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方案[范文模版]
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2012年9月中旬实现省网上办事大厅试运行,珠三角九市建成网上办事分厅,省直部门和东西北地区有条件的市建成网上办事窗口并连接到省网上办事大厅。10月中旬省网上办事大厅正式开通。
(二)2013年7月底前,珠三角九市和省直各部门根据标准规范和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各市分厅和省直窗口。
(三)2013年12月底前,东西北地级市建成网上办事大厅分厅并全部连接到省网上办事大厅。
(四)2014年底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连接到所在市网上办事大厅分厅,形成“横向到各厅局、纵向到各县(市区)”的网上办事系统。
二、工作原则
(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在省的统一部署下进行,各地各部门按照省确定的目标进度,实现本地区本部门分厅和窗口与省网上办事大厅的连接,按统一要求对分厅和窗口进行改版完善和规范,逐步增加省网上办事大厅的办理事项,完善办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全省联动的并联审批及协同办事。
(二)顶层设计,统一标准。省网上办事大厅按统一规划、顶层设计的方式组织实施,实行“统一网络,统一标准,分级管理”。网上办事大厅依托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分省、市两级建设,统一进入方式和页面设置,统一版面风格和标准规范,树立全省政府“一站式”网上办事形象。
(三)整合资源,联合共建。发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积极性,加强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现有服务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梳理、整合,积极推进各地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需求主导,突出重点。围绕企业和公众的办事需求,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办理事项为主线,以向企业和公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规范的“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为重点,切实做到便民、惠民、利民。
(五)责任明晰,分级管理。网上办理事项由各地各部门按照自身职能上传并负责管理,建立健全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制度,保障网上办事大厅正常运行。省、市分级建设,分级管理,确保互联、互通、互动。
三、工作要求
(一)网上办理事项设置总体要求。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事项设置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按服务对象合理需求组织提供服务。各地各部门要对办理事项进行科学分类,提供便捷、清晰的指引,点击不超过三次即可进行具体办事。
(二)省直部门网上办事窗口建设要求。省直各部门的网上办理事项除按照现有规范进行网上办理外,还要将本部门的网上办理事项同步进驻省网上办事大厅。在试运行前,省有关部门要将全部办理事项的办事指南、业务表格经省统一系统直接发布到省网上办事大厅,并提供办理事项网上咨询、网上申请、进度查询的网址链接;在正式开通后,省各有关部门网上办理事项的业务系统要与省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互联互通和深度对接,逐步做到统一用户登录、统一网上申办、统一进度查询,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
(三)地市网上办事分厅建设要求。各市要参照省的做法建设本地网上办事分厅,将经梳理的网上服务事项进驻地市分厅,并实现地市分厅与省网上办事大厅风格统一、互联互通、深度对接。在试运行前,将本市网上办理事项的办事指南、业务表格经省统一系统直接发布到省网上办事大厅,并提供办理事项网上咨询、网上申请、进度查询的网址链接;在正式开通后,各市网上办理事项的业务系统需与省网上办事大厅互联互通和深度对接,逐步做到统一用户登录、统一网上申办、统一进度查询,并力争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
四、主要任务
(一)编制网上办理事项目录和梳理办理事项内容。
1.根据省本级已公布的行政审批目录(或事项)及其他政务服务事项征询社会意见和建议的情况,梳理可网上办理的事项,编制省直各部门办理事项目录。梳理过程中要注意整理涉及港澳台和外国企业的办理事项,为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打好基础。(省直各部门)
2.汇总省直各部门办理事项,公开征询社会意见和建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府办公厅)
3.各地级以上市参照省的做法编制本市办理事项目录,并按要求梳理汇总市级及所辖县(市、区)的办理事项内容。(各地级以上市政府)
4.汇总省直各部门、各地市征询社会意见和建议后的办理事项,编制省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事项目录,并公开发布。(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府办公厅)
(二)建设省网上办事大厅总体框架及子系统。
1.建设省网上办事大厅总体框架和支撑服务平台。(省信息中心)
2.建设省直部门网上办事窗口及业务支撑系统。(省直各部门)
3.建设各市网上办事分厅,确保将政府所有部门的职能纳入,同时逐步提供公民个人网页服务。(各地级以上市政府)
(三)协同建设省网上办事大厅核心栏目。
省网上办事大厅设置政务公开、投资审批、网上办事、政民互动、效能监察等5大功能栏目。
1.政务公开栏目。实现与省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务公开信息数据共享,公开相关政务信息;公开办事依据,提供省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事项依据和政策文件、法律法规查询服务;公开办事流程,提供所有办理事项的办事流程查询服务。(由省府办公厅、省法制办指导省信息中心进行栏目设计和建设)
2.投资审批栏目。根据政府调整的行政审批目录(或事项)整合省直部门、地市投资审批信息,提供统一的申办入口。(由省编办、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外经贸厅、环境保护厅等指导省信息中心进行栏目设计和建设)
3.网上办事栏目。根据汇总编制的办理事项目录及政府调整的行政审批目录(或事项),利用我省电子政务已有建设成果,全面梳理整合和链接省直各部门和市级现有及在建的网上办理事项,设置“个人办事”、“企业办事”、“部门服务”等子栏目,逐步形成科学的栏目体系。
(1)建设完善“个人办事”子栏目。(由省编办、教育厅、公安厅、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人口计生委等指导省信息中心进行栏目设计和建设)
(2)建设完善“企业办事”子栏目。(由省编办、经济和信息化委、民政厅、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等指导省信息中心进行栏目设计和建设)
(3)建设完善“部门服务”子栏目。(由省编办、公安厅、港澳办等指导省信息中心进行栏目设计和建设)
