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管理禁忌五谈--修改后
班级管理禁忌五谈
东营市春晖小学
张淑珍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内的一切活动也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教育者、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各科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一致教育的桥梁,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从五方面简单谈谈班级管理的禁忌。
一忌“盲目”。众所周知,班级管理是一项细致而琐碎的工作,主要包括,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班委会的选举任用和培训指导、班会的组织策划、班级的各种活动、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例会等。如果班主任没有精心的计划安排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影响工作效率和任务完成的质量。要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游刃有余,班主任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杜绝盲目的行为,“宜未雨而绸缪,临渴而掘井”。计划要定位精准、详细具体,方法讲究因材施教、推陈出新。常听到有班主任抱怨学生难于管理,出现了职业倦怠,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一,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也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精神压力较大;二,学生入学之前,在社会、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不良行为习惯,不是靠班主任的短期工作就会见效的;三,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多已固化,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形成思维定势。班主任也应与时俱进,加强自我学习,钻研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例如,多读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书籍,向有经验的优秀班主任请教,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等,避免平时工作的盲目性。
二忌“偏见”。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甚至有的老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即使做错了事情也只是带有敷衍的态度一笔带过,象征性地说以后注意。而对那些成绩差点的学生则打心眼里看不上,认为他们根本不是念书的材料,将来也不会有大出息。如果他们做错了事情,往往在处理的时候会给予他们很重的“惩罚”,这样的做法在班里造成的后果就是其他学生也就认同了这是个“差生”的看法。即使他们多点好事,可能也不会想到他们身上,因此对他们的评价也是消极的。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成绩优异者也不要把他们捧到天上供起来;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把他们打入“冷宫”,彻底冰封。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对学生的偏见,作为教育者既要培养尖端人才,又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要努力克服对学生的“偏见”,这才是正确的教育。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力争让每个学生朝着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发展。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如教师、父母)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每一个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时,往往会留下不同程度的“伤痕”。三忌“简单”。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生活,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已经发生的偶发事件是班主任的职责,务必克服粗暴、简单、敷衍了事的态度。要借助处理过程,寻找最佳教育机会。一边帮助他们妥善处理。一边引导他们从中吸取教训,让事件的处理过程成为对学生帮助教育的过程。例如:现在的孩子都表现的比较早熟,他们有的过早表现出了很多不好的神经症状:厌倦学习、对抗行为、嫉妒行为、破坏性行为等,有来自社会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的来自老师和同学,有的是因为家庭关系的重大变异,有的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有的因为和同学间关系不融洽,还有是的因为心理缺陷等。总之,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了孩子们的正常思维、心理,导致了一些不正常的行为。一定要找的问题症结之处,对症下药。可以个人谈话,也可通过开主题班会介绍一些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告诉他们人生的道路不会总是阳春三月,也有风暴、霜冻。困难、挫折、不幸都是暂时的,也许还是成功的加速剂,前进道路上列车的润滑油,你得感谢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人生的财富。培养孩子们从小有抗挫折能力,有克服困难的经验。
四忌“侮辱”。有的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中发生的重大偶发事件、很不冷静,甚至大发雷霆,出现侮辱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有的甚至面对学生家长出言不逊。低级庸俗的语言只能丧失教师的师德和理性,而无助于事件的处理和对学生的教育。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因此,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在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尤其是对偶然违纪的学生的尊重更是对他们的一种最大的激励,也是给了他们一种积极向上、改正错误的动力。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会使学生感到温暖。
五忌“打击”。日常班级管理中,有的学生的偶发不良行为给班级荣誉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弄得教师很不光彩。这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耐心细致的作风,切不可把心理上受到的委屈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对学生进行讽刺、打击、挖苦。因为这样只能导致师生感情的破裂,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会有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这其中,“爱”便是根本。爱得深、切、诚,才能唤起他奋发向上的勇气,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才能洗涤他们心底的沉淀和污秽。爱不是姑息迁就、没有尺度,而是宽严适度、严爱统一、严中注爱、爱中深严。实践证明,严师出高徒,爱能化解一切。春雨润无声,爱在不言中。
第二篇: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艺术
