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留守老人幸福感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留守老人幸福感研究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贵州省187名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感总体偏低,影响因素较多、成因复杂,家庭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感影响较大。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留守老人;幸福感;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I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2-0129-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2.033
Abstract: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the happiness of 187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in Guizhou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The results showed that,happiness of the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was generally low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bor transfer,with many influence factors and complex causes.The transfer of family labor force had a greater impact on happiness of the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Key words: rural labor transfer; left-behind elderly; happiness; Guizhou province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农村产生了留守老人这一群体。留守老人问题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经济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与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关注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探讨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幸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何安明等[3]、惠秋平等[4]研究发现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存在明显的子女联系状况和健康状况差异;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与幸福感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关系[5];谢其利[6]研究认为人格和自尊是影响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低于非留守老人;胡捍卫等[7]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因素对留守老人幸福影响较大。
但已有的研究主要从留守老人的主观心理以及精神状态对留守老人的幸福感进行研究,而对于形成原因的探讨较少。贵州省是全国惟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典型山区农业省份,也是全国欠发达地区之一,劳动力流出严重,留守老人生活困境突出。通过对比贵州省劳动力转移前后留守老人幸福感的变化,从本质上分析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产生的影响,能够反映出留守老人生活质量问题。基于此,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的形式,对贵州省187名留守老人进行调查研究,从家庭劳动力转移前后留守老人精神需求、经济状况、劳动量变化以及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等方面深入分析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幸福的影响,并提出对策与措施。调查样本
调查区域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中心,均匀布点调查,分别选取贵阳市修文县,遵义市桐梓县、务川县和赤水县,铜仁市石阡县等(图1)。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首先征得留守老人的同意,有能力自行填写问卷的老人由其自行填写,不能自行填写的由调查人员逐条将题目读给老人听,然后完成问卷。该调查问卷共制定220份,回收201份,在删除相关变量缺失的样本之后,获得有效问卷187份,问卷有效率为85%。
选取的研究对象年龄均为60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表1,其子女均于调查期间在外务工),其中男性102名,女性85名。年龄主要分3个阶段,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其中60~69岁居多。结果与分析
2.1 家庭劳动力转移情况
贵州省留守老人家庭人口总数及劳动力转移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留守老人的家庭人口总数以4~6人居多(47.59%),其次是7~10人(29.25%)和3人及以下(12.30%)。而家庭劳动力转移人数在3人及以下居多(70.05%),其次是转移4~6人和7~10人。由此可见,其家庭劳动力转移数量较大,很多家庭由最初男性劳动力转移演变为男女劳动力同时发生转移,直至最后只剩老人、小孩留守家中。
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主要源于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建设能够缓解贵州省由于土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突出导致的就业和经济压力,是刺激贵州省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另外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渴望是构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观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其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受教育机会、医疗卫生等都得到改善,经济能力得到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对城镇高收入和优越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向往,从而自发地向其转移。
2.2 土地变化情况
贵州省留守老人家庭土地变化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留守老人家庭土地流转0.07~0.13 hm2居多(49.20%),土地没有发生流转的占39.58%。由于贵州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产业转型难度大,农村土地流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一般,难以提高农民积极性,土地最终回归于农民自己种植管理。
留守老人家庭土地撂荒以0.07~0.13 hm2居多(76.47%),0.20~0.26 hm2占比21.93%。农村留守老人传统农耕思想牢固,在家庭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也不忍土地撂荒,这是农村家庭土地出现荒芜较少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比大,人地矛盾突出,农民本身所拥有的土地面积较小。
留守老人家庭土地退耕还林以0.07~0.13 hm2居多(83.15%),0.20~0.26 hm2占比16.85%。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家庭土地退耕还林主要源于荒芜土地自然形成,而非政府统一规划,退耕还林的面积较低。
综上所述,贵州省留守老人家庭土地变化小,致使留守老人劳动量大;由于身体衰老和疾病等原因,大量的?诙?量会增加留守老人的身体负担和精神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生活幸福感。
2.3 经济状况