4.政民互动栏目。实现省网上办事大厅与省政府门户网站相关互动决策栏目的信息共享,具备直播访谈、政务论坛、民声热线、民意征集、网上咨询、网上调查等功能,并链接省网上信访大厅。(由省府办公厅、省信访局等指导省信息中心进行栏目设计和建设)
5.效能监察栏目。对省网上办事大厅、各市网上办事大厅分厅和省直各部门窗口建设工作进度、办事工作效率和质量、服务满意度加强统计分析与监察,对网上办理事项标准化程度、办事满意度、办事指引标准化程度等进行评分,对办事部门、处室、岗位进行星级评定,并与省电子监察系统衔接,强化效能监察。(由省监察厅、经济和信息化委等指导省信息中心进行栏目设计和建设)
(四)办理事项进驻省网上办事大厅。
依托省网上办事大厅总体框架,按照先易后难、效果优先、分步推进、分批上线的原则,各地各部门通过省统一系统将梳理的办理事项分批上线,逐步实现办事指南统一查询,表格统一下载,事项统一申办、统一受理、统一回执,进度统一查询,结果统一反馈。(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省直各部门、省信息中心)
(五)改造升级省直窗口和地市分厅。
1.按照统一部署和规范,省直各部门对原有网上办事大厅进行调整,升级为省网上办事大厅省直部门窗口,并与省网上办事大厅界面风格统一、双向链接畅通、用户体验基本一致。(省直各部门)
2.按照统一部署和规范,各地级以上市对原有网上办事大厅进行调整,升级为省网上办事大厅地市分厅,并与省网上办事大厅界面风格统一、双向链接畅通、用户体验基本一致。(各地级以上市政府)
(六)对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和提供服务进行效能监察。
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监察机制,对各地级以上市、省直各部门开展办理事项目录编制、内容梳理、事项进驻、信息共享、办事协同、办事效能等加强监察,并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公布监察结果。(省监察厅、经济和信息化委)
(七)编制标准规范和各地各部门改造升级方案。
1.研究编制省网上办事大厅网上办事统一流程规范。(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编办、监察厅、法制办、质监局等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政府)
2.研究制订网上办事大厅共享信息数据标准及管理和应用等规范,编制省直部门网上办事业务对接经费核算办法。(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政府)
3.编制地市网上办事分厅、省直部门网上办事窗口界面规范及子栏目分类标准规范。(省信息中心)
4.编制省直部门网上办事窗口改造升级方案,包含“十二五”期间网上政务服务规划以及改造预算。(省直各有关部门)
5.编制地市网上办事分厅的改造升级方案,包含“十二五”期间网上政务服务规划。(各地级以上市政府)
6.制定电子签名认证电子文件法律效力的相关办法。(省法制办、经济和信息化委)
(八)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协同办理。
1.逐期编制发布省网上办事大厅共享信息目录,研究制订推动跨部门并联审批,跨层级、跨地区协同服务等协同事项网上办理的相关办法。(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编办等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政府)
2.逐批明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网上办事的协同事项牵头单位。(省府办公厅、省编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地级以上市政府)
3.梳理网上办事涉及的证照信息,逐步逐级建设全省统一应用的电子证照库,推动证照信息共享。(协同事项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政府)
4.梳理业务程序,逐步优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协同事项网上办理流程,逐步逐项建立统一协同事项网上全程办理规范、标准,逐批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协同事项网上办理,以省直部门和珠三角各市为重点,实现业务办理一体化,推动网上办事体制机制创新。(协同事项牵头单位、省编办、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等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政府)
5.以省直部门和珠三角各市为重点,逐步推进网上办事信息共享一体化。梳理协同办理事项共享信息,将涉及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协同办理的办事材料、办事过程、办事结果等信息进行共享,实现一次提交、全程办理,做到信息一次采集,办理部门全程共享。(协同事项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编办等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政府)
(九)基于交叉认证平台实现统一身份验证和安全保障。
1.在省网上办事大厅建立省交叉认证平台,提供省级办理事项统一认证服务。(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跨境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以粤港澳办事服务为突破口,利用交叉认证技术建设省级粤港澳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应用试点平台,探索涉外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模式,实现涉外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港澳办、试点单位)
3.对需进行身份确认的省级办理事项系统进行改造,通过省交叉认证平台进行统一身份认证,逐步实现省级网上办事入口统一。(省直各部门)
4.在政务外网骨干网的市、县节点上部署交叉认证平台,进行试点并逐步推广,各地级以上市要进行对接,为跨层级、跨地区协同事项办理提供安全保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地级以上市政府)
五、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2012年10月中旬前)
2012年9月中旬,省网上办事大厅对外试运行,珠三角九市建成网上办事分厅,省直各部门建成网上办事窗口并全部连接到省网上办事大厅。10月中旬正式开通。鼓励东西北地区有意愿、有条件的地级市和珠三角县(市、区)主动建设本地网上办事分厅。
各地各部门抓紧制订本地本部门政府网站改造升级方案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并按省信息中心提供的版面样本,对地市网上办事分厅和省直部门网上办事窗口按统一风格进行改版。省信息中心按照省政府工作要求不断改进相关版面设置,各地各部门要做好同步修改。
各地各部门编制报送“十二五”期间网上办理事项目录,其中省直部门网上办事目录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汇总并向社会征询意见,各地级以上市网上办事目录由各市向社会征询意见。
省有关部门指导省信息中心进一步完善省网上办事大厅5大功能栏目。进驻省网上办事大厅的办理事项至少需提供办事指南、表格下载、业务咨询等内容,办事程序和办事依据公开率达到100%,公众可在省网上办事大厅“一站式”查询所有办事指南和办事依据。
(二)第二阶段(2013年7月底前)
