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师新课改实施心得(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13:5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师新课改实施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历史教师新课改实施心得》。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师新课改实施心得

高中历史教师新课改实施心得

从XX年春开始,我校推进了新课程教学改革,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一直按照学校的要求,努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新课程的许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路都与过去的教学有所不同,教师要重组原来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教学素材、、案例。这就意味着,在新课程面前,教师必须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钻研新的教材,建构新的课程观念,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我也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新课程下的教学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在这其中,既体验了成功的收获与喜悦,也遭遇到一些挫折与困惑,现结合在历史课堂的所见所闻和实践谈一下关于新课改的一点思考。

新教材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我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实施这样三种方式的学习,尽量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历史大课堂,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与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成功快乐。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交流是人生存的必备能力,历史教育必须体现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因此新课改下就出现一种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我也在课堂上做了这样的尝试。

首先,进行分组。我所教授的班级座位是传统的排列方式,即分为四大组每组12人。在四大组的基础上,再分为每四人为一小组。

其次,揭示分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讨论的问题或争论的观点),我对课文进行钻研,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编选既有知识性又有思想性且带有一定思辨性的问题。

第三,督促帮助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合作,如果合作出现困难,还要及时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和小组合作的技巧。

第四,鼓励合作小组展示本组的合作学习成果,通常是由小组的发言人将本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表述出来;其他合作小组进行补充修正。

第五,对学生的成绩做出综合评价并协助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彼此合作的情况。例如“新文化运动”一课教学时,分小组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评价,小组各成员从背景、口号、内容、结果等方面进行发问、解释、协助、合作,小组内各成员各抒己见,并由“发言人”代表小组在班级发言,最终通过这种学习使学生基本达成一致:即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方面主要表现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促进了他们的觉醒;是一次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基础等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前期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等等。同时通过这种学习,也使学生懂得,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则以及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从而产生不同的思路。合作学习展示了学生的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主动获取教材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在这些新课改的尝试中,我得到了很多成功的喜悦,但也遭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如何做到让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并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新课改往往要求学生在课前课后用不少时间进行课堂学习的准备和延伸,而现在学生一天的课程安排相当紧凑,一天九节课,另外还有晚自习,很难有空余时间搜集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几门课老师一齐上阵,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如果能高质量完成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样,新课改的目标我觉得较难实现,所以应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并对学生如何安排课余时间,进行专业性的指导,让他们掌握更适合新课改的主动学习方式。

2、如何有更好的评价体系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想思考,善于思考的学生感觉忙不过来,而一些不愿意思考、不善于思考的学生无事可做。因此我觉得应该有更为合理的过程评价体系,才能更好激发所有学生及其教师实施新课改的热情。

3、如何更好地做到有始有终。在历史教学中有时需要学生去搜集资料探究的问题,一开始时学生积极性很高,但由于时间、精力的关系,再加上对搜集资料,查找文献的水平有限,又缺乏老师及时有效的引导,得出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甚至最后不了了之,只留下一些疑问和悬念。结果使得一些历史问题反而变得含糊不清,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要做到有始有终,明确目标,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掌握真理。

当然,在前一阶段的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其它的经验、误区以及困惑,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有了教学经验再加上教学反思,才能一天天地在教师的岗位上成长、成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还要做到把自己的一点一滴的得失记录下来,寻求专家与同行的帮助,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做一个合格的研究型的历史教师。

邵XX

XX年12月30日

第二篇: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心得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心得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心得1

时光飞梭,47天的兵二历史课堂教学学习已经结束,在学习的日子里,天天都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体而言,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地再现历史事实,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

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而兵二所有的老师十分勤奋好学,精于钻研,专业功底强,理论知识掌握得十分到位。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探索了历史教学的新路子。运用电视、电影录像等再现历史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这在兵团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始终走在前列。

