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新乡长垣县招教真题
一.判断正误(每题 0.7 分,共计 14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3.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运用探究方法进行教与学的教育家是洛克。4.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5.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壬戌学制。6.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7.从课程制定者角度,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科课程。8.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岗敬业。
9.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
10.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处理的核心关系是生生关系。1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
12.学生在学习了“菠菜”,“白菜”等概念侯,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下位学习。
13.学生学业评价的最基本方法是学生自我评价法。14.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1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是校外指导。16.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认知内驱力。17.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可以互相取代。1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德育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义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20.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命健康权。二.单项选择(每题 0.8 分,共计 56分)
21.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是建设()A.经济强国B.政治强国 C.教育强国D.文化强国
2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立德树人B.素质教育 C.学生全面发展 D.教育改革
23.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是()A.《理想国》 B.《论语》 C.《学记》 D.《教育漫话》 24.提出范例教学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瓦。根舍因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2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试行)规定,国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A.课程标准B.教育政策 C.科技水平D.文化传统 26.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因素是()A.生产力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 C.科技水平D.文化传统
27.学校利用“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来规范约束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这种教育属于()A.德育B.智育 C.体育D.美育
28.教师工作目的和使命是()A.传授知识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D.热爱学生
29.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A.示范者角色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热爱学生
30.青少年的感知成熟先于思维成熟,而思维成熟先于情感成熟,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连续性
31.以问题为起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D.技能型课程 32.下列说法违背终身教育思想的是()A.活到老,学到老 B.人过四十不学艺 C.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D.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3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量力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3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对待学生,关注学生乖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A.客观B.平等 C.区别D.公平
35.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法是()A.讨论学习法B.辅导学习法 C.小组学习法D.发现学习法
36.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植物的分类,吴老师带领学生去郊区树林认识植物,这种教学方法是()
A.演示教学法B.参观教学法 C.实验教学法D.直观教学法 37.学生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属于()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38.国家的教育方针要落实到学校,学校的教育目标要落实到班级,因此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班级文化的()A.育人功能B.凝聚功能 C.制约功能 D.激励功能
39.能客观公正准确评分,但难以测量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的测验是()A.总结式测验B.客观式测验 C.论文式测验D.问题情境测验
40.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忽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独立探索去积累经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一教学模式违反的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是()
A.间接性规律B.双边性规律 C.发展性规律 D.教育性规律
41.小林每天都下决心要戒掉网络游戏,认真学习,可是每天放学第一件事还是玩网络游戏,对于小林的教育,应当培养其()A.道德行为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
42.“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是---------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A.小学B.初中 C.高中D.幼儿
43.课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A.集体活动B.社会活动 C.参观活动D.小组活动
44.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可过浅,以免走过场,也不可过难,以防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师要把握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来提问,这体现出课堂提问要()A.难易适度 B.有计划性 C.多表扬、少批评 D.有启发性
45.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奥数,科技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紧抓教育改革 B.培养特长生
C.发展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 D.发掘所以学生的学习潜力
46.对于上课时主动思考,积极发言的学生,邹老师会对其投以肯定的目光。邹老师运用的技能是()A.提示技能B.体态表达技能 C.激励技能D.表扬技能 47.新课程改革强调突出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下列表述与上述课程理念相符的()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B.学而不思则罔 C.学然后知不足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丽用了 30 分钟学习一篇英语短文,为了防止遗忘,她又学习了 15 分钟,这种学习属于()A.强化学习B.过度学习C.适度学习D.意义学习
49.老师告诉小明,如果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就不会受批评,小明决定以后每天都要按时完成作业这种心理学现象是()A.负强化B.正强化 C.消退D.惩罚
50.亮亮在考试前默默的对自己说:成绩不重要,掌握知识最重要,的方式的缓解考试焦虑,这一方法是()A.松弛训练法 B.肯定训练法 C.头脑风暴法D.改善认知法
51.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小白在脑中重现了草船借箭的情景,这属于()A.幻想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52.人的注意会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所以应合理设置学生的上课时间,保证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一现象反应了()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广度 C.主义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53.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进行记忆的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均为()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 C.双重抑制D.单一抑制
