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乌恰县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乌恰县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几点思考
乌恰县既在南疆三地州、又属边境地区和贫困山区,是国家、自治区2011年—2020年重点扶持的南疆区域边境山区贫困县,全县国土面积2.2万平方公里,辖9乡2镇1个管委会、34个行政村,共有人口17401户、57075人。2011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383元,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低4594元,比全疆农民人均纯收入5442元低3059元,差距仍然很大,农牧民脱贫问题已成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艰巨任务,消除贫困,加快发展,一方面需要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另一方面,更需要当地政府引导以及各部门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中央、自治区党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召开,把南疆三地州、边境地区和贫困山区定为重点扶持的区域,乌恰县委在国家、自治区的总体目标内明确了农牧民实现人均纯收入1万元与25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如何尽早完成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快步实现脱贫致富,我通过对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及乌恰县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及其它县(市)区域的学习,经认真分析思考,形成了一些肤浅的认识,望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一点参考。
一、试行板块式区域划分加快脱贫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根据这一新的标准,县委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县6286户、25650贫困人口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对象。然而这2.56万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各乡镇,分布远散现象突出,解决脱贫问题难度很大,单靠县城发展难以快速脱贫,须根据各乡镇(村)实际情况,由政府引导、找准出路、谋划发展。
(一)充分利用县城、工企、口岸园区建设发展,牵引乌恰镇、黑孜苇乡、康苏镇(或者说一部分人)率先脱贫致富。结合乌恰本地实情,扩充伊口岸免税店规模,走海南省发展模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有能力、想消费的人都可以在口岸开发区免税店购物。一是可以减少本地人在外消费额;二是能够吸引喀什、阿图什等地人来乌恰消费;三是可推动完善城市功能与旅游宣传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引导乌恰镇、黑孜苇乡、康苏镇有头脑、有想法的农牧民充分利用距县城较近的优势,找出路、谋发展,形成先富带后动的格局。
(二)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旅游资源优势,带动吾合沙鲁、乌鲁克恰提、吉根三乡发展。2013年9月喀—伊高速公路将全线贯通,吾、乌、吉三乡旅游资源丰富,阿富汗胡杨林、天山与昆仑山处、贝壳山、玉其塔什草原、中国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斯木哈纳)等景区景点具有沿线喀—伊公路较近的优势,在县委、政府的引导下,各乡结合实际,在旅游资源方面想想办法,踩好加快发展的油门,相信能够形成一乡一业的特色,推动农牧民脱贫致富。
(三)充分利用喀什、疏附、阿克陶三县市,加快波斯坦铁列克、膘尔托阔乡两乡发展。波、膘两乡距喀什、疏附、阿克陶较近,具有人口密、土地良等优势,发展品质好、有规模的果品业不愁销。波乡乔尔波村小尚亥是距喀什最近的高海拔景区,应加快景区开发、加大对外宣传,吸引游客到尚亥景区观光旅游,可以把乔尔波打造成为游玩、服务为一体小乔村,发展可辐射到膘乡政府周边村。同时,膘乡应充分利用每年部队3—5个月的驻训期,在林园、乡建、增收方面想想办法,应该也是一个很好的增收机遇。
(四)乘借阿图什、托帕口岸发展机遇,加快铁列克乡、巴音库鲁乡脱贫步伐。铁列克乡距县城较远,依靠县城远水难解近渴,乡领导应该在铁列克乡距阿图什市较近的优势广大谋出路,坚信只要“想”、“做”就一定有办法。巴音库鲁提乡距托帕口岸比较近,不融入到口岸建设发展中,很难找到长久发展之策,允许他们暂时性缓慢发展,但必须长远发展之策,尽量把依靠口岸发展的根基打牢。
(五)加快草料业发展,打造玛依喀克生态基地。玛依喀克属黑、康、吾、乌、吉、膘、波七乡镇中心地段,具有路通、地广等优势,在加快草料发展满足于自给的同时,可供其它乡镇所需草料,推动另一部分从事牧业的牧民发展经济,从而带动一部分脱贫致富。
(六)利用高海拔优势,打造托云高原特色品牌。托云乡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具有高海拔、优质天然矿物质
水等优势,应充分利用雨鹭水业正在打造高原天然苏打水品牌优势,想办法、找发展的对策与路径,同时还可利用高海拔优势人工训化雪鸡,发展出具有规模的畜养,从而加快农牧民扶贫致富。
二、继续抓好劳务输出,实现务工人员从学技能、开阔眼界向懂技能、提高自我发展意识上的转变。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加强群众的思想发动和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农牧民的主体作用,在通过劳务输出创收、推进扶贫开发的同时,让外出务工人员多掌握各种劳务技能,把技能学实学精,同时也要使他们了解乌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坚持“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业自己创”,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主体作用,目前喀什经济开发区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发展很快,一旦有落户企业需要某一方面的技能型人才时,这一部分人就可以参与到当地的发展建设中来,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最终实现变“输血”为“造血”,变“政府大包大揽”为“群众自我发展”。
三、谋划戈壁产业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等化。戈壁产业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已经对美化家园、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发展的速度超乎想像,社会效益非常明显。但是就蔬菜大棚而言,不可否认经济效益还是没有根的上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未能彻底摆脱,需要在求精、求效上下功夫,在经营管理上多下功夫,最了情、最掌握情况的人应多为领导
出些好的、有利于发展的点子,从而不断加快推动戈壁产业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等化。
以上几点思考,认识还很肤浅、不够成熟。但希望加快乌恰发展、农牧民早日摆脱贫困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我坚信今后的五年中,乌恰县未必能成为南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县,但必将成是南疆区域乃至全疆发展最快的县,真切的期望自已能为乌恰做点什么。
乌恰县政府办公室秘书:王之健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日
第二篇: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当前,畜牧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粗放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成为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影响牧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快牧区草场流转,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规模经
