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安徽移动征文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作者:韩喜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黄山分公司)
摘要:在公司员工年轻化和知识化的今天,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企业氛围,是当前特别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将是大多数企业必须面对而且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人文关怀 和谐企业建设 运营机制
2012年1月1日烟台富士康员工跳楼,2012年4月13日富士康6名员工爬上楼顶再次上演跳楼事件,2012年9月12日,富士康22岁员工跳楼自杀,从2010年到2012年短短的两年间,富士康员工已经上演并完成了“十四连跳”,频频发生的富士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无疑把富士康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一片叹息和惋惜声中人们也慢慢开始思考自杀背后的原因,这让我不禁想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机制。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感受,本人对建立人文关怀的企业运营管理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提出以下几点见解,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建立人文关怀机制的必要性
如今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诸多因素都导致企业员工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加进而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有
如下几点:
1、知识更新和岗位竞争的紧迫感增加。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速度日新月异。通信行业尤是如此,知识的更新与市场的需求,更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单就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尤以数据和无线为甚,每五年就将面临着更新换代。像上个世纪最流行的程控交换,目前已完全被软交换所替代,无论从技术的知识架构和网络理念,都完全颠覆了原有的基础,这无疑是通信行业面临的紧迫感。所以企业在紧缩调整或引进新技术过程中,必然会精简冗员或淘汰落后的技术,这就使员工在掌握岗位新知识、新技能等问题上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岗位竞争压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
2、企业文化价值的差异感增加。
当前的企业人员的变动速度加快,这就导致新员工与老员工、老员工与新领导在相互适应过程中不可
避免的产生一定的摩擦,另外在老观念与新规范、新观念与老规范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也难免会产生空白,这无疑会使员工在文化价值的认同上产生差异,对员工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和迷茫。
3、家庭生活压力感增加。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大家确实有目共睹,但在员工的整体生活水准上升的同时,员工的综合生活
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城市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使工薪阶层背负巨大生活压力,造成了员工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加,这也是员工难以化解和容易积疾的一个方面。
另外对于部分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他们首先面临着生存的压力;而一些外地的员工要想在这
个城市扎根,还面临着买房的压力;对于年轻人,结婚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其中经济问题也不可避免,绝不是“一人四块五凑在一起领个证”这么简单的事。
鉴于上述几个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反应到员工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并对企业的工作效率、环境稳定与和谐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由此,在企业运营管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作的迫切要求,更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种历史责任,不容推卸,刻不容缓!
二、建立人文关怀导机制在企业中的现实意义
第一、人文关怀能够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人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就会产生物质需求;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就会产生精神需求。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由科学、艺术、人文组成。科学给人以智慧和理性;艺术给人以情趣和感性;人文给人以关爱和悟性。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科学、艺术、人文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更重要的是人文。因为人文是对人的社会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是对人的生存质量的关怀,是对人性解放和自由追求的认同。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其中,生活上的富裕是基础,精神上的愉悦是质量,发展上的有为是根本,身心上的健康是目标。人文关怀关注着人的物质、精神和发展中的需求,心理疏导关注着人在生活发展中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解决。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二者的互为作用过程,把解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人的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实现。
第二、人文关怀能够促进和谐企业的创建
社会发展离不开人,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发挥员工的积极因素。现代企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团队的作用,更加注重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建设,更加注重企业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确立。一支忠诚有为、团结互助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健康发展基石。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沟通干群思想,容易在企业重大问
题上达成共识;有助于沟通新老员工情况,促进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沟通企业与员工家庭联系,了解员工生活情况,形成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机制。通过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宽容、豁达、诚信的人际关系,形成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人际氛围,把每个员工的期望与目标融入企业的整体期望与目标,提升企业的人气指数和员工的幸福指数,在实现企业的整体价值中体现每个员工的自身价值,使“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人都有感恩的心与责任感,如果企业切实做到以员工的利益为根本,增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从物质、精神两个方面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势必会增加基层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减少人员流失;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更好的凝聚在一起;增加员工的信心,更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建立一个和谐的企业氛围。
三、科学理解人文关怀的丰富内涵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命和生存意义上的关怀,企业把人文关怀和心生产经营工作工作结合起来,代
表了一种亲和的组织态度和积极的组织行为。
