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反思的现实意义
教学反思的现实意义
如果一位教师只顾埋头拉车,默默耕耘,从不抬头看路,也不反思回顾,充其量他只能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而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超越和自我发展。对教师来说:教学反思无疑能让教师“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上完一堂课后,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从容地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清理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捕捉课堂教学时的某个细节,及时记下课堂中精彩的小插曲或倏忽而至的灵感。朱永新教授也提醒我们,教育反思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写作反思能够激发教师的潜力,让教师不再是被动地发展。
新课程改革与以前的课程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教育理念。新中国成立后,基础教育经历了数次改革,但基本教育理念没有变,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观点。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要求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切实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掌握了新的教育理念,是否能时刻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改革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改革,尽快实现教学转变的有效途径就是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反思。因此我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
一、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我们从教师成长的规律中可以看到,教师的实践经历不会自动生成科学经验,从而促进专业化发展。对教师来说,只有“经验+反思”才会有效地促进专业成长。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深透,它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从而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惟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不管是有经验的教师也好,还是经验不足的教师也好,每一位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都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成为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赖以实施的理论基础,但他们对这些教育教学经验蕴含了哪些原理却很少分析,他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反思就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梳理出经验中蕴含的原理,使经验升华为理论,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并成为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基础。全国优秀教师、淄博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临淄区齐陵街道中心校校长于春祥,近年来,致力于教育叙事研究,以鲜活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撰写了大量的教育随笔。《用脚做梦》是在“教育在线”网站《春祥夜话》网络随笔中精选加工而成,是作者面对鲜活的教育现实深刻反思的结晶。观点不求大而在实;理念不惟“洋”而在“新”。热点分析,入木三分;评教说学,见解独到;实践探索,方法新颖。
二、教学反思能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对教学经验,特别是问题性经验作批判性分析,这样他就能主动地将与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来,重审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
三、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是一名下乡知青,任教之初只
有初中学历,但正式任教仅6年便被评为特级教师,他在《漫谈边教学边研究》一文中揭示了取得成功的秘诀,那就是:“边教学边研究,从科研的角度来认识教学。”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研究,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使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四、教学反思有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爱岗敬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是一种道德职业。教师的师德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的投入程度。师德水平越高,就越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出一种执着性和责任心,它是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前提。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能帮助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动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
第二篇:浅谈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浅谈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
平坝县第一中学 吴红英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飞速变化,日新月异同时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交织的存在着,这不免让我们的中学生感到迷茫。如何在精彩纷呈的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如何引导学生在善与恶、对与错的一念之间跨出正确的一步?显然,加强中学生的审美教育,加强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教学就应该趋时更新,从现实需要出发,为端正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付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中学生 审美教育 人生观 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大媒体、网络、电视以及报刊每天都在播放各种世界变化发展的新奇事物,也传播着各式各样的非主流思想。如今,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不仅仅受到自我成长的制约,更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那么,如何在精彩纷呈的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如何在迅速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和青少年犯罪不断发生的今天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呢?这无疑成为了当今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作为中学教师,绝不能只教书不育人。历史教学在这方面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是任重而道远。
