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14:4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保证,信息资源的质量和体系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效率。现阶段,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等。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应自始至终应围绕着我院教学科研的需要,围绕着读者信息需求来开展。因此,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了解掌握广大师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分析研究目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研究对策,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改进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也才能克服信息资源建设的盲目性,加强针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馆藏资源绝对数量不足

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规定,财经政法类高职高专院校生均图书80册为合格标准。低于生均45册将被亮黄牌限制招生。而截止到2008年9月,我馆馆藏纸质图书为53.9万册,按在校生12000人计算,生均图书刚好达到45册,已经濒临亮黄牌的边缘。另外标准还规定,图书馆生均年进新书量要达到3册,而我馆目前生均年进新书量不足2册。所以本次读者问卷调查中,读者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图书陈旧,新书数量少,品种少,面窄。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经费不足,经费不足是制约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根本原因。

2、藏书结构有待于更加合理化,专业图书、特别是新开设专业图书需要加强

藏书结构主要是指馆藏专业性图书与非专业性图书以及各学科之间藏书的比例。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主要由专业用书和非专业用书两大部分组成。专业用书是为了满足专业教学、科研的需要;非专业用书是为了满足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提供以满足读者本专业或同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图书为主。如果馆藏图书与读者专业相对应的图书所占比例较小,即可说明藏书结构不合理。我院在改建高职院校以前专业设置比较单一,专业图书以法律类为主。改建高职院后,我院近几年增加近二十几个新专业,这些新增专业馆藏图书基础比较薄弱,但图书资料需求都很强,由于经费有限,不能短时间内满足这么多学科的需求,而以前专业还需要保证图书收藏的系统性、连续性,如此以来供求矛盾 日益凸显。而由于专业图书总体利用率不高,采访图书时就偏重于借阅率较高的人文社科类文学书,致使专业书所占比例偏低。

另外,新书比例小,内容陈旧过时的书偏多也同样可以反映出一种藏书质量上的不合理。一部分专业性图书的时效性很强,特别是计算机等科技类图书,和一些英语、计算机、公务员和司法考试类的图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类的图书将成为观点陈旧、知识老化的旧书。藏书内容过时的旧书长期压架,会影响读者的借阅和藏书的利用率。这些问题也是本次读者问卷调查中读者反映相对集中的问题。

3、藏书利用率特别是专业藏书利用率偏低

藏书利用率是指馆藏图书被读者借阅图书的册(次)数占总馆藏或者某类图书总册数的百分比。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普遍比较低。前苏联规定一般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要达到140%~300%,日本市民图书馆则期望达到400%,而我国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平均只有30%左右。通过对我院图书馆近几年来图书和期刊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馆藏图书平均每天借阅大约1000册左右,期刊平均每天借阅70余册次,藏书平均利用率在40%左右。读者利用最多的依次是I(文学)、H(语言、文字)、F(经济)、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K(历史、地理)、D(政治、法律)、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8个大类。调查结果表明,总的来看,图书流通率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的幅度不很均衡。另外,从图书流通量的的统计结果看,我院图书馆历年来流通率遥遥领先的是I(文学)类,占总流通率的45%,而与我院所开设的各专业相关的图书,如法律、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园林园艺等各类图书的借阅量总和仅占全部借阅量的45%左右,专业图书的借阅量明显偏低。

专业图书借阅量偏低从我们馆藏结构的分析来看,主要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读者与技术型、应用型学生读者的多方位信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献信息资源的总体定位。我院作为一所普通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学术型和研究型主流读者群体不同,我们的藏书结构要从不同角度分别满足教师学术型和技术型双重信息需求以及学生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我院读者对于案例分析、各种考试的题集、教学辅导材料需求比较大,而我们购买的专业图书多偏重于理论性,这也是造成专业图书利用率偏低的一个原因。

4、校区分散导致书刊资料的收藏分散,且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我馆的图书采购实行统一采购,然后根据各校区的专业设置对分编后的新书进行统一分配,由于校区较多,经费有限,为增加采购图书的品种,复本量一般限制在专业图书为2--4本,综合性图书为6本,有限的复本分散在三个校区就显得更少了。由于目前我院三个校区分属三个不同的网,校本部是教育网,西院为电信网,新校区为网通,致使三个校区不能联网,也就不能实现图书的通借通还和解决馆藏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和购书经费的浪费。

5、读者群体素质偏低,学习风气不高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是学生,藏书利用率的高低与学生直接相关。在图书馆藏书规模、藏书质量和管理水平确定的情况下,藏书利用率的高低则直接取决于作为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的学生读者队伍群体的状况。我院学生的主体是专科生,与其他本科院校相比,读者群体中阅读型和研究型的读者比例很小,学生利用图书馆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较差,对专业性图书的利用和吸收能力较低,学生所借的绝大部分图书都是小说、历史、健康、娱乐、美容、美食等业余欣赏性图书。这就造成了专业性图书利用率低,文学类图书利用率高这样一种局面,这与我们馆藏建设的初衷又是相违背的。

6、对电子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利用率不是很高

从本次读者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纸质图书和期刊的利用率最高,基本达到了60%以上,而电子资源方面,中国学术期刊网达到35%,而其他电子资源利用率才在20%左右,这就说明了我们对电子资源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不够,许多读者还不了解我们图书馆有哪些电子资源和怎样使用这些电子资源,这就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7、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对馆藏资源的深度挖掘不够。