“人文”一词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含了人的精神、世界观、价值观、理想观、人格、个性,以及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意义等多个方面,人文关怀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企业中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基层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一切为了员工,一切服务于员工,一切为了员工的生存和发展,要始终把员工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关心每一位员工的利益诉求,关注每一位员工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我们公司也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营造充满人文关怀和“快乐工作”的组织氛围。我们对“以人为本”的解释是:员工是企业事业发展的基石。我们在追求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竭力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努力融合员工价值与公司价值,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共同发展。
四、加强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
1、牢固树立正确“人文关怀”的工作观念,真正做到“以员工为本”。
在企业内部,员工是企业的主人, 要尊重企业员工的主体地位,保障每一位员工的民主权利,要努力创
造让每个员工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大家都有平等发展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持续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促进每个员工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
第一、积极营造阳光轻松的工作环境。
要建立和不断完善适应企业发展的制度以及有利于制度实施的工作环境,要改善员工的生活、工作环
境,用舒适的外部环境促进员工的心理和谐,这是硬件建设,要创造条件,采取措施,给员工营造轻松舒适的工作环境;硬件之外的就是要营造企业内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企业内部学会宽容、相互尊重、常怀感恩的人文氛围。星云大师有语:“宽可容人,厚可载物,涵养包容不仅是立业之道,也是待人处世的良方。人人以慈悲安住身心,包容与我不同思想、不同信仰、不同性别、不同种族的人,如此社会必然祥和”。
第二、关注员工个人兴趣的发挥,为员工的成长成才搭置广阔舞台。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对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进行文化知识的灌输,加强人才培训和培养,这是人文关怀中所要求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不断激发员工对专业知识的渴求,提升员工对“知识就是力量”的认识,全面提高员工政治、业务素质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和谐企业建设中人本管理的重要体现。
第三、畅通员工诉求表达渠道,营造人文关怀的浓厚氛围。
倡导人文关怀理念,关注员工生存状况,树立和落实“善待员工”理念,以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等引
领职工思想和行为,在实施管理措施和行为中更加注重人情味,积极关注职工心灵感受和情感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分析和认识职工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尊重职工利益诉求的多途径表达方式,完善各种形式的沟通机制,充分利用便于职工反映情况、表达利益诉求的各种渠道,包括QQ群等做好与员工的沟通。与员工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员工疾苦,及时把握员工思想动态,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建立健全员工合理化建议征集制度,使员工的诉求得到充分、真实表达。
第四、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激发员工价值实现的成就感。
尊重基层员工的首创精神是企业获得发展的不竭动力。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就要坚持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的群众路线,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员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员工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企业更加和谐、更加绚丽多姿、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2、建立健全为员工排忧解难的制度和平台。
第一、探索建立员工困难帮扶机制。
加强对存在各种困难的员工的管理和帮扶机制的建设,及时解决困难员工的难题,体现公司的关爱,保
证公司员工的正常生活和尊严。对困难职工伸出援助之手,或经济扶助,或组织捐助,都是彰显人文关怀的重要措施。通过具体的制度办法落实对困难员工或暂时困难员工的帮扶。
第二、合理构建企业的困难帮扶平台。
企业可利用工会组织等平台通过各种方式经常了解和掌握员工家庭情况,建立困难员工档案,在员工
个人、家庭遭遇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经济扶助,帮助员工顺利渡过难关,还可以发动支持员工进行互助。
第三、在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尊重员工,为困难员工送去真实的温暖。
员工的遭遇困难时的心理是最复杂脆弱的时候,所以在实施帮扶中一定要掌握“人文关怀”方式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关怀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如解决员工吃饭问题,冬季保暖、夏季防暑降温等日常生产、生活问题。同时也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员工更多的关爱,如给员工过生日、给员工过温情中秋、温情端午等,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关怀员工,使员工时时、事事感受到家的温暖、亲人的温暖,从而更爱企业。在解决员工实际困难方面坚持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对员工的诉求我们要认真加以解决,把解决问题和开展扶贫帮困结合起来,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着想。坚持到员工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员工困难多的地方排忧解难,让员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在为员工排忧解难过程中解决员工的思想疙瘩。
3、要建立人文关怀的评价机制,保证公司内人文关怀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公司领导要把“员工民主”和“员工民生”问题作为评价内容。公司领导组织要就公司内人文关怀和心理
疏导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作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构建公司员工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长效机制作为对公司领导以及各部门主要领导评价的重要指标。促使公司领导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营造充满人文关怀和“快乐工作”的组织氛围。
五、总述
建立和谐的企业需要和谐的企业氛围来凝心聚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职工与企业之间会形成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而对企业产生某种意识和情感。当然,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紧密结合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职工思想中出现的新变化,注重人文关怀,才能提高职工满意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营造良好的和谐心理氛围,保证分公司的安全生产和快速的发展。
我们相信,只要公司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遵循人性的基本规律,理顺人与企业的关系,确立
人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将人的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主题和核心,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就一定能够做到人心思齐,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目标的最大值,促进我分公司和谐稳定快速的发展!
