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呈报《毫不动摇抓发展、千方百计促增收--我县山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报告

时间:2019-05-14 16:5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呈报《毫不动摇抓发展、千方百计促增收--我县山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呈报《毫不动摇抓发展、千方百计促增收--我县山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报告》。

第一篇:关于呈报《毫不动摇抓发展、千方百计促增收--我县山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报告

江西省靖安县委员会文件 靖协发„2010‟07号

-------------------------------- ★ ------------------------------- 关于呈报《毫不动摇抓发展 千方百计促增收──

我县山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报告

中共靖安县委、靖安县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县经济社会整体推进,必须重视和加快山区经济发展。近期,县政协围绕“我县山区经济发展情况”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经2010年11月19日县政协八届第17次常委会议协商讨论,最终形成《毫不动摇抓发展、千方百计促增收──我县山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现呈报县委、县政府,以供参考。

政协靖安县委员会

2010年11月19日 毫不动摇抓发展 千方百计促增收

——我县山区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大力发展山区经济对我县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县山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产业经济和规模效益的逐步形成,为山区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纵观全局和发展现状,仍存在着产业规模不大、特色不特、后劲不足、支柱作用不明显的问题,致使山区经济明显滞后于全县发展速度。如何加快发展山区经济,调优结构,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县政协组织农林科技工作组委员对我县山区经济(重点是山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走访山区乡镇、农户及县直有关部门,结合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收集整理了相关数据,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山区经济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我县山区有中源、罗湾、璪都、三爪仑四个乡镇(惯称山上片)。2009年四个乡镇有人口28243人,有耕地面积34780亩,其中水田面积32867亩,人均水田面积1.16亩;有林地面积675683亩,人均林地面积23.9亩;有毛竹林面积295748亩,人均毛竹林10.5亩。近年来,依托山区自然的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毛竹、有机白茶、绿色水稻、农家乐旅游四大产业的发 展格局。据2009年农业经济年报反映,四个乡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6234万元,仅占全县的15%。其中,农业收入6237万元,林业收入3630万元,外出务工收入1098.7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8.4%、22.4%、6.7%。2009年四个乡镇的农民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低于全县人均收入水平的6个百分点。以上数据充分显示出:我县山区资源非常丰富,但经济还是比较薄弱,发展应有一个较大的空间。

2、主要特点

(1)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山区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使致以毛竹、有机白茶、绿色水稻、农家乐旅游为主的四大产业初步形成。据调查:四个乡镇有毛竹林面积295748亩,有活立竹1809万株。年产毛竹140万支。竹产品加工也初具规模,已形成了竹地板、竹胶板、竹砧板、竹工艺品为主的有一定规模的竹产品。有机白茶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县政府制定了白茶产业的发展规划和鼓励扶助发展的措施,每年用于发展白茶的扶助资金达100万元。山区四个乡镇现有白茶面积8178亩,年产白茶6吨,分别占全县总量的63%和73%。我县有机白茶在外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自2006年以来,获得大奖16个,今年10月获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的“2010年全国特色产茶县”,被推荐为上海世博会参展产品。绿色水稻种植全面推广,山区四个乡镇有绿色水稻面积24946亩,年产量达1995万斤。以中源、三爪仑两乡为主的农家乐旅 游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2)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近年来,我县发展了一批与山区农业产业联系紧密的加工企业。全县已有规模以上的木竹加工企业13家,其中:与山区四个乡镇联系紧密的有远南竹业有限公司、友和食品加工厂、安宏竹胶板厂、江达园林实业有限公司、山友实业有限公司,这些企业为山区四个乡镇年加工毛竹达70万支,占总量的50%。友和食品加工厂有机水稻的加工订单,也伸延到了罗湾乡,现已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产生了一定的效益。这些企业为山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支持。

(3)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步推进。我县先后出台了《绿色水稻生产技术标准》、《有机白茶生产技术标准》等10多个地方标准。截止目前,全县建有12个大小不一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三品认证名牌达41个,其中与山区产业有关联的8个、江西省名牌农产品1个。

(4)民间合作经济组织初聚合力。全县共有专业合作社64个,其中与山区产业有关联的有:白茶合作社6个,养殖合作社3个,绿色大米合作社3个,竹业、有机蔬菜、农家乐各1个。民间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中介机构,在生资服务、市场预测、技术指导、销售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并在逐步向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上积极努力。

