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记》的教学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学记》作于战国晚期,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学记》全文共22章,1229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完整的关于教育的文献。据郭沫若考证,《学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写,是思孟学派在二千多年前总结私人讲学实践中所取得的丰富经验而写成的教育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
《学记》讲述了属于教育范畴的礼仪与典章制度,内容涉及很广,介绍了“学”理、“学”规、“教”型(法)、“师”道、“学”道,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它提出的许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藏修息游、预时孙摩、启发式教学、长善救失等,在当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学记》在第三章中就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双边活动过程。通过“学”,就可以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不足;通过“教”的实践,可以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欠缺。教、学的这个过程,一方面它是学习者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教学者由顺利到“知困”,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借鉴、领会、学习,达到“自强”的发展过程。正是这样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使教、学双方得到不断提高。
《学记》中所提出的“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基本原则,深刻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意义,强调了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确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学生通过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教师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能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而老师给学生讲解的过程,正是学生从不懂到接触,再到理解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许老师当初没有思考过,正所谓“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所以老师给学生解答的过程,也是能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学生打消了心中的谜团,老师也对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双方都得到提高。
《学记》的可贵之处表现在:自始至终把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它这一宝贵的原则,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活动仍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均应给对方定好位,不要把教师当作高高在上的权威,也不能把学生当作懵懂无知的孩童。只有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平等观念下,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双方才能快乐地互动,在互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2.藏修息游,课内课外结合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在第九章提出“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即获得知识,是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修”即练习巩固,是掌握已获得的知识,“息”即适量休息,是两个学习阶段的休止符,“游”即游赏娱乐。这就告诉我们要注重课内外劳逸结合。教学的过程要合理安排,课内外各项教学活动必须相互结合。学生只有在课外活动中放松自己,才可以消除学习的疲惫,扩大视野,进而更好地学习。《学记》不赞成把学生束缚在书本上,郑重地把“游乐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事实上,劳逸结合、寓教于乐、教息相间正是科学的教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但现实生活中,这一点似乎经常为家长、教师所忽视。每到周末,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孩子揉着没有睡醒的双眼被父母带着去各种培训班上课。难道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小学阶段是需要通过适当的休息来完善自我,并且已经学习了五天的孩子周末更需要休息?在教育界经常讲“素质教育”,但一些人对何谓“素质教育”有误解,理所当然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通才教育,所以不顾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经常以家长的意志,叫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在现在的中学中,本来开展选修课是为了因材施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但在开展中似乎选修课也是必修课,学生没有选择权。在初三或高三年级所有的与中考、高考无关的课,如体育、音乐、美术的时间统统被挤占了,就连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课也经常被高中生称为休息课。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3.豫时孙摩,防患于未然
在第十章中,作者指出“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从学生角度考虑,一味照本宣科,满堂灌,急于赶进度,忽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符合教学原则,只能导致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即使勉强结业,“其去之必速”。
其实在当今学科教学中,也存在这种问题。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没有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是一味地进行灌输,进行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产生了为了考试而不得不学的消极心理,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如果真的产生了这种情况,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主动性,教与学的一个主体出现了问题,那么教育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更让我们感叹的是: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文献,《学记》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教学中存在问题,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作者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后,在第十一章中十分深刻地提出了教书育人的四大原则:“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所谓“豫”,就是预防,即在问题发生之前,就要做好防范工作;所谓“时”,就是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否则时过境迁,纵使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往往是“勤苦而难成”;所谓“孙”,就是循序渐进,由浅人深,逐步递进,不超过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所谓“摩”,就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记》主张“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重视“先河后海”,《学记》再三强调教学要 “敬顺”“学不足昔等”。即《学记》始终倡导“循序渐进”原则。学校根据年级学制安排课程要有计划性,遵循一定的顺序。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征,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分别授以深广难度不同的课程内容,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让学生止步不前。