第二篇: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安徽移动征文
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作者:韩喜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黄山分公司)摘要:在公司员工年轻化和知识化的今天,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企业氛围,是当前特别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将是大多数企业必须面对而且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人文关怀 和谐企业建设 运营机制
2012年1月1日烟台富士康员工跳楼,2012年4月13日富士康6名员工爬上楼顶再次上演跳楼事件,2012年9月12日,富士康22岁员工跳楼自杀,从2010年到2012年短短的两年间,富士康员工已经上演并完成了“十四连跳”,频频发生的富士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无疑把富士康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一片叹息和惋惜声中人们也慢慢开始思考自杀背后的原因,这让我不禁想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机制。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感受,本人对建立人文关怀的企业运营管理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提出以下几点见解,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建立人文关怀机制的必要性
如今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诸多因素都导致企业员工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加进而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知识更新和岗位竞争的紧迫感增加。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速度日新月异。通信行业尤是如此,知识的更新与市场的需求,更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单就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尤以数据和无线为甚,每五年就将面临着更新换代。像上个世纪最流行的程控交换,目前已完全被软交换所替代,无论从技术的知识架构和网络理念,都完全颠覆了原有的基础,这无疑是通信行业面临的紧迫感。所以企业在紧缩调整或引进新技术过程中,必然会精简冗员或淘汰落后的技术,这就使员工在掌握岗位新知识、新技能等问题上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岗位竞争压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
2、企业文化价值的差异感增加。
当前的企业人员的变动速度加快,这就导致新员工与老员工、老员工与新领导在相互适应过程中不可 安徽移动征文
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避免的产生一定的摩擦,另外在老观念与新规范、新观念与老规范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也难免会产生空白,这无疑会使员工在文化价值的认同上产生差异,对员工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和迷茫。
3、家庭生活压力感增加。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大家确实有目共睹,但在员工的整体生活水准上升的同时,员工的综合生活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城市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使工薪阶层背负巨大生活压力,造成了员工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加,这也是员工难以化解和容易积疾的一个方面。
另外对于部分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他们首先面临着生存的压力;而一些外地的员工要想在这个城市扎根,还面临着买房的压力;对于年轻人,结婚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其中经济问题也不可避免,绝不是“一人四块五凑在一起领个证”这么简单的事。
鉴于上述几个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反应到员工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并对企业的工作效率、环境稳定与和谐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由此,在企业运营管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作的迫切要求,更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种历史责任,不容推卸,刻不容缓!
