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实效性的研究
顺义区中学德育干部 研修班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实效性的研究
南彩中学 李永丰
2008年3月
《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班级管理是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把一个班的学生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使这个班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
班级管理是一个永远年轻的一个话题。它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有绝对的权威。班级管理永远充满着变数,;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为了更好地实现班级的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目标,必须加强班级管理的实践改革与理论研究;惟有将班级管理的实践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方能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进而有效引领教育改革在班级活动中的良性推进。纵观国内外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于班级管理首先得益于心理学研究的支持,他们通过对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的抨击,确立了各种班级管理的新观念,并试图寻找班级管理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的研究为班级管理确立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如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确立了一种客观的研究精神,对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关注这一理论研究范式的确立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使班级管理在科学化的轨道上走向深入,并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理论。
但是,就我们现实的班级管理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我们所处的农村学校。农村中小学一般信息比较闭塞,教育观念及理念有待改善。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多数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家长式”管理观念严重,过分夸大“师道尊严”,完全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只是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管理意识强加给学生,无法形成班级管理的合力,使班级管理机制以及班委会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又如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形成班级管理中的合力,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当,班级管理缺乏民主化、细致化,活动开展不够等等。因而,探讨中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探索班级管理的规律,对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而,我们9所农村中学德育干部共同探讨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实效性,探索班级管理的模式,探索班级管理的规律,对提高农村中学教育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掌握科学的教育管理原理,使德育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遵循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使班主任学会对班级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班级管理的运作状态及其发展规律,组织和实施班级的全面工作,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发展为目标及自主教育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思想,突破旧有班级管理思维方式,构建以培养人的自主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班本德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把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具备创造力的优秀后备人才。
三、研究内容
(一)探索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原因及改变现状的理论依据。
(二)积极开拓新的班级德育阵地。
(三)积极探索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有实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四)班级自治文化的实验的研究。该子课题着重研究如何通过班级文化自治,促使学生增强自主教育的能力,在班级文化自治上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班级真正主人。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班本德育:即以班级为本的德育。具体地说,学校各班主任按照学校班本德育的总体部署,以年级为层面,以班级为主体,从本班实情出发,制定本班德育工作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活动,达到提高校本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目的。
班级文化自治:班主任及其学生为达成班级奋斗目标共同创设的动态的切合本班实际的文化氛围。
课题研究切入点:组织班主任学习与班级管理相关的教育管理理论,转变旧有的班级管理理念与班级管理模式,以全新的班级管理方式方法进行班级管理实践。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附之以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班级管理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3月,准备阶段。用调查法、文献法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收集有关信息,探索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原因及改变现状的理论依据。制定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培训,准备实施器材,确立实验对象。
第二阶段:2007年3月-2007年7月,起步实施阶段。对班主任进行针对性培训,并有重点地选择部分班级进行改革试点。与此同时组织课题组开始以行动研究为实践基础,探索新时期德育规律,用以指导以实践为目的班级管理的理论研究。
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研究,通过听课、观察、座谈和问卷的形式加以总结研究
第四阶段:2008年2月-2008年3月专题研究和阶段性总结时期。各试点单位及课题组成员整理实验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课题实验报告,召开结题会。
五、研究人员及分工
李永丰、郑小君:顺义南彩学校政教主任、顺义高丽营二中政教主任
课题承担者
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南彩学校以班本德育为重点进行研究,高丽营二中以班会促进班级管理。
葛建、李中笑:顺义俸伯中学副校长、顺义区仁和中学政教主任,负责课题的具体组织管理工作,仁和中学主要以班级文化和活动育人为切入点。
赵春海、任振庚:赵全营中学政教主任、顺义木林中学政教主任,负责资料的搜集整理,承担本校子课题。
李桂茹、张辉:顺义牛山三中政教主任、顺义区南法信中学政教主任,负责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承担本校子课题。
孙铁军:顺义杨镇一中政教主任,负责五校的资料整合分析工作,承担本校子课题。
六、研究的措施与做法
(一)探索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原因。
农村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式多样、变化多端,要想改变现状,我们必须先弄清它形成的原因,通过班主任座谈、学生调查、对班级管理的观察中以及几位德育干部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理解与反思,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原因可以从班主任、学生及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其一,就班主任本身而言,往往还存在着 “师道尊严”的师生伦理观,强调“唯师是从”,要求学生听从教师的安排,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自始至终都在教育者事先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以行动的整齐划一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使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发挥。部分班主任不善于学习,以旧式的管理经验来管理现代的学生,师生之间存在隔膜,不好沟通,使班级管理机制以及班委会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影响班风建设;其二,就学生而言,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娇惯惯了,缺少集体意识、合作意识、感恩意识等,无法形成班级管理的合力,班级开展活动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其三,就学校管理而言,应试教育占据首位,德育长期以来处于尴尬位置,基层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和班主任的理论引导是否到位,也是影响班级管理的因素之一。
思考:
1、提高德育领导和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和德育意识是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2、做好班级文化既是学生个性的张显,也是班级底蕴的凝聚。
3、开展适合学生的教育活动是提高班级向心力的有效载体。
(二)以理论为支撑,以实践为载体,探索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找到了班级管理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有了我们自己的思考,我们的目标就更加明确了:首先,引导班主任更新观念,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意识和班级管理能力。
