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发展设施蔬菜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设施蔬菜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加入时间:2011/2/22点击次数:40
2------------------
○ 省农委副巡视员陈文浩
根据张宝顺书记来省农委调研时的要求,近期,省农委组成调研组,先后到宿州、滁州、合肥、芜湖及江苏南京、镇江等地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国设施蔬菜基本情况
(一)生产现状
2008年,全国设施蔬菜播种面积6666.8万亩,产量2.47亿吨,总产值6769.71亿元,净产值5248.98亿元。设施蔬菜用22%的播种面积,创造了36.84%的产量、63.1%的产值。设施蔬菜平均亩产值10154元,比露地生产高出3~5倍,投入产出达到1:4.45。全国设施蔬菜产业呈明显的优势区域集中分布状态,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及黄淮地区,约占全国的57.2%;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占全国的19.8%。
(二)各地发展设施蔬菜的经验做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亲自过问设施农业。分管副省长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设施农业工作,调研、解决相关问题。2009年,江苏省蔬菜播种面积2280万亩,总产量4500万吨,总产值510亿元,出口创汇5.5亿美元。其中,设施蔬菜占全省蔬菜面积的24%。辽宁省把设施农业建设纳入到全省县域经济重要内容之中,今后3年每年建设80万亩设施农业,整合12亿元财政资金进行扶持。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对年亩均纯收益高于2000元的高效设施农业实行以奖代补,每年投入省补资金达到5亿多元。2010年,该省共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0亿元,用于设施农业项目以奖代补,其中用于设施蔬菜的奖补为5亿元。南京市每年对省里补助的设施蔬菜项目,配套安排2600多万元。山西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5亿元用于设施蔬菜生产补助。辽宁省对新建的日光温室,每50亩补贴10万元,对每个新建的蔬菜育苗中心补贴100万元,另安排1350万元用于设施蔬菜小区推广相应的生产技术。四川省今年安排1.2亿元支持蔬菜等设施园艺产业基地建设。
三是制定优惠政策。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加速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南京、无锡、苏州等市也制定了发展设施农业的优惠政策。辽宁省将设施蔬菜列入农民增收7大工程,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的同时,将设施蔬菜生产中配套的自动卷帘机、小型旋耕机、太阳能杀虫灯等列入农机补贴项目。浙江省将设施蔬菜小区建设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山西省启动设施蔬菜建设富民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000万元,对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当年新增2000亩以上的前20个县进行奖补,对新建日光温室农户贷款实行一年期贴息,省直涉农部门也调整资金投向,支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四是多部门重点推进。辽宁省、陕西省在设施蔬菜园区建设中,形成了由农业部门制定发展规划,交通部门负责园区干道与公路的连接道路建设,水利部门负责园区的水利设施建设,电力部门负责园区的配电设施建设,财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多部门共推进格局。江西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利等涉农资金共同支持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
二、我省设施蔬菜生产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09年,全省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76万亩,产量668万吨,产值140亿元,农民收入中有310元来自于设施蔬菜产业。一些重点地区设施蔬菜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额在1000元以上。我省设施蔬菜生产主要分布在沿淮淮北、江淮和沿江地区,以及城市郊区。我省设施蔬菜面积处于全国第六位(2008年统计),面积占全国的4.13%,产量占全国的2.7%,产值占全国的2.1%,平均单产2420公斤,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亩均效益5070元,为全国平均的50%。设施蔬菜规模小、单产低、效益不高,总体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总量少、分布散。设施蔬菜比重较低,规模不大,缺乏统筹规划,生产单元小,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布局不合理,面积小,不集中,基础设施难以配套,品牌难以形成,资源优势难以发挥。
二是生产设施档次低,配套差。设施蔬菜棚体建造不规范,简易设施比例大,基地内水、电、路、沟渠设施较差,不配套、不完善,排灌能力差,抵御风雪、冷害冻害等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三是单产低,相对效益差。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等了解少,应用不及时,且应用转化比例小,种植技术水平较低,单产不高,农户收入不稳定。
四是生产盲目性大。市场信息指导和技术服务薄弱,生产盲目性大,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卖菜难”情况时有发生。
(三)原因分析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蔬菜具有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但资金投入量也大。大棚每亩建造成本在1万元以上,日光温室每亩建造成本更在4万元以上,高的甚至达到7~8万元。我省绝大多数农户经济基础较差,缺乏生产启动资金。各级财政对蔬菜产业投入较少,缺乏发展设施蔬菜的专项资金。面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生产农户贷款非常困难,设施蔬菜发
展速度受限。
二是技术服务薄弱。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较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要复杂得多,而基层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奇缺,一些县区甚至根本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农民难以得到技术指导和培训,农民的畏难思想较普遍,影响设施蔬菜的发展。如滁州市3个区原有蔬菜专业技术人员11人,现仅剩1人从事本行业工作。庐江县30多万亩蔬菜,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仅一名蔬菜技术员。
三是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全省设施蔬菜生产主要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快,设施蔬菜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难以开展。