2.3.1 劳动参与情况 农村留守老人尤其是年龄相对较低的老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都会积极参与劳动以增加收入、补贴生活支出。贵州省留守老人经济状况调查情况见表4。从表4可看出,基本不干活的留守老人仅占20.33%,劳动量大、劳动量一般的占比分别为22.46%、45.45%。通过对贵州省发展特色产业区域周边的留守老人采访发现,尽管家庭土地大部分发生了流转,但留守老人迫于生计,仍会到地方企业务工。即老人劳动量依然很大,主要源于生活所迫,除此之外也想为子女减轻负担。
2.3.2 收入情况 留守老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子女供给、自己劳作和社会保障资助。从表4可看出,留守老人月收入以300元以下居多,占比41.17%;而月收入为1 000元以上的留守老人仅为25.13%。留守老人受身体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制约,只能做一些基本的农活来补贴部分收入。而经济主要来源方(子女)因其自身的生活压力较大,只能支出很少一部分收入用来贴补留守老人生活,有的甚至很少向留在农村的父母寄送生活费。调查显示,留守老人有退休工资的仅占9.60%,自己挣钱花的占比7.43%,由子女拿钱、享受国家养老保险和低保的占比分别为19.78%、16.04%、11.76%。由此可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获得的收入占留守老人总收入的比例低。
2.3.3 消费情况 老人的日常生活消费水平与其生活质量紧密相关。由表4可知,留守老人的花销主要用于一般生活开支(57.22%)、人情往来(14.44%)、看病买药(13.90%)和其他(14.44%)。以一般生活开支居多,主要由于子女外出务工后,家庭主要事务是老人在操持。
大部分留守老人劳动量大、经济收入低、支出大,呈现出农务忙、收入低的拮据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留守老人的生活幸福感。
2.4 精神慰藉
2.4.1 精神状况 调查数据(表5)显示,有17.64%的留守老人觉得子女不在身边生活没有困难;日常生活需要帮助和照顾的老人占28.87%;孤独寂寞、身边需要人陪伴的占27.80%;老人思念子女的占25.69%。觉得子女不在身边没有困难的留守老人大多年龄不是很大,身体较为健康。对于是否支持子女外出打工,44.92%的留守老人表示支持,37.97%不支持,只有17.11%表示无所谓。
2.4.2 子女照顾情况 贵州省留守老人与子女团聚情况以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居多,占比分别为28.87%、41.17%,三个月或两年以上团聚一次分别为27.30%、2.66%。子女对留守老人的关怀情况,经常关心的占66.35%,偶尔关心的占29.95%,从不关心的占3.7%。外出务工子女在家时间少,其对老人孝敬的方式依然以给钱或买衣物的较多,亲自照顾的很少,一般都只有在老人重病、生活无法自理时才陪伴在身边。另外,由于年轻人的感情过度倾注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对老人疏于照顾。
2.4.3 娱乐情况 据调查,贵州省留守老人的娱乐方式主要为在家看电视、陪家人聊天,以在家看电视居多,比例为45.47%;打牌(麻将)、参加集体活动的比例分别为13.37%、6.40%,说明留守老人休闲娱乐活动较单一。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缓慢,乡村文化氛围弱,老人娱乐休闲设施稀缺,这是导致留守老人娱乐活动少的一大原因。
宋月萍[8]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进行估计,分析了农村留守老人社会经济、居住状态以及外出子女的经济赡养等情况,提出子女的精神支持仍旧能显著降低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增进留守老人的精神健康,即老人精神需求的满足较物质需求的满足对其幸福感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次调查也发现,贵州省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欠缺是导致其幸福感较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2.5 社会及医疗保障情况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基本保障之一,在本次调查中,留守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中享受养老保险和低保的比例分别为16.04%、11.76%。中国由于老龄化问题突出,边远地区老人享受到的社会保障服务很少。在医疗保障服务过程中,很多留守老人由于文化较低,不了解具体的医疗保障报账流程,没有真正享受到医疗保障带来的便利与服务。很多地方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普遍存在医疗设备简陋、医护人员少、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9],留守老人得不到高水平的医疗护理。国家资助政策是留守老人提高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可以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提高留守老人的满足感,增加其生活幸福指数。
2.6 留守老人幸福感
贵州省留守老人幸福感调查情况见表6。由表6可知,家庭劳动力转移前,老人认为很幸福的占34.24%,比家庭劳动力转移后幸福感高出18.18百分点;认为幸福的占52.40%,比家庭劳动力转移后高出15.16百分点。家庭劳动力转移后,认为不幸福的占33.34%,认为很不幸福的占13.36%,比家庭劳动力转移前分别高出24.79、8.55百分点。
家庭劳动力转移前后,贵州省留守老人幸福与不幸福变化较大。由此说明,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幸福感的影响较大。主要源于劳动力转移使既有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老人在本该享受养老生活的年龄却不得不干农活做家务、带小孩,没有享受真正的老年生活。另外,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实施不够细化,没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养老政策,留守老人晚年生活不仅物质保障低,精神上获得的关怀与交流也严重欠缺。
结论与对策
3.1 发展旅游业解决土地资源匮乏的人地矛盾
贵州省留守老人家庭土地变化不明显,且收入不乐观;城镇化建设加快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失,但是农村家庭土地流转、土地撂荒、土地退耕还林变化并不大。主要源于贵州省地方偏远,经济发展落后,传统产业发展难度大,新兴产业发展收益低,很难对土地进行统一的规划利用。而农村家庭土地变化小,老人迫于生计依然通过农村传统农耕种植增加收入,显然这种靠天吃饭的农耕方式收入较低。并且子女因为生活和抚养子女的压力,给予老人的资助不多,总体来讲,老人收入不乐观。
贵州省以岩溶风光为代表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以少数民族风情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彼此相互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综合体[10]。贵州省旅游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11],早在1991年贵州省旅游局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发展思路,经过20年的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对减缓贫困具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12]。因此可利用贵州省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风光,寻求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如近年的“旅游+”、“全域旅游”等新思想,完善全新的旅游模式,让贵州省旅游业更加蓬勃稳定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地方产业发展,有利于土地的统一利用。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弥补贵州省因土地资源匮乏导致的人地矛盾,并能有效地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外出量,让留守老人向非留守老人转移,从根本上解决留守老人问题,也从本质上增加其幸福感。而通过与周边居民访谈,有地方企业发展的区域留守老人对生活的满意度都普遍较高,因为地方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保障了生活质量。另外,在地方产业发展较好的区域,居民休闲娱乐设施也相对完善,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留守老人的精神娱乐生活。
3.2 增强留守老人精神慰藉
