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江苏高考模拟教师版
2018年江苏高考模拟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义工联盟中,他不仅是发起人、带头者,更是义工精神的实践者、坚守者,时时处处都,亲力亲为。
②不管日方如何、绞尽脑汁、变换手法宣传自己的错误立场,都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基本事实。
③他
地寻求国画艺术的发展道路,多方探索,力求变化创新,在挥毫泼墨中抒发画家丰富的思想感情。
A.处心积虑 苦心孤诣 殚精竭虑 B.处心积虑 殚精竭虑 苦心孤诣 C.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 苦心孤诣 D.苦心孤诣 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通过海丝之路走向海外的潮汕人,在一杯功夫茶之后,美美地回味那“九曲回肠、心旷神怡”,故乡的一草一木也由此映人眼帘。
B.新《广告法》规范了原《广告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解决了公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些广告乱象,在制度层面更加完善、健全、合理。
C.造成“提笔忘字”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造成“能识不能写”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触屏操控和电子输入方式导致的。
D.阳光学校继承了《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一教育思想,于2014年提出了“率性教育”的理念。
3.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D.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力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A.所以,处于噪声环境中长时间地活动,就很容易使人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B.因此,人如果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C.所以,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对于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的。D.因此,对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来说,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产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5.胡优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中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胡优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胡优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胡优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同桌同学张海见胡优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就意味深长地对胡优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温造,字简舆。性嗜书,不喜为吏,隐王屋山。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书币招礼,造欣然曰:“可人也!”往从之。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及节度徐州,造谢归下邳,慨然有高世心。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②时李希烈反,攻陷城邑,天下兵镇阴相撼,逐主帅自立,德宗患之。以刘济方纳忠于朝,密诏建封择纵横士往说济,佐其必。建封强署造节度参谋,使幽州。造与济语未讫,济俯伏流涕曰:“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大臣尽忠,愿率先诸侯效死节。”造还,建封以闻,诏驰驷入奏。天子爱其才,问造家世及年,对曰:“臣五世祖大雅,外五世祖李勣,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帝奇之,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复去,隐东都。
③长庆初,以京兆司录为太原幽镇宣谕使,召见,辞曰:“臣,府县吏也,不宜行,恐四方易朝廷。”穆宗曰:“朕东宫时闻刘总,比年上书请觐,使问行期,乃不报,卿为我行喻意,毋多让。”因赐绯衣。至范阳,总橐郊迎。造为开示祸福,总惧,矍然若兵在颈,由是籍所部九州入朝。还,迁殿中侍御史。
④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众谓造可夷其乱,文宗亦以为能,乃授检校右散骑常侍、山南西道节度使,许以便宜从事。帝虑其劳费,造曰:“臣计诸道戍蛮之兵方还,愿得密诏受约束,用此足矣。”许之。命神策将董仲质、河中将温德彝、邰阳将刘士和从造。而兴元将卫志忠、张丕、李少直自蜀还,造喻以意,皆曰:“不敢二。”乃用八百人自从,五百人为前军。既入,前军呵护诸门。造至,欲大宴,视听事,曰:“此隘狭,不足飨士。”更徙牙门。坐定,将卒罗拜,徐曰:“吾欲闻新军去主意,可悉前,旧军无得进。”劳问毕,就坐,酒行,从兵合,卒有觉者,欲引去,造传言叱之,乃不敢动。即问军中杀绛状,志忠、张丕夹阶立,拔剑传呼曰:“悉杀之!”围兵争奋,皆斩首,凡八百余人。亲杀绛者,醢之;号令者,殊死。取百级祭绛,三十级祭死事官王景延等,余悉投之汉江。监军杨叔元拥造靴祈哀,造以兵卫出之。诏流康州。叔元,始激兵乱者也,人以造不戮为恨。以功加检校礼部尚书,赐万缣赏其兵。
⑤后入为兵部侍郎,以病自言,出东都留守。卒,年七十,赠尚书右仆射。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注】①驷,此指驿马。②醢[hǎi]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②
①A.而不敢縻以职事
縻:束缚 B.逐主帅自立,德宗患之
患:以……为担忧 C.恐四方易朝廷
易:轻视 D.卒有觉者,欲引去
觉:睡觉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D A.①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 他的②帝虑其劳费 他
B.①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
的②造传言叱之,乃不敢动 他
C.①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 因为
②长庆初,以京兆司录为太原幽镇宣谕使 用 D.①亲杀绛者,醢之...的人
②叔元,始激兵乱者也,人以造不戮为恨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8.①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4分)
②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众谓造可夷其乱,文宗亦以为能(4分)
①张建封担心失去温造,于是把兄长之女嫁给温造为妻。
②兴元军叛乱,杀死节度使李绛,众人认为温造能够平定这一**,文宗也认为他可以 9.从全文中可以看出温造是怎样一个人?(4分)
年少成名,长于言辞,富有谋略,不愿为官,行事果决(答出4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蛾眉亭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①蛾眉亭,在当涂县(今安徽境),傍牛渚山而立,因前有东梁山,西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而得名。牛渚山,又名牛渚圻,面临长江,山势险要,其北部突入江中名采石矶,为古时大江南北重要津渡、军家必争之地。蛾眉亭便建在采石矶上。李白墓在当涂东南之青山北麓。
②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宋室南渡后,韩元吉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官至吏部尚书,后为礼部尚书出使金国,力主收复失地。晋封颍川郡公,归老于信州南涧。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当代胜流和爱国志士相善,多有诗词唱和。
(1)“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说说其作用。(3分)
前句是说,那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宛如美人刚刚用黛石涂过的两抹弯弯的蛾眉。“凝”,谓凝止、聚积,在这里则指蛾眉含愁带恨,其实发泄的却是词人内心的忧国忧民的愁苦。面对半壁大好河山已陷金人之手、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的情景,他所愁所恨的应是对恢复版图、统一旧时河山的希冀一次次的破灭。(2)作者身处南国,为何能闻到“塞笛”之音?说说你的看法。(4分)
【答案】第一种解释:身在南国的词人所听到的“塞笛”,只能是因为日夜将收复失地萦绕心头而形成的一种幻觉,在写作技巧上则是使用了跨越空间、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大胆联想,这使豪气之中多少带进了一丝苍凉。
②
①第二中解释:“塞笛”也可指实边防军队里吹奏的笛声,因为那时的采石矶就是南宋与金国交界的军事重镇。词人听闻塞笛之音,心中倍感苍凉。两种解释都可以。
(3)简要概括“试问谪仙何处?”所蕴含的情感。(4分)
【答案】前句是说:试问到哪里去才能追寻到谪仙人李白的踪迹?作者对着茫茫江水,呼唤寻找着前朝那位狂放不羁、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这既是对所倾心仰慕的诗人的凭吊,也是词人在积极地为苦闷心情寻找寄托,希望自身也具有旷达、豪迈如李白般的性格。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欧阳修《醉翁亭记》)(2)
______,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杜牧《阿房宫赋》)(3)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4),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无题》)(5)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7)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板桥《竹石》)临溪而渔
泉香而酒洌
妃嫔媵嫱
可以横绝峨眉巅
此情可待成追忆
挟飞仙以遨游
茕茕孑立
任尔东西南北风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凭什么让你很幸福 [意大利] 迪诺•布扎蒂
在城郊这所专门关押无期徒刑犯人的巨大监狱里,有一条看似十分人性,实则极为残忍的规定。
每一个被判终身监禁的人,都有一次站在大众面前向全体市民发表半个小时演说的机会。犯人由牢里被带到典狱长和其他人的办公室所在大楼的露台上,若演讲结束听众鼓掌,演讲者就重获自由。
这听起来好像是天大的恩惠,其实不然。首先,向大众求助的机会只有一次,它让希望变成折磨。犯人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一切都由典狱长决定。有可能才入狱半小时就被带上露台,也可能需要漫长的等待。有人年纪轻轻入狱,走上命运的露台时已经垂垂老矣,几乎已丧失说话能力。
可供参考的,就是那些已做过演说但未获青睐的前人的经验。但这些被“筛掉”的家伙一句话都不肯说,不管我们怎么求他们吐露演说的内容和群众的反应,都没有用,他们只冷冷一笑,不发一言。既然我要在牢狱里度过余生——他们心里一定那么想——那你们也都留着吧,休想我会帮你们,反正我本来就是坏蛋。
最棘手的却是那些来听演讲的市民。我们固然是十恶不赦的坏蛋,外面那些自由的男男女女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宣布有犯人要上露台讲话,他们就蜂拥而至,不是因为有人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上,事关重大,而是带着逛庙会、看戏的心情而来。他们是来看热闹的。他们口哨、脏话齐飞,外加阵阵哄笑。本已心情起伏、全身无力的我们,面对这样的舞台能做什么?
虽然传说中曾经有无期徒刑犯通过了这个考验,但只是传说。确定的是,从我入狱至今这一年来,还没有人成功过。差不多一个月一次,我们中的一个会被带上露台讲话。之后一个不少又全都被带回牢里。群众把每一个人都嘘下台。守卫通知我,轮到我上场了,时间是下午两点。再过两个小时,我就要去面对群众了。我一点儿都不怕,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我相信自己已经为这个找到了答案。我想了很久,整整一年,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不敢奢望我的听众会比其他牢友所面对的听众有教养。
他们打开牢房铁门,带我穿过整个监狱,爬两级阶梯,进入一间庄严的大厅,然后站上露台。我身后的门被锁上,我一个人面对黑压压的人群。
我连眼睛都睁不开,光太强了。然后我看到至少有三千人,包括最高法官,都在盯着我。
台下发出长长的嘘声,骂声四起。“喔,绅士出场了!你说话啊,无辜的受害者!快逗我们笑,说点笑话来听。你家有老母在等你,对不对?你想死你的小孩了,对吧?”
我双手扶着栏杆,不为所动。我心里已盘算好了,说不定这是唯一能救我脱困的妙计。我无动于衷,无所谓,既不要求他们安静,也不做任何表示。很快我就欣慰地发现,我的举动让他们不知所措。显然,在我之前站在露台上的牢友都用了另一套策略,或许大吼大叫,或许用软话请求下面安静,结果都不讨好。
我还是不说、不动,像尊雕像。嘈杂声渐渐平缓下来,偶尔还冒出一两下嘘声,然后一片静默。不动。我鼓起全部的勇气,不出声。
最后,一个和气、诚恳的声音说:“你说话啊!你说,我们听。” 我孤注一掷。
“我为什么要说话?”我说,“我站在这里是因为轮到我了,如此而已,我并不想感动你们什么。我有罪。我不想再看见我的家人。我不想离开这里。我在这里过得很好。” 台下的人交头接耳。然后有人喊:“别装了!”
“我过得比你们好。”我说,“我不能说细节,不过我兴致一来,便穿过一条没人知道的秘密通道,可以从我牢房直通某栋美丽别墅的花园,当然不能跟你们说是哪一栋,反正这附近多得是。那里的人都认识我,很照顾我。还有……” 我故意停下不说,卖个关子。台下的人群一脸的迷惘与失望,好像眼睁睁地看着手中的猎物跑掉。“还有一位少女深爱着我。”
“够了,不要再说了!”有人痛心大喊。得知我过得那么幸福,想必触痛了他的伤口。
“所以你们最好别来烦我!”我声嘶力竭,“我求你们,好心人!可怜可怜我吧!让我留在这里!嘘我,快,嘘我呀!”
