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浅谈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平坝县第一中学 吴红英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飞速变化,日新月异同时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交织的存在着,这不免让我们的中学生感到迷茫。如何在精彩纷呈的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如何引导学生在善与恶、对与错的一念之间跨出正确的一步?显然,加强中学生的审美教育,加强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教学就应该趋时更新,从现实需要出发,为端正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付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中学生 审美教育 人生观 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大媒体、网络、电视以及报刊每天都在播放各种世界变化发展的新奇事物,也传播着各式各样的非主流思想。如今,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不仅仅受到自我成长的制约,更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那么,如何在精彩纷呈的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如何在迅速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和青少年犯罪不断发生的今天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呢?这无疑成为了当今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作为中学教师,绝不能只教书不育人。历史教学在这方面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是任重而道远。
“教育即创造”,是人们公认的原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又日新月异,历史教学需要趋时更新。
目前,科学知识的价值力量和现实的升学压力,使得中学生们把绝大部分的精力和热情都放在学习和各种“考级”、“考证”上。特别是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中学课堂还存在一些灌输式教学、把知识硬塞进学生的头脑。从当下的现实教育来看,审美教育常常被忽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审美,即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过程。人之所以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取舍的方面,存在着许多我们需要的美的东西。面对周围缤纷多彩的世界,很多学生不知道哪些是美的东西,不能对美丑作出正确评判,更不用说用审美去完善自己了。今天,有些中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存在着淡化和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官快感取代美感。很多同学在看待事物时,对其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从而忽视了事物美的本质。例如近几年“芙蓉姐姐”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在网络迅速走红,在“韩流”的影响下,中学生们也盲目跟风,衣服要买韩版的,发型也要韩式的。追求时尚无可厚非,但中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由于学生对审美标准的把握不准,对判断对象的美丑和价值高低的尺度把握艰难,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去评价一个事物的美丑,往往收获的只是表层。
审美标准不是个人的尺度,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广大学生形成一种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广大学生性格变得高尚,并陶冶其情操。如果一个人缺乏起码的感受美丑的能力,那他就不是一个受过教育的文明人。如果一个人审美能力低下,那么他就丧失基本的辨别美丑的能力,就会受到社会上丑恶现象的影响,不利于其形成健康的心灵。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他看来,一个君子的培养,要通过学习
诗歌等这样美的事物得到知识的启发。古代哲人对育人规律的总结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今天的审美教育从学校角度来讲,应该打破原来那种陈旧、呆板的灌输式教学。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审美向高层次发展。具体在历史教学方面,历史老师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利用美育资源,把审美纳入自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名胜古迹,历史文物、人文景观等等,都是历史教学的好去处。同时也可以进行审美教育活动,例如去年本人所在的历史教研组带领学生参观了平坝的佛教圣地——高峰山以及中国屯堡文化之乡的天龙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等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取向就自然地给学生以美的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在审美中摆脱庸俗的功利主义观念,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观察我们的世界,让他们能够抓住自己身边无数的“美丽”。那么,这样的教育就将是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教育。
另外,审美教育实际上就是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人生的立身之本。
当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比较混乱,毕竟改革开放引进来的除了菁华还有思想的多元化,拜金、享乐、自私等观念充斥人心。而我们中学生的认识价值观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尚处于形成之中,他们又怎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我想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已给出了答案。时下流行的网络游戏——QQ农场把“偷”作为升级的认可行为,虽说是网游,可谁又敢保证它不会被中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太多的社会因素在干扰着学生的价值取向,由于人生价值观的不明确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可见,在飞速变化,日新月异同时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交织的存在着,这不免让我们的中学生感到迷茫。如何引导学生在善与恶、对与错的一念之间跨出正确的一步?显然,加强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不屈不饶、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借鉴历史、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情感、人生态度、价值观于历史教学,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正常的引导和培养: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打破单一的授课制,进行“两结合”实验。
历史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只是升学,要从“一切为了分数”的框架中解脱出来。运用一切方法激活历史课堂,实现“教”与“学”的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大大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通过对天龙屯堡的参观和历史了解,学生更能认识屯堡人代代相承、不断发展的奋发向上精神,然后将这一精神应用于现实生活。
其次,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价值观教育。
在历史课的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例如,岳飞精忠报国,豪情《满江红》荡气回肠;史可法血溅扬州,禀然正气,虽死不屈等等。在进行这些这些人物的教学时,如果我们把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倾听和记忆的同时,体会到一种悲壮、正义、崇高以及博大的美感。那样,不仅使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上得到升华,还可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面对国家、面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成为立志勤奋、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青少年。
再次,以史为鉴,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面对我们的现实世界。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都可以找到认识世界、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即历史的借鉴作用。例如:秦亡汉兴,汉初
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唐太宗“以古为镜”,出现了“贞观之治”。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高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树立各种科学观念和意识。例如通过整个人类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树立发展的观点,从而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历史上各种改革的认识,让学生们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深刻理解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这些从历史中得到的各种观念意识都将成为中学生立足社会、创造美好人生的根本点,最终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动力。
