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复习题
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复习题
第一章 劳动标准实施管理 第一节 劳动标准的实施
一、单项选择题
1、晚婚年龄是男()周岁,女()周岁。A.23,21 B.24,22 C.25,23 D.26,24 答案:C
2、国际劳工标准中,()一经批准,成员国必须遵守和执行。A.建议书 B.国际劳工公约 C.国际贸易协定 D.推荐标准
答案:B
3、以下()没有正确描述国际劳工立法的目标。A.只有以社会正义为基础,才能建立世界持久和平
B.全人类不分种族、信仰和性别都有权在自由和尊严、经济保障和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谋求物质福利和精神发展
C.确立和保障世界范围内的工人权利,改善各国工人的劳动条件 D.消灭贫困,促进社会平等与公平 答案:D
4、核心劳工标准一共有()个公约。A.6 B.7 C.8 D.9 答案:C 5.经济全球化不是指()。
A.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 B.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 C.各国文化相互渗透同化
D.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劳动标准制定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制定劳动标准时最好采用“由下至上”的方式而不是“由上至下”的方式 B.制定劳动标准时要重视基层员工的支持,增强劳动标准的员工基础 C.必须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定劳动标准
D.用人单位可以单方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劳动标准
答案:CD
2、以下属于国际劳工标准所涉及的内容有()。A.就业保障 B.工资 C.社会保障 D.消灭贫困
答案:ABC
3、全球化的趋势有()。
A.国际贸易以比世界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长 B.文化多样性的增加
C.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 D.移民的减少 答案:AC
4、保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原则有()。A.可持续性原则 B.普遍性原则 C.时效性原则 D.易读性原则
答案:CD 第二节 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完善
一、单项选择题
1、判断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情况,可以使用()。A.对比法 B.打分排队法 C.加权平均法 D.中位数法
答案:B
2、以下对用人单位劳动标准与单位发展战略规划之间的关系描述中错误的是()。A.单位发展战略为制定劳动标准确立了核心思想 B.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实现单位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C.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好地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D.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制定单位发展战略的前提。
答案:D
3、以下关于薪酬和福利标准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要配合用人单位的战略
B.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要具有外部竞争力就可以,不一定要具有内部公平性 C.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要是成本节约的 D.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要是有效率的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情况下必须修改或调整用人单位的劳动标准。A.用人单位所在行业的行业标准发生了变化 B.用人单位董事会换届
C.用人单位在海外开设了新的分公司 D.法律增加了女职工产假的天数
答案:ACD
2、以下方法中()是常见德 工作评价方法。A.经验排序法 B.因素比较法 C.因素评分法 D.综合指数法
答案:ABC
第二章 劳动合同管理 第一节 劳动合同订立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确定。A.用工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 B.该劳动者前12个月的平均收入 C.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报酬 D.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 答案:C
2、下列关于用工方式与劳动合同期限选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可以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且工作时间便于考勤记录的岗位,可以选择签订短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劳务派遣用工主要适用于企业主业以外的一些业务岗位 C.外包用工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D.对于季节性、临时性但有着明确的需要一段时间完成的特定工作任务的岗位,可以选择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 答案:D 3.下列关于不同用工方式优劣势分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劳务派遣的优点是不需要直接雇用劳动者,用工的自由度较大
B.外包用工的缺点是在于用人单位不能插手承包人雇用的员工的日常管理,从而决定了所能够外包的工作仅限于用人单位中的辅业工作,否则会影响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和人力资源积累
C.非全日制用工中,用人单位不需要签订书面合同,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D.外包用工的优点是不受劳动合同续订次数的限制 答案:D 4.下列关键岗位界定方法中,属于定性评估的是()A.排列法 B.岗位参照法 C.因素比较法 D.评分法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进行员工背景调查的渠道主要有()A.通过教育部门、学校查询核实求职者的学历信息
B.通过公安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查询核实求职者的身份信息 C.通过求职者以前的工作单位了解该求职者的工作表现、离职原因等 D.通过医疗机构进行录用前体检,了解求职者的健康状况 答案:ABCD
2、根据元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参照某些凭证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下列凭证中有用人单位负责举证责任的包括()。A.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 B.考勤记录
C.“工作证”、“服务证”
D.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答案:ABD
3、根据元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A.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达成了口头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C.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答案:BCD 第二节 劳动合同履行与变更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履行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甲公司在与员工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由甲公司安排加班的,甲公司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但如果是劳动者自愿加班的,甲公司不支付加班费
B.小李是一名建筑工人,在某次作业中,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工头在安全防护措施尚未到位的情况下要求小李进行高空作业,小李予以拒绝,从而导致工程未能如期完成 C.A公司与B公司合并成立C公司,C公司人力资源部宣布原A公司和原B公司与各自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失效,所有老员工应与C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D.张某2月份的应发工资为6000元,用人单位以生产效益不好为由,仅支付张某2月份工资3000元,但承诺剩余部分以奖金的形式于年底发放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履行的做法中,错误的是()。A.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发生了变更,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B.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自愿加班协议,劳动者自愿加班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费 C.劳动者在工作中,遇到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的,为了保证工作及时完成,应按照管理人员的指令进行操作,但在事后,劳动者有权对其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D.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答案:BC
2、下列选项中,属于商业秘密特征的是()。A.经济性 B.秘密性 C.措施性 D.合法性 答案:ABCD 第三节 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的是()。
A.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C.用人单位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的
D.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答案:B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破产法》规定的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的情形的是()。
A.用人单位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B.用人单位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 C.用人单位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 D.用人单位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但仍具有一定的清偿能力的 答案:D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区别的是()。A.阶段不同 B.主体不同
C.劳动关系消灭的条件不同 D.预见性不同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员素质测评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员素质测评主要是物理测量,而不是心里测量 B.人员素质测评是抽样测评,而不是具体测量 C.人员素质测评是绝对测量,而不是相对测量 D.人员素质测评是间接测量,而不是直接测量 答案:BD
第三章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
第一节 集体协商概述
一、单选题
1、集体合同制度是指工会代表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企业方面代表),就劳动关系有关利益事项,通过(),以及履行好处理集体合同争议过程中需要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
A.平等协商制定规章制度 B.公正合法地签订书面协议 C.集体协商签订书面协议 D.公开协商签订书面协议 答案:C
2、()不属于国外集体谈判的主要特点。A.定期举行 B.政府主导 C.形式多样 D.内容广泛 答案:B
3、国外定期的集体协议有效期最多()A.5年 B.8年 C.10年 D.15年 答案:A
4、以下表述中,不属于我国三方主要构成的是()。A.政府代表 B.企业组织代表 C.工会代表 D.职工代表 答案:C
5、()是三方机制中三方平等协商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三方机制的重要特征。A.主体独立 B.权利平等 C.民主协商 D.充分合作 答案:B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集体协商机制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有()。
A.集体协商(谈判)制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成长和劳工运动蓬勃兴起二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协商劳动关系的一种普遍适用的调整机制
B.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从禁止到承认和受法律保护的历程
C.当代一些国家工会组织率逐日在下降,集体代表性和集体谈判的框架受到动摇,几乎四分之三的工人都没能被集体谈判所覆盖
D.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建立了包括集体谈判制度在内的社会伙伴、社会对话和社会合作的新机制 答案:ABD
2、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谈判类型一般包括()。A.国家层级 B.产业层级 C.行业层级 D.企业层级 答案:ABCD
3、下列关于国外集体谈判主要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定期举行:在遵循所在国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每1-5年举行一次,其中单纯的工资集体谈判每年举行一次 B.工会主导:集体谈判是由工会组织方面提出,并在工会组织提出的方案基础进行 C.英国集体协议不具有任何法律强制力,仅属于“君子协定”性质,集体谈判结果的实施依据劳资双方自愿的原则
D.行业集体谈判以企业级体协议为基础和前提,达成的集体协议作为行业的自主法律,起着前面规范劳动关系的作用 答案:AD
4、()属于三方机制的特征描述 A.主体独立 B.权利平等 C.民主协商 D.定期协商 答案:ABCD 第二节 集体协商策略
一、单选题
1、以下表述中,不属于集体协商双方采取的策略模型的是(A.对抗模型 B.互利模型 C.混合模型 D.合作模型 答案:D
2、下列关于对抗模型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事先没有确定好对抗立场与目标。)B.不能过分夸大自己的态度 C.从来不让自己讨价还价 D.尽量少使用强制性的力量 答案:C
3、下列关于互利模型的描述,错误的是()。A.仔细分析自己和其他方的利益需求 B.有更高层次的信息就换
C.相对于“如何分蛋糕”,更多考虑如何“把蛋糕变大” D.更倾向于强调各自的利益 答案:D
4、掌握集体谈判策略与技巧有助于一次成功的谈判。下列关于谈判策略与技巧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包容策略就是一味退让
B.当对方向你提出某些要求时,就要马上和盘托出 C.职工协商代表要学会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D.若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在工资集体协商时,可抬高要求,节节推进 答案:C
5、劳动关系的危机管理是指劳动关系协调员及相关人员通过(),达到避免、减少劳动关系危机产生的危害,总结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危机处理科学化、系统化的一种新型规律体系
A.危机监测——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危机处理 B.危机评估——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危机处理 C.危机监测——危机评估——危机决策——危机处理 D.危机监测——危机评估——危机决策——危机处理 答案:A
二、多选题
1、策略的谋划和运用,是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因素,对于依法合规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确保取得成功具有助推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A.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要取得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要考虑职工的利益目标,更要着重关注企业行政的利益目标。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有效的集体协商使双方共同受益 B.在工资集体协商中,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应明确:若资本市场求大于供(供不应求),根据“物以稀为贵”的交易原则,可抬高工资需求,节节推进
C.若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企业内部人工成本投入和其他成本投入之间的效益比不稳定,此时,职工协商代表宜采取坚守策略,坚持不降低原有工资标准,并力争有所提高
D.当企业协商代表要求降低工资增长幅度时,职工协商代表可要求降低劳动定额,或要求提高加班加点工资标准 答案:CD
2、集体谈判的常见策略包括()。A.单边策略 B.双赢策略 C.退让策略 D.坚守策略 答案:BCD
3、除了谈判策略,谈判技巧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中,也是一种辅助性的使用方法。下列有关谈判技巧的叙述,正确的是()。A.尽管协商重技巧,但也必须体现真诚的态度
