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4:0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第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单位:丰顺县第一中学 姓名:刘铁平

二0一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内容摘要:

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经过体育教学来培养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而体育教学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其终身受益的重要内容。因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教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锻炼的习惯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是民族素质的保证,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体育教学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其终身受益的重要内容。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积极探索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总是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追求、尝试和体验。所以兴趣是推动人们获得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它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为了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们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促进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以致形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体、增智、育德和培养人的能力、意志力、提高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是众所周知的。随着“新课标”的出现,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体育已全面进入人的生活领域,学生对体育的价值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加上体育具有竞赛,健身、健美等特点,这些在不断的引起他们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锻炼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体育锻炼的过程。过去我们为了提高体育达标率,在体育课上总把要求达标的的项目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不注意学生是否喜欢感兴趣,而一惯的要求他们进行练习。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比如,说起长跑,很多人都会头疼、叫苦,根本谈不上对它有什么兴趣和习惯了。如果硬让他们跑,只会让他们对长跑越来越害怕,越怕越不想跑,越不想跑就越会想办法逃避或偷懒。可是我发现,到踢足球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情况了。同学们普遍喜欢踢足球,刚才还在叫苦,叫累的他们,一到足球场上就一个个生龙活虎,什么事都忘了。于是我就经常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踢足球比赛、男女生对抗赛等活动。而且告诉他们,耐力素质是踢好足球的基本保证,如果你想踢好足球并且赢得胜利,那么平时的耐久跑练习就应该好好对待,并且要认真练习,这对你踢好足球绝对有好处。结果,在平时进行长跑教学中学生就能较自觉练习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

教师在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上和教学内容上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的新颖多变,会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学“挺身式跳远”过程中,我从正面去引导学生“什么叫挺身式?”“应如何跳?”有些学生领悟性比较高,接受能力好,掌握动作技能快,越练越有劲。而那些领悟能力差的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慢,怕跳不好,被同学笑,怕老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分组教学,让学生互相帮助进行练习,然后,利用在课上进行分组比赛,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参赛。这样学生为了能更快地掌握动作技能,就经常在课后自觉积极地练习,从而达到持以之久、自觉进行锻炼的目的。

体育锻炼习惯属于积极习惯,它是指人们在不断的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经常的、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并构成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它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基础上逐渐养成的,但有时人们总会受到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体育锻炼身体热爱和由此产生的深刻认识将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创造条件锻炼,重新体验成功的乐趣,并使这种锻炼行为贯穿于一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养成相对稳定不变的锻炼行为。

三、提高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学生好动,喜欢新事物,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教师那儿得到的,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讲解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洪亮,动作是否优美规范,教学中的讲课艺术、组织练习能力等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工作马马虎虎,上课松松散散的,对学生放任自由,讲课精神不振,就会挫伤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是提高学生积极锻炼的关键。同时应改变以往呆板、机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中学生兴奋点易转移特点,可用竞赛性、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加速跑”练习中,如果每节课都采用直线跑,纠正动作跑等几种常见的办法,学生就会兴趣寡淡。如果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团队接力赛跑”,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再如中长跑教学,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赶超跑、分组对抗赛等,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较强的吸引力。

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身体练习属于运动条件反射,它是在大脑表层支配下进而选择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运动。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因而,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密切师生感情,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和锻炼中出现困难时,要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人师表,处处表现出一位人民教师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于不经意的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视教师如朋友,为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就会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教学思想就会被学生自觉地接受,学生也就会在课内课外强化练习,自觉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总之,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身体健康,而且可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而终身体育不仅是人们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体质的需要,更是全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尽职尽责地为学生的自主锻炼创造条件,营造气氛,加强指导,把课堂教学任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课内外自觉积极的自主锻炼行动,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以实现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和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第二篇:培养学生自觉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定稿)

培养学生自觉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

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2014年寒假学生体育锻炼活动安排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北京市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防近视、控肥胖工作的意见》以及朝阳区教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朝阳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切实扼制学生近视率、肥胖率上升的趋势,有力地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问题,学校决定2014年寒假,要在全校学生中掀起体育锻炼的高潮。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寒假体育锻炼活动,提高同学们对自觉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同学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坚持锻炼的意志品质,提高同学体质健康水平,达到降低近视率、肥胖率的指标要求,促进同学德、智、体全面健康发展。