二、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政府引导力度不够,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山区经济如何发展一直是县委、政府探索的问题,但近年来,重视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对工业经济发展而言有所减弱。再者,山区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加上外界信息闭塞,大多数人满足于温饱现状,市场意识弱,市场竞争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区经济的发展。

2、农业基础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标准化程度低。我县山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程度低,大多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灌溉渠道、排灌设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又由于山高路远,交通十分不便利,受地域规模化条件限制,使得很大一部分涉农项目资金倾斜于山下七个乡镇,县、乡两级财政对山区农业基础投入、生产性投入严重不足。另外,山区经济由于资金缺乏和生产保障体系不健全,无法承担农业标准化市场带来的更多风险,难于接受农业标准化实施和推广,导致农业标准化技术滞后的恶性循环。

3、品牌培植意识不强,产业化规模程度低。近年来,山区农民对市场观念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品牌”意识仍较为模糊,“品牌”效益体会不深,很难营造出打造品牌意识的浓烈氛围。最重要的是,我县除优质稻、毛竹、茶叶等产品在一些企业的支持下,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外,其它的如蔬菜、畜禽等产业均无企业支撑,仍以初级产品外销为主,形不成订单优势,也更形不成产业规模,无法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目前而言,现有龙头企业也因规模小、竞争力弱,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地发展。

三、加快我县山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生态环境是我县最大的优势,要使我县山区经济稳步、健康、长效地发展,就必须利用好这一优势,做好生态产业文章,在战略上做到“三个毫不动摇”,在战术上做到“四个千方百计”。

“三个毫不动摇”是:

1、毫不动摇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多年来,我县就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在此战略的指导下,我县的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我们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生态立县发展的这项重要战略,正确处理好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现有森林资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保护力度。一是实行严格的砍伐制度,坚决打击乱砍乱伐的违法行为;二是清理一批违规建设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小水电站;三是严厉禁止矿业肆意开采,责令矿产开发业主和相关建设部门做好生态恢复工作;四是大力实行生态移民建镇工程。同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经营模式,吸引县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建设,使我县不仅成为人居乐园,还将成为财富的汇集地。

2、毫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策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 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内容。要使山区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山区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论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推广,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的销售,都需要大量的科技及经营管理人才,从现状来看,要求山区引进这些人才不太现实,只能就地培养人才,因此,要建立山区经济发展人才战略,制定山区农村人才中长期培训计划。通过科技知识的普及、宣传、推广,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加强农民对生态产业的认识,提高山区农民素质。同时,要积极做好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包括发展各种教育形式,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服务组织、农业协会、合作社等,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大力的培养,造就一批本乡本土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山区经济的“人才”问题,从而确保我县山区经济的长足发展。

3、毫不动摇坚持走生态农业、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多年来实践证明,我县山区经济发展离不开生态和绿色特色。这样既符合科学发展,又适合我县的实际。因此,要继续坚持走好生态农业、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把生态农业、绿色产业经济作为发展山区经济的主线来抓,继续做好做强以毛竹、有机白茶、绿色水稻、农家乐旅游为主的四大绿色特色产业,把其培育成为我县山区经济的支柱。同时,利用山区的特点,大力发展绿色农作物的种植,特种养殖,尽快让生态绿色产业真正撑起我 县山区经济的天地。

“四个千方百计”是:

1、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大支持力度。要使山区经济长足发展,加大投入是关键。其一是要增加对山区农业及基础设施的投入,县乡财政每年要有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山区经济建设预算计划,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用于向上争取资金的配套资金。其二是县直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发展山区经济支持力度,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上对山区乡镇倾斜,在报批项目、评估项目时予以优先。其三是要强化金融支持。降低贷款门槛,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允许以流动资产、山林和水面承包经营权、经济作物和饲养物作为抵押,为山区发展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其四是要落实好惠农政策,为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千方百计做强优势产业,提升综合效益。要壮大山区经济,必须做强优势产业。如何做强优势产业,根据我县山区的特点和自然条件,必须在一业为主、多业发展上有所突破,形成以大产业为主导、特色产业并进的发展格局。一是把毛竹产业当作我县一项大产业来抓。毛竹是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也是我县一个传统的优势产业,对我县山区经济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然而,就我县毛竹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竹林功能下降、粗放式经营、竹材利用率低下、原材料消耗高、竹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等,致使毛竹产业难以做大做强,与其相似的浙江省安吉县相比相差甚远。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应做好如下几点:(1)要把我县毛竹产业定位在大产业的发展格局上,成立一个“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有一名县级领导牵头协调,由林业局、经贸局、科技局、技术监督局、外经贸委、工商局、环保局、旅游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整合政府各部门的合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解决好决策等深层次的问题。(2)要大力改变目前竹林功能下降,立竹和产竹率低的问题。据调查,浙江省安吉县亩立竹是我县的一倍多,亩产竹是我县的6.5倍。因此,要通过大力开展低产林改造,积极推广竹林清理、竹腔施肥等技术,建立起一批毛竹丰产现代园区等措施,尽快提高我县的立竹数和产竹率。(3)要加强与林业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开发新的产品。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竹炭、竹饮料等产品现已开发成功。竹纤维已成为继棉、麻、毛、丝后可供利用的第五大天然纤维。因此,要加强与科研部门的合作,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使我县的毛竹由原先只用竹干到全竹的利用,实现初级产品向高科技产品转变。(4)要大力培植毛竹产业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毛竹产业的大发展。一方面要培育现有竹业企业的壮大;另一方面利用优越的毛竹资源优势,引进具有高科技加工竹产品能力的企业进入我县。二是培育壮大有机白茶产业。有机白茶是我县山区的一项特色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规模。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培育壮大,为此,应重点做 好扩大规模,建立高产茶园,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对现有白茶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大的营销公司,做到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工艺,提升我县白茶的品位和档次,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要继续发展绿色水稻种植。利用我县山区自然条件的优势,继续发展绿色水稻的栽种。在稳定现有面积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绿色水稻的种植,大力扶持与其联系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地扩大订单规模,县、乡政府更要加大其指导和引导的力度。四是农家乐旅游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农家乐旅游是我县山区一项朝阳产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应加大扶持,指导其健康发展。(1)政府要加大对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主导力度。制定我县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出台相关的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大力发展。(2)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有条件开办农家乐旅游的农户,在用地等问题上可采取一些宽松的政策。(3)积极开发旅游休闲产品,充分利用山区农户特色的加工工艺,实现农副产品与旅游产品对接,不断丰富“农家乐”内容。(4)制定我县农家乐旅游经营标准,规范从业行为,引导其上档次上水平。五是大力发展高山蔬菜。一方面要引导和指导高山蔬菜的发展,特别是在技术、品种引进上给予支持、扶助。同时可整合一些具有高山特点的土地资源,积极向外招租,引进能人、企业发展高山蔬菜的种植。另一方面,引进一些适宜栽种并可规模发展的品种进行试种。浙江省庆元县大面积成功种植的冷水茭白,对我们有 很大的借鉴作用,他们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与我们相近。茭白是一种生产成本低、易管理、栽种科技含量不高的冷水作物,广大山区农民容易接受。茭白又具有保鲜时间长、便于运输的特点,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我县在中源乡、罗湾乡也可引进试种。六是加快以娃娃鱼养殖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发展步伐。我县有着“中国娃娃鱼之乡”的美誉,有着养殖娃娃鱼的自然气候条件,更有着人工繁殖的经验。广东、浙江、陕西、湖南等地人工养殖的娃娃鱼已经上市,我县应加快发展步伐。鉴于养殖娃娃鱼的成本较高,有一定技术要求和风险较大的特点,建议引进一些企业进行规模养殖,与在山区农户中适度推行小规模养殖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发展,尽快让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千方百计搞活流通,健全流通网络建设。一是建立一个农产品专业市场,实现检测、低温仓储、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对接。二是建立一个专业农产品展示展览中心。集中展示展销靖安的农产品,包括加工种植、渔业、水产、畜牧业、花卉园艺及其相关产品,既提高了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又丰富了旅游项目。三是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实现“农超对接”。积极与大型商场、食品超市等大型连销协商,支持发展一批农产品直采基地,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

4、千方百计营造“品牌产品”氛围,提高产品公信力。要重视品牌效益,解决好当前我县农产品品牌乱、杂的问题,制 定企业创造品牌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争创自己的名优产品。一要创技术之新。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进先进技术,做好农产品深加工文章,提升农产品档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要创管理之新。依托龙头企业,鼓励“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老百姓经济,使小企业大聚集,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三要创服务之新。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政府部门做好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工作,专业社做好服务于成员的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产品的公信力。