通过这段时间的听课,兵二刘民老师的课有一大特色:授课时言简意赅,精讲精炼,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能够拓展开学生的思路,时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拔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又能将所学的内容及时与必修一、二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前后知识的联系和比较,有利于高三时的复习,为以后的高三复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二陆冲辉老师的历史课,也有自己独特的闪光之处:制作的课件比较精炼,史料十分的新颖、独到,针对性十分的强,结合史料进行相关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听了他讲授的《海湾战争》这一课,感受十分深刻。通过现代化的战争,使用大量的图片和史料,进行重点知识的突破和强化,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远离战争,珍惜和平情感教育价值观,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高三漆志忠老师的课:讲练结合,重在基础知识的落实,自成体系,形象直观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专题教学,便于难点知识的突破。另外使用自己总结的专题进行复习,自成体系,针对性强,能够锻炼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审题能力,尤其是材料题的审题和突破方法上,引导十分的到位,教会了学生做题的科学方法,因此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

现代教育媒体可以提供形象生动、直观新颖的教学材料,吸引、感染学生,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大量的历史知识信息,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只是单一的讲述,同时能够紧紧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有目的的学习,引用材料再给以证实,做到了论从史出。学生的课后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而难易适中。重在课堂的设计上,新颖直观、形象逼真,即使观摩课,并不是老师在做秀,反而更能再现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生的闪光之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能够循循善诱,一丝不苟的给以辅导和鼓励,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带了一个好头,培养了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另外,各位老师都十分的爱岗敬业,在培优工作上,做得十分的突出,单人单练,责任到人,默默奉献,老师的责任心强,尤其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中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气氛,便于增强高三学生争取考上一个好大学的学习动力。这些方面都值得我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落到实处。

三、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功能

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历史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各位老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做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在大多的历史课堂上,老师都能运用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育人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刘民老师在上《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这一课时,能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时刻启发学生的救国热情,始终贯穿课堂的始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陆冲辉老师上《海湾战争》这一课时,结合最新的材料和形象直观的战争图片,能够培养学生远离战争、珍惜和平的爱国情感和科技强国、科技强军的理念,这些课在情感教育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上体现的很到位,受到了广大听课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口传笔授”的教学手段,花费时间多,传授的知识容量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把课堂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地图、图示、表解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反映出来,扩大了信息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益。课堂容量大,并不是容量过大,课堂时间要延长,而是难易适中,重难点突出,重在拔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每一个内容针对性强,将所学的内容能够及时落实,便于真正将学习的内容能够当堂讲,当堂消化,避免课后学生用大量时间再来消化的“马后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四十几天的学习,在教学生涯中,促进了我的成长,同时给我的启发也很大:活到老,学到老,钻研到老。作为一名老师,要时刻站在时代的前沿,要用前沿的眼光和睿智的洞察力来认识问题,教好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这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心得2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相对减少,而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历史时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与学的双边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养成学习历史的习惯、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成了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下最迫切的任务。

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就是指由历史教师将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系统地归纳出来,在与学生互动的基础上经过讲解、讨论、交流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常规课,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归纳历史知识点为例,传授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传统历史课堂一般是按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构建的。因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把历史知识系统地归纳,按一定的时间或人物或事件来安排讲义,学生也按相应的`逻辑来理解、记忆,相对来说学生是比较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二、新课改中要求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习等多种形式,力求实现高效课堂

在高中阶段历史基础知识学生是易于接受的,他们通过自主、合作、引导学习等多种手段能达到一定的了解与理解,自主合作学习始终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制订学习目标、学习进度,让他们提出学习中的疑惑并讨论与让教师来最终消除疑惑,这种学习方式就避免了重复讲解,因材施教,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历史常规课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史实的了解与掌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以何种形式的讲授新课,都要求对基本历史史实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和掌握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

历史常规课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各种活动来展示新的课堂设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以下几点应注意:

