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刚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4 16:5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赵伟刚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赵伟刚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赵伟刚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旗委政法委 赵伟刚

我旗地处赤峰市东北部,于大兴安岭南端支脉,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全旗总人口约30万,其中苏木乡镇人口数约24万。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济兼营的蒙古民族聚居的农牧业地区。2010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58.1亿元,财政收入2.6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

近日,随同政法委的几位同事赴绍根镇的绍根、德布勒、莫里黑吐及先锋乡榆林堡、杏树村、宏发等6个嘎查村进行考察学习。在乡镇分管领导的帮助下,我们同嘎查村两委班子见面并走进百姓家庭,对农牧民生产状况和收入情况进行调研。

一、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形式

1、强化劳务输出,增加非农非牧经济收入。目前,劳务输出是我旗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增收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我旗先锋乡宏发村而言,全村总人口760多人,今年出外务工的人员350余人,占到总人口数量的近五成。近三年来,全村每年劳务输出在1200人次左右,人均务工年收入达到了15000元。同时,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做到“出去一人、致富一家,回来一人、致富一方”,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2、依托项目支撑,提高农业生产力。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惠牧政策,使农牧民真正得到实惠,目前我旗农牧民享受的政策性补贴有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公益林补贴、禁牧舍饲饲料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十几项。绍根镇绍根嘎查在旗农电局、农业局的帮助下,由嘎查出资建设17公里高压电路,安装12组喷灌设备,共改造中低产田7000多亩,增强了农业生产后劲,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

3、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具有自发性和市场性,尤其是以市场性调节为主。我旗是全国三大绿豆生产区之,农牧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仍依赖于土地生产。2005—2010年间的正常年份,全旗绿豆种植面积年均达到75万亩以上,绿豆年产值平均在5000万斤以上,绿豆是阿旗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种植产业。2006年,阿旗将蒙天公司确立为龙头企业,2008年,蒙天公司注册了“天山大明绿豆”商标,同年“天山大明绿豆”经农业部批准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为绿豆有机食品。如今,阿旗已经确立了80万亩绿豆有机、绿色种植基地,“天山大明绿豆”畅销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等18个大中城市,同时出口日本、越南、印度等国外市场。

4、转变经营方式,带动农牧民增收。绍根镇率先在全旗实施的联合牧场已成为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典范,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被国务院科技部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全镇肉牛全部实行冷配,肉羊胚胎移植技术得到推广。农业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达到5000万公斤,是2001年1530万公斤的3.27倍。累计就地输出劳力就业达到3.6万人次,农牧民80%的收入来自于产业化经营收入。四年来,共争取

资金1.5亿元,用于农牧业基础建设、生态建设。

二、存在问题和制约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查了解到,影响和制约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因素:

1、农牧业本身的问题。农牧业生产是社会生产和自然生产相结合的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农牧业极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旗农业土地大部分是山地,且连续几年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使群众在农业上损失较大,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高。农牧民对农田水利等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重视不够,虽然国家对农牧业生产问题高度重视,且投入大量资金,但仍显不足,致使许多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排灌能力没能得到很大提高。

2、农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畜产品品质尽管近几年有较大的改善,但仍存在较多较大的缺陷,严重削弱了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劳动力资源数量不少,但素质较低,特别是劳动力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科技含量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农牧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再加上由于农牧业生产风险大、效益低,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多数游离于第一产业之外,农牧业生产基本上靠老、弱、病、残、妇劳动力以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微薄的投入维持

3、生产资料价格增幅较快。虽然国家实施了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燃油补贴等政策,但群众受益微小。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这些款项的总额几乎转到了流通领域。

4、土地承包政策的制约。土地承包制度在1978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农村牧区基本政策,的确为发展农牧业生产和提

高农牧民收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承包权沿续30年不变又坚定了农牧民的信心。但将极为有限的土地均分给为数众多的农牧户,使土地不断地被分割、细化,农牧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小,给农牧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经营带来许多不便。另外,农牧户投资能力弱,生产经营手段和方式落后,掌握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手段的动力和能力不强,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

5、家庭教育投入的盲目性。部分家长为孩子学习,投入教育经费过高,超过了农牧民经济承受能力。有些家长不是依据自己孩子的智力发展程度,该去学什么,怎么学,并确定其就业方向。仍然认为只有上了大学,才有了出路。因此,花高价去好的学校补习,去念好的大学,而忽视了职教,忽视了就业,把学业和就业脱节。结果是债台高筑,入不敷出,开支过大,增收也就谈不到了。一个中等农牧民家庭三口之家年纯收入约15000元左右,全部用来供养一个大学生还得举债,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增加收入了。农牧民培养一个大学生不是倾其所有,就是债台高筑,农村牧区走出一个大学生,就有可能新增加一个贫困户。

三、农牧民增收的建议和思考

1、强化农牧民培训,搭建信息平台,传播农牧民致富项目信息。文化素质低已成为实施兴农战略、实现农牧民增收和农村小康目标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其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显得十分紧迫。应抓实农牧民培训工程,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转变农民的

思想观念,树立知识经济意识,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保证和精神源泉。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搭建起农民致富增收的信息平台,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宽带网、远程教育网等网络技术设施做好远程培训教育;组织相关领导、域内外专家和经纪人定期召开研读会,确立一批适合我旗农牧民的致富项目,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反复发布,不断地传播农牧民致富的新政策、新成果、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新项目;通过我旗职教中心及三所农牧民培训学校实现集中技术培训,举办农民种植养殖、职业技能等技术培训班,鼓励农民在网上公布供求信息,实现网上交易等。

2、健全农村牧区金融市场,增加农贷资金投入,协调农牧民项目发展资金。资金要素是农业生产的“粘合剂”,从我旗农牧业的发展情况看,由于目前部分乡村债务依然沉重、集体经济积累太少,因此为农业提供资金的最大来源就是银行信贷。因此,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小额贷款的发放力度是农牧民获取启动资金的主要手段。同时,应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从以下几方面协调农牧民项目发展资金:一是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采取赊欠、预支、担保等形式为农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由政府公共财政、基金组织、社会团体提供资金,设立农牧民致富专项基金,解决特殊项目、特殊群体增收致富的资金问题。三是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农村牧区民办银行的发展,不断激活农村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扶持龙头企业,壮大地域经济,促进农牧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发展地域经济是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促