主题词:协商监督 山区经济发展情况 报告

报送:政协宜春市委员会

抄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领导

靖安县政协办公室

2010年11月29日印发

共印40份

第二篇: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2010年11月20日

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我乡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城镇化发展不断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步伐加快;农村各项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观,农村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社会稳定。

(一)农村基本情况。******有38个村委会,186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10288户,人口38482人,其中******族38349人,**族122人,其他民族11人,劳动力11627人。全乡共有耕地面积65161亩,人均占有耕地1.66亩,大棚1597座。农业以小麦、玉米、棉花,设施农业为主,畜牧业以牛羊、家禽养殖为主。2010年全乡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我乡村级经济总收入达到亿元,较2009年增长14.29%,其中第一产业收入亿元,第二产业收入万元,第三产业收入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同比增收元。

(三)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及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全乡通自来水村有个;个村通村公路硬化率达%;通邮村达%;乡卫生院个,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农民因病返贫情况明显下降。全乡有小学所,初中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 %。全乡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人。

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我乡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短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少,附加值很低。目前全乡有农民以承包耕地为载体从事种植业,有%的农民“出售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目前,全乡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最大障碍。农民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

(四)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集体经济的发展存在误区。在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集体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一些村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新

农村建设的步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民致富的势头。

三、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乡新农村建设步伐。

1、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一是把粮食做为主导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作物品质与产量意义十分重大,它是第二、三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保证;二是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既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又吸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三是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名、特、优、新的产品。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产品增产增值。要积极大胆吸取外地好的经验,好的办法,鼓励广大农民艰苦创业。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有特色上档次,保证产业链条完善。

3、努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保证农民增收的稳定性。一要在提高单产水平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现有力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培养种植能手示范带动,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增加粮食总产量。二要鼓励农民购买现代农机具,针对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现状,把科技力量变为生产力,减轻生产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能力。三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大力发展优势、专用农产品、有

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4、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不是政府单纯资金的投入,也不是社会精英的道德呼吁,而是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尤其是具有专业化、知识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特征的新型农民的培育和成长,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真正动力。要培养和塑造“专业化”的农民。要通过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非农化步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逐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留守”农民“专业化”进程。要培养“知识化”的农民。

5、强化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科技收入。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农科教结合示范区的作用,从强化科教兴农、知识兴农入手,继续推广和创新科教兴农,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6、科学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水平。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目标,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推进农村富足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上下功夫,不断充实和完善培训内容,把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学历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同时,要积极开辟市场,加强与外地企业联系,将用工信息及时反馈给农民,促进更多富余劳力的转移。

7、实施和落实好国家扶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一要建立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体系,由农户承担费用转向政府财政补贴。二要建立农业收入保障体系,由农产品价格补贴转向农民直接收入补贴。三要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开展农业用水、用电、农机服务等农业生产性项目价格和收费专项治理,坚决查处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8、根据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兴农,这样才能强乡富民。乡政府要不断的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外资,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培养社会化的服务组织。利用好我乡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变政府的职能,提高干部的工作效率,不断的提高干部的素质。

2010年11月20日

第三篇:关于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迫切和现实的课题。因此怎样促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通过“三项活动”进行了调查了解,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促进农民增收

(一)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各方农产品面临国内各地农产品的强有力竞争的事实,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基础上,一是把粮食做为主导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作物品质与产量意义十分重大,它是第二、三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保证;二是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既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又吸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三是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名、特、优、新的产品。

(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农民劳务工资收入

有关数据显示,我区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因此,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就成为现实选择。其主要途径是:一是积极发展小城镇,尽最大可能地把那些居住在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转移到城镇,同时,不断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2走企业带动农民的模式,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一是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建立健全良种引进、繁育、推广体系,加强农业各类优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开发,提高农产品质量。

二是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围绕大宗农产品及名特优农产品,制订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检验检测标准。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加大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力度,积极参加国家、省级优质农产品品牌和绿色食品标志的申报,积极推行优质农产品注册商标,通过品牌战略,促进名牌产品产业化,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激励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增加农民资本和经营性收入

创业是富民之基。沿海的农民之所以比较富裕,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是全民创业,有一大批大大小小的老板。要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致富,就必须尽快把生产性农民、务工性农民向经营性农民转变,把农民以劳动收入为主向资产性、经营性收人为主转变,努力走出一条让民众通过诚实劳动、艰苦创业得到更多实惠的创业发展之路。