作者从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人手,揭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原因,告诫教育者要有较强的洞察力。这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要“禁于未发”,防患未然,避免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易”。4.启发诱导,授之以渔
《学记》在十三章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应当善于引导而又不牵着学生走,严格要求他们但不施加压力,开个端绪,但不把道理和盘托出。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善于启发又要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当今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老师只顾自己一个人讲,不顾学生听讲的情况,孰不知,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讲课更应该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老师更应该是一个引路人,要不断地尝试启发式教学,不能把什么答案都告诉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现在一些老师仍然忽视学生的参与,有问必应,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种可悲的事情。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么一种思想,诚为难能可贵。对于具体的教学过程,《学记》强调在启发开导时,提问要恰到好处,有顺次,有轻重。如十八章中提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这就和前面所提到的“孙”(循序渐进)原则遥为呼应。5.长善救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记》第十四章提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和行为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偏向。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清楚这一点,了解学生对待学习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而做到发扬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
长善救失原则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贪多务得”“知识面狭窄”“浅尝辄止”“害怕困难”四种缺点,这四种缺点,又是由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造成的。但是用辩证的观点看,得和失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学习中的“多”“寡”“易”“止”在某些情况下是“失”,但另一方面,只要教师因势利导,失中又蕴藏着得,即转化成得。正如清代学者王夫之所说:“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救其失,则善长矣。”因此,优秀的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熟悉学生的个性,科学预见其发展,才能真正做到长其善而救其失。这就告诉当代教师要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同时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综上可以看出,《学记》提出的许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藏修息游、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篇:论《 学记》 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論《學記》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 柯藝揚 柯曉露
《學記》全文1227字,論述了教育目的、學校學制、教育教學原則方法、教師修養等一系列重要問題。它論證嚴密,說理辯證,言簡意賅。
一、“教學為先”--治國的根本大計
《學記》開篇即雲:“求善良,足以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末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入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建國君民,教學為先。”16個字,見地何等深刻!《學記》認為,治國者要統一民心,化民易俗,形成統一的社會道德風尚,形成良風美俗,“其必由學”,因而,建國者要建立國家,為民之君,莫過於“教學為先”。
《學記》關於教育在立國治國中的地位與作用的觀點,是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的,是高瞻遠矚的。正如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的: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
二、“善喻”教學法--古今教育家一脈相承
孔子有句名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為當學生對某個問題積極地進行思考、還沒有完全想通的時候給予啟發;當學生對某個問題思考已有所得,但不十分明確、還表達不出來的時候給予開導。
《學記》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喻”即啟發,“善喻”即善於啟發。“善喻”教學法包括三個要點:
一是“道而弗牽”。“道”即“導”,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而不能牽制束縛學生的思維,拉著他們的鼻子走。
二是“強而弗抑”。“強”即鼓勵、督促。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給學生以鼓勵和督促,給學生以足夠的自信心。在愉快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感到我能我行,而不能壓抑學生的思維,妨礙發展。
三是“開而弗達”。“開”即“開端”,指提出問題;“達”即“通達”、“到達”,指問題的結論、答案。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後,不必馬上提供答案,應引導學生自己去鑽研,去探究,力求自己解答。
“善喻”教學法強調“道、強、開”,禁止“牽、抑、達”。其核心在“道”(導),其目的在“和易以思”,要求在和諧的教學過程中,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這不僅符合教學的一般規律,而且揭示了教學過程與方法的本質特徵。兩千多年來,它一直為教育家們所推崇並付諸實踐。
