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地理学实习报告我的
城市地理学实习报告
日 期 —2011 年 12 月 日
城市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此次实习主要是通过对不同城市实地考察,来加深对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成城市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郊区化的实习、城市CBD的实习、城市内部空间的实习、城市问题的实习、城市规划的实习。这里重点介绍城市内部市场空间、开发区和城市滨海区的空间分布和区位特征及优势。实习时间: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12月31日 实习地点:青岛市
实习路线:12月26日 胶南市泊里镇董家口→隐珠街道办→王台镇→胶南政府→
胶州的三里河公园→胶州公园→李哥庄镇
12月27日 即墨蓝村→即墨市政府→鳌山卫镇→温泉镇 实习内容:
一、胶南市
胶南市是国家最早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青岛市的卫星城市。其地处山东东南沿海、青岛市西海岸,东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接,西与日照市相邻,北连胶州,南临黄海,交通便利。临近青岛国际机场、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和黄岛至青岛的轮渡码头,国家大环海高速公路同三线、胶州湾高速公路和204国道经过胶南。全市总面积1894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拥有138公里的海岸线。截至2002年底,全市总人口83.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31万人,非农业人口14.41万人;男性为42.51万人,女性为41.21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3.4:100。人口出生率为9.95‰,人口自然增长率2.99‰。少数民族1384人。
全市共有17个镇(街道办事处):隐珠街道办事处、滨海街道办事处、张家楼镇、琅琊镇、藏南镇、泊里镇、大场镇、海青镇、理务关镇、大村镇、六汪镇、宝山镇、铁山街道办事处、王台镇、灵山卫街道办事处、珠山街道办事处、珠海街道办事处。我们这次实习去了其中的两个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即隐珠街道办事处、泊里镇、王台镇。
1、泊里镇概况:泊里是胶南市西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青岛市重点城镇,省级中心镇和青岛重化工业基地。泊里镇地处胶南市的西南部,黄海之滨,琅琊湾畔,位于北纬35°39′至35°33′,东经191°41′至191°48′,南临黄海,北依藏南镇,东靠琅琊镇,西临大场镇。泊里镇东距青岛前港湾、西距日照港分别45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75公里,204国道自东向西南穿越,“同三”高速公路在镇驻地西侧设有进出口,青岛滨海大道穿越镇区南端,西与204国道对接。将开工建设的黄石铁路穿越镇区北部,境内直达董家口港。连接董家口港与“同三线”高速的南北疏港快速大道,穿越镇区中部,分别与204国道、青岛滨海大道相接。
区域优势:泊里镇的一个显著区域优势就是它的港口—董家口港。董家口港是青岛市规划的三大新港区之一,建成之后,将成为“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大青岛城市发展框架的重要支撑。青岛市董家口港区位于青岛市南翼的胶南市辖区琅琊台湾,靠近青岛市与日照市分界线,行政区划于泊里镇。董家口港区近海自然水深平均-15米,距岸1000米水深可达-20米,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优良深水港,港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码头岸线长约35.7公里,泊位数112个,建成后总吞吐能力将达到3.7亿吨。
2、隐珠
隐珠镇被国家环保总局戴上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桂冠,位居全省6个被授予国家级环境保护荣誉称号的镇级单位之首。,隐珠镇投资12万元,编制了环境规划,本着“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严格界定了农业保护用地、水源保护用地、生态保护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等,为提升生态环境档次奠定了良好基础。隐珠镇的建设者懂得管理对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在快速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他们及时出台城镇管理规定,现已形成了镇村建设服务中心抓规划建设,城管中队抓监督检查,环卫所抓环卫、绿化美化的日常管理机制,城镇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3、王台镇
胶南市王台镇地处胶州湾畔,处于胶南、胶州、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市(区)中心,204国道、诸黄省道在镇驻地交汇,环胶州湾高速、“同三”高速、济青南线高速公路在镇区设有出入口,距青岛前湾港15公里,距青岛国际空港55公里。全镇辖5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6万。
镇驻地建成区面积6.97平方公里、人口2.7万。随着青岛市经济发展重心西移和青岛港外贸集装箱业务重心西移,以及青岛海湾大桥的建设,王台镇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高效农业成效显著。青岛(王台)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面积1万亩,目前已发展冬暖式大棚2032个,大拱棚8000余个,拥有全国一流的育苗中心、组培中心,是集冬暖棚蔬菜和瓜果种植、良种繁育、动物养殖、市场流通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漕汶”牌甜椒、番茄、黄瓜三个品牌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并荣获“全国三绿工程畅销品牌”。
园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模式被评为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示范模式。二是工业基础雄厚。已形成机械制造、物流器械、环保设备、旅游用品、建
筑材料、橡胶轮胎、服装加工和食品加工八大行业。三是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全镇已建成住宅小区8个、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城市化水平达到50%。王台镇先后被评为中国纺织机械名镇、全国重点镇、省中心镇、省环境优美镇、青岛市十佳小城镇等荣誉称号。
二、胶州市
