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告

时间:2019-05-13 13:3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经济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经济报告》。

第一篇:中国经济报告

1月宏观经济数据前瞻

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将于2月中旬公布。表1是我们的详细预测。我们预计: 1月份CPI同比增长率升至5.4%。春节前的食品价格反弹是推动CPI升高的主 要因素。非食品价格涨幅在节前也有所加快。1月份可能进行的CPI权重调整 对我们的预测结果影响不大。虽然2月份CPI可能会由于季节性因素回落到5% 以下,但我们预计2011年上半年CPI平均水平将维持在5%以上。我们仍然预 计上半年加息至少50个基点(2011年全年加息75个基点),最早的一次加息 可能会出现在2月份。

1月份银行新增贷款净额达1.35万亿元。与往年类似,商业银行在2011年的头 两周内大规模放贷以清理年前累积下来的项目。虽然1月下旬上调了存款准 备金率收紧了流动性,但我们预计1月份新增贷款净额仍高达1.35万亿人民 币。

出口增长保持强劲。出口订单在过去几个月都保持强劲,并在12月和1月再 次上升。我们预计1月份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18%左右。然而,进口增长同样 强劲(尤其是进口价格的上涨),这使得1月份外贸顺差有所回落。

房地产销售和价格继续攀升。许多大城市的情况都表明1月份房地产销售继 续保持稳健,我们预计房价较12月继续攀升。房地产活动的持续强劲促使政 府在1月底出台了新一轮的调控政策。

分析师声明

每位主要负责编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研究分析师在此声明:就本报 告中所提及的证券或每家发行人,(1)本报告中所表述的任何观点均准确地 反映了其个人对该证券或发行人的看法;(2)分析师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无 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与其在本研究报告中所表述的具体建议或观点无 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要求披露:

本报告由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瑞银集团的关联机构)编制。瑞银集团(UBS AG)、其子公司、分支机构及关联

机构,在此统称为UBS(瑞银)。

关于UBS(瑞银)管理利益冲突以及保持其研究产品独立性的方法、历史业绩表现、以及有关UBS(瑞银)研究报告

投资建议的更多披露,请访问:/disclosures。股价表现图中的数字指的是过去的表现,而过去的表现并不

是一个可靠的、可用来预测将来结果的指标。如有需要,可提供更多信息。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经中国证券监

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具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机构.

第二篇:2011年中国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经济分析报告

2011年 班 级: 小组成员: 日 期:

目录

一、2011国内经济简述.................................................................................................二、2011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三、2011年国内焦点经济问题分析.............................................................................四

趋势预测 五 总论

参考文献...................................................................................................................一、2011年国内经济简述

2011 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美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日本经济遭受大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故的严重打击,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新兴市场国家在高通胀背景下经济增速趋于降低,西亚北非政局动荡等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开始从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蔓延。尽管如此,世界经济出现二次衰退的风险较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稳定。

2011 年上半年,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明显,为缓解通胀压力、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和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导致上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今年一季度GDP 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上半年累计增长9.6%,同比放缓1.5 个百分点。但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0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秋季报告》预测,2011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将达到9.4%左右,比2010年略有回落,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将上涨5.5%左右。对于未来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报告建议仍要以稳为主,把短期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和保持中长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合起来,同时重视并认真解决传统制造业中小型微型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和高利贷问题。另外,报告预计如果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变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内,GDP增长预计将达到9.2%。二 2011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 1.世界经济环境

2011 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美国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日本经济遭受大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故的严重打击,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新兴市场国家在高通胀背景下经济增速趋于降低,西亚北非政局动荡等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开始从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蔓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中将2011 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由4 月份的4.4%降至4.3%,明显低于上年5.1%的水平。其中,美国、日本2011 年经济增长将分别达到2.8%、-0.7%,比4 月份预测下调0.3、2.1 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增长2%,比4 月份预测上调0.4 百分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5%,与4 月的预测一致。尽管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但出现二次衰退的风险较小,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稳定。2.国内经济环境

二、国内经济环境

上半年,我国经济减速和物价上涨处于基本处于可控范围。展望下半年,随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经济运行有望持续平缓趋势,但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更加严重,我国经济运行环境更趋复杂。

(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可能微调,有利于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1.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2011 年以来,刺激政策退出对经济的收缩效应逐步显现,汽车、房地产市场销售反应尤其明显。但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GDP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9.5%~9.8%的潜在增长区间,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明显增强。上半年,尽管工业、消费增速有所回落,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环比增速2~6 月份分别为0.94%、1.13%、0.92%、1.03%、1.48%,在电力紧张的情况下体现出工业运行基本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 月份环比增长1.29%、1.29%、1.28%、1.38%,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5.6%,增幅比上年略有提高。目前的平稳减速格局与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大幅下滑有本质区别,从我国劳动力、电力需求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较强,刺激政策的稳步退出不会造成经济大幅下滑。2.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可能微调

