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时间:2019-05-12 19:4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一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者:陈宗琼 赖廷锋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6期

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企业技术、资金、市场等资源优势,引领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优势支柱产业和生产基地,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这就是我县几年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缩影。截止2010年底,全县共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北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1家。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5个,其中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1家,种植业25个,水产畜牧养殖业15个,服务性质21个;具备经营功能的经济协会12家;不具备经营功能的互助协会(用水者协会)92家。仅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产总额18亿元,年销售额达40亿元,占全县农业增加值的87%,上交税金2577万元,税后利润3.76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10.5%、11%、13.4%;其中有恒兴、粤海、北联等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5家,年加工生产能力6.5万吨,年销售总额2.8亿元。建立生产基地150多个,面积5.64万亩;公司从农民采购量占加工总量的比率达99%,直接带动农户8.58万户,其中带动区内农户数6.6万户,带动区外农户数

1.98万户,利益联结方式绝大部分是按照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形式带动农户,全县发展订单农业

4.5万份,其中种植业订单2.21万份,种植业订单面积15.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19.4%。;2010年培训农民2.4万人次,比2009年增2632人次,增12.3%。通过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全作组织的带动,全县建立了对虾、罗非鱼、三鸟、水果、木薯、甘蔗、速生林、蔬菜等优势支柱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2010年从事产业化经营农户户均增加收入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19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增加681元,增12%。

回顾几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历史,之所以初具规模的格局,主要是采取了如下措施: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多年来,合浦县委、县政府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非常重视,把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导、鼓励、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1)积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成立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意义,促进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增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2)注重培养。根据《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北政发〔2004〕58号)的文件精神,我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到发现一个,培养一个,使其成熟发展,并每年发动企业申报不同级别的重点龙头企业和对其经营进行定期监测。(3)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包括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及财务制度。(4)积极开拓市场,搞好流通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架起

了市场与农民、企业与农民的桥梁,增加了农民生产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减少流通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5)以订单农业为导向,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6)加大扶持力度,使合作经济组织做强做大。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扶持其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有合浦县家禽协会、廉州镇大江村蔬菜协会、合浦县常乐农副产品流通协会、合浦县崟丰果蔬产业股份合作、合浦县兴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得到中央及自治区项目扶持资金,累计金额达85万元。(7)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县相关农业部门派出农业技术人员到合作组织培训,提高业务人员及会员农业科学技术种养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加速了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转化率。

2、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根据《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北政发〔2004〕58号)的文件精神,一是抓好企业营业所得税的减免工作;二是落实企业贴息、低息贷款优惠政策;三是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四是对龙头企业实行“六制”服务:“保姆式”服务制、“一站式”包办制、首问负责制、跟踪办结制、“绿卡”优惠制、检查批准制。在积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同时,我县坚决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优惠,积极协调组织地税、国税、工商等相关部门,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激发广大农民参加合作组织的积极性。

3、建立示范基地,推动农业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各龙头企业均建立了自己的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产。广西凤翔集团畜禽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无公害麻鸡生产基地,广西建邦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瘦肉型良种养猪基地,合浦县常乐洪兴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通过示范基地的带动,加速了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

4、搞好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养技术。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十分重视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全县举办各种培训班多达100期,培训农民2.4万多人次。认真组织相关部门及农产品经纪人50多人进行培训学习,选送10多人参加区供销合作联社举办的培训班学习。

5、积极推广良种,普及良种覆盖率。几年以来,广西凤翔集团畜禽食品有限公司推广养殖的“叮当”鸡、广西鸿雁食品有限公司引进的德国的“朗德鹅”、合浦县西场永鑫糖业有限公司引进的新台糖系列及桂糖系列、合浦县常乐洪兴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玉豆新品种双青35号,辣椒新品种农丰41号、黑美人、大平甫肉菜等,由于各龙头企业致力于良种引进推广,加速了我县的良种良法进程。

6、努力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农民致富。在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连接市场与农民的桥梁作用,努力发展订单农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据不完全统计,全县2010年发展订单农业4.5万份,其中种植业订单2.21万份,种植业订单面积15.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19.4%。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回收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或销售,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格局。

7、打造品牌,创造品牌效益。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不惜投入资金,努力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创造品牌效益,给企业和农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广西凤翔集团家禽食品有限公司2003年9月打造的“凤翔麻鸡”品牌获广西家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核定为新品种,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2004年打造的“叮当”牌鸡;2008年“叮当牌”桂香鸡在香港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国际金奖”、“国际优质产品”称号;合浦县利康花生油厂1994年创造的“浦康牌”花生油,并于当年获中国博览会金奖和广西新产品百花奖,1995年获广西名优产品称号,2002年被评为全国五类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产品;已通过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成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全县有15万亩花生无公害生产基地和11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已通过自治区认定,45000吨菜豆和17500吨花生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

