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分技巧
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分技巧
距离2018省考笔试时间还有2天的时间,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申论作文的成绩呢?申论作文其实有很多小技巧,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快速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获得更高的分数,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如何写出吸引人的申论作文吧!
申论作文写作时有黄金法则
一个人,想要堂而皇之的站在别人面前,最核心的就是你得有灵魂,作文其实也一样,得高分的前提就是你的立意必须准确。立意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核心,想要得出来的立意准确,我们的“黄金法则”—“题干点睛法”就可以用到了。“题干点睛法”一共有两步:
1、切割题干中的关键词
2、分析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5”结尾划线句子“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切割题干中的关键词: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分别是: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智慧、情操。
二、分析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题干让我们理解这句话去写作文,从中找出来的四个关键词有三个都是围绕“向水学习”展开的,所以“向水学习”是关键之关键,也就是我们篇作文的主题。
另外这句话中有个很重要的关联词“只要…就”,也就告诉我们向水学习可以提高智慧和情操,很明显这是与主题相关联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可以初步确定两个分论点:向水学习可以提高智慧、向水学习可以提高情操。“静下心来向水学习”前半句话中的逻辑关系其实已经非常明确了,所以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分论点“我们要静下心来学习”(在这个地方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是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基于题干,不要过度追求意义式分论点而忽略题干要求)。到此三个分论点已经全部出来了。
申论作文加上名言佳句画龙点睛
一、为民篇
1.《尚书》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无论是经济的进步抑或文化的发展,无论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抑或社会收入差距的缩小,无论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抑或党自身建设的需要,转变党的作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都是党的责任。
4.孟子曰:“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二、学习篇
1.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2.“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从学习中产生管理国家的学问,管理国家的学问是学习的实施。
3.学习,是一件艰苦的、认真的、实实在在的事,应当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追求,达到一种主动和自觉的境界。
4.“日异其能,岁增其智。”
三、为政篇
1.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众目之明。——荀况《荀子·君道》
2.古之善政者,贵于足食;欲求富国者,必先利人。——张昭远等《旧唐书·韦坚传》
3.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刘昼《刘子·贵农》
4.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管子·牧民》
5.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陈寿《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6.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李世民《贞观政要》 7.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贞观政要》 8.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王维《赠房卢氏琯》 9.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 10.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欧阳修《偃虹堤记》
11.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朱熹
中公教育专家温馨提醒:有了黄金法则以及名言佳句的点缀,一定能让你的申论作文大放异彩,考出高分!这个方案屡试不爽,可以去尝试!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作文提分三秘诀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山东公务员考试,中公教育专家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山东公务员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在申论备考中,有的考生看了很多范文,但自身写作水平并没有提升,在实际答题写作文时,事先背的范文也融不进去,结果还是抄材料居多。大家要明白例文只能启发立意的思路和提供结构的示范,你可以总结,一篇文章是能够立意到那样的高度,写成那样的结构的;还要进一步分析,之所以那样立意,是因为把握到了高层次论点和低层次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了一个论证的过程把这种联系揭开,给人以合理、有说服力的感觉。就像前面中公教育专家举的工人力量和幸福缺陷的例子。