进农牧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而龙头企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因此,着眼扶持龙头企业,创设更多的就业岗位,是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一要通过招商引资、扶持民营经济的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一批产业基地,增强产业带户功能,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二要拓宽农产品市场,按主要农产品的产地、集散地、中心城镇,培育并形成布局合理、交易有序的批发市场、直销市场、零售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实现货畅其流。三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镇产业集聚、人口集聚。靠工业拉动,靠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吸纳、承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让城镇成为农牧民务工经商的平台和增收致富的重要区域。

4、提高组织化程度,培养致富能人,强化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首先应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有效连接,解决种源、技术、销售等难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价格和种植、养殖、加工的经济效益。其次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各级政府及相差部门要重视各类经济组织中经济能人的培养,要逐步通过政策扶持、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把现有的经纪能人培训成真正的行家里手、农民信得过的带头人。再次是要充分发挥能人、致富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建示范田、开现场会、传播新信息、新技术、新门路等手段,真正实现一人带四邻、四邻带全村,从而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第二篇:对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对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人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推动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放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上,国家对西藏的巨大投人同实现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加大扶贫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机会,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农牧民收人不断增加的新路子。

一、西藏农牧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逐步深人,特别是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以来,西藏农牧民的经济收人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03年,全区农牧民的人均收人达到1690元,比改革开放的1979年提高了10.63倍,农牧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牧区社会的稳定,为全区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西藏农牧区经济社会仍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农牧区仍处于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相对贫困状况。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的间题仍然突出;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至今仍有107万人的生活水平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农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牧民增收渠道不宽,农牧民收人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很大,在西部12省区(市)里只排到第11位,而跟内地沿海地区相比差距更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明确提出:“推进农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人,尤其是农牧民现金收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牧区工作的中心任务”。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当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努力探索西藏农牧民增收的新途径,这是实现新时期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区广大干部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表现。

二、影响农牧民增收的不利因素分析

(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睡,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以上,面积123.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耕地面积540万亩左右,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40万亩左右,全区牲畜存栏约2300多万头只(匹),全区有纯农业县36个,纯牧业县14个,半农半牧县24个。西藏农牧业是农牧民收人的主要来源,由于受高原气温低、空气稀薄、降雨量少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频繁,如雪灾、早灾、霜灾、火灾和风灾等的影响给农牧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极大制约了全区农牧生产的健康稳步发展和农牧民收人的稳步提高。

(二)农软业基拙较差,内部结构不合理

西藏农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内地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农牧业基础脆弱,抗相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经常出现了大灾大损,小灾小损,农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部分农作物和畜种结构的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农牧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基础建设中对硬件和软科建设严重不足,“瓶颈”制约因素特别突出。

(三)农软民文化素质低,科技创新意识不强

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认识和改造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它包括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术技能、身体健康状况等。西藏农牧民由于受旧社会和旧体制的影响大多数劳动者属文盲和半文盲,因此,受自身文化知识水平的影响,对先进科学技术认识不够,应用率低,使农牧业生产才良准从传统的小农意识解脱出来,农牧业经营始终处于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水平上,导致农牧业比较效益低下,农牧民增收缓慢。

(四)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力黄薄弱,科技服务能力不强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西藏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这些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对西藏农牧科技推广和普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农牧业已进人新的发展阶段,过去建立的农技推广体系远不能满足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西藏贫困山区的农技推广体系还没有完全健全,加上农牧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在岗培训、在岗受教育)力度不够,跑出农门的事件经常发生,影响队伍的稳定。科技队伍的素质不高,科技服务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先进科技在生产中应用。

(五)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农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低

培育农村市场,提高农牧民驾驭市场的能力,是发展农畜产品市场化的关键。目前,全区农畜产品的交易市场还不够健全,主要市场以各地(市)的农贸市场为主,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农牧民市场意识不强,仍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主,农畜产品主要以自给自足为主,对市场供求方面的信息不灵,哪些产品好卖、哪些产品不好卖,什么东西价格高,什么东西价格低,对农牧民而言心中无数,导致农畜产品进人市场难,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低,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牧民收人的增加。

(六)西藏特色的乡镇企业、民族手工业及旅游业发展滞后

西藏的乡镇企业和民族手工业虽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地发展起来,为西藏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目前西藏的乡镇企业和民族手工业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高水平的现代企业管理人才,乡镇企业和民族手工业规模较小,效益不佳,使具有西藏特色的乡镇企业和民族手工业发展缓慢,各种产品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同时,对旅游业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没有把它看作一个产业和一个经济增长点来抓,对旅游业的资金投人和人才培训工作不够,也就是说没有把西藏的旅游油分屏前森增加大竹昆此人的内容和项目来抓。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利因素,紧紧围绕农牧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切实做好农牧民增收的各项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重任。

