多,未来收入也越多。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消费,能否进入这种消费,接受什么质量、等级类型的消费与阶层收入呈正相关。由于社会各阶层的收入不同,用于教育投资的可支配收入也不同,选择进入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机会也会不平等。家庭文化背景的制约。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长接受教育的类型、层次、所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术水平都会影响子女受教育机会。一般来说,父母教育程度高,则支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也高;反之,受教育较少或没有受过教育的父母,没有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作用,对教育功能缺乏应有的认识,则送子女上学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

4.2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可分为教育制度的弊端、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和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的弊端。

教育制度的弊端,各国教育体制主要是通过学校的考核来选拔社会的精英。

法国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制度不是铲除社会不平等的制度,它以“遗传”的方式生产和再生产教育不平等。孙立平认为经过20多年改革和转型的过程,新的社会力量开始形成了并以断裂和失衡的状态呈现出来,这就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分野和裂痕。一方面,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开始构成一个巩固的联盟;另一方面,则是碎片化的弱势群体。其结果是两者争取自己利益能力的高度失衡,他们的争夺不可避免地表现在教育方面,这种不良社会的出现,不但对社会的利益格局,甚至对整个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又有学者从政府职能转变这一角度分析教育公平,认为在计划经济下,作为由政府包办的消费性公益事业的中国的教育事业,只能惠及城镇人口以及在农村地区维持很低水平。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国家政府职能也开始转变,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方向之一就是强化政府统筹公共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还有学者通过对国家目标、教育价值、资源配置、发展路径、学校系统、教育权利、以及教育机会获得和教育公平评价等方面来分析新中国不同时期教育公平的制度特征和当前影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后, 认为在1977 年后教育公平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教育权利平等转化为教育机会平等,并提出了影响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因素。而且从教育目标、教育价值、教育重心、基础教育学校制度、公立学校的功能和中学教育的功能等方面对大众教育与精英两种不同的教育发展模式作了较全面的比较;并且提出转型期新的利益格局和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路径也对教育机会均等造成了深刻影响。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资源是指确保学校教学、科研等活动有效运行而确立的制度、法规以及消耗的人力、财力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投入密不可分,教育投入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重视教育的重要条件。而有些国家教育资源的投资往往是向城市倾斜,而在城市中又向重点学校倾斜,这样的资源配置方式带来了明显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的弊端。教育结果平等一方面是指每一个学生在接受一定的教育后都应达到一个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标准,另一方面要尊重受教育个体能力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条件使其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就是相对个人的比例平等。但是一些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却是明显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如“分轨”、“分流”、“科技班”、“奥赛班”的教育模式很能说明教育机会的不平等。14

5中国教育的改革途径

有学者在分析了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视野下的现代学校制度变革后, 指出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导致了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差别日益扩大, 从而使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只有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学校制度才能降低出身的不平等或者降低家庭背景的重要性, 通过变革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公平教室、创建功能共同体、改革考试制度以消除这种差距, 从而实现教育平等。还有学者提出应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产权制度, 理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社区、学校、家长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产权关系, 完善学校的内部治理机制, 改变现行的教育产权制度所存在的教育机构行政化浓重、学校资本所有权与学校所有权错位的弊病。另外, 还有学者通过对以往现代学校制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后认为应当重新定位现代教育制度的认识, 纠正对其认识的偏差。进而提出现代学校制度的出发点是学校, 落脚点是学校利益相关者, 最终目的是维护并不断扩展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现代学校制度应该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制度;应该是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和公开化的制度;应该是充满伦理和道德关怀的制度。改善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状况,政府应该采取相关措施。

5.1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调整公共教育投入流向,把有限的公共教育投入更多地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

5.2 对我国落后地区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

必须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居民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增加他们的受教育机会,改善教育质量。保障贫困居民都能够完成义务教育,通过大众化教育提高他们对生存和发展机会的选择能力,进而摆脱贫困,提高收入。

15

5.3 发展高级人才市场

发展高级人才市场,打破地区间劳动力市场分割,进一步完善劳动市场体系,最终通过教育的平等化达到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预期目的。

