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问题研究
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问题研究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状况优劣,不仅决定着集体经济组织自身的巩固与发展,而且决定着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的人心向背和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否。xx县自2000年实行“村财乡管县监督”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农村财务管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涉及农村集体资金问题的群体性上访案件明显减少,农民群众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状况满意度显著提高。
一、xx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
我县150个村共有集体资金11415819.24元,其中现金598488.45元、银行存款10817330.79元;债权31045143.94元,债务2080.48万。村集体资产54486.79万元,包括村办公阵地资产8503.99万元,羊88661只,牛553头,农机具61台。村集体资源农村集体经济田(机动地)157117.2亩,林木3341427棵。集体资金盈余村51个,盈余资金853.87万元,负债村99个,负债资金2080.48万元。
近年来,我县加大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力度,正逐步向规范化发展。一是大部分村都执行了民主理财监督制度;二是每季度或半年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公开,让群众参与监督;三是县农经局每年对各村财务检查指导,使多数村财务管理工作基本上达到了规范化管理。但是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管理从登记造册、建章立制到核算管理、流转处臵等各环节都存在明显的遗漏与缺失。除了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以外,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设备、生产性资产资源没有列入帐内核算管理,农村集体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流转处臵大多存在发包价格低,时间
长,明显与市场规律不符的情况。
1、农村集体资金管理方面。突出表现在财务制度执行不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乡政府管理,县农经局无法直接监督,个别村大额支出不讨论,有的村干部自用自批,挥霍浪费,甚至收入、支出长期不报账,直接导致了财务无法正常结账,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2、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方面。突出表现在账实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村组报废资产不按有关制度执行,行为随意;有些村组明知账面反映资产实际早已不复存在,却因担心承担责任而不作任何处理。业务不精或责任心不强导致了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无法在集体账面得到正确核算,有的甚至存在私自保管集体资产,长期挪用资产收益不报账等现象。
3、农村集体资源管理方面。突出表现在缺乏资源管理台账,相关合同文书的订立、变更、使用很不规范。这样很容易造成漏管漏报集体资源,资源面积无法核实到位。集体资源的发包合同不规范,承、发包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平等或不符合其他法定要求等,集体利益自然得不到保证。
二、xx县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查工作,摸清村集体家底。根据自治区农经局的统一安排,2010年12月xx县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摸底清理的通知》,在县农经局的组织下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并完成了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摸底工作。
首先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经局,指定专人负责“三资”清理工作。16个乡镇(场)也相继成立了“三资”清理摸底工作小组。
其次明确清理的对象范围:①资金清理,重点清理现金、银行存款等;②债权债务清理,重点清理2010年新增的债权债务;③资产清理,重点清理固定资产及公共财物;④资源清理,重点清理属于村集体所有的未发包的土地(包括机动地)、水面、土地、果园、林地等。
第三认真摸排登记。各村按要求成立了“三资”清理核实小组,在县督导组和乡工作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填写统一制定的《xx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情况摸底登记表》。一是在资金清理上,查是否账实相符,是否挪作他用,是否白条抵库,是否存在“小金库”;然后是对村集体近几年来的收入、支出事项,依据原始凭证逐笔上墙张榜公示,同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逐笔唱票,查收入是否全部入账,开支是否真实合理。二是在资产清理上,采取盘点的办法,先是对村集体的固定财产,采取实地查看和张榜公示的办法,查是否账实相符,计价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漏记的现象;然后是对债权债务、投资采取张榜公示和走访调查办法,查债权人债务人以及受资人是否认可、其增减变动情况是否及时登记。三是在资源清理上,以组为单位张榜公示资源(现状)登记汇总表,并召开村民会议公布资源清理登记资料;在张榜公示后,组织群众座谈,征求意见,并根据群众反映的意见进行复核,由村民代表签字确认后,形成了集体土地、林木、水面资源台账。四是由乡农经站将村集体“三资”清理汇总归档,并报县农经局和纪委监察局。
通过清查核实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摸清了村集体家底,理顺了村级财务关系,各村根据“三资”清理核实结果建立了“三资”台账。
2、制定完善 “三资”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管理长效机制。xx县委组织部、纪委监察局和县农经局先后制定印发了 《xx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xx县农村集体经济田管理办法》、《xx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为规范管理村级财务,按程序发包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严格依法审计。xx县把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当作干部监管工作重要环节和村级组织换届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抓实抓好。2011年12月以来,全县15个乡镇场140个行政村开展了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各乡镇(场)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成立村“两委”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场)纪检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农经站站长和财政所所长担任,审计工作人员从乡镇政府、农经站、财政所抽调,具体负责审计工作的组织实施。共成立村级财务审计领导小组15个,审计小组24个,抽调审计干部93人对全县140行政村2009年至2011年三个年度的农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财务法纪执行情况和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审计。监察局、农业局、农经局成立三个督导组对审计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各乡镇场把任期经济审计工作纳入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好公示关和责任关,并创造必要条件,保证了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如期完成。