营、推动劳动力转移、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草场流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州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离开家园进入城镇的农牧民越来越多,出现了流转土地和草场的现象,但是草场流转相对土地流转较为缓慢。当前制约草场流转的主要因素。一是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有的满足等靠要现状,不愿将草场流转出去外出务工;也有的恋土情结较为严重,把草场当作命根子,担心草场流转后影响将来生计。二是草场流转机制不健全。地区草场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引导和推动,缺乏市场机制,流转形式比较单一。这也是造成草场纠纷时有发生的一个原因。三是农牧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特长,转移就业的能力较差。四是农牧区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农牧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目前,大部分农牧民仍然把土地和草场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生老病死的依靠。草场流转缓慢,影响了农牧民搬迁定居、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的步伐,影响了畜牧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经营,也是造成休牧轮牧禁牧制度难以实施、草场生态环境恶劣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现农牧民市民化、农牧区城镇化、农牧业工业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如何加快农牧区草场流转,实现农牧民搬迁定居,特别是进入城镇生活,对加快推进新农村新农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年,我们通过搬迁定居工程、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等措施,使一部分农牧民转移到农区和城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实践证明,加快草场流转,打破农牧民对草场的依赖和束缚,将大大解放农牧区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畜牧业经济效益,增强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草场流转工作我州草场流转的基本思路,应以稳定草场承包责任制为前提,对草场、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区劳动生产效率,增强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在流转原则上,坚持因地制宜、自愿互利、优化配置、规范有序的原则。在流转目标上,依靠各方面的优势组合,实施草场规模集约经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在流转方向上,依靠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新技术运用,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户)。在流转方式上,主要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置换、租赁、股份合作制等方式。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草场流转是一项新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应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合理安排。借鉴土地流转的一些成功经验,尽快制定《关于加快草场流转工作办法》,确定试点乡(镇),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州、县市应成立草场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草场流转政策的宣传落实、草场流转的规范管理、纠纷调处等工作。强化对草场流转工作的指导、督查,经常深入一线,及时解决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草场流转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二)制定方案、稳步推进。各县(市)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草场流转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具体措施和操作程序,严格遵循政策规定,依法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坚持把农牧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农牧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失,积极稳妥推进草场合理流转。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在产业引导、协调贷款、技术服务、市场开拓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协调、户籍、住房等方面,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三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流转方式,推动草场向养殖能手、经营大户和科技示范户集中。四是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协调职能,指导双方合理制定草场流转价格,签订流转合同,确保双方利益。
(三)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为改变以往那种自发、无序粗放型草场流转现
第三篇: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当前,畜牧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粗放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成为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影响牧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快牧区草场流转,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规模经营、推动劳动力转移、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草场流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州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离开家园进入城镇的农牧民越来越多,出现了流转土地和草场的现象,但是草场流转相对土地流转较为缓慢。当前制约草场流转的主要因素。一是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有的满足等靠要现状,不愿将草场流转出去外出务工;也有的恋土情结较为严重,把草场当作命根子,担心草场流转后影响将来生计。二是草场流转机制不健全。地区草场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引导和推动,缺乏市场机制,流转形式比较单一。这也是造成草场纠纷时有发生的一个原因。三是农牧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特长,转移就业的能力较差。四是农牧区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农牧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目前,大部分农牧民仍然把土地和草场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生老病死的依靠。