宋朝朱熹很重視“善喻”教學法。他說:“指引者師之功也。”又說:“師友之功,但能示之於始,而正之於終爾。”朱熹強調教師的作用在於“道”,在於“指引”,而不是“牽引”,這和“道而弗牽”的觀點是完全一致的。我們現在宣導的“三維”教學目標,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認為教師應營造和諧氛圍,在課堂上當好組織者與指導者,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些新理念,究其根底,它與“善喻”教學法是一脈相承的。
三、“豫時孫摩”、“長善救失”--永恆的教育教學原則
《學記》說:“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緊接著,《學記》從反面加以論證。“發然後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教之所由廢也。”“豫、時、孫、摩”的教育思想包含著四條教育原則。而一“興”一“廢”,則指出了“豫時孫摩”的極端重要性。“豫”即“預”。《學記》認為對學生教育,應該在學生不良行為發生之前就加以防範。如等到不良行為發生後再制止,就格外費力。
“時”即“及時”。《學記》認為抓住適當時機,及時教學,便會獲得最佳效果。如錯過時機,再勤奮費力,也難以取得成效。
“孫”即“順”,“循序漸進”。要求循序漸進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不能好高騖遠。如“雜施”無序,學生學得夾生,只能事倍功半。原蘇聯巴甫洛夫曾經再三告誡青年“循序漸進,循序漸進,再循序漸進”就是這個道理。
“摩”即“觀摩”、“切磋”。主張同學之間相互觀摩,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就能共同進步。否則,獨學而無友,必將孤陋寡聞,影響進步。當然,《學記》還認為,交友要慎重,不要因為交友不慎,走上歧途。
“豫時孫摩”四條原則方法,置之當今,可以視為教學指南。“教之所由興”,在於它符合教學認知的一般規律。“教之所由廢”,在於它不“豫”、違“時”、不“孫”、無“摩”。
為使教學更有效地進行,《學記》還提出“長善救失”的教學原則。
《學記》說:“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長善”即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加以肯定。這正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的:“教育者的明智、技巧和藝術,就在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特有的興趣、愛好、特長和志趣,大膽地讓每一個人的才能得到儘量的發展。甚至是在最平庸的、智力發展上最感困難的學生面前,都向他打開精神發展的領域,使他能在這個領域裏達到一個高處,顯示自己,宣告大寫的'我'的存在,從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並不低人一等,而是一個精神豐富的人。”蘇霍姆林斯基的論述其實是“長善”的最好注腳。“救失”即補救過失。《學記》分析了學生學習上普遍存在的毛病,總結出了四種類型。一為“或失則多”,表現為貪多務得,過於龐雜,缺乏專精;二為“或失則寡”,表現為學習單一,知識面過於狹窄;三為“或失則易”,表現為對學習的艱巨性估計不足,淺嘗輒止;四為“或失則止”,表現為在學習中畏難退縮而裹足不前,缺乏積極進取的勇氣。
這四種類型的缺點與毛病,有顯性的,有隱性的;有張三的,有李四的;有“多”的,有“寡”的;有“易”的,有“止”的,正是“心之莫同也”。作為教師,就得深刻瞭解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
四、“教學相長”、“藏修息遊”--跨越時空的先進理念
《學記》說:“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這段話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還全面論證了教與學的辯證關係,指出了教與學是辯證的統一體,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知識是無窮的,教學是無止境的。教因學而得益,學因教而日進;教能助長學,學也能助長教,這就是“教學相長”。現在,“教學相長”仍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提倡,只是語意有所偏重,著重指師生之間的互相促進,共同提高而已。
《學記》又說:“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藏息相輔”的原則要求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勞與逸相結合,學習時要盡心學習,休息時要盡心遊樂。
這段話深刻地闡述了“正業”與“居學”--課堂教學與課外作業、課外活動之間的關係。《學記》認為,課外若不練習好調弦,課內就完成不了樂教的任務;課外若不練習好聲樂歌詠,課內就完成不了詩教的任務;課外若不練習好灑掃應對進退這些日常禮節,課內就完成不了禮教的任務;課外若不能開展豐富多彩的技藝活動,就不能培養學生真正的學習興趣。“正業”與“居學”是教育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藏修息遊”,雖然只有4字,卻全方位地探討了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接受知識與消化知識、學習與遊樂、親師與樂友等諸多關係,同時指出它們是相對的統一體,是整個教育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很了不起的立體構建,它與我們現在宣導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活動,本質上是一致的。
五、“為人師”資格--嚴格的素質要求
《學記》對教師的要求涉及好多方面,直接提到能“為師”的有二處:一是“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博喻”,即循循善誘,不拘一途也。二是“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
看來,《學記》對“為師”的要求起碼有二:一是相當的修養。教師應“知至學”、“知善惡”。也就是說,為師的必須具有一定的社會理想和高尚的師德,同時具有淵博的學識。二是懂得教育學。教師應“知興廢”、“能博喻”。也就是說,為師的必須接受嚴格的訓練,能夠遵循教育與教學原則,掌握並熟練運用教學技巧進行教學。
反過來,《學記》又指出:“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學記》認為,當教師的如果僅記誦一些古書章句以待學生提問,這樣的教師,沒有真正的學問,缺乏當教師應有的學力與修養,不能給學生清楚而滿意的解答,不能引導學生自覺地按著自己所指引的方向前進,是“不足以為人師”的,“雖舍之可也”。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學記》認為,作為教師,傳道解惑,要有的放矢,擊中問題要害,令問者口服心服,“從容”、“盡其聲”。
《學記》還鞭撻了一些不合格的教師:“今之教者,呻其估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指出這些教師的教學,不看物件,不講究教學方式方法,只會吟諷手中書本,不管學生聽懂與否,隨意濫問,搞“注入式”教學,求學者一頭霧水,不知來龍去脈,一堂課下來,一無所得。其結果是學生厭惡教師,厭惡學習。“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像這樣的學生,即使混到學業畢業,也是不會成功的。正如《學記》指出:“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刑“指”成功“),其此之由乎?” 上述可見,《學記》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是挺高的。這跟現在時髦的說法“學高為師,行正為範”是一致的。
六、“嚴師”、“道尊”、“敬業”--並非“師道尊嚴” 的確,《學記》談到“師嚴道尊”。請看原文:“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嚴師”,據《辭源》解:“嚴”,尊敬也。“嚴師”即尊敬老師也;“道”,指思想、學說、方法、技巧,不同學者、學派賦予“道”的含意各不相同。《學記》強調搞教育,難的是尊敬教師。指出,只有尊敬老師,教育才能得到重視,社會百姓也才能“敬學”,才能尊師重教。
《學記》的提法沒有過時,其本意與現代教育所摒棄的“師道尊嚴”是有本質的區別的。我們批判的“師道尊嚴”,在於有的教師喜歡唯我獨尊,搞“一言堂”,壓抑學生的思維,不容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否則,被視為大逆不道。
從《學記》全文看,“師尊道嚴”的觀點並沒有什麼不對。至於為師者該不該得到尊敬,為師者要不要尊嚴,這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認為,為師者,愛生如子,為生者,敬師如父,這未必是壞事,何況僅僅是比喻而已。
我們還認為,如果當老師的沒有一點“尊嚴”,又怎能在教學中擔當起“組織者”與“指導者”的重任呢?
