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 尔雅当代中国经济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最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标准?()A、政府收入最大化 B、企业收入最大化 C、个人收入最大化 D、国民收入最大化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京九铁路)的目标不包括()。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形成沿线的经济增长极 C、为铁路部门谋取最大利润 D、带动当地投资和就业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多选题】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划分,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包括国民收入在哪些部门的分配比例?()A、政府 B、家庭 C、社会团体 D、企业
我的答案:AB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增量资源在国民部门间分配的比例会随着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在不同承担主体间发生的变动而改变。()我的答案:√【单选题】国有资本应控制较多的领域不包括()。A、基础设施 B、基础工业 C、服务业 D、航空航天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政府主导航天领域的原因不包括()。A、外部效应大投资回收期长 B、需要综合技术力量 C、具有军事和战略意义
D、排除私人竞争取得垄断地位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是我国京九铁路修建时经过经济欠发达地区最先得利的产业。()A、钢铁业 B、餐饮业 C、建筑业 D、旅游业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国有制经济具有完全的比较优势,但弊端也是存在的。()我的答案:√【单选题】()是国家通过国有资本的退出或进入来进行调节的实质。()
A、最求就业最大化 B、追求税收最大化 C、寻求均衡点 D、追求经济增长速率最大化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单选题】当前经济条件下,()是国有经济应该采取的措施。
A、全面退出 B、继续扩张 C、有选择退出 D、维持现状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判断题】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中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判断题】增量、存量资源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没有直接关系。()
我的答案:×【单选题】()是指狭义的制度。
A、法律 B、习俗 C、文化 D、道德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单选题】下面不属于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创新过程的阶段的是()。
A、公有制为主,非公有制为补充 B、公有制为主,非公有制为重要组成部分 C、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D、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制度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多选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使民间控制的收入或者资源增加,会引起以下哪种变化?()
A、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B、社会消费水平提高 C、民间储蓄和投资增加 D、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加速 我的答案:BCD
得分: 25.0分【判断题】国家的性质和社会性质体现在宪法制度上。()
我的答案:√【单选题】()决定了正确的所有制形式。
A、劳动者的素质 B、不同部门和领域生产技术的特点 C、生产社会化的水平D、生产力发展水平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单选题】()是在分工协作发达的条件下社会化程度提高的情况下的主要组织形式。
A、家庭 B、个人 C、协会 D、企业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单选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结果不包括()。
A、允许了非公有制发展 B、焕发了农村经济活力 C、改变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D、与农村经济实际情况相适应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判断题】生产的社会化是公有化范围的唯一决定因素。()
我的答案:×【单选题】一个不发达的社会想要扩大有效占有的范围要以()为代价。
A、提高成本 B、工人失业 C、降低利润 D、损失效率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单选题】()是我们占有主体的一个很大限制的来源。
A、国家体制限制 B、经济总量限制 C、旧社会分工的限制 D、执政党局限性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单选题】不属于公有制的合适范围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根据历史和现实情况有选择退出 B、适当范围外的间接占用 C、适当范围内的直接占有 D、应该从所有行业全部退出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判断题】中国的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不能局限于目前的公有制形式,需要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和改革。()
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判断题】范围和形式是中国的公有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层面。()
我的答案:√
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结合已完成成绩: 75.0分
【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行为?()
A、动员 B、号召 C、示范 D、强制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单选题】()是束缚我国改革的因素。
A、原有制度和体制的限制 B、人们观念的局限 C、以上都是 D、意识形态局限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多选题】在我国,对国有企业的公有制占有采用了多层次的授权形式,这些层次包括()。
A、全国人大授权国资委对国有资源实行所有权管理 B、国资委授权控股公司对国有资产实现所有权 C、国务院对国有资产实行行政管理 D、控股公司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所有 我的答案:ABC ABD 得分: 0.0分【判断题】改革初期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自下而上发起的。()
我的答案:√
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的优缺点已完成成绩: 75.0分
【单选题】对不采取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个别农村我们应当怎么做?()
A、允许因地制宜 B、取缔并处罚 C、强制推行责任制 D、进行私有化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单选题】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典型代表是()。
A、河南南街村 B、江苏华西村 C、河南刘庄村 D、河南滑县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单选题】()是中国改革最重要的源泉。
A、民间智慧的迸发 B、领导人的睿智 C、现有实例 D、国际援助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判断题】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是土地的掠夺性使用的原因。()我的答案:√【单选题】不属于我国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寻求的突破策略的是()。
A、找薄弱环节 B、找阻力小的环节 C、从核心突破 D、找收益大的环节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单选题】()是改革在农村得以突破的原因。
A、农村受传统体制影响小 B、农村土地多 C、农村人口多 D、农村信息闭塞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判断题】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政治体制的改革。()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判断题】对改革出现一些矛盾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解决。()
我的答案:√
【单选题】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说法,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济性改革和行政性改革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独立性 B、经济改革活跃了政治气氛,为政治性改革创造了条件 C、中国经济改革为民主化政治创造条件 D、经济改革形成多个利益主体、利益集团相互制约的条件,进一步形成政治竞争。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单选题】我国改革没有对()进行大规模调整。
A、行政性分权 B、经济性分权 C、财政分权 D、政治性分权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判断题】经济行分权、行政性分权和政治性分权改革是中国的体制改革的内容。()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判断题】经济性分权和行政性分权与政治性分权之间是有联系的。()
我的答案:√【单选题】()是中国社会中通行的比其他国家严重的问题。
A、人情关系 B、经济倒退 C、自然灾害 D、经济膨胀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多选题】非正式制度的特点不包括()。
A、变化快 B、具备可移植性 C、可借鉴性 D、稳定性
我的答案:ABC
得分: 25.0分【判断题】相比非正式制度而言,正式制度具有更高的可移植性。()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判断题】正式制度的效果被抵消是因为非正式制度变革容易落后于正式制度。()
我的答案:√【单选题】传统收入分配的范畴不包括()。
A、绩效制 B、八级工资制 C、工分制 D、级别制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单选题】下面不属于传统体制下的收入分配的特点的是()。
A、地区也存在等级差别 B、平均主义分配 C、带有浓厚的身份制和等级制色彩 D、不同的身份与制度安排相联系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单选题】()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和养殖业采取的分配方法。
A、工资制 B、平均分配 C、工分制 D、分成制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判断题】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没有实现人人平等。()
我的答案:√
【单选题】比较容易出现产业性歧视问题的行业是()。
A、服务业 B、高新科技产业 C、工业 D、农林业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单选题】哪一项不是由于我们对传统分配体制的问题认识不足导致的问题?()
A、农民工待遇不公平B、身份制和等级制不受重视 C、平均主义 D、存在产业性的歧视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单选题】()是由对农业的歧视导致的。
A、人才不能流入农业 B、农业生产条件不能改善 C、以上都是 D、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判断题】农民进入到城市从事其他行业不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份限制。()
我的答案:√【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关于收入分配中生产条件在不同成员和领域间的分配的错误描述?()
A、生产条件的拥有者以生产条件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分配。B、收入分配与各部门之间生产条件分配的均衡关系有联系,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要求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均衡分配。C、市场化的收入分配方式与生产条件不能够脱离,收入分配方式根据生产条件的多少来判断。D、生产条件的分配影响收入分配,这个过程并不要求资本在市场上充分流动。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多选题】生产条件包括以下哪种内容?()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劳动方式
我的答案:ABC
得分: 25.0分【判断题】体力劳动者不应该比脑力劳动者收入低。()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判断题】等量资本不一定会取得等量利润。()我的答案:×【单选题】()是借助于市场机制进行的收入分配的收入分配过程。
A、微观收入分配过程 B、初次分配过程 C、再次分配过程 D、多重分配过程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单选题】()是劳动性收入在我国总收入中占份额减少的原因。
A、劳动者没有获得作为要素所有者的分配份额 B、劳动者不在乎自己收入 C、劳动效率提高慢 D、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判断题】不是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能够通过市场来进行。()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判断题】任何人或者任何集团都不能凭借对客观生产条件的占有而占有他人的劳动是马克思的观点。()
我的答案:√ 【单选题】收入分配和()是政府收入分配调节所要考虑的因素。
A、效率 B、法律规定 C、人道 D、舆论导向
我的答案:B A 得分: 0.0分【多选题】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影响包括()。
A、居民工资提高 B、生产条件改善 C、就业机会增加 D、居民生活水平改善 我的答案:BCD
得分: 25.0分【判断题】收入调节是政府的收入过程和整个的支出过程的作用。()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判断题】教育的产业化不一定会提高教育水平。()
我的答案:×【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资本主义公平观的内容?()
A、机会均等 B、收入均等 C、消除特权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单选题】下面不属于资产阶级意义上的公平的是()。
A、消灭阶级特权 B、权力平等 C、收入平均 D、机会均等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判断题】公平的理解不具有唯一的标准。()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判断题】效率目标一定会和平均主义的公平观产生冲突。()
我的答案:√【单选题】无产阶级的公平不仅要消灭阶级特权而且要消灭()。
A、收入分配差别 B、阶级差别 C、制度差别 D、经济发展差别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单选题】要保证收入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生产要素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 B、生产力相同 C、生产条件无差别 D、生产资料无差别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判断题】物产阶级主张的公有制是绝对公平的。()
我的答案:√
得分: 0.0分【判断题】共产主义在第一阶段上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判断题】政府的收入分配的调节并非仅仅是基于其收入分配还基于度舆论导向的考虑。
我的答案:√【单选题】市场化分离的结果将促使劳动者向()方向转变?
A、物质化 B、商品化 C、制度化 D、限制化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单选题】不属于现行市场规则存在的问题为()。
A、参与度不够 B、公平性不够 C、开放性不够 D、透明度不够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判断题】下岗分流由于人数很少,不会影响社会收入的分配。()
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判断题】中国实力的崛起是影响中国经济繁荣与安全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的答案:√
得分: 20.0分【判断题】资本主义公平观不包括收入均等。
我的答案:√ 【单选题】中国农村的客观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资源丰富 B、人均可管生产条件相对减少 C、土地边际收益递增 D、土地丰富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单选题】生产要素不包括()。
A、政策 B、资本 C、劳动力 D、土地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单选题】土地和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什么特点?()
A、土地收益最大 B、土地收益率递增 C、土地收益率最低 D、土地边际效益递减最为明显 我的答案:B
得分: 0.0分 4 【多选题】导致的城乡收入差别大的原因包括()。
A、土地投资收益高 B、土地边际收益递减 C、生产条件的不对称性流动 D、人力资本差异扩大 我的答案:CD
得分: 10.0分【判断题】生产条件不包括劳动方式。()
我的答案:×
得分: 0.0分【单选题】()是“五色”收入中“蓝色”的代表。
A、贩毒 B、走私 C、黑社会 D、权利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判断题】对收入分配起着调价作用是政府的收入过程和支出过程都具备的。()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判断题】根据各部门和社会成员之间的特点,社会保障的水平和形式存在差异。()
我的答案:×
得分: 33.4分【单选题】()是投资率和储蓄率越来越大的差别。
A、储蓄率降低 B、投资率上升 C、储蓄率上升 D、投资率降低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判断题】对弱势群体给予特别的帮助是因为他们缺少维护自己权利的能力。()
我的答案:√
得分: 33.3分【判断题】均等的权力和对弱势群实现体权力平等的维护组织或安排是保证各社会成员的公平性的表现。()
我的答案:√
得分: 33.4分【单选题】()是资产的三性。
A、安全性,流动性和贬值性 B、安全性,贬值性和收益性 C、贬值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D、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单选题】下面不属于国民储蓄的主体结构的是()。
A、个人或家庭 B、政府 C、企业 D、银行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单选题】()是储蓄决定论。
A、储蓄决定物价 B、储蓄决定社会 C、储蓄决定生产 D、储蓄决定投资 我的答案:D
得分: 33.4分【单选题】()是传统体制下的国民收入主要的存在方式。
A、政府储蓄 B、企业储蓄 C、个人或家庭储蓄 D、非政府部门储蓄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多选题】造成国民收入的供给和需求不一定相等的因素包括()。
A、人民将部分货币存在家中 B、金融支持不能完全实现人们的消费计划 C、政府财政可以采用先支后收的形式 D、生产资料供应部足 我的答案:ABC
得分: 25.0分【判断题】投资的主体结构和投资的部门结构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判断题】金融的地位会在私人作为储蓄的重要主体的情况下降低。()
我的答案:×
得分: 25.0分
第二篇:尔雅当代中国经济(二十九)作业答案
当代中国经济(二十九)答案
1、金融改革之初,无法打破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障碍,使得投资出现短平快和小规模的现象,这使得产业结构如何?
A、同构化
2、发展中国家不能只考虑比较优势战略,存在的缺点是?
A、与发达国家竞争加剧
3、除了收入外,还有哪个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储蓄?C、劳动力再生产费用
4、储蓄的规模和结构都要受到国民收入的什么影响? C、分配结构
5、强制储蓄是利用什么来扩大资本品的生产从而增加未来社会财富总量的一种行为?C、货币发行
判断题
1、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之间的储蓄倾向差别较小。否
2、通货膨胀是一种隐性税收。是
3、我国在千元产品阶段人们追求的商品是手机。否
4、社会的计划投资和和计划储蓄自然就可以匹配起来。否
5、对外投资,利用外资不能使得国民收入最大化。否
第三篇:2016尔雅当代中国经济课后练习答案(1.41-1.50)-分章节
1.41储蓄投资与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储蓄率提高但是什么却不是对称性的提高?
A、税率 B、投资率 C、资源利用率 D、准备金率 我的答案:B 2
关于我国利率和储蓄投资实际情况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储蓄增长速度高于投资增长速度 B、储蓄投资存在不对称性变化 C、应当抑制储蓄来降低高储蓄率 D、应当提高投资能力 我的答案:C 3
实体部门与金融部门两者之间的关系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A、企业部门 B、政府部门 C、家庭部门 D、国外势力 我的答案:A 4
我国投资率和储蓄率在2008年的时候分别是多少?
A、37.6%,37.6% B、37.4%,38.4% C、35.4%,37.2% D、43.5%,51.4% 我的答案:D 5 利率市场化是解决我国经济的万灵药 我的答案:×
我国储蓄大于投资 所以不需要引进外资 我的答案:×
对发展中国家的限制并非仅仅是来源于储蓄方面,还来源于投资能力方面。我的答案:√
食利阶层的扩张是经济有活力的表现 我的答案:×
发展中国家资本储蓄量少,而且缺乏投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此时高利率抑制了其投资能力。我的答案:√
中国目前的国情应该当采取利率自由化的改革,并且控制利率在借贷资金供求平衡点之上。我的答案:×
1.42涉外因素对储蓄率高低的影响
有哪些组成会导致引致成本的形成?
A、强制储蓄和宏观调控 B、提高税率和降低准备金率 C、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税率 D、国家的过度储蓄,强制性储蓄 我的答案:D 2
影响国民储蓄最优点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个?
A、引进外资成本 B、储蓄的引致成本 C、投资带来的国民收入 D、储蓄的结构 我的答案:D 3
关于强制储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期曾经有必要 B、从来没有必要 C、应该长期维持 D、能优化资源配置 我的答案:A 4
关于中国储蓄投资与引进外资的现状说法正确的是?
A、储蓄过剩,因而利用外资规模缩小 B、储蓄过剩与利用外资的规模同时扩大 C、存在储蓄缺口,因而引进外资 D、存在外汇缺口,因而引进外资 我的答案:B 5
当有效需求不足时现实的国民收入低于潜在的最大国民收入水平是因为什么?
A、资源限制 B、政策限制 C、制度限制 D、产业结构限制 我的答案:A 6
中国的国际收支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逆差 B、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 C、资本项目逆差,经常项目顺差 D、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顺差 我的答案:D 7
导致储蓄出现引致成本的原因或做法不包括以下哪种?
A、国民的过度储蓄 B、相对价格的控制 C、强制性储蓄 D、银行支付储蓄利息 我的答案:D 8
我国从90年代一直到现在除了哪一年外其余年份都没有外汇缺口?
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我的答案:B 9
我国2008年比1992年引进外资的规模增加了多少?
A、192亿美元 B、952.5亿美元 C、760.5亿美元 D、800亿美元 我的答案:C 10
储蓄的增加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损失,这部分损失称为储蓄的引致成本。我的答案:√
我国在开放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储蓄不足到储蓄过剩的过程。我的答案:√
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增 我的答案:×
引进外资可以弥补储蓄缺口,因此应当大力引进外资以阶级我国的实际问题。我的答案:×
投资大于储蓄时才有必要引进外资 我的答案:×
1.43借贷资本对储蓄率高低的影响
我国现阶段实际利率的改变除了考虑通货膨胀率之外还应该考虑什么?
A、政治制度 B、涉外因素 C、社会阶段 D、执政党纲领 我的答案:B 2
影响利率短期波动的是
A、借贷资金供求变化 B、居民收入变化 C、政府收支 D、企业投资方向 我的答案:A 3
从国民收入使用的角度来看,现实的国民投资中包含着什么?
A、边际经济 B、流动性资本 C、机会成本
D、重置投资和存货的增加 我的答案:D 4
金融市场假定不变,那么总储蓄量的改变仅仅表现为以什么形式提供储蓄的改变?
A、固定资本 B、流动性资本 C、借贷资本 D、边际资本 我的答案:C 5
利息的收入效应会带来借贷资金的供给如何变化?
A、不变 B、不一定 C、减少 D、增加
我的答案:C 6
提高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是
A、储蓄必然增加 B、储蓄必然降低 C、储蓄不受影响 D、储蓄变化方向不确定 我的答案:D 7
收入效应对借贷资金的提供有什么影响?
A、减少了供给 B、增加了供给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我的答案:A 8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利率的调整一般不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A、涉外因素
B、借贷市场的供需是否处于平衡点 C、通货膨胀程度 D、经济增长目标 我的答案:B 9
以下因素改变时不一定会引起利息率水平变化的的是?
A、储蓄结构 B、投资结构
C、结构一定下的储蓄总规模 D、国民收入规模 我的答案:D 10
利率提高,人民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的,导致了消费和储蓄的替代,这称为替代效应。我的答案:√
重置投资 弥补前期资本的折旧而进行的投资 我的答案:√ 利率提高人民必然增加储蓄 我的答案:×
单纯的市场选择导致的一定是最优的利率水平。我的答案:×
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或价格上涨率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我的答案:√
史迪格里兹认为,单纯的市场选择(供需平衡)导致的是最优的利率水平。我的答案:×
1.44缺口性融资与非缺口性融资
从国家的角度看不考虑涉外因素均衡的储蓄投资应该位于哪一点?
