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应对方法
浅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应对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处于最前沿,其变化之大,前所未有。原来以时间顺序编排的通史体例教材现变成了专题式教材,并且中外历史混编在一起;原来比较单一的阶级斗争史观一统江湖的局面现被多种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所冲击而发生改变。如此剧烈的变化,既是对学生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历史教师的一种考验。在教学改革中,笔者几乎每天都在教学现场,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历史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感受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压力,同时也分享到了新课标改革所带来的累累硕果。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一线总结的一些经验与心得,希望能对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所启发和帮助。
首先,教师要对新老教材熟练把握,将教材中的知识融会贯通。新课标指导下编制的历史教材虽然版本众多,但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不再按照传统的通史讲述方式呈现,而是以专题的方式将古今中外的相关历史问题编在一起展示给师生。这对高中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作为执行新课改的历史教师,尤其是没教过旧教材的新教师,要花大力气将老教材和新教材都吃透,做到融会贯通,甚至还要对初中历史教材做深入了解。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将历史知识如行云流水般呈现给学生的时候,原本一头雾水的他们会有如醍醐灌顶的感觉。反之,如果历史教师只按照教材的顺序原封不动地教下去,学生原本的对历史一点儿兴趣可能也会消失掉了。例如,在讲授“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知识点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史实讲解上,还应该将教材中所提及的所有关于中美关系的部分都呈现给学生,如鸦片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八国联军侵华时的中美关系、北洋政府时期的中美关系、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中美关系、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中美关系、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解放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建国初期的中美关系乃至于今天的中美关系都呈现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对中美关系的认识一目了然,特别清晰。当然若有时间,此处也可将中苏关系的发展脉络呈现给学生,因为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苏关系的恶化由不可分割的关系(五四运动与俄国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与苏俄的关系、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与苏联关系。虽然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材已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素材和资源,但是在当前大的教育环境下,如果教师不能对教材有熟练的把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成了无本之木,可以说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首要环节。
其次,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新课标除了在历史知识的编排上有重大变化外,它所体现的史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如全球史观在新课标中的体现就十分明显。如岳麓版教材中关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内容的阐述,就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教材讲述了新航路的开辟,进而讲述早期殖民扩张,再讲述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影响如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的解体等。这就把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放在宏观的历史大背景下,以全球史观整合了这部分内容,改变了原来用阶级斗争史观阐述历史的模式,这无疑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变革,更符合今天全球化趋势下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新的观念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挑战。更新知识结构、完善知识储备的最便捷途径就是多阅读相关书籍。例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尤其是下册即“1500年以后的世界”与高中历史教学甚至是高考息息相关,不可不读,正如该书序言所说,该书载读者登上月球,使读者能观察到地球全貌,使读者客观地了解到地球上诸种重大事件的发生。这本书是全球史观的典型代表,对我们理解和运用全球史观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的《世界――一部历史》也是一部别开生面的鸿篇巨制,共上下两册。作者下大力气表达一切文明都是平等的,所以在每一个章节中,都认真掂量篇幅的分配,大小文明权衡处理,谁也不显得比其他更重要(钱承旦――一个马赛克式的历史大拼盘)另外汤比恩、布罗代尔等人关于文明史观的书,钱承旦、罗荣渠等学者关于近代化史观的书籍都应该细读。同时,为了扩大知识面,相关的阅读也是必要的。历史方面的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列夫多斯基《斯大林与中国》、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袁伟时的《晚清大变局》等;经济学方面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安格斯?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等;文学方面的如雨果的《九三年》,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等。总之,历史教师要尽量地多读书,专业阅读与浪漫式阅读相结合,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从容面对新课改的挑战。
最后,教学中要解放思想,大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工作方式,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因此任何方法都具有两方面的意义:既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方式,也关系到学生的工作方式。新课程要求历史课堂要活起来、动起来,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我们历史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地将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上,不僵化,不死板。孔子早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命题。宋代张载也认为“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趣向着心处如何”。现代教学论提出演示法、参观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陶冶法、鉴赏法、读书指导法、发现法、探究法等,纷繁复杂,不一而足。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以下两种方法对于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有效。其一是悬念导入法,即导入新课前,设置合理的悬念,这项工作可以在一节课的课末提出也可在一节课的课初提出,均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勾起他们探究答案的愿望。如讲完抗日战争后,提出“日本人战败了,可今天日本人仍然没有对这场战争有深刻的反省,并不断地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日本人的这种态度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欲知答案,请听老师下节课讲解!”这样就吊足了学生学习的胃口,当然有条件的学生也会在课下自己去查资料寻找答案,这也达到了历史教学的目的。其二角色扮演法。教师将相关的角色分配给学生去扮演,学生提前预习,查找资料。如《百家争鸣》一课,由几位同学分别代表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并陈述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自由选择跟随某一家,四组进行辩论。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知识,有让学生深刻认识了各派的主张与其他派别的不同,而且从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起到了一箭三雕的奇效。总之,教无定法,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智慧,为学生搭建广阔的舞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才是历史教学的上策。
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这是教育的光荣与梦想。不管课程标准怎样变化,只要历史教师能够与时俱进,时刻不忘提升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熟练掌握科学教学方法,始终站在历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我们就能实现这种教育的光荣与梦想。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应对新课改的要求
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应对新课改的要求