54.学生在学习图形时,要掌握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
55.陈老师在教育活动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这表明处于教师成长的()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发展阶段
56.小君独立性不强,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老师、同学的影响,则小君的认知方式属于()A.沉思型B.冲动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57.在心理健康课上,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进行同样内容的人格测验时获得的分数与上一次测验差别较大,这说明该测验存在的问题是()A.信度问题 B.效度问题 C.难度问题 D.区分度问题
58.小刚做数学题时,善于尝试一题多解,这说明小刚的思维品质具有()A.灵活性 B.独立性 C.严谨性 D.指向性
59.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知识及概念后,可将这些数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A.分析B.抽象 C.具体化 D.系统化
60.赵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学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一教学策略属于()A.目标策略 B.成就策略 C.情境策略 D.变化策略
61.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实验展示等形式结课,这种结课方式是()
A.比较结课B.归纳结课 C.拓展节课D.活动结课
62.刘老师通过观察记录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方式,写班级学生成长故事的方式了解学生,这一方式属于()A.教学反馈法B.调查研究法 C.资料分析法D.阶段分析法 6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A.纽带作用B.促进作用 C.关键性作用D.决定作用
64.苗老师认为,没有老师的监督,学生就不节能自觉学习,应对学生时时加以监视,由此可以推断苗老师的教学管理方式最可能是()A.放任型B.民主型 C.专断型D.管理型
65.某老师未通过实际观察与了解,仅凭自己的印象就对学生做出评价,该老师的行为体现的心理学效应是()A.期望效应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D.光环效应
66.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是同教师在一起活在教师的影响、支配下度过的,因此学生有模仿、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这说明学生有()A.向师性B.发展性 C.独立性D.可塑性
67.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是()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
68.学生在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后,会渴望自己像英雄人物一样,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活动。根据马斯洛的层次理论,这属于学生的()A.审美需要B.求知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D.尊重的需要
69.小丽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是做事比较死板,缺乏灵活性,其气质类型是()A.抑郁质B.粘液质 C.胆汁质D.多血质
70.教师在上课时把重点内容用彩色粉笔板书,是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B.恒常性 C.理解性D.整体性
71.小强见爸爸夸奖了学习好的姐姐,他也想让爸爸夸奖自己,所以就努力学习,小强的学习动机是()A.内部学习动机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
72.小明在做阅读题时,习惯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这种行为属于认知策略中的()
A.计划策略B.注意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控策略
73.刘老师通过水的加热实验,让学生观察学习水的汽化现象。这种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演示法 C.实验法D.谈话法
74.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作为他人特别是学生楷模。这一职业道德规范是由______决定的()A.教育法律法规B.教育传统 C.教育对象D.社会舆论
75.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这体现的师生关系特点是()A.心理相容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尊师爱生
76.朱老师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资料,并强制要求学生购买,这一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B.财产权 C.健康权D.教育选择权
77.教育机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情况成意外事件,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及时采取恰当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反映出教师劳动具有()A.复杂性 B.广延性 C.创造性 D.连续性
78.教师在教室时,学生普遍遵守班级纪律;教师离开教室后,学生就违反班级纪律,则这类学生处在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的()A.醒悟阶段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79.小光在之日期间总是怀疑教室的窗户未关上,常常要反复检查。这种行为属于()A.焦虑行为B.机械行为 C.重复行为 D.强迫行为
80.小华既想参加朗诵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表现不好,被人讥笑,这时她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避免冲突B.双重避免冲突 C.双趋冲突 D.双避冲突
81.教师编写档案时应清楚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将获得的知识及能力,这要求教师编写教案时要明确()A.教学目标B.学习目标 C.教学重点 D.备课内容
82.郑老师上课时会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而不是把内容讲的“一览无余”,这种做法符合讲授法要求的()A.要有趣味性 B.应注重适时强调 C.应把握恰当时机
D.应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83.下列做法体现了班主任工作中心环节的是()A.赵老师选拔班干部,建立班集体正常秩序 B.钱老师根据每个学生情况建立学生档案
C.孙老师观察了解班级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学习习惯 D.李老师编写课时计划并及时做课堂教学总结 ***同学们,你们谁吃过柳树叶吗?,化学课一开始,崔老师就问同学们,见没人回答,崔老师又问:有人吃过阿司匹林吗?这时不少同学纷纷举手,崔老师说:中国古代中医以柳树叶入药,以解热镇痛,与阿司匹林有同样的功效,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这节课同学们听的格外认真,临下课,崔老师请一位同学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紧接着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最后崔老师还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了习题,留给大家作为作业。根据上述材料,作答 84--85 题 84.崔老师采用的导课方式是()A.直接导课法B.悬念导课法 C.实验导课法 D.温故接导课法 85.崔老师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是()A.拓展课堂上所学内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B.B.练习课堂上所学内容,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C.补充课堂上所学内容,满足部分学生的对知识的需求 D.巩固消化课堂所学内容,训练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一位小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日志中写道:那天中午我刚到校,就得知陈云杰和宋国伟打起来了,我快步走进教室,她俩马上停止了打斗,我按例把她俩带到办公室,准备解决二人的纠纷,但突然想到上周我才给她俩解决了一次矛盾,怎么又发生了,看来必须让他们学会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正巧今天有班会,我何不让全班同学来解决这次纠纷?在班会上我提出主题:同学之间如何友好相处,让每位同学结合陈云杰和宋国伟打架事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没想到学生们发言踊跃;细数打架的危害,批评二人的做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旁观者应有的态度等等,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使陈云杰和宋国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位。根据上述材料,作答 86~88 86.下列不属于小学生心理特点是()A.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