从我县的情况看,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紧密。许多龙头企业实际组织带动农户数较少,利益关系相对松散,不能很好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社员联结松懈,社员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一些合作组织改变集体性质,逐步变成私有化,缺乏监督力度。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其发展形态绝大部分仍然是属于合伙性质的经济形态,在叫法上带有浓厚的习惯色彩。总而言之,在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民没有真正享受产业链延长而增值的成果。

2、基地建设明显滞后。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分散,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配套,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跟不上等因素,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

3、工作指导不适应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要求。管理体制不顺畅,政策不配套,按照市场规律指导企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与产业化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来看,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财务不够规范、管理较为粗放等问题。

4、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收购资金贷款难。龙头企业收购资金一次性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一般商业性贷款难以满足,影响了农产品收购和农民增收。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影响和制约因素较多,特别是资金不足,服务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

5、县级专项财政扶持资金缺乏,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6、抗御风险能力低。大部分龙头企业都没有建立稳固的抗风险机制,也就是说没有建立风险基金,市场如果变动较大,合同兑现就出现较大风险,影响了农民收入,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根据我县目前现状,为进一步搞好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今后应注意如下工作:

1、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要坚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抓好市场开拓和产销衔接。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龙头企业掌握原料主要来源的重要举措,努力和农户提高履约率,积极引导和带动农民增收。

2、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竞争力。主要是抓好科技创新、质量安全、品牌打造等,特别作为一个企业,有其品牌,对提升企业收益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增强带动力。主要是抓好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以农民利益为核心,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和收益。农民得到实惠,反过来,也为龙头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央扶持龙头企业,是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该始终立足农业、服务农民,和农民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更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增强凝聚力,当前大部分合作组织的具体管理和经营比较松散,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增强凝聚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基础。

4、建立风险基金,增强抵抗力。所谓抵抗力就是抵御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抵抗力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关键。由企业从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每年提取风险金,以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第二篇: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全面夯实农村社区发展动力

郭家街道办事处解放社区由原解放村和徐家村合并而成,位于南芬区西北部,地域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14亩,林地面积32182亩,共有人口1946人,下设六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57名。

2008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颁布的《全国农

村社区建设实验(社区)工作方案》精神,站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按照南芬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区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解放村按照“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建设目标,进行生态文明农村社区示范点建设。2009年10月,投资近300万元建成面积为1600平方米的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近年来,在市、区相关部门的亲切关怀指导下,在街道党工委及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解放社区以调整产业结构、让群众富起来为目标,积极探索实践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有:

一、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机构,把选好配强领导班子作

为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建立农村社区组织机构,包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农村社区发展的首要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社区居民自治原则,自2008年12月下旬起,通过村民代表推荐社区筹建工作小组、推选社区成员候选人等选举筹备工作,由全体村民投票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成 1

员。基本形成党支部、村、社区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社区主任和村主任“一肩挑”,社区成员和村班子交叉任职的组成模式。同时,通过推选等形式产生居民小组长和社区志愿者协会会长。这些工作人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50%,平均年龄42岁,其中女干部占30%,他们既有一定的文化理论素养,又有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适应农村建设的需要。社区居委会严格按要求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明确居民小组的各项工作制度和职责分工,建立起一套党支部领导下社区依法民主自治的工作运行机制,为全面推进社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把利益实体作为产业发

展的强力支撑。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提高农户的收益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调动他们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我们积极推行“协会+支部+农户”模式,以产业发展为纽带,把具有共同利益的农户联系起来,形成利益相连的实体,共享服务、共同发展。社区内现有冰葡萄运销协会、野生榛子协会、香瓜种植协会、绒山羊养殖协会等5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共381人。协会给广大农民提供了组织的依托和学习提高的平台。2009年,香瓜种植协会为16户成员办理小额贷款,到秋季香瓜统一销售后,所有农户都还清了贷款还有结余。经过两年的运行,各专业协会的承载能力、分工协作能力、动员组织能力等逐渐提高,吸引的农户越来越多,为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转变观念身体力行,把示范带动作为产业发展的重

