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用税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7:0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信用税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信用税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一篇:建立信用税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建立信用税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管子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为诚实守信,是天下的关键。追古溯今,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诚信都是永恒的准则。“诚信”是做人的原则,搞企业的必备要素,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这些反映到税收工作中,就是要诚信纳税。诚信纳税,是每一位纳税人应具备的道德基准。它既是一种社会公德,也是每一个纳税人把自己的奉献与国家的振兴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纽带。纳税人如果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偷税、逃税、骗税、甚至抗税,得到的只能是眼前的利益,失去的将是宝贵的诚信和良好的信誉,而失信毁誉的必然结果是自损。一个不讲诚信、不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即使其一时得逞,但终将难逃被市场抛弃、被社会淘汰的命运。因此,纳税人只有具备了诚信纳税这一基本素质,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方能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外部形象,实现长远发展。

一、诚信纳税与依法诚信纳税

税收,呼唤诚信;诚信,呼唤公正;公正,呼唤法治。我们目前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税收工作必须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按照“国民待遇”的原则,无论是国内纳税人,还是国外在华纳税人,都要从依法治税的角度出发,培养他们诚信纳税的习惯,增强诚信纳税的观念,倡导诚信纳税的精神。2002年我国的税收宣传月主题是“诚信纳税,利国利民”,2003年的主题是“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今年依然是这一主题,连续4年都将“诚信”作为税收的一个重要主题进行宣传,应该说这在我国的税收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一)“依法纳税”与“诚信纳税”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强调税收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依法纳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提倡的“诚信纳税”虽然从法理上来说与“依法纳税”并不矛盾,但单从字面上来看,很容易将两个观念对立起来。我国当前仅仅依靠法治是不够的,完全凭借法律的威慑力来筹集税收,成本大、效率低,“痛苦程度指数”也较高。比较合理的状况应当是在法治的基础上引入德治的因素,即充分引导纳税人自觉依法诚信纳税,培养公民和企业法人的纳税习惯。诚信纳税成为公德,就会有效地润滑税收征纳过程,降低征税成本,形成文明愉快的氛围和治税环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间本来就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统一关系。依法纳税和诚信纳税,则是这种统一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代表着现代社会营造文明祥和共同体的引导方向。

(二)市场经济需要依法诚信纳税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法制经济的基础是诚信。如果说法律的强制性决定着纳税人、用税人、征税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那么道德和信用则引导纳税人、用税人、征税人自觉地完成法定的义务和责任。

客观地讲,在我国现阶段的现实生活中,不论在“依法”方面还是在“诚信”方面,都还明显地存在不足和阻碍,因而在税收管理的规范性上,以及降低税收成本方面,都还不能令人满意。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为了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大力倡导依法诚信纳税,法治德治双管齐下,进一步加强法律和诚信的宣传,大家共同努力建设现代化强国。

因此,我省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信用税收机制,将依法诚信纳税形成完整的体系,来引导和约束征纳双方的行为,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建立依法诚信纳税环境下的信用税收机制

(一)信用税收机制的形成条件

信用税收机制是指以法律为基础,以信用为准则,在用税主体、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之间建立的遵守法律规章,诚实守信的管理机制。信用税收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信用税收机制的形成有四个条件:

一是社会公众形成正确的税收观念。

现代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存在,从表面上看是政府的需要,实质上是人民自己的需要,税收所代表的,从表面上看是政府的利益,实质上是人民的整体利益,也就是说,税收的本质特征,从个别纳税人来看是无偿的,从纳税人整体来看则是有偿的。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看到税收的现象,看不到税收的本质,也就是只看到政府需要税收,没有看到人民需要政府,进而需要税收,只看到税收是政府存在的经济体现,没有看到税收所代表的社会整体利益和所体现的共产主义原则,因而对税收具有各种不正确的认识。这有理论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从理论上说,时至今日,一些理论工作者仍然把税收理解为政府对人民的一种剥夺关系,把税收说成是政府不付任何报酬而向人民取得东西。从制度上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税收法治程度和预算公开程度还不够高,政府的服务职能还不够突出,使人民较多地感受到自身利益与政府利益的对立,较少地感受到自身利益与政府利益的统一。