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处处充满学问与挑战。班主任应不断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探索,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习了“无为”教育理论,结合工作中的感悟,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一、“有为”是“无为”的前提。要想做到管理工作的“无为”,班主任必须先脚踏实地地对待工作,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管理。深入到学生中,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要找他谈心;学生生病,班主任要照前料后„„。只有具有务实精神,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在务实工作的同时,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更高要求在于班主任要有开阔的眼界,长远的眼光,广泛关注教育发展动态,大胆创新,用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无为”教育艺术对班主任理论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提出的课题意义在于倡导学习教育哲学,提高教师理论修养,促进素质教育。“无为”教育时常表现为无言与无形,甚至达到出神人化的境界,有人称其为教育的极致,实属教育艺术的高层次表现。教育者要呕心沥血,从创设情境到引导经历,从教化进入悟化,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的感觉、新的体验,获得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这一过程呼唤着教师积极的进取,也指示着教师提高修养的方向。
二、顺势而为。“无为”教育的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引导其开悟。“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是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并运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知识转化规律等教育规律,充分考虑到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在发展与调整的关系上把握好教育规律与学生自我发展的特点,服务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用在班级管理上,就是“顺”: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知识转化规律。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掌握规律,顺势而为,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较多,如实行“全封闭管理”以避免学生受校外不良影响,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越轨行为等等。采取“堵”的方式,减小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仅仅靠“堵”是不行的。过多地应用“堵”的方式,有两点不利: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少数的班主任以“不出乱子”、“不出事”为
目标,采用“盯、吓、压、罚”等方式管理班级,表面上班级“平安无事”,实际上引发的问题却不少。
三、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管理理论指出,管理者在“小事”上有所不为,在“大事”上有所为,只有在“小事”上有所不为,然后才能在“大事”上有所作为。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对待管理内容,如果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样的管理方式固然有其利,但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在具体事务上,学生能做的,班主任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把一些具体事务分派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等。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四、为于前,无为于后。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对待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或者班级管理中的疏漏,应该以预防为主。等到错误发生,造成了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该细心留意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动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把问题控制于萌芽状态,并加以可行的措施解决问题,消除隐患。
五、“管”之有为与“放”之无为结合。道家的管理哲学是“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就是老子说的,治理大国好比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去搅动它,而是依据客观规律,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顺其规律促使其变化而已。治大国若烹小鲜,班级管理亦然。在管理中如何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样的境界呢? 其
一、管得少才是管得好。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管控活动。控制的最高境界是少控制、不控制。如果管理部下时“天天搅动小鱼”,就不是一种好的管理方法。其
二、管得少不是不管。管理者要抓住管理的关键,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洞察问题的本质,化繁为简,管理简单化。其三:管得少又管得好。关键在于建章立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标准化、程序化。其
四、把握好管得严与放得宽的分寸。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严”不是严厉、严酷。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二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违纪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三是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四是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还必须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魏书生同志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罚是: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一份关于错误的说明。他把处罚变为生动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在现代生活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艺术,要培养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必须回到它原来的文化土壤中。道家无为管理的根本在于抓住人心。无为,不是没有作为,而是大有作为。无为,是“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即不作违背教育目的、教育规律的事,实施因势利导,功无不成。设想,在一种充满智慧的文化土壤中,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将萌发一片欣欣向荣的春色。
