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教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研究

时间:2019-05-14 13:5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音乐教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音乐教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研究》。

第一篇:大学音乐教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研究

大学音乐教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研究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音乐教学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加强校园的和谐文化建设就离不开音乐教育。构建环境优美、文化和谐的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音乐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影响出发,针对大学音乐教学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学;构建和谐校园;意义;研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161-01

一、引言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是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表现,体现了本民族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作为提升人们素质的音乐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音乐教育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了载体,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内容。因此,高校必须发挥音乐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积极作用。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件复杂、漫长、艰难的工作,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意义突出。但是在当前社会条件下,音乐教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发展受到了限制。人们对待音乐教育的观念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思想上,人们想当然的把音乐教育理解为唱歌、跳舞以及一些文艺的演出,并不了解音乐的本质。某些大学的音乐教学内容编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落后,跟不上素质教育的步伐,音乐公共课得不到有效的重视,课时少、教师不重视、学生缺乏兴趣等。某些教师的观念落后,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轻视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欣赏能力培养的作用。

建设和谐校园就必须对音乐教育进行有效地改革和创新,发挥好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重视其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二、大学音乐教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分析

(一)大学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方式之一就是音乐,音乐能够帮助人们传达情感,放松身心,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音乐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的和谐文化建设的突出作用表现在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采用了情感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体验和情景的表现,让学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音乐教育帮助人们从艺术作品当中体会到自然的美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厚,民族精神的伟大,从而使得人们对生活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音乐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审美素质、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良好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通过学生对音乐产生的感官刺激,培养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在欣赏优秀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用心体会,感知音乐所表达的内涵,自觉抵制不良的音乐作品,积极接受优秀音乐作品的熏陶。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的紧张感和压力,消除学习疲劳,对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作用明显。

(三)音乐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音乐是帮助人们发现美、欣赏美的途径,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美。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对音乐美的感悟,提升情操,形成温和的个性,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音乐这门艺术的魅力体现在从精神上使大学生得到平衡,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动和谐、宽容的人际关系的确立,培养崇高的品格,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为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打下了基础,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方法。

(四)大学音乐教育能够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丰富校园文化。处于成长和发展黄金时期的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人,是一个充满了活力和创造能力的集体,他们的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善于发现和探究新事物,他们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体。构建和谐校园,就要发挥音乐教育塑造人的作用。音乐教育是一种非语言性的艺术,学生必须要用心去体会、想象,才能够发现音乐作品中的艺术美,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认可,启发了心智,激发了灵感,从而在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养成了使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因此,音乐教育于对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三、总结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对建设和谐校园的具有重要意义,其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品质等具有积极作用,还能帮助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创造力的提高和活跃思维的培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必须重视音乐教育,高校要积极开展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音乐活动当中,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素质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浩杰,李婷.从音乐治疗看音乐教育在大学“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2(8).[2]孙月红.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音乐价值[J].戏剧之家,2014(7).

第二篇: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1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的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动力,一个幸福,和谐,公正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2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3建设和谐校园是教育学生成材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全面全面提高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中国特色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是传成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是教育和培现代化人才的阵地,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物质条件,而且营造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这种无形的精神文化展示着强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而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教育及熏陶处在这个大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成长成熟.同时,这种催人上进的文化力量也在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其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增强道德责任感和自律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材.4建设和谐校园是引导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保证

和谐的学校教育以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使学生形成崇高的伦理道德观和先进的思想理念,从而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当前,人类已进入一个新文化的时代,文化传播变的非常迅速文化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以致使校园文化恣意传播.校园文化在某些学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以致有人把校园文化概括为“新生一个书包两个碗,宿舍教学楼图书馆;老生一副眼镜两个书〔证书和推荐书〕,网吧电游录象厅”.这种不健康的文化,严重影响困扰着我们的校园.面对多元化的文化及价值取向,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阵脚很容易受到冲击而转移.青年时代正是尝试新事物,好奇心强烈的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不稳定,对文化的选择和价值取向的确定具有心理不确定性,因而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其中不乏大量不良文化.因此,高校要建立和谐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正确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5建设和谐校园是增强凝聚力的后盾支持

