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城乡医院现状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6:5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市城乡医院现状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市城乡医院现状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我市城乡医院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城乡医院现状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2006年调研工作安排,今年8月份由提案法制委员会牵头,宗世远、钟兴隆副主席带队,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对我市城乡医院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市卫生局、市医院、铁路医院和沙包堡、江洲、王司、墨冲等几个基层卫生院,听取这些单位的情况介绍,实地了解医院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等实际情况,对我市城乡医院发展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现根据调研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现状

(一)市级医院的现状

我市县级医院有市人民医院和都匀铁路医院两家。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由原来的县人民医院和市联合诊所于1984年都匀撤县并市时组建而成,是一所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都匀铁路医院成立于1958年,原为成都铁路局贵阳分局职工医院,1994年获国家“二级乙等医院”,1995年通过“爱婴医院”评审,2004年7月根据国企改革精神,与铁路企业正式分离纳入都匀市政府管理,2005年经中国医药联合会评审被授予“全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医院”,2006年3月被市消费者协会授予“诚信单位”称号。现这两家医院在职人员共有378人,其中卫技人员308人、医生123人、医技53人、护士132人,本科学历55人、大专113人、中专163人,高级职称11人、中级103人、初级212人,离退休146人(其中市医院就有136人),聘用职工68人(主要集中在市医院)。两家医院共有房屋面积27643.4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2916.75平方米),业务用房18619.49平方米。共有B超机6台(其中只有铁路医院有一台彩超),X光机6台,心电图机8台,各有两台救护车。

(二)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

1、业务能力建设状况:全市共有20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8个,一般卫生院12个,开设床位209张。小围寨、墨冲2个卫生院能开展剖宫产术,凯口、河阳、摆忙、坝固、平浪、沙包堡6个乡镇卫生院能开展下腹部及简单四肢骨折复位手术,20个卫生院基本能开展内、儿、妇、外科常见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其中良亩、石龙、基场、阳和、奉合、洛邦6个卫生院人员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对常见危重病人的救护能力较差。

2、人员结构及专业构成状况:20个卫生院现有职工262人,卫技人员238人。职工中51岁以上的33人,占职工总数的12.60%,41-50岁47人,占职工总数的17.94%;31-40岁的160人,占职工总数的61.07%;21-30岁的22人,占职工总数的8.40%。医护技术人员中,医生共179人,占职工总数的68.32%;护士35人,占职工总数的13.36%;内科医生77人,占职工总数的29.39%;外科医生21人,占8.02%;儿科医生13人,占4.96%;妇产科医生27人,占10.30%。无牙科、眼科、五官科、精神病科医生,由于人员缺乏,部分卫生院共向社会聘用18人。另外影像学、临床检验等学科的专业人才比例低,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能力有限。

3、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全市卫生院共有房屋16839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10117平方米,危房2524平方米,职工宿舍4074平方米。但业务用房仍然严重不足,特别是良亩、沙寨、摆忙、基场、王司、扬柳街、洛邦、大坪、坝固等9个卫生院。最突出的是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产房、抢救室、手术室等基础业务用房缺乏,一旦发生疫情或者突发事件,将会导致卫生院工作紊乱。

4、卫生经营运转状况:20个卫生院业务年收入在40-50万元的有墨冲、小围寨2家卫生院;20-29万元的有沙寨、河阳、凯口、江洲、摆忙、甘塘、杨柳街、王司、坝固9家卫生院;10-19万元的有平浪、大坪、沙包堡3家卫生院;10万元以下的有良亩、洛邦、石龙、基场、奉合、阳和6家卫生院。全市20个卫生院医疗收入占总收入的40%。目前有沙坝、石龙两家卫生院欠债。全市20个卫生院用于医疗、药品的流动资金不足40万元。

5、医疗设备配备状况:20家卫生院都拥有制氧机、冰箱、冰柜、电脑、消毒锅等简易的外科设备,6家卫生院能开展生化检验,10家卫生院拥有医疗救护车,8家卫生院拥有B超,12家拥有X光机13台,全市卫生院千元以上的基础医疗设备350台(件),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37台(件)。

(三)村卫生室现状

全市农村卫生室由2000年的187个减少到2006年3月的145个。其中,甲级村卫生室42个(要求指标50%)实际仅有47.77%达到基本合格,占已建卫生室的26.75%。在145个村卫生室中,能够达到村卫生室标准的不足80%,能够提供村卫生室功能服务的不足70%,不能有效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宣传等服务的卫生室占37.82%。在村卫生室服务的村卫生员共152人,其中属集体人员的有45人,这45人每人每月仅有10元至50元不等的工资,这个工资是20年以前的水平,一直未变。这152人中,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达到中专水平的占80%,但服务水平十分有限,医技水平亟待提高。

二、问题

(一)卫生资源发展不平衡

1、卫生技术人员分配不平衡。我市农村每千人口人均占有卫生技术人员很低,即使加上城市的卫生技术人员,全市人均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也仅为1.77,低于全国3.42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省2.02的水平,而且我市城乡卫生发展严重失衡,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为0.79,低于全国1.19人/千人的水平,全市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缺口95人。而且基层医卫人员学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全市共有633名执业医师,在农村工作的只有147名,占23.3%;执业护士316名,在农村的只有34名,占9.3%;市直医疗卫生单位378名在职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168人,占44.4%,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者113人,占29.9%;农村卫生院262名在职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150人,占57.3%,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者36人员,占15.1%。从1998年至今,正式进入的医务人员仅仅有15人,而且主要是中专和原来四中职业高中班的毕业生,农村卫生院还有部分是从当年的赤脚医生转过来的。目前的大专学历人员多数是在职培养,人员医学理论知识不扎实,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比较欠缺,虽然有文凭,但是没有工作能力。从20个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来看,只有小围寨、墨冲、王司等五个卫生院有相对完善的卫生服务能力。

