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建设局2007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区建设局2007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和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
局机关各部门、局属各党支部:
2007年是我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决胜之年,是江宁城建“大拆迁、大建设”的关键之年。为保证我局城建中心工作顺利推进,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局和所属各单位党组织必须全体动员,全力以赴,教育、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职工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城建工作中来;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干事氛围。现根据区委印发的我区2007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奋斗目标[江宁委发(2007)1号],结合本局实际,制订我局2007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局2007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实现小康、建设和谐江宁”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全区“两个率先”和城建中心工作为指向,以营造奋发向上、文明健康的良好工作环境和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为目标,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促进、保证城建中心工作顺利进行,实现我局“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施意见
1、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效促进当前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主动参与,积极支持配合行政工作,促进经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要按照《党章》规定,理顺关系,摆正位置,发挥作用。机关党组织要积极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国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要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单位贯彻执行;非公企业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利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继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优化班子结构,提升整体领导能力。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干部任免制度,实行干部竞争上岗、民主推选、述职述廉等做法;着力健全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探索开展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考核评价方式,加大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力度。建设一支有扎实文化基础、强烈的事业心、高涨的工作激情、品行操守高尚的城建干部队伍。
3、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建立健全、认真落实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积极参与区级机关“先锋工程”建设,开展“树党员形象、做岗位先锋”等活动;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党员“入口关”。贯彻落实区惩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关口前移各项措施,预防各种腐败行为发生。
4、加大党务、政务公开力度。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公开公示制度,凡属党内重大事项,如调整支部班子、推选先进、发展新党员等,按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或公开公示,使党员能及时了解党内事务,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并便于党员监督。要建立党务公示档,可单独设置,也可与政务公示档合并设置。要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充实公开内容,创新公开手段(如建立网上政务平台等),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高效。
5、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深入推进法治江宁建设。继续深化“法治江苏合格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完善工作例会、业务培训、监督考核等制度,积极创建新的工作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围绕我区“五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区规划以及法治先进区创建活动,制订和落实我局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工作;强化法制宣传,实现普法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以领导干部和执法管理人员为重点,继续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全年局举办2—3期法律法规培训班;坚持依法审批,依法管理,依法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各项工作,严肃查纠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规范的法制建设台账资料。
6、加大机关作风建设力度。2007年是全局行风评议年,要建立并完善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突出机关科室和所属各单位作风建设,重点解决中间梗阻、政令不畅、各类各项管理规定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通过设立投诉电话、征求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各种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要从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全局上下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活动。
7、积极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各级党组织要组织领导、积极支持工青妇组织依法开展活动,发挥他们在教育引导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落实职代会职权;全面推行厂务公开,保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凡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经职代会讨论或公开公示,要建立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要广泛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不断提升档次,扩大社会影响;健全团内民主制度,促进团的工作全面开展。要组织女职工积极参与“三个文明”建设,继续推进“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和“双合格”四大主题活动,提高女职工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适应新形势、新工作任务的需要。要利用庆“五·一”、“七·一”、“十·一”等节日庆祝活动多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8、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围绕创建“平安江宁”目标,结合城建部门工作实际,切实做好相关工作。要妥善处理在城市拆迁、建设等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争做“三无”(无去京上访、无去省集访、无去市重复访)信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城市水、气正常供应,做好城区防汛、公园防火工作,在全区实行供水、供气、城区防汛、公园防火“黄、橙、红”三级预警制度,严把抗震设施、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核关口,防止重大社会不安定事件发生。要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完善监督措施,防止火灾、被盗等现象发生。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江宁”作出贡献。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城建部门工作实际,在全局上下掀起学政治理论、学相关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之风,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干部职工队伍。坚持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党委中心组全年集中进行理论学习次数不少于12次,力争在区组织的基层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评比中进入先进行列;各基层单位党政班子组织学习也必须确保全年12次以上。坚持全员学习,各单位都要建立学习场所,健全学习计划和制度。组织、发动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在学理论的同时,开展形势教育,加强相关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培训,全年举办形势报告会10场次。党委及各支部要积极开展党课教育。坚持有针对性地、讲求实效地学习,要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切实弄懂、弄通重大理论问题和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坚持学习与工作调研相结合,局和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联系实际分别撰写1—2篇工作研讨文章和心得体会文章,做到学以致用。
2、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我局全体职工了解掌握公民道德规范20字的内容与内涵,并积极实践;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区里开展的“与文明同行”系列实践活动。紧抓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把思想教育与转变领导作风、认真听取和解决职工反映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建立探望、慰问困难家庭职工和伤病职工制度,使广大职工深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精神和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组织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劳动竞赛活动等,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工的职业技能素质。
3、加大内、外宣传工作力度。围绕本局中心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内、外宣传,为我局“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大力宣传局和各单位重要工作进展、经验做法、先进典型、文明新风等内容。要建立完善宣传橱窗、展版等宣传阵地,积极创新、利用新的宣传手段,搞好、搞活内部宣传;要建立完善对外宣传统筹协调机制,积极组织对外宣传稿件,着力推出一批内容实、份量重的重点稿件,扩大我局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树立江宁城建部门在外界的良好形象。同时协助区相关部门做好公益性广告的规划和建设。加大对现有广告的整治力度,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结合旧城改造建设一批宣传和谐江宁和道德建设的公益性广告。
4、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结合转变机关作风和行风建设,认真抓好文明机关、文明服务“窗口”创建活动。“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覆盖面达到100%,行业风气满意度大于90%。创建和谐单位,从文明接待入手,大力推广普通话和礼貌用语,倡导微笑服务;进一步完善行业服务规范,并建立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定期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促进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优化、创新我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载体,增强创建活动的生机和活力。力争我局机关在年末区级机关作风评比中位次再有上升,力争进入区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行列。
5、配合做好全区精神文明创建相关工作。根据我局职能,一是积极推动我区争创南京市首批文明城区工作。要认真对照《南京市文明城区测评体系》,找准薄弱环节,加大创建力度,巩固和提高文明城区创建成果;要加强对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市政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完好,符合相关标准;要针对今年城区拆迁、建设工地较多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地管理,做到文明施工;要建立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并坚持为群众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我区实现首批进入南京市文明城区目标作出贡献。二是积极参与文明镇村创建工作。继续推进省、市级“示范小城镇”和“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做好“三集中”、区域供水等工作,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文明环境。继续推进“城乡携手、共建文明”创建活动,与共建对象陶吴镇甘西村一道努力,力争今年共建工作有较大突破。三是积极推进全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举办“和谐江宁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推进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大楼的建设等。
四、有关事项和要求
1、要加强组织领导。全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由局党委牵头组织;各单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由各党支部牵头组织。在实施过程中,要围绕各项目标任务,制订计划,落实措施,扎实推进;要加强党、政之间的协调配合,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局组织、纪检、宣传、法规等职能部门和工青妇组织,要加强对各单位的工作指导,发挥职能作用。
2、要加强工作创新。各单位要根据局党委实施意见,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创新内容和形式,努力形成本单位特色。
3、要加强检查考核。局党委将于年中时对各单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年终时组织考核评比,考核办法以及考核细则另行制订。
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建设局委员会