二、建立人文关怀导机制在企业中的现实意义
第一、人文关怀能够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人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就会产生物质需求;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就会产生精神需求。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由科学、艺术、人文组成。科学给人以智慧和理性;艺术给人以情趣和感性;人文给人以关爱和悟性。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科学、艺术、人文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更重要的是人文。因为人文是对人的社会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是对人的生存质量的关怀,是对人性解放和自由追求的认同。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其中,生活上的富裕是基础,精神上的愉悦是质量,发展上的有为是根本,身心上的健康是目标。人文关怀关注着人的物质、精神和发展中的需求,心理疏导关注着人在生活发展中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解决。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二者的互为作用过程,把解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人的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实现。
第二、人文关怀能够促进和谐企业的创建
社会发展离不开人,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发挥员工的积极因素。现代企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团队的作用,更加注重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建设,更加注重企业内部良好人际关系的确立。一支忠诚有为、团结互助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健康发展基石。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沟通干群思想,容易在企业重大问 安徽移动征文
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题上达成共识;有助于沟通新老员工情况,促进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沟通企业与员工家庭联系,了解员工生活情况,形成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机制。通过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宽容、豁达、诚信的人际关系,形成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人际氛围,把每个员工的期望与目标融入企业的整体期望与目标,提升企业的人气指数和员工的幸福指数,在实现企业的整体价值中体现每个员工的自身价值,使“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人都有感恩的心与责任感,如果企业切实做到以员工的利益为根本,增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从物质、精神两个方面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势必会增加基层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减少人员流失;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更好的凝聚在一起;增加员工的信心,更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建立一个和谐的企业氛围。
三、科学理解人文关怀的丰富内涵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命和生存意义上的关怀,企业把人文关怀和心生产经营工作工作结合起来,代表了一种亲和的组织态度和积极的组织行为。
“人文”一词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含了人的精神、世界观、价值观、理想观、人格、个性,以及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意义等多个方面,人文关怀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企业中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基层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一切为了员工,一切服务于员工,一切为了员工的生存和发展,要始终把员工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关心每一位员工的利益诉求,关注每一位员工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我们公司也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营造充满人文关怀和“快乐工作”的组织氛围。我们对“以人为本”的解释是:员工是企业事业发展的基石。我们在追求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竭力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努力融合员工价值与公司价值,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共同发展。
四、加强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
1、牢固树立正确“人文关怀”的工作观念,真正做到“以员工为本”。
在企业内部,员工是企业的主人, 要尊重企业员工的主体地位,保障每一位员工的民主权利,要努力创造让每个员工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大家都有平等发展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持续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促进每个员工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
第一、积极营造阳光轻松的工作环境。
要建立和不断完善适应企业发展的制度以及有利于制度实施的工作环境,要改善员工的生活、工作环境,用舒适的外部环境促进员工的心理和谐,这是硬件建设,要创造条件,采取措施,给员工营造轻松舒适的工作环境;硬件之外的就是要营造企业内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企业内部学会宽容、相互尊重、安徽移动征文
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常怀感恩的人文氛围。星云大师有语:“宽可容人,厚可载物,涵养包容不仅是立业之道,也是待人处世的良方。人人以慈悲安住身心,包容与我不同思想、不同信仰、不同性别、不同种族的人,如此社会必然祥和”。
第二、关注员工个人兴趣的发挥,为员工的成长成才搭置广阔舞台。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对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进行文化知识的灌输,加强人才培训和培养,这是人文关怀中所要求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不断激发员工对专业知识的渴求,提升员工对“知识就是力量”的认识,全面提高员工政治、业务素质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和谐企业建设中人本管理的重要体现。
第三、畅通员工诉求表达渠道,营造人文关怀的浓厚氛围。
倡导人文关怀理念,关注员工生存状况,树立和落实“善待员工”理念,以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等引领职工思想和行为,在实施管理措施和行为中更加注重人情味,积极关注职工心灵感受和情感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分析和认识职工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尊重职工利益诉求的多途径表达方式,完善各种形式的沟通机制,充分利用便于职工反映情况、表达利益诉求的各种渠道,包括QQ群等做好与员工的沟通。与员工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员工疾苦,及时把握员工思想动态,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建立健全员工合理化建议征集制度,使员工的诉求得到充分、真实表达。