(四)我省发展设施蔬菜的优势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我省全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适于多种蔬菜种植。特别是在冬季设施栽培季节,我省气温、日照均比北方地区高和长。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我省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在中国发展战略重心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江近海的区位优势。以省会合肥市为中心,以500公里为半径,周边上海、南京、杭州、武汉等大中城市散布,城乡人口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加上道路密集,交通便利,陆上车程不超过10个小时,蔬菜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三是劳动力资源充足。设施蔬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省农村劳动力相对较充足,可以满足蔬菜生产的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同时,我省劳动力成本不高,设施蔬菜生产成本及价格将保持相当长的竞争优势。
三、发展设施蔬菜的重要意义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具有节水、节地、节能、高产、高效等特点,对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设施蔬菜是设施农业的重要内容,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前景广阔,意义重大。
一是发展设施蔬菜可以保障蔬菜的常年供应。随着设施蔬菜配套生产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地消除或降低自然气候的影响,使得蔬菜的常年均衡生产供应水平大大提高,实现了淡季不淡,季节价差明显缩小,满足了市场日益增长的反季节蔬菜的需求。
二是设施蔬菜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据测算,每个劳动力可经营1~1.5亩设施蔬菜生产,按全省500万亩设施蔬菜计算,仅设施蔬菜生产一项即可吸纳劳动力500~750万人。加上搭建设施、集约化育苗、集中采摘、经营运输等需要大量的人工,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业,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发展设施蔬菜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设施蔬菜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调查显示,用中小弓棚生产蔬菜每亩年收入在6000-8000元,大棚蔬菜每亩年收入在1万至2万元,日光温室每亩年收入可达3至6万元左右。亳州市有日光温室每亩年收入超5万元的典型,和县有设施蔬菜每亩年收入超10万元的典型。与种植粮食相对比,单位面积设施蔬菜的收益是粮食收益的5-10倍。南京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市蔬菜面积26.7%,产值却占到蔬菜总产值的54.05%。
四是发展设施蔬菜可以促进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发展设施蔬菜,可有效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与装备在农业上的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带动种子、农用薄膜、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带动棚架、卷帘机、专用肥、种苗(菌种)、净菜加工配送中心、市场建设、贮藏保鲜冷库等建设,带动市场营销、运输业、餐饮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延长蔬菜产业链条,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十二五”我省设施蔬菜发展的主要目标、对策及建议
(一)主要目标
以蔬菜、食用菌等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集生产、科研、加工、出口功能于一体的设施蔬菜产品高效综合生产园区,到2015年末,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500万亩。打造一批设施瓜菜专业乡镇和专业村,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设施蔬菜基地。到2015年,在皖北、沿淮沿江蔬菜主产区、黄山和九华山旅游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新增规模化设施蔬菜基地220万亩以上。细化分解地区和年度目标,制定扶持政策,落实推进措施,确保每年新增设施蔬菜不少于50万亩。
(二)对策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沿淮、淮北及皖东地区,利用冬、春季光照条件较好的优势,以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江淮之间、沿江地区,要适应气温高、阴雨天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以发展大中小棚为主。规划布局上,重点围绕华东市场周年均衡供应,实现设施蔬菜多样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开发,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或“多乡一业”,发展区域化块状经济产业带。
二是强化标准,科学管理。加快推行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标准化设施和优质安全生产技术。加速优质、专用、抗逆、高产蔬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良种扩繁。鼓励开发、推广生物农药、新型农膜、生物肥料,以及高效施药、施肥新机械。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棚室综合环境调整技术,多样化高效益模式化栽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快开发果蔬、花卉产品加工、包装、运输和储藏(保鲜)技术设备,加快简便、经济、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开发,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围绕做大做强设施蔬菜高效园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配套工程。按照科学定位、产业聚集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行模式。加快产品品牌培育,打造一批省内、国内名牌产品,加强与大型国际国内商业连锁集团的贸易合作,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是提高组织化程度。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种殖大户、购销大户、农村能人、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牵头领办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工商资本通过租赁的方式,在规划区域内,开展规模设施蔬菜的生产经营。围绕设施蔬菜优势产品,组织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大户和技术研究、推广等部门,组建行业协会,对内搞好行业自律,对外全力开拓市场,提高设施蔬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是建立健全技术保障体系。建立设施蔬菜专家组,参与制定发展规划,研发和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制(修)订完善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广适合本地实际和市场需求的名特优新品种与特色种植模式。把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作为农技推广体系重要内容,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为抓手,安排专项资金,抓好市、县(区)、乡(镇)农业技术干部和专业大户、农民创业带头人技术培训,使主产区每村、每个协会至少有一名经过培训的设施蔬菜农民技术员。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技术下乡,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指导,建设一批示范片,以点带面,促进设施蔬菜业发展。
