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关于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

时间:2019-05-14 16:4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卫生部关于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卫生部关于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

第一篇:卫生部关于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

卫生部关于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试行)

颁布时间:1988-12-19发文单位:卫生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卫生统计组织

第三章 卫生统计信息机构的职责

第四章 卫生统计调查和统计报表制度

第五章 卫生统计分析

第六章 卫生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七章 卫生统计队伍建设

第八章 奖惩和法律责任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有效地、科学地组织卫生统计工作,发挥卫生统计工作在多层次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中的服务和监督作用,适应工作职能和管理方法的转变,促进卫生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卫生事业的顺利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卫生统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的组成部分。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对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卫生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人民健康水平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实行统计监督,认真做好优质化服务。

第三条 为了完善统计法制建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根据《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及本制度,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统计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执

行统计工作任务。

第四条 为把统计机构建设成为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等多功能的智力型权威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应根据综合统计任务的需要,建立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特别要重视基层统计工作的建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开展统计工作中应与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加强协作,并在统计业务上接受

指导。

第五条 卫生统计工作要努力实现“六化”目标,建立科学、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字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广和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逐步建立卫生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提高卫生统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第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实行岗位工作责任制,准确、及时地完成统计工作任务,按照《统计法》行使卫生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任何侵犯。

第七条 为了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逐步解决统计机构、人员、经费、房屋和设备等具体问题。

第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有主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定期检查和监督统计工作制度和统计报表制度的执行情况,建立统计干部考核、晋升和奖惩制度,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第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领导都应重视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

各种方式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第二章 卫生统计组织

第十条 卫生部设立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独立的综合性多功能统计信息机构),本部各业务司(局)

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相应设立独立的综合统计信息机构,本厅(局)各业务处(室)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计划单列市、地(市)、县卫生部门统计信息机构的设立或统计人员的配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卫生厅(局)根据本制度制定。

第十二条 卫生事业单位统计信息机构设立及人员配备:

一、卫生部直属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医疗: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院(包括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设立独立的综合统计信息科(室),各级医院(包括县医院)专职统计人员配备如下:

1.300张床位以下

2—3人2.300—500张床位

3—4人3.500—800张床位

4—5人4.800张床位以上

5人以上上述人员配备仅指专职统计人员,不包括

病案管理人员。

乡卫生院应配备与本单位统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卫生防疫站设立独立的综合统计信息科(室),各级卫生防疫站(包括县卫生防疫站)应根据本单位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配备适当的专职统计人员。

三、其他卫生机构应根据本单位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第三章 卫生统计信息机构的职责

第十三条 卫生部统计信息机构执行本部综合统计职能,负责全国卫生统计信息、咨询工作,为部领导制定全国卫生方针政策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实行宏观管理与监督、监测服务,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和全国卫生统计报表制度。

二、负责全国卫生事业统计调查,如卫生基本情况、医院工作、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和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等,针对全国卫生事业发展及卫生工作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组织和协调本部各业务司(局)的统计工作。

三、负责统一管理和发布全国卫生统计资料,审批和管理本部各业务司(局)制发的统计调查方案和

统计调查表。

四、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科学研究,实行统计监督。

五、指导全国各级卫生部门的统计工作,组织统计工作检查,交流统计工作经验。

六、负责组织建立全国卫生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并对此实行管理和技术指导。

七、组织并指导全国卫生统计人员和各级卫生统计机构计算机人员的专业学习和培训,配合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本部门统计人员的技术职务评定和晋升工作。

八、开展卫生统计国际交流工作。

九、协调中国卫生统计学会业务工作。

第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的统计信息机构执行本厅(局)综合统计职能,主要

职责是:

一、执行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和全国卫生统计报表制度。

二、按照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和全国卫生统计报表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地区卫生统计工作制度和卫

生统计报表制度。

三、负责本地区卫生事业统计调查,如卫生基本情况、医院工作、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和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等,针对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及卫生工作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组织和协调本厅(局)各业务处(室)的统计工作。

四、负责统一管理和发布本地区卫生统计资料,审批和管理本厅(局)各业务处(室)的统计调查方

案和统计调查表。

五、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科学研究,实行统计监督。

六、指导本地区各级卫生部门的统计工作,组织统计工作检查,交流统计工作经验,开展本地区卫生

统计对外交流。

七、负责组织建立本地区卫生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并对此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

八、组织并指导本地区卫生统计人员和各级卫生统计机构计算机人员的专业学习和培训,配合本地区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本部门统计人员的技术职务评定和晋升工作。

九、协调本地区卫生统计学会业务工作。

计划单列市、地(市)、县卫生部门的统计工作职责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根据本制

度制定。

第十五条 卫生事业单位的统计信息机构执行本单位综合统计职能,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卫生统计工作制度和卫生统计报表制度。

二、建立本单位统计工作制度。

三、及时、准确地填报国家颁发的统计调查表,收集、整理、提供统计资料,协调本单位其他科(室)的统计工作。

四、对本单位的计划执行情况和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五、管理本单位的统计调查表和各项基本统计资料,建立统计资料档案制度。

第四章 卫生统计调查和统计报表制度

第十六条 按照《统计法》关于开展统计调查的规定,全国卫生部门统计调查表由卫生部制定颁发,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统计调查范围超出卫生系统管辖范围的全国卫生统计调查表,须报国家统计局审批后颁发。地方卫生部门统计调查表,由地方卫生部门制定颁发,报地方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统计调查范围超出卫生系统管辖范围的地方卫生统计报表,须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

第十七条 由各级卫生部门制定,经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或批准的卫生统计报表,必须在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标明表号、制表机关名称、备案或批准机关名称、备案或批准文号、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统计照调查程序、上报日期和有关规定,执行各级统计调查任务,不得拒报、迟报,更不得虚

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第十八条 卫生部制定全国统一的卫生统计标准,包括统计分类目录、指标涵义、计算方法,统计编码等,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统计标准,卫生统计标准未经制定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修改。

第十九条 各级卫生部门和事业单位有权拒绝填报违反《统计法》和本制度规定颁发的各种统计调查

表,坚决防止报表多乱。

第二十条 卫生统计调查的方式除全面统计报表调查外,还应积极采取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卫生系统管辖范围内的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须由卫生部门统计机构批准,超出卫生系统管辖范围的调查,除报卫生部门统计机构批准外,还须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统计调查要讲求实效,统计年报能满足的不用季报,抽样调查能满足的不用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能满足的不用经常性调查,抽样调查的内容原则上不能和全面调查重复。

第五章 卫生统计分析

第二十一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在准确掌握卫生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统计预测,定期写出统计分析报告,实行统计监督和评价。

第二十二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积极开展对卫生事业发展及其管理,卫生服务需求和效益的综合分析,加强对卫生保健和人民健康水平的评价工作。

第二十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统计干部除及时完成日常统计工作外,还应经常深入实际,进行各种专题调查,学会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努力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提

高统计分析水平。

第六章 卫生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二十四条 全国卫生统计和地方卫生统计资料,分别由卫生部、地方各级卫生部门的统计机构统一管理,不得数出多门,各行其事。提供和公布全国或地方卫生统计资料,须分别经卫生部、地方各级卫生部门的领导或统计机构的负责人核定,并依照《统计法》和国家规定的程序报请审批。

第二十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都应健全原始记录、登记表、台帐和统计资料档案制度,确保统计数字数出有据,准确无误。

第二十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建立统计资料审核、查询、订正制度。上报的统计资料,要由本单位负责人和统计干部审核、签名或盖章,单位负责人和统计干部要对统计数字准确性负责。

第二十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搞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可以公开的统计信息为公众服务,统计资料的提供实行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

