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班级文化建设”是近些年来学校文化建设中关注的重点内容。班级文化作为学校 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班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学 校文化的形成、课堂教学的实施、学生成长的推动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研究 的目的是对班级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以及对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众 多举措进行梳理与反思,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 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者从事班 主任工作的实践经验,以及对现有班级文化建设的案例进行调查,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作者从事班级文化建 设的实践经验,针对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改 善班级在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误 区和不足,进而提高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效度。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在理论 与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对班级文化及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在对国内外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 上,结合实践研究,揭示了班级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小学班级文化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从班级组织的创建和班级活动的产生等方面探究了班级文化的生成,从学生、教师、其他班级以及学校等角度分析了班级文化的功能。第四部分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班级文化建设 的目标不明确、没有个性文化的体现、班级活动的创设过于形式化等,并对存在问题的 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主要从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四个 维度,对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并在解决策略中 融入了案例来加以说明。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解决策略 Abstract ”Classculture”iSaschooIcultureinrecent years thefocusoftheconstructionofthe content.Classcultureoftheschoolcultureasasub-culturehasbeenincreasinglyimportant tO educators.Classformationanddevelopment ofthecultureofschoolcultureontheformation ofthe implementation ofclassroom instructionstudents areessentialto promote the growth effect.,nle purpose ofthis paper is theconstructionofclassandculturaltheory and practice ofsummary and refining,as wellasonthecurrentcultureoftheconstructionof primary schoolclassestOsortoutthemany initiativesandreflectthe problems foundand propose solutions.Inthis studyliterature.case studiesandactionresearchmethod.111ebasisofthe study in theliteraturethrough theworkofresearchers engaged inthe practice ofteacher experience andclasstothe existing culturetOinvestigate thecaseof primary schoolclasses thestatusofculturalconstructionandits problems ina comprehensiveanalysis.On thisbasis,this paper,the constructionofclassandculturalcasestudiesfor primary claSsesandthe culturalconstructionofthecurrent problems thatexistin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to improve materialandculturalclassesinthe building,acts ofculturalconstruction,thesystem of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spiritual andculturalconstructionareassuchastheexistenceof errorsand shortcomings,and thus improve theculturalconstructionofprimary schoolclasses validity. ThisarticleiSdividedintofivesections: PartI focusedontheculturalconstructionof primary schoolclassesoftheresearch background,and i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basedonthe analysis,tO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thisresearch. PartIIofthemainculturalandrelatedtOthe concept ofclassdefinedinthedata analysis at homeandabroadonthebasisofthestudy in light of practice,revealing theelementsof culture.classandculturalcharacteristicsof primary schoolclasses. Part III of organizations.mainly fromthecreationofclaSsesandclassactivities to explore suchareasastheemergence ofa generation ofculture,class,fromstudents,teachers,otherclasses.aLswellasschoolsandculturaI point ofviewofthefunctionsoftheclass. PartIVoftheliteratureresearch,casestudies,experience,etc.,were raisedfromfive primary schoolclaSsesofthecurrentculturalconstruction problems,such aLsthe goal ofclass cultureis not clearthere is nomanifestationof personality andculture,class activitiestoo formal,such asthecreationand analysis of existingproblems. PartVofthemainbuilding fromthe materialand cultural,behavioral andcultural development,system andcultural development,spiritual andculturalconstructionofthefour II dimensionsofthecurrentconstructionof primaryschoolclassesandcultural problems that existinthe correspondingsolutions,andintegrationstrategy in addressing thecasetobe described. Keyword:primaryschool;classculture;solutions II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 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金鱼 日期:至盟:垒:丝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 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金鱼 指导教师签名: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釜瓦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乏翌2:墨!多日 期: 学位论文作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应丝毖兰矽 邮编: Z主塑望旦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 1.问题的提出 学校是塑造人、培育人的摇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在蓬 勃兴起。而现代教育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模式,班级是学校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学 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通过班级进行的。班级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培养 学生健全人格、良好道德品质以及积极乐观的态度的重要基地。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文化 的一种亚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班级文化具有“润 物细无声”的作用,它在无形中影响并制约着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为班集体指引着 前进的方向。班级文化既是学校文化重要的、基本的组成部分,又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 和独特性。班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受到学校文化影响和制约的同时,也在反作用于学 校文化。小学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格的形成都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则是小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而从 目前教育界来看,多数教育者所关注的是宏观上的学校文化建设,对微观上的班级文化 建设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系统地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研 究少之甚少。由此可见,创设和构建符合当前少年儿童发展的班级文化是值得我们关注 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标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 在班级中成长”。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面对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教学,我们需要构建 什么样的班级文化,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仍然是教育工作者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 课题。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们在逐渐探索如何构建新型的班级文化,对班级文化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 支撑和较多的感性的经验,但当前的班级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班主任对班 级文化建设意义的错误解读,班级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化,班级活动过于形式化,在班级 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民主性,以及班级精神文化的导向性不强等。因此,对小学班 级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理论支撑下的实践研究,己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年一1670年)是“班级授课制”的奠基者。他在 1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教学论》中描述了他所设计的“国语学校”的教育方式:“国语学校的一切儿童规 定在校度过六年,应当分成六班。