2、设施装备不平衡。我市目前市级医院设施装备远比乡镇卫生院齐全,中心卫生院相对比边远地区的卫生院实力雄厚,农村医疗缺药、缺设备情况较为严重。全市医院共有房屋面积45676平方米,其中两家市级医院的房屋面积就占了60%;心电图机、X光机等设备都主要集中在市级医院;全市共有床位530张,其中农村医疗机构床位209张,仅占39.4%。由于城乡医院设施装备差距较大,很多医疗技术在农村还不能开始应用,广大乡镇尤其是偏远乡村的农民在当地得不到良好的医疗服务,使不应转院的往上一级医院转,这不仅造成了转诊制度的混乱,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且导致农民对乡村医院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危机。

3、卫生经费投入不平衡。目前全市卫生总资产2354.5万元,其中农村卫生资产878.8万元,占37.3%。2005年,全市卫生经费总计638.6万元,人均13.3元。其中投入到农村的经费共346.9万元,农民人均卫生经费仅为11.6元。我市人均占有卫生经费的水平远比全国、全省的水平低,城市人均占有卫生经费的水平也远比农村人均占有卫生经费的水平高。

4、医疗机构布局不平衡。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市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运而生,有公办的、有民营的、有合股联营的;有综合性全科的、也有专科的,规模大小不等,档次参差不齐,而农村却相对比较薄弱。据统计,我市城区现有2家市级公办医院,4家民营医院,150多个个体诊所,再加上州人民医院、四一四医院、州中医院以及部分厂矿卫生院,如此多的医疗机构集中在都匀城区内,这些大大小小的医院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采取各种手段互相争夺病源,造成“都在吃又都吃不饱”的现象,致使医疗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医疗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乡镇卫生院无论在设备、技术、环境等方面都与市区医院有很大差距,加之现在交通方便,有病到市、州级医院并不难,因而乡镇卫生院门庭冷落,难以为继。

(二)城乡医院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到位,与经济总量增长不相称,对城乡医院建设和医疗事业影响较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调节又使医院的服务成本大幅度上升,医院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能力越来越低,自我发展的能力十分有限,医院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医院购置必要医疗设备的资金基本靠自筹。加上体制的制约,医院也难以购买到先进的大型设备。市级医院和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的职工的工资都不是财政全额拨款,要靠医院创收解决,特别是市医院有离退休人员136人,占现有职工人数的41%,同时为保证医院的正常有效运转,还聘请了职工68人,沉重的负担,使医院创收压力加大。

农村卫生经费由于来源渠道相对单一,导致农村医疗经费有限,特别是乡镇一级卫生院经费运转困难,多数医院无力引进或留置人才、添置医疗设备、改善医院病房及员工住宿条件和安排更多的人员去参加学习、进修或培训,无力改善员工收入状况、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导致了乡村医卫人员生活、工作环境差,收入相对低;条件差,收入低,留不住好医生;没有好医生,患者不愿来这里看病;患者少,收入少,医院条件改善不了。农村医疗条件差,农民在当地得不到良好的医疗服务,一旦有个大病就得到市、州级医院,费用开支成倍增加,导致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加剧了农民负担,反过来又压缩了乡镇卫生院的生存空间,影响或阻碍了乡镇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政府对医院投入和补偿不足是主要因素。

(三)卫技人才短缺,人员老化、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现行的卫生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已不适应我市城乡医院发展的需要,造成了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才短缺,人员老化、人才断层的现象非常突出。

在市级医院,一是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卫技人员增长的数量比离退休的还要少,尤其是本科生及本科生以上层次人才短缺,现有的人员中本科和高级职称层次的人员所占的比例极小;二是学科带头人及技术骨干断层、青黄不接;三是由于管理上的原因,相应的稳定政策、激励政策跟不上,医疗卫生队伍不稳(甚至还有部分流失),重点医学专科难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难以营造。人才问题将制约医学科技水平的提高,影响市级医院龙头骨干作用的发挥。乡镇卫生机构的人员近十年一直没有增加(有的甚至有减无增),原有的职工年老退休,现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无法吸收毕业生补充进来,留下来继续在基层医疗单位工作的医务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现在的乡镇卫生院本科层次的人才寥寥无几,初级职称的人员占有很大的比例,高级职称基本为零。大部分卫生院人才匮乏,既缺少学科带头人,也缺少有学历、年青、有培养前途的医护人员,“引不来、留不住、养不起”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医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儿科、内科、妇产科、医技科医生缺乏,牙科、眼科、五官科、精神科医生基本上没有。由于乡镇医生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正规的操作技能,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差距,为医疗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相当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由于人员不足,经常轮流值班,不分科室,内、外、妇、儿全拿,成了“全科医生”。近年来我市相继为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心电图、B超、X光机,对有手术室设置的卫生院还配备了心电监护仪、呼吸机、产床、冰箱、新生儿保温箱等设备。但由于缺乏专业操作和检验人员,致使部分医疗器械闲置,造成了卫生资源浪费。