事先背诵的范文再好,也无法直接转换为自己的文章,除非范文所针对的问题和试卷一致。这种情况不仅罕见,而且一旦写了相似度较高的文章,难免会和其他人雷同,难以脱颖而出获得高分,说不定还会被判为作弊。
真正有效的范文使用方法应该是忘其形而得其意。也就是说,记住立意的方法和结构的方式、论述和语言的技巧,把这些
方式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套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具体论点和具体内容仍然要靠自己的选择、积累和发挥。
考生自身积累这一部分,实际上是积累些论据性质的素材,不是背范文的原文。比如要让工人有力量,应该就能想到富士康,想到如何改变血汗工厂里的工人境遇,这就是一种素材积累。这些素材必须是与题目有联系的,没有关联的无法用,有关联的就可以通过联想、搜索记忆来调取。
而选择和发挥是针对给定资料的,材料不是不可以引用,但要有发挥,有自己的评论,相当于对材料中的事例、案例、经验等做出点评,变材料为自己的论据,有这样一个转化过程,既是有选择的,又有所发挥,才不会让阅卷者感觉是抄材料,从而使材料成为文章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起到提分、增好感的作用。
最后,要提高作文的分数,有三句话是最为实用的:
第一,作文结构须完整,分析对策不能少;
第二,不同问题找联系,应对论点有拔高;
第三,运用材料先选择,把握论据一二三:引用1个事例、2个数字、3个警句,或引用1个警句、2个数字、3个事例,可在分析段落引,也可在每一条对策中引用,合理分布,巧于点缀;最后的结尾,尽量结合警句来总结升华。
第三篇:2014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短期提分方案
第一,阅读十八大报告以及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八大报告是我国未来几年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工作目标,这些都决定着国家发展的大趋势。要想文章的文风表述规范,观点正确,就必须以此为基准。
第二,选择贴近申论考试写作要求的文章阅读,重点关于时政热点评论性文章。申论考试的主题基本上都是围绕时政热点进行考查的,在临考前期阅读此类文章可以帮助考生提高申论文章的语感。在学习的时候,要注重学习作者规范、官方的表述。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面的时评,新华网上的新华时评,人民网、光明网以及各地政府网站上的评论性文字,都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浏览,第三,阅读不是最终目的,积累也只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动脑去思考,动笔去练习。结合老师在上课时所讲的写作思路、框架以及方法,选取几篇近年来上海公务员考试的申论真题进行练习。当然,写完之后不是完成任务,而应当加以修改。比如,第一天写了一篇,把文章放一放,第二天再拿出来看,这样就更能发现问题。或者是请教老师,这样更容易得到专业性的指导,有助于短期内提高申论成绩。
第四篇:申论归纳概括题提分技巧
归纳概括题解题技巧
随着2018年国考进入尾期,2018年省考接憧而至,在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而在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题又作为必考基础题型牢牢占据一席。并且,归纳概括能力还是作答其它各类题型的基础,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毫不夸张地说,归纳概括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申论分数的高低。
然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考生能够按照申论作答流程找到答题所需要点的位置,但在对要点进行加工、书写到答题纸上时却漏洞百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准确书写呢?就让咱们大树教育专家给你支招!
一、抓住材料首句关键词,初步界定关键要点
申论材料的组合是符合一般逻辑思维规律的,例如,开篇点题或是结尾总结。考生在答题时,只需要紧紧围绕每个段落第一句话出现的关键词来组织答案,有的放矢,定能百发百中。例如:
请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新生代农民工在观念上与传统农民工相比存在着哪些方面的转变。
这道题目让考生找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在观念上的转变”,材料中一共讲了4点转变,我们以其中一点为例。第一个要点出现的段落首句为“传统农民工近似于候鸟的打工方式和亦工亦农的经历造就了他们城市过客心理”。分析这个句子可以发现它的关键词就是“传统农民工”“过客心理”,讲的是传统农民工对待他们打工城市的心态和观念。所以我们在组织答案时,就应该包含“打工城市”“心态”“观念”这样的关键词,最终经过整理确定为“对务工城市的心态发生转变”。
申论作答一般要求考生有二次归纳概括的能力,即在表述答案时,先用简短的句子将内容阐述出来,然后再结合材料对要点中的关键词进行补充说明。以上这个方法只是教会我们完成了第一步,那如何进行补充说明呢?我们来看第二步:
二、寻找段落标志性词汇,合理扩充关键词
在对要点关键词进行补充说明时,考生要充分把握材料的标志性词汇,如表示观点的、表示转折的、表示并列的等等。
还是以刚才的题目和段落为例,我们需要结合材料补充说明“对打工城市的态度”究竟是如何转变的。材料的整体表述为:
传统农民工近似于候鸟的打工方式和亦工亦农的经历造就了他们城市过客心理。据清华大学对农民工家庭的一项调查,89.7%的农民工表示将来一定会回到家乡定居,只有10.3%的人表示不回到家乡定居。其他学者根据历年来农村外出流动人口数据估算的结果也大致如此,即在传统农民工中,大约有10%左右的人逐渐在城市沉淀了下来。然而,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报告,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5.9%的人准备将来“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远远高于17.6%的农业流动人口整体水平。
阅读材料之后,考生可以发现,“然而”这一表转折的词汇将材料分为明显的两部分:前半段讲传统农民工对城市的态度——过客心理;后半段讲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态度——长期定居。所以,考生就可以很轻松地组织出对打工城市的态度转变是“从过客心理向期盼在务工城市长期定居转变”。
有了前两步的基础,我们只要将他们进行简单的合并,就可以得到最终的答案“对务工城市的心态发生转变,从过客心理转变为期盼在务工城市长期定居”。是不是十分简单呢!