七、結束語
《學記》的教育思想,尤其是教學原則和方法,雖隔兩幹多年,猶熠熠閃光,這是因為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具有普遍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借鑒。
摘自《教育探索》2008。10(6~7)
第三篇:《学记》中的学习观及其现实意义
《学记》中的学习方式及其现实意义 ——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维度
龙凤
(西南大学,重庆北碚 400715)
摘 要:《学记》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教育理论的专著。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改的重要部分,“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是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基于此,对2000多年前我国教育经典《学记》中的学习方式尝试做现代解读,并探索其现实意义是本文的宗旨。
关键词:学记;学习方式;现实意义
《学记》是我国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第一本系统论述教育理论的专著。全文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仅用了 1229字却全面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作用和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诸多内容。其中对所蕴含的学习观的阐述内容精深、思想深邃,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学记》中学习方式的现代解读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认为: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
11、《学记》中的自主学习
《学记》中体现的与学生自主学习相适应的主要有两个部分,以下分别加以阐述:
(1)学生自主参与方知“旨”知“美”。《学记》记载:“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的前半部分可以理解为:虽然已准备好了丰盛的美食,不经过自己的品尝是无法触及那其间的美味;虽然已经有了深远的道理,不经过自己的学习钻研就领会不到它蕴含的奥秘。这说明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知其旨”与“知其善”,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现代心理学也指出,多感官参与可以使学习效果更佳,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从亲身实践中提炼出的理论对学生更具有教育意义。只有亲身参与的学习活动才能理解深刻。
“教学相长”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知识是无穷的,教学是无止境的。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7.助长学,学也能助长教,这就是“教学相长”。
2001年新课改之后对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很大的变革,强调师生之间教育不是训练或灌输,知识不是固有的、早就存在的客观真理,教师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者,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旁观者。有效的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亲历亲为,强调对知识的自我生成、自我建
构、自我组织、自我理解。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才能掌握得牢固,理解得透彻,而是要提供情境,激发兴趣,尊重个性,给予机会,鼓励质疑,引导他们去组织自己的答案。新课标也有这样的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只有亲身参与才能知道自己学习上的不足,进而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发扬民主精神。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的民主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自主学习的核心精神在与学生的自发性,对知识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是促使其学习的重要动力,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学生行为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积极的学习意愿。为了品尝到美食之“旨”和道之“善”,美食所散发的美味如果是其他人用言语或是文字呈现出来都远远不及亲身经历,“道”也是一样的,只有真正领悟然后内化才能为学生自己所用。(2)“喻”之下的自主探究学习至“和”“易”“以思”
《学记》中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子教育学生,只是引导而不强迫,激励而不压抑,指示学习门径而不代求通达。引导而不压迫,师生之间就能和悦相亲;激励而不压抑,学生就能感到轻松愉快;指示门径而不代求通达,他们便自然能积极思考。作为教师应使学生感到和悦、容易并会运用思考,才可以说是善于启发诱导。“喻”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喻”之方式配合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且从教师的角度,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的培养,认为“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就已经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比较重视。教师在此情况下要掌握教学的分寸,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悦中求学,这对于开启他们的思维是很有益处的。
新课改之后备受关注的自主学习与传统以被动、他主、机械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不同,自主学习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2第一,能动性。自主学习有别于他主学习,它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受外界压力支配或需要外界管理自己,学习者被动从事的学习活动。《学记》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自主学习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7.的说法,但是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人能力以及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等都有提及。要求学生要有自觉的学习意识。第二,独立性。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而言。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的一面,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能逐渐摆脱最初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直至由自己做出选择并进行控制,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这里与合作学习其实是不冲突的《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是在有自己价值判断的过程中“独学”“逆其师”都是达不到好的效果的,而学会根据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判断需要交流与跟随老师的指导,盲目、没有自己独立观点的交流也只是浪费时间与精力的无意义活动。第三,有效性。自主学习的目标是将学习者个人学习系统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最优化处理,因此,学习的自主水平越高,学习过程和效果的优化程度也越高。这在《学记》中通篇都有体现,要想实现“和”“易”“以思”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第四,相对性。自主学习中的自主是一种有限度的自主,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在某些方面是自主的,而在另一些方面是不自主的,还有一些则介于他主和自主之间。如在校学习时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学习者是不能完全自己决定的,必须由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教学相长”与此交相辉映。
《学记》还主张把休息、游乐和进修学业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做到亲师乐友,安学信道,即使没有了教师辅导也能巩固所学。强调“乐”是对事物一种愉悦的内在心理体验。是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种学习的重要方法.抑郁的状态是无法与良好的学习效果联系在一起的,只能是“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因而,应使学习充满愉悦快乐,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独学而无友”之合作学习