上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稳中偏紧,取得明显调控效果。下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将是平衡好“降物价”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的总体基调不变。但考虑到前期调控政策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并将进一步显现,以及小企业面临的信贷资源紧缺、融资成本急剧攀升的困境,为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根据具体经济形势变化进行灵活操作和适度微调将是大概率事件,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在维持“稳健”基调不变的情况下,适度进行微调,放缓收紧步伐和力度。

(二)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企业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等因素,将制约下半年经济增长平稳运行

1.“转方式、调结构”进展缓慢,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转方式、调结构”是“十二五”规划的发展主线,但上半年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部分结构指标朝着“十二五”调控目标的反方向发展。如投资增长明显快于消费,投资率节节攀升、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局面难以改观。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8%,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47.5%,不足50%。投资拉动型需求结构必然引导

产业结构和能耗的相应变化,当前拉动工业增长相对较快的行业中不少是受投资需求拉动的“两高”行业,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同比增长12.6%,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依然较快,电力供需矛盾加剧,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预计下半年国家将对高耗能产业采取更加严厉的抑制措施,对短期经济增长稳定将产生一定影响。

2.企业成本将集中持续上升(1)融资成本明显上升

受货币政策紧缩影响,6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9%,较上年末下降了3 个百分点;上半年共新增人民币贷款4.17 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了4497 亿元;M2 和M1 同比增速分别为15.9%和13.1%,分别较上年末下降了3.8 和8.1 个百分点。持续的升息和不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企业特别是对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影响严重。二季度以来,企业从银行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普遍上浮了20%〜50%。一些企业为了维持生产经营、在贷不到款的情况下,被迫向民间融资,但民间融资成本更高。(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3%,同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只上涨7.0%,低于购进价格3.3 个百分点。由于大多数企业一般在接单后才组织原材料采购和进行生产,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企业采购原材料时往往面临利润空间缩小甚至亏损的情况。(3)企业用工成本增加

继2010 年30 个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北京、重庆等13 个省区市再次较大幅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调幅度超过20%。上半年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5.3%,比上年同期扩大2.1 个百分点。(4)人民币持续升值加剧企业生产经营风险

2010 年6 月人民银行汇改以来累计升值幅度达到5.5%,其中2011 年以来升值幅度就超过2%,人民币中间价创汇改以来新高,对出口企业产生较大影响,降低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导致企业汇兑损失加剧,出口企业接单谨慎影响了出口业务的开展。

总体来看,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居高不下,原材料、工资等成本推动型涨价因素不会明显减弱,物价上涨压力依然严重,而企业自我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越来越弱,必然影响企业生产及经济增长。

3.居民收入增速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速,通货膨胀和负利率使老百姓利益严重受损,有悖于“十二五”收入分配调整方向

2011 年上半年,尽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2%和20.4%,但同期财政收入增长31.2%,1~5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7.9%,表明收入分配仍过多地向国家和集体倾斜,加之居民消费价格加速上扬,市场负利率的局面没有改变,广大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利益严重受损,意味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继续恶化,不利于消费需求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转变。

三 2011年国内焦点经济问题分析

当前,物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公布调查结果,百姓最关心的国内经济生活事件是“物价上涨”:72.9%的受访者深感物价上涨的压力。对于2011年物价走势,绝大部分机构和学者都认为CPI将继续保持高位,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调控物价成为今年各宏观调控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基调从去年的“适度宽松”改为“稳健”,央行连续数次调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多部门紧急出手平抑物价。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密切关注物价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对农产品、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食品价格给予高度关注。可以预见,2011年,物价问题成为政策焦点,各项政策的变化将与物价走势密切相关。

2010年物价涨幅高于目标特别是四季度较大幅度的攀升,除了危机时期宽松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之外,以下两个因素是导致第四季度CPI超出预期的成因。一是输入性通胀与成本推动叠加效应更加明显。第四季度物价上涨中以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起到的作用最大,比如11月食品价格上涨了11.7%,拉动CPI涨3.8%。背后的缘由在于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二是通胀预期自我强化和投机因素推波助澜。去年四季度,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气候异常,对大家的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形成自我强化态势。在这样的土壤下,加上有充裕的资金,在信息不完备、监管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中,投机者推波助澜,出现非理性的脱离供需关系的上涨。

因此,除了货币资金因素外,2011年控制物价的重点在于整顿流通秩序,降低流通成本,扩大市场供应量。围绕“促生产、畅流通、增储备、建机制、保民生”,坚持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全面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一是大力促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糖料收购价格政策,支持蔬菜生产和流通,保障化肥生产和市场供应;二是积极支持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储备,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制定价格调控预案,努力保障重要商品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三是加强民生价格监管,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增产增收,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质量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四是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加强价格法制建设,依法完善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强化价格监测预警,丰富完善价格调控手段;五是开展价格专项检查,强化市场价格监管,推进反价格垄断执法,坚决整顿市场价格秩序;六是妥善把握时机、节奏和力度,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审慎出台政府调价项目;七是进一步充实价格调控监管力量,建设强有力的价格工作队伍,切实做好稳定价格保障民生工作。四 国内经济形式趋势预测

