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较中日两国乡村地方政府进行社会建设的政策异同
第二单元 东亚社会政策的地域特征
比较中日两国乡村地方政府进行社会建设的政策异同
曹启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
一、前言
在最近的年代里,乡村地方的发展暨城乡协调已经成为各国非常关心的话题。由于乡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在人力资源、财力储备、社会团体发展等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劣势,所以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施政,实际上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动力,也就需要在政策上对地方政府进行社会建设的行政权限进行清晰的规定。本文将从地方政府在民政福利、卫生保健、文化教育、土木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提振等五个方面的行政权限,来比较中日两国的政策异同,并从中得到一些借鉴。
二、日本地方政府进行社会建设的行政权限
日本的地方政府包括都道府县(高级地方政府)和市町村(基础地方政府)两大部分。截止2007年7月,有1都1道2府43县以及782市、827町、195村。在地方行政上,市又分为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以及一般市4类。基础地方政府的类别基本上是按照人口数量进行划分,人口多的地方获得更多的施政权,而其它地方的同等事务则由高级地方政府举办。目前日本法律的规定是5000人以上的村可以升格为町,50000万人以上的町村可以升格为市,20万人以上的市可以升格为特例市,30万人以上的市可以升格为中核市,70万人以上的市可以升格为政令指定市。所以,日本的一般市、町、村其实都相当于中国一般意义上的乡镇,而一般市的建设,更是可与目前我国在新农村建设号召下的加强中心镇建设进行比较分析。
下表一将反映日本的政策与法律,对地方政府在民政福利、卫生保健、文化教育、土木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提振等五个方面的行政权限的规定。
根据法令规定的日本各类型地方政府的权限委任表
中特一
政令指町 事务的区分 核例般
定都市 村
市 市 市
◎民政与社会福利相关事务
社会福祉法 生活保护法
福祉事务所的设置
○ ○ ○ ○ ○ ○ ○ ○ ○
○ ○
○
○
○ ○
○ ○
○ ○
任意 ○
生活保护的实施
儿童相谈所的设置、儿童自立支援儿童福祉法 施设的设置
民间儿童福祉设施的设置许可等 身体障害者更正相谈所的设置
身体障害者福祉法
对身体障害者的保护措置等 智力障害者更正相谈所的设置
知的障害者福祉法
对智力障害者的保护措置等 母子相谈员的设置、母子寡妇福祉母子及寡妇福祉法
资金的贷付 老人福祉法 看护保险法 食品卫生法 墓地、埋葬等相关法律 化制场等
精神保健及精神障害者福祉
结核预防法 毒物取缔法 死体解剖保存法 温泉法 都市计划法 都市再开发法 宅地造成等规制法 土地区划整理法 住宅地区改良法 屋外广告物法
驻车场法 针对母子家庭、孕产妇等的相谈与
指导
○ ○
针对养护老人之家的设置许可的相谈与指导
○ ○
看护保险服务的提供 ○ ○
◎保健卫生行政相关事务
实施食品等制品的规格检查 ○ ○
设定餐饮店营业等设施标准、饮食
店营业许可
○ ○
墓地等经营许可 ○ ○
针对墓地等的整备、改善命令等 ○ ○
化制场等设置许可等 ○ ○
化制场等検査、措置命令等 ○ ○ 精神障害者等入院措置、保险福祉
手帐交付
○
精神保健福祉相谈员设置 ○ ○ 实施不定期结核预防接种等 ○ ○
结核传染家屋消毒等的措置命令 ○ ○
指定结核病预防医疗机构 ○ ○
有毒物品及销售业的备案等 ○ ○ 死体保存的许可 ○ ○
发放公众浴场营业许可 ○ ○
◎地方规划、土木行政与环境保护等相关事务
都市计划的决定 ○
开发审查会的设置
○ 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内的开发行
为的许可
○ ○
发放都市计划设施或城市规划区
内建筑许可
○ ○
发放旧城改造区域内建筑等的许
可等
○ ○
发放土地测量及调查许可 ○ ○ 宅地造成工事规制区域的指定等 ○ ○
宅地造成规制区域内宅地造成工
事的许可
○ ○
土地区划整理组合的设立许可 ○ ○
土地区划整理事业施行地区内的建筑行为等的许可等 ○ ○
住宅地区改良地区内建筑等的许
可等
○ ○
屋外广告物的条例及设置制限 ○ ○
针对违反的措置等 ○ ○ 都市计划区域内路外驻车场管理
者报告受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被灾市街地复兴特别措置法 都市绿地保全法 被灾市街地复兴推进地域内建筑
等的许可等
绿地保全地区内行为的许可等 市内指定区间以外的国道管理、市道路法
内县道管理
大气污染防止法 大气污染防止相关事务 噪音规制法 噪音规制地域指定等
恶臭原因物排出规制地域的指定恶臭防止法
等
振动规制法 振动规制地域的指定等
水质防止法规定特定设施的设置水质污浊防止法
通知等
◎文教行政相关事务
県费负担教职员的任免、给与的决地方教育行政组织
定
及运营相关法律
県费负担教职员的研修 文物埋藏区内工程的报告受理、发
掘调查指示
文化财保护法
名胜古迹、天然记念物的轻微形状变更等的许可、取消、停止命令
◎产业相关事务
基于计量法的警告、定期检查等
计量法 特定商品专卖行为的警告、好评、命令等
商店街振兴组合法 商店街振兴组合等的设立许可等
商工会议所的负担金的赋课许可商工会议所法
等
流通业务市街地的流通业务地区内的设施许可等
整备相关法律
农业协同组合等行使土地改良事土地改良法
业场合认可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本表参考了“seahawk”于2003年3月25日在“都道府県市区町村”网的发贴(日文)
从上表可以看到,日本的町村主要办理以下社会事务:设置福利事务所、实施生活保护、对孕产妇和家庭提供咨询与指导、实施老年人的看护保险制度、管理墓地、管理化制场等。集中在民政福利与卫生保健政策的落实,这些措施也是最亲民的措施。
一般市与町村相比主要增加在土木建设与产业相关方面的管理权限。包括都市计划开发审查会的设置、发放土地测量及调查许可、对违反屋外广告物条例行为的处理、绿地保护、文物古迹等保护、特定商品专卖等众多产业相关事务的管理、土地改良等。
