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高考复习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2.贞观三年,吏部尚书杜如晦对唐太宗说,“两汉取人,皆行着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科举),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这表明()A.唐太宗决定改革科举制度 B.杜如晦认为科举制有缺陷 C.唐朝继承了汉朝的察举制 D.唐初选官缺乏统一的制度
3.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说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4.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表明()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5. 2017年4月1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该历史现象表明()A.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 C.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D.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
6. “唐代台谏分职:谏官之职在谏皇帝,不谏宰相,也不得弹劾百官。弹劾朝廷百官是/ 6 御史台的职分。谏官之任命在宰相,照唐人习惯,宰相见皇帝讨论政事,常随带谏官同去。遇有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关于唐代台谏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台谏的设置分割了皇权 B.台谏分职不利于加强皇权 C.台谏分离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D.台谏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7.宋初,“艺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以朝官以上充,实使督察方镇”。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通判对知州“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这说明宋朝通判()A.行政地位在逐渐降低 B.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 C.兼具监察和行政功能 D.加强了宋朝中央集权
8.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 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 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
9.秦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九卿具体执行,九卿如奉常《管宗庙礼仪》、郎中令(管宫警卫)、廷尉(管司法审判)、宗正(管宗室事务)、治粟内史(管财政税收)等;而唐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六部具体执行,分为吏.兵、刑、户、礼、工六部。下列关于唐代制度与秦代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秦代把行政工作分为九类,比唐代的六类更加产密 B.唐代基本革除了秦代残留的贵族政治残余 C.唐代的六部制相比秦代的九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D.从九卿到六部,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加深
10.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或七八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可是到了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二三个或一二个县。有的郡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政府管理不力 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1.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这两段材料()/ 6 A.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C.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12.西汉初期,丞相有选用官吏、弹劾百官以及执行诛罚的权力。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罚等事,往往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这表明西汉初期()A.中央集权的程度出现弱化 B.官员民主意识非常强烈 C.相权承袭秦制并有增益 D.官僚政治形态开始显现 / 6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据材料‚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可知,钱穆先生认为九品中正制的施行,是受到当时**的社会形势的影响,说明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不符,材料并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博弈,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无关,材料并没有涉及社会经济水平与制度设计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不能反映其对人才选拔有何积极作用,并且九品中正制推行到后期,不利于国家广泛地选拔优秀人才,故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题干是杜如晦对唐太宗的建议,没有反映唐太宗的决定,故A项错误;杜如晦认为两汉多士是因为‚州郡贡之,然后入用‛,而科举制‚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可以看出杜如晦认为科举制有缺陷,故B项正确;唐朝继承了汉朝的察举制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唐初实行科举制,有统一的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河南行省统辖说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打破了依据山河等自然因素划分行政区的做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元代设置行省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极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蒙汉等信息,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是元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制,目的在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唐代的官员大多来源于武将没有史实依据,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宋代重文轻武,不能表明宋代文化比唐代发达,故B项错误;唐代在边疆设立节度使,故社会上对武将与文臣同样重视,而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制度,重文轻武,导致社会上文臣地位高于武将的现象,故C项正确;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故D项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原因,故D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材料并没有涉及历史发展的区域差异,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从题干信息中可以看出历史上虽然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但具体的管辖归属是有差异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地理环境与城市的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 6 6.【答案】D 【解析】‚谏官之职在谏皇帝‛不能分割皇帝的权力,亦无决策之权,故A项错误;‚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其主要职责是规劝,并无分权的职能,不对皇权构成威胁,故B项错误‚职在谏皇帝‛可知职能行使与官僚行政无关,故C项错误;‚遇有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可知通过台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错误决策,从而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故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没有体现行政地位的下降,故A项错误;‚实使督察方镇‛,‚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可得出其监察职能下降,故B项正确;宋代通判其本身是为监察而设,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宋代对地方管理体制,只是叙述了通判监察职能的逐渐丧失,不能体现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三省六部运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三省长官行政级别降低,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豆卢钦望因品级低不敢参与政事,可知三省六部主要职责是处理军国政事,是行政权集中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三省六部的长官,没有体现出当时官僚机构的完整,故D项错误。9.【答案】B 【解析】九卿中‚九‛为概述,且并不比六部严密,故A项错误;九卿负责管理皇室事务和政务,六部专门管理政务,唐朝贵族政治残余较少,故B项正确;九卿和六部都为中央官制,利于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秦朝以法治国,故D项错误。10.