三、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我县农村集体三资运营的现状看,利用率低、效益低;流转不规范、处臵不规范;流失严重等问题普遍存在。
1、个别村集体资产资源家底不清。一是个别乡镇、村对“三资”清理工作不重视,抱着应付差事走过场的态度,没有严格按程序操作。部分村集体的资产资源长期以来处于模糊状态,不清楚自己拥有的资产资源究竟有多少,在家底不清的情况下,提高和完善农村经营管理水平就成了无稽之谈。例如黑英山乡11村、亚吐尔乡4村和托克逊乡2村三资清查结果公示后,部分村民群众提出质疑,县农经局成立工作组进点复查,规范了清查程序,并就复查情况对群众作出了解释,消除了群众的疑虑。二是个别村财务未纳入核算中心集中管理,例如我县康其乡的11个村帐套不规范,账目不清,凭据不全,给三资清查带来极大困难。
2、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保护不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保护不仅是法规缺位,同时人员也不到位,致使农村“三资”监督管理工作无法规范开展。农经站下放乡镇管理后,工作由乡镇分管领导安排,与县级农经业务主管部门关系脱节,无法专人专用,农经干部主要工作简化为村会计,而“三大管理”和“三项指导”只作为乡镇政府的一项临时任务来抓,无法形成农村资产资源有效管理与保护的综合职能。
3、监管不力导致村集体资产大量流失。部分乡镇的村账代理业务竞由一人承担,多达10余个村,监管不善导致村里坐支现金严重,集体应收款长期挂账未收回,支出类尚未付款票据已入账,甚至个别村干部和报账员贪污挪用村集体资产。例如近期对全县140个村的审计结果中反映出的问题:一是白条入账数额较大,全县有25个村出现白条支出338.3万元。
二是部分村经审计发现账面短款,共有72个村短款23.6万元。三是部分村还存在坐支现金的现象,共查出11个村坐支现金40.2万元。
4、部分乡镇村集体“三资”台帐不规范。我县目前大部分乡镇还没有将农村集体“三资”基础数据录入管理系统软件,实行电算化管理。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蔓延,不仅严重挫伤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感情,而且直接损害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党群干群关系。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不好,将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四、对策与建议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关系到当前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逐步实现共同致富,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我县今后要重点从村级财务管理入手,狠抓村财乡管县监督以及村级财务电算网络化建设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基层组织政权运转提供基础保障。
1、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体系,是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组织保证。基层农经干部是监督管理农村“三资”的主要力量,将乡镇农经干部人事、工资、福利关系统一由县农经局管理,县农经局根据乡镇大小和工作任务轻重分配乡镇农经干部人数,工作由乡镇政府协助管理,提供必要的办公经费,依法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各项工作。农经干部专职专用,负责“三大管理”和“三项指导”以及农村财务审计、农村经济统计等工作,严格执行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办法,这样有利于县乡两级
农经干部的队伍稳定、管理使用、工作调配、经验交流,提高整体战斗力,确保村集体经济不断积累壮大。
2、明晰产权,建立台账。在做好“三资”清查工作的基础上要求各村建立“三资”管理台账,认真登记造册,严格产权界定,做到对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的主体、产权、范围、分布、存量、结构和效益等状况心中有数,这样不但可使“三 资”管理工作有账可查,而且也能增强管理和处臵的透明度。
3、认真落实“村账乡管县监督”制度。由县农经局对各乡镇场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列入农业和农村工作年度考核内容。实行严格的收支预算制度,每年年初,各行政村按“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原则,编制村级财务收支预算方案,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并经乡镇农经站审核,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4、全面实行村财务会计电算化。电算化是规范“村财乡管”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各乡镇农经站要按照电算化的具体操作规程,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全面实行电算理财。将财务处理、集体资产管理、财务公开、农村统计报表、农村土地承包等农经工作纳入电算化中,改进和完善管理手段,更好地发挥作用。要把全面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作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5、加强审计监督。县农经局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农村财务审计人员,成立专业的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办公室,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地深入乡村检查、指导和督促工作。也可以根据需要,联合纪检、审计部门开展对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或重点项 7
目财务收支审计,有利于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6、增强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管理透明度。村集体经济田、果园、水面、“四荒”、工程项目建设等发包方案,必须经村 委会集体讨论,提交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形成决议后方可实施。同时,使用规范文本签订相应承包合同,由县农经局依法予以鉴证,乡镇农经站存档备案,最大可能消除土地纠纷隐患。对水面、果园、机动田进行发包时,承包租赁期不宜过长,以防“寅吃卯粮”和时间太长,市场变化难以预测,造成因承包指标过低致使集体收入流失。
7、抓好固定资产管理。严格按照《xx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的规定管好村集体资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生产资料,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均应列为固定资产,并设立明细账。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收发、保管、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做到账实相符。固定资产的变卖和报废,须经村集体讨论,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固定资产报废的残值收入要入账。