(七)实施和落实好国家扶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

国家每年为“三农”问题出台许多政策,因此加强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更好的保护农民利益是我们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工作和任务。而我国农业的弱质、弱势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决定了它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是需要加以保护的产业。如国家实行的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直补、家电下乡等补贴,国家每年都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政府要在wto规则下,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一要建立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体系,由农户承担费用转向政府财政补贴。

二要建立农业收入保障体系,由农产品价格补贴转向农民直接收入补贴。

三要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开展农业用水、用电、农机服务等农业生产性项目价格和收费专项治理,对农民建房收费进行专项检查,实行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查处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四要对农户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进行适度的政策性补贴,每年农业生产资料需求旺季,除要出台一些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政策外,还可根据农民购买的数量给予统一直补,切实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八)加强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及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经过对比邻乡镇(街道)的考察发现,我村的区位和交通条件都十分滞后,交通不仅仅代表着运输业,更是文化交流、人员交流、经济交流的枢纽,只有交通的大力和快速发展才能更好的引导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积极争取上级配套资金改善交通设施。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农”中农民是根本,只有农民富了,农村经济才能够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才能够上新的台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政策上要走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强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实施。产业上继续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科技上加强科技兴农的培训力度,保证农民的现代科技知识充足,针对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现状,把科技力量变为生产力,减轻生产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能力。三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大力发展优势、专用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产品增产增值。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民增收的最好形式是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最有效的办法是鼓励兴办民营乡镇企业和龙头企业。要积极大胆吸取外地好的经验,好的办法,鼓励广大农民艰苦创业,兴办企业。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有特色上档次,保证产业链条完善。如我镇的优质花椒、蚕桑、大棚蔬菜等已经形成规模,畜牧业养殖规模也逐步壮大,体系不完整、产业不配套,没有相应的龙头企业做后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后市危险,因此,鼓励兴办和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必不可少的。

(三)竭力监控农资价格变化和农资质量,帮助农民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关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化,以及农资质量,严厉打击假冒农资坑农害农,从农民生产投入的第一环节对农民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监控,以尽量减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生产投入与增收的不利影响。减轻农民农业生产方面的费用负担,共同努力从各方面保障农民“节本增收”。

(四)科学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水平。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目标,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推进农村富足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上下功夫,不断充实和完善培训内容,把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学历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同时,要积极开辟市场,加强与外地企业联系,将用工信息及时反馈给农民,促进更多富余劳力的转移。

第四篇:发展优势产业促农增收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粮食稳定增产,生猪养殖、食用菌、蜂蜜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对全县的生猪、食用菌、养蜂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

1、生猪:全县有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养猪户6122户,生猪饲养量15370头,存栏9640头,出栏5710头。其中:能繁母猪84头,种公猪34头。10头以上大户80户,50头以上4户。

2、食用菌:全县食用菌代料栽培75万袋,食用菌干品年产量160多吨,产值800多万元,食用菌生产是我县农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其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0%。

3、养蜂:全县养蜂9761箱,养蜂大户67户。使养蜂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蜂蜜以质量好、营养丰富、无污染、药用价值高的特点迎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二、资源和区位优势

1生猪:猪肉是山区群众肉食消费的主要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群众对猪肉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并且生猪养殖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三成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生猪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食用菌:我县森林覆盖率95%,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无任何污染,适宜发展食用菌生产,发展袋料食用菌栽培,可充分利用农作物挤秸秆、果树和林木枝丫、杂草等废弃物变废为宝,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增加了农业收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3、养蜂:一是我县位于亚热带和暖温气候交接处,植被繁茂,种类繁多,大宗蜜源植物和零星蜜源植物交替生长,花期及流蜜期长,一年当中就有八个月的花期,为蜜蜂越冬提供了蜜粉源。二是由于山区地形复杂,高低差异大,形成许多小气候,蜜粉源植物分阴坡、阳坡、低山、中、高山先后交替开花,秦岭山区成为天然的蜜库。三是我县山大林深,地广人稀,农药、化肥用量少,为发展养蜂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存在问题

(一)生猪:

1、规模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商品率低。养猪户占农户的90%以上,但养猪大户仅占养殖户的 1 %。大多数农户仍在沿用传统的“吊架子”方式饲养,平均饲养周期10 个月左右,商品率仅占 30 %。

2、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大,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生猪产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养殖户经不起市场低潮的冲击。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不能预测和适应市场的变化,无法承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面对市场的变化,只能被动应付,一旦因为行情变化而亏损,便丧失了养猪的积极性。