第三篇:谈班级管理的
谈班级管理的“四从四到”
魏书生创造过班级管理的神话,北京有一个班主任孙维刚能带出二十多名学生考上北大清华的班级,如此等等。这些听起来似乎不可能的,但我认为只要管理有方,教育得法,是有可能的。近几年来,我对班级管理工作思考还是比较多的,也尝试过一些新的做法,说说是我班级管理的“四从四到”。
(1)从高到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所谓“高”就是班主任工作立意要高,那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有志少年,要引导学生有一个人生理想的追求,远大的抱负,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什么。初中生正是树立理想和确定人生目标的重要时期,学生有了理想与追求,就会有取之不竭的学习动力,就不会怕读书苦,更不会厌学。记得上学期开学时我第一次班主任讲话第一个话题就是与学生谈人生理想问题,学生听得很认真,不少学生默默地点头赞许我的一些观点,似乎懂了初中生应有人生的理想了。所谓“低”,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如何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去实现它。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 这个“低”应该是读好初中三年书,上好每堂课,做好每次作业等等。
(2)从外到内抓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班级学生成绩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目标之一,我认为,内外而内是抓好班级学生成绩的良策。所谓“外”,先做好有利于班级学生成绩提高的外部条件,如班风、学风、纪律、卫生、寝室管理等等工作。班级整体处于正常良好的运作状态,接下来可切入班级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如何提高班级整体到个体成绩。很显然,班风、学风、卫生、纪律等这些工作做好了,成绩的提高是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要把功夫花在有利于成绩提高的相关外部因素上。
(3)从“死”到活控制好班级的气氛。班级气氛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班级气氛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极为有利。班主任如何控制好一个班级气氛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我认为,一个班级刚组建时,班主任把班级气氛控制得“死”一点为好,让学生从行为到言语规矩一点。为此,班主任一开始要从严一点,管得“死”一点,特别是对于一些原来行为习惯不理想的同学更需要为这样做。随着班级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班主任相互了解及班级运作步入正常轨道,班主任可以适时放一点,班级气氛很自然会慢慢活起来,班主任为同学的认可度也会提高,从而形成班主任与全班同学的和谐关系。这方面其实要把握班级管理中的严与宽、静与动的关系。
(4)从大到小抓好班风与学风。班风与学风是一个班级兴衰之关键。我们都能认识到班风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抓好班风与学风,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我们工作的大处,但如何建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好班值得思考。我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从小处着手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这个小处就是班级管理中的细节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班主任大目标确定后接下来要做好一件件班级中的小事,处理好班级管理中的一个个细节。班级管理工作之中的细节很多,如何卫生打扫和人员的落实,学生桌上的书的摆放高度,墙上公告的张贴,饮水机保洁、学生作业上交情况等等都是细节。有教育专家说得好,优秀是一种习惯,细节决定成败。的确,细节在班级管理中太重要了。
朝阳中心学校王丽
第四篇:也谈班级管理
也谈班级管理
下午,学校召开班主任会议,继续交流班级管理经验。老师们都各施各法,真是五花八门!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本班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管理。
我所带的一年级一班,孩子们基本上还算听话,当然难免会有一些让老师头痛的学生。在本学期他们已经懂得了比较好的规矩,或者说已经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所以我就着重培养了几个班干部,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早读课上,要求班长要来早一些,并坐在讲台前进行带读(以身作则,从而影响并带动其他同学像班长一样),另外两个班长协助并指引陆续到来的同学拿着书进行早读,不允许在教室里讲小话或者与周围的同学玩。当然一开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总有一些不听话的,爱捣蛋的学生让他们力不从心的。当我进了班,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情况,并大力表扬按要求做好的同学,对那些不学好、调皮捣蛋的学生一律进行严厉的批评。
中午的国学经典诵读也是和早读课那样要求,并指定三名班长各负责管理每组过道两边的同学,同学们拿书的姿势,开不开口读书,两脚是否平放在桌子下,等等,都是他们工作的范畴。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养成了一进教育就拿起书来读的好习惯了。
第五篇:班级管理点滴谈
班级管理点滴谈
洪德选
对大多数班主任来说,管理男生是班级管理的头等大事。因为相对于女生。男生是较难于管理的群体。他们乐于将时间花在玩耍上而不是学习上,他们好动,喜欢追逐打闹,他们爱捉弄人,如此种种,实在是不胜枚举。我想,对男生的管理逼迫打压,绝对不是好招,我尽量从旁引导,创设各种情境、各种机会,让他们的天性朝着阳光的一面滋生,让他们内心善良、正直的种子生根发芽。
中低年级时,班里的男生和女生的关系还算融洽,可是上了高年级后,男女生关系开始对立起来,经常有女生向我投诉男生。原来,班里有部分男生特别爱招惹女生,有时故意用脚去绊女生的脚。有时将女生的书藏起来,有时在放学路上用小物品砸女生的书包。刚开始听到投诉时,我狠狠地批评了那些男生,可是没过多久,情况依旧,而且还有男生继续加入这个捉弄人的队伍。后来,我没有再叫男生到办公室接受我的批评教育,而是送给每位男生三篇“女生日记”,这三篇日记的作者就是经常被男生捉弄的女生,我让她们每人围绕被男生欺负的感受写了一篇日记。因为是亲身经历,因为满心怨愤,所以这三篇日记写得真实感人,我将其中的人名都改成了化名,意在不伤害男生的自尊。我把这三篇日记发给男生后,请他们每人针对其中的一篇在反面写下自己的感言。第二天,日记收上来了,男生们的感受也写得情真意切,一些自认为是日记主角的男生还在感言中向女生道歉。看来这招“攻心计”起了作用,男女生的关系似乎开始融洽起来,男生被女生投诉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十多岁的男生爱捉弄女生,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这个年龄段的男生为了引起女生的注意,通常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这些非常手段可能会给女生带来一些困扰,但正是这些烦恼和困惑让女生学会成长。作为班主任,如果将这些男生的行为上纲上线,严厉地批评,粗暴地制止,必将激起男生的叛逆心理,也无益于他们从心灵上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烦恼。班主任要善于走进男生的心灵,用真情唤醒男生的爱心,让他们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逐渐成为一个善良、有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