A、利率最大 B、收益率最大
C、边际经济等于边际收益 D、成本最低 我的答案:C 2
如果引进外资,国民投资曲线没有改变,那么表示引入的外资和内资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A、异质性 B、同质性 C、无关性 D、非相关性 我的答案:B 3
解决储蓄大于投资的政策是
A、减少储蓄 B、鼓励消费
C、提高储蓄资金的利用效率 D、政府主导投资 我的答案:C 4
关于引进外资和其对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资与内资一般不是同质的
B、引入外资一定会提高投资效率,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 C、外资的引入可以使过国内补充性因素得到有效配置
D、引进外资的同时会引进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产生外溢效应影响国内企业发展 我的答案:B 5
引进外资的强制性,竞争性,替代性效应会使得国内的储蓄如何变化?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我的答案:A 6
国内企业面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只能忍受 我的答案:×
当外资的引入使得投资效率提高时,继续引入外资仍会带来净国民收入的增长。我的答案:√ 国内资本通过在境外注册公司的方式成为“假外资”不会对国内的经济造成影响。我的答案:×
在不存在储蓄缺口时依然存在引进外资的必要。我的答案:√
内资和外资具有同质性 我的答案:×
中国的外商投资都是外国人做出的投资 我的答案:×
1.45储蓄相对过剩与对外投资
以下假设项目的对外投资不是主要出于战略性意义考虑的是?
A、投资巴基斯坦建立石油运输线
B、投资通过缅甸、云南昆明打通印度洋联系的项目 C、投资泰国基地海峡以沟通印度洋 D、在国外投资“狗不理包子” 我的答案:D 2
平均利润率存在的前提是什么?
A、要素的自由流动 B、生产力过剩 C、技术高度发达 D、生产资料过剩 我的答案:A 3
如果不影响消费,我们应该用什么去还借来的外资?
A、国际带宽 B、增加的国民储蓄 C、民间借贷 D、外汇收入 我的答案:B 4
关于对外投资项目的选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投资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 B、投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项目 C、投资具有时代潮流的项目 D、投资满足维护国家权益需求的项目 我的答案:C 5
中国85%的石油运输需要经过哪个海峡?
A、白令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我的答案:C 6
以下关于我国国情下的对外投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于对外投资的储蓄资源成本高于对外投资的收益,经济上不合理因而减少对外投资。B、引进外资带来的收入会弥补储蓄投资成本,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不赔不赚。
C、投资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上收益率是不一样的,因此中国可以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D、对外投资具有战略性地位,应当具备一定规模的对外投资。我的答案:A 7 引进外资可以取代国内的储蓄 我的答案:×
为了避免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我国不应从国际上借贷资金 我的答案:×
过度依赖外资可能形成不合理的经济模式 我的答案:√
发展中国家不应进行对外投资 我的答案:×
平均利润率的存在要以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前提。我的答案:√
引入外资是否适当要考虑国内的储蓄动员成本和国际融资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我的答案:√
开放条件下,中国利益遍布全球,要保证自身利益,就要有维护全球利益的力量和手段。我的答案:√
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对外投资能力和技术条件,因而对外投资只是发达国家考虑的事项。我的答案:×
1.46储蓄、外资、内资的相互影响
对于我国储蓄大于投资的储蓄过剩现象,原因不包括以下哪种?
A、过度的储蓄
B、投资能力和投资效率低 C、竞争性外资引入过多 D、储蓄结构不合理 我的答案:D 2
关于有效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储蓄过剩问题的措施,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降低强制性储蓄以削减储蓄规模 B、大力倡导消费,限制外资的流入
C、抑制竞争性外资流入,提高互补性外资的流入 D、加大企业技术和制度上的创新,以提高其投资效率 我的答案:B 3
相对储蓄过剩之后就不用进行对外投资,不符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什么要求?
A、金融全球化 B、利益全球化 C、资源配置全球化 D、成本全球化 我的答案:C 4
引入外资的范围应该是
A、各个行业都引入 B、严格限制外资范围 C、优先在竞争领域引入
D、优先在与本国有互补性的行业引入 我的答案:D 5
解决我国储蓄大于有效投资的方法并非是控制国民储蓄而应该怎么样?
A、强化投资能力和效率 B、提高利率 C、降低人民币汇率 D、提高外汇储备 我的答案:A 6
我国目前的储蓄过剩是相对于什么的过剩?
A、我国低下的生产力水平B、现在较落后的技术水平C、我国过低的工资水平
D、现在没有具备的利用能力的过剩 我的答案:D 7
当投资的效率极高,临界储蓄规模仍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时,引进外资仍然有必要。我的答案:√
外资超国民待遇会引起国内企业海外注册导致假外资 我的答案:√
对外投资不利于我国资源有效配置 我的答案:×
提高投资的效率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储蓄大于投资的问题 我的答案:√ 储蓄大于投资就是储蓄过剩,要减少储蓄 我的答案:×
我们对竞争性的外资和互补性的外资必须采用相同的态度,不能有差别。我的答案:×
1.47涉外因素影响资本和政策取向
很多开放经济学研究表明什么是开放经济学中的最后一项?
A、资本集约化 B、资本私人化 C、资本项目的开放 D、资本项目管制 我的答案:C 2
随着国内资本的积累会导致什么的下降?
A、资本回收率 B、资本负债率 C、资本折现率 D、资本利润率 我的答案:D 3
资本项目的管制不能保证
A、抵御国际游资的冲击
B、缓冲国际经济波动对国内影响 C、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D、为金融体系改革赢得准备时间 我的答案:C 4
实际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要以资本不能按照什么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为前提?
A、名义收益率 B、实际收益率 C、资本储蓄率 D、资本回收率 我的答案:A 5
使得中国免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的措施是什么?
A、国家宏观调控 B、资本项目的有效控制 C、国际银行援助 D、制度壁垒 我的答案:B 6
在对外投资中对资本项目的管制,这种做法的理由不包括以下哪种?
A、防止国内资本外逃 B、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C、资本项目自由化不是对我开放的要求 D、防止国际热钱流入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我的答案:C 7
如果国内投资效率高就没有必要对外投资了 我的答案:×
我国已经基本放开了经常性项目,但是资本项目下却不能又有买卖。我的答案:√ 在对外收支中的经常性项目和资本性项目都可以放开,实施人民币自由兑换。我的答案:×
中国应该尽早解除资本项目的控制 我的答案:×
由于资本的积累导致了利润率的下降,使得资本积累的增加没有带来利润的增加,此时增加的资本称为过剩资本。我的答案:√
1.48开放条件下的贸易与工业化战略
关于林毅夫教授提成的比较优势战略的观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经济体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存量的相对份额存在差别,即资源禀赋差距。B、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发展结构都是要素的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因而一个国家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应当根据资源的并禀赋结构来决定。
C、经济发展在开放战略下应当资源的遵循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来发展,才能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资本积累速度才会高于自然资源劳动力增加的速度,经济发展才会加快。
D、中国解放之后至今的战略严重违背了发展中的比较优势战略。我的答案:D 2
以下关于我国开放条件下的贸易与工业化战略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选择比较优势战略 B、应该选择竞争优势战略 C、同时选择两张战略
D、应该根据行业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作出选择 我的答案:D 3
中国比较优势战略的代表人物是谁?
A、周小川 B、林毅夫 C、温铁军 D、张江石 我的答案:B 4
导致成本差别的因素是什么的差异?
A、生产要素价格 B、地区差异 C、制度壁垒 D、国家税率差异 我的答案:A 5
以下关于多要素贸易理论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导致生产成本的差别,是生产成本要素价格的差异 B、要素价格的高低与生产要素的多少无关
C、要多生产本国要素较多要素便宜的产品,少生产要素少且要素价格高的产品 D、通过国际贸易来换取生产要素少和要素价格高的产品 我的答案:B 6
一个国家每个领域都比他国落后就不能出口产品 我的答案:×
要素和资源的禀赋结构指的是一个经济体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存量的相对份额。我的答案:√ 8
中国的产业结构必须按照比较优势来安排,只生产和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我的答案:×
从实际成本的和价格上,我国确实应该利用比较优势,去买船,租船,而不是去发展造船业,那样得不偿失。我的答案:×
中国要发展造船业违背了比较优势战略,因此应当削减相应的项目。我的答案:×
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是动态可变的 我的答案:√
战略调整可以改变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格局 我的答案:√
竞争优势支持者认为,单纯的比较优势可能会使中国经济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最后拖累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我的答案:√
比较优势是绝对的,不能改变 我的答案:×
1.49影响国际贸易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用瓦良格号航母的甲板做什么?
A、舰载机的训练 B、武器装备平台 C、钢材研究 D、旅游业 我的答案:A 2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除了价格和成本竞争之外还有什么?
A、品牌 B、商誉
C、规模经济和售后服务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3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长期的影响可能是
A、长久利用比较优势 B、比较优势减弱 C、获得更好的贸易地位 D、很容易转型到资本密集行业 我的答案:B 4
不属于非价格竞争的是
A、广告 B、服务 C、品牌 D、成本
我的答案:D 5
通常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工业制成品的什么来比较来确定贸易条件的改变?
A、成本指数 B、价格指数 C、收益率 D、市场规模 我的答案:C 6
对外我国在造船和造大飞机行业上的立项,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哪种?
A、比较优势 B、竞争优势 C、战略性意义 D、市场需求 我的答案:C 7
不属于战略产业的是
A、大飞机 B、造船业 C、家用电器 D、高速列车 我的答案:C 8
低价格的商品一定有竞争力 我的答案:×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民收入的弹性相对较大,工业制成品的相对较小。我的答案:× 国际间贸易存在的非价格竞争,包括售后服务、商誉、品牌、规模经济等。我的答案:√
工业制成品国民收入需求弹性大,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弹性小,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条件恶化的一个原因。我的答案:√
1.50开放条件下中国的贸易与工业化
关于一个国家的竞争性优势,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A、只有复杂劳动密集的产品才具有竞争优势 B、与产业结构有关
C、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可能有竞争优势可言
D、竞争优势的体系不在于劳动密集,而在于密集的内涵 我的答案:A 2
关于开放条件下的贸易和工业化战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与国际分工,我们既不能放弃比较优势,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比较优势理论.B、八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这是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因此应该发展相关产业。C、中国的进出口结构要考虑到比较优势,并且把它当成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D、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创造竞争性的优势。我的答案:B 3
中国生产的机械手表大部分出口到了哪些地区?
A、中东 B、美国 C、欧洲 D、西亚 我的答案:A 4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下去
A、我们将拉大差距 B、很快缩小差距 C、资源利用率提高 D、技术可以更新换代 我的答案:A 5
在留住人才方面,要使他们感觉在经济上合算才行。我的答案:√
提高技术水平必须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 我的答案:√
提高劳动力工资就会丧失我国的竞争优势 我的答案:×
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我们的重点只需集中在加大教育投资方面。我的答案:×
人力资本的投资就是教育的投资。我的答案:×
第四篇:当代中国经济思考题
1、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已经大幅升值,你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如何?将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终于破7,中间价报6.9920,汇改以来累计升值15.99%。从 目前情况来看,“6时代”的人民币仍将会继续升值,未来升速将在很大程度受美元走势影响,全年呈“前快后慢”的可能性较大,从调控的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还有适当升值的空间。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的重要原因在于美元在次贷危机的拖累下大幅下跌。但从全年来看,升值的步伐可能呈现前快后慢的特征。一是按照目前的升速,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幅会超过17%,存在超调的风险;二是下半年美元汇率有企稳回升的机会;三是如果资源价格改革展开的话,为了缓解出口的压力,汇率升速可能会做调整。
国际因素而言,一是由美元的周期性决定的,今年1、2月份以来,美元继续贬值态势,但这个周期很可能在三季度结束;二是从美国国内来看,美国货币政策的取向很可能从降息转为升息;三是美国总统选举之际,为了政治需要美国会着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向上,这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从国内看,奥运效应过后,汇率也有回调压力,而中国经济未来形势的不明朗,以及经济稳定增长和抑制通胀矛盾的加大,都会影响到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在升值加速的情况下,2月份中国的CPI依然攀上了8.7%的高峰,人民币表现了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形势。一旦通胀压力使得出口数据出现明显放缓或减弱,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可能降低。人民币的升值使得经济资产内流,从而导致国内出现微小的通货膨胀,尽管目前升值仍不失为抑制通胀的选用手段,但是内外部的诸多不确定性,使未来的汇率走势多了许多变数,并存在下调的可能。影响:人民币升值长期来看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短期作用较小。如果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5%~10%,CPI在半年后仅减少0.2%~0.4%。汇率升值对CPI短期效用有限,但对境外资本流入的压力却在迅速膨胀。
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成为货币政策的最大桎梏,造成持续多年的货币扩张和流动性过剩。而这进一步加剧了通胀。
人民币升值加快以及加息的诱惑,使得更多货币流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这样会导致通胀压力增
大,资产价格也可能继续上涨。
此外,汇率快速升值对于出口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在美国内需减少、人民币升值等综合因素下,1、2月份,贸易顺差下降明显,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0%。如果出口放缓,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严重影响。汇率的升值加上出口退税政策的大幅调整,已经对出口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2、你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起步水平不高,初始积累不足
民营企业的初期发展主要依靠创业者敏锐的洞察力和富有经验的判断力,普遍存在着低水平重复投资初始积累不足的问题。有的民营企业片面追求目标短期化,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不惜以造假、损害环境获取近期利益;有的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模仿别人的技术和进行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
2、产权关系不明晰
大多数民营企业选择个体业主制、合伙制或股份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没有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投资者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使民营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妨碍。
3、管理不科学
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经营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成为改革的障碍。
4、经营者自身素质不全面
民营企业中大多数的经营者在政治觉悟、知识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养、法律意识及道德修养方面都存在不足,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知识,少数民营企业主与一些腐败的官员相互勾结,侵吞国有资产,将巨额社会财富据为已有。
5、法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调整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没有摆脱传统思想,在一些具体的立法中,民营企业仍不被重视,没有从国家宏观调控的高度对民营经济加以认知和立法,致使民营经济缺少专门的法律。
6、政策不公平
一些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却禁止、限制民营企业的进入。某些限制性行业甚至允许外国私人投资经营(投资、控股皆可),却不允许本国的民营企业投资入股。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的法律制度、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各级领导的重视和
良好的政府服务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7、融资渠道不规范
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不敢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难,不正常的融资加大了民营企业的风险 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1、放开经营领域,实行项目带动
引导民营经济沿着有利于国民经济全局的方向发展。给予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平等地创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2、实行科学管理,追求持续发展
学习新的游戏规则,重视培养人才,提高素质。实现科学管理。建立信用管理体系。要培育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完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
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必须包含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成果。理顺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还民营企业的本来面目。规定对于私有财产,如确属公共需要,可以征收。
4、开通融资渠道,加大金融财税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非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造现有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城乡信用合作社。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政府预算内安排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拓展中间业务的种类和范围。给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使其以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市场主体进入资本市场。激活民间资本投资。
5、设立民营经济办公室,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民营经济办公室可依托乡镇企业局、经贸委的中小企业科、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个体、私营企业管理科以及工商联的部分科室等组成。这样既不需增加财政负担又可对现有行政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其人力管理优势。
6、建立民营经济行业协会,发展社会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工商联作为民间商会的作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民营企业创建专业化的服务体系。
7、法律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尽快修改《宪法》,制定《民法典》,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司法机关要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为民营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3、谈谈你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认识?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重要任务,“三农问题”
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正确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战略地位,直接关系到现代化进程顺利与否。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尤为重要,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成败密切相关。“三农”问题并不单纯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 题,还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三农”问题解决之日,就是中国现代化实 现之时。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机遇,继续深化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是对中 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又一次严峻考验。必须把全党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认识推向一个新高度。要深刻认识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长期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增加农业投入、农民收入的关键性。只有全面认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首先 是一个改革的路线和方向问题;其次,“三农”问题的解决速度和解决方式决定市场化改革的速度;第三,“三农”问题解决的不好,将会增强改革的难度;最后,“三农”问题解决的成本决定着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本。
三、我提出一些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1)是完善并加强对农民的“三补贴”政策。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直补资金要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进一步扩大农机具购置的资金补贴范围。
(2)是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的原则要求,在2006年、2007年两年时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同时,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3)是推进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
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区),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
(4)是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5)是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央财政将加大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主要目标有:(1)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国由于生产 力增长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要保持稳定经济增长,避免大起大落。(2)扩大(或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 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要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保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扩大就业,使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3)稳定物价。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保持物价入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等项目建设。
(6)是全面促进农村事业发展。大力支持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等。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什么要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结合中国实际,论述我国这次宏观调控的背景及主要措施?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调控的客体和对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
(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协作基础之上的,客观上要求加强和完善对国民经济的组织、协调与计划指导,实行宏观调控,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为了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需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来克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
(3)宏观调控具有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协调宏观同微观经济运行的要求。国家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调整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政府转变职能,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同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相互统一和衔接起来。
加强宏观调控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特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宏观调控的总水平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 国家或地区相互之间发生的一切交易的总和,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国际经济交往中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国家对市场经济干预、控制的手段以及干预的深度、广度,既与国情有关,也与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情况有关。市场经济发育越是成熟,市场机制越是健全,市场体 系越是完善,市场经济本身顺利运转的能力越强,国家对市场经济直接干预越少,与此相反,直接干预的越多。
背景和主要措施:最近,国内的经济形式不容乐观。按理说,人民币升值了,也就是说钱值钱了,可是现在的国内形式,除了工资没有涨外其余的都涨了。
持续7个多月的宏观调控并没有稳定房价,相反,导致房价的节节攀升。早有经济学家警告说,地产泡沫将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将引发经济危机。现如今的种种迹象表明,通货膨胀正在步步逼近我们。
应对即将到来的通货膨胀,国家自然有金融的手段。可是,中国的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受到美元的攻击,持续升值。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在人民币的升值中逐渐缩小,国际市场的风险已在加剧。而国内市场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将直接影响消费。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新高,国际油价大幅高企,美元持续贬值.中国政府判定经济有转向过热风险,其主要措施是:紧缩银根<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加息>,财税政策<减免资源类大宗商品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5、温家宝总理多次表示,今年可能是中国经济非常困难的一年,你认为温总理这个判断有哪些依据?