展望下半年,“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规划投资项目将纷纷上马、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建设项目启动,投资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如果没有影响消费需求的重大政策出台,居民消费将平稳增长。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下半年贸易顺差比上半年有所扩大。同时,物价上涨压力将使宏观调控政策保持既有取向并继续加大力度,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减速趋势。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11 年2 季度)》预测

一、物价涨幅将平稳回落

受政策、经济和国际市场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不断创出新高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在4.5%~5.5%的区间相持一段时间,全年价格涨幅仍然可控。初步预计,我国物价运行将呈现三季度高位回落、四季度趋于平稳的特征,2011 年全年CPI 和PPI 分别上涨4.9%和6.8%。

二、投资增长将维持高位

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预计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25%左右,增幅比上半年略有回落,四季度投资增长将保持平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扣除价格因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8%左右,增幅较上年放慢2 个百分点。

三、消费增速有望反弹

受高通胀抑制、传统季节性淡季影响以及汽车和房产两大市场仍将继续调整的影响,三季度消费增速将比上半年有所放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5%左右,增幅比上半年放缓约0.3 个百分点。随着四季度物价涨幅回落、消费旺季到来以及保障房分配带动的家电、建材需求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或将触底反弹。预计2011 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左右,扣除物价因素实增长12.1%,增幅较上年放慢2.7 个百分点。

四、外贸增速将平稳回落

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可能逐季放缓。初步预计,三季度出口额增长20%左右,进口额增长26%左右;全年出口额增长20%左右,进口额增长24.5%左右,累计贸易顺差约为1570 亿美元,较上年减少14%左右。

五、工业增长将有所回落

下半年工业生产将呈现逐季放缓趋势,预计三季度工业增长13.8%,比上半年回落0.5 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 左右,比上年回落2.2 个百分点。

五 总论

现在正处于第三个季度末,从年初到现在来讲,中国的经济依然很稳健。从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形势结合对未来国内经济的预期来看,虽然目前国内存在着诸如物价上涨等一系列严峻经济问题,但是直至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会有较大减缓,各种国内经济问题,经过国家各种政策及市场的调节,对未来我国经济不会有太大威胁。中国的经济依然很稳健,全年即将实现经济软着陆

参考文献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11 年2 季度)》

第三篇:中国经济专题

《中国经济专题》报告论文

题目: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

11经济学三班

组员:张炳贤111041358

叶子通111041349

吴汝基111041311

郑舒仰111041386

报 告 日 期:2014年6月18日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 摘要:本文阐述了国企改革的现在和未来——国企改革的成果是什么?怎样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本文通过国企三次改革热潮的回顾,反思国企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铺开国企改革原因,论述三个论点进行深一步探讨;进而指出国企改革的任务和趋势就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改革至今,是“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 “国企垄断”是事实还是谬误? 一个时期以来,围绕“国进民退”的争论,热度越来越高,这表明国企改革还有许多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有待破解,任重而道远。

在历史时空坐标系中考察国企改革的成果,可以看到:第一次企改高潮的特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最典型的例子是“中策现象”;第二次企改高潮实现了从“国退民进”到“国进民退”的转折,政府对国企的支持也由后台(金融)走到了前台(财政),由间接变成了直接;第三次企改高潮“大国有”战略浮出水面,国有企业华丽转身,垄断地位日见巩固,其强大之势不可逆转。“大国有”战略更多地被人们理解为“国进民退”的继续从而成为当前国企改革争议的热点,显示国企改革任重而道远。毋庸置疑,反垄断与去行政化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而建立职业化和规范的经理人制度则是国企改革的方向。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是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关键,需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表明哪些该进、哪些该退。

政企分开是国企改革的第一个里程碑。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将国企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对国有经济的改革主要围绕着国企改革展开。通过放权让利、利改税、拨改贷、承包制、租赁制、抓大放小、有进有退、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等等,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最后定为政企分开,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撤销几个工业部,还权与企业,这就抓住了国企改革的要害,是国企改革的第一个里程碑。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国企改革第二个里程碑。撤销几个工业部只是实现国企改革的第一步,国企改革的任务还任重道远,应当对继承原来部的行政垄断权的大企业继续进行改革。

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标准。为了贯彻“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方针,在“有进有退”的标准上应取得共识。因为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国有经济“有进有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结论会做出不同决策,其影响甚大。目前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国家统计局的“定量标准”,一个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定性标准”。

国企改革的成果是什么,怎样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 这两项内容决定了国企改革的现在和未来,也就决定了它的历史方位。当前对于这两项内容的解答各异且颇有争议。在历史时空坐标系中考察国企改革的过程及其生存的环境,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国企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第一次企改高潮出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后期,集中表现在县及县以下国营、集体经济大规模改制,其突出特点是“退国进非”。九十年代前期延续了这股势头,而且纳入了很多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自此,县及县以下几乎没有了国有经济。这个时期企改的特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最经典的例子是“中策现象”。