胶州市是山东省青岛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胶州湾畔,东临即墨市,青岛市城阳区,北接平度市,西靠高密市,西南临诸城市,南与胶南市接壤。1987年2月胶州市在青岛地区率先撤县建市,是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市现辖1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总人口84.31万人(2010年末)。
胶州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胶济、胶黄、胶新铁路、胶济客专横贯境内,济青、环胶州湾、同
三、青红高速公路、204国道纵横交错。胶州距离青岛港35公里,黄岛前湾港30公里,距离流亭国际机场25公里。境内有全国第三个铁路集装箱编组站,是进出半岛的咽喉,重要的交通枢纽。
胶州市
胶州物产丰富,文化灿烂。胶州大白菜即鲁迅先生所说的胶菜名扬海内外。里岔黑猪是山东省优良地方猪种。4500多年前,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三里河文化。唐宋时期胶州(板桥镇)又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北方唯一通商口岸。胶州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画家高凤翰的故乡。胶州又是胶州大秧歌和茂腔的发源地,胶州大秧歌又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和茂腔的特色唱腔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文化遗产之列。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得胶州素有“金胶州”之美称。
改革开放以来,胶州已形成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经纺、食品等主导产业体系,出口创汇连续多年居山东省县市首位。是环胶州湾经济带上重要的工业加工、仓储物流基地。从而使胶州市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山东省首批小康县(市)之一。行政区划
胶州共12个镇分别是: 马店镇 李哥庄镇 胶东镇 胶莱镇 胶北镇 胶西镇 杜村镇 张应镇 铺集镇 里岔镇 洋河镇 九龙镇
胶州共7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分别是:阜安街道办事处、中云街道办事处、三里河街道办事处、北关街道办事处、云溪街道办事处、胶东街道办事处、营海街道办事处 历史沿革
胶州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这里刀耕渔猎、繁衍生息。商业贸易相当发达,唐宋时期曾是全国五大商埠之
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胶州”之美称。胶州人杰地灵,创造了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
族社会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汉祓国旧址,明代养马城“牧马城”遗址,清代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的左笔高手高凤翰故居旧址,以及大量的古葬墓、古庙宇和金石碑刻、书画诗文。勤劳智慧的胶州人民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具有300 多年历史的“胶州大秧歌”驰名中外,全国保留剧种胶州茂腔及民间戏曲、剪纸绘画等也都在国内外有一定的艺术影响力。
胶州秋色
胶,水名,现称胶河,在胶东半岛。起源于山东省胶南,流经高密二市的王吴水库,进高密,再进入胶州,几经改道、并流后汇入大沽河,在胶州辖区注入胶州湾。汉时的胶西、胶东即据此命名,最初的治地在胶河东岸(现高密境内),后行政治所东移至胶州境内,民国时定为胶县,1987年更为胶州市。《胶县志》中并无胶州一名的本源,经过考证,盖渊于此。夏、商为莱夷之域,周初,东有莒、西有介,莒南迁后为计。《胶州志、大事记》载:“周武王十三年(己卯)都于计”(计,即计斤,在今胶州南关城子村)。秦,置黔陬县。公元529年(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始置胶州,“领东武、高密、平昌三郡,治东武陵,以胶州名始此”(《学古编》),此时治所在今诸城市。隋,立胶西县。唐,设板桥镇。宋,复立胶西县。至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置胶州于胶西县,领胶西、高密、即墨,即现在的胶州市。至明清,均称胶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胶州为胶县,1987年2月12日国务院(1987)26号文件“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地理资源
胶州市是山东半岛与内陆连通的交通枢纽,优越的交通条件是胶州对外开放的突出优势。距青岛港、青岛前湾港均只有30分钟的车程,港口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开通了国际航线。胶(州)济(南)铁路、胶(州)黄(岛)铁路以及胶(州)新(沂)铁路横贯境内。距青岛国际机场只有30分钟的车程。目前,青岛国际机场又开通10条国际航线,56条国内航线,可通达全球各地和国内主要城市。济南至青岛的济青高速公路、青岛至黄岛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纵贯中国东部沿海的同三高速公路穿越胶州,与204国道和四条干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胶州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现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重晶石、萤石、石墨、陶土、膨润土、珍珠岩、石英砂等。东南隅有25公里海岸线,沿海滩涂5.6万亩,另有淡养水面3.8万亩、海养水面4万亩、虾池2 万亩。水产品有对虾、鲳鱼、黄姑鱼、带鱼、鲤鱼、罗非鱼、光鱼、河蟹、杂色蛤等200余种。境内有大沽河、胶莱河、胶河、墨水河、洋河5条主要河流,山洲水库、青年水库等56座水库,1.5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境内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椒、果品、蔬菜等,胶州大白菜、胶州大椒干、“里岔黑”瘦肉型猪驰名中外。
1、三里河公园
2、胶州公园
位于市区中心东侧,东起福州北路,西至湖州路,南至郑州东路,北至胶州东路,总面积330亩,其中水域面积40.5亩。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胶州公园由青岛园林规划设计院设计,原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组织建设。始建于1987年3月,1989年10月1日采取了边开放边建设的办法,1992年开挖人工湖东湖,与原西湖相连接,1997年同时建设南、东大门,至此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全部建成,大大方便了出入公园游览的游客.公园的主要景点有人工东西湖、儿童乐园、国防教育区、动物园等。公园发展目标:建成一处综合性、高标准、现代化的城市游乐园。
3、李哥庄镇