和谐校园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大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无形的形成了一股向心力,激发师生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共同奋斗.而当代大学生缺乏的就是一种合作精神.2000年,武汉大学曾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具有相对优势的〔65分以上〕的是”爱国精神“,”专业水平“,”工作能力“,适应能力”等等,大学生相对不足的是“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从以上可以看出,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无疑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活动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校园风向,价值去向为一体,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构建大学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能使学校在凝聚力,对内吸引力和向心力力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第三篇:论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王金铎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15期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一所大学要想真正高水平,想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必须将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纳入学校的总体工作之中。在构建和谐校园这个系统工程中,工会由于具有特殊的优势和地位而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起着其他部门、其他机构无法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从而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探寻更宽的路径。

【关键词】工会;和谐校园;科学内涵

一、和谐校园的科学内涵

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高校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汇集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精英,高校的和谐对社会的和谐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校园的和谐尤为重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创校园的建和谐校园,高校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其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和谐校园的创建被赋予时代特殊的意义。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涵是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辅相成、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安定有序状态。和谐思想的核心都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高校与社会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高效运行状态。和谐校园更多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平衡,具体指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和谐校园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和谐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干事创业为核心内容,以人、事、物、景、情五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转为根本特征,最终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总之,和谐校园的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平竞争、干事创业、奋发向上的人文氛围;二是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工会运行与创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新理念,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我党阐述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沉淀与升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与中华全国总工会2007年工作目标的坚最好体现。构建和谐校园,就是温润流

畅地处理好校内外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基层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地位敏感而特殊,既要协助党支部、校行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更重要的是组织教职工、引导教职工、服务教职工、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只有坚持以人文本,与时俱进,认真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能,团结和动员广大教职工投身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唯有这样,才能让校园充满活力、凝聚力,形成一所名校的磁性特质。教师工作生活平等互爱,处处溢满着虽紧张但有序、快乐、和幸福的气氛。综上所述,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工会建设,利用工会的优势,积极协调,为人际关系的和睦融洽,为校园的和谐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1.工会组织丰富广大教职工生的文化娱乐生活

工会是党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学校工会是以职工代表者的身份,成为学校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工会是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工会组织如果没有教职工的参与,就成了空中楼阁,名存实亡。而全体教职工如果没有工会组织引导,也就成了一盘散沙,失去凝聚力,更谈不上促进学校的发展壮大。

校园生活是每个成员地共同参与,应该以人为本,就是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关心人、尊重人,注重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营造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的环境和机制,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以人为本,创造和谐,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营造氛围,开辟空间。工会在“送温暖”工作中,根据教职工的特点,在经济上、物质上送温暖的同时,更重视精神方面送温暖工作。

在每年的法定和传统节日,如妇女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等节日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有助于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工会牵头组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占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阵地。充分利用组织教职工开展文艺、体育、旅游、竞赛等活动的契机,陶冶职工情操,愉悦职工身心,抵制封建迷信等不良影响,以健康文明的活动教育教职工,促进了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形成,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2.工会的民主制度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和谐校园的构建首先是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制度的呼唤。工会应积极促进行政主体到位,推进校务公开工作不断地规范化、制度化,使校务公开做到及时公开、真公开、全公开、保证教职工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实全心全意领先教职工办学的方针,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重要贡献。

工会坚持以履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基本职责,致力于学校民主环境的营造,有助于发挥广大师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更多的人参与管理和被管理进一步使构建和谐

校园.其次,工会坚持以建设“教工之家”为载体,密切党与教职工的联系有助于紧跟党和时代到步伐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工会坚持以完善长效机制和制度化建设为基础,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工会的工作水平,有助于进一步服务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使构建和谐校园有章可循,稳步前进。