我意识到群众中传开一股愤恨不平之意,他们恨我,只是还在怀疑我说的是真是假,我真的快乐吗?他们苦恼不已。他们依然犹豫不决。
我整个身体探到露台外面,做作地颤着声音喊:“答应我,大慈大悲的先生小姐们!你们又没有任何损失!求求你们,嘘我这个幸福的犯人吧!” 人群中传出一个恶毒的声音:“你想得美!才没那么好的事!凭什么让你很幸福?” 说完就鼓起掌来,第二个人跟进,然后十个、百个,全场响起一片如雷般的掌声。我胜利了,这些白痴。我身后的门打开了。“你走吧,”他们说,“你自由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8期)12.说说对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答:守卫通知“我”上场的时候,“我”非常镇定,一点儿都不怕,也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因为经过整整一年的准备,“我”对演讲成功拥有充分自信。这个自信源自于一年来“我”对其他牢友遇到的情况的了解,源自于“我”对没有教养的听众的了解,源自于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了解。13.为什么说狱中演讲是“极为残忍的规定”?请简要分析。(4分)
答:①首先,机会非常难得。向大众求助的机会只有一次,犯人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有人一直等到垂老。这种等待无异于精神折磨。
②其次,没有经验可供参考。那些演讲失败的家伙一句话都不肯说,不管我们怎么求他们都没有用,他们只冷冷一笑,不发一言。
③最后,来听演讲的市民并不在意犯人的命运。他们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对犯人起哄,并且把每一个人都嘘下台。14.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①情节结构上,这个结局与前面主人公的精心准备紧密照应,又与其他犯人的命运形成对比;②人物形象上,主人公获得自由的结局恰恰印证了主人公的智慧,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艺术效果上,这个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发了读者的深层次思考;④内容主旨上,有利于揭示人性丑陋的一面,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追求,深化了主题。
15.探究标题“凭什么让你很幸福”的丰富意蕴。(6分)
答:①监狱管理者不想让犯人幸福,因演讲获胜而获得自由只是他们的一场恶作剧。②听众不想让犯人幸福,因为任何人幸福都会让他们嫉妒。③狱友不想让你幸福,你的幸福会让他们感到痛苦。④所以,整个社会是扭曲的、变态的。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难以逃避的选择
张天行
在一个小城,住着两位哲学家,一位是有神论者,另一位是无神论者。两个人都一直努力要说服城里的人,以增加自己的追随者。他们使城里的人常感到迷惑。有时候,一个人会听其中一个哲学家讲话变成有神论者;然而又可能会被另一个说服而相信无神论者。——城市的很多人都对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厌烦了,全城的人都被搞得很混乱。
人们想要过安稳平静的生活,很多人对有神论和无神论并不十分关心。于是有人提议:“让他们两个人去辩论,不管谁赢,我们就跟着他,跟随胜利者总是稳妥的。”
在明澈的月光下,两位哲学家开始辩论。他们都有非常专业的逻辑修养,攻防是一流的,你来我往,辩论越来越激烈,听的人们一时难定输赢。第二天早上,整个城市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原来他们互相说服了对方!那个无神论者变成有神论者,而有神论者变成无神论者!
结果有些出人意外,但我们还可以试着同情地理解,两位哲学家通过辩论,看到想到了问题新的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转变立场——只要是真诚的,这应是容许的,也是异常果敢的举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哲学的根本问题本来就不像黑白的判断那么简单,当然更不是那么容易统一的。两位的立场换位在一定意义上昭示了问题的复杂性。哲学家冯友兰曾云:专业哲学家的哲学,一定重视论证证据,其结论是“走进去”的;普通百姓的哲学观念仿佛是“跳进去”的。这话不可绝对化,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人生体认支撑,与哲学家宗教家倡导的观念,也会有或隐或显的互动。
宇宙、人类从哪里来,又走向哪里?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意义何在?人如何从有限走向无限?心灵精神是不断向上追求还是安于世俗红尘?什么社会体制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并通向和谐……这些问题仍或强或弱地撞击人的心灵。当今世界上,宗教家、哲学家们仍以各种形式到处游说……不言而喻,观念分歧还是巨大的,人们仍会在困惑中。
困惑不仅来自哲学家已有的不同理论,更源于人们自己对某种观念指导下展开的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在人生的行进中,人们选择、可能放弃、再选择……类似的事在生活中上演着。有时回看他们有过的选择,差异之巨大,也不亚于两位哲学家的立场换位呢!是什么让人们说服内心,作出巨大的改变?这是不能简单回答的。
我们的依赖心是如此之重,许多事想着最好由其他人决定,我们只要循着方向前行就好了。也许,有些事这样也无不可,但要知道,涉及人生社会特别是内心信仰的大问题,过分信赖名人,搬弄经典,终究是替人数宝。明心见性还是自己修证的好,那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受用。
不可否认,困惑、内心的挣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让我们沉下心来,直面自己的心灵,循着良知的指引,自己选择,勇于承担,走出一条或不是坦途却沐浴人性光辉的路,从而推动社会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潮,奔腾向前。
(选自2014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16.文章开头讲述两位哲学家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①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启发读者思索;③用故事证明了选择的艰难;④述说故事本身,就是巧妙证明论点的过程。(答出三点,即给6分。)17.(1)解释文中的“走进去”、“跳进去”的含义。(4分)
答:(1)走进去:通过重视论证与论据而得出结论;跳进去:直接接受论断。(每点2分)(2)说明引用冯友兰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分)答:为下文谈普通人要重视自我选择张本(2分)。18.结合文章标题,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6分)
答:①阐述人生选择虽艰难但不可逃避;②倡导人们遵循良知,自己选择,走一条沐浴人性光辉的路;③表达了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测量光速差值的实验)是相对论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有一次,爱因斯坦访问美国,在跟迈克尔逊聊天时问道:“对测光速这个实验为什么那么感兴趣?做了那么多工作?” 迈克尔逊回答道:“因为我觉得它很好玩。”
无独有偶。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 的赵元任先生告诉女儿,自已研究语言学也是为了“好玩儿”。世界上很多大学者研究某种现象或理论时,常常是为了“好玩”。在今天看来,淡淡一句“好玩儿” 背后藏着颇多深意。
请围绕上述材料的内容与含义,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语文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文之难,而诗之难又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停蓄、温雅,皆在其间矣。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矧其下者哉!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也。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20.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4处)(4分)
【答案】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 21.文中的“王右丞”和“韦苏州”分别是指
和
。(2分)王维、韦应物 22.下列作品中,论诗同样提到“滋味”的著作的是(D)(2分)
A.曹丕《典论•论文》 B.徐陵《玉台新咏》 C.洪迈《容斋随笔》 D.钟嵘《诗品》 23.从文中看,司空图诗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答:辨味、韵外之致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c)(e)(5分)
A.《端午节》的主人公方玄绰在发现自己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愤愤然却于事无补时,便通过幻想来平复自己内心深处激荡着的不满情绪,以寻求内心的宁静。
B.《老人与海》以写实手法展现了捕鱼老人圣地亚哥在重压下仍保持的优雅风度,这种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者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硬汉”形象之一。
C.《子夜》中,吴荪甫不满意范博文肤浅的议论,便郑重告诉林佩瑶,范博文气魄不大,不适合林佩珊。林佩瑶对他的意见很是赞同。
D.《哈姆雷特》中,第五幕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比剑是全剧的高潮,在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后,雷欧提斯揭穿了克劳狄斯的下毒害人的阴谋。E.《欧也妮·葛朗台》中,吝啬和爱财致使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锱铢必较。家人安排好一天的伙食他都要亲自审核,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也不许。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五十八回中,宝玉在杏子树下留泪叹息,《脂砚斋》有批文“近之淫书满纸伤春,究竟不知伤春原委。看他并不提伤春字样,却艳恨浓愁香流满纸矣”,此处宝玉因何伤春,请简述。(6分)
(2)《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次战役?概述此次战役的经过。(4分)
①宝玉病稍好,便拄仗去瞧林黛玉。路过一棵杏树,树上结着杏子,宝玉见后感叹“病不逢时”,错过了赏花。②此时,宝玉又发了木性,想起了邢岫已择夫婿,“少了一个好女儿“。③又想及红颜易老,杏子也快熟透,人过几年也会“乌发如银,红颜似槁“。宝玉因此伤心,对杏留泪叹息,“伤春”之感油然而生。
(2)夷陵之战。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及张飞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开战之初,蜀军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陆逊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40多座军营绵延七百里,顷刻变成一片火海,蜀军大败。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
文人画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文人)所画的画,而是指具有“文人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因此,文人画的根本特点,就是它的这个价值性。
文人画是灵魂的功课,带有鲜明的智慧性。中国道禅哲学有不立文字之思想,人的智性在语言(知识理性)中容易陷入困境。而视觉艺术在宋元以来的发展中,在某些方面却解脱了语言的困境。文人画既可表达人们所“思”,又可以克服知识理性的障碍,成为人们重视的一种方式。陈衡恪论文人画,认为其重要特性“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他用“思” 来概括文人画的基本特性。戴熙说,文人画不仅要“可感”,更要“可思”,是说必由生命感觉上升到“可思”,要能打动人的智慧。南田说得更有意思:“秋令人悲,又能令人思。写秋者必得可悲可思之意,而后能为之。不然,不若听寒蝉与蟋蟀鸣也。”
文人画的智慧表达毕竟不同于哲学论文,它不是概念的推理,更不是某种思想的强行贯彻。它是一个情意世界,一种在体验中涌起的关于生命的沉思。文人画的智慧与其说是某种观点的敷衍,倒不如说是建立一种立足于沉思的生命呈现方式,一种融进灵魂觉性活动的独特心理形式。文人画的智慧表达,不是结论,而是过程;不是观念,而是生命;不是定性定义的传递,而是非确定性的呈现。因此绘画便从此前的确定性中解脱出来。这样就避开了中国哲学所警惕的“语言的困境”(如老子的“言无言”、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慧能的“不立文字”)。(选自朱良志《南画十六观》,有删改)26.请简要概括文人画的特点。(3分)
答:①价值性(追求人文价值,寻求生命的意义);②智慧性(不仅可感,而且可思);③非确定性。
27.如何理解文人画的“智慧性”?(6分)
答:①文人画的智慧性,就是指文人画要传达生命“可感”,还要打动人,给人以生命启示的智慧;②文人画的智慧是建立一种立足于沉思的生命呈现方式,一种融进灵魂觉性活动的独特心理形式。28.结合本文谈谈你对“中国哲学所警惕的‘语言困境’”的理解。(6分)
答:①是概念的推理,是某种思想的强行贯彻;②它不能在体验中涌起关于生命的沉思,是定性定义的传递;③人的智性会使人在语言(知识理性)中容易陷入困境,使得人的言论跟客观齐一的自然常理不能谐和一致(语言不能准确表述事、理)
第二篇:2018江苏高考模拟试卷古文
江苏高考模拟古文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余庆传
王世贞
余征君,讳庆。王父希犹为南昌之定安人,生橘泉公禄,博学工诗,尤善岐黄业。壮而念定安狭瘠,不足以展,乃西游湘汉,之固始,所至以其业起病者,而固始士大夫尤贤之,遂家焉。娶于氏,生征君。