(四)基本建设滞后,医疗设备落后

市级医院中,除铁路医院外,市人民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市医院民族路门诊综合大楼由于未按医院业务用房设计,一楼为商业门面,业务用房设置在二楼以上,重病病人需背或抬着才能上楼;医院门前的急救通道又被小商摊位占据,急救工作无法开展。胜利路老血栓病房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早已破旧不堪。同时,在医疗领域朝向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对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市医院目前连CT、彩色B超机、DR等高科技设备都无力购买,许多业务不能正常开展,很多病人需要到州人民医院、州中医院或铁路医院化验,又回到市医院来治疗,或不得不作转诊治疗,延误了病人的治疗,使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信任度下降,医生也无法施展自己的实际水平。

随着农村卫生市场现代化改革的推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差,常用设备缺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资金投入,市政府和卫生部门积极争取各种资金,对全市55%的卫生院进行了新建或维修,但仍有9个未改扩建。如王司卫生院的扩建工程在上一届市政府就已立项,但至今仍未开工修建,我们在调研中,看到病人有的坐在医生办公室输液,有的躺在卫生院的走廊上输液,据医生介绍,由于场地有限,有些手术无法开展,逢赶场天治病、看病、买药的病人和接种的群众还要排队到卫生院门前的公路上,这样的场景与现在的发展形势极不协调。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和个别卫生院的设备还停留在“老三件”(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的基础上,缺乏常用的治疗和检查设备(如消毒锅、洗胃机、病床),无法充分发挥基层卫生单位的服务功能。

(五)乡镇医务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思想不稳

农村医疗缺药、缺设备,但最缺的是人才、是技术,医科大学毕业生一般不会选择到贫困或偏远的乡镇来,老的卫技人员技术不全,接班的年轻人基本留不住。基层医务人员工作辛苦,承担责任重大,经常超负荷的工作,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只能拿到75%的工资,剩余的25%靠卫生院自己去创收,这种情况影响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乡镇卫生从业人员,尤其是偏远乡镇的卫技人员来说,由于乡镇卫生院与县一级医院相比,在医技上和经济上存在很大差距,他们在医技上得不到很快提高,在经济上收入又较低,且工作、社交、生活等条件均较为艰苦,不要说好的医生不愿来卫生院,就是卫生院现有的技术好一点的医生也是千方百计往外调,卫生院经常承受着人才流失的痛苦,导致医疗质量与服务质量相对低下。我们在调研中,就有一基层卫生院反映,卫生院好不容易培训了一个技术骨干,却被调走了,这样的人才留在基层卫生院可以撑起医院的大部分重要医疗业务,调到城市却只能去看守科室设备,大家对这种状况感到很心。

(六)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低,管理不规范

大部分村卫生室房屋破旧、药品摆放混乱、卫生差,设备基本停留在 “老三件”上,村卫生室的设备药物品种少,卫生员大多是原来的乡村赤脚医生,或是子承父业、在村里有些名气和地位的人员,他们年龄老化、知识陈旧,缺乏培训,有的不具备执业资格,大部分连职称的门坎都迈不进,所提供的服务有限,致使村卫生室收入过低,难以维持其自身发展。再加上村卫生员待遇低或无补助,医务用房和设备、药品都是个人自筹,农村防疫妇保的工作压力大,一些富有工作经验的村卫生员也都选择了开个体诊所或外出谋职,也造成了村卫生室减少,村民不得不走很远的路到卫生院去看病,增加了村民看病的成本,浪费了病人治疗的时机,出现了新形式的看病难。

三、建议

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关系到维护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要实现奔小康,首先要有健康。”因此,市政协根据调研的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政府及有关部门参考: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把加快城乡医院建设作为解决好农民医疗保障,提高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片面发展观,把解决我市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从财政投入、人才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把改善城乡卫生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并认真贯彻实施。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全面实施,不仅使广大农民直接受益,而且也给城乡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只有切实加快城乡医院建设,才能使城乡医院主动适应农村改革的新步伐,才能满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需求。

(二)落实政策,加大投入

一是市、乡级公立医院应当由当地政府规划、建设,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及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维修,要纳入同级政府的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卫生基建和医疗设备的投入。卫生院是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调研中,通过调查问卷显示,乡镇卫生院在群众心目中仍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群众迫切要求改善当前农村医疗机构现状。因此,要切实落实好我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建成市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和都匀铁路医院综合大楼”和“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和妇幼保健工作,力争20个乡镇卫生院开展B超、心电图等检查业务和常规化验项目”的目标任务,并按照卫生部要求的房屋、设备和人员进行配套建设,全面推行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逐步满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居民的防保及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基本相协调。

二是应根据市、乡医疗机构的不同情况,明确规范财政资金供给的范围和方式,合理补偿医院的政策性亏损,维持其正常运转;落实财政对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的专项经费,努力提高农村医卫人员收入水平,合理解决乡村医生的报酬问题,尽量缩小与市级医院医生之间的差距,为乡村基层院所留人、招人、用人创造根本性条件。应将全市在职医务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纳入医保范畴,减轻医院的负担。