目前工作人员还习惯于被动服务,局限于简单地借借还还,主动服务、个性化深层次服务方面还不够。图书馆还没有形成特色馆藏,也没有建成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另外,随书光盘、随书磁带等一部分视听资源还没有纳入规范化的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改进和加强:

1、继续加大图书经费的投入力度

为使我馆的馆藏数量早日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规定的标准,即符合生均80册图书、生均年进书量3册的条件,学院应进一步加大对图书经费的投入力度,并且随着文献价格的增长而保持一个适度的增长,考虑到学院目前搞新校区建设资金比较紧张,我们经过测算,年购书经费达到100万元比较适合,可基本满足新增图书、报刊以及电子资源的需要。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图书经费来源渠道,采取开源节流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图书的招标采购,实洋结算的办法,最大限度提高图书经费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利用电子阅览室的创收来补充部分图书经费。

2、采取有效措施,建成适合我院专业发展需要的馆藏体系

(1)根据学院的建设方案和教学科研的需要,结合学院重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文献资源建设方案,全面加快馆藏资源建设,科学合理地整合校区间的馆藏结构,积极开展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创建随书光盘数据库,逐步形成以法学类图书为支柱,以农林类、经济类、管理类图书为支持的特色鲜明的馆藏体系,力争使我馆成为河北省法律文献信息中心。

(2)合理确定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投入比例,按照优先重点学科和专业(即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法律文秘3个学院重点专业)、确保新增专业、兼顾其他专业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系、专业文献经费投入比例,依据各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采购文献。合理确定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的投入比例,合理确定图书与期刊、中文与外文的投入比例。

(3)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继续实行和完善图书招标采购机制。坚持和把握文献资源建设的特色性、适用性、针对性、系统性、思想性、少复本多品种的原则。

(4)成立图书采购小组,聘请学科带头人担任采购顾问,定期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读者问卷调查,广泛征求读者意见。设置学科联系人,与各系部保持联系与沟通,交流信息,以确保馆藏资源的适用性、科学性和专业性。要求采编部要有各系部的教研室主任、学术带头人、课题主持人的联系方式,每次将新书目录和采访数据以及新书通报通过邮件发送给他们,并电话通知,这样可以加强与老师的沟通,提高图书采购的专业性和适用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5)加强对馆藏信息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新书通报、网络宣传等形式开展馆藏信息资源的宣传,提高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强化信息服务职能

(1)开展定题信息跟踪服务。定题信息跟踪服务就是根据科研人员某一特定研究课题的专门需要,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最新文献信息,编制专题性题录、索引、文摘或综述等资料,并根据需要提供原文服务。该项服务要根据课题进展情况提供阶段性和连续性服务,要一跟到底不能中断,直到课题完成为止。

(2)图书馆要为教师提供他们迫切希要的本专业最新的、最先进的科技资料和动态信息。要大力开展SDI服务(计算机化的定题服务),把有关检索课题输入计算机建立需求文档,通过校园网络向师生提供定期服务。

(3)编译综述性信息资料。期刊论文的内容广泛,知识新颖,情报含量高,但是,全面收集和了解某一方面的信息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应利用馆藏期刊编译有情况、有分析、有对比、有见解的综合述评或专题研究报告,使教学科研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为其制定规划、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开展情报信息服务。

(4)抓好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的信息资源建设。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围绕重点学科发展,搞好馆藏建设,提供优质充分的信息资源保障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任务。因此,在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将突出重点,有所倾斜,优先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的信息资源建设,对于省级以上的精品课程,图书馆将协助它们建立起专业资料室。

4、有计划地适时剔除旧书。

我们计划在明年校本部搬家前,把校本部书库过时破损较严重的图书剔除后再打包,剔除的图书和要上架的图书分开搬运。这样开架的书库不再有太多过时的图书,尤其是计算机方面、英语考试题和一部分流通量大、磨损较严重的文艺书等,保证流通书库的图书是流通量大的、有用的书籍,也节省了馆藏空间。

5、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主动服务的能力。

一是确定每周一上午为固定的业务学习时间,每学期我们制定一个学习计划,鼓励大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来提高馆员素质。二是职工的继续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对工作业绩突出、业务能力强、具有发展前景的职工派出去参观考察、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等;三是采取定期岗位轮换制度,进行岗位培训,以强化职工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对图书馆各个工作流程的了解,使职工成为工作上的多面手。一个人常年在一个岗位上容易产生惰性,准备明年搬新校区时重新调整部分人员岗位。

6、早日解决各校区信息资源通借通还、共建共享的问题。

随着明年校本部整体迁入新校区,新校区和西院的联网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实情况证明,校区之间不能联网,给校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带来诸多不便。根据有关部门规定,大学校园必须接入教育网,而目前西院和新校区接入的都是电信和网通的宽带,校本部迁入新校区后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建议学校早日与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将新校区与西院通过专线接入教育网,将解决包括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7、加强对馆藏电子资源得的宣传,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1)、通过举办讲座和培训;技术部工作人员到系部、处室上门宣传;文献检索课课堂推介等形式,加强对馆藏电子资源的宣传和推介力度,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并且会使用我们的电子资源。

(2)、尽快完成远程访问系统的软件和设备的安装工作,并向广大教工读者开放,使教工读者在家里就能访问我馆的电子资源。

(3)、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开展网上免费信息站点导航。一是对互联网免费资源直接链接,或是将地址稳定、性能可靠、学术价值高的网址特别是与我院的某些学科(或是特色学科)相关的主题作为搜集的重点,并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类,制作站点导航。推荐给用户,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二是对网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优化组合,使其成为本馆馆藏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网络信息服务。