征君甫七岁,而有大人志,诸公属以偶对,辄应若响。叹曰:“是儿,国器也。”以是橘泉公益重。弱冠补弟子员。中州属文以气胜,而征君独传于理,其词藻足发之,屡试学使者辄冠其曹偶,而至大试,则数奇,凡四试皆北。又试为戊午,其文已中鹄矣,至署榜而有轧者,两罢之。征君不为阻,又再试为甲子,司理①长矣,从征君试而独得魁选。征君既稍自愉快,已而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顾汗血,立享千金,乃不如骥之子,而奈何逐逐盐车于太行之崎岖乎?”乃谢不赴有司试,而考筑河之湄,凿池、编篱、浇花、荣竹木,日召亲知文酒会,甚适也。征君既为诸生祭酒,束贽请益者众。予里人秦生被诬,杖且死,犹坐系不得出,征君脱骖马赎之出,而医药之,得不死。他日,之别墅,遇有夫妇哭甚哀,问知其有巨室逋,且鬻妇以偿也,趋诣巨室,自为券以代而解。征君所行德甚众,然不以自名。其受人德,则缕缕热中不亟报不止也。事橘泉公无违色。既以考终,柴毁骨立。每念不能终养公,泪交下于颐。
少能诗,晚而渐入唐格。能文,能书,旁晓星历之技。盖盖都邑既欲以公应辟书不果,则以应岁荐,甫治装而病卒矣,年仅五十七。
赞曰:余所睹博士师弟之荐征君牍,抑何其详至委曲也。汝南故善“月旦评”②,今犹有古之遗也。夫以其文俳故不志,志大都云司理之治晋陵。余以是传之。(节选自《固始县志》,有删改)
【注】①司理,官职名,文中用作人的称谓。②月旦评,指评价人物。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辄应若响
响:回声
B.浇花、荣竹木
荣:使……繁茂 C.束贽请益者众
贽:礼物
D.问知其有巨室逋
逋:追讨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文中人物间的关系看,希犹生橘泉公,橘泉公生余征君,因此文章第一段中的“王父”当解释为“祖父”的意思。B.在某次科举考试中,余征君的儿子跟他一起参加考试并得了第一名,他却再次落榜,之后他就放弃了以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念头。
C.为了排遣科考不利带来的失落和无奈,余征君在河边寻找适宜的地方筑室居住,与亲朋好友饮酒作诗,日子闲适自得。D.余征君年少时就有才名,人们视之为“国器”,但他命运不好,常常落榜。后来应“岁荐”时,因生病去世而终于没能成行。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壮而念定安狭瘠,不足以展,乃西游湘汉。(4分)②予里人秦生被诬,杖且死,犹坐系不得出。(4分)9.请概括余征君为人方面的特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 叔 扬 传
[明]李诩
黄钺字叔扬,苏郡常熟县人。少明敏好学。家无藏书,钺日游市肆中,见书,即借观之,或竟日不还。
洪武二十二年己卯,举湖广乡试,明年庚辰第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升户科左,又改礼科。居职封驳甚多。辛巳以父丧归。其所厚翰林侍读方孝孺吊之,屏左右密言曰:“北方不靖,苏、常、镇京师之左辅,应北之右臂也。君吴人,朝廷之近臣,今虽去,当有以教我。”曰:“三郡惟镇江最为要害,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童俊狡狯,不宜独任。吾近见其奏事上前,视远而言游,此其心不可测也。苏州知府姚善忠义激烈,有国士风,必能独当一面。但仁慈有余,而御下太宽,此治郡之良才,恐不足以定乱耳。然国家大势,不在江南,必待戎马至此,亦已晚矣。”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善得书,与钺相对恸哭,以死自誓。
钺至家,因父殡在陂上旧庐,即往居之,足迹不入城邑。有御史按部至常熟,问曰:“此有黄给事,何在?”邑中无知其家者。一老人居与钺邻,引之。御史舟至陂时方暮,秋收禾堆积村巷,路又泥淖,御史乃徒步抵其舍,钺从幕中对语移日。家人以贵客至欲割鸡具馔,钺惊曰:“岂有居丧而杀鸡礼客者耶!”卒以菜粥对食而别。
壬午,靖难师日促,姚善受建文君诏,总率苏、松、常、镇、嘉兴五部兵马勤王。善以书招钺,以亲丧尚在殡,请即日营葬毕事,乃可趋命。既而童俊果以镇江降。
文皇帝正位,诏暴姚善罪状收之。善麾下许百户惟权诈因得亲善,缚善邀赏。钺闻之恸哭,绝食,闭目三四日死,悉以家 人救免。或传言善款服,上赦其罪,复瞠目曰:“吾知善为人决无二心,吾且少俟之,善事定,吾独死未晚也。脱果不死,吾将下报希直。”希直者,孝孺字也。遂复稍稍食。其年七月十日,善就刑报至。钺起,登琴川桥,西向再拜,祠而哭之曰:“吾与君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义同许身。君与希直同死国,吾忍背义独生乎?”祠毕,绐家人归祭具,遂从容整衣冠,奋身入水死。
(节选自《戒庵老人漫笔》)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方不靖
靖:安抚 B.视远而言游
游:虚浮 C.诏暴姚善罪状收之
收:逮捕 D.绐家人归祭具
绐:欺骗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试是科举时代在省城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B.己卯、辛巳、壬午采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C.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能参与朝廷机要,有较大实权。D.按部指在京城任职的官员被皇帝贬谪,委派到地方处理政务。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
(2)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9.黄叔扬不愿“背义独生”,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义”的内涵。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遁石先生传
胡俨
翁姓王氏,讳与准,字公度,浙之余姚人。父彦达,有隐操。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朝廷旌录 【表彰、记载】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悉取其先世所遗书付翁曰:“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翁闭门力学,尽读所遺书。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因去从四明赵先生学《易》。赵先生奇其志节,妻以族妹而劝之仕。翁曰:“昨闻先生“遁世无闷’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赵先生愧谢之。
先世尝得筮书于异人,翁暇试取而究其术,为人筮,无不奇中。远近輻辏,县令亦遣人来邀筮。后益数数,日或二三至。翁厌苦之,取其书对使者焚之曰:“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令大衔之。翁因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不归者年余。时朝廷督有司访求遗逸甚严。部使者至县欲起翁。令因言曰:“王与准以其先世尝死忠,朝廷待之薄,遂父子誓不出仕,有怨望之心。”使者怒拘翁三子,使人督押,入山求之。翁闻益深遁,坠崖伤足。求者得之以出。部使见翁创甚,且视其言貌坦直无他。翁亦备言其焚书逃遁之故。使者悟,始释翁。见翁次子世杰之贤,因谓翁曰:“足下不仕,终恐及罪,宁能以子代行乎?”不得已,遂补世杰邑庠弟子员。而翁竟以足疾得免。翁谓人曰:“吾非恶富贵而乐贫贱;顾吾命甚薄,且先人之志,不忍渝也。”又曰:“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因自号通石翁云。翁伟貌修髯,精究《礼》《易》,著《易微》数千言。尝居秘图湖阴,遇“大有”之“震”,谓其子曰:“吾先世盛极而衰,今衰极当复矣。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兴必盛且久。”至是翁没且十年,而世杰以名儒宿学膺贡,来游南雍。大司成陈公一见,待以友礼,使毋就弟子列;命六堂之士成师资之。俨忝与同舍,受世杰教益为最多,而相知为最深,因得备闻翁之隐德,乃私为志之若此。
(选自《王阳明全集》,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先生愧谢之
谢:道歉
B.令大衔之
衔:接受 C.有怨望之心
望:怨恨
D.俨忝与同舍
忝:愧,有愧于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旧时指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也用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前面。作者在王与准的名字前加“讳”,以表示对他的尊敬。
B.筮书,古代记载占卜方法的书。王与准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并利用空闲时间加以研究,替人占卜,连县令也多次派人请他去占卜。
C.邑庠,文中是县学的代称。部使想任用王与准做官,王与准逃到山的更深处,坠崖伤足,部使于是补录他的次子王世杰为县学的弟子员。
D.弟子,文中指门徒、学生。王世杰凭借他的名望和才学被举为贡生,他到南雍游学,大司成陈公把他当成朋友,而没有把他放在学生之列。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4分)(2)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5分)9.请简要概括王与准“遁世”的原因。(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吴保安,字永固,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尉。其乡人郭仲翔,即元振注从侄也。仲翔有才学,元振欲成其名宦。
会南蛮作乱,以李蒙为姚州都督,帅师讨焉。蒙临行,辞元振。元振乃见仲翔,谓蒙曰:“弟之孤子,未有名宦。子姑将行,如破贼立功,某在政事,当接引之,俾其薄俸也。”蒙诺之。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至蜀,保安寓书于仲翔曰:“幸共乡里,素未谋面,而心常慕仰。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是吾子丘山之恩,即保安铭镂之日。”
仲翔得书,深感之,即言于李将军,召为管记。未至而蛮贼转逼,李将军至姚州,与战破之。乘胜深入,蛮覆而败之。李身死军没,仲翔为虏。蛮夷利汉财物,其没落者,皆通音耗,令其家赎之。保安既至姚州,适值军没,迟留未返。而仲翔于蛮中,致书于保安曰:“永固无恙。顷辱书未报,值大军已发。深入贼庭,果逢挠败。吾今在厄,力屈计穷。而蛮俗没留,许亲族往赎,求绢千匹。愿足下早报吾伯父。宜以时到,得赎吾还。使亡魂复归,死骨更肉,唯望足下耳。”时元振已卒,保安乃为报,许赎仲翔。乃倾其家,置绢千匹,赎之。
向二百日而仲翔至姚州,形状憔悴,殆非人也。方与保安相识,语相泣也。仲翔到家,辞亲凡十五年矣。后因勋至京,授蔚州录事参军,则迎亲到官。仲翔至蜀访保安,而保安与其妻皆卒。于是尽以家财二十万,厚葬保安,仍刻石颂美。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
(选自《新唐书•吴保安传》,有删改)【注】元振:郭元振,唐朝名将,宰相。6.对下列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帅师讨焉
帅:率领
B.俾其薄俸也
俾:使,让 C.蛮覆而败之
覆:遮盖
D.殆非人也
殆:几乎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侄: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即堂兄弟的儿子。B.孤子:即孤儿,少年丧父者或幼无父母者。C.乡曲:思乡的曲子,如《杨柳曲》《梅花落》等。D.鞭弭:马鞭和弓;执鞭弭,意指在部队建功立业。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
(2)仲翔亲庐其侧,行服三年,德保安不已。
9.结合全文,概括两件感恩回报的事情。(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与李翱书[1]
韩愈
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以子之待我之意,使我望于时人也。
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劫,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家累仅三十口,携此将安所归托乎?舍之入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此一事耳,足下谓我入京城,有所益乎?仆之有子,犹有不知者,时人能知我哉?持仆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今年加长矣,复驱之使就其故地,是亦难矣。所贵乎京师者,不以明天子在上,贤公卿在下,布衣韦带之士谈道义者多乎?以仆遑遑于其中,能上闻而下达乎?其知我者固少,知而相爱不相忌者又加少。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
嗟乎!子之责我诚是也,爱我诚多也,今天下之人,有如子者乎?自尧舜以来,士有不遇者乎?无也?子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洿,而处其所可乐哉?非不愿为子之所云者,力不足,势不便故也。仆于此岂以为大相知乎?累累随行,役役逐队,饥而食,饱而嬉者也。其所以止而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然所爱于我者少,不知我者犹多,吾岂乐于此乎哉?将亦有所病而求息于此也。
嗟乎!子诚爱我矣,子之所责于我者诚是矣,然恐子有时不暇责我而悲我,不暇悲我而自责且自悲也。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难耳。孔子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不易哉!若仆无所依归,无箪食,无瓢饮,无所取资,则饿而死,其不亦难乎?子之闻我 言亦悲矣。
嗟乎,子亦慎其所之哉!离违久,乍还侍左右,当日欢喜,故专使驰此,候足下意,并以自解。愈再拜。
【注】[1]与李翱书:本文写于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时李翱在长安,韩愈在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任节度推官。李翱,中唐著名的古文家、哲学家。从韩愈学古文,实则处师友之间。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子之言意皆是也是:正确的B.其安能有以合乎合:遇合 C.所贵乎京师者贵:崇尚
