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著作权管理办法》(定稿)

时间:2019-05-14 16:0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著作权管理办法》(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著作权管理办法》(定稿)》。

第一篇:《湖北省著作权管理办法》(定稿)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

《湖北省著作权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4月25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省长王国生

二○一一年五月五日

湖北省著作权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著作权管理,保护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以下统称著作权),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惩治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著作权管理。

本办法所称著作权管理,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的服务、保护、监督和管理活动。

网络作品的著作权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科技、经济和信息化、广播电影电视、财政、公安、工商和海关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著作权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著作权管理工作的领导,保障与著作权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

第五条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有关著作权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情况加强监督,维护著作权人及有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著作权管理工作责任制,开展业务培训和宣传教育,规范有关登记、备案程序,为著作权人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著作权受法律保护。鼓励检举、揭发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对检举、揭发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人员,有关部门应当保护其合法权益,并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七条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鼓励、扶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建设,支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依法开展工作。

申请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第八条从事著作权代理业务及中介服务的机构应当依法执业,接受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著作权登记

第九条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登记工作。

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作品登记工作需要,依法委托有关单位受理作品登记申请,并对其加强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十条作品登记实行自愿申请原则。作品不论登记与否,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

计算机软件作品的登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著作权人自愿申请作品登记的,应当向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依法委托的单位提出。

申请作品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作品登记申请书;

(二)作品登记表;

(三)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

(四)作品说明书;

(五)表明作品著作权归属的证明;

(六)公民身份证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证明;

(七)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作品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作品登记核查工作,对符合登记条件的作品应当核发作品登记证;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作品,不予登记,并及时告知申请人。作品登记证是用于认定著作权权属的证据之一。

第十二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作品,作品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一)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二)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

(三)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作品登记机关应当撤销登记:

(一)登记后发现有本办法第十二条所规定的情况的;

(二)登记后发现该作品的著作权权属与事实不相符的;

(三)申请人申请撤销原作品登记的;

(四)登记后发现属重复登记的。

第十四条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已登记作品的著作权人、作品名称、登记时间等相关资料定期进行公告,并向公众提供查询服务。

第十五条图书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出版外国或者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著作权人的图书和电子出版物,应当与著作权人订立书面出版合同,并按规定向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版合同登记。

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接受委托,复制外国或者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著作权人或者其授权的组织、个人制作的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应当与委托人订立委托复制合同,并按规定向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委托合同登记。

第十六条著作权人以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依法进行登记。著作权质押合同自《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证》颁发之日起生效。

第三章作品使用

第十七条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等,未经合法授权,印刷、复制、制作等生产经营者不得印刷、复制、制作。

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等经营者,不得销售无合法来源证明的复制品。

广播电台、电视台、娱乐场所、网站等经营者,不得违法播放音像制品,不得违法使用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

第十八条使用他人作品,应当经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许可。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九条使用他人作品,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双方约定了付酬标准的,按约定执行;没有约定的,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作品使用者应当自使用该作品之日起2个月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作品使用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时,著作权人姓名(名称)、地址不明的,应当在1个月内将报酬连同邮资以及使用该作品的情况交有关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由该组织及时转付给著作权人。

第二十条法律规定著作权由国家享有的本省作品,其著作权由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代为行使。在著作权保护期内使用该作品的,需经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许可并按规定支付报酬。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收到支付的报酬后应当及时上交同级财政。

第二十一条发生著作权纠纷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调解;著作权合同中有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著作权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或事后未达成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章管辖和执法检查

第二十二条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以及认为应当由其查处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市、县两级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本行政区域内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对同一侵犯著作权的案件都有管辖权的,由最先立案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因管辖权发生争议或者管辖不明的,由争议各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其共同的上一级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管辖;其共同的上一级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直接指定管辖。

第二十四条上级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处理下级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管辖的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也可以将自己管辖的案件交由下级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下级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为其管辖的案件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可以报请上一级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第二十五条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健全投诉、举报受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办事程序,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查处著作权违法行为。

第二十六条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可以依法对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等出版、复制和销售单位以及与著作权保护有关的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对上述单位和场所进行检查时应当有两个以上执法人员同时在场,并出示执法证件。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主动配合。

第二十七条执法人员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并提交复核报告。

第二十八条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有关证据,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收集:

(一)查阅、复制与涉嫌侵权行为有关的合同、发票、账册、单据、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书面材料;

