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
在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中宁县首次进入中“中国西部百强县”。至此,宁夏“西部百强俱乐部”席位增至6席,排序为灵武(15名)青铜峡(29)、平罗(60)、贺兰(86)位。
地处宁夏中部的中宁县,隶属中卫市管辖,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1961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现辖5镇6乡1个管委会、118个行政村、12个社区、8个农林牧渔场,政区面积4226.5平方公里,总人口31.3万。
得黄河灌溉之利,中宁盛产枸杞、红枣、粮油、瓜果、畜禽等产品,是全国枸杞、商品粮、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和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近年来,中宁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打造“枸杞之乡、冶金重镇、物流之都、金岸明珠”的发展定位和争创西部百强县的奋斗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旨,解放思想,创新模式,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总量壮大、质量提高、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2010年,中宁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2.2亿元,招商引资110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8元。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绿色名县、中国可持续发展品牌县、中国最佳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全国双拥模范县等8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转型、调结构、转方式,中宁现代产业聚集区提速扩量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集聚和总量扩增,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工业经济向高端高质化发展。中宁县:
??构筑平台,集中发展。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突出特色、集约发展、重点扶持”的原则,先后投资5亿多元,平山整地3万多亩,高标准建设了中宁产业区六大园,依据规划布点项目,依托园区招商引资,围绕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被列为全区“十大”特色工业园区,铝镁合金、稀土彩钢板及其系列加工两大百亿元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正在崛起,光伏材料、水泥建材、能源电力、精细化工、有色冶金、特种铸造等十大10亿元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全国最大的稀土彩钢板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轻型铝镁合金生产基地、宁夏最大的单晶硅光伏材料产业基地以显雏形。今年4月,中宁县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携手共建“东西部产业合作基地”,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搭建了良好平台。
??上大项目,集群发展。按照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要求,积极引进、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先后促成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华电、天润、青岛港、兰州铁路局等中国500强企业的深度合作;以万隆公司100万吨稀土彩钢板项目为主体,引进建设了40万吨硫酸、36万吨铬铁、35万吨金属锰、30万吨镍铁、10万吨锰酸锂、1亿台锂离子电池等上下游项目,形成了稀土彩钢板及深加工产业集群;以锦宁公司120万吨铝镁合金项目为主体,引进建设了45万吨碳素、4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深加工项目,形成了铝镁合金及深加工产业集群;以5000吨单晶硅项目为主体,引进建设了石英坩埚、单晶硅清洗、切片等项目,形成单晶硅光伏新材料产业集群,中宁已成为引领宁夏新型工业发展的示范县。
??多向拓展,循环发展。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打造绿色产业,追求绿色GDP。扎实推进宁夏循环经济试点县创建工作,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水、气、热等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条,着力构建园区大循环、产业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循环体系。同时,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实施系列节能工程,把任务分解落实到重点耗能和排污企业,完成任务较好的以奖代补,完不成任务的坚决采取强制措施。年内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8%,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分别削减2.1%和2.2%,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农民增收,重质量保安全,现代农业先导区提质增效
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做好基地、龙头、市场“三篇文章”:
??建基地,扩增产业规模。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思路,打破乡组界限,连区成片、连片成带地进行基地扩建,先后建成了清水河万亩现代有机枸杞示范园区、迎鑫源生物环保养猪示范园区、撒不拉滩设施农牧业示范园区、船舱沟供港蔬菜基地等42个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形成了枸杞、硒砂瓜、生猪等8个特色产业群,构筑起了重点行业形成优势、重点产业形成规模、重点区域形成特色、重点产品创出名牌的基地建设新格局。目前,全县枸杞种植20万亩,枸杞干果年产量4万吨以上;硒砂瓜种植38.6万亩,年产量40万吨;苹果种植17万亩,年产量达7万吨以上;红枣种植25万亩,年产量达4万吨;生物环保养猪年饲养量达40万头,奶牛1.2万头,肉牛8.3万头。
??举龙头,带动深度加工。围绕打造有机枸杞、鲜食红枣、优质苹果、低脂乳品等现代农业产业链,积极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中国枸杞加工城为依托,力促万盛公司、瑞碧公司等新上项目建成投产,支持早康、杞乡、红枸杞等企业外联合作、扩产增效,加快黄河乳品厂、恒兴公司重组扩张,努力形成产业链条紧密、技术装备先进、专业分工合理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全县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54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43家,区级龙头企业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