第七章 卫生统计队伍建设

第二十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应依照国家规定,评定统计干部技术职务,逐步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增加或补充专职卫生统计人员,原则上应从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中选调。对现有不完全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专职统计人员,应由主管的卫生统计机构组织培训,进行考试或考核,凡不合格者,应降职使用或调离统计工作岗位。为了保持卫生统计队伍的稳定,专职统计人员的调动必须经过本单位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统计机构的同意。

第二十九条 卫生部组织并指导全国卫生统计培训工作,委托中国卫生统计学会,高、中等医学院校举办各类卫生统计讲习班、函授班,在职统计干部或师资培训班以及中等卫生统计专业班,根据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的需要,委托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卫生统计专业,培养高级卫生统计专业人员。

第三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并指导本地区卫生统计培训工作,委托本地区卫生统计学会,高、中等医学院校举办各类卫生统计讲习班、函授班,在职统计干部培训班或中等卫生统计

专业班。

计划单列市、地(市),县卫生部门的卫生统计培训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安排。

第三十一条 卫生事业单位应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安排下,积极组织本单位统计干部参加统计函授教育,各类卫生统计讲习班和培训班学习,帮助他们提高统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第三十二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卫生统计工作的领导,把卫生统计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为统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保证统计人

员专心搞好本职工作。

第八章 奖惩和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或事业组织的规定,对在统计工作中做出

显著成绩的统计人员或集体给予奖励。

第三十四条 为确保卫生统计任务及时、准确地完成,对拒报或屡次迟报卫生统计报表的单位和个人,应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情节较重,影响全国或全地区卫生统计任务完成的单位和个人,应通报批评,令其改正,并对有关领导人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 对虚报、瞒报、伪造、篡改卫生统计数字的单位或个人,情节严重的,按照《统计法》规定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以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统计法》其他规定的违法行为,如侵犯统计人员行使权利,擅自滥发卫生统计报表以及违反保密制度等,也要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和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篇:卫生部关于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

卫生部关于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试行)

颁布时间:1988-12-19发文单位:卫生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卫生统计组织

第三章 卫生统计信息机构的职责

第四章 卫生统计调查和统计报表制度

第五章 卫生统计分析

第六章 卫生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七章 卫生统计队伍建设

第八章 奖惩和法律责任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有效地、科学地组织卫生统计工作,发挥卫生统计工作在多层次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中的服务和监督作用,适应工作职能和管理方

法的转变,促进卫生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卫生事业的顺利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卫生统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的组成部分。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照《统计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对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卫生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人民健康水平等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实行统计监督,认真做好优质化服务。

第三条 为了完善统计法制建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根据《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及本制度,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统计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执

行统计工作任务。

第四条 为把统计机构建设成为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等多功能的智力型权威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应根据综合统计任务的需要,建立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特别要重视基层统计工作的建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开展统计工作中应与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加强协作,并在统计业务上接受

指导。

第五条 卫生统计工作要努力实现“六化”目标,建立科学、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字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广和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逐步建立卫生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提高卫生统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第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实行岗位工作责任制,准确、及时地完成统计工作任务,按照《统计法》行使卫生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任何侵犯。

第七条 为了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

持,逐步解决统计机构、人员、经费、房屋和设备等具体问题。

第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有主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定期检查和监督统计工作制度和统

计报表制度的执行情况,建立统计干部考核、晋升和奖惩制度,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第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领导都应重视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

各种方式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第二章 卫生统计组织

第十条 卫生部设立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独立的综合性多功能统计信息机构),本部各业务司(局)

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相应设立独立的综合统计信息机构,本厅(局)各业

务处(室)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计划单列市、地(市)、县卫生部门统计信息机构的设立或统计人员的配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卫生厅(局)根据本制度制定。

第十二条 卫生事业单位统计信息机构设立及人员配备:

一、卫生部直属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医疗: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院(包括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

院)设立独立的综合统计信息科(室),各级医院(包括县医院)专职统计人员配备如下:

1.300张床位以下2—3人2.300—500张床位3—4人3.500—800张床位4—5人4.800张床位以上5人以上上述人员配备仅指专职统计人员,不包括

病案管理人员。

乡卫生院应配备与本单位统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卫生防疫站设立独立的综合统计信息科(室),各级卫生防疫站(包括县

卫生防疫站)应根据本单位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配备适当的专职统计人员。

三、其他卫生机构应根据本单位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第三章 卫生统计信息机构的职责

第十三条 卫生部统计信息机构执行本部综合统计职能,负责全国卫生统计信息、咨询工作,为部领

导制定全国卫生方针政策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实行宏观管理与监督、监测服务,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和全国卫生统计报表制度。

二、负责全国卫生事业统计调查,如卫生基本情况、医院工作、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和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等,针对全国卫生事业发展及卫生工作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抽样调查或典型调

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组织和协调本部各业务司(局)的统计工作。

三、负责统一管理和发布全国卫生统计资料,审批和管理本部各业务司(局)制发的统计调查方案和

统计调查表。

四、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科学研究,实行统计监督。

五、指导全国各级卫生部门的统计工作,组织统计工作检查,交流统计工作经验。

六、负责组织建立全国卫生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并对此实行管理和技术指导。

七、组织并指导全国卫生统计人员和各级卫生统计机构计算机人员的专业学习和培训,配合有关部门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本部门统计人员的技术职务评定和晋升工作。

八、开展卫生统计国际交流工作。

九、协调中国卫生统计学会业务工作。

第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的统计信息机构执行本厅(局)综合统计职能,主要

职责是:

一、执行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和全国卫生统计报表制度。

二、按照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和全国卫生统计报表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地区卫生统计工作制度和卫

生统计报表制度。

三、负责本地区卫生事业统计调查,如卫生基本情况、医院工作、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和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等,针对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及卫生工作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抽样调查或典

型调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组织和协调本厅(局)各业务处(室)的统计工作。

四、负责统一管理和发布本地区卫生统计资料,审批和管理本厅(局)各业务处(室)的统计调查方

案和统计调查表。

五、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科学研究,实行统计监督。

六、指导本地区各级卫生部门的统计工作,组织统计工作检查,交流统计工作经验,开展本地区卫生

统计对外交流。

七、负责组织建立本地区卫生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并对此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

八、组织并指导本地区卫生统计人员和各级卫生统计机构计算机人员的专业学习和培训,配合本地区

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本部门统计人员的技术职务评定和晋升工作。

九、协调本地区卫生统计学会业务工作。

计划单列市、地(市)、县卫生部门的统计工作职责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根据本制

度制定。

第十五条 卫生事业单位的统计信息机构执行本单位综合统计职能,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卫生统计工作制度和卫生统计报表制度。

二、建立本单位统计工作制度。

三、及时、准确地填报国家颁发的统计调查表,收集、整理、提供统计资料,协调本单位其他科(室)的统计工作。

四、对本单位的计划执行情况和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五、管理本单位的统计调查表和各项基本统计资料,建立统计资料档案制度。

第四章 卫生统计调查和统计报表制度

第十六条 按照《统计法》关于开展统计调查的规定,全国卫生部门统计调查表由卫生部制定颁发,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统计调查范围超出卫生系统管辖范围的全国卫生统计调查表,须报国家统计局审批后颁发。地方卫生部门统计调查表,由地方卫生部门制定颁发,报地方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统计调

查范围超出卫生系统管辖范围的地方卫生统计报表,须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

第十七条 由各级卫生部门制定,经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或批准的卫生统计报表,必须在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标明表号、制表机关名称、备案或批准机关名称、备案或批准文号、统计机构或统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统计照调查程序、上报日期和有关规定,执行各级统计调查任务,不得拒报、迟报,更不得虚

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第十八条 卫生部制定全国统一的卫生统计标准,包括统计分类目录、指标涵义、计算方法,统计编码等,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统计标准,卫生统计标准未经制定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修改。