本次调查发现,子女对留守老人的照顾以及团聚情况都不容乐观。而乡村娱乐以及乡村集体文化活动更是少之又少,留守老人大多数的娱乐活动都以在家看电视和与家人聊天居多。主要源于外出务工子女在家时间少,对老人孝敬的方式依然以给钱或买衣物的较多,亲自照顾的很少,一般都只有在留守老人重病、生活无法自理时才陪伴在身边。另一方面也由于年轻人将感情过度倾注在自己子女身上,而对老人的感情过于淡薄,还存在子女对留守老人不闻不问的情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3]。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逐渐发展,农村老年人对精神娱乐方面的需求将会增长[14]。增加留守老人精神慰藉,主要从子女照顾方面着手,外出子女应给予留守老人必要的精神慰藉和支持;让子女加强与老人沟通,多在言语和行动上对老人进行关?眩?是缓解留守老人寂寞空虚精神状态的关键所在。加大对孝文化的传承,继承和发扬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传统美德。落实好国家“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搬迁政策,该政策的实施能够统一规划居住区域,利于居民集中生活,从现实意义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村民与村民之间的交流机会,也利于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
3.3 增强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医疗保障
留守老人享受养老保险和低保的经济来源占总收入的比例较低。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留守老人对看病就医的评价不是很高。对看病就医不满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交通不便,一些病症能拖则拖,结果小病拖成了大病;②享受到的医疗服务和报销比例不理想;③很多地方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普遍存在医疗设备简陋、医护人员少、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留守老人得不到高水平的医疗护理。
增强社会保障制度,为了保障制度的良性循环,除了完善家庭养老责任意识,政府参与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养老体系,同时要对农村养老制度的管理负责监督,并负责养老制度的顺利实施,最终保障资金能够落实到位[15],让留守老人更好地享受到社会资助和服务。除此之外,医疗服务方面,在国家目前建设乡村卫生室的基础上,应增加更专业的全科医生、医疗设备和基本体检服务以及药物种类等。另外,做好留守老人身体情况摸底调查,并进行病历建档,对于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派医务人员定期上门为其提供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J].人口研究,2006,30(6):38-46.[2] 卢海阳,钱文荣.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6):24-32.[3] 何安明,惠秋平.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7):4939-4942.[4] 惠秋平,何安明.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感的状况及提升的心理策略[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2):66-68.[5] 何安明,刘华山.农村留守老人自我和谐与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573-575.[6] 谢其利.人格、自尊与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3):373-376.[7] 胡捍卫,汪全海.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调查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35(1):89-91.[8] 宋月萍.精神赡养还是经济支持:外出务工子女养老行为对农村留守老人健康影响探析[J].人口与发展,2014,20(4):37-44.[9] 张 军.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挑战与出路[J].当代经济管理,2012,34(4):43-46.[10] 梅仕萍.贵州省旅游资源开发浅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4):93-96.[11] 余 青,蒋依依.贵州省省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贵州省民族研究,2001,21(1):63-70.[12] 杨建春,肖小虹.贵州省旅游扶贫效应动态分析[J].商业研究,2011(7):213-216.[1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 韦 璞.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分析――以贵州省农村为例[J].西部学刊,2013(12):41-44.[15] 吴丽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4(10):64-65.
第二篇:精准扶贫背景下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
精准扶贫背景下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
摘 要:2015年7月20日,湖南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草案)》,全面部署和推动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
关键词:精准扶贫;转移;农村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12-0090-02
2015年7月20日,湖南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草案)》,全面部署和推动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近几年来,永州市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力争不让一个贫穷人口掉队,真正扶贫到最需要帮助的农户。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既需要理论界不断地探讨,更需要社会各界在实践中做出进一步的回答。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意义深远
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前提,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普利桥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一)普利桥镇基本情况
普利桥镇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境北部,东邻黄阳司镇,南毗牛角坝镇,西界东安县花桥镇,北接杨村甸乡、祁阳县。全镇总面积135.8平方公里,耕地2638.32公顷,12033户,48537人,是永州市扶贫镇之一。境内属丘陵地形,主产水稻、大豆、红薯、烤烟、红枣、向日葵、百合等经济作物,尤其是红薯粉产量多,正宗而扬名。
(二)普利桥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在经济作用下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普利桥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
1.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呈上升趋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普利桥镇由于人多地少、信息闭塞等原因,农村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没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农村开始出现劳动力转移。从1990―2014,全镇共有4965个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占全镇总劳力的45.9%,年均转移规模为769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大约有2900个劳动力季节性外出打工和经商,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6.9%。说明普利桥镇农村潜在劳动力在逐年增加。
2.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劳动力
普利桥镇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被称为“天然大棚”,许多区域农产品可常年种植,农业气候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五年内完成承包经营权确权。据普利桥镇农户住户调查,该镇雨塘村农民杨树清在外打工10多年,2011年回到家乡种植粮食,2012年发展粮食105亩,2013年220亩,2014年415亩,成为名副其实的“永州第一种粮大户”。
3.依托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