地处胶州、即墨、城阳三市区交界,距胶州城区15公里、即墨城区25公里、城阳区20公里、青岛市区40公里,总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9万,辖41个村、3个居委会,是中国制帽之乡、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生态文明镇、青岛市卫星镇。李哥庄镇在发展好制帽、假发、工艺品、木器、食品加工五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着重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2010年,全镇完成GDP6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5亿元,实际到账外资24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6.2亿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28元,城市化率达到63%。李哥庄镇拥有各类企业618家,形成了以建材、假发、制帽和木器四大传统主导产业,正在着手培育现代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全镇95%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中。
三、即墨市
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地处东经120°07′—121°23′,北纬36°18′—36°37′,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青岛。即墨市经济较为发达,在县市中具备较强竞争力,其综合实力2010年列山东省县(市)的第四位,全国县(市)第十七位。即墨南倚崂山,东临黄海,海岸线长达183千米。地形主要是平原,其中东南部多低山丘陵。全
市年平均气温12℃,降水量708毫米。全市土地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104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7公顷。建成区面积42.65平方公里。
即墨市4个街道、18个镇、一个经济开发区:环秀街道、通济街道、北安街道、龙山街道、鳌山卫镇、温泉镇、龙泉镇、刘家庄镇、蓝村镇、店集镇、灵山镇、七级镇、王村镇、丰城镇、段泊岚镇、移风店镇、普东镇、大信镇、田横镇、金口镇、华山镇、南泉镇和山东省即墨经济开发区。
1、即墨蓝村
蓝村镇位于青岛市区西北,即墨市郊,地处即墨、胶州、城阳三市区交界处,总面积43.96平方公里,辖20个村庄,5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7.1万人(其中暂住人口4万人),2004年3月份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小城镇。蓝村是国家级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山东省制鞋产业基地。2006、2007连续两年被评为青岛市郊区经济发展二十强镇之一。蓝村镇交通位置优越。胶济铁路、蓝烟铁路在此相接;济青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设有出入口;三城公路、蓝岙路交汇于蓝村,交通便利,素有“胶东半岛交通枢纽”之称。蓝村镇距离青岛国际机场30公里,青岛港口50公里。蓝村镇城镇化水平较高。镇区有8个村,2个居委会,城镇化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68%,已建成镇区面积7.76公里。蓝村是即墨市经济重镇,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现有个体工商业户983户,私营企业85家,外资企业23家,内资企业32家,形成了以皮鞋加工业为主导,机械制造、异型管材、橡胶、交通运输等多行业多门类的发展格局。2007年,生产皮鞋8000万双,全年可人均增收5000余元,被誉为“江北皮鞋第一镇”。
2、鳌山卫镇
鳌山卫镇位于即墨市东隅,镇机关驻地距即墨市政府所在地20公里。东濒黄海,南与青岛市崂山区接壤,西与留村镇交界,北与温泉镇相邻。中国山东省即墨市属镇,山东半岛海防要地。位于崂山湾北,西南距青岛35千米。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魏国公徐辉祖派指挥佥事廉高来此建筑卫城,并以附近的鳌山命名,建卫后对防备倭寇侵扰发挥了重要作用。清雍正十二年(1734)撤卫划归即墨。鳌山卫东濒黄海,北临王村半岛,西接胶潍平原,南依崂山。该地三面环山,西北有天柱山、四舍山,西南有鹤、马二山,东南有凤凰山、高山、鹰嘴山,海拔均在150~300米。山体系火成岩,上部坡度在30°左右,下部坡度较缓,多为梯田。山间地势平坦,形成较宽的通道。踞此向北可达胶东腹地,向西进入胶潍平原,向南通往青岛,是山东半岛重要门户。鳌山卫地区近海港阔水深,为规则半日潮,潮差1.2米。近岸海底为沙质,滩头平缓绵长。海湾内养殖业较发达,有海带、扇贝等。
3、即墨市温泉镇
即墨东濒黄海,南依崂山,是青岛近郊市,素有“青岛后院”之称。全市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8万公顷,辖1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市旅游度假区,1033个村庄,107.53万人口。
温泉镇在青岛市区东部40公里处,地处即墨鳌山卫版块,南连崂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北接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崂山-田横岛旅游区的衍生。距青岛港40公里,青岛国际机场30公里。全镇总面积88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人口5万,是青岛地区待开发的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现代旅游居住胜地。
在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和“一线两翼”的发展战略中,温泉镇所在的鳌山卫组团与田横组团、琅琊组团并列为青岛市三大规划组团,其中鳌山卫组团的2020年发展目标为建设成为青岛市东翼海湾型城镇组团,高端会议中心、旅游度假中心、居住中心及海洋科研中心,2020年总人口规模约1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平方公里。在青岛市城市建设四个层次的等级结构中温泉镇作为23个重点发展城镇之一,2020年总人口规模控制在5-10万人,将建设成为青岛市的高
端会议中心、旅游度假中心以及居住中心的一个新型海湾城镇。
青岛市
一. 青岛市概况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度假胜地。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主城区三面环海,地势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部低,多丘陵。全市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70千米,其中大陆岸线730千米,占山东省岸线的1/4。山地约占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7月平均温度23度,极端高温37.4度;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但并无严寒,1月平均温度