第十九条 各级卫生部门和事业单位有权拒绝填报违反《统计法》和本制度规定颁发的各种统计调查

表,坚决防止报表多乱。

第二十条 卫生统计调查的方式除全面统计报表调查外,还应积极采取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卫生系统管辖范围内的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须由卫生部门统计机构批准,超出卫生系统管辖范围的调查,除报卫生部门统计机构批准外,还须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统计调查要讲求实效,统计年报能满足的不用季报,抽样调查能满足的不用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能满足的不用经常性调查,抽样调查的内容原则上不能和全面调查重复。

第五章 卫生统计分析

第二十一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在准确掌握卫生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开

展统计预测,定期写出统计分析报告,实行统计监督和评价。

第二十二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积极开展对卫生事业发展及其管理,卫生服务需求和效

益的综合分析,加强对卫生保健和人民健康水平的评价工作。

第二十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统计干部除及时完成日常统计工作外,还应经常深入实际,进行各种专题调查,学会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努力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提

高统计分析水平。

第六章 卫生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二十四条 全国卫生统计和地方卫生统计资料,分别由卫生部、地方各级卫生部门的统计机构统一管理,不得数出多门,各行其事。提供和公布全国或地方卫生统计资料,须分别经卫生部、地方各级卫生

部门的领导或统计机构的负责人核定,并依照《统计法》和国家规定的程序报请审批。

第二十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都应健全原始记录、登记表、台帐和统计资料档案制度,确保统计数字数出有据,准确无误。

第二十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建立统计资料审核、查询、订正制度。上报的统计资料,要由本单位负责人和统计干部审核、签名或盖章,单位负责人和统计干部要对统计数字准确性负责。第二十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搞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可以公开的统计信息

为公众服务,统计资料的提供实行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

第七章 卫生统计队伍建设

第二十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应依照国家规定,评定统计干部技术职务,逐步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增加或补充专职卫生统计人员,原则上应从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中选调。对现有不完全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专职统计人员,应由主管的卫生统计机构组织培训,进行考试或考核,凡不合格者,应降职使用或调离统计工作岗位。为了保持卫生统计队伍的稳定,专职统计人员的调动

必须经过本单位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统计机构的同意。

第二十九条 卫生部组织并指导全国卫生统计培训工作,委托中国卫生统计学会,高、中等医学院校举办各类卫生统计讲习班、函授班,在职统计干部或师资培训班以及中等卫生统计专业班,根据全国卫生

统计工作的需要,委托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卫生统计专业,培养高级卫生统计专业人员。

第三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并指导本地区卫生统计培训工作,委托本地区卫生统计学会,高、中等医学院校举办各类卫生统计讲习班、函授班,在职统计干部培训班或中等卫生统计

专业班。

计划单列市、地(市),县卫生部门的卫生统计培训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安排。第三十一条 卫生事业单位应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安排下,积极组织本单位统计干部参加统计函授

教育,各类卫生统计讲习班和培训班学习,帮助他们提高统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第三十二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卫生统计工作的领导,把卫生统计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为统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保证统计人

员专心搞好本职工作。

第八章 奖惩和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或事业组织的规定,对在统计工作中做出

显著成绩的统计人员或集体给予奖励。

第三十四条 为确保卫生统计任务及时、准确地完成,对拒报或屡次迟报卫生统计报表的单位和个人,应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情节较重,影响全国或全地区卫生统计任务完成的单位和个人,应通报批评,令其改正,并对有关领导人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 对虚报、瞒报、伪造、篡改卫生统计数字的单位或个人,情节严重的,按照《统计法》

规定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以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统计法》其他规定的违法行为,如侵犯统计人员行使权利,擅自滥发卫生统计

报表以及违反保密制度等,也要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和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篇:公共卫生部各种工作制度

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按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报告疫情,即甲类传染病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应立即报告,6小时内由预防保健科报防疫站;乙类传染病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12小时内上报疫情,不得漏报、瞒报、重报、错报。

2.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甲类传染病人,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上报;发现暴发疫情应立即上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为疫情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法定报告人对发现的确诊或疑似病命名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

4.传染病报告登记表、报告卡及相关记录要准确完整,并按要求进行汇总、统计、上报、存档备查,注意保密。疫情管理员,应及时核对,检查漏报、迟报、错报情况,并进行校订。

5.应建立传染病登记制度,由专人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

6.列入被消灭、消除或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新生生儿破伤风、麻疹等),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卫生部的特殊要求进行报告和管理。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1.及时掌握本乡妇女儿童健康情况,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基本资料,及时反应情况,向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工作。

2.认真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3.定期召开村级例会,安排部署工作。

4.有计划地培训乡村医生或妇保医生。

5.要及时深入村级相关卫生组织检查指导工作。

6.积极宣传妇幼保健有关方针政策、普及妇幼保健知识。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登记、报告制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按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报告疫情,即甲类传染病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应立即报告,6小时内由预防保健科报防疫站;乙类传染病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12小时内上报疫情,不得漏报、瞒报、重报、错报。

2.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甲类传染病人,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上报;发现暴发疫情应立即上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为疫情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法定报告人对发现的确诊或疑似病命名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

4.传染病报告登记表、报告卡及相关记录要准确完整,并按要求进行汇总、统计、上报、存档备查,注意保密。疫情管理员,应及时核对,检查漏报、迟报、错报情况,并进行校订。

5.应建立传染病登记制度,由专人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

6.列入被消灭、消除或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新生生儿破伤风、麻疹等),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卫生部的特殊要求进行报告和管理。

新农合监管制度

1、市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不定期对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抽样审核,对处方、病历、报销手续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全县的合作医疗基金进行分析评估。

2、市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定期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合作医疗基金收支、使用情况,主动接受审计、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

3、市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将合作医疗基金筹集和使用情况通过县电视台、大厂新农民报向社会公布。

4、乡镇和村街每月将本辖区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报销情况在政务公开栏公布。

5、督导检查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依据监督检查情况,对违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查处。

医疗卫生工作登记、统计、报告制度

一、须建立健全登记和统计制度,并有专人负责登记和统计工作。

二、各种登记要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并妥善保管。一般而言,医疗登记包括门诊登记、出诊登记、家庭病床、化验、放射、心电图、B超检查的数量和质量登记及各项治疗、康复登记等;预防保健登记包括计划免疫、爱国卫生、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生殖保健、传染病报告等各项工作数量和质量登记。

三、工作质量统计包括诊断符合率、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差错事故发生率、各医技科室工作数量、质量和预防保健教育、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数量与质量。

四、应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五、按期完成各项统计报表,经院长审阅后上报

档案、信息资料管理制度

一、做好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保管。

二、维护微机的整洁与卫生,按程序操作。

三、做好信息资料的收集,传递,贮存,反馈和分析。

四、做好信息、档案登记、统计工作,严格签字制度。

五、准确及时地向上级报告所需信息统计材料。

六、定期检查信息、档案填写的准确率。

七、工作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及时、准确、迅速地提供数据,严防漏报、错报。

八、坚持“一查”、“三对”,保持资料齐全,及表册、报告卡、季度报表3项是否相符。

九、做到资料统计规范化、标准化。

信息公示制度

为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增加医疗工作透明度,尊重并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促进医院内部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制定本制度。

一、公示原则

医疗服务信息公示按照简单易行、客观公正、分级公示的原则进行。

二、公示对象及范围

公示对象及范围本院、镇、县等。

三、公示内容

(一)基本信息: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批准开展的诊疗科目、法人、联系方式、投诉电话等。

(二)工作量信息:门诊人次、急诊人次、出院人次、住院手术例数等。

(三)医疗费用信息: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出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住院床日费用等。