而此前,所有制的基本格局还是“国营企业”一统天下,它控制着几乎所有的资源和产品、生产和消费,因此,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很难展开。八十年代改革以此为突破点,在流通领域打开了缺口,即放开一部分国有部门控制的资源和价格,实行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价格的“双轨制”。这样,计划控制的资源在计划外流通就有了“名份”,并源源不断地从国有部门流向私营企业、流向了自由市场。另一手,则是采取沿海开放政策(从1984年开始),鼓励外包和出口,将需求直接跟外需对接。甚至还鼓励“两头在外”,即只在国内加工,而货源和订单两头都在外,事实上已成了一块“飞地”。这样,外贸部门从生产到销售都独立于国内需求、国内市场和宏观形势的制约,相反地,它还左右了宏观形势。从上述两方面入手,国营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最终被捅破,同时,促进供给、繁荣市场的目的也达到了。

第二次企改高潮,出现在九十年代末产业结构调整时期。1998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产业政策明确提出“退二进

三、抓大放小、重组改制,下岗分流”,这个时候才真正使得“九五”时期提出的“两个调整、两个根本性转变”落地生根。1998年之后的国企“三年脱困”攻坚目标是真正在啃硬骨头,一批老国企被收购兼并,大量职工分流下岗。当时社会对于这项产业政策的导向,普遍理解为“国退民进”、“退国进非”,一些地方也是这么做的。为此,还发生了著名的“郎顾之争”(2004年),引起公众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关注。国务院为此叫停了MBO。2009年的“通钢事件”标志着“国退民进”到“国进民退”的转折,此后“国进”之势有如破竹,“民进”受遏制,再无地方政府胆敢把钢厂卖给私企老板。私企甚至一路落荒而逃。

几乎就在这一刻,国企吹响了重组的集结号。2003年组建国资委,以集团化重组控股国有企业,发挥了主导作用。从2005年开始在以后6年时间里,国企纷纷实现了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经营方式越来越灵活,而企业的控制权仍然有效地掌握在国资委手中。事后来看,这种“以退为进、有退有进”策略不但没有减弱国企,反而使其变得更为强大。国企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迅速好转,成为竞争中强势的一方。无论是产业的重要性、集中度还是规模,都是重量级的数一数二的人物,甚至在世界五百强中也越来越多地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前后两个阶段国企判若两人,旧貌变新颜。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面对外需不足所采取的对策是全力

扩大内需,重点是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两年内新增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由此,政府对国企的支持也由后台(金融)走到了前台(财政),由间接变成了直接。国企大举进入钢铁、采矿、汽车、医药、房地产等高利润行业,成为有市场定价权的企业“大鳄”。充实的外汇储备以及“走出去”战略也引导着企业在国际投融资市场上变得更加活跃。由此,国企发展也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第三次企改高潮“大国有”战略浮出水面,国有企业华丽转身,垄断地位日见巩固,强大之势不可逆转。1998-2008年是重要转折期。此前,是“外贸+制造业=外汇”的外需型增长方式,外贸空间决定GDP增长空间、国际经济形势决定国内经济形势,外贸部门很有优势,而内需并非重要的因素,为了吸引外资促进外贸,实行了内外有别政策,甚至对内歧视,我们有时称之为对外资、外贸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这个阶段,国有企业的优势也显示不出来,甚至有一个阶段还处在效益危机和私有化预期中。

1998年和2008年两次大的外来冲击,使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逆转。第一,迫使总需求的重心由外需转向内需,两次冲击都大规模地扩大内需,这种政策上的转向是非常明确的。2003年之后做出的一系列举动,也是这种趋势性反应。如取消农业税、对农业补贴、建立健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2008的这次外汇储备危机,从“外汇是金”变成了“外汇泡汤”之后,这种外向型增长方式承受了巨大的美元国债损失。正是迫于这种极端严峻外需形势做出了重大改变,实现了战略重心的转移,即从着眼于与国际接轨和外部需求转向了以国内需求和民生工程。第二,国有企业的地位日渐上升,甚至如日中天。不仅是因为国有企业上市有了新的融资平台,还因为它获得了扩张性财政的巨大投入和订单,再加上它原来占据的垄断地位,使得它如虎添翼,更为强大。

为什么要改革? ——国企低效率及其解释。

原因一:委托代理问题。个体私营企业:所有者就是经营者,有足够的积极性把企业经营好;规模较大的股份企业:所有者大都已不能自己经营企业,必须委托一个有才能的人经营管理企业,我们说产生了“所有权” 和“经营权”的分离这时所有者必须确信,经营者必须有能力并且有积极性,为自己赢得利润,尤其不能谋取私利这个问题表面上很容易解决:一是平时对总经理进行严格监督。二是当企业经营好时,所有者(股东)给予经营者(总经理)奖励;经营业绩不好时,给与惩罚,或干脆解雇,这样经营者就有足够的激励。