要突破。

合村建社区之前,解放村农民人均收入不足四千元,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村民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却始终徘徊不前。由于长期形成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农民还依然停留在“靠天吃饭”的经济非自主的边缘水平。村民思想普遍都比较保守,习惯于普通大田作物种植,没有人愿意冒风险发展新的致富项目。有的农户住址偏僻,山高路远,与外界联系较少,生产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要怎样干才能激活居民内在生产活力、让全村人都尽快富裕起来呢?作为社区服务中心的领导,我们深切地感到身上沉重的担子。

为转变村民的传统观念,社区班子成员多次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前往吉林、桓仁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在外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村情实际,我们认准了发展冰葡萄种植业的增收思路。立足于示范引导,村集体首先在五组和六组进行冰葡萄项目种植,并从辽宁果树研究所引进了适合本地栽植的冰葡萄品种。但当时村民发展积极性并不高,还是担心有风险。万事开头难,为打消村民的疑虑,社区主任徐长虎带头把自家13亩耕地全都栽上了冰葡萄,决心干出个样子来给群众看。由于缺乏种植管理技术,冰葡萄遭受虫害,长势不好,大家都心急如焚,多次到桓仁请专家来帮助指导田间管理。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种植第二年就获利28000元。随着技术的成熟,加之科学的管理方法,种植冰葡萄的经济效益也逐渐显现出来,目前每亩冰葡萄纯利润能达到4000多元。

亲眼看着社区主任带头发展冰葡萄种植,并获得成功,乡亲们从心底里服了气,像吃了定心丸一样都信心十足地开始种植冰葡萄,规模不断扩大。今年村集体又投资为种植户每亩补助建设资金1200元,用于购置水泥杆、安装滴灌设施等。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冰葡萄运销协会主动与本溪森澳山葡萄酒有限公司协调沟通,并签订购销合同,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今年喜获丰收、得到实惠的村民孙德贤高兴地说,如果没有村干部带头发展致富项目,帮助跑销路,我那有限的几亩地根本不会有今天这么高的收入。

目前,全村冰葡萄种植户已达到102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0%,种植规模已达到380亩,共栽植冰葡萄8万余株,年销售量可达12万斤,仅冰葡萄一项平均每户可增收近万元。

四、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优质服务和资金扶持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发展冰葡萄项目的成功示范带动作用,社区在工作上取得了主动,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们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我们也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支持发展各种有利于致富增收的经营项目。

一是扶持发展设施农业。几年前,二组村民试种香瓜效益可观。着眼于让更多村民参与受益,社区利用远程教育网对农户进行培训,并带领村民到沈阳、凤城等地参观学习,先后协调争取上级资金20万元,村集体投入20万元,为每栋大棚补助建设资金5000元,并帮助农户购钢材、调地块,支持村民发展设施农业。全村共有62户村民响应号召参与发展,共建大棚98栋,发展嫁接香瓜300亩,每亩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今年1月,我们带领村民到市内、沈阳搞市场调查分析,比差价、找销路,拉订单、签合同,逐步打开了市场销路,目前生产的香瓜、蔬菜等绿色农产品主要销往沈阳和本溪市内,效益非常看好,让村民真正尝到了甜头。目前,每年每栋大棚纯利润已提高到1万元。

二是鼓励发展养殖项目。村集体先后筹资190万元,带动农户建肉食鸡养殖小区、绒山羊养殖小区和生猪养殖基地。目前,全村家禽畜牧养殖户数近150户。同时,注重加强日常服务和管理,完善承包方式,支部带头协调解决资金技术等难题。当得知养猪大户王庆敏缺乏流动资金影响扩大生产规模时,社区干部主动帮助她到金融部门争取贷款,并积极协调电信公司、广播电视局改造线路,为扩建养猪场腾出8亩土地,村里还投资3万多元为其购买水泥、钢筋等物资,帮助新建现代化猪舍1处,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养殖场存栏猪已达到400多头,每年可获利近10万元。社区还安排大学生志愿者为养鸡专业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现6户肉食鸡、蛋鸡规模养殖户,年出栏肉食鸡50000多只,年产鸡蛋150万枚,每户年均获利可达3万多元。

三是支持发展林业项目。林改后,为鼓励村民向林业要效益,特别是发展以野生榛子为主的林地经济,我们聘请区林业、农发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场地规划设计,并逐户现场指导项目改建、技术服务。目前,共规划野生榛子园4处6000多亩;此外,新建刺龙芽生产基地1处100亩、柞

蚕基地1处300亩,发展林下参3000余亩,建成红松嫁接苗示范园1处200多亩等;林地多种经营项目为村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测算,仅野生榛子园一项,农民就可以增加收入150余万元。

