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关于删去行政审许可项目的决定
【法规标题】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删去《河北省木材经营加工运输管理办法》等省政府规章中103项行政许可规定的决定
【颁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令2007年第4号 【颁布时间】2007-4-22 【失效时间】
【法规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E_ReadNew.aspx?E_typeid=27&NewsID=558 【全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删去《河北省木材经营加工运输管理办法》等省政府规章中103项行政许可规定的决定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删去《河北省木材经营加工运输管理办法》等省政府规章中103项行政许可规定的决定
(2007年4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7年4月2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7〕第4号公布施行)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省政府在过去先后七批宣布取消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基础上,以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为重点,组织开展了省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工作,对与行政许可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相符合的行政许可事项再一次进行了认真清理,决定删去《河北省木材经营加工运输管理办法》等省政府规章中的103项关于行政许可的规定。
各设区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要对现有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继续清理,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要尽快下放。对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切实加强后续监管工作,坚决杜绝各种变相审批行为。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完善行政审批方式,简化和规范程序,制定操作规程,并向社会公开。需要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的,要及时进行修改。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河北省木材经营加工运输管理办法》等省政府规章,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正。
删去省政府规章中103项行政许可规定目录
一、河北省木材经营加工运输管理办法
(2003年12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3〕第11号公布)
(一)第十条关于对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实行年度检验的规定。
二、河北省取水许可制度管理办法
(1999年5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1999〕第17号公布)
(二)第十四条关于取水许可预申请的规定。
(三)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关于对取水许可证进行年度审验的规定。
三、河北省实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办法
(2001年2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1〕第10号公布,2002年9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6号修正)
(四)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关于设区的市饲料管理部门对生产许可证进行初审的规定。
(五)第十一条关于设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企业领取经营许可证的规定。
四、河北省动物诊疗管理办法
(1997年11月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03号公布)
(六)第十一条关于动物诊疗用药必须向指定兽药经营单位采购的规定。
(七)第十二条关于发放动物诊疗许可证收费的规定。
五、河北省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办法
(1996年3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58号公布)
(八)第六条关于一级、二级、三级农业机械维修厂、点等级评审的规定。
(九)第七条关于经培训、考核并取得技术等级证书方可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的规定。
(十)第十一条关于对工人技术等级证书年度检验的规定。
(十一)第六条关于农业机械专项维修点等级评审的规定。
六、河北省实施《农药管理条例》办法
(1999年7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1999〕第5号公布)
(十二)第十三条关于对申请经营农药单位审查、发放准予经营农药证明文件的规定。
七、河北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办法
(1995年1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22号公布)
(十三)第八条第二款关于捕捉本省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需经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程序规定。
(十四)第十条关于驯养繁殖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和本省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需经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程序规定。
(十五)第十一条关于出售、收购本省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需经设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程序规定。
八、河北省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
(2002年1月1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2号公布)
(十六)第七条第二款关于个体从业者申请办理资格证书的规定。
(十七)第八条关于对建筑装饰装修资质证书定期复审的规定。
九、河北省公有住房售后首次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2000年2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0〕第1号公布)
(十八)第九条关于住房所有人申请办理住房交易手续同意的规定。
十、河北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规定
(2004年5月1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4〕第3号公布)
(十九)第十七条关于群体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的规定。
十一、河北省统计登记暂行办法
(1995年1月1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21号公布,2002年9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6号修正)
(二十)第十五条关于收取统计登记工本费的规定。
十二、河北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2000年3月1日省建设厅公布)
(二十一)第八条关于未签订责任书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
十三、河北省调味品生产销售管理办法
(1996年5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60号公布,2002年9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6号修正)
(二十二)第九条关于发酵调味品批发企业领取调味品批发许可证的规定。
十四、河北省港口管理规定
(1996年9月1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67号公布,2002年9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6号修正)
(二十三)第二十六条关于港埠企业需要变更业务范围或歇业停业批准的规定。
十五、河北省乡镇船舶安全管理规定
(1994年7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07号公布)