但实际情况往往要复杂得多,比如:没人监督:股权分散,老板太多,如许多上市公司,持有股票的人很多,每个人只持有很小的股份,每个股东都想,其他股东会监督总经理,我就不管了;但每个人都想这样“搭便车”,结果是没有人去监督总经理;监督失效:总经理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企业了如指掌,有时候谋取私利甚至腐败,外人无法发觉;更有甚者,企业经营不好,可以造假账,让股东以为企业经营很好。股东和外部监管者(比如证监会)由于不能掌握企业的所有信息,很容易被蒙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更复杂。全国人民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他们委托政府——人民的合法代表管理国有企业;政府进一步委托国企领导人经营国有企业,形成了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考虑政府内部存在上下多个级别,每多一层委托-代理关系,监督难度就增加一点,代理方损害委托方利益的可能也就增加一点,最终国有企业的发展就可能完全违背其最终所有者和委托人——人民群众的初衷。

原因二:政策性负担

国有企业经营不好时,既有可能是总经理能力不够、积极性不足、甚至腐败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历史负担造成的——问题是对一个具体的企业,很难做出区分,于是造成:①能力不够、积极性不足、甚至腐败的总经理可以搬出“历史负担沉重”的理由,不能被及时发现或被处罚、解雇。②原本有能力、有积极性、不腐败的总经理会想,如果经营不佳甚至腐败,我也不会受到处罚,因此有可能变得消极、甚至腐败;因此,政策性负担加重了委托-代理问题,使我们对国有企业经理很难进行真正的、有效的监督。

原因三:总经理权威问题

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绝大多数是想经营好企业的,也有能力,但问题是缺乏足够的权威和行政资源,比如:私营企业的老板或总经理认为某个员工、中层、甚至高级管理人员能力不够、热情不足时,可以:减薪、降职、解雇,但一个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很难具有如此高的权威和行政资源,顾虑较多;成功的私营企业一定有一个融洽、和谐、紧密合作的领导团队,但国有企业的某个副总或书记可能就是上级派来监督总经理的,合作困难。

其他原因:如政企不分,政府干预过多;国企领导人选拔考核任用制度不合理;年薪太低;国有企业所属的行业结构不合理;虚职太多;人才流失; 国企改革的任务与趋势:主要就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其前提是去除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这样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可以追究经营者的责任。推行社会保障的目的就是去除政策性负担。但仅仅去除政策性负担还不够,关键要建立起一整套机制,使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有足够的激励经营管理好企业,为股东服务,就像私营企业主对待自己的企业一样。除此之外,这样一套机制还要协调好股东、总经理和职工、债权人、政府等企业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的高效运作,我们称之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和市场经济必然要求, 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一)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以完善的法人制度为基础, 以有限责任为特征, 以公司为主要形态的新企业制度。它包括主要内容:(1)独立法人制度。独立法人制度, 即企业法人确立财产支配、处置、使用权, 使企业做到有人负责, 有能力负责, 企业的独立财产是其行为能力的基础。国有企业是国家出资构造的企业法人, 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支配、处置、使用权, 国家以出资者身份拥有财产。企业经营中形成的利润和资产增值归国家所有。(2)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改

制成有限责任后,即建立有限责任制度。有限责任制度一是企业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 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二是企业破产清盘时,出资者以其出资额为限, 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3)严谨组织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有一套严谨, 完整的组织结构,它通过规范的组织制度, 企业的权力机构, 监督机构, 决策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 并形成相互制约关系, 特别权力机构, 强调发挥整体功能的共同作用。改革后, 在我国公司企业是现代企业组织中一种重要和有效形式。(4)科学管理制度。目前, 从克服我们现行企业管理制度的弊端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出发, 必须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 主要是对企业的运营机构设置, 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制度、人员考核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等进行改革, 建立严格的科学的责任制度体系。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有它的基本特征。即: 产权明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第一, 产权关系明确。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 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成为享有民事权力, 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第二企业以全部法人财产, 依法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照章纳税, 对国家承担资产保质增值的责任。第三, 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 即资产受益, 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者等权力。企业破产时, 国家和其它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负有限责任。第四企业按照市场要求组织生产经营,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 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如果长期亏损, 资不抵债, 应依法破产。第五, 建立科学的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 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 相辅相成的科学经营机制。

[1] 白丽/陈紫燕,关于现代企业制度与国企改革的探讨[A],《前沿》,2006年第五期

[2] 桁林,大国有战略下国企改革的任务与趋势[A],<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十期

[3] 桁林,对国企三次改革大潮的反思,中国发展观察,2010.05

[4]何伟,对国企改革历程的深层次思考[A],理论探讨,2011年第二期

[5]曾明强,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A],《社科纵横》,2005年02期

第四篇:中国经济专题

中国经济专题

1.当前中国的GDP排名第二。

赶超战略是指采取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办法(宏观政策环境)和以计划制度替代市场机制的制度安排,提高国家动员资源的能力,突破资金稀缺的比较劣势对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制约,使资金密集型产业能够在极低的起点上得到发展并在短期内实现飞跃,进而使产业结构达到先行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战略。

以前苏联和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还有以印度、阿根廷为代表的亚洲和中南美洲的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赶超战略。

2.我国为什么要选择赶超战略?如何实行?矛盾背景?

