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转移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12:4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牧民转移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牧民转移的思考》。

第一篇:农牧民转移的思考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三农”问题可以概括为农业落后,农民贫困,农村不稳,其核心是农民问题,最直接的表象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实质是农民的就业问题,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在决策层和经济理论界已取得了共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有的还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来抓,这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绵阳市2003年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达92万人,占全市农村总劳动力245.5万人的37.5%,创劳务收入37.8亿元,农民人均实现劳务收入89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9%。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出现了加快转移步伐,提前进入非农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做法,另一方面,大量的就业岗位又找不到人员,出现“民工荒”的现象。殊不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要健康有序地开展此项工作,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思考。

一、转移主体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成为制约转移程度的瓶颈。
一是我国多数农民思想观念保守,法律意识淡薄,小农意识强烈,重土厌迁,小富则安,缺乏风险意识和投资创业精神。许多农民认为土地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保障,不愿意离开土地,忽视或者没有意识到土地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是一种可以流转的商品。这些落后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践证明,思想观念改变与否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构成直接制约和影响。
二是转移主体的文化素质较低。据我们对2003年绵阳市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6%,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人才仅15.7万人,占6.96%。影响着转移的程度和步伐。(1)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要求。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而质量要求却又在不断提高,这样,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门槛有所提高,要转移出去相对来说比较困难。(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影响了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妨碍了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只能实现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近年来,外出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增加,但他们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敢完全摆脱农业,放弃土地承包权,仍然利用闲暇时间或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绝大多数已转移的劳动力,属于亦工亦农型,就业岗位并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低层次转移,一旦受到国家大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就很容易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回流的现象。可见,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二、转移载体的承受能力不足,制约着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进度和规模。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遵循比较利益原则,即它的流动由工资收入高低导向,而工资收入的高低又取决于吸纳劳动力的载体的发展情况。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般来说有三大去向: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大中城市。一是乡镇企业数量较多,但层次偏低,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大部分经营状态不佳,自身职工的解决尚且困难,更遑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二是小城镇建设质量不高,一些地方为了“政绩”,用行政手段“造城”,结果是无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作支撑,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滞后,实际上是“有城无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极其有限。三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建设提供不足,就目前的水平尚且无法覆盖到已在城市就业和即将来城市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加之现在有的地方搞城市建设,却没有适当的产业支持,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解决就很困难,更无法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的就业供给。

三、农民工没有完全地享受到公民的平等权利,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农民工数量截止目前已有一亿之众,数量虽然巨大,但是,却长期处于弱势群体。比如,不平等的就业权利、不平等的生活权利、就业存在着身份歧视、生活存在着户籍歧视。在就业条件、就业范围、工作报酬、劳

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不到公民的平等待遇,如就业户口限制、就业职业限制、同工不能同酬、同工不能同保障等,甚至连一点廉价的工资还经常拖欠无法按时兑现。

四、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与农村教育程度高度相关,在农村,传统思想的禁锢与经济发展的落后造成了其教育质量的低下进而人力资本存量不高。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劳动力大量输出,另一方面留守农业的劳动力素质得不到提升,前景堪忧。现行的教育体制落后的农村要使劳动力素质提高,广大农民显得力不从心。现在实施的各项杯水车薪的培训项目又存在各自为战,投入重复,多头培训的不良现象。第三是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民劳动技能的提高和职业几能的鉴定缺乏完善的服务。

五、农村劳动力资本流动的负作用日益明显。
从供给角度看,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非农村中真正剩余的无效劳动力,而是身体素质较好,知识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中坚力量,促使他们转移出来的动力与其说是农村就业的饱和,不如说是城乡预期比较收入差异的扩大。受此影响,一方面加剧了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竞争程度;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村中宝贵而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断减少。据绵阳市的资料显示,2003年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20-40岁的劳动力占90%左右。从需求角度看,现代化的非农产业就业能力的增强需要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结构的不断调整,而工资水平的上涨刚性使得在资本、劳动双重过剩的情况下,资本的边际成本相对较小,从而雇主们不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更愿意追加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这使劳动力需求处于萎缩状态。结果是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影响经济安全,又造成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力资本逐渐贬值的局面,这样的负面效应是盲目转移所必须重新审视的。