“教育即创造”,是人们公认的原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又日新月异,历史教学需要趋时更新。
目前,科学知识的价值力量和现实的升学压力,使得中学生们把绝大部分的精力和热情都放在学习和各种“考级”、“考证”上。特别是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中学课堂还存在一些灌输式教学、把知识硬塞进学生的头脑。从当下的现实教育来看,审美教育常常被忽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审美,即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过程。人之所以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取舍的方面,存在着许多我们需要的美的东西。面对周围缤纷多彩的世界,很多学生不知道哪些是美的东西,不能对美丑作出正确评判,更不用说用审美去完善自己了。今天,有些中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存在着淡化和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官快感取代美感。很多同学在看待事物时,对其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从而忽视了事物美的本质。例如近几年“芙蓉姐姐”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在网络迅速走红,在“韩流”的影响下,中学生们也盲目跟风,衣服要买韩版的,发型也要韩式的。追求时尚无可厚非,但中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由于学生对审美标准的把握不准,对判断对象的美丑和价值高低的尺度把握艰难,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去评价一个事物的美丑,往往收获的只是表层。
审美标准不是个人的尺度,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广大学生形成一种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广大学生性格变得高尚,并陶冶其情操。如果一个人缺乏起码的感受美丑的能力,那他就不是一个受过教育的文明人。如果一个人审美能力低下,那么他就丧失基本的辨别美丑的能力,就会受到社会上丑恶现象的影响,不利于其形成健康的心灵。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他看来,一个君子的培养,要通过学习
诗歌等这样美的事物得到知识的启发。古代哲人对育人规律的总结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今天的审美教育从学校角度来讲,应该打破原来那种陈旧、呆板的灌输式教学。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审美向高层次发展。具体在历史教学方面,历史老师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利用美育资源,把审美纳入自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名胜古迹,历史文物、人文景观等等,都是历史教学的好去处。同时也可以进行审美教育活动,例如去年本人所在的历史教研组带领学生参观了平坝的佛教圣地——高峰山以及中国屯堡文化之乡的天龙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等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取向就自然地给学生以美的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在审美中摆脱庸俗的功利主义观念,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观察我们的世界,让他们能够抓住自己身边无数的“美丽”。那么,这样的教育就将是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教育。
另外,审美教育实际上就是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人生的立身之本。
当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比较混乱,毕竟改革开放引进来的除了菁华还有思想的多元化,拜金、享乐、自私等观念充斥人心。而我们中学生的认识价值观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尚处于形成之中,他们又怎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我想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已给出了答案。时下流行的网络游戏——QQ农场把“偷”作为升级的认可行为,虽说是网游,可谁又敢保证它不会被中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太多的社会因素在干扰着学生的价值取向,由于人生价值观的不明确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可见,在飞速变化,日新月异同时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交织的存在着,这不免让我们的中学生感到迷茫。如何引导学生在善与恶、对与错的一念之间跨出正确的一步?显然,加强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不屈不饶、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借鉴历史、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情感、人生态度、价值观于历史教学,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正常的引导和培养: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打破单一的授课制,进行“两结合”实验。
历史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只是升学,要从“一切为了分数”的框架中解脱出来。运用一切方法激活历史课堂,实现“教”与“学”的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大大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通过对天龙屯堡的参观和历史了解,学生更能认识屯堡人代代相承、不断发展的奋发向上精神,然后将这一精神应用于现实生活。
其次,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价值观教育。
在历史课的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例如,岳飞精忠报国,豪情《满江红》荡气回肠;史可法血溅扬州,禀然正气,虽死不屈等等。在进行这些这些人物的教学时,如果我们把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使他们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倾听和记忆的同时,体会到一种悲壮、正义、崇高以及博大的美感。那样,不仅使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上得到升华,还可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面对国家、面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成为立志勤奋、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青少年。
再次,以史为鉴,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来面对我们的现实世界。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都可以找到认识世界、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即历史的借鉴作用。例如:秦亡汉兴,汉初