二是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具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观念,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如果税收不公平,纳税人就会千方百计地逃避税收给付义务与作为义务,而不会自觉、准确、及时地纳税。

为创造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首先要做到税收制度公平,在制定税收制度时,对同等状况同等对待,不同等状况不同等对待。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税收确认公平,在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时,只能以税收法律为依据,而不能实行自由裁量,对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的核定,也必须建立在经过充分调查所掌握的可靠数据的基础上,而不能以主观想象或个人感情为依据。除此之外,纳税程序的确定也必须公平,不能对同等状况的纳税人实行不同等对待。三是掌握必要的税收知识

为使纳税人能够自觉、准确、及时地履行税收给付义务和各种作为义务,必须使纳税人掌握各种必要的税收知识,包括税收实体法知识、税收程序法知识和税收救济法知识。

为使纳税人掌握各种必要的税收知识,首先要完善税法公告制度,使纳税人能够通过各种公开的、易得的、无偿的载体了解各种税收法律与法规。同时,还要大力开展税法宣传,将税收法律与法规的各种规定灌输给所有的纳税人,并用纳税人对税收法律与法规的了解程度而不是税务部门开展税法宣传的次数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评价税法宣传的实际效果。此外,还要尽最大的可能搞好税务咨询,随时准确解答纳税人提出的各种涉税问题。

四是提供便利的税收服务

为推进诚信纳税,还必须为纳税人提供便利的税收服务。无论是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还是缴纳税款,都要给予纳税人以最大的便利。笔者以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信用体系逐步建立的今天,依法诚信纳税对征纳双方都提出了新要求,是征税人和纳税人的共同职责。各级税务部门要着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不折不扣地为纳税人提供各项急需的服务,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力履行好各项服务承诺,为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排忧解难,做到言必行、信必果。二是要对广大纳税人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要按照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原则,自觉规范税收管理行为,坚持内资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大小企业同等看待,坚决堵住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减、免、缓的口子和各种人情税、关系税。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税务公开,接受各方面监督,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取信于纳税人。

(二)构建信用税收机制

一是要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要制定相关法律,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建立公民个人社会安全号码,以及企业信用记录号码,通过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号码,记录个人和企业在纳税、信贷等方面的信用情况,对违反法律规定者予以严惩。政府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应该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商业手段,对分散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用数据库。二是全面推行信用等级评议制度

征税人(机关)执法的信用评议:一是对税务机关的执法信用进行评议,将税收执法、公开办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列为评议内容,通过税收执法检查考核、辖区内纳税人和社会各界代表的信用测评,将执法水平高和群众满意率高的税务机关,评为“诚信税务机关”;二是对税务人员的执法信用进行评议,以税务人员执法资格、执法能级认证、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为基础,实行税务人员执法信用考核制,建立考核评议档案,记录税务人员的执法信用情况,对执法信用等级好的人员,给予评优、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优先权,对因过失或者故意造成税收执法过错行为的责任人,给予经济惩戒和行政处理。

纳税人纳税的信用评议:要全面推行国税总局的纳税信用等级评议制度,将结果录入纳税人纳税信用信息档案,进入社会资信平台,以便随时查询到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要积极实行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的动态管理,每年评定(复查)一次,并在新闻媒体予以公示。对达到上一个信用等级条件的纳税人,可在税务机关评定复查前,报税务机关进行评定。对纳税人有偷、逃、骗税等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税务机关可随时取消其纳税信用等级达标资格。

