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记论文
《学记》中的“启发诱导”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南京市江宁区百家湖小学李香关键词:套中人,满堂灌,填鸭式,启发诱导
摘要:本文笔者在吸取古代优秀教学传统的基础上,浅谈了《学记》中的启发式教学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文章着重从教师授课中的启发语言和启发模式进行论述,分析了当今教学存在误区和偏差,提出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教师恰恰应该注重这两个方面探究,从而秉承传统,创新发展。
被梁启超誉为“专标诲人之术”的《学记》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教学专论,虽然只有1229字的篇幅,却比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早1800年,比起昆体良的论著要早300多年。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论著,它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总结,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理论概括,即使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本文仅就其“启发诱导”的教育教学思想,联系当代的语文教学实际,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学记》继承和发展了《论语》中“夫子循循善诱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思想,对当时教学中机械灌输的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明确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尔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所说的“喻”即晓谕,是启发诱导的意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引导而不逼迫,鼓励而不压抑,打开思路而不告诉现成结论。引导而不逼迫,才能形成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鼓励而不压迫,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不会产生畏惧情绪;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而不代替下结论,才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这段论述说明“教师对学生教的本质就是启发诱导,其衡量标准是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关系,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习安易,又能独立思考,才可以称得上善于启发诱导。”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上也有一种貌似启发诱导的教学现象:师生
之间一问一答,或教师先说上半句,略作停顿,“启发”学生接下半句。这种 1
教学方法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启发诱导。因为它不是诱导学生打开思路,深入思考,而是诱导学生向教师事先搞好的条条框框里钻,把他们培养成语文思维能力的“套中人”。有的预习方案的设计完全是课文基础知识的简单归纳或者是问题简单提问,更可悲的是这些问题在学生的参考书中就有现成的答案,如此一来恰恰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抹杀了学生的思考行为。殊不知徒劳的作业量不仅占用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偏离了教师语文教学的重点及目标生成。所以这种教学方法看似改进了,实则在教学理念上和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并无不同,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心理需求和认知特点,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
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和方法,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教学是一种形象教学,要求生动,不能 一潭死水,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了解学生知识状态与求知欲望的基础上,对学生多点拨,多启发,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多角度启发,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地发散思维,进而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上阅读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积累和知识材料的基础上对课文原有的故事情节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添加新的细节,或者续写新的情节,或者改编成新的故事;突破原有文本的时空限制,复活、丰满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创造新的环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变换角度看问题,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新见解;或者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出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笔者在教授四年级课文《但愿人长久》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性问题:“在别人团聚的日子,此时身在他乡的苏轼望着一轮明月又会想些什么?”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有的学生说: 他会想起小时侯和弟弟一起玩耍的情景;有的学生说 :他会想起小时侯和弟弟一起捉迷藏的事情; 有的学生说 :他会想弟弟会不会也在明月下想自己呢? ……由此可见,孩子的想象是无穷的,关键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帮他们打开想象之窗。再如在教授课文《珍珠鸟》时,当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和小鸟之间的那份惬意时,笔者及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探究:“小鸟居然落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会梦见什么呢?”学生的回答会让人惊喜不已。有的学讲到:小珍珠鸟梦到自己与主人在屋里捉迷藏,一起嬉戏;有的学生讲到,小珍珠鸟梦到主人就是它的父母,它在主人的怀里撒娇,要小虫子吃; 有的学生讲到:小珍珠鸟梦到自己帮主人写文章,主人看了,连声称赞,说它有文采” 等等。如此,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如饮甘泉,回味无穷。《学记》上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所以启发式教学的另一重中之重就是教师的课堂启发语言艺术。传统的课堂教师语言常带有“怎么、是不是呀、对不对呀?”这类词语。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一定要具有简洁性、形象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学习状态里, 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就如优秀的歌唱家会使听众不约而同地跟着他唱,那么优秀的教师也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随着他指引的路子学习。教师的讲解要想吸引住学生,就需要教学语言简洁而深刻,说理微妙而精到,举例不多却引导得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老师的指引下不断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记》是中国古代极其宝贵的教育文献,充分探索、发掘、研究《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古为今用,是当代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传统是无法割断的,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的根只有深扎在中国的土地上,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中国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才能使中国当代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第二篇:学记论文