国务院最近对“双防”概念作了最新阐述: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
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与去年的表述相比,增加了防止经济下滑的风险,这也是近年来首次提及,表明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宏观经济管理难度增加,调控政策更需审时度势。
温家宝总理在3月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今年将会是困难的一年,难在内外部不确定性太多,决策比较困难。专家们认为,这种不确定性正是中国经济最大担忧之所在。
流动性过剩支撑中国牛市是一年多来比较行销的分析视角,流动性过剩来源于中国持续的大额贸易顺差。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美国正经受次贷危机的拖累,经济很可能进入衰退,中国对美出口速度将因此放缓,中国牛市的“燃料”供给也将受到影响。这正是投资者关心贸易顺差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外需疲软、国内限制部分商品出口、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不断上升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国今年净出口将会有所下降。去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只占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他认为,即使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导致比较严重的衰退,中国出口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比较有限的,发展中国家与欧洲市场对中国出口影响其实更大。
增速刚刚创下11年新高的中国经济高处不胜寒。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趋缓,中国经济面临“输入型减速”的可能。由于世界经济减速,我国经济面临“外部输入型”减速的压力,“去年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今年如果出口大幅回落,将对GDP产生自然的减速作用。”
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一季度,农业、工业、服务业增速均将下滑,导致GDP增速下降至10.5%左右,“根据我 们模型的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达到10.5%左右,考虑到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和2007年宏观紧缩政策的滞后效应,预计GDP增速可能更低,但仍 会超过8%的目标。” 恶劣气候变化常有连锁反应,南方的雪灾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更大的冲击。
“从2005年开始,我国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我们对它的判断是名义稳健、执行明显偏松。”由于依然巨大的财政赤字刺激社会总需求,多项税收制度改革具有推动总需求的作用,而财政政策性补贴中的“平抑物价补贴”对CPI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而财政政策实际上延续了积极财政政
策的投资惯性,未能有效防范并化解经济由偏热向过热的转化。短期内财政政策应从名义稳健尽快走向实质稳健,消除财政政策的扩张惯性,避免为短期的经济波动实施“顺周期”的调节。
6、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你认为这种趋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1.就业机会的不均等
收入分配不平等既有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原因,也有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带来的后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升级给“富者”带来了增收的机会,却减少了“穷者”的就业和收入机会。2.收入高低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密切相关
就劳动者自身而言,较高的工资收入是和熟练地掌握较高的劳动技能密切相关的,而熟练的技能又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连。
3.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法则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国改革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也会使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4.由于人们占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不同,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客观上也会造成人们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的差距。
5.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甚至负增长,是形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一是耕地锐减,每年以三四百万亩的速度递增,而人口以每年1 500万的数量递增。滞留在有限耕地上的劳动力愈来愈多,难以实现规模经营,土地经营规模反而愈来愈小,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成为农民收入提高的巨大障碍。
二是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飞涨,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使农民投入相同经费的收入大幅度下降。三是由于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落后于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流通体制与市场发育的不完善,致使一些地方、特别是其主产区,出现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农民的实物产出不能转化为货币。
四是农村劳动力剩余,没有活干,当然也就增加不了收入。
五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以来,由于国家计划配置资源比重下降,资源市场配置的趋利性和农业天生的弱质性特点,使以农业为主的农民在资源占有的竞争中处于弱势,资源占有份额小,当然经济产出
也就相对要少,收入就相对少。
六是农民增收缓慢,除了农产品市场制约,以及非农就业困难加大表层原因制约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制度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体制及其经济政策,造成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制度障碍,如户籍制度和相关的就业政策严重地限制着劳动力流动,使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少得多。
6.非公有经济内部分配机制决定的内部收入差距、非公有经济和公有经济之间的工资悬殊,造成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收入差距。
7.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到位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大量不合理收入。 后果:
一些非法收入造成负效率效应。贪污、受贿、营私舞弊、权钱交易、偷税逃税、制假贩假、走私贩毒,以及凭借垄断优势导致的收入差距所产生的负效率效应: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伤害了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们对提高效率采取消极态度;
在民众中滋长了不公平感与不满情绪,产生相对剥夺感和仇富心理,导致犯罪,影响社会稳定,最终导致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的负面影响。这违背了市场经济提高经济效 率的初衷。
收入差距加大、市场的竞争和就业的压力给许多人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一些超负荷的工作也带来了生理上的压力,导致身心负担沉重和疾病增加。由于社会保障的不完善,许多人为了防备万一想方设法增加收入,压低消费,加大积蓄,从而缩小了内需。由于贫穷者没有生存的保障,使得他们为了争取生存而不惜一切手段,导致犯罪率上升,社会风气变坏,一些人从精神上堕落。另外,他们更加依附于雇主和就业机会,导致了他们被迫接受低下的工资、不惜牺牲健康、出卖人格甚至出卖器官。这也导致了雇主和雇员之间贫富差距的加大,形成恶性循环。由于金钱对于生存的重要性,整个社会对金钱的欲望增加,形成拜金主义。拜金主义进一步导致人们拼命追逐金钱,而富人则凭借财力更加有能力使财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另外,在就业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许多在职的人员为了获得高收入却拼命加班加点和兼职,占用了失业人员的就业空间,导致就业情况的恶化,而且一些人
超长工时工作也导致他们没有时间进行消费,制约了内需。就业的恶化也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会压缩内需。
贫富差距拉大,内需难于增加,没有经济来源的人许多必需的消费都无法进行,而富足的人则边际消费倾向和实际消费倾向都很低,消费需求有限,他们有足够的积累,利于进行投资,在内需不能有效拉动的情况下,他的投资可能是一种泡沫经济,最终转化为资源浪费。一定程度上,失业与内需不足互为因果,会导致经济恶性循环。贫富差距很大时,消费的效用和资源利用的效用无法得到最大化,因为穷人进行的消费都是非常必要的,效用高,如必要的衣食住行,但是他们的这些消费往往没有得到满足。富人在满足了必需的消费后,则会利用大量资金进行一些非必需、效用低的消费,甚至有时会进行浪费性消费和不正当消费。可见贫富差距会造成社会整体资源和资金利用效用的下降,社会的福利无法达到最大化,还会导致富人沉迷享受、腐化堕落、丧失进取心。贫富差距的扩大也会成为新一轮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7、我国很多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遇到越来越多的人才、资源、环境、能源的制约,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央强调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这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工作中,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尊重人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
一、提高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时,必须辩析并矫正一些模糊认识和误区,必须端正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抓住重点,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主要矛盾,一个时期一个阶段总有工作的重点,如“三农”问题就是当前发展过程中的重点。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尤其落实好、使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必须做
到:第一,要改变“官本位”思想,变“官本位”为“人本位”,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的积极性,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能够平等、公正,有尊严地参与社会实践。第二,要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创造平等发展、公平竞 争的环境。第三,要在各项决策中坚持“以人为本”。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同少数人的利益的关系,促使两者有机结合。但也不能忽视或伤害少数人的感情、要求和利益,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二是正确处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的关系,促使它们有机结合。三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效益和质量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质量的关系,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文化教育、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状况的改善联系起来,促使它们有机结合。第四,要把走群众路线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切实做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必须做好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人才能力建设,加大教育投入,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坚持普教、职教两手抓,强化培训。加强人才机制建设,加强人才结构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人才的培养、使用结构,加强人才环境建设,从改变人才制度入手,营造优秀人才施展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良好环境,打造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实 现的平台。
三、构造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实施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
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项事业的顺利发展,而且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在经济指标的设置上,既要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又要重视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必须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应注重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必须凭实绩选用干部,把好选人用人导向。把是否具备“五种能力”以及“五个统筹”的能力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8、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缩小我国的区域和城乡差距。
在处理居民收入关系上,我们要切实贯彻“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原则。1.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各级政府要继续 加大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村道路、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保健等。真正贯彻好九年义务教育,做好农民职业 教育。为农民增收提供自然、经济、科技文化保证。
(2)改变小农生产经营模式,大胆进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加入WTO后,小农生产经营模式将无法面对国际化、现代化的大农场竞争。在小农生产经营模式下,农业结构无论如何调整,农民增收的空间都是有限的。而培养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的关键是实现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和农业经营产业化,这就需要对包括整个现行农业生产模式、经营销售模式、投融资模式在内的整个农业制度进行调整,其基础和 突破口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关键是使农民获得类似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土地产权,把目前农村土地使用权由单纯的耕种权逐步演化成实 际占有、使用、收益分配和部分处置权相统一的物权。当然,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界定物权的范围,确保珍惜土地。
(3)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建设。我国工业发展没有对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 到促进和带动作用,反而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城市化滞后使得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吸收能力不强。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农业生产的剩余劳动力可以逐 步被吸收到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中去,就不会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4)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禁止各种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和以资代国。只有减轻农民的税负,才能降低农民的恩格尔系数。
2.坚持地区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如前所述,地区差距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要承认差距形成中有客观因素,解决差距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协调不是等同,不是平均,协调承认差别,但要求配合。
第五篇:《当代中国经济》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经济》教学大纲
党校函授教育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职在岗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工程,是学习型社会中执政党生命力在党校学历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开放型社会中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学习的平台。在党校函授教育的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教师主导性教学,学员主体性学习”,更好地做到“理论、知识、党性、能力” 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我们约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陈享光教授编写了这本《<当代中国经济教学大纲》。本大纲供2007级本科班第2学期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专业
《当代中国经济》课程使用。
《教学大纲》以本学科的概念、原理、学术理论及相关的知识范畴为基点,注重远程教学方式和学习对象的特点,按照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来编写。力求体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和重点、难点、疑点,努力做到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理论与现实的统一、教学与考试的统一。通过“一基”、“三点” 和“三统一”,体现本门课程的理论性、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稳定性,为“锻炼党性、培养能力”的教学要求服务。
由于近年来教材变动较大,此次印刷前,我们重新梳理了一遍《教学大纲》,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调整。请注意大纲中凡标有的※内容,均为教材中已经删减的内容。※标在数字符(如“一”、“
(一)”、“1”或“(1)”等)前的,表示该数字下的所有内容均已删减;※标在段落前的,表示该段内容已经删减。请授课教师根据各地情况灵活安排教学。
《教学大纲》把讲授、教材、自学、考核统一起来,希望有助于推进教师主导性教学、学员主体性学习。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请及时提出,以便改进。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教学处
2007年12月‘
说
明
目录
前言
第一单元
中国经济的体制结构和当代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第一部分
教学重点 第二部分
学习重点 第三部分
作业题
第二单元
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与企业改革
第一部分
教学重点 第二部分
学习重点 第三部分
作业题
第三单元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国民储蓄投资 第一部分
教学重点 第二部分
学习重点 第三部分
作业题
第四单元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与金融结构和宏观经济中的财政与财政赤字
第一部分
教学重点 第二部分 学习重点
第三部分 作业题
第五单元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产业结构、产业政策
第一部分
教学重点 第二部分
学习重点 第三部分
作业题
第六单元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和转轨过程中的就业与失业
第一单元
教学重点 第二单元
学习重点 第三部分
作业题
第七单元
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经济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第一部分
教学重点 第二单元
学习重点 第三部分
作业题
前言
一、学习《当代中国经济》的意义
《当代中国经济》是一门经济科学理论,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当代中国经济,把握当代中国运行经济的原理和运行规律,深刻认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和演变的内在逻辑和趋势,了解当代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对于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国情,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的 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当代中国经济既具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般特点,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其自身发展和演进的规律性。《当代中国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现状、中国经济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进行了考察,通过学习使我们能够深刻认识中国的国情,把握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和趋势,加深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增强我们的信心,做好经济工作,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第二,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我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作好改革开放工作。中国的改革涉及中国经济的整体转型,在改革开放中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当代中国经济》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同时探讨了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的问题与选择。通过学习,使我们能够对中国体制重构、制度变迁、机制转换、流量调整和结构演进,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和开放中面临的问题与选择,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深刻认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和成功经验,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断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
第三,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论素质和综合素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业务能 力。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掌握当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经济理论和分析中国经济间题的方法,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丰富广大干部的经济学知识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从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真正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任。
第四,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经济运行的机制和规则,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趋利避害,掌握主动权。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和现代化转型,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则逐渐与国际经济接轨,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发展自己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诸如此类问题,需要我们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转型,考察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阐明了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如何利用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等问题。通过学习,能够使我们对现代经济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为我们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趋利避害,赢得主动,提供指导。
二、教材体系结构和教学安排
教材体系结构大致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中国经济体制和制度变迁的分析。第二部分,考察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与金融财政以及经济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三部分,考察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结构、失业及其对外开放问题。最后一部分,考察了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教学具体安排可分为七个单元。
第一单元中国经济的体制结构和当代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这一单元主要阐明中国经济的体制结构及其转换问题,说明了当代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经验以及面临的矛盾与选择。
第二单元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和我国的企业改革。这一单元主要考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及其特点、我国企业改革的战略选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以及公司制规范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选择。
第三单元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我国的国民储蓄投资。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微观收入与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与储蓄结业政府储蓄投资。
第四单元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和金融结构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及财政赤字问题。这一单元主要分析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转换和金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财政赤字和国债等问题。
第五单元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与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这一单元主要考察通货膨胀形成机理、成因与治理、通货紧缩形成机理、成因与治理、我国产业结构及其高度化发展、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产业政策等。
第六单元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失业、就业。这一单元主要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以及二元结构中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国二元结构下农业发展的道路。我国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及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节等。
第七单元开放中的中国经济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体系。这一单元主要分析中国经济开放的意义和历程、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外开放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界定、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任务和手段。
三、教学要求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当代中国经济》考察的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任何理论认识都是建立在对当代中国经济实际考察基础上的。这门课不是纯粹的理论上的逻辑推理,也不是对当代中国经济实践的简单描述,而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和演变的内在逻辑和趋势,阐述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选择。因此,学习《当代中国经济》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2.系统学习与重点掌握相结合。《当代中国经济》由体制制度分析、流量分析、增长与发展和宏观经济管理等部分构成,为从整体上掌握《当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内容,需要进行系统学习,在把握各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各章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各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利于在整体框架中全面把握所学的内容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系统学习并不意味着没有重点,实际上每一部分和每一章都有自己的重点问题,对这些重点问题要重点把握,要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基本内容。
第一单元 中国经济的体制结构和当代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
中国经济的体制结构和当代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包括: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中国改革的市场化取向,中国经济改革的独特道路,渐进式改革面临的矛盾与选择等。
第二部分 学习重点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结构的主要特点 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l)决策权高度集中;(2)信息结构以纵向传递为主;(3)通过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计划。内容上以实物计划为主;(4)经济调控方式以直接调控为主。
2.市场经济的体制结构特点。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体制类型,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类型,在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动力结构、交易制度和分配方式上都有别于计划经济。(1)从市场经济的决策结构看,它是以分散决策为基础的。经济决策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宏观决策、生产者决策和个人或家庭决策。(2)从市场经济的信息结构看,具有横向传递为主的信息结构。它通过价格体系传递 信息,指导决策,引导资源流动。(3)从市场经济的动力结构看,市场经济具有双重动力结构。(4)从市场经济利益结构看,市场经济存在多元化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尽管存在利益上的差异和目标函数上的差异,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够相互制衡。(5)从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看,市场经济中收入或产品的分配是同生产要素的分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框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具有基本社会制度属性,但是市场经济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基础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调节,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反映市场经济的一般特性,也要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性。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针对市场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因此,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是那种古典没有政府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是由五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具体说来就是:一是建立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二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四是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上,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避免收入分配过分悬殊,防止两极分化,引导人们做共同富裕的道路。五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运行方式。经济制度则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一般说来,一定的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而在经济制度确立后,经济体制选择得正确与否,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看到,在实际生活中,经济体制又是同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经济体制是基本经济制度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归根结底是从属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所要建立的新的经济体制必须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化改革。
我国的经济改革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既定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内,寻求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最优形式;二是进行制度的创新,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第一,所有制关系的创新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了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第二,分配制度的创新和完善。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配制度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单一分配方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转变。第三,从计划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身,而是改革了它的实现形式和实现机制,改革了生产关系中不完善的方面,并通过实现形式和机制创新以及制度创新,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因此,由与计划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到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和机制的变化,而且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创新,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
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结构的转变
我国的经济改革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到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经过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机制转变到制度创新,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迸程,逐步实现了我国体制结构的转变。这种转变具体表现为微观体制的转变和宏观体制的转变。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弊端就是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企业处于无权、无利、无责的地位,导致企业缺乏活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体制结构,重新塑造微观经济基础,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这种转变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实现。
为适应市场经济宏观参数调节的需要,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直接行政协调为特征的宏观体制结构,建立适应间接协调的宏观体制结构。传统宏观财政体制和宏观金融体制具有一体化、行政化的特点。在财税体制上,表现在:(1)把公共财政收支与所有权财政收支混为一体;(2)中央财政收支与地方财政收支混为一体;(3)把对宏观收入调节与微观收入分配混为一体。在金融体制上,表现在:第一,银行附属于财政,缺乏应有的独立性,金融活动不具有它应有的经济性质;第二,金融管理与金融经营混为一体,人民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也办理金融经营业务;第三,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混为一体;第四,单一间接金融,实行资金供给制。宏观体制结构的转变,有赖于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宏观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
五、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
改革的方式是内生于改革目标的,离开了改革的目标和性质,改革的成本、收益和方式方法的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改革道路的选择上必然强调连续性、稳定性和渐进性,必然要在改革中寻求传统与现代、计划与市场、自由与秩序、稳定与变革、局部与整体、改革与发展、国有与非国有的结合,归根结底,要在工业化、市场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稳定与发展中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存在着根本区别。苏东激进式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在彻底推倒原有的宪法制度的基础上引人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法制度,因而,它的方式必然是激进的、全面的、整体性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新的私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必然会出现制度的断层,从而也就无法避免经济和政治秩序的混乱和生产的停滞与下降。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所在。
六、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初步寻找到了一条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具体途径,以下的几个环节对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具有关键性意义。
1. 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经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 认真总结了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方针,并在党的十五大上把这一方针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从而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改革经验证明:第一,商品关系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第二,在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固定、简单和机械式的对应关系,处理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应当从实际出发。第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和排斥的,需要共同发展。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是能够兼容的,正是这种兼容性使得中国的以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的双轨过渡成为可能。
2.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它的目标不是实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因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保持了政治秩序的相对稳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革政治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国的这种政治结构和政治改革战略
从总体上看是成功的,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一,政治结构是否合理最终只能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检验标准。
第二,在政治秩序相对集中和稳定的条件下推进改革,有利于党和政府从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出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一的协调,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动员社会的各种资源和各方面的力量,排除内部和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第三,在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稳定推进民主化更符合社会发展内在要求。
3.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实践。在改革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了推动改革的第一面旗帜,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党的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政治路线,都鲜明地反映了中国改革中的实践理性。由于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成功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自发性与自觉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矛盾,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创造出了有效的实现形式。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证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实践、统一的领导与自发的变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就是实现这种统一的具体实践。
4.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否认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的是能充分履行其经济和社会职能的强政府,而不是无所作为的弱政府和小政府。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还具有以下一些特殊的理由:(1)公有制的广泛存在要求政府有效行使所有权的职能,否则各个独立的公共企业就会自发地蜕化为集团所有制和私有制,导致严重的社会腐败、不公平和低效率。(2)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将长期处在市场欠发达状态,市场失灵的范围和规模要比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大得多,这客观上要求政府的广泛调节。(3)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巨大国内需求而又缺乏国际竞争优势的不发达国家,缺乏必要的保护和强有力的协调,将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4)在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矛盾和冲突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社会的稳定无法得到保证。
七、渐进式改革面临的矛盾与选择
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上推进市场化,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本质,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既有内在的统一性,又存在着根本的差别。渐进式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以及集权与分权、局部与整体、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等方面的矛盾如何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框架中得到有效协调的问题,对于渐进式改革始终是一个挑战。能否通过对宪法制度不断进行的边际调整,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与市场经济之间形成一种稳定、持续、动态的合理关系,避免在它们之间产生不可解决的严重冲突和无法化解的累积性矛盾,是渐进式改革能否持续推进的基本条件。正确地协调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对于改革的持续推进具有关键性意义。
1.双重体制的摩擦与协调。双重体制的长期化是渐进式改革的必然产物。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完全取消双重体制问题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把双重体制的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并通过双轨制,使新体制的部分尽快迅速成长起来,尽快实现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目标。最重要的是需要正确处理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关系。
2.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是决定中国渐进式改革成败的关键。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联姻的关键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改革应当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改革模式。国有大企业主要实行股份制或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股份化、公司化、法人化是国有大企业改革的主导性思路。国有中小企业则应当放开放活。
3.渐进式改革的悖论与解决途径。渐进式改革悖论的存在主要是特殊的政治结构引起的,因而解开渐进式改革悖论的根本出路需要从政治体制中来加以寻找。渐进式改革能否持续下去,不仅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社会条件,而且要取决于领导和组织者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政治结构的角度看,渐进式改革得以成功至少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党和政府具有自上而下推进改革的必要的权威和能力。(2)党和政府的政策与生产力发展和改革的目标协调一致。(3)党和政府对于自身内部出现的腐败行为和各种局部利益冲动具有抑制能力。(4)实行一条温和、渐进、开明的变革路线,有效协调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5)采取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保证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4.二元结构与市场经济。二元结构仍然是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对中国改革的推进形成了多方面的约束。只能解决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体化问题,才能使中国渐进式改革获得最终成功。无论过分损害城市居民的利益还是过分损害农村居民的利益,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对立,加剧城乡和工农之间的矛盾,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给改革、发展和稳定形成巨大威胁。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寻求利益的平衡点,实现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协调发展,在相对稳定、平衡的条件下,稳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5.开放与自主的平衡。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是机遇,更是挑战。当今世界的全球化从制度上看,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支配着全球化的性质、方向、进程及主要游戏规则,因此,它不可避
免地打上了资本主义深深的烙印。由于减弱了主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加广泛和充分表现: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经济的不平衡以及世界广大地区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发展;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因此,中国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处理好对外开放、全球化与国家自主发展的关系。实现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第三部分 作 业 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经济制度是:A.国家为管理经济制定的法律、法规
B.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C.企业制度和国家经济管理制度的总和
D.社会的生产方式、经济法规的总称
(2)经济体制是:A.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C.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运行方式
D.经济组织的具体形式
(3)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之一是:A.信息结构以横向传递为主
B.信息结构以纵向传递为主
C.通过指导性计划配置资源
D.实行间接宏观调控
(4)我国的渐进式改革实质上是:A.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
B.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的市场化改革
C.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D.上层建筑的根本性变革
(5)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采取的是:A.激进式改革道路
B.渐进式改革道路
C.先渐进后激进的改革道路D.先激进后渐进的改革道路
(6)市场经济:A.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B.是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商品竞争
C.是以垄断竞争为特征的商品经济
D.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形式
(7)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决策主要是指:A.储蓄形式选择的决策
B.涉及经济总量的决策
C.投入与产出的选择
D.消费品的选择
(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一个“大市场、小政府”的市场经济体制
(9)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A.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改革
B.根本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改革
C.根本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改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创新
(10)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在于:A.市场化的方式不同
B.市场化的程度不同
C.市场体系的构成不同
D.改革的性质和目标不同
2.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社会经济活动的决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战略决策
B.宏观经济决策
C.生产者决策
D.个人或家庭决策
(2)市场经济体制结构的一般特点是:A.以分散决策为基础B.通过价格体系进行信息传递
C.动力源自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和竞争
D.同生产要素的分配紧密联系在一起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特殊的规定性,表现在: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C.国家能够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D.通过价格体系横向传递信息
(4)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包括两项基本内容:A.寻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最优实现形式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C.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建立间接宏观调控体系
(5)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有:A.决策权高度集中
B.信息结构以纵向传递为主
C.通过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
D.经济调控方式以直接调控为主。
(6)市场经济的动力主要来自:A.经济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B.行政性强
C.市场竞争形成的压力
D.政府的宏观调控
(7)传统财税体制把不同性质的经济关系混为一体,表现在:A.把公共财政与所有权财政混为一体
B.把中央财政收支与地方财政收支混为一体
C.把宏观收收入调节与微观收入分配混为一体
D.把国家财政收支与个人收支混为一体
(8)我国传统金融体制具有一体化、行政化的特点,表现在:A.银行依附于财政,缺乏应有的独立性B.金融管理与金融经营混为一体C.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混为一体D.单一间接金融,资金实行供给制
(9)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具有兼容性,中国改革的经验证明:A.商品关系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B.在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固定的、简单和机械式的对应关系
C.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和排斥的,需要共同发展
D.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
(1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协调推进以下方面的改革:A.建立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3.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市场经济是反映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属性的范畴。(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差别。(3)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没有本质区别。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的市场经济。
(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并不反映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7)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8)中国经济改革仅仅是我国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改革。
(9)公有制与市场机制之间不具有兼容性。
(10)“三个有利于” 原则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
4.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
(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2)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区别何在?