如有可能,每班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班次。” 1872年《小学及教员养成一般规程》公布,规定儿童80名以上者应设两个班级,120名 以上者设三个班级。从而,数百年以来的个别教学被班级教学所替代,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后对于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了~系列的改革与演变。20世纪初梅耶和莫依曼通过研究提出的“作业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是对班 级组织的重新认识。对班级组织的认识发展,使学者逐渐关注学生生活环境,开始重视 学生的个体生活与发展,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班级教学上的视 野也开始关注这些潜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运用社会学原理和 方法,分析班级社会体系的功能与结构,并发展成为了-F3新兴的学科——教学社会学。在班级社会学体系的研究中,形成了班级社会学体系的结构化模式和交互模式。班级社 会体系的研究,指出了班级氛围、班级团体、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影响。这些都是对班级 文化相关因素的研究∞。虽然国外学者没有直接提出“班级文化‟‟一词,但是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例如。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在他的著作《班级生活》(1968)中首次提出了“隐蔽课 程”,实质上就是对班级文化的研究。美国学者R.M.基辛在其著作《文化、社会、个人》(1988)中对于群体文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作了论述。美国学者班尼、约翰逊的著作《教 育社会心理学》(1986),詹姆斯.H.麦克米伦主编的《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1989)以及B.瑞文、J.儒本的著作《社群心理学》、安德森.I.卡特的著作《社会环境中的人类 行为》等著作中,都有有关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的介绍,反映了群体文化对于人的健 康发展的关系。日本教育家片冈德雄在其著作《班级社会学》(1993)中则更充分地论证 了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生活和行为的影响。口 2.国内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我国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始于对校园文化的研究。校园文化的形成时期是从1995 年至今。这一时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已统一到了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 神文化三个方面,而对校园文化内容的研究也逐步关注到了微观层面,以此来指导校园 文化的实践活动。于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深入到了基层,如班级文化建设,社团文化建 设等。我国对于班级文化的关注和开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的。在90年代中后期,班级文化建设广泛开展起来。对班级文化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吴立德先生在《班级社会学概论》(1996年)中对班级社会文化模式从教育社会学的 角度进行了理论研究,对班级文化模式的要素及其构型作了粗略的分析,对班级文化建 设如何开展作了一些探索。他认为班级社会文化的要素有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个体文 化与群体文化、制度文化与素质文化、统合型文化与离散型文化,这些都是学校文化系 函伍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7.4. 毋王丽霞.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3.7.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统的次级文化。他认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教育人。班级社会是用社会 文化教化、习染和塑造青少年的场所,但班级文化不是社会文化的缩影,而是对社会文 化的选择、提炼和再创造,是一种历史文化与未来文化之间的中介文化形态。他倡导在 建设班级文化时,要重视教师文化的主导作用,要祛除社会文化中的不利影响,还要重 视潜在课程的影响,坚持尊重学生的观点,争取社会力量的配合①。南京师范大学的李学农先生在其著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1999年)中,较为详细 地阐述了其对班级文化概念、性质和研究意义等方面的理解。作者在书中分析了班级文 化的构成,并且分别从价值观层面上、规范层面上、环境层面上论述了中学班级文化建 设。他认为班级文化是一种“教育存在”,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学生对于班级文化 的学习是潜在的学习。并从操作的角度来把握班级文化,认为班级文化中有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认为班级文化的构成要素有青少年文化、同伴文化、教师文化、教育文化等。对于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比较细致的是戴联荣、薛晓样编著的《小学班级文化建 设》(2001年3月)。书中对班级文化进行了新的定义,认为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利用和创 设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养学生文化人格的影 响活动。还指出班级文化不是一种刚性的、粗暴的、说教的固定模式,是一种充满柔性 的、温和的、情意的精神(风气、氛围)、制度、关系和环境之综合存在。班级文化建 设的目标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书中还从构建文化人格、营造优雅环境、用制度指引行动、创造文化和谐等方面对如何 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索。近几年中其他学者对班级文化建设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如王宁主编的《今天,我们 怎样做班主任》(2006年12月)中指出,“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要用和谐的班级文化来陶冶学生的人格。”谌启标、王唏编著的《班级管理与班主 任工作》(2008年12月)中提到。“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包括教师、学生)在班级活 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以及教室 内外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物质文化,以及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班级制度 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是灵魂,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一些研究者对针对班级文化建设也撰写了一些论文。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武莉,在论 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中探讨了新课程改革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 系。四川师范大学的江红,在论文《班级文化发展论》中讨论了班级文化发展的影响因 素和总趋势。东北师范大学的边妮佳,在论文《论班级文化建设意义的解读和生成》中,探究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东北师范大学的潘丽珊,在论文《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与对策研究》中,主要从理论层面对班级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此外,一些期刊杂志中也有一些一线教师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所撰写的有关班级文化建设某 一侧面的实践做法,比如王红顺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小创意》中,总结了其个人在班级。王丽霞.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3.7.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小点子、小窍门。汪爱华在《班级管理中的文化建设》一文中指出: “弱势群体的转化是班级文化建设最终成功的关键”等。从国内外对小学班级文化的研究现状来看,除戴联荣、薛晓样编著的《小学班级文 化建设》(2001年3月)以外,目前还没有其他专门针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的书 籍,仅有一部分书籍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粗略的探讨。有关班级 文化建设的论文,也没有专门针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进行的研究。另外一些期刊杂志上 发表的针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文章,则多是一些一线教师根据工作经验所撰写的经验 报告,内容不够全面、不够具体,也缺乏理论支撑。此外,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功能的研 究,大多数学者的关注点也都在学生身上,没有考虑到其对教师和其他班级的影响。更 重要的是笔者在实际工作当中发现在当前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而 能够提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解决策略的文章少之甚少。因此,本文以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为关注点,在文中除了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特点进行了界定和分析之外,还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本文重点 提出了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具 体的解决策略,举出了大量的实例。希望通过本文能引发读者对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存在问题的思考,同时能对班主任进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理论总结与实践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因此,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文献研究法、案例分 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1.文献研究法 对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大量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阅读了有关的学术专著、学术期 刊、博士和硕士论文,并查阅了大量的电子文献,把握当前国内外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的 现状和研究成果,并对查阅的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包括相关概念的不同界定,班级文 化的生成与功能的多种阐述等。2.案例分析法 对文献中和教育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我校54个教学班的班级文化建设为研 究载体,发现并总结了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从 而找准研究的重点。3.行动研究法 本文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反思性的探索,如在班级行为文化建 设中,对一些班级活动进行了策划、实施与反思,并归纳总结形成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4.经验总结法 对班级文化建设实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进而上升为解决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小学班级文化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一)班级文化的概念 1.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 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处在一定 的教育阶段上,这就是“级”。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的目的,将年龄相同、文 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而现代教育中班级形态 的直接来源是近代西方的班级授课制。