摘 要:自2008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历史情境教学
一、教师要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情境教学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结合新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复现历史环境和氛围的一种教学手段。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感悟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多样化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从图片、视频和史料中展开讨论与探究,达到思维的升华,是实现新课程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加强专业发展,努力适应教材的新内涵
1.知识更新加快
新教材体现了许多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如果一个教师还用陈旧知识教学就会陷入知识陈旧的泥潭,这迫使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
2.综合意识和人文性内容加强
新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现了极强的综合性,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专题性设计体现了综合的意识,而综合性教材的特点就是不求知识的深度,但求知识的广度与活度,这种强调“面、体”的编排方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更高。另外当今人文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材在这个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如必修三《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孔子民本思想的介绍,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这就打破了以前教材只强调知识结构、重思想灌输等做法,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与思路。类似这样内容的增加也需要教师不断修正自己的传统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教师应加强交流与合作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历史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还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积极发挥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如果教师只关注课本知识,是不能让学生得出感悟的,这就需要通过合作与探究,体会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与意识,这也是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教师缺乏知识的积淀,而教研是对教学实践工作的总结和提高,是积淀知识内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提高自己的教研意识,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教师亘古不变的责任。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应该给学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答案就是传人文之道,丰富人文素养,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加深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养成对历史深刻思考的习惯,这对培养教师的教研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应该确立“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新理念,甚至可以“文理渗透,综合创新”。
2.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人文学科的特点,挖掘隐涵其中的人文要素,给学生以情感、思想的熏陶
把历史教学与人文熏陶紧密结合,对拓展教师视野,形成教研意识是非常有益的。
3.教师只有把科学教育的过程由追求标准答案转变为发展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的过程,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由于时代、观念的不同,每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提高自身的人文意识,获得人生的价值。
五、教师应培养学生用提问的方法学习
在教学中,如果问题不是有学生提出,就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首先,鼓励学生联想生疑,从而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其次,利用讨论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质疑,在历史的每一节课中都要有活动展开讨论,如孔子教学为什么要弟子到列国实践,他与我们现在的实践有什么不同。利用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历史教师不仅要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还要“授人以渔场”,要教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供给学生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环境,送给学生愿意学、乐学、会学、学会的机会。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充当学生的倡导者、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则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者、参与者、提问者、发现者。
总之,新课程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广大历史教师应该适应这种变化,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改中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按照课标的内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作者单位 安徽省滁州市乌衣中学)
第三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摘要:在新课程中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
一、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传统教学继承者转变为研究性教学的开拓者;
二、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三、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
四、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应试教育的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五、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教材的实践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六、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知识权威”转变为终身学习者;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学校课程是把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现实的纽带,因而课程改革就是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思路,新课程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2003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启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70%左右;2005年秋季,中小学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启用新课程。2009年下半年,江西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因此,研究新课程下高中教师角色转换具有前瞻性,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基于此,我们十分有必要研究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问题。那么,在新课程中,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该实现哪些转变,本文作以下简论。
一、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传统教学继承者转变为研究性教学的开拓者
根据笔者研究发现,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理念上,课程观取代了教材观,注重对历史课程的性质、价值及总体认识,体现了新的课程资源观,而不是单一地局限于教材;[1]内容上,呈现出诸如材料广泛、多样、新颖,社会生活史、地方史比例加重,更加关注热点问题,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引入等特点;[2]而目标上,除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外,更重视学生“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大视野,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也日趋明朗,如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爱国主义、世界意识等。毋须多言,如此的命题趋势,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没有现代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就不能适应高考命题的上述变化趋势。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应该坚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理念,在注重“双基”的前提下着重培养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必须由传统教学继承者转变为研究性教学的开拓者。课堂教学应着重探讨解决“教什么?”、“怎么教?”、“是否有实效?”三个问题。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强调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非常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提供相关平台给学生以展示和讨论。