草场流转缓慢,影响了农牧民搬迁定居、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的步伐,影响了畜牧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经营,也是造成休牧轮牧禁牧制度难以实施、草场生态环境恶劣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现农牧民市民化、农牧区城镇化、农牧业工业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如何加快农牧区草场流转,实现农牧民搬迁定居,特别是进入城镇生活,对加快推进新农村新农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年,我们通过搬迁定居工程、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等措施,使一部分农牧民转移到农区和城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实践证明,加快草场流转,打破农牧民对草场的依赖和束缚,将大大解放农牧区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畜牧业经济效益,增强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草场流转工作我州草场流转的基本思路,应以稳定草场承包责任制为前提,对草场、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区劳动生产效率,增强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在流转原则上,坚持因地制宜、自愿互利、优化配置、规范有序的原则。在流转目标上,依靠各方面的优势组合,实施草场规模集约经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在流转方向上,依靠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新技术运用,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户)。在流转方式上,主要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置换、租赁、股份合作制等方式。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草场流转是一项新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应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合理安排。借鉴土地流转的一些成功经验,尽快制定《关于加快草场流转工作办法》,确定试点乡(镇),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州、县市应成立草场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草场流转政策的宣传落实、草场流转的规范管理、纠纷调处等工作。强化对草场流转工作的指导、督查,经常深入一线,及时解决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草场流转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二)制定方案、稳步推进。各县(市)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草场流转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具体措施和操作程序,严格遵循政策规定,依法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坚持把农牧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农牧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失,积极稳妥推进草场合理流转。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在产业引导、协调贷款、技术服务、市场开拓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协调、户籍、住房等方面,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三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流转方式,推动草场向养殖能手、经营大户和科技示范户集中。四是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协调职能,指导双方合理制定草场流转价格,签订流转合同,确保双方利益。
(三)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为改变以往那种自发、无序粗放型草场流转现状,应在草场流转工作中,结合实际,加快建立相配套的制度,不断规范流转行为。制定统一的草场流转合同,通过司法部门对流转合同进行公证,消除因亲戚、朋友之间私下流转而引发纠纷造成的经济损失;设立草场信息公开栏,公布待流转草场和需求草场的数量、区位、类别等信息;对集体草场实行公开竞拍,避免承包中的暗箱操作,提高草场流转的透明度。试点乡(镇)应建立健全草场流转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申请、登记、备案、监管等相关手续的办理程序,确定专人负责草场流转的资料搜集、档案管理等工作。
(四)加强宣传、广泛动员。草场流转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只有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才能有所突破。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深入细致地做好农牧民的思想工作,把草场流转的优越性向农牧民讲清楚、讲透彻,帮助农牧民了解草场流转的好处和必要性,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进行草场流转。三是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草场流转的成功经验。
三、草场流转工作需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草场流转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工作必须细致入微,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按照政策法规办事。
(一)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尊重和保护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为前提。稳定和完善草场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牧民权益、促进农牧业发展、保持农牧区稳定的制度基础。草场流转一定要注意掌握政策界限,认真落实土地和草场承包政策;一定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农牧民自愿的关系,尊重农牧民的意愿,不搞行政命令,坚持有偿、依法、规范、有序、合理地进行草场流转;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损伤群众利益。
(二)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具备相应条件。一是农牧民自身要有要求。一方面有经营能力的大户愿意承包草场,另一方面农牧民愿意把自己的草场承包出去。二是草场流转不能侵犯农牧民的利益,确保农牧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失。三是承包大户、养殖能手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既要有经营能力,更要确保牧民草场流转费的兑现。四是草场流转后的富余劳动力,要有条件、有能力从事二三产业。
(三)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草场流转价格。只有确定合理的草场流转价格,才能实现双赢。确定草场流转价格,既要确保承包草场农牧民的利益,又要保证养殖能手和大户通过规模养殖实现增收,使双方都能从草场流转中受益。既要防止农牧民因为参与草场流转的大户多了就随意抬高流转费,也要防止养殖大户压级压价,损害农牧民的承包利益。
(四)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符合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草场流转后必须按照“压粮、增经、扩草”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大力发展高标准的饲草料基地,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科学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全面提升草场的投入产出效益,加快促进农牧民增收。
(五)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解决好与大市场对接问题。草场流转后,产品有了规模,就应及早解决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注意保护养殖大户的积极性,加快农牧区经纪人队伍、畜牧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向养殖大户提供市场信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于草场流转后,转移出去的农牧民,应积极组织他们从事二、三产业。