B.中高年级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C.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对一切都不愿服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
D.高年级学生的情感更为稳定,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87.对于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教师恰当的处理态度是()A.让有矛盾的学生各自面壁思过 B.直接对发生矛盾的两人进行批评教育 C.严词训斥学生小题大做
D.尊重学生、耐心倾听、以说服教育的方式为主 88.下列关于材料中教师做法的评析,错误的是()A.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之间恢复团结 B.教育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与智慧 C.启发学生学习如何有效解决矛盾 D.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 在作文辅导课上,马老师制定出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如甲组的评价标准是语言流畅,乙组的评价标准是字体工整.......学生们根据标准自主选择分组,符合要求就得高分,此种评价方式进行后,小红开心的说:我的作文之前经常不及格,今天马老师不仅表扬了我,还给我打了 98 分,现在我对写作文充满信心,并未满足已
有实效的马老师还及时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争取采用其他评价标准也能获得高分 根据上述材料,作答 89--90 题
89.马老师采用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进步,这体现的理论是()A.自我效能感理论B.动机归因理论 C.成就动机理论D.强化理论
90.下列关于马老师做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B.体现了课程评议发展趋势 C.体现了评价标准分层化 D.反映了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三、多选题(每个题至少两个选项,单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答案给三个选项时,选对两个得 0.9分,答案为 4 个选项时,选对两个得 0.7 分,答对三个得 1.2 分,本题 20 个小题,每小题 1.5分,共30 分)91.(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A.师德为先B.尊重规律 C.能力为重D.终身学习92.陶行知的教育主张包括()A.生活即教育B.教育即经验 C.社会即学校D.教学做合一
93.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A.强制性B.权威性 C.普遍性D.基础性
94.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A.触类旁通B.举一反三 C.按图索骤D.照本宣科
95.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实践能力包括()A.教法创新能力B.语言表达能力 C.教学实践能力D.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 96.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A.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因素 B.家庭氛围,教养方式 C.学校校风,文化氛围 D.居住环境,邻居素养
97.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A.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B.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 C.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融合 D个性化与多样化交织
98.在教学中运用循序渐进原则要做到()A.重视组织各种复习B.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C.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D.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难点
99.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合理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可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选取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A.紧扣教材难点,有的放矢 B.讲究画龙点睛适度运用 C.信息量适度以学生为主 D.个性突出显明,富有创意
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B与家长交流时切忌长篇大论
C.教师在家长面前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 D.不以居高临下的状态苛责家长
101.下列措施有助于塑造学生创造性个性的是()A.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B.鼓励独立性和创新性 C.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 D.为学生树立创新性学习榜样 102.元元经常迟到、旷课、多门功课“挂红灯”。不过,他很有绘画天赋,连续两年获得全市青少年绘画比赛冠军。对此,教师的下列做法中恰当的是()A.获得信任,寻找恰当的教育时机 B.认真分析,了解问题形成的原因 C.因势利导帮助元元树立学习的信心 D.扬长避短引导元元把精力都放在绘画上
103.关于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C.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可简述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D.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开展帝乡政治教育 104.下列关于学校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B.学校硬件设备属于物质文化
C.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D.学校文化并非天然形成,而是共同习得的
105.初二学生小蕊早上起床后感觉不适,未告知父母仍按时上学,在体育课上突然发病昏迷,家长要求学校承担全部责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如果学校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此类事件可以完全避免。B.小蕊家长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不能将责任全部推给学校 C.学生或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但未告知学校,应承担相应责任 D.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学生父母应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期中考试,小夏数学考试考了68分,刘老师却在他的卷子上批了“68—98”。刘老师对他说,“这次考试成绩比你自己上次的成绩还是有进步的,但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你看,这道题错了,肯定是上课没有认真听,把感念搞错了。如果你上课专心听。凭你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做对,就可以得 78 分,不是吗?”小夏信服地点点头。“你再看这道题,我记得同样的题型你有一次作业中也错过,后来改对了,这次考试怎么又错了呢?”小夏惭愧地说:“我上次改作业是拿别人的作业本抄了一遍。”刘老师笑着说,“你很诚实,希望你记住这次教训,这道题要是对了,是不是就 88 分了?”“在看这道题,真是可惜,就一个小数点,要是再细心一点是不是就可以得 98分了?”小夏也笑了。“我明白了刘老师,以后我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订正,再改掉粗心的毛病,期末我就能考 98 分,不,我要考100 分!”
根据上述材料,作答 106—108 题。106.刘老师运用的教学评价有()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07.在实践中运用测验、考试等方法检查教学效果,应注意的原则有()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经常性原则 D.指导性原则
108.下列关于刘老师教学醒悟的表述,正确的是()A.帮助了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B.自主创新教育考试评价方式,发掘学生潜能 C.兼顾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情感与态度 D.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进程
****小宇因上课喜欢做小动作,经常被老师批评,导致他看到老师就害怕。后来小宇转学,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小动作,被正在上数学课的周老师发现了。但周老师只是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便继续上课。之后,每次周老师走过小宇身边,若小宇没做小动作,周老师都会对他投以赞许的眼神。慢慢地,小宇的小动作减少了,数学成绩也提高了。根据材料,作答 109~110 题
109.小宇喜欢做小动作,下列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上课做动作属于不良学习习惯 B.上课做小动作体现了注意的分散 C.说明小宇具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D.说明小宇无意志力和自制力