第四、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激发员工价值实现的成就感。
尊重基层员工的首创精神是企业获得发展的不竭动力。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就要坚持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的群众路线,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员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员工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企业更加和谐、更加绚丽多姿、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2、建立健全为员工排忧解难的制度和平台。
第一、探索建立员工困难帮扶机制。
加强对存在各种困难的员工的管理和帮扶机制的建设,及时解决困难员工的难题,体现公司的关爱,保证公司员工的正常生活和尊严。对困难职工伸出援助之手,或经济扶助,或组织捐助,都是彰显人文关怀的重要措施。通过具体的制度办法落实对困难员工或暂时困难员工的帮扶。
第二、合理构建企业的困难帮扶平台。
企业可利用工会组织等平台通过各种方式经常了解和掌握员工家庭情况,建立困难员工档案,在员工个人、家庭遭遇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经济扶助,帮助员工顺利渡过难关,还可以发动支持员工进行互助。
第三、在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尊重员工,为困难员工送去真实的温暖。
安徽移动征文
建立人文关怀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员工的遭遇困难时的心理是最复杂脆弱的时候,所以在实施帮扶中一定要掌握“人文关怀”方式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关怀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如解决员工吃饭问题,冬季保暖、夏季防暑降温等日常生产、生活问题。同时也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员工更多的关爱,如给员工过生日、给员工过温情中秋、温情端午等,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关怀员工,使员工时时、事事感受到家的温暖、亲人的温暖,从而更爱企业。在解决员工实际困难方面坚持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对员工的诉求我们要认真加以解决,把解决问题和开展扶贫帮困结合起来,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着想。坚持到员工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员工困难多的地方排忧解难,让员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在为员工排忧解难过程中解决员工的思想疙瘩。
3、要建立人文关怀的评价机制,保证公司内人文关怀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公司领导要把“员工民主”和“员工民生”问题作为评价内容。公司领导组织要就公司内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作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构建公司员工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长效机制作为对公司领导以及各部门主要领导评价的重要指标。促使公司领导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营造充满人文关怀和“快乐工作”的组织氛围。
五、总述
建立和谐的企业需要和谐的企业氛围来凝心聚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职工与企业之间会形成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而对企业产生某种意识和情感。当然,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紧密结合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职工思想中出现的新变化,注重人文关怀,才能提高职工满意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营造良好的和谐心理氛围,保证分公司的安全生产和快速的发展。
我们相信,只要公司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遵循人性的基本规律,理顺人与企业的关系,确立人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将人的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主题和核心,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就一定能够做到人心思齐,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目标的最大值,促进我分公司和谐稳定快速的发展!
第三篇:以人文关怀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以人文关怀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一个优秀企业的诞生和存在,是不断战胜对手和自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结果。而创新和发展必须有企业和谐做基础,和谐是企业立足之本、发展之需、传世之必备条件,企业不和谐,就根本谈不上发展,反而成为发展的绊脚石。
和谐企业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的和谐、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和谐、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企业内部的和谐则是企业和谐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企业内部的和谐实质上就是员工队伍的和谐。
构建和谐员工队伍,首先要了解员工队伍的组成。近年来,随着劳动用工形式的多样化,企业员工队伍的组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现在员工队伍的基本成员是正式职工和劳务派遣工。所谓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受派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指挥和管理下提供劳动。《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第六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也就是说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仅仅是对正规用工的补充,而非主流。但是,许多企业为了减少用工成本,降低劳动用工风险,利用劳务派遣这种“雇用”与“使用”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在常规业务岗位上,长期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据中华全国总 工会《劳务派遣调研报告》显示,截至到2010年末,我国劳务派遣工已超过60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0%以上,更有甚者,一些国有垄断企业劳务派遣工已超过职工总数的80%以上。这种滥用劳务派遣工的行为和劳务派遣社会监管体系的缺失,给用工单位和谐企业建设埋下了严重隐患。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员工身份不同,劳动报酬差别较大,容易造成员工队伍的分化和对立。二是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用工企业不与劳务派遣工签订劳动合同,规避了连续签署两次劳动合同后,继续用工必须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使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更为方便灵活。而劳务派遣工并不是都被派往“三性”工作岗位,其中大多数在生产技术部门或岗位上。用工企业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对其培训,岂能容忍其两年之内就离开企业?而长期用工如不解决待遇不公等问题,劳务派遣工就有可能以激烈的方式反作用于企业,产生不稳定因素。三是劳务派遣工的身份决定了其在企业没有政治待遇和发展空间受限。在大多数用工企业里,由于劳务派遣工“不在册”,所以不能参加用工单位工会组织,不能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不能代表用工单位参加用工单位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甚至党员无法在用工单位过组织生活,要求入党人员无法参加用工单位系统党组织举办的积极分子培训班等。此外,因劳务派遣工“不在册”而且容易流失,用工单位只对 其进行能够完成派遣工作的技能培训即可,不可能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其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也就更谈不上为他们设计职业发展规划了。这些因素造成劳务派遣工缺乏对企业的归属感,并且严重影响和阻碍其个人发展和积极性的发挥。
