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尔滨市2015年初中毕业学年调研测试
哈尔滨市2015年初中毕业学年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jí)寒颤(chàn)贮蓄(zhù)...B.馈赠(zâng)庖代(páo)镂空(lîu)... C.诘问(jiã)栈桥(zhàn)孱弱(cán)...D.犷野(kuàng)讪笑(shàn)酒肆(sì)...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泻千里 吹毛求疵 鳞次栉比 B.忧心冲冲 玲珑剔透 相形见绌 C.断壁残垣 人迹罕至 美不盛收 D.语无伦次 蠹萤映雪 尽态极妍 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项是()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删掉“突然”或“渐渐地”。
B.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在“美好”后面加上“的印象”。
C.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删掉“声”。
D.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在班级也名列前茅。将“拔尖”与“名列前茅”调换位置。
4.(3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 岗——印刷挺进报(《红 岩》)B.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红楼梦》)C.孙悟空——被压五台山(《西游记》)D.武 松——醉打蒋门神(《水浒传》)5.(3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张鹏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老师接过书仔细翻检着。突然她提高了声调说:“呦!张鹏同学在书上画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张鹏听了,红着脸对管理员老师说道: A.“谢谢您的夸奖,我今后一定常来借书,多多读书。” B.“请您小点声,不就一本书吗,我按价赔偿就是了。”
C.“对不起,我下次一定注意,再不会在借阅的图书上随意勾画了。”
D.“不好意思,我这样做是因为语文老师一直要求我们读书要圈点勾画。”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我去的那日。这位老向导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的向导,胡子都白了,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节选自杨朔《香山红叶》)A.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B.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天也作美;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人也凑巧。C.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D.天也作美,好得不能再好了,明净高爽;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人也凑巧。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3),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4)峰回路转,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观沧海》中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对象的句子是:。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8-10题。(10分)
(甲)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成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规:(2)觞: 9.(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0.(4分)陶渊明自己也认为他的美好理想在当时社会不能实现,请你通过对“甲”“乙”两段内容的分析来证明这一点。
(二)阅读《“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回答11-14题。(11分)
“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
每当来到原野,漫步海边或走进森林,我们总感到那里的空气特别的新鲜,觉得浑身轻松。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长寿素”——负氧离子。
负氧离子是一种带电的微粒。早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空气带电现象。空气之所以带电,就是因为其中含有负氧离子。那么,负氧离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大气中时常发生高压放电现象——闪电,就在闪电发生的瞬间,其周围的空气即被电离,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负氧离子。
研究表明,树木、花卉释放出的芳香挥发物质具有增加负氧离子的功能。此外,喷泉本身就是一个负氧离子发生器,甚至海里的浪花、喷水的淋浴头也都会产生负氧离子。这就是原野、海边、森林里的负氧离子格外多的原因。以北京为例,据测定,北海公园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有负氧离子800多个,而行人拥挤的王府井大街仅200个左右。
负氧离子一旦碰到灰尘、细菌和病毒这些小的颗粒,就会发生电荷的传递,致使这些小颗粒变大。当空气托不住这些小颗粒时,它们便会降至地面。因此,人们在负氧离子多的地方会感到空气清新,呼吸顺畅。
负氧离子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它不仅能减少有害颗粒,使空气清新,还可以治病。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时,病菌的繁殖和病毒的传播会得到抑制,人的血压会降低,疲劳会减轻或消除,肌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会得到促进。据美国《生活》杂志报道,世界上三个有名的“长寿村”(巴基斯坦东部的芬扎、厄瓜多尔南部的毕路卡其巴以及前苏联高加索的一个村庄)中仅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数百人。而这三个长寿村皆是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非常高。
既然懂得了负氧离子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道理,我们就要在工作、学习之余经常到郊外、海边、森林去放松放松。
(选文有改动)
11.(2分)负氧离子为什么被称作“长寿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
12.(3分)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以北京为例,据测定,北海公园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有负氧离子800多个,而在行人拥挤的王府井大街仅200个左右。()()()13.(2分)负氧离子能减少有害颗粒,使空气清新的原因是什么?