普利桥镇是古老的传统集镇,早在明初就形成集市,圩日上热闹非凡,传统的“二月八”闻名遐迩。例如,普利桥镇长冲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 月,注册资金50万元,共有会员105户,主要来自朱家洞、铁塘、江子塘、许家村等,有自建和指导建设的示范种植基地3处共1000多亩,已累计投入100多万元。
4.异地从事工作转移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非农行业主要是传统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2014年普利桥镇外出农民工,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31.2%,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占23.6%,从事社会服务业的农民工占14.3%、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占10.1%、批发零售业的占8.6%。从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看,普利桥镇农村转移劳动力在省内的居多,占60.7%,在本市市区的占33.2%,在本县的占22.5%。
(三)普利桥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1.盲目转移农业劳动力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普利桥镇农民抓住机会,纷纷加入跨行业、跨区域转移。有投入到本地二、三产业的,有长期到外地打工的,有季节性外出经商的。但是,我们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就业,出现“有田无人种”的问题。再加上水稻年产量也只有每亩460公斤。粗放式的耕作,掠夺式的经营使得农业处于萎缩徘徊的境况。这严重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2.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本地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好坏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再加上普利桥镇企业数量不多,规模普遍偏小,结构分散,经济聚集功能弱,打工者工资水平在1500―2000元之间,还不享受养老、医疗保险等待遇,工资待遇缺乏竞争力,相比之下,广东深圳、广西桂林等地普工月工资一般在2500―3000左右,有的甚至在3000元以上,还可以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待遇。这样一来,就很难留住外出务工人员在本地就业。
3.文化素质偏低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
相比较而言,非农部门一般专业性强、技术要素高,从农业部门转向并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比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从普利桥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知识结构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以上,由于他们知识水平偏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以体力为主的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4.户籍制度阻碍了当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因为城市与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日益凸显。农民工实现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却没有实现身份的变化。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永州市属于欠发达地区,2015年湖南省给永州市减贫指标是99842人,减贫率14.9%。如何实现减贫指标?如何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笔者通过调研,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农业基础地位
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必须解决粮食问题,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为守住18亿万亩耕地红线,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农民可以‘非农化’,但耕地绝对不能不能‘非农化’。永州市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被称为“天然大棚”,许多区域农产品可常年种植,农业气候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永州市共有5个湖南省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县、7个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8个省级柑橘生产基地县。基本建成了400万亩优质稻、300万亩油茶、200万亩速丰林、180万亩蔬菜、140万亩水果、30万亩烤烟、30万亩药材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估计可消化3000个劳动力。
(二)培育新型农民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保障农村转移人口的子女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永州市精准扶贫对象,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资金支撑。
(三)改革户籍制度
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农民的基本住房,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要充分考虑城镇基础设施的综合承受能力,避免因人口的转移出现的交通拥挤、教育资源紧张、失业增加、环境与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应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四)完善土地制度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落实好中央户籍制度改革的土地政策,允许农民带“土”进城。2015年初,湖南被纳入国家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范围,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永州是农业大市,也是人口大市,以丘陵和山区为主,土地流转处于低层次水平,农村土地流转形式正在由单一形式走向多样化,由早期的农户间的代耕、转包流转,逐步发展到有偿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流转形式。
(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从社会保障制度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土地保障功能的存在和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为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拉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免除农民工后顾之忧的'安全网',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建议在永州市范围内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一方面通过调查,弄清楚本地可输出劳动力的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技能等信息,建立一个全市劳动力资源库;另一方面,多了解劳动力需求地区的情况,及时向农民提供劳务信息和就业指导。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号,大力发挥基层乡村组织的作用,加强与本地外出务工人员的交流,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更多的农民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有序转移。
参考文献:
[1]唐学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的影响[J].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2]周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4.[3]杨秀敏.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机制[J].江西大学学报,2014.[4]黄道国.努力开创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局面[J].决策向导,2014.