第二篇: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阶段,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等。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应自始至终应围绕着我院教学科研的需要,围绕着读者信息需求来开展。因此,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了解掌握广大师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分析研究目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研究对策,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改进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也才能克服信息资源建设的盲目性,加强针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馆藏资源绝对数量不足

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规定,财经政法类高职高专院校生均图书80册为合格标准。低于生均45册将被亮黄牌限制招生。而截止到2008年9月,我馆馆藏纸质图书为53.9万册,按在校生12000人计算,生均图书刚好达到45册,已经濒临亮黄牌的边缘。另外标准还规定,图书馆生均年进新书量要达到3册,而我馆目前生均年进新书量不足2册。所以本次读者问卷调查中,读者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图书陈旧,新书数量少,品种少,面窄。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经费不足,经费不足是制约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根本原因。

2、藏书结构有待于更加合理化,专业图书、特别是新开设专业图书需要加强

藏书结构主要是指馆藏专业性图书与非专业性图书以及各学科之间藏书的比例。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主要由专业用书和非专业用书两大部分组成。专业用书是为了满足专业教学、科研的需要;非专业用书是为了满足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提供以满足读者本专业或同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图书为主。如果馆藏图书与读者专业相对应的图书所占比例较小,即可说明藏书结构不合理。我院在改建高职院校以前专业设置比较单一,专业图书以法律类为主。改建高职院后,我院近几年增加近二十几个新专业,这些新增专业馆藏图书基础比较薄弱,但图书资料需求都很强,由于经费有限,不能短时间内满足这么多学科的需求,而以前专业还需要保证图书收藏的系统性、连续性,如此以来供求矛盾日益凸显。而由于专业图书总体利用率不高,采访图书时就偏重于借阅率较高的 1 人文社科类文学书,致使专业书所占比例偏低。

另外,新书比例小,内容陈旧过时的书偏多也同样可以反映出一种藏书质量上的不合理。一部分专业性图书的时效性很强,特别是计算机等科技类图书,和一些英语、计算机、公务员和司法考试类的图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类的图书将成为观点陈旧、知识老化的旧书。藏书内容过时的旧书长期压架,会影响读者的借阅和藏书的利用率。这些问题也是本次读者问卷调查中读者反映相对集中的问题。

3、藏书利用率特别是专业藏书利用率偏低

藏书利用率是指馆藏图书被读者借阅图书的册(次)数占总馆藏或者某类图书总册数的百分比。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普遍比较低。前苏联规定一般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要达到140%~300%,日本市民图书馆则期望达到400%,而我国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平均只有30%左右。通过对我院图书馆近几年来图书和期刊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馆藏图书平均每天借阅大约1000册左右,期刊平均每天借阅70余册次,藏书平均利用率在40%左右。读者利用最多的依次是I(文学)、H(语言、文字)、F(经济)、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K(历史、地理)、D(政治、法律)、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8个大类。调查结果表明,总的来看,图书流通率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的幅度不很均衡。另外,从图书流通量的的统计结果看,我院图书馆历年来流通率遥遥领先的是I(文学)类,占总流通率的45%,而与我院所开设的各专业相关的图书,如法律、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园林园艺等各类图书的借阅量总和仅占全部借阅量的45%左右,专业图书的借阅量明显偏低。

专业图书借阅量偏低从我们馆藏结构的分析来看,主要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读者与技术型、应用型学生读者的多方位信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献信息资源的总体定位。我院作为一所普通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学术型和研究型主流读者群体不同,我们的藏书结构要从不同角度分别满足教师学术型和技术型双重信息需求以及学生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我院读者对于案例分析、各种考试的题集、教学辅导材料需求比较大,而我们购买的专业图书多偏重于理论性,这也是造成专业图书利用率偏低的一个原因。

4、校区分散导致书刊资料的收藏分散,且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我馆的图书采购实行统一采购,然后根据各校区的专业设置对分编后 的新书进行统一分配,由于校区较多,经费有限,为增加采购图书的品种,复本量一般限制在专业图书为2--4本,综合性图书为6本,有限的复本分散在三个校区就显得更少了。由于目前我院三个校区分属三个不同的网,校本部是教育网,西院为电信网,新校区为网通,致使三个校区不能联网,也就不能实现图书的通借通还和解决馆藏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和购书经费的浪费。

5、读者群体素质偏低,学习风气不高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是学生,藏书利用率的高低与学生直接相关。在图书馆藏书规模、藏书质量和管理水平确定的情况下,藏书利用率的高低则直接取决于作为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的学生读者队伍群体的状况。我院学生的主体是专科生,与其他本科院校相比,读者群体中阅读型和研究型的读者比例很小,学生利用图书馆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较差,对专业性图书的利用和吸收能力较低,学生所借的绝大部分图书都是小说、历史、健康、娱乐、美容、美食等业余欣赏性图书。这就造成了专业性图书利用率低,文学类图书利用率高这样一种局面,这与我们馆藏建设的初衷又是相违背的。

6、对电子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利用率不是很高

从本次读者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纸质图书和期刊的利用率最高,基本达到了60%以上,而电子资源方面,中国学术期刊网达到35%,而其他电子资源利用率才在20%左右,这就说明了我们对电子资源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不够,许多读者还不了解我们图书馆有哪些电子资源和怎样使用这些电子资源,这就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7、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对馆藏资源的深度挖掘不够。