特例市与中核市,已经拥有了大多数行政事务管理的权限。不过在民政与社会福利事务方面,大多数的业务都是只有中核市或政令指定市才举办,除此两种地方以外的区域的此类业务,实际上都是由都道府县政府举办。目前日本居住在中核市或政令指定市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住在特例市的约占1成多。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很多政策的实施主体,并不是普通的市町村,但高级地方政府的行政并不一定只在县厅所在城市(县城)设立办公点。比如在儿童援助方面,儿童福利法规定儿童相谈所(相谈中心)的设置与管理由高级地方政府进行,被赋予此项业务管理权的基础地方政府仅有政令指定市(全日本只有17个)。但是由高级地方政府设立并提供服务的儿童咨询中心一个县内都不只一家,多的有11家(东京都、神奈川县)、10家(爱知县),少的也有2家(富山县、福井县、山梨县、滋贺县、奈良县、和歌山县、香川县、高知县、长崎县、熊本县、大分县、冲绳县),佐贺县虽然只有一家相谈所,但也在北部的唐津市设立有唐津分室。根据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截止2006年4月1日全日本共有191家儿童相谈所(相谈中心),基本上是依人口多寡由各都道府县在本辖区内进行布局。
随着近年来日本地方分权的进行,相信基础地方政府在社会政策的承担上,会越来越扮演重要角色。如2000年新实行的针对老年人的看护保险制度,就是由所有的基础地方自治体进行主办。
三、中国乡村地方政府进行社会建设事务 与日本相比,我国在政策上对地方政策在社会建设事务方面的承担的规定,可以说没有那么复杂,也可以说更加复杂。
1、各级地方政府在社会建设事务管辖权上划分不清 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中,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59条5款),“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6款),“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8款),“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9款),并“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10款)。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61条2款),“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3款),“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5款),“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6款),并“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7款)。
由是观之,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除乡镇一级无权行使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两项外,其它的在《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上均无差别。这样的优点是保障了上下的政令一致。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使得下级地方政府疲于应付上级政府“委办”的事务,而极少有对本辖区内的政策创制;或者当该事务有利可图时,各级政府抢着干(当然一般是下级抢不过上级),而无利可图时则无人问津。乡村社会建设的内容当然大多数都属于无利可图型的,结果就是乡镇官员难有作为。
2、乡镇地方政府在乡村事务管理上独立权限过小
如前所述,在《地方组织法》上,乡镇政府比县级以上政府还少两大类管理权限。不过实际拥有的管理权限却与县市政府完全同类,并无区别。并且还规定下级地方政府需“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同时,我们知道现在乡镇所办理的一切事务,县里都有对应的业务局接办。所以真正属于乡镇政府举办的事务少之又少。
《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61条2款),但目前实际上,财政(财政所)、公安(派出所)、司法行政(司法所)都是典型的县财政局、公安局、司法局的派出机构。也就是准确的说,乡村财政、公安、司法行政的主办单位是县政府,并不是乡镇政府。至于乡镇政府的人事组织权,毫无疑问在县组织部和人事部。所以,一个对钱和对人均无独立管辖权,并且行政事务也不独立的乡镇政府,其在乡村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难免令人担忧。
3、乡镇未进行分类 全国各乡镇,从50万人口的广东虎门镇,到只有一两千的小乡,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分类体制。同样的组织体系,有的乡镇干部忙的出奇,有的乡镇干部闲的无聊。
4、乡镇实际承担的权限超出《地方组织法》 虽然乡镇很容易沦为县市政府的附庸,但现实乡镇政府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承担,又有很多事项是超出《地方组织法》的。比如《地方组织法》并没有赋予乡镇政府“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此两项权限,但很多乡镇实际均有办理。比如城乡建设事业方面简直数不胜数,乡村道路兴建,街道改造,还有进行镇区规划,有不少是由乡镇政府举办的。这些对乡村社会建设来说是有益的,但与《地方组织法》是否有冲突,确实也可以拿来思考。
四、未来我国的乡村地方政府调整的建议 借鉴日本与我国实践的经验,为适应乡村社会建设的需要,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以为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等社会福利事务、文化教育政策应主要由县级政府举办
笔者以为大多数乡村社会福利事务应由县举办,乡镇只需协助即可,无必要“管理”。尤其是在儿童福利方面。首先目前的中学是由县教育局垂直领导,已然独立于乡镇政府。其次乡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使得一乡一镇举办儿童福利越来越浪费,现在连乡村中小学都在重组合并。再次未来针对儿童的福利与咨询项目只会更多,乡镇以其人力和财力都将无力举办。不过规模过大的县市,应该考虑在县内根据人口居住情况而设立多个儿童辅导分中心,也许可以考虑每个分中心覆盖5万左右的儿童青少年(大概15-25万左右总人口)。