第二,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良好的班风形成,增强班级管理实效性。第三,扩展队伍,形成班级管理团队,加固班级管理的成果。
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要达成的目标,我们九所学校在共性班级管理的基础上,各自以本校师生特点为依据,选准各自的出发点,在探索与反思中提升班级管理实效。
南法信中学在“团结勤奋,和谐创新”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提出了“积淀班级文化,以文化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育人思想。从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开展建“温馨家园,求学驿站”为主题的“文化治班,文化育人”为中心的班级特色管理。各班群策群力,紧紧围绕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活动文化四大板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一道共同讨论制定本班发展的总目标,使班级的所有工作都有很明确的目的性,并积极做好正面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全班学生理解并接受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内部形成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表现。班级的文化建设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起着重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初中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凝聚力首先是表现在自己所在的班级里。目前各班班级文化氛围浓,学生行为有了明确的向导,班级的凝聚力显著增强,师生的感情更加和谐,一个“健康、向上、文明、温馨、个性”的班级文化氛围初步形成,学校实现了班风正、学风浓,校风正的良好局面。
奉伯中学借鉴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提出“各班以同伴互助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同伴交往质量和谐班级氛围”的建议,对本班学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学科教学,提出了“让合作学习走进课堂”的设想并进行了实践,通过座位安排、人物搭配、改变教学方式等方法让学生体会集体的帮助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加强班级管理。
赵全营中学非常注重校园的展板设计,从楼内到楼外,从教师到校园,从校门到每一个角落,都有展板文化散发着育人的馨香。
高丽营二中为班主任购买了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引导班主任自学,开展“师生如何相处”的交流研讨和“如何开好班会”的学习,并外请我区优秀班主任李永茂老师介绍经验、进行指导。在班主任有了用班会凝聚班级的意识和一定的指导班会能力后,指导班主任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召开主题班会。例如一(2)班,班主任任老师分析学生存在学习交往失利的原因,在于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责任,缺少责任意识,而只有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你才能更准确的找到目标与动力。因此,班主任确定班会的主题为“我们的责任”,学生从“责任”的含义出发,查找资料,访谈父母,反思自己,机会成熟,召开主题班会。班主任适时引导,学生把班会设计为三个板块: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一次以“责任”为主题的班会,使学生受到了很深的教育,提升了学生心中的责任意识,也为学生学习和班级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如初二(2)班,班级的组合是借读生和福利院的学生,借读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需要沟通与融合,福利院学生年龄偏大且有生理缺陷和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个班的学生管理难度大是个不容置疑的问题,班主任李老师是位有多年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在分析班级问题实质后,确定班会主题系列:友谊使我们相聚——敢拼,能赢。“友谊使我们相聚”是学生明白交往的准则,“敢拼,能赢”告诉学生有弱势并非就是弱者,班会的召开使二(2)班学生形成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二(2)班学生学生都会认真参加,几乎摘取了所有活动的第一。主题班会的有效开展,使班集体凝聚力增强,班风正,校风浓,有利于其他活动的开展。
南彩中学的做法是以“班本德育”为切入口, 学校对“班本德育”的理解是: 各班结合本班实际,注重德育工作的层次性、针对性,适时、适地的创设自我教育、特色教育、实效教育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追求与设想开展活动,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建设班集体.班级建设依据“五统一”的原则,即:可行性与先进性的统一,近期与远期的统一,全面性与关键性的统一,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具体化与数量化的统一.结合本班实际, 把这个蓝图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设计。例如初一(2)班,以“我未来的集体”为题,让学生设想,然后在全班宣讲,把他们理想的集体告诉给新老师,新同学。这样做,学生很快成了集体的主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接着把班集体的建设分为三步走: 初一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争当校级先进班集体;初二发展个性,防止分化,争创区级先进班集体;初三完善自我,争创佳绩,争创市级先进班集体;班级蓝图确定后,让学生确定班名、班训、班歌,建立班级组织机构,并行成核心。一个集体目标、方向的引领,关键是有一个好的班委会,因为他们是集体前进的领路人。这就要求班干部不但是以身作则的表率,更是敢于创新的先锋。初一(2)班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弘荣抑耻”营造班级文化,促学生自我教育“营造书香氛围,创书香班级”,建设“心灵之约”信箱——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等等,班本德育的有效开展给这个集体带来了丰硕的成绩,两年中先后获得“课间活动好”特别奖、“五星级”班集体、“流动红旗班”、“课间操跑步标兵班”、“书香班集体”等等荣誉。“班本德育”已成为南彩中学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班级法宝。
杨镇一中非常重视校园内含的建设,他们认为,成功的学校往往在自身特定的校园环境建设上苦心擘画,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强化个性化校园的德育功能,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开掘自身生命系统,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功能;优化校园心理环境,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精心规划艺术空间,发挥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为了能更好的发挥校园环境与人的功能,主管德育的孙铁军校长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广大师生介绍“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让广大师生了解班级文化的内涵、形式、内容、特点与功能等,从而形成师生重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让文化与人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最有特色的是“十班建设”,内容有:班旗、班标、班训、班徽、班铭、班号,班规、班容、班歌、班史。“班旗”是一个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更是集体凝聚力的象征,“班标”即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它是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全班同学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纲领。“班训”就是训导,教导。要实现班集体的目标,就要不断的使集体的每个成员经常得到一种训诫,教导。“班徽”是同学的理想,班集体的特点,共同奋斗的理想。班铭:“铭”即 “座右铭”,指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也可以是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班号:即班上的口号。一个好的口号,可以起到鼓舞士气、振作精神的巨大作用,还可以显示集体的朝气活力。班规:班规是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准绳。严而适度的规章制度可以告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所以对集体既具有指导作用,又具有约束作用。班容:即班里的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使学生在身心愉悦中生活,产生“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的享受。班歌:一首嘹亮的班歌可以激发人无比的激情,一首动听的歌曲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一首好的班歌可以使该班同学在激励和鼓舞中成快乐生活,迅速成长。同时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其精神面貌。集会前,跑操中,活动时,唱上自己的班歌,会使班里的每个同学顿感激情彭湃,情绪高昂。班史:班史是班集体成长的记录。把那些影响集体成长的大事记录下来会引起学生深情的回忆。把那些为班集体做出贡献的同学载入班史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与鼓励。班史要记录准确,版面设计也要新颖。在“十班建设”方面,杨一的李永茂老师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他说:“这十个方面,既独立,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每个班真能扎扎实实做好,我们是否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个集体,他们正高举着鲜艳的班旗,心中牢记名言,一路高呼着自己的班号,伴着嘹亮的班歌和争奇斗艳的班花,向着自己的宏伟目标进发。”李老师这样说,同时在十班建设中,也给大就很多启发:“十班”的建设应首先发动同学,全员参与。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到教育。比如,班徽的设计,应先让每个学生自制一枚,并写明设计的理由。准备好之后,以“我心中的班徽”为主题,召开一个班徽推介会,在此基础上,同学们选出作为全班最理想的班徽。这样,就把班徽产生的过程变成学生认识集体、理解集体,熔铸对集体感情的过程,变成一次实实在在的热爱班集体的教育过程。班标、班训、班号、班铭、班歌等都可以按这种方法来完成。正是重视学校内含的建设,使得杨镇一中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熠熠的光辉。
