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对策(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08:1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对策》。

第一篇:关于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对策

关于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对策

靖江市人民政府城南办事处

城南办事处现有新疆维吾尔族、蒙古、壮、苗、满、土家族等6个少数民族共7人,均以婚进形式进入我办事处。根据市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 ,通过走访基层、调查研究、典型分析等多种形式,就加快推进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办事处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基本状况及成因分析

近几年来,我办事处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少数民族扶贫帮困工作。党委、政府每年组织发动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参与少数民族扶贫帮困工作,开展系列针对少数民族贫困户的“送温暖”活动和针对贫困学生的“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等。经过多年努力,我办事处少数民族扶贫帮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我办事处内现有少数民族家庭7户,其中有3户为贫困户家庭,其余4户家庭经济状况较好。

分析我办事处三户贫困户致贫的主要成因,大致如下:

1、谭纪花家庭:谭记花为壮族人,原籍广西中山,以婚进方式落户我办事处鼎新村十二组,其丈夫于2007年在家修建房屋时,不慎摔落致

经常性地开展残障康复服务和系列助残活动。

4、援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就学。各企业、事业单位定期组织捐款爱心活动,对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学生实施捐资助学活动,防止出现因贫辍学的情况。

5、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困难。应切块定向帮扶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或将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纳入特殊救济计划,使这一群体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民政部门优先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改造危房和解决生活困难。对家庭赡养困难的老龄少数民族,政府安排进社会福利院、敬老院。

6、加强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动员社会援助。要拓宽帮扶渠道,动员社会方方面面都来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坚持并完善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同时广泛开展向少数民族群众献爱心活动,动员热心于民族工作的部门、组织和个人(特别是少数民族企业家)捐钱捐物。

加强少数民族帮扶工作不仅是提高少数民族户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巩固民族的团结、平等,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少数民族扶贫帮困工作不仅仅是各级统战部门和民族事务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广泛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更需要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社保、教育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共奔小康!

第二篇: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栏 目 树 形 导 航

您现在的位置: 尉犁县科技信息网 >> 专家顾问团 >> 专家顾问团 >> 正文

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路和对策热★★★【字体:小 大】

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佚名专家顾问团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521更新时间:2007-5-20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党的十六大强调在农村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要增强集体经济实力。这一强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农村的一大创举,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度分离的一种形式,其间,农村集体经济仍然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在农村经济总体快步发展的同时,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止不前,有的地方对发展农村经济重视不够,导致村集体经济有名无实成了空壳,无力开展对农村生产经营的服务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出现的一些矛盾,都与农村集体经济脆弱有关。

在我县,共有七乡两镇49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行政村),农村人口3.39万人,2005年人均收入4577元,在49个村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30个,占总村数的61%,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4个,收入在5—10万元的村8个,5万元以下的18个,收入最高的村可达38万元,其余在几千元至上万元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没有收入的村19个,占总村数的39%,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为此,县农经站对怎样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进行了调研走访,从接触到的群众和大部分干部中了解到,他们认为当前的农村工作比较难做,因为集体经济实力小,有的是空壳,所以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是找村集体或村干部解决,而是直接找银行或信用社贷款,村干部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挑战。另根据调查统计,全县村级债务1298.5万元。而债权仅为735.06万元,债务大于债权,由此推断,空壳村的比例会更大。

在调查中,当问及农村工作难做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好有无关系时,多数干部认为有一定关系,他们说我们手中没钱无法为群众办事。当提及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切实为农民办实事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回答不上来。综上所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人心所向,但缺少的是清晰的思路和发展的路子。怎样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现提出以下思路和对策。

一、认识上必须清醒,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非常必要,意义重大,其

一、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包含着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集体

经济。其

二、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有强而力的集体经济去为农民服务,去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事情,否则农民增收难以保持稳定。其

三、进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积累资金,而积累资金靠向农民摊派是不行的,因为违反政策,所以只有加快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才是根本之策。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我们都要有清醒的认识,都要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二、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素质,这种培训应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科学文化素质培训,可以通过农广校进行干部学历的培训,解决有些村干部文化偏低的现象。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培训,以利改变观念,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本领。三是强化岗位培训,利用县乡党校为阵地,每年对村的支部书记等主要干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可涉及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市场经济知识,涉农法律和WTO知识。四是实行挂职锻炼的方式增长才干。选拔一些优秀的村支部书记或村主要领导到外县(市)去挂职,也可在本县发展集体经济较好的村跟班学习,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在实践中增长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

三、拓宽用人视野,大力探索选拔村干部的路子,可选拔政治素质好,有经营管理能力,热心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并愿意回报村的各类企业、经商人才当村两委领导,选拔县乡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中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充实到村级组织,也可选拔愿意带领群众致富的个体户、种植大户和党员经济人充实到村级组织,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素质。

四、积极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我县每年都有大量的农田林网化面积,经过多年的定植,已有相当一部分林地积累,目前,全县大田、路渠边种植的林带对增加集体收入潜力较大,可考虑这方面的挖掘。

