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失业情况调查分析
上海失业情况分析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展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美国依靠举债而维持的高消费模式走到了尽头。大规模的失业和减薪造成消费萎缩,不仅使美国国内的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大幅度减少了进口。当金融危机影响到欧洲和日本等庞大经济体时,上海市外向型企业的订单急剧减少。上海市作为上海市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在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这场经济危机中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上海市普遍出现的实际工资上涨和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导致企业用工成本提高,加上部分企业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做出的不恰当反应,大量中小企业(其中包括许多血汗工厂)缩减生产或者倒闭。其中,由于这类企业雇用的主要是没有当地户口的农民工,因此,在企业遭遇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农民工首当其冲,许多人已经失去工作,或者回到农村寻找就业门路,或者陷入就业不足甚至失业状态。企业的困难境况导致大批企业减少或延缓了招聘计划,由此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恶化。整体而言,农民工和大学生成为目前两个就业困难的群体,而这两类劳动力基本属于青年群体。因此,可以说,目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与青年问题息息相关。本报告将从目前的基本就业形势入手,分析造成目前这种就业形势的原因,并讨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建议。
一、上海市目前失业的基本状况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指标,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上海市劳动部门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长期以来都是受到质疑和批评的。这是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多数失业现象都是以下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享受下岗身份的前国有企业或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由于通过再就业中心得到基本安置和保障,所以不被计入登记失业的人群,使得登记失业率不能真实地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但是,随着失业保障逐步从再就业中心转向失业保险制度,上述情形已经不存在了,登记失业率大体上比之前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劳动力市场的周期波动。不过,登记失业仍然有一些条件,如达到退休年龄的不再登记,没有当地户口的不予登记,那些不愿意登记的人自然没有统计在内,等等。因此,城镇登记失业率在反映就业形势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城镇调查失业率系指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推荐的方法和定义,进行调查并估计的失业状况。相对城镇登记失业率而言,城镇调查失业率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城镇劳动力调查的数据,在做出一些合理的假定后,我们能够计算上海市城镇调查失业率。
从历年上海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看,1997~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上升,2003年提高到4.3%。2003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都有所降低,2007年仅为4%。1997年以来,调查失业率大致上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2000年,调查失业率达到最高点7.61%。2002年以来,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减缓,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压力明显减弱。与此同时,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城乡就业差距持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显著减少,城镇调查失业率逐年下降。2007年,调查失业率为5.34%。按照这样的趋势,2008年和2009年调查失业率应该降低到5%以下。
然而,正如在任何以劳动力短缺为常态的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宏观经济的低迷可以产生对就业的周期性冲击,短期内显著提高失业率,2008年开始,上海市劳动力市场显现了冬天的气息。2008年前三季度,登记失业率仍为4%。2008年第四季度,登记失业率上升到4.2%,它标志着连续数年的登记失业率下降趋势停止了,何况这个指标还并没有能够反映遭受冲击的劳动力群体——农民工的就业状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危机对上海市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刚刚公布的数据,2012年1-12月,上海市新增就业岗位61.38万个。如果说迄今为止形成的裁员潮和失业增加,主要还是因遭受美国进口减少造成的外需疲软,对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中小企业造成的危机,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到欧洲和日本,从金融行业扩展到实体经济,加上上海市经济整体减速和房地产行业的下滑,中西部地区、资源和资本密集型、投入品行业的企业也普遍遭遇困难,造成对就业的更大冲击。因此,如果说2008年由于失业主要发生在农民工的就业市场上,因而城镇登记失业率提高尚不会明显的话,2009年失业会传导到城镇职工就业市场上,从而表现为登记失业率的提高。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求人倍率是从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中得到的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一个指标,它等于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2001年第一季度,求人倍率为0.65,表明如果有10个人求职,但是劳动力市场上只有6.5个需求岗位,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自2001年第一季度以来,求人倍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07年第一季度,求人倍率达到0.98,这一水平一直持续到2008年第二季度。这一数字表明,在劳动力市场上,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基本相当,劳动力市场状况良好。2008年第三季度,求人倍率略有下降,为0.97;2008年第四季度,求人倍率大幅度下降到0.85,回复到2003年前后的水平。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危机对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影响在求人倍率上也得到了体现。