三是在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方面,政府要买单,对从事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基层服务人员,地方财政要包干。在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建议制定有关政策,允许不同渠道的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以弥补政府资金投入的不足。四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今年起开始启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5年内国家财政将投入200多亿元,对乡镇卫生院和部分县医院的房屋和设备进行改造。要充分抓住国家这些有利政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着力改善我市城乡医疗机构的现状。

(三)理顺机制,增加人员

城乡医疗实现统筹的关键是医疗人才配备问题,所以,必须下大力量解决农村和基层医院人才短缺和断档问题。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需要,合理核定市、乡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建立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畅通进人渠道,制定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聘用办法,鼓励、吸引优秀卫生技术人员、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要加快补充高学历的年青的卫生技术人才,优化基层卫生机构人员结构、专业结构,特别是要降低紧缺专业人才的准入门槛,建设一支合理的基层卫生工作队伍。建议参照全市教师招考的管理模式,拿出一定数量的名额,把医学院毕业的毕业生招进来,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其工资和人事关系,在市级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将他们充实到乡镇卫生机构,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生存发展注入活力之源。并切实保证乡镇卫生机构人员经费,以稳定农村卫生队伍。要从全局的角度优化整合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合理布局和使用人才,确保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为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必须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严把准入关。要严格执行晋升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必须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的政策,并使卫生支农经常化、制度化,从制度上帮助和带动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

(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通知》(卫医发〔2005〕165号)精神,从市级医院抽调部分优秀医务人员到农村去,通过人力、技术、管理等多种支援形式,施行一定时间后对支援人员进行调整、轮换的办法,将城市卫生资源引向农村,以逐步改变农村卫生工作的薄弱现状,并逐步形成城市医务人员对口支援农村医院的长效机制,使其不流于形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卫生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为农村居民就近求医提供质优、价廉、便捷的服务,缓解农民看病难问题,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最终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促进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市级医疗龙头骨干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对目前卫生技术骨干断层的局面,应加快引进本科生、专科生,同时要采取不占编制、不占职数和不受结构比例限制等措施,返聘一些老专家,发挥传、帮、带作用。

三是充分利用市级医院的各种资源,有计划地培训乡镇卫生技术人员,主动对乡镇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帮助,实施乡村医生培训项目,为乡、村培养临床骨干和医技、检验等全科医生,改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结构。同时,基层医务人员也可以“走出去”的方式,到市内的大医院参加学习、培训,通过大医院技术精、业务强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传、帮、带,努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通过努力,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乡村医生中专水平达到95%”的目标。

四是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卫技人员,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切实解决卫生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住房等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适当降低医务人员晋职的门槛,落实农村卫生工作人员在工资、职称、进修学习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给予他们更多的钻研技术和施展才能的空间。要建立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卫技人员实行特殊奖励政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五)整合资源,抓好管理

一是深化卫生管理改革,整合有效资源,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市级医院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遵循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要。同时医疗卫生事业又不能完全市场化,不能采取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做法,简单地把医院推向市场。要继续深化医院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继续实行并完善院长负责制,在行政和业务管理、财务支配、干部职工的聘用、奖惩等方面,落实管理自主权,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高效率运行机制。要尽快落实好都匀铁路医院的交接问题,办理清楚有关手续,明确相关的责、权、利,以便管理和促进医院的发展。要加快市人民医院与都匀铁路医院合并的步伐,有效整合两家医院的设备、人才及房屋地理等资源,提高市级医院在全市医疗市场上的占有率。在整合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利益不受损、留足生存发展空间。

二是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提高技术,努力提高城乡医疗机构的生存空间。要加强医疗市场的清理整顿和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取缔不合准入标准的卫生机构和无证非法行医。加强民营医院在宣传广告业务方面的审核和管理,禁止夸大事实和误导人心的负面宣传。对民营医疗机构和个体门诊,也应要求其承担一定的公共卫生社会责任。在人员、设备、经费的调配时,应重点向基层卫生院倾斜,使乡镇卫生资源更趋合理,能最大限度地接诊当地的各种病人,尽量避免患者向上一级就诊,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能提高城乡医疗机构的生存空间。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必须要有乡镇卫生所服务改善和人才培养相配套,否则难以支撑下去。所以今后应加强基层卫生院的规章制度管理,着重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理论及业务素质;要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明确基层卫生院和合医办的职责和编制,改进医疗卫生服务,才能适应今后城乡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六)加强管理,规范运作,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和水平

村卫生室是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不但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还要承担健康咨询、健康教育、慢性病干预、突发卫生事件监测、环境卫生监管等公共卫生任务,在“三级网”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建设好村卫生室,能够使农民得到就近的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农民“小病不出村”。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使农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必须重视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因此,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规范运作,加大投入,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和水平,落实好我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部行政村建立起卫生室,甲级村卫生室达到70%”的目标任务,从硬件软件方面解决农民看病条件,不断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需要,使村卫生室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窗口”。

第二篇: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研报告[推荐]

当前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中小学68所,其中,小学42所,初级中学30所,普通高级中学3所,聋哑学校7所。全市中小学教职工总数6433人,其中小学3499人,初中2236人,普通高中698人。

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专科以上学历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4%,其中本科以上学历88.5%;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88%。

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2417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37.5%,36岁至40岁的817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2.7%,41岁至45岁的721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1.2%,46岁至50岁的1099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7.1%,51岁至54岁的678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0.5 %,55岁以上的701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0.9%。