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例,该法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6条)。不过该法律,只将政府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置于“社会保护”之下,没有提到如儿童受到家庭暴力等伤害时,应当向何机构申请援助,如何申请援助。不过反过来说,根据第六条的规定,似乎未成年人可以向任何一个有管辖权的地方政府申请救援,都应当获得正面积极的回应。但是“应当”两字全凭地方政府的道德伦理似乎总欠妥当。尤其在乡村中,一旦未成年人遭遇侵害(无论是身体或心理),乡镇政府也没有任何可以介入干预的有效机制,最多是以官员个人身份出面调解而已。所以,明确由县级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办理儿童福利,对于乡村建设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2、将城乡建设规划、卫生保健、产业相关等政策主要由乡镇政府举办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与乡村地区社会建设首先要在政策上赋予乡镇政府更多的发展权限。目前的中心镇建设,为培育县内多个发展核,加快乡村地区发展提供了很好途径。若能以中心镇为核心,糅合周边处于共同生活圈的小乡镇组合成一个大镇,对这个进程必然能大大促进,同时达到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也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权限。上述三类施政权力对乡镇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重要,所以,未来应该将这些都赋予乡镇,由乡镇来主导。目前因为仅有县级以上地级政府掌握这些政策资源,导致一县的发展全集中在县城,一市(地级市)的发展全集中在市区,上级政府卡下级政府严重。而目前中心镇普遍进行规划,将城乡建设的权限赋予他们,也是一种承认。
一个可以接受的折中方案是,将目前属于县的权限委托给主要乡镇办理。但是这种委托关系总有缺乏太多的政策保障,所以应该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向乡镇赋权。
3、孕产妇和老年人福利可以由村办理
在较近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但实际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由村在做。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未来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只升不降,乡村老年人福利的实施,或许应该考虑以行政村为单位主导服务,县市政府则提供财政的支援(因为目前我国只有县以上政府才有税收权)。这也是考虑到利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就近获得政府的生活援助。
同样的,孕妇的社会福利也可以考虑由村举办。实际上目前的农村也提供很多计划生育方面的援助服务,这些服务目前看来还是非常有效。
五、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未来乡村社会建设,无疑将主要由政府起推动作用。因此,厘清政府在众多的乡村社会建设事务中的政策分担,就更为重要。总体来说,扩大乡镇的规模和权限,应当成为未来乡村社会建设的主体,甚至应当考虑赋予未来扩大后的乡镇独立的财政与人事管理权。县、村则应根据事务的特点,分别承担一部分社会福利事务。中央政府则应在财政上为乡村社会建设提供强力的财政支持,并通过财税体制来协调地方事务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地方自治法》
2、日本厚生劳动省网站 http://www.mhlw.go.jp
3、都道府县市区町村·留言板 http://uub.jp/frm/index.html
第二篇:地方政府关于两型社会的建设措施
地方政府关于两型社会的建设措施
机械院机自6班陈志兴20090430603
从经济学角度看,“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质是资源配置方式问题,即通过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来更有效地分配、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割裂成本和收入之间的联系,即不能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投入的成本与维持它的收入联系在一起,是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不会改变,但需求的速度可以控制,效率也可以提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创新“制度供给”模式,营造形成有效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和政策环境[9]。所谓政府创新就是政府部门能够运用新的手段、措施、方法以及制度,有效地解决社会经济政治等问题,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创造性活动。地方政府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可持续发展的规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新的资源观、成本观、产业观、政绩观和政策观创新地方政府管理模式,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市场形成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加快,规模扩大,资源约束的压力确实加大了。所谓“资源约束”只是表象,它背后的真实问题是“价格失效”,价格所带动的增产、节约和创新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表现在:一是刺激供给,在开放条件下,既包括国内供给,也包括国际供给;二是促进节约,少花钱、多办事;三是鼓励技术创新,发展各种替代品。但目前我国水、石油、煤炭和其他自然资源没有建立起
合理的资源收费制度,不少资源产品价格偏低。如煤炭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电力部门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还未完成;石油部门分拆后的区域垄断性还比较强;能源领域的竞争主体、市场秩序、市场功能、定价机制等还未改革到位。从政策角度看,建设“两型社会”政府最重要的实质性步骤是加快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进程,纠正被扭曲的要素价格,让价格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