如今,解放社区服务中心已成为村民议大事、谋发展的主阵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愿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0年末,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同时在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农户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也得到了更新和改造,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现代生活和科技的信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营销和投资的理念,社会参与的意识以及勇于开拓的企业家精神。现在农民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社区建设管理的积极性日渐高涨。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解放社区农业产业发展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广,由此催生出新一代的、整合的、高素质的农业生产力,将成为解放农村社区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三篇: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对氾水镇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宝应县氾水镇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产量连年攀升,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呈两位数上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强势推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一、发展现状:

在区位优势、自然优势的合力推动下,氾水镇坚持连片整合、区域经营、规模适度的原则,采取政策引导、村民自愿、规范服务等有力措施,实现了该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越来越多。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以种养大户为单一主体的经营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如: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等。截止今年2月底,该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4.4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11.88万亩的37.6%。从经营形式来看,土地集中型1.88万亩,合作经营型2.59万亩,分别占适度规模经营总面积的42.1%、57.9%;从经营行业来看,种植业3.79万亩,林业0.36万亩,水产养殖业0.32万亩,分别占适度规模经营总面积的84.8%、8.1%、7.1%。

二是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越来越大。从经营规模来看,适度规模经营的生产单元面积不断扩大,100-150亩的1.82万亩,150-300亩的0.64万亩,300-500亩的0.31万亩,500亩以上的1.7万亩,分别占适度规模经营总面积的40.7%、14.4%、6.9%、38%。

三是适度规模经营效益越来越高。在适度规模经营的有力推动下,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如扬州丰源生态有限公司吸纳流转土地的23户农民常年就业,入股农民每年在享受国家各项惠农补贴和入股分红500元的基础上,入股农民不用东奔西走,还可以优先在丰源公司打工,公司包吃包住,农民通过务工获得劳务收入,年人平可创收1.2万 1

元。可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安心、省心、更开心,安心的是“命根子”还在农民手里——心不慌,省心的是自个家的承包地少花了不少力气——心不烦,开心的是种的地少了、挣的钱反而多了。农民朋友高兴的说,土地流转“流”出了效益、“转”出了名堂。村干部说,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让当地农民在享受国家补贴性收入的同时,还通过土地流转、在农业企业务工获得了相应的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二、取得成效:

氾水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让农民在生产资料采购、农作物植保和农机作业,特别是在农产品营销上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种时计划经济,卖时市场经济”的现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成效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适度规模经营长足发展。通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现了土地经营的“三个集中”,即:土地流转向家庭农场集中,土地流转向规模化农业集中,土地流转向高效农业集中,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长足发展。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通过推进土地经营的“三个集中”,实现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孕育了农业龙头企业;反之,农业龙头企业又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目前,该镇农业龙头企业可谓亮点纷呈:扬州宝应湖西岛有机农场有限公司、扬州市丰源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扬州金绿健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高效农业龙头企业相继在该镇落户生根、开花、结果,正呈现出“两多”、“两强”的发展新格局。“两多”即:亮点多、特色多;“两强”即:企业发展创新的能力强、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强。

三是“三大合作”组织迅猛发展。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按照“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的原则,稳步推进实施。如今该镇“三大合作”组织从以前总量较少、类型单

一、合作松散的农民专业协会,发展到现在的总量较多、类型多样、合作比较紧密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从其运行质态来看,合作范围在不断扩大,服务内容在不断拓展,服务手段在不断增强,利

益联结机制在不断紧密,合作效益在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镇“三大合作”组织共带动社员增收达301.5万元,人平350元。

三、存在不足:

氾水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虽然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较多的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制约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土地流转成本加大。在惠农政策效应的连续推动下,近几年来粮食价格呈刚性上涨,农民种粮收益不断增加,不少农民对土地流转价格期望过高,加之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农民种田更加省心、省力、省事,尽管土地流转有“保底分红”等保障措施,农民也不愿轻易将土地流转出去,因此造成了土地流转成本加大,难度增大。

二是土地市场发展滞后。由于土地流转交易市场不健全,导致农村土地流转行为还不够规范,土地流转渠道还不够畅通,而且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还造成了“无序流转多、有序流转少”的现象,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特别是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土地流转收益递增机制不完善,有“地”无“市”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是“三大合作”发展缺位。目前,从该镇“三大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分析,还存在着不足之处:①总量还不够多,没有形成放大效应;②效益还不够明显,带动能力不强;③运作还不够规范,核算不到位。从总体上来看,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并且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农村土地股份合作还停留在简单的“归大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