3.工会的教育职能促进教职工队伍建设

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社会文明了,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快速实现。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工会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要把努力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组织教职工为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高水平发展做贡献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师德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高尚的师德是铸造师运魂的崇高精神境界。工会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应时刻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超前思考,切实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利用报告会、出校师德专刊、优秀教师报告会、如何做一个好教师的演讲比赛、评选学校师德标兵等各种形式,树立和褒奖在批政治、业务素质“双高”的先进教师形象。其次,要充分发扬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心和创造力。实施教育创新不仅是新时期赋予科研院所和众多高校工会的使命,基层学校更是要及早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学校工会应进一步发挥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教育理论创新能力。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需要全校教职工生积极参与和整体联动,更需要发挥工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下,团结和动员广大教职工投身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创造一切条件,使校园里人与人、环境与人得到相互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宁文玉.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维护教职工权益[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4).[2]唐凤梅.浅谈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湘潮(下半月),2012,02.[3]苏晓云.高校工会组织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1.

第四篇:浅谈音乐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音乐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摘要:“良好的关系胜过任何教育”,一节音乐课需要得到好的教学效果更是需要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在很多音乐课堂里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个和谐氛围在师生之间展开。因此,本文将试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主线,从开展民主教育、快乐教育等方面来创设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并达到实现高质量音乐课的目的。

关键词:和谐 幽默感 民主教育 快乐教育

人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可能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讨厌他的老师,则可能讨厌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讲的一切。在音乐教学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由此可见,好的师生关系的好坏确实是音乐教学中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许多音乐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滔滔不绝的演讲和学生严肃认真的神情,扪心自问,这样的音乐课是否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呢?诚如绘画大师毕加索所说:“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很多时候的原因还在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想要改变课堂上老师的威猛和学生的顽强,变严肃教育为快乐教育的话,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首先应该掌握的。一.平等师生关系,变专制为宽容 在有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中学生的梦想是这样写着:我多想,老师的讲台是一个舞台,在那上边有教师的表演,也有我们学生的表演。在那上边,可以演正剧,也可以演喜剧,就是不要演悲剧。这段话给了我深深的启示。相反它也同时告诫了我们,师生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这个平等的关系下,师生之间互相影响着对方。可以说,“什么样的老师便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想要真正“控制”学生,最佳的选择就是做一个优秀的民主引导者。和善却又坚定,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学习知识,不能高高在上地对学生的缺陷和错误加以指责,即便是他们犯了错误,我们都要予以鼓励,通过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决策来使每个孩子遵守秩序和规章制度。

老师不能对学生说:“我告诉你,你应该做什么”,那是专制独裁者的做派,我们要学着做一个民主的引导者,“我告诉你,我将做什么”,不要成为施压者,要成为激励者。其实,现在的音乐课堂形式还是以灌输式为主,根本无异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课堂,学生在课堂上依旧被动,表面上看起来纪律秩序很好,但其实收效并不大,音乐教育的灵魂-审美,并没有被抓住,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要改变陈旧的命令学生服从的独裁方法,接受以自由和责任为基础的新秩序。教师既不过分宽容,又不过分严厉,做好师生之间的协调性,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生为伍,在既不放纵又不压制的情况下指导他们。将民主式教学不仅视为一种手段,更要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要和学生一起承担起生活学习的责任。有的教师或许做到了表面上的谦虚,说自己是“三尺书生,一介微命”,但骨子里对学生往往还是居高临下,站在教室里,自己就成了皇帝,试问,这样的老师又怎么能在一个本该欢娱的音乐课堂里营造美妙的气氛呢?良好的音乐课堂上,师生应该是不分彼此的,音乐所给予的是大家共同的享受,它不是老师专有的,在音乐面前人人平等,老师更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头上,如果音乐课给大加呈示的仅仅示如此这般,那它和其他的学科在意义上就没有不同,中学的审美教育就无从谈起。

对于这种音乐课,我只能表示深深的遗憾,作为民主教学的拥护者,我们应将所谓的自由哲学传授给学生。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自己作决断,掌握选择权,“真正的自由意味着(经济上,情感上)独立,意味着要有权利自己做决断,惟有如此,你才能免受命运,支配者的必然性控制。”①在课堂上要和孩子们共同享受音乐的美妙,音乐课上我们要更加注重相互的影响,而不是采用命令和高压手段来赢得学生合作,我们要时刻记住“空间有限,但心灵无限”。