浅谈《学记》中的教学原则在当今教育中的意义
摘要:《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体系里十分完整而系统的教育理论专著,是先秦儒家学派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本书揭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启发诱导原则、藏息相辅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等。本文将对这些教学原则进行解读,它们对现代教育仍有继承和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教育意义
《学记》作为中国古代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它既是先秦孺家教育思想的总结和概括,又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观点,给现代教学管理、教学方法都带来很大的启示意义。原则就是说话或做事所遵循的根本法则或标准。教学原则,就是开展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标准,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我们所要阐述《学记》一文所涉及到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一、教学相长原则
《学记》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说:“教学过程,一半在‘教师的教’,一半在‘学生的学’,就是这个意思。在这里教学相长的原则不仅仅是指在知识的学习上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促进,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智能。素质教育的基本模式应该是“知识+素质+能力”,这是教学相长所蕴含的的内涵。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共同收益,也就是素质教育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更应该在其中收益,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会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
《学记》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及原则,这是它对教学理论的杰出贡献。教学相长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分。本义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通过教发现自己的困惑。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引《尚书·兑命》说“学学半”。但以后有的人在注释“教学相长”时作了引申,将其视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通过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并将其也作为《学记》所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原则反映了教与学的辩证法,它是我国古代教学原则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我们民族教育的最可宝贵的精神,“即在现代世界教育论著中亦属罕见”。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活动仍起积极的指导作用。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体现了“教”与“学”的辩证与统一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今天,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辩证观,自强不息,与时俱进,超越自我,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边学边教、边教边学中努力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精神,“即在现代世界教育论著中亦属罕见”。(8)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活动仍起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因材施教原则和启发诱导原则
《学记》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又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在现代教育中,特别是我国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中,启发性教学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学记》中提出的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照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为,现代高科技的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是有创新能力和有学习能力、办事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启发诱导,才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打开思路,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埋怨老师不是“伯乐”,总是感叹“伯乐”型的教师太少了,社会上对于教育的失败也总是把责任归罪于教师,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不公平的。学习是一种双向的活动,不管是老师的激励方法是如何的高明,如果学生不学,那么教育活动就无法启动,教育效果更无从谈起。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他是学习动机激发的内因,只有他自己深刻的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明确自己的生活目的,要善于表达自己的长处,改变自己的短处。也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有个真正全面的了解,然后顺着自己的优势和有利于自己发展自己。这些都是对“长善救失”所隐含的辩证法最好的诠释。
教育者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怎么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和态度,去帮助学生及时转化和处理好学习中的各种矛盾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客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特长,了解他们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采取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完地实现目标。
三、藏息相辅的原则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外读书,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活水源头。《学记》中说到“正业”(正课)与“居学”(课外作业、课外活动)相结合,学习进修与游戏休息相结合,也就是课内外劳逸结合。教学的这个过程,决不可能永远处于紧张、兴奋或者绝对松散的状态。总要有一张一弛的合理安排,师生都必须有劳有逸,课内外各项教学活动必须相互结合,辨证统一。
首先,必须安排按时的正课教学,当正课完毕后,学生便可离校休息,但必须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大学之教也,明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内外必须紧密结合,它们可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因为从复习的角度说,“居学”是“正业”的复习、巩固,又是使正业转化为能力的必要途径,即《学记》所说的“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从预习的角度说。“居学”既是学习正业的准备,又能增进“正业”的兴趣。即“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其次,“藏修”与“息游”偏重于课内外的劳逸结合,意为学习应有张有弛。学生既可以在游息中消除学习中的疲劳,发展爱好特长,又可以扩大视野,培养兴趣,增长智慧,学得愉快又有信心。自然容易达到安学、亲师、乐友和信道的目的。正如清人姜兆锡所说“藏焉修焉之,谓正业专习而志不分;息焉游焉之,谓居学养纯而义愈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抓住了人生理机制的紧张与疲劳和心理活动的兴奋与抑制等基本特点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有其科学依据。合理而辨证地处理好这种关系,既保证正常的 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符合教学规律,就今天来看也是完全正确的。