第二,对企业排污行为的不同规制,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政府应借鉴国际经验,设计合理的规制政策,让市场在污染治理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引导企业增强绿色生产意识,改变污染治理模式。首先,引导企业改变污染治理模式,由传统的末端治理(污染控制)模式转变为源头减污(清洁生产)模式,以此来代替传统的内在成本很高的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废弃物处置的规制模式,减少政企不合作而导致的较高交易成本。其次,在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这两项基本约束条件下,设计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型环境规制,如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等,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有效控制。最后,引进非正式的环境规制方法,包括信息公开计划或项目、环境管理认证与审计、生态标签和环境协议等,以对传统的命令型和激励型规制模式进行补充[9]。
第三,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必须抓紧研究制定与“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经济建设成果与社会进步、硬环境的加强与软环境的改善、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一是中央政府应当通过认真研究,根据资源条件和环
境承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把绿色指标、人类发展指标和反映资源环境制约的约束性指标等,以合理、可行的形式纳入各主体功能区地方政府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二是要建立并完善科学严格的决责任追究机制,消除盲目扩张的冲动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倾向,实行多渠道监督,有效制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和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使真正的政绩得到褒扬,虚假的政绩受到惩戒;三是要逐步弱化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分税制改革和转移支付制度,做到事权与财权一致,实现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关系的法制化,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奠定领导干部都能以正确的政绩观来谋划和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基础。
第四,加快建设有利于构建“两型社会”的政策环境。一是完善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的财税政策体系。研究制定《节能产品目录》,对生产和使用目录产品实施政策补贴或税收优惠,实行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体系的财税制度,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二是建立以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为根本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要健全和完善《节能法》,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法》,强化以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为根本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三是建立以垂直管理为主的行政监管体系。我国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是一级政府的组成部分,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企业生产或投资时出现了环境问题,往往产生本级环保部门不管、上级环保部门也
管不了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监管真空,应建立以垂直管理为主的行政监管体系。四是对具有公共和准公共产品性质的环保领域进行投资。政府逐步提高节能投资占预算内投资的比重,选择一些特殊重要的、投资数额巨大的国家级节能项目直接投资或更多地利用贷款贴息方式带动企业和社会投入环境保护产业领域,建立全国统一的环保产业大市场。五是对国产创新产品进行大规模政府采购,建立创新带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用经济手段对落后技术、落后产品、落后企业进行强制性和快速淘汰,让高科技产品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并需要重点扶持的由政府进行首购。六是建立节约型政府,强化“节能型”消费的引导。政府要扩大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范围,加强节能产品认证,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严格实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加快淘汰老旧汽车、船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农村大力发展户用沼气,推广省柴节煤灶。政府也要建立节约型政府,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加强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监管和调控,提高政府投资行为的效率和水平。“必须刻不容缓地建立有效机制,让掌握财政大权的人无法挥霍”。