三是建立信用纳税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要加大对偷、逃、骗税及欠税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加大不诚信纳税的成本,让纳税人真切地体验到不诚信纳税的成本高于收益,从而使其自觉依法诚信纳税;另一方面,构建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监督网络,成立由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及企业、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评议机构,定期对纳税人的信用等级进行综合评定,对拥有良好纳税信用记录的纳税人在政治、经济、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先权。例如,给予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和个人以较高的银行信贷额度及更为优惠的存、贷款利率,给予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上的优先权等,让具有良好纳税信誉的纳税人充分享有诚信带来的益处和便利。

(三)我省建立信用税收的实践探讨

从目前我省社会发展情况和经济税收情况来看,已经初步具备了信用税收的四个条件,2004年南京市开展了市民税收意识调查,调查期间共回收有效资料5801份,从参与的年龄和文化层次上来看呈多元化特征,其中19岁至30岁的占35.13%;31岁至40岁的占30.29%;41岁至50岁的占16.57%;51岁以上的占15.43%。高中(中专)和大专学历上,占66.87%。而初中以下占12.85%,本科以上占20.28%。调查结果显示,科技进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思维方式、意识形态、观念不断更新、转变,纳税概念逐步形成,且正渗透到整个社会和个人生活细胞里去,但对税收的了解度及重视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仍不太适应。尤其是青少年税收意识养成已迫在眉睫,仅有37%的学生将税收作为知识“储备”之一,可见税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还较低。

结合近两年的百姓税收意识调查和我省实际,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我省的信用税收体系。

一是逐步建立全省统一的个人和法人信用系统。首先构建全省统一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即在全省范围内规范统一个人社会保障号和法人企业社会保障号,将全省社会保障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其次以市以上政府信息中心数据仓库为信息枢纽,跨平台联接社保、工商和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各自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实时交换;最后将个人和法人社会保障号应用于货币流通、经济合同等各类经济领域。

二是由政府牵头统一开展信用等级评定,目前金融、工商和税务都有自己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由各职能部门评定信用虽然比较专业但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综合情况,因此笔者建议应建立由省级政府牵头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参与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并对社会公开各部门评定结果和综合评定结果,一方面作为政府对企业的综合评价,另一方面也可作为经济贸易活动的依据。对于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可以给予信贷、税收、工商等各方面的优惠

三是以教育为先导营造良好的信用社会氛围。首先以青少年税收知识普及教育来加强信用社会建设,教育部门要将税收作为法律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加以考察,将诚信纳税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门。其次加强高等教育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增加学生的税收实践活动,各级税务部门也要主动在学校开设税法教育基地,模拟经济税收活动。

第二篇: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中联客运有限公司是原农二师汽车运输公司破产后,重新组建的二师唯一一家交通运输企业。公司工会于2006年1月20日正式成立,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和努力,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特别是在维护职工权益,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福利待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保障了会员的权益,增加了员工的收入,稳定了员工队伍,促进了公司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在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中联客运公司员工工资都处于原地踏步状态,平均年薪仅有1.1万元, 远远赶不上飞涨的物价。工资收入是公司员工生活的主要来源,是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经济利益。如何建立公正合理、规范有序的企业分配制度,维护员工合法的经济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就成为工会工作面临的新课题。2008年初,公司工会开始探索解决新课题的办法,经过一次次地与行政方协商,年中时,公司允许员工工资在上年基础上调15%。为了巩固这一成果,也为了员工工资增长能有一个正常的制度保证,工会专门就职工普遍存在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征集合理化建议和职代会提案等方式进行了意见收集整理,在一届四次职工大会前,由公司工会出面,组织职工代表与公司行政方多次进行平等对话、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建立了职工工资平等协商制度。在一届四次职工大会上我们提出了“提高员工生活品质,让员工共

达到2.2万元,较三年前翻一翻。公司员工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共同分享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企业凝聚力、员工积极性显著增强。

在工资集体协商和建立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工资集体协议文本经过公司行政和工会进行协商形成草案后,交给广大职工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并修改后,提交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最后再签订协议。工会在协商、讨论修改过程中,始终掌握“双赢双利”的原则,即考虑公司的承受能力和长远发展的要求,也考虑员工的利益和需求,坚持保持稳定,普遍提高,留有余地,以利发展的原则。二是协议内容的制定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即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利益,又便于操作。能确定的就确定,暂时不能确定的就原则说明,以便在执行中逐渐完善。