四是农业经营领域不宽。经营项目单一,从事深加工的农业企业少、规模小,生产的高附加值农产品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产业关联度不高。

五是经营格局发展失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大部分是在该镇运西地区,可以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在该镇运东地区,其发展却比较滞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不平衡。

四、对策建议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农村“产城结合”,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随着氾水镇省级万顷良田农民安置小区的落成、小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和富余劳力大批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针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流转收益递增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收益逐年递增机制,制订合理的上升空间、幅度,在实行保底分红的基础上,采取“实物测算、货币结算”的方法,千方百计降低农民、企业的经营风险,防止挫伤农民、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场所,形成“要用地、找市场”的良好氛围,以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为保障,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逐步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使土地交易从分散、隐蔽、无序逐步走向集中、公开、有序,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土地流转市场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发展。

三是提升农村“三大合作”层次。目前,该镇“三大合作”组织要在加快发展、注重规范、提升层次上求突破、下功夫,不断规范合作组织的主体资格及经营行为,完善内部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创建“六有”合作社,发挥示范、引导、带动作用。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形成发展合力,打造合作“旗舰”,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四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不断放大

氾水镇作为“全国千强镇”的综合优势,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经营农业,进一步挖掘、整合资源,切实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通过发展基地型、加工型、合作型、旅游型等特色农业,不断拓宽农业经营领域、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快速发展。

宝应县氾水镇农经中心华道林高

二0一三年五月

第四篇: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刘振业

(贵州大学农学院)

前言:深化对马铃薯产业重要意义的认识

一、贵州马铃薯产业现状

(一)、马铃薯生产概况

(二)、马铃薯加工概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贵州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发展概况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二)、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概况

三、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一)、独特的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

2、品种资源优势

3、质量安全优势

4、产品价格优势

5、产品均衡上市优势

6、市场竞争优势

(二)、发展的潜力

1、产量潜力

2、加工潜力

四、充分发挥优势与潜力,加快贵州马铃薯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一)、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实行“三化”生产

(二)、大力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培育重点龙头企业

(三)、切实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四)、创建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效益

(五)、实施绿色营销策略,开拓广阔市场

(六)、切实加强培训力度,大力提高农民的素质

(七)、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物流业

(八)、强化政府引导,搞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九)、大力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建设

2008年9月 2

第五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

精选范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共2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收的通知》精神,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加强劳动力转移作为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帮助我县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扩宽增收致富渠道。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

为切实做好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工作,使劳务输出成为南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我局将其作为一个黄金产业来经营。健全组织。成立了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工作领导小组,局长x同志任组长,就业服务局局长x同志为副组长,x科、x科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劳务输出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沟通协调等工作。明确目标。遵循“重点扶持、政策倾斜、全力推进”的原则,确定了“着力提高南部地区农民技能水平,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合理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千方百计扩大南部地区输出规模”的工作指导方针,提出了全年南部地区劳务输出x人,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x人,年增加劳务收入x万元的目标。严格考核。将全年目标分解到了有关科室及南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二、开展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农民技能水平。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水平是促进其外出务工的基础。为此,我局着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对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培训活动。一是开展技能性培训。联合县职校、x校、驾校等x个培训单位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对达到一定技术标准的帮助其办理各种资格证书。今年以来,共为南部地区开办地毯绢花、计算机、电气焊、采煤知识、市场营销等技术培训班x期,培训人数达x人。二是开展引导性培训。考虑到南部地区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利的实际困难,本着就近培训的原则,特设定南部地区的各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和劳动保障事务站为引导性培训基地,为初中毕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就业政策、劳动法等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破除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陈旧思想,引导他们主动走出山门,走出家门,从农业以外的方面想办法来增加自身收入。今年以来,共组织引导性培训x期,培训人数达x人。通过开展阳光培训工程,使我县的农民,特别是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转变了思想观念,拓宽了致富的视野,而且使他们掌握了一门外出务工的技术敲门砖,大大地增强了外出务工的成功率。

三、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努力拓宽用工渠道

我县企业规模小,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为扩大用工单位渠道,我局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坐等用工单位上门招工的传统作法,坚持“跳出x、走出x,广交朋友,开拓市场”的工作思路,在巩固与开滦矿务局业务关系的基础上,主动到xx、xx等周边的大中城市,寻找新的用工单位,搜集新的用工信息。重点客户局班子成员亲自出马,联系业务。今年x月份,我们就派出x多人次走访了x、x公司、x公司、x包线长等x多个用工单位,新建用工协作关系近x家,搜集用工信息x条。同时,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谊,在双休日和重大节假期间,邀请各新老用工单位的负责人来x洽谈业务,加深感情,增强友谊。目前,我们与xx、xx、石家庄等国内大中城市的x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为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力促农民增收