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唐太宗“以古为镜”,出现了“贞观之治”。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高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树立各种科学观念和意识。例如通过整个人类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树立发展的观点,从而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历史上各种改革的认识,让学生们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深刻理解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这些从历史中得到的各种观念意识都将成为中学生立足社会、创造美好人生的根本点,最终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动力。
最后,解读历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作为一名真正的历史教师,有责任指点他们一些基本的观点和做人的准则。历史给予我们极好的素材,我们可以解读历史,将漫漫历史积淀的民族文化精髓、潜移默化为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升他们的民族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学生无论对历史知识的获得,还是在思维能力上的增强,如果最终没有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因此,历史教学就应该趋时更新,从现实需要出发,扩展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为端正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付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第三篇:探索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旧书不厌百回读
——探索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文言文离我们年代久远,与现代口语和书面语都有巨大差异,因此很多人认为没有实用价值,除了被动学习一些用以应付考试外,没必要花时间去过多了解。受此观念的影响,文言文教学很多都停留在疏通字词,讲解语法的表面,老师的引导枯燥乏味,学生的接受被动艰辛,甚至有“第二外语”之称,可见隔阂之深。课堂效率低下,也可想而知了。要想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深入地认识文言文的价值,这样学习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得到彰显。
因为形式上与现代汉语有差距,就否定其学习价值,这完全是对文言文的一种简单片面的看法,忽略了文言文承载民族几千年的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只是从形式上去界定它,真可谓是买椟还珠、明珠投暗了。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文言文和汉字六书一样,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国家民族都所缺少的文化瑰宝。中国文言文遣词造句言简意赅,是最优美的书面语言,诵读即可让我们领略到韵律之美。更重要的是,诸子百家,历代典籍,都是我们祖先千百年以来方法的汇集、经验的累积、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最丰富的文化宝藏,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正如苏轼所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穿越千年时空的文言文,如果我们能反复阅读揣摩,深入思考,其中的知识、智慧一定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值得庆幸的是,新教学大纲也开始加强对文言文教学人文性的关注,明确指出:“适度强化文言文的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这无疑成为一种导向,引导教师注重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所以文言文教学,“学习一些文言知识,能读懂浅易文言文”,让学生获得初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达到一定的语感积累,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只是文言文教学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文言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鉴赏评价古代文学作品,领会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建构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胸襟,多元的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将古人的智慧为我所用,这样文言文学习就具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
想让学生能够在精神上与古代优秀人士进行交流,感受到古文穿越时空的鲜活生命,并从中获得现实的经验,就需要探索形式多样的高效教学方法,其中整合有共同点的课文内容这一做法,是行之有效的。这种方式更利于学生对古人的思想融会贯通地去理解,并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下面就以“必修二”文言文单元教学整合为例,详述我怎样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内涵的挖掘、领悟。
必修二文言文单元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前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三篇文章,针对学生刚踏入高中,既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又有进入新阶段学习的困惑,我根据三篇文章的主旨特点,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过字词关,疏通文章大意后,对时代不同的三篇名著做了如下整合,与学生一起“熟读深思”,去汲取内在的养料,来滋养现实中的自己。
第一步围绕“人生苦短,立志需早”——体会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告诉我们的“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感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希望“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让学生意识到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怎样不虚度此生,避免“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悲剧发生,当然是要趁着年少,立下志向,而他们正是初定理想的黄金时期。
第二步围绕“成功需条件,看待要理性”——理解王安石对成功条件的分析,增强看待成败的理性态度。王安石认为,成功需要志向、能力、外物三方面条件齐备,让他们依据王安石的观点,评价现代两位运动员的做法:一个是日本马拉松运动员圆谷幸吉,在东京奥运会马拉松获得铜牌后,轰动一时,成为日本国民崇拜的偶像。但由于巨大的社会压力和本身的伤病,加上运动成绩每况愈下,感觉已经不可能实现国民对他下一届奥运会夺冠的期待,于是在1968年1月9日,奥运会前夕,写下“我再也跑不动了”的遗书后自杀了。另一位登山运动员,登珠峰到8000米时他便放弃了,而他的队友都成功登顶了,下山后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登到山顶,他说:“8000米是我的极限,我没有遗憾。”看清了自身的条件,登山队员没有遗憾,在他的心中8000米就是自己的完美人生。由此可见:看清自我,把握自己人生的高度,就能铸就完美人生。
要求学生引用王安石的话来概括两则材料的感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要学生内化理性的成败观,帮助他们在高中艰苦的学习、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保持积极而又豁达的态度。引导学生客观地思考以下问题
1、关于志向:我是否有明确的目标?(要志当存高远,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关于能力:我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要量力而行,不过分强求力不能及的事)。
3、关于外物:外在条件有那些利弊?(要顺势而为,要善于借助有利条件)。