快速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超工业化派”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允许市场机制发生作用。

重工业的特征——资本高度密集;建设周期长;发展早期,关键技术、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初始投资规模巨大。当时中国国情——资金短缺,利率高昂;可供出口的产品少,外汇短缺,市场汇率水平高;经济剩余少,资金动员能力弱。

3.如何保证被压低了价格的要素和产品流向重工业部门,以及经济中剩余的积累用于重工业的发展?

对经济资源实行集中的计划配置和管理,实行工商业的国有化和农业的人民公社化以及一系列剥夺企业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

计划经济体系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资源配置制度、微观经营体制(看PPT)

粮食统购统销制度(1953—1985)

含义:国家统一收购和销售农产品的制度正式形成,统购统销实际上是国家对粮食等农产品的一种垄断行为。为了配合赶超战略,粮食短缺

户籍制度:国家对其公民实施的以户为单位的户籍人口管理政策。

特点: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为了控制由国家供给粮食的城镇人口,防止城市人口失业,必须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镇。

弊端:1.不利于现代国家公民权利的实现;2.造成了人民在事实上的不平等;3.户籍制度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发展;4.阻碍了城市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现代化,不利于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化顺利进行。大跃进:在工业和农业上开展“跃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

人民公社:中国农村人民公社的简称。1958年至1982年,中国农村实行的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大锅饭

三年自然灾害→三年困难时期

1.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

2.大跃进、“大炼钢铁”,导致国家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3.农村地区因缺少粮食导致饥饿(三千万)出现,全国性的生育率急剧下降。

4.全国推崇以生产队为单位的人民公社大食堂导致“放开肚皮吃饱饭”,实行不计报酬的劳动导致劳动效率急剧低下。

5、在全国范围出现严重的饥荒的情况下,1958至1959年,中国政府仍然持续着往年的大量向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粮食以快速发展军事工业。

1/3责任归于自然原因,2/3的责任归于体制错误——三年困难时期 大包干: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土地及部分大型生产资料仍属集体所有,由农户承包经营。(农村改革的开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中国大陆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推行“改革”,而改革最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即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可行,它产生了什么问题,将面临什么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的成就:

1、创造经济奇迹、国力强盛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5、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6、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

7、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问题及对策

1、民众民主观念淡薄,政治参与程度不高

针对老百姓民主观念淡薄,政治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继续发展经济。二是要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民主政治的建设中来,才能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能不断前进。

2、经济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我们要加速淘汰衰退产业、过时产品和落后技术,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另一方面,要集中有限的资金,根据市场和需求的变化,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增长量有重大作用的项目。

3、文化发展受到外来文化打压

我们要支持与鼓励更多优秀文艺作品的推出,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化艺术创作,倡导主流价值取向,引导群众审美鉴赏,坚决抵制低俗之风。

4、收入分配不均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5、贪污腐败盛行

一是要完善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二是要严格执法。要顺应时代潮流和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快和完善新闻立法,将新闻媒体监督纳入法制轨道

6、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摈弃旧观念,改变政府官员惟GDP增长论政绩的观念。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二元结构的三大差异:地区差异;城乡差异;贫富差异。

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计算公式=城市人口÷总人口

中国的特殊性: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它产生的原因

要从三个阶段来寻找答案:

(一)解放后我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20世纪60-70年的“反城市化”导致城市化水平的低下 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抑制

2.1960-1970年代的“反城市化”政策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二)1978-1995年,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城乡二元体制和土地制度所造成的路径依赖固化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1.1978-1984,农村为主导的改革抑制了城市化; 2.1984-1994,认识上的误区、城乡二元结构的路径依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妨碍了城市化。

(三)1995年后,在分税制改革等激励下,地方政府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因为地方政府的政绩追求而加快推进

粮食安全问题:温度上升带来的粮食减产、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及病虫害加剧等问题,正在影响到全球的农业生产,正是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农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的问题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基础建設不足等。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原因:

资源约束(耕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的缺稀)、结构矛盾(产业结构矛盾,就业矛盾、区域矛盾)、体制矛盾(公共财政:重城轻乡、要素市场分割、管理体制)、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权益差异、收入差异、观念差异)、国际化的挑战(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逆转;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平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在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对策: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第二,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

第三,创新机制,建立镇、村和社会三个层次的集镇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多元化投入模式。

第四,各级各单位应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1、加快推行农村养老保险进程。

2、镇政府应统筹协调,依法依规彻底解决拆迁户的历史遗留问题。

3、提高农村户口低保覆盖率。

4、切实解决好危房户问题。

第五,建立服务“三农”长效机制,边整边改,取信于民。

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要求按照税种实现“三分”:即分权、分税、分管。所以,分税制实质上就是为了有效的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通过划分税权,将税收按照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有时还有共享税)两大税类进行管理而形成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土地批租:国家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一种形式。即将若干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次出让给土地使用(经营)单位。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由城市政府的委托机构,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 此种情形下,只能由国家垄断土地交易市场,先向农民征用,而后再面向土地开发人,或转让、或批租、或拍卖。

• 就这样,农民与土地市场的直接联系被生生隔开,农民土地权益也就消于无形。

寅吃卯粮

• 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普遍兴奋地成家

和大量生育。

• 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困难时期

• 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

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影响:这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剧增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还对以后相当长

时间内的中国人口发展与经济运行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影响。

马寅初人口论:人口增长与资金积累的矛盾。他认为,因为中国人口多,消费大,所以积累少,只有把人口控制起来,使消费比例降低,才能多积累资金;

为何批判?

