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劳动关系协调师课后简答题

时间:2019-05-14 15:0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版劳动关系协调师课后简答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版劳动关系协调师课后简答题》。

第一篇:新版劳动关系协调师课后简答题

第一章 劳动标准实施管理

(一)简述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概念和效力

概念:

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共同遵守的劳动方面的办事规程或行为规则。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国家级、行业级、地方级劳动标准的延伸和细化,是劳动力市场主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或用人单位单方以国家、行业、地方级劳动标准为基础,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劳动标准。用人单位劳动标准仅适用于用人单位范围内的全体劳动者。

效力:

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效力取决于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制定方式。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分为集体合同、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三者的效力等级遵循两个原则。1.就高不就低原则。从高到低依次为:集体合同、规章制度、劳动合同。三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益,在各自的范围内适用,因此较高等级文件的内容可以称为较低等级文件的补充。2.更有利原则。如果集体合同、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对同一事项作出规定且规定的内同步一致,应以劳动者请求使用且对劳动者最有力的那个等级文件为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优先适用。(书3和7页)

(二)简述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和权利限制

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有集体合同、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样本。

集体合同主要在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谈判的基础上,确定用人单位内部劳动标准,其约束范围不仅包括本用人单位的有所劳动者,还包括未来加入本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形成劳动标准的主要形式。由用人单位自主建立,并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和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认。

劳动合同样本内容包括工资标准、工时标准(包括休息休假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社会保险标准等。权利限制: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内容限制和程序限制。

内容限制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规范,包括内容合法、结构完整、规定全面。而且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地区强制性劳动标准的规定,不能低于底线。

程序规范是指用人单位劳动标准依其制定方式的不同而应遵守法律对于程序上的不同要求。制定程序包括一般程序和法定程序,一般程序包括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及工作标准、写出提纲、起草、征求意见、修改、审批和公布;法定程序包括合法性审查、协商、公示或告知、备案。其中,法定程序是核心。(书3-7页)

(三)简述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影响因素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指宏观因素,主要有1.劳动者基本权益保护的现实需要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3.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4.公共安全5.国际竞争的需要。内部因素指用人单位的内部情况,有1.用人单位的发展状况2.企业文化3.职工力量。(书8-9页)

(四)简述用人单位薪酬福利标准的主要内容

即工资标准的主要内容

1.工资的概念和基本职能:工资又称薪金,其广义可称为职工劳动报酬,指劳动关系中职工因履行劳动义务而获得的,由用人单位以法定方式支付的各种形式的物质补偿。其狭义仅指职工最终所获劳动报酬中的工资(不包括五险一金、职工福利和职工教育费用)。

基本职能包括分配职能、保障职能、激励职能、杠杆职能。2.工资分配: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3.工资决定机制:宏观层面包括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企业人工成本参考水平;中观层面体现为工资集体协商;微观层面体现在劳动合同上。

4.工资支付:工资支付制度应当明确以下内容:工资支付项目、标准、形式;工资支付周期和日期;加班加点工资计算标准;假期工资支付标准;依法代扣工资的情形及标准。(书12-14页)

(五)简述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休息休假标准的主要内容

即加班工资的支付

1.支付方式:工作日150%,周末200%,法定节假日300%。

2.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任务后,单位安排其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加班加点的,支付方式同1。

3.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4.实行轮班工作制的。(书14-15页)

(六)简述用人单位带薪年休假的主要内容

1.享受带薪年休假的资格标准:《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2.带薪年休假的天数: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

3.带薪年休假的安排:可职工本人安排或单位安排,一般不跨年度的安排。因单位原因导致职工未休假,支付职工当日工资的300%,或职工本人原因书面提出不休假,照常支付工资。(书15-16页)

(七)简述用人单位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主要内容

1.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概念:劳动定额,通常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使生产一定量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工作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或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预先规定的合格产品的数量。

2.用人单位劳动定额标准的制定:科学合理的确定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具有不同劳动强度及不同作业环境的各岗位的劳动时间,是制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必要前提。(书16-17页)

(八)简述用人单位企业补充保险标准的主要内容

1.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也叫企业年金,是指在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指企业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本着自愿的原则,自出资金,对本企业职工超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以外的医疗费用,实行医疗补助的医疗保险。(书17-19页)

(九)简述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估方法

1.基于经济效益的评价:获取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目标的核心,提高经济利益是企业的根本任务。因此对企业劳动标准的和实施效果的评估,必须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2.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评价: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包括指标性评价和总体性评价。3.基于劳动关系的评价:从劳动关系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的规范性、劳动基准法的遵守情况、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运行状况以及职工职业技能和文化生活情况。(书31-33页)

第二章 劳动合同管理

(一)简述劳动合同期限、条款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劳动合同条款的选择必须遵循合法、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法律规定的必备条款必须全部体现在劳动合同文本中,约定条款可与职工协商。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第二次续签劳动合同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第二次续签期满后,无特殊情况,即要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在第一次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期限选择和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劳动者的考核管理非常重要。具体措施包括:1.初次进入公司的新入职人员,适当延长初次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2.对于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职工,加强岗位任职考核制度;3.对于不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职工,则在合同期满前进行岗位任职考核。(书44-45页)

(二)简述劳动合同文本起草的注意事项

劳动合同文本的起草应注意内容合法、条款完备以及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必备条款应当包括《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的全部内容。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结果,必须是双方当事任的真实意思表示。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手段确定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此外,用人单位不得以自己的优势地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依据劳动基准、集体合同和劳动规章制度所享有权利的约定。(书51页)

(三)分析阻碍劳动合同履行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

1.工资拖欠:实行工资垫付办法,建立欠薪保障基金。加大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力度,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2.职工离职:公告企业管理水平、制定完善的学习培训计划、建立监督约束机制。3.加班和休假安排:综合利用非全日制、劳务派遣等用工形式;合理安排劳动定额、提高工资水平。书(63-65页)

(四)简述企业组织设计与劳动合同变更的关系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外部市场环境的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必然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具体而言涉及到部门、岗位的增加、合并与撤销。对劳动者而言,组织结构的调整可能会导致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改变,这就涉及到了劳动合同变更的问题。书(67-68页)

(五)简述离职面谈的技巧

1.场所选择:安静、隐私、舒适。

2.关注问题职工:切忌跟员工发生争执或者情绪上的对立。3.时间控制:把握适度。

4.面谈记录和反馈:基于记录进行数据加工,分析流失关键要素、流失成本;反馈用人部门;对面谈中发现的问题系统整理,提出合理建议。书(78-79页)

(六)简述竞业限制、保密协议后续履行的注意事项

1.在劳动关系结束后按月支付竟业限制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3、24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2.追究泄密责任:劳动者泄露、侵犯商业秘密的,用人单位可以住求其侵权责任,也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刑法》219条和《反不正当竞争法》25条有相关规定。

3.追究连带责任:泄露商业秘密的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是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外还存在这第三方——新用人单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一款作出相关规定。书(82-83页)

第三章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

(一)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即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士、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写上是定理集体合同的法定必经程序和实现方式,集体合同则是集体协商的一种法律结果。

1.集体协商的主体是劳动着者团体(即工会代表全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或其团体。2.订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劳动关系设定具体标准,即在其效力范围内规范劳动关系。