珠三角九市和省直各部门进一步根据标准规范和公众需求完善各市分厅和省直窗口。同时,逐步在有关行政服务中心、社区等建设开通自助终端版。鼓励东西北地区有意愿、有条件的地级市和珠三角县(市、区)主动建设本地网上办事分厅。支持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建设公民个人网页。
各地各部门根据网上办事进度计划,逐步将办理事项进驻省网上办事大厅,每事项至少需提供网上申请、进度查询、结果反馈等三项网上办理功能;同时进一步梳理办理事项主题分类和具体事项内容,与省网上办事大厅子栏目实现深度对接连通。
省直有关部门整理本部门牵头的省级协同办理事项,规范协同办事业务,优化协同办事流程,精简办事环节。
省网上办事大厅增加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指引特色功能,实现统一身份验证、办事人可查看办事记录和历史办事信息,并逐步开通手机服务版本。省网上办事大厅接入有条件地级以上市已建成的公民个人网页。省直各部门、各地级以上市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办事进度信息共享。
省直各部门、各地级以上市网上办事效能监察情况实现网上公开。
(三)第三阶段(2013年12月底前)
东西北地区各地级市建成网上办事分厅。省网上办事大厅连通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及珠三角各县(市、区)网上办事分厅。同时,逐步在全省行政服务中心、社区等建设开通自助终端版。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建设公民个人网页。
各地各部门根据网上办事进度计划,继续按第一阶段的要求将办理事项进驻省网上办事大厅。
省直有关部门协同办理事项逐步进驻省网上办事大厅,同时逐步建成全省统一应用的电子证照库,提供证照验证服务。省网上办事大厅增加证照验证服务,省直各部门、各地级以上市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协同办事证照信息共享。开通省网上办事大厅平板电脑版。省网上办事大厅接入各地已建成的公民个人网页。
(四)第四阶段(2014年底前)
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连接到所在市网上办事大厅分厅,形成“横向到各厅局、纵向到各县(市区)”的网上办事系统。
各地各部门根据网上办事进度计划,继续将办理事项进驻省网上办事大厅,每事项需提供网上全程办理功能;梳理新增办理事项的主题分类和具体事项内容,与省网上办事大厅子栏目实现深度对接连通。
到“十二五”末期,各地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90%以上,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80%以上。省直各部门、各地级以上市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协同办事。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各地级以上市要参照省的做法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市政府办公室(厅)要切实做好当地分厅建设的牵头主办工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做好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各地信息中心负责具体建设和运营维护。省直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信息中心的对接联系,确保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制订改造升级方案。各地各部门要根据省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制订网上办事大厅地市分厅和省直部门网上办事窗口改造升级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进度计划,落实实施主体,做到责任到人。
(三)健全标准规范。加快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制定相关工作标准规范,建立完善网上办事大厅运行管理体系,促进网上办事大厅科学规范运作,提高政府整体办事效率。
(四)强化监督考核。把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工作与年度政府网站评估、政府信息化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制定考核评估指标,建立完善检查机制,运用电子监察手段,确保监督考核效果。
(五)加强宣传培训。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宣传,大力推介网上办事大厅,提高企业和公众对网上办事大厅的认知度,积极利用省网上办事大厅各种“一站式”政务服务。加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培训,熟练利用网上办事大厅开展政务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建设工作方案
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黑龙江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全省推进投资项目集中审批暨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工作现场会议精神,围绕打造规范、高效、便捷的网上审批服务平台,特制定通河县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以下简称“网上大厅”)建设工作方案。
一、目标定位
运用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推行县内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网上集中,实现行政审批网上咨询、申报、预审、办理、查询、反馈和监督管理。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县级网上大厅搭建,构建横向到部门,纵向连接省、市、县三级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实现行政审批服务联动协同审批。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适应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未来发展需求,分步推进县网上大厅和部门窗口建设,逐步增加和理顺办理事项,完善办理流程,实现统一用户登录、网上申办、进度查询和全流程网上办理。
(二)统一标准,共建共管。根据全省统一安排部署,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规范、统一部署、统一界面风格、统一进入方式,县政府分级建设和管理。网上办理事项经统一审核公布后,由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能职责负责办理。
(三)需求主导,资源共享。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办理事项为主线,提供“一站式”网上审批服务,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梳理、整合现有服务资源和信息资源,改造、升级现有信息平台和业务系统,推进信息平台共享和部门业务协同,节约资金投入,避免重复建设。
