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6:0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当前,畜牧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粗放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成为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影响牧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快牧区草场流转,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规模经营、推动劳动力转移、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草场流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州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离开家园进入城镇的农牧民越来越多,出现了流转土地和草场的现象,但是草场流转相对土地流转较为缓慢。当前制约草场流转的主要因素。一是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有的满足等靠要现状,不愿将草场流转出去外出务工;也有的恋土情结较为严重,把草场当作命根子,担心草场流转后影响将来生计。二是草场流转机制不健全。地区草场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引导和推动,缺乏市场机制,流转形式比较单一。这也是造成草场纠纷时有发生的一个原因。三是农牧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特长,转移就业的能力较差。四是农牧区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农牧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目前,大部分农牧民仍然把土地和草场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生老病死的依靠。草场流转缓慢,影响了农牧民搬迁定居、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的步伐,影响了畜牧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经营,也是造成休牧轮牧禁牧制度难以实施、草场生态环境恶劣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现农牧民市民化、农牧区城镇化、农牧业工业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如何加快农牧区草场流转,实现农牧民搬迁定居,特别是进入城镇生活,对加快推进新农村新农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年,我们通过搬迁定居工程、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等措施,使一部分农牧民转移到农区和城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实践证明,加快草场流转,打破农牧民对草场的依赖和束缚,将大大解放农牧区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畜牧业经济效益,增强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草场流转工作我州草场流转的基本思路,应以稳定草场承包责任制为前提,对草场、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区劳动生产效率,增强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在流转原则上,坚持因地制宜、自愿互利、优化配置、规范有序的原则。在流转目标上,依靠各方面的优势组合,实施草场规模集约经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在流转方向上,依靠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新技术运用,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户)。在流转方式上,主要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置换、租赁、股份合作制等方式。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草场流转是一项新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应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合理安排。借鉴土地流转的一些成功经验,尽快制定《关于加快草场流转工作办法》,确定试点乡(镇),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州、县市应成立草场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草场流转政策的宣传落实、草场流转的规范管理、纠纷调处等工作。强化对草场流转工作的指导、督查,经常深入一线,及时解决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草场流转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二)制定方案、稳步推进。各县(市)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草场流转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具体措施和操作程序,严格遵循政策规定,依法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坚持把农牧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农牧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失,积极稳妥推进草场合理流转。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在产业引导、协调贷款、技术服务、市场开拓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协调、户籍、住房等方面,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三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流转方式,推动草场向养殖能手、经营大户和科技示范户集中。四是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协调职能,指导双方合理制定草场流转价格,签订流转合同,确保双方利益。

(三)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为改变以往那种自发、无序粗放型草场流转现状,应在草场流转工作中,结合实际,加快建立相配套的制度,不断规范流转行为。制定统一的草场流转合同,通过司法部门对流转合同进行公证,消除因亲戚、朋友之间私下流转而引发纠纷造成的经济损失;设立草场信息公开栏,公布待流转草场和需求草场的数量、区位、类别等信息;对集体草场实行公开竞拍,避免承包中的暗箱操作,提高草场流转的透明度。试点乡(镇)应建立健全草场流转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申请、登记、备案、监管等相关手续的办理程序,确定专人负责草场流转的资料搜集、档案管理等工作。

(四)加强宣传、广泛动员。草场流转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只有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才能有所突破。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深入细致地做好农牧民的思想工作,把草场流转的优越性向农牧民讲清楚、讲透彻,帮助农牧民了解草场流转的好处和必要性,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进行草场流转。三是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草场流转的成功经验。

三、草场流转工作需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草场流转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工作必须细致入微,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按照政策法规办事。

(一)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尊重和保护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为前提。稳定和完善草场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牧民权益、促进农牧业发展、保持农牧区稳定的制度基础。草场流转一定要注意掌握政策界限,认真落实土地和草场承包政策;一定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农牧民自愿的关系,尊重农牧民的意愿,不搞行政命令,坚持有偿、依法、规范、有序、合理地进行草场流转;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损伤群众利益。

(二)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具备相应条件。一是农牧民自身要有要求。一方面有经营能力的大户愿意承包草场,另一方面农牧民愿意把自己的草场承包出去。二是草场流转不能侵犯农牧民的利益,确保农牧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失。三是承包大户、养殖能手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既要有经营能力,更要确保牧民草场流转费的兑现。四是草场流转后的富余劳动力,要有条件、有能力从事二三产业。