从职务结构看,全市高级教师298人,所占比例为专任教师的5.1%,中级职称2492人,所占比例为43%,初级职称2842人,所占比例为49%,未评职称教师数为158人,所占比例为2.7%。从学科结构看,各学科教师都比较紧缺约。其中最为紧缺的学科为小学英语和高、初、小的音乐体育美术教师。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从实际出发,本着建立一支数量足、专业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且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和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市里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制定了相关措施,使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中小学教师缺编情况较为严重

编制标准不合理。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是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编制办于2001年联合制定的。制定于2001年的教师编制标准,因当时没有考虑到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

和工勤人员编制的客观需求。另外,本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增部分学科,对专业教师的需求也有所增加,还有小学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等,较早制定的教师编制标准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过于强调规模效益、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小学更为突出。学校分散,班额偏小,按编制比例配备教师根本无法开展正常教学工作。目前我市绝大多数学校班额较小,其中学生在25人以下的教学班722个,学生在26—35人的教学班607个,这些教学班按兵团定标准核定每班不足一名教师或稍高一点,根据小学现开课程情况,按标准配备教师无法保质完成。

按上述标准,兵团定我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6747人,我市现有中小学教职工6433人,缺编314人。目前尚有206人2008年底已到龄正在办理退休手续,我市实际已缺编520人。2009年上半年到龄98人,届时将缺编618人。

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教学需求。2001年后,我市农村中小学一直没有补充师资,而且每年的自然减员又在200人左右,只减不补,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缺口较大。加上教师素质低、学科不配套、长期重病、进修、产假等因素,实际需求比缺编数数要多。为缓解教师不足,目前全市共使用临时代课教师453余名(不含学校自聘)。

2、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

年龄结构不合理,51岁以上教师占21.4%,个别乡镇现有在职教师50%以上为民办转公办的老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许多农村小学找不到一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出现中青年教师断层现象。乡镇师资队伍严重老化,越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老龄化就越严重。因为年轻人引不进,进去之后又留不住,只有一些当地的民转公教师能长期扎根在农村。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农村人口出生率降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上缺编并不多,个别学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超编的情况,致使年轻的新教师很难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去,老龄化现象将有继续加重的趋向。

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小学教师中,语文、数学、理化等学科教师偏多,而音、体、美、英语、等方面的教师明显不足。由于缺乏教师,许多农村中小学的音体美等课程基本上流于形式。小学英语大都是由代课教师执教,学非所用的现象大面积存在。即使在一些乡(镇)中学,教师不配套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一个专业毕业的教师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并不少见。在一些学校,虽然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的,但质量难以保证,形同虚设。

教师队伍区域结构不均衡。由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资源向城区及条件好的乡镇集中,条件好的学校教师超编,偏远农村学校教师缺编,造成了教师在区域分布上严重失衡,存在突出的供需矛盾。

3、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教师队伍老龄化日趋明显,严重影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年龄偏大并没有体现出经验丰富的优势,却更多地表现出对教育改革的淡漠、知识的老化和教学质量的下滑。许多老龄教师已经不思进取,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多数老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老化深感知识匮乏和能力不强“力不从心”,也有一些人工作积极性不高,处于“等退休”的状态。

“民转公”教师成为“主力军”,队伍缺乏生机活力。我市教师队伍中民师转正、招工、接班及退伍兵安置等人员占农村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的“主力军”。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学历层次低,很难胜任教学工作,更难适应课程改革等教育发展的需求,表现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育技术缺乏,甚至出现了上不了课的现象,学生不喜欢、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可。直接影响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学历达标率高,而实际水平较低。尽管许多教师学历已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但在实际工资中表现为“两少”。一是专业教师少。有的农村中小学虽已开全规定课程,但任课教师大都是非专业教师。语文教师上数学,政治教师教史地,隔行教学、非专业任教依然影响学校发展,师资不配套,专业不对口现象较为突出。80%的农村小学没有专业英语教师;在农村小学任教的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一人是专业教师。二是正规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少。乡镇的小学教师中,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不足10%;乡镇中学教师中,第一学历为师范院校专科毕业的教师仅为3%。其他教师第一学历均为电大、教育学院、中师或是接班人员。由于缺乏系统的师范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他们的知识体系、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改观,教育质量明显比城镇学校要差。

层层拔高使用导致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整体下降。因近年来一直未能补充教师,高中扩招和初中入学达到高峰期,师资不足的矛盾集中凸现,不得不从初中教师中

选拔一大批相对优秀者进高中任教,从小学教师中选拔一大批相对优秀者进初中任教。这不仅使得小学教师知识老化问题更显突出,初高中的教师队伍素质也相对下降。

三、建议与对策

1、尽快统一招录中小学教师并形成机制。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把复合型教师作为今后农村小学阶段招录教师的重点;要实行定向招录,多招录一些愿意在农村长期工作的教师;要减少单向的行政措施,多采取双向承诺的招录措施,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年龄、性别、学科上的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初中教师重点分配到规模较大、教学质量高、缺骨干教师的学校;小学教师一律分配到缺编乡镇任教。

2、建立健全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城乡结对子,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制定政策,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城镇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薄弱学校任教或支教,给予奖励、津贴,或者在晋职、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如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应具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者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城镇老师如果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可以优先评定高级职称。