??活流通,繁荣消费市场。抢抓中宁枸杞国际交易中心列入自治区十大专业化市场机遇,重点加强产地市场、冷链储运、物流配送、农超对接和出口外销“五大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特色农产品专业销售市场配套设施,提高流通水平。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建立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奖励推动机制,着力构建以“中宁枸杞”为龙头、以相关产品为依托的名牌体系,以品牌占领市场,从而使农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效益更好。目前,中宁枸杞及其制品畅销美国、欧盟等23个国家和地区,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硒砂瓜成功挺进“沃尔玛”、“家乐福”、“北京物美”等知名连锁超市;苹果畅销蒙古、尼泊尔等国外市场,并占据半壁江山。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来自特色优势产业的现金收入达到5010元,增长18%,现代农业实现增产增效。
第二篇:在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力抓质量评查 强化审判监督
构建四个结合 深化内部管理
近年来,我院强化审判监督和案件质量管理的工作先后被上级法院总结、推广后,促使我们更坚定地认识到,案件质量是法院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也促使我们按照审判工作的内在规律,在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强审监”的格局,并促进案件质量管理和法官队伍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全面发挥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效能,我们又将其与四个方面工作结合。至此,我院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既是一项相对独立的综合管理工作,又实现与其他相关工作的良性互动。
一、与审判监督工作结合,强化审监职能 一是对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案件,确需启动再审程序改判的,由评查组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再审,从而实现了由被动纠错向主动纠错置换。2003年,评查组在评查中发现2件存在质量问题的案件,即及时提请审委会研究决定再审。
二是在再审以及二审中,对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或带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向案件质量评查组反馈,由评查组结合评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发出案件质量情况分析通报,或由主管院长公开讲评。对于基层法院案件质量问题,则由主管院长带队到基层法院当面指导。从而,既增加了再审、二审纠错的说服力,又加强了审判工作监督指导,实现了由单纯纠错向纠错防错置换。
三是再审中发现的案件质量瑕疵问题,不是非改判不可的,由审监庭协同原审裁判庭及有关方面采取妥善措施予以补救,做好当事人工作,不轻易再审改判。并由案件质量评查组按规定追究质量瑕疵责任。这样既避免了随意改判,影响既判力,又使原审法官吸取教训,防止类似问题发生。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修改完善再审立案和改判标准,从而实现了由有错必纠、无限纠错到依法纠错、有限纠错置换。
二、与案件质量责任追究结合,强化审判质量管理
我院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基本模式是:以提高案件质量为目标,以纠防结合、标本兼治为手段,以查错、纠错、评错、罚错四位一体为内容。因此,责任追究是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纠防结合的重要手段。我院的案件质量责任追究也经历了责任追究形式、责任处罚手段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换的过程。经过不断完善,已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体现了罚当其责、责任法定的原则。我院最初的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是单一的错案责任追究,仅限于因再审、二审改判和发回重审且合议庭及审委会成员确有过错的案件(且对何为错案没有界定),而对于案件质量瑕疵责任基本上未追究,其范围很窄。责任处罚手段是单一的经济处罚,且由审委会根据错案程度临时研究决定处罚金额,其规范性、约束性不强。经过几年的修改完善,我院制定了《关于案件质量责任追究办法》,使责任追究的形式和手段更加合理。目前的责任追究形式分三个层次,且与责任相适应,规定了处罚手段。第一个层次是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根据最高法院《关于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规定,
处罚手段是按该《办法》规定,给予党政纪处分,同时,根据我院《廉政公正执法奖励基金制度》,扣罚相应比例的奖励基金,进行经济处罚,也就是实行双罚制。第二、第三个层次分别为不合格案件质量责任和案件瑕疵质量责任追究两种形式。由本院《关于案件质量责任追究办法》规定,处罚手段是经济处罚,实行单罚制。其中,不合格案件是指经评查后量化评分低于60分的案件;案件质量瑕疵,则是指个案中存在的单个质量问题。通过对案件质量责任追究形式的层次化和追究手段的多样化,从而使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更科学合理。二是体现了奖励和处罚、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是一种处罚形式,是一种约束和负激励,能给办案质量差的法官以触动,但很难充分发挥对办案质量高的法官正激励,也就难以调动绝大多数法官的提高办案质量的积极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院在岗位目标责任制中,明确了对优秀、良好及合格案件的奖励办法,从而实现了奖优罚劣。同时,对受处罚者也不是一罚了之,而是有针对性地加强案件质量责任意识教育。如开展座谈讨论、责令受处罚者书面检讨责任、通报、讲评等形式。
三是规定了严格的处罚程序。凡应追究案件质量责任的,由案件质量评查小组提出初步意见,报审委会研究决定,且受处罚者可以申请复议,从程序上保障责任追究的准确性。
通过建立和完善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机制,促进了法官的案件质量责任意识和法院审判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案件质量,增强了审判公信力,降低了申诉率。2002年、2003年,我院一审案件被省院重大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案件仅占上诉总案件数的8.3%、5.1%,与上年比分别下降5个、3个百分点;案件质量评查后优良率为91.1%、95%,与上年比分别提高9个、4个百分点;裁判生效的案件,再审改判的分别为19件、5件。
三、与廉政监督结合,强化廉政建设
案件质量不仅是体现司法水平的晴雨表,同时也能从一定侧面反映法官的廉政状况。2003年,为了增强案件质量评查的权威性,加强廉政监督,我院曾将案件质量评查组挂靠纪检监察部门,与纪检监察工作直接结合。今年,案评组虽作为一个内设机构从纪检监察部门中分离出来,但工作和职能上,仍然保持密切联系。具体表现在:
一是加强廉政教育。针对评查发现的案件质量问题,特别是不合格案件,存在瑕疵问题的案件,对有关责任人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诫勉谈话或警示教育,对案件质量问题较多、较严重的法官,采取调离审判岗位的组织措施。
二是加强廉政监督。从案件质量评查中,主动发现或收集法官违法违纪的线索,增强廉政监督的主动性。2003年以来,我院针对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向有关当事人进行回访或发征求意见函 312件(次)。同时,结合案件质量评查,我院推行了廉政执法跟踪监督卡制度,该卡由立案庭立案时填写并随案流转,案件审结后,由当事人填写主审法官及合议庭其他成员办案中廉洁、公正情况,并随案卷移送案件质量评组。案评组对案件评查后,填上评查结论,再将监督卡送纪检监察部门存档。如有反映法官办案中存在违法违纪问题的,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查处。
三是加强廉政约束。针对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的带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在此基础上,协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规范性文件,加强约束,防止类似问题发生。如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二审、再审改判中,因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不规范,认识上有差异导致改判的比例较大,且这种改判一审和原审法官不服,有损裁判的既判力,我院即由一名副院长牵头,民一庭、民二庭参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审理民事案件行使自由裁量权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试行)》。
四、与法官考核、考评结合,强化法官队伍管理
案件质量是衡量法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客观标准,因此,我院在建立和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过程中,始终把加强对法官工作业绩的考核、考评作为评查的一项重要职能。我们主要通过推行三项制度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是案件质量台帐制度。由司法质量考评办(过去的案件质量评查组),对各业务庭和法官个人,建立了详细的案件质量台帐,
分别记录其结案数、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数、受案件质量责任追究以及执行审判期限等情况,对法官个人审结的每件案件经评查后的得分情况也进行了登记。案件质量台帐按月、季、分别进行累计,并通报到全院。从而既为法官考核、考评提供了客观依据和量化依据,又对全院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对法官能力的评价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二是法官档案制度。我院为法官专门建立了三个方面的档案,即廉政档案、教育培训档案、政绩档案。其中,政绩档案,主要是按季度登记法官完成案件审判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同时,将法官的案件质量台帐一并归档。
三是法官晋职晋级、评先评优与案件质量挂钩制度。我院在每年的法官考核、考评以及每次的法官晋职、晋级中,均将其案件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依据,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发生违法审判,或办理一件不合格案件,或受到两次以上案件质量责任追究的,一律取消评先、评优、晋职、晋级资格。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在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在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经验交流
会上的发言
力抓质量评查
强化审判监督
构建四个结合深化内部管理
近年来,我院强化审判监督和案件质量管理的工作先后被上级法院总结、推广后,促使我们更坚定地认识到,案件质量是法院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也促使我们按照审判工作的内在规律,在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强审监”的格局,并促进案件质量管理和法官队伍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院的案件质量评查起步于1998年,历经三个阶段。即初创阶段(1998
年到1999年),自行制定评查标准,临时成立评查小组,对审结案件进行抽查,重点是评查再审改判和省院发回重审案件;探索阶段(1999年到2000年),评查工作定位为赔委办的一项职能,有了相对固定的机构和人员,采用最高法院制定的案件质量评查标准,仍用抽查方式;完善阶段(2001年以来),评查工作定位为审判监督的职能,使之更符合司法规律,在成立专门评查小组,评查人员专业化的基础上于今年正式设立了司法质量考评办,并将司法质量考评办作为院里的内设机构定编6人,专司评查职责,分类制定案件质量评查(含加分和扣分)标准,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将全部各类案件纳入评查范围,全面反映司法工作水平。实现了由抽查式评查向制度化评查转换,从而标志着我院初步建立了案件质量评查长效机制。
为了全面发挥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效能,我们又将其与四个方面工作结合。至此,我院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既是一项相对独立的综合管理工作,又实现与其他相关工作的良性互动。
一、与审判监督工作结合,强化审监职能
2001年,我院将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定位为审判监督的职能,实现了评查与监督两者的直接结合。在积累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自2003年起,案件质量评查机构虽与审监庭相剥离,但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衔接,使两者的职能仍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是对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案件,确需启动再审程序改判的,由评查组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再审,从而实现了由被动纠错向主动纠错置换。2003年,评查组在评查中发现2件存在质量问题的案件,即及时提请审委会研究决定再审。
二是在再审以及二审中,对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或带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向案件质量评查组反馈,由评查组结合评查中发现的质
量问题,及时发出案件质量情况分析通报,或由主管院长公开讲评。对于基层法院案件质量问题,则由主管院长带队到基层法院当面指导。从而,既增加了再审、二审纠错的说服力,又加强了审判工作监督指导,实现了由单纯纠错向纠错防错置换。