(三)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草场流转价格。只有确定合理的草场流转价格,才能实现双赢。确定草场流转价格,既要确保承包草场农牧民的利益,又要保证养殖能手和大户通过规模养殖实现增收,使双方都能从草场流转中受益。既要防止农牧民因为参与草场流转的大户多了就随意抬高流转费,也要防止养殖大户压级压价,损害农牧民的承包利益。

(四)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符合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草场流转后必须按照“压粮、增经、扩草”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大力发展高标准的饲草料基地,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科学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全面提升草场的投入产出效益,加快促进农牧民增收。

(五)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解决好与大市场对接问题。草场流转后,产品有了规模,就应及早解决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注意保护养殖大户的积极性,加快农牧区经纪人队伍、畜牧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向养殖大户提供市场信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于草场流转后,转移出去的农牧民,应积极组织他们从事二、三产业。

(六)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与搬迁定居、劳动力转移等工作结合起来。草场流转是一个系统过程,涉及面广,应认真研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统筹协调,合理安排。草场流转应与搬迁定居、抗震安居、扶贫开发、扶贫帮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利民惠民工程结合起来;与规模养殖、草原生态建设、畜牧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与实施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再就业工程、户籍制度改革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推进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和牧民脱贫致富

第二篇: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

当前,畜牧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粗放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成为制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影响牧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快牧区草场流转,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规模经

营、推动劳动力转移、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草场流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州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离开家园进入城镇的农牧民越来越多,出现了流转土地和草场的现象,但是草场流转相对土地流转较为缓慢。当前制约草场流转的主要因素。一是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有的满足等靠要现状,不愿将草场流转出去外出务工;也有的恋土情结较为严重,把草场当作命根子,担心草场流转后影响将来生计。二是草场流转机制不健全。地区草场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引导和推动,缺乏市场机制,流转形式比较单一。这也是造成草场纠纷时有发生的一个原因。三是农牧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特长,转移就业的能力较差。四是农牧区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农牧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目前,大部分农牧民仍然把土地和草场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生老病死的依靠。草场流转缓慢,影响了农牧民搬迁定居、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的步伐,影响了畜牧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经营,也是造成休牧轮牧禁牧制度难以实施、草场生态环境恶劣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现农牧民市民化、农牧区城镇化、农牧业工业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如何加快农牧区草场流转,实现农牧民搬迁定居,特别是进入城镇生活,对加快推进新农村新农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年,我们通过搬迁定居工程、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等措施,使一部分农牧民转移到农区和城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实践证明,加快草场流转,打破农牧民对草场的依赖和束缚,将大大解放农牧区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畜牧业经济效益,增强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草场流转工作我州草场流转的基本思路,应以稳定草场承包责任制为前提,对草场、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区劳动生产效率,增强农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牧区劳动力转移,促进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在流转原则上,坚持因地制宜、自愿互利、优化配置、规范有序的原则。在流转目标上,依靠各方面的优势组合,实施草场规模集约经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在流转方向上,依靠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新技术运用,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户)。在流转方式上,主要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置换、租赁、股份合作制等方式。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草场流转是一项新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应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合理安排。借鉴土地流转的一些成功经验,尽快制定《关于加快草场流转工作办法》,确定试点乡(镇),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州、县市应成立草场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草场流转政策的宣传落实、草场流转的规范管理、纠纷调处等工作。强化对草场流转工作的指导、督查,经常深入一线,及时解决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草场流转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二)制定方案、稳步推进。各县(市)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草场流转工作方案、管理办法、具体措施和操作程序,严格遵循政策规定,依法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坚持把农牧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农牧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失,积极稳妥推进草场合理流转。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在产业引导、协调贷款、技术服务、市场开拓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协调、户籍、住房等方面,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三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流转方式,推动草场向养殖能手、经营大户和科技示范户集中。四是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协调职能,指导双方合理制定草场流转价格,签订流转合同,确保双方利益。

(三)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为改变以往那种自发、无序粗放型草场流转现

第三篇:辽宁: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农民增收

辽宁: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简称“土地流转”)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全省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与服务,积极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土地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一、辽宁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状及特点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把农村土地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改革已在全省农村展开,并不断取得积极进展。据省农业部门统计,截至2014年6月,全省农村土地累计流转面积1115.5万亩,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22%。全省农村土地流转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5年发展速度较快。2013年末全省农民承包土地流转面积已达811.7万亩,是2008年末的7.8倍,比2012年末增长64.2%,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16%,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参与土地流转农户达80多万户,比上年增加23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总户数的13.5%,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2014年仅前六个月,全省新增流转面积达303.8万亩,已接近上年全年的新增总量317.7万亩,说明土地流转有加速增长的趋势。