8、建章立制,强化管理。逐步建立健全“三资”管理相关制度,并认真做好落实工作,切实做到按制度办事,以制度 约人,真正将“三资”工作抓出成效,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结出丰硕成果。
第二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范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范
农村集体“三资”即: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组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组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等其它资产;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资产,资源底数不清。没有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定期盘点;二是资产。资源管理不到位。资产,资源地购置,建造或变卖,往往村民不知情;三是经济合同管理不清。大部分村经济合同管理意识不强,合同内容不规范;四是缺乏有效监督。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势在必行,但各类措施应围绕“既保证党的领导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总体思路,在村级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保障农村集体“三资”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公开透明运行。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设立监管机构是必须的:依托镇农经站,在原建立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基础上,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同时依托镇司法所建立农村项目竟标服务中心,形成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总协调,“三个中心”为依
托,“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其意义具体体现在:通过强化管理,加强农民群众对财务等工作的监督,扩大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民主化管理;促进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使之成为培育现代农民的有效途径,最终提升农村财政管理水平,实现农民增收,使我国的农村建设走向新的里程。设立了农村“三资”监管机构,如何对农村“三资”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呢?
首先,要确定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目标任务: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要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原则 :
(一)坚持“五权”不变的原则。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必须坚持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监督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五权”不变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侵占、截留和挪用农村集体“三资”,维护村集体和村民涉及“三资”的合法权益。(二)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必须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保障村民以及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集体“三资”占有、使用、收益和分配的知情权、反映权和监督权。(三)坚持公开的原则。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必须坚
持公开原则,及时将村集体“三资”的使用和收益向全体村民公开,资产和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必须实行招投标或公开竞价。(四)坚持成员受益的原则。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必须坚持成员受益原则,通过完善收益分配制度,让农民群众随着集体经济壮大,得到更多的实惠。
再次,有序实施村集体“三资”监管实施步骤 :
(一)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镇成立“三资”监管机构,广泛宣传发动。
(二)清理整顿阶段。主要任务是各村清查摸底,整改发现问题,张榜清查结果,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审核清查结果,并建立资产、资源台账,镇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各村要按照有关规定调整相关账簿。
(三)建章立制阶段。主要任务是健全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制度,构筑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长效机制。(四)制定农村集体资产报损、报废,债权、债务核销的处置程序。农村集体资产报损、报废,债权、债务核销应填制《资产毁损报废核销申报表》及《债务(权)核销申报表》,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报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审核后方能执行,执行结果应报送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备案。
(五)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中必须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全体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1)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预算和决算;
(2)收益分配方案;
(3)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经营方式的确定和变更;(4)购置和处分重要固定资产及重大投资项目;(5)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6)其它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涉及各成员切身利益的。如果要使农村“三资”规范化,长期化,制度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农村“三资”规范性文件。出台具体措施要回答农村集体“三资”谁来管,怎么管两个问题。方法是“由民做主”,措施是制度保障,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保障农村集体“三资”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公开透明运行。参考文献:
[1]张春霞.加强集体“三资”管理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2]林丽娜.关于莆田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3]张亚平,凌志群,姜堰.理顺“三资”管理机制[j].农村经营管理,2011(02).