-3度,极端低温-16度。
二.青岛市内部市场空间——以台东商业圈为例
台东商业圈实际上属于商业布局中的带状商业网点类型,以特色购物步行街为主。该商业区以威海路步行街为中心,几乎汇集了开设在青岛市的所有主要商场,街内有国内外知名的沃尔玛、万达广场、百信鞋业、利群集团、苏宁电器、三联家电、亚泰电器、新华书店、医保城等各类业态的企业245家,个体工商户565户,室内专业市场7处,涉及商业、金融、餐饮、药品、文化五大行业,其年销售额在200亿元左右,人气指数最旺,是青岛市最繁华的商业圈,是现在青岛市的商业中心。
台东商业圈如此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宏观区位:青岛市是我国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东、南濒临黄海,与日本、朝鲜、韩国等多国有密切的经济贸易联系,并且青岛曾经是德国的殖民地,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微观区位:台东商业圈位于市北区,其南、东、西面是市南区,北面是四方区和李沧区,位于青岛市新老市区的中心;市南区是青岛市最繁华的区域,因而台东能得到其一定的市场份额;其通达性很好,公交线路及车次多;区内建筑密度及建筑高度大;附近居住区多,人口密度大。此外,台东商业区积聚的效应,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大部分商场的市场定位于工薪阶层这个最大的消费群体,各类商场的积聚减少了购
买的成本,这就使得台东商业区具有了消费者上的优势。三.滨海区发展——以崂山区为例
崂山区位于青岛市区东部,与老市区相邻,东南濒临黄海,地势以丘陵为主。崂山区拥有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两个国家级政策开发区域和国务院确定的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的崂山风景区。崂山区是一个环境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居民健康长寿的理想之地。
区位优势对崂山区的影响 崂山区地处青岛市区东部,位于以栈桥———石老人———崂山为标志的青岛黄金海岸旅游线上,连接青岛市中心区,距青岛港12公里,火车站15公里,民航机场17公里。尤其是以“海上名山第一”著称的崂山风景名胜区和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简称高科园)、以发展滨海度假游乐为主的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这三大国家级园区分布其中,为其深层次发展奠定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暖温带海滨带来了独特的山海风光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海、岛、礁、滩、峰、石、洞、泉、古树珍木、名人陵墓和现代化大学校区形成了浑然一体的新型旅游区。
自然资源优势对崂山区的影响。崂山矿泉水闻名中外,水质,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是酿造酒类和饮料的最佳水资源。产于仰口湾畔的崂山绿石,为石中珍品。崂山拳头菜、云峰菜、奶豆腐是游客垂睐的土特产品。因独特的“小江南”气候而生长的崂山茶成为不多得的饮品。寒露蜜桃、樱桃等品种优良,远近闻名。广阔的海岸线为海洋捕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盛产黄花鱼、海参、鲍鱼、扇贝、海带、石花菜等海珍美味。实习总结与心得
这次实习让我受益颇多,不仅丰富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形成了对不同城市
的感性认识,而且加深对本课程中基本慨念和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理解。通过对实习城市实地观察,了解烟台市、蓬莱市、青岛市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基础设施、气候以及城市性质。发现三者的共同点:地形上以丘陵为主,多山;它们都属于沿海城市,而且旅游业比较发达;气候上都兼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最为突出的是市内和郊区道路起伏大,而且进入城区主干道宽阔,两侧绿化好。
通过对烟台芝罘区商业空间及和青岛台东商业圈的实地考察,结合本课程中内部市场空间相关知识,对城市内部商业布局的三种形式区别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尤其是带状商业网点布局形态。发现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区位优势突出,上述二者从宏观和微观区位上优势都很明显。此外,交通地理位置也至关重要,便捷的交通对商业网点的宜达性非常重要;商业区也要考虑与居住区的位置关系。通过对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开发区的实地考察,了解到开发区的特征和区位特征。通过对青岛滨海区——崂山区的考察,对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对城市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
第二篇:城市地理学报告2
《城市的世界——“雾都”伦敦》
18世纪晚期,原来是世界上名不见经传的蕞尔小国,开始了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的伟大试验。在这一场以“工业革命”著称的巨变彻底地改造了英国,同时也彻底地颠覆了世界。
在不列颠岛上,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机的运用,解放了人们的双手,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使工厂合河谷搬到了城镇,催生了现代工业城市。在交通运输业上,蒸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也顺利解决了原料,产品和市场之间的运输问题……
就在这样的一个轰轰烈烈的生产方式变革的时代,工厂和工业既造就了“世界工厂”。但渐渐地,工业革命就开始露出它的狰狞面目:英国从一个充满田园牧歌诗情画意的美丽乡村社会,变成人头涌动、厂房遍地、烟囱林立的城市社会,变成火车伴着浓烟在城乡穿梭的社会。空气不在清晰,天空不在美丽。原来的田园牧歌开始让位于机器轰鸣,小桥流水人家让位于繁忙拥挤的街道与排屋,蓝天百云和灿烂星光让位于灰暗的浓雾笼罩。
究其原因,我们暂且不谈这和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只就其工业生产方式而言,煤炭、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的发展是在不断地牺牲自然环境有限的自然资源为代价的。不管是工业煤炭还是家用煤炭的燃烧,其产生的烟雾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大西洋的雾霾,城市工业毒烟在高高的烟囱上喷涌而出,遮蔽了天空,“朦胧”了城市,毒杀了人们的健康,继而被带上“雾都”的帽子。
这不禁让我不断思考:从美丽的乡村到繁华的城市,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古代科技到现代科技,人类为了自身社会的发展一定要付出这么大的环境代价吗?