在教育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确认和证明班级授课制的人是17世纪捷克的大教育家 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中设计的学校教育方式为:“国语学校的一切儿童规定在 校度过六年,应当分成六班,如有可能,每班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他班次。‟‟① 班级作为一种教育组织,不仅仅是许多个体的简单集合,它一旦建立就作为一种教 育影响因素而存在。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班集体的成员之间会形成共同的目标、共同的 生活状态,拥有共同的情感;班级成员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认同,并形成一定的依赖 关系。而班级氛围的形成对其成员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2.文化的概念 在西方,“文化”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至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在中国,“文 化”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480年左右的南北朝时期。古今中外,随着人类的发展 进步,“文化”一词与人类越来越近,甚至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了。@自泰勒1871年发表 《原始文化》这一里程碑式的著作并给文化第一次下了定义之后,有关文化的界定就如 雨后春笋般出现。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Kroeber,A.L.and Kluckhohn,C)在其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罗列的从 1871—1951年的80年间的文化定义就达164种。我国学者郑金洲收集的文化定义更达310 种。固到目前为止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文化的界定也不尽相同。“文化实体”概念得益于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Taylor,E.B.)在其论著《原 始文化》中对文化的定义:“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 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 一切能力和习惯。”鲫。〔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30.。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9. 白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 @〔英〕泰勒著,蔡江浓编译.原始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辞海》中对文化的定义是: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 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制度和组织机构。《牛津现代词典》的解释为: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即训练与经验而 促成的身心的发展、锻炼、修养,或人类社会智力发展的证据、文明,如艺术、科学等。3.班级文化的概念 很多教育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于班级文化有着各种不同的界定方式。《教 育大辞典》中对班级文化的界定为:“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 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 境布置等则为物化反映。”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理论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 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基于此对于班级文化的另一种定义为“班级 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领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 精神财富的总和回。” 南京师范大学的李学农教授在其《中学班级文化建设》中指出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广义的理解是指班级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狭义的理解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 出来的独特文化。圆学者赫京华认为:“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所占有的文化的总体‟‟ ⑨。史华楠等学者认为:“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通过多种活动而形成的集体心理氛 围、班级组织和交往行为,以及通过班级所体现出来的群体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和思维 方式、思维能力等”固。然而各种对于班级文化的定义都万变不离其中。因此笔者认为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 为达到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在班级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小学班级文化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班级文化的结构分析属于班级文化外在表征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班级文化所包含 的基本领域、基本层西等做出结构性分析或分类。不周教育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周 的层面对班级文化结构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把文化分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 文化的三因素论:又如把文化分成表层结构、中层结构、深层结构的三层次论,还有根 据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来看将文化分为主流文化和支流文化,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等 等。李文萍从班级的成员构成出发,认为班级文化可分为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鲁洁 西陈和娟.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J〕.大众科技,2006.6:189.。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 曾赫京华.班级社会学分析〔J〕.教育研究,1988(2). 函史华楠.校园文化学〔M〕.j匕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47. o李文萍.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其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12):23.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支持某种价值观念人数的多少来区分,班级文化还可分为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南京 师范大学李学农教授,从班级内部构成出发,认为班级文化中有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和 环境文化。圆而笔者认为班级文化按照由表及里的层次来划分其结构主要包含着以下几 个层面: 1.物质层面的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由班级师生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这些 硬件设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们能够迅速为师生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 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班级文化。班级物质文化包括 班级教室的设计、布置以及班级的教育设施等,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具 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 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对于小学阶段来说,低年段班级物质环境的布置要体现童趣性。儿童文化中原始、幼稚、纯净、朴实的特征决定了小学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要体现返朴归真的特点,保持 和发扬儿童文化中自然天成的东西和朝气蓬勃的童趣。随着年段的升高班级物质环境布 置也要有所转变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高年段的班级物质环境建设要趋于理性化,充 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让学生成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创造者、把学生的个性 化设计充分地体现到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当中。作为班主任则应时刻注意把班级的教育 目标、班级的价值取向等通过具体环境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 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2.行为层面的文化 班级的行为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活动文化,是班级作 风、精神面貌的动态体现。创设和组织班级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 品质,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形成良好的班级行为文化有助于班级 成员间互相沟通,在班级活动中达成共识,形成团结、进取的班级作风。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他们接受事物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多良好的品行 都是在让学生感兴趣的班级活动中形成、巩固和发展的。而且小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 强。多数学生不满足学校单调甚至有些枯燥的课堂生活,他们向往和追求一种多维度、多层次和多色彩的学习生活。而课外活动由于其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能够满足学生的 需求,挖掘他们的潜能。因此小学生对于课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们 积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之中,体验生活的乐趣,走向社会学会学习,是加强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小学阶段的活动文化应体现更强的游戏性和开放 性,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调动学生更大的参与热情。噜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242. 喜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3.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制度层面的文化 班级组织结构,包括正式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群体组织,是班级文化的载体。班级管 理制度是班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制定的、起规范作用的各项规章或条例。以上两方面 构成了班级的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成员总是在一 定的班级价值观指导下去完善和改革班级的各项制度。班级制度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 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能够体现班级特有的管理理念度。班级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维 护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是为实现班级体的目标,让班级日常活动有序进行的基本准则。班级制度也是在班集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和监督下制定并实施的。