2007-2014年6月末全省土地流转情况(万亩)

(二)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

全省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转包,是指农户将部分或全部土地的经营权转移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并收取转包费,承包方与发包方原承包关系不变。截止到2013年末,全省转包土地面积528.3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65.1%,是目前全省土地流转最多的形式。二是出租,是指农户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并收取租金的行为。全省以出租形式流转土地面积171.4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21.1%,其中丹东和盘锦两市以出租形式流转土地面积所占比重最高,超过转包形式,丹东市以出租方式流转土地面积占当地总流转面积的56.8%,转包占32.4%;盘锦市以出租方式流转土地面积占58.6%,转包占23.1%。三是转让,是指承包人出让全部或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全省以此形式流转土地面积33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1%。四是互换,是指承包经营者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发展规模经营的需要,将承包地块进行交换的行为。以互换的形式流转土地面积28.4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3.5%。五是股份合作,是指承包方依法将承包地使用权以股份的形式参与公司或股份合作社经营,按照风险共担的原则,与公司等结成共同体。全省以股份合作形式流转土地面积14.5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1.8%。

2013年土地流转形式构成图

(三)流转土地经营主体多元化

从土地流转去向看,全省土地流转主要流向农户,参与主体主要是同村的亲友、邻居和种植大户。2013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中流入农户的面积为580.7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71.5%;流入专业合作社的面积为73.8万亩,占流转面积的9.1%;流入企业的面积为66.7万亩,占流转面积的8.2%;流入其他主体的面积为90.5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1.2%。

2013年土地流转去向构成图

(四)流转土地经营多种产业

2013年,全省流转土地中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为392.8万亩,占流转土地总量的48.4%,即有近一半的流转土地依靠规模化生产发展传统种植业,如继续种植水稻、玉米、小杂粮等。而一半多的土地则用来从事其他产业的生产,如发展设施农业(果蔬大棚)、养殖业以及中药材、果树、培育观赏花木等特色产业。

二、土地流转规模效益显著,农民收入提高

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优效益。流转方(农户)因为经营权转让和打工收入,取得了比自主经营更多的收入,受让方(流转经营主体)则通过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获得了可观的规模效益,流转双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实现了双赢。

(一)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土地规模效益

在各级政府扶持政策的支持下,辽宁省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引领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模式更灵活、管理更规范,对抗市场风险能力更强。目前,全省土地规模化经营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把农户土地纳入龙头企业基地,既促进了土地流转又吸纳了农户就业。二是经济能人带动模式(也称种植大户带动模式)。经济能人利用自身信息、资金、技术等优势,租赁集体或农户的土地集中连片开发,实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三是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承包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在生产中拥有完全的自主经营权,并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家庭农场重视品种选择、种养技术、施肥、施药等方面的科技应用,重视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经济效益较高,对周边农户有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四是专业合作社推动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向农民提供优质优价的生产资料、苗种、技术和产品包销等服务,引导农民生产某种农产品,从而形成“合作社+农户”的农业集约化经营。

这四种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获取土地经营权和管理权,所产生的规模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节约生产成本。通过土地流转,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连片,可以在土地整理、播种、喷药以及收割等各阶段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缓解了劳动力用需矛盾,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据测算,与传统种植业生产方式相比,平均每亩耕地节省生产成本200多元。

二是提高农业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土地经过流转形成规模,经营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划进行科学决策、合理配置、标准化生产,从而实行科学种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如阜蒙县官营子村庆年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后实行统一种植品种、播种、施肥、防病灭虫和收获阶段的全程标准化生产,同时采用膜下滴灌、浇水拌冲肥等实用技术,玉米亩产由原来的50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亩均增产250公斤。

三是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土地效益。土地流转后,经营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结合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如彰武县东六镇金囤粮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当地农户签订100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用于种植寒富苹果,同时在果园经营初期还间种了紫花苜蓿草及园艺作物枫树。阜蒙县官营子村庆年家庭农场,利用部分流转土地发展设施农业,建立果蔬大棚,同时在棚间种植苦参、桔梗等药材。大连庄河大郑镇翁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方式流转土地近千亩,建立草莓生产基地,形成当地特色产业。据估算,发展特色产业后,土地亩均产值由原来种植传统产业的1千多元上升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提高了单位土地产出率,经营大户和企业实现了土地规模效益。