伦敦,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爱恨交加的地方,既是工业文明的集中展示场,也是工业污染的重灾区;既是现代城市文明诞生的摇篮,又是现代都市罪恶丛生的渊薮。工业文明犹如一把双刃剑,展示了现代工业文明的两面性,对人类和城市未来发展敲响了警钟。
第三篇:城市地理学论文
2014年城市地理学期末考察论文
姓名: 年级:2013级 学号:1328010066
自然地理条件和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影响城市发展的要素出发,着重探讨自然地理条件与地理位置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从概念解释到事实论证,从理论阐述到实例分析,深入浅出,详细系统的论述了自然地理条件和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发展 自然地理条件 地理位置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区域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和区域构成空间,延时间的发展轴形成,发展。这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也包含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地理学的核心内容。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力量组合推动下的复杂过程,这些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地理位置、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纵观古今,其中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从某种层面上说,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一般来说,大城市对自然地理条件的依赖性比其他小区域、小城市要大的多,因此大城市在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更加明显。其中以气候、地形和水文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为显著。
地形因素,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地势的高低起伏,坡度的陡和缓,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生产。所以人们的聚集地首先选择地势起伏不大,坡度不陡的地区。世界大城市多集中分布在海拔100米~200米以下的平原区、滨海、滨湖区及沿江河地带。我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大都分布在以平原为主的第三极阶梯上。这些地区不仅地势平坦利于交通联系,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建筑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而且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为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农产品保障。
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地球上气温和降水组合好的地区是温带地区。这些地区不仅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而且适于人们的居住、生存。世界人口以不同的密度在地球表面广泛分布,如今没有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几乎不复存在。但是世界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却明显地集中在温带气候区。我国的大城市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湿润、半湿润的温带、亚热带地区。美国的大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并有几十年来持续从“雪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的趋势。
水文条件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现代,水系对城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开封在历史上曾凭借其河湖纵横、灌溉发达、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成为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闻名中外的繁华都市。城内包含“四河”(黄汴河、惠济河、广济河,利汴河),“五湖”(潘家湖,杨家湖,包公湖,铁塔湖,阳光湖)等众多河流及广阔湖泊。开封水系的繁荣始于战国时期,魏惠王大力修筑鸿沟,为之后成为大运河的主干奠定了基础;到了隋唐盛世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开挖让开封成为了中原乃至全国的水运中心;北宋时,其繁盛的状况达到了顶峰。
地理位置是影响城市形成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展现了某一个城市形成发展的特性。城市地理位置是指城市与它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存在的事物在空间上的组合。城市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如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要邻接矿床、矿体地;上海、天津等港口城市要与江河湖海相连。除此之外,城市地理位置还具有绝对个性化的特征,世界上没有地理区位完全相同的城市,最多只有在某些方面地理位置相似的城市。因为自然、经济、政治、地理要素包括的内容丰富而又广阔,城市与这些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千变万化,各种要素本身在历史上又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尤其是人文要素变化更加频繁,即使是变动较小的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存在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同。所以,有利的地理位置必定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利的地理位置则要抑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地理位置按性质分类,有自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数理位置(经度位置、纬度位置等)、经济地理位置(城市与外部存在的具有经济意义的关系)、政治地理位置(在国际形势下与敌友的相对位置)。这些地理位置在地理学中经常提到。按空间尺度来分,可分为大、中、小位置。大位置是城市相对于较大范围内事物的相对关系,即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小位置则是城市对其所在的城址及其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中位置则是界于大、小位置之间的一种地理位置。比如我国上海市的大、中、小位置可以这样理解: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及长江的出口处则是上海大位置的特点,对内它是长江流域以至更大地域的门户,对外它是我国大陆向东最接近太平洋世界贸易要道的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则是上海的中位置特点,整个长江三角洲平原,特别是太湖流域作为上海的直接腹地,为上海市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区域基础;位于吴淞江和黄浦江交汇处的特点则是上海市的小位置,其对上海市的形成发展影响作用非常明显。
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讨论,可分为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当城市位于腹地的中央时,城市与其周围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该城市便处于中心位置。中心位置既方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汇聚,也有利于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这种有利的中心位置促使城市形成和快速发展。如我国贵阳市位于贵州省的中心、广州市位于广东省的中心、郑州市位于河南省的中心等等。当然,中心位置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域几何中心,城市的形成发展往往偏向于优势区域的重心位置,在优势区域形成的中心城市也具有中心位置效果,即与周围联系距离最短。如南昌、杭州、乌鲁木齐和西安等市都接近于省区的重心位置,而不在本省的中心位置。与中心位置相对的是邻接位置。当城市的形成发展不可能或没必要在本区的中央时,必须邻接决定其发展的区域。如矿业城市要接近于矿区、渔港城市要接近于渔场、耗能工业要接近廉价电源地。邻接位置的一种特殊类型是门户位置或称为出入口位置。河口港城市是最典型的门户位置,如福州市的形成发展是以位于闽江口,能控制福建省整个闽江流域的商品集散为基础的。
下面以郑州市为例,对交通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加以论述。
郑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交通发达地区,担当着全国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建国初期,河南省人民政府提请中南军政委改签省会时提到“„„郑州市则为中原交通枢纽,为全省经济中心,将来发展前景尤大,如省会迁往该市,则对全省工作指导及上下联系均甚便利,对该市发展也大有裨益„„”
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居中的地理位置为郑州交通运输事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郑州是我国公、铁、航、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枢纽。郑州是中国重要的公路铁路货运枢纽中心,最大无水港。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3个铁路特等站。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站位于市中心,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客运站之一,有列车可直达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它是全国7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国道107线和310线以及境内的18条公路干线,辐射周围各省市。国道107贯通南北、310横贯东西,在郑州交汇形成全国公路主枢纽之一。京珠高速向北可达北京,向南可达武汉,长沙等地;连霍高速向西可达西安等地,是我国公路运输的中心城市。23家航空公司在郑州开通了61条航线,每周执行航班548个,可直达西藏、青海以外的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共48个城市。并相继开通了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不定期包机航线。一个以郑州为中心,四通八达辐射全国的航空运输网已经形成。