二00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关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制度决定社会性质,政治文明决定国家发展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对于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做出的新的总结、新的概括,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政治文明的发展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而且会影响乃至于决定它们的发展方向及进程。我们党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还包括政治文明建设,三者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之中。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迫切要求。当今世界,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因此,我们只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才能保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各种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当家作主,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而进一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是要使我们的政治体制适应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又要通过制度建设与创新,使我们党和政府能够更好地应对新问题,驾驭新形势;进而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认真贯彻既积极、又稳妥的方针。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如此才能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监督的作用。面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政治文明综合体现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制度成果。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全体人民普遍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等,都属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协调与规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功能。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在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突出起来,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我们必须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要满腔热情地解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工作。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论没有过时。但我们也应清醒看到,飞速发展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新进步,波澜壮阔的人民群众的新实践,都在呼唤和催生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思想理论界应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严谨负责的作风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指明了正确方向。让我们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3年2月26日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讲话的第一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它们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十分重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十六大把这方面的内容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十六大还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都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高度,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和政协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和政协的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大家普遍反映,十六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提得好,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按照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来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党和国家的事业一定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如何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我们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并为之进行了长期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就是要推翻人压迫人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为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创造政治前提。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讲话时强调,必须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才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脱离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命运,走上独立、自由、和平、统一和强盛的道路。这段话集中阐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目的,也表明了我们党追求人民民主的一贯主张。我们党领导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在各解放区建立的人民政权,都实行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在革命胜利后建
立人民民主的全国政权积累了重要经验。大家都知道,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在访问延安同毛泽东同志谈话时说到,希望将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能够跳出旧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进行了广泛的民主实践,实现了几千年来中国政治由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由于经验不够和制度不健全,在十年内乱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了重大损失,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摆到了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的高度。邓小平同志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还提出,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十二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三大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他还强调,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十四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同时,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发展。十五大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些年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充分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活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我之所以要作这样一个历史回顾,就是要说明,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任何一种类型的政治文明都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牢牢把握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把握不牢,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
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削弱党的领导,脱离党的领导,放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不可能建设好。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二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十六大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这是一句含义十分深刻的话,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党和人民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开辟出来的,是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政治发展道路,也是一条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意愿和根本利益的政治发展道路,我们要始终不渝地走下去。三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大力推进法治,既能够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使政治生活充满活力,又能够保持全国的集中统一,提高工作效率,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为警戒。
第三,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政治文明建设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加以推进。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坚持用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武装党员、教育人民,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引和思想保证。要大力加强政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项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推行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
正,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总之,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完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各项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扎扎实实地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第四篇:关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制度决定社会性质,政治文明决定国家发展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对于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做出的新的总结、新的概括,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政治文明的发展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而且会影响乃至于决定它们的发展方向及进程。我们党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还包括政治文明建设,三者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之中。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迫切要求。当今世界,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因此,我们只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才能保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各种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更好地当家作主,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进而进一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是要使我们的政治体制适应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又要通过制度建设与创新,使我们党和政府能够更好地应对新问题,驾驭新形势;进而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认真贯彻既积极、又稳妥的方针。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如此才能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面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社会领
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政治文明综合体现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制度成果。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全体人民普遍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等,都属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协调与规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功能。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在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突出起来,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我们必须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要满腔热情地解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论没有过时。但我们也应清醒看到,飞速发展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新进步,波澜壮阔的人民群众的新实践,都在呼唤和催生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思想理论界应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严谨负责的作风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指明了正确方向。让我们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关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具体讲,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现代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可有以下三个角度:一是政治文明意味着一种得以产生并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政治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也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二是政治文明意味着社会政治领域的进步。三是政治文明更意味着政治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民主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2.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依法执政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4.决策机制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