(四)单病种信息:单病种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和药品费用等项目指标。

四、公示方式

参照省市县做法进行。

五、公示时限

信息公示期限根据公示方式确定。

六、公示程序要求

以多种方式,定期、定向采集医疗服务信息。密切配合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上报的信息须经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对有关医疗机构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实。

确认医疗服务信息结果后,由负责人审签后按规定的方式进行公示。

公示的信息后如有不当或错误信息的,应当及时更正或撤消。

七、信息采集要求

如实填报有关数据,保证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八、公示组织管理

(一)制定实施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

(二)院务办负责采集、核准医疗服务信息,拟定公示文稿、公示方式等,负责将采集的医疗服务信息按规定程序报批、发布。

(三)院务办负责医疗服务信息的网上发布及数据库的安全与维护。

乡村医生、预防保健医生例会制度

1、乡村医生每月定期例会,若有紧急任务将根据情况增加例会次数。

2、每月例会不得缺席,有事必须请假,得到批准后方可休息。

3、汇报本村工作情况,存在问题。

4、布置本月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并对存在的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进行由针对性的业务培训。

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制度

1、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是指从怀孕开始到产后42天为止,对孕产妇实施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实施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和难产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发生率。

2、在妇女怀孕12周以内,妇幼保健人员必须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填入《首次检查记录》,筛查高危因素,进行高危评分,记入《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一览表》,实行动态分级管理。

3、对无高危因素的孕妇,妇幼保健人员必须在其孕期内进行5次以上产前检查,对有高危因素的应该增加检查次数。

4、产时保健按《湖北省助产技术服务基本标准》执行。

5、产后访视按属地管理,市直医疗保健机构应将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名单和孕产妇住址及时反馈给孕产妇居住地乡镇卫生院(市直单位的报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人员必须对产妇产后第3天、7天、14天、28天和42天各访视一次,进行体格检查,开展产褥期卫生保健和母乳喂养指导。

6、妇幼保健人员和提供保健服务的妇产科人员应及时将保健工作资料数据填入《村级妇幼保健工作资料册》和《孕产妇保健手册》,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孕产妇保健手册》在产妇产后满42天以后,由孕产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收回,市直单位由市妇幼保健院收回。

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制度

1、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对象是七岁以下,重点是三岁以下的散居儿童。主要是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指导营养与喂养,开展计划免疫和常见疾病防治。

2、新生儿期保健管理:对出生后第3天、7天、14天、28天的新生儿各访视一次,建立《儿童保健手册》,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实施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指导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开展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做好疾病预防指导。

3、高危新生儿保健管理:对早产、低体重或有宫内缺氧、产时窒息以及有先天性缺陷的新生儿进行个案管理,每周访视2次,测量体温,观察饮食及营养状况,指导家长观察新生儿情况,疑难病情及异常情况及时转送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4、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管理:

4.1定期健康检查:出生后3、6、9、12月各体检一次;1-3岁内每半年体检一次;3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

4.2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和营养膳食。

4.3指导家长对婴幼儿进行体格锻炼,预防儿童营养、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开展儿童疾病综合管理。

4.4做好五官保健、生长发育监测与健康促进指导;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4.5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防治管理。

5、做好出生、出生缺陷及儿童死亡登记与报告工作。市直医疗保健单位应于每月底以前将上述三项登记报儿童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应于每季度报市妇幼保健院。

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

1、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预防保健网络,做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2、积极开展、督促、检查、指导本院和地段的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宣传卫生知识,健全清洁卫生制度,做好除害灭病工作。

3、指导本院和地段的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做好疫情报告和统计工作。

4、指导本院和地段的妇幼保健,做好计划免疫、结核防治、精神病康复、社区服务等工作。做好疾病控制宣传、技术指导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5、协助医院制订院内感染报告制度、监控方案及措施,并负责指导监控工作。

6、担任本辖区内学校、幼儿园以及机关单位职工干部体检工作的组织,调配和审核工作。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建立并管理好各种健康检查档案资料。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1.及时掌握本乡妇女儿童健康情况,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基本资料,及时反应情况,向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工作。

2.认真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3.定期召开村级例会,安排部署工作。

4.有计划地培训乡村医生或妇保医生。

5.要及时深入村级相关卫生组织检查指导工作。

6.积极宣传妇幼保健有关方针政策、普及妇幼保健知识。

防疫组岗位职责

在防疫组长领导下,要坚决执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责任制考评标准,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和卫生院交代的工作。组长要负责做好计划及工作报告。继续加强以儿童计划免疫为重点的疾病控制,密切注意辖区内外卫生防疫新信息,新动态。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好初保工作,加强各项卫生监督监测,结核病控制,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及个体、乡村医生管理等工作。新生儿入册率和注射率、及时率、准确率都要达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防疫组要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各类报表记录详细分工负责,及时准确填报。要遵守劳动纪律。要做到尽职尽责。

1.防疫组全体人员与卫生院其他人员一样要上足班,认真做好考勤登记,每天要保持有人值班。

2.防疫组长要认真做好工作计划和年终总结报告,要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各类报表分工负责,各人要做到尽职尽责,不能马虎应付。防疫组长要经常逐项检查落实。

3.要提高入册率、接种率,每季度要不少于一次的查漏补种,以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4.在计免接种工作中,要注意抓好成本核算,要做到高效低耗。每月冷链接种运转期收费由医院统一收费,每天下班前共同清点查对药物、款项,当天上交财务,上交收据要共同签名,以示负责。

5.要严格执行考勤登记和请消假制度。每月上足25天班预发给全额工资,若出勤不足,各类报表登记上报不及时,上级主管部门点名批评,则相应扣罚。

妇幼组岗位职责

妇幼组全体医务人员要在妇幼组长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要坚决执行妇幼卫生工作考核方案,要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切实做好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布置的各项任务。认真宣传和做好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做好孕产妇围产期,婴幼儿卫生保健工作,健全高危妊娠监护制度,规范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建立健全难产抢救组织,提高急救抢救能力,积极做好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认真做好筛选,切实做好住院分娩安全,严格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工作。各类报表及各种记录、病历要认真做好,准时上报,要努力提高两个系统管理,管理率要达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按照镇卫生院质量管理考核办法执行。分娩室、人流室要经常打扫卫生,每次分娩后要清洗,要用紫外线灯消毒。每个孕妇来院分娩,一定要有两个妇产科医生参加接生工作,杜绝一人接生,以防突发病变,增强抢救能力。妇产科的材料费管理计算与护士组同

第四篇:护理工作制度2011年卫生部

第三章 护理工作制度

十八、护理部工作制度(试行)

1.护理部有健全的领导体制,实行三级管理,对科护士长、护士长进行垂直领导,或实行总护士长与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

2.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聘任、调配、培训、奖惩等有关事宜。提出对护理人员的晋升、晋级、任免以及调动的意见;负责对护理人员技术档案的登记与管理。

3.护理部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护理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4.护理部有年计划、季度计划、周工作重点,并认真组织落实,年终有总结。

5.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管理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及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6.健全科护士长、护士长的考核标准,护理部每月汇总科护士长、护士长月报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由分管的副主任负责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年有工作计划,月有质量检查、汇总,对问题持续改进、定期报告反馈;深入科室查房,协助临床一线解决实际问题。

8.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程序,以促进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9.定期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护理质量管理活动,将护理质量控制的信息传达到科室及至各级各类护士。

10.护理部有例会制度,如护士长例会、护理部例会等。

11.负责全院护士的继续教育和护生、进修生的教学工作。

12.定期对护理人员岗位技术能力实施评价工作。六

十九、病房管理制度(试行)

1. 病房护理工作由护士长负责管理。

2. 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避免噪音,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3. 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不得随意变动。