16

结论

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的教育在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教育经费、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而在同一地区同样存在着不平等的表现,具体在:父母工作性质导致的教育不平等、家庭收入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不同性别导致的教育不平等。通过总结我们得出我国教育不平等具有三大特征:层次性、综合性、延续性。最后通过研究导致教育不平等的两大原因(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提出改善现状的几点建议。

17

第三篇:《不平等的童年》读书笔记

《不平等的童年》读书笔记

作者:安妮特·拉鲁(Annette Lareau)作者简介:加州大学社会学学士(1974),伯克利大学社会学硕士(1978),伯克利大学社会学博士(1984),1990-2005年为天普大学社会学教授,2005-2008年为马里兰大学社会学教授,2008年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家庭教育、民族志方法、儿童,主要关注非裔美国人与欧裔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研究。代表作为《不平等的童年》,此外还著有《家庭优势》等。这本书由张旭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书中那些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及富有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颇具思想性地展示了不同社会分层的人们占有不同的资源,这种不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养育子女的点滴例行上,并有可能对孩子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实现美国梦的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本书基于密切透彻的“自然主义”观察法,对12个有9——10岁孩子的家庭(6个白人家庭、5个黑人家庭,1个混血儿家庭)进行了调研。整个大项目包括中,工人,贫苦人群取样的88个孩子。并对他们所在学校进行探访,一个是市内的下里士满小学,另一是郊外的斯旺小学。本书主题: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有条不紊的塑造着孩子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成就。作者在第一章为我们解析了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的含义。第二章描述了调研中大多数孩子所在的两所学校以及这一年中作者所访察的所在其他地方。其中,对如何了解不平等存在的原因进行简短的讨论。接下来作者从三个方面来突出社会地位在孩子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常生活的组织,语言的运用,以及家庭和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互动。在第一部分,作者通过加勒特.塔林格家(中产阶级白人孩子),泰雷克.泰勒(工人阶级黑人小孩),卡蒂.布林德尔(贫困家庭白人女孩)三个家庭展现了不同的日常生活组织模式。第二部分通过亚历山大.威廉斯(中产阶级黑人男孩),哈罗德.麦卡利斯特(贫苦出生的黑人男孩)两个孩子来阐释不同的日常生活组织中的差别对孩子语言使用影响,一个是以说理说服的方式,一个是以强调服从指挥。第三部分通过斯泰西.马歇尔(中产阶级黑人女孩),梅勒妮.汉德隆(中产阶级白人女孩),温迪.德赖弗(工人阶级女孩),小比利.扬内力(工人阶级白人男孩)的四个家庭展现不同的家长在监控和干预孩子的家庭教育上有怎样的不同。

读书心得:

作者通过对中产阶级(包括上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贫困家庭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会谈,这本书展示了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已经渗透到组成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作者认为,“家庭生活的各个关键要素紧密结合,整合成一套教养孩子的文化逻辑。中产阶级倾向于采用这样的教养孩子的文化逻辑:他们注重对孩子进行协作培养。相比之下,工人和贫困的父母趋向于采用成就自然成长的文化逻辑。工人孩子拥有更像孩子的生活和自主权,中产的孩子看起来获得了在(教育或者其他)机构的重要优势,从协作培养的经历中,他们学到了各种对将来进入工薪世界可能大有好处的宝贵技能。”

作者基于布迪厄提出的“不同阶级、不同等级、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的孩子们,在饮食、衣着、音乐爱好等生活世界的细微之处,所构成的差异,这些差异统合成不同数量和质量的文化资本,开辟了未来的生活的多元进路,虽然共享同一时空,但是却分布在社会空间的不同等级维度上”理论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出外在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父母的社会地位,到父母依据资源环境所做出的对孩子教育的行动选择,并建构起家庭内外的教育环境,进一步塑造孩子,前后形成的一个不平等的再生产的循环过程。

但是自然教养的很多积极的方面——在同伴面前的轻松自如、在创作游戏和安排自己时间方面的足智多谋、他对成年人抱有的尊重态度、她和家人之间深深的亲情——在社会机构的“真实世界”里,他们几乎都被当成是毫无价值的。教育工作者、医疗保健专业人员、雇员们和其他人士都接受(而且帮助再现)同一种意识形态;在很多其他的能力中,这种意识形态重视说理和协商的技巧、巨大的词汇量、言谈之间和与陌生人合作时的应对自如,以及时间的管理能力——这些都是中产阶级的孩子在协作培养的日常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品质。