仁和中学是农村普通校和顺义一中初中实验班的结合,既有农村中学的特点,又具备重点中学的探索,在班级管理实效性的探索中,仁和中学把班级文化作为探索的出发点,班级文化是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所特有的共同信念,是班级师生共同支配其行为态度的基本信念及由信念支配着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的总和。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雅的志趣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因此,学校积极倡导各班建设特色班级文化,让学生栖居在浓郁的班级文化中,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文明、持续地发展。本着教育性、计划性、主体性、创新性相结合的特点,学校订位于首先建设优美高雅的班级静态文化:主要做法:
①教室前或后黑板上方张贴班训。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个性。②教室后黑板为班级板报。板报的内容富有新意,定期更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富有新意的板报创设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③教室后黑板的两边贴些学生的自创“名言”,理想宣示,或贴些鼓励性或关切性话语等,内容丰富,风格活泼,展示个性,定期更换。
④两边墙壁贴学生的书法和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增添班级文化气息。⑤清理学生课桌,做到统一、整齐、整洁。⑥在课桌右上角贴“自我激励卡”,内容包括:姓名,爱好,理想大学,喜欢的名言,班主任寄语。
⑦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⑧在班级后面设立“读书角”,放置一些小学生读物和报纸、杂志等。来源包括自订、班订、教师提供、学生捐献等方式。
⑨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
⑩学生设计班级口号,评选班歌,吟诵班诗,定期征集作文、美术、书法作品,在班上展示。等等。
静态文化只有与建设健康活泼的班级动态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班级动态文化建设具有形式新颖、生动活泼、针对性强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集体活动,对增强班级活力,班级凝聚力,提升班级文化品味是有相当大的益处,有助于形成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风貌。
主要做法:
①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文化学习,经常参与文化活动。
②上好每周的班会课。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如:“我的人生设计”、“文明与素质”、“勤学与巧学”、“我赞赏,我希望”、“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让友谊之树茁壮成长”等。
③上好“阅读课”,养成读书习惯,多写读书笔记,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④分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⑤组织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⑥尝试编辑班级学生优秀作品集。
⑦班主任都是把班级文化、学风建设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各班都有各自不同的班规、班训、班歌、班诗等。
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使学生学会了自律:学生乐于自主管理,善于自主发展,能够在班级生活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并实现有效的自我超越与创新,形成了班级自治文化的局面。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只有融入到整体中,才更具有生命力,因此努力达到活动育人,促进班级外部文化的最优化。每周一升旗活动,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发挥了主题教育效果,无论是国旗班队列行走、准备讲话的内容等都非常认真,如“开学了,你准备好了吗?”、“尊重”、“做文明的中学生”、“自律”等主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已经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举办了“勿忘国耻,为国读书”大型主题教育。全年级300多名师生来到圆明园,80名初一学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举行了庄严的入团宣誓仪式。整个过程庄严隆重,全体初一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后,学生纷纷写了活动感受。
距奥运500天之日,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了“走进春天,迎接奥运”主题的远足活动。学生来到绿色度假村,走进了春天,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同时以此种方式迎接2008年奥运会。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吃苦精神。活动后,每位同学都写了感受,各班纷纷召开主题为“远足与人生”的班会。顺义电视台、北京教育报等媒体对我校的这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07年11月30日和12月21日,组织初
二、初一的学生分别乘车来到北京科技馆,走进科学,让学生感受飞速发展的科技文化,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07年4月23日,我校举办了“学习宏志精神,成就卓越人生”主题报告会,特别邀请了广渠门中学高金英老师和她的学生们来到我们的校园,报告生动、感人。我们号召所有教师向她学习,学习她把一切都给了宏志班的孩子们,学习她敬业、奉献、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学习她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为宏志班营造了一片希望的田野,被学生们尊为“妈妈”。我们号召所有学生学习宏志精神,努力成就自己的卓越人生。我们仁和中学的全校师生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刻苦成就人生。我们也提出用“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的宏志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让“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的誓言付诸于我们的行动。
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强化训练,课堂上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早操出勤率百分之百,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并对全体学生都进行了身体素质测验,学生们的体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也将这项工作作为今后学校的一个重点工作。还组织了秋季运动会封面设计,拔河、跳绳、踢毽子等体育竞赛,学生积极踊跃参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2月5日,天气寒冷,我们进行了集体升旗活动,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穿棉衣,但一天过去了,没有学生生病,说明学生体质健康很好,我们很欣慰。
“环保社团”坚持每周的分类回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两年的研究探索,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一个学生不爱学习的集体氛围,正在转变成学风浓的校园氛围,从一个学生纪律涣散的学校,正在转变成全体学生遵规守纪的学校,在我们学生中刻苦学习的人多了,乐教善学的现象已成常态„„同时,我们的思考和做法得到了领导、专家和社会的认可与肯定,应该说我校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定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七.探讨出了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班级管理的实效
(一)有效地班级管理模式
1、“十班”建设能够凝聚班集体的力量
2、“班本德育”体现学生价值,增强集体合力
3、“班会集体”平等学生内心,促进学生主人意识
4、“班级文化与外部文化最优结合”奠基班集体的文化底蕴,增强班级活力
(二)取得了一定的班级管理的实效
1、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动机,使学生置身于自治的客观环境中,进行多角度的自我观察和分析,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产生一种参与管理的需要。
2、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从而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
3、确立学生的管理地位,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感到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从而在实践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职责与义务,才能真正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培养了学生的管理信念,学生尊重同学的优点,相信同学及他们的能力,具有管理好班集体的信念。
八、研究结论和思考
(一)结论
1.研究表明,提高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实效性,走班级自主管理之路,打造班级文化是一个较好的策略。
2.研究表明,农村中学实行班级自主管理是完全可行的。尽管农村初中学生比起城市学校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相对落后,但他们有参与管理的欲望,并有进行自主管理的初步能力,在教师耐心的帮助指导下仍然能实行班级自主管理,并且他们的缺点可以在自我教育、自主管理活动中不断得到弥补。
3.研究表明,实行班级自主管理,营造班级文化氛围需要教师主体的积极指导。
(二)思考