5.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
试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6.思考题(结合教材内容,书面阐述)
(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特点?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意义是什么?(4)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5)中国渐进式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第二单元 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与企业改革
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
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与企业改革包括:中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形式与结构,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架构,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等。
第二部分 学习重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含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包含两层涵义,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部结构,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外部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部结构是指每一种所有制的内部关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外部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通常我们所说的所有制结构,主要是指所有制的外部结构。
2.建国以来,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3.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由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状况和其他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一,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在我国,现代工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国家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还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不仅如此,生产力的发展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大生产和小生产、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劳动、现代化自动化设备和原始的生产工具同时并存。同这种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必然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第二,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过程的国际化、交换过程的国际化和资本运动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进一步卷入世界经济联系之中,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并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与公有制及其他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是同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和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相适应的,因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评价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生产力标准。不能用公有化程度、是否存在剥削、是否公平等评价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
4.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具有的基本特征。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现在所有制结构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等公有制经济形式,而且还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第二,出现了不同产权交融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第三,各种所有制内部经营模式多样化。第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既可以采取独资经营、合作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采取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托管经营等;既可以是单一式企业组织,也可以是集团式组织;既可以是同一行业、同一地区、同一所有制的企业组织,也可以是跨行业、跨
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组织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二、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公有制就其实质来说,是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下,任何人或集团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占有和支配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凡具有这种性质和特点的所有制,无论其具体形式如何,都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除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外,各种混合经济中的国家股份和集体股份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合作经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我国生产社会化发展存在多层次性。其次,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形式的多样性。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所有制都不可能孤立的发展,不同所有制必然会在相互竞争、相互开放中融合发展,这必然导致公有制自身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实际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各种混合经济都是不同所有制融合发展的结果。公有制必将在多种所有制的融合发展中获得更加多样化的实现形式。股份制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形式,而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可以成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
※
三、产权结构多元化
1.产权与产权结构。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它是法定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各项权能的总和。在经济学中,财产权一般分解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四项权能;而在法学中则多分解为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占有权是指对财产的实际拥有;使用权(经营权)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生产或其他方式使用财产的权利;收益权是指直接以财产的使用或通过财产转让而获取收益的权利;处置权(支配权)是指通过出租或出售把与财产有关的权利让渡给他人,从中取得收益的权利。产权是以财产为基础的若干权能的集合。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它是一种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社会性行为权利。所有权是产权权能的核心,它是由法律规定的主体(所有者)对于客体(财产)的最高的、排它性的独占权。产权所包含的各项权能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不仅如此,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权能还会发生转化。如所有权转化为股权;占有权转化为法人产权;支配权转化为经营权等等。将各项权能界定给各经济主体而形成的权能分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就称为产权结构。
2.产权结构改革——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主体多元化就是在界定产权的过程中,将产权的各项权能界定给不同的经济主体,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产权主体多元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就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而言,二是就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资者所有权而言,前者具有宏观意义,后者具有微观意义。产权主体多元化是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产权独立是通过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来实现的。法人财产制度赋予以法人地位,建立了有限责任制度,从而实现了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独立。由于法人财产权指向的是法人财产,不同于出资者的出资资产,因而法人财产权的独立有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产权独立化也是委托代理关系的结果,在股份制企业中由法人治理结构保证了产权独立化,同时保证了产权独立化不会造成严重的道德风险、机会主义行为。法人治理结构是以产权多元化为前提的,在此前提下才能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在股份制企业中,出资者享有出资者所有权,董事会享有法人财产权,经理层享有经营决策权,成为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容。出资者凭借出资者所有权对董事会进行监督,对企业经营拥有最终决策权。董事会凭借法人财产权对经理层进行监督,决定企业重大决策。经理层享有经营决策权,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
四、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是伴随着公司制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在这两种公司制企业中,企业作为法人组织依法享有法人所有权,出资者则以其出资额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实现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法人财产制度构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作为法人,具有同自然人一样的民事主体资格。法人财产权,虽然是由终极所有权派生的,但它具有与所有权一样的法律特征。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点。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第一是法人财产制度;第二是法人治理结构;第三是有限责任制度;第四是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制度。
五、国有企业改革战略
国有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之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应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改革战略。国有企业根据其所在领域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类。
在我国,非竞争性国有企业主要是这样两类国有企业,一类是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国有企业,一类是处于自然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这两类国有企业都不适应于迸行市场化改革或者说按照市场化标准进行改造,这是由两类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对于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国家必须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实行国有国营。对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除少部分实行国有国营外,大部分应按两权分离的模式进行改革。对自然垄断性企业的改革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引人竞争机制,其具体途径主要有;第一,可以采取将企业分割、分离的办法,增加竞争主体,以形成有效竞争。第二,允许业务相关的自然垄断企业相互进入,提高市场竞争程度。第三,地区间竞争。竞争性国有企业所在领域,主要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资源的配置。为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竞争性国有企业一般应改造成为规范化的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有两种主要组织形式,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对多数国有小企业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放活。
六、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
国有企业的改革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的关键是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所谓产权制度,就是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权制度之所以能够发挥这种功能,主要是因为:第一,确保交易界区明确。交换本质上是产权的交换。如果财产权利界定不清楚,就会模糊交易界区,不会有真正的市场及市场交易行为。第二,确保交易行为规范。现代产权制度一方面由于通过法律顾问等形式界定了产权的归属,使产权获得法律保护,另一方面界定了实际占有主体和对所拥有的财产界定了其明确的权限,这样就有助于制定公平而有效的交易规则,与此同时又能够有效的约束和规范行为人的交易行为。第三,有助于交易者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权利义务关系的明晰化和对称性,可以使行为人在行使产权时形成稳定的预期,使其根据预期收益最大化从事经济活动和交易行为。第四,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明晰化使得交易者谈判、交易的对象明确,交易费用因此而降低。第五,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排他性的产权的确立,使自由、公平的市场交易成为可能;产权的可分离性,可使人们根据情况选择不同权能组合方式,由不同主体行使不同权能,从而获得分工带来的好处;产权的可转让性,使得资源能够自由流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可见,现代产权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制度基础。
※
七、公司制企业的规范化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和要求,彻底改革传统的“工厂制”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公司制企业制度。公司制企业的规范化包括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委托代理关系规范化、上市制度规范化和产权约束机制规范化。
建立以法人治理为核心,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机构为基础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关键。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即“新三会” 是股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主体框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确立并逐步完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妥善处理“新三会” 与“老三会”之间的关系,在“新三会”的主体框架之下充分发挥“老三会”应起的积极作用,避免新、老三会的相互掣肘,削弱公司制企业的功能。
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委托——代理制度。在国有经济中,委托代理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增加了剩余索取者的人数,扩大了信息不对称,每一级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都可能在多级代理中被稀释和扭曲,结果导致代理成本增加,代理效率降低。而委托主体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在股份制企业中,作为委托主体的国有持股机构不仅不明确,而且委托人职责多分解在各个职能部门如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几经计委等。委托主体不明确,作为委托人的职责界限不清,自然会影响对代理人行为的监督和控制,进而增加代理成本,降低代理效率。因此,减少委托代理层次,明确委托主体,建立规范化的委托代理制度,是减少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我国股份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主要是个人股,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在其中流通。将国家股排斥于交易市场以外,显然违背了股份公司的股份均一原则和同股同利的原则,不符合股份公司发展的一般规范。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过程中,应对国家股人市解禁,按照国际惯例,将国家股和法人股一同人市交易,这是股份公司规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规范的公司制度下,股东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用“手”投票直接行使其股权约束,也可以在股票市场上通过用“脚”投票机制来间接行使股权约束。我国的股份制企业,无论是用手投票机制,还是用脚投票机制,都缺乏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权与所有权并行,造成行政权的“越位”。二是表现在剩余索取权具有不可转让性,使得政府难以运用退出权来保护国有产权。规范产权约束机制,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并在此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职责分开。
第三部分 作 业 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股份制是:A.一种私有制经济形式
B.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
C.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D.一种社会所有制形式
(2)企业法人财产权是:A、由股东行使
B.由企业法人行使
C.由股东和企业法人共同行使
D.由国家行使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A.国家所有制
B.公司制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现代企业制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财产制度使:A.出资者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合一
B.出资者的所有权和股权相分离
C.出资者的财产权与自然人的所有权相分离
D.出资者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
(5)评价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是:A.公有化程度
B.国有化程度
C.生产力标准
D.是否存在剥削
(6)公司治理结构中,公司的决策机构是:A.董事会
B.股东代表大会
C.监事会
D.经理阶层
(7)股东代表大会是公司制企业的:A.最高权力机构
B.决策机构
C.执行机构
D.监督机构
(8)我国经济中的私营经济是:A.以所有者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
B.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私有制经济
C.共同占有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形式D.共同占有和个人占有相结合的经济成分
(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A.股份制
B.公有制
C.混合所有制
D.私营经济
(10)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是:A.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B.公司决策机构C.公司执行机构
D.公司的监督机构
2.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包括:A.外资经济
B.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A.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股份有限公司
D.有限责任公司
(3)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C.外资经济D.股份制经济
(4)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是:A.法人财产制度
B.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有限责任制度
D.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5)公司制企业的规范化包括:A.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化B,委托一代理制的规范化
C.国家股规范上市
D.产权约束机制规范化
(6)现代产权制度的特点是:A.归属明确
B.权责明确
C.保护严格D.流转顺畅
(7)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具有的特点是: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出现了不同产权交融的混合所有制形式
C.各种所有制经济内部结构多样化D.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8)在我国,组成股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主体框架的是:A.职工代表大会B.股东大会
C.董事会
D.监事会
(9)法人所有权同样具有所有权的一般法律特征,主要表现在:A.法人所有权也遵循“一物无二主” 的原则
B.法人所有权同样具有排他性
C.法人财产权也是完整的财产权
D.企业作为法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支配企业的财产
(10)现代产权制度具有如下作用:A.确保交易界区明确
B.确保交易行为规范
C.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交易预期
D.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3.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公有制化程度的高低是判断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标准。
(2)股份制是私有制。
(3)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4)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6)法人所有权不具有所有权的一般法律特征。
(7)股东代表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8)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都实行有限责任制度。
(9)所有国有企业都应实行股份制改造。
(l0)国有企业应根据不同类型实行不同的改革模式。
4.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
(1)简述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2)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5.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
试述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
6.思考题(结合教村内容,书面阐述)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是怎样的?
(2)如何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如何认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4)非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模式是怎样的?