三、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对策及措施

(一)、正确把握政策机遇是农软民增收的关健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西藏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西藏农牧区实行了“两个长期不变”的富民政策,使西藏广大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和实现小康目标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在“九五”计划末,为解决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党中央为了使西藏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在总结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基础上,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提出了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在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继续加大对西藏的支援力度,增加对西藏经济建设投人力度。所以,我们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咋抓住中央关心西藏,全国人民支援西藏的有利机遇,在农牧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积极投人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大潮中,紧紧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个主线,振奋精神,团结协调,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开拓市场,参与市场,占领市场,努力开发特色产品,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不断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为农牧民增加收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加强农枚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及生活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资了巨大资金,用于西藏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西藏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向管理规范化、实施科学化、效益规模化方向发展,根据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已建基础设施项目效益发挥情况,西藏还需要继续加大对农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争取国家资金的同时,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农牧民的资金投人,多渠道宽领域争取资金,不断改善农牧区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对农牧区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和防抗灾基地建设,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还要重视软件建设,逐步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三)积极推进农软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农牧结合、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尊重农牧民群众意志原则,典型示范原则和科技支撑原则,今后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以优良农作物和畜禽种的引进选育工作,以推广应用为重点,调整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畜牧业生产结构,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突出抓好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按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的要求,适当扩大优质和专用农作物的品种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低品后的小麦种植面积.积极扩大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畜牧业结构调整上按照“稳定数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加快周转”的要求,提高基础母畜和适龄母畜比例,适当淘汰市场不畅销的公杂畜,以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牧民增收工作。二是以发展区域农牧业经济为龙头,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布局。农业方面,城镇郊区突出发展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和以服务城郊畜牧业发展的饲料作物,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布局粮、经、饲比例,以求效益最大化。在粮食产区充分发挥粮食基地的优势,提高粮食品质,加快粮食的转化增值,促进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畜牧业方面,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积极保护和开发利用草原资源,狠抓出栏,加快周转,提高草地畜牧业整体经营水平和防抗灾能力,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采取农牧结合,种养并举的措施,把农业资源优势尽快转化成肉蛋奶为主的畜产品优势,加快发展城郊畜牧业,大力兴办饲料工业,优先发展奶牛业、养猪业和养禽业。积极培育农牧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牧民增收点。三是以发展“三色”农牧业为手段,加快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步伐。根据全区区域特色及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以优质粮、蔬菜为主的绿色农业,发展以耗牛、生猪产业为主的黑色牧业,发展以绒山羊,藏鸡为主的白色牧业,做到粮食品质有大的提高,蔬菜产量有新的增加,品种要多样化,以发展“三色”农牧业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四是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加快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的诸多实践经验表明,农业产业化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而且对整体国民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它是实现农村改革和发展“第二个飞跃”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农牧民增收有效途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大力扶持和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型路子,在推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企业(公司)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农牧民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要保证农牧民的利益,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分享,使农牧民确实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

(四)按照科教兴农的战略原则,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牧业生产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坚持面向农牧业生产主战场,狠抓科教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实施农、科、教结合,实现农牧业增产技术与增收技术,生产技术与加工技术,减灾技术与增收技术,常规技术与先进技术相配套,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发挥科技的增产、增效和增收;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西藏区、地、县、乡四级农牧技术服务网络,实现服务目标由促进农畜产品数量增长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服务形式由单一技术服务向综合服务方向拓展,服务内容由产中服务为主向产前产后服务延伸,针对目前农民科技素质低的现状,重点做好基础教育和农村扫盲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确保科技兴农兴藏战略的顺利实施。

(五)建立和完善农畜产品市场体系,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针对农牧区商品流通渠道狭窄且不畅、市场改良迟缓的“瓶颈”制约,要因地制宜地健全农牧区商品流通市场,坚持常年性农畜商品流通和季节性农畜商品流通相结合,固定市场和流动市场相结合,发展传统市场与培育新兴市场相结合,重点加强农牧区初级市场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牧业生产要素市场。在农牧区市场中农牧民群众不断地认识市场,了解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拓宽经济收人渠道,政府部门要以“政府打台,企业唱戏,农牧民受益”的市场经济原则,加强农牧区市场体系建设,规范流通体系和市场秩序,逐步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畜产品市场体系,确保农畜产品保值增值,实现农牧民增收目标。

(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全区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人的突破口,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坚持积极发展一产业,重点发展二产业,加快发展三产业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农畜土特产品加工、矿产业、建筑建材业、藏药加工、民族旅游产品加工业和城乡各类服务业等。二是产品结构上,以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形成批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企业组织结构上,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名优产品和资本为纽带,引导培育企业集团,形成规模形势,发挥规模效益;四是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坚持从基础管理人手,大胆地引进吸收先进的企业管理手段和经验,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突出抓好市场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使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真正成为农牧民增收的突破口。

(七)积极发展旅游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枚民收入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的综合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西藏的旅游业发展和全国一样,对西藏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旅游业已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全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早在199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它在西藏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目前,西藏旅游业遇到了历史性的有利发展机遇,广大农牧民群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积极参与旅游业,不断提高农牧民自身的素质,增强竞争能力,千方百计地从旅游业中获取更多的收人。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推动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放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上。应把国家对西藏的巨大投入同实现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加大扶贫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机会,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的新路子。

(一)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及生活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了巨大资金,用于西藏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西藏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向管理规范化、实施科学化、效益规模化方向发展。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已建基础设施项目效益发挥情况看,西藏还需要继续加大对农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争取国家资金的同时,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农牧民的资金投入,多渠道、宽领域争取资金,不断改善农牧区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对农牧区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和防抗灾基地建设,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还要重视软件建设,逐步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建立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长效机制,将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举措制度化。建立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长效机制,将惠农政策、举措、方法等制度化、规范化,从制度的层面保证政策、措施的连续性、有效性。杜绝形式主义,防止朝令夕改。之所以要将政策制度化,是因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具有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邓小平同志曾深层地论述了制度的强大功能,他说,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办好事,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办坏事。只有好的制度安排,才能将各种要素合理均衡地投入到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长效机制中,并迅速将各种要素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牧民收入。

(三)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加快县乡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步伐。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同样,政府决策失误也需要采用市场手段加以善治。新公共管理要求将市场化引入到政府部门的管理中,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理念。政府应当是“掌舵”而不是“划桨”。鉴于长期以来农牧区公共产品和服务由政府单独提供,导致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较差,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农牧民的现实需求。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将市场手段和竞争引入政府部门,以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当前,广大农牧区的农田和草场水利设施、农牧区信息服务体系、乡村道路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极度匮乏,而县乡政府又面临巨大的财政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是县乡政府应尽最大努力保证中央的转移支付专款专用;二是县乡政府可以通过签订合同或其他方式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外包给其他社会主体,政府按产品质量的好坏进行付费。

(四)拓宽增收渠道,发展县域经济,促使乡镇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随着整体经济的向前推进,农牧业机械化的普及,土地和草场容纳劳动力的数量锐减,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倍增。可以想象,一旦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获得就业机会,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将呈几何级数增加。所以,我们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兴办乡镇企业,本土本乡如能吸纳大批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就能大幅度地提高农牧民的非农收入。二是乡镇企业要多兴建有关农牧产品加工的企业,既有利于吸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又能增加粮食畜牧初级加工的附加值,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五)启动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提升科技对农牧业的支撑作用。简单粗放的耕种土地较之科学合理的精耕细作,人力耕种较之机械化耕种,无论从投入产出比例,还是从保护耕地、保护环境方面来看,无不显示出了科学技术所能带来的巨大威力。科技能使得每单位土地,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收益。人们日益惊诧于科学技术的巨大的能量,所以一是要求政府加快推动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的进度,将科技入户制度化,以保证科技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农牧民手中,从而提高农牧民掌握市场先机的本领。二是引入市场化的手段,建立多元化主体提供科技服务的体系。创办更多的科技服务机构,促进多元主体竞相提供质优价廉的科技服务,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创新,从而形成科技提升农牧民增收、农牧民增收促进科技发展的双赢局面。