第三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范化研究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范化研究
摘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即农村集体“三资”,它归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强“三资”管理对规范农村基层权力运行,加强源头预防腐败,维护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集体;“三资”;管理 ;对策
农村集体“三资”即: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组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组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等其它资产;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资产,资源底数不清。没有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定期盘点;二是资产。资源管理不到位。资产,资源地购置,建造或变卖,往往村民不知情;三是经济合同管理不清。大部分村经济合同管理意识不强,合同内容不规范;四是缺乏有效监督。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势在必行,但各类措施应围绕“既保证党的领导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总体思路,在村级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保障农村集体“三资”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公开透明运行。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设立监管机构是必须的:依托镇农经站,在原建立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基础上,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同时依托镇司法所建立农村项目竟标服务中心,形成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总协调,“三个中心”为依托,“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其意义具体体现在:通过强化管理,加强农民群众对财务等工作的监督,扩大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民主化管理;促进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使之成为培育现代农民的有效途径,最终提升农村财政管理水平,实现农民增收,使我国的农村建设走向新的里程。设立了农村“三资”监管机构,如何对农村“三资”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呢?
首先,要确定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目标任务: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要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原则 :
(一)坚持“五权”不变的原则。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必须坚持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监督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五权”不变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侵占、截留和挪用农村集体“三资”,维护村集体和村民涉及“三资”的合法权益。(二)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必须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保障村民以及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集体“三资”占有、使用、收益和分配的知情权、反映权和监督权。(三)坚持公开的原则。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必须坚持公开原则,及时将村集体“三资”的使用和收益向全体村民公开,资产和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必须实行招投标或公开竞价。(四)坚持成员受益的原则。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必须坚持成员受益原则,通过完善收益分配制度,让农民群众随着集体经济壮大,得到更多的实惠。
再次,有序实施村集体“三资”监管实施步骤 :
(一)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镇成立“三资”监管机构,广泛宣传发动。
(二)清理整顿阶段。主要任务是各村清查摸底,整改发现问题,张榜清查结果,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审核清查结果,并建立资产、资源台账,镇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和各村要按照有关规定调整相关账簿。
(三)建章立制阶段。主要任务是健全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制度,构筑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长效机制。(四)制定农村集体资产报损、报废,债权、债务核销的处置程序。
农村集体资产报损、报废,债权、债务核销应填制《资产毁损报废核销申报表》及《债务(权)核销申报表》,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报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审核后方能执行,执行结果应报送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备案。
(五)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中必须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全体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1)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预算和决算;(2)收益分配方案;
(3)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经营方式的确定和变更;(4)购置和处分重要固定资产及重大投资项目;(5)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6)其它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涉及各成员切身利益的。如果要使农村“三资”规范化,长期化,制度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农村“三资”规范性文件。出台具体措施要回答农村集体“三资”谁来管,怎么管两个问题。方法是“由民做主”,措施是制度保障,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保障农村集体“三资”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公开透明运行。参考文献:
[1]张春霞.加强集体“三资”管理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2]林丽娜.关于莆田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3]张亚平,凌志群,姜堰.理顺“三资”管理机制[j].农村经营管理,2011(02).
第四篇:我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问题刍议
我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问题刍议
俞世晋 郑丹丹 庄丽平杨蕊旭
2013-01-07 14:37:54
来源:《对外经贸》2012年第8期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集体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整体实力得到显著提升。然而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对农村集体“三资”的内涵和运营管理的意义进行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剖析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三资”管理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一、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内容