对于目前上海市的失业情况,我们可以做一个粗略估计。如果按照出口状况和经济景气与就业的一般关系来推算的话,不完全包括农民工的城镇调查失业率,2008年有可能比常态提高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假如在2007年调查失业率(5.3%)基础上,2008年失业率提高到6.3%。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严格按照定义的话,农民工返乡并不能直接对应地叫做失业。这是因为,第一,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家里还有承包土地,按照定义,如果他们回家务农就不算失业,充其量是就业不足;第二,从地方失业统计来讲,如果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离开了,对这个地方来说,无法判断他们是否失业,是否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目前使用的农民工提前返乡,是比较恰当的用语。但是,这个现象值得高度关注,特别要防止2009年春节后他们回到城市却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发生。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农民工的主体是青年。在16岁及以上的农民工中,61%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在30岁以下的农民工中,18.3%的人在16~20岁之间,27.1%的人在21~25岁之间,15.9%的人在26~30岁之间。即使在30岁以上的农民工中,也有23.2%的人年龄在31~40岁之间,只有15.5%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
除了农民工以外,大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人们在讨论大学生就业状况时,最经常使用的指标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般是指毕业时签订就业协议,从学校迁出户口及档案的大学毕业生占总毕业生的比例。显然,这实际上是“初次就业率”的概念。2005年上海市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2.6%。近几年,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进一步降低。尽管预期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人数,比返乡的农民工少得多,但是,上海市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程度可能比农民工更大。在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人员中,农转非人员占13.0%,城镇失业者占37.4%,复转军人占2.3%,各类毕业生的比例为47.2%,占到了总数的将近一半。
在就业方面,农民工和大学生成为两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群体。这两个群体的就业问题,实际上就是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专图2-1对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分析,农民工的主体也是青年。在所有年龄组中,城镇16~2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是最高的,达到9.48%,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25~3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为5.29%,35~4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为4.59%。随着年龄的增长,失业率迅速下降。45~5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低于4%,5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失业率低于2%。可以说,青年群体的失业问题格外值得关注。
但是,青年就业困难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表明,全球15~24岁的青年人占15~64岁人口的25%,而他们的失业人数却占全球1.86亿失业总人数的47%(国际劳工组织,2007)。美国1990年和1993年25~54岁人口的失业率分别为4.5%和5.8%,但同年其15~24岁人口的失业率分别达到11.1%和13.3%。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范围内的调查表明,1997年15~24岁青年失业率为13.4%,总数在1000万人左右。上海市目前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与全球范围内的青年就业困难是同种类型的现象,不必过于惊慌;另一方面,工资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和金融危机等,加剧了这两个群体的就业困难程度。由此,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这两个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一是要借鉴全球解决青年就业困难问题的经验,二是要结合这次失业潮的特征,采取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二.上海市失业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
首先,人口因素,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城市。每年不断有人融入这座城市。再加上已有的劳动力,使得劳动力供给大大超过了对其的需求。在这样庞大的人口压力下,对有限岗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此导致的就业压力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结构性因素。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并且国家正在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再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就要求市场重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以适应其变化。因此,在配置过程中,大量素质低、专业技能落后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所以被淘汰产生失业。同时,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适合该产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暂时性短缺,从而造成了失业与空岗并存的现象。此外,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等原因,也会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口。
第三,我认为还有许多人为因素。首先,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歧视现象,主要包括对不同性别、不同相貌、不同户籍等方面的求职者的工资歧视和职业歧视。如现在的许多公司和企业在招聘时只招收男性员工;在工资报酬方面,具有相同学历和教育水平的男女员工,一般男性员工的工资会高于女性,女性的竞争力明显低于男性,且失业率也高于男性;有的公司还对招收员工的高矮、胖瘦做出限制;还有的公司或企业只招收具有城市户口的员工,而拒绝持有农村户口的人,或对持农村户口的工人给予低工资。虽然我国政府近几年在佣工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对男女平等对待,且在部分地区取消了户籍差异,但上述问题仍然存在,虽然有所改善,却没有根本消除。其次,一些人的择业观念也存在问题。现在的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想拿高薪、坐高位,往往不能从实际出发,遇到低于自己预期的工作就不想做;在工作中遇到一点儿挫折,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不思进取。