三是再审中发现的案件质量瑕疵问题,不是非改判不可的,由审监庭协同原审裁判庭及有关方面采取妥善措施予以补救,做好当事人工作,不轻易再审改判。并由案件质量评查组按规定追究质量瑕疵责任。这样既避免了随意改判,影响既判力,又使原审法官吸取教训,防止类似问题发生。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修改完善再审立案和改判标准,从而实现了由有错必纠、无限纠错到依法纠错、有限纠错置换。
案件质量评查与审判监督的结合,强化了审监职能,提高了审监质量。而通过近几年全面评查,强化监督工作,我院审结的案件2001年到2003年当事
人申诉或申请再审的明显减少,分别为58件、36件、20件,分别占总结案数的比例为%、%、%,而2000年,我院仅年底积压的再审案件就达57件;且再审结案后当事人服判息诉没有再申诉的。从而彻底扭转过去审监工作忙于应付申诉复查,疲于奔命,事倍而功半的局面。
二、与案件质量责任追究结合,强化审判质量管理
我院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基本模式是:以提高案件质量为目标,以纠防结合、标本兼治为手段,以查错、纠错、评错、罚错四位一体为内容。因此,责任追究是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纠防结合的重要手段。我院的案件质量责任追究也经历了责任追究形式、责任处罚手段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换的过程。经过不断完善,已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体现了罚当其责、责任法定的原则。我院最初的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是单一的错案责任追究,仅限于因再审、二审改判和发回重审且合议庭及审委会成员确有过错的案件(且对何为错案没有界定),而对于案件质量瑕疵责任基本上未追究,其范围很窄。责任处罚手段是单一的经济处罚,且由审委会根据错案程度临时研究决定处罚金额,其规范性、约束性不强。经过几年的修改完善,我院制定了《关于案件质量责任追究办法》,使责任追究的形式和手段更加合理。目前的责任追究形式分三个层次,且与责任相适应,规定了处罚手段。第一个层次是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根据最高法院《关于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规定,处罚手段是按该《办法》规定,给予党政纪处分,同时,根据我院《廉政公正执法奖励基金制度》,扣罚相应比例的奖励基金,进行经济处罚,也就是实行双罚制。第二、第三个层次分别为不合格案件质量责任和案件瑕疵质量责任追究两种形式。由本院《关于案件质量责任追究办法》规定,处罚手段是经济处罚,实行单罚制。其中,不合格案
件是指经评查后量化评分低于60分的案件;案件质量瑕疵,则是指个案中存在的单个质量问题。通过对案件质量责任追究形式的层次化和追究手段的多样化,从而使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更科学合理。
二是体现了奖励和处罚、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是一种处罚形式,是一种约束和负激励,能给办案质量差的法官以触动,但很难充分发挥对办案质量高的法官正激励,也就难以调动绝大多数法官的提高办案质量的积极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院在岗位目标责任制中,明确了对优秀、良好及合格案件的奖励办法,从而实现了奖优罚劣。同时,对受处罚者也不是一罚了之,而是有针对性地加强案件质量责任意识教育。如开展座谈讨论、责令受处罚者书面检讨责任、通报、讲评等形式。
三是规定了严格的处罚程序。凡应追究案件质量责任的,由案件质量评查
小组提出初步意见,报审委会研究决定,且受处罚者可以申请复议,从程序上保障责任追究的准确性。
通过建立和完善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机制,促进了法官的案件质量责任意识和法院审判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案件质量,增强了审判公信力,降低了申诉率。2002年、2003年,我院一审案件被省院重大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案件仅占上诉总案件数的%、%,与上年比分别下降5个、3个百分点;案件质量评查后优良率为%、95%,与上年比分别提高9个、4个百分点;裁判生效的案件,再审改判的分别为19件、5件。
三、与廉政监督结合,强化廉政建设
案件质量不仅是体现司法水平的晴雨表,同时也能从一定侧面反映法官的廉政状况。2003年,为了增强案件质量评查的权威性,加强廉政监督,我院曾将案件质量评查组挂靠纪检监察部
门,与纪检监察工作直接结合。今年,案评组虽作为一个内设机构从纪检监察部门中分离出来,但工作和职能上,仍然保持密切联系。具体表现在:
一是加强廉政教育。针对评查发现的案件质量问题,特别是不合格案件,存在瑕疵问题的案件,对有关责任人由纪检、监察
部门进行诫勉谈话或警示教育,对案件质量问题较多、较严重的法官,采取调离审判岗位的组织措施。
二是加强廉政监督。从案件质量评查中,主动发现或收集法官违法违纪的线索,增强廉政监督的主动性。2003年以来,我院针对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的问题,主动向有关当事人进行回访或发征求意见函 312件(次)。同时,结合案件质量评查,我院推行了廉政执法跟踪监督卡制度,该卡由立案庭立案时填写并随案流转,案件审结后,由当事人填写主审法官及合议庭其他成员办案中
廉洁、公正情况,并随案卷移送案件质量评组。案评组对案件评查后,填上评查结论,再将监督卡送纪检监察部门存档。如有反映法官办案中存在违法违纪问题的,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查处。
三是加强廉政约束。针对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的带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对策,[1] [2] 下一页
第四篇: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2日)
贾庆林
《 人民日报 》(2011年12月03日 02 版)
今天,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举行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精神,很有意义。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向这次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表示诚挚的问候!
刚才,10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作了生动感人的事迹报告,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这10位同志的先进事迹,既有致力自主创新的艰辛探索,又有“走出去”的成功实践;既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经验,又有积极回馈社会的感人之举。这些都集中展示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社会的可贵品质,生动诠释了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时代精神。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已达9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已超过3600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超过全国的5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税收贡献不断增长,出口