1.让学生学会知识点的归纳方法和掌握不同的归纳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学生需要养成“想学”到“会学”甚至“乐学”的习惯,让教师从不厌其烦的讲授中真正解脱出来。例如:师生共同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前后生产工具的变化”“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以及“从生产工具的进步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再到社会变革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归纳以上几个问题,学生便深刻理解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合作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历史课改的目的就是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始终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育教学中,通过学习培养高中生健全的人格,确立他们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3.夯实基础,提高设计能力。

中学阶段的知识都是相辅相成。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落实基本的历史知识,理清知识脉落,可按时间、人物、事件等。同时注重引入新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编顺口溜来记忆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多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影视作品等手段来让学生从视听感观上认知世界,知识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

一线历史教师对知识传授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准确与科学性,只有准确、透彻掌握概念,才能对历史现象与历史事实理解深刻。如在讲:世界近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时,只有让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有整体概念,才能深刻理解当时背景下的历史事件、人物。在进行知识讲解时除了让学生分析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师生能如此清晰地勾勒出资本主义革命的前因后果那么整个教材的内容就清晰地融为一体,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水到渠成了。

在日常的一线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兴趣是学习的永动机,只有热爱学习历史,才能在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有前人成功与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现实中历史学习的意义所在。因此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选择与具有代表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例如:学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苏德签订条约,为防止德国入侵,做准备,加强开发东部,为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是常规课,还是新课改下的素质课堂,只要能让学生在乐学中深刻理解知识,充分运用历史的经验、教训,这也就达到了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准,把传统的课堂知识讲解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相信学生的成绩定会突飞猛进,教师会从繁锁的课堂讲解中解脱出来,新课改的春天必定尽早到来。

第三篇: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心得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心得

摘 要:历史课改的目的就是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始终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育教学中,通过学习培养高中生健全的人格,确立他们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关键词:传统教学;认知规律;高效课堂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相对减少,而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历史时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与学的双边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养成学习历史的习惯、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成了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下最迫切的任务。

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就是指由历史教师将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系统地归纳出来,在与学生互动的基础上经过讲解、讨论、交流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常规课,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归纳历史知识点为例,传授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传统历史课堂一般是按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构建的。因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把历史知识系统地归纳,按一定的时间或人物或事件来安排讲义,学生也按相应的逻辑来理解、记忆,相对来说学生是比较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二、新课改中要求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习等多种形式,力求实现高效课堂

在高中阶段历史基础知识学生是易于接受的,他们通过自主、合作、引导学习等多种手段能达到一定的了解与理解,自主合作学习始终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制订学习目标、学习进度,让他们提出学习中的疑惑并讨论与让教师来最终消除疑惑,这种学习方式就避免了重复讲解,因材施教,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历史常规课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史实的了解与掌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以何种形式的讲授新课,都要求对基本历史史实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和掌握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

历史常规课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各种活动来展示新的课堂设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以下几点应注意:

1.让学生学会知识点的归纳方法和掌握不同的归纳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学生需要养成“想学”到“会学”甚至“乐学”的习惯,让教师从不厌其烦的讲授中真正解脱出来。例如:师生共同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前后生产工具的变化”“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以及“从生产工具的进步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再到社会变革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归纳以上几个问题,学生便深刻理解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合作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历史课改的目的就是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始终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育教学中,通过学习培养高中生健全的人格,确立他们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3.夯实基础,提高设计能力。

中学阶段的知识都是相辅相成。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落实基本的历史知识,理清知识脉落,可按时间、人物、事件等。同时注重引入新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编顺口溜来记忆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多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影视作品等手段来让学生从视听感观上认知世界,知识来源于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

一线历史教师对知识传授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准确与科学性,只有准确、透彻掌握概念,才能对历史现象与历史事实理解深刻。如在讲:世界近代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时,只有让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有整体概念,才能深刻理解当时背景下的历史事件、人物。在进行知识讲解时除了让学生分析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师生能如此清晰地勾勒出资本主义革命的前因后果那么整个教材的内容就清晰地融为一体,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水到渠成了。