3.集体合同以集体劳动关系中全体劳动者的共同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可能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也可能只涉及到劳动关系的某个方面。

4.集体合同一般为要式合同。

5.集体合同对签订的双方及其所代表的群体都有法律效力。(书88页)

(二)集体协商双方可以就那些内容进行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1.劳动报酬;2.工作时间;3.休息休假;4.劳动安全与卫生;5.补充保险和福利;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7.职业技能培训;8.劳动合同管理;9.奖惩;10.裁员;11.集体合同期限;12.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13.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14.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15.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书88页)

(三)起草集体合同文本的基本要求

1.拟定草案应参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同行业具有可比性企业的劳动标准;2.内容应从企业实际出发;3.把握集体合同内容应当具备的法定要件:订立主体的法定资格、必备条款、协商条款、法律责任、履行期限;4.格式规范;5.根据内容不同分为综合性合同和单项性合同两种类型;6.内容具体;7.文字表述明确、严谨;8.起草文本时严谨、认真、仔细。(书92页)

(四)集体协商有哪些流程

第一阶段:沟通与谈判

集体协商谈判是组织之间的沟通,集体协商参与者应该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与有效方法,以提高沟通效率,减少摩擦和冲突,争取协商谈判的成功。

谈判的过程一般为:提出议题、就专项问题进行谈判、明确立场、清算和修正、协议是(否)达成。第二阶段:协商

1.宣布议程和会议记录;2.一方首席代表提出协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首席代表就对方的要求作出回应;3.协商双方就商谈事项发表各自意见,开展充分讨论;4.双方代表归纳意见。

集体合同订立需要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署、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及生效。第三阶段:履行

工资集体协商可独立于集体协商单独进行,程序同集体协商。(书93-117页)

第四章 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1.简述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答: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体现在功能和区别上。劳动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都是确立劳资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也是劳资双方共同意志的书面表达。具有协调、调整企业劳动关系的作用。他们的区别体现在:

(一)制定主体不同。劳动合同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意确定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是用人单位,尽管劳动者以及劳动者团体有参与建议权,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用人单位一方。

(二)效力范围不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制定的内容是集体性的,它规定的是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其效力范围覆盖整个企业的全体员工。

(三)效力等级不同,依法制定的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都具有法律效力,但当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中对同一事项作出了不一致的规定时,这两者的法律效力是有所差别的。

(四)终止条件不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废止时间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行商定,法律对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废止时间并无具体规定。P114 2.分析劳动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答:劳动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是整个组织机构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没有合理的劳动规章制度就没有一个真正发挥作用的组织和机构也就没有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

一、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证,组织成员行动的指南,劳动规章制度明确了组织的调劳动条件和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可以大量减少因劳动条件不同意或对行为规范的解释不一致所带来的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

二、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奖惩的依据,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劳动条件及劳动纪律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不论其法律性质如何解释劳动规章制度都对企业的劳动者具有规范作用记号,三劳动规章制度是老资双方维权的力气劳动规章制度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个别劳动关系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劳动合同的基本依据。P114-P115 3.简述劳动规章制度公示的方法。

劳动规章制度的公示手段:

一、通过网站或电子邮件公示,二、通过公告栏公示

三、通过员工手册公示、四、通过培训公示

五、通过劳动合同附件公式。P118 4.简述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

第五章 答: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应该具有合法性、民主性、真实性,效能性,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应当遵循合法原则,民主原则,以及公正原则。企业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时,不仅应该做到内容合法、符合企业发展要求,还应该做到形式与结构的规范化。作为管理劳动关系最重要的工具,劳动规章制度,实际上就是企业内部的法律。P121 5.简述劳动规章制度实施的重要机制和必要条件。

第六章 答:劳动规章制度实施的重要机制:

一、建立劳动规章制度执行的监督与处罚机制,良好的制度需要强有力的执行者,也更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监督与处罚机制。

二、建立劳动规章制度的信息反馈机制任何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企业在进行中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新设相关的劳动规章制度,以弥补原有制度的不足。劳动规章制度实施的必要条件:

一、劳动规章制度的有效性,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具有效力是实施的基本条件。

二、劳动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劳动规章制度具有具体的操作性,有一定检验标准的条款。

三、实施机构的明确性,四、范围的适用性。P128 6.简述劳动规章制度违法的处理方式。

第七章 答: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时的处理方式:第一,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对劳动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第二,可以通过解除劳动合同并赔偿经济损失。第三,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企业承担相应赔偿责任。P130 7.分析劳动规章制度审查、修订的必要性。

第八章 答:劳动规章制度审查证号修订的必要性,由于国家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企业自身变化以及其他情况的变化,企业劳动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审查和修订,防止出现违法和过时,并对劳动规章制度进行适当的修改,以更好地发挥劳动规章制度的作用。

一、劳动法规政策的变化,二、企业自身情况的变化,三,其他情况的变化。P131

第五章 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

(一)简述常务公开制度的指导原则、要求、主要内容、实现形式以及组织领导

厂务公开制度是企业管理一方按照一定的程序向本企业职工公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人员廉洁从业相关情况,听取职工意见,接受职工监督的民主管理制度。

指导原则: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2.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和保护商业秘密;3.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动员职工广泛参与;4.与企业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相。

要求:《企业民主管理规定》31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和实行厂务公开制度,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人员廉洁从业相关情况,按照一定程序向职工公开,听取职工意见,接受职工监督。主要内容:《企业民主管理规定》34条规定,企业应当向职工公开下列事项:1.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2.招用职工及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3.集体合同文本和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4.奖励处罚职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以及裁员的方案和结果,评选劳动模范和优秀职工的条件、名额和结果;5.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6.社会保险以及企业年金的缴费情况;7.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使用和职工培训计划及执行的情况;8.劳动争议及处理结果情况;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实现形式:《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规定,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是职工代表大会。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在职代会闭会期间,要发挥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的作用。车间、班组的内部事务也要实行公开。应依照厂务公开的规定,制定车间、班组内部事务公开的实施办法。

厂务公开的日常形式还应包括厂务公开栏、厂情发布会、党政工联席会和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广播、电视、厂报、墙报等,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至断创新。同时,在公开后应注意通过意见箱、接待日、职工座谈会、举报电话等形式,了解职工的反映,不断改进工作。组织领导:厂务公开要在企业党委领导下进行,企业行政是实行厂务公开的主体,建立党委、行政、纪委、工作负责人的厂务公开领导小组。(书145-148页)

(二)简述撰写信息公开、信息沟通分析报告的内容、形式

信息公开、信息沟通报告是对企业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开展活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而形成的书面报告,用于内部交流。

分析报告大体分为两类:综合报告和单项报告,一般由四部分构成: 1.标题:公文式和非公文式; 2.前言:启下作用;

3.正文:(1)基本状况、主要做法、数据统计,主要的成绩;(2)成绩特点与问题;(3)建议与对策。采用逻辑结构形式。

4.结尾:总结。(书148页)

(三)简述商业秘密的定义

商业秘密的本质是未公开的技术信息或者经营信息。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资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标投资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书149页)