同学们认真学习老师教的方法技巧,在今后的考试中一定会有所帮助,我们提供的知识不光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以后在生活中对大家的学习工作有帮助。
资料来源:贵州大树教育教师整理所得。
第五篇: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读懂会写高分
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读懂会写高分
根据考试大纲的界定,申论的作答重点在于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对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等的考察。但是很多时候广大考生得分低,恰恰是因为“读不懂,看不透,不明材料所以”或者“读的懂,不会写,写不准”等问题导致失分。申论材料篇幅较长,往往是由观点,事件等多种材料构成,这就要求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把握重点,带着问题去阅读找点,而不是随意阅读、任意勾画。以2016年考过的一道真题为例,中公教育总结以下阅读以及书写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创业一词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在众多创业团队里面,90后群体以高学历、年轻、接受新事物快而成为一股不可无视的力量。前不久,某网站邀请了几位90后创业者,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1992年出生的小尹已经开了三家公司。为了弄明白“为什么KTV的歌单十年不变”这个问题,小尹跑遍了N市所有的KTV。他发现,KTV的点歌系统更新周期较长,而且每一次更新,硬件和软件都要付钱,点歌系统的硬件公司缺少互联网思维,创新动力不足。在小尹看来,社交、娱乐、聚会等一切需要消费的地方。凭着这个想法,他创立了KTV团购APP“一起唱”,把整个N市的KTV硬件系统做了更新。现在,用“一起唱”的用户,只要提前列出歌单,并同步到APP,进入包房后摇一摇手机,歌单歌单便自动导入了点歌盒子。除此之外,用这款软件还可以约别人来唱歌,还可以把KTV现场旋律进行混音,然后传到云端,分享到社交网站,甚至可以在包房和朋友圈一起看世界杯。小尹说,从物质转到服务、娱乐,是他们这一代人创业和上一代创业人的不同,这类创业不需要太高的成本,往往一个想法一份风险投资就可以做起来。90后正在用一种更新、更年轻的方式去与这个世界相处。家庭背景、支付成本、教育程度都不再成为创业者的障碍,创业的可选空间变大了。
第一,带着问题读。
这是一段案例型的段落,重点介绍了主体小尹的创业过程。阅读的时候考生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小尹创业点子的新颖上,而忽视了这个案例背后考官想透露给我们的要点信息。这一要点信息从哪里得出?要从题目出发——本材料对应题目为第二题“请根据给定资料1、2、3,就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出建议。(30分)要求:1.观点明确,建议可行;2.语言简洁,有逻辑性;3.不超过500字。”因此,本段落阅读我们要思考小尹创业成功的背后与大学生提高创业成功率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得出什么要点?分析后不难发现小尹创业成功的经验是可以被其他创业大学生借鉴的。而这一经验主要在于小尹敢于创业,创业重点从物质转向服务。
第二、针对问法写。
要点选择出来后,书写往往成为大家的难点。要么不会写,要么写不对。一般而言,要点的书写要从作答对象出发,也就是所谓的“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写”。既然题目问法在于“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因此,作答的主体也应该是“大学生要如何做......”同时,书写时注意结合字数要求,500字以内,适当拓展对策的表述-核心词前置+具体表述。所以,本材料要点的书写就应该是:一是要敢于创业。大学生为了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就要敢于创业创新,要在创业过程中,关注创业项目,从注重物质转向注重服务。
以上通过一段案例材料的阅读及要点提炼做了简单演示,希望对广大考生的阅读及要点提炼有所帮助。当然,技巧的运用还需要大家多多练习,熟能生巧,最后预祝广大考生都能读得懂,写得对,考得高!申论作文常用的书写公式是什么呢?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把申论作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按照从开头到结尾的逻辑结构公式化呈现:
一、开头:引入+分析+亮明观点。
引入可以有很多的方式,比如说《报任安书》中的“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就属于排比罗列引入,加上对事例的总结分析,而我们只需要做的就是首段尾端亮明作文观点。对于知识储备相对匮乏的学员,则可以对材料进行简单概括引入,或者用大背景引入。分析层面,可以是原因分析、影响分析、问题分析、现状分析等,分析层面灵活运用,根据具体的引入情况安排分析内容。
二、分论段:分论点+引入+分析+总结提升
三个分论点的书写要言简意赅,观点鲜明,整体优化争取对仗工整。引入层面可以是事例引入,可以是对观点的解释引申引入,也可是对材料的语言概括,当然可以是背景引入。这个方面比较灵活,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引入方式。分析和引入配套加工,最后的总结提升可以是一句对策,也可以是对分论点的拔高呼应。
三、尾段:引入+分析+总结提升
为人处事讲究善始善终,申论作文的书写也是这样。简短有力的作文结尾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主观分。尾段的引入和分析层面尽量都是积极层面的内容,而总结提升层面的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或者简单粗暴的将分论点和总论点再次组织语言罗列书写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