政府对他的指控是:马寅初的新理论,源于马尔萨斯人口论,企图怀疑社会主义优越性,以及蔑视人民大众。到1958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就是用大跃进的方式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1.大跃进

2、以农立国

3、多子多福

人口红利: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亦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的消失:然而,2010年初,新一轮的“保姆荒”、“民工荒”,让中国“人口红利”的危机慢慢浮出水面。

人口老龄化将导致社会抚养比不断提高,提高消费性人口比例,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人口红利”的消失,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活力。

措施:各种迹象表明,中国的劳动力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中国的劳动力供求形势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面对这一转折,靠廉价劳动力构成经济起飞的“世界工厂”,需要转换思维了。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终结,意味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发掘一条持续发展的替代途径至关重要,而这需要社会增长方式从生产要素投入推动型过渡到生产率推动型。

进出口依存度超过50%

专利申请高与创新率低的原因:科技界还存在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现象。我国科技界积累本来就少,部分人缺少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不是踏踏实实地工作,而是过分追求专利和论文数量,对科技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措施:中国正在努力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政府的大力支持成为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层面看,中国企业要想拥有核心竞争力,都必须把发展专利等知识产权摆上重要位置。企业要增加专利的“量”和“质”,加大研发力度是第一位的。

国有企业:国际惯例中,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国有资产投资或持股超过50%的企业即为国有企业;

在中国,国有企业一般指单纯的国有资产投资的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国有企业的行为。

为什么要改革?

 自身缺陷:

 资产边界模糊——“肉烂在锅里都在锅里”

 所有者缺位——没有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区分,不同的职位被称为革命工作分工不同

资源配置和效率低下——在劳动报酬上采取大锅饭,采取军队补给制,劳动报酬上采行“工资加福利”的国家给付方式,并且担负着为城市提供就业机会的社会责任

 外部环境变化:

 市场已经逐渐发育起来,市场中的企业竞争日趋完善,不再需要政府为了维持国计民生培育市场提供产品。 同时,许多诸如消费品市场的供需已经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再需要政府通过国有企业进行调控。如果国有企业继续向这样的“纯私人物品”领域投资,由于自身需要背负“社会成本”的重压下,难与“轻装上阵”的民营企业相竞争,其所付出的边际社会成本已经大于边际社会收益,应该从此类竞争性领域撤出,或进行改革。

▲企业制度: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一些学者的观点:

1、国有企业既奠定了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同时也造成非国有企业极度萎缩,经济效益不断下滑。要克服国有经济的缺陷,必须使国有经济从普遍性配置角色变为特殊性配置角色,即在规模上将是少数,在布局上追求优化,在经营上克服垄断。

2、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实质上与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功能密切相关。只有消除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让企业具备自生能力,国有企业改革才有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3、我国进入了一个以解决垄断性产业改革问题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因为,国有企业管理腐败呈现出以侵吞国有资产为主的国有企业领导人个人腐败逐渐减弱、以行政垄断腐败为主的国有企业群体腐败日益严重的新特征。相对以前单纯以改善国有企业效率为改革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而言,现在必须强调在打破行政性垄断的前提下改善国有企业效率。

国企的“冰棍现象”:

 经济学界或社会学界的共识是,由于管理机制僵化、经营不善,国有资产正不断流失,像一根冰棍,放在那儿慢慢化掉了,故名为“冰棍现象”。

 一方面,国企效率底下、包袱沉重,资产、价值正像冰棍一样渐渐融化;另一方面,部分国企干部以改制之

名行侵吞国资之实,成为官仓老鼠。

中国版国企“死魂灵”

 源于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同名小说,说的是一个名叫乞乞科夫的骗子,到一些农庄里去收买已经死去的农

奴的名单,去换取政府的抚恤金。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正是有了国企“冰棍现象”的产生,在利欲熏心以及精心编织的阴谋之下,活人借助“死魂灵”牟取了暴利。

台湾开始实施四年期经建计划,贯彻“以农业培养工业,工业发展农业”的基本政策,促进了农业的扩张和进口替代工业的建立,为社会经济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台湾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成熟的市场机制,资本主义经济体。

私有化程度高,“国营企业”、“国营银行”也已经逐渐私有化,“政府”角色日益淡化。

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策略性工业

经济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

第五篇:浅谈中国经济转型

班号:01220801姓名:张晗学号:20080187浅谈中国经济转型

一、经济转型的提出

经济转型其实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被苏联和东欧各国涉及。那时的“经济转型”偏重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层面。而今,我们所讲的经济转型侧重于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结构的改变。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一书的热销,中国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一个特有名词。它代指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改变。在此之前,前苏联及东欧各国采取的经济转型均采取了快速私有化的方式,即采取“激进”措施将原来的计划经济一次性破除,重新建立起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相比之下,中国的渐进式却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效果,并逐步为全世界所认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转型理论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学家们逐渐把目光放在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上。