(三)几点建议
2010年,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菜篮子”工作。近期,又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要求各地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发展设施蔬菜是稳定蔬菜长效供给机制、保障蔬菜价格基本稳定的有效措施,也是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省市财政、发展改革委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并逐年增加。加强农业专项资金整合,在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出口农产品基地、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项目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支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我省设施蔬菜产业。
二是强化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和副食品价调基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确保能及时足额征收,专户规范管理,其中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要全部用于蔬菜生产基地,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土地出让金用于设施蔬菜开发的比重。
三是贷款优惠。以合作经济组织或基层乡镇向银行担保,或以设施为抵押,对农户利息进行优惠。以政府财政提供农贷风险补偿金为支撑,构建由农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财政组成的联合放贷机制。对一定规模的设施蔬菜基地贷款实行财政补贴。
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将设施蔬菜小区建设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给予重点支持。将设施蔬菜列入政策性保险范围,由政府给予保费补贴。鼓励保险公司完善设施蔬菜保险产品,积极引导菜农投保。对流转一定规模以上土地发展设施农业的,按面积给予一定的奖补。将发展设施蔬菜的小型农业机械及配套设施列入农机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比例。
五是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在基层农业技术体系建设时,统筹考虑在各设施蔬菜重点生产区域建立蔬菜生产技术服务机构,配备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经费。
第二篇:加快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淮北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全市农业人口122万人,常年耕地面积204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400万亩,大宗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2013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40元,比上年增长13.1%。
多年来,淮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政策支持逐步完善
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近三年来,全市共落实农业“四项”扶持项目1000多家,落实财政补贴资金近6000万元,拉动社会资本投入10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旱涝保收面积110.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2%。涉农信贷投放不断加大,涉农贷款保持快速增长。至2014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89.75亿元,较年初增加25.65亿元,增长15.63%,高于各项贷款增幅9.73个百分点。
-1-
(二)农业科技贡献率持续提高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不断完善;与中农大、安农大、省农科院开展战略合作,技术引进、人才培训等效应显现,科技兴农步伐不断加快。推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畜牧科技进万家、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及新型农民培训等一系列农业科技进步工程。近三年来,累计引进、试验、推广应用新品种100余多个,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畜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优质麦、优质肉猪、设施蔬菜、大中型沼气管理等综合生产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科技进步对全市农业的贡献率达60%。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与“十二五”初相比,蔬菜总产由42万吨提高到58万吨,增长38%;肉蛋奶总产由13.7万吨提高到15.2万吨,增长10.9%;粮食生产获得“十连丰”,优质小麦订单面积从2007年的50万亩迅速发展到2014年的100万亩,订单优质率100%。今年全市小麦单产达到507公斤,总产达92.6万吨,增长4.5%,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省第二个成功创建小麦千市斤,标志着淮北市在良种运用、农机农艺结合、社会化服务、高产技术集成运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农业生产加速向优质、高效、规模发展,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 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6%;已建成百亩以上规模连片蔬菜种植基地200多个,是全省最大的日光温室蔬菜基地之一;形成塔山石榴、和村苹果、段园葡萄、黄营灵枣、东山杂果5个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场)2000余个,规模养殖比重已超过80%,走在全省前列。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28亿元,是“十二五”初2.2倍,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4.4:1。
(五)农业经营方式加速转变
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全市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余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32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036家,带动农户14.6万户;培育各类种养大户3970多家,注册家庭农场395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等模式,建立起150万亩优质麦等8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培育农机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200多个,建立各类农产品市场182个,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3万余人。