1.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涵义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所有权归属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它是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过长期劳动积累或入股所创造的,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共同享有的资产。它应由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构依法行使所有权。没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构的,可由村民委员会代行所有权。它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1)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组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2)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组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等其他资产;(3)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2.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意义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有效管理是壮大农村经济、保护村民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并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务院曾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问题,2009年农业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村集体经济行为,以期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不仅有利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资源底数不清。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混乱,资产登记不全,缺少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导致其实际拥有的资产、资源数目不清晰。
(2)对资产、资源管理不到位。一是资产、资源的购置、建造或变卖未经必要的程序,村民不知情;二是集体资产的承包、出租行为不规范。三是大部分村没有制订应收应付款管理制度,以至于应收款沉淀,甚至形成呆死账。
(3)经济合同管理不规范,专项资金缺乏有效管理。大部分村经济合同管理意识不强,合同内容不规范;合同条款不完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等。专项资金缺乏有效管理,其储存与使用都不符合规定,大部分用于行政管理费、公益事业费等开支,且对征地补偿费的使用管理不到位。
(4)缺乏有效监督。民主理财制度是对集体“三资”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法,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的要求,对于影响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切身利益的重要财务事项都必须经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按相关的法律程序进行民主表决,但目前部分村干部对其不重视,仍然存在少数人说了算的情况,导致集体资产使用的监督无法实施,造成决策失误,使集体资产遭受损失。此外,村级财务公开是有效监督的必要前提,但很多村级财务公开不规范:第一,公开内容不完整、不细致、不具体,重大支出不做专项公布,搞选择性公开,实质性内容则不公开或公开不细;第二,公开形式不规范。有的公开在室外的墙壁上,用粉笔书写易造成模糊不清;有的公布贴在村内的偏僻地方;第三,公开时间不规范。一般村级财务至少一季度公布一次,且有固定的时间。
2.造成农村“三资”管理缺陷的主要原因
(1)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缺乏对村集体概念的正确认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导致村级经济以家庭为主,村民因此不再重视对集体资产管理。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级对村级经济组织的建设认识模糊,绝大多数村还没有真正依法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并行使其应有职能,这势必抑制村级经济活动的开展,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这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
(2)村集体对于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农村管理部门忽视了集体资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片面认为只要不霸占、不贪污就可以保证集体资产管理水平,这是造成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缺陷的首要原因。
(3)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财务预决算、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票据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务开支审批等方面的制度不健全是造成资产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的内在原因。
不论是管理者个人素质的原因,还是基于制度体系的限制,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影响了农村经济甚至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因而,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已势在必行。
三、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建议
1.清查“三资”,界定“三资”产权
明晰的农村集体“三资”产权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基础,因此,应从“三资”清查入手,界定“三资”产权。具体可由县级财政局和农业局组织,依托镇农经站,与村民委员会配合调查村集体的资金资源资产,对集体的资金、债券债务、资源性资产和固定资产以及专业合同进行清查登记,通过清查登记的情况,依法对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产和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关系进行确认。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界定工作应与“三资”清查工作同步进行。
2.转变管理理念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必须转变思想,保证参与集体资产管理的每一名管理人员都认识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既不同于工商企业,又不同于社会团体,更不同于行政事业单位,有其独特的经济性质和法律地位以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以便其在实时管理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
3.优化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是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对其选择和聘用应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资源,对参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基层干部包括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定期培训,从管理理念、服务意识、管理能力、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乡镇农经财政部门的协调,联合其他村为管理团队建立长久的培训机制,尤其是要培养一批精通农村会计处理的会计人员,保证会计人员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新时期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