(二)土地流转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提高了转出方农民收入

土地流转促进转出方农户增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农民将土地流转后,不再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获取稳定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目前农民转包土地的价格一亩地大约在500-1000元左右,其转包给亲属和邻居的价格相对较低,转包给经营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相对较高,转包收入与自主经营所获得的收益相当。二是获得其他产业或外出劳务收入。农户将土地流转出去后,可以通过从事二、三产业或外出劳务获取打工收入。据统计,全省农民外出务工年人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月收入达1500多元。三是获得到土地流转受让方打工收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经营大户,可以为流出土地的农民提供很多就地就业机会和岗位。据调查,农户到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打工,可获得每日130-200元不等的工资性收入。如阜蒙县官营子村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庆年家庭农场后,转包农场蔬菜大棚,全年户均收入3-5万元;彰武县东六镇土地流转农户到金囤粮业有限责任公司打工,全年可获得近2万元收入;铁岭昌图八面城镇曙光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方式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2万余亩,建立糯玉米生产基地,入股农民除每亩地获取股金收益1057元外,又可以优先在合作社打工,全年户均收入3万元左右。

三、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地流转水平不平衡

2013年,全省土地流转率(流转耕地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比重)最高的是盘锦市,流转率为30.3%;排在第二位的是铁岭市,流转率为26.5%;排在第三位的是大连市,流转率为18.4%。而本溪市和营口市,土地流转率仅为5.7%和6.7%,流转率最高的市与最低的市相差24.6个百分点。从参与流转农户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比重来看,最高的仍然是盘锦,为35.5%,最低的仍为本溪市和营口市,分别为7.2%和4.1%。农户参与率最高的市与最低的市相差31.4个百分点,说明地区间土地流转发展水平不平衡。

(二)土地流转合同签订不规范

近几年全省土地流转发展较快,但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多以农户自行流转为主,大多不申请、不登记、不备案,处于无规则状态。从土地流转签订合同情况看,全省有30.7%的农户在流转过程中没有签订正式合同,有的甚至只是口头协议,为以后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埋下了隐患。从已签订的合同情况看,土地流转合同还不统一、不规范,合同内容简单、条款不清,参与流转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产生纠纷找村组织协调或提交仲裁时,往往裁断不明,难以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未发展成为土地流入主体

2013年,辽宁平均土地流转率为16%,而同期全国平均土地流转率为26%,浙江、江苏等发达省份平均土地流转率达到50%以上,辽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与发达省份相比差得更远。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未发展成为土地流入主体。目前,全省土地流转大多在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入主体仍然以农户为主。2013年全省流转土地中,有71.5%的土地流入农户,仅有17.3%的土地流入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农户受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限制,没有能力经营更多的土地,也难以取得更大的土地规模效益,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这些方面比个体农户有更大的优势,但目前来看,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待继续发展壮大。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政府对土地流转和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指导

今年4月30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意见》,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路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认真调研,及时出台扶持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性意见和激励政策,要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让广大农民深刻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

(二)大力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采取增加财政专项投入、调整优化现有财政支出结构等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善生产条件,实行标准化管理,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对其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用电,农业灌溉用电,农产品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在农机具购置、更新时,符合条件的给予优先补贴;鼓励农村集体利用闲置或者废弃土地改建农机仓库棚和粮食晾晒场,统一向土地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服务;在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用于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粮食加工等配套辅助设施,并适当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相关费用

(三)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机制

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健全和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政策,统一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运作。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解机制,依法调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出现的争议与纠纷。另一方面,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介组织,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库和信息网络。在乡镇、街办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及中介,包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规范流转程序、指导办理手续、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各村负责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台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当事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流转土地面积、流转期限等,及时进行登记,提供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

(四)维护农民权益,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一是深入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法律和政策,通过建立土地流转试点和典型示范,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并不影响其土地使用权的行使。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步伐,明晰农民土地产权,从而解除农民对流转土地的思想顾虑。二是土地流转中要注意维护农民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政府设立的土地流转专项资金奖励和补助,不仅针对流入方,也要惠及土地流出方的广大农户,尤其是年龄较大无法在城里务工而回乡的无地农民。三是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应用“土地使用权流转出让金作为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四是提倡发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强化土地流转双方的利益联结机制