4. 定期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改进病房工作。

5. 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布局有序,注意通风。

6. 医务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佩戴有姓名胸牌上岗。

7. 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十、分级护理制度(试行)

1.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

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2. 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

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3. 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

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4. 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4.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4.2 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4.3 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4.4 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

5. 分级护理原则:

5.1 特级护理:

5.1.1 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5.1.1.1 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5.1.1.2 重症监护患者;

5.1.1.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5.1.1.4 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1.1.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5.1.1.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5.1.1.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5.1.2 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5.1.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

5.1.2.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5.1.2.3 准确测量 24 小时出入量;

5.1.2.4 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

安全措施;

5.1.2.5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5.1.2.6 实施床旁交接班。

5.2 一级护理:

5.2.1 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5.2.1.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5.2.1.2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5.2.1.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

5.2.1.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5.2.2 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5.2.2.1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5.2.2.2 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5.2.2.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5.2.2.4 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

安全措施;

5.2.2.5 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5.3 二级护理:

5.3.1 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5.3.1.1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5.3.1.2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5.3.1.3 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5.3.2 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5.3.2.1 每 2-3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5.3.2.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5.3.2.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5.3.2.4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3.2.5 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5.4 三级护理:

5.4.1 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5.4.1.1 生活完全自理,病情稳定的患者;

5.4.1.2 生活完全自理,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5.4.2 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5.4.2.1 每 3-4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5.4.2.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5.4.2.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5.4.2.4 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十一、病房药品管理制度(试行)

1. 病房内所有基数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

自取用。

2. 病房内基数药品,应当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和保管工作。

3. 每日清点并记录,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4. 中心药房对病房内存放的药品要定期检查,并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

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象。

5. 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有定位图示,标签清

楚,每日检查,保证随时急用。

6. 特殊及贵重药品应当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并加锁。

7. 需要冷藏的药品(如:冰干血浆、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内,以

免影响药效。

8. 患者专用的药物,停药后及时退药。

9. 病房毒麻药管理要求:

9.1 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9.2 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加锁,并按需保持一定基数,每班交接班

时,必须交接点清,双方用正楷签全名。

9.3 医生开医嘱及专用处方后,方可给该患者使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瓿。

9.4 建立毒麻药使用登记本,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名、剂量、使用

日期、时间,护士正楷签名。

10. 高危药品的存放有规范,在病区不得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

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 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的标志,并有使用剂量的限制。

11. 对夜间、节假日的临时紧急用药应当能及时从药剂部门获得。

十二、皮肤压力伤登记报告制度(试行)

1. 发现皮肤压力伤,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上报登记。

2. 24 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员到科室核查。

3. 皮肤压伤观察表中应当有:

3.1 压伤来源中,在科外发生的要填清科室,院外发生要注明医院名称。

3.2 在转归中有出院、转科或死亡,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名。

3.3 皮肤状况应当根据皮肤压伤危险性评分及分期要求说明。

4. 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5. 当患者转科时,请将观察表或记录交由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6. 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交回护理部。

7. 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月质控成绩挂钩。

8. 对可能发生皮肤压力伤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

9. 对高危患者要及时评估,监控措施要到位,体现预防为主。

十三、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中心静脉插管、气管插管等)

(试行)

1. 医务人员应当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

险因素。

2. 如存在上述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3. 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

4. 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

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5. 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脱落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要

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报告医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

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6. 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报护

理部;按规定填写患者管路登记表,24-48 小时内报护理部。

7. 护士长要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8. 发生管路滑脱的单位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9. 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

制度。

10. 导管滑脱还包括胃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管滑脱事件等。

十四、注射室工作制度(试行)

1. 注射室护士必须熟悉各种注射药物的剂量、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及不良

反应,掌握发生药物过敏的急救方法。

2. 凡各种注射应当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易致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药品说

明书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药物过敏试验。

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待患者热情、体贴。

4. 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若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当及时进行处置,并通知医生。

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和

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0

6. 备齐抢救药品及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7. 每天要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和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8. 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十五、治疗室工作制度(试行)

1. 保持室内清洁,每完成一项工作,即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两次。每周

全面保洁一次。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

2. 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3. 各种内、外用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4. 毒、麻、限剧及贵重药应当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

5. 高浓度电解质液、氯化钾、肌松剂等高危性药物单独存放,超正常剂量

使用有严格的流程规范管理。

6.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7. 干缸无菌持物钳,每 4 小时更换灭菌 1 次。

8. 已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按感染性废物处理,不得返回治疗室。

9. 无菌物品应当注明灭菌日期,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10. 定期进行空气和无菌物品采样培养,每日消毒,并有登记签名。

11.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配液用过的注射剂,需继续

使用者,应当注明启开日期与时分,仅限于当班时间内使用(有效期不超过 4

小时)。

十六、换药室工作制度(试行)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非换药人员不得入内。

2. 除固定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有效

日期,无菌溶液(生理盐水、呋喃西林等)定期检查,无过期物品。

3. 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

4. 特殊感染用物不得在换药室处理。

5. 污敷料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6. 换药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 2 次,记录消毒时间及签名,每周彻底扫除

一次。

7. 换药时,根据伤口情况,换药物品依先后秩序一次备齐,保持台面整洁。

8. 做到操作轻柔,流程规范,处置准确,包扎符合要求。

十七、患者入院、出院、转院转科护理工作制度(试行)

1. 入院:

1.1 在患者入院之前准备好床单位。

1.2 热情接待患者并向其介绍自己和其他医务人员及同病室的病友。

1.3 陪同患者至指定的床位并确保其舒适。

1.4 解释并告知住院规则/须知及病房有关制度(病室环境、住院安全、作

息时间、膳食制度等)。

1.5 完成护理评估。

1.6 根据患者的需要制订护理计划。

1.7 对急症手术或危重患者入院须立即做好抢救准备。

2. 出院:

2.1 接到患者出院医嘱后,核对所有录入医嘱记账明细无误后,通知住院处

结账。

2.2 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将出院小结交予患者,并认真向患

者及其亲属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目前的病情,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

用,饮食,活动,复诊时间,预约等。

2.3 准确告知患者和家属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

2.4 主动征求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2.5 清点患者单位公用物品:包括被服类,家具等。

2.6 患者出院结算后离院,嘱患者带齐个人用物,将患者送出病房。

2.7 出院后,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更换床上用品。

3. 转院转科:

3.1 接到患者转院、转科医嘱后,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

3.2 患者转院转科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向患者或亲属告知相关注意事

项,如目前的病情,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等。

3.3 转科时病历应当随同转科交接;转院时应当将医师的病历摘要及其他必

要资料备妥随同转院,保障医疗信息资料连续性。

3.4 转院、转科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的处理有预案和具体准备措施。

3.5 转科时填写好交接清单,交接时经现场核对后签字确认。

十八、特殊护理单元管理制度(试行)

(一)供应室护理管理制度(试行)。

1. 工作人员按要求着装上岗,衣帽整齐,出入工作间要换鞋入室。

2. 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

3. 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做到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污染物

品与清洁物品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未灭菌物品与灭菌物品分开,清洁区与污

染区采取单线行走,不可逆行。

4. 回收物品与发放物品应分车、分人进行,凡有浓血的器械物品需由科室

洗涤、清洁后交换。凡传染患者用过的物品必须经高效消毒剂消毒后再与供应室

对换。

5. 每日更换消毒液,并对消毒液浓度进行检测。

6. 严格执行工作人员手的消毒。

7. 每月对空气、无菌物品、消毒液、台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存档。

8. 对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针头进行定期抽样热原检测。检测结果存档,符合监测标准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9. 每日认真清点急救物品和检查基数物品储备量,做到供应及时。