班级制度的建设要符合 每个班级的特征,创建有个性、有力度、有效度的制度文化。小学生正处在文化人格的形成时期,各方面的发展都在不稳定的阶段,容易受N;‟l- 界的影响。小学生个性的成长往往是在班级制定的各种制度规范的影响下不断完善和成 熟的。班主任应善于把握这点,用建立制度文化的手段,去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的方向。小学班级制度文化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建立展示、锻炼的平台。设置合理的管理 岗位,让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充分得到发挥。班干部管理要采取轮流制、竞选制等方式,让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中锻炼其意志品质,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4.精神层面的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指班级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 中,受一定的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为班级全体成员所认同和遵循 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它主要包括班风、学风、班级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体现,充分展示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班级的精神 文化一旦形成,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学生建立目标,同时也将影响班级的物质文 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灵发展正处在稚嫩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都尚未定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诱导和影响。小学生观念的形成在学校外部 会受到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在学校内部会受到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影响。班级精神文化是教师的和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契合 成的一定的班级舆论、班级风气,它的形成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形成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往往表现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 向,会形成隐性的课程资源,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 的教育效果。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小学班级文化的生成与功能
(一)小学班级文化的生成 要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班级文化的形成,根据班级文 化的形成过程进而讨论怎样把一个随机组成的群体变成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在组织内部 成员的活动当中形成一种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文化氛围,使班级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美好 家园。1.班级文化的生成源于组织的创建 小学班级组织,是班主任领导下的一个学生群体。它的特点是组织成员基本处于同 一年龄段并具有较为接近的认知水平。在班级组织的建设初期,它是由一群儿童形成的 一个随机的组合。同时,这个组织被赋予了一个名称“某年级某班”,被委任了一个领 导“班主任”,于是形成了班级组织的形式。但这时还不能说一个班级组织存在了,因 为这个班级的成员还处于松散的状态。彼此之间较为生疏,还不熟悉、不了解。班级成 员之间还没有形成共同的目标,没有认同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班级成员的行动缺乏 组识协调性。把这样一个成员处于松散状态的班级,建设成为互相认同、角色清晰、行动协调的 班级,就是使这个班级成为一个组织,当这个班级有了一定的领导机构,有了认同的行 为规范,彼此确立了角色意识,并为着共同的任务有序地开展活动时,一个组织就建立 起来了。①而任何组织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自己的组织文化。班级组织文化从班级组织的创建之日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产生。在不同学校 中的班级或是同一学校中的不同班级,其班级组织文化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是独一无二 的,它随着班级成员的成长和班级建设的日趋成熟而不断发展。2.班级文化的生成源于班级成员的活动 班级组织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在班级组织的形成过程中,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领导下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有序的班级活动,使得班级成员在班级活 动中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目标、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班级活动的开展是班级组织完 善与成熟的基本方式。班级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而进行的班级日常活动和对班级成员具有教育意义的活 动,它是整个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叶澜教授在主持“新基础教育”研究探索阶段 中指出:“班级活动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开展:一是一天生活的几个活动环节,如每天的 夕会或晨会,每天的教室值日、包干区值日,每天的午问室内活动、午间室外活动等; m李学农.班级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99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是阶段性的班级活动,如班干部的选举、评价总结活动,阶段性的竞赛活动等;三是 配合学校的主题活动;四是与思想品德课结合的主题班会活动。”∞此外,班级活动还应 包括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等。班级成员会在长期的班级活动中,形成一定的活动模式。在活动中彰显个性、交流 思想、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有序的班级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规范,在活 动中所制定的各种制度也会成为班级制度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在长期的班级活动中班级 成员之间会达成较为固定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进而逐步形成一种行为文化和评价文 化。班级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陶冶 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形成良好的班风和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总之,在 班级活动过程中班级成员会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良好的班级活动的设置,会促使班级 成员形成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有序的行为制度和共同的道德准则。
(二)小学班级文化的功能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应主要在于满足其全体成员的需要,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 需要和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同时,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其周边班级 以及学校文化的建设也有辐射和传导的功能。它能够随着不同班级学生及教师间的交流 与活动,把本班级的文化氛围辐射到其它班级,甚至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文化发展。1.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导向功能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惧黑。”班级文化建设的优劣对班 级成员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尤其对于小学生,他们将在一个班集体中生活 六年,是一个从幼儿到少儿成长的过程,一个从不懂事到知理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孩子们最容易迷失方向也最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滋 润着学生的心田,促使他们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健康快乐的成长。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发展从入学到毕业贯穿于学生整个六年的身心发展之中,同时为学生 今后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具体来看班级文化对小学生 的身心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一是陶冶功能,小班级文化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优美的班级物质文化 可以使生活在其中的小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养成他们热 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同时,小学生从步入学校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系统学习知识的里程。丰富多彩的小学班级文化,能够让学生受到科学文化的熏陶,从多角度 和多层次汲取人类文化中的精神食粮,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小学阶 段也是学生形成良好人格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能够使 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的人格。二是规范功能,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必要 的规章制度。制度文化的建设对小学生的言行起着规范制约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小。王一军.李伟平.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8. 10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阶段是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班级制度文化以其有形或无 形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告诉小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 么。由于小学生的趋同心理较强,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制度文化的约束作用来对小学生 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行规范。如班干部的选举、各种奖惩制度、值日制度等都在小 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并形成了一定的制度氛围,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三是聚合功能。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选择和创造的结果。班 级文化使班级成员在长期的班级活动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道德取向,进而使班集体成员产生共同的集体荣誉感和共同的言行,如同一种粘合剂,增强班集体 的凝聚力、向心力。由于当今的小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排他性较强,很多学生在活 动中往往喜欢突出其个性而不愿意与集体融合。而在小学班级行为文化的建设中,教师 可以利用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时机,来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使小 学生在互动与交流中产生亲密感和依赖感,促使他们之间相互吸引,产生团队意识和集 体荣誉感,进而使他们的认知、情感、行为相一致,使班级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四是美 育功能,是指小学班级文化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逐步提高小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较强的对美的鉴赏能力,他们通常会认为,卡通的、可爱的、好玩的就是美的。那么当他们投入到班级的物质文 化建设中时就能够在参与中提升他们对美的感悟和美的创造。同时创造出的优美的物质 环境也会给小学生以美的感受。在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形成的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即班级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语言美、人格美等也能使小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形成美 的思想、美的言行。因此,良好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学生 的学习行为和交往行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 造力等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2.对教师教育教学的促进功能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包括班主任、学生、任课教师)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共同创