(二)对涉嫌侵权的作品、复制品等抽样取证或者先行登记保存;

(三)对涉嫌侵权的有关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先行登记保存;

(四)其他可以依法采取的取证措施。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取证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侵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侵权行为人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并销毁侵权复制品、没收涉案材料和设备、罚款等相应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在申请作品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作品登记的,由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撤销登记,并对申请登记人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出版或者复制单位未按规定进行合同登记的,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前,当事人依法要求听证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听证。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处罚的执行。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三条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著作权侵权行为时,对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四条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拒绝、阻碍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1996年1月8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的《湖北省著作权行政管理暂行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99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浙江省著作权管理办法

浙江省著作权管理办法

2008年11月24日 15时44分108

主题分类: 知识产权

“著作权”

浙江省著作权管理办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56号

《浙江省著作权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吕祖善

二○○八年十一月四日

浙江省著作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著作权(版权)的行政管理,加强对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保护,鼓励文化创新,促进版权相关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著作权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著作权管理,是指与著作权行政管理相关的管理、服务、指导和保护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版权相关产业,是指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文化娱乐、广告设计、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等产业。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著作权管理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安排、落实著作权管理工作所需经费。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有利于促进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作品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新闻出版、文化、广电、工商、公安、海关、科技、教育、财政、外经贸、信息产业、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著作权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 管理服务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著作权管理工作责任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宣传教育,规范有关登记、备案程序,为著作权人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七条 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省作品登记工作。

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作品登记工作需要,依法委托有关单位受理作品登记申请,并对其加强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八条 作品登记实行自愿申请原则。作品登记证是用于认定著作权权属的证据之一。

下列作品可以申请登记: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计算机软件作品的登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著作权人可以向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作品登记。

申请作品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作品登记申请书;

(二)作品登记表;

(三)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

(四)作品说明书;

(五)权利保证书;

(六)公民身份证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证明;

(七)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作品登记核查工作,对符合登记条件的作品应当核发作品登记证;对权属不明或者不受著作权法律、法规保护等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作品,不予登记,并及时告知申请人。

第十条 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已登记作品的著作权人、作品名称、登记时间等相关资料定期进行公告,并向公众提供查询服务。

第十一条 在本省印刷或者复制境外著作权人的出版物等,印刷、复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提交授权书等著作权证明和相关合同等材料,依法办理登记。

在本省出版境外著作权人的出版物的,省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事项时,应当要求出版生产经营单位向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提交出版合同等相关材料,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登记。

第十二条 著作权人以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著作权质押合同,并按规定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合同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质押合同登记的具体条件和程序,由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第十三条 订立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合同或者转让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合同备案。

第十四条 举办涉及著作权的展会活动,举办者应当及时向展会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通报有关情况,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场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版权相关产业专业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和机制,规范竞争秩序,提高市场的版权保护水平,为版权相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十六条 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等,未经合法授权,印刷、复制、制作等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印刷、复制、制作。

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等经营者,不得销售无合法来源证明的复制品。

广播电台、电视台、娱乐场所、网站等经营单位,不得违法播放音像制品和违法使用电子出版物。

第十七条 直接使用或者通过技术设备使用他人作品用于商业活动的,经营者应当取得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许可。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使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作品的使用权、获得报酬权时,应当在行使该权利前发布公告,公告期60天;所得报酬应当及时缴入国库。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著作权纠纷进行调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机关的申请,对有关案件中涉及著作权的问题出具意见。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保护和管理制度,指导权利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落实保护措施,依法加强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保护。

第三章 执法检查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著作权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依法维护著作权人及有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健全投诉举报受理和巡察等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办事程序,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日常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依法处置违法行为。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涉嫌损害公共利益的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相关场所、物品进行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有关证据,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予以收集:

(一)查阅、复制有关的合同、发票、账册、单据、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书面材料;

(二)对有关的作品、复制品等抽样取证或者先行登记保存;

(三)对有关的工具、设备、材料等物品先行登记保存;

(四)其他可以依法采取的取证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检查和取证时,被检查、取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二十三条 公安、海关、文化、广电、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部门应当加强与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配合,建立协作制度,加大对著作权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有关单位应当积极配合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查处著作权侵权行为。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侵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视其情形,予以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并销毁侵权复制品、没收涉案工具(设备、材料)及罚款等相应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申请作品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作品登记的,由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撤销登记,并对申请登记人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为制止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依法申请保全证据。