第三篇: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背景
我国农村在进行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许多非农岗位上已经出现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减少城乡差距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的处理核心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的出路就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与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不开。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拥有大批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在农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村出现了大批劳动力。虽然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这些年来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使得这资源白白的浪费。在目前黑龙江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传统农业开始转向现代农业,这样又无形中又增加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劳动力得不到很好的转移和开发利用,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还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只能正在解决农民在转移就业中所面临的困难,才能确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实实在在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研究的目的1.描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普遍性,总结其运行的基本规律。2.通过对不同区域劳动力素质与地方经济发展阶段水平进行考虑,总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排斥力和外部吸引力。3.应用劳动力转移理论解释现实现象,总结与延伸劳动力转移背后的规律性,重点阐述转移过程中的内、外部制约因素与动力因素。4.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的对比分析,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进行提供系统的框架建议与实施措施。研究的意义1.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全面、系统地运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这是一项值得认真去做的工作。在我国目前这方面研究依据的主耍理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虽然已有理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这种解释,往往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而且是就经济论经济,忽视了对g标价值因素的分析。由于缺乏统一的、一贯地指导思想,国内这方面研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本质特性、根本动因、内在因素以及方向、道路等一系列问题都存在重大分歧,有些认识还相当纷乱。2.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同时,也有一些综合性的混合模式可以参考,但还没有一种模式是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四种因素群,即生产力素群、生产方式素群、上层建筑素群、B标价值因素群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将其整合起来的模式。本课题的整合模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述四大因素群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的整合及其相互作用才是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内在运行机制。3.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从宏观上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从黑龙江省的调研实际,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合适的解决途径与办法。这些探求与成果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研究如何合理有序的将0前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路径选择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走亦工亦农的发展道路,主要方法是引导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走亦工亦农的转移道路,在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同时,在农闲时选择出打工就业,这种路径要求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大力推广“亦工亦农”就业路径,并开拓亦工亦农的经济结构,增加亦工亦农人口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种路径是就地转移,即依靠本地的经济载体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以满足本地待转移劳动力的需求,该观点认为,我国应加快城市化进城,推进小城镇的发展速度,扶植乡镇企业的发展等方针,实行“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方针,就地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1.2.2.2关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学者关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点:第一关于个人自身特征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由先天与后进城的转移路径基本上是从农民工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压力及老人照料,缓解大城市就业、社会治安及公共生活设施承载能力等多方面方面考虑,同时也结合了走中小城市化道路的观点,即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不影响城市发展的进程。武双(2007)的研究支持这种路径选择,认为“城市一味的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会给城市自身的就业增加巨大的压力之外,也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预期收益、增加生活成本。所以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就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出发,立足于城镇化建设,通过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消化。”1.2.2.4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也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整合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也为我国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都阳、朴之水(2003)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4个贫困县所做的实地调查发现,有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家庭整体上相对于农村其他家庭具有明显的经济收入优势,对农村来说,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仅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外出农民工到城市务工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增加就业技能,同时也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回资金和新观念认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对城市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到来,会解决大量的城市用工缺口,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他们的力量。再者转移也会产生对社会否面的影响,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输出地和输入地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造成农村劳动力结构比例失调,大量农田被荒弃,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等,对输入地来讲,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社会管理成本不断增高,大量的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生活秩序的冲击也不容忽视。51.2.2.2 关于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因素尹少勋(2010)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按照转移的方向性分为三个部分,即转移的源头、渠道和去向,再通过设计模型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最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几个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影响最大的因素,即制度和收入水平对劳动力转移影响最大。张伟志等(2004)认为影响劳动者进行转移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内二元体制结构制度、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影响及劳动者个人自己因素等。裴新辉等(2008)认为,土地制度对农业劳动力的约束、户籍制度的约束以及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对非城市劳动力的歧视都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目前来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最大因素是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赵荣祥(2008)则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应的劳动力与之相适应。陈舒静(2008)等在重庆綦江县调研就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调研时发现农民需要社会保障。赵慧卿等(2009)人认为虽然传统的土地户籍制度是一个阻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但是农民自己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才是最大的障碍。黄国华(2010)等通过对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转移率就越高,反正越低。尹少勋(2010)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即源头、渠道和去向,得出了农民收入的变化和现有制度的规定才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因素。1.2.2.3 关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对策周陆昌(2008)运用比较劳动力生产率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测算。周陆昌把那些达不到平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看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总是从劳动生产率低下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他们同时对1982 年到 2005 年期间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发现黑龙江剩余劳动力数量在呈逐年增加趋势。认为目前就业的农民工基本缺乏工伤保险,遇到大病等缺乏保障,政府应该为有文档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提供基本的城镇医疗保险。黄嘉(2009)认为,必须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这些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贾常晋、田新翠(2009)认为应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从农业产业内部发掘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度,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给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曹海英(2010)通过对目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化和工业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只有通过改革废除目前不合理的户籍和土地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城乡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吸纳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公开和健康2-2-