【答案】A 【解析】结合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一时期并未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因此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有限,导致地方制度混乱,故A项正确;南北朝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因而地方割据势力有限,故B项错误;社会局势与地方制度状况无关,故C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与地方制度状况无关,故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论行省》中认为‚威权太重‛‚宰相自负,骄倨纵横‛说明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元文类》记载‚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说明地方行省官员行事须听从中央中书省的意见,行省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两则材料揭示了行省制度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特点,即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行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得到加强而不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故A项错误;从材料看,行省虽拥有大权,但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严格控制,可防止地方割据,故B项错误;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行省制度的特点,两者并不矛盾,而且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2.【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的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 6 系,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官员民主意识非常强烈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据材料‚西汉初期,丞相有选用官吏、弹劾百官以及执行诛罚的权力。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罚等事,往往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可以得出 相权承袭秦制并有增益,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秦朝郡县制的的大规模推行,故D项错误。/ 6
第二篇: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三课,它上承第二课“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梁启超曾说过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俱是秦制,这句话说明秦制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而第三课的内容则是古代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而至成熟。
本课的核心内容实际是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在对这一概念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认识到这一制度内存在的两对矛盾是突破这一问题的关键。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历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的,而且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即皇权的不断加强与中央权力的不断加强。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第一目“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讲的是中央官制的演变,其主线是中枢权力不断被分权和制衡,相权逐渐弱化的过程;第二目“选官制度”,主要讲的是选官制度的演变,其主线是官吏选拔由侧重门第出身向侧重能力转变;第三目“监察与谏议制度”,主要讲的是对官员的监督和对皇帝言行及决策的监督,此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制。三个子目体现的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逐渐成熟,其目的均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课标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对各个朝代中枢权利机构设置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学习,认识其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起到的重要作用。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成熟的表现及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提出问题,设置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3、利用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历史发展过程。
4、利用历史资料和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多样的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这一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2、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从西汉到元朝一千多年,每个朝代都采取了维护中央集权的制度,从而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曾经有的政治文明,了解我国先人的政治上之精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许多优良的部分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学生了解现在的政治措施有一个基本基础,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3、经济发展不等于国家富强,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革新政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大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在增强经济、科技实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深化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的改革,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更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成熟的表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教学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说学情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教法
1、教师讲授:定义性的概念、规则或学生集体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讲授。
2、问题试教学法和情境创设法:创设情境——提出疑问——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种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么,“金榜题名时”这句话反应了历史上那种制度呢?(科举制)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科举制的由来以及其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史。
(二)、新课教学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设计一:知识梳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课“三省六部制的确定及其演变”,填写历代中央官制的确定与演变的表格。(多媒体展示表格。)(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填写促使学生分析概括课本中的信息资料,培养其动脑思考分析的能力。并对演变过程有一直观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个别指导。
幻灯片展示三则材料,结合教材理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原理: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戴胄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设计二:学生活动:按课本隋唐三省六部制结构图的模式,设计出秦朝、汉代、宋代和元代的中央官制结构图。(设计意图)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设计三:创设情境:如果你是一名唐朝的政府官员,为了造福百姓,你想治理淮河,请说明整个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的过程。(设计意图)教材并未详细介绍三省六部职责和处理公务的流程,通过具体历史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还原历史,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及流程。对老师的讲解加以巩固及消化。注意强调最终的决策权在皇帝手中,但皇帝还不能完全独裁。
思考: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设计四:创设情境:由学生表演历史剧《北征辽朝》:分角色扮演丞相、枢密使、计相和皇帝等角色,就向辽用兵收复疆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提问:归纳总结秦、隋唐、宋、元时期的中枢权利体系,分析其变化趋势的特点?