如果说前两个因素是客观因素,需要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那么,第三个因素则是主观因素,需要我们从自身寻找原因,从主观上转变观念,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失业问题的存在。
对于如何解决上海目前存在的失业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给出了他们的看法。我认为,可以从主动和被动两方面来采取措施,这不仅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也需要社会的配合,通过共同努力来降低上海的高失业率,让更多的人找到工作。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从主动方面,首先,调整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中小企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投资周期短,资金投入量不多,技术含量不高,多为劳动力密集型,这样每年可以吸收大量的失业人员。积极发展小城镇服务业来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企业兴办服务业,充分发挥它们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创造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岗位,来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其次,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政府解决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增强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有效性,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为劳动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完善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传递信息的作用,降低劳动力在寻找职业中的成本。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国家可以在就业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调整,鼓励不同层次、不同技能构成的劳动力进行合理流动。建立自由流动、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减少由于合同期过长造成的对人员流动的阻碍,取消对劳动力流动和城市企业雇佣外地劳动力的直接或间接限制,形成全社会劳动力自由选择、公平竞争、人尽其才的就业格局。
第三,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适当扩大就业税收优惠的对象及范围。在妥善解决好失业群体中最困难的国企下岗人员失业问题的同时,对城镇新增劳动力自主创业也应给予同等的税收优惠待遇。这对于扩大就业总量,缓解上海的失业压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再就业的资金投入,对就业有困难的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
第四,鼓励、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引导求职者转变择业观念。国家要积极推行公办、民办、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学方式的职业培训,以市场的就业需求为导向,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他们日后寻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要转变求职者的择业观念。鼓励失业人员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一些、人员就可以从事那些就业门槛低,对技术和资金都要求不高的行业。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要鼓励他们转变以前那种只去大城市、只赚高工资的心理,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
另外,从被动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失业保险制度,保障职工失业后的基本生活,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缓解失业压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综上所述,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而中国的失业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更具有中国特色。因此,要解决好中国的失业问题,就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和把握其中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好当前的失业问题,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上海8万青年失业调查
上海8万青年失业调查
是什么让上海目前约有8万青年人登记失业?是什么让高学历青年人相继失业?早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部分青年人自身条件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眼高手低、对工作要求高等自身原因,父母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不容小觑。比如,有的父母只愿孩子从事稳定的工作,有的父母因家境良好纵容孩子失业;而用人单位普遍喜爱的劳务派遣制,已经影响了一部分青年人的择业,亟须引起社会各界重视。
上海青年人失业现状
2011年底,上海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人约80000人,约占登记失业总数的30%。失业青年群体的主要特点是高学历化、失业周期加长,登记失业青年中约有20000人失业1年以上。
青年人失业三大原因
个人原因:一部分青年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一部分青年心态失衡,主要表现在浮躁、更愿进相对稳定的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等。
家庭原因:不少家庭家境尚可,不需子女负担家庭责任,父母非常希望孩子找个稳定的工作。
社会原因:不少用人单位采用劳务派遣机制,让青年人感觉“不公平”、“没希望”。
上海本地人,毕业于申城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今年只有25岁,集这些优秀条件于一身,小沈毕业后两年多,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现在,小沈对未来有着明确的要求——除了考研或是考公务员,似乎没有别的出路。但在屡屡考试受挫后,她成为上海约8万名登记失业青年中的一员。在有关统计中,她还被划为两类失业人群——高学历失业青年、长期失业青年。
日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应鸿庆在上海扶持失业青年就业“启航”计划的启动仪式上就曾表示,目前,上海失业青年群体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有两个,即高学历化、失业周期加长。
找工作,找人才就上广西英才网联
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年来,上海城镇登记失业青年人数及占比逐年上升。2011年底,约有8万名35岁以下青年人登记失业,约占城镇登记失业总人数的30%,其中,又有约2万人是失业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青年。
有关部门人员称,目前统计的失业人数,仅为主动在政府部门登记的人数,实际上,散布在社区中隐性失业的宅男宅女的数量还不止这些。
是什么让这8万名青年失业?又是什么让高学历失业青年、长期失业青年不断涌现?