《学记》中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就是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教师的教导;进行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说明学习环境中伙伴关系的重要性,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是理解不了更多的道理的,而选择交谈的“友”与“师”是实现合作学习的关键。这里蕴藏着一种古代教学的“摩性原则”,就是提倡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长进。一个人“独学而无友”,冥思独行,有问题无处商量,有缺点没有人指出,久而久之,“则孤陋而寡闻”。“摩”的原则,是对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以亲辅仁”以及荀子的“隆师亲友”思想的概括和发展。其实,所谓的“相观而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集体教育,是指创设一个相对稳定、相互了解和相互帮助的群体,通过这一群体的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推动,促进受教育者的完善。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一个人努力逃避现实,不愿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乐集体之所乐,忧集体之所忧,那就很可能导致他对一切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全身心地关注周围的世界。当下提倡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相对于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而言的。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的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显然,现代社会的合作学习与《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描述更详细,对合作学习的层次、水平以及场合与形式的研究都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对于《学记》创作时期的教师的指导意义时候非同凡响的,虽然其合作学习的合作还比较粗糙,即不可“独学”“燕朋”与“燕避”这三种辩证提议,其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及合作学习的对象等其实都一目了然,放在当下也是可用的。
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明确的责任分工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与独立学习相对,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具体言之,合作学习的内涵涉及四个层面的内容。(1)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是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的一种教学活动;(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4)合作学习是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
3、“善问”之间的探究学习
《学记》中提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后其节目,乃其久也,相说以解”。即是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学记》中这段内容主要指教学者指导学生时的提问策略运用,教与学是相互联系的,从学习者方面来看,他人指导的学习最终目的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个体自我学习内容掌握需要遵循他人科学指导提问策略的方式。“启”,是促进学生与教学内容更自主地发生交互作用。17世纪的夸美纽斯、洛克,18世纪的裴斯泰洛齐等都提出启发式教学。在今天,我们应该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注意做到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千万不可牵着学生鼻子走或机械地给学生施加压力。
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探究学习的特点,首先是问题性与真实性:问题情境是探究学习的出发点,因而,探究学习展开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学习往往是针对当下某一实际问题而展开的,它要求为学生提出一个真实的学习任务。其次是过程性与开放性:它并不专注于获得某种结论,而是更注重探究的过程,更注重学习即探究的经历,包括成功的经历,也包括挫折与失败的经历,强调让学生获得探索新知、发现新知的经历的体验,从而使学生掌握学习与认知的过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它具有开放性,它不以某一固定答案为标准,而是提供了开放的、多元的价值选择,这种开放性尤其体现在评价方面。
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探究学习具有以下四方面特性:第一,问题性。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有别于接受学习,它往往是以学科领域尤其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切入点展开的学习。第二,实践性。探究学习打破了以往学习者坐在教室里听讲、记笔记、背笔记复习、考试等一贯传统学习方式,主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者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学习,旨在于培养学习者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第三,参与性。探究学习主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体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第四,开放性。探究学习的学习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科领域方面的知识,它还极为关注日常生活中现实问题。它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使理智能力得到发展和深层次的体验,建构知识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主、探究、合作”这三个关键词为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并且从三个方面明确界定了新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自主”学习突出了学习方式超越“他主”的“自为”品性;“探索”学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创造”品质的意义;“合作”学习则体现了学习方式向民主化、社会化方向的转变,指明了学习就是让学生经过由社会共享的活动向内部心理机制转化而实现发展的过程,三者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究其实质,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交流”为特征的学习是重视实践活动的学习、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
3二、《学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现实意义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的总结与分析在20世纪之后我国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都一致认为《学记》中的教学原则、管理理念和教育制度等等对当下我国的教育发展还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学习方式的研究是基于“自主”“合作”“探究”之下的,试图从《学记》中新的学习方式的根源,并根据其提出的教学原则来完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目前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形式是学校教育,以下《学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现实意义也是针对学校教育来展开的。
叶澜先生曾经指出我们要“寻求课堂教学的生活意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 3 彭泽平.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及其知识论与人学根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02).策略。”“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语,“主动参与”、“主动地„„学习”等等都是以“主动”为着眼点,围绕“主动”展开的。这些词语的出现,一方面展示着基础教育中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是“对‘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理念的进一步聚集。”另一方面蕴涵着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系列变革,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因为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学生的发展。正因如此,威诺格兰德认为:“策略教学的宗旨就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加工与处理,问题解决,善于开动脑筋,积极选择利用策略进行有效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学习的选择性和思想性。因此,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必须遵循学生学习的特征,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不是单方面进行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观念也必须跟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步伐。