趋势:皇权与相权的激烈争夺过程中,逐渐取得了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国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相权被分权制衡受命于皇帝。
备注:元朝改为一省制相权扩张,终导致朝局动荡(引导学生比较一省制与三省六部制),成为明太祖废除丞相的一个借鉴。
【过渡】同学们听过“公务员”这个词吗?他们是国家正式的政府官员,现在想在政府担任个一官半职,都要通过公务员考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才有可能成为政府里的一员。说不定哪天我们在座的同学也有这样的经历成为我们的公仆。那么古时候的政府官员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选官制度
【自主学习】创设情景和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多媒体展示问题及答案)
设计一:分组活动:把学生分为六组,分别代表西周、战国、秦及汉初、汉武帝以后、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讨论:假如你是各代的一位平民百姓,你想为国效力,你想成为政府官员,请说出各自最可行的办法。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世卿世禄制度、军功爵制、察举与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探究问题
1、察举制与征辟制的主要区别?
2、察举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征辟制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
材料一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
3、思考:结合教材与材料一分析科举制设立的背景。
背景: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
4、根据教材内容概括科举制的建立历程。
设计二:多媒体展示搜集的各种关于科举制的资料,评价科举制。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创新意识。(PPT展示材料)
材料一: 科举制在国外的影响
英国:1835年,居留中国人士格尔斯指出:“科举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也许这就是他们所创造出来惟一值得保留的制度,而此制度还未被其他国家所采用。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1847年,曾到过中国的杜麦斯出版了《中国札记》,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1855年5月,经过议会辩论之后,英国实行文官考试制度。
美国: 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从科考的结果看,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及爱国、正直和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也保持着一种不衰的崇文风气。”870年,史皮尔(Spear,汉名施惠廉)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1883年,以平等竞争为原则的文官考试法案获得美国国会通过。1893年,美国文官考试制度完全确立。
其他诸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也在本国文官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大量吸取借鉴了中国科举制精华。
材料二:近代人物对科举制的评价
五四时期重要的科学启蒙者和自由主义思想家杜亚泉在1911年撰文指出:“吾直以当日之设学堂、废科举,为多事矣。向使当日者,不废科举之制度,但稍稍改易其课试之程式”,另一位在科举废后不久却赞美科举的伟人是孙中山。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在各种场合一再称赞中国古代考试的公平性,强调考试在政府选任官员中的重要性。他在《五权宪法》等演说中多次说过: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孙中山还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胡适认为现代中国的历史基础之一便是科举制度。他说:“这种制度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学子们若失意考场,也极少埋怨考试制度不公……它是一个公正的制度,即使是最贫贱家庭的男儿也能够通过正常的竞争程序而爬升到帝国最荣耀、最有权力的职位上。政府官员并非天生就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而应通过某种向所有志愿参加考试的人敞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来选任。”
1955年,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钱穆说:“无论如何,考试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制度,又且由唐迄清绵历了一千年以上的长时期。中间递有改革,递有演变,积聚了不知多少人的聪明智力,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这决不是偶然的。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之偏陷,而我们却对以往考试制度在历史上有过上千年以上根柢的,一口气吐弃了,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顾惜之余地。那真是一件可诧怪的事。” 材料三《唐摭言-散序进士》: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王志轩《被阉割的帝国》:隋唐统治者开科取士的后果之一是给了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的希望,后果之二是学术的功利化。使知识分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荣身之路,这一政策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一拍即合。从此国家机器不仅为知识分子指定了学术的范围,更进一步指出了学术的目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自主探究:有人说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的批判和继承,对此应该怎样理解?
吸收了科举制公开公平公正和量才录用等因素,舍弃其不合理的因素,增加合乎时代与国情的新因素。
【过渡】选官制度使国家的各个机构得以正常的运行,但这些官员中的一部分人会不会胡作非为、贪赃枉法、假公济私呢?古代中国不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官员的劣行,缺乏社会的和法律的监督,如果听任官员腐败,势必激化社会矛盾,危及统治,因此需要通过一种制度尽可能地将百官的行为局限在不至于危及统治的范围内。
(三)监察与谏议
【自主学习】创设情景和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多媒体展示问题与答案)
设计一,展示幻灯片让学生填出监察及谏议制度的发展历程
门下省
问题
1、比较监察与谏议制度?