110.小宇能够减少动作,并且数学成绩能够有所提高的原因有()A.小宇喜欢周老师的数学课 B.小宇喜欢周老师的教学方式 C.周老师的赞许使小宇自信心增强
D.周老师对其采取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方
第二篇:09年河南新乡招教真题(含答案)
这篇关于2009年河南省新乡市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含答案)的文章是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选题:
1.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 年。选D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2.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选A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3.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选A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 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选C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5.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选B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选D
A.卡列杰夫
B.廖世承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二、多选题:
1.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哪几个阶段:选A.C.D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2.教育心理研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选B.C.D
A.教育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以下哪些是基本的测量方法?选A.B.C.D
A.自我报告
B.直接观察
C.测验
D.教师或同伴的评判
4.以下哪些是宏观教学系统中的主要变量?选A.B.C.D
A.教学内容
B.学生特点
C.教师特点
D.教学环境
5.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选A.C
A.观察法
B.归纳法
C.调查法
D.演绎法
三、名词解释题
16.社会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认为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17.分科课程: 即从各门科学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内容的基本依据。
18.班级授课制(班级上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得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9.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四、简答题
20: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即我国教育教育目的包含的几个基本点?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几经变换,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总的来说,包括这样几个基本点。①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②要求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体、劳几方面的发展。③具有独立个性。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也即是说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21:研究性学习基本特点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活动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探究对象与学习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 ②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③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
2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强烈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②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③空间的广延性和实践的连续性。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因此教师的劳动也没有时空的界限。教师劳动的价值:①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②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23: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①智力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因为系统的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智力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人们的智力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②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通过传授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一个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能标志他的智力发展的高低。③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五、论述题:
24.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原则的涵义及在实践中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一分为二”看待学生。正确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有的教师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往往是因为不能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②长善就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为教育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要促进他们的品德发展,根本的一点在于调动其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长足的进步。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学生的进步,固然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他们长善救失,但主要靠他们自我教育、自觉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案例分析
25.案例一,中国老师奉行的是学科课程论,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将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虽然学生一次学会画苹果,可未明白其实质。所奉行的教育方法是传授接受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但学生失去主动性,只是被动接受所学。通过以上案例可以说明我们现在奉行的教育方法是传授接受法是存在一定的弊端.那么我们可以在传授热受法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也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即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这种理论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它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强调经验,但违背了教学认识规律,排除了人类积累的间接知识的系统学习暴露了它致命的弱点。对于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就在于:一是“补充说”,认为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我国的课程结构中,应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育人的功能。二是“对立说”,认为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有本质的不同,是根本对立的两种课程形态,如果简单地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成相互“补充”,就容易导致“活动课程学科化”。三是“发展说”,认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并不对立,而是具有历史逻辑的统一性;活动课程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活动课程实质上包含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可以说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整合形态,活动课程就是以活动这种特殊形式把学科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这样可以达到学习和活动互动起来从而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26.案例二:什么是说服法?运用说服法进行德育有哪些基本要求?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第三篇:09年河南新乡英语招教考试真题