3、疫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大。复杂多变的疫病形势与传统分散饲养方式,加之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有待完善,给疫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会不同程度造成动物疫病风险增大,影响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

4是动物防疫体系亟待完善。工作经费匮乏、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断层、疫苗运输、保管条件达不到要求,使用无效苗的情况发生、防疫过程中免疫程序不到位、基层防疫员总体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5、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由于地理交通等因素所限,我县母猪饲养量总体较少,加上市场行情和疫病等影响,母猪饲养量持续下降,自繁自养能力减小。而外调的仔猪抗病能力较弱,疫病风险较高,损失较大,导致仔猪成本和疫病传入可能增加。多年来,我县在生猪品种改良上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因投资少,品种改良规模小,加之我县生猪饲养以农村散养为主,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疫病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二)食用菌

1、在资源保护上和利用上的片面性。栎类资源是传通的周期永续利用的资源,周期性合理采伐利用,有利于调动广大菌农保护栎类资源的积极性,过分强调,不允许周期采伐利用,只会挫伤菌农的积极性。

2、龙头加工企业少,缺乏专业市场的引导。

3、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县内现有规模生产的产品都属香菇类,品种单一,导致市场受限,难以满足多样性需要,一部分农户栽培技术不熟练,技术标准不一,导致同一菌种,质量差别却很大。

4、品牌意识差。产品质量好、包装不规范,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低,价格上不去。

(三)养蜂:

1、养殖技术落后,产量效益低。我县的中蜂生产以传统的老式圆桶为主,占整个蜂箱的70%以上,养殖方式具有较大的历史惯性,养殖技术落后,平均每箱产量5公斤,产值仅100元,产值只有新法饲养的1/4。中蜂活框新法饲养每箱产量15-20公斤,产值400元

魔盗 黑血 寄宿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左右,只占整个饲养比例的20-30%。

2、养蜂人员素质不高,家庭收入低下,影响了养蜂业的发展。我县养蜂人员中高中以上的人员只占调查总数的6%,养蜂人员素质低下,养蜂技术难以推广。同时,很多养蜂人员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制作蜂箱、蜂具都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更谈不上进行养蜂技术的培训,从而影响了我县养蜂业的健康发展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3、蜂蜜掺杂使假,影响我区蜂蜜的品牌形象。

我县蜂蜜远近闻名,产量相对较少,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一些小商小贩和蜜农开始掺杂使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掺杂使假行为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我县蜂蜜的品牌形象。

四、发展建议

(一)生猪:

1、切实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组织领导。把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内容,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细化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充分发挥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和脱贫致富奔小康中的重要作用。

2、加大对畜牧业生产投入力度。要把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经费和畜牧兽医技术部门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依托财政支农资金和涉农部门支农资金,搭建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融资平台,确保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来源。

3、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技术、优质畜禽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高产优质牧草栽培技术、快速育肥技术。加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畜牧科技推广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强化科技支撑,强力推进畜牧业生产发展。

4、抓好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人畜分离、独立建圈、沼气配套、循环利用、标准化建设”的原则建立圈舍,大力推广绿色无污染养殖技术,努力改变传统养殖业脏、乱、差的状况。

5、强化网络信息,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一是建立健全畜牧业信息平台,利用乡、村信息网点,及时采集和发布畜牧业生产、销售信息。二是引导和支持养殖户积极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6、狠抓良种繁育工程,着力提高生产性能。重点扶持和奖励引进良种繁育的养殖户,在实现良种母猪饲养总量及仔猪生产总量满足县域需要的前提下,达到我县生猪饲养总量的扩张。

7、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抓防疫就是抓生产,就是抓公共卫生安全”的观念,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强化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食用菌:

1、重新认识和估价食用菌生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食用菌是真正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和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人均销量增加,市场潜力很大。二是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山区大量的栎类资源及清林丫材,为木类菌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源。三是有广大菌农积累的比较丰富的生产经验。四是只要各级政府认识到位、加强领导、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服务跟上,把食用菌当作产业来开发,食用菌生产必定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2、健全服务体系。食用菌生产涉及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要积极做好开发、科技公关、信息传递、技术培训与指导,真正为农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食用菌生产健康发展。