于是产生了:“在不同之处渐渐定义为不足之处的时候,这种机构制度上的偏好便演变成为制度化的不平等。”正是因为有这些合法化的模式,依照协作培养的逻辑教养出来的孩子就能以一种逐渐生成的优越感的形式获得各种优势,而照自然成长的逻辑教养出来的孩子则倾向于发展出逐渐生成的局促感。”

作者提出:“中产阶级的父母对孩子进行协作培养,通过各种训练使其孩子更加适应“(社会的)游戏规则”,而这些规则都是支配与公共机构的各种代表形式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法则。中产阶级白人和黑人孩子表现出了一种逐渐生成中的中产阶级所特有的优越感。相比之下,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在自然放养的模式中成长,他们在各种公共机构的场合下与他人互动时则表现出了一种逐渐形成中的局促感”。是否就真的是必然呢,就我个人经历和感受而言并不完全赞同。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感情带入进去,会不自然的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那些书本上重现的案例经历与我的童年有着怎样的联系。在作者的语句中我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经历套用进去,以验证作者所得出的是否是正确的。如果按作者的阶层划分我归属于工人阶级的家庭,有着“一个愉快的童年生活”,是作者提到的“自然放养的方式,子女更多的是与邻居、亲戚在一起”情景再现。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没有那些固定的有成年人为他们安排的活动,他们对自己的业余生活的特性用于更多的控制权”,“孩子有独立于成年人的自己的世界”,家长与我们的交谈并不是像“对孩子使用更人性化的商讨的交流方式,他们使用讲道理的方式来促成期望从孩子身上看到的行为,而且还会经常对孩子解释为什么要他们这么做,可以促进孩子发展说理和谈判的技巧”的民主的形式,而是以“简短朴素”的指令性的语言,导致缺乏对权威的怀疑和语言要求上的不自信,不懂得如何顺利把自己转换互动的有利地位,我想这些正如作者所说也是我在自然成长的培养下所缺乏的。但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我所练就的自然应对和群体中的自我优越感,并不像书中案例那样在与社会其他人员的交往中丧失,在同伴群体中我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感也帮助我弥补了在家庭所缺乏的肯定(父母给予的少的肯定),优越感和自信的提升帮助我在面对学校的老师和外界时表现出的并不是局促感而是不断提升的自信心,并且在学习交往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努力和自身的潜力发挥。如今相比于部分中产阶级的协作培养的孩子所产生的能力而言,我并不认为我没有比他们更多的跨入工薪阶级的个人资本,不过不可否定的是由于家庭背景所导致的我确实比他们缺乏多的社会资源网络。

这也是我时常希望能够由母亲和父亲安排管控的、有组织的活动,一是为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二是提升社会资本。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目前的许多孩子在家长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反而更像是家长的一场战斗而减少了孩子在这其中的主动性。又或者正是因为我所缺乏这种感受而想被弥补的心态是否会对我将来的孩子的培养模式造成影响,从而产生循环呢?不得而知。

对于孩子的童年教养是让孩子快乐自由的生活,培养健康人格和发展创造性、独立性,还是以协作培养的方式教会孩子为人处事的方略,有建设性效果的模式好呢?我想都不能绝对化,毕竟我们看到的从原本社会底层不断向上的社会流动的那一群家长正跃跃欲试的想对孩子实行协作培养,以弥补自己成长经历中遭遇到的痛苦的努力,正因为他们充分的了解自己在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中需要作出努力改变的方向和技能,因此想要从经历中提取经验为孩子的将来作出打算,帮助他们在童年时获得尽可能多的优势。然而却出现的是对孩子的过分控制和干涉,导致在孩童时期所培养的“自私、娇惯、冷漠、经常嚷嚷无聊,时间表被成天塞满而不会自己创造游戏”等反而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于“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为藉口,任孩子在没有指点的环境下迷失的自然成长模式也是十分有害的。我们需要的是适度的、有节奏的教养模式。