09年河南新乡英语招教考试真题
09年河南新乡招教考试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C)。A.杜威
B.斯普兰格 C.拉伊
D.赞
科夫
3.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D)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布卢姆C.凯洛夫
D.赞科夫
4.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B)。
A.永恒性
B.历史性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5.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D)。
A.学校
B.少年宫C.教育考试制度
D.教材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B)。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感知知识
B.理解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
用知识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A班级授课制
B小组合作学习C个别教学 D.现场
教学
9.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D)。A.理论
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1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C)。
A.共产主义接班人
B.社会主义建设者 C.好公民
D.好儿童
1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A)。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
实验法
12.课外校外教育从确定活动的内容、要求到选择活动方式,从安排活动的具体步骤 到组织实施等,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这反映了课外校外教育具有(C)。
A.独立性
B.灵活性C.自愿性
D.实践性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
由。
1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错。因为该观点只强调
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
14.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
发展的需要来确定。错。该观点属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只看到教育目的受社会生
产方式的制约,而忽视了教育目的也受人的发展需要制约。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与教育。它们各自的作用是:①遗传素质是人的
发展的生理基础。②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③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6.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两大方面。
(1)教师教的标准:①教学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结构合理。④方法恰当。
⑤语言艺术。⑥板书有序。⑦教态从容自如。
(2)学生学的标准:①学生注意力集中。②思维活跃。③积极参与。④个别学生得
到照顾。
17.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有哪些新形式? ①通过社区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通过网络进行德育。④建立德育基地。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
设置义务教育课程。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②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③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
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
训获得“双证”的做法。④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
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
价课程的基础。它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 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
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课程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
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
第四篇:内黄招教真题
教育理论考试试卷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70分)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阶段性 B阶段性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生产性
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A人的本能 B无意识的模仿 C家庭 D生产劳动
3、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4、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度的教育家是()A卢梭 B夸美纽斯 C培根 D赫尔巴特
5、提倡发现法的教育家是()A布鲁姆 B布鲁纳 C洛克 D皮亚杰
6、决定教育性质的是()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7、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遗传素质 B教育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8、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行为准则,是()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精神文化 C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 D校园文化
9、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关键期,它反映的个体自心发展的规律是()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10、教育目的住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是()A课程日标 B教育目的 C培养日标 D教学目标
11、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是()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壬戌学制 D癸卯学制
1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A《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13、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极易出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现象,这反映的?特点是()
A向师性 B依赖性 C可塑性 D独特性
1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尤其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重视()A养成学生的品德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养成学生的个性 D传授给学生知识
15、“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 B启发性 C直观性 D因材施教
16、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的主要观点是()A学生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 B学习直接经验必须以间接经验为基础 C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D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
17、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活动的阶段是()A预备、提示、联想、概括、运用 B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C学、思、习、行 D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18、在下列评价类型中,具有较强甄别性特点的是()A相对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目标参照性评价