第二十八条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内蒙古自治区著作权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著作权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

(第171号)

《内蒙古自治区著作权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5月1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年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6月26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

巴特尔

2010年5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著作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著作权的行政管理,保护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版权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著作权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版权相关产业,是指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学艺术、文化娱乐、广告设计、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等产业。

第三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公安、海关、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部门应当加强与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配合,加大对著作权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第四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著作权管理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并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上传者

知盟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场主管部门应当规范竞争秩

序,加强对版权相关产业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对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举报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侵权行为的,经查证属实,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管理服务

第七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宣传教育,规范有关登记、备案程序,为著作权人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八条

自治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区的作品登记工作。

自治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作品登记工作需要,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受理作品登记申请,并对其加强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九条

作品登记实行自愿申请原则。作品登记证是用于认定著作权权属的证据之一。

下列作品可以申请登记: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计算机软件作品的登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申请作品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作品登记申请书;

(二)作品登记表;

(三)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

(四)作品说明书;

(五)权利保证书;

(六)公民身份证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证明;

(七)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自治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作品登记核查工作。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核发作品登记证;对权属不明或者不受法律、法规保护等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一条

自治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已登记作品的著作权人、作品名称、登记时间等相关资料定期进行公告,并向公众提供免费查询服务。

第十二条

已登记的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撤销作品登记,收回作品登记证,并予以公告:

(一)作品登记资料与生效司法判决、仲裁裁决或者事实不相符的;

(二)已登记的作品超过著作权法定保护期的;

(三)申请人申请撤销原作品登记的;

(四)其他应当予以撤销作品登记的情形。

第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作品登记,应当缴纳登记费。登记费的缴纳标准及其管理办法,国家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国家未作规定的,由自治区财政、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自治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

在自治区印刷或者复制境外著作权人出版物的,印刷、复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自治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提交著作权权利证明和相关合同等材料,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登记。

在自治区出版境外著作权人出版物的,自治区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相关审批事项时,应当要求出版生产经营单位向自治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提交出版合同等相关材料,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登记。

第十五条

订立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合同或者转让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向所在地人民

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合同备案。

第十六条

举办涉及著作权的展会活动,举办者应当向展会所在地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通报有关情况,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使用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作品时,应当在行使该权利前发布公告,公告期为60天,公告期满无异议方可使用,并应当将所得报酬上缴国库。

第十八条

直接使用或者通过技术设备使用他人作品用于商业活动的,经营者应当取得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许可,并按规定支付报酬。

第十九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著作权纠纷进行调解。

第三章 执法检查

第二十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著作权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依法维护著作权人以及有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受理和巡察等工作制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

第二十一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与著作权保护有关的出版、复制和销售等场所进行监督检查。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对上述单位和场所进行检查时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未按照规定进行监督检查的,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拒绝接受检查。

第二十二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有关证据,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予以收集:

(一)查阅、复制有关的合同、发票、账册、单据、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书面材料;

(二)对有关的作品、复制品等抽样取证或者先行登记保存;

(三)对有关的工具、设备、材料等物品先行登记保存;

(四)其他可以依法采取的取证措施。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检查和取证时,被检查、取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申请作品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作品登记的,由自治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撤销登记,并对申请登记人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从其规定。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已做出具体处罚规定的,本办法所称著作权即版权。本办法自2010年6月26日起施行。5

第四篇:外资企业知识产权(著作权)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管理规定

--目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定义和保护范围

4.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5.知识产权归属 6.知识产权管理总则 7.专利管理 8.商标管理 9.著作权管理 10.奖励与惩罚

11.职务发明或设计、创作人的权利和义务12.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1.目的

为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规范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调整员工在产品研发、产品设计及其他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或其他智力劳动成果,实现公司与员工双赢的目的,根据《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定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江苏****科技有限公司全体员工。

3.定义和保护范围

3.1 本规定所称的知识产权是指员工在执行公司工作任务过程中,或虽非执行工作任务但利用公司名义或主要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智力劳动成果时所取得的权益。

3.2 智力劳动成果是指经过创造性智力劳动获得的各种实验研究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成果、实验原始记录和各种数据、文件材料、图片、技术资料、实验样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各种声像材料、程序软件、文学作品、美术摄影作品及其他作品等成果。

3.3 上述3.1和3.2条所指的智力劳动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情形(以下统称职务智力成果):