二.寻找沟通良方,做和善的幽默者

要知道,除了家庭,对学生成长起重要影响的莫过于他们在学校的老师了。可以说,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持久不衰的,老师对孩子兴趣力的培养承担着莫大的责任,老师有责任营造一种氛围,一种让孩子不断成长不断提高的氛围。可千万不要小看孩子,他们虽说算不上敏锐的判断者,但完全可以胜任“出色的观察者”这一称号。因此,老师的言行总能影响到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们而言,老师首先要学会友善和尊重,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生活在信任之中,只有当学生被尊重,师生关系平等化,学生与老师之间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与交流。“师生关系影响和决定着教育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②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音乐课上,老师的教学水平与其他学科知识技能教学应略有不同,不应以摘录讲义直接灌输,课本只是基本的参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是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沟通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而这种有效性单从音乐课来说,占有相当比例的当数幽默感。

师生交往时,如果教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学生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必然僵化,那么教师无论有怎样的良好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并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抵触,可见,教师教得好不好,不仅仅在于他的专业知识有多丰富,还在于他是不是掌握了良好的师生沟通技巧。在于他是否懂得用幽默的言词来促进师生的交流。音乐教育之所以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就在于它有着“音乐”这一载体贯穿始终,这注定了音乐教育的非严肃性,它不是注入式教育,它应该成为孩子们提供快乐的教育,说穿了,就是一种快乐教育。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和善与幽默应该是营造快乐气氛的最佳催化剂。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一心想当歌唱家,可是说实话,他真有点五音不全。教育这种执着的学生确实很困难,倒是我的另一个学生很会幽默,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机智,他写了一篇小随笔,大意是这样的,有一天早晨,某女生来上早读,走在校外的小树林里,听到了几声狼叫,被吓晕了。查!原来是某某同学在练声„同学的幽默使那位学生知道了自己的短处,从而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优势。”一位老师如是说。

连学生都懂得幽默的技巧,老师又为何不能做到呢?更何况,像在气氛如此活跃的音乐课堂里,我们很难用严肃的态度来教授学生。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幽默的说法往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通道。恩格斯认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喜欢听幽默的话语,幽默孕育着情感,孕育着创新,孕育着灵感,音乐教育需要幽默。具有幽默感的教师走进学生中间,学生们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顺畅了。

在音乐课上,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存在观点上的对与错,只有观点的不同。只有这样,才会有试生之间平等争论,在美国的课堂上,凡属于见解类型的问题,老师是不能判定谁是谁非的。所以,我们也就不能一味地表扬或指责学生,孩子对音乐的热爱不要用规定性的判断就熄灭他们对音乐的热情,不论结果,只要孩子感兴趣,我们就应该及时了解,并用幽默的语言,有趣的舞蹈来激发维持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喜欢上你的幽默,让孩子喜欢上你,也便是成功地让孩子爱上了你的音乐课。三.“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成长的两大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这两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以“错误”为指导,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我们的孩子都处于一种沮丧之中。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话“你做错了„,” 或者“你不应该这样做„”,每一个人都在对孩子指指点点。表面上,我们是在帮助孩子成长,以避免他们走更多弯路,虽大谈素质教育,但行动上却只注意把重心放在以老师为主的教育上,疏不知真正能够促进孩子成长和发展的经验,不在于老师的专业水平,家长的关心程度,而在于孩子能否运用自己的力量总结经验。

自己的力量从何而来?老师和家长必须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多的重视,冰心老人在92岁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有句话说得很好,“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对于这句话,我们应该可以很好地去理解,音乐是最能够激发人灵感的东西,孩子又是最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在音乐课上,我们要让孩子尽量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尽量地发泄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减少他们因“课堂”而带来的严肃感。要让他们知道,上音乐课也就和“玩”一样,要在课堂上保护好孩子“玩” 的权利,所谓的“像野花一样”也就是让孩子保留住他们的本性,显露孩子的童贞。