对于一个劳务派遣工占到80%以上的企业来说,员工队伍的和谐稳定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种环境下影响员工队伍和谐的主要因素是劳务派遣工队伍自身的稳定及其与正式职工的融合。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依靠法制。即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杜绝滥用劳务派遣工;要依法规范劳务派遣市场,加强执法监察,保障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要加强工会工作,把劳务派遣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但是,在劳务派遣制度还没有被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期间,我们既选择了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就要想方设法解决员工队伍的整体和谐,以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党的十七大报告上首次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文关怀包含以下几层涵义:
1、承认人不仅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
2、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
3、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
4、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
5、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
6、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发展,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发展;是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或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
现代企业员工队伍呈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知识型和年轻化。从事管理的人员基本上是本科以上学历,并且博士、硕士研究生逐年增多。从事一线生产岗位的员工大都是受过 大专以上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而且,现在一线岗位的员工大多是8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强烈的个性及对权势的蔑视使传统组织层级中的职位权威对他们往往不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和约束力;他们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会造成工作过程难以实行监督控制;他们更多地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企业组织做出承诺,一旦感觉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新的职业机会。同时受年龄的限制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当中或有不愿吃苦,消费观念和行为奢侈,拜金主义倾向等,他们会深受住房问题困扰,面临情感困惑,缺乏坚定的价值观等等。
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接近员工,了解员工,融为一体,才能提升对他们的认识程度,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探索人文关怀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表面现象判定现代企业员工的本质。应该认识到他们更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他们不愿吃苦,但他们更加自主,他们成长于一个期望值与日俱增的国家,所以不愿再像机器人那样,拿低薪干重活;他们行为现代,但观念传统。他们对事业期望值很高,并希望通过努力达到目标,仍保留上一代人传统的价值观;他们因住房问题困扰,一再推迟婚期,租住城中村,忍受肮脏的居住环境,是怀着以后能挣大钱的希望,期待着明天的富裕。他们在个人特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更有着诸多的优势:一是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二是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三是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四是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他们缺的是斗志,坚定的价值和安全感,以及应有的忧患意识。这些缺失与社会、家庭的价值观培养有关系。他们应该做的:一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因为社会是不确定的、充满变数的;二是对于不可控的事情要尽可能从容。
理解人文关怀的涵义,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关注员工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是建设和谐员工队伍的重要方法。
一、加强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谐心态
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员工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一是要培育员工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员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二是要引导员工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三是要着力丰富企业文化生活,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员工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员工不仅工作、生活顺心如意,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四是要引导员 工从全局出发,自觉维护企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不做任何不利于安定团结的事情。
二、关注员工的感受和需求,营造和谐氛围