最后,课外活动与课堂内容相联系,在活动的同时又能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提高自己。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是自古就有的,而且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是注重课内和课外的结合的原则。面对当今社会的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只在课堂中学习教师所指定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在教育教学中,课内和课外之间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教师要善于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课外知识辅助课堂教学。
四、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当今教育中,各个学校教师教育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记》曰:“今之教者,呻(念)其占(看)毕(书,竹简),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成功),其此之由乎!”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参与的过程,学习者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知识进行认知和消化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建构新的知识系统。“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美味的佳肴,但你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如何;虽然有深远的道理,但如果你不去学习和钻研就不能领会其奥秘。因此,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
学生学习要坚持专心致志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三年视敬业乐群”、“敬孙务时敏”。专注学习才能在学习上有所发现和创新。
《学记》主要反映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思想,强调教学双方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无论是启发式教学思想,教学相长教学观念,还是藏息相依的教学制度,豫时孙摩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心理的了解,都强调教学必须在学生的求知欲基础上进行,提倡师生间、学生间的交往和交流,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原则是对师生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学原则的提出和发展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离不开教学实践的支持。同时还必须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而《学记》中所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早已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是正确的,它从先秦的教学实践中来,又指导了以后历代的教学实践。经实践检验和历史证实,这些教学原则对今天的教学实践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教育内容、过程、手段和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这些教学原则的应用,要紧密结合当前的教学实践,以便更好地为当前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刘振宇.论《学记》中教育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其超越.学术交流,,2005年11月第11期.吴国联.谈《学记》的教学原则及其现实意义.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6卷第1期.陈雯.《学记》的教学教育原则及其启示.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第20卷第5期,2001年10月.李艳华.“长善救失”教学原则的今日解读.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年第4期.
第三篇:《学记》题库
学
记
一、填空
1.《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它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面世一千八九百年。2.《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3.《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4.《学记》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
5.《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6.《学记》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7.《学记》提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长善救失)。
二、选择题
1.《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A.启发性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巩固性
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教育思想。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启发式教学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反映的师生关系是()。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辩证统一
4.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A.《礼记》 B.《学记》 C.《论语》 D.《老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反映的师生关系是()。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辩证统一
三、判断题
1.《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与《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的是同一个教学原则。()
四、简答题:
1.《学记》总结了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了哪四条原则?
“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否则,待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去纠正,则“扞格而不胜”,即遭遇抵触而难有成效;“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指循序,“不凌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杂施而不孙”,学生将苦不堪言;“摩”指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观摩一定要是正面示范,否则,效果恰得其反。从正反两面的对照分析,大大了加强论证的力度。2.如何启发诱导,《学记》提出了哪三条要求?
一是“道而弗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二是“强而弗抑。”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学生。三是“开而弗达。”指点学生而不要代替学生作出结论。3.《学记》倡导尊师重道
《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一方面,《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君主对自己的教师也不能按一般臣下对待,即“当其为师,则弗臣也。”以示尊师之礼。另一方面,《学记》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反复强调“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等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4.如何理解“藏息相辅”原则?