稳定工作的强大吸引力
在失业两年多的时间里,小沈也曾经不断求职,也曾抱着只要是行政类低级文职都愿意做的想法,但她从没成功过。像身边的许多同龄人一样,她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足够稳定的工作。
春暖花香,在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已经30岁的赵静由父亲陪同前来求职,她中专毕业已有10多年,却几乎从没正式工作过,是一名长期失业青年。因为家境还不错,父母常常劝她:“家里有几套房子收租,不需要你的工资。”父母长期的思想灌输,让赵静习惯了不工作,直到最近,她的父亲才开始着急,“希望女儿能有一份简单的工作,至少将来有退休金。”
和赵静一样,30岁的王凯也因为父母“找稳定工作”的要求,失业已有一年多。王凯通过进修取得计算机本科学历,如今每天在家中捣鼓电脑。
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首席职业指导师、青年就业“启航”导师武亭曾建议王凯,IT知识更新很快,鉴于他失业时间比较长,直接应聘大型企业有困难,可以先去中小企业积累工作经验。这一建议尽管得到王凯的认同,却遇到其母亲的坚决反对:“孩子最好是进国企,那种一进去就能干到退休不用担心的企业。”
在武亭看来,不少“80后”、“90后”的青年人,都期待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其中不少正是来自家长的影响。一方面是不少家庭的经济条件尚可,不需要子女来负担家庭;另一方面是很多中年人曾经经历过下岗、失业的大潮,不愿在子女身上再发生这样的情况,因此往往非常希望孩子能找到一个稳定的“铁饭碗”。
找工作,找人才就上广西英才网联
家长对当代青年人就业的影响有多大?在市人保局对失业青年的调查中,约12.8%失业青年坦承“家长对自己的就业几乎完全包办或干预较多”,另有约17.4%的失业青年称“(家长)会给出自己就业的意见建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正是在父母的溺爱下,一些年轻人逃避社会、逃避工作。武亭曾遇到一个20岁男孩,完全没有工作欲望。
劳务派遣的负面效应
26岁的王玥拥有大专学历,已经生了孩子,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已经失业半年多。
最让亲友觉得可惜的是,王玥自己辞去了中石化下属一家企业的行政工作,缴纳四金后每月到手工资2500多元。这在很多人看来确是一个不错的单位,但王玥自己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她只是一名劳务派遣员工,福利待遇都与正式员工有一定差距,“正式员工每年都能加薪,可是劳务派遣工就是按照合同约定的工资支付劳务报酬,努力工作也难以升职。”
辞职后,王玥通过政府职介机构求职,期望换一份新的工作。“我们为她介绍了建交委系统的一个人事助理职位,但仍然是劳务派遣性质。”武亭日前分析说,目前不少大型国企、外企都采用劳务派遣机制,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种各方面操作都比较方便简单的用人机制;但对王玥等求职者来说,“觉得看不到前途和希望”。
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不发生直接劳动合同关系,改由劳务派遣机构分别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定向用工合同,然后由用人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派工费”。劳务派遣工已经带来“同工不同酬”、超时加班、欠薪欠保等问题。
“我觉得自己只能一辈子在这个岗位上,只是企业的一个雇工,常常觉得自己是游离于单位之外的。”王玥说,目前,她去了一家大型超市工作,虽然听上去没有中石化的名声响,但在这里有了主人翁的感觉,成为一名正式的合同制员工。
市就业促进部门认为,虽然并非是主要原因,但劳务派遣机制确实影响到一部分青年的择业。
找工作,找人才就上广西英才网联
按照《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岗位上实施,但实际上,劳务派遣已经很多情况下被用在长期性、稳定性甚至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性岗位中。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去年10月表示,全市劳务派遣工多达132万。
对此,上海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开始摸索解决办法。早在去年5月,市政府就召开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工作会议,强调劳务派遣的一些突出问题已经影响到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必须有效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总体规模,逐步降低比例。