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选择。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要有效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遵循稳健原则:一是转移应以不构成对农业产业人力资本的掠夺为限;二是转移改变了经济社会结构,配套改革必须跟上;三是对待转移问题应该积极,但不能着急;四是转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就业载体的承受能力;五是转移的同时应当巩固、防止回流。本着这样的原则,我们应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平稳转移开辟一条供给有方、制度跟上、内部消化,外部吸纳,国际转移的通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离不开非农产业的拉力,农业内部组织的改造及技术进步的推力共同作用。但在目前条件下,与其在城镇拉力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高层次转移,不如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立足农村、农业,积极在农村创造条件,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浅层次转移。即农业内部转移(它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养殖业等方面转移)和农村内部转移(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

(一)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1)农村教育思想现实化。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接受新鲜事物的动力不足,单靠宣传先进教育理念是很难转变的,强制转变更不是办法,唯一的途径是通过正确的引导、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实惠。(2)农村教育投资多元化。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规模在进一步扩大,需要不断改善教学设施和引进高素质的师资,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这仅凭政府财政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应发掘社会组织、机构、企业及个人的教育投资渠道,充实教育资金来源。(3)农村教育方法多样化。根据我国国情,农村大部分学生今后的出路不是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而是务工务农。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的教育应当是基础教育、大众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兼带动发展成人教育,在保证基础较好的学生能顺利升学的同时,更要满足无法升学的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需要,以使之在农业和非农产业岗位上能胜任工作。(4)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体系。(5)调整不合理的制度设置和政策规定,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公民应有的平等权利。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农业内部就业领域。农业是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但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业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产业,而仅仅是一个生产部

门,农业再生产各个环节--产前、产中、产后的内在联系被截断,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相脱节,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造成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而且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渠道仅限于生产部门,大大降低了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所以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形成一种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服务部门等多渠道就业的新局面。

(三)顺应历史潮流,调整制度、政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效转移铺平道路。当前,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很多制度已成为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桎梏,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制度的合理变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铺平道路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1)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减小阻力。(2)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解决农民转移的后顾之忧。(3)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提供制度保障。主要是加快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改革。

(4)推进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体系改革,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和素质。

(四)鼓励和支撑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以优势产业支撑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开拓大中城市就业门路,有层次地引导非农产业载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很大部分要靠非农产业载体的吸纳。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发展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农产品加工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非农产业发展,扩大农村剩余劳动的初级转移,有效地锻炼劳动力素质,为高层次转移、彻底转移创造条件。

(五)提高信息化水平。当前,农村有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想转移出去,但由于信息不灵,要么无奈地困守在土地上,要么盲目流动。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务信息,帮助他们实现有效转移。要在规范现有的各种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中介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信息、咨询、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系列服务,使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在着力抓好地区性、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同时,大力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并逐步开拓国际劳务合作市场,全方位为转移劳动力提供各类法律保障服务。

第二篇: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规划

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规划

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规划2007-12-17 14:15:5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规划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规划(2)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规划

##县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规划

今年来,县委、政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五原县转移就业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的五年,我们将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种植创新、养殖突进、工业强兴、三化推进”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对外输出和就地转移的原则,使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充分

就业,现将“十一五”期间我县农牧民转移和培训规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第1文秘版权所有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市场就业机构,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我县的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为农牧民就业创造宽松环境。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全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50以上;农牧区劳动力培训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0以上。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实现人口进城、工业入围、产业集中和要素聚集,积极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通过职业技术培

训实现就业,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预计到2010年,全县城镇率达到53以上,为有效吸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统筹城乡就业,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走好第一步。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对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摸清情况、统筹安排,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列入当地发展计划目标,层层分解,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的经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