虽说“父母的所处的社会阶层机构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人们手中的资源、人际互动的关系,这些都成为他们的孩子们的文化资本,进而在家庭空间中了决定了对孩子们的教育安排,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组织、语言的训练与运用方面,还是家庭与教育机构的互动方面,都存在极其明显的差距,这些差距又以同样的结构化的方式,建构成孩子们在童年时对于生活、教育、人生体验的意义,进而构成了他们的认知和价值体认,并通过日常的点滴认同和内化,积淀成每个人的自我个体化的身心性情倾向,并且在日常交往互动、语言表达、行动判断等方面,养成一种布尔迪厄意义上的“惯习”,进而对未来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但是我想除了作者所验证的社会地位的力量是如何影响孩子及其家长日常生活的结构和节奏以外,个人的经验和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关于底层小人物通过努力奋斗成功的英雄传闻、楷模故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我们都能举出无数例子,因此,以作者案例研究的方式无法解决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究竟是“不平等的再生产”,还是人们可以通过个体的努力奋斗获得成功。

就作者研究中那些目前位居优势社会地位的父母,他们童年的生活环境也极有可能是处于社会的底层,那么他们如何超越其社会地位的结构性支配,最终实现了向上流动?作为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是否能挣脱了既往的父母社会地位和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对他们命运的支配和摆布,通过行动实现了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如果他们成功了,这到底是他们个人的努力,还是其背后能否折射出社会结构在社会流动机制上更加公正合理了呢?作者的持久的研究、富有真实细致的情景从现,以及个人的思考分享都将帮助我们更深刻有感触的思考问题,并促进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第四篇:大学生演讲稿 《平等?不平等! 》

<平等?不平等!>演讲稿对外1202李欣

大家好,我是来自对外1202的李欣。今天我带来的演讲是《平等?不平等!》。首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社会是平等的么?可是《独立宣言》不是说“人人生而平等”吗?当重新听到这句话时,我便觉得前辈们前功尽弃了,太天真了!谈及平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最常见的莫过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和“社会性别平等”。

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还真是朗朗上口啊,全世界无辜的人民在它的安慰下开心了好几个世纪呢。这句话是由英国学者洛克提出的,但完整来说是这样的,“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所以才强调在法律面前要实现平等啊”。

所谓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它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比如,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受教育的质量是不平等的。小布什试图做到的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他可没法“让每个孩子都领先”;人人都享有医疗保障,但获取保障的质量是不平等的。乔布斯和其他人一样排队等待肝脏移植,但是他有钱到多个州去排队,他也就比其他人活下来的可能性大了很多;人人都有当总统的机会,但绝大多数人当选的几率约等于零。比起当总统所需要的能力和天分,钞票、关系网和利益集团才是关键,少了哪个你都没得玩儿。

再有一个就是“社会性别平等”。在也门,妇女只能作为半个证人,而且没有丈夫的同意,都不能离开家,一个女人独自乱走,是一种品格丧失的行为;在沙特,妇女无权投票,甚至不能开车,更令人气愤的是强奸案的受害者居然还有罪。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们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浴血奋战,才有了我现在自信的站在这儿为大家演讲。现在有这样一个说法:就业有三难女生难、文科难、低学历难,这是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轻视、歧视、甚至是无视!

当然,我今天的演讲也绝不是什么反社会的蛊惑。如果调转枪头,一味去控诉社会的不平等,我们也是瞄错了靶心。困境和追求的矛盾,让我们直面不平等的人生。想要改变环境加给你的不平等,需要主动精神。现实最可怕的不是不平等的待遇,而是一个人遭受风雨坎坷,却没有认清不平等的现实。一个人只要心中树立一个目标,然后以自己的汗水、智慧和毅力一步步走近它,你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就能长出让人仰望的灿烂和辉煌!

谢谢大家!