(一)员工在工作时间内或工作中取得的智力劳动成果,即在执行公司产品研发计划、进行产品技术改造、完成创作任务、设计任务,或履行其他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智力劳动成果;

(二)员工履行本职工作之外,完成公司交付的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取得的智力劳动成果;

(三)虽然在业余时间完成,但利用公司名义或主要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取得的智力劳动成果;

(四)对公司现有知识产权的改造、改进、改编、完善、升级等,以公司现有的知识产权为基础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

(五)因工作原因而衍生或附带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

(六)退休、调度或离职的员工在离开公司一年内完成的与在公司承担或分配的工作任务有关的智力劳动成果;

(七)执行本职工作而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其他智力劳动成果。

3.4 与职务作品有关的定义

3.4.1 利用公司的名义是指在商务、技术以及其他知识产权合作中使用公司名称、字号。3.4.2 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利用公司的资金、原材料、机器设备、试验研究设备、各种未公开的技术资料、产品配方、秘方、工艺流程及其说明、声像材料等。3.5 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及各种权利的定义。

3.5.1 专利权: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职务发明专利权。

3.5.2 商标、服务标识:指公司拥有注册的和尚未注册、正在使用的和未使用的各种产品商标和服务商标、商号、字号,以及公司有权使用的各种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包括公司原有的和员工在工作中创作设计的各类商标标识。

3.5.3 著作权(或称版权):员工在完成职务作品时创作的包括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宣传资料、广告内容、管理文件、各种合同、文书、论文、报刊、画册、声像作品、声像材料、美术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和编辑作品。

3.5.4 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产品秘方、配方、分析方法、制作工艺、操作规程、技术诀窍、技术经验、财务信息、客户名单、各种资料、图片以及其他技术秘密。

第二章 知识产权的管理部门和职责

4.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4.1 根据公司目前的情况,先成立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人力行政部、生产部、品管部、营销部、设计部、采购部、工程设备部、财务部等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公司法务和总经理助理。组长和副组长均由总经理指定,组长负责领导小组的常务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进行工作。

4.2 在未成立专门知识产权部门的情况下,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履行以下管理职责:

(一)制订公司知识产权工作战略、方针、政策和工作计划、规划,并报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审议、决定公司有关知识产权工作事项;

(三)办理公司的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手续,管理公司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四)负责公司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打击侵权行为;

(四)对职务发明的发明人、设计人和其他职务知识产权的创造人进行奖励或按照规定、约定支付报酬;

(五)筹措和管理知识产权经费。

(六)负责对公司知识产权的评估工作。

4.3 公司法务在总经理和公司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一)负责建立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

(二)负责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与应对,依法处理企业内外部知识产权纠纷;

(三)负责起草、审核和管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各种合同;

(四)负责对公司相关人员进行知识产权法律常识的宣传和培训。4.4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职责:

(一)对公司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和总经理负责,并代表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管理本部门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事项;

(二)负责具体办理与本部门业务有关的知识产权工作。

5.知识产权工作会议

5.1 知识产权领导小组以知识产权工作会议的方式安排、展开工作。会议分为年会、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应当至少每月召开一次,临时会议在遇突发事件或其他必要情况时召开。

5.2 所有会议均由领导小组组长召集并主持,领导小组组长应当在会议召开前三日将会议时间和会议议程通知会议参加人,会议重要或必要时,邀请总经理参会,以便对知识产权工作进行总体部署。

5.3 会议主要职责如下:

(一)总结上公司知识产权工作,展示上的工作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在知识产权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或个人进行奖励;

(二)制订下一战略、工作计划、目标和实施方案;

(三)修订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四)部署、安排各部门应承担的知识产权管理职责。5.4 定期会议主要职责如下:

(一)总结前段工作情况,安排下一阶段工作;

(二)形成公司月度知识产权工作报告,作为公司日常知识产权工作依据。5.4 临时会议主要完成临时预定的会议议程,解决临时或突发的问题。

5.5 由于公司目前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因此会议是管理和解决公司知识产权相关

工作的暂时性机构,各参会人员均应当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的参与会议,并按照安排履行自己的义务,共同做好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的起步工作。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管理

6.知识产权归属

6.1 按本规定第3条,凡职务智力成果所形成的知识产权以及公司委托他方研究、开发、设计、制作等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其所有的财产权利由公司享有,合同或协议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确定。6.2 著作权归属