B.转移对方注意力、以求实现协商的重点目标,做法就是声东击西,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实现协商的重要意图
C.在协商时,向对方提出的以求应当高于自己所期望的要求,以应对对方讨价还价,为自己留有余地
D.事实胜于雄辩,职工协商代表要学会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答案:ABCD 第三节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
一、单选题
1、行业性集体合同主要是指在一定行业内,由(),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所签订的集体合同。A.地方工会或者行业性工会联合会 B.企业联合会 C.劳动行政部门 D.区域性工会联合会 答案:A
2、区域性集体合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指县、区、乡、镇、街道、村),由()与相应经济组织辖区内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所签订的合同。A.企业联合会 B.劳动行政部门 C.工商联
D.区域性工会联合会 答案:D
3、()不属于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的履行原则 A.实际履行 B.全面履行 C.合作履行 D.协作履行 答案:C
4、下列关于全面履行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集体合同双方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B.要求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在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以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地完成合同义务
C.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义务的过程中违反任何一个环节,均视为违反全面履行原则 D.集体合同的全面履行与监督检查不相关 答案:D
5、下列关于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效力和争议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按照规定签订的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对辖区内签约的所有企业和职工均具有约束力
B.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其标准可以低于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的规定
C.对在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辖区内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适时可以进行调解处理 答案:B
6、()不属于我国当前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A.发展均衡 B.整体水平不高 C.职工参与程度不广泛 D.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弱 答案:A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与用人单位集体合同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我国多层级工资集体协商模式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在某些地区、企业、行业和区域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会出现重合的现象
B.行业、区域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依法生效后,对本行业、本区域的企业和职工均具有约束力
C.在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二次覆盖的情况下,单个企业签订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其确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本行业或者本区域签订的行业、区域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规定
D.在企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与区域、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内容不一致时,应当优先适用符合企业利益的条款 答案:ABC
2、区域性集体合同的实施范围包括()。A.市 B.县 C.区 D.乡镇 答案:BCD
3、下列关于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基本程序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书面形式向企业方提出协商要约或回复企业方提出的协商要约
B.做好协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收集了解相关资料、信息及企业和职工意见,确定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议题
C.进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草案)D.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草案)无需提交行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答案:ABC
4、下列各选项关于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监督检查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加强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预防集体劳动争议发生的有效手段
B.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一旦签订,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且该种约束力不对等,资方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劳方必须认真履行兑现
C.加强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就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组织,制定和完善各项监督检查制度,形成上下结合、内外互动的工作体系
D.加强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应建立健全履行情况报告制度、履约责任制度、信息通报制度、整改建议制度和职工举报制度 答案:ACD 第四节 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一、单选题
1、()不是区域性集体协商的重点问题。A.制度本区域内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维护一个区域内劳动关系的稳定 C.促进区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D.提高本区域职工生活质量 答案:D
2、下列关于集体合同法律效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个企业签订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其法律效力不只局限于该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 B.区域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具有约束本区域内所有企业和职工的法律效力
C.区域性、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覆盖范围,远大于企业层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D.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具有约束本行业内所有企业和职工的法律效力 答案:A
3、()不属于区域性集体协商的主体构成。A.企业工会组织与对应的企业代表组织为协商主体
B.在没有区域企业代表组织的情况下,由区域工会组织与区域内所属企业分别进行平等协商
C.企业工会组织与区域内经全体企业民主推选或授权委托等方式产生的企业方协商代表进行平等协商
D.由行业工会或联合会与行业内企业代表为协商主体 答案:D
4、()是保障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签订工作有序展开的重要前提。A.有效收集集体协商的议题 B.草你汇报提纲 C.签订约束性协议 D.制定劳动标准 答案:A
5、收集整理集体协商议题的方法不包括()。A.问卷调查法 B.访谈法 C.观察对比法 D.文献法 答案:D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行业性集体协商的相关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行业集体协商主要围绕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调整幅度、劳动定额和工资支付办法等进行
B.行业性集体工资协商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性质,从实际出发,对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有所侧重
C.同一行业的企业,特别是同行业的非公有制大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是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
D.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具有调整劳动关系的层次更高、力度更大、范围更广的优点 答案:ABD
2、下列关于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程序的相关叙述,正确的选项是()。A.应做好协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收集了解相关资料、信息及企业和职工意见,确定区域或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议题
B.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签订后5日内,工会应当协助企业方将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文本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批
C.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事先未预料的问题时,经双方同意终止协商的,工会应积极做好向职工说明情况和下次协商的相关准备工作
D.区域、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工会可在原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期满前6个月内,向企业方书面提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 答案:AC
3、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与用人单位集体协商的区别体现在()。A.协商主体不同 B.协商程序不同 C.协商内容不同
D.法律效力涉及范围不同 答案:ABCD
第四章 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第一节 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
一、单选题
1、劳动规章制度是()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在用人单位内部对()具有约束力,是()意志的体现。
A.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决策层 B.劳动者;劳动者;劳动者;
C.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全体成员 D.用人单位;劳动者;用人单位决策层 答案:C
2、下列关于劳动规章制度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劳动规章制度体系,是指一家企业全部劳动规章制度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有机整体
B.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劳动规章制度体系,以支撑整个企业制度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C.产权制度属于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企业构建劳动规章制度体系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却是一劳永逸,一旦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后期无需再做修改 答案:B
3、绩效考核制度是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通常会根据考核评估的特点,将绩效考核制度分为()和()两个阶段。A.试用期;正式合同期 B.派遣期;非派遣期 C.派遣期;正式合同期 D.借调期;正式合同期 答案:A
4、对劳动规章制度内容的规定,我国的法律制度主要采用列举的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2款的规定,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范畴不应涵盖()。A.员工的工作时间 B.员工的带薪休假 C.员工的家庭关系 D.员工的技能培训 答案:C
5、企业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过程中,注意事项不包括()。A.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不得损害劳动者的权利 B.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应当有利于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 C.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应当有职工参加
D.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必须着重凸显决策层的行政控制力 答案:D
6、在处理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发生冲突的问题时,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普遍认同()的原则:当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规定的劳动者利益低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定时,应该以()的约定为准;而当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规定的劳动者利益高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定时,应该以()的规定为准。A.“就高不就低”;劳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合同集体合同 B.“就低不就高”; 劳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合同集体合同 C.“就高不就低”; 劳动合同合同集体合同;劳动规章制度 D.“就低不就高”; 劳动合同合同集体合同;劳动规章制度 答案:C
二、多选题
1、我国关于劳动规章制度的理解主要包括()。A.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规范说 B.劳动规章制度的契约规范说 C.劳动规章制度的共议共决说 D.劳动规章制度的集体合意说 答案:ABD
2、下列关于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三者的制定主体、终止条件、效力等级不同,但三者却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范围 B.三者都是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确定劳动关系双方之间权利与义务的重要依据
C.当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与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发生冲突时,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D.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所规定的是全体职工的共同权利和义务;劳动规章制度规定的是单个职工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AD
3、为了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企业在制定招聘制度相关条款时,注意事项包括()。A.区分试用期和正式期 B.区分招聘条件和录用条件 C.编纂完整的合同书 D.谨慎使用录用通知书 答案:BD
4、考勤与休假制度是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关于企业考勤与休假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企业在制定考勤与休假制度时应履行一定的程序和手续,我国在法律上对于考勤与休假的程序和手续并无集体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规定
B.企业的考勤制度应该详细、准确的界定:正常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考勤方式、对迟到早退和旷工的解释、违反考勤制度的处罚措施