在日常的一线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兴趣是学习的永动机,只有热爱学习历史,才能在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有前人成功与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现实中历史学习的意义所在。因此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选择与具有代表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例如:学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苏德签订条约,为防止德国入侵,做准备,加强开发东部,为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是常规课,还是新课改下的素质课堂,只要能让学生在乐学中深刻理解知识,充分运用历史的经验、教训,这也就达到了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准,把传统的课堂知识讲解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相信学生的成绩定会突飞猛进,教师会从繁锁的课堂讲解中解脱出来,新课改的春天必定尽早到来。

参考文献:

马韬.全面内战的爆发.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案,2014(11).作者简介:陈英伟,男,1975年11月生,毕业于雁北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现工作于汾阳市第四高级中学担任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

??S编辑 李建军

第四篇:高中历史新课改培训的体会心得

高中历史新课改培训的体会心得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大潮正在甘肃全面铺开,新教材同旧教材相比,从编写体例到内容设置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因此每一名历史教师,又都站在了崭新的教学起点上,新的理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接踵而来。历史教材如何把握,高中历史教学路在何方?本人通过参加新教材培训,并结合自身研读新教材的实际,谈几点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认识。

一、新旧教材的关系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已经用了十余年了(其间虽有增删修订,但都是小修小补,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动。),其历史功用自不必说。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缺点和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了。个人认为主要有:

1.泛政治化功能过强。高中五本历史教材中政治史的比重几乎占二分之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中中共党史所占比例又近乎一半。历史的阶级服务功能体现的太明显。

2.重理论轻史实内容枯燥乏味。为了保证通史的连贯性,教材对很多历史内容都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粗糙而没有细节。使历史只是流于文字,失去了其本有的生动与鲜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同时也就不利于历史这一学科的发展。

3.与现实社会和日常生活实际脱离太远。没有真正打开尘封的历史大门,没有让历史走进现实,也没有让现实溶入历史,古为今用、以史为鉴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长时间久用同一模式的教材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很多教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往往是一劳永逸。一年备下课、写下教案,以后就周而复始的使用。不利于知识的更新,更不利于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在编写上打破了原有的章节体系,突破了王朝体系,改变编年史体例。以模块为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历史合编为系统,组织性跳跃性强。新教材在内容上的调整与创新有:

1.增强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联系的内容。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在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从而是历史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

2.更加注重面向世界,有利于形成大历史观。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将会被深深的溶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国人更需要了解世界,为此,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使世界史的总量上升到了全课程总量的四成左右。如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内容。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增加了“梭伦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增加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专制理论”的内容。这必将有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宏观、整体认识的大历史观。

3.贴近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历史的社会服务功能。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在选修课程增加的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身边衣食住行的历史变化和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变迁。

4.淡化历史的泛政治化服务功能。如在课程中对以往决口不提的二战后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问题,在新课程中则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把旧课程中占大量篇幅的中共党史内容,只是以专题的组成部分来出现。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客观理性的认识历史。通过新旧教材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内容精炼,思维层次更高,适合探究性教学,有利于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和泛政治化教育倾向,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从而更好的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首先,新教材的专题排列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师的知识更加丰富系统,有较高的对历史史实进行整合、取舍的能力。从内容来看,新教材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内容结构,学科间的交叉联系更加密切,政治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涉及较多,这对学生和老师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补充些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的知识。

其次,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以往的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层次之别,对学生往往采取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这也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历史课的功能没有实现。而新课改倡导改进教学方式,更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次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则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政治教育层面,强调人文主义价值观,以人为本,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更加人性化。但与此同时,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提高了,学生的时空转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要求提高了。这对目前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

第三,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教法。新课改后的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为配合这些教学方法,历史课应适时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如读书交流会、历史剧表演、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等,让学生感悟历史,热爱历史。此外,课改后的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更多的教学辅助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它不仅能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历史史实,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眼球,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2.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作用。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相长的新境界。

3.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4.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质上是教师一种经常性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和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日趋完善和优化。并以此来优化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