(六)林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林地78万亩,林木蓄积量达2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11%,林木绿化率23.23%,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5.08亿元。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作为统筹城乡绿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高位推进。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开展创模工作。全市森林增长工程累计完成造
-3- 林83826亩,完成省下达造林任务的116.2%。累计完成石质山造林14.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200余万株,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编制完成的《石质山造林技术规程》已作为安徽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2015年淮北市可如期实现全市可绿化石质山全部披上绿装目标。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市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人才短缺
基层绝大部分农技人员从事着非农技推广工作,相当部分农技人员还存在着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农技推广的时间、能力和服务水平严重下降。大量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逐渐流出农业领域,进入二、三产业务工,出现农民兼业化、农业副业化现象。农业从业人员大多缺乏专业技术,难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现代农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懂生产、会管理的土专家更少。有钱的人不懂农业,不敢投资农业;想投资的农民没有钱,也不会经营现代农业,成为当前农业人才状况的新常态。
(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建设历史欠账多。一是机耕条件差。机耕道路缺失和落后,农业机械往往进得了村下不了田。二是水利条件差。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4- 连续数小时下雨则涝,连续几天未雨则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三是农业基础设施管护不到位。新建农业基础设施无人具体负责管护,机井、涵闸、抗旱设备等普遍存在“平时无人管,忙时不能用”的问题。四是设施用地缺乏。一般规模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需要配套建设仓储、晒场、机库及简易办公设施等,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调研中普遍反映,家庭农场设施用地不具备合法性,造成有“农”无“场”,严重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
(三)土地稳定长期流转难度较大
土地分散经营仍然是当前制约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尽管我市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农村土地产权仍不清晰,“三十年不变”与“长期不变”概念模糊,确权颁证不到位,农民对土地流转特别是长期流转不放心,土地承租者也不能放手、放心经营。很多种粮大户反映,在土地流转中约10%农户不愿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造成种粮大户流转土地很难集中连片。由于流转关系不稳定,种粮大户们对土地投入动力不足,“怕变”、“不敢投入”成为普遍心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规模经营承担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工商资本轻易不介入土地规模流转,农村规模流转面积难以扩大。
(四)财政、金融和保险服务供给明显不足
一是财政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强。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以家庭
-5- 承包经营为基础,未体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倾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农户待遇一样。支农政策执行存在脱节现象,如种粮补贴按“一卡通”发放给原承包户,流转大户得不到补贴,形成拿钱的不种粮、种粮的不拿钱,增加了种粮大户的生产成本。促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还未出台,一些规模较小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得到项目和资金支持。二是融资困难。安徽省农业银行分行转发的《中国农业银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家庭农场抵押物除与一般商业贷款相同外,还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农房抵押应优先”,但实施过程中农民拿不出三者合法的权证和手续。大多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中小型农业企业由于缺乏有效地担保抵押物,加上申请手续繁杂、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也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而小额信贷等扶持性贷款规模又小,远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三是农业保险效果甚微。由于目前农业保险存在法律缺位、财政补贴少、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农业保险尤其政策性农业保险远远满足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需要。
(五)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市虽为扶持农业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服务措施,但整体来说服务效果不理想,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公益性技术服务职能弱化。乡镇农技服务人员少、经费不足、设施落后;村级农技服务机构断层、体系断网,农业技术公益性服务难以全面落实到位。-6- 二是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不足。农业经营涉及产、供、销等各个环节,对物资、信息、资金、科技等社会化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市社会化服务渠道和内容较为单一,服务效果不明显,服务体系不健全。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制度创新
一是配套制定辅助设施用地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规定,“在国家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建议按照国家文件精神,尽快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辅助设施用地标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生产、经营需要兴建的简易仓(机)库、生产管理用房、晒场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按规模经营面积的一定比例占用土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但不得改变用途;优先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标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仓储、加工、包装等永久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总结土地确权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步伐。稳定农民土地预期,避免由于土地“四至”不清、账实不符产生纠纷,让农民放心流转土地,避免农业经营过度兼业化和副业化。