C.企业应该遵循《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要求,保障职工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权利,将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计入职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D.一套完备的休假制度应该包括假期种类、休假程序、假期批准权限、休假方式、假期未用的处理、假期工资待遇以及违反休假制度的处理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答案:ABD 第二节 劳动规章制度实施与评估
一、单选题
1、以下哪项是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实施主体()。A.企业行政 B.劳动监察部门 C.工会 D.企业联合会 答案:A
2、劳动规章制度中的政策性规定,凡国家规定由企业自主决定调整标准的,应当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这属于遵守规章制度实施()原则的情形。A.严格执行,依章治企 B.前后统一,全面实施 C.各司其职,协作实施 D.及时处理,合理实施 答案:D
3、劳动规章制度的评估不包括以下哪个层面()。A.对劳动规章制度方案本身的评估 B.对劳动规章制度制定过程的评估 C.对劳动规章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估 D.对劳动规章制度员工满意度的评估 答案:D
4、在下列常见的对劳动规章制评估方法中,属于定性分析方法的是()。A.层次分析法 B.经济计量学方法 C.成本效益法 D.对比评估法 答案:D
5、对劳动规章制度评估是指由()通过专门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及企业实际情况,根据特定的目的,遵循适用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对劳动规章制度进行评定和判断的过程。A.企业 B.员工 C.工会
D.劳动行政部门 答案:A
三、多选题
1、对劳动规章制度评估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评估主体 B.评估对象 C.评估目标 D.评估标准 答案:ABCD
2、对劳动规章制度评估方法主要包括()。A.图表评估法 B.简单排序评估法 C.配对比较评估法 D.层次分析法 答案:ABCD
3、对劳动规章制度评估的三个主要步骤包括()。A.评估的准备 B.评估方案的制定 C.评估的实施与分析 D.评估结果输出 答案:ACD
4、在对劳动规章制度评估结果的输出阶段,其主要任务包括(A.综合判断
。)B.统计分析 C.分析诊断 D.反馈信息 答案:ACD
第五章 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
第一节 信息沟通管理
一、单选题
1、公开的信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下列不属于公开的信息是()。A.企业重大决策
B.企业财务方面的重要问题 C.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
D.与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 答案:B
2、()指的是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对象间的比较,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A.科学性原则 B.系统优化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通用可比性原则 答案:D 3、1999年2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务院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会发出《关于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要求在()建立厂务公开制度。A.国有企业
B.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
C.国有企业、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 D.私有企业 答案:C 4.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目的是给予()。A.职工知情权 B.职工参与权 C.职工管理权 D.职工监督权 答案:A
5、以下不属于2012年新颁布的《企业民主管理规定》对厂务公开规定内容的是(A.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
B.招用职工及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 C.企业年终奖颁发情况
D.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 答案:C
二、多选题
1、企业公开信息中,企业重大决策包括()。A.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B.投资和生产经营重大决策方案
。)C.企业改革
D.重要岗位人员的选聘和任用情况 答案:ABC
2、公开信息指标评估原则包括()。A.科学性原则 B.系统优化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结果导向原则 答案:ABC
3、通用可比指的是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对象间的比较,包括()。A.纵向比较 B.横向比较 C.斜向比较 D.全面比较 答案:AB
三、简答题
企业信息公开的载体主要包括哪些,简述其适用范围。标准答案:
(1)职工代表大会。企事业单位依法建立和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凡是法律规定属于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问题,都须向职代会报告,分别由职代会讨论、审议通过或决定。(2)会议通报。中层干部会、党政工联席会及工会小组长、职工代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通报会。这种形式适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动态,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征求职工意见的事项。
(3)厂务公开栏。设立厂务公开栏,定期或不定期通过书面形式公开有关内容。这种形式主要是公开那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群众比较关注、须让群众监督的内容。
(4)公司闭路电视和内部信息网络。公司生产经营的信息,涉及职工普遍关心的有关问题,通过公司闭路电视和内部信息网络公开。第二节 劳资协商
一、所谓(),是指对一项协议行动效率的评判,也即对其投入产出率高低的评判。A.行动标准 B.收效标准 C.效率标准 D.事实标准 答案:C
2、()对劳动关系作了明确的界定,是指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A.《劳动法》 B.《工会法》 C.《劳动合同法》 D.《民法》 答案:A
3、《劳动法》对劳动关系作了明确的界定,是指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在()发生的关系。
A.劳动过程中 B.签订劳动合同后 C.签订集体合同后 D.签订劳务合同后 答案:A
4、协商协议评估一般也需要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评估工作的主要环节不包括()。A.评估计划的拟定 B.评估者和评估机构的选定 C.评估计划的修订 D.评估报告的撰写 答案:C
二、多选题
1、企业社会责任是在一定时期社会赋予企业的经济、法律、伦理以及人道主义的期望,包括()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A.遵纪守法 B.保护环境 C.保护消费者权益
D.保护劳工的基本权利和人权 答案:ABCD
2、劳资协商决定事项落实情况评估的内容不包括()。A.协议方案是否合理 B.实施行动是否得力 C.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D.实施时机是否合适 答案:ABC
3、自“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产生以来,对其内涵的讨论就随之开始。总体而言,学者们主要从()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进行讨论。A.宏观 B.微观 C.局部 D.整体 答案:AB 第三节 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召开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建设
一、单选题
1、()是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也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局部制度,它是职工代表大会协调行动、集中意志、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A.民主集中制 B.民主协调制 C.民主选举制 D.民主投票制 答案:A
2、企事业单位的职能部门是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的主体。为了落实后大会各项决议,企业领导者可以通过()的方式,确定落实各项决议的具体承担部门,并责令它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落实方案。A.联席会议 B.小组会议 C.部门会议 D.集体会议
3、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是职工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组织领导机构,并主持会议。其成员应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的领导干部。()必须是本届职工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其人数可根据职工代表人数多少决定。A.主席团成员 B.工人 C.技术人员 D.管理人员 答案:A
4、()是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也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基本制度,它是职工代表大会协调行动、集中意志、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A.民主集中制 B.民主协调制 C.民主选举制 D.民主投票制 答案:A
5、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工作机制不包括()。A.信息沟通机制 B.咨询参谋机制 C.监督机制 D.财政协助机制 答案:D
二、多选题
1、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主要落实途径包括()。A.发布落实决议通知
B.通过职工代表落实职代会决议
C.对决议目标进行分解,以行政会议的方式进行落实 D.在信息公开栏发布落实决议通知 答案:ABC
2、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创新包括()。A.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述职制度 B.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联系群众的制度 C.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了解企业情况的制度 D.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监察制度 答案:ABC
3、国外员工民主参与已发展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出现过各种员工民主参与的形式与制度。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集体谈判 B.工人委员会制 C.员工董事、监事制 D.职工代表大会 答案:ABC
第六章 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第一节 突发事件处理
一、单选题
1、危机管理指()通过危机的事前控制、事中处理与事后恢复,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危机所带来的损害的一系列过程。A.组织 B.企业 C.用人单位 D.事业单位 答案:A
2、尽管危机本身充满着不确定性,但并不意味着危机管理的过程也是无序的和混乱的。这体现了危机管理的()。A.可预防性 B.灵活性 C.开放性 D.系统性 答案:D
3、危机处置的原则不包括()。A.保密性原则 B.快速性原则 C.诚意性原则 D.专业性原则 答案:A
4、通过危机的事前控制、事中处理与事后恢复,最大限制地降低或消除危机带来的损害的一系列过程被称为()。A.危机管理 B.危机干预 C.劳资冲突管理 D.民主管理 答案:A
二、多选题
1、以下属于危机处置样子的有(A.诚实性原则 B.主动性原则 C.真实性原则 D.利益兼顾原则 答案:BCD
2、危机处置的方法包括()。A.危机终止 B.危机隔离 C.危机消除 D.危机利用。)答案:ABCD
3、劳动关系运行中突发事件的重要表现形式是()。A.重大劳动安全事故 B.重大劳动卫生事故 C.重大产品生产事故 D.重大劳动争议 答案:ABC 第二节 劳动争议预防和劳动关系协调体系制定
一、单选题
1、我国目前劳动争议逐渐增多,从主体原因分析,主要是因为(A.用人单位所有制形式多元化
B.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C.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提高 D.用人单位剥削压榨劳动者 答案:B
2、冲突管理团队中的组织外部人员应该是()。A.劳动争议协调委员会人员 B.劳动行政部门人员 C.冲突管理领域专家 D.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答案:C
3、一般来说,冲突管理系统的建立并不包括()。
。)A.前期准备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实施运行阶段 D.维护完善阶段 答案:D
4、建立冲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
A.冲突管理设计团队的建立、培训与组织开发、运营与维护
B.冲突管理设计团队的建立、培训及组织评估,获得管理人员的支持,设计冲突管理人员和经费来源等方面的工作
C.冲突管理设计团队的建立、培训及组织评估,设计冲突管理人员和经费来源等方面的工作
D.冲突管理设计团队的建立、培训及组织评估,经费筹措等工作 答案:B
5、()是通过一种被认可的渠道将自己的抱怨向管理层或工会官员表达出来的方式,是正式的抱怨,是由雇员个人或团体就他或他们所受到的某一方面的待遇提出的。A.上访 B.投诉 C.申诉 D.举报 答案:C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劳动争议的因素有()。A.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劳动争议增加 B.收入差距扩大,群体间利益分化严重 C.政府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D.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 答案:ABD
2、我国劳动争议的特点是()。A.劳资矛盾不可避免性 B.劳动争议的易发性与多发性 C.集体劳动争议的强冲突性 D.劳动争议复杂性 答案:ABCD
第二篇:(二级)劳动关系协调师理论复习题
劳动关系协调师理论复习题(二级)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完整的劳动标准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也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层次是()
A.国家级劳动标准
B.行业级劳动标准
C.地方级劳动标准
D.企业级劳动标准
2.劳动标准散见于不同层次的规范性文件和合同文本中,其中效力等级最高的是()
A.集体合同
B.劳动规章制度
C.员工手册
D.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必须在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不得无故拖欠。如果由于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在不可抗力原因消除后()日内支付劳动者工资。A.10
B.20
C.30
D.40
4.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管理。
A.企业自己
B.商业保险公司
C.劳动保障部门
D.国务院
5.补充医疗保险的筹资比例由()确定。
A.法律
B.规章
C.行业标准
D.企业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
6.以下四种情形中,用人单位不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的是()
A.法定节假日
B.年休假
C.探亲假
D.事假
7、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
A.六十
B.七十
C.八十
D.九十
8、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标准工资是针对()小时的月平均标准工作“点数”而言的。
A.160
B.165
C.167
D.172
9、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10、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合同约定条款的是()
A.保密约定 B.劳动合同期限 C.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D.工作内容与地点
11、《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12、根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的得少于人民币()万元
A.五十
B.一百
C.一百五十
D.二百
13、下列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非全日期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并可以约定试用期
B.从事非全日制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C.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
D.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14、《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日
A.5
B.7
C.1
5D..30