由于我县南部地区矿产资源少,当地企业少且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规模较小,许多剩余劳动力想处出务工。为此,我局对其实行重点扶持,政策倾斜的方法,加快当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一是实行南部地区四优先。求职登记优先,凡是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我局求职,一律优先登记;费用减免优先,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省外务工的,免收求职登记费、报名费、中介费;同等条件下录用优先,在招用农民工过程中,对无劣迹、无传染性疾病的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其它地区劳动力条件相同时,优先录用南部地区农民;选择输出行业优先,在组织劳务输出时,优先安排他们到路途近、收入高、条件好、风险低的用工单位务工。二是送信息上门,服务到家。对搜集来的用工信息,除通过电视广告、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外,利用乡镇流动集市,把用工信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对用工数量少的信息直接送到村,配合用工单位直接到村进行体检,挑选务工人员。三是加强输出后的跟踪管理。今年,针对我县南地区外出务工农民多在x各矿从事采煤行业,风险较大的实际,在为其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又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妥善的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五、立足人才工作职能,加强农业科技扶持

为解决我县南部地区农民增收渠道窄的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第2页,针对其土地肥沃,适合大面积种植蔬菜的特点,从人才工作职能出发,人才中心专程到x去考察大棚菜项目,为在引进大棚菜种植能手等人才的基础上,通过他们出资金、技术、原种,我县南部地区提供土地的方式,吸引他们来我县南部地区投资,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目前已达成初步协议,近期将做进一步的商洽。此举即可以使我县南部地区的土地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能带动我县南部地区的发展规模产业,还能提高我县南部地区棚菜种殖户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通过不懈努力,我局为南部地区农民增收工作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今年x月份,已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x人,其中南部地区x人,占总人数的x%,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x人,为农民增收近x多万元。无论是输出数量,还是输出效益,今年都比去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经过调查,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凡经我局输出的务工人员没有一个盖不上新房,没有一个成不了家,没有一个子女辍学的。南部地区的农民把劳务输出称之为是“铁杆庄稼”。

虽然我局的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和南部地区农民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为已任,将其作为发展民本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尽最大努力帮助南部地区的人民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出新的贡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共2篇)]篇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别必雄 2009年

组织创办。有的是跨村合作或联合办社型,如志鹏农机合作社,由净潭乡范围内所有农机大户联合创办。

——规范程度高。目前,天门市10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全部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都经过主管部门确认备案。在市经管部门的指导下,各专业合作社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章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主要作法

——加强领导促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农民与市场的必不可少的纽带,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政府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好的生产经营难题。天门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提出“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成立了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同时,建立了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加强服务指导,促进合作社快速、规范发展。

——制定政策促发展。天门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对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在资金预算上,市财政设立了专项预算资金,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交流、成员培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在税收政策上,对专业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按照有关规定,给了优惠照顾。在信贷投入上,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扩大经营规模等所需的贷款给予相应支持和优惠。

——培植典型促兴办。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天门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创建工程”,一个产业办一个示范合作社,着力抓好示范合作社的培育、指导和宣传工作,产生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效果。——强化培训促规范。天门市充分利用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结合农业技术普及推广工作,对广大农民开展合作经济知识、经营理念和管理技能培训。去年市直业务主管部门专门举办了2期专业合作社培训班,重点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促使他们规范运作。

初见成效

——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为其成员及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扩大经济规模,促进了技术、信息、资金、品牌、市场等资源的共享,使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保护了农民利益。如岳口镇兴达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社员统一订购鱼苗,确保了鱼苗质量和价格,及时收集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生产、协助社员销售,社员普遍反映入社后有了安全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投资风险。

——开拓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构建营销网络,开辟销售渠道,保证了成员正常生产,产品销售畅通。如张港花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和玉牌”花菜品牌,主导产品花菜除销往国内市场外,还出口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张港花菜合作社带动周边乡镇发展花菜种植5万多亩,成为全省最大的花菜种植基地,仅此一项每年为1万多农户户平增收2000元。