3、以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学历达标工程为重点,搞好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要把教师培训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立足实际,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和“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提高”的要求,制定好教师培训规划和计划,明确任务和要求,坚持长训与短训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坚持在职为主、自学为主、短期为主的原则,切实解决好教师的工学矛盾,以新课程师资校本级学科培训为重点,鼓实劲,用真功,做到校校有骨干,人人受培训,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程现象的发生。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检查监督,把参加培训与教师实际利益挂钩,在教师考核、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表彰奖励中,对参加培训表现突出的优先考虑,同时要对学历不达标的教师提出限期达标的要求。

4、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带动全市中小学老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骨干教师业务学习档案,实行登记制度,跟踪考核、动态管理,并为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教改实践、资料信息以及科研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经费补助。同时,加强对骨干教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要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好他们的具体困难。

5、建立农村教师的退出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肯定长期工作在农村中小学艰苦岗位上的中老年教师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从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经费预算中,安排“农村教师分流安置专项经费”,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及必要的医疗服务,让那些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而且难以提高自身水平的教师退出教师岗位,形成农村教师队伍的退出机制,为农村教师的补充和交流提供人员编制空间。建议对男年满

55、女年满50周岁的教职工因身体原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实行内部退养,不再占用编制。对因长期有病不能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按国家规定办理病退手续。

6、要加强对临时代课教师的管理。要高度重视当前农村中小学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代课教师这一突出问题,建议在当前教师短缺情况下探索出的一些临时性措施加以规范,原则上,不缺编的任何学校不得聘用临时代课教师,缺编学校聘用临时代课教师必须保障临时代课教师的最低待遇,待时机成熟要逐步、彻底解决临时代课教师问题。

第三篇:关于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市“三年两个一流”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市委办于近日就我市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发展状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按照“东联、西进、南拓、北移”的发展思路,加快城市交通建设,使我市城市交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一)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近几年是我市历史上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最多、速度最快的时期。改造了津河路、北园路、宁阳路、宁城路,新建了环城西路、人民路、世纪大道,拆迁建设了山门南路、中溪中路,使城市主干道进一步拓宽,城市道路脉络逐步连通,城市外环道路框架初步拉开,基本形成了“八横四纵”的城市路网体系,同时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防护栏、路灯、绿色隔离带等基础设施也逐步配套,大大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挠我市城市交通的瓶颈问题。2003年,我市城市道路长度达53.2公里,面积0.872平方公里,较2001年分别增长8.8%和21%。

(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较快。我市公共交通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自身发展来看,我市公共交通车辆已发展到454台,其中公交车118台,出租车336台。从横向比较来看,与面积大、人口多的临安市相比,我市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分别多出70台和120台左右。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尤其是公共交通车辆经过数次更新换代,提高了城市品味,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三)城市交通整治成效显著。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市民出行需求的增加,大量农用运输车、摩托车也进入了客运市场,不仅严重破坏了我市客运市场秩序,带来了诸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隐患,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我市城市形象。为此,今年市委、市政府对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非法载客营运进行了专项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农用运输车及摩托车非法载客现象基本得到了有效治理,为客运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当前我市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状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三年两个一流”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一是城市道路网络不完善。环城南路、环城北路建设尚未启动,城市内部路网也未彻底连通,车辆分流难以实施,各类车辆混杂无序。二是尚无大型停车常机动车辆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公共场所随意停放,使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和拥挤。三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仅为0.85‰,与全国文明城市2-2.5‰的标准相差甚远。除城市中心几条主干道路外,大多数道路的机非隔离仅用交通标线区分,机动车道分行也仅用隔离墩进行分离,安全系数不高。部分交叉路口未设人行横道线、减速标志,少数交叉路口或未设信号灯,或信号灯不完善,或信号周期不科学,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虽然我市公共交通车辆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但由于公交线路设置不科学、公~次间隔时间过长、公交站点不足、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营运时间短等原因,造成市民乘车困难。市民平时候车时间长,人流高峰期公交紧俏,夜间公交车踪难觅,无形中降低了市民对公交的热情。另外,公交公司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司乘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突出表现在出租车行业上。部分出租车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少数出租车在营运过程中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三)城市交通管理人力不足。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道路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城市交通流量也日益加大。目前各类城市机动车辆已发展到25000台,过境外地车辆每天约2000台次,尤其是宁阳路平均日车流量高达8000台次。然而,我市城市交通管理队伍却相对薄弱。尤其是城关交警二中队,现有交通民警32人,其中具备执法资格的正式民警仅有4人,警力严重不足。尽管该中队近年来不断调整思路,创新管理模式,但由于受警力不足的局限,而未能彻底改变交通管理局面。

(四)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尽管近年来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与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车辆司乘人员随意停车、违章掉头、强行超车、超载超速行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情况普遍存在,骑自行车穿越红灯、与机动车辆争道,行人不走人行道、横跨交通隔离栏等现象也随处可见,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市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此外,部分市民对交通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服从,极少数机关团体及企事单位干部、职工不仅不带头遵守交通规则,而且经常性地出现违章行为,给我市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三、关于我市城市交通建设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当前,我市城市交通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要达到“三年两个一流”和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要求,仍需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公共交通。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前提之一。建议市委、市政府确立“城市公交优先”原则,将公共交通发展成为市民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同时在全市倡导优先选择公交,礼让公交的良好风尚。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公共交通。一是要提高公交营运质量。根据城市居民区的布局和人流聚集情况,优化调整和适当延长公交线路,加大公交线网密度,增加和改造公交停泊站点,缩短公~次间隔时间,延长公交夜间营运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乘车需要。二是要提高公交车辆质量。逐步将现有公交车更新为现代、舒适、环保型的“大公交”,时刻