1.对学生的管与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所谓“管”,即通过常规管理规范学生言行;所谓“放”,就是对学生不能管得太死,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但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管到什么程度,放到什么程度,这个度很难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采用的具体方法都有可能大相径庭。是否一定要通过构建模式来进行班级管理,有了相应的策略是否就行了呢?对此问题也需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研究虽然告一段落了,但班级管理是永久的话题,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发展无限,班级管理无止境,对班级管理的研究我们仍应继续深入下去,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桂生
《教育原理》
1993
2、朱永新
《我的教育理想》
2001
3、马志国
《构建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初探》2003
4、网上资源
第二篇:农村寄宿学校班级管理研究
农村寄宿学校班级管理研究
老张
当前,随着我市学校布局不断调整优化,农村寄宿制小学数量正逐步增加,寄宿生的管理难度,特别是寄宿生班级的管理,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难点。一是寄宿生大都离家较远,且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寄宿意味着脱离了监护人的直接教育,家校沟通难;二是寄宿生数量正逐年攀升,且分布于不同年级,不利于统一管理„„针对上述严峻的教育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深钻勤探,认为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应从四点入手,针对性地强化管理。
一、以“六制”建设为保障,明确管理标准
为了保证学校有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培养寄宿生集体生活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行为习惯。全面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特制定“六项制度”及实施措施。
(一)加强“双边”“两大”管理制度。为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学校推行了教师职业道德”345”工程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131”工程。教师职业道德”345”工程的具体内容是:“三爱”:爱岗、爱校、爱生;“四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五有”:道德上有高度、知识上有广度、为人上有大度、教学上有风度、事业上有亮度。在师职业道德”345”工程建设中,我们从教师内部抓教师素质的提高,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通过相互学习,学校教师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131”工程的具体内容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从爱校、爱家庭、爱身边的人做起,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学习、卫生、纪律、礼仪、生活等习惯,争做合格小公民。通过实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131”工程,学生的思想意识有了极大地改观,为顺利地实施养成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坚决推行学生晨检制度。众人皆知: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为了保障学生的人生安全,学校特制定晨检制度,严格要求教师落实该项制度。教师在认真填写好《晨检日登记表》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当天学习、出勤情况及健康情况,做到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
(三)创新管理“双值”制度。我们建立健全了值周制度,积极推行《教师值周制度》及《值周校长制度》,明确了双值责任分工。值周教师必须护理好校园公共财物,同时,负责学生管理。值周校长承揽本周学校的各种管理,若发现不能处理的问题,请示校委会成员一并协商解决,调动广大教师共同管理学校的积极性,达到学校事情处处我愿管的局面。
(四)严肃早晚自习制度。一是寄宿生必须按时参加早晚自习,严肃请假制度,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二是早晚自习必须严肃纪律,不许大声叫喊、起哄,违者进行批评教育,视情节不同还 追究教师责任;三是必须保持教室的整洁、卫生,并作好班级公物的管理;四是早晚自习期间,未经许可严禁寄宿生自由出入教室、寝室。
(五)细化养成教育制度。为了达到寄宿生的养成教育,学校制定了《班级管理月量化制度》,分别从寄宿生的学习、纪律、寝室管理、卫生、生活五个方面进行月量化。
(六)严格锻炼、就餐制度。一是寄宿生必须按时参加早操及各种体育锻炼;二是自觉排队,就餐有秩序;三是养成讲卫生、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习惯。
二、以协同合作为基础,分层落实责任
为了进一步落实寄宿生班级的六项管理制度,学校从校长、教导处、教研室、值周校长、值周教师、班主任的责任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一)科学安排值周。每周安排两名值周教师,负责督查寄宿生班级的早晚自习、寝室纪律、班级月量化等各方面的管理,值周校长承头负责学校每周的日常管理。
(二)落实班主任责任。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寄宿生的全权管理,落实好晨检制度,关心爱护学生,教育好学生。
(三)加强管理层的管理。2007年12月,学校行政制定了《学校中层干部考核制度》,并经过教代会通过实施,严格督促管理人员以身作则,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三、以班级管理为重点,强化过程管理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搞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我校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以班级管理为突破口,加强学校的管理工作。
(一)大力推进“六项制度”管理进程。为了更好的在学生中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六项制度”,有效地进行《中学生养成教育》的训练,我校大力推进“六项制度”的管理,特别注重《班级管理月量化制度》的过程管理。要求班主任教师从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生活、寝室管理五个方面进行量化管理,注重管理艺术的运用。
(二)大力开展班级评比活动。为了规范管理,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学校对班级管理过程优秀的班级进行奖励。
1、实行周检周评月奖罚制。学校每周进行一次《班级月量化》管理,成绩优秀的班级实行“流动红旗制”。分设学习、纪律、卫生、生活、寝室管理五种奖项。每月对从事班级管理的教师实行奖罚。
2、落实期评期奖制。每学期期末总结,评出“优秀学生”、“优秀班干”、“优秀队员”、“学习之星”、“生活之星”、“艺体之星”、“进步之星”、“文明班集体”、“文明寝室”等各种荣誉称号,对本期班级管理工作优秀的教师,期末进行表彰。班级管理与年终考核、晋级晋升挂勾奖优罚劣。
四、以实现“留心”为目的,开展各种活动
我校的学生大多数都在学校寄宿, 并且大多数寄宿生是“留守儿童”,怎么样让他们安心住、乐意住,始终是我们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学校针对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大力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我们要求各班以班为单位开展诸如“我快乐、我幸福”、“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是班级小主人”等主题班会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切想法,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生活观。
(二)大力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我们积极组织“第二课堂”,开设课外兴趣小组,近年来,我们学校开设了美术组、书法组、舞蹈组等课外小组,并安排专人负责,有组织有目的地集中进行培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个人素质得到了提高。为了让学生玩得痛快,学校积极开发滚铁环、转陀螺、放风筝、土家摆手舞等传统娱乐项目。
(三)大力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学校每学期都购买一定的体育器材,并按班分发,定期举行各项活动,既有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体育活动,也有书法比赛、朗读比赛、作文比赛、歌舞比赛等文艺活动,六一儿童节中竞赛活动,我们校园里,时时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2008年元旦,学校成功地举办了“庆新春、迎奥运”的文艺汇演,那一个接一个的精彩节目证明了我们的努力已经初显成效。
树皮乡马恒小学
2012年6月28日
第三篇: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实效性研究
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实效性研究
湖北省加鱼县老官中学杨侠林
作为一名偏远地区农村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师,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体会和我校数学教学的现状,认真分析,深刻反思,深切体会到当前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堪忧,用一个字来形容我们的教学那就是“苦”,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