目前工作人员还习惯于被动服务,局限于简单地借借还还,主动服务、个性化深层次服务方面还不够。图书馆还没有形成特色馆藏,也没有建成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另外,随书光盘、随书磁带等一部分视听资源还没有纳入规范化的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改进和加强:

1、继续加大图书经费的投入力度 为使我馆的馆藏数量早日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规定的标准,即符合生均80册图书、生均年进书量3册的条件,学院应进一步加大对图书经费的投入力度,并且随着文献价格的增长而保持一个适度的增长,考虑到学院目前搞新校区建设资金比较紧张,我们经过测算,年购书经费达到100万元比较适合,可基本满足新增图书、报刊以及电子资源的需要。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图书经费来源渠道,采取开源节流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图书的招标采购,实洋结算的办法,最大限度提高图书经费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利用电子阅览室的创收来补充部分图书经费。

2、采取有效措施,建成适合我院专业发展需要的馆藏体系

(1)根据学院的建设方案和教学科研的需要,结合学院重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文献资源建设方案,全面加快馆藏资源建设,科学合理地整合校区间的馆藏结构,积极开展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创建随书光盘数据库,逐步形成以法学类图书为支柱,以农林类、经济类、管理类图书为支持的特色鲜明的馆藏体系,力争使我馆成为河北省法律文献信息中心。

(2)合理确定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投入比例,按照优先重点学科和专业(即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法律文秘3个学院重点专业)、确保新增专业、兼顾其他专业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系、专业文献经费投入比例,依据各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采购文献。合理确定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的投入比例,合理确定图书与期刊、中文与外文的投入比例。

(3)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继续实行和完善图书招标采购机制。坚持和把握文献资源建设的特色性、适用性、针对性、系统性、思想性、少复本多品种的原则。

(4)成立图书采购小组,聘请学科带头人担任采购顾问,定期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读者问卷调查,广泛征求读者意见。设置学科联系人,与各系部保持联系与沟通,交流信息,以确保馆藏资源的适用性、科学性和专业性。要求采编部要有各系部的教研室主任、学术带头人、课题主持人的联系方式,每次将新书目录和采访数据以及新书通报通过邮件发送给他们,并电话通知,这样可以加强与老师的沟通,提高图书采购的专业性和适用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5)加强对馆藏信息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新书通报、网络宣传等形 式开展馆藏信息资源的宣传,提高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强化信息服务职能

(1)开展定题信息跟踪服务。定题信息跟踪服务就是根据科研人员某一特定研究课题的专门需要,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最新文献信息,编制专题性题录、索引、文摘或综述等资料,并根据需要提供原文服务。该项服务要根据课题进展情况提供阶段性和连续性服务,要一跟到底不能中断,直到课题完成为止。

(2)图书馆要为教师提供他们迫切希要的本专业最新的、最先进的科技资料和动态信息。要大力开展SDI服务(计算机化的定题服务),把有关检索课题输入计算机建立需求文档,通过校园网络向师生提供定期服务。

(3)编译综述性信息资料。期刊论文的内容广泛,知识新颖,情报含量高,但是,全面收集和了解某一方面的信息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应利用馆藏期刊编译有情况、有分析、有对比、有见解的综合述评或专题研究报告,使教学科研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为其制定规划、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开展情报信息服务。

(4)抓好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的信息资源建设。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围绕重点学科发展,搞好馆藏建设,提供优质充分的信息资源保障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任务。因此,在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将突出重点,有所倾斜,优先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的信息资源建设,对于省级以上的精品课程,图书馆将协助它们建立起专业资料室。

4、有计划地适时剔除旧书。

我们计划在明年校本部搬家前,把校本部书库过时破损较严重的图书剔除后再打包,剔除的图书和要上架的图书分开搬运。这样开架的书库不再有太多过时的图书,尤其是计算机方面、英语考试题和一部分流通量大、磨损较严重的文艺书等,保证流通书库的图书是流通量大的、有用的书籍,也节省了馆藏空间。

5、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主动服务的能力。

一是确定每周一上午为固定的业务学习时间,每学期我们制定一个学习计 5 划,鼓励大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来提高馆员素质。二是职工的继续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对工作业绩突出、业务能力强、具有发展前景的职工派出去参观考察、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等;三是采取定期岗位轮换制度,进行岗位培训,以强化职工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对图书馆各个工作流程的了解,使职工成为工作上的多面手。一个人常年在一个岗位上容易产生惰性,准备明年搬新校区时重新调整部分人员岗位。

6、早日解决各校区信息资源通借通还、共建共享的问题。

随着明年校本部整体迁入新校区,新校区和西院的联网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实情况证明,校区之间不能联网,给校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带来诸多不便。根据有关部门规定,大学校园必须接入教育网,而目前西院和新校区接入的都是电信和网通的宽带,校本部迁入新校区后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建议学校早日与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将新校区与西院通过专线接入教育网,将解决包括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7、加强对馆藏电子资源得的宣传,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1)、通过举办讲座和培训;技术部工作人员到系部、处室上门宣传;文献检索课课堂推介等形式,加强对馆藏电子资源的宣传和推介力度,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并且会使用我们的电子资源。