(二十四)第八条关于乡镇船舶执照核发的规定。
(二十五)第十四条关于乡镇船舶建造厂申请开业必须取得生产技术条件许可证书的规定。
(二十六)第十四条关于乡镇船舶修理厂申请开业必须取得生产技术条件许可证书的规定。
十六、河北省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1995年3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29号公布)
(二十七)第十八条关于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对招标文件核准的规定。
(二十八)第十九条关于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对建设工程标底审定的规定。
(二十九)第二十二条关于工程总承包、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和建设监理单位的登记注册的规定。
(三十)第二十三条关于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对投标单位资质证书、单位简介和近三年承建的主要建设工程质量情况,以及拟投入本工程的技术力量和设备等有关资料核准的规定。
十七、河北省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实施办法
(2002年6月1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
(三十一)第十二条关于委托其作为技术依托单位的审核认定的规定。
十八、河北省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2001年12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1〕第20号公布)
(三十二)第六条关于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环境监测资质认证合格证书的规定。
(三十三)第七条关于从事环境监测的人员必须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经考核并取得环境监测人员上岗合格证书后的规定。
(三十四)第十条关于从事机动车尾气检测的机构必须取得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机动车尾气检测资质证书的规定。
(三十五)第十条关于从事机动车尾气排放初检的规定。
(三十六)第十三条关于环境监测网络成员单位资质认可的规定。
(三十七)第二十一条第二款关于向社会公布涉及环境质量的环境监测数据和资料,或者引用未经正式公布的环境监测数据和资料同意的规定。
十九、河北省环境保护产业管理暂行办法
(1997年1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80号公布)
(三十八)第十四条关于对在本省辖区内使用的环境保护产品进行使用认可的规 定。
(三十九)第十六条关于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资质认可的规定。
二十、河北省游泳场所管理办法
(2000年12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0〕第6号公布)
(四十)第四条关于开办游泳场所到体育行政部门办理体育经营许可证的规定。
(四十一)第十条关于救护人员资格认定的规定。
二十一、河北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
(1996年11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70号公布,2003年6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3〕第5号修正)
(四十二)第九条关于体育培训人员资格认定的规定。
(四十三)第九条关于体育辅导人员资格认定的规定。
(四十四)第九条关于体育裁判人员资格认定的规定。
(四十五)第九条关于体育咨询人员资格认定的规定。
(四十六)第九条关于体育经营活动管理人员资格认定的规定。
二十二、河北省食品标签标准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1991年1月10日省标准计量局、省食品工业办公室、省商业厅、省轻工厅、省卫生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粮食局、省畜牧水产局、省供销社、省进出口商检局、省消费者协会公布)
(四十七)第四条第二款关于经批准取得食品标签认可证书的规定。
二十三、河北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
(2001年12月2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1〕第23号公布)
(四十八)第十二条第二款关于设区市、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测绘资格证书颁发的规定。
(四十九)第十三条第(二)项关于基础测绘项目承包人在施测前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测绘项目登记的规定。
(五十)第十六条关于基础测绘成果复制、转让或者转借批准的规定。
二十四、河北省地籍测绘管理办法
(2002年12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22号公布)
(五十一)第十条关于地籍测绘单位在施测前,应当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地籍测绘项目登记的规定。
(五十二)第十一条关于测绘单位将地籍测绘项目的技术设计书报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定。
(五十三)第十六条第二款关于地籍测绘成果由土地管理部门和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测绘产品监督检验机构检验认定的规定。
(五十四)第十八条关于委托境外机构印制地籍测绘图件或者建立地籍信息系统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的规定。
二十五、河北省资源综合利用暂行规定
(1999年7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1999〕第14号公布)
(五十五)第十条关于特种行业许可证的规定。
(五十六)第十二条关于生产性废旧金属调往外省、市、自治区需签发准运证明的规定。
二十六、河北省经济信息保密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1995年12月1日省计划委员会、省经济信息中心、省保密局公布,根据1998年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修正)
(五十七)第三条第三项关于经济信息应用的设施和技术进行保密性能认证的规定。
(五十八)第七条关于涉密经济信息建设工程竣工后的保密性能验收的规定。
(五十九)第十二条关于必须经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的规定。
(六十)第十三条关于经济信息保密设施年检的规定。
二十七、河北省经济信息市场管理实施办法(1996年12月2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76号公布)
(六十一)第三条第三项关于从事经济信息商品交易及其中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经营资格进行审核的规定。
(六十二)第三条第三项关于办理经济信息网络和经济信息进出境进行审查、登记的规定。
(六十三)第十二条关于从事经济信息商品交易及其中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经营资格年度审核的规定。
(六十四)第十六条关于向境外输出经济信息商品或者经济信息的审核批准的规定。
二十八、河北省限制生产粘土实心砖管理办法
(1998年9月1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1998〕第11号公布)
(六十五)第七条关于河北省墙体材料生产资质证的规定。
(六十六)第十一条关于新型墙体材料开发费的规定。
二十九、河北省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管理暂行规定
(1992年6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72号公布,1998年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修正)
(六十七)第九条关于生产实心粘土砖厂生产许可证的规定。
三
十、河北省实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办法
(2001年12月3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1〕第27号公布)
(六十八)第十条关于在电力设施周围进行爆破作业,征得当地电力管理部门同意的规定。
三
十一、河北省经纪人管理暂行办法
(1997年9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99号公布)
(六十九)第五条关于从事经纪活动必须取得经纪资格证书的规定。
三
十二、河北省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规定(1997年6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90号公布,2002年9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6号修订)
(七十)第六条第一项关于办理合同鉴证的规定。
三
十三、河北省就业训练试行办法