15、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履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应当各自依合同履行所承担的义务。劳动者的义务通常由本人履行,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委托他人履行
B.劳动合同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的全部条款和各自承担的全部义务
C.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D.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16、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变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而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岗位调整,应当与劳动者的身体状况相适应,即调整后的岗位在劳动强度上应当低于以前,在专业技术要求上应当为劳动者所能胜任
B.劳动合同的变更并不一定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合议,只要一方提出的变更符合法律规定即可以进行变更
C.“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岗位调整,由于劳动者是工作能力,包括体能和技术不能胜任原工作,因此,调整后岗位的体能和技术等劳动技能要求不应当高于原来的工作岗位
D.在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这种情况下的岗位调整应当考虑到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劳动能力,调整后的岗位应当与调整前的岗位具有相关性或相似性
17、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3
B.5
C.7
D.15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进行经济性裁员时,用人单位应当优先留用人员的是()
A.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B.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C.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D.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19、下列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公司由于经济效益不佳,决定在现有100名员工中裁减15人,A公司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将公司解除合同的决定通知了员工本人,随后依法办理了离职手续
B.小李已在家B公司工作了十年,同于晋升无望,遂产生了跳槽的想法。在向部门负责 人提出口头辞职后的第二天,小李就离开了公司
C.老王今年已经57岁了,在C公司工作了30年。近期公司更新了生产设备,经多次培训后,老王仍然无法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公司向老王额外支付了一个月工资和相应的经济补偿后,解除了与老王的劳动合同
D.孕妇小张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公款数百万元,给公司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公司依法履行相关程序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0、小徐2009年12月3日与某IT公司签订了5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工资5000元/月,2012年3月4日期以小徐“考核不合格,经培训和调岗后,仍不合格”为由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小徐在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当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请问,该IT公司应支付给小徐()经济补偿?
A.12500元
B.7500元
C.15000元
D.12000元
21、根据《刑法》第219条的规定,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年以上()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A.1;1;3
B.3;3;5
C.3;3;7
D.5;5;10
22、集体协商机制主要包含的两项基本制度是()
A.集体协商制度(也称平等协商制度),集体合同制度
B.集体协商制度(也称平等协商制度),劳动合同制度
C.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
D.劳动合同制度,工会协商制度
23、关于集体协商代表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集体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自愿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
B.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指派
C.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
D.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24、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并经本单位()
A.工会主席担任主;民主推荐;本单位全体职
B.工会选派;民主推荐; 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
C.工会选派;民主选举;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
D.工会主席担任;民主选举;本单位全体职工
25、协商代表因更换、辞任或遇不可抗力等情形造成空缺的,应在空缺之日起()按照本规定产生新的代表。
A.15日内
B.20日内
C.一个月内
D.三个月内
26、集体协商的提出方应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 等,另一方接到协商意向书后,应于()予以书面答复。
A.15日内
B.20日内
C..一个月内
D.三个月内
27、下列关于集体谈判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次谈判的成功意味着双方之间的信任、合作关系得到了加强
B.谈判的成功预示着在今后的谈判中以及相互关系的处理方面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C.企业劳资关系中这种相互的信任和规范的运作,对保持劳资关系的稳定、企业的顺利发展意义不大
D.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可能在今后为双方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28、关于结束谈判的策略,表述错误的是()
A.学会运用好人坏人策略,施加压力、缓解紧张氛围
B.要一点一点解决问题,把每一个成果落到实处
C.在结束谈判阶段,要注意坚持自己的终极目标,逐渐减少让步
D.在结束谈判的阶段就无需关注冲突控制
29、一般在谈判开始阶段,往往要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当然与此同时也必须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底线,以此形成一个()
A.谈判跨度
B.谈判空间
C.谈判目标
D.谈判方式
30、关于集体合同的订立,下列各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B.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限一般为1至5年,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
C.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满前3个月内,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
D.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31、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须经全体职工代表()以上或者全体职工()以上同意
A.二分之一;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一;四分之一
D.四分之二;四分之二
32、关于集体合同的履行有如下说法,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集体合同一经生效,集体合同双方应当履行
B.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对方通报,并交由司法机构处理
C.集体合同双方应当建立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
D.集体合同一方或者双方每年至少向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报告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
33、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应当自受理协调处理申请之日起()日内结束协调处理工作。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协调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日期
A.30;15
B.20;10
C.30;10
D.25;10
34、凡没规定履行期限的集体合同,其有效期一般应视为()
A.六个月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35、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的程序是()
①调查了解争议的情况
②受理协调处理申请
③对争议进行协调处理
④研究制定协调处理争议的方案
⑤制作《协调处理协议书》
A.②①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①③
D.④⑤②①③
36、发生在生效后的集体合同实施过程中,由于其中一方未能遵守合同的约定或者双方对合同条款存在不同理解,从而引发双方的争议和纠纷,属于()
A.权益争议
B.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C.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D.利益争议
37、从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来看,工资集体协商不包括()。
A.企业层级工资集体协商
B.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C.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
D.全国性工资集体协商
38、下列关于工资协议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
A.工资协议,是指专门的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
B.已订立集体合同的,工资协议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并与集体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C.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双方的约束力是不对等的
D.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工资协议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工资协议
39、首次在部门规章中提出劳动关系双方应通过协商的方式制定工资制度的是()
A.《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B.《集体合同规定》
C.《外商投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几点意见》
D.《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40、《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在()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
A.省级、B.市级
C.县级
D.乡级
42、工资集体协商的技巧有助于增强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具体技巧不包括()
A.以诚取信
B.重点突破
C.步步紧逼
D.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43、劳动规章制度是()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在用人单位内部对()具有约束力,是()意志的体现。
A.用人单位;劳动者;用人单位决策层
B.用人单位;劳动者;用人单位全体员工
C.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决策层
D.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全体员工
44、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是()
A.约束对象不同、效力等级不同、效力范围不同、效力期限不同
B.制定主体不同、效力等级不同、效力范围不同、终止条件不同
C.约束对象不同、效力等级不同、效力范围不同、起始条件不同
D.制定主体不同、效力范围不同、效力期限不同、起始条件不同
45、关于企业劳动规章制度重要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不容置否的行为准则,是组织成员行动的指南
B.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奖惩的依据
C.劳动规章制度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唯一标准
D.劳动规章制度是资方有效管理劳方的利器
46、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设计中应该兼具(),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应当遵循()
A.合法性、强制性、真实性、效能性;合法原则、民主原则、公正原则
B.合法性、民主性、真实性、功利性;合法原则、合情原则、合理原则
C.合法性、民主性、真实性、效能性;合法原则、民主原则、公正原则
D.合法性、强制性、真实性、效能性;合法原则、合情原则、合理原则
47、薪酬制度是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企业制定薪酬时的注意事项。
A.同工同酬
B.基础工资逐年递增
C.合理设定加班工资标准
D.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48、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框架结构分为()部分,分别为()
A.3;目录、主文、附则
B.4;目录、前言、主文、附则
C.3;前言、主文、附则
D.4;前言、主文、附则;鸣谢
49、在规章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不包括()
A.严格执行,依章治企原则
B.前后统一,全面实施原则
C.合情合理,以人为本原则
D.各司其职,协作实施原则
50、劳动规章制度必须具有实际规范的标准,如果没有实际规范的标准,只有一些空洞的要求或一般原则,员工则无法遵循,企业也难以衡量。这说明劳动规章制度的实施必须满足以下哪项条件()
A.劳动规章制度的有效性
B.劳动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
C.实施机构的明确性
D.企业行政部门的权威性
51、对于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员工的处罚,如果雇主可以采取较轻的惩戒手段以实现惩戒的目的,原则上不得解雇劳动者,否则将被认为违反解雇的()
A.平等待遇原则
B.必要性原则
C.最后手段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52、劳动规章制度实施的重要机构,不包括()
A.劳动规章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
B.劳动规章制度执行的处罚机制
C.劳动规章制度的信息反馈机制
D.劳动规章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估机制
53、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措施,只停留在文本阶段,未被进一步转 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这是劳动规章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A.形式化
B.空洞化
C.短期化
D.主观化
54、在企业依据劳动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惩戒的过程中,()是指对于同样程度的违反劳动规章制度的行为,应给予同种类、同程序的惩戒处分。
A.平等待遇原则
B.必要性原则
C.最后手段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55、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是()
A.职工代表大会
B.企业工会
C.董事会
D.企业党政联席会
56、()是国有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主要政策依据。
A.《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厂务公开制度规定》
B.《关于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
C.《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
