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时间:2019-05-14 16:2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篇: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2002-11-07 14:09:53

南方网讯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重大成果。它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认为,这种一脉相承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它们具有共同的哲学基础、共同的理论主题、共同的理论形成机制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

一、共同的哲学基础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那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以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从而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历史发展到今天,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一些新生形态,但其哲学基础是一脉相承的。

列宁曾经说过: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最大成果。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列宁主义正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毛泽东思想也不例外。他所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路线,以及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等,都无不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精神。而且毛泽东始终把辩证法作为认识方法、认识工具来使用,使辩证精神渗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具体领域。邓小平提出的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权”的基本路线,“一国两制”以及“两手抓”思想也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他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就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辩证思想。

同样,“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科学体系。

首先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其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决定着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可以说,谁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谁就赢得了历史的主动权。江泽民同志关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具体运用于党建领域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当然,马克思主义在承认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的同时,认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正是根据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反作用的原理,江泽民同志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提到战略的高度,将两者统一起来,同样加以高度重视。

其次,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既是客观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能动创造的过程,把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抓住了人民群众同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认为人民群众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而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如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的那样,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再次,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最低纲领,也有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最低纲领是最高纲领的基础和前提,最高纲领是最低纲领的目标和方向。每一个最低纲领的实现都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了条件。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理想与现实,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目前,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就是在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二者是统一的。

第四,体现了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互相作用的辩证关系,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此外,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党的纲领和党的建设的论述,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论述,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可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

二、共同的理论主题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理论主题,即都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共产党人对这三大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

1、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近期目标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还指出,工人阶级组织政党是必要的,为的是保证社会革命的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终目标——消灭阶级。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明确指出国家政权的全部政治经济工作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同时要求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职权,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指出党的任务是对所有国家机关工作进行总的领导,而不是过分的干涉。他还提出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本条件:一是依靠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觉悟;二是靠它善于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的联系;三是靠这个先锋队所实行的政治领导正确,靠它的政治战略和策略正确。他强调把反对骄傲自满、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任务。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党执政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保持三大优良作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党与非党的关系、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等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邓小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毛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论述,科学地总结共产党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维护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及制度建党思想等。

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自身的实际都发生了新变化。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加剧,政治多元化在曲折中前进,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国内,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既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党内,我们党已经由一个几十人组织发展到拥有64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员素质有了极大提高,但在思想、组织、作风上仍存在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所有这些都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我们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是江泽民同志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继续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毛、邓关于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强调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同时,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党的先进性和总要求上,强调“三个代表”的有机统一,并把它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党的性质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党的纲领上,强调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要求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在党的组织上,强调党在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同时,必须不断增强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等等。这些重要观点,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毛、邓对党的执政规律和建设规律的认识,初步解决了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伟大历史课题。

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所以共产党的奋斗史,也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不断深化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初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空前增长;并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列宁把马、恩的社会主义论同俄国的实践相结合,对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进行了新的探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比如,社会主义可以在落后国家发生,但革命成功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劳动生产率上超过资本主义国家;承认多种经济成分,发展商品市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等。毛泽东也对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等论述,都颇有见地。邓小平在充分吸取前苏联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新探索、新概括、新总结。他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课题。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主体论,精神文明建设论等,都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包括将“三个代表”作为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等,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毛、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并把它提高到当代的新水平。

3、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认为人类社会要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还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只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最一般的概括和描述。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具体条件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一些特殊规律。共产党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正确把握自己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特殊规律,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完成指导社会运动的伟大历史任务。列宁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并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实际情况,认为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但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缺少正确的认识。邓小平则立足于中国一穷二白的现实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为中国的初级阶段至少要经过上百年的时间,初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出现了一定的曲折。而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以及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使得资本主义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震荡和危机后,出现了具体演进过程的繁荣景象。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审视和研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探索。他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根源,强调这种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基本规律的同时,又指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要求我们既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强调我们要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而努力。这些理论及其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趋向成熟。

上述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的历史。这种探索的基本观点、科学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其具体论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和深化。不断深化的认识又指导着我们的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共同的理论形成机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着共同的理论形成机制,它们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在继承中发展的。同时,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与政治领袖的创新意识、创新勇气、政治素养、开阔眼光等分不开的。