针对当前高考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学会知识的活用与迁移。例如:在讲“百家争鸣”时,我们让学生把老师当作“诸侯国国君”,四个小组分别代表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然后让学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这一话题向“国君”提出各自的主张,要大家来分析“国君”会采纳哪一家观点?为什么?假如我是一位小生产者,又会赞同哪一家观点?哪一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为什么?这一教学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很受学生欢迎。但是,我们要强调一点,研究性教学方法事实上与传统的讲授法并不矛盾。因为大家一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偏向知识的传授,新的教学法注重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知识与能力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的统一体,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与知识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特点。现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一般性知识占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效果更好,学习效率更高,考试成绩也更理想。对于复杂的概念、性质、评价、历史客观规律等的掌握,则应通过新的探究性学习,才能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但这必须要老师作必要的讲授与分析。
二、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老师的监控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有人曾对某市10所学校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敢于向老师提问的仅占20%,敢于当面指出老师错误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可见,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因为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也就谈不上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了。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与过程的评价。由此造成的便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被动授受,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对此,许多专家呼吁,现代学校老师和学生应当是学习的共同体,老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老师讲课要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理念,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准则。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也证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一定的信息和知识,但远不如动手行动给人的印象深刻,不如亲身体验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实际参与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因此,我们应
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新课标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的强制填鸭式的教学是不能产生其期望结果的。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学习是学习者的自主心理行为,教育只能影响学习并为学习服务。教师的职能也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已成为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各种开放的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作为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合作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向生活,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学会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三、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
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在他们看来,学生是不懂事的,生来就需要教师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不是平等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根据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管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处于被管制被奴役的境地,基本上丧失了作为独立自主个体的地位。这种模式化的管理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创新能力极为不利,只是培养出了一批批的“标准件”。这与新课程的核心思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相违背。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新课标要求老师由传统的学生管理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而应是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问题的合作者。为此,老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论”,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学习才有可能。当前许多老师也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正从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和学生一道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与学生一起分享问题探究中的快乐,这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新课标要求老师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要求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老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进行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同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合作与交流。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老师并没有高人一等的特权,而是以一个交流者、倾听者、建议者的身份出现,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真正充当着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四、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应试教育的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应试教育的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学生正处于生命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安全感、归属感和尊重感,需要教师的尊重、关爱和理解。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学校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奠基阶段,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具有特殊的影响。所以,教师应站在生命整体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给予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解放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和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的宽容、理解、关怀和支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导师和支持者,成为他们情感的归宿。真正关注学生的生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生命走向和谐与完善。
新课程要求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的老师并没有真正将教育新理念贯穿于自己的教学中。如有的老师教学设计很新颖,但在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关注的是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的“教参”,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