探索建立村级集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配权。对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90%以上的农户同意流转,而个别农户没有正当理由和原因的,-7- 经协调、说服仍然拒绝流转,致使欲流转的地块无法形成连片集中的,可以赋予村集体对个别农户拒绝流转的地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配权。三是创新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保额低,“两年收一年歉”就足以打垮家庭农场。统筹金融保险机构,探索扶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投保保费和赔付标准,使农业保险真正起到保险作用,有效地降低农业风险;增加农业保险品种,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多种类型、具有个性化的保险险种,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保的积极性。四是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村、投资农业,但应着眼于服务、带动农民,与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不是取代农民、兼并土地。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对那些只“代替”、不“带动”农民,甚至违反土地流转“三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规定的工商企业经营行为,应加以引导和规范。
(二)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着力解决“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各级财政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支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进一步健全农田灌排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加快病险闸(库)除险加固,全面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落实农民承担主体,建设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切实做好管护工作。二是-8- 做好农民转移性增收工作。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实行粮油、生猪等财政奖励补助,完善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增加转移性收入。同时,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财政补贴,按照粮食的调出量,安排对种粮大户的补贴,补贴标准应至少不少于农户“一卡通”额度。三是进一步明确政策扶持重点。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重点扶持农民举办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扶持特色农业,着力打造特色园区和精品基地,支持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三)深化涉农服务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农业企业主、以及大学生村官、农民企业家、返乡农民工、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对象。通过创业培训、市场指导、资金支持等措施,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以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深入实施高素质农业人才工程,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定向委托培养,培养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管理人才和农业高科技人才。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下决心解决“农技最后一公里”问题,抽调专业人员或通过财政购买服务雇用专业技术人员分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对接服务,聘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服务。三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信息化管理
-9- 平台建设。逐步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流转双方提高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服务。全面做好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及仲裁和流转土地资源普查、建档备案等工作。四是推广社会化服务。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同施、农事全程代理等经营性服务,发展壮大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各环节的服务。
-10-
第三篇:发展设施农业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镇设施农业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近几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政府推动、科技示范、市场引导、群众自愿”的发展思路,以城市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设施农业建设初露端倪。截至2005年底,全镇设施农业面积1000余亩,其中连片5亩以上钢管大棚面积380余亩,仅2005年新增钢管大棚200亩。全镇形成了以大棚蔬菜为主、大棚避雨葡萄和暖棚家禽养殖为辅的设施种养格局,***等村已成为大棚蔬菜示范基地。
设施农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应用领域日益广泛。设施农业由最初的单一种植蔬菜发展到目前的蔬菜、水果、畜禽等种养领域。二是设施规模逐步扩大。设施农业由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发展到联户连片成园区、基地。三是设施档次明显提高。近几年新发展的大棚90%以上采用了钢管结构,起初发展的毛竹大棚自然逐年淘汰。与此同时,全镇推广喷滴灌栽培2965亩,大棚管理机械31台,果蔬分选机械8台,建造低温保鲜冷库3座,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处理站1座,设施农业先进装备已逐步得到应用。
二、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为加快我镇设施农业建设步伐,鼓励、引导本地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在市政府连续出台设施农业补助政策的基础上,镇政府每年也相应制订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农机补助政策,并在村干部和种植大户中加以广泛宣传,以此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据统计,近三年中镇财政用于补助钢管大棚及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达70余万元,其中直接用于补助钢管大棚建设的资金超过53万元。