第三步围绕“生活多磨难,天堂由心造”——了解苏轼的经历,重点是三次被贬,及其在困境中的生活态度。苏轼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涡中,却又始终超脱于政治之上。无论是反对派当权,还是自己的党人得势,他过得都很“失败”。一任一任的皇帝私下都很喜欢他,一任一任的太后都成为他的朋友,可是他却遭到贬官、逮捕,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风中飞蓬,东飘西荡,生活在屈辱中。然而,“他以天真无邪的心灵到处捕捉这在常人看来难以忍受的屈辱生活中诗意的片刻,化为永恒,使我们大家都充实不少”。苏东坡最好的文章都是在被贬谪时写就的,却丝毫没有怨气,相反却表现出极其超远的视野和极其阔大的心胸,很重要的原因是苏东坡善于从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化传统中找到现实的出路。儒家激励他他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告诉他他消极出世,随缘自适,追求精神自由;佛教又教他超凡脱俗,避世完身,享受宁静。(儒道释三家主要观点,在其他课文整合中让学生有详细了解)
在精神极度困窘的时候,苏轼是以什么为解脱方式的?引导学生再读《赤壁赋》,感悟苏轼的生活智慧:“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中的明月清风,给他的心灵带来宁静,让他“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所以只要多读书,见识广了,思维就会更活跃,心胸自然更豁达。
第四步围绕“亦喜亦悲真生活,能屈能伸大丈夫”——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辩证运用学到的道理,借鉴古人的人生智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的最大意义在于运用。启发学生借助王安石和苏轼的观点,培养一种良好的调节情绪的方法,让学生用随笔的形式写了一篇心得体会。同学们各抒己见,感悟良多,其中一个学生举了另外的文言文“满齿不存,舌柔犹在”来谈自己的感受:老子求学于商容,有一次商容生病的时候,老子去探望顺便求教。商容见老子求学心诚,便意味深长问他:“人是先有牙齿,还是先有舌头?” 老子回答说:“先有舌头,因为人一出生就有舌头了,牙齿是后来长出来的。”这时候商容张开嘴巴,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已经掉光了。”又问:“舌头呢?”老子说:“还在。”商容说:“你知道为什么牙齿晚生而早落吗?因为它过于刚强。而舌头为什么得以长存呢?因为它柔软。这个道理不仅对牙齿如此,天下万物万事也都如此啊!”老子对此受益匪浅,倾尽一生将这个道理发展成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哲学。伴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就应该立下明确生活学习的目标,还要学会完善自己的个性,多看得到的一面,理性对待失去的东西。
学生学习探讨文言文的热情,我深受激励,写了一首诗献给学生,与之共勉: 献给即将踏入成人行列的大孩子们: 天空不会一直万里无云,常常是风雨交加; 月亮也不会总是圆满光辉,多数是残缺相伴; 人生的道路也一样,有鲜花,也有荆棘,有坦途,更有坎坷。所以,可爱的孩子们——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时也很无奈,这些你都将独自去面对,高兴时你就大笑,难过时你就痛哭,但一定不要忘记—— 笑过哭过后还是要 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勇敢地迎接新的一天!通过这个文言文单元的整合,对三篇文章的内涵做了深刻的分析,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其中的思想精华:明白了人生短暂,是必须尽早直面的,只有越早出发,才能走得更远;但在奋斗的过程中,又难免会遇上不顺,应该有一颗豁达之心去理性对待,避免走进死胡同。在必修
四、必修五学习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庄子《逍遥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时,我又对儒道两家主要观点进行整合,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了“中国人精神上的两条路”,希望他们在生活学习中能像南怀瑾说的那样“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总之,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内容丰富,文章的涵义深刻,完全可以借此平台,将教书与育人同步进行,让学生深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亲身感受这些道理深深地根植于现实生活中,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高中阶段最大的整合是我将一些重点篇目形成一个系列“寻找更好的自己”(详见笔者另一篇论文):把《师说》《劝学》整合为第一部“虚心学习”,将儒道对人性善恶的讨论整合为第二部“追求善性”,将《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与现代散文《能思想的苇草》整合成第三部“善于思考”,边学习边探讨边写作,齐头并进,效果显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言文的整合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促使学生重新审视文言文的价值,深深赞叹古人的智慧,明白了文言文不仅没有远离我们的生活,而且对我们的成长大有裨益。以此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古文,并且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可以源远流长,泽被后世了。
参考书目: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文化苦旅》
第四篇:《学记》的教学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学记》作于战国晚期,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学记》全文共22章,1229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完整的关于教育的文献。据郭沫若考证,《学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写,是思孟学派在二千多年前总结私人讲学实践中所取得的丰富经验而写成的教育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
《学记》讲述了属于教育范畴的礼仪与典章制度,内容涉及很广,介绍了“学”理、“学”规、“教”型(法)、“师”道、“学”道,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它提出的许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藏修息游、预时孙摩、启发式教学、长善救失等,在当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学记》在第三章中就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双边活动过程。通过“学”,就可以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不足;通过“教”的实践,可以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欠缺。教、学的这个过程,一方面它是学习者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教学者由顺利到“知困”,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借鉴、领会、学习,达到“自强”的发展过程。正是这样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使教、学双方得到不断提高。