五、进一步完善集体机动地、水面、果园、荒地等专业承包,为

提高透明度,可采用竞标的方式进行承包,增加集体收入,同时对承包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收足承包金。

六、采取多种形式盘活集体资产存量,对集体固定资产重新登记,对村属所有的砖厂、面粉加工厂、扬水设施(站)、农业机械、自来水厂、牲畜、林木、排灌渠道等集体资产明晰产权,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保证保值增值。同时要对闲置的房屋、村的靠街门面房等可采取收取租金的形式加以利用,从盘活资产存量上增加集体收入。

七、依靠区位优势增收,交通沿线或离县城较近的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服务业,增加一部分集体收入。

八、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的兴办村办小企业和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及服务实体。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可以从小做起,逐步发展,集体经济收入好,资金雄厚的村可以采取强村联合,兴办股份制联营公司进行产业化经营,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既为农民提供了服务,又增加了集体收入。

九、充分利用农业项目资金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近年我县的土地整理项目要加以充分利用,项目工程增加的土地、打出的机井等可对外承包,增加集体收入。

十、规范集体资金管理,严格控制集体资金的支出范围,在当前,首先是保证转移支付等村级资金落实到位,不得改变集体资金的性质,不能以集体资金来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或解决其他的短缺,确保村有乡管村用。其次是属于村集体的应收欠款应及时签定还款协议,抓紧落实到具体债务人,坚决防止集体资金的流失,一但时机成熟,应及时抓紧进行回收,这是一笔可观的数额,收回以后,既解决了村里的负债问题,又壮大了集体经济。

十一、强化管理监督,进一步规范村干部行为,乡镇每年对村两委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提出发展集体经济的量化指标和奖惩办法。做好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从开源节流上增加集体收入。

十二、按照新政办发(2004)128号文件精神,加快地下水和四荒资源的开发。目前,最有效和便捷的办法是每村能有一块集体经营的土地(200亩左右为宜),用于定植果园或对外承包,扩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另外对清理出的企事业单位或公职人员占地,交还给村组织对外进行承包,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十三、提高待遇,强化激励措施,应对那些发展集体经济作出贡献,又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村干部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为村组干部添希望,增信心,鼓干劲。对政治素质高作为大的干部优先进行选拔,对在村组工作多年,年龄偏大且有实绩的同志,可通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形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提高他们的工作干劲和积极性。将村干部的升降去留与工作实绩挂钩。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工作机制。为了更好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乡镇在审批工资时有必要加大实绩工资的比例,使村干部的报酬与村集体收入直接挂钩。

当然,无论采取那种方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需要认真严格的把握政策,处理好一些关系,做到既积极又稳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步积累,一是要坚持正确的途径,因地制宜,选择能发挥当地优势项目作为起点,走“以资源换资金,以存量求增量”之路,切不可平调农民资产,坚决防止侵犯农民合法权益。二是要处理好壮大集体经济与管好用好集体资金的关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的服务和惠及农民,与此相悖的任何做法都必须防止,要在严格管好的同时提高集体资产、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上级各有关部门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给予多方面的鼓励,鞭策和扶持,努力做好促进工作。

专家顾问团录入:kjjqtxc责任编辑:kjjzcm

上一篇专家顾问团: 香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下一篇专家顾问团: 关于加快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

主办:尉犁县科技局尉犁县科技局办公室制作维护

地址:尉犁县解放路18号E-mail:ylxkjj@126.com

第三篇: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对策与思考

关于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思考

-----浅析西胪镇里溪村贫困的原因及对策

郑楚贤

关键词

贫困村 脱贫 加快 小康

近几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牵头各市县有关部门积极实施结对挂钩帮扶奔小康计划,农村脱贫人口逐年增加,扶贫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由于人口、乡镇、村庄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农、牧、渔生产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区尚有相当数量的贫困村和困难户,西胪镇里溪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如何使这些贫困村和困难户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能够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本人结合在大专函授学习的知识,结合地方实际,就里溪村的贫困原因及转变对策展开调研。

一、里溪村的基本概况

里溪村位于小北山中段,离西胪镇约8公里,地处岩前村与龙溪村、尖山村之间的山坳里,是西胪镇一个较小的行政村,全村共有220户,户籍总人口约1100人,劳动力650人,耕地面积210亩(其中水田面积120亩),山地面积1250亩,本村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村民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经商、农业或养殖收入。据调查,该村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绝对困难户有66户,占全村总户数26.4%,贫困人口达467人,近五年均列入潮阳区贫困村之一。目前,该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村庄城镇化功能低,交通方面仅有一条1.33公里的机耕路与岩前村相通,是至今未通上中巴车的行政村。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里溪村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里溪村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单一的种植业,有林业种植和农业种植,近三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普遍没有主导产业,工业基本空白。农业种植方面:农民从事传统的农业种植,如只种水稻、番薯、油菜等,林业种植有杨梅、橄榄等。里溪村山地很多、但能发展林业生产的山地不多,占整个山地种殖面积23.1%。从市场交易行为来看,村民只能出售单一的农副产品,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二)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年龄结构不合理和素质低。调查得知,本村外出劳动力545人,占全村劳动力75%,留村人力资源表现为:劳动力素质低和中青壮年少。在家人口除少数替人打工、农业养殖的劳动力外,以老、弱、病、残居多。呈“两多两少”的特征:即老年多、弱、残多;中青壮少,能人少。在村劳动力素质方面:农民与养民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低,农业种植和林业种殖技术经验普遍缺乏,真正懂科技知识的人很少。