二、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对经济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多年之前的煤都阜新在2001年首次提出了经济转型这一概念,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

三十多年前,中国由计划经济逐渐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十一世纪初,当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经济进入了瓶颈阶段,经济转型便自然而然地被提上了议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与冲突。原有的资源配置对社会发展渐渐发生了阻碍,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日益显著,环境日益恶化,整个中国进入了以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的怪圈中。同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年年攀升,人民文化水平显著提高,因此劳动力成本升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遇到很大阻力。

另外,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非均衡发展策略,因此在经历一段时期的经济飞速发展之后,一些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社会矛盾加深。这也是要求经济转型的一个原因。

三、中国经济的目前状况及转型所面临的困难

我认为现阶段中国的经济转型主要是指由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转向知识密集型,更加具有创新、低能耗以及环境友好型制造业。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密集型生产已经无法满足中国高速发展的显示状态,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压力、资源压力、能源压力„„这些都是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的有关评论,中国经济转型还与一些社会问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解决好这些问题,对经济转型将带来极大的帮助,例如城市户口体制改革,调节资源利用费用,金融体制改革等。

四、经济转型的主要发展措施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和出路》一文。总结文中内容,我国的经济转型要采取如下措施:

1)需求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长久之策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消费、出口贸易共同作用驱动的,人们称之谓“三驾马车”的驱动方式。而在“三驾马车”中,最稳定、最长效、最可持续的拉动力是国内居民的消费,消费对促进生产发展、国民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外需产生波动,出现需求萎缩,国内经济增长势必随之遭受影响和冲击,不得不进行需求结构调整。因此要推进和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理所当然应首先调整需求结构,把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作为当下保增长的现实选择,又作为推进我国经济整体转型的持久动力和增进社会福祉的根本途径。

2)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根本任务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一是按照调高调优的原则,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二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当今世界,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功能强于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早已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正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当今世界,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功能强于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早已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正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

3)贸易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关键之举

过去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出口,依赖国际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一种出口主导型经济。今天我们要将外需主导型经济转变成内需主导型经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调整外贸战略,调整出口贸易结构。提出这一调整的根据,既出于对我国外贸现状的现实思考,又基于对未来世界市场需求趋紧的理性分析。

4)要素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靠资源消耗的发展不可持续,必须对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进行坚决调整,方向是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由要素投入推动型转变为科技创新推动型,这是实现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必由之路。

5)企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重要基础

宏观经济的整体转型,取决于企业转型的进展和效果。因此要推进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必须从一个个企业做起。企业转型的内涵非常丰富,包含多方面的任务和要求,至关重要的是要搞好企业结构转型。企业结构关乎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生产经营效益,最终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

五、经济转型成功实例

阜新市是经济转型一词的源头,我特地查找了一些关于阜新近年来经济转型的资料(数据截止至2008年)。

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居辽宁首位,总量由2001年的70.5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233.9亿元,年均增长1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643元增加到1.2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1年的4.5亿元增加到14.6亿元,年均增长23.4%。城市接续替代产业框架已基本形成。以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新型能源、煤化工产业及装备制造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初步形成。城乡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阜新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结点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提升。同时阜新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加强。森林覆盖率同比上升32.1%,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和循环农业示范市。

下载中国经济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经济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经济专题读后感

    《中国经济专题》读后感 这本书是林毅夫在北大授课内容的一个整理,每一讲都是一个可浅可深的问题。说浅,是因为这些问题看似都有很多合理的解释,说深,则是因为每一个解释背后总......

    中国经济展望

    当下中国经济形势展望对于中国来说,新世纪以来经济最困难的2009年已经成为历史。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2010年既是夯实复苏基础的调整之年,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中国......

    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介绍 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今年已经步入第13个年头。在过去的12年中,每年当选的年度人物都成为了中国经济的典......

    中国经济市场分析范文

    伊拉尼在印度人心中是一位绝对的明星。他在印度第一大财团——塔塔集团任职43年。塔塔集团的业务渗透印度的化工、汽车、医药、金融服务、信息咨询、钢铁等多个行业,它甚至拥......

    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人们普遍认为,这次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将作出重要决策,就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行总体部......

    中国经济政治形势

    2011-2012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专业:班级: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成 绩: 中国当今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一、中国当前经济现状 首先当前仍处于08年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下而欧......

    中国经济如何转型

    中国经济如何转型:十八大后的十八项 改革 http://.cn2012年10月23日 22:27FT中文网 中欧陆家嘴(10.54,-0.06,-0.57%)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刘胜军(微博)中共十八大将在11......

    中国经济读后感

    《中国经济》读后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9.5%。增长的速度如此之快,而且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尽管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诸如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