D.《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57、相较于非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根据《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的规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还应进行厂务公开的一项内容是()
A.集体合同文本和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
B.职工提薪晋级、工资奖金收入分配情况
C.社会保险以及企业年金的缴费情况
D.劳动争议及处理结果情况
58、企业重大决策必须务公开听取职工意见,并提交()审议。
A.企业党政联席会 B.企业工会
C.董事会
D.职工代表大会
59、()是指职代会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所具有的两项基本权力。
A.任免权和审议权
B.决定权和否决权
C.否决权和审议权
D.决定权和任免权
60、()是组织管理沟通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雇主和雇员之间相互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
A.劳资沟通
B.劳资协商
C.集体沟通
D.集体协商
61、从性质上说,()是指用人单位工会代表和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法律行为
A.劳资协商
B.集体协商
C.厂务公开 D.职代会
62、《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有关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决定方式和企业重大事项的决定属于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范畴,用人单位具有()
A.共决权
B.否定权
C.单决权
D.投票权
63、选择合格和合适的评估机构和评估者是协商协议评估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主负责评估工作的具体实施。
A.评估工作的组织机构
B.评估工作的执行机构 C.评估工作的管理机构
D.评估工作的监察机构
64、劳资协商的劳方协商主体是()
A.用人单位工会和劳动当时人个人
B.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
C.用人单位劳动者整体利益代表的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或劳动者当事人个人
D.劳动当事人个人
65、员工民主参与是指()
A.员工通过一定的企业机构,介入管理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通过与管理层的交互作用,参与和影响管理行为的过程
B.员工通过工会组织及职工代表制度等,与管理者就工作标准、劳动环境等问题协商并达成一致的过程
C.员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企业关键问题,介入管理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通过与管理层的交互作用,参与和影响管理行为的过程
D.员工通过“总经理信箱”等企业沟通渠道,与管理层人员沟通、讨论,参与和影响管理行为的过程
66、《企业民主管理规定》规定,职工代表实行()
A.常任制
B.连任制
C.轮换制
D.一任制
67、职工代表在任期内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
A.暂时空置,下任再选
B.由其他选举单位按照规定补选
C.由原选举单位按照规定补选
D.由用人单位视情节决定处理办法
68、员工民主参与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这是按照()划分的。
A.参与的组织等级层次
B.参与的程度和方法
C.参与的目标
D.参与的主体
69、《企业民主管理规定》指出,企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职工代表人数最少不少于()。
A.10人
B.20人
C.30人
D.50人
70、()可以帮助用人单位查找自己内部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A.申诉受理
B.申诉处理过程
C.申诉处理意见
D.申诉结果的汇总与分析
71、员工申诉是指员工认为自己在()遭到不平等待遇或发现用人单位内部的不法行为时,提出要求解决的行为。
A.生活中
B.工作中
C.学习中
D.活动中
72、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七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
A.5人
B.10人
C.15人
D.20人
73、我国《劳动法》第八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对仲裁仲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D.二十日
74、《集体合同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A.企业工会
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75、集体合同争议是指基于()发生的争议,通常发生在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
A.劳动合同
B.劳务合同
C.聘任合同
D.集体合同
76、集体行动争议是指由于劳动者的()而引发的集体劳动争议。
A.工作行为
B.集体行动
C.工作表现
D.集体活动
77、“()”是解决集体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之一
A.着重协商
B.着重调解
C.着重仲裁
D.着重诉讼
78、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尽量使争议双方就争议事项达成和解并形成新的共识,以()促和解是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的主要手段。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79、集体劳动争议仲裁应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15日之内结束,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日。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D.二十日
80、《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对申请仲裁的时效做了明确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8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中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D.二十日
8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
D.申请人
83、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中没有()。
A.劳动者的和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B.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C.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D.劳动者的薪资水平
84、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于仲裁申请的条件审查不包括()
A.仲裁申请的事项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
B.提出仲裁申请的当事人是否具备申请人的资格
C.仲裁申请人的工作水平
D.是否在仲裁申请的时效期间之内多项选择题
1.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有()
A.集体合同
B.劳动规章制度
C.员工手册
D.劳动合同
2.根据我国现行立法,用人单位可以从职工的工资中代扣的情况只限于()
A.应由职工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B.应由职工负担的各项社保险费用
C.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D.工会会费
3.有以下()情形的职工不能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A.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B.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C.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D.职工请假累计1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4.就业歧视是指没有合法的目的和原因,基于()原因,采取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者给予优惠的行为。
A.种族
B.肤色
C.能力
D.宗教
5.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以下()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
A.出席劳动模范大会
B.出席先进工作者大会
C.当选代表出席妇女联合会组织召开会议
D.罢工
6、综合经济效益评价法一般包括()
A.综合指数法
B.功效系统法
C.打分排除法
D.比例权重法
7、对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评价包括()
A.劳动合同的规范性
B.劳动基准法的遵守情况
C.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运行状况
D.职工职业技能和文化生活情况
8、以下情形中,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是()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B.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月不一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
C.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D.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
9、保密条款或者保密协议约定的主要包括()
A.保密义务人
B.保密内容、范围
C.保密措施
D.违反保密义务的责任
10、劳务派遣只能在()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A.临时性
B.替代性
C.季节性
D.辅助性
11、下列关于劳动合同订立和档案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人单位的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发生变更后30日内应当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办法劳动用人备案变更手续
B.劳动合同档案管理的程序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档案材料的收集、劳动合同的分类归档、明细目录的编制以及档案编码的编制
C.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要求,自与新招用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与职工续订劳动合同的之日起30日内或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5日内,到劳动部门进行用工备案
D.劳动合同台账可以采用电子表格形式,台账登记项目一般包括以下列内容:员工姓名、身份证号、员工编号、入职日期、劳动合同终止日期、变更事项和日期等内容
12、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履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发生了变更,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B.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自愿加班协议,劳动自愿加加班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费
C.劳动者在工作中,遇到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的,为了保证工作及时完成,应按照管理人员的指令进行操作,但在事后,劳动者有权对其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D.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1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有下列()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和劳动者协商变更工作岗位,如果劳动者拒绝变更,则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B.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公负伤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C.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D.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14、下列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情形中,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是()
A.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B.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C.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D.劳动者主动辞职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的事由的是()A.劳动合同期满
B.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或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C.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D.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16、在我国,各级政府劳动行政部门都会定期发布劳动关系状况的各种指标的统计数据,它们集中反映出劳动关系的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向。在众多统计数据当中,与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密切相关的包括()
A.综合性经济指标
B.劳动力市场状况 C.就业与失业状况
D.劳动报酬、劳动争议状况
17、关于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的开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职工和企业任何一方均可提出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
B.集体协商的提出方应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等,另一方接到协商意向书后,应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
C.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
D.集体协商要约书应该明确提出进行集体协商时间、地点和议题等等,还应附有协商代表资格认定书
18、关于集体协商代表的更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工会可以更换任何一方协商代表
B.未建立工会的,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可以更换职工一方协商代表
C.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可以更换用人单位一方协商代表
D.协商代表因更换、辞任或遇有不可抗力等情形造成空缺的,应在空缺之日起5日内按照本规定产生新的代表
19、进行集体协商需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因此应当搜集了解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企业外部的信息资料包括各企业现行规章制度,特别是涉及职工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方面的规定
B.地区和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工资增长水平和其他劳动标准、劳动条件的情况、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属于企业企业外部的信息资料
C.各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包括上一状况和本预测水平是集体协商需要搜集的企业外部的信息资料
D.企业内部的情况资料包括近年来本企业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状况
20、形成谈判的先决条件包括()
A.谈判双方既存在矛盾又存在共同利益
B.参与谈判的双方具备相互的信任
C.有充分的有效时间了解对方的需要、资源与抉择
D.谈判双方在人格、地位、物质力量等方面获得独立或对等的地位
21、()属于集体谈判的策略
A.开始谈判的策略
B.中间谈判的策略
C.最后谈判的策略
D.结束谈判的策略
23、关于集体协商的流程与结果,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集体协商会议只能由企业方首席代表主持
B.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事先未预料的问题时,经双方协商,可以中止协商,中止期限最长不宜超过15天
C.集体协商达成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D.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面协商处理,上级工会应当积极代表职工参与争议的处理,也可请有关专家参与争议的处理