第三单元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国民储蓄投贸
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国民储蓄投资包括: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储蓄投资结构,居民储蓄,企业、政府储蓄与投资等。
第二部分 学习重点
一、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
传统体制下的个人收入制度是以国家为中心构建起来的,就其基本规定来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以社会的名义直接对个人进行分配;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首先要交由国家集中控制,国家在进行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后,直接对劳动者个人进行分配。二是收入分配过程不是通过微观主体间的相互等价交换,而是通过纵向的收入分配机制,通过国家确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渠道来实现的。三是在这种分配制度下,收入分配过程和收入调节过程被统一为一个过程,因此,国家确定的收入分配标准即为可支配收入分配的标准,劳动者个人按此标准取得的收入即为可支配收入。由此看来,传统的个人收入制度带有集中他统一性、单一性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关系和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单一的分配方式逐步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所取代,既有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收入分配方式,也有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收入分配方式;既有体现市场经济一般特性的分配方式,也有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收入分配方式。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一是按劳分配;二是按资分配;三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四是按资产分配;五是其他方式,如国家按公平原则进行的再分配等。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国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是同我国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相适应的。首先,我国所有制结构已由单一公有制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相应要求多种收入分配形式与之相适应。其次,市场化改革引入了市场化的收入分配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生产要素或市场化了的要素都有了自己的价格,因此与要素价格相联系的收入分配范畴和分配形式如利息、股息、租金以及作为劳动力价值等必然成为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形式。再次,经营方式或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同一所有制形式也具有了不同的收入分配形式,促进了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可见,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是我国生产条件和资源配置方式改变的必然结果。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是主体。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产品或收入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不仅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且还涉及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条件分配的这两方面决定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l)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的结合。从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分配来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其实质就是两个不同分配标准即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的结合。(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的结合。由于各种生产条件的分配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的分配联系在一起,因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要借助于价格机制来实现。因此按劳分配不可能是纯粹的,其实现过程和实现程度都或多或少地渗透着按要素分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方式能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有助于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结构。
三、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特点把收入分配总过程分为微观收入分配过 程和宏观收入调节过程,在微观层次上贯彻按效率的原则,在宏观层次上贯彻公平分配原则。
宏观层次的收入调节过程是建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基础上并独立于这一分配过程的再分配过程。为实现社会公平,需要在微观收入分配基础上进行宏观收入分配的调节。其调节的过程和机制是:利用所得税把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集中起来,作为收入保障基金的来源,再通过转移性支付和社会保障机制为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这样,所得税制度、转移性支付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就构成宏观收入调节制度的三大支柱。
四、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组成。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在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其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应对新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迫切需要。第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迫切需要。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障体系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就是要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保障”、“单位保障” 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企业除了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之外,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运行不能再依附于企业,社会保障也不再是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实现上述“三个化”。
4.改革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原有社会保障体系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存在着保障水平较低。社会保障面窄、保障内容不全、筹资渠道单
一、社会保障依附于企事业单位等问题。这种社会保障体系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使基本社会保障的标准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这是我们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首要原则。其次,要坚持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再次,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保障的标准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不同水平的社会保障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赖于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的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建立社会化的科学管理体制,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支付及运营的规范化、制度化。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指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保证社会保险基金保值
增值。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强化保险基金统筹部分征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积极推进省级统筹,条件具备时实行基本养老金基础部分全国统筹。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
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
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加 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廉租住房建设,规范和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五、储蓄投资结构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
1.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与储蓄结构。一国的储蓄结构是在一定国民收入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储蓄结构的变动直接受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动的影响。国民收入生产出来之后,要经过分配再分配最终形成企业、个人和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储蓄主体储蓄倾向一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个人或家庭之间分配的比例不同,储蓄结构也就不同,就是说储蓄倾向既定条件下,国民收入按何种比例在三者之间进行分配,直接决定储蓄结构。国民储蓄结构取决于:储蓄主体的储蓄倾向和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逐步放松了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直接控制,使国民收入的分配向微观方面倾斜。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动相适应,我国的储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储蓄大幅度上升,成为国民储蓄的主体。我国的储蓄结构由原来的政府储蓄为主转变为家庭和企业储蓄为主。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与储蓄形式结构(即不同储蓄形式的构成)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实际上,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决定储蓄形式结构的一个基础性因素。
2.储蓄结构与投资结构。储蓄结构反映不同所有者能够支配的可用于投资的资源的比例关系,它制约着投资结构。在传统体制下,政府的储蓄决策和投资决策是同时进行的,政府可以直接决定投资的部门结构和产业结构。随着储蓄结构的调整,以政
府为主的储蓄结构转变为以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为主的储蓄结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储蓄主体多元化导致投资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在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的情况下,政府并不能直接决定投资的部门结构和产业结构,投资的部门结构和产业结构会由于储蓄主体多元化迸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而发生很大变化。这首先是因为其他投资主体有着不同于政府偏好的投资领域。第二是因为在储蓄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一个有效率的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体系对于组织和动员储蓄,促进投资结构的合理化是必不可免的。第三,不同储蓄者支配储蓄的方式不一样,进而对投资结构形成的影响不一样。由于这些方面的差异,要实现投资结构的合理化,必须建立起合理的储蓄结构。
※
六、居民储蓄
1.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1)基本生活消费与收入。在一定国家,一定时期,必要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是一定的。这种必要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是决定人们储蓄的一个重要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要生活资料平均范围即基本生活消费的平均范围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储蓄比例的变动。必要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一旦确定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因为它取决于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由于必要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在一定时期收入增长愈快,储蓄增长率就越高。(2)家庭储蓄与利率。理论上讲,利率不仅具有替代效应,而且具有收入效应,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的对比关系。实际上在我国,利率变动对家庭储蓄行为影响大小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家庭基本生活消费平均范围或必要生活资料平均范围的大小。(3)家庭储蓄与价格。价格可以从多方面影响家庭储蓄。价格变动不仅影响实际收入,具有收入效应,而且会影响家庭消费品支出,产生支出效应。
2.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居民储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储蓄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并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的重要经济变量。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1)收入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为居民储蓄的增长提供了基础。(2)我国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由于高收入者储蓄倾向高于低收入者的储蓄倾向,所以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强化了居民储蓄倾向。(3)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增加了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强化了人们的预防性动机,人们通过增加储蓄以预防未来收入的减少和支出的增加。(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特别是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未来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家庭为子女和后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进行储蓄。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我国人民有节俭的传统、收入水平提高后获利动机增强和我国资产多样化发展等,也促使城乡居民进行储蓄积累。
※
七、企业、政府储蓄与投资的变动
1.企业储蓄投资的变动。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融投资体制的改革,企业逐渐成为储蓄和投资主体。尽管企业储蓄有了很大增长,企业储蓄与企业资本形成之间的差额依然呈扩大之势。企业储蓄与企业资本形成差额的扩大,表明企业投资中来自企业自身储蓄的部分较小,而更多地依赖外部融资,主要是银行的贷款。企业储蓄与投资差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的:一是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较小,企业税赋多重;二是企业储蓄的动机较弱。企业储蓄与投资差额的扩大意味着企业愈来愈依赖于外部融资,由于外部融资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因而导致我国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这自然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政府储蓄与投资及变动的特点。决定政府储蓄的因素:政府储蓄既受制于收入增长情况,也受制于政府的支出结构。人们通常把政府的支出划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相应政府储蓄和投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期间政府储蓄投资变动具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政府储蓄与政府投资的变动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当政府储蓄减少时,政府投资也随之减少,如 20世纪70年代末 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政府储蓄增加,政府投资随之增加。这说明政府投资与政府储蓄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二,政府储蓄与投资差额不断扩大,在1979年政府储蓄与政府投资的差额为10亿元,到1999年这一差额扩大到﹣2632亿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政府消费支出增长过快,其增长速度远高于政府收入增长。第三,政府储蓄与投资差额扩大意味着政府投资中越来越大的部分依赖于赤字融资,因此政府储蓄与投资差额的扩大与政府财政赤字的增长是一致的。
第三部分
作 业 题
l.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总过程可以分为:A.按劳分配过程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过程
B.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和宏观收入调节过程
C.生产要素分配过程和收入调节过程D.价值的分配过程和实物分配过程
(2)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储蓄投资在社会总储蓄投资中的比重下降,主要原因是:A.财政赤字增加
B.国家税收减少
C.财政收人占国民收人的比重下降
D.货币供给增加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收入调节应贯彻:A.效率原则B.公平原则C.平均主义原则D.按劳分配原则
(4)在储蓄倾向一定的条件下,一国储蓄结构取决于:A.消费结构
B.投资结构C.金融结构D.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是: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与接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6)随着我国国民收人分配结构的改革,我国的储蓄主体结构也由政府储蓄为主转变为:A.政府和企业储蓄为主
B.家庭储蓄和政府储蓄为主
C.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为主
D.银行储蓄为主
(7)在我国多种收入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是:A.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公平原则分配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收人分配过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贯彻:A.公平原则
B.效率原则
C.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D.按劳分配原则
(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储蓄投资差额从总体上看,在:A.扩大B.缩小
C.不变
D.前期扩大,后期缩小
(l0)国民净储蓄是指:A.银行净增加的储蓄
B.国民收入用于消费后的余额
C.政府利用非市场手段强制削减消费增加的储蓄
D.人们自愿减少消费形成的储蓄
2.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指:A.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调节相结合 B.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 C.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相结合 D.按劳动创造的价值分配与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分配相结合(2)国民储蓄结构取决于:A.储蓄主体的储蓄倾向
B.货币发行量 C.消费结构
D.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
(3)国内总储蓄的构成包括:A.政府储蓄
B.个人或家庭储蓄
C.银行储蓄
D.企业储蓄
(4)传统体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具有的特点有:A.集中性
B.统一性
C.单一性
D.多样性
(5)社会保障制度一般构成包括: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6)宏观收入调节主要是通过下述哪些机制实现的:A.所得税制
B.转移性支付制度
C.收入保障制度
D.市场机制
(7)现阶段我国多种收入分配方式主要有;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D.国家按公平原则进行的再分配
(8)企业储蓄能力取决于:A.企业利润及其在积累和消费之间分配的比例B.折旧基金的提取和使用
C.银行储蓄
D.个人收入
(9)政府储蓄取决于:A.国债规模
B.政府收入
C.政府支出结构D.货币发行量
(l0)储蓄的形式结构主要取决于:A.人们的收入水平
B.储蓄与投资决策分离的程度
C.银行的规模
D.消费结构
3.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2)接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接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分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
(4)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5)国家在进行宏观收入调节过程中要贯彻公平原则。
(6)国民储蓄等于国民收入减去政府收入。
(7)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决定储蓄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都实现了多元化。
(9)政府储蓄既受制于政府收入增长状况,也受制于政府的支出结构。
(l0)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必须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中同时贯彻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
4.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
(1)简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基本目标。
(2)政府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5.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
试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6.思考题(结合教材内容,书面阐述)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
(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收入分配有何特点?
第四单元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与金融结构和宏观经济中的
财政与财政赤字
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与金融结构和宏观经济中的财政与财政赤字内容包括: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转换,金融结构: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多种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间接融资,我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转轨中的财政体制,我国的税收与税收结构,财政赤字及其经济影响,我国的国债及其经济效应等。
第二部分
学习重点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转变及意义
储蓄——投资的转化机制就是投资主体借助于一定融资渠道和货币及非货币形式的融资工具进行资金筹集进而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储蓄——投资的转化机制也称为融资机制。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是由经济体制结构决定的。我国传统体制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具有如下特点:(1)储蓄资金纵向转移;
(二)融资渠道以财政为主;(3)资金配置由政府导向;(4)资金分配上的无偿性和非竞争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发生了转变。主要表现在:(1)由纵向融资为主变为横向融资为主;(2)融资渠道由财政主导型变为金融主导型;(3)资金配置由政府导向变为市场导向;(4)储蓄——投资渠道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转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这种转变极大地扩展了融资空间,使政府和企业可以根据其资金的需求选择资金来源,弥补资金积累的不足;(2)融资渠道的扩展和融资市场的形成,实现了资金的竞争性分配和社会范围内的流动、重组,有助于促进资金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3)市场化融资机制的形成和融资工具的多样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投资者有效利用面临的有利投资机会,而且拓宽了储蓄者储蓄投放的领域,有利于储蓄的增长,有利于形成适当的资产结构,促进金融的稳定;(4)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的产权结构和约束机制同企业资金来源有直接关系,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改变,使企业筹资方式多样化,这自然会引起企业产权结构进而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变,同时融资的市场化发展使企业的经济活动直接受市场约束,企业经营机制会由于治理结构和市场约束而发生转变
二、金融结构: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
随着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转换,我国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起来,证券市场建立之后不断扩容,使得储蓄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转移到投资领域,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并行。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间接融资的特点在于:(1)间接融资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沟通资金供求双方的联系,通过其资产的转换使得资金得以集中配置。(2)金融中介机构能够吸收不同储蓄者的储蓄,能够为不同投资者提供金融服务,因而能够通过大规模融资活动取得规模经济之利,降低融资成本,特别是相对于中小投资者的融资活动而言,金融中介的融资更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3)金融中介机构由于能够集中大量资金,并将其投放于不同的资产形式上,从而能够减低风险;同时金融中介机构能够通过资产转换业务转换和降低金融风险。(4)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不必等待储蓄的转移就能沟通储蓄、投资的联系,因而有助于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使投资者有效地利用面临的投资机会。间接融资的特点,也是间接融资的优势之所在。间接融资也存在一些弱点或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中介机构创造的间接金融资产,其流动性和收益性,对储蓄者来说往往二者不可兼得。第二,间接融资中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负债,这就决定了它为资金需求者提供的资金有一定的期限限制,特别是银行提供的主要是短期资金来源,往往不能满足企业长期投资资金的需要,造成了对投资的限制。第三,间接融资中,资金需求者没有权利选择资金期限结构,而且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会造成中介机构对企业经营自主性的限制。第四,间接金融市场上储蓄者对投资者没有直接的约束,这种约束是通过委托银行等金融中介来实施的,因此既存在最终借款者的道德风险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金融监管,最终资金供给者的利益往往难以得到保证。
直接融资的特点在于:(1)直接融资是借助于发行直接证券进行的,直接证券在存在二级市场的情况下能够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为那些既追求高收益目标、又追求流动性目标的储蓄者或资金盈余单位提供了储蓄投放的形式和场所。(2)直接融资通过市场沟通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资金联系,使得投资者能够根据其资金需求的期限结构进行资金的筹集,特别是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长期资金来源;也使得储蓄者或资金供给者直接选择投资者和投资对象。这种双向的直接选择与间接融资相比委托代理层次少,因而代理成本可能因此而减少。(3)直接融资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不再通过金融中介沟通而进行直接资金交易,这不仅减少了委托——代理环节,而且把供求双方直接置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之下,使他们能够按竞价的方式进行资金交易,促使资金转移到出价最高的赤宇单位。同时,证券融资时,需向其
投资者公开其信息,并接受信用评级机构的资信评级,从而把企业置于社会监督和法律约束之下,在此情况下,只有那些效益好、资信高的企业才可能在证券市场上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并在社会监督、评估之下把资金配置到有效的投资领域。当然,直接融资也有其弱点或局限性,这表现在:第一,直接融资要求储蓄者或资金盈余单位必须对投资者或赤字单位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因此需要有专门的知识和对投资者或赤字单位的财务状况、发展前景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这对于那些没有专门知识的人来说会造成限制。第二,对于筹资者来说,如果筹资数量有限,其筹资成本就会很高,甚至于高到其不得不放弃直接融资的程度。第三,对资金供给者来说,如果其资金量较小,就难以通过资产多样化分散风险,证券市场固有的高风险使得部分资金难以入市。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社会储蓄——投资过程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合理的融资结构,应使二者并行发展,使之能够在功能上互补,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增长和协调。因此,应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发展直接融资。
※
三、我国融资结构的变革
※一国的融资结构受制于一定体制下的储蓄结构和投资结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 国储蓄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调整,我国金融机构趋于多元化,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应运而生,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步拓宽,融资结构不断改善,直接融资获得了较快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企业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规模越来越大,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发展,不仅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了企业的资本结构,而且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因为,证券市场上的股权融资一方面会引起企业产权结构的相应变革,另一方面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资金供求双方都直接置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之下,同时直接融资要求企业内容公开,并接受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从而受到社会和法律的约束。所以,直接融资的发展有助于强化企业约束机制,促进经营机制的转变。
※尽管我国直接融资得到了一定发展,融资结构也有了一定改善,但还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无论与发达国家比,还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比,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的比重都偏低。不仅如此,而且我国的企业融资过分依赖外源融资,企业内源融资所占比重过低。由于企业外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 资又过分依赖银行贷款,必然造成企业高负债率,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加重了企业的债务负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金融风险。
※ 现阶段企业直接融资发展还受到种种限制,融资结构的合理化还存在一些障碍。首先是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其次,我国信用制度不健全,融资市场不规范。第三,证券市场结构失调。第四,管理体制的制约。此外,我国金融工具品种少、结构相对简单,金融手段创新不足,国内金融市场提供的融资工具相对少,致使企业不得不依靠传统的贷款渠道,影响了直接融资的发展。我国的融资结构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就其调整和改革的基本方向来看,那就是增加企业内源融资,发展直接融资,提高内源 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比重,以促进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调整,降低融资成本和金融风险,提高融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四、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
为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把国家商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必须把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在我国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是通过组建政策性银行来实现的。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一方面割断了政策性信贷与基础货币之间的联系,使人民银行掌握了调控基础货币的主动权,从而有助于促进入民银行职能的转变,强化了其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另一方面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解决了国家专业银行一身兼二任带来的问题,为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行业银行创造了条件。同时政策性银行的建立,有助于国家利用政策性金融实施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确保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得以贯彻落实。
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在此基础上把国家专业银行变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难点。加快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首先必须加快处理银行不良贷款,改善银行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其次,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的决策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要完善监事会。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及其监督下的行长负责制,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贷款担保抵押制度、信贷资产质量责任制度和内部稽核与检查制度。再次,增加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
五、发展多种金融机构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无论是银行还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具有动员社会闲置资金并将之转移到投资领域的功能,它们通过间接金融资产的创造,满足社会金融资产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刺激金融资产需求的增长进而刺激储蓄率和投资率的提高;同时使得储蓄资金能够按照预期收益率产生的投资机会有序化进行分配,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机构获得了大发展,实现了金融机构的多样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
六、我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短期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市场。它通过短期金融工具把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联系起来,一方面满足资金需求者的短期资金需要,另一方面为短期资金的提供者提供了盈利的机会,同时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操作手段。我国的货币市场由多个子市场所构成,其中主要包括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等。
资本市场是进行长期金融工具(一年期以上)交易的金融市场,股票市场构成资本市场的核心。我国的股票市场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我国股票市场还很不成熟,很不规范。为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进一步规范股票的发行和上市,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对股市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会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创造条件逐步统一法人股与个人股市场、A股与B股市场,提高股市运作的规范化程度。
七、我国财政体制变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财税体制进行了改革,这种改革经历了从承包制到分税制、由差别税制到统一税制、从单式预算到复式预算的转变。
1.从承包制到分税制。我国改革之初,就对财政体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制改革尝试。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关系,我国财政体制的承包制改革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85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的体制。第二阶段(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把预算收入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和中央地方共享收入三大类;中央和地方预算收支的划分,基本上与“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相同。第三阶段(1988—1994年)实行“地方包干”体制。承包制存在很多弊端,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此,1994年的财税改革以分税制取代了财政承包制。分税制就是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为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制。根据分税制,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机关运转必需的经费支出,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按税种划分中央税收与地方税收,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与地方经济、事业发展关系密切,适宜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
2.由差别税制到统一税制。我国原来税收具有差别税制的特点,从所得税制来看,它是按照经济成分来设置的,不同经济成分具有不同的税制,国内与国外两套税制并行。从流转税看;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三税并立,互不交叉,其普遍调节的职能与特殊调节的职能相混淆。这种按经济成分设置税制、对内与对外两套税制的差别税制显然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需要统一税制。统一税制的改革始于1994年。统一税制的核心问题是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的原则,推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实行适应于不同所有制、不同组织形式、不同经营方式的统一的所得税制度和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流转税方面,经过改革形成了消费税。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分两步统一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所得税。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把原来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统一起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统一征收个人所得税。
3.由单式预算到复式预算。单式预算制编制方法比较简单,可以一目了然地反映国家收支的全貌,但它很大的缺陷就是把经常性收支和建设性收支这两种不同的收支关系混在一起。1994年的改革把单式预算改为复式预算,即在预算内,将全部财政收入与支出按不同的经济性质,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预算编制顺序是先经常性预算,后建设性预算。经常性预算坚持收支胸,并有一定节余转入建设性预算;建设性预算坚持量力而行,如有差额,可通过发行国债和借款来弥补。
八、我国现行税收结构及特点
1994年后实行的新税制中,税种大体包括五个类别,即:(1)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对国民收入分配发挥调节作用的流转税类;(2)对生产经营者和个人的纯收入进行调节的所得税类。(3)对资源级差收益进行调节的资源税类;(4)对财产和行为发挥调节作用的财产税与行为税;(5)对特定对象发挥调节作用的目的税类。我国现阶段税收结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双重主体税,这双重主体税是所得税和流转税。
除主体税外,我国其他税种还有以下几种:门)资源税是对开采、使用某些资源获得收益所征收的税种。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包括所有矿产资源,征税品目有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2)对财产征税的主要有房产税、车船使用税、遗产税、继承税等,这些税种有的已开征有的还在酝酿,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人们私有财产的增加,对财产课税的问题必然日渐重要,这也是调节人们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3)对某种行为征税的主要有印花税、屠宰税和筵席税等。其他特定目的征税的还有固定资产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所有这些税种的设置总体上都是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规范相关经济行为,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此外,我国税种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农业税和关税。
九、我国财政赤字与国债问题
1.财政赤字的形成。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财政赤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背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控制着国民收入的绝大部分,相应承担着主要的社会支出项目,在那种条件下一般实行财政赤字没有多大意义。而改革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我们调整和改革了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降低了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增加了企业和居民收入的份额,另一方面国家承担的社会支出项目一直到90年代中期基本没有减少,国家承担的投资项目有增无减,特别是对重要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投资,同时还要承担经济结构调整的费用支出和本应随收入份额较少而较少的一些社会支出项目,这样政府必然面临严重的入不敷出的局面。因此在这期间不可避免地发生财政赤字。这时期的财政赤字与其说是政府有意识实行的,不如说是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时期不得已而采取的支持改革和发展的措施。我国近些年来的财政赤字增加与之前财政赤字增加有所不同,它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面临通货紧缩、经济增长趋缓的压力,为缓解通货紧缩,促进有效需求的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增加了对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投资的力度,这自然需要赤字融资的支持。可见,我国财政赤字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脱离这种背景和原因,就难以对之作
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我国的国债及其经济效应。作为筹资手段和调节工具,国债与税收不同。税收是强制的、无偿的,国家收税是利用政权力量无偿向社会收取一定资金,无须向纳税人支付什么,已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国债则是国家向企业或居民借债,是企业与居民自愿把属于自己的资金让渡给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到期不但要还本金,还要支付一定的国债利息。从社会资金积累的角度看,发行国债增加了社会储蓄——投资渠道,有助于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资金积累。评价国债的经济效应不仅要看购买国债的资金来源,而且更重要的要看国债资金的使用及其效果。我国近些年来发行国债,对经济增长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了积极的作用。发行国债也有一定限度。国债的发行要考虑限制条件。一是考虑购买者的购买能力;二是偿还能力,发行国债要量力而行;三是考虑纳税人的负担;四是考虑挤出效应。国家债务规模一般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历年累计债务的总规模;第二,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第三,当年到期需要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衡量一国债务规模的指标通常有:国债余额占GDP的比率即国债负担率,该指标衡量一国国民经济的债务承受能力;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率,该指标可以衡量居民应债能力;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比率,该指标衡量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该指标衡量国债依存度。从这些指标看,我国国债负担率和居民应债能力指标较低,而国债依存度指标和政府偿债率指标偏高。
第三部分
作 业 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是由:A.产业结构决定的B.国家预算决定的C.经济体制结构决定的 D.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2)我国现阶段国家预算编制方法是实行:A.单式预算
B复式预算
C.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相结合 D.分级包干
(3)在传统体制下,国家从农业获得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是:A.向农民征税
B.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C.银行储蓄
D.国家信用
(4)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是通过:A.组建政策性银行来实现的 B.发展多种金融机构来实现的C.中央银行代理政策性金融业务来实现的D.组建跨区域商业银行来实现的(5)我国实行的增值税是:A.消费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生产型增值税
D.既有生产型增值税,也有消费型增值税
(6)政策性银行区别于商业性银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A.资本金来源于财政
B.不能赢利
C.不以盈利为目标
D.不能办理贷款
(7)中国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都是:A.商业性银行
B.非银行金融机构
C.政策性银行
D.代理国库的银行
(8)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A.政策性银行
B.商业性银行
C.中央银行
D.银行监管机构
(9)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征收的税属于:A.所得税B.资源税C.财产税D.流转税
(10)对利息征税,是属于:A.财产税
B.增值税
C.行为税
D.所得税
2.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l)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转变主要表现在:A.纵向融资为主转变为横向融资为主
B.财政主导型转变为金融主导型
C.政府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
D.储蓄与投资渠道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
(2)传统体制下,储蓄——投资的转化机制的主要特点是:A.储蓄资金纵向转移B.融资渠道以财政为主导
C.资金配置以政府为导向
D.资金分配上的无偿和非竞争性
(3)融资结构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储蓄结构
B.消费结构
C.投资结构
D.产业结构
(4)我国现行税收结构中的主体税是:A.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资源税
(5)我国现阶段流转税主要包括:A.企业所得税
B.增值税
C.消费税D.营业税
(6)我国金融机构包括:A.股份公司
B.银行
C.非银行金融机构
D.邮政系统
(7)我国的货币市场主要包括:A.拆借市场
B.回购市场
C.债券市场D.票据市场
(8)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A.保险公司B.证券公司C.信托投资公司
D.金融租赁公司和财务公司
(9)衡量一国债务规模的指标通常包括:A.国债负担率指标
B.居民应债能力指标C.政府偿还债务能力指标
D.国债依存度
(l0)所得税体系包括:A.消费税
B.企业所得税
C.营业税
D.个人所得税
3.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直接融资优于间接融资。
(2)一国的融资结构受制于一定体制下的储蓄结构和投资结构。
(3)在我国现阶段的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
(4)中国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都是政策性银行。
(5)我国的货币市场主要是由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构成的。
(6)我国现阶段实行复式预算制。
(7)流转税包括增值税、资源税和财产税。
(8)国债资金可用于经济建设,所以国债规模越大越好。
(9)国债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l0)财政赤字只能导致通货膨胀。
4、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
(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赤字形成的主要原因。
(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变革表现在哪些方面?