14.(4分)如果要增加校园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可采取哪些措施?请你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三)阅读《为正义作证》,回答15-19题。(14分)
为正义作证
大忠
故事发生在一辆长途汽车上。
那天,我接到通知,得马上去省城参加一个会议。要是以往,我会乘火车的,火车舒适安全。可这一次是临时通知,坐火车要等到下午,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没有办法,我不是领导,没有专车,只好上了这辆开往省城的客车。
客车很拥挤,卖票的是一位中年女人,她长得很“富有”,矮矮的个头,圆滚滚的。那女人像是天生不会笑,只会粗暴地伸出一只油腻的手,瞪着眼叫着:“买票。”然后利索而有力地从乘客手中掠过钞票,接着从口中抠出些唾沫来,津津有味地翻数着。见了之后,我很是恶心,想起火车上如花似玉般的女乘务员,我真想下车走路去省城。
今天心情很差,好在前面坐着位还算得上漂亮的女孩,这使我的心情又好了一些。就在这时,我看见一位男子的手不安分地伸进了前面这位女孩的坤包里。怎么办?我只是个身单力薄的文人,而那偷儿却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这时,男子已经从女孩的坤包里偷出一个钱夹来,心安理得地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不行,必须坚持正义,我上前一把扯住偷儿的衣襟,冲着满车乘客大声叫道:“抓小偷,他是小偷。”哪知车上无一人理会,像没发生过什么事似的,包括那被偷的女孩。
“妈的,想找死呀,谁能证明我偷了?”偷儿怒气冲冲地给了瘦弱的我一拳。我只好把目光投向那满身肥肉的女售票员,希望她能拿出卖票时那种魄力来镇住小偷。谁知那女人横了我一眼,叫道:“谁是小偷呀,谁能证明人家是小偷?没事你瞎哄什么?”
“他是小偷,他偷了那女孩的钱包,钱包就在他口袋里呢。”我紧紧地攥住那偷儿喊道,希望有人出来帮我一把。
依然无人理会。
怎么会这样?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客车后座一位戴着墨镜的男子大叫了一声:“我能证明,我看见你偷了那姑娘的钱。”
偷儿头一偏,看了男子一眼,颤声问道:“你是……谁?”
“你甭管我是谁,大白天、公共场合大老爷们儿干这种事,你不觉得可耻?”戴墨镜的男哥地喝道,“还不把钱包还给人家,你想死呀。”
偷儿突然心虚了起来,乖乖地掏出钱包扔在车上。这时,到了途中一个车站,有人准备下车。戴墨镜的男子又大吼了一声:“快滚。”偷儿听了,没等车门完全打开,就兔子般地逃下车去。
“谢谢。”我感激地对那位戴墨镜的男子说道,他挥了挥手说:“你是好样的,应该谢谢币实我根本没有亲眼目睹那偷儿偷窃钱包,我是为正义作证。”说着,男子摘下了墨镜。
一看,我愣住了,原来他是一位盲人。
(选文有改动)
15.(2分)加点词语“富有”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16.(2分)“我”为什么“今天心情很差”?
17.(4分)分析文中人物“小偷”的心理。
(1)(2分)从“心安理得”一词,可看出小偷当时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2)(2分)“偷儿突然心虚了起来”,小偷为什么会感到“心虚”?(答出合理的两点即可)
18.(4分)面对小偷,“我”和盲人的表现都令人感到难能可贵(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到,值得珍视)。请仔细阅读文章,回答如下两个问题:(1)“我”的哪些表现让人觉得难能可贵?(答出两点即可)
(2)为什么说盲人的表现让人觉得难能可贵?(答出两点即可)
19.(2分)按你的理解,当时,最应该支持和帮助“我”的应该是什么人?为什么?