2国外研究状况。1.2.1.2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_提出来的。它将一国经济分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部门和与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一部门。他认为现代工业为什么会在劳动生产率上远远高于农业,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劳动工具的进步,完善了工业体系的生产方式。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村人口众多,而现有的土地无法承载如此多人口的现实问题,农村地少人多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农村劳动力的剩余,而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正好与城市工业用工不足的现状相匹配,因此这部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农业生产部门去城市发展,并且农业生产的的产量也不会下降同时还有利于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刘易斯的理论思想是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进而引起了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其理论对对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2.1.3托达罗模型这一模型以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于1970年提出来的并以其名字命名,体现出托达罗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代表性。在转移动机的解释上,诸多学者都认同经济因素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托达罗之前,大多数研究者将实际工资收入的差异看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动力因素,而托达罗则认为是预期收入差异造成了劳动力的转移而非实际收入差异,该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只有农村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才有可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合理有序转移,这样也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由于农民流动而造成的城市发展问题,如失业、城市管理问题等,这一模型指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还在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1.2.1.4 “推力一拉力”理论“推力”和“拉力”理论最早是由赫伯尔和米切尔于20世纪30到40年代提出的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他们认为,迁出地的耕地不足、就业不足、基本生活设施紧张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构成了迁出地的“推力”,促使人们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迁入地更好的就业机会、基本设施和生活质量,构成了迁入地的“拉力’,吸引人们向这一地区迁移。“推力一拉力”理论随在时间上被较早的提出,但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应该得益于唐纳德.博格等人在50年代末发展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和充实,使其更具有2西方发达国家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19世纪中、后期绝大多数人口已居住在城市,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较早而且已经形成多种颇具影响力的学说,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查阅大量文献、报告,翻阅了解国 内、国外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成果,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流派及思 想,以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对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
二、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本部分试图通过 对转移关系的研究,发掘其相互之间内部作用的机理,为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剩余 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三、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分析研究。为使本次典型调查反映出黑 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真实情况,本文采取“入户调查为主,面上座谈为辅” 的方式,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绥化等 6 个具有区域代 表性的市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市确定 2 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随机 确定 1 个行政村,随机抽取了 1200 个农户(每个村 100 个农户)作为调查样本,通过逐户填写问卷,了解掌握调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并做了深入分析研究 的准备。
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科学准 确的了解当前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用以判断后金融危机时期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走向和态势3-3-1研究主要内容3-3-2研究的方法规范分析 本文在第一部分的文献综述部分采取的是规范分析法,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 的相关文献,从而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有了初步了解,从他 们的研究中提取了对本文研究有利的精华部分,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 上进行研究。1.3.2.2 定量分析
本文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对现存黑龙江农村劳动力的规模数
量进行了估算,主要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测度法计算出黑龙江省全体居民 的总收入,再通过劳均产值测算法计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最后估算出农 村剩余劳动力率。这种方法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标准是看其收入是否低于黑龙 江省居民平均收入。第二种方法是是通过一个公式来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 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从业人口—农业增加值/(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这个方法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那些达不到社会平均生存率的劳动力。1.3.2.3 定性分析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来对黑龙江农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
析。两者分析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定量分析是进行定性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定性分析是对定量分析的深化。本文开始用定量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 化趋势以及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定性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 转移办公室的数据进行分析来了解黑龙江省近几年的农民转移就业的动向和规 律。3-3-3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四篇: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背景
我国农村在进行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许多非农岗位上已经出现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减少城乡差距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的处理核心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的出路就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与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不开。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拥有大批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在农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村出现了大批劳动力。虽然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这些年来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使得这资源白白的浪费。在目前黑龙江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传统农业开始转向现代农业,这样又无形中又增加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劳动力得不到很好的转移和开发利用,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还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只能正在解决农民在转移就业中所面临的困难,才能确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实实在在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研究的目的1.描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普遍性,总结其运行的基本规律。2.通过对不同区域劳动力素质与地方经济发展阶段水平进行考虑,总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排斥力和外部吸引力。3.应用劳动力转移理论解释现实现象,总结与延伸劳动力转移背后的规律性,重点阐述转移过程中的内、外部制约因素与动力因素。
4.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的对比分析,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进行提供系统的框架建议与实施措施。
研究的意义1.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全面、系统地运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这是一项值得认真去做的工作。在我国目前这方面研究依据的主耍理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虽然已有理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这种解释,往往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而且是就经济论经济,忽视了对g标价值因素的分析。由于缺乏统一的、一贯地指导思想,国内这方面研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本质特性、根本动因、内在因素以及方向、道路等一系列问题都存在重大分歧,有些认识还相当纷乱。2.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同时,也有一些综合性的混合模式可以参考,但还没有一种模式是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四种因素群,即生产力素群、生产方式素群、上层建筑素群、B标价值因素群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将其整合起来的模式。本课题的整合模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述四大因素群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的整合及其相互作用才是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内在运行机制。3.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从宏观上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从黑龙江省的调研实际,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合适的解决途径与办法。这些探求与成果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研究如何合理有序的将0前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路径选择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走亦工亦农的发展道路,主要方法是引导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走亦工亦农的转移道路,在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同时,在农闲时选择出打工就业,这种路径要求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大力推广“亦工亦农”就业路