4.规范管理工作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系统且健全的制度体系,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具体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及管理权限等进行规定,通过制度的形式对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具体包括:(1)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包括财务收入管理、开支审批管理、预决算管理以及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和财务公开制度等;(2)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资产清查、资产台账、资产评估、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和经营制度等;(3)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包括资源登记簿、公开协商和招投标管理、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制度等。
5.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的使用效率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应对闲置的资产进行盘活,对那些经营不善或者是闲置多年的集体资产进行必要的承包、租赁、拍卖或者是入股,以便将这部分资产盘活,保证集体资产科学管理、合理运用的同时,争取实现集体资产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农村集体资产可以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实行有偿使用,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6.完善收益分配机制
通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把村集体资产量化给每位成员,实行“按份共有”,当集体资源产生经济效益时,则按股分红。坚持村民自治分配的原则,因为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村民自治是村民应享有的权利之一,主要确定收益分配问题,村民要根据承担义务、所做贡献、居住时限等情况,确定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份额,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合情诉求得到关注。
7.建立村级集体债务风险管理机制
镇农经部门应对乡村债务重新进行清理核实,将已形成的债务(不管是账内的还是账外的)进行全面统计,掌握最全面、及时、准确的债务数据。通过清理,分析出债务风险程度,结合债权回收统一制订乡村债务管理办法,由县农业和财政部门牵头,通过乡镇基础干部对各村进一步落实乡村债务化解工作。第一,建立债务审核机制,规定债务形成程序,控制新增债务风险,对债务的形成进行审核,根据其资金的收支详细记录,形成债务的问责制度,同时对债务总规模进行刚性限制以控制债务风险程度;第二,建立偿债风险基金,对于政策和体制因素造成的上级乡村债务的形成,财政部门应每年安排预算资金,建立乡村债务化解基金,专门用于债务逾期时间长、社会公益事业等对社会影响比较大的债务,如由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造形成的债务。第三,地方政府建立能合理反映负债的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债务依存度、负债率、偿债率等比率指标,定期对村集体的债务结构和风险程度进行测评,并向村集体提出改进建议。
8.完善对村级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集体资产管理的监督作用,以保证集体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1)搞好村务财务公开。村民委员会应严格按《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真实地公布,接受村民监督。从实际出发,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村内的重大事项都必须向村民公开。财务公开应做到及时、真实,每季或半年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对于每次公开的数据都应留存备案。在公开后,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村民对公开内容提出的问题、要求,要及时给予答复。(2)完善审计监督制度。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要进行全面审计,各村可协商联合聘请注册会计师或由镇政府统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村集体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不但要做好专项审计,还要做好账前审计,可结合财务公开中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针对现金量大的会计活动等进行专项审计。审计报告应包括:对于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财务收支和预决算、生产经营和土地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集体的债权债务、上级划拨或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物资使用等以及群众要求其他事项的审计。
总之,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必须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转变管理理念,优化管理团队的建设,完善财务制度和监督机制,从根本上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运营,这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桂.农村“三资”管理[J].财会管理通讯,2008(12).[2]吕燕.新时期下促进农村“三资”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经贸,2011(8).[3]秦立娟,宋振宏.科学管理农村“三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吉林农业,2010(6).[4]汪志芳.浙江农村“三资”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政策瞭望,2011(6).[4]张春霞.加强集体“三资”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5]林丽娜.关于莆田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基金项目:福建省大学生创新项目“村集体会计工作的调查研究”的成果,项目组成员杜燕玲、俞世晋、郑丹丹、庄丽平、杨蕊旭,指导教师刘军。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第五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定(范文)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使用决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本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保护农村集体“三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本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促进本村集体经济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村党支部书记是本规定具体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村委会主任是本规定具体实施的直接责任人,应当带头遵守、严格执行本规定,依法加强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财会人员的管理。
第三条 村集体全体成员是村集体“三资”的所有者,依法享有对村集体“三资”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集体全体成员依法对村集体“三资”进行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通过的章程、决议和决定;
(二)制定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报告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
(四)指导、监督所属经营单位对集体“三资”的管理和使用;(五)负责村集体“三资”的日常管理工作;
(六)接受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履行必要的程序后,乡农村财务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村集体资金、帐目的代管工作。第五条 乡农业经营管理站是本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第六条 农村集体“三资”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哄抢、侵占、损坏,挪用、私分、平调或以其它方式非法占用。