(六)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与搬迁定居、劳动力转移等工作结合起来。草场流转是一个系统过程,涉及面广,应认真研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统筹协调,合理安排。草场流转应与搬迁定居、抗震安居、扶贫开发、扶贫帮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利民惠民工程结合起来;与规模养殖、草原生态建设、畜牧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与实施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再就业工程、户籍制度改革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推进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和牧民脱贫致富
第四篇: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对策与思考
关于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思考
-----浅析西胪镇里溪村贫困的原因及对策
郑楚贤
关键词
贫困村 脱贫 加快 小康
近几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牵头各市县有关部门积极实施结对挂钩帮扶奔小康计划,农村脱贫人口逐年增加,扶贫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由于人口、乡镇、村庄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农、牧、渔生产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区尚有相当数量的贫困村和困难户,西胪镇里溪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如何使这些贫困村和困难户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能够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本人结合在大专函授学习的知识,结合地方实际,就里溪村的贫困原因及转变对策展开调研。
一、里溪村的基本概况
里溪村位于小北山中段,离西胪镇约8公里,地处岩前村与龙溪村、尖山村之间的山坳里,是西胪镇一个较小的行政村,全村共有220户,户籍总人口约1100人,劳动力650人,耕地面积210亩(其中水田面积120亩),山地面积1250亩,本村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村民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经商、农业或养殖收入。据调查,该村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绝对困难户有66户,占全村总户数26.4%,贫困人口达467人,近五年均列入潮阳区贫困村之一。目前,该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村庄城镇化功能低,交通方面仅有一条1.33公里的机耕路与岩前村相通,是至今未通上中巴车的行政村。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里溪村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里溪村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单一的种植业,有林业种植和农业种植,近三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普遍没有主导产业,工业基本空白。农业种植方面:农民从事传统的农业种植,如只种水稻、番薯、油菜等,林业种植有杨梅、橄榄等。里溪村山地很多、但能发展林业生产的山地不多,占整个山地种殖面积23.1%。从市场交易行为来看,村民只能出售单一的农副产品,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二)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年龄结构不合理和素质低。调查得知,本村外出劳动力545人,占全村劳动力75%,留村人力资源表现为:劳动力素质低和中青壮年少。在家人口除少数替人打工、农业养殖的劳动力外,以老、弱、病、残居多。呈“两多两少”的特征:即老年多、弱、残多;中青壮少,能人少。在村劳动力素质方面:农民与养民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低,农业种植和林业种殖技术经验普遍缺乏,真正懂科技知识的人很少。
(三)交通问题制约当地经济发展。里溪村所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至今未通上中巴车,到集镇办事或外出时,只能靠三轮车到西胪,再乘中巴车到潮阳。因此,给当地老百姓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同时,制约本村经济的发展。
(四)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只是按政策规定收取的部分款项,而有些款项难以收取,只有拖欠,导致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较困难。据调查,自免收农业税后,里 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很少,主要来源于村民上交提留款。西胪镇35个村居,而里溪村是西胪镇35个村居中集体经济最薄弱的行政村。2009年1-4月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00元。目前,全村没有一家成型的村办企业。
(五)困难户自身素质较差,原始积累少。里溪村的困难户已受政府低保保险。这些家庭经济收入普遍较低,每户收入均在2000元以下,家庭负债较为普遍。生活基本上考自种的大米和蕃薯维持生活。
(六)小农意识浓厚,安于现状,不求发展。在农业种植方面,村民一直以来采取简单传统的农业种植。在林业种殖方面:大部分只种杨梅,对其他果林不求发展;同时,许多村民没有把握政府提供的新发展机会,未能拓宽的种殖空间和种植方式,未能多业发展,存在对老作业方式的过分依赖和对政府过分依赖思想。
(七)村两委干部开拓进取精神不够。在调查中群众反映,现在村干部都为自己当官。就是说,为自己考虑事情多一些,而如何为壮大村级经济和发展经济考虑问题少一些。在发展上,村干部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而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带领村民开展扶贫济困,脱贫致富,发展生产,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或计划可操作性不强。任期内积极向上争取扶贫政策、扶贫资金,多年来,本村没有很好利用扶贫资金发展成一个主导产业。
三、对策与思考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里溪村经济困难主要原因是受简单农业种植和林业生产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大量的经济困难 户。这种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困难户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扶持。只有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引导和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及困难户树立信心和勇气才能摆脱困境,达到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目的。为此,要加快贫困村尽早脱贫,笔者认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贫困户、贫困村早日脱贫。
(一)充分发挥本村现有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发展思路。(1)农业方面: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姜薯的种植面积,引进并发展其他经济效益高的作物等;(2)林业方面:做好山字经,开发山里资源,引导村民开发边远的山地,扩大杨梅等经济林的种植,种植中药材、花卉等高效益的作物。(3)养殖方面:扶植生猪及三鸟养殖等。
(二)解决基础设施问题,特别是交通问题。要多方筹集资金,采取村自筹及争取上级政府支持资金,扩大机耕路面并铺上水泥路面,既能解决群众交通不便,又能促进村里脱贫致富;更换老旧的输电线路,增大村口变电站的容量等。