5.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
试论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转换及其意义。
6.讨论题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为什么不能相互替代?
7.思考题(结合教村内容,书面阐述)
(1)为什么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要共同发展?(2)为什么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3)为什么要发展多种金融机构?
(4)我国现阶段税收结构有何特点?(5)如何看待我国的国债问题?
第五单元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产业结构、产业政策
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
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及其影响,通货膨胀成因,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治理,※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和产业政策等。
第二部分
学习重点
一、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及其影响
1、通货膨胀的一般情况。通货膨胀一般是指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而引起的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经济现象。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共发生过四次较高程度的通货膨胀。其中两次在改革开放前,它们是:发生在建国初期的第一次通货膨胀,和1959——1961年的第二次高通货膨胀。从1978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至今,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共发生了二次,第一次是1988—1989年的通货膨胀,第二次则是1993——1997年上半年的通货膨胀。
2.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多种类型交织在一起的,其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可以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1)粗型增长方式与通货膨胀。由于粗放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要素的投入量来实现经济增长,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引发通货膨胀:粗放式增长导致投资冲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粗放式增长加重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供给短缺问题更为严重,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粗放式的高增长引起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导致通货膨胀。(2)体制性原因。投资体制、企业体制和金融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完善是其中主要的方面,特别是投资体制的弊端更易于引发通货膨胀。我国投资体制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投资主体是政府官员,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投资风险由国家承担,投资效益主要归地方和企业。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有扩大投资规模的内在冲动,使投资规模一再失控。体制转轨可能在两方面产生通货膨胀:其一,在体制转换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与矛盾,经济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无序、非规范
甚至不合法的现象,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扩张,容易产生信贷扩张和货币发行过量,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其二,体制转换本身也会带来通货膨胀。这是因为,价格改革主要是价格的逐步放开,以及基础产业产品、农产品向合理价格的回归,都会使价格上涨,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税制改革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使产品价格提高。(3)结构性原因。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在总量发生变化的同时,经济结构也会相应有所改变,结构性因素是引发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这里的结构性因素包括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4)货币供给机制的缺陷。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它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密切相关。任何一种类型的通
货膨胀,如果没有货币供给的支持都不可能得以维持。当货币供给量增长过快时,引起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造成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引起货币供给过快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货币控制机制存在缺陷,如我国的中央银行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等。
3.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l)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要使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必须具备两个前提:第一,有效需求不足;第二,生产要素的供给具有较大弹性。我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此时的通货膨胀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其次,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机能,依赖于一个完善的市场,而我国的当时的市场不仅残缺不全而且受到扭曲。残缺的市场功能会阻碍通货膨胀对供给刺激效应的展开,使得刺激机制各个环节的机能传递逐级弱化;扭曲市场所产生的虚假信息还可能误导投资,造成经济的盲目扩张和结构性失衡,并最终导致经济混乱和动荡。另外,由于我国经济长期的速度目标惯性和市场功能的残缺,致使资源配置效率很低,形成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经营模式。通货膨胀会强化粗放经营模式,给今后的经济增长造成越来越大的困难,甚至失去后劲。(2)对就业和居民收入的影响。在我国就业对通货膨胀缺乏弹性,这是因为在生产能力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而劳动力又绝对过剩的情况下,追求充分就业目标的结果只能是:在缺乏就业选择、流动机制的同时,又形成一支庞大的在职失业大军。它不仅阻断了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使通货膨胀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来减少失业的机制几乎完全失去作用。而且,用通货膨胀换取的在职失业越多,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越低,工资支出却无法减少,从而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越大。因此,通货膨胀与失业在中国是正相关关系。同时由于经济效益的低下、市场的残缺和超前消费的压力,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没有自发的、内在的制约关系,只能服从于其他多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目标,其结果是形成通货膨胀与工资大幅度增长、劳动生产率严重滞后并存的局面,造成工资、通货膨胀的轮番上涨。高通货膨胀还意味着对居民手持现金和储蓄存款的同比例的无形扣除,在收入不增加或收入上涨低于物价上涨时,导致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下降,从而影响社会公平与稳定。(3)对储蓄和利率的影响。在我国,虽然储蓄动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收益动机对储蓄的影响相对弱化,形成在通货膨胀率上升或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储蓄仍能保持一定增长,表明居民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承受能力作为一种综合心理反应,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有临界点的。一旦通货膨胀率超过这个临界点,储蓄不仅不会增加,而且原有的储蓄也会纷纷出笼,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冲击市场,并迅速加剧通货膨胀。高利率也难以使通货膨胀率下降,有时还会反过来加剧通货膨胀,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从我国的情况看,通货膨胀还有其他方面的消极作用。这包括:第一,通货膨胀扰乱价格信号。第二,通货膨胀对国家财政的负面影响。第三,通货膨胀还会导致人民币贬值。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进口量增加,容易导致外贸逆差,加重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它还会使国家财政状况恶化,增加财政赤字,对货币净投放额的调控会更加困难。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主要是要做好控制总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两方面工作。为有效控制总需求:第一,建立起控制低效和无效投资的约束机制。从我国以往需求膨胀的情况看,投资需求的过快增长源于预算软约束造成的投资冲动,而投资需求增长过快的背后是效率低下的甚至是没有任何效益的投资项目。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建立起投资的约束机制,避免低效和无效投资的形成。第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形成积累和消费的均衡机,制,改变企业分配向个人倾斜的局面,以避免由此引起的消费过快增长。同时,还要消除收入攀比机制,使职工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的提高相适应,减少工资等成本上升、消费膨胀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第三,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使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防止经济在低水平扩张所带来的对生产资料的巨额需求,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消解通货膨胀压力。第四,合理引导消费,促进高收入者的消费向长期消
费转化。政府应适时、适度地采取必要措施,引导人们对物价的心理预期,从而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为增加和改善有效供给:第一,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增加有效供给;第二,大力发展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产品特别是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建立健全货币供给机制,使中央银行能够执行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以保证货币供应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避免由于货币的超经济发行带来的通货膨胀。
三、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通货紧缩及其影响
1.通货紧缩及主要表现。通货紧缩一般是指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我国在从1997年10月份开始出现了持续几年的通货紧缩。主要表现在:(1)物价水平持续下降;(2)货币供给量和流通速度下降;(3)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2.通货紧缩的主要影响。通货紧缩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1)抑制了社会有效需求;
(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也使企业改革面临更加严酷的外部环境;(3)提高了金融中介成本。
3.通货紧缩的成因。我国通货紧缩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严重的供给相对过剩是造成通货紧缩的首要原因。固定资产投资超前于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造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第二,最终需求不足。最终需求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最终需求不足的原因可以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来寻找。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分配差距加大、消费预期的变化、产品供给的缺陷等。在消费需求不足的同时,投资需求的增长受到抑制。第三,制度和政策性因素。制度因素导致通货紧缩大致包括这样几方面:(1)投资机制不合理造成经济的周期波动,转化为通货紧缩。(2)长期紧缩性的经济政策是这次通货紧缩的诱因。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
治理通货紧缩的关键是在改善供给的同时,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并解决引发通货紧缩的制度障碍。
1.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提高财政政策的效果:(1)扩大教育投资,促进教育产业化,是扩大内需、治理通货紧缩的最现实合理的途径;(2)在保持税收收入总量增长的前提下,利用税收手段调节企业行为。如对吸收较多劳动力就业的企业、明显增加经济供给的企业、新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产品出口多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可以提高这些企业的积累能力,从而更好地拉动投资增长、就业增长和收入增长,抑制通货紧缩。
2.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使货币政策在遏制通货紧缩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1)保持、引导货币供应量和银行贷款的适度增长,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2)通过政策法规,引导贷款流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3)积极进行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和手段,改善货币传导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增强金融企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能力,保持金融稳健运行;(4)处理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的关系、人民币利率与外币利率的关系。
3.建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收入分配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消费。(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居民形成良好的心理预期;(2)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和发育农村市场;(3)为刺激国内消费,摆脱通货紧缩,政府可以考虑用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方法,加快农村地区与生活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筑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建立自来水供应系统、广播电视接收等,把农村地区的需求潜力释放出来,这样既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又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
五、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1.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产业结构”最初这一概念既被用于表明某个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关系,又可以用于表述各个产业
间的关系结构,甚至用于表述产业的地区分布状况。现已被公认
为是专指产业间的关系结构,是指资源在产业之间配置的构成及其关联性,我国最常见的表述则是:所谓“产业结构”,是指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之诸产业及诸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着的关系的总和。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该国的需求结构,包括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结构、个人消费结构、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和投资结构等;第二,供给结构,主要包括该国劳动力和资本状况及其它们之间的相对价格、生产技术体系和自然资源禀赋;第三,进出口贸易结构。上述三个因素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共同决定该国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
2.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与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基本吻合,但也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1952年底算起,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53年至1980年,是产业结构向重工业倾斜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形成了重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第二阶段从1981年到1990年,为产业结构的均衡化演变时期;第三阶段指“八五”计划以后至今,是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变时期。
※
六、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
1.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我国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结构依然不够合理,产业整体素质较低,结构矛盾突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尽管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但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仍在逐步下降,农业增长对国民收入实际增长率的贡献近年来一直在10%以下,农业增长速度减慢,这些都说明农业基础脆弱,农业结构升级缓慢,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依旧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其次,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虽然高、增长速度也较快,但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比例不协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低。第三,一些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动,在质量、品种、性能等方面没有完全跟上市场的需要,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相适应,高技术产品少。第四,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底,工艺装备落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慢,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低,规模经济效益差,产业整体素质低。第五,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第一个层次——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仓储业等在内的流通部门和第三个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数量少、质量低。第六,从产业的地区分布看,结构趋同问题十分突出。
2.产业结构调整与高度化发展。(1)正确处理“升级”与“补短” 的关系。通过以“补短” 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得到进一步加强,争取比较彻底地解决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瓶颈”约束问题,为产业结构升级和高度化发展奠定稳定持久的支持后,政府投资的中心和重点应该转到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上来。(2)选准和扶植主导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主导产业是不同的,正确地选择并支持主导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前提。在产业经济学里有代表性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有三类。一是根据一国现存产业结构已经达到的高度和进一步演化的趋势,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二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性的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包括产业关联度标准,即选择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收入弹性标准,选择收入弹性高的产品和行业为主导产业,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国民收入;生产率上升率标准,生产率上升率是指某一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与其他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比率。第三是从改变现有产业结构的主要弊端而要求主导产业所必须具备的结构性功能来选择主导产业,它通常考虑的是增长后劲、短缺替代弹性、瓶颈约束效应等方面。参考上述产业经济学中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经济发展的条件与潜力,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考虑产业发展对社会资源的吸纳程度;第二,考虑产业发展与市场经济成熟的关联程度;第三,考虑产业发展对其他关联产业的支持程度;第四,考虑产业自身规模及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上述原则出发,可将以下产业列人主导产业,它们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产业(重点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传统产业改造、城镇居民住宅建设、环保业、装备制造业、农村需要的农业机械和消费品、海洋经济。(3)有重点地扶持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由于这些行业具有收入弹性大、附加价值高、生产率上升快等特点,它们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趋于上升。中国正处于由数量扩张向提高质量的转变的新阶段,为了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节约使用资源,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都要求我们有重点地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并加速其发展,以推进中国的产业技术进步。(4)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创新能否不断出现,产业结构能否有序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效率。制度效率源于制度创新过程,来源于特定制度和产业结构成长过程相互作用。前一过程积聚能量,后一过程释放效率。这取决于制度安排,包括规则、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市场组织形式。资源配置方式等。制度可以定义为经济参与者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和组织形式,可以被设计成对付不确定性和增加效用的手段。制度创新是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改革。要形成有利于创新、激励创新的组织形式和制度环境。消除制度方面的障碍,进行制度创新,需要逐渐弱化行政区划,打破地区分割和封锁,按经济区域和分工协作原则协调经济活动,以有利于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需要一套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从而为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和激励。
※
七、中国的产业政策
1.我国实行的产业政策。(l)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我国实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主要有:最初推出的促进轻纺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抑制“长线”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出口产业发展的政策。(2)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政策。针对我国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新产品新行业比重小的问题,政府于1980年开始实行支持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产业政策,主要包括:确定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确定技术改造的重点企业、行业和地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主进行技术开发活动;将技术改造状况和技术开发能力作为企业评判的重要指标。(3)结构升级和选择主导产业政策。20世纪80年代后,产业结构升级和主导产业选择问题成为产业政策的重点。制定结构升级政策的目的在于选择能够带动国民经济待续发展的行业和产品,用这些行业和产品的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4)产业组织政策。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是用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工业,限制某些行业中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高产业内部专业化程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合理的企业经济规模,是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目标。
2.我国产业政策绩效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产业政策实施多年取得的绩效主要有:()轻重工业比例得到适当调整;(2)基础产业“瓶颈”约束降低;(3)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于结构的改善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现行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第一,产业政策与计划分工不明确,内容上存在严重交叉;第二,产业政策过多注重近期目标,长期目标难以实现;第三,过多地依赖增量调整,存量调整力度差;第四,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规模慢,许多科技成果没有实现产业化,主导产业尚未形成;第五,对国际因素的影响重视不够。
3.完善我国产业政策的思路。第一,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第二,继续实行基础产业倾斜政策;第三,加强主导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第四,积极利用产业技术政策手段,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第五,合理确立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第六,借鉴他国经验,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机构的设立。
第三部分
作 业 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l)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是:A.轻工业主导型
B.重工业主导型C.农业主导型
D.农、轻、重协调型
(2)造成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是:A.出口增加
B.引进外资规模过大
C.供给相对过剩
D.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3)从地区分布看,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A.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过大
B.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
C.工业布局集中程度过高且不断上升
D.工业布局分散程度低且不断下降
(4)通货紧缩的一个突出表现是:A.失业减少
B.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
C.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D.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5)在治理通货紧缩中,我国中央银行采取了:A.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B.稳健的货币政策
C.提高准备金率的政策
D.适度减少货币供给量的政策
(6)在治理通货膨胀中,政府采取了:A.增加财政支出的政策
B.减少财政支出的政策
C.平衡财政收支的政策
D.增加财政节余的政策
(7)为控制通货膨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之一是:A.增加财政赤宇
B.提高利率
C.降低利率
D.降低准备金率
(8)从供给方面控制通货膨胀,措施之一是:A.控制投资增长
B.控制消费增长
C.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D.控制货币供给增长
(9)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A.减少居民的实际收入
B.引起人民币贬值
C.抑制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
D.促进了需求的增加
(10)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消极影响就是:A.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
B.扰乱了价格信号
C.提高了实际利率水平
D.减少了财政收入
2.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A.需求结构
B.供给结构
C.进出口贸易结构
D.企业结构
(2)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是:A.有效需求不足
B.货币需求大量增加
C.货币供给大量增加
D.生产要素的供给具有较大弹性
(3)通货紧缩造成的经济影响主要是:A.抑制了社会的有效需求
B.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C.提高了金融中介成本
D.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
(4)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是:
A.控制总需求
B.增加和改善供给
C.抓财政赤字
D.完善货币供给机制
(5)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主要是:A,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B.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C.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消费
D.增加政府税收
(6)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引发通货膨胀:A.粗放式增长导致投资冲动
B.粗放式增长加重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供给短缺问题更为突出
C.粗放式的高增长引起地区经济差别扩大
D.粗放式增长引起周期性波动
(7)主导产业选择标准通常有:A.产业关联度标准
B.收入弹性标准
C.利率弹性标准
D.生产率上升率标准
(8)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提高产业内部专业化程度
B.提高产业
集中度
C.形成合理的企业经济规模
D.抑制“长线”产业发展
(9)选择主导产业应坚持的原则有:A.考虑产业发展对社会资源的吸纳程度
B.考虑产业发展与市场经济成熟的关联程度
C.考虑产业发展对其他关联产业的支持程度
D.考虑产业自身规模及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l0)我国的产业政策实施多年取得的绩效主要是:A.轻重工业比例得到适当调整
B.基础产业“瓶颈” 约束降低
C.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形成了合理的地区产业布局
3.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货币现象。
(2)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
(3)通货膨胀任何情况下都能促进经济增长。
(4)通货紧缩有利于经济增长。
(5)通货膨胀可以通过控制总需求、增加有效供给的办法来进行治理。
(6)进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
(7)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有规律性的。
(8)产业关联度标准是主导产业选择的唯一标准。
(9)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都是产业政策的构成部分。
(
(10)提高产业内部专业化程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合理的企业经济规模,是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目标。
4.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
(1)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2)简述通货紧缩的含义、表现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5。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
试论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6.思考题(结合教材内容,书面阐述)
(1)试述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和影响。(2)试论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
第六单元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和转轨过程中的就业与失业
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和转轨过程中的就业与失业内容包括:二元经济与二元经济理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变迁,超强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劳动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隐性失业与公开失业,我国劳动力市场及其结构性矛盾,再就业与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等。
第二部分
学习重点 一、二元经济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性
二元经济通常是指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二元经济是发展过程中的一般现象。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都包含着从农业经济到二元经济,二元经济到现代经济增长转变这样两个过程。在从农业经济向二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从农业部门看,一方面出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大量转移,另一方面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外流,出现了人均收入水平和剩余产品率的提高,这正是维持工业化过程和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从工业部门看,首先获得发展的是需要资本投入较少的轻工业,这与该发展阶段以农业为积累资源是一致的。以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由此诱发了对基础工业的需求,工业化过程相应进入到以资金集约为特征的基础工业主导发展阶段。当基础工业发展成熟后,工业化过程就进入到以资金——技术集约为特征的重加工业发展阶段。当工业化过程进入到以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为主导的重化工业阶段,也就到了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换时期。这一时期的积累主源,已经从农业转换到工业,农业内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这一阶段大体上已完成。以上过程也是一国工业化的一般规律。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变