D.离违久,乍还侍左右违:背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愈家本来就穷困,最近又遭劫难,面对一家三十口的生计问题,韩愈陷入极其艰难尴尬的处境之中。B.韩愈在京城度过的八九年里,生活没有来源,只能每天靠求人打发日子,这些过往,如今想来令他痛定思痛。C.韩愈感叹自从尧舜以来,读书人就存在怀才不遇的现象,而唯独自己能不受玷污,找到快乐之所。D.韩愈认为颜回因为有孔圣人做他的靠山,而又有饭吃有水喝可以不死,不忧食而乐道是很容易做到的。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①舍之入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3分)②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3分)③其所以止而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3分)9.李翱在来信中希望韩愈做什么?韩愈为什么感到“欢愧来并”?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鹄从之。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②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句就①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 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③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 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②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简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勋虽在外,每军国密事,帝常手诏问之,数加赏赐,甚见亲信。
④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时,河南尹朱俊为卓陈军事。卓斥俊曰:“我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勋曰:“昔武丁之明,犹求箴谏,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卓曰“戏之耳。”勋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耳。”卓乃谢俊,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有删改)注①句(gōu)就:羌别种也。②蹇硕:人名。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劝勋可因此报隙
隙:怨仇
B.后刺史杨雍 即表勋领汉阳太守
领:领导 C.简贤所以报国也
简:推举
D .而欲杜人之口乎
杜:封堵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B.“表”是我国封建时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愿望的一种公文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且往往带有抒情色彩。C.“皇 太子”也称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嫡长子,通常也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D.“崩”和“薨”“卒”“不禄”等常用来委婉地表达“人死”的意思,但古代只有帝王的死才能用“崩”。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2)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
9.根据文章第③段,概括盖勋“甚见亲信”的原因。(不超过40个字)(4分)
一、6.D 7.C 8.①(橘泉公)长大后以为定安地狭而贫穷,(“壮”、“狭瘠”各1分)不能用来舒展自己的才能,(1分)于是向西在湘汉一带游历。(1分)②我的同乡秦生被诬陷,受拷打将要死了,还是关押在狱中不能出来。(“里人”“杖”、“坐系(获罪入狱)”各1分,整体句意1分)
9.好善乐施,急人所难;侍亲孝顺;受人之恩急于图报。(每点1分,答对3点得4分)附文言文译文:
余征君,名庆。祖父希犹是南昌定安人,生儿子橘泉公,名禄。学问广博擅长写诗,尤其精通医药。长大后考虑到定安地方小而贫穷,不能够用来施展自己的才能,于是向西游历于湘汉,(后来)到了固始。在那儿凭着自己的岐黄之业治好了病人,固始的士大夫特别认为他有才能,于是在那儿成家。娶妻于氏,生了征君。
征君才七岁,却有了大人的志向,各位长者叫他对对子,他就能对答迅速,如回声应和。那些长者赞叹说:“这个孩子,是治国的人材啊。”因此,橘泉公更加看重他。(征君)成年时,补为太学生。中原一带写文章以气势见长,但是征君却独独以说理见长,他的文字能充分阐发道理,屡次比试,学政都把他列为同辈之首,但到了乡试(大比)时,却运气不好,总共考了四次都失败了。戊午年又考了一次,他的文章已经中榜了,到张榜公布时却因为有人说坏话,两次被取消。征君不为此而受到阻挠,又在甲子年参加科考,(这时,他的儿子)司理长大了,跟着他一起参加科考而独自中了第一名。征君自己略微感到愉快,过了一会歌唱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伯乐看一下汗血马,马便价值千金,(我)竟然不如儿子,那么为什么还要无休无止地驾着盐车行走在太行山的崎岖之路呢?”此后就拒绝参加官府举行的考试,并在河岸边考察住地筑室而居,开凿水池、编织篱笆、浇灌花朵、种植竹木使之繁茂,天天召集亲朋好友聚集一起饮酒赋诗,非常满足安适。征君做了儒生的老师后,拿着礼物来请教的学生很多。
我的同乡秦生被诬陷,受拷打将要死了,还是因罪关押狱中不能出来,征君解下自己的马把他赎了出来,并且给他寻医问药,秦生得以不死。某一天,征君到别墅去,碰到一对夫妇哭得很悲伤,询问后知道他们欠了豪门的债,将要把妻子卖了来还债,(征君)急忙赶到富豪家,自己写了一张欠条来代他们还债而解除了那对夫妇的困境。余征君做的善事很多,但并不借此而自夸而求取名声。他受人恩德,一丝丝(牢记心头),急着(报答),不能马上报答不肯停止。余征君侍奉橘泉公始终和颜悦色。父亲去世后,他悲伤过度,以至于形体消瘦憔悴。(后来)每次想到不能奉养橘泉公以终其天年时,就泪流满面。余征君年少时就擅长写诗,晚年渐渐有了唐诗的格调。(他还)擅长写文章,擅长书法,又旁通天文历法。大概是京城因为想让征君应征而没有成功,就又让接受岁荐,(他)刚整治行装却因病去世了,年仅五十七岁。
赞曰:我所看到的征君的学友们推荐他的文案,是那么详细叙述事情的经过。汝南这个地方向来喜欢品评人物,至今遗风犹存。大概是因为他文章言辞诙谐而没被列入方志,方志所记的几乎全部是说司理治理晋陵的政事。我因此为他写了这篇传。
二、【答案】6.A
7.D
8.(1)如果镇守镇江的人不称职,这是自己撤销自己的守卫。
(2)方孝孺于是通过黄钺捎信给姚善,用忠君孝亲之道勉励他,相约并力辅助王室,渡过当时的困局。
9.维护正统的忠君思想;志同道合的朋友情谊。
【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北方不靖”,“靖”如解释为“安抚”,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北方不靖”,句子的主语是“北方”,如“靖”解释为“安抚”,句子的意思就是“北方不安抚”,“北方”是地方,“安抚”的对象一般为人,此处的“靖”应解释为“安定”,意思是“北方不安定”。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的A项,考生应结合文章的语境来理解“靖”的意思。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D项,“按部指在京城任职的官员被皇帝贬谪,委派到地方处理政务”有误,“按部”应指官员巡视属地。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是……也”,判断句,“是”,这;“撤”,撤销;“藩篱”,屏障,守卫。第二句中,“乃”,于是;“因”,通过;“附书”,捎信,“书”,古今异义,信件;“以忠孝相勉”,“以”,用,“相勉”应为“勉相”,“相”代指他;“期”,约定;“济”,渡过;“时艰”,当时的困局。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审题,把握题干的要求,“黄叔扬不愿‘背义独生’,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义’的内涵”。考生可以根据黄叔扬的言行进行概括,文中的黄叔扬即黄钺,故可以抓住“钺”的言行来分析,如第二段“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善得书,与钺相对恸哭,以死自誓”,誓死孝忠朝廷,这表现出黄叔扬维护正统的忠君思想;如最后一段他说的话“吾与君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义同许身。君与希直同死国,吾忍背义独生乎”,由此可以看出志同道合的朋友情谊。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即可。
三、6.B(衔:怀恨)7.B(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的是王与准的先辈。)
8.(1)乡里的后辈有人想来跟从他学习,(遇石先生)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不足以教授你们。评分建议:“或”、“辄”、“相”,语句通顺,各1分。(2)我如果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我)不敢忘记啊。评 分 建议:“非”、“遂”、“栖遁”、状语 后置句,语句通顺,各1分。
【参考译文】老先生姓王,名与准,字公度,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王彦达,有谦虚的操守。祖父王性常任广东参议,以忠诚为国殉难。朝廷表彰王彦达,彦达为父亲之死而悲痛,决定终身不入仕途。取出自己祖先留下的全部书籍交付给王与淮说:“只是希望不要废弃了祖先家业罢了,不用升官发达期望你们。”王与淮闭门努力学习,读尽了祖先留下的书籍。乡里后辈有人想来跟他学习,(与淮先生)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我的学识不足以教授你们。”于是去跟从四明赵先生学习《易》。赵先生惊奇于他的志向和节操,把表妹嫁给他为妻,并且鼓励他走上仕途。王与淮说:“以前听从先生‘遁世无闷’的教诲,与准请求终身实践这一教诲。”赵先生惭愧地向她道歉。
与淮祖先曾经从异人那里获得筮书,与淮空闲的时候拿来研究占卜的方法,为别人占卜,没有不神奇地卜中。远近人们纷纷前来,县令也派人来邀请他去占卜。后来更加迫切,有时每天会有两三回。与淮对此厌烦痛苦,取出筮书当使者面焚毁了它说:“王与准不能当术士,终日在官府奔走,谈论祸福。”县令对此深深怀恨在心。与淮于是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一年多不敢回家。当时朝廷督查有司访求朝廷遗漏的英才十分紧迫。部使者到县衙想起用与淮。县令趁此进言说:“王与准因为他的祖先世曾经为尽忠而死,朝廷待他们凉薄,于是父子立誓不出山做官,有.怨恨;心怀不满之心。”使者发怒拘捕与淮三个儿子,派人督促押解,进山寻找与淮。与淮听说后逃跑更加远的深山,坠下山崖摔伤了脚。寻找的人抓住了他带出了大山。部使见与淮受伤很严重,且看他的言谈举止坦荡率直没有其它意图。与淮也详尽地谈了他焚毁筮书逃遁的原因。使者明白了这些,才释放了与淮。部使看到余淮的次子世杰很贤良,于是对与淮说:“您不入仕途,最终恐怕要涉及犯罪,是不是能用儿子代你前行呢?”不得已,于是补录世杰为县学的弟子员。而王与淮最终凭脚病能免去出仕。王与淮对别人说:“我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只是我的命运很浅薄,况且祖宗的志向,也不忍心改变啊。”又说:“我要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避世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我)不敢忘记它。”于是自号通石翁。
王与淮体貌魁伟长髯潇洒,精心研究《礼》《易》,著有数千言的《易微》。曾经居住在秘图湖南,遇“大有”之“震”,对他的儿子说:“我们祖先兴盛到了极点就衰败了,现在衰败到了极点就应该复兴了。然而一定要我日后再世才兴盛吗?复兴必定旺盛且持久。”在与淮去世将近十年的时候,王世杰凭名儒宿学的身份荣膺贡生,来南雍游学。大司成陈公一看见他,以朋友的礼节接待他,没有将他放在学生的行列里;命国子监的贡生把他当老师对待。我恭敬地能有幸与世杰同处一个房间,受世杰教益是最多的,而相知是最深的,于是能详尽地了解老先生的谦虚的品德,于是我写下这篇文章。9.①父亲的影响;②赵先生的教诲;③应酬之苦;④信奉《易经》之说。
四、6.C(覆:翻转)7.C(乡曲,即乡里)
8.(1)郭仲翔很有才干能力,(李蒙)就任命他担任判官,把军中的事务交付给他。(“干用”“为”“委之军事”句式各1分,文句通顺1分。)评分建议:“干用”译为“有才干”亦可;首先看翻译的文句是否通顺,其次看实词和句式的翻译准确程度。(2)郭仲翔在吴保安的坟墓旁亲自修了一座庐舍,穿孝服守丧三年,对吴保安一直感激不尽。(“庐”“行服”“德”各1分,“亲庐其侧”句式1分)评分建议:“庐”译为“建造了一座庐舍”亦可;“行服”译为“守孝”亦可;“德保安不已”译为“感激吴保安从未停止”也算对。
【参考译文】 吴保安字永固,是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县尉。他的同乡郭仲翔,是郭元振的侄子。郭仲翔很有才学,郭元振想帮他扬名并当官。
适逢南方的少数民族作乱,朝廷派李蒙为姚州都督,率领军队讨伐。李蒙出发前向郭元振辞行。郭元振于是引荐郭仲翔,对李蒙说:“(这是)我过世弟弟的孩子,还没有功名。你姑且带着他前往,如能杀敌立功,我在朝中担任官职,会引进推荐他,使他获得微薄的俸禄。”李蒙答应了。郭仲翔很有才干,(李蒙)就任命他担任判官,把军中的事务交付给他。(郭仲翔)到达蜀地以后,吴保安寄信给他说:“有幸跟您同乡,却从来没有见过面,不过我心中一直很钦慕敬仰您。听说您是一个为别人的忧愁着急的人,如果不忘同乡的情分,突然给我特殊的眷顾,让我能够拿着马鞭和弓箭,在部队建功立业。这是您对我像大山一样的恩情,也是我永志不忘的时刻。”
郭仲翔接到吴保安的信后,深有感触,就向李蒙将军进言,征召任用他作管记。(吴保安)还没报到敌人就反扑逼近,李蒙将军赶到姚州,与敌兵交战,打败了他们。(又)乘胜深入追击,不料敌人翻转回来打败了他。李蒙将军战死,军队被消灭,郭仲翔也成了俘虏。蛮夷贪图汉人的财物,那些被俘虏的士兵,都让他们跟家里通信,让家人用财物赎回。吴保安赶到姚 州,正好遇到军队战败,便滞留没能回去。郭仲翔被蛮夷关押期间,给吴保安写信说:“永固你近来还好吧。不久前承蒙接到你的来信还没来得及回复,恰逢军队已经出发。我们长驱直入敌阵,结果遭逢溃败。我现在身处困境,力气用尽毫无办法。蛮地的习惯是羁押拘留(俘虏),允许亲友来赎买,必须拿一千匹绢。请你早一点报告给我伯父。最好按时过来,能够赎我回去。能使我流亡的魂魄得到复归,死里逃生,唯有指望你了。当时郭元振已经去世,吴保安就回复他,答应赎买郭仲翔,于是他变卖了全部家产,凑足一千匹绢,赎回了郭仲翔。
接近二百天后,郭仲翔才回到姚州。他形体面容憔悴,几乎没有人样了。(这时)才与吴保安相互认识,两人边说边哭。郭仲翔回到家里,离开亲人已有十五年了。后来因为有功回到京城,被任命为蔚州录事参军,就将母亲接到蔚州。郭仲翔到蜀地寻访吴保安,可是吴保安与他的妻子都已经去世了。于是郭仲翔花尽家产二十万钱,厚葬了吴保安,还立了一块石碑刻字颂扬他的美德。郭仲翔在吴保安的坟旁亲自修了一座庐舍,穿孝服守丧三年,对吴保安一直感激不尽。
五、6.选D(违:离开,离别)