三、建设要求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易懂实用、高效便捷,科学分类设置办理事项,建立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推动实体性行政服务平台功能向网上大厅延伸拓展,实现实体平台与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信息实时交换。
(二)整体结构。以门户网站为入口,以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与交换平台为支撑,有效整合并发挥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审批服务、投资项目审批、部门业务审批、“?????”短信平台和电子监察等系统功能作用,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率,通过安全可靠的方式进行互联网与电子政务外网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实现部门之间证照对比、交叉认证、业务协同。
(三)功能设计。开发建设政务公开、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政务查询、投诉建议、效能监察等功能,提供行政审批网上咨询、申报、受理、预审、办理、监督、投诉等服务。
(四)运行条件。按照《黑龙江省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规范(暂行)》(?〔20?〕?号)要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带宽在50M以上,县级政务服务中心接入互联网带宽在10M以上,满足审批材料和证照电子化以及跨地区联动、跨部门协调审批的需要。
四、主要任务
(一)梳理网上大厅办理事项。统一编制网上审批服务事项业务手册、办事指南、事项编码等标准规范。须由?牵头,法制、政务服务管理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快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清理调整,并将行政审批目录报县政府公布。根据政府公布的行政审批目录,梳理确定可在网上大厅办理的审批事项(涉密事项除外),逐项细化服务指南和办理深度,并按照规范格式完成数据初始化,逐步实现服务指南统一查询,业务表格统一下载,办理事项统一申办、受理和回执,进度统一查询,结果统一反馈。
(二)运行使用网上大厅应用平台。全省网上大厅开发由省级负责,按照全省网上大厅建设工作要求,编制网上大厅统一界面风格和子栏目分类,做好网上大厅应用平台和标准版系统应用,按照规范要求建设各级网上大厅和部门窗口,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及时受理、审批和结果反馈。
(三)做好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做好共享信息数据标准和应用交换管理对接工作,建设好行政审批云平台,整合现有各类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实现市、县各级各部门审批系统与网上大厅、电子监察系统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做到双向链接畅通。
(四)建设网上大厅核心栏目。围绕功能设计要求,根据全省统一标准,县级网上大厅设立政务公开、行政审批、投资服务、监督投诉等核心栏目,不断完善栏目建设和服务内容,切实提供便捷服务。其中,政务公开栏目,主要依托政府信息公开系统,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信息内容;行政审批栏目,主要依托现有行政审批系统和各部门网上业务审批系统,提供除投资项目并联审批之外的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服务;投资服务栏目,主要依托投资项目审批系统,提供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服务;监督投诉栏目,主要是依托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强化对审批服务工作的效能监察,受理公众的建议和投诉。进一步完善栏目建设和服务内容,逐步为公众提供个人网页服务。
五、实施步骤
我县网上大厅建设分为五个阶段,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县级网上大厅正式运行,2015年1月至12月为县级网上大厅完善提升阶段。
(一)第一阶段:完成基础性工作
在省级未完成全省统一的网上大厅标准版软件系统前,主要工作任务是:成立网上大厅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完成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梳理、上报、审查、公布工作;根据市、县政府公布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目录,统一编制网上审批服务事项业务手册、办事指南、事项编码等标准规范;做好接入县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带宽扩容工作,部门配齐审批服务设备,满足审批服务要求。
(二)第二阶段:完成审批服务信息数据录入 在省级完成网上大厅标准版软件系统开发,并上线试运行后,主要工作任务为:与省、市网上大厅数据对接,接入省、市网上大厅数据库,设置县级网上大厅审批部门审批窗口,完成县级网上大厅数据初始化和相关审批服务事项信息后台录入。
(三)第三阶段:试运行网上大厅
试运行网上大厅,及时梳理、理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初步形成横向到部门、纵向连省级、市级的网上审批服务平台。
(四)第四阶段:正式运行网上大厅
在前三个阶段工作基础上,正式运行网上大厅,实现在网上大厅提供服务指南、表格下载和受理服务,并与省、市网上大厅互联互通,初步形成横向到部门、纵向连三级的网上审批服务平台。
(五)第五阶段:完善提升
部分办理事项可在网上大厅全部实现统一办理、统一反馈办理结果;50%以上的审批服务事项,可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和跟踪、查询办理进度以及全过程监督。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通河县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结束后自行撤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组长由?担任,副组长由?担任,成员由?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负责协调推进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担任。其中,?牵头负责编制县级网上大厅事项规范和梳理事项内容;?牵头负责网上大厅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维护管理;?督办工作完成情况,并对网上大厅监督投诉栏目进行日常管理;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牵头负责网上大厅核心栏目建设和日常管理(不含监督投诉栏目);?牵头负责制定网上大厅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办事指南、事项编码等标准规范;县电子政务服务中心全程负责相关的技术支持。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网上大厅审批服务事项的管理服务,并严格按照工作任务分解和完成时限要求开展工作。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明确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网上大厅建设。