2、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设施农业生产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我镇自2003年起连续三年共投资近2000万元,开展了三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共计改造中低产田26000亩。二是分年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每年选择1条以上的镇级主干河道和6个重点村的三类河道进行疏浚整治,从而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3、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服务工作。镇农机、农技部门相互配合,做好发展设施农业方面的服务工作,近几年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外出参观学习,邀请有关专家为农民现场授课等形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三年来,累计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同时,相关设施农业建设村发动村干部、村民组长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做好设施农业发展动员工作,并在土地流转、贷款等方面加强服务,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为设施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建立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户的作用。通过引导和扶持,在**等村建立了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并涌现出一批设施农业大户,如***村***、***村***等人,他们在发展设施农业种植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带动本地农户从事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帮助解决其他农民在设施农业生产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为农民提供农用物资、各种市场和品种信息,真正起到了设施农业的领头雁和带路人的作用。
三、设施农业发展的成效与体会
1、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传统作物向精细作物调整的步伐,带动了蔬菜、水果和家禽养殖产业的兴起,种养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增加,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提高,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以果蔬种植为主和家禽育肥为辅的设施农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局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优化了种养结构,丰富了种养种类,提高了经济效益,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广大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从而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蔬菜和水果种植、家禽养殖,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
4、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要远高于露地栽培。据对***、***等村大棚种植户调查,2005年每亩大棚蔬菜纯收入1.0—1.5万元,大棚水果纯收入1.8—2.0万元,分别是露地种植同类作物纯收入的10倍和15倍。据此推算,2005年我镇设施栽培可为农户增收800万元以上,增收效果明显。
5、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设施农业对品种、栽培、管理的技术要求更高,农民在搞大棚种植时主动要求学技术、用技术、请能人,一些农民还把相关技术组装配套起来,有效促进了自身劳动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左邻右舍和周边农户的示范辐射作用也不断增强,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四、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在“十一五”时期
第四篇: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镇设施农业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近几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政府推动、科技示范、市场引导、群众自愿”的发展思路,以城市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设施农业建设初露端倪。截至2005年底,全镇设施农业面积1000余亩,其中连片5亩
以上钢管大棚面积380余亩,仅2005年新增钢管大棚200亩。全镇形成了以大棚蔬菜为主、大棚避雨葡萄和暖棚家禽养殖为辅的设施种养格局,***等村已成为大棚蔬菜示范基地。
设施农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应用领域日益广泛。设施农业由最初的单一种植蔬菜发展到目前的蔬菜、水果、畜禽等种养领域。二是设施规模逐步扩大。设施农业由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发展到联户连片成园区、基地。三是设施档次明显提高。近几年新发展的大棚90%以上采用了钢管结构,起初发展的毛竹大棚自然逐年淘汰。与此同时,全镇推广喷滴灌栽培2965亩,大棚管理机械31台,果蔬分选机械8台,建造低温保鲜冷库3座,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处理站1座,设施农业先进装备已逐步得到应用。
二、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为加快我镇设施农业建设步伐,鼓励、引导本地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在市政府连续出台设施农业补助政策的基础上,镇政府每年也相应制订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农机补助政策,并在村干部和种植大户中加以广泛宣传,以此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据统计,近三年中镇财政用于补助钢管大棚及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达70余万元,其中直接用于补助钢管大棚建设的资金超过53万元。
2、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设施农业生产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我镇自2003年起连续三年共投资近2000万元,开展了三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共计改造中低产田26000亩。二是分年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每年选择1条以上的镇级主干河道和6个重点村的三类河道进行疏浚整治,从而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3、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服务工作。镇农机、农技部门相互配合,做好发展设施农业方面的服务工作,近几年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外出参观学习,邀请有关专家为农民现场授课等形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三年来,累计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同时,相关设施农业建设村发动村干部、村民组长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做好设施农业发展动员工作,并在土地流转、贷款等方面加强服务,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为设施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建立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户的作用。通过引导和扶持,在**等村建立了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并涌现出一批设施农业大户,如***村***、***村***等人,他们在发展设施农业种植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带动本地农户从事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帮助解决其他农民在设施农业生产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为农民提供农用物资、各种市场和品种信息,真正起到了设施农业的领头雁和带路人的作用。