在坚持以上两个原则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工资集体协商与企业的改革相结合。工资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进行工资集体协商不仅仅是工资制度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因此,我们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进行了工资改革,建立起符合企业实际,员工参与的工资分配制度,有力地推进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二是工资集体协商与企业民主管理相结合。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员工表现出了较强的参与意识。工会立足务实,广泛征求员工意见,把员工关注的热点、难点列入议题,认真审议,形成决议。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增强了公司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通过职

业得到了健康发展,形成了“多赢”局面。通过工资协商,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管理,提高了企业内部分配的透明度,既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也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想“跳巢”的职工少了,职工队伍稳定,企业信誉日渐良好,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在2009我们公司在金融危机和“七五”事件的影响和冲击下,公司经营指标仍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8.14万元,实现利润47.38万元,较师考核指标增长215.8%。实现社会增加值1910万元,在保证了师计划的同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0.8%。职均年收入20000元, 较师计划增长17.2%。两金占用率为27.6%,较师考核指标降低了7个百分点。实践证明,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但使职工的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而且工资收入“一年早知道,年年有盼头”,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增大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第三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2008-9-3邓肇彧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在几十年的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并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从而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近期,中央又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这是我们党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反腐倡廉工作的具体行动,也是一个全党性的指导文件,必须在党内广泛深入学习、贯彻和执行。今年开始的在党内开展先进性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学习,把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基础上面。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解决思想、组织、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落实正确的政绩观,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和不搞劳民伤财的事情。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从我做起,当好群众的表率,事事处处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在大是大非面

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全方位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定不移地确保党中央的政令畅通。

共产党员要敢于讲真话,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经得起在复杂环境斗争中出现的各种风浪的考验;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到廉政勤政;要端正党风政风,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坚决抵制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争当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总而言之,最关键还是党员个人要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人格力量,做到自我约束,洁身自好。

二、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每个人的自身素质、能力、机遇以及其它多方面因素决定,各阶层、各类人员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对峙,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是必须正视的新的社会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构建和谐社会,从面上讲,有一个整体协调社会关系的问题。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都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也是讲,充满民主法治、廉政高效、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繁荣,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社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总之,我们要端正党风政风,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平台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正视矛盾,有效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实现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目标创造条件。要做到“诚信友爱”,就需要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倘若人与人之间缺乏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势必会因缺乏了解而引起误解,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和不信任,甚至引发矛盾。特别是在干部和群众之间,如果缺乏沟通,交流不畅,就可能造成干群关系的紧张,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在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形成良好的诚信友爱氛围,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增进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重要桥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社会氛围中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拉近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就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实现“安定有序”的和谐目标奠定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在消除矛盾的问题上,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大有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通过对各利益主体耐心的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完全有可能帮助人们疏通思想、理顺情绪、增进理解、提高思想认识、克服认识偏差,从而有效地缓解利益矛盾,促使矛盾的最终解决。具体来说,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宣传说服等方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物质利益观,使人们学会从整体利益出发来思考问题,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达人们的利益要求表达渠道,既有利于人们充分表达自己正当的利益要求,又有利于人们相互理解,互让互谅,从而化解利益矛盾,共促和谐。