7.选C(“唯独自己能不受玷污,找到快乐之所”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8.①舍弃他们进入京城,不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去,也不行,您将怎样来替我谋划呢?(关键点:舍、挈、安以)② 我本身没有什么资质,外部也没有什么靠山,究竟能做什么呢?(关键点:所资、所从、反问语气)③ 我之所以逗留于此而不离去,是因为那人确有爱我之心。(关键点:第一个“其”、诚、判断句式)
9.①李翱希望韩愈能离开幕府,回京城谋求官职。②高兴是因为在自己沉沦下僚时还有这样一位朋友关爱自己;惭愧是因为韩愈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形势不方便,羞于重回伤心地。(每问1.5分)【参考译文】
信使到了(我处),您不嫌弃我给我写信,高兴和惭愧同时涌上来,心里都容不下了。啊!您的话都很对。我虽然善于辩解,怎么能够逃避责任呢?这都是你赏识我,关心我,我不考虑现在人们对待我的态度,只凭你对我的情义,就使我寄希望于入世(为官)。
我家里本来很贫穷,又遭遇了劫难,衣服也得不到,生活用品也没有,家里仅三十口人,带着他们把他们安置在哪儿呢?舍弃他们进入京城,不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去,也不行,您将如何替我谋划呢?这是一件事,您认为我进入京城,有什么好处吗?我有儿子,其中还有不认识我的,现在的人能了解我吗?保持着我的信仰操守,让我辅佐公卿,在大臣之间之间奔走,提供建议,能有跟我看法一致的吗?我在京城八九年,没有挣钱的地方,每天求人来生活,当时没有注意到,今天想起来,就像痛刚好了的人回想当初疼痛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如今年龄又长了,再让我去老地方干这些事,也很让我为难。京师被人看重的,不是上有贤明的天子,下有贤明的大臣,光是谈论道义的普通读书人就有多少吗?我在其中匆匆忙忙,能够使社会上层下层的人知道我吗?了解我的人本来就少,了解我并赏识我却不嫉妒我的人更少。我本身没有什么资质,外部也没有什么靠山,究竟能做什么呢? 唉!您责怪我的话很对,很关爱我,如今天下的人,有像您这样的吗?从尧舜以来,读书人有怀才不遇的吗?没有吗?您偏偏就能使我的品德保持清洁不被玷污,并生活在快乐中吗?并不是我不愿意做你说的那些事,是因为我的力量不够,形势不方便。我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有人(指韩愈现在投靠的人)是我的知己吗?其实他是跟在别人后面做事,盲目的追求潮流,饿了就吃饭,饱了就游戏。我之所以留在这里没有离开,是因为他诚心诚意的关爱我。但是关心我的少,不了解我的地方更多,我难道在这个地方很高兴吗?也是有所担心才暂时安定在这里。
唉!您是很关心我,您责备我的话确实很对,但是恐怕您有时候没空责备我却为我悲伤,没空为我悲哀却自责、自悲。靠近它就能够理解,但是实际去做就很难了。孔子称赞颜回说:“吃一碗干饭、喝一瓢白水,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苦生活的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心中的快乐。”人,如果能依靠圣贤的人,并能有一碗饭吃一瓢水喝足以活下去,他不感到忧愁却很快乐,岂不是很容易!如果我没有依靠,没有饭吃,没有水喝,没有挣钱的地方,就会饿死,这也不难呀?您听了我的话也感到悲伤。
啊,你也要小心谨慎这些道理!我们分别得太久,如果还能回到您的身边侍奉您,我会非常高兴,所以专门派人骑马到这里,等候您的回信,并通过这些自我开导。韩愈再拜(书信用语,表谦虚)。
六、6.B 7.D 8.①盖勋身上三(多)处受伤,坚立不动,指着旁边的木标(牌)说:“一定要将我的尸首放在这里。”(着眼“创、表、尸”,并注意句子通顺)
②当时人民遭受饥荒,互相掠夺食物,盖勋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使一千多人得以活命。(着眼“渔、调、禀”,并注意句子通顺)
9.①救济百姓;②秉公执法;③唯贤是举(举贤任能)④为帝谋划。
第三篇:2018年江苏高考模拟卷题
2018年江苏高考模拟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义工联盟中,他不仅是发起人、带头者,更是义工精神的实践者、坚守者,时时处处都,亲力亲为。
②不管日方如何、绞尽脑汁、变换手法宣传自己的错误立场,都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一基本事实。
③他
地寻求国画艺术的发展道路,多方探索,力求变化创新,在挥毫泼墨中抒发画家丰富的思想感情。
A.处心积虑 苦心孤诣 殚精竭虑 B.处心积虑 殚精竭虑 苦心孤诣 C.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 苦心孤诣 D.苦心孤诣 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通过海丝之路走向海外的潮汕人,在一杯功夫茶之后,美美地回味那“九曲回肠、心旷神怡”,故乡的一草一木也由此映人眼帘。
B.新《广告法》规范了原《广告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解决了公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些广告乱象,在制度层面更加完善、健全、合理。
C.造成“提笔忘字”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造成“能识不能写”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触屏操控和电子输入方式导致的。
D.阳光学校继承了《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一教育思想,于2014年提出了“率性教育”的理念。
3.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D.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力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A.所以,处于噪声环境中长时间地活动,就很容易使人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B.因此,人如果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C.所以,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对于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的。D.因此,对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来说,时间长了,就很容易产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5.胡优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中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胡优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胡优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胡优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同桌同学张海见胡优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就意味深长地对胡优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温造,字简舆。性嗜书,不喜为吏,隐王屋山。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书币招礼,造欣然曰:“可人也!”往从之。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及节度徐州,造谢归下邳,慨然有高世心。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②时李希烈反,攻陷城邑,天下兵镇阴相撼,逐主帅自立,德宗患之。以刘济方纳忠于朝,密诏建封择纵横士往说济,佐其必。建封强署造节度参谋,使幽州。造与济语未讫,济俯伏流涕曰:“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大臣尽忠,愿率先诸侯效死节。”造还,建封以闻,诏驰驷入奏。天子爱其才,问造家世及年,对曰:“臣五世祖大雅,外五世祖李勣,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帝奇之,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复去,隐东都。
③长庆初,以京兆司录为太原幽镇宣谕使,召见,辞曰:“臣,府县吏也,不宜行,恐四方易朝廷。”穆宗曰:“朕东宫时闻刘总,比年上书请觐,使问行期,乃不报,卿为我行喻意,毋多让。”因赐绯衣。至范阳,总橐郊迎。造为开示祸福,总惧,矍然若兵在颈,由是籍所部九州入朝。还,迁殿中侍御史。
④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众谓造可夷其乱,文宗亦以为能,乃授检校右散骑常侍、山南西道节度使,许以便宜从事。帝虑其劳费,造曰:“臣计诸道戍蛮之兵方还,愿得密诏受约束,用此足矣。”许之。命神策将董仲质、河中将温德彝、邰阳将刘士和从造。而兴元将卫志忠、张丕、李少直自蜀还,造喻以意,皆曰:“不敢二。”乃用八百人自从,五百人为前军。既入,前军呵护诸门。造至,欲大宴,视听事,曰:“此隘狭,不足飨士。”更徙牙门。坐定,将卒罗拜,徐曰:“吾欲闻新军去主意,可悉前,旧军无得进。”劳问毕,就坐,酒行,从兵合,卒有觉者,欲引去,造传言叱之,乃不敢动。即问军中杀绛状,志忠、张丕夹阶立,拔剑传呼曰:“悉杀之!”围兵争奋,皆斩首,凡八百余人。亲杀绛者,醢之;号令者,殊死。取百级祭绛,三十级祭死事官王景延等,余悉投之汉江。监军杨叔元拥造靴祈哀,造以兵卫出之。诏流康州。叔元,始激兵乱者也,人以造不戮为恨。以功加检校礼部尚书,赐万缣赏其兵。
⑤后入为兵部侍郎,以病自言,出东都留守。卒,年七十,赠尚书右仆射。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注】①驷,此指驿马。②醢[hǎi]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②
①A.而不敢縻以职事
縻:束缚 B.逐主帅自立,德宗患之
患:以„„为担忧 C.恐四方易朝廷
易:轻视 D.卒有觉者,欲引去
觉:睡觉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
②帝虑其劳费
B.①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
②造传言叱之,乃不敢动
C.①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
②长庆初,以京兆司录为太原幽镇宣谕使 D.①亲杀绛者,醢之
②叔元,始激兵乱者也,人以造不戮为恨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8.①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4分)
②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众谓造可夷其乱,文宗亦以为能(4分)9.从全文中可以看出温造是怎样一个人?(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蛾眉亭
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①蛾眉亭,在当涂县(今安徽境),傍牛渚山而立,因前有东梁山,西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而得名。牛渚山,又名牛渚圻,面临长江,山势险要,其北部突入江中名采石矶,为古时大江南北重要津渡、军家必争之地。蛾眉亭便建在采石矶上。李白墓在当涂东南之青山北麓。
②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宋室南渡后,韩元吉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官至吏部尚书,后为礼部尚书出使金国,力主收复失地。晋封颍川郡公,归老于信州南涧。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当代胜流和爱国志士相善,多有诗词唱和。
(1)“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说说其作用。(3分)
(2)作者身处南国,为何能闻到“塞笛”之音?说说你的看法。(4分)
(3)简要概括“试问谪仙何处?”所蕴含的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②
①(1),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欧阳修《醉翁亭记》)(2)
______,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杜牧《阿房宫赋》)(3)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4),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无题》)(5)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7)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板桥《竹石》)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凭什么让你很幸福 [意大利] 迪诺•布扎蒂
在城郊这所专门关押无期徒刑犯人的巨大监狱里,有一条看似十分人性,实则极为残忍的规定。
每一个被判终身监禁的人,都有一次站在大众面前向全体市民发表半个小时演说的机会。犯人由牢里被带到典狱长和其他人的办公室所在大楼的露台上,若演讲结束听众鼓掌,演讲者就重获自由。
这听起来好像是天大的恩惠,其实不然。首先,向大众求助的机会只有一次,它让希望变成折磨。犯人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一切都由典狱长决定。有可能才入狱半小时就被带上露台,也可能需要漫长的等待。有人年纪轻轻入狱,走上命运的露台时已经垂垂老矣,几乎已丧失说话能力。
可供参考的,就是那些已做过演说但未获青睐的前人的经验。但这些被“筛掉”的家伙一句话都不肯说,不管我们怎么求他们吐露演说的内容和群众的反应,都没有用,他们只冷冷一笑,不发一言。既然我要在牢狱里度过余生——他们心里一定那么想——那你们也都留着吧,休想我会帮你们,反正我本来就是坏蛋。
最棘手的却是那些来听演讲的市民。我们固然是十恶不赦的坏蛋,外面那些自由的男男女女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宣布有犯人要上露台讲话,他们就蜂拥而至,不是因为有人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上,事关重大,而是带着逛庙会、看戏的心情而来。他们是来看热闹的。他们口哨、脏话齐飞,外加阵阵哄笑。本已心情起伏、全身无力的我们,面对这样的舞台能做什么?