(六)全面提高农牧民的素质。农牧民内在素质的提高是支撑农牧民增收潜力的根本所在。加强对农牧民的教育培训,首先要抓好文化基础教育,加大农牧区教育的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农牧民子女的入学率。各级财政对农牧区的转移支付,要优先安排支持农牧区教育事业。其次,要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大力开发农牧区人力资源。要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绿色证书培训等方式方法,加强对农牧民进行包括现代农牧业知识、法律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的学习培训。同时要在农牧区举办各种各样的短训班,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新技术的研究和对科技人员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力度,例如信息网络技术等等。

(七)突出抓好农牧民外出务工工作,加快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是加强组织引导。各地各部门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加大对西藏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机遇,积极引导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走出一条随着国家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改善的新路子。要因势利导,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县乡组建农牧民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参与工程建设。对于农牧民施工企业和队伍,只要有组织、有技术、有管理,在保证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有关部门在项目投放上,应尽可能地交给他们承担或分包。有关部门要在施工技术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对于以工代赈、农房改造、乡村公路和其他适合农牧民参与建设的工程,原则上要交给农牧民施工队伍承建。二是抓好职业技能培训。要结合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牧业和劳务输出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牧业科技和技能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素质,增强农牧民的就业竞争力。要逐步调整农牧区教育结构,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定向培训、用前培训。自治区每年用于农牧民培训的经费不得少于1000万元。有条件的地县和部门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牧区劳动力的培训。鼓励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承担对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要在政策上对参与农牧民技术培训的企业给予支持和扶持。三是不断改善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环境。进一步消除农牧民进城务工、经商和定居的限制性规定和体制性障碍,清理和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鼓励农牧民到城镇落户就业。对进城务工农牧民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计划生育、卫生防疫以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要与其他人员同等对待,不得向农牧民和用工单位乱摊派、乱收费。对拖欠农牧民工工资、乱摊派、乱收费的问题要开展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 2008-10-30

来源: 西藏发展论坛

作者: 杜莉

[打印本稿][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西藏是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50%的人口是农牧民,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第三次、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农牧区经济已进人新的发展阶段。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全区粮食连续十四年丰收,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农牧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然而,当前发展农牧业的关键是解决农牧民收人增长缓慢的问题。农牧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牧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农牧民收人增长的幅度除直接影响下一的农牧业投人和产出外,还影响到广大农村市场的开拓,进而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历程

从1975年开始,西藏着手考虑调整农牧区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978年9月西藏自治区党委颁发了《关于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牧区人民公社几个政策的规定》,要求划小生产和核算单位,扩大自留地和自留畜,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在牧业上,加强经营管理,生产队对畜群作业组实行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两定一奖”制度;分配上实行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的原则。从此,农牧民在发展生产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自留地、自留畜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试行联产责任制。

1980年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西藏坚持从实际出发,放宽政策,采取特殊政策,农牧民得到修养生息逐渐改善生活。这些政策可以概括为“放、免、减、保”四字方针。1984上中央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了“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这个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牧区生产力的发展,从1988年至199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6.57亿公斤,人均粮食总产量达到292公斤。多种经营、乡镇企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198s年至1992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由14.00亿元增加到23.64亿元,增长了68.86%,农牧民人均纯收人由374亿元增加到48}元,增长了29.68%。

1994年中央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从全局、战略高度专题研究了西藏改革、发展、稳定问题,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会后西藏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稳定的中心任务,提出了到20世纪末粮、油、肉基本实现自给,基本完成脱贫,多数群众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到2000年,全区实现了粮油肉基本自给,大多数群众温饱问题得到解决,部分群众已开始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农牧民人均纯收人达到1331元。

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提出了特色追赶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必将进一步为加快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牧区工作重心从增产到增收转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央特殊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内地省区无可比拟的政策优势。20年来,西藏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广大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质量明显改善。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牧民收人增长缓慢。当前农牧民增长缓慢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农牧民增收缓慢原因分析

影响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原因很多,我们深人研究分析就会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牧民收人增幅缓慢的深层次的原因与农牧业在市场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据统计就农村经济结构而言,第一产业占80%,第二产业为5%,第三产业占14.1%。农牧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分散在全区的广大农牧民所从事的产业和产品种类及其品质大体相同,据统计到1998年底,种植业内部结构以粮食为主,粮食生产占80%以上,油菜籽占3.3%,其它作物占15.3%,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趋同,使产品市场渗透力弱、竞争力差,无效供给增加。

(二)农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牧区经营体制创新,曾经为西藏农牧业的发展注人了活力,它冲破了传统农业生产关系的束缚,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业。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牧业市场化的逐步深人,农牧业规模小、起点低、发展慢、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西方小农20公顷的划分标准,西藏家庭经济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按照亚洲3公顷的划分标准,也属小农经济。西藏大部分耕地分散在农户手中,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状况。由于生产规模小,使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不尽合理,不能使农产品产量超过损益均衡点以上,进而导致农产品单位成本上升,收不抵支,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

(三)农牧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封闭式生产。社会化、组织化和现代化程度低。市场网络基础薄弱,市场信息手段落后,难以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和市场行情,生产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农牧产品进人市场困难,买难卖难交替出现,交易成本不断上升,农牧民利益不断受损。

(四)农枚业生产基础依然十分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由于西藏特殊的自然和历史条件,道路交通、仓储、电力、加工基地和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等系统建设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农业投人水平仍然较低,科技兴农兴牧正处于推广和巩固阶段,而且许多手段是靠行政手段得以实施的,稍有松懈,便可产生倒退。