贸易占到全国的60%,还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日益扩大,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在发展企业的同时造福人民、回报社会,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证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家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促进“两个健康”,作为一条长期方针,必须始终坚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坚决贯彻。
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党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积极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十二五”规划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近期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决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为非公有
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增添了强劲动力。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速下降,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持续恶化,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我国出口增速回落。受多重因素影响,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增大,部分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经营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希望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改革开放以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不畏困难、艰苦创业,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增添了蓬勃的生机活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成功源于坚定的信仰和艰苦的实践,源于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完善。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巨大优越性,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要坚持以爱国报国为己任,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现价值,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贡献力量。
第二,切实做强做优企业,努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做强做优企业,既是推动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非公有制企业强筋壮骨、赢得优势的根本途径。从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来看,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品牌、积极进行结构优化升级的企业,往往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较强。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中有65.2%的企业采取了优化产品结构措施,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332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244家企业的收入全部来自自主品牌。同时,还有62.8%的企业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180家进入节能环保、149家进入新材料、128家进入新能源产业。广大非公有制企业要继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力求突破更多重要关键技术,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自主品牌,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抓住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积极投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努力推动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赢得先机。
这里,我还要特别谈到,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国际
投资、并购等领域相对宽松。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稳步开展跨国并购与合作,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只要用好机遇、策略得当,注意防范风险,非公有制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
第三,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只有致富不忘国家、致富不忘社会、致富不忘人民,做到先富帮后富,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实现企业更好发展。“十一五”期间,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共实施项目6425个,到位资金978.86亿元,安排就业292.03万人,培训230.33万人,带动786.63万人脱贫致富。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心系灾区人民,踊跃捐款捐物,仅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就捐款捐物达62.4亿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要继续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通过“同心”工程、感恩行动、光彩事业等活动,推进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踊跃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捐款捐物、兴资办学,推动困难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广大非公有制企业要切实履行服务和管理员工的责任,积极构建符