(三)优化扶贫项目,实施定点扶贫。几年来,政府积极实施帮扶奔小康的政策,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效。目前,政府应加大扶贫政策的实施力度,把握资金投向,做到有项目才给资金,力求扶贫资金出效益。政府部门在结对帮扶中,除资金外,重要一环还要给“点子”,要深入贫困村制订切实可行的脱贫实施计划。
(四)依托市场,找准路子。一是要遵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市场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集体或农户的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与各类企业联姻,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形成长期有 效的对接,共建村级经济发展项目,发展适用对路的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要找准发展的好路子。在发展集体经济时,一定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培育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点,强化自我造血功能。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兴办规模适度、项目适宜的企业。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里溪村的杨梅、姜薯等,都是很好的资源优势,但还没有转化为可观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以全民创业为契机,鼓励和支持农村干部带头创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发展生产,实现生产脱贫。政府要加大扶贫措施的落实,帮助村两委做好农民观念转变工作,积极引导困难户因地制宜,开发种植中药材,反季节蔬菜、花卉、经济林,发展饲养品种适宜的家畜和家禽,扩大收入渠道。特别要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引领发展,鼓励农村能人兴办产业、创办企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五)农村信用社和村级经济加大对困难户的扶持力度,实行“造血”功能扶贫。贫困村中的困难户和一般农户要求饲养猪、羊、鸡等,普遍缺乏资金。据群众反映,目前贷款有一定难度,手续也较复杂。农村信用社对小额贷款应简化手续,积极予以支持和帮助。针对村级经济较好的贫困村,对困难户饲养猪、羊、鸡等,给予扶持资金。只有村民富了,村级经济才能壮大,才能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
(六)壮大村级经济,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实施“领头”扶贫。村干部是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几年来,我区广大村干部工资报酬有了一定提高。但针对贫困村村级经济薄弱,村民收入低,公务费难于收取,村干部工资报酬难于 兑现,如里溪村干部近四年没有领取工资。要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发挥领导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帮助部分贫困村兴办一、二个实业,发展主导产业,以进一步壮大村级经济,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
(七)实施扶贫监测体系,拟订扶贫计划,实施规范扶贫。对贫困村和困难户的社会服务体系、生产、分配、消费、积累、保障等有关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切实掌握贫困村和困难户的实际情况,制订扶贫计划,确定扶贫年限,分批分期有针对性的扶贫机制和措施,使扶贫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八)优化干部,强化管理。一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村干部的选拔配备及管理工作,在村干部的选拔上,关键是要选好支部书记,同时要广开视野,发扬民主,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选进班子。注重人才的引进,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等政策优势,积极引进优秀的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兴业,充实村级人才队伍,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对乡土人才实行技能培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基地,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并举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题讲座,增强村干部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根据村级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和出台一些专项性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能和岗位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有效解决村级财务管理上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村两委要定期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财务工 作,及时准确地将村级财务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听取意见。在大力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要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执行村级招待“零支出”制度,加强清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资产增值机制。发挥乡镇村级财务代理管理职能,全面实施村主要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和职能部门不定期的督查等制度。建立新增债务责任追究机制,严控举债搞建设行为。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真正让广大农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完善监督机制,成立以村民为主的监事会,对村级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实行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预防和制止农村腐败现象发生,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建立和完善对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的制度,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扶贫是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的是在政府有计划的实施扶贫政策的同时,里溪村的困难户能积极发挥主动能动性,转变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争取在更短的时间内挤身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来,达到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参考书目:
李俊伟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7
内容提要
近几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政策,各级党政积极落实结对挂钩帮扶行动,农村脱贫人口逐年增多,扶贫政策成效明显。但由于种种因素,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村和贫困户,需要引起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继续实行帮扶。本文以里溪村为例展开调查,深入地分析了里溪村贫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全民小康社会而努力。