1、在实践中形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一切理论归根结底都是实践的产物,在实践中形成,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形成和发展一切理论的源泉。人类的实践是无止境的,理论的形成和创新也是无止境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本身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没有19世纪的社会化大生产、就没有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兴起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阶段,没有帝国主义多种矛盾的交汇点和薄弱链条,没有俄国的革命运动,就没有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没有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就没有邓小平理论。同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也是与我国目前的伟大实践分不开的。当前,我们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也在变化,党内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对新情况、新环境、新任务,党如何才能永葆生机,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更大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切都需要新的理论来回答和解决,于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应运而生了。可以说,“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实践发展的产物,是对世界社会主义150年和中共80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其他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教训的总结,并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继续发展创新。正如江泽民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2、在创新和发展中继承。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只有不断地结合新实践、新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才是真正的继承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都是在继承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列宁主义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的典范。毛泽东和邓小平都非常重视继承与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在40年前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过:马克思这些老祖宗写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任何国家的思想家,都要有创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邓小平也一方面反复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啊!另一方面也不断指出:现在的世界形势日新月异。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列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进行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同样,江泽民同志也非常重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要求全党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他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键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方法的同时,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和新世纪的时代特征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3、在政治领袖的主观努力下形成和发展。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但感性知识要想变为理性知识,进而形成系统的理论,还离不开人类的思维和加工。“三个代表”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是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其理论的形成与创新又主要是通过政治领袖完成的。政治领袖的理论自觉、创新勇气和创新素质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主体动力和主观条件。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勇气。没有经典作家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毛泽东对苏联、共产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就没有毛泽东思想;没有邓小平对毛泽东晚年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的质疑和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就没有邓小平理论。而这些质疑和批判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啊。同样,江泽民同志也颇具创新精神和创新魄力。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谋生机的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创新自觉性的典范和产物。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也是与政治领袖坚定的政治素养、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分不开的。没有较高的政治素养,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缺少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会脱离正确的方向和轨道。没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既使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良好愿望,实际上也难以有所创新和发展。对于政治领袖来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关键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学会用世界的宽广眼光看问题,准确的把握时代的脉搏,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国情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正确把握,才有了毛泽东思想;有了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正确论断,才有了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和邓小平理论。同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也是与江泽民同志立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放眼多样化的世界、面向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世纪的宽广眼界分不开的。

四、共同的价值取向

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体现着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价值取向。

共产党从一成立就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活动的唯一价值取向,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决定的,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人,他们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还是只为少数人谋利益,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衡量共产党先进性的试金石。离开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共产党就违背了自己的性质和宗旨,共产党也就不成其为共产党。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也把社会主义看作是“全体劳动群众的事业”。他说,我们政策和行政手段的基础,是要使整个先锋队联系全体无产阶级群众。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了“全心全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他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点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述了我们党的行动准则和价值取向。同时,他还提出并科学地阐发了群众路线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形成了我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它以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为奋斗目标,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同样,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也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衷心拥护。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以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标准,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这是邓小平理论对新时期党的宗旨的高度概括,归根结蒂也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党的宗旨思想的进一步阐述、丰富和发展,其价值取向一脉相承。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另外,他还在“5.31”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可见,共产党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人民和人民利益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要把握好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民利益的具体内容,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尽可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目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但提出了更高的物质需求,而且提出了更高的政治需求和文化需求。党要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把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协调好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全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经济利益、政治和文化利益;协调好不同社会阶层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辩证关系,首先考虑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必须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利益,其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党永葆生机的根本保证,体现了“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的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它们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共同的理论主题,共同的理论形成机制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今天,我们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列主义,就是坚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本文作者:陈弘君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师春苗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处干部、硕士)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

绪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183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代表人物:

1、黑格尔:贡献: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不足:他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不彻底的。

2、费尔巴哈(德):贡献: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贡献: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不足: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傅立叶(法),欧文(英):贡献: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种种矛盾,预见到资产阶级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不足:未能理解这一历史过度的表现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第一章

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人与世界关系,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实践的基本特征:

1、物质性。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2、自觉能动性。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自觉地、能动的。

3、社会历史性。社会的进行活动,离不开社会的联系。社会性决定历史性。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随社会历史条件变化。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社会基本性质和面貌。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揭示客观规律。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劳动实践创造了人,人类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才能充分体现。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时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者人类社会。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基本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其意识关系,即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联系和发展史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认识和改造世界,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两者辩证统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指导。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题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反映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意识先于物质。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先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能动性。认识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旧唯物主义:认识是被动的,消极的,不变的。

认识基本规律的两个阶段: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的基本形式: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

从认识到实践:将已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推翻,并在知道时间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循环反复发展。真理基本特征: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最根本特征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解释,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任何真理都会受到时间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只是对无限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的认识。

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是相对的,真理在反应客观世界、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辨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

1、真理与谬误对立。

2、真理与谬误相互联系。

3、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主观的认识,也不能是客观的失误,而只能是把主观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具有最高权威。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实践中的价值目标是以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显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自身价值。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相互制约:

1、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

2、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相互引导:

1、追求真理的目的是实现价值。

2、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相互促进:

1、真理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必然性,促进价值的实现。

2、价值的实现推动人们探索真理。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理性的认识指导实践。真理。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判断。价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第三章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判断标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立场何者第一性)

唯心史观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中(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历史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基本要素:

1、劳动资料。(劳动手段)

2、劳动对象。

3、劳动者。

生产力中包含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史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影响: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他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阶级:

1、经济范畴

2、历史范畴

3、政治范畴

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经济利益展开的。阶级斗争的作用:

1、社会形态的更替。

2、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影响:

4、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5、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6、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第四章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途径: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积极意义:生产方式促进积累 消极意义:对人民造成伤害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1、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2、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分工的出现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时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不能交换),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能交换),这就是劳动的两重性。正是劳动的两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货币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私人劳动转化社会劳动,商品价值得到实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才解决。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劳动的两重性。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体力和脑力的纵膈。劳动力成为商品,具备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如材料、燃料、机器、厂房。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M’=m/v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的单个不同阶段:

1、购买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

2、生产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使生产资本增殖。

3、售卖阶段。商品通过买卖实现价值。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的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原因:

1、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联合操控获得高额利润。

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3、企业之间为减少损失达成妥协,联合垄断。

垄断的本质是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赚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家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

1、生产全球化。国际水平分工。

2、贸易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开放。

4、企业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主体。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打破地域限制,把世界空前联系。

2、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分工,推动进程。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第六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原因: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1、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没有因西方经济、科技发展而本质改变。

2、西方国家大力推动经济全球化,造成财富增加的同事,也使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无产阶级生产力符合生产关系,顺应历史发展。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分析与思考

1.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 ②。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请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马克思的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而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中国实践而形成的中国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两者是一脉相承、延续贯通的。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经过实践检验的新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从理论体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体系,一个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获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理论,它的主线是革命和夺取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它的主线是发展。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同时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第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共经历的四次重大发展,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者一脉相承、延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毛泽东思想,实在毛泽东思想的根基上,沿着毛泽东思想开辟的马克思中国化的道路,根据时代特征和人民实践,由实事求是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孕育出来的全党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科学地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 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方面,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化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方面,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方面,提出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主张,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高层次上、更广领域中、更宽范围内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基于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科学分析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敏锐把握,在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科学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从世界演进的过程来看,自然界先于人类世界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3、世界上的两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两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

5、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即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6、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7、世界时怎样存在的关系问题即世界上物质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一、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奠定了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一,邓小平理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新的涵义,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逻辑起点。

党的思想路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能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提出解放思想,打破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解放思想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①“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②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必须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邓小平阐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③从而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新的时代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前提,“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④改革开放30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解放思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从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推进,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逻辑起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每一个重大问题的突破和理论上的创新,无不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贯穿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第二,邓小平理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确立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

任何理论体系都有其特定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历史和现实给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⑤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不仅为新时期党的理论探索指明的基本方向,而且使党的创新理论有了科学的称谓。此后,在长期艰辛的探索中,邓小平多次强调:“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⑥“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⑦并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主题,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对这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实质上都是根据新的社会实践,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主题展开的,是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展开和进一步回答,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邓小平理论确立的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准。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从理论上搞清楚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这不仅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在领导拨乱反正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多次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⑨他还说:“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⑩苏东剧变后,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应该用什么标准来判断的问题,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1)“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仅把实践标准具体化,而且把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统一起来,从而回答了理论上纠缠不休的种种问题,廓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为判断姓“资”还是姓“社”提供了根本尺度。“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确立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根据这一根本标准,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正确对待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有效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四,邓小平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

实践是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3)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和发展动力,真正的理论,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14)。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奠定了充满活力的实践基础,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竭的动力源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既总结历史又放眼未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继续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改革开放实践不断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作出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不断进行概括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必然会不断充实新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其不断得到深化、丰富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

所谓理论体系就是围绕中心问题或主题形成的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的理论整体。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其哲学基础、主体内容和基本框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和阐明的理论成果,其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框架的构建都做出了贡献。但是,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和框架构建方面,起着奠基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第一,邓小平理论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一是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6),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角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哲学基础;二是邓小平理论揭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从而抓住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敏锐地把握历史机遇,回答了人们思想上的各种疑惑,这是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国际背景的正确判断,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邓小平理论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指出我国正处于而且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这些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石。

第二,邓小平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从理论形态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而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邓小平指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社会主义本质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7)这一科学概括,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结合上,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邓小平强调,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坚持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应该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找到一种新的实现形式。

以上内容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其他思想观点,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发展观和群众观,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外交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思想内容。

第三,邓小平理论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多次对其框架和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从主要矛盾、基本国情、精神文明等十个方面,初步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点”(20)。党的十三大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十二个方面的内容,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勾画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党的十四大在总结改革开放十四年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并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从党的重要文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括和总结中可以看出,邓小平理论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因此,我们党在这一时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与邓小平理论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的背景是相同的,面临的时代主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一致的。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背景虽然有着一些阶段性的差异,但都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进行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大背景下展开和形成的;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诸多难题和挑战有所不同,但时代主题都是和平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落后、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等基本国情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些基本状况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依然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1)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的背景、面临的时代主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一致性,决定了其同属于一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内在的联系,其指导思想、理论主题、价值取向以及理论精髓是相同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机械相加,而是根据其内在逻辑的有机整合。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大理论成果虽然各侧重于探索和解决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各具特色,但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贯通、一脉相承、与时俱进,都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认识的深化,其理论主题都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各个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三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其价值取向都是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部署,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其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达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都是对实事求是在不同层面的展开和强调,实事求是是三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一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统一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源泉。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以实践为基础,才能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个伟大的实践也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才能顺利推向前进

下载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