10. 定期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确保使用安全。

11. 做到按时下收下送,服务主动热情,深入临床第一线征求意见,不断改

进工作。

(二)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制度(试行)。

1. 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和技师给予必要的协助,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2. 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严禁擅离职

守,做到对患者服务热心、观察病情细心、处理问题耐心。

3. 进入中心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换工作鞋;操作时戴口罩。

4. 注意观察患者透析时状况,及时处理问题。

5. 保持透析室清洁、整齐、舒适、安静。

6. 定期进行透析用水、置换液、透析液的监测。

7. 治疗室、水处理室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8. 备齐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专人负责每日清点,填充。

9. 原则上一律谢绝探视、陪伴,家属请在门外等候,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如需要进入时,需穿隔离衣,换拖鞋。

10. 工作期间,严禁在血透中心治疗区用餐、会客、谈笑。

(三)急诊科/室护理管理制度(试行)。

1. 护理工作制度

1.1 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用医务人员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1.2 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掌

握配伍禁忌,根据医嘱合理用药。工作中做到迅速、准确,既要减少患者等候时

间,又要防止差错发生。

1.3 急诊护士应当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随时做

好抢救患者的准备工作。

1.4 不迟到早退,准时交接班,坚守岗位。

1.5 仪表端庄,着装整齐,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可亲。

1.6 能够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牢记急诊科的宗

旨: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责任感,一切为患者。

2. 急诊分诊工作制度

2.1 热情接待患者,根据患者主诉辅以必要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需要时协助医生给患者开化验单、做心电图,并进行分科,安排就诊。

2.2 呼叫各科医生,对 5 分钟内不到岗或不回电话者要做记录。

2.3 遇突发事件,患者集中到达时,除通知当班医生外,应当及时报告医务

处。遇烈性传染病,在通知医务处的同时,通知区防疫站。

2.4 对需送抢救室的患者,电话通知抢救室,必要时护送患者。

2.5 配合各科医生工作,维护就诊秩序,保证诊室设备良好,补充各诊室物

品。

3. 抢救室护理工作制度

3.1 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3.2 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需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

3.3 每日检查核对抢救药物、器材、一次性物品,班班交接,做到数目相符、性能完好。

3.4 抢救室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3.5 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不得有过期物品。

3.6 抢救室使用后要及时整理、清洁、消毒,每周彻底保洁 1 次。

3.7 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进行工作。

3.8 抢救护士应当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及各种抢救技术,积极主动

配合抢救,做好护理记录,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3.9 抢救用过的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要及时清理、消毒,以备再用。药品

用后要及时补充齐全。

3.10 对抢救记录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详细、准确、及时记录。

(四)分娩室护理管理制度(试行)。

1. 工作人员进产房前应当更换手术衣裤、拖鞋、带好口罩、帽子,非本室

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2. 产妇进入产房后应当有专人陪伴,给予心理支持及指导,以防发生意外。

3. 产妇在产程进展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并积极配合

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4. 工作人员态度要严肃认真,对产妇应当体贴、关怀,不能任意谈笑,注

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5.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6. 产房每日要全面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 24~26℃,湿度

50~60%。

7. 凡无菌物品应当有消毒日期及有效期,各类物品要定物、定位、定量放

置,由专人负责,随时整理、消毒及补充。

8. 每日检查抢救物品、药品,保证功能完好。

9. 产房内一切物品不能随意带出,借物应当严格遵守借物手续。

6910. 产后半小时内应当进行新生儿早吸吮早接触。

11. 接产后由接生人员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记录。

12. 产后观察 2 小时,若无异常护送母婴返休养室(母婴同室)。

(五)新生儿室/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制度(试行)。

1. 布局合理,病室规范。每日通风 2-4 次,室温 22-24℃,湿度 50-60%,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无异味、无污染源,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

2. 对母婴实施整体护理,认真填写护理记录单,每班床头交接班。

3. 新生儿入室后给予早吸吮及母婴皮肤接触 30 分钟。

4. 根据婴儿情况随时更换尿布,注意观察婴儿全身皮肤及脐带情况,产妇

给予晨晚间护理。

5. 婴儿每日洗澡 1 次,常规消毒脐带及清洁眼部,婴儿包被、衣服每日更换。

6. 婴儿餐具一用一消毒。

7. 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应当专人负责,并做好登记。母婴同室护士负责

处理婴儿医嘱。

8. 每日做好乳房护理,指导产妇挤奶,负责奶库的管理。

9. 母婴同室护士负责接待新入院、手术、分娩的产妇并执行医嘱。

10. 奶液采集、贮存、传递、调配、喂奶的流程与用具必须严格遵循医院感染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第五篇:永州市卫生统计

各位领导、同志们:

承蒙省厅和各市州的关爱和支持,一年来,永州市的卫生统计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先进地、州、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今天,受大会委托,现就永州市卫生统计工作做一个简要汇报,我们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领导重视统计管理工作制度化

二、依法统计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三、抗击冰雪及时完成网络直报任务

四、报批关键在于认真编制机构信息

五、多种形式培训网络直报系统管理员和直报人员

六、找出差距进一步完善直报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统计: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依法统计:则是有效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的法律保证。加强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

是统计工作的根本,是统计数据准确、可靠的根本保证。

一、领导重视

统计管理工作制度化

加强卫生统计工作,领导重视是关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我局制定并下发了《永州市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对全市卫生统计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建立规范的直报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1、统计工作归口计财。

计财科(股)是卫生局统计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本辖区的统计管理工作;由一名副局长(院、所、站长)担任本单位统计工作负责人,负责领导组织统计管理工作。

2、建立建全统计机构,配备统计人员。

县及县以上医院设立统计机构“统计信息科”,充实专职统计人员;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根据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负责本单位统计工作。

3、加强领导,创造条件。

各单位领导对卫生统计工作都相当重视,大力支持卫生统计机构开展工作,实实在在地帮助卫生统计工作解决一些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实际问题,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统计干部,为开展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二、依法统计

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统计数据的源头在基层,调查的具体工作也在基层,基层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基础数据就难以准确汇总或推算出来的统计数据就会出现偏差。加强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是统计工作的根本;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弄虚作假,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是统计数据准确、可靠的根本保证。

我市注重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必须遵循:依法上报、统一规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建全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基础管理机制,做到“级级负责、层层把关、环环相扣”的一个具有良好循环的管理链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本单位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

1、分级管理,属地统计。

自2002年以来,我市按照属地统计原则,所辖地域范围内的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省/市/县/乡镇/村、企/事业、国营/私立等),卫生统计数据统一由各县(区)卫生局计划财务统计股负责管理、收集、上报、汇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负责所辖区内的诊所和村卫生室的统计数据收集上报。

医疗卫生机构直报人员登陆省级直报系统上报本单位数据。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和村卫生室按属地管理原则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负责数据收集、审核报批,向所属县(区)卫生局报送卫统1-3表和卫统1-4表电子或纸质数据,由县(区)卫生局登陆省级直报系统代报数据。

2、依法统计,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

朱镕基同志和温家宝同志在2002年10月28日视察国家统计局时,朱镕基同志提词:不出假数;温家宝同志提词:真实可信。

因此,我们卫生统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网络直报的内容和时限的要求,依法进行统计和报批统计数据,杜绝拒报、漏报、迟报和瞒报现象,做到不出假数、真实可信。

在2007年第三季度直报工作时,县区卫生局还不能审批,市卫生局还没有审批工作平台,这时市局通过这个基本管理链条,组织联络各县区卫生局统计系统管理人员,县区组织联络各医疗卫生基层单位直报人员,全市303个应上报机构,在规定时限内(2007.11.30),全部填报完毕,12月15日前各县区将已填报的统计数据重新审核了一遍,等待直报系统升级后立即审批上报;