(三)交通问题制约当地经济发展。里溪村所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至今未通上中巴车,到集镇办事或外出时,只能靠三轮车到西胪,再乘中巴车到潮阳。因此,给当地老百姓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同时,制约本村经济的发展。

(四)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只是按政策规定收取的部分款项,而有些款项难以收取,只有拖欠,导致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较困难。据调查,自免收农业税后,里 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很少,主要来源于村民上交提留款。西胪镇35个村居,而里溪村是西胪镇35个村居中集体经济最薄弱的行政村。2009年1-4月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足300元。目前,全村没有一家成型的村办企业。

(五)困难户自身素质较差,原始积累少。里溪村的困难户已受政府低保保险。这些家庭经济收入普遍较低,每户收入均在2000元以下,家庭负债较为普遍。生活基本上考自种的大米和蕃薯维持生活。

(六)小农意识浓厚,安于现状,不求发展。在农业种植方面,村民一直以来采取简单传统的农业种植。在林业种殖方面:大部分只种杨梅,对其他果林不求发展;同时,许多村民没有把握政府提供的新发展机会,未能拓宽的种殖空间和种植方式,未能多业发展,存在对老作业方式的过分依赖和对政府过分依赖思想。

(七)村两委干部开拓进取精神不够。在调查中群众反映,现在村干部都为自己当官。就是说,为自己考虑事情多一些,而如何为壮大村级经济和发展经济考虑问题少一些。在发展上,村干部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而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带领村民开展扶贫济困,脱贫致富,发展生产,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或计划可操作性不强。任期内积极向上争取扶贫政策、扶贫资金,多年来,本村没有很好利用扶贫资金发展成一个主导产业。

三、对策与思考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里溪村经济困难主要原因是受简单农业种植和林业生产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大量的经济困难 户。这种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困难户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扶持。只有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引导和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及困难户树立信心和勇气才能摆脱困境,达到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目的。为此,要加快贫困村尽早脱贫,笔者认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贫困户、贫困村早日脱贫。

(一)充分发挥本村现有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发展思路。(1)农业方面: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姜薯的种植面积,引进并发展其他经济效益高的作物等;(2)林业方面:做好山字经,开发山里资源,引导村民开发边远的山地,扩大杨梅等经济林的种植,种植中药材、花卉等高效益的作物。(3)养殖方面:扶植生猪及三鸟养殖等。

(二)解决基础设施问题,特别是交通问题。要多方筹集资金,采取村自筹及争取上级政府支持资金,扩大机耕路面并铺上水泥路面,既能解决群众交通不便,又能促进村里脱贫致富;更换老旧的输电线路,增大村口变电站的容量等。

(三)优化扶贫项目,实施定点扶贫。几年来,政府积极实施帮扶奔小康的政策,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效。目前,政府应加大扶贫政策的实施力度,把握资金投向,做到有项目才给资金,力求扶贫资金出效益。政府部门在结对帮扶中,除资金外,重要一环还要给“点子”,要深入贫困村制订切实可行的脱贫实施计划。

(四)依托市场,找准路子。一是要遵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市场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集体或农户的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与各类企业联姻,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形成长期有 效的对接,共建村级经济发展项目,发展适用对路的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要找准发展的好路子。在发展集体经济时,一定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培育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点,强化自我造血功能。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兴办规模适度、项目适宜的企业。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里溪村的杨梅、姜薯等,都是很好的资源优势,但还没有转化为可观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以全民创业为契机,鼓励和支持农村干部带头创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发展生产,实现生产脱贫。政府要加大扶贫措施的落实,帮助村两委做好农民观念转变工作,积极引导困难户因地制宜,开发种植中药材,反季节蔬菜、花卉、经济林,发展饲养品种适宜的家畜和家禽,扩大收入渠道。特别要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引领发展,鼓励农村能人兴办产业、创办企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五)农村信用社和村级经济加大对困难户的扶持力度,实行“造血”功能扶贫。贫困村中的困难户和一般农户要求饲养猪、羊、鸡等,普遍缺乏资金。据群众反映,目前贷款有一定难度,手续也较复杂。农村信用社对小额贷款应简化手续,积极予以支持和帮助。针对村级经济较好的贫困村,对困难户饲养猪、羊、鸡等,给予扶持资金。只有村民富了,村级经济才能壮大,才能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

(六)壮大村级经济,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实施“领头”扶贫。村干部是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几年来,我区广大村干部工资报酬有了一定提高。但针对贫困村村级经济薄弱,村民收入低,公务费难于收取,村干部工资报酬难于 兑现,如里溪村干部近四年没有领取工资。要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发挥领导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帮助部分贫困村兴办一、二个实业,发展主导产业,以进一步壮大村级经济,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