(五)农枚民主体素质差,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商品观念不强,难以适应国内和国际大市场的变化的要求。据统计,西藏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地25.14%,15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占44.43。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低,造成劳动力价格便宜,工资水平低下与劳动力价格低廉之间并不能完全等同。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低下,早已被中国低下的劳动生产率所抵消。所以,从工资成本在产值中的比重看,我国劳动力的价格是相当昂贵的,低下的生产率不仅使我国产品因成本过高而缺乏国际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会对吸引外资生产极为不利的影响。西藏的状况更是如此,庞大的文盲队伍,是影响农牧民收人增长缓慢的关键原因。

三、增收农牧民收入应采取的对策

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人是当前农牧区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牧民的工作。我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人WTO的机遇,深化农牧区改革,拓宽思路、真抓实干,切实实现农牧民收人的增长。

(一)深化农牧业改革。制度、体制、机制是农牧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快农牧区体制改革,是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牧民收人的重要保证。土地、草场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有序合理流动是农牧区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在拉萨,山南等城郊,出现了一些转包、股份合作制等各种方式的土地使用权流动形式,应加以探索和推广。“十五”期间,还要加快农牧区金融体制改革,改变传统的、纵向的、单一的、计划供给资金模式,将市场机制引人到农牧业资金供给上。要全力实施好农牧业“五大工程”,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农机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和人才培训工程。使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加强农牧业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的联合。全面推行“绿色证书”制度和“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是西藏农牧业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既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向二、三产业发展,又要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的比较优势,要在生态脆弱地区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强化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又要发展农牧区的二、三产业、特别是要加速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牧业产业经营,必须按照资源条件和市场要求,形成以农牧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依托公司、企业、流通部门、专业市场等“龙头”组织,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合同契约为手段,实行供产销、农工贸、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牧户的经营格局。目前,西藏全区已扶持和发展了12家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西藏“十五”期间,准备建成中部奶制品生产、猪禽生产、优质青棵、小麦生产、优质蔬菜生产和渔业养殖基地;东北部优质牛生产、藏系绵羊生产基地;西北部绒山羊生产基地;东部名特优新杂粮生产、果品药材花卉生产基地。以基地建设为依托,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和产业化经营。

(三)把传统的农牧业改造成为现代农牧业。

现代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多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不向的国家、地区或生产单位要素储备比例或资源察赋不同,因而,产品相对成本不仅可由技术差别决定,而且可由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比例和稀缺程度不同来决定。西藏的基本区情是:有丰富的土地和草场资源,耕地总面积350万亩左右,草场总面积12.44亿亩,人均占有土地和草场的面积排在全国的前列,但地广人稀,劳动资源不足。农牧业基本上是“温饱型的”,其结构是适应农牧民衣食住行基本要求而建立的,绝大多数农牧区还处于自给或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状态,农牧业商品率不高,更谈不上资本积累,为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要求,西藏农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把传统的农牧业改造成为现代农牧业。就像舒尔茨所说的那样“一个象其祖辈那样耕作的人,无论土地多么肥沃或他如何劳动,无法生产出大量食物。一个得到并精通运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和机械科学知识的农民,即使在贫瘩的土地上,也能生产出丰富的食物”。

(四)加大农枚区基础设施和市场网络建设。农牧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基础设施系统,它包括道路交通、仓储、电力设施、加工基地和信息通讯等。西藏要围绕增加农牧民收人,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人WTO的契机,坚持“保护与建设、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提高抗灾能力,改善生产条件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型转变。同时还必须建立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网络,使农产品的集散有序进行。坚持常年性市场和季节性市场相结合、固定网点和流动网点相结合、发展传统市场和培育新型市场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加强农牧区初级市场建设。探索建立生产要素市场,规范流通秩序和市场行为,逐步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畜产品市场体系。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各类非农产业。小城镇是聚集效益原则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社会、文化综合体。小城镇的形成有利于降低农牧区各部门和各行业的交易成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小城镇是吸纳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是农牧民通过农牧民以外就业实现增收的重要来源。

(六)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业标准化是根据农业市场化的要求,按照“统一、简化、选优”的原则,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和企业化生产一样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体系。我国准备5年左右时间完成2500项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并重点突出种植业、养殖业主导产品品种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产品自由流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前提,特别是我国加人WTO后,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健康问题愈来愈突出。西藏地区要建立健全农牧业监督检测体系,加强对农畜产品、农牧生产资料(投人品)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检测,制定农畜产品行业标准,用标准化手段促进农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大力发展精准农牧业,在“十五”期间西藏要大力研究和推广五大技术,以提高投人产出水平为目标的节本增效技术,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的优化动植物品质技术,以增殖为目的的农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以高效节能为目的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环境保护建设技术。

第三篇:2012年农牧民增收论文

关于提高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以阿勒泰地区农牧民增收为例

能否实现农牧民增收,不仅事关边疆地区最广大农牧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边疆社会局势的长治久安。2010年,新疆实施一揽子强农惠农政策,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42.67元,增长19.6%,比全国平均增速快4.7个百分点,增速首次位居全国第一。虽然新疆近年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方面成绩斐然,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制约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因素很多,新疆农牧业发展以及农牧民增收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以阿勒泰地区农牧民增收为例,就边疆地区如何提高农牧民收人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意义

新疆占全国陆地面积约六分之一,区内聚居着47个民族,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总长5600多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一个省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农牧业是新疆的优势产业,是惠及广大农牧民最直接的民生产业,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推动农牧业加快发展,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对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确保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牧民增收是稳定边疆的根本基础

从新疆的发展历程来看,新疆地处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融汇的西部边疆地区,如果没有社会政治的安全稳定,新疆的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同时,也只有坚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更好地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提高新疆农牧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缩小新疆和祖国内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使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1 共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从而构筑保持新疆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新疆有30 个扶贫重点县,贫困农牧民有 180 多万人。其中 35 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占全区农业人口的 46%,占全区贫困人口的 80%,均属少数民族集聚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人口的 93%,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47%。在民族问题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民族稳定至关重要。只有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是保持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之一。只有解决好各族群众的民生问题,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民力,形成新疆发展的强大动力;才能形成对周边国家的相对优势,打牢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和抵御民族分裂主义的根基。因此,在新疆,农牧民增收是稳定边疆的根本基础。

(二)农牧民增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把“和谐”理念融进发展之中,借鉴和吸收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