虽然传说中曾经有无期徒刑犯通过了这个考验,但只是传说。确定的是,从我入狱至今这一年来,还没有人成功过。差不多一个月一次,我们中的一个会被带上露台讲话。之后一个不少又全都被带回牢里。群众把每一个人都嘘下台。守卫通知我,轮到我上场了,时间是下午两点。再过两个小时,我就要去面对群众了。我一点儿都不怕,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我相信自己已经为这个找到了答案。我想了很久,整整一年,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不敢奢望我的听众会比其他牢友所面对的听众有教养。
他们打开牢房铁门,带我穿过整个监狱,爬两级阶梯,进入一间庄严的大厅,然后站上露台。我身后的门被锁上,我一个人面对黑压压的人群。
我连眼睛都睁不开,光太强了。然后我看到至少有三千人,包括最高法官,都在盯着我。台下发出长长的嘘声,骂声四起。“喔,绅士出场了!你说话啊,无辜的受害者!快逗我们笑,说点笑话来听。你家有老母在等你,对不对?你想死你的小孩了,对吧?”
我双手扶着栏杆,不为所动。我心里已盘算好了,说不定这是唯一能救我脱困的妙计。我无动于衷,无所谓,既不要求他们安静,也不做任何表示。很快我就欣慰地发现,我的举动让他们不知所措。显然,在我之前站在露台上的牢友都用了另一套策略,或许大吼大叫,或许用软话请求下面安静,结果都不讨好。
我还是不说、不动,像尊雕像。嘈杂声渐渐平缓下来,偶尔还冒出一两下嘘声,然后一片静默。不动。我鼓起全部的勇气,不出声。
最后,一个和气、诚恳的声音说:“你说话啊!你说,我们听。” 我孤注一掷。
“我为什么要说话?”我说,“我站在这里是因为轮到我了,如此而已,我并不想感动你们什么。我有罪。我不想再看见我的家人。我不想离开这里。我在这里过得很好。” 台下的人交头接耳。然后有人喊:“别装了!”
“我过得比你们好。”我说,“我不能说细节,不过我兴致一来,便穿过一条没人知道的秘密通道,可以从我牢房直通某栋美丽别墅的花园,当然不能跟你们说是哪一栋,反正这附近多得是。那里的人都认识我,很照顾我。还有„„” 我故意停下不说,卖个关子。台下的人群一脸的迷惘与失望,好像眼睁睁地看着手中的猎物跑掉。“还有一位少女深爱着我。”
“够了,不要再说了!”有人痛心大喊。得知我过得那么幸福,想必触痛了他的伤口。
“所以你们最好别来烦我!”我声嘶力竭,“我求你们,好心人!可怜可怜我吧!让我留在这里!嘘我,快,嘘我呀!”
我意识到群众中传开一股愤恨不平之意,他们恨我,只是还在怀疑我说的是真是假,我真的快乐吗?他们苦恼不已。他们依然犹豫不决。
我整个身体探到露台外面,做作地颤着声音喊:“答应我,大慈大悲的先生小姐们!你们又没有任何损失!求求你们,嘘我这个幸福的犯人吧!”
人群中传出一个恶毒的声音:“你想得美!才没那么好的事!凭什么让你很幸福?” 说完就鼓起掌来,第二个人跟进,然后十个、百个,全场响起一片如雷般的掌声。我胜利了,这些白痴。我身后的门打开了。“你走吧,”他们说,“你自由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8期)12.说说对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答:
13.为什么说狱中演讲是“极为残忍的规定”?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4.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15.探究标题“凭什么让你很幸福”的丰富意蕴。(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难以逃避的选择
张天行
在一个小城,住着两位哲学家,一位是有神论者,另一位是无神论者。两个人都一直努力要说服城里的人,以增加自己的追随者。他们使城里的人常感到迷惑。有时候,一个人会听其中一个哲学家讲话变成有神论者;然而又可能会被另一个说服而相信无神论者。——城市的很多人都对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厌烦了,全城的人都被搞得很混乱。
人们想要过安稳平静的生活,很多人对有神论和无神论并不十分关心。于是有人提议:“让他们两个人去辩论,不管谁赢,我们就跟着他,跟随胜利者总是稳妥的。”
在明澈的月光下,两位哲学家开始辩论。他们都有非常专业的逻辑修养,攻防是一流的,你来我往,辩论越来越激烈,听的人们一时难定输赢。
第二天早上,整个城市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原来他们互相说服了对方!那个无神论者变成有神论者,而有神论者变成无神论者!
结果有些出人意外,但我们还可以试着同情地理解,两位哲学家通过辩论,看到想到了问题新的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转变立场——只要是真诚的,这应是容许的,也是异常果敢的举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哲学的根本问题本来就不像黑白的判断那么简单,当然更不是那么容易统一的。两位的立场换位在一定意义上昭示了问题的复杂性。哲学家冯友兰曾云:专业哲学家的哲学,一定重视论证证据,其结论是“走进去”的;普通百姓的哲学观念仿佛是“跳进去”的。这话不可绝对化,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人生体认支撑,与哲学家宗教家倡导的观念,也会有或隐或显的互动。
宇宙、人类从哪里来,又走向哪里?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意义何在?人如何从有限走向无限?心灵精神是不断向上追求还是安于世俗红尘?什么社会体制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并通向和谐„„这些问题仍或强或弱地撞击人的心灵。当今世界上,宗教家、哲学家们仍以各种形式到处游说„„不言而喻,观念分歧还是巨大的,人们仍会在困惑中。困惑不仅来自哲学家已有的不同理论,更源于人们自己对某种观念指导下展开的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在人生的行进中,人们选择、可能放弃、再选择„„类似的事在生活中上演着。有时回看他们有过的选择,差异之巨大,也不亚于两位哲学家的立场换位呢!是什么让人们说服内心,作出巨大的改变?这是不能简单回答的。
我们的依赖心是如此之重,许多事想着最好由其他人决定,我们只要循着方向前行就好了。也许,有些事这样也无不可,但要知道,涉及人生社会特别是内心信仰的大问题,过分信赖名人,搬弄经典,终究是替人数宝。明心见性还是自己修证的好,那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受用。
不可否认,困惑、内心的挣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让我们沉下心来,直面自己的心灵,循着良知的指引,自己选择,勇于承担,走出一条或不是坦途却沐浴人性光辉的路,从而推动社会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潮,奔腾向前。
(选自2014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16.文章开头讲述两位哲学家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
17.(1)解释文中的“走进去”、“跳进去”的含义。(4分)
答:
(2)说明引用冯友兰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分)
答:
18.结合文章标题,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6分)
答: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迈克尔逊一莫雷实验(测量光速差值的实验)是相对论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有一次,爱因斯坦访问美国,在跟迈克尔逊聊天时问道:“对测光速这个实验为什么那么感兴趣?做了那么多工作?” 迈克尔逊回答道:“因为我觉得它很好玩。”
无独有偶。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 的赵元任先生告诉女儿,自已研究语言学也是为了“好玩儿”。世界上很多大学者研究某种现象或理论时,常常是为了“好玩”。在今天看来,淡淡一句“好玩儿” 背后藏着颇多深意。
请围绕上述材料的内容与含义,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语文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文之难,而诗之难又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停蓄、温雅,皆在其间矣。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矧其下者哉!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也。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20.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4处)(4分)
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 21.文中的“王右丞”和“韦苏州”分别是指
和
。(2分)22.下列作品中,论诗同样提到“滋味”的著作的是()(2分)A.曹丕《典论•论文》 B.徐陵《玉台新咏》 C.洪迈《容斋随笔》 D.钟嵘《诗品》
23.从文中看,司空图诗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端午节》的主人公方玄绰在发现自己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愤愤然却于事无补时,便通过幻想来平复自己内心深处激荡着的不满情绪,以寻求内心的宁静。
B.《老人与海》以写实手法展现了捕鱼老人圣地亚哥在重压下仍保持的优雅风度,这种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者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硬汉”形象之一。
C.《子夜》中,吴荪甫不满意范博文肤浅的议论,便郑重告诉林佩瑶,范博文气魄不大,不适合林佩珊。林佩瑶对他的意见很是赞同。
D.《哈姆雷特》中,第五幕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比剑是全剧的高潮,在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后,雷欧提斯揭穿了克劳狄斯的下毒害人的阴谋。
E.《欧也妮·葛朗台》中,吝啬和爱财致使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锱铢必较。家人安排好一天的伙食他都要亲自审核,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也不许。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五十八回中,宝玉在杏子树下留泪叹息,《脂砚斋》有批文“近之淫书满纸伤春,究竟不知伤春原委。看他并不提伤春字样,却艳恨浓愁香流满纸矣”,此处宝玉因何伤春,请简述。(6分)(2)《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次战役?概述此次战役的经过。(4分)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
文人画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文人)所画的画,而是指具有“文人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因此,文人画的根本特点,就是它的这个价值性。
文人画是灵魂的功课,带有鲜明的智慧性。中国道禅哲学有不立文字之思想,人的智性在语言(知识理性)中容易陷入困境。而视觉艺术在宋元以来的发展中,在某些方面却解脱了语言的困境。文人画既可表达人们所“思”,又可以克服知识理性的障碍,成为人们重视的一种方式。陈衡恪论文人画,认为其重要特性“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他用“思” 来概括文人画的基本特性。戴熙说,文人画不仅要“可感”,更要“可思”,是说必由生命感觉上升到“可思”,要能打动人的智慧。南田说得更有意思:“秋令人悲,又能令人思。写秋者必得可悲可思之意,而后能为之。不然,不若听寒蝉与蟋蟀鸣也。”
文人画的智慧表达毕竟不同于哲学论文,它不是概念的推理,更不是某种思想的强行贯彻。它是一个情意世界,一种在体验中涌起的关于生命的沉思。文人画的智慧与其说是某种观点的敷衍,倒不如说是建立一种立足于沉思的生命呈现方式,一种融进灵魂觉性活动的独特心理形式。文人画的智慧表达,不是结论,而是过程;不是观念,而是生命;不是定性定义的传递,而是非确定性的呈现。因此绘画便从此前的确定性中解脱出来。这样就避开了中国哲学所警惕的“语言的困境”(如老子的“言无言”、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慧能的“不立文字”)。(选自朱良志《南画十六观》,有删改)26.请简要概括文人画的特点。(3分)
答:
27.如何理解文人画的“智慧性”?(6分)
答:
28.结合本文谈谈你对“中国哲学所警惕的‘语言困境’”的理解。(6分)
答:
第四篇:2018年江苏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一)语文试卷
2018年江苏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一)
语文
一、语言文字应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B)理念的契合成了曹文轩得奖的原因之一,与丹麦文学大师安徒生的经典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并没有 的结局一样,曹文轩也曾经在讲述自己的创作理念时表示,现在儿童文学中别说 了连 都没有了,而仅仅是满足人的情绪,快乐、热闹、搞笑。
A.温馨美好 温暖 残酷 B.美满团圆 温暖 残酷 C.温馨美好 残酷 温暖 D.美满团圆 残酷 温暖
解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结局与“团圆”无关。人们通常希望看到的是“温暖”,作者为了突出现在儿童文学的浅薄,用“残酷”作为参照,表示强调。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3分)(A)A.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D.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3.一位老年妇女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3分)(D)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
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
A.①挽伯母 ②挽岳母 ③挽母 B.①挽岳母 ②挽母 ③挽伯母 C.①挽母 ②挽伯母 ③挽岳母 D.①挽伯母 ②挽母 ③挽岳母
解析:①由“情怜犹子”可排除“挽母亲”,由“数十年”可排除“挽岳母”;③由“乘龙”“坦腹”可知为“挽岳母”。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C)年轻时不擅长把握自己,做什么事都走极端显得过度。太急切地表现,。过于胆怯,。一审势,看准了再做;二适度,得体地表现。古语说:“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孤寂。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①不太得体 ②就容易太夸张激昂 ③就害怕见人
④机会来了也显不出你 ⑤常滥情失控 ⑥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 A.③①②⑤⑥④ 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⑤①③⑥④ D.③②①⑤④⑥
解析:“太急切地表现”和“过于胆怯”分别引领着三句话,可以肯定,另外两个“就”领的句子应该放在相对应的位置,最后是两种不同的性格缺陷导致的不良后果。
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解析:桌上无棋子、灯花,排除B;无“捣衣砧”,排除C;“晚来风急”无依据,排除D。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
韩 愈
公讳昌裔,字光后,本彭城人。曾大父讳承庆,朔州刺史。大父巨敖,为太原晋阳令。再世宦北方,乐其土俗,遂著籍太原之阳曲。父讼,赠右散骑常侍。
公少好学问,始为儿时,重迟不戏,恒有所思念计画。及壮,自试以《开吐蕃说》干边将,不售。入三蜀,从道士游。久之,蜀人苦杨琳寇掠,公单船往说,琳感欷,虽不即降,约其徒不得为虐。
建中中,曲环招起之,为环檄李纳,指摘切刻。环封奏其本,德宗称焉。环领陈许军,公因为陈许从事,以前后功劳,累迁检校兵部郎中、御史中丞、营田副使。
吴少诚乘环丧,引兵叩城,留后上官涚咨公以城守,所以能擒诛叛将,为抗拒,令敌人不得其便。韩全义败,引军走陈州,求入保。公自城上揖谢全义曰:“公受命诣蔡,何为来陈?公无恐,贼必不敢至我城下。”明日,领骑步十余抵全义营。全义惊喜,迎拜叹息,殊不敢以不见舍望公。
上官涚死,代涚为节度使。命界上吏,不得犯蔡州人,曰:“俱天子人,奚为相伤?”少诚吏有来犯者,捕得缚送,曰:“妄称彼人,公宜自治之。”少诚惭其军,亦禁界上暴者。两界耕桑交迹,吏不何问。
元和七年,得疾,视政不时。八年五月,涌水出他界,过其地,没邑屋,流杀居人,拜疏请去职即罪,诏还京师。即其日与使者俱西,大热,旦暮驰不息,疾大发。左右手辔止之,公不肯,曰:“吾恐不得生谢天子。”上益遣使者劳问,敕无亟行。天子以为恭,即其家拜检校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知军事。十一月某甲子薨,年六十。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有删节)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为环檄李纳 檄:发文书
B.公自城上揖谢全义曰 谢:道歉 C.殊不敢以不见舍望公 舍:安置
D.上益遣使者劳问,敕无亟行 亟:急忙
解析:谢,谢绝。
7.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公讳昌裔: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必须称名时,就在前面加一“讳”字。B.曾大父:“曾”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大父,即祖父(外祖父),曾大父就是曾祖父。
C.揖、拜:揖,古代的拱手礼,拜,古表敬意的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拜”礼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揖”礼多用于平辈之间。D.甲子:“甲子”,天干地支合用,用以纪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共得到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可用于纪年、纪月和纪日。
解析:古时在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前加“讳”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壮,自试以《开叶蕃说》干边将,不售。(4分)
答案:等到壮年,自己试着用《开吐蕃说》谋求成为边关将领,没有实现。(4分,“试”“干”“售”各1分,句意1分。)
(2)少诚惭其军,亦禁界上暴者。两界耕桑交迹,吏不何问。(4分)
答案:吴少诚为他军队的行为感到惭愧,也禁止他的士卒在边境上行暴。州界两边的百姓耕种时都跨越边界,官吏也不呵斥责问。(4分,每句2分。)9.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刘昌裔的主要品质。(4分)
答案:勤学好思;胆识过人;顾全大局;宽厚持重;忠心耿耿。(4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任意四点得4分。)【参考译文】
刘公名讳昌裔,字光后,本来是彭程人。曾祖父刘承庆,担任过朔州刺史。祖父刘巨敖,担任过太原晋阳县令。两代在北方为官,喜欢那里当地的习俗,于是记名籍于太原的阳曲县。父亲刘讼,被追赠右散骑常侍。
刘公年少时喜好学习,起初为孩童时,就稳重不喜欢玩耍,经常有所思虑谋划。等到壮年,自己试着以《开吐蕃说》谋求成为边关将领,没有实现。后来进入三蜀大地,跟随道士出游。很久以后,蜀地的人民苦于杨琳侵犯劫掠,刘公单独乘船前往劝说,陈琳感慨欷歔,虽然没有立即投降,但要求他的手下不得再干坏事。
建中中期,曲环招纳起用了他,他替曲环起草声讨李纳的文书,言辞严厉尖刻。曲环将他的文章密封上奏,德宗皇帝称赞了他。曲环统领陈州、许州两地的军队,刘公于是担任陈、许从事。凭借前前后后的功劳,连续升官至检校兵部郎中、御史中丞、营田副使。
吴少诚趁着曲环去世,率领军队攻打城池。留后上官涚向刘公咨询守城的方法,刘公用来擒拿诛杀叛将的方法,就是以固守城池来抵抗进攻,使敌人不能从中得到好处。韩全义战败,率领军队投奔陈州,请求进城保护。刘公亲自登上城楼对韩全义作揖谢绝说:“您受命到蔡州,为什么来到我们陈州?您不用担心,敌人一定不敢来到我的城下。”第二天,刘公带着十几个步骑抵达韩全义军营。韩全义又惊又喜,一边迎见行礼一边赞叹,丝毫不敢因为先前没有接纳自己而怨恨刘公。
上官涚死后,刘公代替上官涚担任节度使。命令边界上的官员,不允许侵犯蔡州百姓,说:“我们都是天子的子民,为什么要互相伤害呢?”有来侵犯的吴少诚手下官吏,被抓捕住绑着送回,刘公说:“不好处置您手下那些人,还是您自己处理吧。”吴少诚为他军队的行为感到惭愧,也禁止他的士卒在边境上行暴。州界两边的百姓耕种时都会跨越边界,官吏也不呵斥责问。
元和七年,刘公生病,处理政务不及时。元和八年五月,河水泛滥流出边界,经过那些地方,淹没了乡村房屋,淹死了当地居民,上奏章请求解除职务抵罪,皇帝下诏要求他回到京城。当天他就立即和与使者一起向西(回京城),天气非常炎热,早晚飞驰不停息,疾病突然加重。身边侍从手拽着缰绳阻止他继续赶路,刘公不愿意停下来,说:“我恐怕不能够活着向天子谢罪了。”皇上增派使者慰问,下令无需急着赶路。天子认为他谦逊有礼,在他家里授予检校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一职,掌管军事。十一月某日甲子去世,年六十二。
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赠王侍御 韦应物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10.从前两联看,王侍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分)
答案:心境高远(超尘脱俗、品性高洁),诗才过人(诗风清雅),重情重义(有情有义、重情义)。(三点,每点2分。)11.请从景和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颈联(5分)
答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1分),通过萧萧秋雨、洛河寒水等意象营造了孤寂清冷的氛围,情景交融,表达了长夜难眠的诗人对友人的惦念(1分),以及深陷官场不得脱身的孤寂无奈(1分)。(景情关系1分,两种情感各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诗经·氓》)(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6)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中秋》)(7)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少年哀歌 [日]西村寿行
①少年时代,我家住在濑户内海一个无名小岛上,我常常和父亲一起下海捕鱼。
②我们撒网的地方是轮船的主航道,客船货轮往来不断,这给我们艰辛的捕鱼生活蒙上了阴影。为安全起见,每当夜色浓重的时候,我们就点亮一组红灯,以使迎面开来的轮船有所避让。
③我因为是新手,所以担当着监视轮船往来、举灯告急的任务。
④冬天的夜海,风刀霜剑,寒风刺骨。我特意多穿了几件衣服,但它吸尽了海上的潮气,感觉更加沉重冰凉。
⑤小船摇荡着波涛,吃力地在波峰浪谷里跃动。
⑥父亲睡去了。我继续监视着海面。倦怠中,突然发现涌动的海面泛起粼粼波光,定睛一看,一艘彩灯闪烁、装饰豪华的客船迎面开来了,它看见了我举起的红灯,似乎在回避着我们。
⑦当客船临近我们时,那上面的红男绿女纷纷涌到船舷,倚着栏杆俯视被彩灯烛照的小小渔船。他们穿戴时髦,男的西装革履,女的珠光宝气。他们瞪着好奇的眼睛鸟瞰一个小渔夫,就像鸟瞰动物园中的小猴。一个贵妇人笑着扔下了一截枯萎的树枝,那树枝轻轻落在我的肩头,却像火一样炽烈地灼烧着我的脑海。
⑧我仰视客船上形形色色的男人女人,向他们传达着愤懑与烦躁,可他们看
不见我的表情,他们无动于衷,专心致志地和彩灯一起矫饰着客船。留在我脑海里的,是一种冷艳冷酷的形象。
⑨客船远去了,但它蓄意制造的小山一样的怒涛经久不息地向我们袭来。
⑩我目送着豪华客船消失在黑暗中,不知道它要驶向何方……哦!我想起来了:前面有一座繁华大都市呢!那是一座多么辉煌灿烂的都市啊!
○11刹那间,我感到一阵悲哀,悲哀得想哭。
○12我是一个有着古铜色粗糙皮肤的贫穷渔夫的后代,那些从我眼前一晃而过的红男绿女和我无缘,那远方辉煌灿烂的都市也和我无缘,只有贵妇人丢弃的枯萎树枝靠近了我,我感到无限的悲哀。
○1320年后,我奇迹般地在那座辉煌灿烂的都市东京居住下来了,我当上了作家。
○14我是海的儿子。每天晚上,我都要沿着妙正寺河散步,然后带一身水的气息回家去。河水流速很慢,两岸璀璨的灯光悠悠地落在河面上,好似闪烁的银带随风起伏。它唤起了我少年时代的回忆,拽住我的脚步让我伫立岸边久久地凝望。我觉得,河面上粼粼波光竟和20年前我的故乡的河面毫无二致,而其中的一部分似乎还吐露着鲜明的濑户内海以往的气息。
○15忽然间,一阵冷风吹过,当我惊异于冷风的肆虐时,蓦地瞥见河面上荡漾着一条小渔船。渔船上,渔夫正在撒网。和20年前不同的是,渔夫的儿子并没有从事我少年时代的工作,他正在为父亲撒网搭着手,他们合力探寻着妙正寺河对城市的奉献。
○16仿佛一件沉重而冰凉的衣服裹在了我的身上。
○17过了一会儿,那少年开始仰视我了,使我蓦然间处于20年前豪华大客船上红男绿女的位置。我看不见少年细致的表情,却可以揣摩出他面对岸上的“西装革履”是如何感到卑微和不安。一时间,我以作家的名义深深地体味出底层人民的悲哀是怎样沉重地浸润着从濑户内海到东京妙正寺河的每一段航线!