从教十几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体地位。一节课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富有激情,滔滔不绝的讲授。虽然教师不断的引导、提问,学生不断的思考、回答,教学气氛很是活跃,可实际上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跟上老师的节奏,基础差的学生却无所适从。老师们普遍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多“喂”一点就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学习负担,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尽管老师们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愿意动脑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只是我们老师一方面的“教”,学生只不过是老师进行表演的道具和观众。这样的课堂教学反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意志,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其有效性不言而喻。因此,基于以上种种,我认为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已是刻不容缓。对于新的课堂教学,我个人以为要瞄准一个目标-----即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贯穿二条主线-----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三个转变-----即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摒弃四个无效----即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讲解、无效的讨论、无效的训练。总而言之,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何谓“教学实效性”,简而言之就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课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育的关键点,因此,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当前我们广大教师探索实践的主要方向。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农村中学应怎样才能构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呢?下面我就从一堂课的基本内容入手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设计:备课当中的教学设计要精当。要准确解读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能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学设计要把每一节课的教学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
(二)、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情境恰当的创设,不仅能为学生学习数学打开成功的序幕,也将成为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不竭动力。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设置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体现着教师对教学理念的阐释,对教材从学术形态转化为教学形态的把握,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挖掘、解构与重构的预设生成。在优秀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能看到一些深入浅出、主题明确、思维层次渐近、关注学生认识特征的情境设置,把学生的思想从放纵与集束进行不断地平衡调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多元性功能。因而情境设置成为数学教师开篇导题的难点问题。教师通过对学生个体具备的学习能力、教学内容的目标、教学承载的信息等等进行综合与分析,从而形成教学情境的预设,对于教学情境设置的有效性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思考最多,也是最为关心的问题。教学情境的有效性一般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引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考,触动学生兴奋点,关注学生生活,诠释学生认识。
(三)、激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他们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一堂数学课,学生自始自终有着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健。但是,要培养兴趣并不容易。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它没有音乐学科那种优美婉转的旋律,也没有美术学科那种艳丽多彩的画面,更没有文学作品中那扣人心弦的情节。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看来能否吸引学生的眼球,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教师能否用好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探究: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现代课堂
理念都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转。因此,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判断学生学习的是否有效首先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有效首先看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清所要学习的概念和方法,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习题,而有效课堂教学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我们正在培养一种能力(操作与思维),强化一种意识(合作与探究),获取一种体验(成功与喜悦)。
(五)、提问:“好的问题是促进学习的燃料”。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思考。这就意味着数学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数学课堂问题教学,要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有目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另一方面来说,问题是数学思维的起点,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具有实效性的数学课堂,是通过有效的问题,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所有的学生都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通过有效的问题,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更深层次的思维;通过有效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获得有用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初中学生是极富想象力的,他们思维活跃,有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考和创新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给学生交流探究的机会,感悟数学学习的思考方式。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使学生从“学”数学逐步走向“做”数学。让我们用心探索,积极实践,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因“问题”而生成,更精彩,更有效。
(六)、讲解:即给学生释疑。在数学活动的探索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更是学生探究方向的引路人。教师既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又要因材
施教,及时给予指导。从创新层面看,探索性教学不仅需要师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想像力和机敏性,而且有赖于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充分展示,实践告诉我们,初中阶段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好。换言之,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获取知识,在这当中,老师的适时点拨,恰当的讲解至关重要。
(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无一不说明了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在一堂课上的实际运用,则主要的用所获取的知识完成我们的课后习题,以达到我们所谓有效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即“教学实效性”,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
(八)、评价:对学生所学进行客观的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同样不可少。在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其评价应做到及时、公正、科学、广泛、要激励后进。任何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易于显露高兴,赞赏之情,对后进生表情上易怒讨厌。这是我们之大忌。教师是培养人才之师。人才有各种,不会千篇一律,要承认差异,正视差异,要鼓励他们发展。
(九)、反思: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课堂上随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等。研究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灵感,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及时回忆、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同样,没有反思的教学也是没有实效性的教学,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反思教学会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只有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我们的教育智慧才能不断的增长。有效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
总之,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是我们每一个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老师熟练地运用有效性策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探索实践各种教法,给学生自由探究、创造的空间。构建实效性的数学课堂教学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不断深化的命题,它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思考、总结,最终,让它根植于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心中。
第四篇:《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