24、集体协商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需要面对职工以及职工代表的质询,下列说法正确的()。
A.接受集体合同草案的质询,前提要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B.对于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目的和意义有局部认识即可
C.要善于倾听,抓住关键
D.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下列各选项中属于集体合同解除或终止的条件有()
A.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B.集体合同期满后,一方不同意续订集体合同的 C.集体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
D.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
26、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处理包括()。
A.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B.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自行协调处理
C.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应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7、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从其方法上来说主要包括()
A.负责监督检查的人员亲临企业现场,直接询问和了解有关情况
B.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掌握来自实践中的情况
C.不定期就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D.随时就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28、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在同行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由行业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同级企业代表或企业代表组织,就行业内企业()等事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行业。
A.职工工资水平
B.劳动定额标准
C.最低工资标准
D.利润分享标准
29、下列各选项关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责、体现作为的客观要求工会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劳动报酬是职工合法权益的核心内容
B.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1少(市、区)以地方人大立法的形式制定颁布了集体合同的地方性法规
C.通过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起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就能更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D.通过协商的方法,使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诉求找到平衡点,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劳动权益,增强职工的归属感、自尊心、从而与企业加强合作,共谋企业发展
30、()属于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A.工资协议的期限
B.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C.行业最高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D.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31、劳动规章制度的有效条件包括()
A.制定主体合法
B.制定目的合情、合理
C.制定内容合法、合理
D.制定程序合法
32、下列关于劳动规章制度起草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确定起草班子人数时应该遵循精干有效的原则
B.在确立了起草理论联系实际后,要由起草人员拟定劳动规章制度大纲
C.起草大纲决定着以后起草工作的成败,一定要反复论证
D.形成的草案文稿不是正式的劳动规章制度,无需符合劳动规章制度的外在表现形式
33、劳动规章制度公示的举证方式主要包括()
A.签字确认
B.拍照或录像
C.申请公证
D.参与培训
34、企业制定一套完备的劳动规章制度,不仅需要符合法律的要求,还需要符合技术要求。下列关于劳动规章制度制定技术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要有依据性和针对性
B.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应符合有关格式的要求
C.劳动规章制度的表述要遵循企业决策层的口吻
D.劳动规章制度的语言要体现严肃性和严密性
35、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劳动规章制度实施的()等众多问题,使得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推行受到严重干扰。
A.形式化
B.缺损化
C.扩大化
D.偏离化
36、在劳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监督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
A.自我监督检查
B.配合国家的检查
C.专项检查
D.常规检查
37、劳动规章制度违法时的处理方式包括()
A.通过共同协商对劳动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B.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赔偿经济损失
C.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D.企业承担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害
38、企业在对劳动规章制度进行审查时,重点审查的内容包括()
A.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
B.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
C.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
D.劳动规章制度的表述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条款是否完备
39、厂务公开的指导原则包括()
A.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 B.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实等求是、注重实效、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和保护商业秘密
C.必须坚持董事会的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动员职工广泛参与 D.必须与企业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
40、根据《企业民主管理规定》,企业应当向职工公开的内容包括()
A.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
B.集体合同文本和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
C.生产经营目标及完成情况
D.社会保险以及企业年金的缴费情况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商业信息分为()两类
A.技术信息
B.管理信息
C.经营信息
D.资产信息
42、员工参与的财政形式,即分享制较为典型的包括()
A.绩效工资制
B.组织所有权分享制
C.团队奖金制
D.报酬分享制
43、劳资协商的劳方主体可以是(),协商的事项包括用人单位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规章制度。
A.用人单位工会代表
B.职工代表
C.劳动者当事人
D.出资者
44、一般情况下,协商者要把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划分为()
A.理想目标
B.可接受目标
C.最低目标
D.最高目标
45、关于职工代表大会的提案落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提案答复一式三份,分送提案人、企业党委办公室、提案人单位保留
B.提交答复一式三份,分送提案人、提案工作很会员、提案人单位保留
C.提案落实的建议单位有关领导审阅后,由提案工作委员会转发各有关单位和个人落实答复
D.提案落实的建议单位送有关领导审阅后,由企业党委办公室转发各有关单位和个人落实答复
46、起草职代会决议的大会秘书组由()构成。
A.党委
B.工会
C.职工代表 D.行政办公室人员
47、根据2012年新颁布的《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的规定,职工监事依法行使的权利包括()A.参加监事会会议,行使监事的发言权和表决权
B.就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提议召开监事会会议 C.参加公司行政办公会议和有关生产经营工作的重要会议,行使表决权 D.列席董事会会议,并对董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者建议
48、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员工申诉过程中的职责主要有()
A.制定员工申诉制度,规范员工申诉流程
B.保证员工申诉渠道畅通
C.深入员工,倾听员工声音
D.协调劳动争议各方积极解决矛盾,妥善处理员工申诉问题
49、建立员工申诉制度应遵守的原则主要有()
A.申诉规则的制度化
B.申诉机构的正式化
C.申诉范围的明确化 D.申诉程序的合理化
50、集体劳动争议的主要特征包括()
A.集体劳动争议主体的特殊性
B.争议内容有特定性
C.集体劳动争议影响力较广泛
D.集体劳动争议突发性强,处理难度增大
51、员工申诉处理的程序主要有()
A.受理员工申诉
B.查明事实
C.解决问题
D.申请仲裁
52、通常情况下,根据参与人数以及协商流程,协商可分为()
A.即时协商
B.会议协商
C.个别协商 D.集体协商
53、集体劳动争议的主要特殊包括()
A.集体劳动争议主体的特殊性
B.争议内容有特定性
C.集体劳动争议影响力较广泛
D.集体劳动争议突发性强,处理难度增大
54、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A.企业层面的调解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B.企业调解组织尚不健全
C.社会化调解格局还未完全形成 D.政府重视度不够
55、《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A.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
C.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D.企业工会
56、处理集体劳动争议一般要坚持三方协商原则,即由()三方代表进行集体协商,提出调解方案。
A.政府
B.工会
C.员工
D.雇主
57、重大争议应急调解机制的职能和作用主要有()等。
A.明确重大争议应急调解协调的职责分工
B.排查重大争议案件隐患
C.妥善处理重大争议案件
D.落实重大争议信息报告制度
58、调解终结的具体方式包括()
A.当事人自行协调
B.当事人撤回申请
C.当事人拒绝调解
D.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能达成调解协议
59、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可以分为()等阶段。
A.起诉与受理
B.准备与调查
C.协商与解决
D.开庭与审判
60、劳动争议诉讼文书具有()等明显的特点。
A.劳动争议诉讼文书制作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B.劳动诉讼文书必须依据国家的劳动法、民事诉讼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进行制作
C.劳动争议诉讼文书必须由争议双方共同起草
D.劳动争议诉讼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 6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仲裁员有()情形之一,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
A.是本案当中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属的B.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C.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D.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第三篇:劳动关系协调师
2013年下半年广东省劳动关系协调师
二、培训内容
依据劳动关系协调员(师)《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六大职业功能模块进行授课。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
(一)劳动标准实施管理;
(二)劳动合同管理;
(三)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
(四)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五)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
(六)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
三、培训师资
由国家和省内在劳动关系领域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授课辅导。
四、培训对象
各单位分管人力资源工作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工会负责人以及负责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相关人员。
五、培训时间及地点
拟于2013年9月初开始,准确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六、考试时间
2013年12月21日(全国统考)。
七、培训费用
全国统一费用。培训费、教材资料费、鉴定考核费等合计:劳动关系协调员2600元/人;劳动关系协调师3800元/人;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副高级职称)6500元/人。
八、培训证书
通过培训并经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合格者,由国家人社部核发全国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2013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粤人社发〔2013〕31号)文件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对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人员提高专项津贴标准:正高级职称提高为每月1000元,副高级职称(包括高级技师)提高为每月800元。各地直接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执行。
九、报名办法
请报考人员对照申报条件(附件1),填报《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个人申请表》(附件2), 并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
2、大一寸黑白光面照片或白底彩色照片2张;
3、学历文凭复印件;
4、本专业证书复印件;
5、从事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或相关职业)年限证明。
十、联系人及电话: 文秀芬 81590109 *** 传 真:(020)81593082
附件1
(一)劳动关系协调员(助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高中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2.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经本职业三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时数。
(二)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高中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相关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
(三)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高中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9年以上;2.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接从事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一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时数;
3.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3年以上;4.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0年以上;
5.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7年以上;
6.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以上。
劳动关系协调员(师)职业资格申报条件
第四篇: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