三、设施农业发展的成效与体会
1、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传统作物向精细作物调整的步伐,带动了蔬菜、水果和家禽养殖产业的兴起,种养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增加,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提高,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以果蔬种植为主和家禽育肥为辅的设施农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局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优化了种养结构,丰富了种养种类,提高了经济效益,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广大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从而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蔬菜和水果种植、家禽养殖,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
4、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要远高于露地栽培。据对***、***等村大棚种植户调查,2005年每亩大棚蔬菜纯收入1.0—1.5万元,大棚水果纯收入1.8—2.0万元,分别是露地种植同类作物纯收入的10倍和15倍。据此推算,2005年我镇设施栽培可为农户增收800万元以上,增收效果明显。
5、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设施农业对品种、栽培、管理的技术要求更高,农民在搞大棚种植时主动要求学技术、用技术、请能人,一些农民还把相关技术组装配套起来,有效促进了自
身劳动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左邻右舍和周边农户的示范辐射作用也不断增强,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四、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在“十一五”时期,我镇要围绕“大桥经济”和“都市农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在现有的耕地上,引导农民合理布局调整结构,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在发展方向上,突出建设绿色基地,打造绿色品牌,实施标准化生产。在发展重点上,一是继续扩大设施规模,2006年规划发展蔬菜、葡萄钢管大棚800亩以上,力争到“十一五”未全镇设施农业总规模达到1万亩;二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设施农业装备,提高设施农业水平;三是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品种与新技术,大力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和反季节、赶时令的农产品,实现设施农业的高效益。
五、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
设施农业建设涉及面广、范围大,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保证设施农业建设有序发展。
(二)树立品牌意识,推行无公害生产
品牌是优质产品的标志,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是当今社会潮流,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要努力提高和强化设施农业生产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发展无公害生产,努力实施“放心菜、放心肉工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农业“后花园”。
(三)扩大生产规模,实行区域化布局
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蔬菜加工品种的增多,设施农业生产领域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依靠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增加收入是当前调整种植业结构的理性选择。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原则,选择比较优势明显、有发展潜力的主导品种,统一规划,连片建设,规模经营。在我市***公路两侧,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基地,在这里应打破镇村的行政界限,集中连片发展新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实施大规模生产,力争建成一条重要的设施农业生产带,形成地域优势和规模优势,依靠规模占领市场。
(四)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扶农力度,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如果没有一定的投入很难产生相应的规模和效益。今后市镇二级要进一步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支持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提高生产水平,同时引导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充分调动农民建设钢管大棚,科学种植的积极性。在资金投入上,要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把争取国家支持、农民投资、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五篇: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特色蔬菜促进农民增收
合水县蔬菜开发办公室李建军
蔬菜产业是实现我县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而特色蔬菜是蔬菜产业中的龙头。近年来,合水县委、县政府采取政策扶持、项目整合、科技引导、示范带动、品牌培育等措施,加大产业开发力度、改善特色蔬菜生产基础设施,提高特色蔬菜的产量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使我县蔬菜产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种植规模和效益取得新的突破。止2011年底,全县以板桥白黄瓜、绿色西瓜、绿色甜瓜、早春水萝卜为主的特色蔬菜种植总面积5.2万亩,占蔬菜种植总面积的47.3%,总产量达到 4676万公斤,总产值达到9157.1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55.5%,人均特色蔬菜收入达到5570.6元,较2010年人均收入增长16.9%。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种植规模化
我县本着“立足资源创特色,依托特色抓板块”的产业化经营理念,按照“巩固提高县川老基地、扩大开发固城川新基地、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思路。重点抓了“三川、三塬”六大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总面积达到11.6万亩,总产量达到15.8万吨,产值达到1.65亿元。将我县板桥白黄瓜、老城镇县川的绿色西瓜、固城川的绿色甜瓜、丑家川的水萝卜四类特色瓜菜确定为我县重点发展的 1