“藏息相辅”原则,也就是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学记》指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最后达到虽离开师友而信仰不移的目的。这一经验也是十分可贵的。
《学记》还认为,正课固然重要,课外活动也是不可少的。因为课外各种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成为辅助正课的一种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学生对正课的兴趣,加深对正课的理解。
5.《学记》概括地指出了学生学习上普遍存在的哪四种缺点及形成原因?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或贪多务得,或片面狭窄;或把学习看得很容易而浮皮潦草,或把学习看得很难而止步不前。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措施。清代学者王夫之认为,如果教法得当,这些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多则知识渊博,寡则精深专一,易则充满信心,止则认真对待。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6.《学记》中对于教师的讲解提出哪些要求? 教学离不开讲解,讲得好坏,除了正确地掌握内容以外,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严密地组织教材。因此,《学记》向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约而达”。就是说教师讲课要扼要,将主要意思充分表达出来,不要罗嗦,更不要含糊不清,做到简洁透彻、少而精。
第二,“微而臧”。教师讲解要有重点,既要扼要,又要精辟;既要把教材的精华讲出来,又不要平铺直叙,平均使用力量。要做到“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
第三,“罕譬而喻”。意思是举例不在多,却很能说明问题。教学少不了举例,“举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要是例子典型,有代表性,用得恰到好处,就能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开导阻塞,启发思维。“例不在多而在精”。“例子多了,就会喧宾夺主,淹没论点,学生只注意事例,不注意理论了”,就不能起到“喻”的作用。
有的教师只管抽象说教,不“举事以类义”;有的教师举例不当,事例不能说明问题;有的教师用例太多,淹没了论点;有的教师举例过滥,使人眼花缭乱。„„这种种不良作法,都可以从“罕譬而喻”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7.《学记》指出来当时教学的哪五大弊端? 一曰“呻其占毕”。教师只顾朗读课文,不求学生理解其意义。二曰“多其讯言”。教师一味注入灌输,不考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曰“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就是教学只顾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和消化理解。四曰“使人不由其诚”。教学不从学生的志趣出发,没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五曰“教人不尽其材”。教师没有因材施教,就不能发展学生各人的才能,埋没人才。8.《学记》指出教师应具备的哪些基本素质?
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全社会都应尊重教师:“三王四代唯其师”,这就必然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为长”、“为君”的素质。《学记》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具体谈到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因为“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二是要有广博的知 识。“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只靠事先备好的课,然后照本宣科,背诵现成的答案,是当不好老师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且精通自己 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做到博大精深,能够随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三是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教之所由 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的道理,“然后可以为人师 也”;要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博喻”,即善于启发教学,《学记》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了解 所传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又洞悉学生资质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四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说,教师在讲解问题的时候,应该做到语言简明而透彻、精微而稳妥,举例不多但却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
第四篇:《学记》读后感
《学记》
——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葩 摘要:《学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文献,它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都是十分显著的。师范生在阅读它的过程中,就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运用它提到的好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来指导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教育
目的作用
原则 方法
《礼记》中有这么一篇著作,它是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这就是《学记》——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虽然只有一千两百多字,但《学记》在这有限的字数里却传达了颇为丰富内容,不仅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还包括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在此,我就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来谈谈我在阅读完《学记》后的感受。
《学记》本着儒教的德治精神,认为“化民成俗”是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途径。其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说的就是要兴办学校、推行教育、培育人才,以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美好和谐的民俗。这里不难看出《学记》对教育的作用于目的的基本看法:教育是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手段(这也是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之所以要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因为《学记》中说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材不会自然成为美器,人也不会自然懂得立身处世之道。如同对玉的雕琢一样,教育通过对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使每个人都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懂得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社会安定。它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是教育成为政治手段被我们现在所谓的“现代学者”所批评,认为这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它给人们带上了沉重的镣铐,如此等等。的确,《学记》所阐述教育作用和目的是与我们现在推行的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是要启发人的潜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些出入。但它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合理的地方。