一、工作分工与任务要求: 1.主管副校长,科艺体负责人: ① 制定学生寒假体育锻炼活动安排。

② 召开各部德育主任、体育教师、卫生教师会,布置学生寒假体育锻炼 活动安排,提出工作目标与要求。

③ 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具体指导和对有关教师的考核。④ 开学后对全体寒假体育锻炼活动进行总结与表彰活动。2.德育主任任务与要求:

① 各部德育主任制定2014年寒假学生体育锻炼活动安排。提出活动目标、内容和活动要求。

② 召开年级组长、班主任会:落实学校寒假体育锻炼活动安排,班主任 做好本班学生积极参加寒假体育锻炼的动员。组织,检查和考核工作。对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和合理饮食的指导,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确保学生自觉进行锻炼。

③ 放假前,各部组织召开“学生寒假体育锻炼启动大会”,明确体育锻炼 的目的意义,提出体育锻炼的目标,任务与要求,调动同学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的习惯。

④ 指导体育组制定好寒假体育锻炼作业和学生体育锻炼统计表,指导体 育老师、卫生教师做好体育锻炼前测工作。

⑤ 开学后,对本部学生寒假体育锻炼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召开表彰会,对体育锻炼成效突出,近视、肥胖下降达标的同学进行表彰,同时对开展活动好的班级和班主任进行表彰。

3.体育教师、卫生教师工作任务与要求:

① 体育教师针对所教学生实际,制定学生寒假体育锻炼活动安排,做好 合理的运动内容、运动量、运动方法的安排与要求,尤其针对肥胖生,超重生制定运动菜单,要具体到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运动的实效。

② 做好超重学生、肥胖学生体育锻炼前测工作。确定前测项目和测试安 排。

③ 按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安排寒假体育锻炼作业,下发给每位同 学。

④ 制定下发学生寒假体育锻炼统计表,使同学做好体育锻炼情况统计工 作。

⑤ 在寒假中,体育教师对所教的超重学生、肥胖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指导、检查与督促工作。

⑥ 卫生教师利用放假前的班校会,对学生进行健康用眼的教育,提出每 天做眼保健操的要求。

4.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与要求:

① 针对寒假体育锻炼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自觉锻炼的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② 落实体育锻炼目标、内容、方法,要让每位学生达到相应的运动要求,并要求学生做好体育锻炼的统计工作。

③ 在寒假中利用家访或电访,检查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以便在寒假体育 锻炼中表现突出的同学的事迹,开学进行表彰。

二、具体工作安排:

1.12月26日、星期四:召开全校德育主任、体育教师、卫生教师会,布 置学生寒假体育锻炼活动安排,推出工作任务与工作要求。

2.12月27日—12月31日:各部德育主任、体育教师制定学生寒假体育锻 炼活动具体安排。

3.12月27日---1月10日:体育教师完成学生体育锻炼前测工作。4.12月27日—1月10日:体育教师制定寒假体育锻炼作业和超重学生、肥胖学生运动菜单,以及学生寒假体育锻炼统计表。

5.12月30日—1月3日前:德育处召开年级组长、班主任会、布置学生寒 假体育锻炼工作,对班主任提出工作要求。

6.1月6日—1月10日:各部德育处召开“学生寒假体育锻炼启动大会”。7.1月13日---1月17日:各班主任召开寒假体育锻炼动员会。下发寒假体 育锻炼作业和统计表。

8.开学后,各部对学生寒假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上交学校,开展表彰活动。

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

2013年12月

第三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

康黎岚周赟

(泉州师院附属小学,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通过文献法和问卷法,以泉州师院附小四、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小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认识,但因缺乏自我锻炼的习惯而在具体行为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 小学生: 自我体育锻炼: 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On Interest and Habit Training of Self-Exercis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ANGLI-LANZHOU YUN

(Attached primary School of quanzhou Teachers College,Fujian,quanzhou, 362000, China)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 and taking the4th, 5th and 6thGgraders in the Attached Primary School of Quanzhou Teachers Colleg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interest and habit of self-exercis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st of students have some ideas about exercise but they don’t actually do enough exercises due to lack of habit.Some practical methods to train the interest and habit of self-exercis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thereupon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self-exercise;interest and habit training