不成熟的就业心态
4月初,在黄浦区人保局组织的失业青年招聘专场会上,毕业于上海一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小俞愁眉不展。大四期间,他曾在中国科勒投资有限公司实习半年,负责电脑软件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可他总觉得自己只是别人口中“修电脑的”,“并不受人尊重”。他期待学成之后能找一份“更受尊重”的工作,比如软件开发。
在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首席职业指导师武亭看来,不少失业青年学历较高,也有着远大的理想,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往往令他们难以接受。
“一些行政助理、人事助理的工作比较琐碎,像复印材料、接听电话这样单调的工作,就让一些年轻人觉得‘这不是自己应该做的’。”武亭分析说,但工作要一步步来,基层岗位是绕不过去的。
另一个现象是,现实的工作与理想差距让不少年轻人从就业之初,就排斥自己的工作,不愿意付出更大努力,遇到问题往往一走了之。“有的年轻人做得不开心了,招呼都不打,第二天就不上班了。”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介科科长夏丽雯说。
“这一代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很注重发展空间,而不像他们的父辈,只是埋头工作。”夏丽雯分析说,一些青年虽然有宏伟的目标,却不知道如何去实现,或者在还不具备条件的时候,心态就比较浮躁,不能沉下心来做好眼前的工作。
找工作,找人才就上广西英才网联
第三篇:失业分析
一、官方统计的失业信息(1978-2009年失业数据)
1、统计方法
我国目前有两个失业率,一个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另一个是调查失业率。官方数据是由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方法得出的。所谓城镇登记失业率一般是指:具有非农村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2,、数据分析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失业率水平处于正常状态,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排除不可避免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我国的劳动力和资本的资源配置应该是最大化的。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的现有经济应该正处于繁荣的阶段。下表是人口的增长和就业失业情况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动情况: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版》
但是,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到,1991-2009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同时,1991-2009的失业率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与低失业率带来经济的高增长率相违背,可能有如下原因造成这种矛盾:
(1)、统计偏差
在统计失业率的数据上,我国所采用的登记方法与真实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所计入的失业人员都是在政府部门登记的,同时,政府也设置了登记失业的标准,办一套登记失业的手续也比较麻烦,所以失业者经常是放弃登记的。另一方面,统计中所显示的是城镇人口的失业数据,将农民工等非户籍人口排除在外。由此可以预测,我国真实的失业率与官方所公布的数据有较大的出入,若根据2008年12月16日中国社科院公布的《社会蓝皮书》,中国城镇失业率约为9.4%,这一数字是保障部统计数字的两倍还要多。按照9.4%的失业率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变慢似乎是合情合理了。
(2)、政府对失业率的忽视