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就当时小农经济为基础,封建王朝统治为上层建筑来看,《学记》所阐述的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阶级原因,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技术不发达等原因。学校主要是培养“统治术”的官吏,因此《学记》的作者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家,只能从建立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以这种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来考察教育的职能。我们现在通行的教育目的和作用,也是因为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才被我们承认的。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学记》提出的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比较符合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这是《学记》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被后人所继承并发展,对我国的教育的科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很好地继承这份珍贵的教育遗产。特别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讲,如果真的能理解并运用好《学记》中所说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这对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有百利的。
读了《学记》后我了解到了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事先估计学生可能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防止措施。否则当不良倾向已经发生甚至积习已深再作教育引导,就会感到非常难过困难。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教,否则过了最佳时机,学习或教学就会倍加辛苦而且还可能没有多大的成效。这涉及到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顺序等问题,要求寻找各个因素的最佳结合点。教学一定要准寻一定的顺序,如果杂乱施教而无合理的顺序,其效果将适得其反。当然作为教师一定要知道,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贪多务得、片面专精、浮躁轻心、畏难不前。这都是学生的心理状态造成的。求知欲过强,必然盲目贪多;学习中谨小慎微,就超脱不了老师所讲的内容;争强好胜,就容易这山望着那山高;智力稍差,就可能产生畏难自卑的心理。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教育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使学生在进步中成材,这是教师的职责。
如果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或者频繁发问,只顾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学习的效果,学生就会认为学习是苦差事,甚至怨恨老师,并很快地把所学的东西丢弃得一干二净。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学就要注重启发诱导。有才德的老师是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手把手地牵着学生走;是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不是遏制学生的学习热情;传授学业时是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把答案直接交学生。既有安排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安排课外活动和自习,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课程改革实践中探索最为广泛、最有成效的课题。许多人都觉得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最现代的教学理念,因为这种学习方式符合现代西方“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学记》就有非常精彩的理论总结。《学记》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借助集体的力量进行学习。否则就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学记》对一些教学的方法也有精当的阐述,如:讲解法,它提出要语言简约而意思要通达,义理微妙而说得精善,举少量典型的例证而使道理明白易晓。问答法,指教师的提问应该先要容易简单,再逐步变成困难的的问题,要遵循问题的内在逻辑。而回答学生的提问则要随着学生的提问,有针对性的作答,恰如其分,适可而止,无过与不及。其中也提到了练习法,根据学习的内容,来安排必要的练习,当然这个练习也是需要有规范,并且要逐步地进行。
《学记》是十分尊师的,把为师、为长、为君作为一个逻辑过程,这就与《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以及封建社会秩序的“天地君亲师”取得了一致。
“教学相长”是《学记》对教学功能的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学生需要发展,教师同样也需要发展。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师与学生是没有差别的。只是教师要比学生知道的要早一些(闻道有先后)而已。人的生存每时每刻都是有价值的。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此时的生命价值就体现在课堂的教与学中。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主要“生命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学生“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就能够自强不息、勤勉于学,从而使学业不断长进,同时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教师“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反求诸己,深入研究,从而使自己的学识得到增长,并且在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同时,也使教师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方式。学生也不仅仅是一种身份,而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暂时状态,一种使自己和人类都将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状态。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共同生长,是教育的最佳境界。《学记》“教学相长”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意义,对于我们今天创造有利于生命成长的和谐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学记》是教育科学宝库中的一件珍品,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葩。它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中国教育理论发展树立了典范。其中“尊师重教”“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豫时孙摩”的教学原则,“长善救失”的教学追求,“教学相长”的价值判断,对于辨别我们今天新课程改革一些理念的源流,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师范生我们应该珍视这份教育遗产,认真研究,汲取其精华,用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从而构建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震编著 学记释义[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2] 孙培新 中国教育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 洪 梅 孙景龙 学记教育思想解读[J] 文化研究 2010.1
第五篇:《学记》翻译
《学记》翻译
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 文】
启发思虑而求合乎法则,招求善良的人,(这二件事)能取得小名声,但还不能感动众人。亲近贤良的人,关怀疏远的人,能感动众人,但还不能教化整个的人民。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那一定要从学习上入手!