中国经济的二元化特征是在建国以后才开始固化成型的。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处在以农业为主向二元经济过渡的起步阶段。按照上述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我国工业化过程,应该有序地走过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加工业发展阶段。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体制所决定,使我国在向二元经济结构过渡初期,就实施了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这种超前的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的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而变迁,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二元经济结构的初步弱化;第二阶段(198一1988年)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及二元经济结构的复归;第三阶段(198—1992年)二元经济结构的复杂化;第四阶段(1992年一)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冲击。
三、超强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
中国经济具有超强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超强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农业发展的严重滞后,而农业的落后对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造成严重的障碍。衡量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指标一般用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来衡量。
1.超强二元经济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我国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水平不高,抗灾能力不强。加之人口不断增长,劳动力素质偏低,农业自身积累能力十分脆弱。从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关系的角度考察,目前高强度的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以下几个突出问题:(1)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长期以隐性形式存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改革过程中显性化。尽管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以及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民工潮”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有所冲击,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城市劳动力剩余及职工下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滞塞了农民工的入城渠道,而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受到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社会负担过重、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制约,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日趋萎缩。加上人口的自然增长,中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劳动力就业压力。(2)农业资源相对短缺。这主要表现在:第一,耕地资源相对短缺,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第二,农业资源相对短缺还表现在农业投资不足。第三,中国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另一突出表现是农业科技水平落后。(3)农业劳动生产率及产品商品率低下。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及美国的1/55。(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下降,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2.农业滞后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超强的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工业化的进程制约了农业过剩人口的转移,进而使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困难重重。而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反过来又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对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产生了很大影响。一般认为,农业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四种形式的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我国的农业没有作出应有的产品贡献和市场贡献。我国农业发展没有为工业发展做出应有的产品贡献。目前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只有400公斤,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如果忽视农业,粮食供需矛盾一旦突出,不仅工业化进程受到制约,而且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农业发展没有为工业发展做出应有的市场贡献。工业的发展,需要市场的推动,而我国农业发展落后,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低,其对于工业产品有需求的购买能力差,工业品的生产规模自然无法扩大。工业没有市场,其规模无法扩大,则城市工业不仅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而且造成了大量的下岗工人,给政府背上了巨大的就业包袱。既而,二元经济结构也就自然无从转换。
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工业化
实现农村的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降低农民进入市场的自然壁垒和制度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都得依赖于农村的工业化。农村工业化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业发展人口压力的缓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农村工业化是在资本极其稀缺的资源结构下启动的,农村工业化从一开始就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城市工业化的劳动替代资本的技术道路。这一技术道路的选择使农村工业具有较高的就业生成能力。在城市工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工业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我国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化的载体,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作用巨大。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并有力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农村工业化或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小城镇的逐步扩张,一方面降低了农村工农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和壁垒,有助于启动我国农村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解决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极大地吸收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有效地克服农民收入徘徊和停滞的局面,帮助实现了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规律性过程。我国是劳动力绝对过剩的农业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城市工业根本无法承载如此庞大的农村过剩人口,因而,只能靠在农村内部及其周围消化。乡镇企业和中小城镇就成了这一任务的天然承担者。
五、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
1.农业现代化。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现代思想观念指导农业,从而把传统落后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的过程。农业现代转型的典型范式主要有两种,即工业化带动模式和传统农业改造模式。在实践上,前一种模式主要是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概括;后一种模式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尝试工业化带动模式未能成功之后而在实践中探索的农业发展之路。农业现代转型的这两种典型范式,对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实践表明,这两种模式单纯用之于中国农业发展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巨大矛盾,中国不可能在工业化带动模式和传统农业改造模式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必须一方面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农业发展一般规律创造性地开拓出由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的中国农业发展之路。
2.城市化。从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在于将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走城市化的道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必须遵循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城市化应该贯彻以下原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尽管大城市的经济效益优于中小城镇,但小城镇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这一社会效益方面占有优势。根据这一原则,我国城市化可以走农村城镇化道路,按照乡镇企业——城镇企业——城市工业的道路。在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作用:首先,农村工业化或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小城镇的逐步扩张,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 问题,也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内需不足与市场制约,减轻农村人口向城市高速流动的压力。其次,城镇化建设的聚集效应可以推动农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聚集效应使得本地区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扩大了本地市场,有利于进行规模生产,产生了市场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还带来信息与人才,有利于乡镇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城镇的发展将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第三,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城镇化降低了农村工农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和壁垒,有助于启动我国农村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第四,农村城镇化推动着乡村工业的集聚和结构升级,成为乡镇企业集约化发展、农村非农化及其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为使处于我国城市化快速期的小城镇建设掀起新的浪潮,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这包括:第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劳动力的转移。第二,逐步废除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可在国家的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由各省、市、自治区依据自身的条件做出具体规定。第三,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第四,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第五,要实现土地制度的创新。第六,内涵的城镇化与外延的城镇化同时并举。最后,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小城镇发展。
六、劳动力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矛盾
劳动力总供给是由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技能、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劳动力构成的。劳动力的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总需求主要取决于社会资本总量和资本的有机构成。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力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经常性矛盾,在总量上表现为总供给超过总需求。造成我国现阶段劳动力供过于求矛盾的原因主要是:首先,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由人口——劳动力.成长周期而引起的新增劳动力的自然增长造成劳动力供过于求。其次,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的增长速度,也是造成劳动力供过于求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相对的减少,造成所谓的机器排斥工人的状况。第四,农业部门本来就束缚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商品化的发展,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游离出来,涌向城市,涌向其他非农产业,从而使劳动力的供求矛盾更趋尖锐。
七、隐性失业与公开性失业
1、失业形式。从失业的原因看,失业可以分为如下凡种类型:(1)摩擦性失业——指劳动者正在寻找职业,而暂时处在职业变换状态的失业;(2)技术性失业——指由于采用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造成的失业;(3)结构性失业——指劳动者的技能与现有的就业岗位不一致,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现象;(4)季节性失业——指由于生产的季节变换或者市场的季节性等原因引起的失业;(5)周期性失业——指由于经济周期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造成的失业;(6)隐性失业——指劳动者从事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工作,或从事那种劳动生产方式低于他能达到的标准的工作。
2.隐性失业及其危害。传统体制下,失业主要是以隐性失业的形式存在。体制改革中,隐性失业公开化。长期以来,我国也是一直采用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把所有城镇劳动力都纳人统包统配的范围,企图以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解决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实行这种政策并没有克服客观存在的劳动总供需矛盾,它只是使失业现象采取了隐蔽性形式,且这种隐蔽性失业广泛存在于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公有制经济中。在现阶段还有相当部分失业以隐性失业形式存在着。我国的隐性失业的存在既与传统的体制有关,也与过渡时期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有关系。具体来看,我国隐性失业的产生由以下原因造成:第一,隐性失业的产生与劳动力资源的过快增长和建国以后扭曲的人口政策有关系。第二,隐性失业的产生与我国的计划就业体制变迁有关系。隐性失业对经济生活的危害性不仅在于失业本身,更主要的是失业的隐蔽性。首先,隐性失业的直接后果是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中人浮于事,有效劳动工时很低,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次,隐性失业的存在增加了企业负担,削弱了企业的价格竞争能力和非价格竞争能力。再次,反映在分配制度上,隐性失业助长了平均主义,妨碍了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行。
3.隐性失业向公开性失业的转化。随着我国体制模式的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一部分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人员从工作岗位上分离出来,成为公开性失业;同时,农村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使得农村中的隐性失业变成公开性失业。首先,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原有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劳动用工制度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企业改革目标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减员增效就成为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下岗是隐性失业向公开性失业转化的具体表现。其次,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结构性失业突显。再次,由于资源枯竭等原因造成区域性主导产业衰退,致使这个地区的下岗职工集中而又元岗可转。第四,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农村推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由此而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由潜在形式变成公开形式。第五,公开性失业也与收入分配政策有关,过去实行的是低工资、低物价与高就业相配套的政策,随着物价水平的大幅度上涨,尤其是我国经济正逐步融人到世界经济中去,低物价、低工资与高就业的状况就难以维持,必然形成一部分失业者。
八、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及其结构性矛盾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求之间自愿进行的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活动的总和。劳动力市场有以下几个功能:首先,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功能。其次,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第三,激励功能。第四,结构协调功能。第五,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第六,信息传递功能。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表现在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低素质劳动力普遍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缺乏所造成的岗位空缺之间的矛盾。
九、再就业与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节
1.就业与充分就业目标。就业目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处理就业问题时所采取的决策趋向。各国普遍把充分就业作为就业目标。所谓充分就业,指的是每个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找到就业机会。消除失业,实现充分就业,当然不包括自愿失业。在此意义上实现充分就业就是达到没有非自愿失业的就业水平。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说依赖于经济的增长,国家要努力通过各种措施,增加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近期来看,国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辟就业门路,力争把失业控制在最低水平上:第一,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第三,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加快教育、培训的发展,提高职工的文化科技素质。第四,运用适当的技术选择政策,按照市场方式重组衰退产业和扶持新兴产业。第五,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劳动力出口,不仅是劳动力直接出口,还包括扩大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载体的劳动力出口,借助国际市场来缓解我国的就业竞争。第六,重视发展中小企业。第七,建立和健全劳动立法,不准使用童工等非劳动力,严格退休制度或者提前退休,从而减轻就业压力;通过延长教育年限,推迟青年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
2.再就业工程。再就业工程就其实质来讲,是一项社会性投资工程,这项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再就业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通过职业指导,为失业工人介绍职业信息和求职方法。(2)通过开展转业训练,提高失业工人再就业的能力。(3)通过提供求职面谈和工作试用,促进双向选择。(4)通过兴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或中心,组织失业工人开展生产自救。(5)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支持失业工人和企业富余职工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6)对于未实现再就业的,按规定发给生活费或失业救济金以及困难补助等,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3.有限失业和就业竞争。在我国短期内实现充分就业有很大困难,一定程度的失业或有限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就业竞争既包括企业对劳动力的比较和选择的劳动力需求竞争,又包括劳动力为取得理想的就业机会而开展的劳动力供给竞争。就业竞争对企业也会带来益处:第一,它有助于企业根据生产资料本身的特点和按照一定比例选择劳动力。第二,它有利于企业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三,它有助于加强劳动管理。第四,它有助于搞活企业。就业竞争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有好处:第一,就业竞争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第二,竞争有利于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和部门,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第三,就业竞争有利于劳动力在地区间的转移。第四,就业竞争有利于推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4.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节,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总量调控。国家在供给方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总量调控的主要内容有: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社会人口总量的增长;通过延长教育年限和把退休年龄提前等措施,减少劳动力人口的增长;控制外国移民的流入等。国家宏观调节的主要内容有:广开就业门路,创新就业内容和就业形式,积极发展新行业,创造新的工种;通过财政税收等措施,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鼓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积极利用外资,加大劳动力出口等。第二,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调控。国家要从教育人手,培养和训练符合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方面放在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劳动力质量上,使每一个受到教育或者训练的劳动力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放在普及职业教育和再教育上,给待业者以一定的技术训练,使大量的待业者获得一技之长,便于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使在岗者能够继续得到职业培训,以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三,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方向、秩序和环境的调控。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方向调控的主要内容有:国家有意识的调节劳动力由传统产业部门向新兴产业部门的转移;调节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调节劳动力从密集地区向边远地区的转移;调节劳动力从大中城市企业向中小城市、城镇企业转移;调节劳动力由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向集体、个体、私营、外资企业转移。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的调控,主要是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和辅以适度的行政手段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秩序,防止劳动力市场产生紊乱现象。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环境的调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要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二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开放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失业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部分失业的人员要有一个基本的生活条件,国家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国家的宏观调控还可以通过相关的科技教育政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财政、税收、外贸等方面的措施来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外部经济环境,调整市场结构,通过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推进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动,调节劳动力供求,增加社会就业。通过教育发展计划,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合格劳动力严重缺乏的现状。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外贸支持,发展公用、公共福利事业,扩大劳务输出,以广开就业门路。
第三部分
作 业 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二元经济通常是指:A.国民经济中存在着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
B.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并存
C.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并存
D.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并存
(2)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中失业形式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力:A.非自愿失业转化为自愿失业
B.周期性失业转化为结构性失业
C.隐性失业转化为周期性失业
D.隐性失业转化为公开性失业
(3)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一般用如下哪个指标来衡量:A.农业产量指标B.土地的集中程度
C.农业的贡献率
D.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
(4)劳动者的技能类型与现有的就业岗位不一致造成的失业为:A.摩擦性失业
B.隐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5)我国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A.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并存
B.现代农场与传统农户并存
C.乡镇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
D.现代工业与那的传统农业并存
(6)我国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失业主要是以:A.公开性失业形式存在着
B.自愿失业形式存在着
C.隐性失业形式存在着
D.摩擦性失业的形式存在着
(7)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固化时期是:A.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
B.改革开放后到1992年
C.1940年到1949年
D.建国后到1992年
(8)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A.劳动人口增长过快
B.对劳动力需求增长较慢
C.低素质劳动力普遍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缺乏所造成的岗位空缺并存
D.流动人口过多
(9)下列不属于失业范畴的是:A.结构性失业
B.隐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自愿失业
(l0)我国劳动力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表现为:A.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B.低素质劳动力普遍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缺乏所造成的岗位空缺并存
C.劳动力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D.劳动者劳动技能低,结构不合理
2.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贡献包括:A.产品贡献
B.要素贡献
C.市场贡献
D.外汇贡献
(2)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主要包括:A.对劳动力市场的总量调控B.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调控
C.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方向的调控
D.对劳动力市场环境的调控
(3)我国农业资源相对短缺,主要表现在:A.耕地资源相对短缺,农户经济规模小
B.农业投资不足
C.农业科技落后
D.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
(4)农业现代转型的典型范式主要有:A.工业化带动模式
B.传统农业改造模式
C.静态模式
D.动态模式
(5)失业一般包括:A.摩擦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和隐性失业
D.自愿失业
(6)劳动力市场具有以下功能:A.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功能
B.调节收人分配的功能
C.激励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
D.结构协调功能
(7)隐性失业的危害性不仅在于失业本身,而且还造成严重的后果:A.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B.增加了企业负担,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C.使得企业的监督更加困难,助长了“搭便车”行为
D.助长了平均主义,妨碍了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行
(8)从我国的实践看,再就业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A,通过职业指导和转业训练,促进再就业
B.通过提供求职面谈和工作试用,促进双向选择
C.通过兴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或中心,组织事业人员开展生产自救
D.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支持失业人员和企业富余职工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
(9)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作用表现在:A.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减缓农村人
口向城市高速流动的压力
B.可以降低农村工农业产品进人市场的成本和壁垒,有助于启动我国农村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
C.城镇化建设的聚集效应有助于推动农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D.农村城镇化有助于推动乡村工业的集聚和结构升级
(10)开展就业竞争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有好处,主要是:A.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
B.有利于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C.有利于劳动力在地区间的转移
D.有利于推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3.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l)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发展没有为工业发展作出应有的产品贡献和市场贡献。
(3)失业也包括自愿失业。
(4)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没有农业的发展,要实现二元经济的转换是不可能的。
(5)农业现代转型的唯一典型范式是工业化带动模式。
(6)中国经济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
(7)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存在失业问题。
(8)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一部分隐性失业变成公开失业。
(9)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不仅存在总量矛盾,而且存在结构性矛盾。
(10)充分就业就是没有非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
4.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
(1)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2)简述我国隐性失业转化为公开性失业的原因。5.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试论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6.讨论题
(l)试述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2)试述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7.思考题(结合教材内容,书面阐述)
(1)什么是二元经济?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二元经济变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农业的滞后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是什么?(3)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意义何在?
(4)失业有哪些类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矛盾是什么?(5)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有哪些?