6.2.1 职务作品的作者享有署名权、获得奖金和报酬权,除此之外著作权的其他权利均由公司所有。

6.2.2 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或设计的作品或软件,如不是执行本职工作的结果,并与作者在公司从事的工作内容无任何关系,同时又未使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或以公司已经存在的其他知识产权为基础,则属于非职务作品,其著作权属于该员工享有。

6.2.3 公司委托他人开发、创作或设计的软件、作品的权利归属以委托合同进行确认,一般除署名权以外的其他权利由公司享有。6.3 专利权归属

6.3.1 员工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所有权均由公司所有,完成发明创造的员工享有获得报酬、奖金的权利和署名权。

6.3.2 公司委托他人开发或他人委托公司完成的发明创造,其专利权的归属由委托开发合同进行约定。

6.3.3 公司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其专利权的申请和行使按书面合同的约定办理。如无书面合同约定,由完成开发的各方共同享有。6.3.4 符合3.3条规定条件以外的专利权归员工所有。

6.4 公司对所有的商标、商号、字号,包括已经注册的、尚未注册但正在使用或曾经使用过的各种商标由公司或与公司关联的其他主体享有独占所有权。

6.5 其他知识产权如商业秘密、技术秘密、产地证明或其他工业产权等根据相关规定由公司享有。

7.知识产权管理总则

7.1 在公司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法律化。

7.3 与其他公司或个人进行合作研究或合作开发时,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中必须订立知识产权归属及保护知识产权的条款。在签订合作开发合同、技术合同和专利实施许可、商标转让许可、著作权转让许可合同时,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要求。

7.2 公司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时,具体实施该项业务的部门需将转让方案报公司知识产权领导小组批准,并经总经理签字方能生效;所有的对外知识产权转让均须签订书面合同。7.3 公司在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技术改造时,应当确定恰当的研究开发方向和起点,制定正确的产品和销售战略、目标,避免重复研究或无效果研究,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并且应对所研究知识产权的法律状态进行调查,防止侵权纠纷的发生。7.4 公司研究、开发、创作的职务智力劳动成果,能申请法律保护的,应及时办理申请、注册和登记。8.专利管理 8.1 专利申请管理

8.1.1 根据本规定、合同约定确定公司各类发明创造申请权的归属。

8.1.2 公司申请专利前,发明人活设计人应当填报《专利申请表》,《专利申请表》必须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1)是否是公司的计划项目;

(2)申请专利的理由及发明创造的专利性;(3)申请人及确立申请人的理由;(4)发明人或设计人。

8.1.3 各部门对符合申请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应及时报告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组长,由其安排相关人员办理专利申请。

8.1.4 公司员工对其职务发明创造要求申请专利,但经公司主管领导及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研究认为不适合申请的,应向发明创造人说明原因、妥善处理。

8.1.5 公司与员工就其职务发明创造是否申请专利协商不一致时,职务发明创造人不得以个人作为申请人申请专利,否则其申请无效,且公司有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侵权责任。8.2 专利实施及许可

8.2.1 专利实施和许可由公司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和法务负责管理和实施。8.2.2 专利实施包括:使用专利技术开发新产品和进行技术改造。

8.2.3 许可包括:转让或许可公司已经拥有的专利或专利申请权;受让或被许可其他单位或个人拥有的专利或专利申请权。

8.2.4 凡准备申请专利的项目,应在取得专利申请日和申请号后再签定合同,不得在专利申请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避免以后发生纠纷。8.3 专利权的保护和专利纠纷的处理

8.3.1 公司员工对未申请专利和已申请专利但尚未公开的发明创造,均有义务对其全部内容承担保密义务,不得向外泄露,更不得对外界由其媒体公开,否则应当按照公司《保密管理规定》的要求承担违约或赔偿责任。

8.3.2 公司员工调岗、离职、退休时,应将全部技术资料、实验记录、材料文件、样品、产品等全部交给公司,并对其技术内容、信息负有长期保密义务,并且上述人员不得以任何名义申请与其在公司工作期间承担本职工作或接受工作任务有关的专利。

8.3.3 在专利申请公布和公告前,负责专利研发和申请的人员、联络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对其内容负有保密责任。

8.3.4 对举报他人侵权行为,保护公司专利权作出较大贡献的员工,公司将按照《员工奖惩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给予适当的奖励。8.4 其它

8.4.1 专利权被授予后,专利证书由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区统一交接不给档案室保存。8.4.2 公司将专利成果和实施效益情况作为对员工的考核,以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职务聘任、晋升和工资福利待遇调整的主要依据之一。9.商标管理