第二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065-02
众所周知,环境对于人的成长起着重要影响。班级文化是一笔精神财富,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小学生能否得到很好的教育与班主任是否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密切相关。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很多班主任错误理解班级文化的内涵,班级文化建设过于统一化而缺少个性,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流于形式、不够民主,这些现象表明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依然有很多不足。为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班主任应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一、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问题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班级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很多班主任专业素养不够,没有在理论知识方面下功夫,没有真正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与目的,仅将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理解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例如,一些班主任认为班级文化仅表现在具体的事务上,把简单的班级板报制作等当作班级文化建设。其实,班级文化远不止于此,班级板报等只是班级文化的一个体现,是班级风貌的一种表达形式,但是仅在这些具体事务方面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班级建设缺乏个性。在许多学校,班级建设缺少个性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很多班主任会根据具体的主题组织学生建设班级文化墙,比如在教室后墙开辟诗歌板块,在这个板块写上诗人生平介绍以及著名诗词等,但这种墙上文化毫无特色,不能吸引学生前去了解。除了墙上文化,班级活动同样缺乏个性,只是跟着学校的指示走,没有在活动的主题以及创意上下功夫。此外,在建设班级文化时,班主任往往忽略了班级内部的小群体文化,如班内有些学生对唱歌感兴趣,有些学生对乐器演奏感兴趣等。班主任如果能重视这些有价值的班级亚文化,将会引导班级文化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促使其更鲜明、更具特色。
(三)班级活动开展流于形式。由于开展班级活动会耗费很多时间,又没有认识到开展班级活动的重要性,许多班主任往往忽略班会活动和班级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了完成任务只是做表面文章,没有在行动上予以落实,有些班主任甚至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补课,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一些班主任虽然认识到了开展班级活动的重要性,也准备了活动方案,却因为安全问题、经济问题等不得不终止,导致班级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有的班级可能一年、两年开展一次校外活动,有些班级可能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没有组织过校外活动,这样将导致学生失去走出校园锻炼的机会,缺少团队协作精神、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培养的机会,也不利于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四)班级文化建设缺乏民主。民主氛围的营造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将促使班级全员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好班级文化,然而民主的重要作用却为很多班主任所忽略。很多小学生对班级活动没有兴趣,甚至出现反感情绪,其中一个原因是班干部管理制度固定不变,学生在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不能获得参与感。此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失公允,比较照顾成绩好的学生,这将会破坏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民主性。
二、改进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途径
班主任该如何改进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打造优良的班级文化呢?下面笔者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等四个层面进行阐述。
(一)物质文化建设层面。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为了能使学生身处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班级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班主任就应该从班级的文化环境方面入手,比如建设好教室文化墙,构建班级文化长廊,保持教室干净整洁、设备摆放整齐,做好板报宣传等。在建设教室物质文化时,班主任应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块白板,让学生在白板上写一写“每日寄语”,展示自己的才华,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
(二)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为了使班级成员主动遵循班级制度,班主任应当采取民主的形式,与全班学生一起制定学期计划,共同讨论班级条约,在制定过程中应当合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参考《中小学生一日常规》和《小学生守则》,进一步完善班级制度。笔者要求学生做到:崇尚俭朴、信仰科学、热爱生活、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积极参加劳动、爱护环境、团结友爱、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爱护公物、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有礼有节、强身健体、心胸宽广。另外,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所在,班主任应当合理分工,完善班委制度,做到公平竞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在实践中教会他们敢于担当,学会做事、做人。
(三)精神文化建设层面。一个好的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而好的班级环境体现为整个团体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支持、齐心协力、友好竞争,而要营造这种氛围,就需要班主任主动带领学生共同确定班级价值取向,一起制定班级目标。班主任要多关心、了解学生,多与他们沟通,营造一种积极、和谐、亲近的班级环境;要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文艺、科技等多方面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在平时的课余时间锻炼身体;让学生在艺术课程里展示自身长处,如歌舞、诗词、朗诵、画画、下棋等特长;组织学生在社区参加动手实践活动。
(四)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会学习父母、班主任的行为、言语,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平时的言谈举止要规范,做学生身边的好榜样。另一方面,班主任需要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让他们能够明白是非,扬长避短,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此外,班主任要让班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同时需要对产生叛逆心理的学生多加关怀、好好教育,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英国教育学家洛克曾经说过,儿童教育的目标是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没有把握好这段时机,会给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更大的麻烦。因此,班主任应当多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监督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良好的言谈举止。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是班级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会得以提高,在班级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将得到规范。在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是一个渗透的过程,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发现、解决问题。
(责编秦越霞)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社会的不断进步,必须以先进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文明为后盾。大学作为社会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1、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所谓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物质形态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1]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它是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软环境。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浓郁高校师生的文化生活,提升高校师生的精神境界,增强高校校园的人文气息。大学校园文化同时也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与校园精神风貌。根据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将其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由大学教育教学和生活物质条件构成,是指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形态。[2]它包括校区校舍、校 园绿化、教学设施、校旗校徽等方面。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为学校的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