综上所述,城市的发展与其自然地理条件和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它们既是城市形成最原始,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推动城市进步和发展以及人类文明进程的强大力量。研究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要素。当然,除此之外,城市发展也要遵循区域理论,经济学理论,人文生态学理论,交通通讯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城市进化理论等基本规律。与此同时,文化资源的挖掘,低碳之路的倡导也将会带领城市走向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2]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 《城市规划原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年
[3]中州大学学报,第22卷,《论郑州市的区位优势》
第四篇:城市地理学论文
城市地理学——中国大中型城市
1城市地理学的兴起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自18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出现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就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由于城市是一种空间,是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区域实体,也是各种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综合体,因此,自20世纪以来形成了很多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中也包括了城市地理学。
西方国家的城市地理学兴起于20世纪初,相比之下,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起步较晚。
2城市化(城镇化)研究
城市化并不是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但在中国却受到高度的关注。改革开放后,学术界率先提出中国城市化(或称城镇化)的发展问题,城市化也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者最早和始终关注的研究领域。
中国是一个区域发展差异很大的国家,城市化水平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由此引起中国城市地理学家的极大关注。其中许学强较早研究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省际差异,通过因子分析,认为影响中国城市化省际差异的两个主因子分别是工业化因子和人口密度因子。
进入90年代后,中国城市地理学界对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不再局限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中国城市化的规律问题,而是转向更深层次的机理研究,在城市化动力机制和郊区化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这是因为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使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更趋复杂和多样性,这是发达国家从未遇到过的现象,对中国城市化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新的理论予以解释。
90年代起,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开始关注郊区化的问题。郊区化是继城市化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都市区形成的动因。但与城市化着眼于宏观、区域的乡—城人口迁移过程不同,郊区化主要从单个城市的角度考察人口的空间集聚与扩散。郊区化始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盛于50年代以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阶段。但中国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上海、北京等个别城市从8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郊区化现象,90年代后郊区化现象扩散到更多的城市。宁越敏认为,造成沿海大城市郊区化的原因有二: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农村人口大量向沿海地区转移,使得沿海地区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二是90年代后沿海城市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大量户籍人口从中心城区向郊外迁移,导致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中国城市发展的高速度导致“时空压缩”效应,使一些大城市在较短的时间里就从城市化阶段进入到郊区化阶段(以常住户籍人口为衡量标准)。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区域人口产生拉力,对城市(中心区)人口产生推力。两种不同迁移力量的互动,使90年代中国大城市同时出现人口集聚的城市化和人口扩散的郊区化两种现象,其后果是大大促进了都市区的形成。3城市体系研究
城市体系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西方城市地理学对城市体系的研究集中在城市规模分布、城市职能分类和城市空间结构等三个方面,研究方法上多运用数量统计分析的手段,并形成中心地学说等重要的理论。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一是因为英美等国政府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国家对区域发展的调控大大减少,这使得西方国家城市体系研究缺少应用的领域,二是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出现了向社会、文化方向的转型,使城市体系传统领域的研究也随之势微。
早期中国城市体系的研究借鉴了西方城市体系的研究传统,但也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城市规模体系的研究开展不多,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规模的数量与城市的实体地域范围有关,随着中国城市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特别是撤县(市)设区的广泛实施,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已难判定,从而影响到城市实际人口规模的判断,进而影响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
中国的城市职能研究与西方国家有明显区别,一方面我们较少进行城市职能的分类研究,另一方面伴随各地的城市规划,地理学者广泛参与了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定位的研究。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中国的国情有关。城市职能分类是在国家或区域层面对一群城市的职能进行比较,因此需要比较详细的城市就业方面的统计数据。我国城市统计长期缺乏分行业的就业数据,只提供相应的产值数据。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重工业发展,轻服务业的发展,工业是绝大多数城市最主要的经济部门,若不对工业行业加以细分,必然使中国城市职能分类失去意义。以上这两个原因使得中国学者很难照搬西方学者的城市职能分类研究模式。
城市体系空间网络结构是城市体系研究中最具理论色彩的部分,中国学者对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研究更为强调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并与80年代以来各种区域层面的发展规划紧密相连,因而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经济区和中心城市的研究。二是都市连绵区的研究。三是创立了城镇体系规划。4城市经济和社会地理研究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传统城市地理学的又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80年代初起,中国城市地理学家开始对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地域结构、市场空间结构、中心商务区、感应结构、社会区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使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体系更为完善。90年代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这使中国城市地理学家对单个城市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而是与其他学科交叉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从80年代初起,国际城市学界就开始关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问题,提出了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等新的概念。我国地理学界对新国际劳动空间分工、世界城市等理论的关注起步于1990年代初。宁越敏最早系统介绍了这些理论,其后提出产品内分工已成为新国际劳动分工新的表现形式的观点。伴随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美国著名学者卡斯特尔率先开展信息化城市的研究。我国学者阎小培在199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研究信息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作用,她对信息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社会结构变化和城市地域结构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刘卫东、甄峰分析了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潜在影响。最近几年,中国的互联网城市研究也开始兴起。汪明峰、宁越敏尝试建立一种评价中国互联网城市可达性的方法,并对五大骨干网络的空间结构和节点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空间格局整体上趋于均衡,节点可达性基本遵循原有的城市等级体系。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社会变迁,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区类型、城市阶层关系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为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城市社会空间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顾朝林率先开展城市社会极化的研究。王兴中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柴彦威研究了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特征和时间利用特征。刘玉亭以南京为实证,全面系统剖析了我国转型期城市贫困的产生机制、结构特征,分析了城市贫困阶层的居住空间、日常生活空间和感知空间。