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五、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教材的实践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视教材为“圣经”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教师应迅速适应这个环境,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标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定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与教学必须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历史教材是师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文本素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桥梁和中介,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历史录像资料、历史文物、历史纪念场馆以及历史遗迹等同样都应该是学习历史的良好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应积极吸纳不同版本的教材精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同时利用好地区的德育资源来丰富历史
课堂教学内容。在处理教材上应努力做到“有主有次,有增有删;有详有略,有深有浅”。
江西省龙南中学高二年级历史备课组自2008年秋以来,大胆创新,依据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参照不同教材版本,编写了适合我校学生情况的校本教材。校本课程规范了不同教材版本的叙述,注意了每个专题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避免了教材上知识点的散乱,从而有利于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宏观把握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减轻记忆的负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必修3《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在校本教材中我们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重点叙述儒学的兴衰过程,即春秋战国时期产生、西汉时确立正统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陷入困境、宋明时期复兴、明清时期受到批判并重新趋于活跃、最后在新文化运动中被彻底否定,使学生立即形成一条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在叙述每个不同时期和阶段时,又重点列出了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落实了基本知识点。二是重点叙述了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便于学生正确看待儒家思想,弥补了教材缺少总体评价的缺陷。
随着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确立,教师在获得课程开发权利的同时,也承担了课程开发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不仅要与学生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建构,还要承担起开发学校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任务。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和强烈的参与意识,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的能力,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写适宜本地使用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为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培养、提升自己广泛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六、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由“知识权威”转变为终身学习者
过去,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慢,学科内容和相对稳定,再加上体制的因素,许多教师长年累月只念“一本经”,教上几年书,大致熟悉了教书的套路之后,便把自己的教学方式变成了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周而复始地使用。这样,教师俨然成了“知识权威”。
而今天,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更新速度急剧加快,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也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学校教育的研究更是蓬勃发展,研究成果日新月异。那种想一劳永逸地学习知识然后坐吃老本的做法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尤其如此,即便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如果不注意充电,也很可能会因为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的陈旧或匮乏而落后于时代,最终被社会所淘汰。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个性、开发校本课程等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一个合格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陈旧的知识体系,通过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只有拥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广泛丰富的学科外知识,才有可能让教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知识更新异常迅猛的信息时代,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才能用言传身教的实际行动,当好学生学习的楷模.
当然,教师角色的转换并不是说说而已,它需要勇气,甚至于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我认为,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必须要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新课改下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改倡导的是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进行教学的范例,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中介和桥梁,是开放和学习资源,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找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引发学生思考的话题,灵活地运用好教材,来完成教学所要求达到的目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重教知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关键的问题。任何时候“授人以鱼”总比不上“授人以渔”要好。第二: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
1、主体与主体而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新课程需要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立人格和鲜明个性的生命体。据此,则师生关系既不是“师徒如父子”式的所谓“亲子之情”,也不是“培养接班人”型的“阶级之爱”,而是生命亲近生命,人性提升人性的本体之爱。同样,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对每一个,即使是学习成绩不好、品行有过失的学生都充满关爱之情,能与其建立起亲近和谐的关系,那么,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将阳光灿烂。
2、双向交互而非单向传承关系
师生间的关系是交互式的教学相长。对学生,是知识与智力、智慧与心灵的成长;对教师,是经验与能力、理论与艺术的提高。明白这一点,教师就可以通过自由、民主、平等的方式,学生才能够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和善于创新。第三、教师应该由演员转换为一名出色的导演。
优秀的课堂并不是因为教师讲课生动而是因为教师引导得法学生表现出色。成功的教育是一个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道德的自我完善,知识的自觉探求,能力的自发锻炼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永远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充其量应该是个导演,教育过程也就是在教师这个导演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充分表演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才是演员,教师绝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有位教育家曾说:“什么样的教师在21世纪面临下岗?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找不到下岗的感觉,自我表现欲望太强,这样的教师就该下岗了;如果课堂上学生全动起来,教师似乎没事干,这样的教师不会下岗”。
第四、教师应由优秀的工人转换为出色的农民。
工人的工作是采用同一工艺将不同的产品加工成规格一致、性能相似的产品来,变不同为一致。而农民则不同,对不同的植物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该施肥的施肥,该除草的除草,该浇水的浇水,该修枝剪叶的修枝剪叶。培养的目标也不同,有的要培养成茵茵绿草,有的要培养成参天大树,有的要它花开四季,有的要它硕果累累。庄稼长不好,不会去埋怨庄稼,而会从自己对庄稼的管理上、从自身方面找原因。教师的工作应象农民一样,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正所谓因材施教,切忌对所有的班级所有同学用同一标准,同一方法去教育。