一、前言: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兴趣是心理学范畴的课题,在诸多心理学专著与教材中均有论述,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无疑也应是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体育的兴趣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如何注意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我带着上述问题,设计了学生自我锻炼情况调查表,对本校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

从七个方面了解学生对自我锻炼的认识和自我锻炼的情况调查,见表: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自我锻炼抽样调查表,以下选择答案中,每一题都必须填上你认为最合适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答案作答人数作答%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增强体质14683.41、你认为体育锻炼对你有B.调节学习2313.2

C.妨碍学习63.4

A.是6134.92、你现在每天锻炼是否己成习惯B.不是8548.6

C.开始2916.6

A.球类(篮球、乒乓球)12571.43、体育锻炼中你最喜欢的项目B.跑步42.3

C.健身健美类型4626.34、你获取体育锻炼的知识方法来源A.体育课堂教学6738.3

B.体育理论课讲授95.1

C.课外读物9956.65、你认为体育教学中分组练习对培养A.有14683.4自我锻炼能力有无积极作用B.没2916.6

A.课程负担太重6838.96、影响你每天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B.场地设备差1810.2

C.其它8950.9

A.为通过达标8246.97、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B.为丰富课余生活3218.2

C.增强体质6134.9在小学所受的体育教育,有一定的差别,各校的体育师资、设施等条件的不同,使学生所受的体育教育和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也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

三、结果与讨论。

从回收的175份调查表中得知,学生中认为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的146人,占8

3.4%:现在每天锻炼是已成习惯61人,占34.9%,不是85人,占48.6%;锻炼中最喜爱的项目,球类125人,占71.4%,健身健美46人,占26.3%,影响坚持锻炼原因,课程负担太重68,占38.9%,场地设备差18人,占10.2%;其它50.9%。从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将认识转化为锻炼身体的动力。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意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并作为重点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去。把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的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体育多种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我们有以下几点做法。

1、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所谓转变学生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重要性现象,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具体手段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地举办体育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体育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 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2、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①、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

②、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③、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必须与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表现出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的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学生们之所以打起篮球和乒乓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这些球类运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学生从“只知乱打到打出些门道”,打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及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

3、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素质好、弹跳能力好的学生是越跳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跳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因人而异,对弹跳能力好的同学提高横杆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横杆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4、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改变中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手段。从目前各学校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而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形式单调。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使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累赘,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因此,改革体育教学形式,丰富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投身体育、培养兴趣、戒除厌学行为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首先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能力,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棋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是学校辅导体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这种辅导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可以完成体育课授课计划内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体育的能力和兴趣。三是学校组建体育代表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选拔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根据年龄和运动项目,组成各个专项体育集训队,由体育教师任各集训队的教练,逐步形成自己学校体育的传统。四是经常地组织一些比赛,不仅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5、提高教师素质

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如果教师工作马马虎虎,上课松松跨跨,对学生放任自由,讲课精神不振,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教学事业心。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

四、结论:

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的同时,第一、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奋性,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第二、要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数、扩大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第三、在体育实践课中,要课内课外相结合,加强理论指导下的锻炼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去实践,对涉及到有关健身的知识和方法要重点讲,使学生知其所以然。第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运动项目,改善运动条件,全方位广泛地吸引学生参加锻炼。第五、利用学校的宣传工作,如广播、宣传窗等,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知识面的来源,使学生耳濡目染。对学生自我锻炼习惯的形成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综上述,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始终把对学生自我锻炼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实践证明效果显著。本校被评为市业余体育训练基地,在市各项体育比赛上多次获奖,并评为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依托单位。但这仅仅是个良好开端,我们将继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供理论依据,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卢闻君 探讨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体育教学2002(5)17

(2)吴福新 浅谈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中国学校体育学2000(6)17-18

第四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

【摘要】本文对某校初

一、初

二、初三学生进行了自我锻炼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自我锻炼的习惯。鉴于上述结果,就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本文提出了具体方法、措施。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等几个方面,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供依据。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增强体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兴趣体育锻炼习惯 课外体育活动