第三篇:应该尽快进行节约型社会建设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但我们所采取的却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模式,造成的后果是: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过多消耗了,环境严重污染了,以致于现在每个城市都在为寻找合适的地方处理和处置城市垃圾而头痛,以前所说的“地大物博”已成为过去式,现在按人均拥有量来计算,我国地并不大,物更不博,因此
在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目前,大生产所造成的浪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源浪费。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石油和电能的浪费,2004年,我国汽柴油消费分别达到4706万吨和10292万吨,油品消费增长速度远大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若按此比例增长,到202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时,石油储量也应该所剩无几了。再说电能,这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电荒,但很多城市都还在追求城市亮化工程,在没法保证基本用电时去推行亮化工程,犹使全国的电荒雪上加霜。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大型建筑过度追求高大、豪华,在设计时没有考虑节能措施,导致面积仅占5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耗电量,差不多接近全部住宅的耗电量,电能浪费十分严重。
二、水资源浪费。在前些年大发展的影响下,不少水体受到了严重污染,有数据表明,我国七大水系已经只剩下不到30符合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就是在这样饮用水都显吃紧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单位和个人仍然用纯净的自来水浇灌花草、清洗汽车,有限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
三、人才资源浪费。目前我们对高科技人员还是实行60岁退休的“一刀切”政策,而且女性的退休年龄又要比男性早几年,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退休年龄应该进一步进行研究与论证。在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在实行着内退、离岗退养等近乎提前退休的政策,在这些情况下,一般单位需要重新安排人员上岗,而离岗的人员还是要国家供养,造成了极大的人才资源浪费。
四、社会上对能源危机认识不足,攀比之风未能杜绝。长期以来,前个教育我们,以及我们教育下一代都是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没有意识到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与资源之间的予盾不断升级,而是不知不觉地进行着奢侈消费。在政府方面,相互攀比最为严重的就是办公大楼的建造,不管财政有没有钱,甚至是中西部分困地区的政协办公大楼也造得富丽堂皇,其次是政府在实施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工程时喜欢讲究排场,不管有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都抱着要建就建全国一流、全省最大的心态去建造公共设施,结果是不但资源浪费了,而且不能物尽其用,建筑物也显得千篇一律,失去了本地的特色。在个人方面,现在攀比最严重的私家车,在很多人眼里私家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个人的财富,所以在车辆消费上不但追逑品牌,更追求豪华与大排量,排量大的汽车不但在环保上没有保证,而且耗油量非常大。
对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建议如下:
一、加强能源危机教育,提高社会节能意识,普及节能知识。在建设节能社会中,一方面政府要带头建设节约型政府,在建设大型公共设施时,应该从满足功能要求出发,保证安全可靠下做到简洁实用,同时要精简政府机构,精简会议与文件,生活上要戒奢华、提倡节俭,从而减少政府机构的能耗。另一方面,要把我国人均资源短缺作为基本国情,写入中小学生教科书中,使青少年从小潜移默化地形成节绝意识。同时,有关部门和专家,应该通过各种媒体向全社会普及节能知识,特别是生活中实用的小知识,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投入到建设节约社会中来。
二、尝试建立节约资源调节基金。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基金的来源。对家庭和企业的能源消耗进行分类限量供应,超过限量数可以继续供应,但用户必须交纳一定的能源调节费用,作为节约资源调节基金;另一方面,对节能工作先进的单位和个人,用调节基金来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在全社会倡导合理用能、节约用能的良好风气。
三、减少石油消耗量。一是技术节油。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把节油机器的研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同时可考虑开发新燃料,以减少石油的消耗量。二是汽车节油。汽车是石油的绝对消耗大户,而且一般来说汽车排量与油耗成正比,而在去年,我国生产的500万辆汽车当中,小排量汽车只占到25,因此要在社会上提倡消费小排量汽车,同时政府也应出台政策支持小排量汽车的生产,提高小排量汽车的生产量。三是对汽车征收燃油税。加大汽车使用石油的费用,从而达到减少汽车耗的目的。
四、减少电能消耗量。一是制定一系列电器行业节能标准。规定只有达到节能标准的电器才能放到市场销售,大规模使用节能电器可以很大的达到节电效果,据计算,如果全国采用节能灯,其效益相当于两座三峡电站的发电量。二是对大型建筑验收时增加节能一项。在建筑规范上要求所有大型建筑都应考虑节能设计,在验收时节能设计不能达标的不准予以使用。三是在北方地区采用节能取暖设备。北方地区的采暖系统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耗电