第二章 村集体资金的管理
第七条 村集体资金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现金、存款、短期投资、内部往来、应收款等。
第八条 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健全现金内部控制制度。村集体向单位和农户收取各项收入时,必须使用市农经办统一监制的票据,并在收到现金后3日内上交乡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代管,严禁坐收坐支和私设小金库。第九条 严格执行帐、款分管,由村财会人员负责办理现金的收支和保管,非财会人员不得保管现金、存款和票据。第十条 村集体存款实行银行统一开户,乡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对代管的本村资金统一在当地银行、信用社开户,村集体资金的存入、支取要到乡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办理手续。村集体存款不准另行开户,严禁公款私存。
第十一条 村集体对外联营投资入股,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并与对方签订合同。购买的有价证券、股票等由乡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代管,并纳入帐内核算,登记名称、类别、金额、购买日期、兑换日期、利息标准和盈亏情况。
第十二条 村集体内部往来、应收款项要及时收回,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呆帐、死帐,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报乡经管站审核后进行帐务处理,严禁擅自进行帐务处理。
第十三条 村集体资金收支实行定期报帐,按照乡统一规定日期报账。村每月发生的资金收支必须当月报帐,严禁跨月份报
帐。村干部,财务经手人为村集体办理收款或支取资金,收支业务办结后,3天内与村财会人员结算,严禁非财会人员长时间把钱把票。每月结帐后,将本村月份科目余额表及公开榜每月十五日公开。
第十四条 本村设置三帐六薄,即:村集体“三资”台帐、现金日记帐、代管资金日记帐、固定资产登记薄、库存物资登记薄、内部往来登记薄、发包及上交登记薄、债权债务登记薄、劳务用工登记薄。村集体收入票据要严格管理,不得私自外借,领取使用要登记建档,用后由乡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统一保管,严禁白条收款或无据收款,严禁其它单位和个人使用。第十五条 村集体资金收支票据必须具备日期、收支项目、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等基本要素,有经手人签字,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集体审核签字,村书记、村主任审批签字。村财会人员填制报帐单后到乡经管站报帐。对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不履行职责,对村合理的收支票据无故不签字的,影响村按期向乡农村财务管理服务中心报帐,报帐票据由乡经管站专职审计人员审核把关,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后入帐。
第十六条 收支预决算方案,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3月底前要编制出当年财务预算主要包括:财务收支计划、生产经营计划、兴办生产公益事业计划、收益分配计划等,年终进行决算。财务收支预算方案的制定或变更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报乡经管站审核后存档。
第十七条 村集体开支项目事先审定权限。生产性开支500元
以下的由村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共同审定;500—1000元由村“两委”成员集体审定;1000元以上的由村“两委”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并报乡审核备案。非生产性开支100元以下的由村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共同审定;100元一500元的由村“两委”成员集体审定;500元以上的由村“两委”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并报乡审核备案。严禁擅自做主,越权审定。第十八条 严格控制村集体非生产性开支和借款的管理。(一)村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公费乘坐出租车,要视情况,严格控制支出。
(二)村干部不得用公款安装、购买通讯工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因工作需要报销话费,原则上,本村安装一部电话,每月限额80元。村干部配备手机的,限额报销50元。(三)村干部误工补贴、差旅费等开支标准由村“两委会”提出意见,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报乡人民政府审核备案。(四)禁止本村再发生任何新的债务,村级擅自举借新债的,谁借款,谁承担。
第十九条 村财务会计档案实行分级管理。本村配备专用会计档案柜,由村财会人员负责保管村集体各类合同、各项财务计划及收益分配方案、村集体”三资”台帐、6种登记簿、会计报表、村财会人员交接清单、会计档案销毁清单以及会议记录、决议、村务公开档案资料等。
第二十条 村集体财会人员离任,应当在15日内办理移交手续,并保证帐薄,凭证和档案资料的完整。村民主理财小组协助乡
经管部门对离任人员经办的财务进行审计,在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下,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章 村集体资产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农村集体资产主要包括:
(一)村集体所有的建筑物、道路、农业机械、机电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经济林木、农田水利设施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
(二)村集体兴办的企业或者兼并的企业资产;
(三)村集体向企业投资入股,按照投资份额拥有的资产股权和增值的资产权益;
(四)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企事业单位、其它组织和个人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五)村集体所有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六)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其它资产。
第二十二条 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并报乡经管站审核备案。
第二十三条 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产品物资要有专人管理,严格履行固定资产、产品物资的增加、减少、使用、出租、外借、报废等出入库手续。要及时登记实物保管帐,对无故出现的实物亏损,由保管人员负责赔偿。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产品物资严禁私自外借和私自占有。未经村民会议决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动用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和产品物资为个人或外单位抵押、担保。
第二十四条 村集体固定资产、产品物资每季度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必须达到帐物相符。
第二十五条 村集体的固定资产每年年底要按原值的10%综合折旧率提取折旧费,也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或单项资产原值的10%分别提取折旧费,记入当年有关费用。累计折旧达到原值时,不再提取折旧费。
第二十六条 村集体在建工程项目,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外单位或个人施工的,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招投标方案在招投标前7天进行公告,招投标结果要及时向村民公布,并签订施工合同,严禁暗箱操作.在建工程项目要有专人监管,工程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工作要有工程主管、监管人、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参加,依照合同严格进行施工质量验收。验收通过后将有关资料交村财会人员进行结转固定资产帐务处理。
第二十七条 村集体固定资产实行租赁、非统一承包经营或者出售的,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后采取招投标、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其经营使用权并签订合同,确定村集体与资产承包经营者或使用者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禁利用职权压价发包和低价出租、出售集体资产。
第二十八条 村集体资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一)承包、租赁集体资产的;
(二)以集体资产进行参股、联营、合资和合作经营的;