(二)加快发展经济,努力扩大就业渠道

发展经济是解决城乡劳动者的根本出路。要把经济发展与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结合起来。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的同时,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民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依托我县新兴的重化工等龙头企业和特色市场以及工业园区、商业区和生活区的建设,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农牧区劳动力就业的规模效益。

(三)逐步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

要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所有求职的城乡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农牧民工的职业素质,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规定,规范企业招工行为,消除一切制约农民工就业的障碍,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全方位地为农牧民开放,实行免费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等一系列

就业服务。全县利用五年的时间完成镇(街道)劳动保障平台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网络建设,使全县的镇(街道)办事处的劳动保障平台真正达到符合“六到位”的标准。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建立以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等各类职业院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社会力量和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农牧民参加职业技术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农牧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就业训练中心的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大力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和农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培训。对农牧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开展以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怎样找工作、劳动合同、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维护权益和城市生活常识为主的引导性培训。还

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定向培训,使更多的农牧区劳动力掌握专项职业技能,对职业培训结业的农牧区劳动者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行“市场引导培训,培训带动鉴定,鉴定促进就业”的机制。

(五)加快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农牧民工的特点,实行相关的社会保险措施,用人单位和农牧民工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城镇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失业保险条例》为其招用的农牧民合同制工人办理参加失业保险手续,由单位履行缴费义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为符合条件的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第1文秘版权所有

全县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农牧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逐步要为不稳定就业的农牧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探索和建立适合不

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规划

第三篇: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规划

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规划

##县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规划

今年来,县委、政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五原县转移就业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的五年,我们将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种植创新、养殖突进、工业强兴、三化推进”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对外输出和就地转移的原则,使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现将“十一五”期间我县农牧民转移和培训规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好范文版权所有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市场就业机构,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我县的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为农牧民就业创造宽松环境。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全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50以上;农牧区劳动力培训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0以上。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实现人口进城、工业入围、产业集中和要素聚集,积极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实现就业,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预计到2010年,全县城镇率达到53以上,为有效吸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统筹城乡就业,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走好第一步。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对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摸清情况、统筹安排,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列入当地发展计划目标,层层分解,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的经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

(二)加快发展经济,努力扩大就业渠道

发展经济是解决城乡劳动者的根本出路。要把经济发展与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结合起来。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民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依托我县新兴的重化工等龙头企业和特色市场以及工业园区、商业区和生活区的建设,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农牧区劳动力就业的规模效益。

(三)逐步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

要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所有求职的城乡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农牧民工的职业素质,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规定,规范企业招工行为,消除一切制约农民工就业的障碍,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全方位地为农牧民开放,实行免费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等一系列就业服务。全县利用五年的时间完成镇(街道)劳动保障平台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网络建设,使全县的镇(街道)办事处的劳动保障平台真正达到符合“六到位”的标准。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建立以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等各类职业院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社会力量和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农牧民参加职业技术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农牧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就业训练中心的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大力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和农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培训。对农牧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开展以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怎样找工作、劳动合同、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维护权益和城市生活常识为主的引导性培训。还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定向培训,使更多的农牧区劳动力掌握专项职业技能,对职业培训结业的农牧区劳动者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行“市场引导培训,培训带动鉴定,鉴定促进就业”的机制。

(五)加快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农牧民工的特点,实行相关的社会保险措施,用人单位和农牧民工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城镇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失业保险条例》为其招用的农牧民合同制工人办理参加失业保险手续,由单位履行缴费义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为符合条件的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好范文版权所有

全县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农牧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逐步要为不稳定就业的农牧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探索和建立适合不稳

定就业农牧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六)建立和完善进城就业农牧民权益保障制度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在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条件、职业病防治、使用童工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支付工资和兑现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七)取消限制农牧民进城务工的一切不合理规定