(2)、尽快完成远程访问系统的软件和设备的安装工作,并向广大教工读者开放,使教工读者在家里就能访问我馆的电子资源。

(3)、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开展网上免费信息站点导航。一是对互联网免费资源直接链接,或是将地址稳定、性能可靠、学术价值高的网址特别是与我院的某些学科(或是特色学科)相关的主题作为搜集的重点,并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类,制作站点导航。推荐给用户,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二是对网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优化组合,使其成为本馆馆藏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网络信息服务。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社会的不断进步,必须以先进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文明为后盾。大学作为社会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1、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所谓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物质形态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1]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它是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软环境。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浓郁高校师生的文化生活,提升高校师生的精神境界,增强高校校园的人文气息。大学校园文化同时也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与校园精神风貌。根据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将其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由大学教育教学和生活物质条件构成,是指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形态。[2]它包括校区校舍、校 园绿化、教学设施、校旗校徽等方面。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为学校的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

(2)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它包括与大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3]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内涵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学校的校风、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等方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包括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传统文化、人文气息、科研精神的培养与提升,它是一所高校全体师生精神风貌与文化生活的综合体现,也是一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之所在。

2、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导向教育功能。大学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现代社会是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有时会具有误导作用,使其迷失自我。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使其不断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2)凝聚激励功能。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越浓厚,其凝聚力就越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使其文化主体产生强烈的团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班级成员为了完成活动,需要相互合作与协调,从而增加了彼此间的信赖感与凝聚力。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的一种体现,是全体师生在实践中集体认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追求,对其文化主体具有强大的整合力与号召力,从而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奋发进取。

(3)社会辐射功能。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同社会文化处于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之中。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接触的文化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走入社会后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思考行为方式,而大学生又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行为观念、性格意志必然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诚信友爱、充满活力,这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延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延边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其校园文化在具有普通高校

校园文化共性的同时体现出自身的一些特性。学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为原则,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多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学校设有“阿里郎”社团、“不死鸟”社团、记者协会、天文协会等130多个大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的社团活动,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大大地丰富了师生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学校不断创办出双语主持人大赛、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等新的文化活动品牌,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使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内涵深刻、主题鲜明的特色。虽然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受到物质条件、人文理念、管理思想等方面的限制,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与解决的问题。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足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是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表现。它直接表现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为师生的学习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十五”以来,学校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使延大教学设施得到了改善,教学条件的利用也有了新的进步。新校区的扩建、校园网的建设、体育场、民俗博物馆等的建造都体现了学校在校园物质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正常需求的不断提高,学校建设依旧呈现落后的特点。学校实验设备的严重不足、多媒体教学设施的陈旧、图书馆的规模不够、校园规划不合理、校舍条件较差、学生文体活动设施的不完备等等都影响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严

校园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规章制度的制定,二是规章制度的实施。延大在建设制度文化的过程中,编印了《延边大学学生手册》、《延边大学学则》、《共青团延边大学委员会文件汇编》,涉及思想政治、日常管理、基础文明、学习规范、奖励处罚、科技文化、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内容,为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但是,这些制度是否真正落实到实处就不得而知了。学校的潜规则、学生之间的不公

平竞争都是对制度文化的一种漠视。就以期末考试为例,虽然学校特别将考风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出台了《延边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行为认定及处理办法》及《延边大学考试纪律》等,但每年作弊的学生依然盛行其道,监考教师甚至也只是默认的态度,只不过象征性的每年会处罚几名学生,以儆效尤。制度文化流于形式令人心寒。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深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2003年我们面对“办一个什么样的延边大学,怎样办好延边大学”的历史性思考,凝练了“求真、至善、融合”校训。新校训的诞生意味着延边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对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人际关系上都有着不同层次的指导意义,是我校未来发展之路的灯塔。

求真,要求延大人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然而目前延大的学术研究氛围并不浓厚,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及真理的追逐缺少热情。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是文娱活动多,科技竞赛、学术研讨等活动只是冰山一角。而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够,以至于无法给予学生更深入更高层次的教导。

至善,要求教师应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应该修身立德,塑造人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对我们师生的起码要求。然而延大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以文娱活动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使得精神方面有所缺失。融合,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各民族师生之间的融合。

三、建设具有延边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延边大学金炳民校长曾说道:“延边大学是处在特殊人文、地缘环境与历史渊源中的地方综合性民族特色大学,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融汇、创新多元文化是其必然的使命。延边大学办学60年,生命力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党的民族政策,一个是独特的文化构成。她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履行了自己神圣的使命。”[4]延边大学要想实现边缘的崛起,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得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坚持“边缘觉醒,质量为本,突出特色,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发扬“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完善人格、造福人类;多元共存、融汇创新”的精神,同时必须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建设具有延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我认为今后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民族文化传承

延边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朝鲜族特色的高校,是培养朝鲜族高素质人才、研究朝鲜族理

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朝鲜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延边大学地处中国朝鲜族自治地区——延边州。我国朝鲜族总数有192万人,大部分居住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其中延边地区的朝鲜族有82万,可以说这里是朝鲜族最大的聚集地,也是朝鲜族传统文化保留得最完整的地区。民族地区的发展,文化是根基,没有民族文化,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民族文化的繁衍和传承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当地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使命。

朝鲜族民族文化是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应该是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之所在。因此应该将朝鲜族民族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使延边大学的全体师生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地感受朝鲜族文化、切实地学习朝鲜族文化,从而深刻地理解朝鲜族文化,并成为继承与弘扬朝鲜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创办民族特色社团,举办民族艺术节,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校性的文化活动来浓厚校园朝鲜族文化氛围,突出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