总之,新世纪需要新型人才,新型的人才需要新型老师的培养,新型的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更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关系祖国兴旺、民族发展的大事。
参考文献:〔1〕郭玉金《如何进行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转换》〔M〕 〔2〕温州二十二中《新课程下高中教师角色转换的实践和研究》〔〕 〔3〕钟启泉、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4〕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
〔5〕郭玉金《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换》〔M〕 〔6〕《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J〕 〔7〕《新课改下教师行为的转变》〔C〕 〔8〕《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反思》〔J〕
〔9〕刘桂玲《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历史命题趋势》〔J〕
〔10〕扬州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应对2010高考微调方案,构建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R〕
第四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建设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建设
摘 要:当前的高中历史课着重于分析历史事件本身的意义,缺少从全局的视角去把握历史规律,从丰富的历史资源中凝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内涵,没有充分发挥历史课程对于高中生心理建设的作用。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分析历史课堂现状,教师要从培养历史观、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三方面强化历史课堂对于高中生心理建设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观;价值观;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1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74
传统的历史课堂呆板枯燥,以记忆历史事件及代表意义为主要教学目标,为了迎合考试而忽略了对高中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明确提出:通过历史必修课的学习要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理念和考试方式没有本质改变,高中历史课堂并没有充分担负起提高综合素质、培育健全人格的责任。
高中历史是一门人文气息浓厚的课程,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学、宗教、艺术等众多领域[2],不仅可以开拓高中生的视野,锻炼思维,更是培育人格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正确的历史观、陶冶人文情怀,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独有的优势。因此,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合理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以往的历史课堂受到应试教育的局限,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对课本知识的灌输上,不重视锻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高中生无法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自然无法由内而外地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另外,这种强调知识记忆的教学目的导致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得不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疲于记忆知识点,导致课堂氛围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新课标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着重引导高中生在学习、分析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科学的思维去看待历史发展,对有关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解读和评价,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首先,高中历史教学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充分借鉴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有助于高中生正确认识历史的多元历史观[3]。其次,要在课堂中有意识地传递历史观的概念,加强课堂互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通过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提炼升华等过程把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提炼成分析问题的方法,如实践观点、整体观点、辩证观点等;在对比分析、宏观考虑历史事件意义的过程中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形成看待历史问题的态度,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生的价值观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潜力,更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小到对日常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个人的生活态度和道德操守,大到社会责任、民族发展,价值观无处不在。而如今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各种诱惑也随之而来,高中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需要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高中历史课程中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学、宗教、艺术等众多领域,记录了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历史的评价就是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对自然发展规律的探索,即是非观和人生追求。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了解和运用史学方法的基础上,要注意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4]。高中历史教育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把培育健康的人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首先,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要突出价值观的培养,授课不能仅仅停留在讲授知识点的层面上,而是要组织高中生对丰富的历史资源进行评价与感悟,挖掘其内在精神,提取出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价值观。其次,在授课方式上,要把主动权留给学生,在把握住教学主线的前提下,留有足够的课堂空间用于思考和讨论。因为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只有充分地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引导其自觉主动地去体悟有关历史信息中的精神内涵,提高课堂效率。
三、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生命个体对于存在意义的深刻认识。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强化高中生的人文体验,实现精神层面的启迪和引导[5]。历史是人类的活动记录,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大到经济、文化、军事反映出来的社会风貌,小到历史人物的个人际遇和情感抒发,无不渗透着浓厚的人文精神。然而,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形式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繁重的教学任务让授课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人文精神,种种原因导致高中历史课堂上人文精神培养的缺失。
新课改强调“加深对历史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即高中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和熏陶[6]。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地进行教材挖掘,并搜集教材外的有关历史资料,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上整合相关资料,构建起完整的知识链,便于学生全面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同时配合课堂上的适当引导,实现对人文精神的深度挖掘。另外,人文精神注重体验,相关资料要生动、典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地展?F历史;情景再现、朗读比赛等课堂形式能够增加代入感,强化高中生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 肖龙.大历史观与高中历史教育[J].吉林教育,2011(6):80.[2] 陈辉.重新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10):26.[3] 董兆玲.浅议多元历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2(24):20.[4] 谭广兵.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5(15):7.[5] 张天赐.论高中历史课堂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1):155.[6] 高月新.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3).