第四篇:发展绒山羊产业 促进农牧民增收1综述

阿里地区绒山羊产业选育

阿里地区畜牧兽医站

阿里绒山羊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逐渐适应了恶劣的气候并形成了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抗缺氧,耐粗饲,善游牧等生理特性。这一品种所产出的山羊绒的细度在14-15cm之间。自然长度在5cm以上,弹性好,色泽光亮等独特品质,是区内外很多区域的山羊所无法比拟的,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成为轻工业产品的上乘原料。被加工业誉为“软黄金”,“纤维宝石”,称它为“开司米尔”。是我地区畜产品资源中的拳头产品,也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和财政收入的来源,山羊绒收入占农牧民收入的85%以上。发展绒山羊产业,必将是我地畜牧业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唯一途径,将对畜种(群)结构调整,走畜牧业产业化道路,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群众生活,发展畜牧业经济等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绒山羊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一)现状

2009年上半年统计,我地区各类牲畜存栏数为2856791头只匹,其中绒山羊为1394059只,占存栏数的48.8%,比1995年的存栏 117.6万只,提高 21.8万只,主要分布在日土、改则、革吉、措勤四个县,日土县为产区中心,四县的存栏山羊1121253万只,占全地区山羊总数的78.45%,四县

的退化和遗传的返祖现象,以日土为主产业区域形成了阿里绒山羊原始品种的基因库。在繁殖上高海拔地区已成功地应用了人工输精技术,人工输精受胎率达90%左右。人工输精技术的成功应用,并逐步向农牧区推广,这为白绒山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动力。

3、个体产绒量明显提高,2008年个体产绒量达到280.5 克,比1996年的230.5克提高了50 克,山羊绒总产量大幅度上升,2008年山羊绒总产量达到258 吨,比1996年的156.8吨提高了55.62吨,4、山羊绒示范户进一步增加2008年示范户达到1144户,拥有绒山羊30.4只,比1996年的376户,拥有绒山羊7.3万只,分别增加了 768户和23.15万只。农牧民绒山羊收入比选育前的7000多元提高到15500元。

5、在示范户的带动下,普通养殖户的绒山羊养殖比例进一步提高,每百只绒山羊的产绒量增加5000克,每500克以市场价90元计算,养100只普通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也就有9000元。农牧民纯收入中出售白山羊绒收入占70%以上。并且普通养殖户的群体结构趋于纯白色或纯紫色。

6、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为绒山羊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农牧民群众收入的较大增长,2008年山羊绒收入达到5260万元,比1996年的1851.2万元提高了3290.6万元。绒山羊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7、在绒山羊的选育实践中,原种场、扩繁场增强了群众的市场观念和科技意识,促进了传统牧业向商品效益畜牧业的转变,使群众畜群结构更趋合理,科学养育、合理使用草场逐步成为大部分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优质山羊绒的生

与者,草场生态的建设又关系到农牧民,农牧民也是建设者和参与者,其行为直接影响到草场的开发利用,要改善草场生态状况最根本的途径是转变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强化他们的保护意识。我们在遵循农牧民的意愿的前提下从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入手,不断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引导养畜为生活,种草为养畜,种草养畜、发家致富的道理,树立保护草场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草场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加大草原生态保护的宣传,增强群众保护草原生态意识的主动性和草场建设的积极性。、加大畜群结构调整力度作为发展壮大绒山羊特色产业经济的支撑。坚持“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典型示范和农牧民自愿”的经济结构调整原则,积极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和支柱带动战略,发展壮大绒山羊特色产业经济,在控制牲畜饲养总量的前提下,适度增加绒山羊饲养比列,努力提高适龄母畜的比例,着力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根据我地区的草场载畜能力及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的现状,全地区牲畜总量控制在300万头只匹以内,按照草业先行,增草增畜、实现草畜平衡的原则,减少了绵羊存栏的比例,严格控制了马属动物的数量,适度增加绒山羊的饲养比例。

3、依靠科技作为切实增加绒山羊产业中的科技含量的第一要务。在区农牧厅、畜科所等的直接关心和帮助下,严格按照选育方案,原种场、扩繁场从高细品系向高产品系发展

5、“企业+ 协会+牧户”发展模式作为走绒山羊特色产业化道路的唯一途径。大力培育,寻找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绒山羊产业的龙头企业。把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使绒山羊特色资源走产业化的道路不断开发市场绒产品,使绒产品加工链条不断得到延伸从而提高附加值。使产业带经济布局更趋合理,资源优势作用更加明显,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体制更趋完善,绒山羊产业化经营在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强畜牧业整体竞争能力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绒山羊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农牧民群众草场生态建设意识淡薄,由于受气候、海拔、交通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信息不灵,广大农牧区属于封闭状态农牧民群众缺乏草原生态保护意识,未树立“保护草原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观念,制约了草原生态建设的发展。