户之一,在北方地区全面采用节能设备将对全国的节电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五、合理利用水资源。一是大力开发新水源。建议在南水北调之外,研究讨论东水西调工程,就是从渤海、黄海和东海取海水,用管道输向西北、华北,沿途建咸水湖。湖水蒸发可以改善干旱气候,防止土地沙漠化,同时也可以在沿途进行海水淡化,用于居民日常用水和耕地浇灌。二是
加强水源防污工作。有资料显示,70左右的工农业用水不是蒸发掉,而是被转化为污水了。比如,由于太湖水受污,造成周围城市无锡和嘉兴都缺水。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防污就是节水。三是建设沿海城市双重用水系统。在沿海城市使用海水与淡水两重用水系统,已经在部分城市得到实施,但没有全面推开,如果沿海城市全部采用双重用水系统,将可以更多的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
六、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建议政府组织力量对退休年龄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论证,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并考虑是否可以实行男女同龄退休制度。
七、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往在对各级政府考核当中,地方GDP的增长速度占主要内容,因此与GDP相关的经济指标成了同政府官员升迁奖罚的准绳。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使一些地区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法则去发展经济,致使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即使个别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但由于上级不重视,不得不从大流,去追求表面的经济繁荣。因此必须改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绩考核机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构建“绿色经济”考核体系,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重要内容写进这一体系。
第四篇:美好乡村建设战役如火如荼进行
美好乡村建设战役如火如荼进行
立秋时节,走进xx村,一幅功能完善的乡村建设总体规划蓝图赫然呈现在眼前,四下是人们忙碌的身影,机器忙碌的隆隆声,全村上下在为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大会战而奋斗者,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合理规划,描绘美好乡村靓丽蓝图
xx镇xx村被确定为“xx区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后,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结合村庄现状,征求民意,科学测绘地形图,以“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为目标,编制村庄建设规划蓝图,全面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以提高村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加强领导,确保美好乡村有序进行
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xx村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相关站所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举镇而为,加强党的领导,为推进美好乡村工作顺利开展做好领导、支持工作;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朱强国为组长,副镇长梁金亮为副组长,村两委班子和相关站所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小组,进行具体分工,明确
职责,细化责任,实行进度周报制、月报制和无休日制,按照工程建设要求,抓质量、抢进度、重落实,确保美好乡村工作干好、干精。
尊重民意,建设百姓心中美好乡村
为了建设让老百姓喜爱的美好乡村,xx村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本着“群众的事情自己办,大家的事情大家管”的原则,按照“四议两公开”法,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美好乡村建设方案,在具体项目实施中的组织发动、协调议事、资金筹措、工程实施与后期管理等都做到全程公开,并定期召开例会征求群众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意见。在镇村干部积极宣传、真抓实干和耐心沟通下,群众的态度从当初的不理解,认为是村干部作秀,逐渐转变为人人参与、齐心协力、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重点突出,美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xx村按照建设规划,抓住重点工程,结合“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开展主干道沿线和村庄环境整治、沟河塘清淤、旧厕改造及垃圾处理工作;第一期旧村庄改造墙体粉刷工作正有序开展;为民服务大厅、图书馆、文化小广场等前期重点工程已由相关部门进行规划、招标,正在进行施工;村部、卫生室、幼儿园等已初现雏形,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第五篇:应该尽快进行节约型社会建设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但我们所采取的却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模式,造成的后果是: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过多消耗了,环境严重污染了,以致于现在每个城市都在为寻找合适的地方处理和处置城市垃圾而头痛,以前所说的“地大物博”已成为过去式,现在按人均拥有量来计算,我国地并不大,物更不博,因此在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目前,大生产所造成的浪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源浪费。