——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技术服务,及时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如鸿远马铃薯合作社引进“大西洋”马铃薯,请中国农科院、河南省马铃薯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到田间地头为种植户讲授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要点,并为每户社员制定了一张生产技术流程表,注明了需施肥、施药、防病治虫的时间,统一开展技术指导,统一施肥、施药,统一机械收获,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极大提高了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水平。

——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将千家万户联系、组织起来,另一方面与农业龙头企业紧密联系,架起了生产、加工、销售的桥梁,在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发挥着纽带作用,成为调节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的重要力量,较好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水平的提升。

——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种苗,统一供应农资,强化生产过程管理,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商品率,降低了市场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共2篇)]险,增加了农民收入。如蒋场镇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与蒙牛集团合作,蒙牛集团派人予以技术指导,严格按标准和要求组织生产,在全国奶牛市场受到“三聚氰胺”影响的时候,天门市的奶牛养殖不仅基本未受冲击,而且鲜奶收购价比平常上涨了0.2元/斤,养殖户每户增收近2000元。■

(作者系中共天门市委书记)

篇二:农民增收工作汇报材料

农民增收工作汇报材料

农民增收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玉门市坚持“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立足区域特色优势,把日光温室蔬菜产业作为调整种植结构、提升种植效益的突破口来抓,多年坚持财政资金扶持,部门跟踪服务,技术人员包片指导,使日光温室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农户的增收主业。截

止目前,全市共建成日光温室4679座、5495亩,带动全市5600多户农户从事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种植与销售工作,初步形成了温室蔬菜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格局。2004年,全市日光温室蔬菜实现经济收入2500多万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4.5。玉门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依托区域优势发展基地,找准突破口培育支柱产业

玉门市从1998年开始,持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适应性和战略性调整。在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紧紧依托城市人口多、新老两个市区市场需求空间大的优势,从1999年开始,在已有部分农户种植一代日光温室经验的基础上,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二代日光温室,当年投资760万元,在赤金镇和平村、营田村、玉门镇南门村等片区配套建成高标准二代日光温室1295座,并全部落实到户,当年成功试种出9大类、15个新品种的日光温室蔬菜,棚均收入达到4000余元,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入生产、当年取得经济效益的目标,使广大种植户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坚定了市委、市政府和有关乡镇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由于二代日光温室空间大、立柱少、采光储热保温性能好,很快被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接受,并取代了一代日光温室。经过99年到2001年连续三年的建设,全市共配套建成高标准二代日光温室4049座、5180.4亩,改造一代日光温室298座,建成赤金镇西湖、营田、和平和玉门镇河西、中渠、东渠、南门两个千亩以上的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带,基地规模逐年发展壮大。

二、落实政策完善配套设施,夯实基础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多年来,玉门市在日光温室的打建及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上,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益的原则,采取市、乡、村补贴贷款利息、定棚补助资金、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采购建设物资、统一架设灌溉设施等方式,先后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对全市集中连片的4000多座日光温室进行了田间道路、水、电及生活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日光温室生产效益和科技含量,从2001年开始推广应用日光温室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坚持每年为每座机质改造wenmi.net温室补助800元扶持资金,并固定专门的技术人员,常年坚持在基地划片包棚开展技术服务,逐棚指导改造建设和种植,目前全市已建成有机质无土栽培温室677座、880亩,2004年亩效益达到9439元。建成了赤金镇和平村、清泉乡跃进村、玉门镇河西村、北门村4个有机质栽培日光温室蔬菜示范小区,在新老市区市场设立了无公害蔬菜销售专柜,组织开展了日光温室蔬菜产地认证和产品论证,使全市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向无公害方向发展。今年,我们将继续落实相关扶持政策,计划再改造机质栽培温室154座、200亩。

三、加强科技指导服务,稳步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近年来,玉门市不断地加强对农村重点产业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在草畜、日光温室蔬菜、啤酒原料等产业的发展上,聘请省内外有关院所的专家组成农业专家咨询团,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体系。在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发展上,玉门市设立了专门的扶持资金,用于日光温室先进实用技术和适用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先后引进日光温室种植技术43项,成功地嫁接改造了18项新技术。截止目前,全市大部分种植户对日光温室的茬口安排技术、扣膜技术、调控措施及全程化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常规技术都能全面掌握,并娴熟应用,常规技术普及率达到了90以上,初步探索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模式和技术措施。特别是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的引进推广,带动了穴盘育苗、节水滴灌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应用普及率达到了60。同时,全市先后引进推广了34个日光温室新品种,使日光温室的种植由叶菜向果菜等多品种方向发展,全市的日光温室蔬菜品种增加到了60多个,在传统的叶菜、果菜种植品种扩大的基础上,西甜瓜、樱桃西红柿、食用菌等特色蔬菜和花卉园艺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在种植品种结构的布局上,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玉门镇、赤金镇为主产地,以清泉跃进为主的茄辣种植区,以赤金西湖、柳河官庄子、下西号沙地为主的韭菜种植区,以玉门镇河西、北门为主的西瓜、甜瓜种植区,日光温室蔬菜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布局初步形成。通过各项技术措施的推广普及,有效提升了全市日光温室的整体效益,到2004年底,全市日光温室亩均效益达到了8219元,年均递增500多元,打建改造日光温室已经成为