正在建设中的延边大学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建成后将对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民俗博物馆在建筑风格上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内部空间设计包括民俗布展空间、文物仓库、资料室、影像展示厅等。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布展、研究、教育、体验为一体的朝鲜族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将在传承和发扬中国朝鲜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丰富和活跃朝鲜族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注重多元文化共存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因此其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与多元性。朝鲜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支流文化。它在追求自身独立发展、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应该与主流文化维持一种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如果一个民族只注意到自己周围的环境,往往只能感受到本乡本土本民族的文化,而难以意识到整个大中华所包括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钜阵的存在。因此延边大学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突出朝鲜族文化,同时也应该坚持多元文化的共存。正如金校长所说的那样:“一个国家唱一首歌不行,多元文化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生命力、闪光点,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结合可以迸发出新的火花、延伸出新的文化”。

延边大学应该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融合”的校训,形成多元文化共存,多民族师生和谐团结,共教共学,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为构建多元文化做出应有的独特贡献。延大人应该时刻以民族团结为荣耀,不断地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延边大学多汉族和朝鲜族师生,还有一定数量的其他民族师生。民族的差异导致了风

俗习惯、穿着饮食、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而这样的不同有时会导致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时就需要构建一种多元共存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扩大彼此之间的宽容与理解,并不断地从对方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

3、注重校园文化创新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胡锦涛书记也曾说过:“民族要兴旺发达不能没有创新思维。”这些话高度概括了创新的作用。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校园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校园文化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学校园文化是有多层结构的有机整体,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精神与理念的创新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灵魂,大学的学科与专业设置与大学制度创新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关键因素,大学活动与物质文化创新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与载体。

当今社会需要高校为其输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校园文化为其坚实后盾,校园文化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活跃的社团文化、浓郁的学术氛围、科学的课程设置甚至是别致的校园景致设置都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

延边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创新型民族人才,以满足延边地区甚至是全中国对高素质民族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有一种创新型的校园文化作为其依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校园文化永远不能培育出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延边大学在校园文化创新方面尚存在着某些不足,如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守旧、刻板,更新周期也比较长。没有及时引进国内外其他高校已经设置的相关新兴的方法论课程,这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论,对于其进行学习研究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延边大学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在坚持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注意紧随时代的步伐,进行大胆地尝试与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吸收融入新的文化元素,从而为持续不断地培养创新型人才贮备条件。

第四篇: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包办代替一切,农民参与不进来。虽然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的积极性非常高,工作力度也很大,但是由于受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一些干部没能正确地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关系,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进而把农民群众排斥在外,完全忽视了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镇村的很多新农村规划,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农民没有说话的机会,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在政府主导的强势作用下,一些农民也忽略了自身的存在,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要不要农民支持和拥护,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

2、盯着村容村貌作表面文章。弄几条便道,建个小花园,就是村庄整治、这些看似夸张的现象,成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追逐的样板。不少地方流行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的说法,认为只要“门面阔了”就是小康。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误导着搞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在实践上容易劳民伤财,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使新农村建设在农民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对于新农村建设,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一些地方的规划不切合农村实际,损害了农民利益。

3、政绩为先的思想严重,试点村示范作用不明显。少数县乡干部头脑发热,热衷于立招牌,不想干真事,把新农村建设当作是自己政治上升迁的大好机遇,全然不顾实际情况和农民意愿,实施“达标工程”、“限时工程”和“指标工程”,希望在短期内就搞出“政绩工程”米。一些地方的“十一五”规划规定,20户以上的村都要通油路,都要盖新房子,都要按照新的统一的图纸建设。2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是对以前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全面、系统且完整。新农村建设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农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真正建立好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1、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民受益的长效激励机制。三农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缓慢。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关键是要确保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长期受益,从而激励他们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建设自己的幸福家园。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处理好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防止和及时纠正忽视发展农业生产的倾向,它的中心任务就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它的最重要、最本源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此,一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收入得到更快的提高。二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让农民分享更多的社会福利。三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民主决策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江西省赣州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始阶段,一些农民一听说要投入资金,又认为政府在搞政绩工程,积极性不是很高。但当地政府本着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原则,不急躁冒进,不搞强迫命令,先从解决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困难入手,派出大批新农村建设指导组下到乡村免费为村庄和农户搞规划,然后选定示范点以典型引路,农民从中得到了切实的利益,他们由最初的不理解到等待观望再到积极参与,最后水到渠成。由此说明了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这一基本着力点,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农民,才能得到农民的拥护,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2、建立依靠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机制。新农村目标要求的实现,最终还是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艰苦奋斗的努力来完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从现实情况看,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20字”目标要求,不是几句空洞口号,而是饱含着具体实在的内容,是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于一体的渗透各方面的综合建设。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还是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都需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不可能是农民群众的自发行为,而直接组织领导的责任,必然是由“一线堡垒”和一线党员来承担。然而近年来,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面临着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各地党组织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任务的要求,在基层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工作制度、领导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从而有效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要打破过去以自然村建立党组织的传统做法,围绕产业发展和新型经济组织发展建立党组织;通过组建党群共富产业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经纪人与中介组织作用;实施党员“创业富民”工程和对无职无位党员设岗定责,为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新作用创设有效载体,彻底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信息不灵不敢富、新技能不懂不会富、实力单薄不能富”的“三不”问题。