(四)阅读下文,回答20-23题。(10分)
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
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情趣、读书习惯和读书能力的培养。孩童时期是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嗜好和习惯,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别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热,才能融会贯通。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就说过“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
⑤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
⑥记诵、朗读毕竟是手段,古代读书,更重获得学养。诵诗读书以广学问增修养,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⑦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
(选文有改动)
20.(2分)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1.(2分)第③段中的加点字“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
22.(4分)将第④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这句话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23.(2分)第⑥段中加点的“学养”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题作文。(1)命题作文
对于“众生相”,《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许多人的各自不同的表情或表现”。其实,生活中,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社会还是校园,无论平时还是节日,无论艳阳高照还是风霜雨雪„„ “众生”都经常有着各自不同的表情或表现。这些“众生相”体现着喜怒哀乐,人情冷暖,美丑善恶„„而你平时只要能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现在就能用心去谱写生活。
请以“那天我眼前的众生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给材料作文
一个相貌丑陋的人站在镜前照镜子,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镜中的他都显得很丑陋。他愤怒了,摘下镜子摔到地上。镜子虽然被摔碎了,但每个镜子的碎片里都有一个丑陋的他。
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人要能正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任何时候都要敢于客观公正的反映真实情况;暴力战胜不了公平和正义。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哈尔滨市2015年毕业学年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考生的主观题答案只要与参考答案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酌情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每题3分)1.B 2.A 3.D 4.C 5.C 6.C 7.(7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1)潮平两岸阔(2)无案牍之劳形(3)阳春布德泽(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5)为报倾城随太守(6)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8-10题。(10分)8.(2分)(1)计划(2)酒杯 9.(4分)(1)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升官。10.(4分)答案示例:
“甲”段写渔人复寻桃花源而迷失,刘子骥之后桃花源无人“问津”,暗示了寄托作者美好理想的桃花源在当时社会根本不存在。
“乙”段写陶渊明用来“自况”的五柳先生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时代的人,暗示了他向往的美好生活只是在上古时代才有(而且“乙”段中的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事实上陶渊明也真的选择了归隐,归隐就是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之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陶渊明自己也认为其美好理想在当时社会不可能实现。答案只要能结合选段内容,自成其理即可酌情给分。(二)阅读《“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
11.(2分)因为负氧离子是一种非常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有助于延长人的寿命的物质。(因为负氧离子非常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有助于延长人的寿命。)12.(3分)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13.(2分)负氧离子一旦碰到灰尘、细菌和病毒这些小的颗粒,就会发生电荷的传递,致使这些小颗粒变大。当空气托不住这些小颗粒时,它们便会降至地面。14.(4分)答案示例:
(1)在校园里多种植花草树木。因为树木、花卉释放出的芳香挥发物质具有增加负氧离子的功能。
(2)在校园里安设喷泉,因为喷泉本身就是一个负氧离子发生器。
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合理即可
(三)阅读《为正义作证>,回答15-19题。(14分)15.(2分)肥胖 16.(2分)为赶时间我没能坐上舒适安全的火车,只好坐拥挤的长途汽车,而且长途汽车上的女售票员让我觉得很恶心(很厌恶)。
17.(4分)(1)不觉得羞耻也不感到害怕,心里很坦然。(2分)
(2)搞不清男子是什么人,心里没底;被男子当众揭发其行经的恶劣,怕引起众怒;被男子的气势所震慑„„(答出合理的两点即可)(2分)
18.(4分)(1)一个身单力薄的文人,面对五大三粗的偷儿,能勇敢的冲上去(能上前一把扯住他的衣襟);在受到殴打孤立无援之时仍能抓住小偷不放(仍能紧紧地攥住那偷儿)。(2)因为面对邪恶,在明眼人畏惧退缩之时,(作为一个盲人)他能够挺身而出,维持正义;并且,在与小偷的斗争中,他表现得既勇敢又机智(有勇有谋),所以,他的表现让人觉得难能可贵。(如答出盲人为我作证,完全是为维护正义,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也可以算合理的一点)19.(2分)示例一:应该是那位被偷的女孩,因为别人见义勇为帮助她,她理应出来作证。示例二:应该是售票员或司机,因为作为司乘人员,保护乘客安全是他们的职责。示例三:应该是乘客中的青壮年男人,因为他们有责任和能力维护正义。
(四)阅读下文,回答20-23题。(10分)20.(2分)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