2、牧草品种单一,品质不断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加之人为、自然的双重因素,存在过度放牧严重,草场沙化、退化不断加快,据调查,1999年我地区草地退化面积以达到832.31万公顷(包括沙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38%,占可利用草场的48%。目前我地区草场每年仍然以5%的速度加速退化,使草场载畜量逐年下降,草畜矛盾日趋尖锐,严重

影响到绒山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经过了绒山羊产业带一定规模的建设,绒山羊资源量和产绒技术等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总体上专门人才的匮乏,群众科技素质的偏低,技术力量的薄弱和研究水平的滞后状况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市场促流通,产业化促发展,科技促进步的载态资源显得不足。

4、绒山羊饲养管理仍处于自然、粗放的状况,原种场、扩繁场和示范户的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绒山羊优良个体的遗传性状尚未体现出来,群体数量少,个体产绒量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化养殖及规模化效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农牧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绒山羊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

一是完善品种繁育体系。不断增加品种繁育点,加大品种繁育服务力度,进一步优化畜群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完善疫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防疫服务,积极探索新的疫病防治服务形式和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三是完善购销体系。积极组建专业养殖协会和经

对乡镇基层干部和种养大户进行集中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巡回到乡镇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协调种草的土地,帮助群众解决连片种植的问题。三是种养结合。种草一定要与养畜相结合,因地制宜,因畜发展,以养畜带种草,以种草促养畜,走生态型养殖模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突出规模饲养,大力发展区域绒山羊产业

因地制宜、依托优势,从绒山羊资源优化配置、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的角度,以日土为龙头,带动革吉全县、改则东部三乡大力发展白绒山羊示范村,示范户的建设,以措勤为龙头,带动措勤及改则的洞措、务玛发展紫绒山羊示范户、示范村,兴建绒山羊养殖小区,每片小区要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服务,壮大养殖规模,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

阿里地区畜牧兽医站

011-

第五篇:2012年农牧民增收论文

关于提高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以阿勒泰地区农牧民增收为例

能否实现农牧民增收,不仅事关边疆地区最广大农牧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边疆社会局势的长治久安。2010年,新疆实施一揽子强农惠农政策,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42.67元,增长19.6%,比全国平均增速快4.7个百分点,增速首次位居全国第一。虽然新疆近年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方面成绩斐然,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制约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因素很多,新疆农牧业发展以及农牧民增收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以阿勒泰地区农牧民增收为例,就边疆地区如何提高农牧民收人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意义

新疆占全国陆地面积约六分之一,区内聚居着47个民族,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总长5600多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一个省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农牧业是新疆的优势产业,是惠及广大农牧民最直接的民生产业,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推动农牧业加快发展,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对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确保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牧民增收是稳定边疆的根本基础

从新疆的发展历程来看,新疆地处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融汇的西部边疆地区,如果没有社会政治的安全稳定,新疆的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同时,也只有坚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更好地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提高新疆农牧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缩小新疆和祖国内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使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1 共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从而构筑保持新疆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新疆有30 个扶贫重点县,贫困农牧民有 180 多万人。其中 35 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占全区农业人口的 46%,占全区贫困人口的 80%,均属少数民族集聚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人口的 93%,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47%。在民族问题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民族稳定至关重要。只有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是保持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之一。只有解决好各族群众的民生问题,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民力,形成新疆发展的强大动力;才能形成对周边国家的相对优势,打牢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和抵御民族分裂主义的根基。因此,在新疆,农牧民增收是稳定边疆的根本基础。

(二)农牧民增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把“和谐”理念融进发展之中,借鉴和吸收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

在新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总体战略和自治区确立的具体战略选择,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制约农牧民增收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新疆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要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重点,加快构建新疆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推进新疆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因此,农牧民增收是新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传统的农牧业地区,农牧业是支柱产业之一。提高农牧民收入始终是阿勒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妥善解决“三农”问题与全国全疆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现状

1、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

近年来,围绕农牧民增收,地委、行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克服金融危机和各类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牧民定居、农业产业化、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方面实现突破,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增长,确保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收。“十一五”期间,农牧民人均收入越过4000元大关,由2006年的3805元增加到2009年的4772元,年均递增7.72%。2011年,全地区农户76163户,其中农业户41244户,占总户数的54.15%,牧业户34883户,占总户数的45.8%;农牧业人口327240人,其中农民181793人,占总人口的55.55%,牧业人口145000人,占总人口的44.31%。2009年全地区总播面积198.5万亩,农牧民人均占有耕地6.07亩。