济源市教育体育局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课题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
研 究 报 告
济源市思礼镇洛峪学校课题组
摘要: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实效性不高的问题,通过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同步入手,一方面强化教师素质提升,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努力克服拘泥死板等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法,另一方面,明确对学生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营造一个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课堂环境,打造打造高起点型课堂、互动型课堂、自主型课堂和创新型课堂,以创新带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课堂教学 实效性 创新 策略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相对陈旧、模糊,对新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缺乏自我反思,依然习惯于教“书”,缺乏对学生乐观自信和积极热情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致学生机械接受老师灌输的书本知识,学生不能实现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教师重教轻学,重知识轻策略研究,重急功近利轻长远发展,学生被动接受,越来越不会独立思考,对课堂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大量宝贵的时间在师生高耗低效的劳动中流失,师生身心俱疲,学生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在新课改下,教师在理论上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虽然有所认识,但由于缺乏系统研究和理论指导,在实践操作中不得要领,不得其门而入。在此现状下,教师需要针对自身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反思、调整,增强教学智慧,在实践中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来。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针对实践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实践性研究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实效。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各种要素如
果配合得合理、恰当,就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形成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合力;反之,就会形成分力,不但每种要素自身的优势不能发挥,还会抵消别的要素的功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谐是一种指导思想,和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谐高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最高目标。
3、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与评价观,创设师生平等交往的民主、互动、合作的教学关系,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洛峪学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研究的深入。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名家教学案例,不断反思,逐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实效。
(3)个人经验总结法。做公开课,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并适时在课题组交流。
(4)调查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不同课堂教学方式的意见,在实践中探索学生欢迎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或主要步骤
(一)研究目标
在最新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实践为手段,积极探索提高农村小学课堂实效性的有效模式和措施,进而实现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效果,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既定目标。
(二)研究内容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分课前准备工作实效性的研究和课堂操作实效性的研究。课前准备工作的研究包含教师集体备课和学生课前预习的研究;课堂操作的研究包含教学目的、师生角色、课堂提问和学习评价等方面。
(三)研究步骤与措施
1、精心准备,充分发动
(1)问卷调查,实情分析,对症下药
2008年,在课题立项之初,我们就发动全校教师,利用一周时间,在全校一到六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学习方式被动,不进行课前预习;有预习习惯的仅占10%;有复习习惯的占 15%;有学习计划的仅占20%;上课能够认真听讲的占60%;有总结习惯的仅占30%。以上数字说明,我校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科学合理的课前预习习惯,缺乏良好的学习基础,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初步掌握了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部分表现和原因。
(2)更新观念,转变教法,促进学法
针对当前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重书本、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随意、死板”等诸多不足,我们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下大力气,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升素质。首先,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教师思考,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彻底抛弃过去片面追求结果的教学理念,把教学重点转变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上来。第二,积极学习先进经验,一方面请本土专家已退休的**绍校长做学术报告,讲授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另一方面,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在教育教学方面富有成效的市区及同等条件的乡镇学校参观学习,积累经验,充实自我。第三,严格按课题组制定的计划进行学习、研究,更新观念,坚持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在集体摸索探究中,增强科研意识。
2、全面贯彻,实施分工(1)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为保证学法指导的全面贯彻落实,我们明确了校长、课题组组长、课题组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和实践措施:
第一,校长的责任与措施
①加强学习,理解课题的内涵,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②激励引导; ③全面保障。
第二,课题组组长的责任与措施
①主持课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
②进行课题实证研究并积极总结研究成果。第三,课题组教师的责任与措施
①有良好的师德,掌握理论和方法,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实效,出成果;
②形成个人教学特色。第四,学生的责任与措施
①增强学习主动性,做好课前预习;
②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勇于发言,积极与老师、同学进行课堂交流; ③边学边用,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④充分利用好课后时间,与教师、同学互相结合,及时消化课堂学习内容,切实巩固学习效果。
(2)结合实际,做好课前准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工作包含教师和学生两个部分,不仅学生要认真做好课前预习,教师更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课堂教学中做到有备而来,提升教学实效。
①明确教师认真做好课前教学设计。首先,本着“同课异构集优”原则,做好集体备课。主讲教师提供一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资料,并讲述设计的方法及其原因、会遇到的困难及预设的处理方法,其他每位教师只讲述本节课的重点环节的构思,这样集思广益,献课教师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决定最优教学设计。其次,集体备课内容范围扩大。不把集体备课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在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智慧等方面进行拓宽,在教学的环节的更改、教材的新解读等方面有所扩大。通过集体备课,将备课的范围扩大,增加新鲜感话题,不断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
②分类指导学生认真做好预习。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如何预习的具体指导,要分年级、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一、针对低年级学生语文预习,我们抓好阅读。在低年级学生从以娱乐为主到以学习为重的过渡中,要安排学生预习阅读,如读生字、读词语、读课文(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带着疑问读),通过预习,使低年级学生逐步达到会读,读通,读顺课文,为中年级的阅读打基础。数学预习重在学具准备和课前温习旧知,做到准备充分,提高学习效率。
二、针对中年级学生,我们设臵语文预习提纲。预习提纲的基本成分包括:课文知识点提示、对需要思考问题的提示和
学生自己预习的形式等。预习提纲一目了然,简洁有效,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可谓得心应手。数学预习重在复习旧知识,钻研新知识,亲自进行一些简单的学具准备,并书面表述出预习中的困惑,以便课堂请教老师和学生。