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企业文化,全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以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良好形象。企业生存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良好形象。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坚持自强自律、提高自身素质,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尤为迫切。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动态,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管理和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努力增强科学决策和市场应变能力。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养和加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推动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行为道德规范,努力成为受人尊重的企业家,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管理和服务,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小型、微型企业社会服务体系,支持企业特别是吸纳就业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发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使民间资本有信心、有条件专注于实业发展。各级统战部门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和工
商联工作的理论研究、政策指导和工作协调,做好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各级工商联要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信息咨询、金融支持、法律帮助,努力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志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大有可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先进典型,争当先进典型,共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乡镇在全县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交流发言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推动茶叶产业持续发展
——在全县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交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九龙山北麓的壮乡——**,地处**省东南部,**交界处,东、北与坝美镇相邻,南与莲城镇、者兔乡接壤,西与者太乡、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毗邻。总面积397平方公里,距**县城76公里,属高寒山区、半山区、坝区地理类型区域。最高海拔1915米,最低海拔698米,平均海拔1224米;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毫米,全年气候温和,温差小,月差较大,霜期短,平均相对湿度80-90%,干湿分明,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总耕地面积18299亩,其中:田11427亩,地6872亩;人均耕地面积0.59亩。
全乡辖底圩、同剪、普盆、普龙、石尧、叮当、者戛、坝庄8个村委会,12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回六种民族,共6595户30880人。其中:农业户6578户,农业人口30483人,有17431个劳动力;少数民族人口28421人。
**产茶历史悠久, 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低纬度、高海拔、土壤肥、日照足、云雾多、湿度大、茶树萌芽早、采摘期长,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培育了品质优良的底圩茶,它以“味醇、味香、味甜、色美”而独具风格,品质以“造型精美、白毫显露、汤色碧绿如玉、清香飘逸、馥郁甘美、叶纯鲜爽”而独领风骚,使**享有“茶叶之乡”的美称。**乡历来高度重视茶叶产业的建设和发展,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叶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已培育成**的支柱产业。目前,全乡8个村民委124个村民小组户户栽有茶叶,全乡农民均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或营销。茶叶已成为全乡的主要支柱产业,茶叶产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增收,关系到全乡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因此,加快茶叶产业的发展,对推进我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乡茶叶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希望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
1989年后,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乡广大人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高涨,提出“苦熬不如苦干”的口号,在全乡掀起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艰苦创业的高潮。**人民因地制宜,结合土壤、气候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大以茶叶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自愿、自主”的原则大力发展茶叶,以村小组为单位,把全村的荒山、荒坡及部分坡耕地纳入统一规划建设,在全乡124个村小组实施高产茶叶台地建设。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乡现有茶叶面积52000亩,其中规范化种植的有21000亩,有“底圩白毫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胡云6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6个品种,年产干茶160万公斤,产值5000多万元。
底圩从事茶叶加工、收购、销售一条龙的茶农,每年从社会上筹资近400万元,并从广西、广东、浙江、昆明等地引进外资近500万余元到我乡经营茶叶,给我乡的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现在全乡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260余个,覆盖全乡124个村小组,如今茶叶加工已全部实现机械化,茶叶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远销往全国10余个省市。