(2)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它包括与大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3]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内涵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学校的校风、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等方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包括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传统文化、人文气息、科研精神的培养与提升,它是一所高校全体师生精神风貌与文化生活的综合体现,也是一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之所在。
2、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导向教育功能。大学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现代社会是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有时会具有误导作用,使其迷失自我。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使其不断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2)凝聚激励功能。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越浓厚,其凝聚力就越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使其文化主体产生强烈的团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班级成员为了完成活动,需要相互合作与协调,从而增加了彼此间的信赖感与凝聚力。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的一种体现,是全体师生在实践中集体认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追求,对其文化主体具有强大的整合力与号召力,从而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奋发进取。
(3)社会辐射功能。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同社会文化处于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之中。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接触的文化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走入社会后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思考行为方式,而大学生又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行为观念、性格意志必然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诚信友爱、充满活力,这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延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延边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其校园文化在具有普通高校
校园文化共性的同时体现出自身的一些特性。学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为原则,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多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学校设有“阿里郎”社团、“不死鸟”社团、记者协会、天文协会等130多个大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的社团活动,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大大地丰富了师生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学校不断创办出双语主持人大赛、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等新的文化活动品牌,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使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内涵深刻、主题鲜明的特色。虽然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受到物质条件、人文理念、管理思想等方面的限制,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与解决的问题。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足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是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表现。它直接表现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为师生的学习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十五”以来,学校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使延大教学设施得到了改善,教学条件的利用也有了新的进步。新校区的扩建、校园网的建设、体育场、民俗博物馆等的建造都体现了学校在校园物质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正常需求的不断提高,学校建设依旧呈现落后的特点。学校实验设备的严重不足、多媒体教学设施的陈旧、图书馆的规模不够、校园规划不合理、校舍条件较差、学生文体活动设施的不完备等等都影响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严
校园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规章制度的制定,二是规章制度的实施。延大在建设制度文化的过程中,编印了《延边大学学生手册》、《延边大学学则》、《共青团延边大学委员会文件汇编》,涉及思想政治、日常管理、基础文明、学习规范、奖励处罚、科技文化、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内容,为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但是,这些制度是否真正落实到实处就不得而知了。学校的潜规则、学生之间的不公
平竞争都是对制度文化的一种漠视。就以期末考试为例,虽然学校特别将考风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出台了《延边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行为认定及处理办法》及《延边大学考试纪律》等,但每年作弊的学生依然盛行其道,监考教师甚至也只是默认的态度,只不过象征性的每年会处罚几名学生,以儆效尤。制度文化流于形式令人心寒。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深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2003年我们面对“办一个什么样的延边大学,怎样办好延边大学”的历史性思考,凝练了“求真、至善、融合”校训。新校训的诞生意味着延边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对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人际关系上都有着不同层次的指导意义,是我校未来发展之路的灯塔。
求真,要求延大人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然而目前延大的学术研究氛围并不浓厚,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及真理的追逐缺少热情。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是文娱活动多,科技竞赛、学术研讨等活动只是冰山一角。而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够,以至于无法给予学生更深入更高层次的教导。
至善,要求教师应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应该修身立德,塑造人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对我们师生的起码要求。然而延大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以文娱活动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使得精神方面有所缺失。融合,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各民族师生之间的融合。
三、建设具有延边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延边大学金炳民校长曾说道:“延边大学是处在特殊人文、地缘环境与历史渊源中的地方综合性民族特色大学,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融汇、创新多元文化是其必然的使命。延边大学办学60年,生命力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党的民族政策,一个是独特的文化构成。她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履行了自己神圣的使命。”[4]延边大学要想实现边缘的崛起,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得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坚持“边缘觉醒,质量为本,突出特色,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发扬“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完善人格、造福人类;多元共存、融汇创新”的精神,同时必须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建设具有延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我认为今后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民族文化传承
延边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朝鲜族特色的高校,是培养朝鲜族高素质人才、研究朝鲜族理
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朝鲜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延边大学地处中国朝鲜族自治地区——延边州。我国朝鲜族总数有192万人,大部分居住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其中延边地区的朝鲜族有82万,可以说这里是朝鲜族最大的聚集地,也是朝鲜族传统文化保留得最完整的地区。民族地区的发展,文化是根基,没有民族文化,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民族文化的繁衍和传承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当地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使命。
朝鲜族民族文化是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应该是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之所在。因此应该将朝鲜族民族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使延边大学的全体师生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地感受朝鲜族文化、切实地学习朝鲜族文化,从而深刻地理解朝鲜族文化,并成为继承与弘扬朝鲜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创办民族特色社团,举办民族艺术节,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校性的文化活动来浓厚校园朝鲜族文化氛围,突出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
正在建设中的延边大学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建成后将对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民俗博物馆在建筑风格上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内部空间设计包括民俗布展空间、文物仓库、资料室、影像展示厅等。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布展、研究、教育、体验为一体的朝鲜族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将在传承和发扬中国朝鲜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丰富和活跃朝鲜族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注重多元文化共存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因此其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与多元性。朝鲜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支流文化。它在追求自身独立发展、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应该与主流文化维持一种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如果一个民族只注意到自己周围的环境,往往只能感受到本乡本土本民族的文化,而难以意识到整个大中华所包括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钜阵的存在。因此延边大学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突出朝鲜族文化,同时也应该坚持多元文化的共存。正如金校长所说的那样:“一个国家唱一首歌不行,多元文化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生命力、闪光点,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结合可以迸发出新的火花、延伸出新的文化”。