(四)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哪些?如何处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判断要点:1.依法确认商业秘密确实存在;2.行为主体可以是经营者和其他人;3.行为主体有披露(侵犯)了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4.以非法手段获取、披露和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已经或者可能给权利人带来损害后果。

企业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查处侵权行为,并提供相关证据,《反不,当竞争法》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被申请人的侵权物品处理:责令并监督返还相关物品;监督销毁,除权利人同意收购的。(书149-150页)

(五)简述组织重大事项沟通会议的要点

1.文件准备:会上学习参考的文件资料和会议本身所产生的文件。2.与会人选择:直接关联的人和特殊客人等。

3.会场控制:考虑召开会议的目的、一些人重点发言、选择性指定冷静客观的与会者。(书150-151页)

(六)简述劳资沟通的概念和类型

概念:劳资沟通是组织管理沟通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雇主和雇员之间相互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类型:根据渠道划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书面报告、组织之间的公函来往、组织内部的文件、面谈及会议。非正式沟通:未经计划的。(书152页)

(七)劳资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积极倾听、有效表达、准确反馈、化解异议。(书153页)

(八)简述劳资协商的概念及以组织劳资协商会议各阶段需要掌握的要点

1.确定协商目标:理想、可接受、最低。

2.形势分析及确定协商争议点:双方的优劣势、确定协商争议点。3.各个阶段:摸底、要价、磋商、取得共识、认可。

4.协商方案的制定:初始立场、协商底线、选择协商战略和协商策略。5.确定协商议程

6.撰写劳资协商决议草案(书154页)

(九)劳资协商与集体协商的区别有哪些

1.主体不同。集体协商的主体是用人单位或职工代表;劳资协商的主体既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

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的内容主要是劳动标准,尤其是劳动报酬;劳资协商则还包括劳动者个人就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和解除、终止等事项。

3.程序不同。集体协商的程序在我国的劳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劳资协商是“先民主,后集中”。

4.决定的权限不同。集体合同是劳资双方公决,劳资协商实质是用人单位单决。(书156页)

(十)简述协商决定事项落实情况的评估方法

在评估中既有定量分析也有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研究个例,主要方式有访谈、小组座谈、文献分析等。定量分析主要是广集资料,对比分析,这种方式往往用于检验协议执行的效果,并对今后作出预期。(书157页)

(十一)简述员工民主参与的概念

员工通过一定的企业机构,介入管理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通过与管理层的交互作用,参与和影响管理行为的过程。(书158页)

(十二)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是怎样产生的

什么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10条规定,按照法律规定享有政治权利的企业职工,均可当选为职工代表。

任期:《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13条规定,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每两年改选一次,可以连选连任。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的职工负责。选举单位的职工有权监督或者撤换本单位的职工代表。

比例和构成:《企业民主管理规定》

8、9条规定,企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职工代表人数按照不少于全体职工人数的百分之五确定,最少不少于三十人。职工代表人数超过一百人的,超出的代表人数可以由企业与工会协商确定。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企业领导人员和其他方面的职工组成。其中,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一般不得超过职工代表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有女职工和劳务派遣职工的企业,职工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比例的女职工和劳务派遣职工代表。

选举:《企业民主管理规定》24条规定,职工代表应当以班组、工段、车间、科室等为基本选举单位由职工直接选举产生。规模较大、管理层次较多的企业的职工代表,可以由下一级职工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产生。

还有补选、撤换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书161-162页)

(十三)简述职代会提案的处理程序

提案征集、提案审查、提案立项、提案确定、提案落实、提案反馈。(书163-164页)

(十四)主持职代会会议的要点有哪些

1.拟好开场白:3-5分钟。介绍议程、有关资讯、提示与会者、征求对议程设计的意见。2.适当的会议控制:氛围、照议程进行、正确总结讨论内容、各自解释令人困惑的发言、尊重少数人意见、减少无关讨论、保持中立态度。(书164-165页)

(十五)职代会决议的框架要点有哪些

职代会决议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决议,即对大会所进行的所有审议与表决内容进行概括性描述;一类是专项决议,即对某项具体议案进行表决而得出的结论。(书165页)

(十六)简述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的要点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是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的职工代表作为董事会、监事会参与企业决策权利、管理和监督,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制度。凡依法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的公司都要逐步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

《企业民主管理规定》42、43、44条作出职工董事、监事的权利和义务规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是职工选举产生不是出资人委派产生。(书167页)

(十七)如何推选职工董事、监事

条件: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监事不得兼任职工董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不得兼任职工监事。

比例:《公司法》规定,职工董事的人数一般应占公司董事成员总数的四分之一。产生程序:工会提出候选人,公司党组织审核,并报告上级工会;工会主席、副主席应当作为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候选人人选。无记名投票,半数选票以上可当选。

还有任期、补选及罢免。(书167-168页)

第六章 职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1.请简述企业内部员工申诉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企业内部申诉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化解员工的不满情绪,解决组织内部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一般而言,内部申诉制度的建立,应当遵循以下五条准则。第一,申诉规则的制度化。第二,申诉机构的正式化。第三,申诉范围的明确化。第四,申诉程序的合理化。第五,申诉处理的技巧化。P163 2.员工申诉处理都有哪些具体的程序?

答:员工申诉处理的程序:

第一,受理员工申诉。即由申诉者与监督者、管理者商谈,管理者在接受申诉的过程中,要心平气和的对待申诉人,用客气,关怀的态度接纳申诉人,并观察其态度,从其态度和谈话中推断产生抱怨的关键所在。第二,查明事实。管理者要查明争议事实,不得有偏袒,如果事情涉及双方,则对双方都要进行调查了解。第三,解决问题。管理者在了解员工申诉的事实真相后,应设法加以解决,并明白告诉事实真相,免除员工的误解。第四,申请仲裁。如果员工的不满不能在组织内部获得满意解决,则双方都可以诉诸第三者仲裁。P163-P164`

3.什么是集体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集体劳动争议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是指:劳动者一方当事人数量在规定限额以上的,且因共同理由与用人单位发生的纠纷。广义是指:除了包括狭义的集体劳动争议外,还包括集体合同争议(又称团体争议)与集体行动争议。P164.4.一般集体劳动争议的协商形式,主要有哪些?协商的参与人包括哪些?