在新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总体战略和自治区确立的具体战略选择,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制约农牧民增收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新疆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要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重点,加快构建新疆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推进新疆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因此,农牧民增收是新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传统的农牧业地区,农牧业是支柱产业之一。提高农牧民收入始终是阿勒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妥善解决“三农”问题与全国全疆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现状

1、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

近年来,围绕农牧民增收,地委、行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克服金融危机和各类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牧民定居、农业产业化、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方面实现突破,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增长,确保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收。“十一五”期间,农牧民人均收入越过4000元大关,由2006年的3805元增加到2009年的4772元,年均递增7.72%。2011年,全地区农户76163户,其中农业户41244户,占总户数的54.15%,牧业户34883户,占总户数的45.8%;农牧业人口327240人,其中农民181793人,占总人口的55.55%,牧业人口145000人,占总人口的44.31%。2009年全地区总播面积198.5万亩,农牧民人均占有耕地6.07亩。

2、农牧民增收呈现新的特点

阿勒泰地区农牧民增收呈现的新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非农收入比例提高。2011年,阿勒泰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种植业贡献1231.16元,占25.8%,畜牧业贡献2025.78元,占42.43%,林业贡献12.3元,占0.26%,渔业贡献8.2元,占0.17%,二、三产业贡献694.46元,占14.55%,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贡献801.1元,占16.79%,非农收入贡献1495.56元,占人均收入的31.34%。在农牧民增收构成中,种植业贡献109元,占36.33%,畜牧业贡献44.03元,占14.34%,林业贡献2元,占0.67%,渔业贡献0.52元,占0.17%,二、三产业贡献20元,占6.67%,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贡献124.72元,占41.57%。非农增收合计贡献144.72元,占人均增收的48.24%,基本占到 3 一半。

二是农牧民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地区内差距明显,贫困县与其他县(市)差距逐年扩大,最高的福海县为5386元,最低的为吉木乃县2865元,相差2561元,两县的差距逐年拉大,已经由2006年的1241元扩大到2009年的2561元,差距扩大了一倍。县域间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说明一部分农牧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而另一部分农牧民收入仍然相对偏低。

(二)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地区农牧业稳步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呈现出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应该看到,农牧民增收仍然受到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资料匮乏,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制约,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

1、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生产资料严重不足

本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连续多年发生的旱、雪灾,已给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由于缺少控制性水利工程,水资源利用率低,导致土地开发受到限制。据农业局统计,全地区每年种植面积仅200万亩左右,人均占有不足3.5亩,农牧民人均占有耕地6.27亩,加之土地贫瘠(盐碱化土地和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均为单季耕作,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低。

2、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牧民仍沿袭着落后的生产方式

作为新疆传统的畜牧业地区,阿勒泰地区长期以来因牲畜数量不断增加,牲畜数量严重超出草原承载能力,草原植被覆盖率、产草量下降,草场逐渐退化,草畜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全地区可利用草场10859万亩,理论载畜量964万只标准羊单位,实际载畜量1688万只标准羊单位,超载725万只标准羊单位,平均超载率75%。另外,占牧民总户数、总人口的81.6%和80.7%的牧民未实现标准化定居,仍基本沿袭着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抵御自然灾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十分脆弱。

3、农牧民收入结构单一,增收路子不广

近年来,地区农牧民收入构成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依然不尽合理,农牧民收入主要来源仍然过分依赖第一产业,农业整体效益较低。农牧民收入主要局 4 限于土地承包经营和牲畜出售,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束缚在有限的土地和牲畜牧放上。以2009年为例,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来自大农业的收入为3277.44元,比重达68.66%,其中,种植业占25.8%,畜牧业占42.43%,可见,对第一产业过分依赖,必然导致农牧民人均收入会随着自然条件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而起伏。2009年,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来自二、三产业为占14.55%。这主要是因为农牧民科学文化水平偏低,掌握市场信息和先进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少,与外界沟通交流渠道不畅,致富能力缺乏,农牧民从事二三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增加非农收入的比例较小。

4、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

全地区有地区级龙头企业30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家,仅占全疆的2%,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8家,仅占全疆的3.6%。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速度还不够快,绝大多数农牧民仍沿袭着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传统方式。同时,农牧产品认证、品牌工作滞后,影响了特色农副产品的加工和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无论是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是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还远远不够。另外,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2009年地区新建改造专业合作社40个,发展各类专业协会208个,培训农村经纪人200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服务层次低、内部运作不规范、市场竞争力不强。

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

近几年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呈上涨态势,亩费用成本增加,虽然农产品价格不断提高,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随之上涨,这样,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及国家直接补贴、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都被增幅更猛的农业生产成本所抵销或削减,国家“减、免、补”等惠农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完全发挥。由于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部分农产品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畜牧业方面也存在饲料价格涨幅大,提高了牲畜饲养成本,减少了牧民收入。这些都使农牧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约。

三、提高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的对策思考

通过对阿勒泰地区农牧民增收存在问题的剖析,提高农牧民收人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发展体系

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良种畜繁育,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畜牧业由大区向强区跨越。一是发展畜牧业标准化养殖。以牧民定居和舍饲圈养为着力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育肥专业户,突出发展牛羊肉、牛奶、禽肉禽蛋等产业;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依托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公司,对上规模标准化养殖的大户扩大再生产,给予贷款贴息。二是围绕推进牲畜良种化进程,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对全地区二代以上冷配优质母犊进行补助,并根据冷配推广率和畜牧业良种化程度进行补助,提高群体质量、增加个体产出效益。三是加强动物防疫保障体系建设。围绕牲畜重大疫病及常见疾病防治等工作,对牲畜驱虫、药浴等防控工作进行补助。四是科学核定草原载畜量,依法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引导牧民积极适应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相结合的牧区生产方式,在农区大力推行舍饲圈养等设施化畜牧业,促进农畜家禽养殖。同时,扩大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大力扶持饲草料加工业,提高养殖效益。

(二)实施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

科学有序地推进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构建流域内完整的水利控制体系,加快水土开发步伐,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一是继续加快推进控制性水利工程和灌区工程的前期立项,具体抓好 “三渠、五库、六灌区”前期工作。用3一5年时间实现建设目标。二是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力争实施喀克灌区引水干渠工程,克孜加尔水利枢纽、黄花沟灌区供水、阿苇灌区引水工程建设。三是加快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加强与额河建管局的沟通对接,加快“西水东引”工程建设步伐,为补水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