3、建立以深化改革为中心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推进一场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这也是从农村当前情形出发而可以迅速推行的改革。取消农业税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使农村原有的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如何遏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卷土重来,避免农民负担反弹;怎样从财力上保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等。这些问题都与农民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必然要提出加快推进涉及面更广、层次更深的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财政也增加了对农村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式却存在严重问题。从近几年来的情况不难看出,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支持三农的资金数量不断增长,但在资金管理、分配、使用过程中却存在着多头管理、“部门寻租”机会增大、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专家建议,在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上,应改革现行的不合理的做法,全面推行专家评审、项目指南、标准文本和资金报账、集中采购等一系列制度,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透明运作”的示范作用。还有,要处理好增加投入与创新体制机制的关系,特别是要探索建设项目的民主决策机制、建设资金的筹集和融资机制、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机制等。此外,还要逐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加强村级民主选举,实现乡村干部队伍消肿。

第五篇:村民自治建设中存在问题和对策

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20多年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己充分展现了村民自治的生命力和有效性。村民自治发挥的作用既表现在物质制度又表现在思想精神层面。一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二是村民自治的制度体系已基本确立,使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三是村民自治的精神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它们严重地影响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及其深化。

一、当前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村民自治制度是与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管理制度。从1980年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建立,到80年代中期,各地普遍建立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因此,全面推进村民自治,也就是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村级民主决策、村级民主管理和村级民主监督。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萌芽至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村民自治经历了一个渐进发展过程。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村民自治在实践中也必然面临一系列 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村民自治制度配套法规的欠缺,无法使之发挥最佳效应。村民自治制度在设置和可操作性上显得过于粗略和原则化,在行为模式与制裁手段的规范上显得空泛。如现行法律制度对村民的界定、权利、义务,村民对村务管理的参与途径和方式等等,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在村民自治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之间,村党支部与村主任之间的关系和权限不明,往往造成乡镇一级或村党支部事实上取代村民自治组织行使村级事务的决策权、管理权。随着农村流动人口增加(本地人口外流,外籍人口流入)导致此类人员的民主权利和应该承担的村民义务难以落实,需要相应的制度来保证他们的权利义务的实现。另外,在村委会中引进有志青年的机制,有些地方进行了有益的的尝试,囿于缺乏制度规范和保障,难于得到推广。

二是村民自治过程受观念意识上的阻碍,导致村民自治制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有极为漫长的君主专制集权的历史,而无民主法制的传统与经验,农民习惯于被动接受“自上而下”的管理,并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清官统治上,导致村民普遍自治意识不强。很多村干部素质较差,思想观念未跟上,致使村务公开不规范,甚至流于形式。加上村民自治政策宣传不到位,工作作风、工作方式转变不到位,群众与村干部的关系不太融洽,群众对村级事务的关心程度不够,不愿意参与管理和监督,缺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群众基础,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难以深

入开展。

三是村民自治中的行政化倾向使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流之于形式。村民自治是村民直接管理自己,自主处理村级事务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然而很多地方的村民自治在实践中,都自觉不自觉以行政手段安排工作,有一些本应由乡镇完成的职责也被“分解”到村委会,使村委会体现出强烈的行政化色彩,在工作中主要考虑的是先向政府负责而不是向群众负责。自治组织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政权性组织或者是乡镇的附属行政机构,政府对村委会的指导关系演变成实实在在的领导关系,这些都弱化了村民自治的性质,与国家推行村民自治的本意不符。

四是乡镇与村委会的关系不畅导致国家政策执行不力和乡村事务管理不顺。目前在基层农村管理体制中, 乡镇政权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权,村民委员会代表村民行使基层自治权。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是工作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确认和维持无疑是村民自治正常、规范运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但现实中的乡镇政权与村委会的关系又常常与成文法律规范存在着种种“偏离”,严重制约着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和乡镇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最经常也最突出地表现在许多乡镇仍然把村委会当作自己的行政下级或派出机构,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命令指挥式的管理方式,对村委会从产生到日常工作进行行政干预。乡镇对村委会强有力的控制还表现在,乡镇党委(•目前乡镇大都是乡党委书记、乡镇长一肩挑)通过对村党支部的

有效领导,来间接地“领导”而不仅仅是“指导”村委会(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也基本上是一肩挑)。另外,一些乡镇还借助于“村财乡管”对村级财务实施管理来强化对村委会的控制。虽然主观上乡镇是本着良好的愿望,是为了管好村级财务,防止他们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但客观上弱化了乡镇同村的新型指导关系,强化了传统的领导关系,进而不利于村干部改变过去那种对上不对下的工作作风来服务群众。另一方面,依据村委会自治权,存在少数村委会为了自己特定的利益,有意识地强化乡镇政府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当村民责怪村委会不能维护村民利益时,村委会就将全部责任推向乡镇,而当乡镇责怪村委会协助工作不力时,它们又把责任全部推给村民。在他们看来,村民自治就是本村村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村委会作为村民的合法代言人和代理人,有权决定自己的内部事务,没有必要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于是,他们对承担的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职责,抱着消极、冷淡的态度。

五是“两委”矛盾冲突使党务村务管理两难。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不协调目前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两套班子两种管理模式,导致有的村委会不能自觉地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把村民委员会引导村民自治同村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和保障作用对立起来,加上有的村党支部班子涣散,使村党支部起不到村级组织的核心作用。也有的村级组织的权力过分集中到村党支部,甚至集中在村支书个人手中,村委会和村民会议的自治