《学记》中所提出的“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基本原则,深刻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意义,强调了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确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学生通过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教师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能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而老师给学生讲解的过程,正是学生从不懂到接触,再到理解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许老师当初没有思考过,正所谓“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所以老师给学生解答的过程,也是能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的过程。正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学生打消了心中的谜团,老师也对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双方都得到提高。
《学记》的可贵之处表现在:自始至终把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它这一宝贵的原则,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活动仍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均应给对方定好位,不要把教师当作高高在上的权威,也不能把学生当作懵懂无知的孩童。只有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平等观念下,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双方才能快乐地互动,在互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2.藏修息游,课内课外结合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在第九章提出“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即获得知识,是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修”即练习巩固,是掌握已获得的知识,“息”即适量休息,是两个学习阶段的休止符,“游”即游赏娱乐。这就告诉我们要注重课内外劳逸结合。教学的过程要合理安排,课内外各项教学活动必须相互结合。学生只有在课外活动中放松自己,才可以消除学习的疲惫,扩大视野,进而更好地学习。《学记》不赞成把学生束缚在书本上,郑重地把“游乐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事实上,劳逸结合、寓教于乐、教息相间正是科学的教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但现实生活中,这一点似乎经常为家长、教师所忽视。每到周末,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孩子揉着没有睡醒的双眼被父母带着去各种培训班上课。难道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小学阶段是需要通过适当的休息来完善自我,并且已经学习了五天的孩子周末更需要休息?在教育界经常讲“素质教育”,但一些人对何谓“素质教育”有误解,理所当然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通才教育,所以不顾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经常以家长的意志,叫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在现在的中学中,本来开展选修课是为了因材施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但在开展中似乎选修课也是必修课,学生没有选择权。在初三或高三年级所有的与中考、高考无关的课,如体育、音乐、美术的时间统统被挤占了,就连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课也经常被高中生称为休息课。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3.豫时孙摩,防患于未然
在第十章中,作者指出“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从学生角度考虑,一味照本宣科,满堂灌,急于赶进度,忽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符合教学原则,只能导致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即使勉强结业,“其去之必速”。
其实在当今学科教学中,也存在这种问题。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没有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是一味地进行灌输,进行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产生了为了考试而不得不学的消极心理,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如果真的产生了这种情况,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主动性,教与学的一个主体出现了问题,那么教育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更让我们感叹的是: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文献,《学记》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教学中存在问题,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作者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后,在第十一章中十分深刻地提出了教书育人的四大原则:“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所谓“豫”,就是预防,即在问题发生之前,就要做好防范工作;所谓“时”,就是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否则时过境迁,纵使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往往是“勤苦而难成”;所谓“孙”,就是循序渐进,由浅人深,逐步递进,不超过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所谓“摩”,就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记》主张“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重视“先河后海”,《学记》再三强调教学要 “敬顺”“学不足昔等”。即《学记》始终倡导“循序渐进”原则。学校根据年级学制安排课程要有计划性,遵循一定的顺序。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征,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分别授以深广难度不同的课程内容,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让学生止步不前。
作者从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人手,揭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原因,告诫教育者要有较强的洞察力。这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要“禁于未发”,防患未然,避免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易”。4.启发诱导,授之以渔