第五篇:农牧民转移的思考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三农”问题可以概括为农业落后,农民贫困,农村不稳,其核心是农民问题,最直接的表象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实质是农民的就业问题,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在决策层和经济理论界已取得了共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有的还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来抓,这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绵阳市2003年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达92万人,占全市农村总劳动力245.5万人的37.5%,创劳务收入37.8亿元,农民人均实现劳务收入89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9%。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出现了加快转移步伐,提前进入非农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做法,另一方面,大量的就业岗位又找不到人员,出现“民工荒”的现象。殊不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要健康有序地开展此项工作,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思考。
一、转移主体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成为制约转移程度的瓶颈。
一是我国多数农民思想观念保守,法律意识淡薄,小农意识强烈,重土厌迁,小富则安,缺乏风险意识和投资创业精神。许多农民认为土地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保障,不愿意离开土地,忽视或者没有意识到土地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是一种可以流转的商品。这些落后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践证明,思想观念改变与否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构成直接制约和影响。
二是转移主体的文化素质较低。据我们对2003年绵阳市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6%,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人才仅15.7万人,占6.96%。影响着转移的程度和步伐。(1)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要求。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而质量要求却又在不断提高,这样,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门槛有所提高,要转移出去相对来说比较困难。(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影响了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妨碍了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只能实现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近年来,外出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增加,但他们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敢完全摆脱农业,放弃土地承包权,仍然利用闲暇时间或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绝大多数已转移的劳动力,属于亦工亦农型,就业岗位并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低层次转移,一旦受到国家大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就很容易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回流的现象。可见,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二、转移载体的承受能力不足,制约着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进度和规模。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遵循比较利益原则,即它的流动由工资收入高低导向,而工资收入的高低又取决于吸纳劳动力的载体的发展情况。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般来说有三大去向: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大中城市。一是乡镇企业数量较多,但层次偏低,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大部分经营状态不佳,自身职工的解决尚且困难,更遑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二是小城镇建设质量不高,一些地方为了“政绩”,用行政手段“造城”,结果是无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作支撑,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滞后,实际上是“有城无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极其有限。三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建设提供不足,就目前的水平尚且无法覆盖到已在城市就业和即将来城市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加之现在有的地方搞城市建设,却没有适当的产业支持,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解决就很困难,更无法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的就业供给。
三、农民工没有完全地享受到公民的平等权利,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农民工数量截止目前已有一亿之众,数量虽然巨大,但是,却长期处于弱势群体。比如,不平等的就业权利、不平等的生活权利、就业存在着身份歧视、生活存在着户籍歧视。在就业条件、就业范围、工作报酬、劳
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不到公民的平等待遇,如就业户口限制、就业职业限制、同工不能同酬、同工不能同保障等,甚至连一点廉价的工资还经常拖欠无法按时兑现。
四、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与农村教育程度高度相关,在农村,传统思想的禁锢与经济发展的落后造成了其教育质量的低下进而人力资本存量不高。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劳动力大量输出,另一方面留守农业的劳动力素质得不到提升,前景堪忧。现行的教育体制落后的农村要使劳动力素质提高,广大农民显得力不从心。现在实施的各项杯水车薪的培训项目又存在各自为战,投入重复,多头培训的不良现象。第三是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民劳动技能的提高和职业几能的鉴定缺乏完善的服务。
五、农村劳动力资本流动的负作用日益明显。
从供给角度看,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非农村中真正剩余的无效劳动力,而是身体素质较好,知识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中坚力量,促使他们转移出来的动力与其说是农村就业的饱和,不如说是城乡预期比较收入差异的扩大。受此影响,一方面加剧了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竞争程度;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村中宝贵而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断减少。据绵阳市的资料显示,2003年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20-40岁的劳动力占90%左右。从需求角度看,现代化的非农产业就业能力的增强需要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结构的不断调整,而工资水平的上涨刚性使得在资本、劳动双重过剩的情况下,资本的边际成本相对较小,从而雇主们不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更愿意追加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这使劳动力需求处于萎缩状态。结果是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影响经济安全,又造成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力资本逐渐贬值的局面,这样的负面效应是盲目转移所必须重新审视的。