此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也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调节功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必须从疏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利益矛盾和协调人际关系等方面多下工夫,把新时期新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第一要注重疏通思想,理顺情绪。当今社会转型和社会改革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冲击,致使一部分人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心理倾向,如心理失落、失衡,心情焦虑等。这些思想情绪是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对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帮助人们疏通思想,调适心理,理顺情绪。一是要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努力做好党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宣传解释工作,使人们在学习中自觉跟上形势的发展,提高思想认识;二是要注意人们的心理变化,有效提高人们的心理适应和自我调适能力;三是要以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文化教育人们,以科学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引导他们,使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第二要注重增进理解,化解利益矛盾。处理和协调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利益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作。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人们的利益关系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可以说触及到了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由于人们往往以自身的利益得失来评价和判断事物的好坏,致使一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人对改革存在认识偏差,不满、失落、嫉妒等心理随之产生。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耐心地向人民群众进行说服教育,让人们辩证地看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在肯定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物质利益观,学会从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自觉尊重和承认他人和其他群体的利益要求。同时,还要引导人们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任何物质利益的获得,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努力奉献。因此,努力保持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既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三要加强感情沟通,协调人际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从而在人与人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引导人们互帮、互学、互补,建立起团结、平等、尊重、协作和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具体而言,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共同的价值观念,让团结、平等、尊重、协作和友爱深入人心;二要教育人们树立科学的发展目标。目标不明确,不科学,群体或组织内部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帮助人们确定科学的奋斗目标,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第五篇:发展民办教育,促进社会和谐

北京申论考前押题

(九)发展民办教育,促进社会和谐http:// 2006-12-13 来源:中公网 点击:4792

问题:

1.法律制度不配套,政策扶持未落实

2.办学思想不明确、教育质量不高,社会对民办教育缺乏认同感

3.办学条件差,非法办学现象严重

4.教师权益得不到保障

5.管理不规范,学校间恶性竞争收费较乱

6.资金不足,部分民办学校存在着的风险

原因:

1.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沟通,争夺办学审批权、管理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教育行政部门内部机构职能条块分割严重,相互间缺乏共识和合力,政府相关部门缺乏沟通和协调,而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软弱。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对非法办学和恶性竞争的处置缺乏有力的措施和明显的效果。

2.民办教育在我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家扶持和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措施还不够有力,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总的看来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却远远不够。

3.很多民办高校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对市场研究不够,在学校发展定位和特色创建上,缺乏明确的思路。一些部门简单认为大多数民办学校以营利为目的,投资办学是一种商业行为,从而对解决民办学校的困难和问题消极怠慢,挫伤了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积极性。

4.民办高校没有办出办学特色和质量优势,创建名牌民办高校的意识薄弱。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发布假广告,搞虚假承诺,搞恶性竞争等等,这些现象影响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5.缺乏教师聘任、教育教学、督导评估、固定资产和财务运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相当部分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教师的户口、人事档案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龄确认、流动等缺乏统一明确的政策规定,教师的待遇同公办学校教师相比有较大差距。

6.一些兴办者不懂教育规律,办学思想不端正,存在短期行为,急功近利,不舍得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不注重提高办学质量,有片面追求营利的倾向,企图以最小的投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执行教育的政策法规的意识淡薄。

7.我国民办教育的经费是靠民办学校自己筹措的,国家并无经费上的支持,其主要来源学费,接受的赞助或捐赠,学校经营利润等。则于社会对所谓“贵族学校”比较敏感,政府对民办学校的学费进行控制,同时,法律又规定,个人投资民办教育不能索取回报,而且在学校存续期间属于学校资产,个人不得转移,而在目前经济条件下,接受大规模无偿捐助的可能性又很小,因而民办学校普遍感到经费紧张,只能维持教师工资及教育教学日常开支,自我发展的能力差,无法顾及建校及改善办学条件。

对策:

1.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要落实好《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强政策宣传,使民办教育逐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认同,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政策上的支持。各地应对民办教育在用地、税收、投资回报、教师调动、户口迁移、住房、职称评定、学生就业、学校收费等诸多方面给民办学校以更多的优惠,充分调动更为广大的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到民办教育产业上来,为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作贡献。具体如下:政策方面:在征用土地方面,对有些适合做学校的破产企业闲置厂房或闲置校园,在所