(劳动关系协调师)
论文题目: 构建和谐电力企业的浅谈
构建和谐电力企业的浅谈
摘要: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企业。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电力企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现应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结合我电力企业实际,从以下方面对构建和谐电力企业进行探讨。
关键词:和谐企业; 电力; 关系; 利益相关者
建设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发展,不仅是构建社会和谐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下面研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建设和谐企业,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二、企业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三、企业必须要处理好与各个利益相关者。
一、建设和谐企业 促进企业发展
建设和谐企业,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企业保持活力,创造最佳效益。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不断的社会财富作支撑,而社会财富的涌现是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基础的。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更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关键。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面临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运行质量,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进步都有赖于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成为充满生机活力、不断创造最佳效益的企业,才能为建设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事关广大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对电力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和谐企业也就无从谈起。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为基础,以和谐劳动关系管理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企业文化为支撑,筑牢安全“长城”,打造安全型企业。应把安全生产作为员工的根本利益、最大幸福,认真研究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安全工作各种可变因素,通过劳动关系协调管理与劳动保障机制“双轮”驱动,实现制度约束和柔性管理的融合,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三是推进民主管理,维护员工利益。员工群体是建设和谐企业的主力军,建设和谐企业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把维护员工群体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长期、公开的信息交流通道,收集员工的意见,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关心员工生活,推进送温暖工程,做好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扎扎实实地为员工特别是困难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实现企业盈利长期稳步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员工的福利,不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是建设学习型企业,发挥人才作用。培养人才、人尽其才,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动力源”。因此,建设和谐企业,必须充分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群体的创造力。应坚持管理创新,切实抓好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的落实,真正建立起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营造读书求知氛围,开展以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员业培训,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的职业技术复合型人才。
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强大精神支撑。把企业建设成为人际关系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营造鼓励人干事、支持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通过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广大职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应以稳定保和谐,以发展促和谐,以创新推和谐,以公正求和谐,以优秀的企业文化
育和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深入细致地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以科学理论武装员工,保持员工的先进性。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特别要加强思想引导,帮助广大员工认清形势、顾全大局,正确对待企业发展中的利益关系调整,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激发员工旺盛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发展、社会和谐尽心尽力。
构建和谐企业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和谐企业是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和谐,以及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和谐。按照这个要求,建设和谐企业应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二、构建和谐企业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1、新型的人际关系。新型人际关系,就是公平合理的利益关系和关心他人、互相帮助的互助关系。
调节利益关系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根本。马克思指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这一利益关系处理的妥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企业的和谐。要妥善处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企业与员工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努力保持企业与员工利益关系的平衡与稳定。在劳资制度、确定岗位工资和奖金分配系数上关心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要首先想到“利益关系的平衡”。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胡总书记指出,社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要大力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要大力宣传和发扬“艰苦创业、爱厂如家、求严务实、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使员工始终保持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建立员工教育体系,大力开展培训兴企,自学成才、争创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的活动,大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使广大员工自觉尽好对企业应尽的义务。
2、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利益关系之一,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环节。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关系到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系到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发展、稳定的大局。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关键是及时签订和认真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明确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基本法律制度,是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应在协调劳动关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认真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千万不能存在着电力企业的自身优越,签不签劳动合同无关紧要的思想。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员工自主协商劳动关系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双方在决定工资和其它劳动条件过程中,充分表达各自的利益并达成一致意见,实现企业与员工互利双赢。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不能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办法,要重新构建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协调、员工参与的管理格局,这是新型劳动关系体制
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保持劳动关系长期和谐的基本条件,这一管理格局有利于妥善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预防和解决利益矛盾,有利于引导劳动关系的双方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协调平衡。
工会组织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要加大工作力度,及时签订和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以及劳动保护协议、女职工保护协议;不断完善和充实劳动合同、两个协议的内容;逐步扩大劳动合同和两个协议的覆盖面,使劳动合同和两个协议成为劳动关系的“稳定器”,使劳动关系按照平稳的轨道运行。
3、融洽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建立融洽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各级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和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宗旨和权为员工所用、利为员工所谋、情为员工所系的工作理念。要经常深入基层、倾听员工的心声、了解员工的心意,关心员工的疾苦,解决员工的困难,并协调解决企业与员工劳动关系,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员工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为企业工作。只有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员工才会一心一意为企业拼搏。各级管理人员一定要用真情来对待员工,象对待亲兄弟一样关心员工,为员工诚心诚意办好事,长期不懈办实事,竭尽全力解难题。人是有感情的,企业对职工好一点,员工会用百倍的工作回报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是互融的紧密关系,企业要在员工身上发挥才能,有效使用企业资源,权责平衡,创造更高的利润或价值。员工对企业有待遇、地位、机会等要求,实行民主管理,充分考虑员工物质和精神需求,让员工感到企业是自己的家。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合理科学的用工管理的文化体系,真正体现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增加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和谐、共赢,稳定和谐发展。
各级管理人员要转变思维方式,学会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学会用全局的视角审视问题。一项政策出台,不要先想到企业的利益而不顾员工的利益;不要以为企业能承受的东西,员工也能承受。一定要考虑到员工的愿望和利益。这样考虑问题,才会处事公平,让员工满意,才能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利益,让企业健康蓬勃的发展。
三、构建和谐企业必须要处理好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构建和谐电力企业必须要处理好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现依据利益相关者分析工具和电力行业的特殊性质,将其划分为员工、社会二种群体,以此来推进构建和谐的电力企业。
1、企业要积极帮助员工的个体发展
企业不仅是一个员工养家糊口的地方,而且还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寻求精神追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机构”。员工是企业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因此,构建和谐电力企业必须要处理好企业和员工的关系。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本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首先,企业要理解员工,重视员工、激励员工、培养员工,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权利和地位,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尊
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内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轻松、向上的工作环境,挖掘员工的潜力。其次,企业要关心员工,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积极帮助员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第三,企业要重视提高员工自身素质的培训,引导员工不断提升职业竞争力,将个人的职业成就和企业的战略发展联系到一起,做到互惠共赢。第四,企业要处理好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员工个体之间的关系。使建设和谐企业的思想深入人心,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各项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提高各级部门的执行力。
2、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电力企业既是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同时又带有公用事业的性质,这种双重身份,使电力企业在完成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创造出社会效益。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电力企业要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外部和谐,最重要的就是强化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国家电网公司于2008年12月率先发布了中央企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指南》,这标志着电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进入理念与管理实践全面融合的新阶段。电力企业要把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坚持“发展公司、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目标,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总之,建设和谐企业是电力企业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也是促进企业管理发展的重大实践活动。建设和谐电力企业,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层,从企业性质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努力营造内、外部和谐发展环境,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来福,胡秀玲.构建和谐供电企业的要素[J].供电企业管理,2008,3:15-16.[2]杨辉.建设和谐电力企业的思考[J].广西电业,2009,7:55-58.