所以,当12月17日上午接省厅通知,直报系统已升级可以审批上报了,全市11个县区,在接到通知的当天下午5点20分,就将303个应上报机构,全部批报完毕。我市严格按照网络直报的内容和时限的要求,依法进行统计和报批统计数据,顺利园满地完成永州市首次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的2007年第三季度直报工作。

三、抗击冰雪 及时完成网络直报任务

1、抗冰冻断电,同心协力做好年报工作

2008年1月12日,正值卫生统计网络直报正常开通之际,湖南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冰冻自然灾害,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冰雪灾害,永州全体卫生统计直报人员发杨坚持不懈的钉子精神,紧急行动起来,立即投入抗冰冻断电“游击战”,就是不分白天与夜晚,那里有电(发电)就到那,那里能上网(网吧)就到那;

卫生行政部门的统计直报管理员都是兼职统计,还分别负责财务、新农合、红会等项工作,有的本身就是计财股长;特别是各县区卫生局的统计管理员,在这非常时期,白天下乡镇,夜晚上网吧,后来有的网吧也不能发电了,还要寻找转战其他地方,同时直报系统网络不很通畅,在这恶劣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想方设法,排困解难,他们坚持不懈、合力拚斗;冰天冻地挡不住永州人,断线停电难不到永州人。

卫生行政部门的统计直报管理员都是兼职统计,还分别负责财务、新农合、红会等项工作,有的本身就是计财股长;特别是各县区卫生局的统计管理员,在这非常时期,白天下乡镇,夜晚上网吧,后来有的网吧也不能发电了,还要寻找转战其他地方,同时直报系统网络不很通畅,在这恶劣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想方设法,排困解难,他们坚持不懈、合力拚斗;冰天冻地挡不住永州人,断线停电难不到永州人。

全市卫统1表(卫统1-4表在外)785个医疗卫生机构,2008年1月27日报批605个(占77.07%); 2008年1月31日报批768个(占97.83%);

2008年2月1日全部完成报批785个(占100%).同时统一规定做到: ①卫统1-

1、1-

2、1-

5、1-

6、1-

7、1-8表等报表要逐级、逐

一、逐表、逐项审核审批上报;

②卫统1-3表各县(区)审批到市卫生局,由市局统一批量审核。(我们已采用不出现“D2、D3、D4、D6”错误提示和“两个红圈”的批量审核方法,但要求机构类别码绝对准确无误),我市的卫统1-3表(诊所)、1-4表(村卫生室)都是这样批量审核的,显示的都是一个红圈一个绿圈。

与此同时,我市卫统4表(4个样本医院)的病案数据库在2008年1月22日-25日全部成功导入直报系统,并上报省信息中心指定邮箱。

2、排忧解难,设法汇总年报资料。

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很不完善,在年报期间,没有提供汇总功能,不能做出产出表,大量的数据在直报系统里,却拿不出来,无法跟往年一样,给统计局和领导提供相关统计数据。

在这种困惑的情况下,我局直报系统管理员赵仁桂同志设法汇总年报资料,首先导出Excel表,并按需要制成汇总表,利用报表精灵,将全市已上报的卫统1表(卫统1-3除外)353个机构的“人员数”、“床位数”和“医疗服务”全部汇总,于2008年2月6日上午将有关卫生统计数据上报市统计局;

为了给县区统计人员排忧解难,市局系统管理员借用春节长假休息期间,将11个县区的“人员数”、“床位数”和“医疗服务”分别汇总,在2月13日作为春节大礼包,以邮件形式发至各个县区,以解燃眉之急。

3、离线填报,顺利完成卫统1-4表的直报任务。

由于冰冻停电和直报系统网速等原因,卫统1-4表曾一度关闭,被迫将年报工作分成为两个阶段,直到2月25日才开通,并要求在2月29日完成,有点不太现实,虽然冰雪灾害已经消除,也基本恢复供电,由于直报系统的问题,这么多人同时挤占在这一条网线上,是不太可能完成的。

在1-4表关闭时,我市4264个村卫生室,也只填报1600来个(约占37%),在线填报不行,我们就采用离线填报,县区卫生局的系统管理人员,继续发杨坚持不懈的钉子精神,不分昼夜和休息日,我市于2008年3月1日在全省率先完成村卫生室的填报工作,全面园满地完成了首次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2007年前阶段的年报工作任务。

四、报批关键 在于认真编制机构信息

①2007年7月省卫生信息中心统一布置修改代码库,进行卫生机构(组织)代码网络直报注册。

1、认真修改代码库,做好卫生机构(组织)代码网络直报注册工作。

①2007年7月省卫生信息中心统一布置修改代码库,进行卫生机构(组织)代码网络直报注册。

市局非常地重视机构信息资料的编制工作,自2007年7月-11月先后四次将全市三个代码库5050个卫生机构,全面进行整理维护和修改,除校对机构属性代码外,还统一机构名称和地址的填报,即市、县/区级机构一律加上湖南省,区级机构加上永州市,乡镇/村级机构加上县/区名称,同时将1-3表(诊所)和1-4表(村卫生室)在机构名称上的姓名全部移动到地址栏;

②卫统2表也同样几经修改,其单位名称以代码库中的机构名称为准进行修改,县级及县级以上机构的单位负责人全部更正。为实行网络直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进一步清理编制机构信息。因为直报系统锁定了卫生机构属性代码四项,还将锁定“单位开业/成立时间”、“设置/主办单位代码”、“政府办卫生机构隶属关系代码”、“注册资金”四项。同时增加了“街道/乡镇代码”等机构信息内容。

这时,正是县(区)系统管理员和医疗卫生机构直报人员填报年报数据资料的时候,市局系统管理员与此同时,在直报系统组织结构中,对已4次修改过的代码库机构信息,再次校对订正卫生机构属性代码,补录更正“街道/乡镇码、单位负责人、注册资金”等信息资料,在2月1日,卫统1-

1、1-

2、1-

5、1-

6、1-

7、1-8表的353个卫生机构信息几乎与年报数据审批上报同时完成。

3、继续清理校对卫统1-3表和1-4表的机构息。

在审批上报卫统1表后等待卫统1-4表开通的这段日子里,各县区卫生局系统管理员又重新对卫统1-

3、1-4表的机构信息,再次全面进行清理、校对、更正和补录,同时市局系统管理员在审核和督导,当1-4表上报完毕后,发现有遗漏不全,就立即通知相关县区纠正。截止2008年3月10日,全市卫统1-

3、1-4表共4696个卫生机构的机构信息资料全部校对补录完毕。

由于我市高度重视机构信息的编制工作,通过市局和县区卫生局系统管理员的共同努力和仔细、反复、艰辛的工作,在组织结构中正确编制机构信息,达到了基层单位组织机构内容与调查表数据同步。因此,我市在数据报批中非常顺利,没有出现过诸如:机构单位错位、组织机构代码重码、卫生机构丢失或直报单位显示其他单位数据等等不正常的情况。

五、多种形式 培训网络直报系统 管理员和直报人员

1、举办培训班,培训网络直报专业人员。

市局党委和领导对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和培训非常重视,首先于2007年10月8日召开了全市卫生统计工作会议,各县(区)卫生局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的分管领导、计财(统计)科长、卫生统计专干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传达了全省卫生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前段我市卫生统计工作的主要经验,研究解决当前我市卫生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安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统计工作任务;专门发文安排部署培训工作,要求各县区卫生局和市直单位选派统计业务骨干参加,并组织好各县、区所辖直报人员参加培训;对学习的目的、内容、形式以及对学员的要求、具体培训时间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为把这次培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局分管领导郭秋玲同志、计财科科长金辉同志、计财科统计干部赵仁桂同志担任培训班的总督导,总揽培训的各项工作。省信息中心主任胡盛清同志在第一期培训班上做了重要指示;市局分管领导郭秋玲同志在第二、第三期培训班做了重要讲话,同时计财科科长金辉同志在培训班上提出具体要求。