19、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企图用“堵”和“压”的办法去解决,就会产生矛盾,造成反抗;用大禹治水的办法,能使学生明白事理,提高认识,这反映的基本原则是()A知行统一 B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疏导 D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的德育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21、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A上好每一堂课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教育好个别学生
2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由于()A感觉对比 B感觉相互作用 C联觉 D感觉适应
23、课外教育工作是()A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B课堂教学的延续 C课外校外的文体活动 D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24、教师上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随意事注意 D有意注意
25、报告、讲演所采用的言语各类是()
A独白言语 B表面言语 C内部言语 D对话言语
2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的是()A逻辑记忆 B情绪记忆 C言语记忆 D动作记忆
27、长时记忆中,最主要的信息编码方式是()A视觉编码 B表象编码 C语言编码 D听觉编码
40、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功是努力的结果,其归纳是()A内部、不稳定、可控 B外部、稳定、可控 C外部、稳定、不可控 D内部、稳定、可控
41、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A提高学生的成绩 B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C发展学生的能力 D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6、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学者是()A杰克逊 B泰勒 C杜威 D博比特
47、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A知识、能力、价值观 B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态度 C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48、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的是()A发展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自评价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A单行法 B根本法 C普通法 D行政法
5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公民的年龄是()A未满15周岁 B未满16周岁 C未满17周岁 D未满18周岁
51、我国教师节的确立时间是()A 1989年 B 1985年 C 1986年 D 1993年
5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处罚是()A惩罚为主,体罚为辅 B教育为主,体罚为辅 C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D适当的体罚
5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A对于已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公开审理 B对于已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公开审理
C对于已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公开审理
D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律不公开审理
5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与国家的平均工资水平之关系是()A相当于 B不低于或高于 C不高于 D无关于
55、因某些情形,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撤销其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年限是(5年)
A 2年 B 3年 C 4年 D 6年
56、教师偷拆学生的信件,其侵权类型是()
A受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58、教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学生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59、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A以身作则 B爱国守法 C关爱学生 D爱岗敬业 60、教师的根本任务、天职是()A教好功课 B传播真理 C热爱教育事业 D教书育人 63、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凋节,即对认知的认知是()A反省 B反思 C重新认识 D元认知 64、“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所体现的教学技术是()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教师的组织者作用
C重视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D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联系 65、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A动态性 B客观性 C永恒性 D普遍适应性 66、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A青年期 B少年期 C幼儿期 D成年期 67、下列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动机 B兴趣 C意志 D观察力
68、考试工作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与专家、同事共同作刚,将实际问题研究主题的研究方法是()A个案研究法 B叙事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调查法
69、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 B谈话法 C实验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7l、下列选项中,关于终身教育,正确的是()A贯穿人一生的教育
B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C强调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 D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E法国朗格郎的《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72、下列选项中,关于杜威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是()A主张教师中心 B从做中学
C经验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D教育即生活 E教育即生长 73、下列选项中,关于素质教育,正确的是()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C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小学的教育 D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 E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4、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师劳动创造性特点的表现,正确的是()A因材施教 B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C教育机智 D以身作则 E为人师表 75、下列选项中,关于师生关系,正确的是()A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B民族型是理想的师生关系
C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E师生在社会道德是授受关系
76、问题解决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是()A手段一目的分析 B算法 C爬山法 D逆推法 E深度 77、下列选项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A脑 B脑神经 C脊髓 D脊神经 E神经元 78、复习是防止遗忘的方法,正确的复习应该是()A及时复习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分散复复习与集中复习结合 D复习的方法要多样化 E深度回忆与反复识记结合
79、思维的过程,包括()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比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集体化 E抽象与概括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80、良好的思维品质所具有的特点是()A敏捷性 B灵活性 C独创性 D深刻性 E批判性
第五篇:新乡的招教试卷
09年河南新乡英语招教考试真题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C)。
A.杜威
B.斯普兰格 C.拉伊 D.赞科夫
3.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D)提出来的。A.赫尔巴特
B.布卢姆 C.凯洛夫
D.赞科夫
4.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B)。
A.永恒性