21.(2分)重视孩童时期读书情趣、读书习惯和读书能力的培养。(或致力于在孩童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嗜好和习惯,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22.(4分)记诵是装载(或传输)学问的船和车。(2分)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2分)23.(2分)学问和修养(德行)
第二篇:哈尔滨市银行调研报告
佳西分局关于开展旺季生产调研工作的报告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的工作方针,在抓发展、拓市场、促营销的同时,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储蓄与邮政协调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金融类业务累计完成892.6万元,其中,邮政储蓄完成816.36万元,同比增长18.95%,完成年计划的87.4 %;保险收入完成60.08万元,同比降低21.24%,完成年计划的54.5 %;汇兑收入完成12.98万元,同比增长57.71%,完成年计划的129.8 %;理财收入完成2.49万元,同比增长124.32%,完成年计划的24.97 %。
储蓄业务1-10月份储蓄净增额9165万元,完成年计划166.63%,新单保费1858万元,完成年计划64.35%,销售基金、理财产品1386万元。
(二)、邮递类业务累计完成46.08万元,其中,函件收入完成37.28万元,同比增长27.27%,完成年计划的87.86% ;包件收入完成5.43万元,同比增长50%,完成年计划的150.84% ;特快收入累计完成5.84万元,同比增长25.59%,完成年计划的32.44%。
(三)集邮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4.08万元,同比增长44.52%,完成年计划的113.6%。
(四)电子商务收入累计完成24.46万元,同比增长137.47%,完成年计划的92.44%。
(五)其他收入累计完成7.5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54.69%。
二、“一卡二订三额”营销战役情况
(一)贺卡战役:我局成立贺卡专项营销领导小组,对大客户、公司、学校等客户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对大客户走访工作,及时全面地掌握客户动态,深入细致分析,耐心寻找目标客户,捕捉商机,提高开发成功率。我局自制了邮政贺卡大展板,放置在大厅前橱窗的明显
位置上,使过往人员一目了然的看到邮政贺卡宣传内容。另外,我局还在营业大厅内设置销售贺卡专台,安排专人负责贺卡的销售推介工作。目前,贺卡销售高峰期虽未到来,但营销员已全面做好准备工作,准备打好这一仗。
(二)集邮及报刊征订战役:我局加快营销团队的建设,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结合旺季生产,提高经营效益。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旺季生产,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整合资源,为新邮预订、报刊征订两大战役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三)三额战役:今年1-10月,我局储额增长较快,截止十月底,已累计816.36万元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87.4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保持储额的稳固增长是重点工作之一。
三、分销业务情况
今年,我分局开展主题营销活动,结合重大节日,推行“有主题,有目标,有奖品”的营销方案,与大客
户建立友好关系,促进分销业绩。
第三篇:内乡县2007年小学毕业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内乡县2007年小学毕业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一、充满信心,顺利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你知道全国小学生的人数吗?这个数由1个亿,2个千万,8个百万和9个十万组成。这个数写作(一亿二千八百九十万),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是(1.289亿)亿,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1亿)。
2.已知A=2×3×3;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3.如果a×3=b×5,那么a:b=(5):(5)(a、b均不为0)。
4.赵小明身高1.6米,在照片上高5厘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1:32)。5.比40千克多20%是(48)千克,3012吨比(31)吨少12吨。6.3÷(4)=0.75=6:(8)=(9)12=(75)% 7.已知56-3x=5,那么2x+6=(40)。8.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120),把它分解质因数是(120=2×2×2×3×5)。9.“某工厂有男工364人,女工91人。”根据这条信息,你能提出的问题是(女工占男工的百分之几?),解答的式子是(91÷364×100%=25%)。
10.右图是四分之一个圆,它的半径是2厘米,周长是(7.14)厘米,面积是(3.14)平方厘米。11.如果要用一个统计图反映这个学期你的数学成绩的变化情况,你会采用(折线)统计图。12.自来水管的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小明去水池洗手,走时忘记关水龙头,5分钟浪费了(7.536)升水。
二、火眼金睛,准确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
1.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35。(×)2.含盐率10%的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是1:9。(√)3.半圆的周长等于这个圆周长的一半。(×)4.一段圆柱体木料,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切削去的部分是原来圆柱体体积的23。(√)5.1是所有自然数(0除外)的公约数。(√)
三、精挑细选,正确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
○1一支铅笔长约19厘米○20.27=27%米○3315能化成有限小数 2.(○2)成正比例。
○1蜜蜂回家,飞行的速度和时间○2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3总产量一定,单产量和数量
3.把1.598保留两位小数约是(○3)。○11.59○21.6○31.60 4.把数A分解质因数是A=2×3×5,那么A的约数有(○3)个。○13○25○38 5.加工101个零件,合格率最高可达到(○2)。○199%○2100%○3101%
四、耐心细致,认真计算。(6+12+6+6+6=30分)1.直接写得数(第小题1分,计6分)