总之,面对新课程标准的新的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教师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以学生为本,并依据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推动新课改顺利实施。我们惟有迎难而上,面对现实,团结协作,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历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全面实施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真正使高中历史教学走进新时代,闪出新时代的光芒。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应对新课改的要求

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应对新课改的要求

摘 要:自2008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历史情境教学

一、教师要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情境教学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结合新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复现历史环境和氛围的一种教学手段。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感悟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多样化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从图片、视频和史料中展开讨论与探究,达到思维的升华,是实现新课程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加强专业发展,努力适应教材的新内涵

1.知识更新加快

新教材体现了许多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如果一个教师还用陈旧知识教学就会陷入知识陈旧的泥潭,这迫使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

2.综合意识和人文性内容加强

新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现了极强的综合性,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专题性设计体现了综合的意识,而综合性教材的特点就是不求知识的深度,但求知识的广度与活度,这种强调“面、体”的编排方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更高。另外当今人文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材在这个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如必修三《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孔子民本思想的介绍,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就打破了以前教材只强调知识结构、重思想灌输等做法,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与思路。类似这样内容的增加也需要教师不断修正自己的传统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教师应加强交流与合作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历史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还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积极发挥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如果教师只关注课本知识,是不能让学生得出感悟的,这就需要通过合作与探究,体会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与意识,这也是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教师缺乏知识的积淀,而教研是对教学实践工作的总结和提高,是积淀知识内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提高自己的教研意识,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教师亘古不变的责任。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应该给学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答案就是传人文之道,丰富人文素养,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加深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养成对历史深刻思考的习惯,这对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应该确立“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新理念,甚至可以“文理渗透,综合创新”。

2.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人文学科的特点,挖掘隐涵其中的人文要素,给学生以情感、思想的熏陶

把历史教学与人文熏陶紧密结合,对拓展教师视野,形成教研意识是非常有益的。

3.教师只有把科学教育的过程由追求标准答案转变为发展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的过程,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由于时代、观念的不同,每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提高自身的人文意识,获得人生的价值。

五、教师应培养学生用提问的方法学习

在教学中,如果问题不是有学生提出,就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首先,鼓励学生联想生疑,从而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其次,利用讨论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质疑,在历史的每一节课中都要有活动展开讨论,如孔子教学为什么要弟子到列国实践,他与我们现在的实践有什么不同。利用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历史教师不仅要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还要“授人以渔场”,要教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供给学生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环境,送给学生愿意学、乐学、会学、学会的机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充当学生的倡导者、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则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者、参与者、提问者、发现者。

总之,新课程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广大历史教师应该适应这种变化,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改中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按照课标的内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作者单位 安徽省滁州市乌衣中学)

下载高中历史教师新课改实施心得(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教师新课改实施心得(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历史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8年秋季,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河南省范围内全面铺开,至此已经整整经历了一个三年教学周期循环,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在......

    新课改实施情况

    新课改实施情况 按照《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庆阳市、合水县两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要求,我校从2010年起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根据课改精神,从课程编排、教学模......

    浅谈高中历史新课改(优秀范文5篇)

    浅谈高中历史新课改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课改的根本要求,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历史教学与现实的联系、精心设计课堂设问、多媒体历史教学方面进......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注意的要素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注意的要素 当今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必修和数个选修教材。教材功能也一改过去以知识......

    浅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应对方法

    浅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应对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处于最前沿,其变化之大,前所未有。原来以时间顺序编排的通史体例教材现变成了专题式教材,并且......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问题和困惑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问题和困惑 高中新课改已经实施三年了,虽然我们接受了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遇到了许多难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课本编排体例......

    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反思之我见

    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反思之我见 一、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功能是育人,是促进青年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作为知识内容丰富、人文气息浓厚、思辨方法突出的历......

    求真务实、直击高中历史新课改

    求真务实、直击高中历史新课改 ——重庆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模块教学评价骨干教师培训 为提高一线历史教师对模块教学评价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