3、规范菌种生产程序,坚持食用菌质量标准。质检和农业部门要按照规范性的技术要求,抓好检查落实,保证菌种质量,为食用菌发展保驾护航。

4、合理利用资源。栎类资源丰富的地方,林业部门部门应按采伐周期有计划的批准菌农合理采伐利用,点种食用菌,提高木生菌品质量和效益,调动菌农保护林木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修林后的枝梗和木材加工后的木屑等农林废弃资源进行袋料生产,变废为宝实行生态良性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生态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5、开发利用名贵珍稀菌种。我县山地菌种资源丰富,在海拔800-1200米 的松栎混交林是松茸、鸡油菌、牛肝菌、白灵菇和竹荪等珍贵菌种的适生区,这些菌类香味特殊、营养丰富、出口价值很高,应当积极开发利用,同时加以有效保护。

(三)养蜂:我县虽然有较好的自然资源,蜂蜜品质优良,养蜂发展空间大,市场前景好,但也有许多突出的问题,要发展养蜂业,壮大养蜂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科学规划,加强培训,强化领导,增加投入,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打造独具特色的蜂蜜品牌,促进养蜂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一是按照《畜牧法》,加强养蜂业的领导,做好全县养蜂业的各种规划、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养蜂人员的技术培训、养蜂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二是强化养蜂协会职能。养蜂协会由专业人员和养蜂大户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养蜂的技术交流,增强养蜂业生产的科学化,减少和杜绝养蜂业生产的盲目性,促进养蜂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2、加强培训,提高养蜂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在人才培训上,要有计划的轮训和培训,利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强化养蜂技术人员和蜂农的培训,提高养蜂技术人员和养蜂农户的素质,提高其饲养、生产、加工、销售的技术水平,造就一批既懂得养蜂技术,又懂得经济管理的新世纪养蜂业人才,促进我县养蜂业的大发展。

3、建立示范样板户和示范场,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在全县养蜂比较多、开展比较好、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选择一定的农户,大力培植示范户、示范场,在“专”字上做文章,以点促面,通过示范户和示范场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中蜂改良技术。养蜂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全部农户掌握四季管理技术,特别是冬季补饲、春季奖饲、过箱操作、养群蜂养大群夺高产的养蜂技术,60%以上农户掌握基本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我县养蜂业的全面发展。

4、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开发。我县林草覆盖率高,植物品种繁多,药材品种齐全,境内无任何污染,空气洁净,生态环境保护好,蜜粉源植物丰富,适合养蜂业的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无污染的养蜂业基地,努力生产绿色蜂蜜产品,培育蜂业产品基地,培育蜂业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增加科技含量,加强品牌开发,树立本地的特色品牌,加大蜂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开展蜂蜜、蜂蜡、蜂王浆、蜂花粉、蜂毒和蜂胶的开发,大打我县绿色品牌,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做到以开发促发展。

5、加强部门配合,强化市场监管。一是强化外来蜂种引进的管理。二是密切与工商、公安和质量监督部门的配合,加强蜂产品市场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检测和准入制度,净化我县蜂产品市场,杜绝假冒伪劣蜂产品,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养蜂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农户发展养蜂制作蜂箱所需木材,林业部门按照有关政策大力支持,给予适当倾斜

6、强化养蜂业与其它产业的有机配合。特别是要加强养蜂业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退耕还林工程和旅游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首先,养蜂业需要丰富的无任何污染的蜜粉源植物,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如药材基地、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既可以发展高质量的生态和有机食品,又可以为蜜蜂养殖提供大量优质的蜜粉源植物。其次是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优质的蜜粉源植物,为养蜂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蜜粉源植物基地。第三是充分利用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把我县蜂蜜产品做大、做强、做响亮,使之成为我县走俏的一个旅游产品,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7、加强投入,建立养蜂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努力增加投入。一是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增加投入,对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实行一定额度的奖励,提高农户养殖的积极性;二是实行银行优惠贷款和政府贴息的方式,加强投入。对于想发展却没有资金的农户,可以实行小额贷款和政府贴息方式鼓励他们发展;三是将养蜂技术培训、新技术引进、推广、试验、示范的经费和基本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魔盗 黑血 寄宿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抓农业结构调整促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蔡县作为一个拥有135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要顺利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发展农业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狠抓农业结构调整,为第二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加快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才能促进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才能有效加快城镇化进程,从而顺利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找材料 到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1.种植业结构调整。上蔡县种植业调整已初步呈现“一大亮点”、“两大特色”、“三大突破”的调整格局。“一大亮点”即花木种植,按照“连片开发、规模经营”的原则。通过机关示范、干部带头、大户带动、群众自觉行动,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开发一环(环城花木经济区)、两带(沿上和路、上项路两侧各150米花木经济区,形成花木长廊)、三区(无量寺、华陂、石桥花木经济区),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形成百里大循环带状植物园,在规模和品种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上蔡花木已叫响中原大地,销往全国各地,至目前,种植面积已近10万亩,年产值5.4亿元以上。“两大特色”即瓜果种植和蔬菜种植。瓜果种植已成为我县无量寺、大路李、百尺、西洪、华陂等乡镇的特色经济,特别是卧龙岗沿线8万亩瓜果精品区的开发建设,更加推动了我县瓜果业的规模发展;蔬菜种植已成为我县芦岗、邵店、黄埠、齐海等乡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大突破”即优质品种种植有了突破,全县落实优质专用小麦80万亩以上、优质玉米30万亩、优质大豆15万亩、优质小杂粮7万亩;立体种植有了突破,全县间作套种面积在45万亩以上,林粮间作3万亩,提高了复种指数;经济作物种植有了突破,全县落实棉花种植面积60150亩,烟叶8255亩,油料作物42572亩,粮经比例达到了6∶4。