(二)强化相关措施。一是结合当前省、市电子政务外网推进工作情况,要以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将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接入带宽扩容列入工作重点,切实从根本上确保数据交换畅通;二是结合当前预算编制工作,须财政部门要按分级投入建设的原则,将网上大厅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支持保障;三是须县政府新闻办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公众对网上大厅及办理事项的认知度,引导企业和个人了解网上办事流程,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四是须人社部门要加紧制定出台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规范政务服务中心绩效管理,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的管理制度。各部门要加强网上大厅建设和行政审批信息平台应用维护等有关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网上办事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强化监督检查。要把网上大厅建设与目标综合考核结合起来,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对责任部门办理事项梳理、服务指南编制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要限期整改落实,对有关责任人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启动问责程序。
(四)其他相关要求。要将网上大厅建设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工作突出位置,按照完成时限不动摇的要求,制定筹建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篇:社区服务大厅办事须知
证明出具须提供的材料
一、婴儿入户办理:
1、夫妇双方户口本;
2、夫妇双方身份证;
3、结婚证;
4、一孩带生殖保健服务证,二孩带生育证;
5、婴儿医学证明;
6、四术单;
二、取环
(一)、带环怀孕需取环的:
1、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镇服务所或医院检查的病例;
(二)、患有妇科疾病需取环的:
1、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盖有医院公章的诊所病历,要有“建议取环”字样;
(三)、申报二孩取环的:
1、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二孩生育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初婚未育、迁户等证明:
1、必须计生专干签字;
2、户口本、结婚证、准生证等原件;
3、管理证明(村、社区留存)
四、独生子女光荣证办理:
1、申请表盖章、签字审核;
2、有正式工作单位可直接到计生办盖章,无正式工作单位,村(社区)集中盖章、编号、办证;
3、不符合条件办理光荣证(如离婚、不合法收养等),坚决不得办理,谁签字盖章,谁负责;
4、计生办分工干部签字。
五、收养证办理:
1、申请表盖章、签字审核;
2、计生办主任签字;
3、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
六、生殖保健证、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按照计生办要求携带各种原件及复印件由计生专干集中办理。
计划生育相关证件办理须知一、一孩生殖保健服务证办理:
1、所需相关证件:双方身份证、户口吧、结婚证;所有证件的原件及双份复印件;
2、若双方户口不在一地,只有一方户口是我方的;另一方户口是本市范围内不需对方出具计划生育证明;
3、需填写表格:对象户需填写《合肥市生殖保健服务证申领表》,若是单位职工或单位户口需到单位填写《生殖保健服务证申报登记表》,未建育龄妇女卡片的,单位需建育龄妇女卡片,并且单位必须在卡片上签单位管理的字样并盖章;
4、需夫妻二人合影照一张(二寸),孕情妇检单一张。
二、二孩生育证办理(首先必须符合再生育条件);
1、所需相关证件:双方身份证,一家三口户口簿,结婚证,一孩准生证;所有证件的原件及双份复印件;
2、需填写表格:对象户需填写《生育证审批表》;
3、若双方户口不在一地,需对方在《生育证审批表》上盖章;
4、需夫妻双方合影照一张(二寸),妇检单一张。
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理:
1、所需相关证件:双方户口簿,准生证,一张一家三口合影照(二寸);
2、需填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报表》,并到户籍所在地盖章。
迁入、迁出户口须知
一、凡办理户口迁入本社区手续的居民,必须持有户口迁出地关于计划生育情况证明,并经本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审核、签章。有计划生育难点的户应缴纳400元押金。由社区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办理;同时必须持有迁入户在本社区境内的《房产证》。
二、本社区境内开发商品房及联建房未与本社区办理文明建设、物管理等手续的,购房户户口本社区暂不予接收。
三、户口迁出社区的,提供户口接收方的接收证明,结婚证(或房产证明)、户口本机身份证。
四、户口迁入、迁出本社区的,每人需缴纳卫生费12元,迁入户同时需缴纳每人200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
办理小城镇户口须知
在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可申请小城镇常住户口。所需材料如下:
1、个人申请;
2、迁入人户籍证明(本县范围内可不提供)及亲属关系证明;
3、《房屋产权证》或营业执照(必须两年以上),国家正式
职工等有效用工证明和乡镇、村(居)民委员会意见;
4、经计生办审核,出示计生证明、盖章;
5、禁止未满十八周岁居民单独立户。
符合以上条件的,将迁入人的身份证、身份证照片、血型化验单等材料备齐去派出所办理。
其他户口办理按城关派出所《户政业务告知单》要求办理。
失地农民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本人携带老保证及身份证于每年的12月1日至12月31日前到社区登记认证
申报领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已达年龄)所需材料
老保证、个人三张一寸照片、身份证复印件
办理农村低保的工作流程
1、个人申请
2、入户调查
3、户主及家庭成员户口簿及复印件
4、户主身份证及复印件
5、填写申请审批表、入户调查表、户主申请表
6、社区出具家庭收入状况证明
7、填写承诺书
8、提供残疾证,出院小结或病历诊断书等复印件
9、其他
申报大病救助所需材料
1、个人申请
2、出院小结
3、住院发票复印件(如没有,请到县合管办出具证明)
4、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
5、患者照片一张
6、医保办证明(注:一般群众住院费用需得到贰万元以上,低保、五保政策相对宽一些)
7、社区出示证明
城镇居民申请大病救助所需材料
1、个人申请;