品牌瓜菜之一,予以科学规划,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白黄瓜膜侧套种玉米(辣椒、荏、甘蓝)为主栽品种的白黄瓜生产区(板桥瑶子头村为中心村辐射带动周围村);以西葫芦嫁接西瓜拉秧套栽荏(甘蓝、大白菜)为主栽品种的西瓜生产区(老城镇牧家沟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围村);以甜瓜拉秧后套栽芹菜(甘蓝、辣椒)为主栽品种的甜瓜生产区(固城乡董家寺村为中心村辐射带动周围村);以种植水萝卜为主栽品种的水萝卜生产区(吉岘乡丑家川村)四大特色蔬菜生产基地。2011年,种植早春水萝卜5000亩、板桥白黄瓜18700亩、县川绿色西瓜12700亩、固城河川绿色甜瓜15600亩。
二、推广科技、提升档次、实现生产标准化
(一)制定特色蔬菜生产标准。为加快特色蔬菜的发展步伐,我县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结合我县地理、气候、土壤等实际条件,编写制定了《板桥白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范》、《绿色食品西瓜生产技术规范》、《绿色食品甜瓜生产技术规范》使我县特色蔬菜生产步入了规范化轨道。2009年,我县申报了《板桥白黄瓜地理标志登记》并获得农业部批准,2009年、2010年、2011年合水水萝卜、西瓜、甜瓜分别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进一步打响了我县特色蔬菜品牌。
(二)总结推广“六新”技术。一是特色蔬菜板桥白黄瓜提纯复壮及繁育技术。培育的白黄瓜品种抗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
萎病、耐白粉病,耐旱、耐热、耐重茬、抗春寒性较强。二是改良垄高垄大穴地膜覆盖技术。可以防冻抗灾、高产、早熟、缩短生育期,而且提早上市,使经济效益倍增。三是“四法育苗”新技术。利用日光温室、阳畦小拱棚、营养钵或穴盘、催芽直播这四种育苗方式,在特色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形成“日光温室育苗塑料大棚栽。阳畦小拱棚育苗露地栽,营养钵育苗早上市,高垄大穴催芽直播防春寒”的设施育苗新模式,使我县形成冬有日光温室菜、春有早春塑料大棚菜、夏有地膜商品菜、秋有秋延后塑料大棚菜的“周年供应、四季有鲜”的蔬菜种植新模式。四是立体高效间作套种模式。通过多年多点的试验研究和推广,目前全县川区蔬菜生产基地已形成了蔬菜膜侧套种玉米,移栽甘蓝,或收获拉秧后复种大白菜、大萝卜,移栽荏等立体高效栽培新模式。使一年一茬收获变成2~3茬收获,实现了蔬菜、粮食双丰收,钱粮双增的目标。五是塑料大棚结构优化组合技术。通过对塑料小拱棚、竹杆塑料大棚、钢架塑料大棚、水泥立柱塑料大棚、水泥骨架塑料大棚五种棚型结构的试验研究和优化改进提高,筛选出了钢架塑料大棚和水泥骨架塑料大棚两种比较理想的棚型结构,进行大面积推广,受到瓜农的普遍欢迎和喜睐,为蔬菜种植提供了设施保证。六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选择优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配套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使农药用量和喷药次数减少了80%以上,减少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三)积极申报科技成果。由我单位自选实施的《合水县甜辣椒丰产栽培及示范推广》项目获2007庆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板桥白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模式与产业开发研究》项目获2010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自选项目《绿色优质西甜瓜生产技术优化集成研究与示范》,于2011年11月23日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知名瓜菜专家在兰州进行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选题准确,技术路线合理,试验内容丰富,各种资料齐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三、强化培训、示范带动、实现服务优质化.(一)、建立示范点,培育示范户,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县以示范点建设为切入点,以科技示范户培育为重点,采取“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目标、定奖惩”的“五定”目标责任制。建立千亩蔬菜示范点6个,500亩以上蔬菜示范点11个,培育科技示范户600户,初步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多村成基地”的良好发展态势。有效推进了我县特色蔬菜的发展。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种植特色蔬菜的水平。近年来,我县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板桥白黄瓜生产技术规范》、《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等技术规范,将特色蔬菜种植技术
汇编成册、印发、宣传、培训到广大菜农。2011年共举办特色蔬菜专业培训60场次,培训技术骨干、营销大户和菜农3万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万多份,科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了骨干培训到村,普及培训到组,技术资料印发到户,主要技术讲解到人。此外,我县还与省农科院签订了院地合作协议,聘请了宋尚友、侯栋、杨永刚等7位专家,作为我县特色蔬菜生产指导的常年技术顾问,2011年我县邀请比利时著名蔬菜专家艾凳先生对我县特色蔬菜生产上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了为期一月的现场指导和培训。
四、政策扶持、服务配套、实现经营产业化
为鼓励我县蔬菜产业尤其是特色蔬菜的快速发展,我县出台了一系列激励蔬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一是加强蔬菜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县累计整合项目资金1500万元,投资建成日光温室600座,钢架早春塑料大棚5000座,水泥骨架塑料大棚300座,加大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效益。此外,每年还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全县蔬菜产业的抗旱、防冻、电力配套、新型农机具推广等。二是对申报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或企业,由政府按每证1 万元的标准予以奖励。三是政府每年拨一定款额用于菜农出去参观、学习和交流。四是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保护菜农的合法权益。
五、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实现农民效益最大化
我县以“承包种养技术,承诺调整效益,承担自然灾害风险”为核心的“三承”服务为出发点,以“农技人员跑出路,龙头企业找销路,政府帮助担后路”作为服务模式,使我县特色蔬菜远销兰州、西安、银川等省会城市,我县的特色蔬菜被市、县多家超市和市县两级宾馆定位为专供产品。为打响品牌战略,增加合水蔬菜产业知名度,我们先后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4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认证绿色A级产品3个,申请批准地方特色产品(板桥白黄瓜)地理标志1个,制作特色蔬菜精品包装箱14000个;我县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板桥白黄瓜于2011年11月5日在甘肃省农产品展销会上,获优质农产品金奖。为方便群众,完善流通体系,我县投资在县川的板桥乡、固城川吉岘乡的望宁路口和何家畔乡的铁李川新建蔬菜批发市场各1处,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新建铁李川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个,完成蔬菜订单种植8000亩,县乡各级政府竭力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实现了菜农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