2、农牧民增收呈现新的特点

阿勒泰地区农牧民增收呈现的新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非农收入比例提高。2011年,阿勒泰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种植业贡献1231.16元,占25.8%,畜牧业贡献2025.78元,占42.43%,林业贡献12.3元,占0.26%,渔业贡献8.2元,占0.17%,二、三产业贡献694.46元,占14.55%,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贡献801.1元,占16.79%,非农收入贡献1495.56元,占人均收入的31.34%。在农牧民增收构成中,种植业贡献109元,占36.33%,畜牧业贡献44.03元,占14.34%,林业贡献2元,占0.67%,渔业贡献0.52元,占0.17%,二、三产业贡献20元,占6.67%,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贡献124.72元,占41.57%。非农增收合计贡献144.72元,占人均增收的48.24%,基本占到 3 一半。

二是农牧民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地区内差距明显,贫困县与其他县(市)差距逐年扩大,最高的福海县为5386元,最低的为吉木乃县2865元,相差2561元,两县的差距逐年拉大,已经由2006年的1241元扩大到2009年的2561元,差距扩大了一倍。县域间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说明一部分农牧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而另一部分农牧民收入仍然相对偏低。

(二)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地区农牧业稳步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呈现出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应该看到,农牧民增收仍然受到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资料匮乏,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制约,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

1、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生产资料严重不足

本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连续多年发生的旱、雪灾,已给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由于缺少控制性水利工程,水资源利用率低,导致土地开发受到限制。据农业局统计,全地区每年种植面积仅200万亩左右,人均占有不足3.5亩,农牧民人均占有耕地6.27亩,加之土地贫瘠(盐碱化土地和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均为单季耕作,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低。

2、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牧民仍沿袭着落后的生产方式

作为新疆传统的畜牧业地区,阿勒泰地区长期以来因牲畜数量不断增加,牲畜数量严重超出草原承载能力,草原植被覆盖率、产草量下降,草场逐渐退化,草畜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全地区可利用草场10859万亩,理论载畜量964万只标准羊单位,实际载畜量1688万只标准羊单位,超载725万只标准羊单位,平均超载率75%。另外,占牧民总户数、总人口的81.6%和80.7%的牧民未实现标准化定居,仍基本沿袭着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抵御自然灾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十分脆弱。

3、农牧民收入结构单一,增收路子不广

近年来,地区农牧民收入构成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依然不尽合理,农牧民收入主要来源仍然过分依赖第一产业,农业整体效益较低。农牧民收入主要局 4 限于土地承包经营和牲畜出售,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束缚在有限的土地和牲畜牧放上。以2009年为例,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来自大农业的收入为3277.44元,比重达68.66%,其中,种植业占25.8%,畜牧业占42.43%,可见,对第一产业过分依赖,必然导致农牧民人均收入会随着自然条件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而起伏。2009年,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来自二、三产业为占14.55%。这主要是因为农牧民科学文化水平偏低,掌握市场信息和先进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少,与外界沟通交流渠道不畅,致富能力缺乏,农牧民从事二三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增加非农收入的比例较小。

4、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

全地区有地区级龙头企业30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家,仅占全疆的2%,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8家,仅占全疆的3.6%。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速度还不够快,绝大多数农牧民仍沿袭着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传统方式。同时,农牧产品认证、品牌工作滞后,影响了特色农副产品的加工和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无论是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是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还远远不够。另外,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2009年地区新建改造专业合作社40个,发展各类专业协会208个,培训农村经纪人200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服务层次低、内部运作不规范、市场竞争力不强。

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

近几年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呈上涨态势,亩费用成本增加,虽然农产品价格不断提高,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随之上涨,这样,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及国家直接补贴、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都被增幅更猛的农业生产成本所抵销或削减,国家“减、免、补”等惠农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完全发挥。由于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部分农产品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畜牧业方面也存在饲料价格涨幅大,提高了牲畜饲养成本,减少了牧民收入。这些都使农牧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约。

三、提高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的对策思考

通过对阿勒泰地区农牧民增收存在问题的剖析,提高农牧民收人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发展体系

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良种畜繁育,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畜牧业由大区向强区跨越。一是发展畜牧业标准化养殖。以牧民定居和舍饲圈养为着力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育肥专业户,突出发展牛羊肉、牛奶、禽肉禽蛋等产业;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依托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公司,对上规模标准化养殖的大户扩大再生产,给予贷款贴息。二是围绕推进牲畜良种化进程,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对全地区二代以上冷配优质母犊进行补助,并根据冷配推广率和畜牧业良种化程度进行补助,提高群体质量、增加个体产出效益。三是加强动物防疫保障体系建设。围绕牲畜重大疫病及常见疾病防治等工作,对牲畜驱虫、药浴等防控工作进行补助。四是科学核定草原载畜量,依法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引导牧民积极适应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相结合的牧区生产方式,在农区大力推行舍饲圈养等设施化畜牧业,促进农畜家禽养殖。同时,扩大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大力扶持饲草料加工业,提高养殖效益。