(三)建立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实施公共财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使农牧民走向富裕。把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坚持住,落实好,把政策的实惠落实到农牧民。同时,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与培育、设施农业、特色种 6 植、节水灌溉、良种推广、农牧业保险等方面,分县(市)、分产业出台长期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牧业发展,提高农牧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牧民增收;二是完善农牧业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地、县财政对农牧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根据国家、自治区的农牧业补贴政策,制订和完善地、县支持农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确保农牧民利益。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围绕地区优势特色农牧资源,引进和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要借黑龙江、吉林两省对口帮扶阿勒泰地区的大好时机,加强与他们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的交流与协作,提高产业升级速度。大力发展以大果沙棘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以阿魏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加工业。依托新疆戈宝红麻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罗布红麻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扶持光明乳业、旺源驼奶等企业,大力发展乳制品加工业。通过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地区产业化经营,高起点、高水平、大规模发展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业,打造出一批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五)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素质

首先,通过加快发展牧区教育事业,实实在在提高定居牧民义务教育的水平,使他们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力资本。其次,抓好定居牧民增收致富培训工作,培养“技能型新型牧民”。依托职业培训,加大定居牧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使定居牧民尽快掌握种植技术和致富技能。第三,启动技能培训工程。围绕地区矿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加快制定劳动力转移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按照市场就业需求,大力实施“一年一户一人一技”转移就业和致富技能培训工程,加大就业技能和“双语”培训力度,特别要把“双语”培训作为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就地转移,增加非农收入。

(六)积极推进牧民定居工程

阿勒泰现在有牧民2.77万户,14.7万人,实现定居的有七千多户,还有近2万户牧民需要实现定居。一是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的标准,继续加强以人 7 工草料地建设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发展牧区经济,增加牧民收入。同时,围绕新农村建设规划,搞好村庄建设和产业结构布局,促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形成。二是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定居水平。按照“定居先定畜、定畜先定草”的原则,把饲草料基地建设作为牧民定居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在牧区要加强草畜平衡等天然草场保护工作,在农区要加大饲草料地种植力度,大力推行暖季放牧、冷季舍饲圈养。三是把牧民定居与实施民生工程结合起来。加快发展牧区各项社会事业,通过整合退牧还草、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防病改水、扶贫开发、抗震安居、乡村公路、通讯网改造等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牧民定居整体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牧区。四是强化牧民培训,增强牧民科技增收致富的本领,推进牧民向农区、城镇和第三产业转移,促进增收致富和下山安居。

第四篇: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当前,畜牧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粗放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成为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影响牧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快牧区草场流转,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规模经

营、推动劳动力转移、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草场流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州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离开家园进入城镇的农牧民越来越多,出现了流转土地和草场的现象,但是草场流转相对土地流转较为缓慢。当前制约草场流转的主要因素。一是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有的满足等靠要现状,不愿将草场流转出去外出务工;也有的恋土情结较为严重,把草场当作命根子,担心草场流转后影响将来生计。二是草场流转机制不健全。地区草场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引导和推动,缺乏市场机制,流转形式比较单一。这也是造成草场纠纷时有发生的一个原因。三是农牧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特长,转移就业的能力较差。四是农牧区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农牧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目前,大部分农牧民仍然把土地和草场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生老病死的依靠。草场流转缓慢,影响了农牧民搬迁定居、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的步伐,影响了畜牧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经营,也是造成休牧轮牧禁牧制度难以实施、草场生态环境恶劣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现农牧民市民化、农牧区城镇化、农牧业工业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如何加快农牧区草场流转,实现农牧民搬迁定居,特别是进入城镇生活,对加快推进新农村新农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年,我们通过搬迁定居工程、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等措施,使一部分农牧民转移到农区和城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实践证明,加快草场流转,打破农牧民对草场的依赖和束缚,将大大解放农牧区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畜牧业经济效益,增强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草场流转工作我州草场流转的基本思路,应以稳定草场承包责任制为前提,对草场、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区劳动生产效率,增强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在流转原则上,坚持因地制宜、自愿互利、优化配置、规范有序的原则。在流转目标上,依靠各方面的优势组合,实施草场规模集约经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在流转方向上,依靠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新技术运用,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户)。在流转方式上,主要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置换、租赁、股份合作制等方式。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草场流转是一项新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应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合理安排。借鉴土地流转的一些成功经验,尽快制定《关于加快草场流转工作办法》,确定试点乡(镇),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州、县市应成立草场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草场流转政策的宣传落实、草场流转的规范管理、纠纷调处等工作。强化对草场流转工作的指导、督查,经常深入一线,及时解决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草场流转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二)制定方案、稳步推进。各县(市)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草场流转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具体措施和操作程序,严格遵循政策规定,依法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坚持把农牧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农牧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失,积极稳妥推进草场合理流转。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在产业引导、协调贷款、技术服务、市场开拓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协调、户籍、住房等方面,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三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流转方式,推动草场向养殖能手、经营大户和科技示范户集中。四是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协调职能,指导双方合理制定草场流转价格,签订流转合同,确保双方利益。