第五篇:不平等的民主读后感

《不平等的民主》读后感

美国学者拉瑞•M•巴特尔斯,于2011年出版了《不平等的民主:新镀金时代的政治经济》。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美式民主提出质疑。巴特尔斯教授认为:美式民主进一步加剧了不平等的现实,使之成为社会痼疾,要改变这一点,必须走出党派政治思维,否则难有解药。这是一本很有意义的著作:“如果你是左派,你可以欣赏这本书;如果你是右派,你可以批判这本书;如果你是学者,你可以学习政治学经验分析的方法;如果你只是看热闹的读者,书中记录的现象和结论会让你有些耳目一新”。本人读后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总结几点学习心得。

1、党派政治会造成的不同的分配结果。民主党执政时重视平等,共和党执政则注重保护资本。巴特尔斯利用美国家庭收入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在过去半个世纪中,民主党和共和党执政下的美国,其收入分配的模式有着天壤之别。在民主党执政期间,贫富差距会有所减小;而共和党执政期间,贫富差距飞速增长。最根本原因,在于两党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能够直接左右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政府预算规模等经济指标,对于收入平等也有着显著的政策影响。

2、低收入阶层为什么给共和党投票。(1)选民的非长期理性造成在进行选举决策时常常“好了伤疤忘了疼”,普遍具有“短视”的特点。穷人投票率低、政治知识少、和候选人接触较少。(2)美国民众对收入增长水平觉察判断力的不同。富人比较敏感收入的增长,他们认为共和党做了很多实事,而始终在为低收入者造福的民主党仿佛在做没人在意的无用功。(3)共和党在竞选活动上的经费投入更多。虽然金钱不能直接地“购买”选票,但是共和党庞大的选战经费投入以及高明的宣传策略为他们赢得了更多低层选民的瞩目。总之经济不平等却会导致政治不平等。

3、结果平等和机会平等同样重要。美国公众在机会平等上有很强的平等主义价值观,但是大多数人认为平等的机会很重要,但在结果平等上没有很强的信念。调查显示,公众九十年代以来赞同“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比例是下降的。即便四分之三的人意识到现在的收入差距超过20年前,但其中近一半的人没想过这是好是坏。没有把收入不平等做政治联结的另一个原因是公众对收入不平等原因的认知。多数人认为原因是教育、努力程度、天生学习的能力等,很少人将其归因于政府的政策。

4、美国是否会回到镀金时代。巴特尔斯认为在美式民主的治理下,民主变成部分人能发声,而部分无法发声,而当它逐渐寡头化时,它就背离了正义。目前美国政治并不是达尔所提出的多元民主,而是一个钱权掌控天下、庸众短视不思的奇特存在。因此政党政治会使美国回到20世纪初那种:商业上的投机风气猖獗,政治上腐败严重,不少人以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并以炫耀财富为荣的时代。

作为中国的大学生,我认为,虽然我们国家还没有充分实现民主,但也应该知道民主制度本身也需要反思,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矫正。我们要学习巴特尔斯实证性的研究与思考能力与精神,在中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做一个有理性、有判断能力的合格公民。

下载不平等劳动合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平等劳动合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不平等的代价读书笔记

    不平等的代价读书笔记 不平等是政治体制失败的成因和后果,不平等也造成了经济体制的不稳定,经济体制的不稳定又加剧了不平等。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不平等的代......

    人人生而不平等(演讲稿)

    人人生而不平等 (为分团委观后感任务和外语角演讲活动而写此文) 大家晚上好!能在这里做此次演讲我十分荣幸,也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主题,今天我想演讲的主题是:人人生而不......

    中国教育不平等问题论文5篇

    中国教育不平等问题 摘要 ------------------ 2 一、国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 2 1、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 2 2、制度设计偏颇造成的教育不公......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笔记

    读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之后感触很大,让我思考了很多,卢梭在200多年前就已经发现我们现在人的烦恼来源。卢梭从原始人的生活开始一步步推断出我们人类社会出现不平等的根......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 ----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的考查 摘自《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三期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笔记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书笔记一. 关于著作的作者和背景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发表于1755年,卢梭有感于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人类......

    农民工就业机会不平等问题(精选五篇)

    问题(农民工收入低):城乡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依然存在,两者职业流动机会还不平等,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并未完全形成。 农民工就业机会不平等表现在以下三个......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不平等问题

    知贝网-www.xiexiebang.com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不平等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进步,我国从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并逐步发展至智慧城市阶段。但发展过程中却浮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