第五篇:2012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
浅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摘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权利,也是取得劳动报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与之同时产生劳动关系也成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和出台,在进一步规范劳动关系的同时,如何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也成为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谨通过阐述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分析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建设性意见三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劳动关系 和谐发展
劳动关系, 又称劳资关系, 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 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扎根我国,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劳动关系带来了种种考验。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而真正的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社会关系很多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是要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是转变方式的前提和基础,转变方式是加快发展的动力和途径。只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吸纳稳定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才能不断促进企业发展。
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推进城镇化。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中来,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应该接纳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形成人口聚集发展、创业稳定持续、消费增长提升的城镇效应,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3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劳动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企稳回升中,东部沿海出现的用工荒等,从一个侧面就说明只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稳定和扩大就业,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保障。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动薪酬兑现方面
工资是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 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是我国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 劳动关系的性质也发生改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利益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利益原则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处理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劳动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利益关系。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者追求收入最大化, 双方各自争取自己的利益。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企业成本最小化的要求, 劳动者和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摩擦日益增多, 劳动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也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一下两方面:
⑴分配不公平, 贫富差距过大, 造成劳资对立, 劳动关系恶化。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者的收入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权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保障,工会、劳动报酬集体协商制度等组织和措施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但其自身权利认知的有限性和有效信息拥有的不对称性,导致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仍属于弱势群体,对收入分配没有决策权,分配不公、分配制度不合理、部分职工收入偏低的现象仍然存在。“不患贫而患不均”,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引起的劳动者的不满,极易造成劳资矛盾的激化。
⑵存在低工资、低加班费和拖欠克扣工资现象。工资报酬是劳动者最为关心的劳动关系要素。在市场经济下, 工资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价格, 影响着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解除, 而且对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虽然《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仲裁法》的修订和出台,在保证劳动者及时足额得到劳动报酬方面有诸多成效,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想方设法压缩在工资报酬方面的投入控制人工成本从而达到利润的最大化,是劳资双方的主要矛盾,从而衍生的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必然引起劳资对立, 劳动关系恶化。
2、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与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社会保险较好地发挥了“安全网”、“稳定器”作用。但有的企业认为社会保障将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利益。因此, 由于企业不愿意自觉地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或者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还不完善,从而导致社会保险漏缴、欠缴现象出现, 损害了劳动者的长远利益, 增加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影响了企业的和谐稳定。
3、劳动合同管理方面
劳动关系管理中, 劳动合同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大量的劳动争议是因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而引起的。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也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新《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为劳动合同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在非全日制用工、农民进城务工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二)、劳动者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者作为劳动关系构建的另一方,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也有决定性作用。劳动者对自身权益认知不够,过分关注眼前利益,或者恶意钻法律的空子过度维权,都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民工也成为劳动者队伍中的越来越重要的一员。其流动性高,用工不稳定,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对长远利益的认识,都给用工管理,社会保险覆盖等方面造成了困扰。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劳动关系出现的矛盾是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虽然目前我们已经有比较完整的劳动关系政策法规,建立了相应的体制机制,但这些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迄今为止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劳动关系的转换主要是通过管理机制的理顺来实现的,这个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因而要求做到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一)、政府必须对企业劳资矛盾进行适度干预。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要坚持依照法律和政策办事,使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进一步提高劳动立法层次,规范立法行为,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将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纳入到国家法律体系。政府要通过一系列劳动法规政策干预企业劳动关系的价值取向,使企业劳动关系始终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态势,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劳动执法监督力度,改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制度,把劳动关系的调整纳入到法制化轨道。
(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1、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突出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的职能中,要把“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与“促进发展,维护权益”的原则结合起来,把工会工作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构建和谐之中。当前,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严格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推进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互利双赢地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为重点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积极建立行业性、区域性合同制度和职代会制度,增强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关心困难职工生活,帮扶困难职工创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广大职工体面劳动,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2、要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的劳动关系,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充分认识“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征,积极开展协商、协调工作,推动企业依法经营、关爱职工,激励职工关心企业、贡献力量,实现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工会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地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一系列活动,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工程、重点单位劳动技能竞赛,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时代精神,引导职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功立业。
(三)、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切实关爱职工权益。
⑴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 健全劳动合同制度, 协调企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构建和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 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为维护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制度保障。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规范劳资双方, 为协调劳动关系提供支持。
⑵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工资是职工最基本、最直接、最大的权益。依法支付职工工资是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最基本的义务。在工资收入分配时, 企业要坚持按劳分配和同工同酬的原则。按劳分配是指企业在内部分配上既反对平均主义, 又反对贫富差距悬殊。企业要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结合绩效考核公平、公正地确定职工地劳动报酬水平, 以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防止分配不公造成的两极分化。另外, 企业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按法律法规及时地、足额地支付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和各种津贴。
⑶推进民主管理,让广大职工充分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坚持职代会制度,深入贯彻平等协商。企业定期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商讨确定当生产经营目标及目标达成所要采取的重点措施计划,审议通过重大变革方案,让职工代表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决定权。坚持企务公开制度,将广大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落到实处。在涉及公司重大投资项目、重要经营决策、人事变动方案、表彰奖励事项等都通过各种会议、内部网络、橱窗公示栏等进行公开,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职工的监督。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设职工精神家园。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对内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应以全体职工为轴心、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努力塑造培育优秀、独特的企业文化、信用文化、品牌文化、行业个性文化,使企业成为一个人人都有共同 的价值观念和历史使命感、主人翁责任感的有机整体。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让职工认同企业的共同愿景和使命,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自主管理。我国很多知名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而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反过来又对企业发展起 到了巨大的推动和整合作用。象海尔在资本扩张过程,通过 推广企业“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的营销理念,激活了一大批“休克鱼”,最终使企业站上了国际家电品牌的高峰。
3、关注职工培训,全面提升职工素质。
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加强劳动保障政策学习,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素质。首先,对国家、省、市及公司劳动保障相关政策进行收集整理,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并汇编成册,方便日常工作所需。其次,履行企业告之义务,修订《员工手册》,督促员工认真阅读。此外,还认真做好新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可以通过外聘讲师、外送短期培训、购买书籍等多渠道组织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分批培训,从而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⑵加强普通职工的政策宣传,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在企业内部组织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宣讲,使职工明确自身权利,知晓自身义务,对生产劳动中的“可为”、“不可为”确实做到心中有数,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
综上所述,和谐的劳动关系时企业稳定的基础, 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因此,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于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双方互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董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发展》,英才高职论坛,2008年第1期; [2] 吴正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党工共建 争先创优专栏,2011年03月; [3]王贵军,《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6年第12期;
[4]程延园 《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王玲.《浅析我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