各有关部门应对现行有关政策进行清理,对不利于农牧民进城务工的限制性政策应坚决取消。要进一步疏通农牧民进城务工的渠道,改善农牧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单位用工、子女入学、管理监督都要一视同仁。

(八)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

要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对农牧民进城就业的认识。定期开展以“改善农牧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牧民工权益”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和农牧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以便做好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使我县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篇:提高城镇化率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关键

提高城镇化率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关键

2014年底,通辽市常住人口312.40万,其中乡村总人口239.96万人,劳动力137.40万人。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率为59.51%,通辽市城镇化率仅为45.36%。按照2015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减少城乡差距”、“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增加居民收入”等要求,解决好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需要完善落实好“六个机制”建设,开辟好“三大就业渠道”,落实好“两个保障”,让农牧民融入城镇生活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

一、完善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机制

目前,通辽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发展缓慢,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79.43%,比例过高,就业结构不合理。除受到农业人口总量过大和总体经济实力较弱等因素的制约外,在转移过程中缺乏政策和利益激励,也是导致农村牧区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实现农村牧区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需要建立一系列有效的转移机制。

(一)舆论导向机制

需要通过舆论和政策的导向作用,逐步改变农牧民的传统观念,引导农牧民树立新的劳务输出转移观。一方面让城镇居民理解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发展的作用,接纳农村牧区务工人员;另一方面强化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转移效应,改善劳务输出的社会氛围。

(二)组织服务机制

一是开展以劳务输出为主题的行动计划,为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培训与就业提供积极的服务。二是将劳务输出工作形成一定的市场氛围,成立劳务输出工作办公室,建立人才劳动力市场,形成市、县、乡三级市场服务体系,保证劳务输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信息导引机制

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实现的。目前,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自寻出路,缺乏相应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因此,应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加强农村牧区网络信息化建设,构建劳动力转移供求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为农村牧区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

(四)技能培训机制

农村牧区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所需的劳动技能己经成为制约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一是加大科技文化普及的投入和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的技术水平,为有效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奠定基础。二是根据用工单位所需工种类型按需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将农牧民价值观融入与生活技能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中,提高综合素质,保护他们安全和满意就业的权利,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城镇群体中。

(五)利益驱动机制

追求利益是农村牧区劳动力参与转移的最根本动力。一方面,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村服务社会化的发展进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迫使农牧民只有走出来,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另一方面,城镇相对于农村牧区在就业、收入、文化、社会地位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优越性对农村牧区的剩余劳动力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劳动力。因此,应不断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让他们分享城镇经济发展的成果,感受和享受到优越性,增大城镇的吸引力和拉动力。

(六)政策保障机制

在政策制定上,应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把农村牧区劳动力城镇化转移工作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来考虑,消除各项政策性障碍,调整完善并创新户籍、用工、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支持和保护农工正当转移就业。

二、切实增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吸纳能力

归根结底,决定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所在是在一产、二产和三产新生企业、个体户、产业活动单位“三大就业途径”的发展能力。如果没有各类实体经济的支撑,将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化率的有效提高。

(一)第一产业――促进绿色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生产企业化,增加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机会。一是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农业生产企业化发展步伐,让农牧民从家庭经营方式中转移出来。二是引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区集聚,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应明显、组织化程度较高的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走品牌发展之路,带动发展储藏、包装、运输等配套产业,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增加就业空间。

(二)第二产业――促进工业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按照通辽市建设“三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继续加快建设北部铝新材料、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镍铬合金不锈钢、装备制造、玉米发酵、蒙药和生物制药产业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企业建设发展步伐,努力形成工业经济产业集群效应和洼地效应。一是依托通辽市十大支柱产业目前的市场空间和园区已经形成的经济优势,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扶持产业链延伸,力争使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并投资兴建有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的企业。增强企业的吸纳能力,增加就业岗位。二是突出加快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培育,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配套协作和配套生产,增加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采取有力措施,落实激励政策,形成政策叠加效应。维护企业正常运行,保证稳定的就业岗位。