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兑命》说:“应该想到有始有终地经常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虽然有鱼肉等美好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就不明白它的美妙。因此,学习过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教过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这以后就能自我反省而更多地去学习。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这以后就能自强不息地求进步。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增长的。《兑命》说:“教人学习,能收到相当于自己学习的一半效果。” 大概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2.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译 文】
古代教学,家里办学有“塾”,党里办学有“庠”,遂里办学有“序”,国都办学有“学”。每年入学一次,隔一年考试一次。学习了一年,就考察他经文句读的能力辨别他的志向所趋。学习了三年,就考察他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亲爱同学乐和群众。学习了五年,就考察他是否广博地学习,亲敬师长。学习了七年,就考察他能否讨论学问上的深奥道理和选择朋友;这已可称为“小成”。学习了九年,就能闻一知十,触类贯通,临事独立判断而不惑,不再违背师道;这可以称为“大成”。这样以后才能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附近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路。古书上说:“蚂蚁时时都在学习衔泥,(然后能垒成大窝。)” 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3.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译 文】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就让负责的人穿戴皮制弁帽的朝服,让他用蘋藻一类菜蔬来祭祀先圣先师,向学生表示对于道术的尊重。学习并歌唱《诗?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反映君臣宴乐和相互慰劳的诗歌,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以作官各自勉励。入学时要击鼓召集学生,并打开箱箧,(拿
出书籍做功课,)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恭顺自己的学业。用夏、楚两种木条做的鞭棒,(是老师用来打罚不上进的学生的,使他们有所畏惧,)收得整肃的威仪。夏天还没有禘祭以前,天子就不到学校去视察考查,使学生能够优游宽缓地去用心学习。老师要时常静观默察,不必多说话,使学生在内心自觉地受到启发。年幼的学生只能听讲,不要乱发问,那是因为学习不能不一级一级地上升。这七项,是教学的大道理。古书上说:“凡学习,学做官就先要学习办事,要做学问的就先要坚定志向。”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大学的教育,依照时序进行,(如春秋教学礼乐,冬夏教学诗、书等)而且一定要教正规的课业;退下来休息时还一定要在家中继续钻研。不学调琴的基本动作,就不能调好琴弦;不学广博的比喻,就不能很好地体悟诗意;不学冕服皮弁等各种服饰制度,就不能很好地行礼;不引起对于六艺的兴趣,也就不能乐意地学习,所以君子对于学习,是心里常怀抱学业,修习而不废弃学业,作事倦息时也在学习,闲暇游乐时亦在学习。这样,也就能巩固他的学业而且亲爱师长,喜欢他的朋友而且信守道义。因此即使离开了老师和同学,亦不会违背道义。《兑命》说:“敬重道义,恭顺学业,努力专心,精进不已,那末他修习的学业也就成功了。”大概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4.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译 文】
现在的教师,只是看着那本书上的文字吟诵,(自己并不深通里面的精义;)而提出很多难题,又只讲些名物制度,(而不是推究义理根本;)求躁进而不顾及学生能否安然接受,教学生不竭尽自己的忠诚,又不量度学生材性的高下。他施行的一套是悖谬的,他要求的那些也是不合理的。这样,学生就学得幽隐难明,以至于痛恨他们的老师;苦于学习的艰难,而不知道学习的好处;即使结束了他的学业,也一定会很快地忘掉。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5.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译 文】
大学的教育方法:在错误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制止,这叫做“豫”(预防;)正当他可以教育时教育他,这叫做“时”(适时;)不超过节度等次去施教,这叫做“逊”(顺序;)互相观察并且学习对方的长处,这叫做“摩”(观摩。)这四种方法,就是教育兴盛成功的方法。