二、龙头企业初步形成
我乡在2000年开始建设叮当移民开发区时,为了实现移民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的目标,将茶叶作为主要产业来安排,引进凯鑫公司参与开发,由公司全额投资建成1500亩高标准茶园,建成年加工干茶200吨的初制所。基地由136户移民分户管理,公司技术人员对整个生产过程作技术指导。现基地内茶园已投产,生产道路畅通。目前正在生产区内修建小水窖,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2006年,基地内的移民人均茶叶收入达1300元,户收入高的近万元,低的也有3—4千元,移民区群众人心安定,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公司生产的“源升”牌系列产品销往昆明、上海等地,效益较好。公司除了加工基地的鲜茶外,还收购周边村寨的鲜叶进行加工,并在底圩、普龙等地建了6个分厂。龙头企业的作用开始发挥,为底圩茶叶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营销队伍已具规模
茶叶基地形成规模后,我乡又进一步考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搞好深加工的问题,通过前往石山农场和广西横县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借助外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结合我乡的实际,现已形成了“农户+基地+支部+协会+工厂+固定客户”的良好生产发展模式,走上了以茶叶产业为主的“一村一品”的脱贫致富路子。相继成立了村党支部和茶叶产销协会,通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使我乡“农户+基地+支部+协会+工厂+固定客户”的生产发展模式显得更加合理和规范,并发挥其作用。
以底圩茶叶商会会员为主的茶叶营销队伍,每年都有30多人长期活跃在广西横县、昆明、广东等茶叶市场,为底圩茶找销路、找客户,为底圩茶叶开辟了相对稳定的市场和销售渠道,同时反馈回来了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和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信息,提高了农民经营决策和产品发展趋向的准确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也为广大茶农解决了生产的后顾之忧。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底圩茶叶从几年来的情况看,产量逐年提高,市场基本稳定,群众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从种植、加工、市场、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种植管理技术粗放,经济效益不高
底圩乡的茶园有几万亩的规模,除30360亩较规范种植外,其余的茶园仍按传统方式栽种,管理粗放,产量不高,土地产出率低。一些群众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就通过扩大种植面积追求产量,毁林开荒,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还有个别农户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化肥、农药施用不符合要求,过量施放,影响了茶叶的质量,损害了底圩茶的品牌形象。
(二)加工技术落后
260户茶叶初制加工厂,分布在全乡各村寨。除了凯鑫公司在叮当的初制所有规模,条件较好外,其余均是一些小作坊,加工环境差,卫生条件差,生产效益低,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技术标准不一,质量难以保证,对树立“底圩茶”品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自己加工、自己销售,价格也很混乱。
(三)各项基础设施滞后
底圩乡因为地理的、历史的原因,各项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一是交通困难,县乡公路等级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养护式鸩坏轿唬房霾睿ㄐ心选O绱骞犯蔷νㄓ曜瑁缁褂校扛龃逍∽槲赐ü贰=煌ú槐愕奈侍猓斐闪思庸び妹杭安枰独说睦选6堑缌Σ蛔悖ǖ缏实汀H缁褂幸话胍陨系拇逍∽槲赐ǖ纾?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从堂上、八达分两条拉进,供电距离长,满足不了群众的用电需求。特别是枯水季节,经常停电,所以不少茶叶加工厂靠柴油机发电,增加了加工成本。三是缺乏专门的茶叶交易市场。底圩虽是茶乡,但是没有专门的茶叶交易市场,由经营户直接到各加工厂收购后外销,增加了营销成本和风险。
五、底圩茶叶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全县的实际,提出了“南药北茶中烟”的产业发展战略,为我乡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作为老茶乡,就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要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投入,充分发动群众,解决通路难、用电难等各项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参与产业的开发。
(二)提高茶叶的种植管理技术
种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优质原料能力的不断增强,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要尽快改变面积大、单产低、覆盖广、效益差的被动发展局面。一要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和良种推广力度,引导群众建设一批高产稳产茶园,提高茶叶的单产、质量和亩产值。二要加强技术指导,做好茶园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增强绿色食品意识。
(三)突破加工环节,树立品牌意识
加工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改变我乡茶叶加工过程中,技术标准不一、五花八门,甚至有的粗制滥造的现象,应该择优扶持一批规模大、基础好、产品质量过硬、符合卫生标准的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和利用先进设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能力。逐步实行统一技术、统一标准,树立“底圩茶”品牌,为底圩茶叶的发展开辟更宽阔的市场。
总之,底圩茶叶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投入、政策的扶持、技术的指导,要走国家扶持与群众艰苦创业相结合的道路。我们要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努力把茶叶产业做强做大,将之培育成富民兴乡的产业。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全县各级各部门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开创工作新局面,共铸底圩明天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