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等;除安全感外,还有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等。特别是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日趋强烈。劳务派遣工在有了工作和收入保障后,自然会关注到用工制度不同形成的不公平待遇。他们会提出同工同酬的合法诉求,他们会因没有政治待遇而困惑,他们会为自己的发展空间受限而抗争。而正式职工也会随着企业发展和工作经历的增长,产生更高的需求。他们会和同行业或系统内兄弟单位去攀比收入和福利,他们会随着物价上涨和社会消费水平提高而提出加薪,他们会有晋职提升等强烈愿望。所以,高度重视员工主体感受的情绪反应是营造和谐环境的关键。一是要充分关注每位员工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努力创造能够能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员工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劳务派遣工和正式职工首先都是人,在理想信念和个人发展方面有共同的愿望,但是奋斗的平台和目标实现 的机会是不公平的、不对等的。这就要求我们打破旧的用工体质的束缚,改变用工体制机制,以市场为先导,统一用人机制,使每个员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二是要引导员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三是要引导员工把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在为企业目标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四是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员工心理失衡、失调的内部诱因,营造和谐氛围。
三、建立企业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努力抑制不和谐因素的繁殖
企业工会是员工队伍的组织者,给与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工会服务企业发展大局重要任务,也是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方法。所以,工会要督促企业建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努力抑制不和谐因素的繁殖。一是要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把各种身份的员工组织起来,加入工会组织,形成组织与会员、会员与会员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沟通,及时帮助会员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二是要建立员工的社会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加强员工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员工社会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 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总之,建设和谐员工队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针对员工的实际需要,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抑制和消除不和谐因素。
第四篇:建立工会维权机制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建立工会维权机制 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赵秉凰
关键词:工会职责 和谐企业 民主管理 帮困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和谐企业,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企业是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全面、协调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最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工会要按照党的要求,切实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责,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平等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企业的基础。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在建立协调、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工会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有效途径。企业工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着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三方协商机制的建设。一是加大落实《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力度。二是不断加强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机制建设,健全劳动合同、工资协商、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等制度,建立劳动关系矛盾预警体系。三是加强“三方协商机制”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四是提高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覆盖面和履约率,定期检查监督集体合同履行情况。
二、建立民主管理机制,打造民主和谐企业
建立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尊重职工,重视民主,体现职工主人翁地位,企
业就有凝聚力和活力。要不断加强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企业民主管理机制,切实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要坚持和完善厂务公开制度,企业的重大问题、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职工利益的突出问题都以多种形式予以公开公布。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
三、建立扶贫帮困机制,维护企业稳定和谐
关心职工特别是生活困难职工,实施“送温暖工程”,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现实需要。扶贫帮困,关心弱势群体是做好稳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工会要从维权维稳的大局出发,把关心职工群众的利益,竭诚为困难职工解难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帮助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建立和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建立有效的扶贫帮困机制,使送温暖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以温暖促和谐,以帮扶求稳定。
四、建立企业文化机制,增强企业凝聚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和谐企业的一个明显的特征。企业工会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开展职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引导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经常性、有计划地开展职工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培育职工爱企业爱岗位的敬业精神。(作者单位:浙江长广集团公司)
第五篇:运用人文关怀促进护患和谐
运用人文关怀促进护患和谐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老年科(400038)彭建彬
内容摘要:人文关怀是护患沟通的桥梁,更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将结合自己多年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把人文关怀的新理念运用到护理工作之中,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关键词:人文关怀交流沟通护患和谐
刚参加工作时只知道机械的谨尊医嘱,缺乏对患者多方面的人文关怀,多年临床护理工作的历练,使我渐渐意识到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有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的人,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尊重与关爱,把人文关怀的新理念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之中。
1.走进病房亲近患者