学生回答,教师重点点拨:不同:监察是对官员的监督;谏议是对皇帝的权威提出异议。相同:都是国家机器运作的监督机制。
【合作探究】问题
2、监察谏议制度在中国官僚制度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古代历史上,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缺乏健全的,有充分权威的法律背景下,监察和谏议能否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引导学生依据教材讨论解答)问题
5、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史反映了什么趋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皇权高度加强。【合作探究】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怎样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四)【课堂小结】
1、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归纳汉唐以来古代政治高度成熟的表现。
2、概括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学生归纳,师生共同总结)
中枢行政体系、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和运行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其积极意义在于:首先,这是对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进行有效管理所必不可少的;其次,能够对古代历史上客观的社会变迁作出必要的反应和调整,不断地整合和吸纳新的统治力量,巩固统治基础,保证统治和社会的稳定。
(五)【课后探究,学以致用】
多媒体展示材料: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时倡导“五权分立”,他说:“我所说的五权并非杜撰的,就是将三权再分弹劾及考试两权。” “„„考试权,原来是中国一个很好的制度„„说到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梗直得很,风骨凛然。„„由此可见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都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孙中山先生的态度和政治实践说明了这两种制度的历史价值。
(1)请指出“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两个制度“很好”的依据。(2)上述制度是否完美无缺?为什么?
板书设计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2.宋代:(1)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计相)3.元代的一省制
二、选官制度
战国:军功授爵
汉代:察举和征辟
隋唐:科举制
三、监察与谏议 秦代:御史大夫
汉代:⑴御史大夫;⑵汉武帝时刺史成为地方的专职监察官。隋唐:设谏议制度,门下省担当此职。宋代:出现谏院。
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1)科道(都察院、六科给事中)(2):按察使司。无专门谏议机构。
第三篇: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学案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学案 【课程标准】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解读】
注意把握中央决策机构的变化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两条线索。具体内容应包括汉代中枢机构的变化和郡国并行制、魏晋南北朝中枢机构的变化、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地方节度使制度、北宋从中央到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的兴盛制度。教材中对七国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北宋的极贫积弱的讲述,是对上述问题的深化,应分析理解。【考试大纲】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梳理】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一)确立:隋唐
1.内容:三省是指
省下设六部,即
六部。2.职权及运行程序:
是决策机构,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诏令。
负责审核
起草的诏旨,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
是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六部。3.作用: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封建中央政治制度成熟。
请思考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有何历史影响?
(二)演变:宋元 1.宋朝:二府三司制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又另外设置“
”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
掌管,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
掌管,三司的长官
又称为“计相”;宰相只保留
。2.元朝:废除三省,只设,长官为元代。
二、选官制度
(一)目的:补充,保证这个队伍的。
(二)发展:
1.西周:实行
制。
2.战国:实行
制,秦和汉初基本沿袭。3.西汉:汉武帝时,实行
制和
制
(1)内容:
制是让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2)影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的需要,但易任人唯亲,和
易形成小集团。4.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1)形成:
时分设各种不同科目推举人才,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科举制形成。(2)完善:唐代,统一分科,定期考试,和
两科最为人重视。
(3)影响:扩大了统治的 ;促进了
的进一步成熟,为
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成为
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请思考2:隋唐时为何废弃废弃汉代以来的察举制和征辟制?科举制的实行有何历史作用?