(6)我国再就业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七单元 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经济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
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经济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构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利用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机遇与挑战,对外开放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宏观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和我国宏观调控中的政策协调等。
第二部分
学习重点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突破国家的界限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的过程,是消除国家间的各种壁垒,使不同国家的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一般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贸易的全球化。第二,金融全球化。第三,生产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实行对外开放,融人经济全球化,这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第二,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进程还可能获得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资金以及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得到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得到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三,通过开放经济,加人到更广泛的国际竞争中去,刺激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第四,通过实行开放,开拓世界市场,强化我国企业的市场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促使其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构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推进的,具有渐进式的特点。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79年改革开放起,到1990年年初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成为全国开放的重点;第二个阶段是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为标志到叨世纪末,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发展全面推进阶段;第三个阶段以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和申奥成功为契机,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构建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1.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域组成的沿海经济开放带,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并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比较短的时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起到了向其他内地城市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从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全面腾飞和发展。
2.开放事业全面推进。以开发、开放浦东为龙头,带动整个长江流域,以至全国对外开放。
3.中国在新世纪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1)由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2)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性开放,即按承诺的时间表开放;(3)由单方面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
三、利用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
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过开放发展与国外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速我国经济发展。
1.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环节。第一,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第二,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第三,优化进口结构,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使进口更好地为国内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服务,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第四,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完善有关税收制度和贸易融资机制。
2.积极利用外资。外资的引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引进外资有助于弥补资金缺口,疏通产业瓶颈,促进产业升级。其次,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第三,外资投资企业的投资还带动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
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1.世界贸易组织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原则。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它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在世界经济中规范国际贸易规则的最重要的国际多边组织。它有140多个会员国和32个观察国,其成员国的贸易额占到了世界贸易的95%。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商品和劳务的贸易和几乎规范所有涉及到贸易的政府行为,比如关于关税、补贴。政府采购、与贸易有关部门的知识产权等等。并且通过成员国之间的谈判,世界贸易组织所涉及的贸易问题还在增加。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中实行着许多原来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实行的基本原则。世界贸易组织两个重要的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就是任何成员方给予另一成员某种产品的优惠待遇必须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的类似产品。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对其他成员方对出口商品的待遇必须不低于对本国产品的待遇。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l)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符合我国发展的根本利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通过正式成员的资格,享受多边谈判的成果;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自身权益;可以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吸收境外投资,并获得进入其他国家市场的机会;可以通过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公正、平等地解决遇到的贸易争端;可以通过市场的相互开放,拓展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在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掌握主动。(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在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实践中存在的与世贸组织规定不相符的法律、法规需要修订。而有些其他的法律、法规还需要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重新制订。其次,随着货物和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各种产业面临的竞争加剧,同时,对那些转制较晚、市场经济发展滞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及观念比较陈旧的地区将在执行新的规则中受到较强烈的冲击,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甚至会加大。再次,随着中国入世,素质低下和就业观念落后员工的就业压力加大,可能会出现结构性失业,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和适应能力的差距将使受惠和冲击的程度不同。此外,随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国际上不健康的文化、恶习和各种疾病也可能乘隙而人和蔓延。中国需要抓住加入世贸带来的一切机遇,努力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入世后面临的挑战。
五、对外开放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所谓经济安全所指的是,开放经济中如何避免外来负面影响、寻求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经济安全问题往往涉及对外开放中在坚持国家主权的基础上,抵御外来经济风险的能力。国家经济安全问题首先与外资的引入相关联。外资的引进和和利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国内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加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和对产业控制权的争夺等问题。外资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无疑会随着外资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而当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国内产业安全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如果不能保证金融部门的安全,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安全。所谓金融危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影响到银行部门或者是金融市场的国内金融危机,比如由于一些金融机构发生资不抵债的破产事件而导致其他金融机构接连发生破产,信用链条发生断裂的信用危机。二是由于国际游资的投机性冲击使国内货币大幅度贬值,汇
率大幅度波动的货币危机。三是借用大量外国贷款不能还本付息、在国际上的信用破产的外债危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一方面使我国的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但是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加大了。国外的经济金融危机会通过各种渠道传染,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国家经济安全是一国根本利益之所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就是确保本国的根本利益。需要指出的是,国家经济安全从最根本上说,要依靠本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来保证,靠本国资本和技术建立起来的企业和产业来支撑。因此对外开放中,政府不仅要对外资的进入进行合理有效地控制和正确的政策引导以趋利避害,对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产业部门进行必要的保护,更应注意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特别是要提高受保护部门的竞争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六、宏观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直接管理或直接调控就是国家、政府主要以行政权力和相应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直接的控制。间接管理或间接调控主要是国家通过输出一定的经济参数(政府可控的变量)影响市场信号和人们的经济行为,进而影响资源的流向和配置,从而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政府直接管理既抑制了企业活力,也不利于政府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宏观调控的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代市场经济之所以需要间接宏观调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建立在价值运动与实物运动既相分离又相统一的基础上的,价值运动的统一性,表明市场经济宏观经济运行趋向于平衡的必然要求,而二者的分离及由此造成的价值运动与实物运动的相对独立性,表明了市场经济宏观失衡的可能性。而平衡和失衡都是通过市场表现出来的,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和数量信号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既不能像传统体制下那样采取实物计划直接控制企业生产,也不能直接控制市场价格机制,只能通过向市场体系输人经济参数实行间接调控,以协调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因此,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只能是间接的,不能是直接的。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不仅要反映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而且要反映社会主义的特殊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决定的整体社会利益要求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来保证。
七、政府职能转变
1.市场失灵。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的产生;“公共产品”的生产上缺乏效率,甚至使某些公共产品的生产成为不可能;经济活动存在外部效应,价格机制不能将之内在化;市场经济不能保持宏观经济的动态平衡;不能保证收入的公平分配等。
2.政府职能界定。考虑到市场失灵,政府应在下列方面有效发挥作用,以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1)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2)进行有效的市场治理,保持高效率的市场结构。(3)直接参与一些经济活动,特别是那些外在经济效应大的经济活动,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4)进行有效的宏观管理,保持国民经济的动态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5)进行收入分配的调节和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协调,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的增加。当然,政府的职能不仅仅是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还要承担其他重要的经济职能,这包括:进行制度创新,以促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与合作,确保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等。
3.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把原来政府承担的微观经营的职能下放给企业,把协调微观经济活动的职能下放给市场,与此同时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政府职能的转变意味着政府要从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的微观领域中解脱出来,不再把直接个量控制作为宏观调控的立足点,而是通过市场活动间接调控宏观总量关系。为此首先要解决传统体制下政企不分的问题,解决职能上的“越位”和“缺位” 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另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职能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注意转变政府实现经济职能的方式和途径。
八、我国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这一体系涉及宏观调控的目标、任务和手段。
1.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二,增加就业,维持一个较高的就业水平。第三,稳定物价。市场经济要正常运转,价格信号就要真实可靠,价格总水平要保持大体稳定,这样才能稳定人们的预期,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避免大幅波动。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预期,扭曲正常的经济关系,误导资源配置,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长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影响正常的对外经济活动和国内经济活动,尤其是开放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因此,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应引起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手段加以有效调节。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增加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但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的区域。由于这些目标之间存在可能冲突区域,为兼顾这些目标,国家必须进行有效的政策协调,选择适当的调节手段和手段组合,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总任务,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总供需平衡和结构平衡。
2.我国宏观调控手段。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体系主要是由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组成的。经济手段,即是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以利益诱导的方式,引导微观经济主体向国家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法律手段,主要是对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从而实现国家、政府的调控目标。行政手段,主要是通过行政系统和行政命令、指令等进行调控。一般情况下,行政手段只能在必要的时候作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的补充,而不能作为一种常规调控方式。计划手段,就是利用事先的指导性计划进行有意识的社会调节。
九、我国宏观调控中的政策协调
随着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政府越来越重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及其他经济政策的作用,并通过这些政策的配合进行宏观经济调节。财政政策可从财政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加以考察。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政策是税收政策,即通过一定的税收政策来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另外,国家组织收入的另一途径是国债,一定的国债政策,包括国债的筹集、规模、运用方向等,都需合理化、科学化。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主要是指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调节不同人群之间的经济关系。主要的财政支出项目大体有三个方面:政府购买、政府投资和转移支付。就调节方向来说,大体上可把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和收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货币政策大体可分为利率政策和货币供给政策两大类。宏观调控的各具体目标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要消除或避免这种目标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需要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加以调节。
第三部分
作 业 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对外开放中一国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来源于:A.引进外资
B.资源
C.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
D,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2)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实现了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这是指:A.由对实物指标的管理转向对价值指标的管理
B.由财政管理为主转向以金融管理为主
C.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
D.由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转向对市场的直接管理
(3)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需要把比较优势转化为:A.资源优势
B.规模优势
C.竞争优势
D.数量优势
(4)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A.价格波动
B.公共产品生产上缺乏效率
C.竞争导致优胜劣汰
D.在非公共产品生产上缺乏效率
(5)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宏观管理的方式主要是:A.间接管理
B.需求管理
C.直接管理
D.供给管理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主要是:A.直接管理
B.财政管理
C.间接管理
D.需求管理
(7)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A.信息安全
B.能源安全
C.金融安全
D.卫生安全
(8)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面临的各种竞争中,最中心也是最关键的竞争是:A.价格竞争
B.非价格竞争
C.能源竞争
D.人才竞争
(9)现代市场经济之所以需要间接宏观管理,主要是因为:A.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建立在价值运动与实物运动既相分离又相统一基础上的B.现代市场经济是自身能够保持宏观经济的平衡
C.现代市场经济不需要政府干预
D.现代市场经济不存在市场失灵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之一是:A.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
B.控制市场的价格
C.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D.替代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2.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这表现在:A.由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
B.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的开放
C.由单方面为主的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
D.由自主开放转变为自由开放
(2)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有:A.最惠国待遇原则
B.国民待遇原则
C.一物一价原则
D.价格差别原则
(3)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A.计划手段
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4)经济全球化的一般表现是:A.贸易的全球化
B.金融全球化
C.生产的全球化
D.区域集团化
(5)金融危机主要包括:A.影响到银行部门或金融市场正常运转的国内金融危机
B.由国际游资的投资性冲击使国内货币大幅度贬值,汇率大幅度波动的货币危机
C.借用大量外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形成的外债危机
D.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形成的财务危机
(6)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A.直接管理
B.金融管理
C.财政管理
D.间接管理
(7)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公共产品生产上缺乏效率
B.经济活动存在外部效应
C.存在垄断
D.不能保证宏观经济的动态平衡和收入的公平分配
(8)政府宏观凋控的主要目标是:A.促进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9)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A.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
B.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C.增加了政府税收,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D.带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10)为克服市场失灵,政府应在下列哪些领域有效发挥作用:A.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B.进行有效市场治理,保持高效率的市场结构
C.进行有效宏观管理和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持国民经济的动态平衡
D.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
3.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市场是万能的,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存在市场失灵。(2)最惠国待遇是指对其他成员方的商品或服务的待遇不低于对本国同类产品或服务的待遇。
(3)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必须取消所有的涉外限制,实行贸易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
(4)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5)假如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6)实行对外开放,我们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实行“走出去”战略。
(7)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只能以间接管理为主。
(8)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增加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些目标之间是统一的;不存在任何矛盾或冲突。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行政手段不能作为政府调节的手段。(10)市场调节存在市场失灵,政府调节则不存在政府失灵。
4. 简答题(回答要点,不需论述)
(l)什么是经济全球化?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2)简述市场失灵及表现。
5、论述题(概述有关原理,联系实际)
试论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
6.思考题(结合教材内容,书面阐述)
(1)引进外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2)如何认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对外开放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4)为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行间接宏观调控为主?
(5)如何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
附录 各单元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单项选择题
(l)B
(2)C
(3)B
(4)B
(5)B(6)D
(7)C
(8)B
(9)D
(10)D 2.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
(4)AC
(5)ABCD(6)AC
(7)ABC
(8)ABCD
(9)ABCD(10)ABCD
3、判断题
(1)×(2)×(3)×(4)√(5)√(6)√(7)×(8)×(9)×(10)√
4、简答题
1.答: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体制类型,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类型,有其自己的规定性,这主要包括:()从市场经济的决策结构看,它是以分散决策为基础的。
(二)从市场经济的信息结构来看,具有横向传递为主的信息结构。它通过价格体系传递信息,指导决策,引导资源流动。()从市场经济的动力结构看,市场经济具有双重动力结构。(4)从利益结构看,市场经济存在多元化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尽管存在利益上的差异和目标函数上的差异,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够相互制衡。(5)从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看,市场经济中收入或产品的分配是同生产要素的分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答: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改革道路的选择上必然强调连续性、稳定性和渐进性。而苏东激进式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在彻底推倒原有的宪法制度的基础上引人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法制度,因而,它的方式必然是激进的、全面的、整体性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新的私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必然会出现制度的断层,从而也就无法避免经济和政治秩序的混乱和生产的停滞与下降。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所在。
5、论述题
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针对市场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因此,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是那种古典没有政府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由五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具体说来就是:一是建立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基础,坚持工友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二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四是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上,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避免收入分配过分悬殊,防止两极分化,引导人们做共同富裕的道路。五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 二 单元
l.单项选择题
(l)C
(2)B
(3)C
(4)D
(5)C(6)A
(7)A
(8)B
(9)B
(10)D 2.多项选择题
(1)BCD
(2)CD
(3)ABC
(4)ABCD
(5)ABCD
(6)ABCD
(7)ABCD(8)BCD
(9)ABCD
(10)ABCD
3、判断题
(1)×(2)×(3)√(4)√(5)√(6)×(7)√(8)√(9)×(10)√
4、简答题
1.答: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第二,出现了不同产权交融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第三,各种所有制内部经营模式多样化。第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2.答: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第一,现代企业的法人财产制度。第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第三,有限责任制度。第四,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5、论述题
答:国有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之进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应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改革战略。国有企业根据其所在领域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类。在我国,非竞争性国有企业主要是这样两类国有企业,一类是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国有企业,一类是处于自然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这两类国有企业都不适应于进行市场化改革或者说按照市场化标准进行改造,这是由两类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对于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国家必须扼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实行国有国营。对于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除少部分实行国有国营外,大部分应按两权分离的模式进行改革。对垄断性企业的改革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引入竞争机制,其具体途径主要有:第一,可以采取将企业分割、分离的办法,增加竞争主体,以形成有效竞争。第二,允许业务相关的自然垄断企业相互进入,提高市场竞争程度。第三,地区间竞争。竞争性国有企业所在领域,主要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资源的配置。为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竞争性国有企业一般应改造成为规范化的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有两种主要组织形式,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对多数国有小企业要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放活。
第 三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l)B
(2)C
(3)B
(4)D
(5)D(6)C
(7)B
(8)B
(9)A
(l0)B 2.多项选择题
(1)BC
(2)AD
(3)ABD
(4)ABC
(5)ABCD(6)ABC
(7)ABCD
(8)AB
(9)BC
(l0)AB 3.判断题
(1)×(2)×(3)√(4)√(5)√(6)×(7)√(8)√(9)√(10)×
4、简答题
1.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2.答:政府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税收等形式把高收入者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家手里;另一方面通过转移性支付,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公共服务为低收入者提供收入保障。
5、论述题
答:产品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不仅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而且还涉及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方式。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着产品分配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实现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条件分配的这两方面决定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从第一个方面来看,收入分配结构取决于所有制结构,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从第二个方面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各种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无论其归谁所有,都要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再配置,这种配置再配置是建立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生产要素的使用者须支付与生产要素价格相等的报酬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相应要素所有者以其要素价格的形式参与收入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要素的价格参与收入的分配。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条件分配状况决定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方式能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有助于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结构。
应当指出的是,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意味着劳动和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应当把价值的创造与价值的分配区分开来。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劳动者的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配的问题。价值如何分配的问题不取决于要素是否创造价值,而是取决于生产条件分配的状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社会成员能够通过提供劳动和物质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不仅有助于调动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劳动的积累和资本积累,而且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有效、合理利用,促进其使用效率的提高。
第 四 单 元
1.单项选择题
(l)C
(2)B
(3)B
(4)A
(5)C(6)C
(7)C
(8)C
(9)D
(l0)D 2.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C
(4)AB
(5)BCD(6)BC
(7)ABCD
(8)ABCD(9)ABCD
(l)BD 3.判断题
(1)×(2)√(3)×(4)√(5)√(6)√(7)×(8)×(9)√(10)×
4、简答题
1.答: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赤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们调整和改革了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降低了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增加了企业和居民收入的份额,另一方面国家承担的社会支出项目一直到90年代中期基本没有减少,国家承担的投资项目有增无减,特别是对重要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投资,同时还要承担经济结构调整的费用支出和本应随收入份额较少而较少的一些社会支出项目,这样政府必然面临严重的入不敷出的局面。因此在这期间不可避免地发生财政赤字。这时期的财政赤字与其说是政府有意识实行的,不如说是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时期不得已而采取的支持改革和发展的措施。我国近些年来的财政赤字增加与之前财政赤字增加有所不同,它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面临通货紧缩、经济增长趋缓的压力,为缓解通货紧缩,促进有效需求的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增加了对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投资的力度,这自然需要赤字融资的支持。可见,我国财政赤字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脱离这种背景和原因,就难以对之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变革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从承包制到分税制。我国改革之初,就对财政体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制改革尝试,但各种形式的承包制存在很多弊端,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此1994年的财税改革以分税制取代了财政承包制。第二,由差别税制到统一税制。我国原来税收具有差别税制的特点,从所得税制来看,它是按照经济成分来设置的。这种按经济成分设置税制、对内与对外两套税制的差别税制显然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需要统一税制。第三,由单式预算到复式预算。单式预算制编制方法比较简单,可以一目了然地反映国家收支的全貌,但它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它把经常性收支和建设性收支这两种不同的收支关系混在一起。1994年的改革把单式预算改为复式预算,即在预算内,将全部财政收入与支出按不同的经济性质,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
5、论述题
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发生了转变。主要表现在:()由纵向融资为主变为横向融资为主;(2)融资渠道由财政主导型变为金融主导型;(3)资金配置由政府导向变为市场导向;(4)储蓄——投资渠道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转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转变极大地扩展了融资空间,使政府和企业可以根据其资金的需求选择资金来源,弥补资金积累的不足;(2)融资渠道的扩展和融资市场的形成,实现了资金的竞争性分配和社会范围内的流动、重组,有助于促进资金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3)市场化融资机制的形成和融资工具的多样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投资者有效利用面临的有利投资机会,而且拓宽了储蓄者储蓄投放的领域,有利于储蓄的增长,有利于形成适当的资产结构,促进金融的稳定;(4)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的产权结构和约束机制同企业资金来源有直接关系,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改变,使企业筹资方式多样化,这自然会引起企业产权结构进而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变,同时融资的市场化发展使企业的经济活动直接受市场约束,企业经营机制会由于治理结构和市场约束而发生转变。
6、讨论题
答:这是因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间接融资的特点在于:(l)间接融资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沟通资金供求双方的联系,通过其资产的转换使得资金得以集中配置。(2)金融中介机构能够吸收不同储蓄者的储蓄,能够为不同投资者提供金融服务,因而能够通过大规模融资活动取得规模经济之利,降低融资成本,特别是相对于中小投资者的融资活动而言,金融中介的融资更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3)金融中介机构由于能够集中大量资金,并将其投放于不同的资产形式上,从而能够减低风险;同时金融中介机构能够通过资产转换业务转换和降低金融风险。(4)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不必等待储蓄的转移就能沟通储蓄、投资的联系,因而有助于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使投资者有效地利用面临的投资机会。间接融资的特点,也是间接融资的优势之所在。但这种间接融资也存在一些弱点或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中介机构创造的间接金融资产,其流动性和收益性,对储蓄者来说往往二者不可兼得。第二,间接融资中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负债,这就决定了它为资金需求者提供的资金有一定的期限限制,特别是银行提供的主要是短期资金来源,往往不能满足企业长期投资资金的需要,造成了对投资的限制。第三,间接融资中,资金需求者没有权利选择资金期限结构,而且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会造成中介机构对企业经营自主性的限制。第四,间接金融市场上储蓄者对投资者没有直接的约束,这种约束是通过委托银行等金融中介来实施的,因此既存在最终借款者的道德风险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金融监管,最终资金供给者的利益往往难以得到保证。
直接融资的特点在于:(1)直接融资是借助于发行直接证券进行的,直接证券在存在二级市场的情况下能够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为那些既追求高收益目标、又追求流动性目标的储蓄者或资金盈余单位提供了储蓄投放的形式和场所。(2)直接融资通过市场沟通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资金联系,使得投资者能够根据其资金需求的期限结构进行资金的筹集,特别是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长期资金来源;也使得储蓄者或资金供给者直接选择投资者和投资对象。(3)直接融资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不再通过金融中介沟通而进行直接资金交易,这不仅减少了委托——代理环节,而且把供求双方直接置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之下,使他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