2、户主的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3、出院小结复印件;
4、住院医疗费结算单复印件;
5、低保证复印件;
6、住院发票复印件;
7、本人免冠一寸照片一张;
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资格认证工作流程
1、本人携带身份证及养老金存折于每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到社区登记认证
2、如逾期者:请到社区领取《肥西县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表一式两份→持本人身份证、养老金存折和填写好的《认证表》→经社区社会保障工作委员会经办人签名认证并加盖公章→由本人交至肥西县退管服务中心
申报社会保险补贴所需材料
1、再就业优惠证原件、复印件
2、劳保卡首页、登记页、原件及复印件
3、交费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4、存折原件及复印件
如首次申报还需提供:个人申请、身份证、结婚证原件复印件
领取遗嘱补助资格认证
领取遗嘱补助人员携带补助存折及本人身份证于每年7月15日至8月15日到社区领取《遗嘱补助资格认证》表→经社区保办经办人员签名认证并加盖公章→由本人交至县退管服务中心
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
对象范围: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抚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申请程序:村民向社区提出申请,经社区民主评议后在社区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社区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制度
1、救助对象:凡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乡低保)待遇的、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在二级以上(含二级)的残疾人均有权享受生活救助待遇。
2、申请程序:1)、填写《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申请审批表》,提供相关证件,通过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向户口所
在地的乡镇政府提出申请。2)、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初审,公示5表以上。3)、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后,县(区)残联审批要公示3天,发放《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证》,2009年1月起领发生活救助金。所有对象在每年年初都要重新申请、审核、审批,并随着低保待遇的取消而取消。
3、待遇标准:城镇贫困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救助50元,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救助30元。
《就业事业登记证》发放服务流程
发放对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处于无业状态的些列本社区常住人员,可以免费领取《登记证》
1、年满16周岁,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且未能继续升学的;
2、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事业的;
3、个体工商户业主或私营企业主破产停止经营的;
4、承包土地被征用;
5、复员退伍军人及运动员推出现役自谋就业的;
6、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解除劳动教养的;
7、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满6个月后失业的
申领程序:由本人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复印件一份;失地农民需提供老保证、土地证原件复印件一份;复员军人、运动员需提供退出现役证原件复印件一份;单位下岗人员提供解除劳
保合同书原件复印件一份;到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办理申领手续。
“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
1、申领条件: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城镇家庭,且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家庭。
2、申报程序:零就业家庭的认可,实行家庭申报、社区审核、县区认定、市级备案制度。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负责对居民申请进行登记,并对申请居民家庭的就业情况进行核实;街道劳动保障机构负责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审核;区(县)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对零就业家庭进行认定,并报市级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对被认定的零就业家庭社区内公示,接受社区的监督。
3、待遇标准:1)、安置吸纳“零就业家庭”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就业并签订合同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按照带地最低工资的20%每人补贴给用人单位,同时补贴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用人单位录用“零就业家庭”中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满一年,每安置一人给予一次性1000元奖励补贴。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为零就业家庭推荐就业,并于用工单位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的,按每人100元给予职业介绍
补贴。2)、“零就业家庭”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灵活就业后享受补贴标准为基本养老保险每人每月180元、基本医疗保险每人每月补助10元;就业满一年后,给予一次性1000元奖励补贴;参加技能培训合格后,给予100-600元的奖励补贴;子女考入技师、技工院校学习的,每人每年给予1000元的补贴。
廉租房保障申请要件
1、申请家庭的申请书;
2、申请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吧原件及复印件;
3、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原件及复印件;
4、申请家庭收入状况证明;
5、申请家庭住房状况证明;
6、残疾人提供残疾证原件及复印件;
7、其他相关证明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证申请所需材料
1、个人书面申请;
2、户口簿及家庭成员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家庭收入证明;
