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存在的问题:=、宣传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农民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内容缺乏、形式单调、覆盖面窄、资料有限,有些固有的如“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已经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资金投入问题。各乡镇村由于资金紧张,对这方面的的资金投入就越发减少,造成了开展教育活动时没有必要的资金作为保障,使活动难以开展。=、组织领导问题。还存在有些农村领导干部尤其是村级领导对乡风民风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思想上缺乏重视,认识上缺乏远见,不重视、不作为,是制约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活动阵地问题。相当一部分村镇没有一个固定的或完善的村民业余文化活动阵地,导致活动无法开展,也就谈不上对农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建设问题。一些乡镇、村在乡规民约、卫生管理制度、奖励处罚制度等规范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在乡风建设上难以形成规范性的制度性约束,制约了乡风建设的发展。对策:=、必须提高重视程度。俗话说,领导抓什么就成什么。领导重视不重视、抓不抓,直接影响到乡风文明建设的开展和成效。为此,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形成一整套的领导组织体系,才能保证乡风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卓有成效。=、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乡风文明建设是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对此,各级财政和村屯必须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保证各项宣传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强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各乡镇、村开展这项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问题,二是存在着人员整体素质较差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农村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才能有效地组织开展起相关的教育和活动的组织开展。=、切实加强针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各方面素质,这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加以认真的对待。并把这项工作开展得如何作为考核乡镇班子政绩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篇: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存在的问题:
=、宣传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农民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内容缺乏、形式单调、覆盖面窄、资料有限,有些固有的如“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已经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
=、资金投入问题。各乡镇村由于资金紧张,对这方面的的资金投入就越发减少,造成了开展教育活动时没有必要的资金作为保障,使活动难以开展。
=、组织领导问题。还存在有些农村领导干部尤其是村级领导对乡风民风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思想上缺乏重视,认识上缺乏远见,不重视、不作为,是制约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
=、活动阵地问题。相当一部分村镇没有一个固定的或完善的村民业余文化活动阵地,导致活动无法开展,也就谈不上对农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制度建设问题。一些乡镇、村在乡规民约、卫生管理制度、奖励处罚制度等规范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在乡风建设上难以形成规范性的制度性约束,制约了乡风建设的发展。
对策:
=、必须提高重视程度。俗话说,领导抓什么就成什么。领导重视不重视、抓不抓,直接影响到乡风文明建设的开展和成效。为此,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形成一整套的领导组织体系,才能保证乡风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卓有成效。
=、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乡风文明建设是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对此,各级财政和村屯必须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保证各项宣传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加强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各乡镇、村开展这项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问题,二是存在着人员整体素质较差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农村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才能有效地组织开展起相关的教育和活动的组织开展。
=、切实加强针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各方面素质,这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加以认真的对待。并把这项工作开展得如何作为考核乡镇班子政绩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篇: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指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指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关键,生态文明是前提,政治文明是保障。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体上已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经济能力,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尚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乡风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参差不齐,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根据农村发展现状,结合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是基础中的基础,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休闲娱乐几近空白。农村经济的发展仅停留在是否解决温饱问题上,精神生活贫瘠。
=、农村常住人口发生改变,经营管理制度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向沿海发达地区就业转移,农村留守人员为老少弱病残。农村==%以上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劳务经济,每年创下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今农村经济一大支柱,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造成农村大量耕地无人耕作,为不使抛荒,仅是应付式的耕种,只求解决一日三餐口粮,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国家对农开项目建设的投入,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推广,家庭耕作已不太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田地大面积集中经营,已成为趋势,但目前尚未建立一个规范的土地流转操作模式,制约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