(1986年9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102号公布,1998年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修正)
(七十一)第二十二条关于对开办社会各类就业训练场所审查批准的规定。
(七十二)第二十四条关于就业训练中心的开办、调整和撤销,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查批准的规定。
三
十四、河北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办法
(2001年12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1〕第25号公布)
(七十三)第十四条关于缴费单位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税务机关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的规定。
三
十五、河北省医疗机构管理实施办法
(1999年5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1999〕第3号公布,2002年9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6号修正)
(七十四)第七条第二款关于卫生行政部门在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之前,应当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的规定。
(七十五)第二十一条关于医疗机构聘用外单位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必须经审核批准的规定。
三
十六、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1995年7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37号公布)
(七十六)第十四条关于地质环境勘察评价报告核准的规定。
三
十七、河北省大型科研仪器管理办法
(1996年12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72号公布)
(七十七)第七条关于购置大型科研仪器,需由购置单位提出申请,省行业主管 部门签署意见,经省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的规定。
(七十八)第八条关于报废大型科研仪器,应经同级科技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定。
三
十八、河北省有线电视管理实施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1992年5月4日河北省广播电视厅公布,根据2002年9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6号修订)
(七十九)第七条关于有线电视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单位资质审批的规定。
三
十九、河北省殡葬管理办法
(1994年9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第112号令公布,根据1998年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修正)
(八十)第二十条关于生产、销售丧葬用品的单位和个人,经县以上民政部门审查批准的规定。
四
十、河北省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1995年4月2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第133号令公布)
(八十一)第十条关于白洋淀地区建设项目审批的规定。
四
十一、河北省军人抚恤优待实施办法
(1993年2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78号公布)
(八十二)第二十九条关于革命伤残军人配备假牙义眼审批的规定。
四
十二、河北省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1993年6月2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第84号令公布)
(八十三)第七条关于社会福利企业合并、分立、转让、终止,须经县(区)以上民政部门审核同意的规定。
(八十四)第八条关于社会福利企业年检的规定。
四
十三、河北省盐业管理实施办法
(1992年8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第75号令公布)
(八十五)第十五条第一款关于盐加工企业开办批准的规定。
(八十六)第十六条第一款关于国营制盐企业转产、停产审批和集体制盐企业转产、停产批准的规定。
(八十七)第十九条第三款关于盐进出口业务审批的规定。
(八十八)第二十一条关于国家和省计划内生产纯碱、烧碱等用盐单位申请减税供应审批的规定。
(八十九)第二十四条关于计划外从外省市购盐批准的规定。
(九十)第三十条关于非铁路、水路运盐准运证发放的规定。
四
十四、河北省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
(1997年2月1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81号公布,根据2002年9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6号修订)
(九十一)第十三条第一项关于出版或展示未出版的绘有国界线和跨省行政区域的地图,以及台、港、澳地图审核的规定。
四
十五、河北省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管理规定
(1999年11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军区(1999)第20号令公布)
(九十二)第五条第三款关于防空地下室免建批准的规定。
(九十三)第十一条关于防空地下室设计审核的规定。
(九十四)第十五条第一款关于防空地下室竣工验收的规定。
四
十六、河北省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办法
(1995年9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41号公布,根据1998年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修正)
(九十五)第六条关于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定点销售审批的规定。
四
十七、河北省节约能源监测办法
(1990年5月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52号公布)(九十六)第十三条第三项关于对节能产品的能耗指标检测、验证的规定。
四
十八、河北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10月25日省科委公布)
(九十七)第六条关于从事实验动物饲养、繁育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省科技行政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的规定。
(九十八)第九条关于出口的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资料,须经省科技行政部门审查同意的规定。
四
十九、河北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办法
(1998年8月1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1998〕第7号公布)
(九十九)第十三条关于距地震观测井(水点)一千米范围内开采观测层位地下水的同意的规定。
(一百)第十四条关于在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须事先征得同意的规定。
五
十、河北省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2002年11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9号公布)
(一百零一)第十二条关于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机构对专家审核后招标文件审核的规定。
五
十一、河北省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
(1998年10月1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1998〕第15号公布,根据2002年9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6号修订)
(一百零二)第四条关于设区市、县对气象台站的迁移方案审批的规定。
五
十二、河北省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实施办法
(2002年10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8号公布)
(一百零三)第八条关于调整、移动、拆除广播电视设施向当地广播电视设施管理单位申请的规定。
第二篇:河北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范文)