2.3+1.63+7.7=11.63125×45×0.01=112+13—12+13=23(38+34)×4=4.57.2÷8×4=3.615×35÷35×23=10 2.计算(写出主要过程;第(2)小题要简算;每题3分,计12分)(1)1375+450÷18×25(2)3.6-2.8+7.4-7.2 =2000=1(3)(1-1100×70)÷27(4)[1-(12-13)]×2435 =1.05=47 3.求未知数x(每题3分,计6分)。13x+56x=23×14x:75=310:12 X=17X=45
4.列式计算(每题3分,计6分)。
(1)一个数的2倍与45的和是85,这个数是多少?(方程解)解:设这个数是X2X+45=85 X=25(2)18的19除以3个49,商是多少?18×19÷(49×3)=34
五、动手动脑,规范操作。(5分)
过点P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再从已知直线 上任意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画出一个平行四边 形并计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取整厘米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4㎡
六、周密思考,完整解答。(5+5+5+6+6+6=33分)
1.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小红的妈妈上个月工资总额是1800元,按照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那么小红的妈妈上个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1800-1600)×5%=10(元)
答:小红的妈妈上个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元。
2.数学活动课上,许老师带着两个小组的同学来到校园中的国旗杆下,一组同学量得旗杆旁一根3米长的竹竿在阳光下的阴影长2米;同时另一组同学量得旗杆的阴影长10米。请根据以上信息列式算出国旗杆有多长。10×(3÷2)=15(米)答:国旗杆长15米。
3.城镇一小把植树任务按5:3分给六年级和五年级。六年级实际栽了108棵,超过原分配任务的20%。原计划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08÷(1+20%)÷5×3=54(棵)答:原计划五年级栽树54棵。
4.一块地甲拖拉机单独耕要15小时,乙拖拉机单独耕要10小时。如果两台拖拉机同时耕2小时余下的由甲拖拉机单独耕,还要几小时才能耕完? [1-(115+110)×2]÷115=10(时)
答:余下的由甲拖拉机单独耕,还要10小时才能耕完。5.下面上小胖、小巧、小丁丁和小亚等四人每人拥有故事书数量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回答:
小胖等四人拥有故事书数量(1)谁的故事书最多?是多少本? 答:小丁丁的故事书最多,是14本。(2)小巧有多少本故事书? 答:小巧有12本故事书。
(3)小丁丁的故事书比小胖多多少本? 14-8=6(本)
答:小丁丁的故事书比小胖多6本。
6.李老师家的鱼缸内的假山(全部浸没在水中)体积为4立方分米,水深3分米(鱼缸长4.8分米,宽2.5分米),李老师准备换去鱼缸内的水。于是找了一个圆柱形的水桶来装鱼缸内排出的水。小朋友,你知道当鱼缸内的水排完时,桶内水有多深吗?(桶内底面积约为8平方分米)
(4.8×2.5×3-4)÷8=4(分米)
答:当鱼缸内的水排完时,桶内水有4分米深。
第四篇:2013哈尔滨市化学调研试题分析
2013哈尔滨市化学调研试题分析
一.试卷结构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15个小题占30分,非选择题10个小题占40分,试题难度适中,与中考试题相符。
二.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化学用语问题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漏写气体符号,配平,反应条件化合价等。如29题(5)教师将平时出现的错误集中归纳整理。
2.不注意审题
如3题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横行的原子而同学管成同一横行的(包括离子)。33题从化学式意义角度归纳而学生按物质状态,性质,归类。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审题克服马虎大意的毛病。
3.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学生表达内容语句不完整,语言逻辑性差。抓不住重点,如30题34题失分较多。
4.计算不准
试卷中的15题和37题。15题难度偏大失分较多。37题计算不准,在教学中多练计算,提高准确率,培养综合计算能力
5.探究实验能力弱
如35题考查酸,碱,盐的综合实验题失分偏高。学生对酸,碱,盐的性质不会用。36题学生对评价错误理解不准,体现学生对探究能力的匮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判断能力评估能力。
三.今后在教学中的建议
1.要注重基础与训练和巩固
基础教学时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让学生从基础做起,抓书本盲目做套题。
2.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师在教学中从生活身边的环境中取素材,提出问题,让学生感悟生活离不开化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社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注重实验教学
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绘画装置图,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及分析评价能力。
4.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参与实践过程,体味研究过程,领悟探究方法,学会科学思维方式,清楚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达到最高的教学成果。
第五篇:哈尔滨市2012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卷
哈尔滨市2012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如图,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
D.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人耳朵的
17.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
C.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D.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18.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
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19.在家庭用电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电水壶在工作时,金属外壳接地 B.人站地上用手触摸裸露的火线
C.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D.用湿布擦正在工作的灯具 20.如图,小球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小球上下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对小球做功