5结论和展望
中国城市地理学在近三十年中已得到飞快的进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形成了一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队伍。近年来,老一辈城市地理学家虽已逐步退休,但仍在关注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并予以积极的指导。中青年城市地理学家的队伍日益壮大,已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的中坚力量。在研究力量分布方面,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大学和中科院的地理学院所集中了中国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力量,但其他一些城市的城市地理学研究队伍也在壮大。此外,以海外华人学者为主体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队伍也已形成一定规模。
(2)形成了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特色。由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领先于中国,导致城市地理研究的许多领域必然率先形成于西方国家。因此,起步时期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需要借鉴西方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但是,中国经济的迅速起飞导致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转型,这就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通过近三十年的努力,中国城市地理学家在中国城市化、郊区化动力机制以及都市连绵区研究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中国城市地理学家还对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城市地理学出现了社会、文化转向,这是由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的发展中国家,展望未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仍需围绕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特别是要关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性和区域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
第五篇:第六章城市地理学
第六章城市地理学
一、中国城市设置
实体城市:
中国的村落起源很早,距今7000¡ª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时代(距今5000¡ª7000年)村落的规模已相当可观,河南绳池的仰韶村遗址面积近30万m2(548×548m),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面积5万m2(224×224m),临潼姜寨村遗址面积5.5万m2(235×235m)。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000¡ª5000年)出现了城市的萌芽¡ª¡ª城堡,如河南登封的王城岗古城,淮阳的平粮台古城,郾城的郝家台古城,安阳的后岗古城,山东章丘的城子崖古城,寿光的边线王古城等。
真正意义的城市形成于3600年前夏末商初,其标志是在河南二里头发现的宫殿遗址。
•计划单列市: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宁波、厦门、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980-1993)
•副省级城市:重庆(1997年直辖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宁波、厦门、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 都、西安、杭州、济南(1994-)
•计划单列市: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994-)
•63标准:市: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一般可以保留市的建制(没有必要保留市建制的,也应该撤销);聚居人口不足10万的,必须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者是重要工矿基地,或者是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者是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才可以保留市的建制。其他一切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市,都应该撤销。
•同时缩小郊区,市总人口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一般地不应当超过20%,不及20%的,一般不动;超过20%的,应该压缩;确实有必要超过20%的,必须由省、自治区人委报国务院批准。
•镇:工商业和手工业相当集中、聚居人口在3000人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占70%以上,或者聚居人口在2500人以上不足3000,其中非农业人口占85%以上,确有必要由县级国家机关领导的地方,可以设置镇的建制。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商业和手工业集中地,聚居人口虽然不足3000,或者非农业人口不足70%,但是确有必要由县级国家机关领导的,也可以设置镇的建制。现有的镇建制,凡是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或者虽然符合上述人口条件,但是以改归乡村人民公社领导为有利的,都应该撤销;即使是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也应该撤销。
•84标准,镇: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
镇的建制。
•86标准:非农业人口6万以上,GDP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虽然非农业人口不足6万、GDP不足2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市的建制。•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GDP3亿元以上,可以设市撤县。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GDP4亿元以上,可以设市撤县。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口虽然不足10万、GDP不足3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以设市撤县。
•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GDP10亿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即设区的市),已成为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并对周围各县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可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93标准:设市撤县的标准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设市时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①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
•②乡、镇以上工业产值超过4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25亿元,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超过1亿元,上解支出超过50%,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县。
•③沿海、沿江、沿边境重要的港口和贸易口岸,以及国家重点骨干工程所在地。
•④具有政治、军事、外交等特殊需要的地方。
•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地方设市时,州(盟、县)驻地镇非农业人口不低于6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4万。
•撤镇设市标准
•少数经济发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中心的镇,如确有必要,可撤镇设市。设市时,非农业人口不低于10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500元,上解支出低于财政收入60%,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高于90%。
•城镇辖区非农业人口
•20世纪60-70年代,以城镇非农业人口代表城镇人口,城镇人口统计数量低于实际人口数量。1964年¡°二普¡±采用了该标准,城镇人口只计算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不包括农业人口,14.1%的城镇人口不能客观反应城镇化水平。
•城镇地域人口
• 20世纪90年代以来
•1990年代市镇人口:城镇人口指:设区的市的区人口,不设区的市所辖街道人口,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
•2000年以来城镇地域的人口。
3.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
城市化初级阶段(1949¡ª1995年)
城市化中级阶段(1996¡2040年)2011年我国城镇化达到51.3%
城市化高级阶段(2040¡)
• 1.郊区化的特点
•(1)被动式郊区化
•(2)居住郊区化略迟于工业郊区化
•(3)圈层扩展式郊区化西方国家郊区化城市空间呈放射状结构,沿伸展轴可达20km以上,我国城市空间扩展呈¡°摊大饼¡±式的圈层扩展,范围有限,仅10km左右
•(4)中心区繁荣与郊区化并存
•(5)社会阶层地域分异不明显
•2.郊区化的成因
•(1)人口政策
•(2)富裕阶层的出现
•(3)家庭轿车的增长
•(4)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5)住房制度改革
济南城市郊区化
•郊区化的启动
•1990年代,济南城市人口不断增加,1990年为375.49万,2000年增至415.22万,但各地域增长不同时段情况不同。