B.历史性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5.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D)。A.学校
B.少年宫 C.教育考试制度
D.教材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B)。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感知知识 B.理解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 B.小组合作学习C.个别教学 D.现场教学 9.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D)。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1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C)。A.共产主义接班人
B.社会主义建设者
C.好公民
D.好儿童
1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A)。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12.课外校外教育从确定活动的内容、要求到选择活动方式,从安排活动的具体步骤到组织实施等,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这反映了课外校外教育具有(C)。
A.独立性
B.灵活性
C.自愿性
D.实践性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错。因为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
14.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错。该观点属于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只看到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而忽视了教育目的也受人的发展需要制约。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5.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与教育。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②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③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6.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两大方面。
(1)教师教的标准:①教学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结构合理。
④方法恰当。⑤语言艺术。⑥板书有序。⑦教态从容自如。
(2)学生学的标准:①学生注意力集中。②思维活跃。③积极参与。④个别学生得到照顾。17.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有哪些新形式? ①通过社区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通过网络进行德育。④建立德育基地。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①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②
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③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
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④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课程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
河南2009年新乡市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 年。选D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2.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选A A.《教育实用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3.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选A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 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选C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5.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选B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选D A.卡列杰夫 B.廖世承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二、多选题:
1.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哪几个阶段:选A.C.D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2.教育心理研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选B.C.D A.教育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以下哪些是基本的测量方法?选A.B.C.D A.自我报告 B.直接观察 C.测验 D.教师或同伴的评判 4.以下哪些是宏观教学系统中的主要变量?选A.B.C.D A.教学内容 B.学生特点 C.教师特点 D.教学环境 5.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选A.C A.观察法 B.归纳法 C.调查法 D.演绎法
三、名词解释题
16.社会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认为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17.分科课程: 即从各门科学中选取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内容的基本依据。
18.班级授课制(班级上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得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9.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四、简答题
20: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即我国教育教育目的包含的几个基本点?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几经变换,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总的来说,包括这样几个基本点。①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教育目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②要求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体、劳几方面的发展。③具有独立个性。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也即是说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21:研究性学习基本特点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活动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探究对象与学习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②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③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
2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强烈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②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③空间的广延性和实践的连续性。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因此教师的劳动也没有时空的界限。教师劳动的价值:①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②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23: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①智力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知识的掌握。因为系统的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智力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人们的智力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②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通过传授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一个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能标志他的智力发展的高低。③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五、论述题: 24.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原则的涵义及在实践中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