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选择。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要有效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遵循稳健原则:一是转移应以不构成对农业产业人力资本的掠夺为限;二是转移改变了经济社会结构,配套改革必须跟上;三是对待转移问题应该积极,但不能着急;四是转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就业载体的承受能力;五是转移的同时应当巩固、防止回流。本着这样的原则,我们应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平稳转移开辟一条供给有方、制度跟上、内部消化,外部吸纳,国际转移的通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离不开非农产业的拉力,农业内部组织的改造及技术进步的推力共同作用。但在目前条件下,与其在城镇拉力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高层次转移,不如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立足农村、农业,积极在农村创造条件,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浅层次转移。即农业内部转移(它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养殖业等方面转移)和农村内部转移(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
(一)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1)农村教育思想现实化。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接受新鲜事物的动力不足,单靠宣传先进教育理念是很难转变的,强制转变更不是办法,唯一的途径是通过正确的引导、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实惠。(2)农村教育投资多元化。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规模在进一步扩大,需要不断改善教学设施和引进高素质的师资,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这仅凭政府财政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应发掘社会组织、机构、企业及个人的教育投资渠道,充实教育资金来源。(3)农村教育方法多样化。根据我国国情,农村大部分学生今后的出路不是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而是务工务农。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的教育应当是基础教育、大众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兼带动发展成人教育,在保证基础较好的学生能顺利升学的同时,更要满足无法升学的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需要,以使之在农业和非农产业岗位上能胜任工作。(4)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体系。(5)调整不合理的制度设置和政策规定,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公民应有的平等权利。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农业内部就业领域。农业是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但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业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产业,而仅仅是一个生产部
门,农业再生产各个环节--产前、产中、产后的内在联系被截断,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相脱节,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造成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而且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渠道仅限于生产部门,大大降低了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所以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形成一种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服务部门等多渠道就业的新局面。
(三)顺应历史潮流,调整制度、政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效转移铺平道路。当前,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很多制度已成为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桎梏,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制度的合理变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铺平道路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1)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减小阻力。(2)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解决农民转移的后顾之忧。(3)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提供制度保障。主要是加快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改革。
(4)推进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体系改革,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和素质。
(四)鼓励和支撑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以优势产业支撑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开拓大中城市就业门路,有层次地引导非农产业载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很大部分要靠非农产业载体的吸纳。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发展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农产品加工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非农产业发展,扩大农村剩余劳动的初级转移,有效地锻炼劳动力素质,为高层次转移、彻底转移创造条件。
(五)提高信息化水平。当前,农村有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想转移出去,但由于信息不灵,要么无奈地困守在土地上,要么盲目流动。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劳务信息,帮助他们实现有效转移。要在规范现有的各种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中介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信息、咨询、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系列服务,使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在着力抓好地区性、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同时,大力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并逐步开拓国际劳务合作市场,全方位为转移劳动力提供各类法律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