○18我掏出以作家的身份印制的名片向少年扔去——我想会有那么一天,少年循着名片的地址找到一个渔民出身的作家。我看见,那张名片在昏黄的夜空中飞舞了一会儿随即落到了少年瘦削的肩头。
○19我希望少年能读懂名片,读懂我抛下名片的意义,就像20年前我读懂了那个贵妇人丢弃在我肩头的枯萎的树枝一样。
(文章有删改)1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⑨段“我”感到一阵悲哀的原因。(4分)
答案:①我是贫穷渔夫的后代,过着艰辛的捕鱼生活。(1分)②贵妇人所在的时髦的客船给我们的捕鱼生活带来不便,蒙上阴影。(1分)③贵人所过的红男绿女的生活、远方辉煌灿烂的都市与我无缘。(1分)④底层人民受到贵族轻视
甚至鄙视。(1分)
1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效果。(6分)
答案:①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的愤懑与烦躁比喻成灼烧我脑海的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内心的恼火与烦躁。(2分)②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贵妇人的笑与我脑海中的灼烧形成对比,突出我此刻的愤懑与烦躁。(2分)③暗含文章主旨,我们不应该因贫贱而自卑,更不能因富贵而不尊重他人。(2分)15.分析文中第④段和第16段两处加点字的意义的异同点。(4分)
答案:①相同点:都是指衣服吸了潮气后给人带来的沉重和寒冷(2分)②不同点:第④段纯粹是对环境的身体反应,(1分)第⑩段指作者因看到了江面上打鱼的父子二人而产生的内心感受,是一种沉重的、深刻的自我反思。(1分)16.结合文章主旨探究文章结尾“我抛下名片的意义”。(6分)
答案:我抛下自己的名片,希望少年循着名片的地址找到一个渔民出身的作家,这是一种善意和关爱(2分);与少年时“我”贫困艰辛的生活和痛苦的人生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告诉读者,不应该因贫贱而自卑,更不能因富贵而不尊重他人,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帮助(2分);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作家,这在某种程度上与贵妇人的“树枝”有一定关系,借此告诉少年:一个人的命运通过努力是会改变的,身处生活艰辛中的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而应发愤图强,创造美好的生活(2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生命的节奏与教育的节奏
①学校生活是一段生命的旅程,教育则是一场深入生命的探险。那些对生命充满好奇的探险者,如蒙台梭利、怀特海、维果茨基,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中发现了学校旅程中最重要的秘密:生命是有节奏的,睿智的教育期待着与生命的和鸣共振。
②自然拥有自身的节奏,如日月盈亏,寒来暑往;生命拥有自身的节奏,如呼吸吐纳、生老病死。依据自然节奏的启示和生命自身的律动,人类创造了新的节奏,如音乐、诗歌、美术、数学。作为一项面向生命的事业,教育也是一种依据生命的律动而创造的节奏。教育面向生命,就必须探寻生命的节奏,合于生命的节奏,强化生命的节奏,并创造生命的节奏。
③教育的节奏要求教育者对生命节奏的敏感。蒙台梭利从生命的节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教育的敏感期。“当某种特殊的敏感性在儿童身上被激起时,它就像一道光线照射到某处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使得那个被光线笼罩的地方成了他的整个世界。”“如果儿童不能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那么,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永远地丧失了。”因此,教育需要观察和发现,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
④教育又必须等待,必须耐心等待生命的生长。维果茨基从生命的节奏中发现了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和教育最佳期。他用心理学的实验告诉人们,只有当儿童在自己的发展中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时,一定的教育才能有可能进行,这是教育的最低界限。除了最低教育界限外,还存在着最高教育界限,两者之间就是“教育最佳期”。早于或晚于最佳期的教育,或因超出最近发展区而无法对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施加影响,或因停留于现有发展水平而不能有效促进心理机能发展。当我们急于造就神童和天才时,当我们因孩子面对“奥数”一脸茫然而怒火中烧时,当我们心灰意冷,要为孩子贴上无可救药的标签时,或许我们应该
提醒自己:再等等看……
⑤基于对生命节奏的哲学解读,怀特海为教育者绘制了一份生命的智力周期图:浪漫——精确——重归浪漫的综合。童年的浪漫为精确阶段积累素材。没有浪漫的冒险,要么是儿童被僵死的知识淹没,并因过早耗尽“内存”而“死机”;要么是教育者面对一个空洞的大脑——从本质上说,教育必须是将已存在于大脑中的活跃而纷乱的思想进行有序的排列,你不能教一个空洞的头脑。所以,当我们听到一个儿童喃喃自语:山坡上开满了妈妈……且慢发出我们的嘲笑——这是一份多么美丽而珍贵的浪漫啊!因此,或许我们更应该这么做:以童年和成年共同的名义,归还童年的浪漫,保卫童年探险的权利。因为儿童是成人之母,童年的生命体验至少与成年体验同等重要。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年第6期,有删节)
17.文章第①②段关于自然节奏和教育节奏的论述在全文中有何作用?(6分)
答案:①强调教育是面向生命的,是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必要手段,是对生命充满好奇的有益探索。(3分)②为下文论述怎样让生命的节奏和教育的节奏保持一致,像尊重生命规律一样寻找并尊重教育规律做了铺垫。(3分)
18.如何理解第③段最后“教育不能等待,不能忽略,不能错过”这句话?(6分)
答案:生命有节奏,睿智的教育必须与生命产生和呜共振,敏锐地捕捉教育的敏感期;某种敏感性一旦被激发,就能照亮儿童的整个世界,这时的教育可能事半功倍;但这种敏感特别短暂,不易抓住;如儿童能够根据他的敏感期所发出的一些指令行事,就可能获得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意思对即可,6分。)19.请简要归纳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层次。(6分)
答案:首先提出“教育必须耐心等待生命的生长”的看法;接着通过维果茨基的实验成果分析“耐心等待”的理由——抓住教育最佳期;最后得出结论——必须提醒自己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2分,共6分。)
七、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手机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手机拉近我们的距离,又疏远了我们的距离。
小小手机,承载并记录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融入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拙论,非知坡者。所以然者《诗三百》所载小夫贱妇幽忧无聊赖之语时猝为外物感触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者尔。其初果欲被管弦、谐金石,经圣人手,以与《六经》并传乎?小夫贱妇且然,而谓东坡翰墨游戏,乃求与前人角胜负,误矣!
(选自元好问《新轩乐府引》)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答案:所以然者/《诗三百》所载/小夫贱妇幽忧无聊赖之语/时猝为外物感触/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者尔。
22.文中的“乐府”指的是 其别称还有、。(3分)
答案:词 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23.作者认为东坡乐府有什么特点?(2分)
答案:书写性情,随意而作,不刻意追求文字工巧。【参考译文】
唐代歌曲的词大多是宫体,又都极力来写。自从苏东坡一出现,“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的气象。虽然有时会写宫体词,难道就可以用宫体来概括它吗?有人说词本来不难写,(但)自从苏东坡纵笔而写之后就很难创作了,这大概是根据优劣来评论,不算是了解苏东坡的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诗三百》所记载的,地位低微的男女忧伤又没寄托的言语,偶尔突然被外物感动触发,充满内心而抒发出来,随口形成而已。当初真想配合管弦、金石之类的乐器,经过圣人的手,来和《六经》一同流传吗?地位低微的男女尚且这样,更何况苏东坡笔墨绰有余力而不经意为之,却要求和前人比高下,这是错的!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E)A.《三国演义》中,曹操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途中三次大笑。未承想,一笑笑出张翼德,二笑笑出赵子龙,三笑笑出了关云长;关羽念旧,才使曹操回到江陵。
B.《边城》中,天保和傩送都爱上了翠翠,爷爷不想让女儿的悲剧在翠翠身上重演,但他的反复试探反而弄巧成拙,顺顺和傩送对他心生不满。C.《欧也妮·葛朗台》中,充斥着残忍、血腥,但在对欧也妮形象的描述中,我们感到了抒情气氛,感到了一丝温暖。
D.《家》叙写了高家的四类人物:封建家族维护者高老太爷;败家子克安、克定;反抗者觉慧、觉民;受害者梅、瑞珏、鸣凤。
E.《哈姆莱特》中奥菲利亚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却又脆弱且驯服无知。她的脆弱是由爱情所致,她的驯服与无知完全是自我性格发展的结果。
解析:A项,一笑赵子龙,二笑张翼德。E项,她的驯服与无知还受到欧洲封建道德、封建宗法制的束缚。25.简答题(10分)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
被小厮抱住的人是谁?引得“老爷喜欢”的有什么事?几个小厮讨赏的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案:贾宝玉。(1分)“老爷喜欢”的是:①众清客交口称赞大观园(2分);
②大观园题匾额对联,宝玉施展了诗才。(2分)几个小厮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意思对即可,1分)
(2)鲁迅《社戏》的结尾处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可从文中看出,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请分析文章结尾这么写的用意。(4分)
答案:留恋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赞美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
系;赞美淳朴、善良、真挚的农人;留恋与朴实、善良的孩子去体验冒险的乐趣;怀恋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光。(4分,每点1分,答对四点给全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共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民间文学反映了百姓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由于它的作者人数众多和生活在底层,他们能够更广泛、深切和精确地反映社会生活。许多民间谚语就是劳动人民生活和劳作的教科书。不少劳动歌,是他们在各种劳作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传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着国家民族团结的感情。许多保卫乡土、保卫祖国的英雄传说,永远给予广大人民以鼓舞力量。
民间文学的某些体裁,如民间故事,在国境以外,甚至在地理上相隔较远的地区,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和谚语等,不仅有许多构思、表现手法相似,有的故事连基本的人物,情节都相同或相似。像灰姑娘型故事、天鹅处女型故事等“世界大扩布”的民间叙事作品,就属这一类。此外,像故事或叙事诗里,某些构思或部分情节相似的,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受别的民族影响的结果。如中国与邻国印度、朝鲜、日本等,就有长久的文化上的交往。因此,中国的民间文学与那些国家的同种类作品的关系相当密切。从民间文学的互相交流、影响现象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及文化的交流是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学是国家、民族中广大物质财富生产者所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但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有它独特的表演过程和传播方式。对民间文学进行研究的学科称为民间文艺学。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进行的探索和阐明,或对它的历史进行清理和论述。近年来,学术界把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重要部分给予科学的探索和确当的叙述,给予民间文学以应有的地位。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与文化史以及文化学的关系,同样是密切的。文化史和文化学的探究、叙述应该以世界的或民族的整个文化为对象。要叙述一个国家的文化史或文化学,绝不能抛掉民间文学这种重要的精神文化产物,否则,不仅概括不周全,还可能影响到对整个文化现象评价和叙述的准确性。
26.根据文章,概括民间文学的来源。(4分)
答案:①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②也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及文化的交流的产物。(每点2分。)
27.民间文学由哪些部分构成的?有何作用?(5分)
答案:①民间谚语、劳动歌、神话传说、英雄传说等;②反映生活、教育人民、鼓舞情绪、传述知识、培养团结感情。(每个问题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
28.应该怎样对待民间文学。(6分)答案:①深刻认识民间文学。是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以及表演过程和传播方式。②给予民间文学应有的地位。搜集整理研究民间文学,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确当的叙述。(每点3分。)
第五篇:2018江苏小高考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图表示已个二肽分子结构,其中方框内结构的名称是()A.R基 B.肽键 C.氨基 D.羧基
2.下列糖类中属于二糖的是()A.糖原 B.淀粉 C.蔗糖 D.纤维素
3.原核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4.下列有关人体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含有水 B.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的溶剂 C.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D.细胞中一定没有无机盐 5.下列化合物中,属于脂质的是()
A.唾液淀粉酶 B.丙酮酸 C.麦芽糖 D.脂肪 6.下图是CO2分子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胞吐 D.主动运输 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具有催化作用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具有高效性 D.一种酶可以催化所有生化反应 8.在蛙的变态发育过程中,导致蝌蚪尾消失的生理过程是 A.细胞分化 B.细胞凋亡 C.细胞坏死 D.细胞癌变
9.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间的赤道板上时,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10.下图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图中细胞内染色体共有()A.2条 B.3条 C.4条 D.6条
11.DNA分子结构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 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
A.多样性 B.特异性 C.稳定性 D.统一性
12.下图是一位学生制作的分子结构模型(●表示脱氧核糖),该模型模拟的是
A.信使RNA单链结构 B.DNA双螺旋结构 C.蛋白质空间结构 D.转运RNA单链结构 13.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C.基因是指氨基酸的序列 D.基因与性状遗传无关 14.DNA分子复制时,和胸腺嘧啶(T)互补配对的碱基是()
A.胞嘧啶(C)B.鸟嘌呤(G)C.腺嘌呤(A)D.尿嘧啶(U)15.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属于()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形遗传
16.下列人类疾病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白化病 B.红绿色盲 C.多指 D.乙型肝炎
17.二倍体草莓的幼苗经秋水仙素诱导变成四倍体草莓,该过程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A.多倍体育种 B.诱变育种 C.杂交育种 D.单倍体育种 18.右图为动物细胞中一个染色体发生变异的示意图,这种变异属于()
A.染色体片段增加 B.染色体数目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