(七)实施扶贫监测体系,拟订扶贫计划,实施规范扶贫。对贫困村和困难户的社会服务体系、生产、分配、消费、积累、保障等有关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切实掌握贫困村和困难户的实际情况,制订扶贫计划,确定扶贫年限,分批分期有针对性的扶贫机制和措施,使扶贫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八)优化干部,强化管理。一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村干部的选拔配备及管理工作,在村干部的选拔上,关键是要选好支部书记,同时要广开视野,发扬民主,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选进班子。注重人才的引进,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等政策优势,积极引进优秀的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兴业,充实村级人才队伍,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对乡土人才实行技能培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基地,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并举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题讲座,增强村干部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根据村级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和出台一些专项性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能和岗位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有效解决村级财务管理上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村两委要定期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财务工 作,及时准确地将村级财务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听取意见。在大力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要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执行村级招待“零支出”制度,加强清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资产增值机制。发挥乡镇村级财务代理管理职能,全面实施村主要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和职能部门不定期的督查等制度。建立新增债务责任追究机制,严控举债搞建设行为。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真正让广大农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完善监督机制,成立以村民为主的监事会,对村级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实行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预防和制止农村腐败现象发生,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建立和完善对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的制度,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扶贫是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的是在政府有计划的实施扶贫政策的同时,里溪村的困难户能积极发挥主动能动性,转变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争取在更短的时间内挤身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来,达到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参考书目:

李俊伟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7

内容提要

近几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政策,各级党政积极落实结对挂钩帮扶行动,农村脱贫人口逐年增多,扶贫政策成效明显。但由于种种因素,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村和贫困户,需要引起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继续实行帮扶。本文以里溪村为例展开调查,深入地分析了里溪村贫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全民小康社会而努力。

第四篇:加快我县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加快我县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作者: | 来源: | 浏览:403次 ]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文式

在如何服务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才的支撑作用方面,隆安与周边各县区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着较为突出的问题。现结合隆安实际,就如何加快隆安县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一、当前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人才总量不足。

(二)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支撑力明显不强。

(三)人才队伍建设受体制机制的制约较为明显。

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我们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抓住全区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机遇,重点解决当前制约隆安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一)统筹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扩大人才总量。

一是建立强有力的党管人才工作体系。健全人才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把党管人才的目标责任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纳入考核,形成党政齐抓人才、组织部门抓高层次拔尖人才、相关部门抓系统内重点人才、基层党组织抓一线广大人才的工作局面。二是发展经济创优人才发展平台。以华侨管理区、驮堪自给农场为平台,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提升县域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围绕南百高速、二级公路以及隆南大道、隆安至小林二级公路、右江两岸环江路,进一步美化、亮化县城,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县城经济圈,使隆安真正融入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中,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三是全方位多渠道吸纳优秀人才。一方面要加大人才招聘力度。二方面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三方面努力创优县外人才服务基层。

(二)盘活现有人才,全面提高整体能力和水平。

一是实施大规模的人才培训,努力提高人才整体素质。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快速成长。三是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政策。

(三)坚持改革创新,勇于突破制约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和制度障碍。

1、要敢于打破身份限制,在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上取得新突破。一是打破干部身份的限制。要不拘一格选人才,不管其是机关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身份,都应该有同等的机会可以选拔到能发挥其能力、特长的领导岗位上来。二是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才要大胆选拔任用,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三是丰富后备人才的来源渠道,尽量向基层一线干部倾斜。对选派到基层锻炼多年优秀大学生“村官”,可以列为乡镇党政领导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经组织考察,符合提拔条件的可直接选进乡镇领导班子。

2、要敢于打破编制限制,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上取得新突破。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通过调剂县乡不同行业的空编数的办法,挤出一定的编制,专用于招聘县乡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

3、要大胆探索和建立人才队伍建设绿色通道,在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上取得新

突破。

三、培育基地型人才的对策措施

经济的发展与人才的增长,是相辅相成和互为支撑的。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国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提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重大任务和工作目标,突出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做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为此,我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把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纳入优先位置。

1.确立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目标

政府及企业要进一步强化人才观念,要有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把开发人才资源作为我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一项首要而紧迫的任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立起请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用人机制,树立起“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用人观念。经过5年的努力达到:50%以上的大企业经营者具有MBA学位或同等学历;2000以上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大专院校的职业培训;引进50名高级人才;拥有10000名外贸人才;输送50000名合格的技能工人;选派100名经济管理干部到国外培训学习。

2.全面推行按智分配

要破除论资排辈,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制度。企业内部分配要向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和关键岗位人员倾斜,改革现行的工资待遇主要与职位身份挂钩的做法,逐步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实行按技术要素分配制度,允许优秀人才以专利、专有技术等形式获得收益;允许优秀人才以技术入股形式收取股权权益;允许优秀人才以智力资本形式获取收益。推行按管理要素分配制度,经营者无形资产可以折成股份入股;对经营者试行股票期权激励,适用对象除经营者外,还可扩大到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国有资产增值部分进行分配,允许对国有资产增值部分由经营管理人员享受一定比例的分配权。