4、户籍证明;
5、残疾人证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断证明;
6、户主近期免冠一寸照片4张;
廉租房保障申请流程
申请家庭向户口所在社区提出申请
↓
社区审核、公示后报镇人民政府初审送住房保障办
↓
住房保障办对申请家庭住房状况进行审核后转民政部门
↓
民政部门对申请家庭收入状况进行审核将审核意见反馈住房保障办
↓
住房保障办对审核合格的家庭进行公示无异议后予以登记发放
注:每期公示时间为15日
第四篇:北京出入境办事大厅
北京出入境办事大厅
在8个网点试点基础上
本市再添10个出入境接待大厅
市民可以就近在任一网点提交申请和领取证件
申领护照今起18个区县全能办
10月29日上午 上班1小时后各点共受理签证220余件 警方提醒有关业务事项可拨84020101咨询
10月29日起,全市居民办护照在8个试点网点基础上又新添10个新去处,崇文、宣武等10个区县开通的出入境接待大厅“二批开张”。
至此,全市18个区县配齐出入境接待大厅,市民可以在任一网点提交申请、领取护照。
10月29日开始,分县局网点接受申请、发证业务统一,市民可以凭借《取证凭单》注明的取证日期到递交申请的分县局领证即可,省去两头跑腿的麻烦。
为此,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为18个分县局网点配发统一的警车,定期将市民申请运送至市局制证机关,再定期将办好的证件送回分县局。
此外,10月29日起,具有北京市常住户籍、未在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北京市民首次办理护照申请、首次办理港澳旅游签注等三大类业务只能在18个分县局网点提交申请,而小街桥的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将不再受理。
关于18个网点的具体受理范围,市民可登录“市公安局网页(http://www.xiexiebang.com/)查询,有关办证问题可打84020101咨询。
10月29日上午9时30分,18个网点上班后1小时,共办理申请220余件。
18个分县局出入境接待大厅
1.东城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六层(东城区金宝街52号)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9:00至11:30;13:30至16:30
2.西城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西城分局办公大厅(西城区二龙路39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3:30至17:00
3.朝阳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朝阳区投资服务大厅(朝阳区霄云路霄云里1号)
办公时间:周一到周六8:30至11:30;13:00至17:00
4.海淀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中关村科技园区服务中心一层(海淀区阜成路67号)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3:00至17:00
5.崇文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崇文区公安分局门口(崇文区幸福大街34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3:00至17:00
6.宣武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宣武区公安分局门口东侧(宣武区梁家园胡同1号)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4:00至17:30
7.丰台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丰台区科技园区派出所(丰台区科技园区外环西路16号)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3:30至17:00
8.通州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通州分局对外综合服务大厅(通州区新华北街35号)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3:30至17:30
9.顺义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顺义分局南门西侧(顺义区顺平西路8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3:30至17:30
10.平谷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平谷区公安分局院内(平谷区府前街21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4:00至17:30
11.大兴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大兴公安分局户证大厅内(大兴区黄村西大街35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4:00至17:30
12.石景山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石景山区行政服务中心一层(石景山区八角西街16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3:30至16:30
13.门头沟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门头沟公安分局门口(门头沟新桥大街45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4:00至17:30
14.房山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房山分局全程办事代理综合服务大厅(房山区良乡政通路16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4:00至17:30
15.怀柔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怀柔区泉河派出所北侧(北京怀柔区湖光小区13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4:00至17:30
16.密云县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密云县公安局院内一层(密云县西大桥路12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4:00至17:30
17.昌平分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昌平区昌盛园邮局院内(昌平区南环东路与亢山路十字路口东南角处)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3:30至17:30
18.延庆县局接待大厅办公地点:延庆县公安局院西侧(延庆县延庆镇湖南路18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1:30;14:00至17:30
(注:法定节假日除外)
第五篇:环保局办事大厅工作总结