答:一般集体劳动争议的协商形式有:即时协商和会议协商。即时协商,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立即进行协商,并在短时间内达成协议。即时协商一般只要一方当事人提出,另一方当事人同意,就可以进行。即时协商具有灵活、及时、便利、低廉、非对抗性的优点。会议协商,是指集体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代表通过召开会议进行共同协商以解决争议的方式。会议协商的方式多适用于争议内容复杂、涉及人数较多的集体劳动争议。协商的参与人包括劳动者独立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邀请工会组织与用人单位协商,此时工会组织的角色是帮助劳动者维权。此外,劳动者还可以邀请工会之外的第三方与用人单位协商,其中第三方可以是律师、专家、法规援助机构等。P166-P167.5.特殊集体劳动争议协商主要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答:特殊集体劳动争议协商主要有

一、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通过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面协调处理。

1、协调处理机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同级工会和企业组织第三方面的人员,共同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

2、协调处理的时限,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应当自受理协调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束协调处理工作,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协调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3、协调处理的程序,(1)受理协调处理申请,(2)调查了解争议的情况,(3)研究制定协调处理争议的方案,(4)对争议进行协调处理,(5)制作《协调处理协议书》。

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1、因履行集体合同的争议发生后,首先要求双方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不能进行调解,也不能由劳动行政部门协调处理,而是进入到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1、仲裁的提起,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2、仲裁机构的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优先立案、优先处理,仲裁委员会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当按照三方原则组成仲裁庭处理。P167-P168.6.劳动争议调解处理的一般程序与原则有哪些

劳动争议调解处理的一般程序:1.调解组织,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是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作用的重要方面。2.调解员。3.调解前准备。4.实施调解,一般包括几个步骤:组织召开调解会议;报告到会人员基本情况;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争议的陈述意见,进一步核准事实;调查人员公布核实的情况,说明调解组织对争议的调查结果和调解意见;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5)调解终结,具体方式包括:1.当事人自行协调。2.当事人撤回申请。3.当事人拒绝调解。4.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能达成调解协议。

(二)重大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协调机制。1,明确重大争议应急调解协调的职责分工。2,排查重大争议隐患。3,妥善处理重大争议案件。4,落实重大争议信息报告制度。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原则:

1、三方原则。

2、和解和共识原则。

3、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

4、及时处理原则。P170-172

7.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程序是什么?如何代理意见劳动争议仲裁案件。

答: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程序是

(一)申请与受理:

1、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的任意一方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超过时限未提出申请的,则视为当事人放弃了申请仲裁的权利。

2、仲裁申请,在法律规定的仲裁申请时效内,劳动争议的任意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当事人提出申请是启动劳动争议仲裁的第一步。3.仲裁受理,仲裁受理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对劳动争议当事人提出的仲裁申请进行审查后,确认其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将受理决定通知申请人。

(二)案件仲裁与准备,1、处理时限,是指劳动争议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时间要求,即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作出仲裁裁决。

2、送达和通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3、组建仲裁庭,劳动争议长长委员会在作出受理仲裁申请的决定后,应着手建立仲裁庭,确定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

4、决定回避事宜,在仲裁庭组成之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对仲裁员进行审查,要求与本案有厉害关系的仲裁员进行回避。

(三)调查取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员针对申请人的申诉和被申请人的答辩中存在的疑点、影响案件处理结果的关键环节,通过知情人、有关单位了解情况或收集证据的一种仲裁方式。

(四)开庭处理,包括6个程序:开始阶段、庭审调查阶段、辩论阶段、调解阶段、休庭合议阶段以及裁决阶段。

(五)自行和解与仲裁调解,1、自行和解,是指当事人双方通过自行协商,最终达成解决劳动争议的协议,从而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方式。

2、仲裁调解,着重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原则,在劳动争议仲裁的过程中,仲裁调解是劳动争议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方式。

(六)仲裁裁决,1.仲裁裁决书,是劳动争议委员会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裁决,并制作的对当事人双方及有关单位或个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

2、对席裁决和缺席裁决,仲裁庭在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都到庭参加仲裁审理,进行充分陈诉与辩论,并查明争议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作出的仲裁裁决。3.先行裁决和先予执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过程中,因当事人一方的迫切需要,根据其申请,在作出裁决前,裁定一方当事人给付另一方当事人一定的财物,或者立即实施或停止某种行为,并立即执行的措施。P172-P177

8.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执行程序有哪些?

答: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执行程序有三个阶段:

(一)起诉与受理阶段。1.主管与管辖,2.当事人,(1)争议诉讼当事人与仲裁当事人一致,(2)工会可以成为争议诉讼当事人。

(二)准备与调查阶段,1.送达起诉状和答辩状。2.告知权利和组成合议庭。3.审核资料和调查取证。

(三)开庭与审判阶段,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一般应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先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则可审结案件,调解不成功则诉讼继续进行。P183

第二篇:劳动关系协调师

2013年下半年广东省劳动关系协调师

二、培训内容

依据劳动关系协调员(师)《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六大职业功能模块进行授课。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

(一)劳动标准实施管理;

(二)劳动合同管理;

(三)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

(四)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五)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

(六)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三、培训师资

由国家和省内在劳动关系领域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授课辅导。

四、培训对象

各单位分管人力资源工作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工会负责人以及负责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相关人员。

五、培训时间及地点

拟于2013年9月初开始,准确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六、考试时间

2013年12月21日(全国统考)。

七、培训费用

全国统一费用。培训费、教材资料费、鉴定考核费等合计:劳动关系协调员2600元/人;劳动关系协调师3800元/人;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副高级职称)6500元/人。

八、培训证书

通过培训并经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合格者,由国家人社部核发全国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2013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粤人社发〔2013〕31号)文件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对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人员提高专项津贴标准:正高级职称提高为每月1000元,副高级职称(包括高级技师)提高为每月800元。各地直接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执行。

九、报名办法

请报考人员对照申报条件(附件1),填报《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个人申请表》(附件2), 并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

2、大一寸黑白光面照片或白底彩色照片2张;

3、学历文凭复印件;

4、本专业证书复印件;

5、从事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或相关职业)年限证明。

十、联系人及电话: 文秀芬 81590109 *** 传 真:(020)81593082

附件1

(一)劳动关系协调员(助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高中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2.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经本职业三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时数。

(二)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高中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相关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

(三)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高中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9年以上;2.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接从事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一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时数;

3.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3年以上;4.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0年以上;

5.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7年以上;

6.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以上。

劳动关系协调员(师)职业资格申报条件

第三篇:2012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

浅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摘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权利,也是取得劳动报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与之同时产生劳动关系也成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和出台,在进一步规范劳动关系的同时,如何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也成为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谨通过阐述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分析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建设性意见三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劳动关系 和谐发展

劳动关系, 又称劳资关系, 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 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扎根我国,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劳动关系带来了种种考验。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而真正的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社会关系很多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是要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是转变方式的前提和基础,转变方式是加快发展的动力和途径。只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吸纳稳定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才能不断促进企业发展。

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推进城镇化。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中来,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应该接纳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形成人口聚集发展、创业稳定持续、消费增长提升的城镇效应,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3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劳动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企稳回升中,东部沿海出现的用工荒等,从一个侧面就说明只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稳定和扩大就业,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保障。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动薪酬兑现方面

工资是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 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是我国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 劳动关系的性质也发生改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利益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利益原则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处理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劳动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利益关系。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者追求收入最大化, 双方各自争取自己的利益。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企业成本最小化的要求, 劳动者和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摩擦日益增多, 劳动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也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一下两方面:

⑴分配不公平, 贫富差距过大, 造成劳资对立, 劳动关系恶化。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者的收入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权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保障,工会、劳动报酬集体协商制度等组织和措施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但其自身权利认知的有限性和有效信息拥有的不对称性,导致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仍属于弱势群体,对收入分配没有决策权,分配不公、分配制度不合理、部分职工收入偏低的现象仍然存在。“不患贫而患不均”,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引起的劳动者的不满,极易造成劳资矛盾的激化。

⑵存在低工资、低加班费和拖欠克扣工资现象。工资报酬是劳动者最为关心的劳动关系要素。在市场经济下, 工资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价格, 影响着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解除, 而且对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虽然《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仲裁法》的修订和出台,在保证劳动者及时足额得到劳动报酬方面有诸多成效,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想方设法压缩在工资报酬方面的投入控制人工成本从而达到利润的最大化,是劳资双方的主要矛盾,从而衍生的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必然引起劳资对立, 劳动关系恶化。