3.积极推进企业经理职业化

一要大力营造有利于职业经理人集聚和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要尽快建立嘉兴市国有资产委员会,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表彰、宣传等手段提高经营者的政治与社会地位,营造一个尊重他们的知识与才干、理解他们的艰辛与创造性劳动、正确对待他们较高薪酬与待遇的舆论环境,激励他们创业的热情。二要积极鼓励企业经营者深造学习。政府要引导和支持企业经营者提高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可考虑将部分财政技改贴息专项资金(工发资金、中小企业扶助资金)转到支持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工作上来,尤其是选派优秀企业家和优秀中青年企业后备经营管理者到国内知名学府攻读学位、进行高级工商管理研修和赴国外进行中长期培训,可采用企业出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的办法加以解决。三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和经理人市场,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中心既要掌握我市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又要积极推荐我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上海国家经理学院和上海市职业经理人资格培训认证,实行资格证书互认,确立我市经理人市场的进场标准,建立企业与职业经理人双向选择的平台,加快推进我市企业经营者职业化的进程。

4.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合作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合作模式,是解决我市高层次研发人才不足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我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把这项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是要以更优惠和宽松的政策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紧密携手,形成以大科研凝聚和培养人才的机制。今后5年内,我市要围绕培育和建设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六个高加工度制造业基地和改造提升五个优势传统制造业基地,建立50个省级以上企业、行业技术中心,其中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企业尤其是从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及重化工业产业的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二是要促进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用于技术开发的费用不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5%,大型企业和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的企业不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3%,其他企业不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1%,保证产学研活动的开展。三是要重点培育并增加博士后工作站的试点企业。今后5年内,要建立博士后工作分站10个以上。

5.加快培养本土技能型人才

从目前情况看,我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是技能型人才短缺,而数量众多的技能型人才的解决又不可能通过劳务和人才市场引进来解决。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人才,提高劳动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校企紧密结合、企业共同参与教育的职教新体制。要使职业教育真正体现出特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须建立一种由校企共同参与教育的机制,改变目前学校相对孤立封闭式教学状况,使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岗位能力要求等方面与市场用人需求紧密结合,使培养的学生成为企业受欢迎的实用型人才。对企业而言,通过建立这种联合教育机制,主动参与教育,把用人需求与教育培养的目标接轨。二要建立以行业为代表的多功能实训基地。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完成岗位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因此建立多功能的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多功能的实训基地的建立提倡以学校实训基地为基础,把学校单方面的建设变为由学校与企业共建的方式,企业与学校共同创设一个与生产实际接近的职业环境,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实际训练。三要建立和实行企业职业培训师执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我市企业的职业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管理和师资条件。

6.创造优秀人才安居乐业的基础条件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优势产业集聚人才,除了企业自身不断努力外,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居住、创业环境。一是根据我市产业布局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制订和完善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措施,不断扩大引进人才专项资金的规模,不断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应,在引进人才的住房安置、生活补贴等方面要以周边城市作比较,不断发展提高。二是针对嘉兴在长三角人才一体化过程中处于人才和智力需求方的弱势地位,利用好嘉兴区位优势,通过打造新的平台,引进国内著名的大专院校和研究所,进而带动引进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三是提高嘉兴城市的品位和文化魅力,增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打响“人居嘉兴、创业在嘉兴”的口号,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更加优美城市环境,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具有更良好、安全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享用更加完善、更加舒适的基础设施,使嘉兴城市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较好的声誉、较高的公认度。(摘自嘉兴经贸信息网2003-11-25)

四、人才服务

制定开放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全方位、一体化的人才服务网络;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环境吸引人、以环境留住人。

(一)生活保障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新。制定实施《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专项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鼓励高层次人才来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和工作的意见》,建立“党政领导直接联系高端人才”、“政府特聘专家”、“专家委员会”等工作制度。构建全流程的公共服务链,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依托海外学人分中心,为海外高端人才居留、出入境通关、落户、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子女就学、住房等提供一站式服务。探索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来新区发展的住房保障机制,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员工住宿难问题。

(二)事业发展

破除不利于人才发展的机制性障碍,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机制。实施统一的人才政策,每年设立“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人才工作发展需要建立相应增长机制,形成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新区人才政策体系和资金保障体系。

建立人才资本投入增长机制,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建立科研经费匹配制度,对获得国家和北京市资助的科研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匹配。鼓励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引进紧缺人才,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加大对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资金,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国内外考察和学习机会。鼓励企业建立职业年金计划,提高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与保护,积极支持高层次人才申请国外专利。建立高层次人才建设领导责任机制,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满意度调查和工作评估,建立各级领导干部听取高层次人才意见的“直通车”制度。加大突出贡献人才表彰力度。吸收符合条件的海外人才参加政协、青年联合会、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和组织。遴选一批符合条件且本人愿意的高层次人才担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咨询专家。

第五篇:加快发展北海特色旅游业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加快发展北海特色旅游业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8-

1信息来源:

内容提要:北海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通过对北海十几年来旅游数据以及与广西和区内其他城市进行对比分析,预测出我市旅游的发展前景,找出我市旅游发展的结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主题词:北海 旅游 对比分析 思路对策

一、北海旅游业的基本概貌

北海是北部湾畔的一颗明珠,拥有清新逸人的生态环境、风光旖旎的美丽景色和浓郁独特的南海风俗。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北海定为全国11个国家旅游王牌景点之一。市委市政府已经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并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来培育。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主导型”战略,坚持“不求大,但求美”的原则,按照“一体两翼”的布局(即以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中区改造、西区旅游设施和外沙海鲜岛建设为主体,以涠洲岛及星岛湖、红树林开发为南北两翼),推进滨海旅游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工程。目前我市旅游业已形成一定的格局,呈现出自己的特色:一是旅游生产力初具规模,由接待型行业逐步转变为行、住、游、食、购、娱于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旅游业总体增长速度已高于全区平均发展水平。二是采取政府主导、业主开发、资本运作的方式,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将较为分散的景点开发培育为唯我独有、唯我为优的“拳头”产品。目前银滩中区改造和外沙海鲜美食城已初见成效。三是政府扶持,鼓励企业进入旅游业发展。近两年来,各种所有制企业投入景区(点)建设资金8800万元,投资兴建饭店、宾馆资金4.3亿元。四是植入网络经营新理念,开展旅游宣传促销。除了开通北海旅游网站以外,在《北海市政府公共信息网》和《北海经济信息网》都制作了旅游网页,构建快速、便捷的宣传促销网络和旅游公共信息系统。到目前为止北海旅游网站访问量已突破20万人次,70%的散客通过旅游网站服务到我市旅游。五是推进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较好地营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举办挪威三文鱼美食节、越南歌舞、古巴球赛等活动。六是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造就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生态景观,催生绿色商潮。2001年我市生态观光点共接待游客近32.14万人次,占全市游客的10.8%。

二、北海旅游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

(一)旅游总收入对比。2002年,我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7.98亿元,居广西第4位(前三位是南宁、桂林和柳州)。旅游收入占GDP比重为13.04%,高出广西平均水平0.94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2.67%,高出广西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旅游业对我市国民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日趋明显,旅游业在我市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

(二)旅游人数对比。2002年,我市接待国内游客380.41万人,居广西第4位(前三位是南宁、桂林和柳州);接待海外游客42075人,居广西第6位(前五位是桂林、贺州、南宁、南宁地区和梧州)。数据表明,我市吸引的游客还是以国内为主。从全区接待海外游客来看,人数最多的是桂林,占全区总数的72.2%。与上年相比,接待海外游客增长较快的有百色市、贵港市、贺州市、玉林市、河池市、南宁地区和柳州地区,增长幅度均超过2位数。这说明北海在海外的知名度还要进一步拓宽。

(三)人均消费对比。调查显示,2002年我市在旅游销费结构中,比重最大的是饮食,占20.29%,高出广西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第二是游览,占19.44%,高出全区11个百分点;而长途交通占15.33%,低于全区14个百分点;购物所占比重为14.40%,低于全区10个百分点。其余各项消费比重差距均在5个百分点之内,与全区水平相差不多。由此看来,北海的饮食(尤其是海鲜)是最吸引游客的。至于游览比重高与景区消费水平较高有关。与此相反,购物比重低又说明我市旅游商品缺乏特色和吸引力。

(四)主要客源地对比。我市的客源市场与广西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和相关性。一是都以本区居民为国内旅游最大的客源市场,周边、华东地区等省份为辅,其它省份占有旅游客源市场份额很少。北海市本区游客所占比重为52%,全区为60%。二是在海外游客中,港澳比重最大,超过1万人次。外国客源市场中,按人数多少排位前10名的国家就有8个同时出现在广西前10位客源市场中。这说明,北海旅游已经整体融入广西旅游之中,广西旅游不能没有北海。

(五)前景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在“十五”期间,北海旅游总收入年增长速度平均可达13%。2005年,旅游收入增长速度可达12%,总收入可达25亿,约占全市GDP的13.63%;2010年增长速度可达15%,总收入可达50亿,约占全市GDP的16.92%。全市旅游业将逐步建成一个中心(景区景点开发为中心)、两个重点(宣传促销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重点)、四大支柱(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商品)、四大体系(旅游市场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的产业发展构架。