C.小球对弹簧施加拉力,弹簧对小球也施加拉力 D.小球上下运动过程中,动能与势能不断相互转化 21.下列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22.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23.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它们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针孔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景物的像 B.潜望镜——在水面下观察到水面上物体的像
C.昆虫观察箱——可同时观察到昆虫的背面和下面的像 D.自制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远处树木的像
2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滑到B端
B.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一定是小灯泡灯丝断了
C.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D.实验还可得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25.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
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26.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2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双向开关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l标有
“3V 3W”字样,灯L2标有“9V 4.5W”字样.当开关拨至2位置且滑片滑到A端时,灯L2恰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A.电源电压为12V B.L2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2A C.要使L1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6Ω D.当灯L1、L2分别正常发光时,两次电路的总功率之比为2:3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38.(2分)“珍爱生命,远离危害”.一人吸烟,满屋烟味,这是 现象;“红灯停,绿灯行”主要是利用光传播(填“信息”或“能量”).
39.(2分)如图所示是温度自动报警器,当温度达到 ℃时,电铃发声报警,此时电磁铁的左端是 极.
40.(2分)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橡皮泥的密度是 g/cm3.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其质量是 g.
39题图 40题图 41题图 42题图
41.(2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横截面积的关系”,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实验中,根据 判断接入M、N两点间电阻的大小,选用的电阻丝是.42.(2分)小丽同学正在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着装,如图所示.她身高为1.6m.她在镜中像的高度是 m;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4m,像到她的距离是 m.43.(2分)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鸡蛋内能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的.如果水的质量是lkg,初温为20℃,鸡蛋取出时水温为30℃,水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l03J/(kg•℃)]
44.(2分)如图所示,小车同时受到甲水平推力100N和乙水平拉力80N的 作用,在50s内向前运动了70m.小车受到这两个力的合力是 N,甲对车做功的功率是 W.45.(2分)小明同学月初观察到家中电能表示数为,月末观察到电能表示数变为
,则他家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 kW•h.他要借助电能表测量家中电水壶的实际电功率,还需要用到的一种测量仪器是.46.(2分)鱼缸中装满水,在水中轻轻放入一只小船,小船漂浮在水面上,从鱼缸中溢出5×10-4m3的水,则小船受到的浮力是 N,小船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是(g=1O N/kg).47.(2分)如图,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 的示数为0.9A,则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 A,R2的电功率为 W.48.(2分)如图,工人用撬棍撬起石块,O为支点.(1)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2)画出工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49.(2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向右移动滑片,灯泡变亮.48题图 49题图
50.(5分)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lO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
(l)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是 ;(2)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
;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51.(5分)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
(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甲图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2)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物,如乙图所示.据此可知,使用动滑轮
.(3)他们组装了滑轮组,发现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省力,于是他们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能否省功呢?为此,他们进行的实验如丙图所示.请根据丙图信息.写出分析数据的具体过程,并回答他们的问题.
52.(6分)欧姆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忠民和勇胜为探究小明提出的问题,设计如图所示电路,并准备了充足的实验器材.