=、医疗体系不健全,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当下农民朋友最关注的问题是求医问题,“不怕穷,就怕病”,看不起病,因病返贫大量存在。医药制度不完善,医药价格飞涨,远远超出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出了广大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治个感冒,以往的几元解决问题,到现在的几百元正常,一两千元不稀奇,更不用说重病杂症。农村医疗体制的不规范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教育存在“空洞”。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小孩一般留下来随其祖父母生活,隔代抚养现象相当普遍。由于历史的原因,担当优养角色的祖父母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的要求仅是小孩平安无事,至于学习成绩好坏无关紧要,缺少家庭辅导,老师们普遍感到当前学生学习水平有所下降,教学难度增大,加上读书无用论不良思想的冲击,中途辍学现象严重,同时缺少家庭的管教,大量出现青少年行为出轨,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明显上升态式。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侧重交通、水利、信息、医疗卫生、文教体育方面,加大国家资金投入力度,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同时要将工程项目建设落到实处,不要成为花架子、形象工程。土地治理项目要以农民主动参与为前提,积极开展以奖代补、尊重农民意愿,吸收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管理,让群众充分地享有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激发农民主人翁精神,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大力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农民参股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农业。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速农村空闲土地合理、合法流转,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鼓励土地集中经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农业产业链,强力推进农产业的快速发展。
=、拓宽信息渠道,进一步推动农民进城就业工作。引导农民进城就业,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推动“精英回流”工程,让一部分在外打工先富起来的农民回乡办厂,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结合沿海经济梯度转移契机,吸引沿海企业到内地投资发展,推动农村城镇规模化的发展。
=、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看不起病的难题,进一步规范医药管理制度,降低医药收费,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医疗制度,规范操作,阳光监督,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惠落到实处。
=、推进户籍管理改革,取消城乡户口差异。打破城乡区域局限,完善劳工制度,提高农民工工作生活待遇,就地就近解决农民子女上学难问题,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
锁石镇人民政府:谢威明
第四篇:锦山镇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07·理论研究奖评论文
锦山镇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喀旗锦山镇党委王宏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胡锦涛书记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特点的概括,体现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当前,锦山镇农村经济形势总体趋势良好,但在乡风文明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中,农产品面临进入大市场的挑战,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未能树立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缺乏学科技、用科技,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的创业精神。
二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锦山镇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力度与需求存在距离。农村缺乏相对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且设施设备不足,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三是农村社会风气缺乏强有力的正确引导。一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产生错位。特别是部分青年农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守法经营的美德比上一辈有所弱化。农村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少数地方“读书无用”仍有市场。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时有出现。少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却缺乏健康的精
神追求,混淆了传统美德和封建迷信的界限,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搞封建迷信、赌博吃喝等不良风气,甚至引发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影响了农村社会安定。
四是农村卫生状况较差。由于生活习惯以及公共设施的不配套,目前农村脏乱差现象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相当部分村没有垃圾点,没有垃圾处理设施,改水改厕还没有完全达标;个别地方人、畜混居,禽、畜放养,垃圾无人管理。有些农户室内整洁,室外脏乱,难以做到门前“三包”,由于不良风气和集体荣誉感不强恶化了农村脏乱的环境。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当前,一些村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以及其内涵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属上层建筑的范畴,是软的、虚的,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易立竿见影。有的还错误地认为经济发展了,精神自然会文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措施和力度。
二是教育引导不到位。当前农村教育组织形式上统一集中的模式较难形成,客观上给农民思想教育带来难度。再加上农民受思想道德领域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无形中给教育农民带来了难度。
三是资金投入不到位。村级财力普遍困难,难以安排出资金用于精神文明的硬件设施建设。同时由于“公众事业公众办”的集资机制和方法还不完善,造成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普遍不足。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锦山镇乡风文明建设可强化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首先,要加强农村科技文化教育,推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当前,要以培育“四有”新型农民为目标,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教育以及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教育,开展科技文化知识学习活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党的富民政策,促进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农民破除因循守旧、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增强农民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树立起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积极引导农民打开山门奔市场、勤劳致富求发展,选准高效益的农业项目,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注重教育引导,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要结合农村实际,有的放矢,正确引导。要教育引导农民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反对个人主义。帮助农民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要教育引导农民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好吃懒做行为。大力宣传农村中依靠勤劳发家,艰苦创业的典型,以身边的典型来示范带动他们;要教育引导农民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农民的法制和责任义务观念,逐步实现村级管理规范化、民主化,推进依法治村和以德治村进程。第三,要开展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的活动。农村社会风气的转变,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破除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