2、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与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社会保险较好地发挥了“安全网”、“稳定器”作用。但有的企业认为社会保障将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益。因此, 由于企业不愿意自觉地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或者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还不完善,从而导致社会保险漏缴、欠缴现象出现, 损害了劳动者的长远利益, 增加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影响了企业的和谐稳定。

3、劳动合同管理方面

劳动关系管理中, 劳动合同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大量的劳动争议是因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而引起的。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也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新《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为劳动合同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在非全日制用工、农民进城务工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二)、劳动者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者作为劳动关系构建的另一方,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也有决定性作用。劳动者对自身权益认知不够,过分关注眼前利益,或者恶意钻法律的空子过度维权,都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民工也成为劳动者队伍中的越来越重要的一员。其流动性高,用工不稳定,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对长远利益的认识,都给用工管理,社会保险覆盖等方面造成了困扰。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劳动关系出现的矛盾是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虽然目前我们已经有比较完整的劳动关系政策法规,建立了相应的体制机制,但这些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迄今为止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劳动关系的转换主要是通过管理机制的理顺来实现的,这个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因而要求做到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一)、政府必须对企业劳资矛盾进行适度干预。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要坚持依照法律和政策办事,使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进一步提高劳动立法层次,规范立法行为,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将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纳入到国家法律体系。政府要通过一系列劳动法规政策干预企业劳动关系的价值取向,使企业劳动关系始终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态势,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劳动执法监督力度,改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制度,把劳动关系的调整纳入到法制化轨道。

(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1、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突出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的职能中,要把“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与“促进发展,维护权益”的原则结合起来,把工会工作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构建和谐之中。当前,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严格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推进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互利双赢地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为重点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积极建立行业性、区域性合同制度和职代会制度,增强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关心困难职工生活,帮扶困难职工创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广大职工体面劳动,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2、要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的劳动关系,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充分认识“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征,积极开展协商、协调工作,推动企业依法经营、关爱职工,激励职工关心企业、贡献力量,实现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工会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地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一系列活动,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工程、重点单位劳动技能竞赛,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时代精神,引导职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功立业。

(三)、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切实关爱职工权益。

⑴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 健全劳动合同制度, 协调企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构建和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 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为维护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制度保障。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规范劳资双方, 为协调劳动关系提供支持。

⑵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工资是职工最基本、最直接、最大的权益。依法支付职工工资是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最基本的义务。在工资收入分配时, 企业要坚持按劳分配和同工同酬的原则。按劳分配是指企业在内部分配上既反对平均主义, 又反对贫富差距悬殊。企业要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结合绩效考核公平、公正地确定职工地劳动报酬水平, 以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防止分配不公造成的两极分化。另外, 企业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按法律法规及时地、足额地支付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和各种津贴。

⑶推进民主管理,让广大职工充分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坚持职代会制度,深入贯彻平等协商。企业定期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商讨确定当生产经营目标及目标达成所要采取的重点措施计划,审议通过重大变革方案,让职工代表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决定权。坚持企务公开制度,将广大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落到实处。在涉及公司重大投资项目、重要经营决策、人事变动方案、表彰奖励事项等都通过各种会议、内部网络、橱窗公示栏等进行公开,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职工的监督。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设职工精神家园。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对内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应以全体职工为轴心、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努力塑造培育优秀、独特的企业文化、信用文化、品牌文化、行业个性文化,使企业成为一个人人都有共同 的价值观念和历史使命感、主人翁责任感的有机整体。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让职工认同企业的共同愿景和使命,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自主管理。我国很多知名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而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反过来又对企业发展起 到了巨大的推动和整合作用。象海尔在资本扩张过程,通过 推广企业“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的营销理念,激活了一大批“休克鱼”,最终使企业站上了国际家电品牌的高峰。

3、关注职工培训,全面提升职工素质。

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加强劳动保障政策学习,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首先,对国家、省、市及公司劳动保障相关政策进行收集整理,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并汇编成册,方便日常工作所需。其次,履行企业告之义务,修订《员工手册》,督促员工认真阅读。此外,还认真做好新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可以通过外聘讲师、外送短期培训、购买书籍等多渠道组织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分批培训,从而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⑵加强普通职工的政策宣传,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在企业内部组织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宣讲,使职工明确自身权利,知晓自身义务,对生产劳动中的“可为”、“不可为”确实做到心中有数,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

综上所述,和谐的劳动关系时企业稳定的基础, 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因此,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于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双方互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董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发展》,英才高职论坛,2008年第1期; [2] 吴正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党工共建 争先创优专栏,2011年03月; [3]王贵军,《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6年第12期;

[4]程延园 《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王玲.《浅析我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

第四篇: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

(劳动关系协调师)

论文题目: 构建和谐电力企业的浅谈

构建和谐电力企业的浅谈

摘要: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企业。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电力企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现应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结合我电力企业实际,从以下方面对构建和谐电力企业进行探讨。

关键词:和谐企业; 电力; 关系; 利益相关者

建设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发展,不仅是构建社会和谐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下面研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建设和谐企业,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二、企业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三、企业必须要处理好与各个利益相关者。

一、建设和谐企业 促进企业发展

建设和谐企业,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企业保持活力,创造最佳效益。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不断的社会财富作支撑,而社会财富的涌现是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基础的。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更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关键。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面临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运行质量,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进步都有赖于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成为充满生机活力、不断创造最佳效益的企业,才能为建设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事关广大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对电力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和谐企业也就无从谈起。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为基础,以和谐劳动关系管理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企业文化为支撑,筑牢安全“长城”,打造安全型企业。应把安全生产作为员工的根本利益、最大幸福,认真研究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安全工作各种可变因素,通过劳动关系协调管理与劳动保障机制“双轮”驱动,实现制度约束和柔性管理的融合,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三是推进民主管理,维护员工利益。员工群体是建设和谐企业的主力军,建设和谐企业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把维护员工群体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长期、公开的信息交流通道,收集员工的意见,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关心员工生活,推进送温暖工程,做好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扎扎实实地为员工特别是困难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实现企业盈利长期稳步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员工的福利,不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是建设学习型企业,发挥人才作用。培养人才、人尽其才,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动力源”。因此,建设和谐企业,必须充分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群体的创造力。应坚持管理创新,切实抓好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的落实,真正建立起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营造读书求知氛围,开展以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员业培训,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的职业技术复合型人才。

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强大精神支撑。把企业建设成为人际关系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营造鼓励人干事、支持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通过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广大职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应以稳定保和谐,以发展促和谐,以创新推和谐,以公正求和谐,以优秀的企业文化

育和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深入细致地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以科学理论武装员工,保持员工的先进性。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特别要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广大员工认清形势、顾全大局,正确对待企业发展中的利益关系调整,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激发员工旺盛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发展、社会和谐尽心尽力。

构建和谐企业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和谐企业是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和谐,以及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和谐。按照这个要求,建设和谐企业应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二、构建和谐企业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1、新型的人际关系。新型人际关系,就是公平合理的利益关系和关心他人、互相帮助的互助关系。