河北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取水许可管理,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取水的许可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的取水,是指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河流、水库、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
本办法所称的取水工程或者设施,是指闸、坝、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以及水电站等。
第三条 取水许可应当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统筹规划、节约优先、公开公正、高效便民、严格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领导,统筹配置水资源,优先使用外调水,鼓励使用非常规水,控制使用地下水。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取水审批的机关依照审批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取水许可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水的监督管理。第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取用水资源的,应当申请取水许可,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
(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
(三)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的;
(四)为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临时应急取水的;
(五)为农业抗旱或者维护生态环境必须临时应急取水的。第七条 实行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下达的取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制定各设区的市、省直管县(市)行政区域内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各县(市、区)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并报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设区的市、县(市、区)取水许可总量,不得超过本行政区域内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第八条 在地下水一般超采区,应当控制地下水取水许可,限制取水总量。
在地下水限制开采区,一般不得新增地下水取水许可;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需取用地下水的,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按比例核减其所在县(市、区)其他地下水取水单位的取水许可量,进行合理配置。
在地下水禁止开采区,禁止新增地下水取水许可。
第九条 取水许可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因城市供水水源单一,确需开凿新取水井作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的,应当依法办理取水许可。除应急供水和日常维护性运行外,不得使用应急备用水源。
第十条 取用地表水的,由取水审批机关按照下列规定负责审批:
(一)年取水量不足一百万立方米的,由取水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取水审批机关审批;
(二)年取水量在一百万立方米以上,不足五百万立方米的,由取水口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取水审批机关审批;
(三)年取水量在五百万立方米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取水审批机关审批。
从跨行政区域的河流边界上游十公里、下游三公里内或者从边界河流取水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由各自有审批权的取水审批机关的共同上级取水审批机关审批。
从水库取水的,由该水库主管部门的同级取水审批机关审批;超出取水量限额的,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限额和权限审批。
第十一条 取用地下水的,由省人民政府取水审批机关负责审批。
第十二条 申请取水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有审批权的取水审批机关提出取水申请,并依照《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交申请材料;申请取用地热水、矿泉水的,应当同时提交与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的地热、矿泉水采矿权出让合同。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需要申请或者重新申请取水的,建设单位或者项目法人应当在投资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开工建设前,向有审批权的取水审批机关提出取水申请。第十三条 取水审批机关受理取水申请后,应当对取水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综合考虑本地区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决定是否批准取水申请。
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外的取水审批机关在审查取水申请过程中,需要征求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的,被征求意见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
第十四条 取水审批机关认为取水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听证的,应当向社会公告,依法组织听证。
取水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害关系的,取水审批机关在作出是否批准取水申请的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申请听证的,取水审批机关应当依法组织听证。
取水审批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许可决定。
第十五条 取水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取水申请之日起45日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决定批准的,应当同时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水审批机关决定不予批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不批准的理由和依据:
(一)在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取用地下水的;
(二)取用专门用于维护生态环境的水的;
(三)在取水许可总量已经达到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增加取水量的;
(四)取水可能对水功能区水域使用功能造成重大损害的;
(五)取水、退水布局不合理的;
(六)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而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的;
(七)南水北调受水区内按照分配的供水指标和规定的用途能够满足用水需要,而取用地下水的;
(八)取水可能对第三者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产生重大损害的;
(九)取水涉及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者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的;
(十)取水涉及产品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取水或者增加取水量,需要占用第三者的用水量时,建设单位或者项目法人应当在提出取水申请前,与第三者达成一致意见。
第十八条 取水申请经批准后,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取水申请批准文件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并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取水计量设施。本办法施行前,未经批准并正在使用的农业灌溉取水工程或者设施,应当逐步纳入取水计量管理。
取用地下水的,应当按照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确定的井位、取水层位开凿取水井。凿井施工单位不得承揽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的取水井工程。
第十九条 取水申请批准后3年内,取水工程或者设施未开工建设,或者需由国家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未取得国家审批、核准的,取水申请批准文件自行失效。