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石油和电能的浪费,2004年,我国汽柴油消费分别达到4706万吨和10292万吨,油品消费增长速度远大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若按此比例增长,到202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时,石油储量也应该所剩无几了。再说电能,这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电荒,但很多城市都还在追求城市亮化工程,在没法保证基本用电时去推行亮化工程,犹使全国的电荒雪上加霜。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大型建筑过度追求高大、豪华,在设计时没有考虑节能措施,导致面积仅占5%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耗电量,差不多接近全部住宅的耗电量,电能浪费十分严重。
二、水资源浪费。在前些年大发展的影响下,不少水体受到了严重污染,有数据表明,我国七大水系已经只剩下不到30%符合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就是在这样饮用水都显吃紧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单位和个人仍然用纯净的自来水浇灌花草、清洗汽车,有限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
三、人才资源浪费。目前我们对高科技人员还是实行60岁退休的“一刀切”政策,而且女性的退休年龄又要比男性早几年,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退休年龄应该进一步进行研究与论证。在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在实行着内退、离岗退养等近乎提前退休的政策,在这些情况下,一般单位需要重新安排人员上岗,而离岗的人员还是要国家供养,造成了极大的人才资源浪费。
四、社会上对能源危机认识不足,攀比之风未能杜绝。长期以来,前个教育我们,以及我们教育下一代都是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没有意识到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与资源之间的予盾不断升级,而是不知不觉地进行着奢侈消费。在政府方面,相互攀比最为严重的就是办公大楼的建造,不管财政有没有钱,甚至是中西部分困地区的政协办公大楼也造得富丽堂皇,其次是政府在实施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工程时喜欢讲究排场,不管有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都抱着要建就建全国一流、全省最大的心态去建造公共设施,结果是不但资源浪费了,而且不能物尽其用,建筑物也显得千篇一律,失去了本地的特色。在个人方面,现在攀比最严重的私家车,在很多人眼里私家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个人的财富,所以在车辆消费上不但追逑品牌,更追求豪华与大排量,排量大的汽车不但在环保上没有保证,而且耗油量非常大。
对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建议如下:
一、加强能源危机教育,提高社会节能意识,普及节能知识。在建设节能社会中,一方面政府要带头建设节约型政府,在建设大型公共设施时,应该从满足功能要求出发,保证安全可靠下做到简洁实用,同时要精简政府机构,精简会议与文件,生活上要戒奢华、提倡节俭,从而减少政府机构的能耗。另一方面,要把我国人均资源短缺作为基本国情,写入中小学生教科书中,使青少年从小潜移默化地形成节绝意识。同时,有关部门和专家,应该通过各种媒体向全社会普及节能知识,特别是生活中实用的小知识,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投入到建设节约社会中来。
二、尝试建立节约资源调节基金。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基金的来源。对家庭和企业的能源消耗进行分类限量供应,超过限量数可以继续供应,但用户必须交纳一定的能源调节费用,作为节约资源调节基金;另一方面,对节能工作先进的单位和个人,用调节基金来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在全社会倡导合理用能、节约用能的良好风气。
三、减少石油消耗量。一是技术节油。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把节油机器的研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同时可考虑开发新燃料,以减少石油的消耗量。二是汽车节油。汽车是石油的绝对消耗大户,而且一般来说汽车排量与油耗成正比,而在去年,我国生产的500万辆汽车当中,小排量汽车只占到25%,因此要在社会上提倡消费小排量汽车,同时政府也应出台政策支持小排量汽车的生产,提高小排量汽车的生产量。三是对汽车征收燃油税。加大汽车使用石油的费用,从而达到减少汽车耗的目的。
四、减少电能消耗量。一是制定一系列电器行业节能标准。规定只有达到节能标准的电器才能放到市场销售,大规模使用节能电器可以很大的达到节电效果,据计算,如果全国采用节能灯,其效益相当于两座三峡电站的发电量。二是对大型建筑验收时增加节能一项。在建筑规范上要求所有大型建筑都应考虑节能设计,在验收时节能设计不能达标的不准予以使用。三是在北方地区采用节能取暖设备。北方地区的采暖系统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耗电户之一,在北方地区全面采用节能设备将对全国的节电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五、合理利用水资源。一是大力开发新水源。建议在南水北调之外,研究讨论东水西调工程,就是从渤海、黄海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