保持车容车貌清洁、美观,加大载客容量,提高城市品味。三是要提高公交行业管理质量。公交公司要建立健全行业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司乘人员的驾龄等多方面资质严格把关,加强岗前、岗中培训,实行规范化服务。此外,要继续加大对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非法载客的整治力度,为公共交通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一是要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按照“外抓大联网,内抓大配套”的总体思路,尽快启动环城南路、环城北路的规划建设,加快城市内部路网连通的后续建设,并对各类车辆进行科学合理分流,缓减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二是强化交通配套功能。将建设大型停车场纳入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先期在旧城区增设临时停车泊位,解决日益增长的城市停车需求。将长途汽车站迁至城市外环地带,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注意实现与公共交通的对接。三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要按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状况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建设有关规定,及时予以拆改、更新和增设,切实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确保交通安全。

(三)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教育管理水平。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通畅、有序,关键在于教育和管理。首先,要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和改革交通管理方法和勤务模式,加强对重点复杂路段交通的疏导、控制和整治,严格纠正和处罚各类违章行为,尤其要加强交通高峰期重点路口的控制,确保交通安全通畅有序。要实行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评价制度,防止乱投乱建,破坏城市交通环境。其次,要加强道路交通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交通宣传工作,让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以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车事进行爆光,开展全民交通安全劝诫教育,增强交通宣传教育的效果。第三,要加强交通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对上争取力度,适当增加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尤其是要增加城关交警二中队的警力,为维护城市交通秩序提供人力保障。

第四篇:关于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市“三年两个一流”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市委办于近日就我市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发展状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按照“东联、西进、南拓、北移”的发展思路,加快城市交通建设,使我市城市交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一)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近几年是我市历史上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最多、速度最快的时期。改造了津河路、北园路、宁阳路、宁城路,新建了环城西路、人民路、世纪大道,拆迁建设了山门南路、中溪中路,使城市主干道进一步拓宽,城市道路脉络逐步连通,城市外环道路框架初步拉开,基本形成了“八横四纵”的城市路网体系,同时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防护栏、路灯、绿色隔离带等基础设施也逐步配套,大大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挠我市城市交通的瓶颈问题。2003年,我市城市道路长度达53.2公里,面积0.872平方公里,较2001年分别增长8.8%和21%。

(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较快。我市公共交通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自身发展来看,我市公共交通车辆已发展到454台,其中公交车118台,出租车336台。从横向比较来看,与面积大、人口多的临安市相比,我市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分别多出70台和120台左右。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尤其是公共交通车辆经过数次更新换代,提高了城市品味,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三)城市交通整治成效显著。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市民出行需求的增加,大量农用运输车、摩托车也进入了客运市场,不仅严重破坏了我市客运市场秩序,带来了诸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安全隐患,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我市城市形象。为此,今年市委、市政府对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非法载客营运进行了专项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农用运输车及摩托车非法载客现象基本得到了有效治理,为客运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当前我市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状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三年两个一流”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一是城市道路网络不完善。环城南路、环城北路建设尚未启动,城市内部路网也未彻底连通,车辆分流难以实施,各类车辆混杂无序。二是尚无大型停车场。机动车辆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公共场所随意停放,使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为狭窄和拥挤。三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市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仅为0.85‰,与全国文明城市2-2.5‰的标准相差甚远。除城市中心几条主干道路外,大多数道路的机非隔离仅用交通标线区分,机动车道分行也仅用隔离墩进行分离,安全系数不高。部分交叉路口未设人行横道线、减速标志,少数交叉路口或未设信号灯,或信号灯不完善,或信号周期不科学,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公共交通市场管理不规范。虽然我市公共交通车辆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但由于公交线路设置不科学、公交班次间隔时间过长、公交站点不足、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营运时间短等原因,造成市民乘车困难。市民平时候车时间长,人流高峰期公交紧俏,夜间公交车踪难觅,无形中降低了市民对公交的热情。另外,公交公司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司乘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突出表现在出租车行业上。部分出租车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少数出租车在营运过程中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三)城市交通管理人力不足。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道路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城市交通流量也日益加大。目前各类城市机动车辆已发展到25000台,过境外地车辆每天约2000台次,尤其是宁阳路平均日车流量高达8000台次。然而,我市城市交通管理队伍却相对薄弱。尤其是城关交警二中队,现有交通民警32人,其中具备执法资格的正式民警仅有4人,警力严重不足。尽管该中队近年来不断调整思路,创新管理模式,但由于受警力不足的局限,而未能彻底改变交通管理局面。