(三)第三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

依托中部地区地域、交通、商贸优势,加大科研自主创新力度,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高端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和壮大电子商务与家庭服务业产业的重点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一是通辽市是新兴城市,按照打造百万人居中心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加快城市集约发展,进一步集聚人气商气,为劳动力转移创造新的生存空间。二是立足通辽市产业集群优势、文化底蕴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现代物流和会展业步伐,扩大商贸企业;依托资源区位优势,逐步做大做强草原民族旅游产业,完善旅游文化和景点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合“十个全覆盖”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流通网;增强城镇集聚功能,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业;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人文精神,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先导,加快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为增加就业岗位开拓渠道。

促进“三大就业渠道”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带动作用,整合政府部门各类项目投资,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扶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规模数量,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加大城镇化发展步伐。

三、为劳动力转移解决后顾之忧

农业是农牧民传统生存方式之本,赖以生存之源。但随着国家实施反哺农业政策的落实和农牧民家庭收入方式、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受现代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农牧民对新生活的追求从思想意识上却发生了质的转变。走出家乡、进驻城镇是农牧民祖祖辈辈向往已久的生活,但是随着农村牧区生存环境条件的改善,国家优惠富农政策的落实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农牧民在城镇没有具备生存能力之前,普遍存在“离乡不弃土”现象。因此,要想让农牧民在劳动力转移后没有思想包袱、解除后顾之忧,还需要解决好两个关键的保障性问题:

(一)提高农村牧区机械化水平,保障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一是加大机械化发展步伐,进一步解放劳动力。需要继续高度重视和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充分解放劳动力,让农牧民腾出手来安心走出农村牧区。二是解放农村牧区劳动力,农业机械化是必经途径。只有提高农业机械程度,才能使劳动力从传统劳动方式中解放出来进行转移,满足各类企业和产业活动单位对劳动力的发展需要。根据生产实践推算,使用全程农业机械化可解放劳动力60%以上,这将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发挥先决的保障作用。通辽市农业机械户均0.42台,主要是小型农业机械,距离实现农业生产全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牧民提供更加广阔的增收途径。农业机械化将拓宽农牧民从事多种经营的渠道,让农牧民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开辟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践证明:在推进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要想让劳动力安心地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转移出去,必须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化。

(二)规范土地流转政策,保障农牧民享受到国家各项补贴和土地流转带来的成果

土地流转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传统小农经济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大农业转型。一是加快土地确权。明晰集体土地财产权,依法确认农牧民土地权利,强化农牧民特别是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维护农牧民和土地流转者权益,促进农村牧区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二是规范土地流转。制定和出台土地流转政策,采取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完善合同管理,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保护好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三是搭建土地交易平台。规范建立农村牧区土地产权交易所,为土地入市搭建平台,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搭建县乡村三级宽带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公开土地流转信息,加强对流转信息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及时为广大农牧民提供土地流转政策咨询、土地登记、信息发布、合同制定、纠纷仲裁、法律援助等服务。四是建设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在夯实土地权能的同时改革征地制度,规范征地程序,建立科学的、多元的征地补偿制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五是确保农牧民安心进城务工。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土地承包中,推动土地合理流动和相对集中,刺激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农村牧区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对外出务工农牧民的土地,可以通过集体经济组织或流转服务组织代为组织流转,确保流转收益归原土地承包户所有,将有效解除农村牧区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通辽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张莉莉

第五篇:农牧民培训长效机制探索与思考(推荐)

农牧民培训长效机制探索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涉及农牧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农牧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主力军,从一定程度上说,农牧民的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成败。几年来,克旗委立足实际,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为重点,对农牧民培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得了一定成效。

一、农牧民培训现状

我旗现有农牧民19.7万人,其中80%以上农牧民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文盲半文盲仍占一定比例,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理解难、接受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旗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旗努力探索农牧民培训机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牧民培训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各类农牧民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牧民学科技的意识有所提高,部分农牧民能够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在科学种田、科技养殖等方面达到了“村村都有明白人”,掌握一定技术和本领的“土专家”、“乡土人才”队伍不断长大。