(二)实施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

科学有序地推进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构建流域内完整的水利控制体系,加快水土开发步伐,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一是继续加快推进控制性水利工程和灌区工程的前期立项,具体抓好 “三渠、五库、六灌区”前期工作。用3一5年时间实现建设目标。二是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力争实施喀克灌区引水干渠工程,克孜加尔水利枢纽、黄花沟灌区供水、阿苇灌区引水工程建设。三是加快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加强与额河建管局的沟通对接,加快“西水东引”工程建设步伐,为补水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

(三)建立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实施公共财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使农牧民走向富裕。把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坚持住,落实好,把政策的实惠落实到农牧民。同时,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与培育、设施农业、特色种 6 植、节水灌溉、良种推广、农牧业保险等方面,分县(市)、分产业出台长期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牧业发展,提高农牧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牧民增收;二是完善农牧业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地、县财政对农牧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根据国家、自治区的农牧业补贴政策,制订和完善地、县支持农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确保农牧民利益。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围绕地区优势特色农牧资源,引进和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要借黑龙江、吉林两省对口帮扶阿勒泰地区的大好时机,加强与他们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的交流与协作,提高产业升级速度。大力发展以大果沙棘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以阿魏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加工业。依托新疆戈宝红麻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罗布红麻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扶持光明乳业、旺源驼奶等企业,大力发展乳制品加工业。通过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地区产业化经营,高起点、高水平、大规模发展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业,打造出一批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五)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素质

首先,通过加快发展牧区教育事业,实实在在提高定居牧民义务教育的水平,使他们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力资本。其次,抓好定居牧民增收致富培训工作,培养“技能型新型牧民”。依托职业培训,加大定居牧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使定居牧民尽快掌握种植技术和致富技能。第三,启动技能培训工程。围绕地区矿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加快制定劳动力转移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按照市场就业需求,大力实施“一年一户一人一技”转移就业和致富技能培训工程,加大就业技能和“双语”培训力度,特别要把“双语”培训作为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就地转移,增加非农收入。

(六)积极推进牧民定居工程

阿勒泰现在有牧民2.77万户,14.7万人,实现定居的有七千多户,还有近2万户牧民需要实现定居。一是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的标准,继续加强以人 7 工草料地建设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发展牧区经济,增加牧民收入。同时,围绕新农村建设规划,搞好村庄建设和产业结构布局,促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形成。二是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定居水平。按照“定居先定畜、定畜先定草”的原则,把饲草料基地建设作为牧民定居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在牧区要加强草畜平衡等天然草场保护工作,在农区要加大饲草料地种植力度,大力推行暖季放牧、冷季舍饲圈养。三是把牧民定居与实施民生工程结合起来。加快发展牧区各项社会事业,通过整合退牧还草、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防病改水、扶贫开发、抗震安居、乡村公路、通讯网改造等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牧民定居整体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牧区。四是强化牧民培训,增强牧民科技增收致富的本领,推进牧民向农区、城镇和第三产业转移,促进增收致富和下山安居。

下载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快草场流转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淮北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全市农业人口122万人,常年耕地面积204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400万亩,大宗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2013年,全市实......

    农家书屋惠农家 农牧民增收

    肃南县白银乡农家书屋惠农家农牧民增收 走进肃南县**乡东牛毛村的农家书屋总能看到一副热闹景象,在这里挤满了借书看书的群众,他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低声交流几句,很是认真。而......

    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作者:李章芹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10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已进入不断向市场经济迈进的实践阶段。滨海......

    加快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嘉兴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

    赵伟刚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旗委政法委 赵伟刚 我旗地处赤峰市东北部,于大兴安岭南端支脉,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全旗总人口约30万,其中苏木乡镇人口数约24万。是以蒙古族为主体,......

    对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精选5篇)

    对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人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推动西藏农......

    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产业发展(模版)

    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产业化发展2009年我市制定《北海市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方案》和《北海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方案》,目的是提供优惠政策,加快我市土地流......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农民增收难,这是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历史课题。在我国,农民人口最多,因而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增收最难,因而相对而言又是最大的弱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