(四)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尽管近年来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与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车辆司乘人员随意停车、违章掉头、强行超车、超载超速行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情况普遍存在,骑自行车穿越红灯、与机动车辆争道,行人不走人行道、横跨交通隔离栏等现象也随处可见,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市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此外,部分市民对交通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服从,极少数机关团体及企事单位干部、职工不仅不带头遵守交通规则,而且经常性地出现违章行为,给我市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三、关于我市城市交通建设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当前,我市城市交通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要达到“三年两个一流”和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要求,仍需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公共交通。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前提之一。建议市委、市政府确立“城市公交优先”原则,将公共交通发展成为市民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同时在全市倡导优先选择公交,礼让公交的良好风尚。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公共交通。一是要提高公交营运质量。根据城市居民区的布局和人流聚集情况,优化调整和适当延长公交线路,加大公交线网密度,增加和改造公交停泊站点,缩短公交班次间隔时间,延长公交夜间营运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乘车需要。二是要提高公交车辆质量。逐步将现有公交车更新为现代、舒适、环保型的“大公交”,时刻保持车容车貌清洁

第五篇:我市初中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我市初中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本学年中教部全体教研员深入我市24所初中,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听评课逾千节。通过学校领导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研活动、师资培养;通过与教师交流了解新教材的使用、新课标的应用、校本教研的开展、科研课题的实施等与教学相关方面的情况。现将课堂教学现状及课改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成绩。

1、有的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变了

学校通过学习名校的经验,从本校校情、学情出发,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深化,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如巴图营中学的“三段九环节”模式、五中的“五步十环节——学友互助”模式。都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理念。这些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定,让任课教师课堂有了抓手,教学也初见成效。

2、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总体变化

教师都有努力尝试课改的意识和动力。经过研训活动、教研员深入课堂的一对一指导、教师个人钻研、参与学校集体教研等,多数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内涵,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多样,目标达成度较高。

3、学生在课堂上也有了变化

在大部分课堂上,教学体现出了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表现:

a.一些教师备课不认真,课堂随意性大,讲解经常“跑题”。部分教师对课标理解不到位;对教材内容不能有效挖掘;问题设置不合理;知识点、重点、难点混淆;课堂教学时间不能合理、科学地分配,而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b.多数学生没能有效参与课堂活动,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心思不在课堂,分化现象比较严重。

2、教师方面

a.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待提高,主要包括语言表达、板书规范、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使用、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

b.学科专业素养不高,对教材的整体知识系统了解不到位,个别教师知识理解有偏差。对课程标准缺少深入的学习、研究和领悟。

c.课堂上普遍缺乏学法的指导。课堂上依然存在“灌输”的印记和“包办”的现象。都能注重知识传授,体现能力形成过程极少。

d.教师缺少积极主动钻研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识,缺少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课堂缺少激情和活力。

3、学校管理方面

a.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多数学校的校本教研不具实效性。教师之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缺乏交流和相互学习。学校教研活动越少,就越显得学校无活力、无生气。个别学校甚至不能按要求参加师校组织的学科教研培训活动。

b.个别学校的校长没有真正的研究教学,缺少课改意识,不能深入

课堂、深入教研组,有的校长一年听课不超过10节,听课不评课、不参与学科教研活动,不能有效地指导校本教研。

c.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工作缺少积极性,晋升职称靠年头,聘职称压力大。一些职称高的教师工作量小,甚至不上课,或做一些教学辅助工作,在教学中不能起带头示范作用,一些年轻教师工作积极性受挫;学校没有奖金,也没有让人信服的奖惩制度,工作量无人衡量,干多干少一样,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使部分骨干教师工作积极性受挫。

四、改进的建议

1、给教师的建议

a.调节心态,面对现实,无愧良心。

b.树立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c.主动学习、乐于接受新的理论和经验,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新课程、新课改。潜心钻研,每节课都能让你的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d.摒弃“满堂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给学校的建议

a.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内教研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让教师的思想动起来,进而牵动他们的心、身一起投入课改进程。

b.加强过程管理。指导、监督备、教、批、辅、评教学全过程,健全制度,让教师在教学中有章可依。

c.建立健全的奖励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职业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潜能。使课改得以顺利实施。

3、给上级业务及管理部门的建议

a.继续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加强对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跟踪培养,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b.加强平时监管力度。对学校内部教研活动的考评,不能只看材料,要关注活动过程和实效;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指导建议,督促基层校实施。

c,营造课改环境,加强校际间、教师间的交流、组织多种多样的比赛、学习活动,树立教学典型。

中教部

2014.1.15

下载关于我市城乡医院现状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市城乡医院现状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市城乡女性教育需求状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全面提高女性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进一步发挥女性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市妇联在2008年10月底、11月......

    沙湾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研报告

    沙湾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研报告 沙湾幅员面积610.89平方公里,下辖8镇5乡1办事处127个行政村2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18.23万人。近年来,随着沙湾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

    城乡社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五篇材料)

    关于全市城乡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全市基层政策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围绕全市城乡社区建设情况,采取入社区座谈、走访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对全市......

    关于我市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大全五篇)

    机械17班刘奇 关于我市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的幼儿教育已成为干部群众的普遍需求,而优质幼教资源的奇缺,已经成为社......

    我市现阶段物业管理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物业管理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我市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这十几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广大业主......

    对我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的调研报告

    对我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的调研报告●市统计局课题组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现状,收集第一手准确的量化资料,2007年5月,市统计局调研组以市区、沙县、大田部分企......

    我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现状的调研报告

    自《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一系列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医疗器械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工作,为确保公众用械安全、净化医疗器械市场秩序发挥了重......

    我市印刷行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常)

    吉林市印刷行业发展情况一、基本情况多年以来,我市印刷业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2003年市新闻出版局成立后,把发展印刷业作为带动整个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组织人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