2.畜牧业结构调整。上蔡县畜牧业结构调整已趋向“瞄准市场、依靠科技、规模饲养、龙头带动”的发展方向,形成了“稳定一个基础”、“实现两个转变”、“探索特种饲养”的良好局面。“稳定一个基础”即是稳定了我县的生猪、牛、羊、禽等传统饲养的基础。上年末,猪、牛、羊、禽年栏分别达到56.42万头、11.60万头、17.11万只和548.72万只,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传统品种向优良品种转变,由传统饲养向科学饲养转变。“探索特种饲养”即探索发展肉狗、鹿、狐狸、鸵鸟等特种动物的饲养。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上蔡县乡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上年末,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达71.9亿元,从业人员11.6万人。目前,我县乡镇企业调整呈现五个特点:(一)由分散趋向集中;(二)产品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四)乡村城市经营理念加强,文明意识有了较大提高;(五)农民中间商,农民销售网络已初步形成。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1.基本原则。我县虽然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远远不够,它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重视粮食生产、尊重农民

自主权和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等原则,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

2.基本思路。狠抓农业结构调整,要与我县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实行“科教兴农”等四大战略相结合,政府加强政策和市场信息的引导,使农民在结构调整中少走弯路,把结构调整同农村新的产业开发,如生态农业、订单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为推动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我县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和做法: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依靠科学技术,按照调优、调高、调特的方针,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逐渐形成支柱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实现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立足实际,两眼向外,紧紧盯住国内外大市场,创立自己的品牌,打响自己的品牌。(一)叫响、叫大上蔡花木品牌,在全国各地提高上蔡花木知名度;(二)进一步包装蔡酥梨、上蔡大白桃、上蔡生姜、上蔡黄麻等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增加对外销售。

3.大力调整品种结构。粮食作物要确保总量稳定增长,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更换或更新小麦和玉米品种,扩大优质大豆,积极发展优质杂粮生产。经济作物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着力提高品质,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带、产业区。

4.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由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转变,使饲料作物生产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推广立体种植,提高比较效益。

5.优化区域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提高效益的原则,东南部和西南部发展蔬菜业,北部、东部北发展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小杂粮种植业和经济作物区。

6.畜牧业突出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肉牛生产,提高牛、羊肉和禽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

7.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及第三产业,加快推进企业

下载关于呈报《毫不动摇抓发展、千方百计促增收--我县山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呈报《毫不动摇抓发展、千方百计促增收--我县山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关于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调研报告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千......

    关于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迫切和现实的课......

    关于促农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调研报告[合集5篇]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

    边远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五篇范例)

    边远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局党委工作要求,我和局及市平安办其他党员干部先后两次深入南川区水江镇梓漳村和武隆县浩口乡农户家中体查民情,倾听民意,增进群众感情,了解......

    山区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样例5)

    收到区委办公室和区委农工委的通知后,我乡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人对全乡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目前经济发展状况 xxx乡位于......

    农民合作社促农增收脱贫调研报告

    农民合作社促农增收脱贫调研报告 农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葛牌镇白家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葛牌镇白家村党支部一、基本情况白家村地处葛牌镇中部,距离镇政府12公里,下辖15个村民小组,1561人,耕地面积1512.99亩,森林面积26059.9亩。......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________强调,越是在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越是要更加注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