•1990¡ª1995年,核心区人口出现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0.64%,所占比重也逐年下降,由1990年的13.61%下降到1995年的12.71%;次核心区人口增长量为12.2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27%,人口比重由18.43%增至20.63%;近郊区人口增长量为6.1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1.63%;远郊区人口增长量为1.39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15%。本阶段核心区人口出现负增长,近郊区和远郊区人口虽有一定增长,但由于增幅较小,其所占比重均略有提高,次核心区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是本阶段人口的主要集聚地,表明郊区化已开始启动。
•1995¡ª2000年各地域单元人口变化保持与上阶段相似特征,是济南城市郊区化启动阶段的延续。
•郊区化的近今发展
•2000-2007年,济南城市次核心区人口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为4.34%;近郊区获得快速发展,7年间人口增加12.59万,年均增长率为2.05%,较上一阶段提高1.17个百分点,人口所占比重由19.88%增至21.00%;远郊区人口增速也不断提高。与1990年代郊区化相比,本阶段济南人口开始迁往离核心区更远的地方¡ª¡ª近郊区,人口的离心力进一步加强,济南城市进入了典型郊区化初级阶段。
•城市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景观地域。这是城市研究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随着城市发展中的离心扩散过程,有些城市功能(工作、居住、教育、商业、娱乐等)已扩散到实体地域范围以外。城市越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域之间的联系越频繁,城乡之间甚至城市与城市之间分界也越模糊,这样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应运而生。都市区是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都市圈是以一个或两三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城镇连同这些城镇覆盖的空间地域形成密切社会经济联系,呈圈层状布局的空间组织形式。或者说,都市圈是由中心城市及周边大中小城市和地域共同组成的紧密的一体化区域。
•济南都市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7个设区城市,6个县级市,28个县城,面积5.23万km2,人口3200万。济南都市圈在空间布局上规划了¡°一极、一区、六轴¡±的结构。
•城市群(agglomeration)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都市圈是城市群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 或者都市圈是城市群发展的中初级阶段,有时候两者混和使用。对于一些常见的区域,准确的概念应当是¡°上海都市圈¡±、¡°北京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沈阳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
•2.代合治城市群是由若干基本地域单元构成的连续区域, 城市群区域应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
•城市群的界定 作为一个城市群应具备3个条件, 第一, 必须是一个连续的区域, 不能被非基本地域单元分隔。第二, 组成城市群的地域应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 若城市型政区总体水平达不到基本地域单元标准, 而其市区与城市群地域相连, 则可将其市区并入相应的城市群。第三, 城市群应达到一定的面积、人口、城市规模, 若一个或几个地域相连的基本地域单元达不到城市群的规模下限, 也不应列为城市群。
•我国城市群的下限标准应为: 地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 总人口在500万人以上, 其中城市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城市数量在5座以上, 其中应有特大城市或大城市
•我国现有城市群17个
•特大型城市群1个: 即沪宁杭城市群;
•大型城市群4个:分别是京津唐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和鲁中南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中型城市群4个:分别是吉中城市群, 黑东城市群、福厦城市群、成都平原城市群;•小型城市群8个:分别是石太城市群、安徽沿江城市群、郑洛汴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湘城市群、北部湾沿岸城市群、重庆城市群、关中城市群。
3.山东半岛城市群
胶东半岛是指自然地理上的小半岛,即胶莱河以东的半岛。
狭义的山东半岛,地理范围指从寿光小清河口到日照岚山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两点一线以东的部分,行政单元涵盖了威海、烟台、青岛、潍坊、日照5市。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指广义的山东半岛。由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8个设区城市构成的城市地域空间组合。2006年,山东半岛城市群GDP总量为14484.52万元,约占山东省总量的2/3,超过了辽宁全省GDP总量,也超过了京津唐3市之和。
•发展目标:即要把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成为山东省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全国乃至环黄海经济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基地之一。
•发展阶段:从现在起到2010年为发展整合阶段,主要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各项制度建设,增强大中城市的经济实力,提升中小城市规模等级,并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多条城市带,都市连绵区初具雏形;
•2010¡ª2020年为发展成型阶段,都市连绵区的实体地域基本形成,到2020年半岛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达到70%;
•2020¡ª2050年为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逐渐趋于稳定,城市经济稳步发展,山东半岛都市连绵区成为现实,在环黄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地位日益突出。
•发展轴线:以济南¡ª淄博¡ª潍坊¡ª青岛(胶济线)、日照¡ª青岛¡ª威海¡ª烟台(沿海线)两条空间轴线为发展主轴,以烟台¡ª龙口¡ª莱州¡ª潍坊、日照¡ª五莲¡ª诸城¡ª安丘¡ª潍坊¡ª寿光¡ª东营两条空间轴线为发展次轴。
•规模结构:以青岛为龙头,以青岛、济南为区域发展的双中心,积极培育烟台的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发展重要节点城市,弥补城市群薄弱环节和塌陷环节,形成6个等级的城市规模结构。
•规划到2020年,青岛、济南发展成为500万人、430万人左右的超大城市;
•淄博、烟台为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
•潍坊、威海、日照为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
•东营、章丘、即墨、胶南、胶州、龙口等为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
•平度、莱西、莱州、招远、寿光、诸城、青州、安丘、高密、文登、济阳、邹平、桓台、广饶、昌邑、莱阳、蓬莱、栖霞、荣成、乳山、海阳等为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
•另有平阴、商河、高青、沂源、垦利、利津、昌乐、临朐、长岛、莒县、五莲等一批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
•城市职能:
•都市带Megalopolis最早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于1957年提出的。¡°Megalopolis¡±本身就是一种模糊的空间形态,再加上戈特曼并未对¡°Megalopolis¡±一词做出明确的定义,因此,国内学者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不同的理解。周一星、张京祥等翻译为大都市带,顾朝林翻译为大都市连绵带,姚士谋翻译为城市连绵区,还有一些学者翻译为城市群、都市圈、大都市区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Megalopolis¡±译法在较大的区别,但是在内涵上还是较为一致的,基本上都认为¡°Megalopolis¡±是由若干大都市区构成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基于与其他概念相区别的考虑,将¡°Megalopolis¡±翻为都市带比较合适。
•戈特曼认为,大都市带是城市街区大片地连在一起,消灭了城市与乡村明显的景观差别的地区,居民过着现代城市方式的生活。
•大都市带的形成有5个基本条件和标准:一是区域内有较密集的城市;二是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三是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连接起来,各都市区之间没有间隔,联系密切;四是必须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人口在2500万人以上;五是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1961年,戈特曼指出当时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包括美国东北海岸地带、欧洲巴黎¡ª阿姆斯特丹¡ª鲁尔三角区、东南英格兰地区、美加五大湖地区、日本东部太平洋沿岸、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等。
•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等都是城市地域空间组织的概念,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型功能地域结构形态的反映,这些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规模、实力、发展程度以及空间范围和形态等方面。
•都市圈、城市群和都市带(都市连绵区)是都市区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城市群在内涵上与都市带接近,只是在外延上要小于都市带,可以看作是都市带发展的初级阶段,或者是都市区向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性形态。
•思考题
•1.综述我国或我省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2.城市职能定量分类探索
•3.城市群或都市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4.我国(或其他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科学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