把这次培训视为搞好我市各级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抽调精兵强将组织实施。省信息中心信息管理科科长郭海同志、副科长高猛同志、市局统计专干赵仁桂同志负责教务工作并组织协调和上机实习;冷水滩区卫生局、祁阳县卫生局计财股股长马德元同志和邓为民同志协同负责卫生院培训人员的上机操作辅导;各县区卫生局统计专干负责本县区参加培训学员的上机指导;市局李辉同志负责食宿等后勤工作。将每一项工作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同时为学员准备了笔记本等学习用具,为培训班的顺利开学创造了条件。

参加培训的人员为:各县(区)卫生局、市直(县、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乡镇(街道)卫生院以及各企事业职工医院和私立医院。培训工作采取分期举办,每期两天。第一期为10月9日至11日,培训县区卫生局和县及县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参加全省卫生统计培训,共88人参加;

第二和第三期培训乡镇(街道)卫生院,参加全市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培训。第二期为10月13日至14日,有零陵区、冷水滩区、祁阳县、东安县、双牌县、江永县等6个县(区)104人参加;第三期为10月20日至21日,有道县、宁远县、蓝山县、新田县、江华县等5个县和冷水滩区10个职工(私立)医院共117人参加。三期共培训309人。

2)精选授课教材,确保授课质量。

本次培训在教材准备上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按照培训班的计划目标,除了卫生部新的《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和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湖南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培训资料》外,由于任务重、时间紧,我局统计干部赵仁桂同志在国庆休假期间,根据本市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了精选,演示网络直报具体操作流程,编制成《永州市卫生统计业务培训资料》,并装订成册,下发到县区卫生局、乡镇(街道)卫生院和职工(私立)医院;

同时制做成《2007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培训讲义》和《国家卫生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培训演示》幻灯片,拷贝给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县及县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由于重视授课质量,我市负责培训授课的同志付出了辛勤劳动,同时增加了培训费用支出,为我市搞好这次卫生信息网络直报培训工作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培训学习采用《理论方法导入和实践案例切入相结合、课堂讲授和实习操作相结合、各县区卫生局统计专干辅导和学员互相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主要:由《调查制度理论与实践、网络直报基础与操作、实际个案与应用》等三个部分组成。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是我市卫生统计培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次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化知识培训。

2、“三先”行动,多形式多渠道培训系统管理员。

“三先”行动就是

“先操作”、“先发现”、“先寻找”。

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疏的,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作为地市级系统管理员,要想正确指导县/区和基层工作,就必须先弄通弄懂。因此,我们就采取了“三先”行动和多形式多渠道应时培训,在网络直报数据报批时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这就是我们“三先”行动的目的。

1)“三先”行动。在反复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同时寻找到可行办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①“先操作”:在数据正式报批之前或直报系统升级之后,对于: *在线填报:登录-录入-审核-保存-上报-审批;

*离线代报:下载安装-装入任务-装入数据-代报数据-审核上报; *增添机构:添加机构-编制信息-添加用户-启用授权。反复进行操作;

②“先发现”。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疑点、难点和问题的结症所在,是操作失误或系统功能不熟练,还是系统软件本身的问题;

③“先寻找”。一是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省厅,从(2007.09.22)全省首次培训时开始,先后8次共提出近60条问题与建议;二是寻找可能解决的办法,比如:在升级前,如何新增机构、报批归类、更改日期和删除卫生局下不应增添的用户等等。

2)以会代训。

①(2007.11.26)全市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暨培训会议内容有:总结卫生信息网络直报季报工作和年报准备工作、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关于卫生统计信息网络填报工作的几点说明、关于卫生信息网络直报常见问题解答、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机构排序表;

②(2007.12.26)在全市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总结暨卫生统计报表布置会中,下发了《永州市卫生局关于做好二00七年卫生统计年报和二00八年定期报表工作的通知》、学习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关于《县区卫生局使用离线填报工具批量代报步骤》和部分指标说明和变动情况。

3)通过邮件培训

(2008.01.02)发出《永州市卫生局关于网络直报(2007年报)的补充通知》以及附件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统计年报工作的紧急通知、附件2:关于季报与年报工作几点说明、附件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4)在全市卫生财务年报汇审会时发出(2008.02.22)永卫发[2008]5号《永州市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和永州市《卫统1-4表》使用离线填报工具批量代报操作流程。

六、找出差距

进一步完善直报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通过全体卫生统计直报人员的齐心合力艰辛工作,我市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工作,虽然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一点成绩,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困难。

1、差距。

由于社区和乡镇一级的基础条件差,诊所和村卫生室对统计的认识不足,不太愿意提供统计数据或真实数据。

网络直报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疏通与完善,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目前全市卫统1-3表卫生机构432个,卫统1-4表卫生机构4264个,由于社区和乡镇一级的基础条件差,诊所和村卫生室对统计的认识不足,不太愿意提供统计数据或真实数据,虽然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具体可行办法,如:由县区卫生局业务股提供(祁阳县的诊所)、乡镇卫生院收集(冷水滩区和零陵区的村卫生室)和在发代码证的同时填报收集调查表等等,数据的采集仍然不很理想,经初步统计,由县区卫生局和乡镇卫生院直报人员数据代报比率:诊所为30%;村卫生室为75%。这都说明需要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网络直报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疏通与完善,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2、困难。

卫生统计经费保障措施不力,没有统计专项经费或经费不足; 统计基础设施配备不全,没有统计专用电脑设备且陈旧老化。我市由于财政投入十分有限,卫生统计经费保障措施不力,没有统计专项经费或经费不足;统计基础设施配备不全,除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外,其他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包括卫生行政部门、乡镇卫生院)全都没有统计专用电脑设备且陈旧老化;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没有配置专职统计系统管理员。

为此,特请省厅关爱和扶持边远贫困地区的卫生统计工作,安排一定数量的卫生统计经费,为市、县(区)卫生局和乡镇卫生院配备统计专用电脑,以保障我市更好地实行新的《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和《全国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工作。

下载卫生部关于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卫生部关于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卫生统计总结

    卫生统计学考研试题名词解释总结 1、typical survey:典型调查,典型调查就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或者代表的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2、箱式图(box plot):用......

    院学生会卫生部工作制度(5篇范例)

    院学生会卫生部工作制度 一、 干事、部长、分管主席之间,相互沟通、了解,保证工作中能相互配合。 二、 遵守院纪院规,如有违反或被通报批评者,按自行退出处理,并要求递交辞职信。......

    雨龙中学学生会卫生部工作制度

    雨龙中学学生会卫生部工作制度 为使学生会卫生部成为一个团结协作、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门,更好的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特制定《雨龙中学学生会卫生部工作制度》,希望本部人员......

    卫生统计自查报告[精选5篇]

    卫生统计自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首这段时间的工作,存在的问题非常值得总结,是时候认真地做好自查报告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自查报告......

    医院卫生统计汇报材料

    XX卫生院 卫生统计工作汇报材料 一直以来,我XX卫生院的卫生统计工作在XX市卫生局和中心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在辖区各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吉林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吉林好人·健康卫士”最美医生候选者 ——周景贵先进事迹 周景贵,男,1973年5月出生,蒙古族,共产党员,本科,199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柳河县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2007年荣获卫生系统......

    卫生统计执法检查自查

    关于卫生统计执法检查的自查报告 根据区卫生局《关于开展卫生统计执法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院及时组织人员对我院的统计工作从卫生统计基础、上报及时性、数据质量情况、......

    主要卫生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一、卫生资源 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