抓好“破”与“立”的典型,让丑陋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把美的东西弘扬给人学。
二是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只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了,才能建设文明的乡风。首先要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随着我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已表现出为城市服务的都市型农业,农产品要进入城市市场,必须提高其质量和科技含量,因此加快实用农业科技的推广十分必要;要适应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分层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使之成为农民中的智力型人才;其次要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农村市场经济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向农民提供市场预测、价格信息、营销物流、产品加工等多种服务,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网络。再者要深化“对口联系”城乡共建促发展活动。继续坚持对口扶持的做法,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帮扶、乡村党员干部帮扶和激励机制。筹措建设资金,帮助解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通讯难等问题;四是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从改善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方面入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分阶段实施,逐步实现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张和第三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是强化载体,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一要结合农村实际,加强活动载体建设。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要摆脱精神文明建设的被动局面,克服虚而不实、空对空的毛病,必须精心设计和选好建设的活动载体,要运用多种形式,以丰富多采的活动吸引农民群众积极主动
参与。载体的选择必须是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吸引力的。活动载体的设计,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要能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实惠,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素质,这样才能激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近几年坚持开展的“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就是很好的载体。二要加强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农村宣传文化阵地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村入户的桥梁,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对各村文化设施硬件设施的投入,同时加大城市文化设施城乡共享的力度。三要认真开展“三下乡”活动。文化下乡活动满足了农民的一些文化需求,但要使“三下乡”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同时又要跳出娱乐型的“小文化”框框。必须加大科技含量,引入科技、教育、扶贫、普法、计生等人文学科、构筑“大文化”框架,更多层面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做到以娱乐型教育农民,以实用型引导农民。在“三下乡”活动中,要注重培养植根农村的文化、医疗科技骨干人才,帮助各村建立自己的文艺团体。
四是建立和完善乡风文明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首先要完善领导机制,解决好谁来抓的问题。搞好乡风文明建设,落实各项工作,关键在领导。镇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评比和表彰。要改进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意识,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加实效。二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好抓落实的问题。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特别是党支部、村委会的建设,使之成为能够带领农民进市场、勤劳致富,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三要发挥群众组织作用,解
决好合力抓的问题。充分发挥村委会、民兵、妇联、共青团组织以及其他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各基层组织协调运行,民主管理新体制。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进步的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五篇:关于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关于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是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调查了解,由于我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乡风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参差不齐,从而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当前,农村与城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过大。长期以来,中央财政、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投入不大,甚至几乎是空白。必须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基础设施投入是基础中的基础。就我县而言,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休闲娱乐少之又少,农民空闲时间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斗地主,精神生活十分贫瘠,大好光阴就这样白白流走。
2、农民经济收入构成发生根本性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由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县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走出田野,到沪、苏、浙等发达地区务工、经商,成功地实现了就业转移,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这些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精英们所挣来的钱并未完全用在农村,而是有的到城镇购房,有的在家建房,有的则干脆继续在外发展。所以,巨大的经济收入并未用在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上面。