第二十条 取水工程或者设施建成后,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取水审批机关申请验收,并报送取水工程或者设施运行情况等相关材料。取水审批机关应当在20日内对取水工程或者设施进行现场核验,出具验收意见;经验收合格的,核发取水许可证,并明确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机关。
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外的取水审批机关应当将核发取水许可证的情况及时通知取水口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取得取水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取水地点、取水方式、取水用途和退水地点,或者增加取水量;确需变更上述事项的,应当向有审批权的取水审批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变更。
第二十二条 取水许可证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地下水一般超采区、限制开采区取用地下水的,有效期限不超过3年。有效期届满,取水许可证自行失效;需要延续的,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有效期限届满45日前向有审批权的取水审批机关提出申请。
取水审批机关受理取水延续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对原批准的取水量、实际取水量、取水用途、节水水平和退水水质状况、取水单位或者个人所在行业的用水水平、当地水资源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在取水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决定是否延续。批准延续的,应当核发新的取水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三条 在取水许可证有效期限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重新提出取水申请:
(一)取水量或者取水用途发生改变的,但因取水权转让引起取水量改变的情形除外;
(二)取水水源或者取水地点发生改变的;
(三)退水地点、退水量或者退水方式发生改变的;
(四)退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及污水处理措施发生变化的。
第二十四条 连续停止取水满2年的,由有审批权的取水审批机关注销取水许可证。但因不可抗力或者进行重大技术改造等原因造成停止取水满2年,且取水许可证有效期尚未届满的,经有审批权的取水审批机关同意,可以保留取水许可证。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取水审批机关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告取水许可证核发、注销、吊销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取水许可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法取水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并将有关违法信息纳入社会诚信档案,实行失信联合惩戒。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对违法取水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公布电话、电子邮箱等投诉、举报方式,对有关投诉、举报及时进行受理和查处。
第二十八条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取水的,或者未依照批准的取水许可规定条件取水的;
(二)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
(三)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或者取水许可证的;
(四)未在规定期限内装置取水计量设施的。
第二十九条 凿井施工单位承揽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的取水井工程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 取水审批机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取水申请不予受理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批准的;
(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取水申请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或者核发取水许可证的;
(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或者核发取水许可证的;
(四)不履行监督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依法予以查处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1999年10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河北省取水许可制度管理办法》同时废止。[1]
第三篇:2018河北省考政审之注意事项
2018河北省考政审之注意事项
公务员政审工作是依靠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学校、社区)的组织和群众,采取个别谈话、座谈、民主测评、查阅档案资料、与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行、遵纪守法、自律意识、能力素质、工作态度、学习和工作表现以及需要回避的情况等,客观公正地予以评价,并对考察对象的报考资格进行进一步审查(人民警察职位按相关政审规定进行考察)。政审工作并无难度,但政审不通过者,不得确定为拟录用人员。今天,河北华图(http://he.huatu.com/)的公考专家根据往年的经验来分析一下公务员政审注意事项,希望对各考生有所帮助。
一、政审是对报考资格的进一步审查。公务员考试对报名条件有要求,如年龄、学历、专业、户籍等。因初试报名一般为网上报名,不需要对报名真实性进行考察,所以很多人会提供虚假信息来进行初试。面试需要资格审查,需要提供相关证明,但也有人会提供虚假材料。一些不符合报考条件人员,如公务员和(含试用期)、现役军人、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等,则需要通过政审排查。政审会实际调查,防止有提供虚假材料的人蒙混过关。公务员考试,一定要看好报名条件,并提供真实信息,诚信应考,若投机取巧,必定弄巧成拙,不符合招聘条件,弄虚作假的,会取消应聘资格,并计入诚信档案,问题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二、政审是对报考人员档案审查,主要包括档案材料是否有造假行为和报考人员是否有违纪违法行为。档案材料审查由专业人员对报考人员档案进行核查,对姓名、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基本信息进行核对。报考人员有无违纪违法行为,是政审的主要审查项目,具有某些违纪违法行为,则不能录取为公务员。
三、对报考人员政治表现、工作(学习)表现、现实表现等进行考察。通过对报考人员所在单位(学校、社区)的组织和群众,采取个别谈话、座谈等形式进行审查,全面了解考察对象表现情况。报考人员的政治表现、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工作(学习)表现、生活作风等其中之一不通过者,不能录取为公务员。相信大家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政审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第四篇: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
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
《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已经2014年11月12日省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张庆伟
2014年12月4日
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实施排污许可制度,促进污染源达标排放,保护和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统称排污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一)排放大气污染物(不含机动车、铁路机车、船舶、航空器等移动污染源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二)排放工业废水、医疗污水和餐饮污水的;
(三)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
(四)从事畜禽养殖达到省政府确定规模标准的。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排污许可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环境监察、督查机构负责排污许可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引导、支持排污单位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削减污染物排放的强度、浓度和总量。