三、针对高年级学生,我们将重点放在培养自主习惯上。在引导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自读、自划、自查,要读预习提示、读课后练习、理解内容、体会中心,自己整理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收获,形成预习习惯。高年级数学预习,学生不仅得自制学具,还要在此基础上钻研并学会初步讲解原理、初步质疑、自觉运用。总之,新教育理念中说“学生行为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学生行为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3、采取措施,深入课堂研究
在提高课堂操作高效性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以下措施,使研究逐步深入:
① 教学目标体现灵活
有专家曾说过:“三个维度是综合的一堂教学设计,它们不是等分的,可能有的课更侧重知识技能,通常我们把这一类课叫做传授课;有的课更侧重过程方法,我们通常把这类课叫做探究型的课。但无论哪种课型,其实三维目标都是融在一起的,它只是侧重点不一样而已。”课堂教学教师预设课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时应有所侧重;教师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教学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应时要克服死板,体现灵活,及时检测目标,做好目标教学的量化与评估,及时反馈、调整教学目标,增强课堂实效。如我校语文教师在执教《长城》一课时,她的预定目标是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激发学生对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但在实际授课中发现学生带来的关于长城的资料非常多。是简单带过、按自己的既定程序往下进?还是处理好学生的资料、对长城有更为详尽的介绍?她决定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展开相关的介绍与交流。同学们的发言涉及到了历史、地理和政治等等,原以为枯燥的背景资料却被孩子津津乐道地交流着,学生对长城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因为交流资料的时间用的比较多,但学生也能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么对于预设的教学目标来说,她并没有按部就班,但她觉得学生在这节课中获得了更多:学生交流与展示的机会增多了、对课文的背景知识了解得更深入了、对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油然而生。正是因为她
灵活地对待了预设的学习目标,才有了这节生动的课、富有实效的课。
②师生角色体现互动
新课改倡导“双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同时注意这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我们教师积极创设宽松的学习气氛。教师平时加强修养,形成个人魅力,努力使教师对学生产生一种人际吸引,通过这种向心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氛围,使学生能够轻松的进行学习、求知、探索、思考。其次,注重师生角色互换。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进一步转换思维,抛弃传统教师习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回答有问题发问,鼓励学生自主解决有些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汲取养料,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③教学方式与方法体现优化
a、课堂交流显高效。课堂交流高效性是通过指师生与生生之间有效地交流,促使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首先,我们积极促进师生间相互了解。我们教师拿出时间,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教师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课堂交流时量“生”而行、扬长避短、避轻就重,实现预知学生学习基础、预习情况、接受程度,提前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工作。其二,我们积极搭建交流平台。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师生交流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敢于大胆说出问题、发表见解,确保师生交流融洽到位。第三,我们注重向学生传授交流方法。交流是学生增强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我们鼓励学生通过与教师、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解决问题,增进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耐心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把话讲完整、讲正确,学会用符号表达;我们要求教师耐心聆听学生发言,不得随意打断别人的话,使学生的行为在课堂中得到改善;我们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要客观地进行分析思考。第四,我们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所有教师讲授的知识,都要学生来吸收转化为个人所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独立思考能力贯穿课堂始终,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都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留足学生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我体会、自我深化,加深效果。
b、课堂管理显和谐。首先,我们合理吸收课堂管理技巧的科学因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先进课堂管理经验、知识,充分运用先进管理技巧,实际教学中,注重课堂环境、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的掌控,提高课堂管理的实效性。第二,我们加强对课堂管理的人文思考。我们注重要求各学科教师结合实际深挖教材中的人文价值,带领学生去挖掘课本中的美丽,让学生在探究课本知识的同时感觉到美,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使学生人文素质得到提升。
c、课堂提问显实效。首先,我们注意在课堂提问中把握好难易度。设计问题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使提问覆盖到每个学生,针对每个学生学习深入的不同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回答提问并回答正确的机会,确保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我们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问。在课堂提问中,我们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深入程度,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组织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第三,我们注意确定问题的指向。我们明确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精心设计提问问题,尤其是要明确目的性、针对性和指向性,坚决克服“漫谈式”的提问法,确保课堂提问不偏离课堂主题。
d、学习评价显成效:我们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始终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三大原则,将评价重点放在评价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能力,切实使学习评价作为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首先,我们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使教师、相关学科教师组成的小组、学生小组、家长全部成为评价主体,甚至提倡学生个人自评,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调节自己的学习探究活动,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到自己学习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在多元而全面的评价中形成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第二,我们坚持评价内容全面。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我们将学生的方方面面全部纳入评价范围,不单单局限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将学生全面发展的点点滴滴纳入评价范围,涉及到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结果分析
1、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我校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已基本养成,高年级学生总结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业成绩显著高于乡镇平均水平。“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使我们找到一条提高教与学效率的路子,达到了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一年来我校各年级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六年级学生总成绩名列全镇榜首。不仅如此,通过课题的研究使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潜力明显增强,从而带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我校五六年级学生在全镇、全市“曙光杯”体育比赛中,均取得好名次;中高年级一年来在各级各类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不少奖项(如在省关工委“心系奥运 健康成长”征文书画中,孔双峰成绩突出获得一等奖,在“济源六中杯 ”中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中,学生李珍珍、李君苹、李佳敏等学生分别获一、三等奖,在小学生学习报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小学生新概念智能竞赛”中我校的茹欣欣同学成绩突出获一等奖);在市教研室举办的“我读书我快乐”朗读比赛中我校学生获三等奖;……可见,我校“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对学生来讲具有实效性和持久性。