环境保护局办事大厅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在市办事大厅工作领导小组的关心指导下,我局办事大厅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服务全市建设为重点,认真落实《行政许可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全心全意为企业和群众服务,树立了环保部门的良好形象。今年以来,办事大厅窗口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928件,办结928件,办结率为100%。
一、领导高度重视,形成了组织健全的工作格局
我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办事大厅工作,明确了办事大厅主管领导为主管办公室的副局长、办事大厅主任为局办公室主任,并从人员数量和业务素质上严格选配了办事大厅工作人员,制订了行政审批目标、任务、责任、监督、考核、过错追究等制度,将行政审批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保证了办事大厅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局领导经常在各种会议上通报办事大厅工作情况,要求全局上下全力支持与配合办事大厅工作,对办事大厅的各项工作需求给予优先保障,切实形成了“大厅围绕社会转,部门围绕大厅转”的工作格局。
二、规范审批运行,建立了日趋完善的工作机制
审批行为能否做到廉洁、高效,运行机制是关键。我局根据行政效能建设的要求,从项目进厅和规范审批流程入手,进一步创新审批运行机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是规范审批流程。我局按照减少层次、提高效率的原则,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进行梳理优化,逐项确定每个审批项 1
目的办理时限和审批环节,对审批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按照市办事大厅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在办事大厅设立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受理窗口,积极开展依申请信息公开的受理、审查、处理和答复工作,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确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二是下放审批权限。将部分由市环保局审批项目委托县(市、区)环保局审批。同时,加强对县(市、区)环保审批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权限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要求进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对权限范围内的项目做到不推诿扯皮,不越权和违规审批,不随意降低环评等级。
三是简化审批程序。积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对省、市重点项目采取绿色通道、提前介入、每周调度、跟踪督办、联审联批、分包负责、打捆审批、下放权限、限时办结等一系列举措,对符合规定的,一律当天办结,当日不能办结的主动上门服务,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受到上级领导和项目单位的充分肯定,市政府给予了通报表扬。对市政道路建设等项目,由单一项目逐个审批,改为集中打捆审批。对入驻产业集聚区的项目,集聚区完成规划环评的,项目环评内容按照《环评法》有关规定进一步简化。
三、切实履行职责,树立了群众满意的良好形象
今年以来,我局以提高办事大厅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为重点,不断推进办事大厅建设,切实履行了环保办事大厅服务职责,得到了办事人员的一致好评,树立了环保部门良好形象。
一是加强人员培训。组织办事大厅工作人员先后参加了国家、省、市组织和各种环境培训班、执法培训班,并通过了考
核,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同时,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学习,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是严守工作纪律。加强办事大厅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人员自觉做到仪容整洁,不擅离职守,工作资料、用品摆放整齐,保持窗口的卫生整洁,严格遵守办公秩序积极主动、热情服务,未出现过以“网络不通、负责人不在、领导没签字”等缘由为借口,推托搪塞办事人的现象,对来电、来人使用文明用语,保持在岗在位,未出现过脱岗、迟到、早退的现象。
三是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完善承诺服务、首问负责、跟踪回访、窗口服务和阳光操作等制度,不断增强为民便民服务意识。要求各处室对办事大厅进行充分授权,确保在办事大厅可以办理的,工作人员直接办理;对于服务对象申报材料不全而影响审批的事项,工作人员一次性明确告知需补办的材料,服务对象补齐材料后当时办结;对需要报请上级审批的重大项目,工作人员积极做好业务指导、跟踪服务、协同汇报、帮助送审等方面的工作,协调解决评估及审批过程中的问题,努力使项目尽快获得审批。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为进一步加强办事大厅工作的管理,主管领导副局长经常到办事大厅进行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要求限期改正;我局还通过发放意见征询表、电话回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警告批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开通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与市纪委效能办实现对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行政监察,促进了行政审批提速、提质、提效。
一年来,我局办事大厅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但是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局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办事大厅规范化建设,以思想建设为指导,以业务建设为核心,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形象建设为载体,认真做好办事大厅工作,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全面强化思想建设。充分利用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对《行政许可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事大厅规范化建设等工作进行宣传,提高单位、领导及群众对办事大厅职责的认识。
二是推进相对集中审批权,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相对集中审批权工作,把各处室履行的行政审批职能相对集中到办事大厅,切实履行办事大厅窗口职责。
三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办事大厅各项规章制度,注重人性化、科学化管理,不断改善办事大厅办公条件,营造更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