排污单位削减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认后,可以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留存或者有偿转让。
第五条
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或者建设项目已经依照国家、本省有关规定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二)污染防治设施和污染物处理能力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三)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本省有关标准,重点污染物排放符合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四)排污口设置和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安装、检定(校准)、比对符合国家、本省有关规定,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系统联网并正常运行;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应当填写申请登记表,并提供排放污染物技术报告和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前款规定的排放污染物技术报告,应当由排污单位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机构编制,编制时应当测算、说明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每年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情况。
第六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情况核定或者确定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对现有排污单位应当根据当地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排污单位所属行业的排污绩效、经审核有效的监测数据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确定。
第七条
新建排污单位应当自其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第八条
排污许可实行分级管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排污单位提出的排污许可申请,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依法作出准予排污许可或者不予排污许可的决定;对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排污许可申请,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性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九条
排污许可证由正本和副本构成,有效期不超过5年。
正本应当载明排污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排放污染物的种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有效期等事项。
副本除载明正本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排污单位主要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污染防治设施和污染物处理方式,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排污口设置,监督检查情况等事项。
第十条
排污单位合并、分立,或者改变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变更手续。
因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原因使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总量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排污口的设置等情况发生变更的,排污单位应当自其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十一条
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环境功能区划等发生变化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排污许可证载明的事项进行变更。
第十二条
排污单位需要延续排污许可证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提出延续申请。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排污单位的延续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出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不予延续:
(一)排污单位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和产品被列入国家、本省确定的淘汰目录且超过淘汰期限的;
(二)因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排污单位所在地禁止或者限制排放原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污染物的;
(三)排污单位未按期达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
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或者排污单位终止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发证部门应当及时注销其排污许可证。
第十五条
排污单位应当妥善保管排污许可证,不得涂改或者伪造。其正本应当放置于排污单位的主要办公场所或者生产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
第十六条
排污许可证遗失、损毁的,排污单位应当在当地主要报刊刊发遗失、损毁公告,并在公告后20日内申请补办排污许可证。
第十七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第十八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本省有关规定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并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
排污单位应当建立污染物排放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台账,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环境监察、督查机构,应当通过监控系统或者采用现场检查、书面核查等方式,对排污单位实施排污许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详细记录监督检查结果,建立排污许可证管理档案。
监督检查结果应当载入排污许可证副本,并可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越法定职权颁发排污许可证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颁发排污许可证的;
(三)发现违法排污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排污单位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行为,其他法律、法规已经规定法律责任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
排污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办理排污许可证变更手续的;
(二)未按照国家、本省有关规定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的;
(三)未建立污染物排放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台账的。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河北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管理办法
河北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范围内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工作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管理工作。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五条 公共场所应当符合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卫生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第六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