最后,解读历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作为一名真正的历史教师,有责任指点他们一些基本的观点和做人的准则。历史给予我们极好的素材,我们可以解读历史,将漫漫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精髓、潜移默化为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升他们的民族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上的增强,如果最终没有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因此,历史教学就应该趋时更新,从现实需要出发,扩展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为端正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付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第二篇:五四运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五四运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却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又在1915年,为实现他的皇帝梦而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使中国面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袁世凯死后,各帝国主义支持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工业在这时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壮大起来了,产业工人的数目由1913年的约65万人发展到1919年的200万人左右。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参加斗争,是五四运动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五四运动发生前,军阀势力利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推崇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借以维持统治。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辛亥革命由于忽视了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致使革命成果遭到破坏。因此,为了完成改造社会的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于是,作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标志着中国人民新觉醒的新文化运动便应运而生。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起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是中国近代史上未曾有过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为五四运动的发动作了思想准备。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指出了道路。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
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社会情况可以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不久,五四运动就由“巴黎和会”作为导火线而爆发了。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美、英、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其目的是为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曾经在战争期间对德宣战,也算是战胜国之一,因而派出了陆征祥、王正廷和顾维钧等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在中国人民舆论的压力下,中国代表向和会提出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裁退外国邮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七项条件。代表到达巴黎后,由于留欧中国学生的要求,又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和要求收回大战时被日本乘机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的陈述书。
当时,许多中国人,包括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对“巴黎和会”的本质还认识不清,对于帝国主义、尤其是美英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认为美英帝国主义的胜利是什么“公理战胜强权”,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看作“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大好人”。他们以为巴黎和会可以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这种想法当然是十分天真的。由于美、英、法和日本相互勾结,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又奉行对外妥协的卖国政策,帝国主义根本不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反而无理地在和约中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至于日本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二十一条,又借口不在会议的讨论范围之内而置之不理。巴黎和会彻底暴露了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也打破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先进的知识分子认清了这个真理: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解决自己的命运。
5月1日到6月28日学生以及各界代表进行了强烈的抗争,在巴黎的华工和中国留学生也强烈要求拒绝签约。6月28日是和约签字的一天,中国的留法学生和工人包围了中国代表的寓所,代表被迫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大为震动。至此,五四运动所提出的直接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
五四运动在其开始,只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6月3日之后,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圈子,形成全国范围内工学商联合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以崭新的战斗姿态、英勇顽强的精神和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显示出自己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锋队伍和领导力量。毫无疑问,中国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对五四运动获得重大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以此为后盾,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采取了强硬态度和正义立场,拒绝和约签字,开创了近现代中国外交史敢于抗争的先例,同时则使皖系军阀政府声名狼藉,迅速由盛趋衰。
第二,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相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五四以后,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在中国得到了传播和移植,为现代中国培育了一代英才。运动中表现出的强烈不衰的爱国精神,贯穿始终的民主与科学理性精神,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为寻求中国出路而百折不回的执着追求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巨大推动力量。
第三,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工人群众,从而促进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这场运动也对孙中山产生巨大影响,使他改变不重视、不发动群众的观念,促成了他对中华革命党的改组。
第四,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虽然中国共产党当时尚未诞生,但是已经有了一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先进知识分子,一些人更直接充当了运动的组织者或指导者。运动期间,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已有了发展和壮大,且在运动后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运动的内容和方向也在朝着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发展。这都表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正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四、五四运动的现实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以来,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中国青年在自己的探索和实践中,努力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汲取和传播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
五四运动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五四运动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正如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的:“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历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把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放在世界格局中观察,把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要与全国人民一起投身民族振兴的伟业,决不辜负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期待。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灿烂前景鼓舞着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对于我们缅怀革命先驱,继承光荣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广大青年更应该做到:
第一,牢记崇高使命,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楷模。
第二,掌握过硬本领,争做好学上进的榜样。
第三,积极投身实践,争做创新创业的标兵。
第四,提升道德修养,争做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先锋。
第五,弘扬优良传统,争做新时期艰苦奋斗的表率。
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世纪里弘扬五四精神的伟大旗帜,展望未来,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添一份力。
五、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
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主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反映着五四运动不同于前此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时期那一代时代先锋的崭新的人格特征。它表现为以下四个统一: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五四精神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主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反映着五四运动不同于前此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时期那一代时代先锋的崭新的人格特征。
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五四运动已经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那一代青年早已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新一代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吧!