径,并开拓亦工亦农的经济结构,增加亦工亦农人口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种路径是就地转移,即依靠本地的经济载体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以满足本地待转移劳动力的需求,该观点认为,我国应加快城市化进城,推进小城镇的发展速度,扶植乡镇企业的发展等方针,实行“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方针,就地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1.2.2.2关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学者关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点:第一关于个人自身特征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由先天与后进城的转移路径基本上是从农民工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压力及老人照料,缓解大城市就业、社会治安及公共生活设施承载能力等多方面方面考虑,同时也结合了走中小城市化道路的观点,即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不影响城市发展的进程。武双(2007)的研究支持这种路径选择,认为“城市一味的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会给城市自身的就业增加巨大的压力之外,也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预期收益、增加生活成本。所以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就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出发,立足于城镇化建设,通过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消化。”1.2.2.4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也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整合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也为我国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都阳、朴之水(2003)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4个贫困县所做的实地调查发现,有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家庭整体上相对于农村其他家庭具有明显的经济收入优势,对农村来说,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仅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外出农民工到城市务工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增加就业技能,同时也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回资金和新观念认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对城市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到来,会解决大量的城市用工缺口,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他们的力量。再者转移也会产生对社会否面的影响,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输出地和输入地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造成农村劳动力结构比例失调,大量农田被荒弃,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等,对输入地来讲,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社会管理成本不断增高,大量的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生活秩序的冲击也不容忽视。51.2.2.2 关于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因素尹少勋(2010)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按照转移的方向性分为三个部分,即转移的源头、渠道和去向,再通过设计模型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最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几个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影响最大的因素,即制度和收入水平对劳动力转移影响最大。张伟志等(2004)认为影响劳动者进行转移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内二元体制结构制度、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影响及劳动者个人自己因素等。裴新辉等(2008)认为,土地制度对农业劳动力的约束、户籍制度的约束以及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对非城市劳动力的歧视都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目前来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最大因素是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赵荣祥(2008)则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应的劳动力与之相适应。陈舒静(2008)等在重庆綦江县调研就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调研时发现农民需要社会保障。赵慧卿等(2009)人认为虽然传统的土地户籍制度是一个阻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但是农民自己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才是最大的障碍。黄国华(2010)等通过对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转移率就越高,反正越低。尹少勋(2010)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即源头、渠道和去向,得出了农民收入的变化和现有制度的规定才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因素。1.2.2.3 关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对策周陆昌(2008)运用比较劳动力生产率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测算。周陆昌把那些达不到平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看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总是从劳动生产率低下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他们同时对1982 年到 2005 年期间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发现黑龙江剩余劳动
力数量在呈逐年增加趋势。认为目前就业的农民工基本缺乏工伤保险,遇到大病等缺乏保障,政府应该为有文档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提供基本的城镇医疗保险。黄嘉(2009)认为,必须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这些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贾常晋、田新翠(2009)认为应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从农业产业内部发掘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度,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给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曹海英(2010)通过对目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化和工业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只有通过改革废除目前不合理的户籍和土地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城乡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吸纳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公开和健康2-2-2国外研究状况。1.2.1.2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_提出来的。它将一国经济分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部门和与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一部门。他认为现代工业为什么会在劳动生产率上远远高于农业,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劳动工具的进步,完善了工业体系的生产方式。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村人口众多,而现有的土地无法承载如此多人口的现实问题,农村地少人多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农村劳动力的剩余,而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正好与城市工业用工不足的现状相匹配,因此这部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农业生产部门去城市发展,并且农业生产的的产量也不会下降同时还有利于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刘易斯的理论思想是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进而引起了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其理论对对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2.1.3托达罗模型这一模型以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于1970年提出来的并以其名字命名,体现出托达罗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代表性。在转移动机的解释上,诸多学者都认同经济因素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托达罗之前,大多数研究者将实际工资收入的差异看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动力因素,而托达罗则认为是预期收入差异造成了劳动力的转移而非实际收入差异,该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只有农村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才有可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合理有序转移,这样也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由于农民流动而造成的城市发展问题,如失业、城市管理问题等,这一模型指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还在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1.2.1.4 “推力一拉力”理论“推力”和“拉力”理论最早是由赫伯尔和米切尔于20世纪30到40年代提出的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他们认为,迁出地的耕地不足、就业不足、基本生活设施紧张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构成了迁出地的“推力”,促使人们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迁入地更好的就业机会、基本设施和生活质量,构成了迁入地的“拉力’,吸引人们向这一地区迁移。“推力一拉力”理论随在时间上被较早的提出,但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应该得益于唐纳德.博格等人在50年代末发展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和充实,使其更具有2西方发达国家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19世纪中、后期绝大多数人口已居住在城市,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较早而且已经形成多种颇具影响力的学说,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查阅大量文献、报告,翻阅了解国 内、国外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成果,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流派及思 想,以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对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
二、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本部分试图通过
对转移关系的研究,发掘其相互之间内部作用的机理,为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剩余 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三、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分析研究。为使本次典型调查反映出黑
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真实情况,本文采取“入户调查为主,面上座谈为辅” 的方式,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绥化等 6 个具有区域代 表性的市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市确定 2 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随机 确定 1 个行政村,随机抽取了 1200 个农户(每个村 100 个农户)作为调查样本,通过逐户填写问卷,了解掌握调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并做了深入分析研究 的准备。
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科学准 确的了解当前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用以判断后金融危机时期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走向和态势3-3-1研究主要内容3-3-2研究的方法规范分析
本文在第一部分的文献综述部分采取的是规范分析法,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 的相关文献,从而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有了初步了解,从他 们的研究中提取了对本文研究有利的精华部分,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 上进行研究。
1.3.2.2 定量分析
本文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对现存黑龙江农村劳动力的规模数
量进行了估算,主要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测度法计算出黑龙江省全体居民 的总收入,再通过劳均产值测算法计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最后估算出农 村剩余劳动力率。这种方法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标准是看其收入是否低于黑龙 江省居民平均收入。第二种方法是是通过一个公式来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 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从业人口—农业增加值/(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这个方法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那些达不到社会平均生存率的劳动力。