二、农牧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农牧民培训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尽管政府投入了许多财力、物力,相关部门也多方努力,并且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1、农牧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牧民的培训意识不到位,缺乏培训动机,积极性不高,培训班出勤率低。尽管政府埋单农牧民免费参加培训,可事实上,多数培训班农牧民的出勤率不够理想。根源就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受居住环境、接受信息、思想观念等影响,很多农牧民仍然比较保守, 安于现状, 怕担风险,排斥新鲜事物,一些农牧民认为培训费时费工影响收入,其成本效益远没有其他投入来得直接,不愿意来参加培训。

2、农牧民培训管理有实际困难。农牧民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流动性大、年龄大小不

一、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农牧民教育培训难以管理,决定了农牧民对科技的认知、需求、接受和实践操作上有很大的差异,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3、培训资金缺乏,培训规模偏小。对于农牧民的培训往往是喊得响,落实少,财政投入比较少,培训资金缺乏整合,培训手段和设备相对落后。培训规模偏小,工作难以深入仔细的开展。虽然每年都在不同程度的搞农牧民培训,但没有制度化、系统化,具体表现在培训部门多,部门间沟通少,配合力差,大部分局限在农牧业生产技术方面的最基层培训,而涉及到第二、三产业方面的技术、技能培训,由于受技术、资金等其他条件的限制开展得少,没有给农牧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撑。

4、培训形式单一,实效性不强。现有培训缺乏切实有效的调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主观性,培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生产相脱节,培训内容过于笼统,培训的形式依然停留在课堂讲解的形式,在培训科目的设臵方面也比较的落后,理论性过强,不能解决农牧民实际生产、创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难以满足农牧民多样化生产的实际需要。另外,有的培训老师水平较低,讲课不生动,农牧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很多农牧民厌烦情绪,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5、培训“形式化”现象普遍存在。培训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和临时性,项目培训缺乏长效性和持久性。现有农牧民培训工程化、项目化、政绩化的短期行为难以满足农牧民培训长期性的要求。首先体现在项目的实施本身具有时间局限性,强调在3年或5年内完成多少人数的培训,结果是无法科学合理的评价培训效果,最终只会注重数字的统计而忽略了培训的实际效果。其次,农牧民通过学习、掌握、运用乃至实现培训效果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另外,农牧民培训工作也很容易随着人事的更替而变动,培训缺乏持续性。

三、建立农牧民培训长效机制采取的措施

1、成立农牧民科技宣讲团。2008年初旗委组织部聘请5名农牧民产业引领人、5名专业技术人员和5名分管业务的副局长组成了农牧民科技宣讲团。宣讲团深入到全旗11个苏木乡镇的35个嘎查村,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对口传授农牧业种养技术,通过集中授课,实地指导,电话解答等多种途径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了135个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农村集市,设立农牧民培训咨询台,广泛开展农牧业科技知识培训,共发放科技实用资料8000册,科技实用光盘1000张。

2、加大对基层党员实用技术的培训。2007年全旗党员总数12651人,其中农村牧区党员7839人,他们是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克旗组织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加大对基层党员的培训,并且将其制度化长期化,并纳入地方党委和负责人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嘎查村级党员活动中心作用,使党员具有一技之长,使其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领路人。通过努力全旗现建立5个农牧民党员培训基地:金峰公司良种肉羊产业协会、经棚镇光明村胡萝卜产业协会、宇宙地镇刘营子村蔬菜产业协会、同兴镇安乐村特色养殖产业协会和新开地乡高地村土豆产业协会,全年共有15300多人次到这5个培训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实地操作,为加快克旗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3、加大投入,广泛运用高科技成果。全旗加大培训设施投入力度。旗委投资46万元,在克旗广播电视台开通了远程教育频道,在各苏木乡镇建立了党员电教站,并为各电教站配备了硬盘播放机。在各嘎查村分别建立了党员电教点,统一配备了电视机和VCD。2007年,共组织25次“科技电教大下乡活动”,免费发放实用技术光盘1.2万张,约有3.6万多农牧民群众接受了远程教育,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4、聘请专家授课。为提高培训质量,我旗还积极邀请旗内外农牧业科技专家到我旗讲学,对种养专业村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传播高新的农牧业科学技术。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我旗畜牧、蔬菜等方面土专家、种养能手的模范作用,传授他们生产、经营中摸索到的适用本地情况的技术经验。