第五篇:新课改背景下(范文)
新课改背景下
摘要:本文从教学资源、师资水平、教学观念和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作了再次思考,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农村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特别是继续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要完善体制和政策,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善教师地位待遇,提高教师素质,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说明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的教育以及农村教育问题,笔者深感欣慰,同时也很忧虑,目前农村的教育教学依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笔者从事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现就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出以下分析。
一、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一本教材、教参,一只粉笔,除了这些根本没有其他的辅助教学设备。学生除了课本就是几张简陋的课桌,有些学校这些桌椅还是城镇用了几年更换赠送过来的,说起教学设施,农村的小孩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育是怎么一回事?什么远程教室,图书馆更是离他们很远。尽管近些年来国家投入的大量教育资金,遗憾的是却不能面面俱到,真正落实下来。
二、师资水平问题
据调查和了解,发现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都没有具备:
第一,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不太会讲普通话,我们大家都知道,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标准语言,更是学校的基本教学语言,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现在是我们很多老师怕讲不好,他们就索性用方言,而且认为反正学生也听得懂,很难想象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在老师一口家乡话的教学下是什么样的情景?更不知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何而来?又怎么身临其境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语文兴趣的培养又从何开始?
第二,语文教师不会学习目前流行的“知识折旧律”是: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因此,适应变化是知识时代对人类提出的挑战。美国知识管理学家德鲁克(Drucker)说,知识社会要求其所有成员学会如何学习,因为知识的本质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在知识社会中,“有教养的人”是学会了学习的人。在知识时代,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据我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就是在忙自己的家务事情。据我了解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没有看过相关教育方面的著作与论文或者报刊杂志等等,对一些教育改革和教学理念也关注极少,作为一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平时不利用各种方式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每天都不刷新自己的信息,不更新知识结构,不及时的补充学术养就很难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以及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和需要,无法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环境和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以及改变他们的认知方式。
三、教学观念及方式问题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都比较滞后,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认字、学会写字以及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语文相关能力的培养,比如听说读写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思路公式化。很多老师不与时俱进,依然在原地踏步,语文教学中仍然是按“熟悉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总结中心思想”这三个步骤进行教学。并且认为一篇课文的教学只要是完成了这个三步骤,自己的教学任务便是达标了。
2、教学方法的模式化。调查发现,在语文教学的语文课中,“通常只是读课本,听老师讲解词语、概念,而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进行有意思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所谓的教学活动是单向的、独断专行的活动。
3、教学手段原始化。农村很多学校依然还是黑板、粉笔这样的简单教学手段,一些相关电教设备和辅助教学的教学仪器基本是没有。
四、学生的阅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读书而发展。农村的学生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没有或不再读其他的书籍,很少学校有相应的图书馆,可想而知,他们的知识视野有多么的狭窄,在语文课上,老师的导语知识背景又不够,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去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看着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暗淡,想想都令人心痛,发人深省。
五、评估标准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所倡导的是多样化的评价观,主张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切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精神和物质的能力的评价,是一种以评价促进发展的积极评价观。素质教育的呼唤,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上述的种种问题与现状,应该引起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然而,怎样改变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当前的状态?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
首先,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整体师资水平。针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主管教育部门应加强农村教师的相关能力的培训力度,最好能通过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来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其次,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根据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认为,人的智力包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及创造新成果的潜力。每个人至少有八种能力,但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部相同。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认同和激励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来促进教学。所以教学评价的准则不应该是一维的,而应该是多元化的。第一、教学评价应该强调个性化。对学生的评价应根据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促进条件。第二、教学评价应该体现全面性。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以学生的其他各个方面(德、体、美、劳等)为评价对象。所以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最后,教学教法千篇一律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教法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作为祖国未来的培育者,要勤于思考,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习和总结,虚心听取学生、家长、领导的意见,可以请别的老师观察和点评,在互相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紧跟科研步伐,从中吸取改善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素质教育主体性特征,一切的教育或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致,引导学生朝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时刻不忘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总之,在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处处渗透新的教学理念,灵活使用新的教材,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真正地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成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