(三)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为改变以往那种自发、无序粗放型草场流转现

第五篇: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当前,畜牧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粗放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成为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影响牧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快牧区草场流转,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规模经营、推动劳动力转移、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草场流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州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离开家园进入城镇的农牧民越来越多,出现了流转土地和草场的现象,但是草场流转相对土地流转较为缓慢。当前制约草场流转的主要因素。一是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有的满足等靠要现状,不愿将草场流转出去外出务工;也有的恋土情结较为严重,把草场当作命根子,担心草场流转后影响将来生计。二是草场流转机制不健全。地区草场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引导和推动,缺乏市场机制,流转形式比较单一。这也是造成草场纠纷时有发生的一个原因。三是农牧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特长,转移就业的能力较差。四是农牧区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农牧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目前,大部分农牧民仍然把土地和草场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生老病死的依靠。草场流转缓慢,影响了农牧民搬迁定居、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的步伐,影响了畜牧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经营,也是造成休牧轮牧禁牧制度难以实施、草场生态环境恶劣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现农牧民市民化、农牧区城镇化、农牧业工业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如何加快农牧区草场流转,实现农牧民搬迁定居,特别是进入城镇生活,对加快推进新农村新农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年,我们通过搬迁定居工程、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等措施,使一部分农牧民转移到农区和城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实践证明,加快草场流转,打破农牧民对草场的依赖和束缚,将大大解放农牧区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畜牧业经济效益,增强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草场流转工作我州草场流转的基本思路,应以稳定草场承包责任制为前提,对草场、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区劳动生产效率,增强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在流转原则上,坚持因地制宜、自愿互利、优化配置、规范有序的原则。在流转目标上,依靠各方面的优势组合,实施草场规模集约经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在流转方向上,依靠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新技术运用,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户)。在流转方式上,主要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置换、租赁、股份合作制等方式。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草场流转是一项新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应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合理安排。借鉴土地流转的一些成功经验,尽快制定《关于加快草场流转工作办法》,确定试点乡(镇),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州、县市应成立草场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草场流转政策的宣传落实、草场流转的规范管理、纠纷调处等工作。强化对草场流转工作的指导、督查,经常深入一线,及时解决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草场流转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二)制定方案、稳步推进。各县(市)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草场流转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具体措施和操作程序,严格遵循政策规定,依法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坚持把农牧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农牧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失,积极稳妥推进草场合理流转。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在产业引导、协调贷款、技术服务、市场开拓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协调、户籍、住房等方面,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三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流转方式,推动草场向养殖能手、经营大户和科技示范户集中。四是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协调职能,指导双方合理制定草场流转价格,签订流转合同,确保双方利益。

(三)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为改变以往那种自发、无序粗放型草场流转现状,应在草场流转工作中,结合实际,加快建立相配套的制度,不断规范流转行为。制定统一的草场流转合同,通过司法部门对流转合同进行公证,消除因亲戚、朋友之间私下流转而引发纠纷造成的经济损失;设立草场信息公开栏,公布待流转草场和需求草场的数量、区位、类别等信息;对集体草场实行公开竞拍,避免承包中的暗箱操作,提高草场流转的透明度。试点乡(镇)应建立健全草场流转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申请、登记、备案、监管等相关手续的办理程序,确定专人负责草场流转的资料搜集、档案管理等工作。

(四)加强宣传、广泛动员。草场流转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只有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才能有所突破。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深入细致地做好农牧民的思想工作,把草场流转的优越性向农牧民讲清楚、讲透彻,帮助农牧民了解草场流转的好处和必要性,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进行草场流转。三是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草场流转的成功经验。

三、草场流转工作需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草场流转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工作必须细致入微,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按照政策法规办事。

(一)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尊重和保护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为前提。稳定和完善草场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牧民权益、促进农牧业发展、保持农牧区稳定的制度基础。草场流转一定要注意掌握政策界限,认真落实土地和草场承包政策;一定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农牧民自愿的关系,尊重农牧民的意愿,不搞行政命令,坚持有偿、依法、规范、有序、合理地进行草场流转;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损伤群众利益。

(二)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具备相应条件。一是农牧民自身要有要求。一方面有经营能力的大户愿意承包草场,另一方面农牧民愿意把自己的草场承包出去。二是草场流转不能侵犯农牧民的利益,确保农牧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失。三是承包大户、养殖能手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既要有经营能力,更要确保牧民草场流转费的兑现。四是草场流转后的富余劳动力,要有条件、有能力从事二三产业。

(三)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草场流转价格。只有确定合理的草场流转价格,才能实现双赢。确定草场流转价格,既要确保承包草场农牧民的利益,又要保证养殖能手和大户通过规模养殖实现增收,使双方都能从草场流转中受益。既要防止农牧民因为参与草场流转的大户多了就随意抬高流转费,也要防止养殖大户压级压价,损害农牧民的承包利益。

(四)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符合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草场流转后必须按照“压粮、增经、扩草”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大力发展高标准的饲草料基地,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科学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全面提升草场的投入产出效益,加快促进农牧民增收。

(五)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解决好与大市场对接问题。草场流转后,产品有了规模,就应及早解决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注意保护养殖大户的积极性,加快农牧区经纪人队伍、畜牧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向养殖大户提供市场信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于草场流转后,转移出去的农牧民,应积极组织他们从事二、三产业。

(六)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与搬迁定居、劳动力转移等工作结合起来。草场流转是一个系统过程,涉及面广,应认真研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统筹协调,合理安排。草场流转应与搬迁定居、抗震安居、扶贫开发、扶贫帮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利民惠民工程结合起来;与规模养殖、草原生态建设、畜牧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与实施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再就业工程、户籍制度改革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推进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和牧民脱贫致富

下载赵伟刚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赵伟刚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牧民增收调研报告 论文(范文大全)

    XXX地区农牧民增收工作调研报告 一、地区农牧民收入概述近年来,围绕农牧民增收,XX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

    农家书屋惠农家 农牧民增收

    肃南县白银乡农家书屋惠农家农牧民增收 走进肃南县**乡东牛毛村的农家书屋总能看到一副热闹景象,在这里挤满了借书看书的群众,他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低声交流几句,很是认真。而......

    农村如何建立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的问题。它不仅是关系到农民的事、农村的事,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干群关......

    赵伟自查报告

    “牢记两个务必,加强作风建设”主题教育自查报告 自单位开展“牢记两个务必,加强作风建设”主题教育以来,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查摆了自己工作以来在......

    农牧民转移的思考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三农"问题可以概括为农业落后,农民贫困,农村不稳,其核心是农民问题,最直接的表象是农民的收......

    赵永刚,求职信

    尊敬的招聘领导: 您好! 我是广东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初等教育(中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非常感谢您在繁忙时间里抽空看这封求职信,。我求职的对象是贵校的数学老师。 我性格开朗,善......

    赵刚三年发展规划

    青年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星火中学赵刚从刚踏出大学校门的青涩学生,转眼,我已经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奋斗了三年的青年教师了,回顾这段日子,从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激动到第一次站......

    xxxxxx乡农牧民人均收入增收分析报告

    xxxxxx农牧民人均收入增收分析报告 一、农牧民收入现状 2011年,全乡总人口6033人、1428户,其中,农业人口5024人,占83.3%;非农业人口1009人,占16.7%。农业人口中,农民2672人,占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