三、监察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
(二)发展: 1.官员监察制度
(1)确立:秦汉时期
秦朝设,汉武帝时设
。(2)顶峰:明清时期
在中央既设
及
,又设“科道”,在地方设
。2.谏议制度
(1)含义:对
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2)发展:
①隋唐时期:三省六部中的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
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②宋代: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
。③明清时期: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没有。
(三)作用:
1.积极作用:在整顿,打击
势力,维护
,谏正皇帝过失、防止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消极作用: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 和
现象。【知识拓展】
1.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完善中央集权体制的
三省六部制在形式上确立三省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分工合作,掌管朝政。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掌行政,下辖六部处理日常军事政务,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始付尚书省颁下执行。凡中央、地方各部门呈上奏章,重要的也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定,转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门下省有“封驳”权,对不可行的政令和认为不妥的奏章,都可驳回修改。中书、门下两省地位十分重要。
这种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但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与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丧失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2.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特点: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部分。②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③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④皇帝有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⑤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牢牢控制地方官吏。(2)弊端:
①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影响地方工作效率。②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走进高考】
例1.(2008上海)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解析:C 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形成和完善,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例2.(2008江苏单科)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解析:A 题干中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因此应选A项。例3.(01广东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动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
材料四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
回答: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北宋初期统治者制定了什么治国方略,(2分)并分析其背景(2分)和利弊。(6分)答案:(10分)
方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内患。(2分)
背景:前代藩镇割据、君弱臣强,导致社会**。(2分)
利弊: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使得机构重叠,财政拮据,地方贫弱,导致对辽、西夏战争连连失利。(6分)【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08山东文综)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2.(08天津文综)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3.(08海南单科)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D.宋朝的枢密使 4.(03春季)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B. 削弱了皇权C.有利于选拔人才D.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2007全国文综二)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6.(2006天津卷)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7.(2007宁夏文综)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
8.(2007广东卷单科)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04全国三)科举命题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始于A.北宋B.元朝C.明朝D.清朝 10.(2006年江苏卷)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实行糊名法 11.隋唐三省六部中制定完善了自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分清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不同职权B.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D.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 12.北宋时期,并称“二府”的是
A.三省长官和枢密院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三司使和枢密使D.平章政事和枢密使
13.“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A.汉代 B.唐朝 C.宋初 D.元朝
14.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15.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
二、非选择题
16.(1999年上海高考题)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 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家贫弱”的后果。据此回答:(1)这两种看法是否互相矛盾?为什么?
(2)请就科举制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
18.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加强,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轨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请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和本质是什么?(2分)
(2)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4)
(3)你如何评价这一制度的进步作用和消极影响?(8分)
(4)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方面各有何突出特点?(4分)
(5)概括指出上述特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4分)
(6)上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选择题 - 5 BADBD 6―10
BBDCB 11—15 CBCBB
二、非选择题
16.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搞清两段引言的含义,前者是肯定科举制的积极作用,后者是抨击其消极作用。在早期阶段,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而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日益显现出来。解答该题要紧紧把握住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科举制。答案:
(1)并不矛盾。这两段话是分别对科举制度前期和后期所起不同作用的评价。
(2)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隋唐建立科举制度,适应了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客观形势,为庶族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限制了新型人才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17.(1)核心: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本质:专制政治(或君主专制制度)(2分)(2)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2分)发展趋势:相权逐步削弱并最终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3)进步作用:在明清之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具有进步性,表现在:
①适应了农业社会发展的要求,(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救灾行动,)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与社会安定; ②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有利于民族融合。
消极作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后期)起,消极作作日益显著:①助长了官场唯上是从、因循守旧之风和官僚作风②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加重了人民负担;③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化之风;④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性,妨碍了科学的发展与社会进步;⑤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在明清时期,我国社会发展迅速落后于西方国家。
(4)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分相权为三,互相牵制;宋太祖从兵权人手,削弱地方权力;明太祖废丞相,亲自掌管六部,君权极端加强。(4分)(5)唐朝:形成了严密的中央集权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宋朝: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但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明朝: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全面走向腐朽。(4分)(6)趋势:由盛而衰。(1分)
第四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教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