1.3.2.3 定性分析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来对黑龙江农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
析。两者分析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定量分析是进行定性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定性分析是对定量分析的深化。本文开始用定量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 化趋势以及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定性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 转移办公室的数据进行分析来了解黑龙江省近几年的农民转移就业的动向和规 律。3-3-3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
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查我国劳动力转移情况,间接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文化在新时期下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
正文:
也许我们都会有意无意了解到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亲眼所见,或看新闻,或亲身经历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新闻天天报道农民工返乡浪潮,那就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大壮举,南来北往大幅度流动。
就我们县而言,每年有很多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远出东南,沿海省份,北方大城市等找工作。贵州地处西南省份,劳动力丰富,我们县又是贵州的劳动力输出县,在各个乡镇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情况。这些劳动力迁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以及GDP的增长,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更合理地了解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管理机制等等问题。
一、我县劳动力迁移的特点
目前我们县的劳动力较为丰富,是基于现在的教育水平停留在某一阶段,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最简单的谋生方式就是卖出自己的劳力,很多不是靠大脑生活,就是能吃苦耐劳,靠自己一身力量谋生。另外,三线城市发展缓慢,只能靠出外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能有一份客观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最后,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浪潮,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城市建设较快,各种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必须依靠像贵州、河南、四川等这些劳动力大省输出大量的劳动力,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每年春节对于各种客运交通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因为在东南有很多返乡回北方或者西南的农民工,也有很多在北方在沿海地区返回南方或者大西南的农民工,这其中就少不了回贵州老家的大批农民工,他们常年在外务工,也许很多年都没有回国一次家了,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奢侈,火车票不好买,车费贵,辗转麻烦。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希冀,因为家里有儿女,有父母,总得回家吃个团圆饭,总得回家让家里人感觉到亲情还在。现在的劳动力大批在外,留着家乡的老人,和还未成年的妻儿,这就出现了前些年热起得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一度强烈的反响。
当前中国的劳动力迁移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劳动力迁移是在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在劳动力迁移的同时,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二是劳动力转移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去向。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模式,表现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迁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而农村迁出人口占全国迁移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几乎有七成以上迁入城市。因此,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农村地区迁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城市地区;三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例越大,但由于受到较高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农村迁移人口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随着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帮助,进行“三农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农村自身发展,在某些地方也出现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出外务工减少的情况。只要大家在家里能吃饱饭,穿好衣,再赚点钱,也许很多人也不愿意出外务工,毕竟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好受。
总得来说,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点就是迁移幅度大,分布地区较广,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为了谋生,他们常年在外,私下奔波。大西南的劳动力大省,年年都会向许多大城市输出大量劳动力,促进我国企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奉献不少。
二、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在农村的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也就是说即使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收入,他们也有向城市转移的倾向。而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迅速崛起,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城市转移。这个时期的人口迁移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劳动力的持续转移,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迁移劳动力工资增长非常缓慢,最终造成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缓慢。
由于我国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以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多年来没有显著提高,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而人均收入收入未能因农村人口的转移而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收入较低,纯收入更低,使得其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成本很低。因此,多年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的迁移,虽然迁移的速度在放缓。正如托达罗模型所告诉我们的,迁移速度的放缓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在城市收入差距减小造成的。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并非归因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迁移人口在迁入地收入水平的缓慢增长、无增长,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而言,甚至是负增长。因此,过去二十多年的劳动力迁移虽然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并不足以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二者收入的差距,造成相对贫困的增加。另外,农村人口的迁移使农村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率越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的人才大量流失,使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模式下的人口迁移,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而言,并不能消除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基于现在的农村农业发展,乡镇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居民现有的生活状况,促使我们地区广大人民选择外出务工。换言之,劳动力的迁移,也改善了我们地区现有的生活条件,基本上过上了富裕生活,再劳累之后能安居,能乐业就已经很好了。总之,这一举动,一世为了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另外则促进我国企业发展,经济的大踏步前进,也可以说是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
三、我们县的劳动力现状和应对对策
对外,大多数城市的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就我们县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劳动力迁移所引起的现状,譬如农业荒芜、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等问题,有必要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权衡利弊,让其机制上更加完善。
1、我们农村劳动力迁移所带来的现状
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家乡仅留着大批年迈的老人,他们生活虽然基本能自理,但
对于所拥有的庄稼却无能为力,这使得我们地区大量的农田变得荒芜,农业置废。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的“空巢老人”也值得留心,年轻劳动力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由于上了年龄,这些老人在无依无靠,生病了都没有人照顾,还有平时没有人陪着说话,会让他们倍感孤独,这使得农村老人在很多方面上出现思想上的问题;
由于年轻夫妻大多数都是成伴出去工作,家里不仅留着自己的父母,还有很多的年轻家长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了家里,把子女留给了父母照顾。这个在很多方面带来了不便,“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和成长方面带来诸多弊端,这也是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是出娃娃抓起,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势必应该引起农村家庭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由于年轻劳动力都在外面,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着的返回,还有家乡建设也严重缺乏劳动力,这势必在促进外面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自己乡镇的发展变得缓慢,在这一因素上应该引起政府的关注,需要提出可行的政策,召回一部分劳动力,一遍我们自身的发展;
于此同时,劳动力大量移动,给各地和当地政府在户籍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不便,大批外来务工者涌入一个城市,区域文化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冲突;带着子女在外工作的家长,在外面就学也是一大问题,毕竟现在很多省份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还有一定限制。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能看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
2、对于劳动力迁移带来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①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②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③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④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⑤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
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建立农民工组织。有些地方已纳入工会组织。根据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大,职业不稳定的特点,各地也可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企业成立农民工协会或建立农民工工会,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特别是有关就业、工资和土地、财产的管理、流转、分配的谈判、签证工作,以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在条件成熟时并入城乡统一的工会组织。
附:“2”中对策部分内容引自张持平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