学生成绩提高的原因分析: 一是多数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在认识到了预习有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解决问题的独立能力和主动精神、开拓思路、发展智力、体验成功的喜悦等诸多好处的基础上,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教材大意,找出重点、难点,发现问题,培养自学能力。再如,学生在认识了“无准备、无目的、无方法”三个弊端的基础上,就能代之以科学的方法,如有计划的利用好早息和临睡前这段时间,预习新课知识,温习重要知识或需牢固记忆的知识;也知道学习目标对学习的重要影响;还懂得在课堂上开动脑筋与专心致志同等重要。许多学生形成了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有利。
二是多数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据统计,我校80%以上的同学重视并进行了预习;30%的同学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70% 的同学能主动提问,80% 的同学在课堂上交流积极,75%的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科学合理。25%学习主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90%的同学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学生在学习上基本实现了几个转化:即学习态度由被动向主动转化;学习方法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学习渠道由单纯在课堂接受知识向兼顾课外、有目的坚持自学转化;
2、理论研究结硕果
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实践和深刻分析,对课堂教学实
效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探索出了一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模式,经过归纳总结,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就要打造“四型课堂”。
打造高起点型课堂。高起点型课堂首先是学生的课前预习。明确教学目标,在课前就初步向学生明示课堂教学目标,高度重视课前预习安排,使学生在进入课堂教学时,具有一定水平的认识,力争在课堂教学起始时,学生克服“零起点”,开好课堂教学的头;其次是教师的课前集体备课。使教师真正多方位的把握课堂教学目标,要在课堂前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找准重难点的突破点,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设解决问题的方案,防患于未然。确保一节课中学生真正弄懂弄清关键性问题,促使学生真正有所体会,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打造互动型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书的思维定势,从而转变教学方式,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地位,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主动创设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深入探讨,潜移默化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打造创新型课堂。教师要及时不断地总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积极创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克服拘泥死板等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法,营造鼓励创新的课堂氛围,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在课堂上挖掘、发现并发展学生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以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打造自主型课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自由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扮演激励者、参与者、喝彩者、创新幼芽的培育者,让每一位学生都张扬个性,自主学习、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在自主型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自主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学生发挥自主性,教师重在动员学生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进行探讨、探索,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些理论的提出,为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育理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以课堂实践为基础,积极探索出提高农村小学课堂实效性的有效措施,进而教师的教学
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带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课堂教学资源得到整合,因此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五、结论与讨论
1、必须坚持学生的发展是检验课堂实效性的唯一标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坚持钱梦龙先生“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必须积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引导作用,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提升,坚持累积的教学经验,大力提升教学智慧,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需求,建立目标明确、实效学习的课堂。
3、必须坚持课前、课堂、课后一体化安排,将课堂学习向前后两端延伸拓展,在课前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加强预习,在课后做好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完善,强化学生自主教育,进而推动课堂实效性提升。
4、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小学,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课题组中人员素质高低参差不齐,再加之教学任务繁重和紧张,对课题研究的投入有限。如何结合教师个人教学特色和个体差异,将课题组成员揉为一体,更加高效深入的开展课题研究,需要迫切加以破解。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9.4.章叶英等,《和谐课堂管理方法与实施》,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3.2009 年7 月
第五篇:农村中学班级量化管理细则
七五班——班规
一、学习纪律:
1、做好“三抓四保”工作:即保证上课听课、学习效率;保证体力精力旺盛充沛;保证每天都要丰富自主的学习时间。抓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的学习方法;抓好每天作业细化精益求精的态度;抓好自己的三戒:即戒懒、戒疲、戒抄;四抓好各科学习的均衡性,力争不偏科。
2、不在教室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投掷物品等。
3、不在教室内聚堆儿。
4、教室内不就餐,不吃零食。
5、不得抄袭他人作业。
6、力争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
7、注意课间进入教室就要保持教室的安静环境。
8、不随意交换座位。
9、上课三不要:不要借东西、交作业、说小话。
10、不在教室里玩乐、打闹。
11、上课不睡觉,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
12、不得嘲笑他人。更不准给他人起绰号。
13、制定严格的学习方向及追赶目标,必须做到日日学习有收获,次次考试有精进。事、卫生纪律:
1、认真履行自己的卫生分配的义务,坚决不走形式,力争精益求精。
2、不在教室内随意撕纸,乱扔纸屑垃圾,随地吐痰等。
3、不在教室里强外墙上私刻乱画,保持墙壁美观。
4、不在窗台上摆放杂物。
5、不在窗户上粘贴纸张,保持窗明几净。
6、若请假,应该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卫生任务方可请假离校。
三、就寝纪律:
1、不携带管制刀具、烟、火机、电器进入寝室。
2、不得把非本寝室人员带入本班宿舍,不串寝室。
3、不得在寝室内私自用电。
4、不得携带不健康书籍进入寝室。
5、不迟到,不私自离寝做违反纪律之亊。
6、早起不喧哗,被褥叠放高标准,物品摆放有秩序。
7、不得在寝室做激烈运动,诸如跑跳推搡等危险动作。
8、寝室熄灯要提前五分钟准备。
9、保护好寝室的公共财物安全。
10、每晚就寝之前做好个人卫生工作。
11、不在熄灯铃响后说话,走动。
12、未经他人允许,不得擅自动用他人物品。
13、卫生用品不共用,严防疫情传染。
14、不擅自交换铺位。
四、集会纪律:
1、不迟到、不早退、不交头接耳,不推搡。
2、注意维护本班形象。
3、不嘲笑他人。不准喝倒彩。
4、跑操不走步。保持队形整齐划一。
5、唱国歌要响亮,敬礼要标准,呼号要用心。
五、班干部工作纪律:
1、公平、公正、树立正气、言行一致。
2、不报复,不以公谋私,不走形式。不准互相拆台,勾心斗角。
3、不准武力镇压,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准污言秽语额、简单粗暴的管理同学。不在课堂上审案子。
4、不在管理是随意走动。
5、不得随意任命小助手。不得在寝室里安排“特派员”进行管理。
6、在各自“防区”内进行管理。不得超出管理职权横加干涉阻碍。
六、就餐纪律:
1、不加队,不踏入警戒区。
2、不在排队期间你推我搡,不敲击物品制造噪音。
3、不共用餐具,严防疫情发生。
4、不共用饭卡,严防矛盾集结。
5、不乱泼乱倒,爱惜粮食。
6、不准以奶制品、零食代替一日三餐。必须就餐,保证营养供应均衡。
7、不和外班学生一起就餐。
8、必须用筷子就餐。
9、尊敬餐厅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文明就餐。
七、其它:
1、学生遇到威胁或矛盾应找合适的时间找班主任协商处理。
2、尊敬老师的教育权利、尊重班干部的管理权利,有问题找合适的时间找班主任或老师反映问题。不得随意顶撞班干部。
3、不在班内结党营私。
4、不擅自动用粉笔以玩乐。
5、以上所有纪律要求违反者,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事次,写出500字书面检查。第三次,通知家长协商处理并上报学校,存入档案。
6、教师不迟到,不在教室接打电话,不歧视每一个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任何一个学生,不侮辱学生人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不得拒绝每一个学生的发问以及求知的权利。每天做好5名学生以上的辅导、交流工作。
7、班主任每天巡查学生的上课情况、午休、就寝秩序。每天必须和3名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