音乐课上,老师或许可以借鉴语文诗词欣赏课中的教学理念,讲究“一千个读者要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注重的是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音乐课同样也是应该注重个性化的欣赏。思维的活跃和丰富是孩子的一种资质,老师作为连系孩学习的纽带,应该要做到松紧适宜,有张有弛。很多时候许多问题往往都是在孩子们的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的情况下才迎刃而解的。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授知识和解答疑惑的,但我认为,课堂上老师不仅要传授予学生知识,更要学会与学生平等交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除开学习,学生最想做的事情恐怕非“玩”莫属了,音乐课上,老师要放下尊严,以和善幽默的态度与孩子一起“玩”音乐,不计较这种“玩”的水平有多高,不在乎这种“玩”可能会抹杀多少音乐性。关键要让孩子学会以一种玩的心态去学习,去接触音乐。如果说其他严肃学科无法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的话,那音乐课则是唯一最佳的选择。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影响不小,代表人物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人才游戏”,也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人才艺术”。音乐是艺术的杰出代表,那么,我们当然可以把这种“游戏”和“玩”放入音乐课中,孩子们在自由也即“野”的状态下接受音乐,喜爱音乐,用语言来解释音乐也变得多余。真正“自由”不仅体现在感受音乐的自由,选择音乐当然也同样需要参考学生们的宝贵意见,在音乐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管孩子的水平够不够达到自己选择合适的音乐去聆听,不要担心他们选择的音乐会使你为难,老师只要去配合,也许教师并不一定会比学生更加先知先觉,也许通过如此调整,老师更加容易走近孩子的心灵深处,心与心的交流会让我们最终形成共识,达到心灵之间的契合。

《新音乐课程标准》第1页是这样写道“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③可想而知,音乐课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音乐课是一种非严肃教育,音乐教育要以快乐为本,但是,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育的愉悦性,老师就必须保证和学生的平等身份,与孩子从师生变为朋友,只有这样才会在课堂上得到孩子的积极响应,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更加有效,音乐课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教育。

注释:①鲁道夫· 德雷屈尔 珀尔·卡塞尔著《快乐教育法》第14页,11行 2004年4月第1版

②赵宪宇著《教育的痛和痒》第109页第1行 2005年5月第1次印刷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年7月第13次印刷

参考文献:1.鲁道夫·德雷屈尔 珀尔·卡塞尔著《快乐教育法》2004年4月第1版

2.《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郭声健 著 2005年3月第1版

3.《教育的痛和痒》赵宪宇 著 2005年5月第1次印刷

第五篇: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及构建模式

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及构建模式

摘要: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更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中,情感体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究竟怎样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情感体验则各有所创。本文作者从自己学生和自己教学环境的实际出发,论述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意义与构建情感体验教学几种模式。

关键词:情感体验;实践;音乐教学;构建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对象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音乐能通过音响结构及其运动节律形成的音乐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因此,要学会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的蕴涵,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通过音乐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生活进行沟通,并以此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但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却失落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特质,常常以单一的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半径,把音乐教育禁锢在了固定的区域内,这种封闭、狭隘的音乐教学格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审美积极性,削弱了学生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热情,表现呆滞、僵化、千篇一律,抹杀了学生的心灵和创作激情。

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伴随学生学习和思考而来的是兴奋、激动,是对艺术的一种共鸣和愉悦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便能强化他们的学习。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在音乐活动中,音乐情绪的体验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格的完善,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音乐家舒曼说:“音乐是情感的表现,音乐是从情感入手,触及人内心深处,从情感上引起共鸣,受到感染。”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通过作品感受作者曾经感受过的情感,体会到作者要展现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达到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的目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促进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完善学生的人格。音乐的教学不是一种纯艺术的东西,它有着其他基础教育学科所共有育人的功能,可以说音乐教学的情感体验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往往是在一种寓教于乐的音乐体验中完成。学生在体验贝多芬音乐的同时,无不为其伟大的人格所震撼,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全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中的抽象贯彻。