第三篇:八大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八大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一、思想方面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之处,“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是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并第一次实验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时间的依赖关心,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借用了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但在1957年下半年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虽然毛泽东曾在方向“大跃进”的错误并 加以纠正,但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从而导致新中国初次的改革之路走向了失败。这就证明了“坚持实事求是,首要任务是坚持正确的国情认识,其核心是对社会性质、主要矛盾的认识。这是完善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基本依据和客观前提。”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根本原则,也是科学的实践观的根本要求,是一切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批评“两个凡是”,认为它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他指出,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大学是实事求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创举。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经过一段思考的过程,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了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
务实之风。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比昂、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事实证明,实事求是在过去、现在和以后都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的法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成就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了我们开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锐利武器,同时它又是在开拓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铸造的。如果从开拓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而言,它就是诸多经验中具有灵魂意义的最高经验。
1、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现实方面
1、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索。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
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实质的提法,在理论上有不完全准确的地方,因为这个提法没有全面地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但是上述提法的着眼点,在于把中国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突出出来,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这个着眼点,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当然,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但是,八大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不仅在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一是第一次将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八个字。这比用“实事求是”四个字概括,更加完整、严谨、准确,更具时代特征。
二是阐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理论中的精髓地位和实践中的决定作用。
三是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完整的表述。
四是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同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关系。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应该说开始于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思想的根本问题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特征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经过《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理论论证,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系统。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时,就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的。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从“学习苏联”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当他坚持“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他就在实事求是哲学的指引下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哲学名篇,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阐发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原则和科学方法,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阐发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和战略举措,这些观点和举措适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如经济上的工业化道路问题,政治上的民主问题,文化上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问题等,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诚然,正因为是“走自己的路”,就难免会犯错误,甚至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大错误。但这些错误也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借鉴,知道这样的路不可走;同时毛泽东在对这些重大问题进行总结时,又回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提“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和“走群众路线”,要人们“按辩证法办事”,为后人指明了走出困境的方向。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成功于邓小平。这个成功的实践表现,就是在富强、民主和文明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得到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承认和尊敬。这个成功的理论表现,就是邓小平提出了时代主题转换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并根据这些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和方针政策。而所有这一切都来源于同一个思想基础,就是实事求是哲学。邓小平“复出”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系统
地阐发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并称自己就是个“实事求是派”。之后结合新的实践要求,提出了两大命题: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为要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首先要解放思想,而要解放思想,就要“团结一致向前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要“讲民主”,让大家讲话,创造解放思想的社会政治环境;就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实践的要求而发展,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二是对毛泽东提出的有关实事求是必须坚持的一系列重要原则,进行了创造性的整合,对实事求是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真正使实事求是化成一条实实在在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邓小平这个发展了的实事求是哲学,成了他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动力和思想武器。