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优惠提供给民办教育使用。

资金方面:设立民办教育发展基金,奖励办学成效显著的民办教育,实行“花小钱,引大钱”。

制定收费政策方面:物价部门在审批时充分考虑民办教育的实际效益,允许其根据自己的社会声誉、办学特点和办学条件,自行确定收费标准,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招生政策方面:对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统一报名和录取,增强公办学校忧患意识,促进共同发展。

2.立足区域特点,确立各自目标面对区域性差异,发展民办教育中改革办学体制这一目标的达成,首先应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以规划,不能搞“一刀切”。即是说,各地区应有不同的进度和不同的层次,在总体目标下,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确定自己的“切入口”,确立自身的发展策略。

3.建议国家对教育拨款、贷款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教育拨款应对公办和民办学校一视同仁,制定考核标准与条件,对具备条件的民办学校给予同样的拨款额度,以鼓励民办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在贷款制度上,民办学校应在抵押、担保、授信贷款额度等方面享受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民办学校的学生应与公办学校的学生一样,不应受到歧视性待遇。

4.民办教育自身应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同时要充分发挥民校行业协会的协调、管理、评估、监督功能。校际之间要加强联谊和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5.增设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力度。

首先,应该设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构,负责协调与民办教育有关的各部门,在教育行政内部,应设立一个与民办蓬勃发展势头相适应的社会力量办学司(处),进行归口管理,避免多方插手、政出多门的现象,同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力量。

其次,应完善与民办教育有关和各项法律、法规建设,配合司法、财政、教育、审计等部门,加强对民办学校管理的监督、审计以及广告管理并形成定期检查的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学校依法进行处罚,将民办教育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6.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质量是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作为市场经济条件诞生的民办教育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否则它就很难生存下去,民办学校的办学主体、校长、教师必须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必须明白升学率的高低不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高质量的教育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生理、心理、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和谐发展,而绝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

7.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订有关的法律、法规,民办学校的教师应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样的待遇,应该完善教师聘任制度,为民办教师提供晋职升级、评优、业务进修的机会,为专职教师提供住房、医疗、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解除民办学校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乐于,也敢于到民办学校担任教职。同时,还要改革社会人事制度,建立教师人才市场,健全公、民办学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鼓励教师合理流动,另外民办学校教师的聘任要符合法律程序,学校和教师应签订“劳动合同”和“岗位聘任合同”,使民办教师队伍建设法制化、规范化。

8.教育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民办教育也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对社会作出了贡献,那么国家就应该像对待公办教育一样,对民办教育给予适当的财政资助,尤其是对举办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政府至少应当按全国生均经费给予补助。在加大国家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还应当鼓励民办学校多方筹措教育经费。”通过多渠道融资,将所得资金投资于教育,用以建立校舍,改善办学条件和学校环境,增加硬件设施,使学生能在良好的环境下

学习。

下载建立信用税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信用税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范文合集

    我国应如何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信用体系也称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或国家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具有记忆功能,能够保存失信者的记录;社会信用体系具有......

    税收促进发展

    坚持依法治税 优化服务 助力经济发展 税收是政府运转的基础,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既反映经济发展的情况, 也能够监督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当中......

    税收促进发展

    税收促进发展,发展为了民生 财为国之本,税为政之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税收既是民生问题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解......

    发挥税收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心得体会)

    发挥税收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心得体会) 发挥税收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心得体会)2007-02-02 21:55:09当前,我党在全党范围内正广泛深入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目标是为......

    建立和谐发展机制铸就*学校教育品质

    过去的一年,洪外人锐意进取,开拓奋进。在社会各界,各位领导、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洪泽外国语中学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再次提升。05年中考,我校六门学科总均分全县第......

    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安徽移动征文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作者:韩喜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黄山分公司) 摘要:在公司员工年轻化和知识化的......

    建立工会维权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建立工会维权机制 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赵秉凰 关键词:工会职责 和谐企业 民主管理 帮困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和谐企业,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

    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安徽移动征文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作者:韩喜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黄山分公司)摘要:在公司员工年轻化和知识化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