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不得从事公共场所经营活动。
第七条 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河北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的规定,明确市、县(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分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 同一公共场所经营者申办的卫生许可范围分属不同级别管辖的,按最高级别统一管辖。
第九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时,应填写申请表,按本办法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申请材料为复印件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原件进行比对。
第十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的,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卫生许可证申请表;
(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有效身份证明;
(三)公共场所地址方位示意图、平面图和卫生设施平面布局图;
(四)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五)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还应当提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第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收卫生许可申请材料后,应当即时向申请者出具接收凭证。
第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收卫生许可申请材料后,应对申请材料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齐全、完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进行书面审查,并按照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卫生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
(二)申请事项不属于本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并由申请人对更正内容予以确认;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视为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受理。
第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属于本级管辖,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材料的,应当受理卫生许可申请,并出具书面凭证。
第三章 审核与决定 第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申请材料审查和现场核查工作。符合规定条件的,作出准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的决定;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上述期限不能作出卫生行政许可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第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作出准予许可决定之日起10日内,制作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并送达申请人。
第十六条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当载明编号、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经营项目、经营场所地址、发证机关、发证时间、有效期限。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为4年,每2年复核1次。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
第十七条 卫生许可证编号格式为:冀卫公证字„初次发证年份‟第XXXXXX-YYYYYY号(XXXXXX指行政区域代码,按国标编码填写;YYYYYY指本行政区域发证顺序编号,由发证机关自行确定)。
第十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通过“河北省卫生监督信息平台”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并加印条码标识。
凡在“河北省卫生监督信息平台”之外打印或者人工书写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均为无效证件。
第十九条 同一单位在同一地点从事多项经营活动的,发放一个卫生许可证;在两个以上地点从事经营活动的,分别发放卫生许可证。
第四章 变更与复核
第二十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申请变更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应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变更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办理变更手续。变更后的卫生许可证编号、有效期限不变,并注明“变更”字样,原卫生许可证收回。
公共场所经营者变更经营地点、增加许可事项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申请材料与原卫生许可申请材料相同的部分,可不重复提供。
第二十一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卫生许可证复核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复核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卫生许可证复核申请书;
(二)1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三)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材料;
(四)原卫生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7日内,在卫生许可证上加贴复核凭证或者加盖复核印章。
公共场所经营者逾期未办理复核手续的,按照《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处理。
第五章 延续与注销
第二十三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延续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卫生许可证延续申请表;
(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材料;
(三)卫生许可证原件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1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五)与原提交卫生许可申请材料无变化的说明,或有变化内容的相关材料。
逾期提出延续申请的,按新申请卫生许可证办理。
第二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延续申请后,结合日常卫生监督检查、监测情况,在有效期限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延续后的卫生许可证编号不变,有效期限顺延。
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不予延续决定的,应当书面告知理由。逾期未作出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原发证部门应当注销其卫生许可证:
(一)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申请要求注销卫生许可证的;
(二)公共场所经营单位逾期不申请复核且自行歇业或者6个月以上不营业的;
(三)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遗失或毁损卫生许可证的,应当于60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补办,补办的卫生许可证内容不变,注明“补”字样。
第二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作出撤销或者注销卫生许可证决定的,应当及时将涉及的单位名称、地址、许可证号、许可项目等相关信息予以公示。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规定的卫生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实施,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