9.1 商标管理工作的范围包括制订商标工作战略规划、计划、制度以及进行商标注册、保护、商标专用权终止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商标设计、商标注册、商标续展、商标纠纷处理、商标使用监督、商标专用权许可与转让等。

9.2 公司设计部应当根据公司的发展和市场状况,结合行业动态和经济形势,不断更新公司宣传商标的内容,并融入时尚元素,使公司的商标内涵丰富又易于宣传和被大众接受。9.3 新产品开发时就应考虑着手设计其适应商标,并在新产品投放市场前申请商标注册,以获得商标专用权。

9.4 注册商标期限届满前,如果公司需要继续使用,则公司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应及时办理该注册商标的续展。

9.5 许可使用、转让公司注册商标或受让他人的注册商标,必须由公司知识产权领导小组报

请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办理并签订相关合同。法务应当起草或审核好上述合同并监督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保护好公司利益。

9.6 公司员工应注意保护公司注册商标权,如发现冒充和假冒等侵权行为,应当第一时间报告公司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应当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汇报总经理。9.7 公司与外部发生商标纠纷时,由公司知识产权领导小组会同法务共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形式汇报总经理。10.著作权管理

10.1 公司及其员工对其所创作、开发或设计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不论在何地发表,自完成之日起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享有著作权。

10.2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公司所有。创作人员享有署名权,著作权有关的其他权利由公司享有,公司可根据作品的实际效用给予作者一定的奖励。

10.3 公司委托他人创作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应当在委托合同中明确约定属于公司。10.4 公司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并采取积极措施,避免侵犯他人的权利。

10.5 公司员工有权保护公司的著作权不受侵犯。发现侵犯公司著作权的行为时,应及时向公司报告,公司知识产权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汇报总经理。10.6 发生著作权侵权纠纷或著作权权属纠纷时,由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和法务共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汇报总经理。

11.奖励与惩罚 11.1 总则

11.1.1 公司对在知识产权的管理、实施、许可转让、保护工作中做出较大成绩的部门和人员给予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

11.1.2 对未按本规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或管理不善,造成公司知识产权权益受损的,公司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部门负责人责任。对谋取个人利益为目的给公司财产和声誉造成损害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严重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1.1.3 对违反本规定,在知识产权使用、改进等方面给公司无形资产和经济利益造成损失的或引起其他纠纷的,视情节轻重给相关责任人处分、赔偿经济损失,直至追究法律责任。11.1.4 凡举报他人侵权行为,为保护公司智力劳动成果权作出贡献或挽回较大经济损失的个人,公司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11.1.5 凡本规定未提及数额的奖惩参照《员工奖惩条例及实施细则》的奖惩数额确定。

11.2 专利的奖惩

11.2.1 职务发明专利权被授予后,在实施或许可实施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时,公司将一次性给发明人或设计人一定数额奖金或报酬。

11.2.2 对专利工作实施和保护贡献突出的人员公司应给予奖励。

11.2.3 奖励和报酬的分配原则:按贡献大小分配给发明人、设计人、实施人以及对公司专利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其他人员。11.3 商标和著作权的奖惩

11.3.1 公司员工设计的商标被公司选用后将给予一次性奖励。

11.3.2 本公司员工设计的商标被本公司采用后给本公司带来巨大效益的,将给予重奖,并将其业绩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职务晋升和待遇调整的条件之一。

11.3.3 凡举报他人侵权行为,为保护本公司的商标专用权或著作权作出贡献,挽回经济损失的个人,本公司将给予一次性奖励。

11.3.4 凡举报他人侵权行为,为保护本公司的软件著作权做出贡献,挽回经济损失的个人,本公司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12.职务发明或设计、创作人的权利和义务

12.1 本规定所指职务知识产权发明人、设计人、或作者享有如下权利:

(一)专利技术:完成者享有署名、参与许可实施专利技术和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

(二)科技成果完成者享有署名、参与许可实施专利技术和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

(三)设计作品、科技作品、计算机软件、摄影摄像作品和其他作品的完成者享有署名、修改、保护作品完整以及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

(四)公司所有职务知识产权完成者获得本规定的奖金和报酬后仍可享有获得其他奖金和报酬的权利。发明人、设计人或作者已经去世的,此项权利属合法继承人享有。

12.2 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区成员及其他知识产权工作者的权利:

(一)对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各项工作有提出建议的权利。

(二)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者,有获得奖励的权利,其成绩作为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有优先获得进行业务培训、考察、学习机会的权利。

12.3 公司所有员工均有保护公司知识产权不受侵害的义务,任何人不得利用职权、工作便利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泄露、发表、使用、许可转让公司的知识产权。涉及公司知识产权的所

有员工均应遵守公司保密管理规定的要求,并与公司签订《员工保密协议》。13.附则

13.1 本规定的解释权归法务。13.2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湖北省殡葬管理办法

湖北省殡葬管理办法

《湖北省殡葬管理办法》已经2000年9月27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发布施行。

省长 蒋祝平

2000年10月17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火葬区和土葬区的殡葬管理。

第三条 殡葬管理工作的方针是: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坚持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殡葬管理工作的领导,动员群众,推行殡葬改革。

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殡葬管理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民都应当遵守殡葬管理规定。

第五条 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少数民族群众自愿改革丧葬习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章 火葬和土葬管理

第六条 因地制宜地划定火葬区和土葬区,凡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地区,均划为火葬区;交通不便的地区暂划为土葬区。

火葬区与土葬区的划分,由县(含县级市、省辖市的区,下同)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部门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七条 凡在火葬区内死亡的人员,除国家和本办法另有规定外,遗体一律实行火葬。非火葬区人员死于火葬区内的,应就地火化。

禁止将火葬区遗体运到土葬区土葬;禁止将骨灰装入棺木再行土葬。

第八条 火葬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遗体土葬提供墓地、墓穴及其他便利条件。

第九条 火化后的骨灰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有利管理、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处理。骨灰应存入骨灰堂、骨灰公墓,提倡不留骨灰或植树代墓等新式葬法。

第十条 土葬区应建立土葬公墓埋葬遗体,未建土葬公墓的地方,遗体应埋入荒山瘠地;无荒山瘠地的,实行平地深埋,不留坟头。

第十一条 土葬区内自愿实行火葬的,应予鼓励,他人不得干涉。

第十二条 禁止在下列地区建造坟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区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

(三)水库、河流堤坝、水源500米以内;

(四)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以及重要建筑物、居民居住区500米以内。

第十三条 禁止利用烈士陵园、烈士墓地从事经营性的公墓销售业务,禁止恢复或新建专门的宗族墓地,禁止将已经迁移或平毁的坟墓返迁或重建,禁止为活人立墓。

第三章 殡葬设施管理

第十四条 省民政部门应根据全省殡葬工作规划和殡葬改革的要求,提出殡葬设施的布局方案和建设规划,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建设殡仪馆、经营性公墓,经县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州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民政部门审批;建设殡仪服务站、骨灰堂、农村公益性墓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县民政部门审批。利用外资兴建殡葬设施,由省民政部门报国家民政部审批。

前款所列项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申报、审批殡葬设施建设项目时,应当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布局、规划执行。

第十六条 殡葬设施由民政部门的殡葬管理单位按照国家民政部门的标准兴建。

第十七条 经营性公墓在一个县所辖范围内应避免重复建设,公墓经营单位应当服从殡葬管理部门的管理。

严禁炒卖墓穴、墓地。

第十八条 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由乡(镇)、村兴办和管理,安放本乡(镇)、村已故村民的

遗体或骨灰。

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不得对外经营。

第十九条 公墓管理单位凭用户出具的火化证明(火葬区)或死亡证明(土葬区),出售或无偿安排墓穴和骨灰存放位置,并统一使用省民政部门制发的安放证书。

第二十条 公墓建设应坚持节约土地的原则。埋葬骨灰的单人墓或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在土葬区内,安葬单人遗体占地不得超过4平方米,双人墓不得超过6平方米。

墓主使用公墓墓穴年限20年为一个周期,期满前公墓单位应当通知墓主重新办理续用手续,自通知之日起满30日仍不办理续用手续的,作为无主墓穴处理。

第二十一条 省民政部门对公墓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取缔非法公墓,制止非法经营活动,规范公墓管理。

第四章 殡葬设备和丧葬用品管理

第二十二条 生产殡葬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禁止制造、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殡葬设备。

第二十三条 民政部门依法实施对丧葬用品的生产、销售以及殡葬服务等方面的监督管理。禁止依法成立的殡葬事业单位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经营尸体冷藏棺(柜)、水晶(玻璃)棺和殡仪馆业务等;禁止生产、经营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禁止在火葬区生产、销售棺木等土葬用品。