6451.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学记》中有一段是这样说明教学相长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表明,我们的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能助长学,反之学亦能助长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把个性鲜明自主的学生看做是一个个待加工的产品,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对应的是教师发现教学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接受学习不同,我们不能将知识打包好了不管学生的经验水平和学习方式的不同全盘灌输。那样的教学方式之下的学生只会成为知识的储存者,而不是应用与创新者。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自主学习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学生发自于内的渴望知识,如果我们还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去指导我们的教学,必将与教育的发展规律相违背。
《学记》中就有“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学生的缺点表现为贪多务杂,食而不化;偏科偏学,过于单一;缺乏勇气,畏难而退;刚愎自用,浅尝辄止。这四种缺点,反映着学生对待学习不同的心理状态。每一个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经验是不同的,对其独特性的认识还要求教师不能只将视野停留在课本和课堂之上,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解、分析以寻求最佳的教学方式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这是《学记》在两千年前就已经给当代教师上好的重要一课。
2.善用教学方法与艺术,保证“合作学习”
教师应善于掌握并运用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动的人,而非无知无觉、无情无感的物,为师者必须了解学生心理,运用适宜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一思想 45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J].教育研究,2002,(05).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0.6 邓志伟.策略教学:一种新型的个别化教学[J].比较教育研究,1995,(06).在《学记》中有精辟的阐述。其一,善教者,要善于引导、鼓励、启发学生。“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10]这表明君子教育学生,应该加以诱导而不硬牵着学生走,加以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加以开导而不直接告诉其答案。只诱导而不强逼,师生之间会感情融洽;多鼓励而不压抑,学生学习时会感到比较容易;只启发而不详尽讲解,学生才会用心思考。能做到这三点的老师可称得上是善于教育的人。一般说来善教者大都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孔子的学生颜渊称赞他的老师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11]朱熹则将其概括为“博文约礼,教育之序也。”其二,善教者,要能因材施教,善于长其善而救其失。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雕刻与塑造的是学生的灵魂,因此必须具备洞悉心灵的能力,并能全方位把握学生的所长与所短、优势与劣势、优点与缺点,然后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好、中、差是正常现象,3.加强自身专业发展,维护“探究学习”发展
《学记》中有“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当代社会中的“教学名师”即《学记》中“君子”师的加强版。《学记》中对业务生疏、不学无术的教师持强烈的反对态度。“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仅凭一点死记的浅薄知识来应付学生的发问,是不够资格当教师的。要当好教师,必须有学问、有方法。这也是当下一线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我们要求学生要学会“探究”,就必须具备指引学生探究的方法和途径,为学生创设环境,帮助学生往课探究的方面去深入探究,而不适合盲目的探索,最后浪费了学生的精力,违背了现代教学有效性的原则,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在《学记》中列举当时人们生产实践中的典型事例予以佐证:“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高明的铁匠给儿子传授技艺,总是先教他学会用皮革制成鼓风的裘;娴熟的工匠教儿子造弓,总是先教他学会用柳条编成箭袋子;训练小马拉车,总是用大马来带,小马跟在车的后头。教师清楚了这三点道理,也就懂得了怎样教育学生做学问,正如《学记》中所说的:“善歌着,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同学科、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所教授的方式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并且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一步步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今年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热门话题,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对教师的再“教”不能只停留在讲座、听课和研讨的层面上,应该就事论事,将具有代表性的教育问题摆在我们教师们的面前,然后由具有资深经验的教育专家和教学名师等于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一起来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老师在这样的亲身实践中更能领悟教育规律的意义,更能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改变自己缺点,增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心和不断提升自我的无尽动力。当然,《学记》作为2000多年前的教育理论著作,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自身所蕴含的教与学、学生与教师等之间的客观规律是至今不变的,尤其是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学习观的指导意义也非同小可。
第四篇:学记教学原则
学记的基本教学原则 1.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2.尊师重道。
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二者相辅相成,首先是尊师,其次是重道。3.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在四个方面的缺点或失误,或贪多嚼不烂;或知识面太窄,片面专精;或避重就轻;或浅尝 辄止,畏难而退。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不同所造成的,即“心之莫同也 ”。做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做扬长避短,补偏救弊的工作,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4.豫时孙摩
豫,就是预防性原则。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前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如果不良行为发生之后再去禁止,积习已深就难以矫正。所以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有预见性。
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抓住最佳的时机,及时施教,因势利导,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孙,是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学进度。否则,“杂乱而不孙”,不按顺序教学,就会使教学陷于混乱而难以收到效果。
摩,即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5.启发诱导,即善喻原则
《学记》继承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这是从教必须遵循的指导性原则。所以《学记》说:?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 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意思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却不要硬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和悦相亲;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却不要压抑其个性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 学生感到学习虽有压力但却容易达到目标,不至于“苦其难而不知其益”;引导学生打开思 路,但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才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和易以思”,就算是善喻了。这是《学记》对孔子启发诱导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6.藏息相辅原则
《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正课学习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有主攻方向,业余爱好广泛多样,而且使业余爱好有助于正课的学习。《学记 》说: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学记》指出,业余爱好,即“居学”可以辅助正课学习,因为如果课外不弹奏各种乐器,课内就不能熟练地学习琴瑟;课外不学习歌咏,不吟咏杂诗,课内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诗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堂学习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即“ 藏”有主攻方向,学有所成(修);业余爱好,即“息”活泼多样,饶有兴致,3.