二、北海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一是入世后,由于我市的旅行社规模小,组团能力差、竞争力弱,而且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也有待提高,一旦外国旅行社进入,客源市场的竞争将非常激烈,对我市的旅游业将造成一定的冲击。二是广西各地市及周边地区的压力。桂林启动大旅游进程;南宁以“国际民歌艺术节”为切入点,大力发展都市旅游;桂东的贺州、玉林、梧州旅游业后来居上;海南的热带滨海观光度假旅游业全面铺开。北海再不奋起直追,就有可能被抛在局外。三是今年由于SARS的影响,我市上半年旅游受很大冲击。自4月20日起,根据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旅游局的要求,各旅行社基本停业,五一期间旅游人数比上年同期下降90%,减少14.40万人次,收入减少约7200万元,并直接影响旅馆、餐饮、商贸、交通运输等行业。虽然随着对疫情控制的加强,一些旅游制裁会有所放松,但SARS对旅游的影响却不会是十天半月,据专家分析,旅游要恢复元气,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二)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市旅游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旅游热点高度集中,没有与县区的景点有机交织成一个旅游网络。很多资源优势如涠州斜阳岛不能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旅游资源利用率偏低。在产品结构上,仍以观光旅游为主体,缺乏观光与度假休闲、观光与文化、健康疗养等紧密结合的内涵丰富的现代综合型旅游项目。近几年,会展旅游、会议旅游基本停留在小规模、低层次上。在消费结构上,购物和娱乐消费所占比重偏低。目前,我市还存在旅游商品品种少、档次低、规模小等问题,在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配套上,“购”和“娱”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各旅游景点和商场出售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难以刺激游客的购买欲望。北海的旅游商品收入一直徘徊在国内旅游收入的10%左右,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更快发展。在客源结构上,还有相当多的客源市场有待促销和开拓。

(三)产品包装策划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近几年来我市加大了宣传促销力度,旅游宣传大篷车东拓西进,提高了北海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但是北海旅游包装策划宣传在围绕银滩这一核心进行的同时,还没有把县区旅游资源融入,形成有机整体。对各县区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宣传推荐还不够,没有充分发挥银滩的辐射作用,向县区引导输送客源。在地区合作方面,由于北海与南宁、桂林的旅游资源和产品性质不同,双方在可进入性上可以相互提供便捷条件,但从近几年宣传促销的方式来看,各地宣传基本上还是单打独斗,地域界限还没有完全打破,未实现联手促销来降低成本,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没有更深挖掘景观人文内涵。现有的景点规模都不大,文化含量也不高,而且比较分散。北海是一个新兴的滨海城市,对各种新观点、新事物包容性极强,蕴藏着巨大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和广阔市场。一个好的景观没有溶入浓郁的人文内涵的话,是很难持久的,容易被同类产品所取代。

(五)旅游市场秩序问题仍很严重。目前我市旅游存在低价招揽(包括零团费、负团费等)、导游回扣、诱导购物、欺诈游客、购物漫天要价、质次价高等不良现象,市场机制、管理体制还不成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的旅游形象。

四、加快发展北海特色旅游的对策研究

(一)抓住有利机遇,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一是抓住“入世”机遇,加快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是天然的开放型行业,“入世”后将有利于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营机制,有利于入境旅游市场的扩大。因此,要抓住“入世”契机,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大力引进外资投入北海的景区景点及旅游设施建设,开办中外合资旅行社,规范市场运作,加强国际旅游人才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全面提升北海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机遇,进一步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完善北海至越南下龙湾的海上旅游航线,力争开辟连接东盟发达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航线,争取设立北海海上出入境一类口岸。与东盟有关国家和区内其他城市合作,联合开发跨国旅游线路,实行多赢战略。可开通桂林—南宁--北海--越南河内--海防--下龙--顺化--胡志明市--柬埔寨金边或桂林—南宁—北海--河内--下龙--胡志明市--柬埔寨金边--老挝万象--泰国曼谷等跨国旅游线路。

(二)海洋资源开发是北海发展特色旅游的主攻方向之一。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强烈地吸引着久居大陆和城市的人们,纷纷走近大海,分享大海带来的无穷乐趣。海洋正是北海旅游最具特色的资源和优势。把北海发展成以南亚热带风光,南国渔家风情和海洋文化为特色的,集观光、美食、度假、购物、休闲、会议、娱乐、海上运动和海底博览为一体的,以西南地区为基础,面向港澳、辐射东南亚各国的海上国际旅游区。

发展项目:一是海洋渔业旅游。传统的渔业文化,增添了旅游丰富多彩的内容,除水族馆和海底世界外,还可建海洋渔业展馆,陈列各个时期渔船与渔具;开展海上垂钓与随船出海捕捞等旅游活动。二是海洋生态旅游。北海半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生态文化,多姿的岛礁,形态各异的各种热带动植物,构成一幅五光十色的景观,可开发海底生物观赏游等。三是海洋民俗风情旅游。勤劳勇敢的疍家渔民在长期征服海洋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渔船、渔网、渔家女„„时时展现一幅幅古老质朴,风情浓郁的画卷。拟推出“渔家乐”民俗风情游,让游客参观访问渔民家庭,吃、住在渔家。四是海洋体育文化旅游。辽阔的海面、怡人的气候,为开发海洋体育项目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拟开发海钓、海上帆船、冲浪、滑水、水上飞机等项目。