3、农民因礼、因病受穷现象突出。当前,农村名目繁多的“应门面”(指婚丧嫁娶、乔迁、做寿、升学、入伍、开业等)的费用是个无底洞,每户农民每年在这些“恭贺”声中所花的礼钱多则数千元,少则也有五、六百元。目前农民最关注的问题还是求医问题,“不怕穷,就怕病”,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的农民大量存在。就拿治一个普通的感冒来说,以往几元钱买点药就能解决问题,如今花个百、八十元是常有的,只要住几天院,至少千儿八百,如果做一个大点的手术,就可能使一个经济本来很殷实的家庭一夜之间陷于穷困。应该说,农村的“礼多”和“看病难”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堪忧。当前我县农村,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源源流向外地务工、经商,其孩子一般留下来随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隔代抚养现象相当普遍。由此也带来了留守儿童教育难问题。很多老人都认为,孙子或孙女书念得怎么样,他们无法保证,只要小孩子不出事,平平安安地交给儿子儿媳就算完成任务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的家庭教育就几乎无从谈起,老师们普遍感到学生学习水平有所下降,教学难度增大。另外,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管教,少数娇生惯养的青少年出现行为“出轨”现象,农村青少年发生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的违法犯罪现象呈明显上
升趋势。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一是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近几年,我县公路和道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村村通”工程,被农民朋友称之为“致富路”,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应该说乡村道路质量并不高,普遍较窄,有的仅仅只有3米宽,稍大型的车辆会车都很困难。加之,农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要想富,先修路,乡村道路硬化问题应该作为今后农村基础设施的重中之中,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推进农村“改水改厕”进程。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特别是一些偏远乡村因安装自来水管道费用过高而无法用上安全水,对人、畜健康危害很大。“改厕”观念还未能在所有农民心中扎根,即使各级政府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农民的“改厕”热情仍需进一步调动。应该说,“改水”是前提,只有自来水问题解决了,农民才可以建水冲式厕所,才有可能购买太阳能用上干净的淋浴。三是加强环境整治。利用整治“四乱”的契机,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大力整治,要实行人畜分离,建造垃圾池、设立垃圾桶、果皮箱,从“五保户”和生活特困的群众中选配一些肯吃若、有责任心的人员从事农村保洁工作,并发放一定数额的工资。如此,一方面整治了村里的环境卫生,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部分人群的生活困难问题。四是加强文化娱乐场所建设。根据农村实际,在人口聚居地集中的中心村建设篮球场、图书室、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备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一条基本的成功经验就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最好的时期,往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村社会最稳定的时期。历史表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的基本政策,是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农户自主安排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增加收入。但是,就我县目前农村生产现状而言,由于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经商,他们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自家一亩三分地里所打出的粮食价值。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加之近两年来农业税免征,使土地抛种现象有所遏制,很多土地由老年人在家耕种,他们主要从事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轻体力劳动,到了水稻播种、收割的大忙季节,就出钱请人或收割机来帮忙。这样一计算,一年下来,也只能勉强挣个吃饭粮。正是基于这种现状的考虑,我县少数村正在大力招商引资,请外地种植大户前来承包大片土地,进行高效农业的生产,所给予农户的租金就强过全年辛苦所得,可谓一举两得,两全齐美。如果能改变现有的农村生产模式,走全新的产业化道路,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农业,就会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当前,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稍微有点本事的人都出去了,留在家里的要么是老弱病残,要么是孬子。这句话,虽不全面,但也的确反映了当前我县农民的一个就业趋势。应该将这些在外打拼积累了一定资金的“能人”请回来,给予充分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他们回乡创业。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充分发挥资金、经验、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周围群众致富,共同为县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3、切实加强农村教育。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核心还是在于抓好教育。因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才有保障,农村社会风气的转变才有基础,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才有可能。基于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投入。农村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资金问题,资金解决了,其他一切问题都容易解决。农村教育资金来源一定要多元化,单向资金是很难完全解决问题的。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撤并一些学校,并经市场运作,变卖或租赁闲臵的教育资产,筹集经费再投入,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要与那些父母长期在外的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经常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共同搞好学生的学习。
4、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如何解决农民看不起病的难题,使农民朋友不再因病致穷、因病返贫,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令人欣喜的是,我县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得人心,并充分发挥了其作用,使农民朋友受益得了实惠。当然,要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各级政府还要进一步发挥服务职能,千方百计地增加医疗投入,改善医疗条件;严格管理,加强药品流通渠道的管理,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充分发挥公有医院的卫生机构和卫生设施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医药管理制度,降低医药收费,实行阳光作业,加大监督力度,在坚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对贫困群众的医疗救助制度,使贫困农民能享受到正常的、基本的、平等的公共医疗服务,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农民不搞封建迷信,不搞大操大办,崇尚节俭美德,不搞消费攀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农民朋友从众多的“礼”中彻底解脱出来,将钱用在发展经济上。(繁阳镇 杨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