第五篇:教育教学论著《学记》
教育教学论著——学记
【简介】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学记》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â“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促进)也。《兑命》曰:“学学半”(前一个“学”字音xiào,本字读作“斅”,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字音xuã,意思是向别人学习)。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
比年(隔一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 1 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â “悦”)服而远者怀(向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蚁”)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yì)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â),孙(以逊顺之心)其业也。夏楚(夏(jiǎ)圆和楚方,一种教杖)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â 同后文“陵”,超越)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纲要)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 2 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
(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其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可以由“小成”到“大成”)”。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使他们 3 一入学就产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夏祭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他们什么,以便让他们用心思考;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这七点,是施教顺序的大纲。古书上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宫首先要尽职,读书人要先立志”,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学习音律,课内就不能学好诗文;课外不学好洒扫应对的知识,课内就学不好礼仪。可见,不学习各种杂艺,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所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兑命》篇中说?只有专心致志谦逊恭敬,时时刻刻敏捷地求学,在学业上就能有所成就“,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虽然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观摩。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坚固不易攻破的趋势;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办事,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君子不但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又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了。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容易;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钻研思考。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贪多,或者是知识面偏窄,或者是态度轻率,或者是畏难中止。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 4 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会唱歌的人,不仅声音悦耳,动人心弦,还要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会教人的人,不仅给人以知识,还要诱导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教师讲课,要简单明确,精练而完善,举例不多,但能说明问题。这样,才可以达到使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的目的。
君子要根据学生学习时感到难易不同,从而看出学生的资才的好坏,然后能做到分别情况,对学生多方面的启发诱导。能够多方面启发诱导,才能当好教师。能当好教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当人君。所以说,当教师的,就是教统治权术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选择教师不可不慎重。古书上说:“古代君王以选择教师为首要任务”。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在教育工作中,尊敬教师是难能可贵的。尊敬教师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臣子有两种人:一是正在代表死者受祭祀的人,不以臣子相待;二是教师,不以臣子相待。根据礼制,(这二种人)虽被天子召见,可以免去朝见君王的礼节,这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的缘故。
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象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让别人把问题说完再慢慢回答;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作个好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然后告诉他(从某些方面钻研)是可以的;告诉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就不要再讲下去了。
(若要学到父亲高超的手艺),高明的冶金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缝皮袄;高明的弓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编撮箕,用来学拉车的小马,要放在车后跟着走。君子懂得了这三例(是通过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反复练习、循序渐进)使事业成功的道理,就可以搞好教学工作了。
古代求学的人,能够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举一反三。鼓不等同于五声,而五声中没有鼓音,就不和谐;水不等同于五色,但五色没有水调和,就不能鲜明悦目;学习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会发生好的功能;师不等同于五服之亲,但没有教师的教导,人们不可能懂得五服的亲密关系。
君子说,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实的人,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天有四季变化,无须划一,也会守时。懂得这四点,(就可以领会到做事求学),也要抓住根本的道理了。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这是因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归宿。这才叫抓住了根本!
【《学记》教育思想】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它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面世一千八九百年。
《学记》的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三世纪,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 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学记》主要论述了教育作用与目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以及教师问题等 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一、教育作用与目的《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作为实施政治,进行社会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学记》一开篇就用格言式的优美语言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与目的。它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饷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 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王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仅仅依靠发布政 令、求贤就士等手段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统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守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必须发展社会教化,通过社会教育手段,提高全体国民的 文化素养和道德自觉来实现。另外,人虽具有天生的善性,但是,不接受教育,不经过努力 学习,就无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王者”的法令。这就像一块美玉一样,质地虽美,但不经过仔细地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古代的帝王深谙此理,他们在建设国家,统治人民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使其优先发展。
《学记》的作者以托古改制的方式,用格言式的精美语言阐发了教育在移风易俗和建国君民中的作用,强调了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从而把教育与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联,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突出特色。
二、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学记》在强调教育的作用,阐明了教育目的的同时,规划了学校教育制度,并提出了学校 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于学校教育制度,《学记》的作者首先以托古改制的方式,规划了教育体系。它说: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党、术、国是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区划。《学记》的作者提议,在不同的地方行政机构 中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在中央建立国立大学和小学以形成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塾、庠、序、学就是设在家、党、术、国的学校。这一提议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极大,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教育体制。?其次,提出了确立学年编制的设想。《学记》的作者主要谈到了大学的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他把大学的教育划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小成”阶段学习年限为7年,“ 大成”阶段为2年,这是古代学校教育中确立年级制的萌芽。
关于学校管理的具体措施,《学记》首先特别重视大学的入学教育和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它说:“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 其业也。夏 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养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学记》把入学教育做为大学教育的开始,要求在开学这一天,王子率领文武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祭祀先圣先师,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开学典礼结束后,新生入学后首先学习的内容是《诗经·小雅》中的三首诗,即《鹿鸣》、《四牡》和《皇皇者华》,这是三首君臣宴乐的诗,入学教育学习它们是为了告诉学生,大学教育是培养政府官员的,上了大学就是“官其始也”,就等于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就要思考今后如何才能做一名忠于君王、勤政爱民的好官。入学教育结束之后,日常的教学工作也必须严格进行。上课的时候,学生只有听到鼓声才能打开书箧,把书取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待学业的严 肃认真的态度。教师上课之前应准备好惩罚学生的教鞭(即“夏楚”),目的是严肃课堂纪律,使学生不敢因懈怠而荒废了学业。天子委派的政府官员或天子本人不到夏季大祭完毕,不 要到学校里来视察和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以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趣从容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但不要指手划脚说得太多,为的是能给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年幼的学生要注意多听少问,依循由浅及深的学习顺序,做到“学不哺等”,这是大学进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规程和具体行为指南,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其中规定的天子视学制度被继承下来,成为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优良传统。
再次,《学记》的作者提倡大学必须建立严格的成绩考核制度,平时的小考要经常进行,大的成绩考核要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考核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学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意思是,大学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学,大的成绩考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第一年考察学生“离 经辨志”,即给经书析句分段的能力和学习志趣;第三年考察其是否“敬业乐群”;第五年 考察其是否能够做到“博习亲师”;第七年考察其“论学取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再过二年即九年考察学生能否做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即对知识能融汇 贯通,其思想和行为皆能坚实不移,符合标准的就叫“大成” 由此可见,《学记》的作者所提倡确立的成绩考核制度具有循序渐进,智德并重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重德重智的传统。
三、教育原则与方法
《学记》的作者总结先秦以来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从指出问题为切入点,提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应该采用的方法。
首先,他指出当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他说: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 之必速。?