错误发生了然后才加以制止,就会抵触而起不到作用。适当的学习时光已过去然后才学习,就会再勤苦用功也难有成就。杂乱地施教而不按节度等次,就会弄坏搞乱教育的条理而不能教学好。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就会孤陋寡闻。结交不正当的朋友,就会违背老师的教诲。沉湎在放荡游乐中,就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项,是教育所以废弃的根由。
君子既已知道了教育兴盛成功的方法,又知道了教育所以废弃的根由,这以后就可以做人家的老师了。所以君子的教育是晓喻学生,是引导而不强迫,激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不包办到底。引导而不强迫,师生关系就亲近融洽;激励而不压抑,学生就感到轻松容易;启发而不包办到底,学生就会自己去深思。能够做到关系亲近融洽、学习轻松容易、学生深入思考,这就可以称为善于晓喻学生了。
6.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
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译 文】
学生有四种过失,老师必定要知道。一般人在学习的时候,有的过失在于贪多,有的过失在于求少,有的过失在于看得太容易,有的过失在于半途而废。这四种过失,思想情况是不同的;要了解不同的思想情况,这以后才能去补救他们的过失。教育就是要发展学生好的地方,补救他们的过失。善于歌唱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动听的歌声;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远大的志向。他的语言简洁而使人明白,含蓄而使人受益,譬喻虽少而能使人知晓,这样就可以说是能使人继承他的意志了。
君子知道做学问的难易,也知道学问上的是非,然后才能用广博的知识使人晓喻;能用广博的知识使人晓喻,然后才能做人家的老师;能够做人家的老师,然后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然后才能做国君。所以老师是教人学习做国君的。因此,选择老师就不可以不慎重。古书上说:“三王、四代对选择老师都慎重。”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7.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译 文】
大凡求学的道理中,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他讲授的道才会被尊重;讲授的道被尊重,然后民众才知道崇尚学习。因此君主不把自己的臣子再当臣子对待时,是在两种情况之下:当臣子装扮作受祭的“尸”时,就不把他当臣子看待;当臣子做为老师时,也就不把他当臣子看待。大学的礼节,老师即使是被召见到天子那儿讲授,也不朝北处在臣位,这是表示尊敬老师。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闲适,但自己比别人能得到加倍的成绩,又从而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辛勤,但自己比别人只得到一半的成绩,又从而归怨于老师。善于发问的人,就像砍削坚硬的木头,先从较容易砍的部位下手,然后再着手于较难的结节部位,等到时间一长,木头自然脱落砍开。不善于发问的人却与此相反。善于对待发问的人就像撞钟一样,撞得轻就响得小,撞得重就响得大,要等到撞钟的人从容不迫,然后才会余韵悠扬而尽。不善于对待发问的人是与此相反的。这些都是使学业有进步的方法。只是记诵一些古书而等待学生来发问的人,是不能够做人家的老师的,一定要倾听学生所提的问题而给予解答才行!有的学生没有能力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这才可以直接给他讲解;讲解以后却还不明白的,即使舍弃也可以了。
好铁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缝补皮衣;弓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编制畚箕;初学驾车的马要反过来栓在车的后面。(先训练不惊马。)君子审察这三件事的道理,就可以有学习的志向了。
8.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译 文】
古代的学者,善于比较辨别同类的事物。鼓声并不属于五声中的任何一声,但五声要是没有鼓的节奏就不会和谐;水并不属于五色中的任何一色,但五色要是没有水的调和就不会鲜明;学习并不属于五官中的任何一官,但五官不学习就不会管理好事情;老师并不属于五服中的任何一服,但不经过教育就不明白五服相亲的道理。
君子说:“有大德的圣人,不会拘限于一官一职;有大道的圣人,不会像器物一样各施其用;有大信义的圣人,不会受到盟言誓约的限制;伟大的天时,不会是整齐划一的。”(这四项,都是因为本源盛大,而体用没有不具备的。)因此明察了这些情况,就可以有志在学习中从根本处去弘大了。三王在祭祀河川时,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因有的是源头,有的是流水聚集的末尾,这种祭祀也称为从根本上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