(三)SARS非常时期北海旅游要避重就轻,恢复时期要加大宣传。第一,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可以培训员工,也可以利用放假策划新的旅游线路。第二,建立散客平台,将散客订房、散客订车、散客订票、会务接待、自游人等业务全面开展起来。据悉,在“五一”期间,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旅游团队流动,但还是有一些散客出游,一些旅行社就推出一些订房、订票业务。第三,开展健康旅游活动,主题为“健体魄,抗非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认为,户外运动有助于防止非典,提倡分散、小型的户外健身运动。那么在SARS时期旅行社就可以推出新奇的户外运动,如露营、越野、攀岩、滑水、远足、滑草、拓展、飞行滑索等等,这些活动在城市拥有相当大市场,可通过旅行社专业的服务,给一些爱好户外运动的客人提供咨询、指导。第四,在抗击“非典”中,旅游业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损失严重,仅靠旅游企业本身力量难于克服困难,需要政府、社会扶持,救助旅游市场,共渡难关。一是在一定时期内免征旅游业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二是对大型商业性景区、三星级以上饭店,在一定时期内减免或缓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收益金。三是对旅行社适当退返部分质量保证金。四是对旅游企业实行与生产性企业同等的水、电使用价格。第五,在恢复期间,市财政增拨宣传促销补贴,加大对旅游促销的投入。我市空气清新、含氧量高,可以借此大作“来北海,没非典”的宣传,重塑旅游者的信心。

(四)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要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旅游产品,以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和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国外、国内、省内、市区周边四个层面旅游需求的多样化旅游产品。第一,深入挖掘北海的历史文化内涵,围绕老名牌推出新产品。第二,把节庆活动做活做大,增强吸引力。节庆活动是一种旅游产品,是一种宣传方式,同时也是集经贸交易、文化交流与民众休闲游乐于一体的活动,如南宁民歌节、美食节等。要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办出一些与旅游有关的节庆活动,在主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具体内容和举办方式要做到有新意,有创意,借势造市,真正形成良好的旅游效应。第三,要满足游客的享乐需要。旅游是一种高级消费,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赏。要以景点为中心,搞好配套服务项目,如歌舞观赏、民俗风情表演、自然博物展览、文艺欣赏、饮食服务等项目,使旅客在游览之中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服务和享受。第四,加强与周边地市“强强合作”,实现资源互用、客源互流、利益互享。

(五)在开拓客源市场方面,要对客源市场进行准确定位,看准客源市场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找准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对接点。从目前来看,我市国内外客源市场开发要重点营造联片规模效应,发挥带动示范作用。国外近期以亚洲市场为重点,大力开发中越边境旅游和“胡志明之旅”,加大对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周边市场的开拓力度,扩大新市场的开发。外省重点开拓地缘市场(华北、东北和西北)、经济缘市场(长三角、珠三角)和亲缘市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区内主要开拓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南宁、桂林、柳州等);市内要重视城郊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在近郊和城市周边建设环城旅游带,满足当地城乡居民的休闲、娱乐、健身、采摘、购物等旅游消费需求。

(六)改革创新,打造旅游经济的“航空母舰”。首先,要讲求旅游景区的效益性,必须要体现经济效益,旅游项目的投入要有所回报,产生旅游收入;同时还要体现社会效益,通过景区建设,拉动景区的交通、文化、商贸、饮食和服务等各行业繁荣发展。其次,要加快推进旅游企业的改革创新步伐,推进建立符合国际市场竞争要求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优化等资本运营方式和连锁经营形式,淘汰一批“小、散、弱、差”的旅游企业,做强做大或成立一批旅游大企业,如桂林旅游总公司、广西旅游集团等,增强北海旅游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再次,中小旅游企业要向经营专业化、市场专门化、服务细微化方向发展,建立与大型旅游企业的网络服务协作关系,提高旅游组织程度的社会化水平。另外,要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旅游业发展,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鼓励旅游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实行资产重组,向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努力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集团。

(七)规范旅游市场行为,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坚决贯彻国务院、国家旅游局关于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打假打非”的工作部署,由旅游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要制定和完善旅游行业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推行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规范旅游市场行为和“游戏规则”,增大市场运作透明度;要抓好旅游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及时处理旅游投诉,保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各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工作,公安、海关、工商、物价、文化、税务、建设、交通等部门与旅游主管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搞好旅游市场的综合治理;要重点整治“黑社”、“黑导”、“黑车”以及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和文化娱乐场所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维护旅游市场正常秩序,努力为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作者单位:北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

本期编辑:北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 韦 亮 作者:顾 裕 冰

下载关于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对策(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对策(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扶贫开发体系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创新扶贫开发体系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桑木村在镇扶贫帮困推进会上的发言 (2014年8月23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把我们桑木村扶贫小组的扶贫工作情......

    加快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加快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不变的基本国策。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近年来,**和全国各地一......

    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工业现状 (一)调整结构,工业初具规模。巴东工业经历三峡库区搬迁复建,按照国办[1999]53号文件精神,对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破,原国有、县属......

    关于加快中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于加快中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 思路和对策建议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调研工作的通知》(宁党办发[2011]52),我县组织开展了专题......

    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交通运输对城市化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将越来越突出,而......

    锦州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建设思路及其对策

    锦州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建设思路及其对策 【摘 要】本文阐述了锦州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必要性,立足于锦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发展锦州新材料产业的建......

    浅议加快**县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对策建议 (一)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以培育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重点,加强规划、突出重点、深化合作、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