《学记》在十三章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应当善于引导而又不牵着学生走,严格要求他们但不施加压力,开个端绪,但不把道理和盘托出。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善于启发又要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当今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老师只顾自己一个人讲,不顾学生听讲的情况,孰不知,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讲课更应该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老师更应该是一个引路人,要不断地尝试启发式教学,不能把什么答案都告诉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现在一些老师仍然忽视学生的参与,有问必应,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种可悲的事情。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么一种思想,诚为难能可贵。对于具体的教学过程,《学记》强调在启发开导时,提问要恰到好处,有顺次,有轻重。如十八章中提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这就和前面所提到的“孙”(循序渐进)原则遥为呼应。5.长善救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记》第十四章提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和行为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偏向。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清楚这一点,了解学生对待学习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而做到发扬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
长善救失原则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贪多务得”“知识面狭窄”“浅尝辄止”“害怕困难”四种缺点,这四种缺点,又是由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造成的。但是用辩证的观点看,得和失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学习中的“多”“寡”“易”“止”在某些情况下是“失”,但另一方面,只要教师因势利导,失中又蕴藏着得,即转化成得。正如清代学者王夫之所说:“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救其失,则善长矣。”因此,优秀的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熟悉学生的个性,科学预见其发展,才能真正做到长其善而救其失。这就告诉当代教师要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同时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综上可以看出,《学记》提出的许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藏修息游、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辛亥革命现实意义
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
1911年10月10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天。为了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在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领导下,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既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与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有着历史的传承,因此,它既有历史性的重要意义,也有现实性的重要意义。
今年是辛亥革命第100周年,让人不禁想起当年的革命志士的高尚情怀,他们激励着后人不断奋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辈志士,不惜牺牲、奋不顾身、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代表,激励着后人不断奋斗,为祖国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作为炎黄子孙的每一个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辛亥革命,要以此激励自己为祖国的建设而奋斗。
辛亥革命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和民族团结主张,为我们处理现实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参考与借鉴。辛亥革命是以民族革命为起点的。毋庸讳言,革命派曾经提出反清主张。在中国近代的特定环境下,以清朝皇帝亲贵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对外屈膝,对内镇压,已经成为中国进步发展的障碍。不推翻以清朝皇帝亲贵为代表的封建统治,中国就不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从民族革命的角度说,孙中山提出的革命主张,就是推翻封建王朝,反对的是封建统治阶级本身,而非某个特定的民族。孙中山创建共和之后,随即提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主张,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和普及,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观念,是辛亥革命留给现代中国人的宝贵遗产,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纪念辛亥革命有助于拉近海峡两岸的距离。辛亥革命是海峡两岸中国人共同的历史记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是辛亥革命历史遗产的继承人。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等辛亥革命先辈的功绩,正确阐释辛亥革命的历史,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增进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识,拉近两岸民间的距离,增强台湾岛内反独促统的思想意识和力量凝聚,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发挥积极的正面的意义。
记得今年看《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的时候,看到片中着重描述了华侨对革命的支持,体现了华侨对革命的重要性。而如今改革开放的中国,有着无数华侨遍布于世界各地,纪念辛亥革命有助于动员广大华侨华人共同支持祖国的建设事业。海外华侨华人曾经以极大的热情和行动支持了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对于今天团结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团结香港和澳门同胞共同奋斗,建设祖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业,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政党领导。辛亥革命的方向是正确的,革命的对象选择是正确的,革命党人也富于革命的理想、不惜牺牲的精神。但是,辛亥革命最终还是没有完成历史任务,从这个角度说,辛亥革命又是一场失败的革命。事实说明,在中国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走西式民主的路是走不通的,结果只能是混乱和分裂,不利于中国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只有立足实际、切合中国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基于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史发展得出的科学结论。也就是说,尽管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阶段,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凸显,我们还是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跟着党的脚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引领中国走进世界强国之列。
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也无论是历史性意义,还是缺陷和不足,都是今天纪念辛亥革命时应铭记在心的,都为后来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还要很长的路要走,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为此而奋斗。正如孙中山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