江泽民拓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这集中地体现在他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中。他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两大主题,重新审视历史经验,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一系列新观点,如经济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思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等;在政治上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关于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等;在文化上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等;在党的建设上,则从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作风等方面,完善了新的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是开拓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经验的理论总结,而这些新经验无疑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更贴切地说,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晶。正如江泽民所说:“无论是从国际和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实践上做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否则我们就不能更好地前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在江泽民看来,与进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质,与时俱进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没有了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会真正落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须要求,是党的思想路线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回顾我们党探索中国建设道路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基本经验,使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首先是毛泽东针对教条主义的特征和危害,提出了实事求是问题,着重解决的问题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其基本思想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其次是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提出了解放思想问题,着重解决的问题是思想解放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把解放思想看作是达于实事求是的当然前提。再次是江泽民针对时代条件的变化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与时俱进问题,要求人们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始终走在实事求是的大路上。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实事求是是本质和核心,解放思想是达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与时俱进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正是这三者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确切地说,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具有了中国的气派和中国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这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成就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了我们开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锐利武器,同时它又是在开拓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铸造的。如果从开拓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而言,它就是诸多经验中具有灵魂意义的最高经验。
胡锦涛同志一个历史性的功绩,就是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定位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并继续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新命题,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按统筹的方法论办事。认为这就是我们在发展问题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为指导,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举措,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引领我们前进。
三、参考资料:(洪小夏《“八大”的启示——试论“八大”路线未能全面贯彻的理论原因》,《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第2期)
第四篇:学习雷锋活动历史与现实意义
学习雷锋活动历史与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和呼声。这是我们党总结学雷锋活动历史经验,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方针,对于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学雷锋活动有着重大意义。
一、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历史根据
全国性的学雷锋活动是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为开端的。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相继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揭开了中国学雷锋活动的序幕,开启了一场影响新中国历史走向,塑造全新国民性格的伟大实践。
第一,科学概括雷锋精神本质,规定了学雷锋学什么的首要问题。无论是刘少奇,还是邓小平等人的题词都指明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共产主义精神。1965年8月30日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发表毛泽东“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手迹,指明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周恩来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概括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成功宣传,与简明扼要、抓住核心的含义界定是分不开的。题词对雷锋精神内涵和本质的全面、系统、准确、精辟的概括,科学界定了学雷锋活动学雷锋什么的首要问题。
第二,定位雷锋精神实践价值,强调了学雷锋活动的目的。
邓小平题词“谁愿意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指明学雷锋是一个自觉成长为共产主义者的自我提升过程,是向共产主义者高标准前进的自觉的实践过程。进而强调了学雷锋根本就是要解决“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问题。周恩来题词,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原则、赋予明确内涵,指明学雷锋的目标取向。
第三,揭示雷锋典型人物特征,启示了学雷锋活动可能性、层次性、超越性。“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刘少奇)深刻揭示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典型特征,强调平凡与伟大在雷锋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一方面从认识角度引导人们在学雷锋中着眼平凡,追求崇高,从雷锋的凡人小事中,探寻和强调不寻常的共产党人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启示了学雷锋活动的可能性、层次性、超越性,引导人们把学习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相结合。
第四,奠定雷锋精神基本范畴,明确、精简、易懂、易记使得学雷锋活动有抓手。题词以及遵循题词在随后宣传中提炼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规范,诸如“平凡而伟大”、“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傻子精神”“钉子精神”等。在道德价值观上形成“甘做人民勤务员”、“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新规范。这些新概念、新范畴、新规范,不仅使雷锋精神抽象概念变得有血有肉,而且易于入心入脑,加速人们内化雷锋精神过程。
第五,构建起上层周密安排,底层激情创新的组织体系,使学雷锋活动充满活力与成效。我们党有着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学雷锋活动从一开始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在各级组织积极倡导和精心指导下进行的。学雷锋活动兴起之初很快就形成了党政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积极组织引导,党、政、军以及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众团体互相配合、同心协力、共同推进的组织体系。上有精心安排,中有合力驱动,下有激情创新。与此同时,多种媒体载体共同宣传,报纸、图片展、画册、雕塑、诗歌、电影、教科书等媒体全部上阵,迅速推进雷锋精神的大众化。学雷锋必然酿成理性与激情合流的群体性盛大活动。