延边大学应该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融合”的校训,形成多元文化共存,多民族师生和谐团结,共教共学,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为构建多元文化做出应有的独特贡献。延大人应该时刻以民族团结为荣耀,不断地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延边大学多汉族和朝鲜族师生,还有一定数量的其他民族师生。民族的差异导致了风
俗习惯、穿着饮食、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而这样的不同有时会导致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时就需要构建一种多元共存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扩大彼此之间的宽容与理解,并不断地从对方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
3、注重校园文化创新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胡锦涛书记也曾说过:“民族要兴旺发达不能没有创新思维。”这些话高度概括了创新的作用。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校园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校园文化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学校园文化是有多层结构的有机整体,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精神与理念的创新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灵魂,大学的学科与专业设置与大学制度创新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关键因素,大学活动与物质文化创新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与载体。
当今社会需要高校为其输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校园文化为其坚实后盾,校园文化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活跃的社团文化、浓郁的学术氛围、科学的课程设置甚至是别致的校园景致设置都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
延边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创新型民族人才,以满足延边地区甚至是全中国对高素质民族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有一种创新型的校园文化作为其依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校园文化永远不能培育出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延边大学在校园文化创新方面尚存在着某些不足,如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守旧、刻板,更新周期也比较长。没有及时引进国内外其他高校已经设置的相关新兴的方法论课程,这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论,对于其进行学习研究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延边大学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在坚持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注意紧随时代的步伐,进行大胆地尝试与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吸收融入新的文化元素,从而为持续不断地培养创新型人才贮备条件。
第四篇: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阶段,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等。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应自始至终应围绕着我院教学科研的需要,围绕着读者信息需求来开展。因此,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了解掌握广大师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分析研究目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研究对策,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改进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也才能克服信息资源建设的盲目性,加强针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馆藏资源绝对数量不足
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规定,财经政法类高职高专院校生均图书80册为合格标准。低于生均45册将被亮黄牌限制招生。而截止到2008年9月,我馆馆藏纸质图书为53.9万册,按在校生12000人计算,生均图书刚好达到45册,已经濒临亮黄牌的边缘。另外标准还规定,图书馆生均年进新书量要达到3册,而我馆目前生均年进新书量不足2册。所以本次读者问卷调查中,读者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图书陈旧,新书数量少,品种少,面窄。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经费不足,经费不足是制约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根本原因。
2、藏书结构有待于更加合理化,专业图书、特别是新开设专业图书需要加强
藏书结构主要是指馆藏专业性图书与非专业性图书以及各学科之间藏书的比例。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主要由专业用书和非专业用书两大部分组成。专业用书是为了满足专业教学、科研的需要;非专业用书是为了满足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提供以满足读者本专业或同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图书为主。如果馆藏图书与读者专业相对应的图书所占比例较小,即可说明藏书结构不合理。我院在改建高职院校以前专业设置比较单一,专业图书以法律类为主。改建高职院后,我院近几年增加近二十几个新专业,这些新增专业馆藏图书基础比较薄弱,但图书资料需求都很强,由于经费有限,不能短时间内满足这么多学科的需求,而以前专业还需要保证图书收藏的系统性、连续性,如此以来供求矛盾日益凸显。而由于专业图书总体利用率不高,采访图书时就偏重于借阅率较高的 1 人文社科类文学书,致使专业书所占比例偏低。
另外,新书比例小,内容陈旧过时的书偏多也同样可以反映出一种藏书质量上的不合理。一部分专业性图书的时效性很强,特别是计算机等科技类图书,和一些英语、计算机、公务员和司法考试类的图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类的图书将成为观点陈旧、知识老化的旧书。藏书内容过时的旧书长期压架,会影响读者的借阅和藏书的利用率。这些问题也是本次读者问卷调查中读者反映相对集中的问题。
3、藏书利用率特别是专业藏书利用率偏低
藏书利用率是指馆藏图书被读者借阅图书的册(次)数占总馆藏或者某类图书总册数的百分比。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普遍比较低。前苏联规定一般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要达到140%~300%,日本市民图书馆则期望达到400%,而我国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平均只有30%左右。通过对我院图书馆近几年来图书和期刊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馆藏图书平均每天借阅大约1000册左右,期刊平均每天借阅70余册次,藏书平均利用率在40%左右。读者利用最多的依次是I(文学)、H(语言、文字)、F(经济)、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K(历史、地理)、D(政治、法律)、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8个大类。调查结果表明,总的来看,图书流通率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的幅度不很均衡。另外,从图书流通量的的统计结果看,我院图书馆历年来流通率遥遥领先的是I(文学)类,占总流通率的45%,而与我院所开设的各专业相关的图书,如法律、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园林园艺等各类图书的借阅量总和仅占全部借阅量的45%左右,专业图书的借阅量明显偏低。
专业图书借阅量偏低从我们馆藏结构的分析来看,主要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读者与技术型、应用型学生读者的多方位信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献信息资源的总体定位。我院作为一所普通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学术型和研究型主流读者群体不同,我们的藏书结构要从不同角度分别满足教师学术型和技术型双重信息需求以及学生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我院读者对于案例分析、各种考试的题集、教学辅导材料需求比较大,而我们购买的专业图书多偏重于理论性,这也是造成专业图书利用率偏低的一个原因。
4、校区分散导致书刊资料的收藏分散,且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我馆的图书采购实行统一采购,然后根据各校区的专业设置对分编后 的新书进行统一分配,由于校区较多,经费有限,为增加采购图书的品种,复本量一般限制在专业图书为2--4本,综合性图书为6本,有限的复本分散在三个校区就显得更少了。由于目前我院三个校区分属三个不同的网,校本部是教育网,西院为电信网,新校区为网通,致使三个校区不能联网,也就不能实现图书的通借通还和解决馆藏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和购书经费的浪费。
5、读者群体素质偏低,学习风气不高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是学生,藏书利用率的高低与学生直接相关。在图书馆藏书规模、藏书质量和管理水平确定的情况下,藏书利用率的高低则直接取决于作为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的学生读者队伍群体的状况。我院学生的主体是专科生,与其他本科院校相比,读者群体中阅读型和研究型的读者比例很小,学生利用图书馆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较差,对专业性图书的利用和吸收能力较低,学生所借的绝大部分图书都是小说、历史、健康、娱乐、美容、美食等业余欣赏性图书。这就造成了专业性图书利用率低,文学类图书利用率高这样一种局面,这与我们馆藏建设的初衷又是相违背的。
6、对电子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利用率不是很高
从本次读者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纸质图书和期刊的利用率最高,基本达到了60%以上,而电子资源方面,中国学术期刊网达到35%,而其他电子资源利用率才在20%左右,这就说明了我们对电子资源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不够,许多读者还不了解我们图书馆有哪些电子资源和怎样使用这些电子资源,这就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7、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对馆藏资源的深度挖掘不够。
目前工作人员还习惯于被动服务,局限于简单地借借还还,主动服务、个性化深层次服务方面还不够。图书馆还没有形成特色馆藏,也没有建成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另外,随书光盘、随书磁带等一部分视听资源还没有纳入规范化的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改进和加强:
1、继续加大图书经费的投入力度 为使我馆的馆藏数量早日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规定的标准,即符合生均80册图书、生均年进书量3册的条件,学院应进一步加大对图书经费的投入力度,并且随着文献价格的增长而保持一个适度的增长,考虑到学院目前搞新校区建设资金比较紧张,我们经过测算,年购书经费达到100万元比较适合,可基本满足新增图书、报刊以及电子资源的需要。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图书经费来源渠道,采取开源节流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图书的招标采购,实洋结算的办法,最大限度提高图书经费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利用电子阅览室的创收来补充部分图书经费。
2、采取有效措施,建成适合我院专业发展需要的馆藏体系
(1)根据学院的建设方案和教学科研的需要,结合学院重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文献资源建设方案,全面加快馆藏资源建设,科学合理地整合校区间的馆藏结构,积极开展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创建随书光盘数据库,逐步形成以法学类图书为支柱,以农林类、经济类、管理类图书为支持的特色鲜明的馆藏体系,力争使我馆成为河北省法律文献信息中心。
(2)合理确定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投入比例,按照优先重点学科和专业(即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法律文秘3个学院重点专业)、确保新增专业、兼顾其他专业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系、专业文献经费投入比例,依据各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采购文献。合理确定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的投入比例,合理确定图书与期刊、中文与外文的投入比例。
(3)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继续实行和完善图书招标采购机制。坚持和把握文献资源建设的特色性、适用性、针对性、系统性、思想性、少复本多品种的原则。
(4)成立图书采购小组,聘请学科带头人担任采购顾问,定期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读者问卷调查,广泛征求读者意见。设置学科联系人,与各系部保持联系与沟通,交流信息,以确保馆藏资源的适用性、科学性和专业性。要求采编部要有各系部的教研室主任、学术带头人、课题主持人的联系方式,每次将新书目录和采访数据以及新书通报通过邮件发送给他们,并电话通知,这样可以加强与老师的沟通,提高图书采购的专业性和适用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5)加强对馆藏信息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新书通报、网络宣传等形 式开展馆藏信息资源的宣传,提高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强化信息服务职能
(1)开展定题信息跟踪服务。定题信息跟踪服务就是根据科研人员某一特定研究课题的专门需要,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最新文献信息,编制专题性题录、索引、文摘或综述等资料,并根据需要提供原文服务。该项服务要根据课题进展情况提供阶段性和连续性服务,要一跟到底不能中断,直到课题完成为止。
(2)图书馆要为教师提供他们迫切希要的本专业最新的、最先进的科技资料和动态信息。要大力开展SDI服务(计算机化的定题服务),把有关检索课题输入计算机建立需求文档,通过校园网络向师生提供定期服务。
(3)编译综述性信息资料。期刊论文的内容广泛,知识新颖,情报含量高,但是,全面收集和了解某一方面的信息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应利用馆藏期刊编译有情况、有分析、有对比、有见解的综合述评或专题研究报告,使教学科研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为其制定规划、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开展情报信息服务。
(4)抓好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的信息资源建设。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围绕重点学科发展,搞好馆藏建设,提供优质充分的信息资源保障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任务。因此,在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将突出重点,有所倾斜,优先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的信息资源建设,对于省级以上的精品课程,图书馆将协助它们建立起专业资料室。
4、有计划地适时剔除旧书。
我们计划在明年校本部搬家前,把校本部书库过时破损较严重的图书剔除后再打包,剔除的图书和要上架的图书分开搬运。这样开架的书库不再有太多过时的图书,尤其是计算机方面、英语考试题和一部分流通量大、磨损较严重的文艺书等,保证流通书库的图书是流通量大的、有用的书籍,也节省了馆藏空间。
5、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主动服务的能力。
一是确定每周一上午为固定的业务学习时间,每学期我们制定一个学习计 5 划,鼓励大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来提高馆员素质。二是职工的继续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对工作业绩突出、业务能力强、具有发展前景的职工派出去参观考察、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等;三是采取定期岗位轮换制度,进行岗位培训,以强化职工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对图书馆各个工作流程的了解,使职工成为工作上的多面手。一个人常年在一个岗位上容易产生惰性,准备明年搬新校区时重新调整部分人员岗位。
6、早日解决各校区信息资源通借通还、共建共享的问题。
随着明年校本部整体迁入新校区,新校区和西院的联网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实情况证明,校区之间不能联网,给校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带来诸多不便。根据有关部门规定,大学校园必须接入教育网,而目前西院和新校区接入的都是电信和网通的宽带,校本部迁入新校区后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建议学校早日与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将新校区与西院通过专线接入教育网,将解决包括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7、加强对馆藏电子资源得的宣传,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1)、通过举办讲座和培训;技术部工作人员到系部、处室上门宣传;文献检索课课堂推介等形式,加强对馆藏电子资源的宣传和推介力度,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并且会使用我们的电子资源。
(2)、尽快完成远程访问系统的软件和设备的安装工作,并向广大教工读者开放,使教工读者在家里就能访问我馆的电子资源。
(3)、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开展网上免费信息站点导航。一是对互联网免费资源直接链接,或是将地址稳定、性能可靠、学术价值高的网址特别是与我院的某些学科(或是特色学科)相关的主题作为搜集的重点,并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类,制作站点导航。推荐给用户,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二是对网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优化组合,使其成为本馆馆藏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网络信息服务。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推行文明乡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所谓陋习,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粗俗的、不文明的习惯或习俗。这些陋习,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制约了社会的向前发展,有的甚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422.6 【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1绪论10-141.1选题依据及意义101.2研究现状分析10-141.2.1农村陋习的形式10-111.2.2.农村陋习形成的原因11-131.2.3.解决农村陋习的方法13-141.3农村陋习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14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14-172.1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14-162.1.1“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演进14-152.1.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概念15-162.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162.2.1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162.2.2转变农民思想,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162.2.3推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162.3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16-172.3.1有
利于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162.3.2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16-173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17-203.1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一些成就17-183.1.1农村的教育现状有了较大改善173.1.2农民文化生活方面的消费逐年增长173.1.3农民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17-183.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8-203.2.1公共文化设施以及文化活动稀缺183.2.2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民素质整体偏低18-193.2.3农民的思想建设跟不上社会要求19-203.2.4经济建设的支撑不够给力204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研究20-304.1改革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20-224.1.1严把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考评20-214.1.2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21-224.2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22-244.2.1设立县乡文化副职224.2.2培训大学生“村官”224.2.3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22-234.2.4改善投资渠道23-244.3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力度24-254.3.1抓团队以推进农村社会文化的广泛和普及24-254.3.2抓家庭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254.4不断满足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求25-264.4.1为农民搭建学习的平台25-264.4.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文化活动264.4.3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64.5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26-274.5.1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26-274.5.2不断注入科技含量274.5.3加强文化产业管理队伍建设274.6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27-284.6.1打击非法演出活动274.6.2强化网络管理27-284.6.3加强正面宣传284.7增强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284.8统筹城乡文化发展28-30结论30-31参考文献31-33致谢33-3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34-35
本
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