所谓“呻其占毕”就是教师只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而不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多其讯言”就是只烦琐地提问,一味地教训、灌输,而不注意学生主动精神的培养;“及其数进而不 顾其安”的意思就是在教学过程,教师只顾赶速度,抢时间而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使人不由其诚”的意思是教学只从教育者的愿望出发,而不考虑学生的内心需要;“教人不尽其 材”是指教师不考虑学生在个性及才能上的差异,教学一刀切,没有因材施教。这几大弊端 对教学工作的危害极大,它导致学生讨厌学习和怨恨教师,把学习当成是痛苦的事情,而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这样虽然表面上看学生是每天都在学习,但却在学业上没有获得实质性 的进步,即使勉强结束了学业,也会很快遗忘掉,为了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记》论 述了“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道理,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 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餋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预”就是预防为主的原则。《学记》提倡“禁于未发”,即当学生的坏思想、坏毛病还没 有形成的时候,就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实践证明改造旧的要比塑造新的艰难得多,正 如《学记》所言,“发然后禁,则餕格而不胜”,所以无论是文化知识的教学,还是道德品 质的养成,都应坚持预防为主,塑造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这确实是经验之谈。?
“时”,就是“当其可”,是及时施教的原则。《学记》要求教学必须把握住恰当的时机,及时施教。具体包括二层含义:一是青少年要适时入学,在最佳的学习年龄入学读书,莫失 良机;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住施教的关键时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对知 识有强烈渴求的时候,给予及时点化。否则,错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错过了形成某种心理 品质的关键期,“勤苦而难成”。?
“孙”就是“不凌节而施”,即循序渐进的原则。《学记》强调“学不哺等”,其主要意思 包括:
一、必须考虑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即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 方法;二是遵循科学知识内部的逻辑系统进行教学,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摩”就是“相观而善”的原则。《学记》强调师友之间的切磋琢磨,互相取长补短,在集体的研讨、争鸣、竞争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共同进步。否则,如果一个人孤独地学习,脱离集 体环境拒绝学友的帮助而闭门造车,必然造成“孤陋而寡闻”的窘态。但是,择友又必须要 慎重,如果与不三不四的人结交,不仅不能达到“相观而善”的目的,反而还会违背师长的 教诲,甚至荒废了学业,正所谓“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学记》对中国教育史,也是对世界教育史的最大贡献还在于它首次提出了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倡导的启发诱导,即善喻的教学原则。?
1.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 8 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在四个方面的缺点或失误,或贪多嚼不烂;或知识面太窄,片面专精;或避重就轻;或浅尝 辄止,畏难而退。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不同所造成的,即“心之莫同也 ”。做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做扬长避短,补偏救弊的工作,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2.藏息相辅原则
《学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正课学习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有主攻方向,业余爱好广泛多样,而且使业余爱好有助于正课的学习。《学记 》说: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学记》指出,业余爱好,即“居学”可以辅助正课学习,因为如果课外不弹奏各种乐器,课内就不能熟练地学习琴瑟;课外不学习歌咏,不吟咏杂诗,课内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诗经》;课外不练习洒扫应对进退这些杂事,课内就不能很好地学习礼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堂学习与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使正课学习,即“ 藏”有主攻方向,学有所成(修);业余爱好,即“息”活泼多样,饶有兴致,使整个教 学活动成为张弛有节、严肃活泼的愉快过程。?
3.启发诱导,即善喻原则
《学记》继承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这是从教必须遵循的指导性原则。所以《学记》说:?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 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意思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却不要硬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和悦相亲;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却不要压抑其个性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 学生感到学习虽有压力但却容易达到目标,不至于“苦其难而不知其益”;引导学生打开思 路,但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才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和易以思”,就算是善喻了。这是《学记》对孔子启发诱导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教师与学生?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视教师问题的光荣传统,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有了好的教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得到斧正,不科学的内容体系可以获得调 整,不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以被明确,被突出出来。所以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关于教师的作用。《学记》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社会的进步亦离不开教师,所以《学记》提出了尊师的主张。
关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记》提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长善救失”,它说:“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全社会都应尊重教师:“三王四代唯其师”,这就必然对教师应具备 的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为长”、“为君”的素质。《学记》说:“能为 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具体谈到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因为“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 9 ”。二是要有广博的知 识。“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只靠事先备好的课,然后照本宣科,背 诵现成的答案,是当不好老师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且精通自己 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做到博大精深,能够随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三是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的道理,“然后可以为人师 也”;要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博喻”,即善于启发教学,《学记》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了解 所传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又洞悉学生资质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四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说,教师在讲解问题的时候,应该做到语言简明而透彻、精微而稳妥,举例不多但却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 关于教师如何进行自我提高的问题,《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学记》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的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他教导别人的教育实践也是一种学习。由于这两种学习活动的相互推动,才使得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提倡教师一方面 必须向书本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这 是 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还有给学 生讲不明白的问题,即“知困”,才能促使自己自强不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教学相长 ”本意是指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和向教育实践学习,但后来也将其引申为师生相辅 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提出“教学相长” 的光辉命题都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学记》全文虽然只有1229个字,但却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地研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