(1)为完成探究,应该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请写出两种(不同角度)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2)忠民按设计好的电路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如下表(R为定值电阻): 次 数 1 2 3 电流I/A 0.2 0.4 0.6 电压U/V 1.0 2.0 3.0
请根据表中数据,写出实验结论.(3)勇胜在连接电路时,误将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在实验中收集数据如下表(电源电压已知且不变): 次 数 1 2 3 4 5 电流I/A 0.16 0.24 0.32 0.40 0.48 电压U/V 2.2 1.8 1.4 1.0 0.6 问题:①按勇胜的实验也能得出正确结论,请写出得出正确结论的办法.②实验中操作失误,往往是新收获的契机.请写出本实验操作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随着它连入电路中电阻值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53.(6分)同学们学习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后,知道热电站既能发电,又能供热,随着热电站技术不断更新,煤的燃烧程度比传统火电站更充分.为深入了解,他们对某热电站进行调查,获取信息如下:
工作时间 燃煤 发电总功率 废气
××热电站 20 h 4000 t 5×105kW 向周边居民供热 3.4×1013J
(1)①4000t煤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②20h发电多少千瓦时?(q煤=3×107J/kg)
(2)该热电站的能量利用率是多少?
(3)请你结合以上信息,写出提高热电站能量利用率的方法.
哈尔滨市2012年初中升学考试 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物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二、非选择题(38题--53题,共46分)(38题--47题每空1分)38.扩散 信息 39.98(97.5--98.5范围内均可得分)S(或“南”)40.2 40 41.电流表示数大小(或“电流表示数”;或“电流大小”;或“电流”)甲和乙 42.1.6 0.8 43.热传递 ≥4.2×104(或“4.2×104”)
44.180 140 45.96.3 秒表(只要答出时间测量仪器即可得分)
46.5平衡力(或“二力平衡”;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47.0.6 1.8 48.(2分)动力F1(1分)阻力臂L2(1分)(不画垂直符号不得分,但不因垂直符号重复扣分)
49.(2分)正确连接电路(1分),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1分)
50.(5分)
(1)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发上(1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分)(或“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得2分)
说明:不写“依次”,在叙述三者顺序时,体现出凸透镜在中间位置的不扣分.(2)B和C两点之间(或“在透镜左侧,距凸透镜lOcm至20cm之间”;“在透镜左侧,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l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1分)
(3)将蜡烛移到B点左侧(1分)(只要体现出B点左侧的某一区域或某一点即可),并调整光屏位置(1分).
51.(5分)
(1)在改变动力方向时,不会改变拉力的大小(或“能改变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1分)(2)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1分)
(3)W1=Gh=2×0.1=0.2J(1分)W2=Fs=0.8×0.3=0.24J(1分)
[或(2分)] 经比较W1< W2(或η<1),所以使用滑轮组不能省功(1分)说明:只进行比较或只回答问题不得最后1分. 52.(6分)(1)方法1:改变串联电池组的个数(或“改变电源电压”)(1分)
方法2: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小(或“改变与定值电阻串联的电阻阻值”)(1分)
说明:方法1与方法2的顺序不做要求.
(2)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1分)
(3)问题①:用电源电压减去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得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1分).
求出每次的电流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比较比值,得出结论1分). 【或“设电源电压为U, UR=U-UP(1分).计算并比较每次,得出结论”(1分)】 说明:针对问题①第二个1分的其它答法
1.画出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分析图像特点,得出结论
2.求出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与电流之比,比较比值,得出结论
3.比较每两次“电流的倍数”与对应的“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倍数”的关系,得出结论 问题②: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减小时,其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1分)
53.(6分)(1)①4000t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1分)②20小时发电:(1分)
(2)热电站的能量利用率:(或“ ” 或“ ”)(2分)说明:
1.公式、代入数据、结果,只答对其中两项得1分 2.公式“ ”写成 也可 3.不写“×100%”不扣分
(3)①使燃料燃烧更充分(或“充分燃烧燃料”;“充分燃烧煤”)②提高发电效率
③提高废弃(或“废气”)的能量利用率
说明:以上三条中答出其中任意两条,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