5、外出参观学习。积极引导各苏木乡镇组织农牧民党员到外地参观学习种养业实用技术。经棚镇、万合永镇、同兴镇组织党员群众1400余人分赴松山区、敖汉旗、吉林长白山等地参观学习种养业实用技术,在他们的示范引导下,全旗有60%以上的嘎查村确定了自己的主导产业,成立了种养协会,这些协会的建立为农牧民走合作化、产业化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四、经验和启示

1、坚持以农牧民需求为中心是教育培训生命力之所在。培训前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了解农牧民的愿望,切实把握农牧民的需求,掌握农牧民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规模、培训时间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培训目标,突出重点,制定具体可行的培训计划,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培训的盲目性,体现出按需培训的差异化特征,也只有实效性提高了,针对性增强了,教育培训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2、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是提升教育培训整体效果的关键。培训内容是整个培训的核心,培训内容的灵魂是让农牧民听得懂、用得上,因此在培训内容的设臵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培训形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的好坏,实践证明,在农牧民培训形式上要把理论学习与现场观摩、实地指导和具体操作并重;把专业技术人员讲授与“土专家”、“田秀才”介绍经验并重;把集中授课和经验交流、座谈讨论并重,以培训形式的创新推动培训效果的提升。

3、坚持“三个结合”是构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的基础。“三个结合”即结合时节、结合不同生产地区、结合场所。农牧民培训必须结合农时,实行农闲集约化培训与农忙季节性培训相结合,围绕生产周期进行相应的生产过程培训;农牧民培训必须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差别选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农牧民培训必须结合场所,加快农牧民培训基地建设,搞好示范田、示范户、示范基地建设,采取田间示范指导、基地参观操作等形式,为农牧民搭建学习、交流和发展的平台,把基地建设成农牧民参观、学习、培训的现实场所。

下载农牧民转移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牧民转移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农牧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规划(精选5篇)

    今年来,县委、政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五原县转移就业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的五年,我......

    新时期农业技术转移的思考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转移应该在内涵与外延等方面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技术转移方式和方法。一、新时期农业技术转移......

    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富余劳动力转移前后的思考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三次党代会精神实质,加快实现我区“科学发展先进区、和谐进步模范区、党建工作示范区”的目标,结合团区委巴南团发[2007]18号文件......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思考

    “市长之吻”引发的思考 最近广东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在国家发改委大门前亲吻项目获批文件的照片在网上广为传播。我们见识过热恋情人的深吻,见过体育健儿亲吻代表荣誉的奖杯,但......

    关于加快乌恰县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乌恰县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几点思考乌恰县既在南疆三地州、又属边境地区和贫困山区,是国家、自治区2011年—2020年重点扶持的南疆区域边境山区贫困县,全县国土面积2.2万......

    百佳文明农牧民

    百佳文明农牧民 ——记棋盘井镇阿如其日嘎村牧民王继先先进事迹 王继先是棋盘井镇阿如其日嘎村牧民,家庭承包草牧场1000多亩,家中有5口人,两个子女都在上学。王继先有一位70多......

    发展农牧民党员

    XX县关于发展农牧民党员情况汇报 农牧民党员队伍建设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成效和未来。因此,把农牧区最优秀的青年、有一技之长、退伍军人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牧......

    农牧民培训制度

    农民工培训制度 培训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是防止生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