1、前言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兴趣是心理学范畴的课题,在诸多心理学专著与教材中均有论述,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无疑也应是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体育的兴趣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2、研究对象和方法:

如何注意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我带着上述问题,设计了学生自我锻炼情况调查表,对某校初

一、初

二、初三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从七个方面了解学生对自我锻炼的认识和自我锻炼的情况调查,见表:

一、初

二、初三学生自我锻炼抽样调查表,以下选择答案中,每一题都必须填上你认为最合适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答案作答人数作答%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增强体质14683.41、你认为体育锻炼对你有b.调节学习2313.2c.妨碍学习63.4

a.是6134.92、你现在每天锻炼是否己成习惯 b.不是8548.6

c.开始2916.6

a.球类12571.43、体育锻炼中你最喜欢的项目b.跑步42.3c.健身健美类型4626.3

a.体育课堂教学6738.34、你获取体育锻炼的知识方法来源b.体育理论课讲授95.1c.课外读物9956.65、你认为体育教学中分组练习对培养a.有14683.4自我锻炼能力有无积极作用b.没2916.6a.课程负担太重6838.96、影响你每天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b.场地设备差1810.2c.其它8950.9

a.为通过达标(中考)8246.97、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b.为丰富课余生活3218.2c.增强体质6134.9

中学不同小学,学生们来自各个学校。在小学所受的体育教育,有一定的差别,各校的体育师资、设施等条件的不同,使学生所受的体育教育和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也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

3、结果与讨论。

从回收的175份调查表中得知,学生中认为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的146人,占83.4%:现在每天锻炼是已成习惯61人,占34.9%,不是85人,占48.6%;锻炼中最喜爱的项目,球类125人,占71.4%,健身健美46人,占26.3%,影响坚持锻炼原因,课程负担太重68,占38.9%,场地设备差18人,占10.2%;其它50.9%。从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将认识转化为锻炼身体的动力。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意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并作为重点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去。把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的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体育多种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我们有以下几点做法。

3.1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所谓转变学生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重要性现象,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具体手段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地举办体育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体育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 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3.2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3.2.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围绕踢足球的教学,如果一味让学生乱踢,是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中小学生因踢足球造成骨折等伤害事故也是很多的。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保健卫生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3.2.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2.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必须与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表现出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的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学生们之所以踢起足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足球这项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学生从“只知乱踢到踢出些门道”,踢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及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

3.3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素质好、弹跳能力好的学生是越跳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跳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因人而异,对弹跳能力好的同学提高横杆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

差的学生降低横杆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3.4 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改变中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手段。从目前各学校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而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形式单调。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使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累赘,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因此,改革体育教学形式,丰富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投身体育、培养兴趣、戒除厌学行为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首先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能力,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棋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是学校辅导体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这种辅导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可以完成体育课授课计划内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体育的能力和兴趣。三是学校组建体育代表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选拔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根据年龄和运动项目,组成各个专项体育集训队,由体育教师任各集训队的教练,逐步形成自己学校 体育的传统。四是开办体育俱乐部和成立单项体育协会,由协会牵头,经常地组织一些比赛,不仅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3.5 提高教师素质

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如果教师工作马马虎虎,上课松松跨跨,对学生放任自由,讲课精神不振,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学行为。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教学事业心。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于厌学体育的学生转变态度,改消极怠工为积极参与。4 结论:

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的同时,第一、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奋性,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第二、要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数、扩大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第三、在体育实践课中,要课内课外相结合,加强理论指导下的锻炼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去实践,对涉及到有关健身的知识和方法要重点讲,使学生知其所以然。第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运动项目,改善运动条件,全方位广泛地吸引学生参加锻炼。第五、利用学校的宣传工作,如广播、宣传窗等,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知识面的来源,使学生耳濡目染。对学生自我锻炼习惯的形成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综上述,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始终把对学生自我锻炼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实践证明效果显著。某校被评为市业余体育训练基地,在市各项体育比赛上多次获奖,并在市办学水平评估中体育这方面取胜得优异成绩。但这仅仅是个良好开端,我们将继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提供理论依据,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1)卢闻君 探讨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体育教学2002(5)17

(2)吴福新 浅谈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中国学校体育学2000(6)17-18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论文