调节利益关系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根本。马克思指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这一利益关系处理的妥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企业的和谐。要妥善处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企业与员工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努力保持企业与员工利益关系的平衡与稳定。在劳资制度、确定岗位工资和奖金分配系数上关心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要首先想到“利益关系的平衡”。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胡总书记指出,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要大力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要大力宣传和发扬“艰苦创业、爱厂如家、求严务实、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使员工始终保持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建立员工教育体系,大力开展培训兴企,自学成才、争创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的活动,大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使广大员工自觉尽好对企业应尽的义务。

2、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利益关系之一,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环节。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关系到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系到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发展、稳定的大局。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关键是及时签订和认真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明确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基本法律制度,是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应在协调劳动关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认真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千万不能存在着电力企业的自身优越,签不签劳动合同无关紧要的思想。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员工自主协商劳动关系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双方在决定工资和其它劳动条件过程中,充分表达各自的利益并达成一致意见,实现企业与员工互利双赢。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不能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办法,要重新构建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协调、员工参与的管理格局,这是新型劳动关系体制

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保持劳动关系长期和谐的基本条件,这一管理格局有利于妥善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预防和解决利益矛盾,有利于引导劳动关系的双方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协调平衡。

工会组织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要加大工作力度,及时签订和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以及劳动保护协议、女职工保护协议;不断完善和充实劳动合同、两个协议的内容;逐步扩大劳动合同和两个协议的覆盖面,使劳动合同和两个协议成为劳动关系的“稳定器”,使劳动关系按照平稳的轨道运行。

3、融洽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建立融洽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各级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和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宗旨和权为员工所用、利为员工所谋、情为员工所系的工作理念。要经常深入基层、倾听员工的心声、了解员工的心意,关心员工的疾苦,解决员工的困难,并协调解决企业与员工劳动关系,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员工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为企业工作。只有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员工才会一心一意为企业拼搏。各级管理人员一定要用真情来对待员工,象对待亲兄弟一样关心员工,为员工诚心诚意办好事,长期不懈办实事,竭尽全力解难题。人是有感情的,企业对职工好一点,员工会用百倍的工作回报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是互融的紧密关系,企业要在员工身上发挥才能,有效使用企业资源,权责平衡,创造更高的利润或价值。员工对企业有待遇、地位、机会等要求,实行民主管理,充分考虑员工物质和精神需求,让员工感到企业是自己的家。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合理科学的用工管理的文化体系,真正体现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增加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和谐、共赢,稳定和谐发展。

各级管理人员要转变思维方式,学会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学会用全局的视角审视问题。一项政策出台,不要先想到企业的利益而不顾员工的利益;不要以为企业能承受的东西,员工也能承受。一定要考虑到员工的愿望和利益。这样考虑问题,才会处事公平,让员工满意,才能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利益,让企业健康蓬勃的发展。

三、构建和谐企业必须要处理好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构建和谐电力企业必须要处理好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现依据利益相关者分析工具和电力行业的特殊性质,将其划分为员工、社会二种群体,以此来推进构建和谐的电力企业。

1、企业要积极帮助员工的个体发展

企业不仅是一个员工养家糊口的地方,而且还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寻求精神追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机构”。员工是企业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因此,构建和谐电力企业必须要处理好企业和员工的关系。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本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首先,企业要理解员工,重视员工、激励员工、培养员工,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权利和地位,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尊

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内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轻松、向上的工作环境,挖掘员工的潜力。其次,企业要关心员工,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积极帮助员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第三,企业要重视提高员工自身素质的培训,引导员工不断提升职业竞争力,将个人的职业成就和企业的战略发展联系到一起,做到互惠共赢。第四,企业要处理好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员工个体之间的关系。使建设和谐企业的思想深入人心,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各项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提高各级部门的执行力。

2、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电力企业既是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同时又带有公用事业的性质,这种双重身份,使电力企业在完成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创造出社会效益。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电力企业要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外部和谐,最重要的就是强化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国家电网公司于2008年12月率先发布了中央企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指南》,这标志着电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进入理念与管理实践全面融合的新阶段。电力企业要把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坚持“发展公司、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目标,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总之,建设和谐企业是电力企业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也是促进企业管理发展的重大实践活动。建设和谐电力企业,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层,从企业性质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努力营造内、外部和谐发展环境,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来福,胡秀玲.构建和谐供电企业的要素[J].供电企业管理,2008,3:15-16.[2]杨辉.建设和谐电力企业的思考[J].广西电业,2009,7:55-58.

第五篇:考试复习资料(劳动关系协调师)

一、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内容?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共同遵守的力资源配置标准、人力资源开发标准、薪酬福利标准、绩效考核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和劳动关系管理标准。

二、劳动标准的起草程序?制定计划、确定起草人、起草条文、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制定规范?范(包括内容合法、结构完整、规定全面)。

四、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制定程序?和公布)和法定程序(合法性审查、协商、公示或告知、备案)。

五、相关单位实施劳动标准经验的收集方法?考察访问(直接收集。

六、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状况的评估程序?明确评估告。

七、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状况的调查方法?问卷法、访

十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4、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5、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6、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7、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8、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9、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10、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1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1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1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14、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15、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16、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17、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

四、简述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之间的关系。企业劳动规章劳动者有权了解用人单位的企业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向劳动者公开企业规章制度的义务。企业规章制度是对个别劳动契约之共同内容作统一总规定,企业规章制度通过劳动合同中的默示合意产生法律效力。企业规章制度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不得低于企业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标准。

五、说明参与制订劳动规章制度草案的主体有哪些?1及全体职工。

六、说明拟定劳动规章制度的主要程序。

1、确定

3、确定劳动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

4、确定劳动规章制度的基本原则;

5、编写规范的劳动规章制度;

6、起草。

七、说明劳动规章制度的编写规范。

13、规章制度的语言要体现严肃性和严密性。

八、简述劳动规章制度公示告知的方法和途经。贯穿新员、的评价方法?

1、B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法;C绩效审计法。

2、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方法:A指标性评价;B总体性评价。

3、劳动关系的评价方法:A劳动合同的规范性;B劳动基准法的遵守情况;C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运行状况;D职工职业技能和文化生活情况。

九、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汇总方法?