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学雷锋活动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有益的积极影响。它的社会意义就在于:雷锋精神鼓舞着人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激励着无数有志青年在雷锋的旗帜下,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学雷锋活动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中国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主题提供了绝好的典型材料。由它以及它所代表、所激励而产生的各种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未来的社会文化发展指示了价值目标和构成模式,并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方法。“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接受而成为现代中国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中国社会大众所易于接受的行为价值目标和道德品质,它也就自然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及其指导下的学雷锋实践揭示了学雷锋活动的科学规律,其真理性在延续近半个世纪实践过程中,得到并将继续得到证实。它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提供了历史依据,规定学雷锋常态化的走向。
二、科学界定学雷锋活动内涵地位
学雷锋活动的含义是什么?从学雷锋活动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以及群众性的学雷锋实践厘清了雷锋事迹与雷锋精神、学雷锋活动的两个层面等几个概念。
所谓雷锋事迹,是指在雷锋自身的社会实践中表现的具有先进典型意义的言论和行动。雷锋精神是指在雷锋身上得到充分体现的先进意识形态即共产主义精神。雷锋精神和雷锋事迹的区别在于二者表现形态不同,雷锋精神不是雷锋事迹的机械相加或简单的排列组合,它是从雷锋事迹中抽象、提炼出来的一种理性认识,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雷锋事迹作为雷锋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属于实践活动的范围,是精神的物化形态。其次是发生启迪教育作用的重点和深度不同。雷锋事迹以生动、具体的事实打动人心,以光辉的形象鼓舞和感染人们。雷锋精神是在更为本质的意义上把握了雷锋的形象,从而把学习雷锋活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再次是历史归属不同。雷锋事迹作为客观记录,是随着一个具体的人的成长进步而产生,随其自然生命的结束而结束。雷锋事迹只能是雷锋个体所为,而雷锋精神不属于雷锋个人所有,在根本上是时代精神的代表,它是以雷锋名字命名的汇集熔铸了一代共产主义新人先进思想品德的,由集体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弄清雷锋精神和雷锋事迹关系的意义在于解决学雷锋到底学什么问题。避免学雷锋流于对雷锋事迹的机械模仿,而要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真正把握和弘扬雷锋精神上。学习雷锋事迹,重在引导领会雷锋精神。
学雷锋活动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种是在战略层面,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学雷锋活动。一种是在具体实践层面,带有具体方式、具体方法性质的学雷锋活动。
这两种意义上的学雷锋活动,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作为从方向性、战略性角度提出来的学雷锋活动,具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主导性和覆盖全社会的普适性,以及纳入常规工作的稳定性特征。
作为具体方式、具体方法性质的学雷锋活动具有形式服务于内容的从属性和相互区别的特殊性以及因地制宜的灵活性特征。
学雷锋活动的双重含义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作为带方向性的学雷锋活动,反映了社会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适应了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其目的、功能是恒久不变的。作为具体形式的学雷锋活动,可以而且应当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在形式及载体上是与时俱进的,以保证和促进作为方向性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不能把学雷锋的具体形式变成一种凝固的僵化的模式,也不可因为具体学雷锋活动中出现了某种偏差,就从总体上否定学雷锋活动方向,动摇学雷锋活动信心。
毛泽东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以及群众性的学雷锋实践厘清的雷锋事迹与雷锋精神、学雷锋活动的两个层面等几个概念,对当前理解贯彻六中全会关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指示,有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如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指引下的学雷锋活动一开始就定位在培养革命与建设接班人的战略层面上一样,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要放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来破题。
三、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把学雷锋活动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是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内在契合的,学雷锋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是一体同进的。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内在契合的。
首先,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周恩来总理对雷锋精神的概括即“爱憎分明的阶段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两相对照,不难看出雷锋精神源于学习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源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句话,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其次,雷锋精神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在不断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继承以往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当中的文化资源,并将其作为继续前进的基础和平台。雷锋精神所包含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宝贵的价值元素。
再次,发挥雷锋典范引领作用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成员共同价值追求的有效途径。任何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典范人物,典范人物之于时代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一方面社会通过树立典范人物来确定主流意识形态,并在实践中加以巩固和强化;另一方面典范人物把抽象概念变为感性认知,易于人们接受,加速社会价值观的内化。学雷锋活动持续近半个世纪,雷锋精神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发展为一种大众行为,形成为一种道德规范。学雷锋活动为建设、传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从学雷锋活动的历史经验来看,学雷锋活动从来是与各个时期社会价值观的建立相结合并共同推进的。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占居主导地位,但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学雷锋活动是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下发起的一场全国范围的学习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也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反过来,学雷锋活动也对不同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确立起到巨大的的促进作用。以学雷锋活动兴起为例,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片面追求高速度,出现了违背经济规律倾向,加之三年自然灾害使国家面临巨大的困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爱党、爱社会主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成为全国人民同舟共济、重燃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的重要美德。于是,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本位的,融中国传统美德为一体的价值观就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在这种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主导下,大公无私的雷锋成为全社会的精神坐标,雷锋作为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人物被全社会广泛学习。这个时期学雷锋活动不仅仅起到凝聚民众,团结一心共度时艰的聚合作用,而且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巩固。通过学雷锋活动历程考察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学雷锋活动的确通过具体形式加强了同一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对群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以,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问题应该根据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要求及时代特点,科学组织、统筹安排。