有人说,如果严格按照欧美统计失业率的方法和定义来算,按中国劳动力资源7.3亿人计算,中国失业率至少在36%以上。这个骇人的数据,我们不能确保一定是真实客观的,但似乎跟百姓实际感受更贴合。在欧美,失业率是衡量政府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欧美对失业率的重视,绝不亚于中国对GDP的重视。在中国并不是登记失业了,你就可以领到失业金的,要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一是要有“关系”,必须与“有关部门”的人熟识;二是要具有城镇户口,农民工或临时工是不能享受救济的;三是要过去缴纳了足量足够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四是要能提供可靠的理由正当的“失业证明”;五是地方的失业保险帐号要有钱支付。鉴于以上的各种“高标准”官方统计的失业率与真实失业率的偏差之大不言而喻。
从GDP的增长情况来看,2008年和2009年的GDP增幅明显较前几年较小,前几年之所以经济飞速增长其原因之一是所谓的穷国“追赶效应”,大量的投资,可以使我国的经济飞速增长,我国的GDP是高度依赖投资拉动的,随着投资的减少,边际收益递减,造成了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变缓慢,中国GDP增长对就业增长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国企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强化企业利润目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不断挤压“就业泡沫”,导致失业和下岗人数的上升;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在就业方面表现为有效劳动需求的增长,但由于政府对失业和下岗规模的控制,经济增长对就业泡沫的“消化”又是以企业对冗员的重新利用为主要途径的。因此,由于制度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变动关系表现出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特征——GDP增长、有效劳动需求增长、失业率上升、下岗人员增加同时出现。
第四篇:上海失业青年调查:年轻人感觉单位不公平
上海失业青年调查:年轻人感觉单位不公平
不少“80后”、“90后”的青年人,都期待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其中不少正是来自家长的影响。同样,在父母的溺爱下,一些年轻人逃避社会、逃避工作。
是什么让上海目前约有8万青年人登记失业?是什么让高学历青年人相继失业?早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部分青年人自身条件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眼高手低、对工作要求高等自身原因,父母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不容小觑。比如,有的父母只愿孩子从事稳定的工作,有的父母因家境良好纵容孩子失业;而用人单位普遍喜爱的劳务派遣制,已经影响了一部分青年人的择业,亟须引起社会各界重视。
上海青年人失业现状
2011年底,上海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人约80000人,约占登记失业总数的30%。失业青年群体的主要特点是高学历化、失业周期加长,登记失业青年中约有20000人失业1年以上。
青年人失业三大原因
个人原因:一部分青年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一部分青年心态失衡,主要表现在浮躁、更愿进相对稳定的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等。
家庭原因:不少家庭家境尚可,不需子女负担家庭责任,父母非常希望孩子找个稳定的工作。
社会原因:不少用人单位采用劳务派遣机制,让青年人感觉“不公平”、“没希望”。
上海本地人,毕业于申城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今年只有25岁,集这些优秀条件于一身,小沈毕业后两年多,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现在,小沈对未来有着明确的要求——除了考研或是考公务员,似乎没有别的出路。但在屡屡考试受挫后,她成为上海约8万名登记失业青年中的一员。在有关统计中,她还被划为两类失业人群——高学历失业青年、长期失业青年。
日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应鸿庆在上海扶持失业青年就业“启航”计划的启动仪式上就曾表示,目前,上海失业青年职场心理群体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有两个,即高学历化、失业周期加长。
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年来,上海城镇登记失业青年人数及占比逐年上升。2011年底,约有8万名35岁以下青年人登记失业,约占城镇登记失业总人数的30%,其中,又有约2万人是失业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青年。