1、A、根据资料的性质、内容或特征进行分类;B、进行资料汇编;C、进行资料分析)。

十、本单位劳动标准实施问题解决方案的起草步骤?组

一、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有哪些?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B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革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C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D、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劳务派遣用工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1/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元,不得是用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不得是用人单位或其所属单位出资或合伙设立的机构;2/派遣单位与派遣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不少于两年;3/告知义务。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4/劳动报酬支付义务。派遣单位应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应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按月支付报酬,应当按劳务协议将用工单位应承担的劳动报酬支付给劳动者,不得克扣;5/派遣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㈡用人单位方面:1/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2/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3/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4/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培训;5/连续用工的,实行工资调整机制;6/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7/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单位。

三、非全日制用工应当注意哪些问题?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1/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不得约定试用期;2/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3/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不支付经济补偿;4/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小时工资标准,结算周期最长不超15天;5/用人单位录用后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6/劳动者档案可由本人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代管;7/用人单位应缴纳工伤保险费。

四、起草专项培训协议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协议内容遇与费用承担,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约定的服务期长度及服务期起始时间,服务期内的待遇,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后果;2/服务期应当与人力资本投资量相对称,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间的劳动报酬;3/约定违反服务期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依据实际发生的培训费用来约定约定金。

五、如何起草劳动合同?1/包括必备条款和协定条款;3/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即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充分考虑到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六、起草竞业限制协议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动者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且劳动者必须在法定的负有竞业限制业务的劳动者范围之内。

七、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有哪些?A/劳动合同期满的;B/C/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D/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E/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F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八、经济性裁员的程序是怎样的?应注意哪些问题?需要裁减人员10%以上的,程序为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九、禁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有哪些?1/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十、哪些情况下需要变更劳动合同?1用人单位方面包括为解除劳动合同前置程序的劳动合同变更;2劳动者方面包括要求提高工资、调整工作岗位、工作地点等变更劳动合同要求。

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18、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9、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0、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21、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22、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3、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24、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25、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第三章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

一、企业准备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请问从何查找企业如《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集体合同实质内容涉及的法律法规。

二、起草一份企业加班议题的专项集体合同文本。

三、倡双方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平等尤为重要。劳动关系双方的实际地位是不可能平等的,但在集体协商过程中,双方应该是权利平等的主体,任何一方都有发表意见、陈述观点、赞同或否决对方主张的权利,任何一方都无权指使、命令另一方。

四、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如何才能在集体协商

2、滚木法,达成通盘协议的第二条途径是双方在不同的问题上交换让步,各方都在对自己不重要但对对方重要的问题上让步;

3、交易法,双方通过非特定补偿来达成交易;

4、减轻代价法,由某人找出一位立场后面的关切点,然后找到满足这些关切点的方法;

5、搭桥法,根据双方的关切点制订。

五、职代会审议集体合同草案时,有多个职工代表对此提出质疑,认识,对集体协商的具体进程有详细的了解,对协商过程中的重点、协商中的争议焦点有清醒的把握;

3、要善于倾听,抓住关键;

4、坚持实事求是态度。

六、集体合同生效的法定程序(案例题)?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之二以上代表出席的职代会或职工大会来进行),程序包括发放集体合同草案、对集体合同草案进行说明、接受质询、审议草案、正式签字。

七、对企业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应该采取哪此措施、在通告发出后规定的期限内,若违约当事人未改正其错误的作法,根据违约行为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3、对个别因违约而造成对企业财产和职工权益重大损失和侵害的当事人,可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八、对于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应该以谁的评价为标准?首先,双方同意在合同上签字,应该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认真履行合同条款应该是双方的义务,同样,双方共同谈判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应该是最合适的;其次,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的集体合同草案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方可正式签字生效,因此,对集体合同履行状况的评价应该包括职工代表大会;其次,根据一些企业的经验,可以组建专业的集体合同督察小组。

九、概述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适用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集体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适应特别程序,仲裁委员会在处理该争议时,应组成特别仲裁庭,由3个以上仲裁员单数组成,仲裁委员会应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3日内做好是否受理决定。仲裁庭应自仲裁庭组成之日15日内结束,需延期的最长不超15日。集体合同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向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集体合同履行中的如何协调处理争议?

1、有敏锐的判检查当中,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抓住问题关键,通过早期干预,避免问题严重化;

2、掌握解决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主张先进行协商,就存在问题进行沟通、讨论;

3、对于不听从劝告,坚持拒绝履行集体合同而引发争议的行为,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四章

一、简述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企业规章是法律规范和延伸和具体化,是对有关法规所规定的内容的具体展开。企业规章制度是实施劳动法律规范的必要手段,是对法律规范的细致化和具体化,是将劳动关系和复杂多样与法律的抽象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桥梁和媒介,法律必须赋予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以效力,规章制度只有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法律才会承认其效力,这样才能成为员工必须遵守的规范。

二、简述劳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之间的关系。适用于用人单位的体合同时,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命令变更其内容,企业规章制度的效力低于集体合同的效力,集体合同成为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依据,企业规章制度所规定的劳动者的利益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所规定的标准。

三、简述如何主持讨论和平等协商。

1、组织规章制度讨论会;21

了解并反馈意见建议、确认签字以及送达,采取在公司网站或电子邮件群发的形式,将规章张贴,最好当面签收或法律认可的送达方式。

九、简述如何协调解决劳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4、建立规章制度信息反馈机制;

5、不断总结经验。第五章

一、我国有关商业秘密的法律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界定商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指出“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决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标投标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

二、信息公开的指标如何分类?其具体内容如何?

1、重大技术改造方案,职工裁员、分流、安置方案;

2、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内容的公开,包括生产经营目标及完成情况,财务预决算,企业担保,大额资金使用,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供应,产品销售和盈亏情况,承包租赁合同执行情况,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落实情况,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

3、职工重大利益相关问题的公开,包括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职工提薪晋级、工资奖金分配、奖罚与福利,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缴纳情况,职工招聘,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评优选先的条件、数量和结果,职工购房、销房的政策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以及企业公积金和公益金的使用方案,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措施,职工培训计划;

4、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内容的公开,包括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员情况,企业中层领导人员、重要岗位人员的选聘和任用情况,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执行情况,企业业务招待费用使用情况,企业领导人员工资(年薪)、奖金、兼职、补贴、住房、用车、通迅工具使用情况,以及出国出境费用支付情况。

三、如何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公开的信息指标?

13、容易引发矛盾和产生误解,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问题;

4、立足企业、长远规则、循序渐进。

四、劳资沟通主要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1、方法包括清晰、2、技巧包括讲述技巧,谈话技巧,行为语言表达技巧,回答的技巧,善于换位思考,善于询问与倾听。

五、信息公开、信息沟通分析报告的内容、形式公开工作的整体分析)和单项报告(对信息公开的某项活动进行分析)。

六、分析劳资协商与集体协商的区别有哪些?

1、劳表,劳资协商的主体包括工会、职工代表和劳动者当事人个人;

2、协商的内容有差异;

3、协商的程序不同,集体协商经协商、签约、批准和备案程序,劳资协商是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然后由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在充分听取意见,经过民主程序后,由用人单位确定;

4、协商决定的权限不同,集体协商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行使“共决权”,劳资协商是用人单位的“单决权”。

七、什么是劳资协商策略,它有哪些基本类型?是实施协商战略的于职工的愿望和要求、互惠互利。

八、如何主持劳资协商会议?

1、列出所有相关问题;

2、尽量将有利于自己方的议题列入协商议题;

4、议题讨论的时间方式根据具体问题和协商习惯安排。

九、怎样检查评估协商协议的实施情况?

1、评估的内容,2、评估的标准,包括行动标准、收效标准和效率标准,事实标准与价值标准;

3、评估方法与实施方式,常用的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主要环节包括评估计划的拟订、评估者和评估机构的选定、评估的实施、评估报告的撰写等。

十、职代会开会的程序有哪些?

1、会前准备;

2、会议开始;3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做专题方案的报告;

5、工会主席及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工作小组负责人作报告;

6、职工代表分团、组讨论;

7、归纳意见;

8、大会发言;

9、选举。

十一、作为会议主持人,应学会哪些主持的技巧?