权力实际上被悬空。村支书虽说形式上是由村中的党员选举产生的,但实际上往往是由乡镇党委决定的。党支部成员由任命产生,而村委会则由选举产生,于是便形成了“上级来人找支书,村民有事找村主任”的局面。民主选举使村主任在村事务决策中的位势增高,而传统制度仍然捍卫着党支部书记的优势地位。党支部是传统的村务决策实体,而选举产生的村委会要依法行使村务决策权力。这些矛盾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大大降低了村民自治的质量。二是现在很多地方通行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两套班子两种管理模式“二合一”,即通过一些操作途径,让村支书选上村委会主任,或让选上的党员村委会主任当选村支书,或培养新当选的非党员村委会主任为党员,再选任为村支书。这样,两委合二为一后,党组织对村委会的控制加强了,工作中的对立和摩擦也少了,上级对村委会的管理也容易了。但对村委会来说,村民自治事实上就大打折扣了。

另外,税费改革后,虽然村干部的报酬进入了比较稳定的保障时期,农民群众参与选举的积极性日益增长,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流动人口增加、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村干部竞争加剧、村组合并,干部职数精简、选举经费缺乏来源等等。

二、村民自治制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是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规范配套。以往的农村治理体制是国家从乡村获取资源,这也是导致农村各种矛盾根源。目前

国家取消了农业税,进行转移支付补贴的税制改革。这些为村民自治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村民自治开始走出体制性困境。“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最终会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经过20多年的实践,农民通过逐步学习和掌握了村民自治的知识和技能,培育起自治的意识,开始运用村民自治法律维护和扩展自己的民主权利。因此,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规范配套,完善村民自治相关法律法规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在制定村民自治制度配套规范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提高村民自治程度和质量的智力因素。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民的流动导致智力的流动成为常态。现行的户籍制度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村民的界定不应以户籍为唯一依据。愿意为农村建设施展才华的现代知识型青年的进入,对村民自治的长足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在具体制度规范的设计上应该对此给予充分的考虑。

二是加大对村民的民主意识的培养和强化。首先,必须在农村加强文化教育建设。目前在农村实行的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将对农村文化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结合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以学校为依托,建立政府补贴型的分区式的文化活动室,既为学生也为村民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文化活动场所。其次是要加大对国家有关村民自治政策及党的各项惠民利民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这种宣传可以结合中华民俗采取各种健康文明而又生动活泼的形式。再次是提高县乡村干部素质,使他们能认真指导村委会

实施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指导村民在参与中提高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让村民直接参与各项村民自治制度,既可以启蒙大家的民主意识,也可以使大家体会到这些民主制度给他们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为他们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以后的村民自治活动奠定基础

三是理顺乡镇政府、村委会、党支部三者之间的关系。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做了明确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乡镇政府是国家设立在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承担着对所辖乡村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职能,依法在所辖区域内开展各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政务。在这些职权范围中,不存在村民自治的问题,亦不属于村民自治的范畴,应当行使其领导职能,在所辖行政区域内依法开展法律规定的各项政务工作。村委会是村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调节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不能像过去对待行政组织那样,采用行政手段领导村里的工作,而是要从法律、政策、工作上给予指导。村民委员会也应当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各项工作,教育和推动村民依法履行应尽的义

务。村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接受上级党委的领导。在村民自治活动中,村党支部是政治上、思想上进行领导,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村民自治是在党领导下有秩序、有计划进行的,是国家法律范围内的自治,而不是毫无约束的自治。对乡镇政府、村委会、村党支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处理,虽然各级党和政府下发了一些文件,在实践中仍然难以做到有效落实。

因此,要推行村民自治制度,首先就必须从法律上确立村委会的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某种程度上与乡镇政府平等的法律地位,否则难免又陷入控制依赖关系。

四是疏通信访渠道,认真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自新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后,相关部门接待的有关村民自治工作的来信来访量呈大幅度增长态势,而且大量的是集体或群体上访。农民上访反映最多的是村干部违法施政、集体财务管理混乱、村干部贪污腐败、选举程序违法、村务政务不公开等问题。有许多问题是农村基层管理中多年积累而成的,并不是村民自治本身造成的,长期以来农民找不到反映的渠道,有些问题即使反映了也没有得到解决。实行村民自治,特别是《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后,给农村多年积累的矛盾找到了一个“出口”。这是村民自治上访增加的重要原因。农民上访说明农民群众还相信党和政府,相信相关部门会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说法,也说明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在增强,法律意识在提高,以及对自身民主权利的重视。

因此,有关部门应相互配合,认真接待处理农民群众的来信来访。通过疏通信访渠道,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稳定。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的各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以确保《村委会组织法》的顺利实施,依法维护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另外,实行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是有成本的,需要经费支持。因此,应该明确经费渠道,最好是把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对经济相对落后村的村民自治,地方财政也应考虑给予适当补助。随着村干部职数精减后出现的工作量问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进行分解,培育各种农村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是很大的促进。目前,在我省部分城中村、贫困村、上访村、难点村、宗族房头问题突出村实行的选举观察员制度出发点不错,只是由于制度不完善,效果不明显。因此,要完善选举观察员制度,必须不断完善选举观察的内容、形式、观察员的选聘、培训、管理等方式。

下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从根本上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全面......

    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社团缺少必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一)社团缺少长期规划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明确的培养目标。 (二)社团文化的出发点大都满足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

    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五篇材料)

    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和观察了解社会变化的窗口,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功能和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其相......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

    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胡贵锋(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馆,重庆 九龙坡 40005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群众文化活动成......

    中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邵寨中心小学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5则范文

    南京晓庄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邳州市农村小学为例 目 录 [摘 要] .......................................................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课 程 论 文 题目: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年 月 日 **市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 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小城镇是联系大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