第二十四条 殡葬运尸专车经县以上交通部门核定后,免交车辆通行等费用。

第五章 遗体处理和丧事活动管理

第二十五条 遗体处理,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运送遗体必须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理,防止传染疾病和污染环境。

(二)殡仪馆承办火葬区遗体的运送。遗体一般由殡仪车运送。

(二)火化遗体,属于正常死亡的,须凭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属于非正常死亡的,须凭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和准予火化的通知。

(四)无名尸体凭公安机关的证明火化,其丧葬费用由财政开支。

第二十六条 办理丧事应当文明、节俭,破除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陋习。禁止在办丧事中看风水、做道场、打丧鼓及沿道路抛撒纸钱、冥钱等。

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按习俗举行的丧葬仪式,应在规定的场所内进行。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办理丧事,不得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城镇居民办理丧事,应在殡仪馆内进行,禁止城区内搭棚祭吊。

第六章 涉及华侨、外籍华人及港澳台胞的殡葬事务管理

第二十八条 华侨、外籍华人及港澳台胞要求将死亡人员骨灰运回我省在原籍县安葬的,应向安葬地所在县侨务、外事、台湾事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相应的主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确定有关安葬事宜;要求将遗体运回我省在原籍县安葬的,应事先报经省民政部门批准,并依法办理入境手续,安葬地点由原籍县民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十九条 华侨、外籍华人及港澳台胞要求修复祖坟,应向坟墓所在县侨务、外事、台湾事务主管部门或民政部门申请,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章 殡葬事业单位的管理

第三十条 殡葬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殡葬事业单位(包括殡仪馆、殡葬服务站)应当做好殡葬和殡葬服务工作。殡葬事业单位的新建、搬迁和维修费用应列入地方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依据有关规定,减免相关税费。

第三十一条 县以上民政部门应当加强殡葬执法工作,及时有效地查处殡葬方面的违规行为。

第三十二条 殡葬事业单位应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机制,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十三条 殡葬事业单位在向丧户推荐收取费用的服务项目时,应由丧户自愿选择;未经丧户同意,不得强行提供。

第三十四条 殡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禁止以任何借口刁难丧户,禁止向丧户索取财物。

第八章 罚则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条例》和本办法,在火葬区将遗体土葬或火葬后将骨灰装入棺材埋葬,以及在禁止建造坟墓的地区建造坟墓的,由县以上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强制火葬并平毁坟墓,对直接责任人处1000元以下罚款。其中在耕地建造坟墓的,由县以上国土资源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非法经营墓穴、墓地的,由县以上民政部门责令限期迁移或平毁坟墓,获得非法收入的,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数额最多不得超过3万元。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从事禁止的丧葬业务,或在火葬区内生产和销售棺木等土葬用品的,由县以上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5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借办理丧事进行封建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的,由民政部门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九条 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十条 殡葬职工因玩忽职守造成恶劣影响或酿成重大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殡葬设施:指殡仪馆、火葬场、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骨灰堂、骨灰墙。

殡葬设备:指火化机(炉)、殡仪车、尸体冷藏棺(柜)、水晶(玻璃)棺等。

丧葬用品:指骨灰盒、墓用石材、寿衣(袋)、花圈等。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民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4年11月8日发布的《湖北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下载《湖北省著作权管理办法》(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著作权管理办法》(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北省工商登记管理办法

    湖北省工商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统一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事项,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宽松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注册资......

    湖北省招投标管理办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 第 306 号 《湖北省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6月4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省 长罗清泉二〇〇七年七月八日......

    湖北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大全)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4-04-15 【生效日期】2004-04-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湖北省以工代赈......

    湖北省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2009年03月19日来源: 鄂政发〔2005〕49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

    湖北省林业管理办法

    湖北省林业管理办法 (1991年8月2日湖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林业管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效益,根据......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范文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公益林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

    湖北省注册建造师管理办法

    湖北省注册建造师管理办法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9-3 15:40:26 【字号:大 中 小】 [关闭窗口] 鄂建[2007]48号 关于印发《湖北省注册建造师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

    《湖北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全文

    《湖北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全文 从湖北省交管局获悉,本月6日至15日,湖北交警将联合安监、教育、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打非治违”交通违法集中整治第四波——整治校车。重点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