1、一段系统、确总结讨论内容,引导发言者解释令人困惑的发言,帮助与会者理清不假思考的想法,尊重少数人的意见,避免会中意见一面倒的情况,减少与议题无关的争辩与讨论,保持中立态度。

十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哪里?加强监督检

1、通过专门工作小组进行监督;

2、职工代表巡视制度,包括选好职工代表,规范巡视过程,做好整改和反馈工作。

十三、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的权利和义务各是什么义务,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研究决定公司重大问题,职工董事充分发表意见;董事会和监事会研究决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时,职工董事应当事先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全面准确反映职工意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董事与职工监事履行其职责时的出差、办公等有关待遇参照其亿他董事执行。

第六章

一、如何组织集体争议协商?

1、准备阶段,做好搜集汇总有关

2、协商会议,做到开始会议,提出建议;交换观点,达成一致;

3、结束协商。

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劳动关系中的职能。

1、制定企业详尽

劳动关系;

3、深入员工,倾听员工声音;

4、及时了解职工基

本的思想动向,预防劳动争议等一系列的问题的产生;

5、协商

职能,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做好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三、企业申诉处理流程的设计企业申诉处理流程应有利于化解矛盾,必须设法为员工提供表达不满情绪的方便途径。如集人为申诉

处理委员会各部门主管,负责调查、讨论、决策、交付执行,召集人为执行部门负责受理案件、资料收集、会议安排、案件

追踪、评估改善。

四、如何在汇总、分析申诉结果的基础上改进规章制度?

1、3、完善规章制度

中的纠纷调解渠道;

4、完善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和执行程序。

五、集体合同争议协商的内容?

1、职工与企业就劳动关系标准

安全与卫生、补充保险和福利、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2、保证集体合同实施以及维持劳动秩序的约定,包括集体合同期

限,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方法,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

它内容。

六、集体合同争议协商的基本规则有哪些?

1、协商过

3、集体劳

动合同的审查和公开。

七、集体合同争议协商不成的后果?对

不同的处理程序。

1、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劳动

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代表、企业方面代表及其他方面的代表

共同进行,程序为受理协调处理申请、调查了解争议的情况、研究制定协调处理争议的方案要、对争议进行协商处理、制作

《协调处理协议书》;

2、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

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

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诉讼。

八、集体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

1、自愿原则;

2、民主协商原则;程中须有企业、劳动者双方代表和中立的第三方代表参加;

4、充分发挥工会在解决集体争议调解的作用;

5、集体劳动争议调

解不适用基层调解原则。

九、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处理程序。

1、协商;2;

3、仲裁(协商和调解解决不成的,企业可以向

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对劳动仲裁结

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

十、简述劳动争议仲裁中的一裁终局制度。指对于一些特

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

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以及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

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但劳动者对

该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劳动争议

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的法定情形的,可自收到裁决收之日

3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诉撤

销裁决。

十一、劳动争议仲裁中的部分裁决制度。仲裁庭裁决

行裁决,对于用人单位无故拖欠、扣发或停发工资超过3个月的,或因工负伤医疗费,或职工患病医疗费的情况适用部分裁

决。部分裁决一经作出,立即生效并开始执行。用人单位不得

单独就部分裁决提起诉讼,但可向原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

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部分裁决的执行。仲裁委员会应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决定。

十二、如何代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

1、2、在代理劳动仲裁时对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进

行调查;

3、明确仲裁案件的地区管辖,保证仲裁处于准确的管

辖之下进行;

4、及时对劳动仲裁的信息做出反应,以便迅速的应对;

5、制作正确的劳动仲裁文书;

6、证据和证人在仲裁中

正确的使用,提高仲裁案件的胜诉率;

7、正确的利用诉讼的策

略,防止产生仲裁委员会员回避的情况;

8、代理仲裁案件要善

始善终;

9、正确行使企业的仲裁决议撤销权;

10、注意行使反

诉权、自行和解权、申诉执行权。

十三、如何代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13、正确使用仲裁

法律中可以起诉的部分,做到诉求有理有据;

4、及时有效寻找

起诉理由,更好行使权利;

5、搜集相关证据,积极做好相关工

作;

6、明确诉讼案件的地区管辖,保证仲裁处于准确的管辖之

下进行;

7、重视企业规章制度的运用。

XXXX加班专项集体合同文本

甲方(企业方):XXX公司乙方(职工方):XXX公司工会

首席 代 表:X X X首席 代 表: X X X

代表人数:3人代表人数:3人

议。

一、工作时间

㈠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种方式确定乙方的工作时间:

1.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且必须保证乙方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甲方因生产、经营(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加班或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的条件下,经与乙方协商后进行。

2.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周期内平均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

3.不定时工作制,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由乙方自行安排。

因生产经营需要实行以上第2或第3种工时制度的,应当依法获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实行。

二、加班工资按月结算,在下一个月工资支付日发放。

三、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为

五、协议的生效及履行

六、职工代表大会应当就上年加班专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向职工代表进行通报,并就本合同进行大会审议,经表决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正式签字后,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通过后生效。

七、本协议签订后,如遇有不可抗力或者企业经营状况出现重大变化等特殊原因的,经双方协商,可以变更或者解除本协议。

八、本协议未规定的事项,以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为准。

九、本协议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三份,审查通过后企业行政与工会各执一份,审查部门存档一份。

十、本协议有效期为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在协议终止前30日,双方可提出次年的工资集体协商方案。

甲方首席代表:乙方首席代表:

(企业盖章)(工会盖章)

__年__月__日__年__月__日

下载新版劳动关系协调师课后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版劳动关系协调师课后简答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范例(最新)

    有关劳动合同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以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劳动者的保护日益严格,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对劳动者的保护......

    劳动关系协调师案例分析论文范本

    xx公司薪酬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薪酬管理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先进的薪酬制度在有效的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从而保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增强竞争力方面起......

    劳动关系协调师(一级)方案题

    方案题 1、 企业转型的用工调整方案 2、 经济性裁员方案 3、 规章制度评估方案 4、 劳动标准的制订流程 5、 集体协商流程 6、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方法/预防措施 各......

    劳动关系协调师练习题(共5则范文)

    二级简答 1. 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和防范对策。 答:违法终止是指不具备法定终止条件或者违反法定终止条件终止劳动合同。主要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 1.应当延期终止而用人单位......

    (二级)劳动关系协调师理论复习题

    劳动关系协调师理论复习题(二级) 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完整的劳动标准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也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层次是 A.国家级劳动标准B.行业级劳动标准C.地方级......

    2018年劳动关系协调师一级练习题

    2018年劳动关系协调师一级练习题 一、多项选择题。(1~10题,每题一分,共10分) 1、以下哪些情形中,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A)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B)劳......

    劳动关系协调师案例分析参考选题大全

    劳动关系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1. 试论如何在企业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以„„为例) 2. 某地区三方机制实证研究 3. 雇主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调查研究(以„„为例) 4. 某地或某行业民间......

    第二章重点知识点劳动关系协调师

    二级 劳动关系协调师 第三周学习任务: 任务一、本周学习任务为《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教材的第二章劳动合同管理,需要阅读教材内容,并重点了解如下知识点,在考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