2、积极的情绪与情感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内驱力。情感对人的影响是具有双重性的,在一定条件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有的情况下又有可能起消极的破坏作用。情感又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及内化,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若对学生多给予鼓励,一定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美的教学来陶冶学生的情感,通过情感来优化教学,这是现代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

音乐中的情感体验被誉为“最情感的艺术”、“人类感情的速记”。在教学中,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来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达到审美体验的功效。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归纳出在音乐课堂上构建情感体验教学模式主要有三个主要环节:情感呼唤、情感深入、情感外化。

一、情感呼唤,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节音乐课教师都不能忽视情感效应,能否产生情感效应及其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学生的情感要靠教师来激发。教师在课堂上自身要赋予激情,这是呼唤学生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运用多媒体放映大自然的美景,动物悠闲自在地生活,配以优美的旋律和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解说,给学生带来美的陶冶。然后画面转换成展现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动植物死亡的内容,此时教师以低沉、惋惜的声音解说这些现象的成因,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受对比,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由此感受到环保对人类、对大自然的重大意义。

二、情感深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美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它的情感表现源自音响和精彩的形式。获得情感深入体验,首先要聆听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唤起学生情感,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对歌曲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产生美的体验。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体态律动,这是情感体验的自然行为表现。例如:随歌曲有节奏地击拍;随旋律晃动身体等行为。这样的体态律动虽然形式简单、直接,但它说明学生已经体验到歌曲本身的内容,有了初步体验感受,这是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歌曲情感的基础。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较胆怯,不好意思做体态律动把自己的体验表现出来,教师要鼓励、肯定学生表现出来的体态律动,更要自己做一些体态律动引领学生表现。聆听歌曲有了体态律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歌曲,让学生从自己的演唱中进一步体验情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在已有的基础上学生唱会歌曲不难,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情感会唱歌。前者要求学生唱准旋律,后者要求学生唱出内在美。会唱歌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情感体验是会唱歌的前提,会唱歌是深入体验情感和歌曲内在美的保证。由此,情感深入可分为三步进行:引导聆听歌曲→引领体态律动→引发情感歌唱。

三、情感外化,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创造美,创造美是情感外化的特征,是将内在情感体验形象化、客观化。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自身对歌曲的感受、情感体验客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体验到歌曲情感,对内在美就有了一定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歌曲的情感,内在的美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一种表现。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绝不能满足于热热闹闹的流于形式的课堂,看似生动活泼、气氛活跃,实则缺乏对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情感升华。高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使命,从创造人才素质的全面性看,它需要较强的审美素质,而大学音乐教育所具有的具体可感的、非智力情感因素体验的、充满独特个性的创造性特质,使其成为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情感的介入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及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情感体验的教授与培养,使学生能融入音乐的欣赏与表现之中,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节奏感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与表现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史爱荣等,山东教育出版

2、《跳跃的音符――唱游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3、《沈湘声乐教学艺术》,沈湘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下载大学音乐教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音乐教学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意义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青春在构建和谐校园中闪光

    “让青春在构建和谐校园中闪光”演讲比赛计划 莲塘一中 古燕 一、 活动目的: 为提升我校八年级学生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引导他们争做符合时代先锋的新青年,立志在构建和谐校......

    学生党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党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是以党风促校风的需要, 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 的需要,更是加强学生党员自身......

    浅谈工会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浅谈工会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湖南石化职院郭丽荣)【内容摘要】学院工会组织是学院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处在协调学院劳动关系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特殊位置,新时期,工......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党员先进性[范文]

    对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学生党员 应当如何发挥先锋作用的思考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等诸多要素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状态的校园;是各种......

    工会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工会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既是我们党的战略指导思想,也是我们不懈努力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规律的体......

    学习资料: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学习资料: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是什么?(一)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高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校园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基础之上,需要发达......

    浅析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性和意义(五篇)

    浅析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性和意义 内容提要:传统意义中,校园是象牙塔,是被世俗恶习沾染最少的地方。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越来越多的负面因素影响,高校校园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范文合集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音乐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等活动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