患者到医院看病,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护士的行为会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感知。因而护士合体的衣着打扮、优雅的言谈举止都会给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当患者刚入院时,我们应欣然走进病房,以甜美的微笑,温和的态度去亲近患者,以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同时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职业的差异,给患者一个得体的称呼,恰当的称谓就如同给患者的一份见面礼,使对方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也使护患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对于患儿要努力记住他的名字,可以直呼他的小名(即家属的爱称)也可以亲切的叫他们“小乖乖”“小宝贝”,年龄稍大的可以称“大叔”“大婶”,年龄特别大的可以叫“爷爷”“奶奶”,当然也可以称其职业的代称,如“王老师”“李主任”等等,总之怎么亲切得体就怎么称呼,灵活运用为 1
宜。如果不是例行的“三查七对”,一定不要直呼其名,更不要以其床号代称。
2.注重细节关爱患者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微小的细节正是服务创新的重要材料,也是护患沟通中闪亮的火花。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细节,真心体贴、爱护每一位患者。
2.1进病房时先敲门,出病房一定要随手关门,如果一时疏忽忘了关门,等你记起时一定回去将门带上,如果特别需要开门窗通风,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否则患者会感觉你不关心他,态度不好。
2.2 当患者向你走来时,一定要起身笑脸相迎;当患者行动不便时我们要热情搀扶。
2.3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为患者测量血压、心率和脉搏需要接触患者的身体时,要先将手搓热或烤热,暧暧的手温会给患者带来舒服的感觉。
2.4 在为患者做暴露操作时,要用屏风遮挡,操作前解释目的、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操作中有提示性语言。如静脉输液进针前,可以先说明“我准备进针了,会有点疼痛,请忍耐一下,马上好”让患者有心理准备,操作结束后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
2.5进病房时要轻手轻脚,不要穿响底鞋以免影响患者的休息。患者通过对护士这些细节的体验和观察,会深深感受到护士的关爱发自内心,从而更加理解、尊重护士,配合护理。
3.巧妙沟通护患和谐
有位专家说:“沟通的素质决定了你生命的素质。”由此可见,沟通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内容的医疗服务,更应该注重护患之间的巧妙沟通,努力构建和谐
2的护患关系。
3.1语言沟通
语言是一门心灵的艺术,具有无穷的魅力,它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更是一种护理手段。希波克拉底提出: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够治病,一是对症的药物,二是良好的语言。可见医护人员的语言能够治病,也能够致病。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我们护理工作者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巧妙与患者沟通。
经常使用礼貌语言,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恰当、准确地使用敬语和谦词,“您好、打扰您了、对不起、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应常挂在嘴边。
适时运用鼓励语言,护士要用鼓励安慰的语言,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如每天早班见到患者时说:“您看上去真精神!”“您的气色比昨天好多了!”“您恢复得真快,继续加油哟!”在给儿童打针时则说:“小朋友,你真勇敢,真是个能干地乖孩子!”患者听到护理人员的赞美、肯定、期望的话语会感到心情舒畅和温暖,同时也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温馨使用优美语言,护士为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时要采用温和的语气、轻柔的语调和适当的语速,声音要悦耳悠扬。尽可能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愉悦患者的身心,同时应适当使用重复性语言,可以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如果遇到不同观点时要耐心解释,以达到相互的理解和沟通。
3.2非语言沟通
在护患沟通中语言固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同时也不可忽视非语言的沟通功能,它往往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效果。
3灵活运用肢体语言:护士与患者交谈时,应灵活运用手势、点头等肢体语言,以起到调节气氛,让患者充分理解护士的要求。抚摸可以缩短护患之间的空间距离,增进护患的感情交流。护士查房时,对某些患者可采用触摸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如对于儿童可抚摸患儿的额头,使患儿产生亲切感,减轻恐惧心理;对于老年人,可在床边摸摸脉搏,听听血压,拉拉被子,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消除顾虑和不安,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护士要注意自己的体态,不要背对患者、心不在焉、双手插腰等姿势与患者说话,任何不雅的姿势都是对患者的不尊重。护士的姿态应体现稳重、轻柔、敏捷,与患者沟通时应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落落大方,举止得体,处处体现出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准确使用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是通过人的神情、目光表现出来的。据统计:在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总效应中词语占7%,音调38%,面部表情占55%,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微笑,它是人际交往中最廉价的投资,它意味着接纳、宽容,往往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能很快地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但微笑也应注意环境与场合,在不应微笑的场合,切忌这一表情!如抢救病人时,否则会让人觉得你缺乏同情心而遭反感。其次是护士的眼神,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直接反映人的思想和情绪。护士亲切和善的目光,可使患者感到平静、友善、安全。
在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是永恒的,更是相互的,当护士时时处处理解、尊重、关爱患者时,也能多方面得到患者的理解、尊重和宽容。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记得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因为家里闹了点儿小矛盾,上班时心不在焉、神情恍惚,在为一位老爷爷输液时,几
4次都没扎准针,我当时急得满头大汗,手也不由得颤抖起来。老爷爷非但没有责怪我,还和蔼地鼓励我、安慰我。在老爷爷的理解和宽容下,我心情一下子平静许多,顺利地为他输好了液。
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离不开护理人员对患者多方面的人文关怀,它是对人的关注与尊重,是人性化沟通的升华。护理工作者应把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渗透到日常护理工作的点滴之中,让护患和谐之花越开越美,越开越艳!
参考文献:
1.孙康、金姝华《运用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患沟通》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10月第4卷第28期。
2.兰小云、谈丽明《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作用》医学信息2009年7月第22卷第7期。
3.杨川芝、白宜玲《语言是沟通护患情感的桥梁》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2月第15卷第4期。