摘要:伴随着教育教学制度在我国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小学阶段的教学与之前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小学低年级学生除了需要接受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之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长期的体育锻炼习惯。本文从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谈起,提出几点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对策,旨在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体育锻炼;习惯培养

我国在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体育教学训练模式。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注重对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可以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不断成长奠定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必要性

注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实际上非常符合我国所提倡的终身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因为通过体育锻炼,小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锻炼自己的身体,起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另外,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小学生还可以不断放松自我,增强与他人的交流与交往,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初入校园,小学生对于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通过体育锻炼,他们能形成对体育学科的兴趣,进而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以及更为强健的体魄。从长远角度来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极具科学性以及客观性的,是符合科学、系统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关键性举措。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具体对策

(一)注重排队站队训练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必须先把握好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只有充分考量小学的身心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的体育锻炼培养方案。教师需要注重小学生排队站队这一环节,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形成快速、安静、整齐排队的能力与习惯。在体育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问好,而学生也需要排好队伍向教师问好。之后,教师需要宣布课程规章制度,以及本堂课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在此期间,学生需要按照要求排好队伍,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站队效率,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注重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关键。针对当前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来看,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其一,可以选择榜样激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虽然涉世未深,可对于一些知名体育明星还是会有一些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任务开始之前向学生介绍一些比较熟悉的体育明星,充分发挥这些明星的榜样作用,通过明星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其二,编制口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一些相对复杂的动作,小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困难,这时编制朗朗上口、通俗易记的口诀,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则可以帮助学生将动作和技巧记忆深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有帮助。其三,增加学生的自我锻炼机会,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当前的教育教学制度要求教师时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锻炼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而学生在进行自主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找到锻炼的方法,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和监督,确保学生锻炼安全的同时,也为一些产生困惑的学生答疑解惑。其四,利用竞赛的形式进行体育课堂讲解。体育具有竞技性,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尝试引入竞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一位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以最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另外,通过竞赛,学生还可以形成坚韧的性格品质,消除消极情绪,提升运动积极性。其五,开展一些有趣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阳光足球、七彩跳绳以及花样排球。所谓阳光足球,就是按照阳光体育的原则,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足球运动。低年级小学生不具有太强的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开展阳光足球这类项目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能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过程当中,起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和作用。

(三)注重对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完善

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资源可以被利用,体育教师要学会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与完善。其一,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教师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智商智力以及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且他们对于不同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具体做法:教师需要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比较能够接受的形式,参与到体育运动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二,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培养等多个方面实现统一,以帮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技巧,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其三,教师要对学校所提供的物质资源进行整合。常见的用于进行体育课程讲解的物力资源包括基础运动场地、体育运动设施以及相应的器材。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利用,确保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三、结语

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是小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过程中务必需要进行的一个环节。让小学生自幼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有利于其形成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之后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落实终身体育的锻炼目标。既是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对其心理状态、综合能力的改善,为小学生之后的成长与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殷强德.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策略[J].甘肃教育,2013(3).[2]贺太江.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对策探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3(7).[3]庄小平.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9(2).[4]易小红.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3).

下载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案例分析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案例分析 桃城二小 黄朝新 [案例] 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在出操时,经常趁着老师不注意躲在教室里,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今天说头疼,明天说说肚子疼,找各种......

    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与培养

    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与培养 毛泽东曾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在很早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至理名言。可见,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一个人是多......

    浅析初体验磨练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浅析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薛小安) 体育锻炼习惯是终生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是民族素质的保证。体育教育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

    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上课坐不住: 开学一个月:方法:借助儿歌强化纪律,上课铃响后能做好。用对口令的形式强化课堂纪律,表扬坐的好的孩子,树立榜样。老师用动作来引导孩子。 学期末:目标:学生在上课的过程......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范文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学预习不晚,其实不然。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良好的开......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大全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培养,是学生更有信心地走入课堂有效途径,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即:(1)、如果预习得法,课堂教学的方法加以改进,课......

    注重学生习惯培养

    注重学生习惯培养,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南部县铁佛塘九年一贯制学校刘海斌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人们通常只把习惯和人的一些行为举止联系在一起,而却很少把习惯和成功关键连在一起。但是,当你去了解许许多多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