在具体操作层面,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强化组织动员。运用组织动员贯彻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我们的传统。在以往学雷锋活动推进过程中显示了巨大优势,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助人为乐、忘我奉献的良好风气,呈现出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于这种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要坚持,不能因为在执行中曾经出现某些偏差而否定合理的内核。
二是强化制度安排。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首先要有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体同进的定位,要有强有力的组织动员,同时也离不开系统的制度安排。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前者引导人们自觉去做,而制度则约束人们必须去做。制度安排是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保证。要走制度化的路子,就必须形成完善的机制。诸如社会奖惩激励机制、教育培养机制、舆论宣传机制,还要建立法律强制机制,保护追求崇高的人的合法权益,惩治不道德行为,间接地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不能否认雷锋精神的历史意义,也不能否认雷锋精神的现实价值。为什么?不是雷锋精神没有意义,而是现实中的不少人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与实际运用的歪曲,使得雷锋精神违背了其本质也是最初的意义。
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这个国家太缺少了雷锋精神,太缺少了雷锋这样的人物,因此政府才不会把这样的人当成标兵,当成榜样来宣传。因为稀缺所以珍贵,因为没有才提倡。雷锋恐怕就是这样的产物。即便如此,雷锋照样有其真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其实雷锋的存在只是证明了我们这个社会暂时在这个方面有所欠缺,雷锋用他的行动填补了这个空缺而已,或者说雷锋提醒我们不能忘了真善美的价值,不能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应该互相帮助,不能忘了作为一个人你得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如果我们追溯雷锋精神的历史演变,我们不难发现雷锋精神是有很强的时代色彩:60年代雷锋=真善美;70年代雷锋=爱憎分明;80年代雷锋=钉子精神;90年代雷锋=爱岗敬业。我们不能轻易否认雷锋在每个时代的意义,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每个时代给予雷锋精神的特殊内涵而不去探究雷锋精神的实质及其现实的意义。
我们学习雷锋并不一定要把他放在一个高度来学习,而要从他作为一个人活的深度来探讨。他生命的时间很短,但就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里却有着闪亮而独特的价值:作为一个人,他是一个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他是一个有生命力量的人;尽管他被媒体宣传成一个标兵,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他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懂得关心人、帮助人、谦虚好学、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假如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从雷锋身上获得最起码的做人的道理,我们这个社会会不会因此而变得更生命力?会不会因此而变得更有生命的张力?我想会,一定会。我们学习雷锋,只要学那些值得我们学习,也应该学习的东西,才有现实意义。
第五篇: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摘要: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在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现实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未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新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东西方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就其根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而言,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属于同一个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起着先导的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特别是革命导师思考社会主义的方法,都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论依据。邓小平正是抓住了革命导师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中关于吸收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发展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这一关键论述,结合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都要求我们:要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社会实践,二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理论需要。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指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3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除了上述之外,邓小平理论体系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一国两制,国防建设等。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 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全党越来越认识到,它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并在党章中规定这一理论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指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这一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在于:
一、它是党的指导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旗帜。
四、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五、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
六、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民族复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走向21世纪的时代精神,国胆民魂。
邓小平理论对于我们党、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一、它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之探索达到成熟的标志。
二、它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成长道路上达到成熟的标志。
三、邓小平理论初步结束了“左”的思想路线对我党事业的干扰和侵害。
四、邓小平理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彻底否定了唯上唯书唯形式主义而不唯实的学风。
五、邓小平理论对于传统文化、民族特性的改造与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
六、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国际共运的新时代。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次,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愈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就愈能深刻领会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取决于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这里,路线是关键,理论是根本。理论和路线是党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基础。只要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以这个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坚持用这样的理论和路线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使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就是无限光明的。
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 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总结建党二十四年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现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十三大、特别是十四大的基础上,中央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