有关部门人员称,目前统计的失业人数,仅为主动在政府部门登记的人数,实际上,散布在社区中隐性失业的宅男宅女的数量还不止这些。
是什么让这8万名青年失业?又是什么让高学历失业青年、长期失业青年不断涌现?稳定工作的强大吸引力
在失业两年多的时间里,小沈也曾经不断求职,也曾抱着只要是行政类低级文职都愿意做的想法,但她从没成功过。像身边的许多同龄人一样,她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份足够稳定的工作。
春暖花香,在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已经30岁的赵静由父亲陪同前来求职,她中专毕业已有10多年,却几乎从没正式工作过,是一名长期失业青年。因为家境还不错,父母常常劝她:“家里有几套房子收租,不需要你的工资。”父母长期的思想灌输,让赵静习惯了不工作,直到最近,她的父亲才开始着急,“希望女儿能有一份简单的工作,至少将来有退休金。”
和赵静一样,30岁的王凯也因为父母“找稳定工作”的要求,失业已有一年多。王凯通过进修取得计算机本科学历,如今每天在家中捣鼓电脑。
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首席职业指导师、青年就业“启航”导师武亭曾建议王凯,IT知识更新很快,鉴于他失业时间比较长,直接应聘大型企业有困难,可以先去中小企业积累工作经验。这一建议尽管得到王凯的认同,却遇到其母亲的坚决反对:“孩子最好是进国企,那种一进去就能干到退休不用担心的企业。”
在武亭看来,不少“80后”、“90后”的青年人,都期待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其中不
少正是来自家长的影响。一方面是不少家庭的经济条件尚可,不需要子女来负担家庭;另一方面是很多中年人曾经经历过下岗、失业的大潮,不愿在子女身上再发生这样的情况,因此往往非常希望孩子能找到一个稳定的“铁饭碗”。
家长对当代青年人就业的影响有多大?在市人保局对失业青年的调查中,约12.8%失业青年坦承“家长对自己的就业几乎完全包办或干预较多”,另有约17.4%的失业青年称“(家长)会给出自己就业的意见建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正是在父母的溺爱下,一些年轻人逃避社会、逃避工作。武亭曾遇到一个20岁男孩,完全没有工作欲望。
第五篇:上海博物馆调查问卷分析
上海博物馆调查问卷分析
1.您的年龄()
A、18岁以下B、18-25岁 C、25-45岁 D、45-70岁 E、70岁以上
2.您的学历()
A、中小学B、高中(中专)C、大专及本科D、研究生(硕、博)E、海外留学生
3.您的职业()
A、公务员B、学生C、教师D、企业单位人员E、事业单位人员F、农民G、军人H、离退休人员I、工人J、其他
4.您的月收入是()
A、1000元以内B、1000-3000元C、3000元-5000元D、5000-8000元
E、8000元以上
5.您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X博物馆的?()
A、亲朋推荐B、网络信息C、电视报道D、报刊杂志E、旅游团推荐F、其他
6.您来X博物馆参观的目的是?()
A、好奇B、教育子女C、增长知识D、文物鉴赏E、学术研究F、其他
7.您在X博物馆停留时间约为()
A、1小时以内B、1-3小时C、3-5小时D、更多
8.您对X博物馆最感兴趣的是?()
A、民间工艺B、馆藏文物C、历史沿革D、其他
9.您对X博物馆较为满意的方面是?(可多选)
A、陈列展示B、服务C、藏品D、形象宣传
10.您认为合适的本馆票价是?()
A、1-5元B、5-10元C、10-15元D、15-20元
11.您觉得博物馆应从哪些方面加强,请按重要性依次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陈列展示的方式与手段②服务意识③管理意识④宣传教育⑤旅游纪念品及博物馆资料⑥环境卫生⑦安全保卫⑧文物保护
12.如果X博物馆有免费定期讲座,您希望是什么方面的?()
A、民俗B、考古C、文物鉴赏D、历史E、其他
13.您希望X博物馆未来能推出哪些方面的展览?()
A、地方特色展览B、中国古典文化展览C、国外古典文化展览D、现代艺术展览
14.如果来参观X博物馆,您是否需要专业的讲解员为您讲解?()
A、需要B、不需要C、无所谓
15.您愿意来我馆做志愿者吗?()
A、愿意B、不愿意C、无所谓
16.您认为博物馆邀请市民参与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A、网站互动B、实行会员制C、招募志愿者D、进学校社区办讲座
E、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邀请市民参与F、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