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疆域,秦汉中央官制的构成和特点,郡县两级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教学课时:
1、5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海内为郡县”和“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两目是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2)、第一目“六王毕、四海一”,主要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后继续开疆拓土的情况。一是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三是将西南夷纳入版图,秦王朝在这些新征服地区设置郡县进行行政管理,并兴修水利工程和交通路线,发展经济,加强边境与内地的联系,巩固统一。数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秦朝的疆域图来讲解秦朝开疆拓土的情况。(3)、第二目“海内为郡县”,介绍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首先应指出郡县的出现并不是从秦朝开始,而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关于分封与郡县之争只要了解两派的代表人物即可,重在引导学生探讨为何李斯的主张和郡县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主要判别有两点:一是直属中央,二是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初在地方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到汉武帝时削除地方割据,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4)、第三目“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讲述秦王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及其职能。教材对于秦朝的中央官制采用了“三公九卿” 的说法,要求学生掌握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主要职能,至于九卿及其主要职能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能大概了解即可。朝议制度是秦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既要指出其可集思广益的好处,也要点明其局限性。
(5)、第四目“挟书律”,主要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秦王朝的思想专制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焚书坑儒,二是挟书律。要点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与挟书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教学中可结合教材中的“学习思考”: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来分析挟书律的实质,根本目的及其作用。
第五篇:古代西方政治制度
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以海洋为依托。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天然良港多。此外,希腊半岛上重峦叠嶂。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海外贸易兴盛,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的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2)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B公民大会的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C国家最高长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D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E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3)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
2、罗马法
(1)内容: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7世纪,罗马制定和实施过的所有法律。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2)作用: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
(3)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学派(代表:普罗泰戈拉和安提丰)
原因: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考试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主要内容:A研究主题开始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研究社会的各种问题
B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
(2)苏格拉底:
A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探究的重要问题。
B在政治上支持寡头政治,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对伯里克利时期民主制的繁荣不以为然。C提倡善良的道德,“道德就是知识”或“知识就是道德”,即所谓知德合一。
近代部分
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但丁、薄伽丘、彼得拉克的主要作品
但丁的《神曲》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颂,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称他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薄伽丘在其名著《十日谈》中,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体现了作者反对教会禁欲、高扬人性的思想。彼特拉克在《歌集》中表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马丁?路德的主张
第一,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核心),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
第二,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第三,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第四,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3)人文主义的含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提倡人们追求自由和幸福,追求知识。
2、启蒙运动
(1)孟德斯鸠、伏尔泰、罗梭、康德的主要观点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明确指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其思想核心是三权间“制约和平衡”,互相独立,互相监督。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是启蒙运动的领袖。
卢梭: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重视公共意志。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
康德:主张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但不赞成暴力革命。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要求呼唤理性的阳光;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和个人自由。
(3)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A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人们思想,人的权利进一步得到尊重,自由、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B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1、新航路开辟
(1)概况
迪亚士 1487
达伽玛 1497
哥伦布 1492 葡萄牙 沿非洲西海岸向南 好望角 葡萄牙 沿迪亚士航路继续前行,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 印度 西班牙王室支持(意大利人)横渡大西洋 美洲
麦哲伦 1519-1522
(2)原因 西班牙王室支持 环球航行,横渡太平洋、印度洋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社会原因:寻金热的兴起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客观条件:欧洲航海、造船,地理知识的进步。
宗教因素:热衷传播天主教
(3)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况,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日益连成一个整体.通过这些航路,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1)荷兰殖民扩张的史实: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赢得独立;其后因商业发达,被称为“海
上马车夫”,并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方式:建立西印度和东印度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袭击葡萄牙和西班牙往返于殖民地的船只;积极探索新的航路。
(2)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使其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手工业发达为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三次对荷兰的战争的胜利夺取了海上殖民霸权;英法七年战争后,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当中。
3、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764——19世纪中期 1870——20世纪初
政治前提君主立宪指的确立时间 原因
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资金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
技术手工工场技术积累
直接市场需求的扩大
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物质 第一次工业革命
市场世界市场形成直接科学技术的进步
重要发明
火车
1866西门子发电机、美国爱迪生电灯、电影、贝尔电话 1764珍妮纺纱机、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1807富尔顿轮船、1814年斯蒂芬孙政治 资产阶级统
内燃机(汽车飞机)
化工技术(石油)等
特点 发明来自 工匠经验,科技尚未真正结合;发明大多数来自 英国 国;以 轻 工业为主;
科技和生产紧密结合,科技在推动生产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工业结构: 重工业为主;
有些国家,如德、日,一二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对世界市场影响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 形成。
资产阶级对 世界 统治确立 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最终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