(三)以拍卖、转让、出售等方式变更集体资产产权的;(四)其它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
第二十九条 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承包、租赁、拍卖、出售转让、兼并、股份经营时,必须通知乡经管站派人到场监督指导。
第四章 村集体资源的管理
第三十条农村集体资源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不包括经济林木)、荒山、荒滩、水面和矿产等。
第三十一条 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册耕地)由本集体按人均承包经营,承包期限为30年;机动地的发包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其承包经营方式,承包期限不得超过3年。
第三十二条 村集体所有的林木、荒山、荒滩、水面和矿产资源等经营方式的确定,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采取招投标、拍卖等形式有偿转让其经营使用权的,要提前7天公布方案。严禁任何人利用职权压价发包村集体资源,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垄断承包或者依仗权势压低承包标的。
第三十三条 在不改变资源权属关系、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承包方可以进行经营权的流转。第三十四条 村集体发包资源时,必须通知乡经管站工作人员到场进行监督指导,对承包期限较长,一次性收取承包费的,要按计划逐列支,不得寅吃卯粮。
第三十五条 村集体资源经营方式确定后,要及时与经营者签订由市统一监制的农业资源承包合同,报乡经管站备案。
第五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审计监督
第三十六条 本村要建立健全3—5人的民主理财小组,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
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其代表会议,接受乡经管站的指导。
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应当接受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为他们履行职责提供方便,不得妨碍、阻挠村民主理财小组履行职责。
第三十七条 村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是:
(一)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理财会议,对村当月发生的收支票据进行审核签字和否决不合理开支;
(二)监督村财务收支预决算和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三)监督检查村财务收支,公积金、公益金的提取使用,管理人员的工资,承包合同的履行兑现情况;(四)监督检查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
(五)参与集体资产资源发包、租赁等经营方式的招投标活动,并监督合同的签定和履行;
(六)协助乡经管站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进行审计;(七)监督检查村集体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情况;
(八)听取和反映群众对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九)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授予的其它职责。
第三十八条 村财务公开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规定的公开内容、程序、形式和时间,及时、全面、真实地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村集体发生的所有收支必须依序、逐项、逐笔按月公布明细帐目。村集体重大经济事项(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补贴,以及国家其它补贴农民,资助村集体的政策落实情况等)都要纳入村财务公开内容,随时向群众公开。每年年底村集体收益分配结束后,要向农户公布村集体收入、支出、资产、负债、收益分配等财务情况。
第三十九条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要配合乡经管办组织好对离现任村干部的审计、财务上访案件的重点审计,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逐项进行审计核实,及时给予答复。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四十条 依据《四川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四川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规定,非法侵占集体资产的,应当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并支付使用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按有关规定调离工作岗位或给予撤职处分。
(一)末编制财务收支预算或财务收支预算变更未按规定程序办理的;
(二)未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的;
(三)村财会人员未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规定的的票据入帐的;(四)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不按规定履行职责的;(五)村财会人员末按规定时间报帐的;
(六)固定资产和产品物资的安全无保证措施的;(七)未按本办法规定设置帐薄的。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先上报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办公室,由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办公室负责处理,并对责任人处以100元至2000元的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予以赔偿:
(一)未使用统一规定的收款凭证或者白条收款,无据收款的;(二)末执行帐,款分管制度或非出纳人员保管现金的(三)未按规定越权审定开支项目的;(四)违反有价证券核算、保管规定的;(五)对无法收回的欠款擅自进行处理的;
(六)固定资产、产品物资的变卖和报废处理未按规定程序办理的;
(七)未建立会计帐薄的;
(八)未按规定公布财务收支帐目的;(九)财会人员任免未按规定程序办理的;(十)妨碍阻挠村民主理财小组履行职责的.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哄抢、侵占、损坏、私分、平调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占有村集体“三资”的,责令限期改正,造成经济损失的予以赔偿,由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对行为人处以损失金额的10%至20%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的,违反第十条规定,另行开户、公款私存的;违反第十五条规定,手续不完备开支票据付款的,由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对责任人处以违纪金额的10%至30%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财会人员离任未按期限办理移交的,责令限期改正;对村财会人员拒不办理移交手续的,先上报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对隐匿或者故意损毁依法应当保存的帐簿、凭证和档
案的,视情节轻重,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擅自动用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和产品物资为个人或外单位抵押、担保的;违反第二十七条规定,利用职权压价发包和低价出租、出售集体资产的;违反第三十二条规定,利用职权压价发包村集体资源,垄断承包或者依仗权势压低承包标的的,责令限期改正,造成经济损失的,先上报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由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责令责任人予以赔偿,并处责任人上报酬10%至20%的罚款。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应进行村集体资产评估而未评估的,责令限期改正,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责任人予以赔偿。
第五十四条 村干部、经手财务的人员挪用公款、侵占集体财物的,要限期归还;造成损失的,要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规范性文件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由土沟村村民委员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