[1] [2] 广大种植农户的自觉行动,农户的种植经营观念发生了实质性

的转变。

四、树立精品品牌意识,积极开拓外部销售市场。

从2001年起,玉门市紧紧依托本地的优势特色产品和龙头企业,提出了创优创名“草王”饲草、“绿峰春柳”酒花、“参乐”南瓜粉、“沁馨”甜玉米、“雅丹”红花油、“花季”孜然等农产品六大品牌,先后在兰州、酒泉等地举办

了多次新闻发布会和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并先后成功策划组织了酒泉市农产品“质量、品牌、效益”主题活动和全国啤酒原料产业发展技术研讨会,极大地提高了玉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通过近几年狠抓规范管理、资源整合、品牌打造等工作,不仅强化了品牌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把龙头企业和各个专业协会推到了创市场的主体地位。从2002年起,玉门市先后指导8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执行国家质量标准,以日光温室蔬菜为主的17种农产品制订并实施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对全市日光温室蔬菜和啤酒大麦进行无公害产地认证,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农业的发展,引领了全市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向无公害、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玉门市先后对5大类23个蔬菜品种,推广执行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暂无标准的17个蔬菜品种,制定出了地方暂行标准进行推广应用;统一注册了“沁馨”、“花季”蔬菜品牌,积极地进行市场运作,把品牌温室蔬菜逐步推向了市场。目前,玉门市日光温室蔬菜以其无公害、品质好远销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地市场,年外销量达2万多吨。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大田蔬菜、脱水蔬菜、制种蔬菜的快速发展,全市每年的大田蔬菜落实面积都在2.5万亩

以上,已在赤金镇、玉门镇、下西号、黄闸湾等乡镇建成大田蔬菜、制种蔬菜和脱水蔬菜专业生产小区19个,建成脱水蔬菜龙头加工企业9家,年加工生产各类脱水蔬菜3000多吨。

五、培育发展专业经济协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文秘114[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共2篇)]版权所有

近几年来,玉门市把扶持专业经济协会作为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外地区发展市场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验,积极为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协会内部,我们通过建章立制,完善内部决策机制、经营机制、分配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手段,不断加强对专业经济协会的组织管理,使全市的专业经济协会能够坚持自愿结合、民主办会、兼顾服务与盈利的原则,还能够联企业创品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壮大实力,成为组织广大农民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在协会外部,切实改变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减少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对专业经济协会的行政干预,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来规范和管理运行行为。截止目前,全市共组建各类形式的专业经济协会83个,吸纳单位和个人会员20254人,带动辐射农户14850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4%。其中以日光温室蔬菜、啤酒花为主的种植业专业经济协会26个,发展会员5535人。

通过几年的扶持发展,玉门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已涉及到饲草、日光温室蔬菜、肉牛肉羊、啤酒原料、林果、优质专用粮等各个主导产业领域,并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专业经济协会一头联结市场和龙头企业,一头对接千家万户,成为发展市场农业的必然趋势,正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推进小康社会进程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页

下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收的通知》精神,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加强劳动力转移作为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帮助我县南部地区......

    关于促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收的通知》精神,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加强劳动力转移作为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帮助我县南部地区......

    大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优秀范文5篇]

    大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XX供销合作社联合社XX年、XX年,在市、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XX举办了两期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培训了XX名农产品经......

    加快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嘉兴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别必雄 2009年第5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天门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汇报材料1(模版)

    三道桥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三道桥镇位于杭锦后旗西部,距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16.5公里,全镇共设1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1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089人,辖地面积2......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汇报材料1

    三道桥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三道桥镇位于杭锦后旗西部,距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16.5公里,全镇共设1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1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089人,辖地面积2......

    做活做强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农业强乡 ——关于“大县做成强县,优势转为实力”的思考近年来,台溪乡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按照“建设新型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构建和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